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态农业发展

时间:2023-10-02 09:07:34

导语:在生态农业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农业发展

第1篇

1.1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1.1.1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数量分析

2007—2010年江苏、山东、广东和浙江4省无公害农产品数量和面积[1]对比图。从图1(a)可知,近4年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数量呈急剧上升趋势,通过与山东、广东和浙江省的对比发现,江苏省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总数均高于对比省份,表明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起点高,发展态势良好。从图1(b)可知,2007—2009年,江苏省每年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均远高于对比省份。但2010年低于山东省,原因可能是部分无公害农产品转化成绿色食品。表明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够稳定,有下降趋势。所以江苏省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增加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确保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数量的稳定并保持增加趋势。

1.1.2绿色农产品数量、企业数量分析

2005—2008年江苏、山东、广东、浙江4省绿色食品产品数量和企业数对比情况[2]见图2。2005—2007年,江苏省每年通过认证的绿色食品产品数和企业数均高于对比省份,表明江苏省绿色食品发展起点较高。2008年江苏省绿色农产品企业数比山东省少20个,绿色食品产品数量基本持平,可能是部分绿色食品企业转化成更高级别的有机食品企业。表明江苏省绿色食品发展也不够稳定,为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江苏省应采取措施,鼓励规模农业企业按绿色食品生产标准进行生产并申报认证。

1.1.3有机食品发展现状分析

有机食品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品质极好的、最高层次的安全健康食品。据预测[3-4],2015年全球有机食品销售额将增加到1000亿美元。仅在21世纪初,有机食品的销售量就占全球食品销售总量的10%。目前,欧美国家每年进出口有机食品的总额约为全球总有机食品的80%。江苏省有机农业呈蓬勃发展态势。2010年底,全省共有223家生产企业、669个产品,基地面积达2.267万hm(2经农业部中绿华夏认证),且形成了有机农业开发的多种模式。发展速度和总量规模已位于国内有机认证行业之首。

1.2人口与粮食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人口、粮食与耕地面积变化关系[5]见表1,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耕地面积总体上仍保持平衡;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2400.65万t上升到2010年的3235.1万t;常住人口数从1978年5834.33万增长到2010年7724.5万;1978年人均占有耕地799.07m2,2010年为606.97m2,只有1978年的76%;人均占有粮食从1990年的482.37kg下降到2010年的418.16kg,但仍高于亚洲人均粮食330kg[6]。以上数据表明,江苏省农田面积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粮食产量比较稳定。虽然江苏省常住人口总数在增长,但粮食总产量也在增长,而且近10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均保持400kg以上的水平,高于国际现行人均粮食占有量标准370kg[7]的水平,表明江苏省农业能够满足本省粮食需求。因此,从人口与粮食的关系方面看,江苏省完全有条件发展生态农业。

2江苏省发展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

2.1以沼气技术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

此模式主要以农业废弃物(特别是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为导向,通过大型沼气专业化生产,围绕“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延伸出来的产业生态链体系。沼气可以用以发电,或通过燃烧取暖供热;沼渣可加工成各种专用有机肥,还可以开发成植物生长的营养基质;沼液可用来生产各种专用液态有机药肥以供种植业利用,或制成液态饲料供养殖业利用。此模式是一种既低碳又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案例:江苏省吴江市东之田木农业生态园拥有生产基地8hm2,采用果园休眠期间作蔬菜,蔬菜下脚料喂养猪禽,畜禽粪便发酵产沼气,沼渣再返田作有机肥。2007年生态园生产柑桔和鲜梨200万kg,蔬菜10万kg,草鸡20万羽,鸡蛋5万kg。平均每公顷效益达10.5万元,比传统的经营方式效益提高4~5倍,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1000元。2004—2010年,生态园相继有9个农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2010年总产值达932万元。

2.2以腐生食物链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

此类模式的基本结构是“养殖业粪便+蚯蚓(蝇蛆)养殖+种植业”。将畜禽养殖业废弃物(辅以一定的作物秸秆)作为基质养殖蚯蚓,或直接用动物粪便养殖蝇蛆。蚯蚓和蝇蛆均为高蛋白饲料,可以用于养殖和养鱼的营养饵料。同时,养殖蚯蚓和蝇蛆后的剩余残渣是优良的有机肥,可用于大田农作物生产。案例:江苏扬州华兴乳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于一体的私营企业。公司与扬州大学环境研究所合作,利用牛粪养殖蚯蚓,年消解牛粪1800t,生产蚯蚓25t,有机无机复合肥1000t,同时获利25万元。同时,牛粪及时送往蚯蚓养殖场,用蚯蚓覆盖畜粪,无异味,无蝇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蚓粪制成的有机无机复合肥可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保肥和平衡供应营养能力,提高农产品品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养殖场的粪污处理问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保护了生态环境。

2.3立体复合种养生态农业模式

立体复合种养是在人工或半人工条件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原理进行生产种植,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组成各种生物间共生互利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并采用物质和能量多层次转化手段,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时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少用农药,避免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生产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案例:苏州市玉屏山生态园租赁233.33hm2山头,其中林禽立体种养循环农业基地40hm2,年养殖规模为山羊1200头、草鸡3万羽,林地种植茶叶和果树,林下放养草鸡、山羊,粪便作为有机肥。公司产品东渚“玉屏山”牌白茶和碧螺春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草鸡、草鸡蛋已经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2009年公司销售收入达1520万元,带动农户数90多户,农民从企业获得的收入100多万元。

2.4林禽渔复合生态农业模式

此模式的基本结构是“林果业+畜牧业+渔业”。通常是丘陵山区,在山坡地发展林果业或林草业,在林地或果园里建立畜禽养殖场,在山塘中发展水产养殖业,进而形成了“林、果、草生产单元-畜禽养殖单元-水产养殖单元”相互联系的立体生态农业体系。案例:江苏省江都市渌洋湖农林综合开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是一个以林地、土地、鱼池入股形式的林、禽、渔结合的合作社。合作社主要经营模式有:(1)林间套种牧草养鹅;(2)鱼鸭混养;(3)禽粪肥水肥田减少饲料化肥用量。合作社200hm2鱼池每年减少饲料用量近千吨,166.67hm2稻田减少化肥投入50多万元,同时提高了稻、麦品质。合作社已有3种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9年度出栏家禽48万羽,蛋品加工销售1500t,综合产值突破1亿元,利润1200多万元。

2.5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

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契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发挥江苏省沿太湖地区的资源优势,把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林果业生产基地、养殖基地、树木花卉基地的建设和观光、采摘、休闲、疗养、垂钓等休闲娱乐融为一体,以生态观光旅游业加速发展该区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使生态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建立旅游业与生态农业开发相结合的模式。案例:苏州市旺山生态农庄位于苏州古城区西南8km处的旺山村,占地6.1km2,东、西、北三面靠七子山脉,处于天然山林环抱之中,空气清新、树木葱郁,村庄环境优美祥和。农庄设3个主题区:(1)钱家坞“农家乐”主题区,主要经营农家特色的餐饮和农家住宿服务;(2)“耕岛”主题区,以农事参与体验为主题。内有鱼趣参与区(捞鱼、摸虾、抓泥鳅等)、拓展训练场、乡村烧烤等活动内容;(3)茶园及登高揽胜主题区。农庄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200多万元。

