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平台经济分析

时间:2023-10-02 09:07:36

导语:在平台经济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平台经济分析

第1篇

关键词:半潜式 钻井平台 锚 锚系留力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060-03

半潜式钻井平台,又称立柱稳定式钻井平台,是一种常用的平台结构形式。是大部分浮体没于水面下的一种小水线面的移动式钻井平台,是从坐底式钻井平台演变而来的。其结构与坐底式平台相似,同样具有沉垫可以沉降或升起,在浅水区沉垫可以坐落于海底,当坐底式平台使用;漂浮作业时下壳体或沉箱潜入水中,部分立柱露出海面,为半潜状态。半潜式钻井平台主要依靠锚泊系统将平台定位在海面进行钻井作业。锚泊系统主要包括锚、锚缆和锚链。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前,先要进行井场调查,包括工程地质调查和工程物探调查,具体调查项目有重力取样、水深、地貌、中浅地层剖面、磁力调查、高分辨率数字地震调查等。根据调查结果和锚泊资料进行锚系留力的分析计算,以对作业可行性和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价。

1 锚的分类

锚的种类可以分以下几种类型[1]:(1)有杆锚:具有横杆的锚为有杆锚。该类锚的特点是一个锚爪啮入土中,当锚在海底拖曳时,横杆能阻止锚爪倾翻,起稳定作用(见图1)。(2)无杆锚:没有横杆,锚爪可以转动的两爪锚为无杆锚。该类锚的特点是,在工作中两个爪同时啮入土中,稳定性好,对各种土质的适应性强,收藏方便(见图2)。(3)大抓力锚:大抓力锚实际上是一种有杆转爪锚,因其具有很大的抓重比,故称为大抓力锚。这类锚的特点是,锚爪的啮土面积大,抓持的底质深而多,抓力大,但是锚爪易拉坏,收藏不方便(见图3)。(4)特种锚:特种锚的形状与用途与普通锚均不同。主要是指供浮筒、囤船、浮船坞等使用的永久性系泊锚;破冰船上所用的冰锚及帆船和小艇上用的浮锚等。

半潜式钻井平台锚泊定位系统采用的锚一般均为拖曳锚,且基本都是大抓力锚。早期用的较多的有丹福尔锚、轻量型(LWT)锚等等。随着海洋工程的发展,新型的抓力更大的锚不断出现,诸如阔鳍型德尔泰(FLIPPER DELTA)锚、布鲁斯FFTTS(BRUCE FFTS)锚、史蒂芙帕瑞斯(STEVPRIS)系列锚等等[3]。这些锚的抓重比较普通大抓力锚更大,这对半潜式钻井平台是非常有利的。图4为目前半潜式钻井平台常用的大抓力锚形式。

2 锚系留力分析

锚系留力由锚抓力和锚链与海底的摩擦力组成。

锚的抓力,除锚的本身原因,如锚重、锚型之外,客观上主要决定于海底的土质状况,一般而言,软硬适度的砂质和泥质海底抓力较好,泥砂混合次之,硬质海底较差,岩石海底不宜抛锚。锚点的海底地形以平坦为好,若坡度较陡(等深线较密)将影响锚的抓力,容易出现走锚。在砂质海底中,锚越重则抓力越大,在泥质海底中,锚爪面积越大则抓力越大。锚的抓力还与锚的入泥深度、锚爪角度等有关。

锚链与海底的摩擦力与海底土质、锚链的长度、锚链的单位重量等有关。

2.1 锚抓力计算

通常采用以下方法计算半潜式钻井平台锚的抓力。

(1)采用Cole和Beck(1964)建议的方法计算短锚抓力。

式中:F为锚抓力,吨;

W为锚重,吨;

C1为取决于锚型和土质条件的系数,无量纲;

b为经验指数,无量纲。

(2)采用锚抓力系数法进行计算:

其中:F为锚抓力,吨;

λa为锚抓力系数,无量纲;

Wa为锚重,吨。

海底底质与锚抓力系数的关系为:砂>泥>砂砾>软泥。

(3)对于常用的Stevpris Mk/5/6等锚型,可以根据下面公式计算或根据图5~6查询:

其中:F为锚抓力,吨;

A为锚抓力系数,无量纲,与锚型、海底底质、锚爪/锚杆夹角等有关;

W为锚重,吨。

2.2 锚链与海底的摩擦力

锚链与海底的摩擦力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Fc为锚链与海底的摩擦力,吨;

Wc为锚链每米在水中的重量(吨/m);

f为锚链与海底的摩擦系数,无量纲;

L为锚链卧底部分的长度,m。

3 实例分析

南海某井场,根据重力取样结果(在每个锚点布置1个重力样[2],如图7),海底表层沉积物(海底以下0~5 m)主要为非常软到软的浅黄灰色到灰色粉质粘土含较多粉质细砂,在井场调查范围分布比较均匀。不排水抗剪强度为6~12 kPa;水下容重为5~6 kN/m3;含水量为50%~70%。

该井场采用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锚泊资料如下。

锚型:Stevpris MK5;

锚重:15 t;

各锚最大出链长度:70 m(90 mm锚链)+550 m(84 mm锚链)+1850 m(锚缆);

90 mm锚链量:0.178 t/m;

84 mm锚链重:0.155 t/m。

根据上述锚的抓力计算方法(3种)及锚链摩擦力计算方法得出本井场的锚系留力为:

锚系留力=锚的抓力+锚链的摩擦力

=(206.1/188.2/220.4)+54.7=260.8/242.9/275.1 t

即本井场锚系留力取值为240~275 t。

该井场抛锚作业结束后,经过拉力测试为295 t,与分析结果较为吻合,分析结果略偏于保守和安全。

4 结语

本文详细论述了锚的分类、半潜式钻井平台锚系留力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进行了验证,为半潜式钻井平台海上作业的安全稳定提供了分析依据。另外,在进行半潜式钻井平台锚系留力分析时,首先要根据井场调查结果,判定海底底质类型,再选择合适的计算分析方法,对锚的抓力和锚链与海底摩擦力分别进行计算。在应用计算分析结果时,还应该参考海底地形地貌调查结果,了解海底的平整度,是否有硬质海底、陡坡、浅层气、断层、滑坡等灾害地质现象,以免影响钻井平台作业安全。

参考文献

[1] 向阳,唐寒秋.船舶结构与设备[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Xiang Yang,Tang H Q.Ship Structure and Equipment[M].China Communications Press,2009.