2.6农牧循环生态农业模式

此模式的基本结构是“畜禽养殖业+种植业”。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和种植业产生的农业秸秆混合发酵,发酵残渣作为蘑菇培养基,菇渣作为有机肥,种植蔬菜和果树。该循环模式的建成既解决了养殖场固体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二次污染,又解决了农村因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其他安全隐患问题。案例:无锡市天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占地13.33hm2,是一家开展生态养殖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奶牛养殖场。公司首创的“粪草配方”种植双孢菇,以传统奶牛养殖业为依托,利用集中隧道式发酵技术,每年资源化利用8000t牛粪及周边25000t秸秆。公司还建设粪、草蘑菇菇渣有机肥蔬菜、果树的示范生产基地,建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公司的发展直接带动1000余户农民共同致富,年增加农民收入3000余万元,年增加就业2万余人,同时建设和发展了240hm2循环农业种植基地。

3江苏省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探讨

3.1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农业功能区划

江苏省总体上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农业区划功能尚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农用地的功能区划实际没有实施[9-10]。因此,在制定农业功能区划时,首先要强调粮食安全优先,确保全省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优先确定一批粮食生产重点县、重点基地。尤其要强调土地的统筹配置,优先确定农业用地,城市和二、三产业建设尽量不占用优质良田,充分利用好荒地、滩涂、丘陵地、岗坡地等资源。其次要适度集中发展,打破原有行政区域界限,统筹考虑区域地形地貌、经济发展、市场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实行适度集中、连片发展、集中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水平较高的优势产区或产业带,进而在全省加快形成各县特色鲜明、分工合理、体系完备的大区域发展格局。

3.2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扶持

加大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保护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虽然江苏生态农业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11],发展生态农业,从政策层面来看,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因此,江苏省可以建立适合农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和护理保险、养老保险和事故保险等。实行农民退休养老金制度,逐步统一城乡社保制度,使农民生活有了可靠的保障,农民能安心地参与生态农业的建设。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很小,对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相对有限。江苏省经济发达,有实力推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不断提升补贴比例,努力拓展补贴品种种类,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市场主体自筹资金为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以及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导、商业性农业保险为补充的农业保险体系。同时,尽快制订相关法规,以法律条文形式明确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方式及承担的权责,强化政府对于农业保险的主导作用。

3.3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

相对低下的劳动力素质,是制约江苏省乃至全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长期性因素。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农业,农户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较全面的农业新技术。然而,那些接受新事物快,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壮劳力大部分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样的劳动力素质状况,势必成为制约中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采用多种形式,借助各种渠道对农户进行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引导农业人才到农村中去就业,提高农业人才的社会保障标准。

3.4建立标准体系,规范生态农业建设

目前江苏省几乎没有关于生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具体标准。没有相关标准,农产品的质量就没有保障,生态农业的发展就不可持续。因此,为保证生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政府认证机构应该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相关标准,引导农业向标准化、无害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第2篇

1.1生态农业发展初具规模

发展无公害农业和开展标准地生产是象州生态农业发展的亮点。农业标准地建设方面,全县已创建国家桑蚕标准地示范基地24万亩,为广西优质稻标准地示范县,拥有桑蚕标准和优质稻地方标准。生态农业品牌认证方面,全县已获得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认证21.78万亩;无公害西瓜生产基地认证1万亩;无公害大米产品认证18万吨;有机水稻生产认证500亩。象州红米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认证面积2.5万亩,水稻有机转换产品认证2000亩。

1.2生态农业技术普及推广

象州县大力推广运用生态农业技术,严格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推广生物、植物源及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推广性诱剂、诱虫灯等绿色植保防虫技术;开展危害生态农业环境调查,防控外来有害生物,进行农业污染源普查和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普查;开展蔬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现每年推广高效低毒农药250吨,有机生态肥料3万吨,秸秆还田40万亩,种植绿肥12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5万亩次,沼气池入户率达45%。猪—沼—果、果—灯—鱼、稻—灯—鸭等生态种养模式初具规模。

2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传统农业思想意识根深,温饱满足感强,干群对发展生态农业未完全认识,理解不透,从而资金投入就受到制约,自然影响到生态农业发展。2)农业投入品污染控制难。农业污染源面广、量大,农业投入品种类多,监管规范使用有效控管仍较难。全县年农药使用量130吨左右,化肥使用量7.5万吨左右。3)兽药鱼药、饲料使用不合理,加剧农业环境污染。兽药鱼药超量使用,以及违规使用禁用药品、饲料添加剂等,导致动物产品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等严重。4)“三品一标”农产品基地规模及档次不高,品牌效应影响力不强。目前,象州县虽有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标产品,但品牌效应力小。5)生态农业发展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多,生态农产品的产、供、销及深加工产业链不长,产品效益不高。

3象州县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

3.1切实加强领导,落实组织保证发展生态农业是项长期、艰巨的生态工程,要按十要求,切实加强对发展生态农业的领导,把生态农业放在三农工作突出的地位来抓,成立发展生态农业领导小组,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并把生态农业工作列入各镇乡各部门绩效考评重要组成内容。

3.2制定发展生态农业的长远规划制定生态农业发展规划,要充分立足于保护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着眼农业质量和效益,重点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3.3加强科技支撑,提高农业生态建设能力建设生态农业,必须依靠科技支撑,要把实施科技兴农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引进和运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开展农民实用农技培训,普及生态农业技术,不断提高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转化率。同时,要推行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通过秸秆还田、秸秆过腹还田、沼气生产等方式,充分利用生物质资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绿肥种植,减少化肥使用量,改善耕地结构,控制农业污染源;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使用绿色植保技术,开发和使用生物农药,低度低残留农药;逐步推广可降解地膜,消除白色污染;实行蚕沙集中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3.4开展农田环境治理和养蚕环境整治工作组织农田废弃物回收,净化农田环境。要发动群众开展农田废弃物清拾,集中处理工作,使之养成田间地头顺手捡垃圾的习惯,创造生态田园环境。病蚕、死蚕要集中深埋处理,防止病传染扩散,污染养蚕环境。

3.5建立清洁田园村规民约的长效机制设立发展生态农业补偿奖励机制,鼓励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利用村规民约制度来约束群众的意识行为,形成制度管人,大家遵守,相互监督的长效机制,财政拿出一定的资金,对发展生态农业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3.6加大投入,推动生态农业发展要不断增加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开展生态基础工程建设,要建立发展生态农业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将生态投入纳财政预算,并随财政增长而增长,同时,建立优惠政策,吸引其他社会资金投入生态农业开发中来。

3.7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认真抓好农业执法工作,严厉打击各种假冒伪劣农资商品,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加强农产品抽检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8加快发展品牌农业,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品牌农业是建设生态农业的载体和主要内容,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基地建设,通过品牌农业提高农产品产值和效益,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3.9抓示范,建基地抓好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示范样板影响带动产业规模发展,集成现代农业科技,综合运用示范样板中,为发展生态农业集累经验,为生态农业发展奠定技术基地。