[2] 潘方豪.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锚泊定位系统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6.

Pan Fang Hao. The Analysis of the Mooring Positioning System of Deep Sea Semi-Submersible Drilling Platform[D].Shanghai: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2006

第2篇

第一件事情,从外包1.0到外包2.0的转型。1.0的时代,我们强调所有的东西都是你自己做的。比如说当时在三大网站上看到的新闻都是新浪网易的编辑做的,但在2.0的时代,所有东西都是用户创造。腾讯上面的东西不是腾讯做的,淘宝上的东西不是淘宝卖,百度上面提供的东西,也不是百度做的,都是数以万计的网站创造的。它从一个生产者到平台的变化,这三个都是平台。这个变化是非常巨大的。

这个变化构成了中国互联网最近这20年发展的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转型。这两年又在发生重大的事情,就是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转型,从IT到DT的转型。

为什么说现在大的互联网公司都很紧张?因为这个过程当中,一方面是老的几个巨头紧张,另一方面冒出了很多新的公司,包括滴滴打车这样的公司,突然之间就冒出百亿美金数量级的公司,10亿美金数量级的“独角兽”就更多了。他们会不会趁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而改变整个互联网的格局?这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所以说这两年的变化又非常大。

一些包括硬件方面的变化就更大了,而且这个硬件跟苹果一样,你以为它是做手机,其实人家是做平台的,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一方面你可以像沃尔玛做零售,另一方面你可以像阿里巴巴这样做零售,通过淘宝天猫来销售。从这个意义上,今年是一个特别大的转折点,我们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说,在今年的某一个时点上,阿里平台上的交易额会超过沃尔玛全球的交易额,这个意义非常重大,这个意味着自此以后全球最大的零售平台,就不在线下而在线上,线上不在美国,而在中国,这个一定程度上是信息经济崛起的标志性的东西。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比如说淘宝的平台上有好几十万个服务商,各种各样的类型,各种角色都会不断地演化。所以整个过程不可能是人设计的,不可能是所谓的顶层设计,最近这个词用得很烂。这个顶层设计往往是不靠谱的,因为整个社会、经济都非常复杂,不是哪一个脑袋或者某个机构能够设计得了;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可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真正的社会演化是一个进化的过程。

由此就引出更大的主题,我们把它叫做整个大的宏观经济体系的转型,就是从行业分工到平台关系。迄今为止我们对整个经济的理解,还是习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这么划分。随着平台经济的出现,随着共享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个划分现在是越来越有问题,越来越不能够理解把握经济的实质。

我在很多年前讨论现代服务业的时候,当时提出问题,剃头匠是第三产业,中国移动是第几产业的?也是第三产业的。这两个看起来不相关的东西,都是第三产业都是一起的,就说明这个体系本身失效,因为他们存在一个重大关键性的区别就是,中国移动提供的是一种共享的基础设计,而剃头匠不是。但是共享以后,我们描绘未来的经济不是这样的划分。

未来我们要确定它的位置不是一、二、三产业,我们是看你在整个纵向,共享里面你在哪一层。农业本身也在发生变化,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农业就是第一产业,不是这样的。我们稍微发达的地方,做农民也跟以前不一样,越来越像我们羡慕的美国一样,我不需要种地,我咨询我应该种什么,到时候有人给我耕地、收货等;我有一套农业的服务体系,这套服务体系可能就架在我的平台上,就是这么一套体系来理解。这个对我们理解未来的经济发展的形态非常重要。

一、未来新经济催生各种自由连接体

这就构成我们对未来理解新经济的三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前面已经不同程度跟大家分享到。理解新经济的时候,其实我们看到它里面包含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第一个就是平台经济,就是以平台为核心的平台经济。

第二个叫共享经济,有的叫分享经济,比如说我们谈起滴滴打车,就谈这样的共享经济。

第三个是微经济。什么意思?它是大量的个人为经济主体,或者微小企业作为经济的主体,比如说淘宝上面上千万个卖家,未来这样的小微企业的比重会越来越高,所以未来的经济是三位一体的新经济。

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它就形成了一个自由连接体。这样它能够直接面对市场,响应市场发展,它可能是微小的企业,也可能直接就是个体,然后在互联网形成一种自由连接体。随着整个经济的发展,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向,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支持和脱离组织,它们会成为自由连接体、自由组合。

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看到,包括小企业创业者的形态,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自由连接体。这个其实也是刚刚我们看到整个组织形态演化的一个必然的结果。

未来也许我们会超过一半以上的年轻人,不会加入任何一个固定的组织。随之很多架构都会发生变化,但是不等于他没有呼风唤雨的能力,他只要一需要立刻构建起来。包括公益组织也如此,现在有一个古村之友,全部在互联网上聚集超过10万个关心古村建设的,随时组织各种活动,也随时转入下一个课题。就这样的规模化、小型化其实已经在发生,大家可以看到在淘宝上70%的淘宝卖家在5个人以下,95%的卖家初期投入在3万元以内,整个都是小规模的,很多你很难说他是一个个人还是一个企业。

未来我们对人的需求也会发生重大的变化。技术引发商业模式变化、商业模式变化引发生态变化、生态变化引发组织变化,组织变化又会带来对人的能力的需求的变化。我们未来每个人都是专家,但是这个专家可能不是以前那种大专家,比如说我是IT专家,这种头衔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IT是分得很细很细的。你要告诉别人你是IT里面哪一类。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你是服装专家,没有意义的。你要告诉别人你是哪一类服装。人人都是专家,同时每个人都是U盘式的生存,今天可以插入哪个团队,明天可以进入哪个团队,柔性化的生存方式,这是我们未来的变化。现在已经看到了,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很多地方已经在出现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二、网络化社会应是生态化治理