4结语

第3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分析与探究

中图分类号:X1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004-1

1 生态农业的概念和内涵

生态农业,顾名思义,是利用农业的生态学特性,结合经济学原理,同时运用工程学和其他现代科学技术,将农业生态环境中的积极因素进行集约化的整合,并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和运营,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显著提高农业生态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形式。生态农业是有一种整合的农业,是将传统农林牧副综合后的大农业,它强调农业发展综合的生态效益,是循环经济在农业领域的革命性应用,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2 我国生态农业主要发展模式

2.1 农业生产环境综合治理技术

农业生产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是一种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生态农业技术,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我国的农业技术人员率先应用了建设局部模拟生物群落、种植人工防护林、修造梯田等方法,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综合治理。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治理工程就是著名的“三北防护林”工程,该工程的实施,有效减缓了我国东北、西北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恶化的速度,在治理风沙和水土流失以及土地沙漠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2 农业资源的循环增值利用技术

农业资源的循环增值利用技术,在广大农村应用比较普遍,技术也较为成熟的就是沼气技术。利用废弃的植物秸秆和动物粪便,在封闭的发酵池内进行沤制和发酵,最终产生可以被居民日常生活利用的沼气。除沼气技术之外,农业技术人员还大力推广了气化炉技术和秸秆成煤炭以及秸秆制门等技术。尤其是气化炉技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成为同沼气技术并行推广的农业资源二次利用技术。除种植业之外,大农业中的牧业和渔业也都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此类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南方湖泊集中区和沿海地区,技术人员推广了人工鱼塘和人工鱼礁技术。在有些地区还推广应用了利用河流、湖泊沉积物回填耕地,提高耕地土壤有机物含量的生物养地技术。

2.3 立体农业种养技术

立体农业种养技术,是在大农业概念下,将农、林、牧、副、渔的种养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建立起的综合性生态农业系统。这种技术打破了单一种养一种动植物的界限,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生态模式改造,例如,在大田作物之间进行间作和套作,在树木、林带中进行菌类植物间作等等。这种技术应用范围比较广,在我国广大地区都可应用推广。我国东北山区和南方林带区域,已经较为广泛的进行了作物间作实践,且实际效果比较明显。在北方地区,以利用自然或人工林带进行间作人参和菌类植物种植最为典型。

除以上几种农业生态模式之外,农业技术人员还在农村中推广了围绕水利设施进行农业环境改造、农民自家庭院内建立微型生态种植、养殖园地和农业资源循环利用设施,以及利用农业副产品进行农业病害防治等等。

3 我国建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时间较短,加上我国农业地域性差异明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3.1 树立大农业观念

生态农业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因此在推广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大农业观念,树立全局思想。在发展生态农业技术时,要从系统的角度去考虑,从更宽阔的角度去进行技术的研发,即不搞“大而全”,也不钻“牛角尖”。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建立起的农业生态产业园,实现了农副产品产销一体化和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一体化。树立大农业观念,是推广生态农业过程中必须明确的问题,在西方国家中,大农业观念已经深入农业生产及农业生态领域,成为指导农业发展的基础性认识。

3.2 因地制宜进行生态农业技术普及

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史,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根深蒂固,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从基础做起,不盲目“嫁接”新技术,不急于推广新技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西方生态农业技术逐渐进入中国,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全新的方式。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西方农业发展环境同我国农业发展环境有很大差异,很多先进的技术在中国会“水土不服”。因此,技术人员在推广新技术时一定要结合我国农业、农村的实际,有选择、分步骤的进行推广。例如,在西方国家应用较为普遍的有机农业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弊端,提高农业产量。但就中国实际而言,有机农业生产技术与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综合消费能力不相符,所以推广起来困难比较大。在进行有机农业推广时,应该换一种方式进行,将高科技的有机肥料变成农村普遍都有的动物粪便,结合生物加工技术对其进行科学利用,同样可以起到提高土壤有机物含量,生产“绿色食品”的要求。

4 结语

在我国发展生态农业,要同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结合起来,在原有生态农业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和实践。树立大农业观念,因地制宜的进行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还有积极的进行生态农业试点实验都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策略。结合我国国情,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在进行技术研发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多方面的工作,争取早日在我国各地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系统。

参考文献

[1] 杨剑,魏雅丽,王立国,喻光明.区域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20).

第4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环境保护;体系;问题;策略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稳定与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追求粮食产量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制约农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如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质量下降、水污染问题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时刻威胁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和人类自身安全。发展基于环境保护的生态农业,是解决农业发展障碍性因素的主要途径,也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一件大事。

1基于环境保护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生态农业技术是指根据生态学、生物学和农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及生产实践经验而发展起来的有关生态农业的各种方法和技能。生态农业与常规农业的区别就在于使用的是生态农业技术。

1.1立体生产技术

立体生产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生物群落各层生物的不同生态位特性及互利共生关系,分层利用自然资源,以达到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增加物质生产的目的。在农林牧渔各领域,种植业中的间套种及稻蟹共生,林业生产中的乔灌草结合,水产养殖业中的池塘立体放养等,均呈现出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立体化特征。

1.2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技术

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技术是模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在生态系统中形成物质良性循环多级利用的状态,即一个系统废弃物的产出是另一个系统的投入,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再次或多次利用,使系统内形成稳定的物质良性循环状态。这一技术有利于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例如,养鸡(猪)场的粪便进入沼气池,沼气供用户使用,沼气池中废弃物用于制作农作物肥料,生产的农作物又成为鸡(猪)的饲料,形成良性循环,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1.3节水技术

节水技术是一切能够节省水资源或在相同用水量下获得更多回报的工艺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的总称。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缺水比缺地更为严重。农业是用水大户,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用水量的90%以上。农业缺水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依靠节水方式来解决,这就需要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如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中心的节水农业技术,保护性耕作节水保墒技术,防治水土流失技术,以及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管理节水、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农业。

1.4微生态技术

微生态技术包括利用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剂防治作物和畜禽、水产病虫害,利用微生物发酵水产蛋白饲料等。推广应用微生态技术有利于可从源头解决和控制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也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良结构,部分取代化肥农药,这是目前解决抗生素过度使用、降低养殖污染的重要手段。

1.5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进步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如用抑制雌性玉米螟产卵的化学物质杀灭欧洲玉米螟、植入苍蝇抗菌基因使作物抗病虫害、不杀益虫的人工生物大分子灭虫法、既灭虫又环保的绿色杀虫剂等生物技术,正在得到逐步应用。采用抗病虫品种,利用天敌昆虫防治某些病虫害,开展病虫害发生预测预报,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行轮作倒茬等,都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障农作物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

1.6农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一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包括太阳能-热能转换利用技术和太阳能-电能转换利用技术,其中太阳能-热能转换利用技术是太阳能利用技术中效率最高、技术最成熟、经济效益最好的一种,主要包括太阳热水器、太阳灶、太阳房、阳光温室大棚等,而太阳能-电能转换利用技术主要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二是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生物质能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它利用微生物将农业废弃物生成沼气或采用热解法制造液体和气体燃料或者生物炭,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解决能源紧缺问题,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2生态农业技术特点

生态农业是一种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结合起来,把发展农业与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协调资源利用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生态农业并不是简单地回归旧有的农业生产模式,而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采用现代生态学原理和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其典型特点是:优美的农业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元素循环再生、生态平衡、多样性物种及减少抗生素、人工合成激素用量,降低农药化肥用量并使大部分化肥被作物吸收而不是污染环境。

3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生态农业技术不过硬

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滞后,在与常规技术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化肥农药高效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等生态农业技术受到了政府部门和农业部门不同程度的重视,但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的距离,主要原因归结于市场因素的作用。对于生态农业,大家普遍认可和推崇,但投入较多、风险较大,经济性不明显,农民应用后无法见到明显的效益而难以推广应用。此外,生态农业技术产业化水平较低,制约了技术的扩散与应用。

3.2农业种植习惯影响生态农业的发展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固守农村的多为妇女和老人,他们的劳动生产能力十分有限。对于他们而言,能省事就省事,能省钱就省钱。喷施10元钱的除草剂就能解决一亩地的杂草问题,谁还会自己去头顶烈日去锄草?更不会顾忌什么环境保护问题。依靠化肥实现增产已成为广大农民普遍采用的习惯方式,因为化肥的足量施用确实有作物增产的效果,农民当然愿意继续施用。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转基因技术的隐形出现,将对农业生态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危害。发展基于环境保护的生态农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重视生态农业发展,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生态环境重建中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区域生态农业产业技术不配套

一些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证明,针对特定区域的猪—沼—果、林—鱼—鸭等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不仅可以充分体现生态农业技术集成的特点,显示生态农业独特的优势,而且展现出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但这种集成技术模式一般是在先期巨大投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很难维系和发展,对普通农民而言更是无法复制,因此,即使有成功的先例,也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无法实现区域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3.4生态农业保障体系不健全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更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确立长远可行的目标,但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受传统农业发展规划的影响,往往把生态农业看作是单纯的绿色农产品生产或涉及农林牧副渔的生产综合规划,而没有充分体现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无公害产品和环境质量控制标准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规范化管理保障体系。

4基于环境保护的生态农业发展措施

4.1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彰显生态农业特色

农业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农业产业链较长,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科学发展意识,做好农业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明确各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目标,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扶持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有较强竞争力的生态农业经营主体。推进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工作,培育具有产地认证和标准化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及农产品品牌。

4.2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统筹有关部门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监测预警,查清农业污染源头,制定科学治理措施,减轻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破坏和生态失调。发展循环农业,推进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污水、生活垃圾等农村废弃物综合化处理,探索农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清洁模式。推广节肥、节药、节水、节能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控制农药化肥使用,把农业面源污染降到最低程度。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做好畜禽养殖污染减排以及废弃果袋、塑料薄膜清理回收,改善人居环境。

4.3制定生态农业发展政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的生产成本较高,且所产商品的真正价值无法通过现有的市场体系完全体现,因此,生产者往往缺少发展这种模式的动力。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扶持发展政策,例如: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及采用生态循环模式、改善产地生态环境、使用绿色农资等做法提供补贴,出台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税收减免政策,建立生态农业保险制度。对生态农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激励等,同时,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将逐步增加,在这种有利形势下,生态农业企业应主动适应市场要求,按照产品受众的不同需求打好绿色牌、安全牌、优质牌,瞄准中高端市场搞宣传搞营销,实现产品优质优价,提高生态农产品附加值,实现生态农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作者:井辉 单位:海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参考文献

[1]张壬午,计文瑛,张彤.我国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性研究[J].生态农业研究,1995(4):7-12.

第5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定量分析;层次分析

一、生态农业发展评价的问题及现状

生态农业是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理论来指导、组织和发展生产的农业。它的特征是:“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环境生态不受破坏,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三大效益并重。推行生态农业对我国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现有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切实的评价可以反映国家或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这样有利于在发展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估体系

文章结合我国农业的实际状况来设定评估所需的指标,并按指标筛选、模型构建、数据的获得及处理、阶段划分这四个阶段来分步完成评估体系的建立。

(一)指标的筛选

根据上文的论述,以评估生态农业发展程度为目标,首先应该满足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方面的要求。由于我国的生态农业现在还需要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我们将“政策支持力度”和以上三个要求同列为第一层的准则。要实现这四项基本要求还需要一些具体的可以量化的指标。通过对专业书籍的阅读和向湖北省农科院专家的咨询,我们认为拟定的具体准则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可与国际进行比较分析;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获取当今世界生态农业发展的最新信息。所筛选的指标为:经济效益方面有从业人员的人均收入水平、生态农业增加值占农业总增加值的比重、从业人员的劳动生产效率;生态效益方面有农业生产的环境状况、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农业发展的可循环性;社会效益方面有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生态食品(主要指绿色食品)的认证情况;政策及科技支持力度方面有生态农业政策的开放性和完备性、政策的执行力度、生态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根据以上11条指标的性质及与四条基本准则的关系,我们可构建出一个层次评价结构,分别是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二)模型的构建

根据上一小节的指标层次,我们构建了生态农业发展程度评估分析的模型组,该模型组包括总模型(AMt)和子系统模型(Jt)。模型原理是根据指标层中每一个指标进行评估,并得出相应的分数。将所得的分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利用子系统模型(Jt)得出准则层每一个准则的得分,然后再利用总模型(AMt)计算出最终的加权平均分数。最后,再进行不同发展阶段的分数层分割,根据评估所得的分数判断受评估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即可看出它的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

1、基本模型构建

2、数据标准化方法

在指标层次中,我们有几项指标是需要专家根据其经验进行主观打分的,而另外一些指标则有其客观的数据,因此指标数据之间的单位和初始计量方法就会不同,通过标准化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指标数据标准化的主要思路是:假设每个指标评估所得到的值是xi,xmin表示现在发展的最低水平,xmax表示未来我国发展到最理想状态的水平。Zi表示标准化后的得分Z■=■,其中V=xmax-xmin。

对于从业人员教育水平的标准化,我们将教育水平划分为0到1之间的6个层次,看实际情况落在哪个区间就可先得出它的得分。

(三)发展水平的阶段划分

根据经验我们把生态农业的发展化分为六个阶段,每一发展阶段所对应的标准化得分如下:0.9以上为准备阶段,0.9~0.7为起步阶段,0.7~0.5为初步发展阶段,0.5~0.3为较大发展阶段,0.3~0.1为规模发展阶段,0.1以下为高度发展阶段。

三、模型的实证检验

接下来将通过对武汉市江夏区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估对模型的应用进行实证检验(这一实证检验所用到的所有数据出自康柯小组成员于2007年2月进行的江夏区生态农业发展状况的社会调查)。