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当所有这些东西都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看到对整个社会来说,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就是如何实现网络化的治理,因为这种治理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的挑战,不断地出现,包括最早的TCTIP之间的技术协议,一直到全世界范围之内都需要各种各样的协作,带来很多的治理问题。但是这些治理大家现在越来越意识到它必须是基于互联网的理念、体系架构和特性。人人参与发展,人人参与创新等等,开放、对等、公平,这些互联网本身的属性。当你考虑互治理的时候,我们必须是基于互联网本身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本身内在的一些技术特性,就开始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们本身互联网治理的一些最基本的机遇和要求。所以它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单边形式的管理,特别是政府机构的管理,它不是互联网治理的全部,而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我们需要第三种治理模式,所有的互联网参与者、利益相关者,参与一种平等、对等的网络化的治理机构,而不是一个中心来进行控制,甚至也不是一个中心来分层地进行控制,是一种网络化的治理形态。所有角色都是对等、平等、开放、连接的治理形态。

第3篇

关键词:网络通信;可重构穿戴;动态;可重构穿戴计算机软件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6-0036-03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dynamic reconfigurable wearable computer software platform and the related issu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sign a based on dynamic reconstruction of wearable computer software platform of wisdom to sports watch in order to meet the people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wearable computer softwar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dynamic reconstruction of wearable computer software platform, not only can enhance wearable computer software platform on the environment adaptability, but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enhance the 18.0%. so we can publicize the software design method in practice.

Key words: network communication; reconfigurable wearable; reconfigurable wearable computer software; dynamic

随机科技的发展,将智能化可穿戴设备软件,穿在身上早已不是南柯一梦,可穿戴设备不仅可以直接的穿在人的身上,也可以将可穿戴设备软件整合为一种便于携带、随身佩戴的设备软件,让人可将其穿戴在身上,最常见就有“记步软件、跑步手表、心率测控软件”等,可穿戴软件也渐渐被人们接受[1-2]。本篇基于动态可重构技术,优化设计开发可穿戴计算机软件平台及通信网络,以便可以提升动态可重构穿戴计算机软件应用性能。以下对此做具体分析。

1 动态的可重构技术

动态重构系统,指的是基于时序变化的数字逻辑系统中,对于其不同程序的时序逻辑,并非是通过芯片调用不同区域功能的,也不是由不同的逻辑资源组成的系统,动态可重构的系统中,往往会有能够缓存系统逻辑资源的FPGA模块,可以快速动态实现对系统内局部、全局芯片逻辑的重构[3-7]。动态可重构技术中,可以动态的配置系统实时运行时的FPGA逻辑,并可以重新配置局部需修改的内部逻辑单元[8],对于没有被修改的系统逻辑单元,则该部分逻辑则不会受到影响,依然可以正常的运行工作。

2 需求分析

针对本次开发设计的穿戴式计算机软件平台中,基于动态可重构技术,优化设计该软件,从软件的平台开发与网络通信中,均能够应用动态可重构技术得以支撑,提升该软件平台的设计质量,使动态穿戴计算机软件设计满足用户需求[9-12]。并且,在本次设计的可穿戴式计算机软件平台中,也能够优化提升软件应用性能,提升软件在用户群体中的可用性[13]。本篇研究中,应用动态可重构技术,优化穿戴计算机软件平台开发路径与网络通信质量,设计一款智能运动手表,以微控制器ATmega644PA为控制核心,利用PCF8563时钟芯片、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采集运动数据,并使用OLED显示屏实现显示时间功能、显示温度、气压、海拔高度功能、计步功能,结合蓝牙2.1模块,实现与安卓手机的通信功能;团队开发了一款安卓APP与智能手表结合使用,智能手表可以将数据传送到安卓手机,通过APP对数据进行2次处理,实现运动步数、卡路里消耗量、\动距离、运动时间、运动规律的记录与分析,能根据数据为使用者提供健康方面的建议[14],确保设计的软件平台符合实际用户需求。

3 设计实现基于动态可重构技术的穿戴计算机软件

3.1设计软件的总体结构

对于本次设计的动态可重构穿戴计算机软件中,根据软件的需求分析,结合可穿戴计算机软件、动态可重构等技术,并将其作为本次软件设计中的核心,优化改建该软件平台[15]。软件总体设计结构如下图1所示:

同时,在设计中,也仅需完成前端设计,要足够的智能,能分清何时转变角色,设计方法灵活,系统功能可裁减、易扩充。

3.2功能设计

动态可重构穿戴计算机软件设计之中,能够以软件功能的开发为主,同时结合计算机外部硬件平台,以便可以实现特定的动态可穿戴软件系统的应用功能[16]。分析我们的主题,决定我们设计系统的功能如下:显示时间、年份月份日期、星期以及实时时间;显示温度、气压、海拔高度;记录并显示走路或者跑步步数;将传感器数据传送到安卓手机; 安卓手机软件接收数据,存入数据库,对历史数据进行保存;手机短信提醒、来电提醒功能 ;同时应专注于打造一种存在感,为可穿戴设备的使用用户去提前准备一些事情,比如能够记录睡觉时的数据,分析睡眠状况等。

3.3动态可重构技术应用

动态重构中,基于软件平台设计需要,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也就是动态可重构模块的入口设计与模块设计部分的综合,主要就是动态重构大体功能范围的限定;第二阶段,则是要实现具体动态可重构模块的设计部分,主要包括初始预算、模块的实现以及最终编译等部分。

动态可重构技术中,通过重构技术,动态的实现系统中硬件逻辑资源的重构配置,根据功能及时序变化,将芯片功能进行动态重构,以便可以应用较小的计算机软件硬件资源,最大化发挥系统时序控制功能。

3.4软件平台及网络通信设计

对于软件通信中,通过GPS传感器采集GPS数据,通过分析GPS采集回来的经纬度信息,计算得出运动距离,再根据用户设定的步长,来反推步数。

元器件的主动发光器件OLED,高分子有机材料,可以做成很薄很轻的设计,并且像素很小,分辨率很大,非常适合用于体积要求较高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无线传输方式,无线传输方式中适合单片机与安卓智能手机通信的有蓝牙通信和WIFI通信。 WIFI通信模块适合大数据量的传输,而且传输的速度也较快,最大的弱点就是功耗高、稳定性不高;而蓝牙技术比较成熟,在短距离传输方面其稳定性好,功耗也相对较小,可以很方便地实现点对点通信。作为我们的智能可穿戴的设备,我们尽可能要寻找低功耗的模块,而且我们的设备主要是传送用户的运动信息,信息量不是很大,所需要传送的距离也不是很大,不需要WIFI的无线局域网,我们的要求是能够稳定的传送,所以蓝牙模块是我们比较理想的选择。