(一)数据的获得及说明

1、从业人员的人均收入水平。通过调查我们得到江夏区受雇于生态农业园的劳动者的年人均收入是6000―7000元(已扣除食宿),若将这些劳动人员每年的食宿费用折算进来的话,其收入水平应为9000―10000元。种植苗圃、大棚蔬菜、建沼气等从事比较基本的生态农业劳动的农民年人均收入为8000―10000元。而通过网上调查,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生态农业已经发展的相当好的地区农业劳动人员的年人均收入为30000―4000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240000―320000元。以此作为参考值,根据我国和以上三国货币购买力水平的差异,我们将我国从事生态农业劳动人员理想的人均收入水平定为60000元(按现在的价格水平)。而我国现在从事农业劳动人员年人均收入水平的最低层次在1000元左右。对于江夏区从业人员的年人均收入水平取9000元。则标准化后的结果为0.86。

2、生态农业的增加值占农业总增加值的比重。根据江夏区统计局及农委的资料,本区2006年农业总增加值为24.21亿元,其中渔业养殖(水产)的增加值为5.6112亿元,苗圃的增加值为0.2279亿元,果园的增加值为0.8754亿元。林业增加值为0.1019亿元。以上五类是江夏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方面,我们以它们增加值的和来作为对江夏生态农业增加值的估计,得到其生态农业增加值为6.8164亿元,其所占比重为0.28。而我国发展到理想状态时这个比重应该为1,现在最差的状态该比重应该为0,同样计算得Z2=0.72。

3、本区生态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为20000―30000元/人。美国、澳洲这一指标的值约为60000美元/人左右,以此为参考值,我们将这一指标在我国达到的理想状态时的值定为250000元/人。根据了解,现在最低的水平应该在约2000左右,计算可得Z3=0.91。

4、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通过调查得知本区农业劳动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多为小学到初中程度,根据上面叙述的有关这一项的评分及标准化处理方法可得,本区这项指的得分为0.4,Z7=0.6。

5、生态食品的认证情况。本区农业产品的全部品种约300种左右,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有126种,所占的比重为0.42。未来我们要达到的理想状态中这一比重为1。现在全国各地每个地区几乎都设立了绿色办公室来专门负责有关绿色食品的认证。目前这一比重最低的部分地区在0.1以下,取xmin=0.1,由此计算得Z8=0.64。

(二)主观数据的获得

我们请到了湖北省农科院的几位专家来为江夏区主观指标各项打分,以每项的平均分然后稍加修正作为其实际分数,然后再按照上面标准化处理的思路计算标准化后的得分。

1、本区农业生产的环境。专家认为江夏区总体环境污染较少,但由于靠近市区,受武汉市区大气污染的影响,因此其农业生产环境并不十分理想,得分为65分。计算得Z4=0.35

2、本区农业生产得可持续性。得分70,计算得Z5=0.3

3、本区生态农业生产的可循环性。专家说本区利用沼气池发酵后又可以作为农作物的有机肥料。因此,江夏区这一项可以给85分。计算得Z6=0.15

4、本区政策开放性与完备性。专家认为现有政策开放性已经较好,但完备性不足。得分65分,计算得Z9=0.35

5、政策执行力度得分是60分,Z10=0.4。本区本区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得分是55分,计算得Z11=0.45。

(三)权重

准则层中四个子系统的权重分别是0.25,0.25,0.25,0.25。子系统1(经济)中三个具体指标的权重依次为0.25,0.5,0.25;子系统2(生态)中各权重依次为0.4,0.3,0.3;子系统3(社会)中各权重依次为0.3,0.7;子系统4(政府及科技)中各权重依次为0.3,0.3,0.4。

下面对指标层中各指标得分标准化处理后的得分进行汇总,见表1。

(四)计算结果

J1=0.8025,J2=0.435,J3=0.493,J4=0.405 AMt=0.53

由此可见,江夏的生态农业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这一结论也符合实地调查的情况。本模型的思路不仅可以用来评估生态农业的发展程度,通过建立不同的指标也可以推广到评估农业现代化程度等多方面,根据最终计算的标准化得分可以很清楚看到实际水平与最终理想的状态还有多远的差距。

参考文献:

1、王兆骞.中国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出版社,2001.

2、杨万江,徐显明.农业现代化测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中国环境中心.国外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研究进展[R].2005.

4、石中元.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农业[J].未来与发展,2001(11).

第6篇

1.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行为(1)不合理的施肥理县为成都市的三线蔬菜基地,农田用肥存在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大量元素、轻微量元素的“三重三轻”的倾向,加之长期以来,农民撒施、表施化肥现象普遍,肥料没有施入根部土壤,既造成肥料大量挥发和淋溶损失,肥料利用率低,又易导致面源污染。(2)不合理的用药生产实践中群众对化学农药的科学认知有限,贪求治疗速度,用药量大,有些农户将3~4种农药复配使用,间隔3~4天喷1次药,加之营销、使用中的环境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又非常薄弱,致使化学农药各种负面影响得不到有效控制。另外,使用空间和使用接触者,并非是在安全操作和严格防范下进行,致使水体污染等。(3)不合理的用膜我县种植作物大都采用地膜覆盖,每亩每季的投入量平均6kg左右,作物收获后大都没有及时回收和处理,致使废旧农膜无处不在,部份还残留在土壤中。(4)不合理的种植方式理县自1987年建成成都市秋淡蔬菜的三线基地至今已有20余年,基地地蔬菜1年可种植2~3季,20多年年来一直进行连作,大都没有进行合理的间套及轮作换茬。

2.自然条件较差理县属典型的干旱与半干旱高山峡谷地区,山势陡峻,山谷纵横,夏秋雨季明显,伏旱频繁,冬季寒冷,干燥晴朗,降水稀少,日照强烈,农耕地坡度大,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水土流失严重。

3.产业化程度低、农户的科学意识差主要表现为加工和营销队伍发展缓慢,规模小、层次低,缺乏管理,名牌产品少,缺乏创新,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还需提高。

4.农村清洁能源的比例还有待提高目前我县部分高半山的农村能源还是以薪柴为主要燃料,占全年生活用能的60%以上,每户年均消耗薪柴2000~3000kg,长期以来造成薪柴量的减少及资源的减少,对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我县生态农业发展的重点及做法