3.5硬件设计

本次设计的动态可重构穿戴计算机软件平台,由FPGA作为该平台的基础系统,由TCP/IP网络与主机端组成硬件平台。实时动态重构,确保系统的硬件编程中有可重新编程能力,能够动态配置系统资源,在任何时刻确保任何通用基本逻辑功能能够适用于任何平台中;主要就是通过数据总线,将FPGA配置文件传输到FPGA的数据缓冲区,实现逻辑配置。FPGA配置架构如下图2所示:

对于主机端中,可以通过TCP/IP网络将配置文件传送到软件目标系统中的物理层接口,接着经过PLB总线,将配置文件暂存在DDR SDRAM之中,然后结合PLB、OPB总线,将配置文件传送到CF卡保存。对于系统硬件设计中,通过系统服务器,将重构命令传送给系统中的Powerpc处理器,通过SystemACE芯片可以将配置文件在FPGA芯片中配置,从而完成系统动态重构过程,完成系统重构的功能。如下图3所示:

核心模块选择搭载了Atmel ATmega644PA的Microduino-Core+,该模块具有Digital I/O 数字输入/输出端共 0~23,A0~A7。Analog I/O 模拟输入/输出端共 A0~A7 。支持六路PWM输出端口,支持ISP下载功能。

采用Microduino系列的矢量传感器模块,集成了磁场强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以及三轴陀螺仪,并且可通过I2C接口与Core/Core+核心模块通信。利用该模块所具有的传感器,就可以实现我们的对温度、气压、海拔以及运动步数的测量。用跟踪系统,确定操作者头手和身置。当操作者移动头的位置时,眼睛也在随之发生变化,那么虚拟环境中我们也要是实现这一规律,对操作者头手和身置进行实时检测 , 并获取相关数据 , 再将其反馈给控制系统。用触觉系统,让操作者的手等身体部分能够操作虚拟事物,并且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虚拟场景中回应他们的反作用力,这样才能给参与者带来真实感。

3.6软件代码实现

动态重构步数的算法:

for (int m=0;m

accelgyro.getMotion6(&ax, &ay, &az, &gx, &gy, &gz);

//读取6050数据

Ax=ax/16384.00;

Ay=ay/16384.00;

Az=az/16384.00;

data_of_N_FFT[m].real = sqrt((Ax*Ax)+(Ay*Ay)+(Az*Az)); //输入采样数据

data_of_N_FFT[m].imag = 0;

}

FFT();

for(intii=20;ii

……

4 实现效益分析

设计动态可重构穿戴计算机软件,不仅可以提升可穿戴计算机软件平台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可提升软件网络通信质量,提升18.0%,发挥积极设计实现效益。动态可重构在可重构穿戴计算机软件中,可以集成化、小型化以及高可靠的实现动态可重构穿戴计算机软件的功能,并可提升软件应该平台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软件的开发成本,能够使该软件开发在实际中发挥应用效益,具有极强的市场经济效益竞争力,发挥积极实现价值。

5 结论

综上所述,设计实现动态可重构穿戴计算机软件,不及可以优化该软件平台的开发路径,还可提升其网络通信质量,将更大化地改变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可以在实践中推广应用该软件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 耿海龙.动态可重构穿戴计算机软件平台设计与实现[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2] 李淑侠,魏广平.动态可重构可穿戴计算机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物联网技术,2014(6):50-51.

[3] 张自亮.动态可重构穿戴计算机软件平台设计与实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43-44.

[4] 潘兴武.基于SOPC的可穿戴计算机动态重构模块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

[5] 赖远志.面向异构多处理器平台的动态可重构技术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6] 贸泽电子.整合芯片、件及平台为一体的可穿戴式设计[J].电子产品世界,2014(8):27-29.

[7] 肖小玉,黄善洛,陈淑靖等.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穿戴式呼吸监测系统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6,35(2):126-129.

[8] 林欣,刘晖,韦俊银,檀康,陈晓东.智能纤维服装软件的人体姿态本体模型[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6):686-690.

[9] 郑航明.自主减重外骨骼下肢机器人的混合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4.

[10] 孟妍,郑刚,戴敏,等.可穿戴心电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科学,2015,42(10):39-42.

[11] 胥京宇. 2014飞思卡尔技术论坛物联网及可穿戴成为热点软件定义网络大势所趋[J].世界电子元器件,2014(6):45-47.

[12] 陶毅阳.穿戴式体温监测设备的服务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5.

[13] 陈志奎,李良.基于ZigBee的智能家庭医保系统[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47(Z2):355-360.

[14] 李超,苏中,朱嘉林等.可穿戴式自主定位技术的零速触发算法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4(5):627-632.

第4篇

关键词 老年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疗效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由于致伤的原因不同,导致多种骨折的类型。老年人骨质疏松,大多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增加治疗难度。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室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笔者2003~2008年对49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3年7月~2008年7月收治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9例。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60~81岁,平均73岁。左侧28例,右侧21例。30例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15例合并心脏病,8例合并支气管哮喘。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7例(55.10%),跌伤17例(34.69%),砸伤3例(6.12%),高处坠落伤2例(4.08%)。合并伤:交叉韧带损伤17例,合并四肢及其他部位骨折8例,半月板损伤6例。按照Schatzker分类法:Ⅰ型10例,Ⅱ型9例,Ⅲ型19例,Ⅳ型6例,Ⅴ型3例,Ⅵ型2例。

术前准备:入院后对49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呼吸道疾病、心脏病等患者,术前分别进行对应治疗,调整身体状况,确保患者能够耐受内固定治疗。常规行膝关节X线片与CT检验,明确骨折的部位与骨折移位情况。