1.狠抓农业安全农业安全主要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即杜绝任何影响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劣质农产品,包括致病的微生物、过多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等超标。造成农产品质量变劣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人为是我县的主因,其改进措施如下:(1)广泛宣传培训,提高农户的科技素质一是要重视舆论宣传,充分发挥多种大众媒体的作用,多层次、多形式地普及生态农业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意识;二是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培训,普及农业生产安全知识,使农民掌握安全生产的技能,并组织农村乡土人才、专业大户、经纪人赴发达地区考察学习,逐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生产技能,切实帮助农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科学合理地使用农业投入品首先,科学合理规范使用化肥,包括深入实施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主的“沃土工程”。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作物和重要环节,大力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取堆、沤、积、造等措施大积、大造有机肥料,大力推广有机肥,推广绿肥和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鼓励和引导农户增施有机肥,施用配方肥。其次,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培训农户切实有效地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包括积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及时向广大农民提供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采取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严格执行各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加快普及推广性信息引诱器、频振式杀虫灯和生物防治等非化学药物的防病治虫先进实用技术。(3)加强农膜等农业、工业废弃物处理动员农户做好田园清洁工作,收集废旧膜、废旧垃圾、植物枯枝落叶等废弃物,移出田外进行集中焚烧处理。并积极鼓励多渠道、多途径回收农膜,切实提高塑料农膜的回收率。同时加强对乡村企业、民办企业、私营企业的环境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发展绿色工业。(4)加强领导,强化监管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建设,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因地制宜制定好本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县政府应把生态农业建设的指标细化,并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同时,要加快理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和土壤肥料检验检测中心的建设,提升监测检测能力。切实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和化学投入品监督监测工作力度,且县级各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加大市场的执法,共同推进全县农村生态农业的建设工作。

2.积极推广农业生态工程技术,选择适宜的生态模式按各乡(镇)村的区域的特点选择适宜的生态农业工程技术及适宜的生态模式。(1)农田生态建设工程全县实施以沟、渠、田、林、路合理配置、水、土资源的科学利用,实现高产稳产优质的农田建设为主的生态农业工程。一般包括:改造中低产田生态农业工程;高产稳产农田生态农业示范工程;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生态农业工程;配套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导的综合治理生态工程。同时大力推广绿肥种植,大积大造有机肥,推广间套种、轮作、换茬等技术。(2)农林复合系统生态建设工程全县推广以提高林木覆盖率为主的生态林业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3)农牧复合循环利用型生态工程以牧业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巩固物质循环利用生态工程。根据资源条件,当地养殖习惯,建立适度规模的养殖基地。推广秸秆过腹还田,建立一个合理的生物链,形成良性的农牧生态系统,如“猪-沼-果(粮、菜)”等模式。(4)庭院(园)生态经济工程发展巩固小康型庭院(园)经济,主要有:立体种植型、种养结合型,住宅生态化等。生态住宅:上有太阳能,中有电气化,下有沼气净化池。(5)观光型生态农业建设工程是在具备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开发观光农业,如通化乡的卡子村,佳山村等。

3.强化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生态农业的产业化以构建产业基地为基础,加工转化为龙头,商品市场为载体,龙头企业为核心,生态效益为目标,坚持“基地化建设,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商品化经营”的原则,通过生态农业建设打基础,产业化链条来延伸,市场化经营来牵动,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1)抓基地、优布局,实现结构的生态化立足于秋淡季蔬菜基地和特色小水果基地等建设,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及区位优势,以村或一个气候区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地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农村产业结构),使其体现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多层性,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良性循环:一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实行一业为主,多业结合,农、林、牧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不断的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二是调整农业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使各主体互补互动、共生共利。模拟生态系统的链网现象,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调整农业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充分利用时间,合理配制农业生物,增加农业经济收入和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2)积极推动各类龙头企业的的组织建设在产业(包括阿坝州)做大做强的基础上,采取一些优惠措施,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建立一些有特色并带有方向性的食品生产基地:推进种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培育专业村,以户、场为单位,养鸡(蛋鸡、肉鸡、)、肉兔……等。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规则运作,使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向着有利于建立比较优势产业的方向配置,以科技逐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发展订单销售、连锁经营、农超对接、配送服务、网上营销等现代市场营销模式。加快“请进来”进程,让外来的“高僧”到理县念活市场经。

4.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适应公众的绿色安全消费需求,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建立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农民主动的标准化运行机制,普及推广实用实效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加强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指导和控制,建立从“田间”到“餐桌”有案可查的“产品档案”。完善质量安全问题责任追溯、媒体曝光等制度。

第7篇

1常州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基础

1.1资源基础

常州市境内山、丘、平原兼有,地势起伏相依,全市大多数地区在生态农业上均具有十分优越的发展潜力。丘陵山区以溧阳南山和金坛茅山为主,区内水、土、气环境清洁,环境质量均为国家一、二级标准,是开发生态农业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宝地;中部和东部为广阔的平原和圩区,境内有长荡湖、滆湖、太湖、长江等“三湖一江”,水网密布且水质优良,水面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5,水资源总量约为16.30×108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约为9.57×108m3,大多地区水质保持国家二、三类标准,不包括水田可养殖水面达2.20×103hm2,是发展生态农渔业的理想之地。

1.2产业基础

1.2.1主导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常州市以市场为导向,农业生产结构持续优化,农产品商品化比例较高,目前优质粮油、花卉苗木、特种水产、特色畜禽和经济林果五大产业占农产品商品比例达到了80%。2009年,10种优势农产品(设施西瓜、溧阳白芹、河蟹、青虾、瘦肉型猪、雪山草鸡、高档绿茶、番茄、水蜜桃、葡萄)突破1亿元销售大关,这些主导产业为常州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载体。

1.2.2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逐步形成。

该市形成了洮滆平原花木、洮滆两湖及周边地区特种水产、武进东部时令水果、金溧丘陵山区特色茶果和特色畜禽养殖等五大产业带区。生猪、肉禽、蛋禽的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65%、94%、89%。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的特色产业为常州市农业经济快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艰巨任务。

1.2.3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幅度增长。

2008年,常州市35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销售额已达到221.7亿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48家,入社会员9.6万户,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家,带动农户26万户,约占全市总农户数的35%。良性发展的农民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为常州市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运行基础。1.2.4农产品生产质量不断优化。常州市重视以农业标准化为抓手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称“生态标志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目前已建成6个国家级、16个省级、23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8年,全市通过生态标志认证产品已达到751种,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83种,绿色食品251种,有机农产品117种;约65%的粮油、50%的水产养殖、95%的茶叶生产面积已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

1.3生态建设

生态农业是常州市生态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优先”被列为常州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之一。目前已实施完成了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环太湖生态林、高速公路两侧生态林、天目湖水源地保护等四大重点生态林建设工程,有27个集镇、603个村参与镇村绿化创建,共完成绿化种植面积2.5×103hm2。截至2008年,全市134家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得到有效治理,97家实现零排放,建成并成功运行大、中、小型畜禽粪便处理沼气工程43处。在稻、麦、油上已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2.8×104hm2,全年使用农药比2007年减少407t。

1.4政策环境

常州市加大了对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市财政对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方面,每个项目补助10万~20万元,其中沼气发电模式项目将采用实物配送方式补助,原则上每处5.5万元;对生态农业新技术研究项目,将由市组织有关单位、辖市(区)农村能源办实施,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项目实行3万~5万元的以奖代补;对农村户用沼气工程项目,市级财政将与省财政补贴政策相配套,按不超过500元/户的标准配套补贴项目村农户;对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与培训项目,市财政将根据服务规模,每个项目补贴10万~20万元。政府对生态农业的高度重视为常州市生态农业提供了较好的软环境。