手术方法:手术行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在气囊止血带控制下进行手术。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手术的切口,对Ⅰ、Ⅱ、Ⅲ型骨折选用膝外侧切口,Ⅳ型采用膝前正中联合后内侧切口,Ⅴ、Ⅵ型骨折选用膝前外弧形切口联合后内侧切口。打开关节囊,清理瘀血,探查关节内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的情况。然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有塌陷的骨折需要先撬起塌陷的关节面,然后对塌陷关节面下松质骨植骨,植骨可选用自体髌骨或者同种异体骨植骨。Ⅰ型骨折可用吸收螺钉或松质骨螺丝钉固定;Ⅱ、Ⅲ型骨折采用吸收吸收螺钉、松质骨螺丝钉,“T”形、“L”形支持钢板固定;Ⅳ、Ⅴ、Ⅵ型骨折则可采用双侧支持钢板或者外侧支持钢板+内侧小钢板或者松质骨螺钉固定。同时修复半月板以及受损的韧带,术中1例半月板损伤严重,予以切除。术中使用C型臂X线机进行膝关节正侧斜位透视检查。

术后治疗: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甘露醇及继续进行慢性病治疗。对单髁骨折内固定牢固者,术后1周进行持续性膝关节被动活动,术后2周在床上进行膝关节主动活动,6周后扶拐下地非负重活动,8~12周后开始负重行走练习。对于粉碎性骨折内固定不稳定者或伴有韧带损伤者,术后应行石膏托外固定4~6周后行上述功能锻炼。

结 果

本组49例,术后X线片示骨折解剖复位40例,近解剖复位9例,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外翻现象,无植骨坏死发生。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14个月。参照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内容包括膝关节活动度、疼痛、畸形、行动恢复工作情况,优23例(>85分),良21例(70~84分),可3例(60~69分),差1例(≤59分),优良率达87.76%。3例膝关节屈曲活动部分受损,1例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考虑与未及时功能锻炼有关。

讨 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胫骨平台骨折大多是因为高能量创伤导致,容易引起胫骨平台塌陷,胫骨髁分离移位,同时经常伴有半月板、韧带损伤。膝关节是人体负重的重要关节,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的功能是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首要目的。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何婷婷对40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满意率92.50%,梁承伟等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4例胫骨平台骨折的功能满意率84.48%,这与笔者本组的临床随访结果优良率87.76%相一致。

第5篇

上个世纪末开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和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问题逐步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中,金融风险作为各类风险的集中体现,成为多数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破坏超出人们的预料,反映了金融对经济的重要影响。面对如此之类的金融风险,逐渐开始研究寻找原因。最开始的研究是从金融部门本身开始的,然后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扩大到金融部门本身和金融部门经营环境,最后人们认识到金融尤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它有其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就像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所以研究的领域扩大到金融生态环境,试图从全方位角度寻找金融环境改善,促进金融直至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

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在国内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引入金融,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的问题的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行长周小川。2004年12月2日,周小川在“经济学50人论坛”上做了“影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若干法律问题”的演讲中,正式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他强调应该通过完善法律制度等改进金融生态环境的途径来支持和推动整个金融系统的改革和发展。之后又有大量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与金融生态的相关问题。

通过贵州辖内各地区金融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基础数据可以看出,各地区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比如贵阳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2011年为6616.51亿元,而安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仅为696.6亿元,相差将近10倍,贵阳市GDP2011年为1383.07亿元,安顺市GDP2011年为285.64亿元,相差近5倍。因此基于这样的原因,本文就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贵州省的9个地市州的金融生态环境指数进行测算,并确定影响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从而提出改善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一、地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

学者前期对金融生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此研究基础上,根据贵州各地市州数据的不易得性,本文各地市州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从经济基础、金融发展、政府行为、法律环境和科技教育五个方面13个指标来分析。其中经济基础通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海关进出口额五个指标来反映;金融发展通过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和保费收入总额反映;政府行为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缺口反映;法律环境通过各级法院案件受理数量指标反映;科技教育通过高校数量、高校学生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指标体现。

(二)数据来源

这些指标数据反映的是贵州各地市州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数据主要来自于《贵州统计年鉴2012》和贵州各地市州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每万人专利拥有量数据来自于贵州知识产权局《2011年贵州省专利申请授权量统计分析》,保费收入额来自于贵州保监会网站数据整理,法院案件受理来自各地市州中院信息整理,由于各中院数据公开度不高,贵阳和黔西南州采用2008年数据,六盘水市采用2009年数据,其余采用2010年数据。

二、贵州省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Karl Pearson和Charles spearmen等人关于智力测验的统计分析,目前己成功应用于心理学、医学、气象、地质、经济学等领域并因此促进了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因子分析就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信息丢失将众多原有变量浓缩成少数几个因子,如何使因子具有一定的命名解释性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根据所需指标的已得数据,我们运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为消除量纲影响,本文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做变量筛选,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得出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贡献率、累计贡献率、因子载荷矩阵,最后得到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

对原有13个变量标准化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后,我们得到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通过矩阵表可以看出,除X9财政缺口相关系数较低,我们将X9变量去掉,其它大部分的相关系数都较高,各变量成较强的线性关系,能够从中提取公共因子,进行因子分析。KMO检验其值大于0.9表明变量间相关性很强,BARTLETT球度检验相伴概率为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零假设,两个检验结果都也证明这12个因子适合因子分析。根据特征值超过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超过80%的变量为主要成分的原则,我们确定两个主成分,并得到主成分特征值、贡献率表和因子载荷矩阵。

在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表第二组数据中,两个因子共解释了原有总方差的94.840%,总体上原有变量信息丢失较少,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在第三组数据进行因子旋转的最终因子解中,累计方差比没有改变,没有影响原有变量的共同度,只是重新分配了各个因子解释原有变量的方差,改变了各因子的方差贡献,使得因子更易于解释。这个结论我们也可以从碎石图中看到,第一二个因子特征根值较高,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较大,第三个因子后的因子特征根值都较小,因此因子提取两个是合适的。根据因子得分协方差矩阵可以看出两个因子没有线性相关性,实现了因子分析的设计目标。

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可以看出,地区生产总值、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海关进出口额、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保费收入、财政收入、普通高校数量、普通高校在校人数和每万人专利拥有量在第1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1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包括经济基础、金融资源、政府行为、教育科技四个方面。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法院案件受理在第2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2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可解释为经济基础、政府行为、法制环境三个方面。

根据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得出各主成分的因子得分,然后以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综合得分,构造如下综合得分模型:F=0.641×F1+0.359×F2。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各地区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如表所示。