2常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2.1环境瓶颈

良好的产地环境质量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常州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较高,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对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据研究,常州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检出率较高,其中铜、铬、铅和砷的检出率达100%[1]。部分工业和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和净化就直接排入河流干渠,尤其是电镀、印染等企业的超标排放,是引起土壤铬、铜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不少农田、果园使用未经处理的污水进行灌溉,也是造成污染的原因之一。据检测,常州高速公路两边距离150m的范围内土壤铅含量变化范围为16.88~32.05mg/kg,与当地土壤背景值相比受到不同程度的铅污染,镉、铜含量也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说明交通也已成为常州市土壤重金属的重要原因之一[2]。

2.2经济瓶颈

绿色、健康、高质量的农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优质生态农产品在同类产品中能否获得较高的市场价格,农产品质量并非唯一的影响因素,市场需求与供给水平的比率、消费者偏好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生态农产品未必能得到优价销售,这就影响了农民从事生态农业生产的积极性[3]。常州地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就业机会多,青壮年劳力兼业比例较高,老龄化现象突出,使得劳动密集型的生态农业面临着优质劳动力短缺问题。

2.3资源瓶颈

进入21世纪以来,常州市市区和城镇的急剧扩张而导致农业用地尤其是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市耕地面积已由1991年的20.43×104hm2锐减至2009年的14.81×104hm2,使得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弱化,在生产要素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显著的弱势地位,这就给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民收入带来严峻挑战。

2.4技术瓶颈

目前,常州市适宜本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特征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技术比较缺乏,且存在集成度较差或技术成本较高等问题,农民往往依靠大投入来实现高产出,资源消耗大,面源污染负荷高。稻麦轮作系统年均施氮量平均水平达500kg/hm2以上,远高于作物对氮素的需求,蔬菜、花卉、果树等的肥料投入量更高,大量氮磷因得不到有效利用而进入环境中。据观测,在常州市稻田典型耕作管理措施下,稻田氮排出量约45000g/hm2,磷排出量约1230g/hm2,随降雨及灌溉水带入的氮约24000g/hm2,磷约885g/hm2,两者相抵,表观净排出氮约为21000g/hm2,磷约345g/hm2[4]。2009年,常州市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达26.73kg/hm2,比江苏省平均水平(19.69kg/hm2)高出35.80%。

3常州市生态农业的突破路径

3.1功能升级

现代农业具有多功能性特征。农业已从过去单纯地提供农副产品和生产必需品的产业,逐步转为保护自然环境、调节生态平衡、发展景观文化以及满足人们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等新功能[5]。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常州市已由城郊农业逐渐步入了都市农业发展阶段。生态农业的功能定位,在保障生产功能、提供安全食品的基础上,拓展生态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强化就业和致富等功能。只有拓展新功能,才能激励农户和企业投身生态农业,推动生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3.2结构调整

长三角地区普遍存在人地关系紧张的现象,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越来越严重。2009年,常州市常住人口445.18万人,与长三角其他地级城市相比,部分基本农副产品供给明显不足,主要依靠大市场、大流通来完成农副产品的保障功能。市场中蔬菜基本是耐运输的茄果类和根茎类,叶菜类极少,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常州生态农业首先要保障城市农副产品供应,应该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有序推进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与认证,为城乡提供优质、安全的基本农产品。生态农业在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健康食品的同时,必须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才能激励农民、企业参与生态农业生产与经营。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市场前景和产业基础较好的竞争性生态农业,包括特色花木、特色水产、精品果蔬、生态观光农业园等。还可以通过延长产业链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吸收优质农业劳动力投身生态农业建设,发挥生态农业的就业与致富功能。

3.3布局优化

由于城市化而引起的土地剧烈变更,使常州市城乡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应该对生态农业进行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以降低其不利影响和保障城乡生态安全。种植业方面,可环绕中心城区布局高效设施农业、标准化和设施化蔬菜基地,形成生态保护带。利用农田的生态服务功能,发挥生态隔离带效应,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支持生态城市建设和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畜牧业方面,针对目前新北、武进和金坛市北部地区环境压力突出的现状,将畜禽养殖设为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3个不同的类型区。禁养区逐步退出畜禽养殖,限养区以存量改造和内涵发展为主,严格控制新建。水产养殖业方面,减少太湖、滆湖等围网养殖生产面积,控制养殖规模和范围,要重点扶持长荡湖南北两侧、滆湖东侧三大陆基养殖基地建设,以减轻水产养殖业对湖泊水质的影响。

3.4技术提升

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解决集约化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其次必须避免工业、交通等外源污染问题,保持良好的产地生态环境。因此,常州市应通过提升生态农业技术水平来推进现代农业的生态化转型,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农业面源污染和外源污染问题。重点是针对农业清洁生产和农产品产地环境建设开展技术攻关。农产品清洁生产技术的攻关重点包括:品牌农产品清洁生产规程与标准,集约化农田化肥农药替代与减量化技术,农业生物群体生态优化与综合农艺技术,农业污染物循环利用与产业链控制关键技术等。农产品产地环境建设技术攻关重点包括: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识别与评价技术,产地环境质量监测技术,产地环境健康的农艺控制技术,影响产地环境质量的外源污染物控制技术等。

第8篇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生态农业建设从1983年起步,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但成绩只代表过去,该县面对加快发展的新形式与新要求,充分解放思想,按照十七大精神,围绕财政增收、农民增收的目标,不断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思路。

该县强调综合发展和全面建设,改变以往“养猪―沼气―种果”比较单一的生态链,因地制宜,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以调整养殖结构、种植结构为突破口,综合开发农、林、牧、渔、工、贸,带动山、林、水、渠、路以及小城镇的全面发展。采取配套措施,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达到更为理想的良性循环。畜牧业改变了单一的生猪养殖结构,大力种草改草,发展牛、兔、鹅等草食动物,并向立体养殖发展。能源建设突破沼气能源的束缚,充分利用太阳能、小水电等能源,实现多能互补。种植业从平地向坡地发展,结合退耕还林工作,抓好毛竹、速生丰产林等经济林种的种植。同时,充分利用沼气池处理污水的功能,在小城镇大力推广运用沼气净化池来处理生活污水,保护环境,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其次,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该县大力改变目前农业生产农户分散的现状,使农业生产的布局合理化,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实施以特色水果基地、品种改良示范点为“据点”,加强辐射,采取连片综合开发利用或是集团联营方式,在稳定农村土地延包政策不变的前提下,由单位或经济能人进行大规模经营,走集约化之路,实现农业产业经营的规模化、管理的现代化、劳动的技能化、产品的市场化,凭借强大的实力抵御市场风险,规划和发展农业。不断丰富和完善生态农业循环链条,推进“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向“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五位一体现代化生态农业方式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重点是抓好“两个结合”:发展生态农业与发展加工业结合,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重点抓好水果深加工,以汇源、汇坤等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恭城为契机,抓好水果品质的提高,增强水果的市场竞争力;发展生态农业与发展旅游业结合,积极开发集休闲度假、领略民族风情、体验劳动情趣为一体的农业旅游观光项目,拓展生态农业发展空间。