表中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显示了贵州各地金融生态环境差异,正值代表本地金融生态环境高于平均水平,负值则低于平均水平,分值越高说明金融生态环境越好,分值越低说明金融生态环境越差。从综合得分情况看,在贵州9个地市州中有2个高于平均水平,说明他们金融生态环境较好,而其他地市州金融生态环境较差。贵阳属于相对较强地区,遵义属于相对中等偏上,其它属于中等偏下并且差距不大。

三、结论和建议

从因子分析的结果看贵州省各地金融生态环境发展不平衡,并明确了影响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和改善的着力点。根据各地区特点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增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经济建设是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经济基础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贵阳是全省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原有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因此应在总量增加的前提下着重加强经济内涵发展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它地市州应结合本地支柱产业,大力招商引资提高资本投入,快速增加生产总值。

第二,优化金融资源。金融资源是金融生态的主体资源,优良的金融资源既是金融生态良好的表现也能极大的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贵阳集中了目前贵州省的绝大多数的金融资源,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大力实施引银入黔,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服务贵阳,辐射整个贵州。其它地市州金融资源相对不足,中小企业和居民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可以采取政府政策引导和金融机构合理定位相结合大力发展地区金融业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加强政府财政能力。从因子载荷看,财政收入在两个因子上载荷都较高,财政对金融生态影响较大。一方面提高政府财政收入能力,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各项事业发展,贵阳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程,对于贵州各地州主要通过大力工业化、城镇化道路来实现,贵州地市州原有经济基础较差,工业化和城镇化主要靠大力招商引资。另一方面政府要减少对金融机构的行政干预保证金融机构的独立性。

第四,完善法治环境。从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法院结案率、企业债务纠纷量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等都反应了贵州诚信法治环境较差,贵阳还是网评全国省会城市治安倒数第一的城市,而法治制环境在第二个因子载荷也较高。提高地区教育水平,加强诚信法治教育,提高诚信法治意识;完善立法,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加大惩戒力度;改进社会治安等。

第6篇

【关键词】胎膜早破;宫颈评分;产程

【中图分类号】R714.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100-1

胎膜早破为常见的产科并发症。发生后对其围分娩期的处理各有差异,尤其是是否引产及何时引产存在争论。而宫颈成熟度对分娩具有重要意义,能为治疗方式和时机的把握提供依据。现就我院部分胎膜早破资料进行总结。

1资料来源

选取我院2007年足月及近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资料219例,均为发生胎膜早破后即住院患者,且未予任何干预措施即临产者。

胎膜早破诊断标准:阴道有羊水流出时无规律宫缩,可见阴道有羊水流出;阴道PH值>6.5;阴道分泌物涂片有羊齿状结晶。

对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Bishop宫颈评分。按宫颈评分将产妇分成两组:0-5分组(宫颈不成熟组)及≥6分组(宫颈成熟组)。比较两组间破水至临产时间、产程及分娩方式有无不同。采用SPSS10.0软件,通过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进行统计。

2结果

统计病例219人,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8.7岁,均为初产妇。孕周35-41周。其中阴道产157例,剖宫产62例。

宫颈评分与破水至临产时间呈负相关,r=-0.167,P=0.013。宫颈成熟度不同,其破水至临产时间有显著性差异,而产程之间差异不明显。见表1。

表1

破水临产时间(小时)

x±s 产程(小时)x±s

宫颈不成熟组(n) 13.32±7.83(153) 9.99±3.92(80)

宫颈成熟组(n) 8.93±7.29(66) 8.88±4.10(127)

F值 15.05 3.04

P 0.000** 0.083

**P

宫颈成熟度不同,其分娩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

阴道产x±s 剖宫产x±s

宫颈不成熟组 91 56 147

宫颈成熟组 66 6 72

157 62 219

X2 21.09

P 0.000**

**P

3讨论

胎膜早破是常见产科并发症。有可能引起母儿感染性疾病、早产、难产、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对于胎膜早破的处理也存在着一些争议。通过对本资料的分析,得到以下启示:

3.1对于足月及接近足月的患者,大多数都会在12小时内临产,并在24小时内分娩[1]。本资料中平均临产时间为11.99小时,破水至分娩时间平均21.01小时。

3.2宫颈成熟度不同,最终分娩方式也存在明显差异。宫颈成熟者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宫颈不成熟者。这就意味着促进宫颈成熟有可能降低剖宫产率。许多文献也证实了这一点。多数研究者认为[2],无论口服米索前列腺醇,或阴道上药(索前列腺醇或前列腺素E2),均能缩短破水―临产间隔及破水―分娩间隔,降低剖宫产率及引产失败率,缩短住院时间,而且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但也有研究认为期待疗法增加阴道分娩的机会[3]。

3.3宫颈是否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预示着是否即将临产。本资料显示,宫颈评分越高,破水至临产时间越短。而缩短这一时相,一方面可减少人工引产的机会,另一方面可减少产妇临产前待产时间,增强产妇阴道分娩希望及信心。因此,对于宫颈条件不成熟者,积极促宫颈成熟是否比单纯期待或直接引产更能达到理想结局,值得进一步研究。

总之,对于胎膜早破患者,宫颈成熟度是一影响围产结局的重要因素。应将其作为拟定治疗计划的重要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7-380.

第7篇

关键字: Wonderware; 分布式报警系统; 电力远动系统; 信息过滤

中图分类号: TN911.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21?0104?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distributed alarm system based on Wonderware platform

ZHANG Tong?hao1, ZHAO Li?min2, ZHAO Shi?da1

(1. Beijing Systems Control International Inc., Beijing 100083, China;

2.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zhou University, Dezhou 253023, China)

Abstract: The principle of distributed alarm system based on Wonderware platform is deeply studied this paper. A set of real?time alarm software applicable to railway power telecontrol system wa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This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alarm information filtering and alarm mode set according to user's requirements. It effectively overcame the defects of the original alarm control provided by Wonderware platform, and implemented the real?time alarm monitoring of the railway power telecontrol system.

Keywords: Wonderware; distributed alarm system; power telecontrol system; information filtering

0 引 言

Wonderware公司是一家领先的工业自动化与信息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制造及工业操作管理方面可大大降低安全标准化应用的设计、创建、实施及维护成本。目前,全球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工业现场应用该公司的软件解决方案,涵盖了铁路、电力、轨道交通、石油天然气等多个行业领域。2009年,Wonderware与中国铁道部合作,在中国铁路客运专线中应用该公司的电力远动系统解决方案。但该平台原有的报警控件并不能满足电力远动系统的功能需求,且用户操作不够方便,例如不能对报警信息进行过滤,不能灵活地设置报警方式和不能方便地确认报警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深入研究了基于Wonderware平台的分布式报警系统的原理,设计了一套适用于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分布式报警系统。该系统可为铁路电力远动系统提供直观的报警信息显示和便捷的确认功能,并可以对报警方式进行灵活配置。

1 系统功能设计

报警是代表可能出现问题并要求操作员做出响应的过程条件警告。报警通常在过程值超过用户定义的极限时触发,以通知操作员有问题发生。当对报警信息进行查看或者认为该条报警信息已经得到处理后,可以对该条报警信息进行确认操作。当报警信息被确认了以后,该报警信息会从列表中删除。综合系统和用户的需求,分布式报警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1) 对监控设备进行监视,为值班员提供日常生产中的报警信息;

(2) 当紧急报警发生时,可以自动进行语音报警及事故推图,及时提醒值班人员,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3) 可对报警系统进行配置,如监视范围、报警方式等,兼容不同操作台的不同需求;

(4) 与Wonderware平台兼容。

在一些应用场合下,调度员可能只希望看到某个或某些厂站的报警信息而隐藏其他信息,因此需要报警信息的过滤功能。而Wonderware自带的控件,虽然能简单地区分报警的显示颜色,但不能按照用户想要的方式划分不同的报警级别。一般工程现场的实际需求是调度员需要着重关注的紧急报警信息,而忽略次要的事件信息,所以不同级别的报警信息要呈现不同的系统反馈。

报警方式设置的功能是对不同类型的报警信息进行设置以确定是否需要文字提示、语音报警或事故推图。报警事故推图功能是指随着报警信号的发生,调度员操作主界面将自动显示发生报警事件的厂站的主接线图画面。实时报警记录还提供打印功能,在实时报警窗口点击右键菜单中选择“打印”,可以方便用户打印相关报警信息。

为了实现报警信息的分类和过滤,需要为每个报警设定一个报警优先级。优先级通常取决于报警的严重程度,并综合考虑现场环境、设备性质、安全性、损害成本等因素。报警在定义标记时为其指定报警优先级,优先级范围从1~999,其中1表示最严重。本报警系统创建了四个优先级范围,表示四种严重程度级别,通过指定优先级范围来进行报警的分类。从全部报警中过滤出关键报警,设置语音报警或事故推图等相关报警动作,这些功能都要基于报警优先级范围的划分。本报警系统的报警级别划分的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报警级别的划分

[报警级别\&优先级范围\&报警信息\&报警方式\&显示颜色\&

关键\&

1~249\&故障报告

保护动作\&自动弹出报警框

语音报警

事故推图\&

红色

\&主要\&250~499\&厂站通信状态

遥信变位\&自动弹出报警框\&粉色\&次要\&500~749\&遥测越限\&不自动弹框\&蓝色\&提示性\&750~999\&操作记录\&不自动弹框\&灰色\&]

2 分布式报警系统的原理

2.1 报警供应器与报警接收器

分布式报警系统由多个节点组成,系统以查询为基础,支持使用一个计算机节点来记录多个其他节点的报警。在任何给定的节点上,都会有一组报警供应器(者)与报警接收器(预订者)。分布式报警系统提供通信链接,在节点与软件组件之间传递报警信息。

报警供应器跟踪报警项(即可进入报警状态的项目)并向分布式报警系统提供这些项目的列表,包括有关任何项目分组层次结构的信息。在报警项的状态改变时,报警供应器通知分布式报警系统。状态改变包括项目是进入还是脱离报警状态以及是否已确认最新的报警;报警项在被禁用的时候,报警供应器负责跟踪。

报警接收器是一个提供报警接收和显示的组件,基本功能是获取报警信息,使此信息在显示器或日志文件中显示,并进行确认。报警接收器向分布式报警系统提供一组查询,确定希望收到通知的报警项;在报警接收器更改或删除查询之前保持活动状态,并指定报警供应器或报警组。只要报警供应器发出变化通知,分布式报警系统便查询匹配的报警,然后将更新传递给相应的报警接收器;在收到更新时,报警接收器显示或记录项目的状态或转换的有关信息;确认报警后,报警接收器发送确认通知给分布式报警系统。

2.2 分布式报警组列表

分布式报警系统使用报警组将报警整理到本地目录树视图中,使用目录树视图过滤报警,可以从网络上的多个节点来查看这些报警组;使用一个报警组列表将本地与远程节点上的报警组合并到一起。报警组列表是一个有名称的列表,由调度台节点以及节点中定义的每一个报警组所组成;也可以包含其他报警组列表名与本地报警组。报警接收器使用此列表查询报警。

在Wonderware分布式报警系统中,报警以组为单位进行划分,以便更轻松地进行跟踪与管理。报警组可以是生产的不同区域,设备的各个部件,操作员的责任或生产过程的逻辑区分。在Wonderware平台中,以区域(area)对象为报警组的最小单位,其可以有嵌套;而在铁路牵引供电远动监控系统中,一般按照线为单位划分监控单元,因此,报警组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调度中心、调度台、特定线路。

2.3 分布式报警系统数据储存

分布式报警系统使用的数据存储形式为内部报警内存(缓冲区)。系统使用两个内存位置,一个用于摘要(当前)报警,另一个用于历史报警与事件。摘要报警的内存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展,以容纳当前的所有报警,直至达到可用内存的极限;历史报警的内存只能增长到预设的极限。在历史内存达到此极限之后,随着新的报警记录添加进来,最旧的报警记录会被丢弃。在多节点环境中,各节点上的报警内存构成一个报警内存集合。