优化水果种植业结构。该县以提高水果品质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水果品种调整步伐,大力引进名优特新水果品种,提高水果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生态能源优势,建立一批无公害水果科技示范园,引导和鼓励水果生产向绿色水果、有机水果方向发展,拓宽发展空间。加强水果管护,抓好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实行标准化栽培。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和标准体系,提高水果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该县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对25°以上的陡坡地段及江河源头等生态地位重要地区全部还林还草。对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方,在保证整体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适当发展用材林、薪炭林和柑橙、桃、柚等经济林,大力发展生态林与经济林兼用树种,争取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第9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贵州贵阳;南明区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366-01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1,2]。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3,4]。近年来,南明区以蔬菜基地、万亩桃园、莲藕生态休闲观光基地、万向食用菌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千亩特色辣椒产销一体化基地等生态产业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1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

南明区地处云贵高原东北部,年平均气温15.3℃,年均降雨量1 174.7mm,无霜期270d以上,地属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全区农业涉及云关、后巢、永乐、小碧4个乡,耕地面积1 834.51hm2,农业人口56 486人,农业总产值22 394万元,人均收入5 694元,种植业主要以蔬菜、果树为主,其中蔬菜播种面积3 551.47hm2,总产量116 665t,果树栽种面积769.53hm2,总产量7 122.6t。由于南明区位于贵州省会贵阳市的中心城区,是省委办公所在地,是全省、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是全省首批建设的经济十强县,是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旅游胜地。北连云岩区,东北、西北与乌当区接壤,南接小河区,东南和西南接花溪区,交通十分便利,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具有天时地利条件。区委区政府将全区定位为生态文明城区,将永乐乡定位为生态农业乡(云关、后巢2个乡重点进行城中村改造、小碧乡作为食品工业加工园区),从政策上、投入上重点扶持,充分发挥永乐乡种植年限长,形成一定种植规模,充分发挥当地农户具有较强种植经验和种植意识,也有一定经济能力和优质农产品“永”牌艳红桃桃园、“永乐”牌无公害万亩蔬菜基地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2建设蔬菜基地,推进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蔬菜是永乐乡的主导产业,以来,永乐乡利用地区离城市近的优势,以种植蔬菜来增加收入,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蔬菜产业已达到一定的规模。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2000年开始发展无公害蔬菜,在贵阳市乃至全省都享有较高的声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无公害蔬菜产业不仅给农户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市场效益和生态效益。

2000年以来,区、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措施,把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大力推动和促进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发展,使全乡的无公害蔬菜种植迅速发展起来。通过示范带动,2009年,完成蔬菜基地建设733.33hm2,种植面积达2 066.67hm2(次),蔬菜总产量6.5万t,外销蔬菜4万t,实现蔬菜总产值9 300万元,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农产品上市质量合格率达100%。“永乐”无公害蔬菜进入贵阳市几年来,已形成自己的品牌,随着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产量逐年增加,“永乐”无公害蔬菜开始进入省内外的市场。

3建设万亩桃园,使生态农业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

水塘村位于永乐乡西南部距乡政府3km,辖江西坡、上寨、下寨、铁枯山、五二寨、新寨、尖山、大关口等8个村民组。全村有农户588户,总人口2 458人,其中汉族2 294人,少数民族164人。有耕地面积166.93hm2,其中,田34.33hm2,土62.4hm2,专业菜地70.6hm2,是永乐乡无公害果蔬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全村以蔬菜、水果种植为主,2000年被贵阳市农业局誉为“生态农业示范村”。该村从1990年开始发展桃树种植,逐步形成规模化种植,生产面积达637.53hm2,带动农户2 215户,户年均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近年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果实套袋及配套技术、病虫害无害化防治技术等实用技术和“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及推广应用,不断提高桃果实品质,并于2004年获得了“永”牌艳红桃省优质农产品称号,形成了一村一特的优势品牌。通过桃产业建设,生产时令鲜果,引导市民在园区进行休闲消费,达到春赏花、秋品果的目的,并由此带动和促进了乡村旅游、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催生了永乐山庄、永乐人家、柏花山庄、三味庄园等20多户集休闲、观光、餐饮、游乐、健身为一体的上档次大型农家乐,以及大批农民自主经营的家庭式的农家乐。从1999~2009年,成功举办了10届“桃园文化节”。通过桃园建设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村民的思想观念逐步改变,文明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4建设莲藕基地,推进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业的发展

永乐乡柏杨村是一个少数民族村,距乡政府驻地7km,毗邻龙洞堡机场,距机场7km。全村辖柏杨坪、宋家院、上寨、岩脚寨共4个自然寨。有住户417户,总人口1 395人,劳动力631人,有耕地面积114.93hm2,村内主要居住布依族,有较浓厚的布依风情,喜歌爱舞,近年成功举办了“六月

六布依族歌会”。柏杨村主导产业是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种植业以蔬菜、莲藕、水稻为主,莲藕占水田面积50%;养殖业以养猪为主,养殖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5%。随着农村科技的推广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户将稻田改种莲藕,并建成柏杨村33.33hm2莲藕示范基地,带动柏杨、罗吏2个村326户种植莲藕达66.67hm2,总产值720万元。配套修建1km长廊,首期带动15户农家乐逐步形成有规模、上档次的柏杨莲藕生态农业观光基地。

5扶持万向食用菌产业,建设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园区

按照“公司+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永乐乡柏杨村引进贵州万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依托食用菌生产建设有特色的食用菌生态示范观光园区。项目分为3期进行,第1期建设园林式生产基地及开展生产,第2期建设生态示范园区并投入营业,第3期建设深加工厂。到目前为止,共投入资金600余万元,生产香菇(正常季节和反季节香菇)、金针菇、姖菇、袖珍菇、茶树菇等常规品种和猪肚菇、金福菇、长根菇、灵芝、球盖菇、鸡松茸等珍稀品种,发展食用菌种植户3户、推广菌包5万包。预计到2011年,年产菌包生产总量达到300万包以上,发展食用菌种植农户50家累积推广菌包100万户。2012年,建成食用菌深加工和以废菌包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厂,解决鲜销的压力,提升食用菌的附加值,解决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废料的循环利用问题;发展农户100家,各类菌包150万包。项目全面建成后,食用菌种植、菌棒推广及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每年可收入460万元;生态示范观光旅游园区性收入,每年可收入150万元。

6建设千亩特色辣椒基地,推进农业产销一体化发展

项目以发展灯笼椒为主,特色辣椒产、供、销一体化产业,形成贵阳特色辣椒产业,通过科技示范、规模种植、服务体系建设,以开拓市场为突破口,提升产业整体效益为核心,以“协会+收购+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在永乐乡永乐村、水塘村、干井村、羊角村、石塘村等村内进行土地集中连片种植,拟实施核心示范面积2.67hm2,示范带动面积66.67hm2。通过政府扶持,协会运作,示范带动农户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投入品、统一技术、统一服务、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进行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建立特色辣椒档案农业,树立“黔山牌”永乐辣椒特色蔬菜品牌,做大做强永乐辣椒特色蔬菜产业。

7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