分布式报警系统中的通信大部分是由在节点之间发送的报警查询与报警记录组成。在节点内部,报警查询与记录存储在内部报警内存中,以最大程度减少网络流量。报警缓冲区大小是节点可以为摘要或历史报警查询存储的最大报警数,删除最旧的记录以便为新记录腾出空间。只有存储在内存中的报警事件才可以显示在应用程序窗口中。对于分布式报警系统,将一个很大的数值指定给报警缓冲区可能会影响节点性能。

2.4 报警数据传输

报警信息通过TCP/IP协议在不同节点间进行传输。每个报警接收器节点上设置有一个报警查询,可从一个或多个报警供应器上查询报警信息。图1为分布式报警系统的结构框图(以两节点为例)。

对于一个远端节点A的报警供应器,首先分布式报警系统建立一个与该节点通信的通道,然后将节点B上对这个远端节点A的报警查询拷贝到节点A上,即将节点B报警接收器的报警显示下的“查询”拷贝到节点A的报警供应器本地查询的“远端”下;接下来在节点A上,缓冲区中的每一条报警记录与拷贝过来的报警“查询”进行比对;如果查询条件匹配,则将报警记录复制并发送到节点B报警供应器下的远端缓冲区;在节点B上,不直接将报警接收器的报警记录从缓冲区中拷贝出来,而是在一个“报警列表”中跟踪报警接收器查询的每个报警记录,而这个“报警列表”本质上就是缓冲区的一个索引表。

分布式报警系统中的大部分通信活动是将报警查询与报警记录从一个节点发送到另一个节点。但在节点内,报警查询与报警记录由内部报警内存进行跟踪并缓存,以最大限度减少网络流量。

图1 分布式报警系统的结构框图

3 分布式报警系统设计

分布式报警系统程序的核心是利用Wonderware平台的系统开发包来检测报警信息,包括报警描述、报警优先级、报警限、报警值等,利用这些信息综合判断可得出其报警类型;然后根据优先级范围分别对不同类型的报警信息进行设置,以确定是否需要文字提示、语音报警或事故推图,针对每种报警类型处理其报警行为。下面介绍基于Wonderware平台的分布式报警系统的基本开发流程。

(1) 初始化报警系统

程序启动时,要先向分布式报警系统调用初始化函数,使报警管理器开始运行并使报警系统初始化。只有报警管理器开始运行,报警信息才能从报警供应器向报警接收器通告。

(2) 注册报警接收器

为了实现报警接收器的功能,首先必须要向报警系统登记。报警接收器调用注册函数进行注册后,才能从分布式报警系统检索报警信息或发送报警确定请求。

(3) 提交报警查询

提交报警查询,从一个或多个报警供应器上获得和更新报警信息。通常查询由两部分组成:

① 一个指示要查询的报警供应器和报警组的字符串;

② 一组配置信息的设置,指示过滤器的查询条件,例如最小和最大优先级。

一旦报警查询被提交,分布式报警系统将在报警接收器上“冲掉”当前所有的报警列表并向指定的报警供应器所在节点传送这个查询。初始时分布式报警系统将获取当前匹配查询的全部报警记录以完成查询,接下来如果报警状态改变,系统将只报告更新的部分。

(4) 获取报警记录

报警接收器可以检索实际的报警记录,与报警列表中的条目相对应,用来显示状态信息、检验事件时间戳、检查报警的存取名称等。报警记录一旦被检索,报警接收器就可以对信息进行显示、记录等。

(5) 选定/取消选定

报警接收器一旦得到报警条目的列表,就可以选定条目进行随后的操作,如进行确定。一个单独的调用就能完成所有被选定条目的操作。报警可以由类表索引或报警GUID进行选定。报警接收器也可以对目前选定的条目取消选定。

(6) 确认报警

报警接收器是分布式报警系统中用来确认报警的主要组件,可以通过选择函数选定一个或多个报警进行确认。确认报警不会改变报警条件本身的真假,只是向报警供应器表明报警已经被“看到”,然后在报警供应器上该报警的状态改变为“已确认”。报警控件通过鼠标右键菜单,能够确认单条报警及全部报警。

图2 分布式报警系统的程序流程图

4 结 论

本文设计的分布式报警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多种报警方式,报警列表能够按优先级和类别等分类显示报警信息,并可以方便地进行报警确认和打印报警信息。该系统灵活控制实时报警的查询与显示,对异常运行状态提供报警提示,完整地实现了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报警功能。

图3 报警系统的显示窗口

参考文献

[1] Invensys Systems, Inc. Alarm toolkit guide [R]. UK: Invensys Systems, Inc, 2009.

[2] 魏丙涛.基于Wonderware平台的铁路牵引供电远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2012.

[3] Invensys Systems, Inc. IT alarms and events [R]. UK: Invensys Systems, Inc, 2009.

[4] Anon. Wonderware [EB/OL]. [2013?12?19]. http://.

第8篇

摘要:目的:评价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疗效不佳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收集1995年10月~2005-年10月间我院复杂胫骨平台骨折46例,均用T型、L型钢板固定。结果:随访12个月~10年,平均24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总不良率17.4%。其中陈1日性骨折,内固定器械选择不当,外固定时问过长,术后锻炼不当,伴有软组织损伤或合并髁间隆突骨折,特别是交叉韧带和软骨损伤等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不良率较高。结论:骨折损伤程度、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手术复位的质量是疗效不良的重要因素。尽量争取早期手术,足量植骨,解剖复位后坚强内固定及早期不负重的功能锻炼是提高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关键。

关键词:胫骨骨折;外科治疗;不良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R683

胫骨平台骨折依据Schatzker分类标准,Ⅲ~Ⅵ型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由于伤情复杂,治疗困难,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不良率较高。我院从1995-2005年对4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疗效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18~63岁。左侧25例,右侧21例;高处坠伤17例,砸伤7例,车祸伤22例;合并颅脑损伤2例,胸腹脏器伤1例,同侧或对侧肢体骨折12例。合并外侧副韧带损伤6例,内侧副韧带损伤2例,半月板损伤5例。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Ⅲ型12例,Ⅳ型9例,V型11例,Ⅵ型14例。

1.2治疗方法

本组均采用手术治疗,外侧或内侧平台骨折用相应的前外侧或前内侧纵向人路,内外侧平台骨折用前正中或Y形切口。尽量减少皮下组织分离,保护半月板,于半月板下方切开关节囊,显露关节面,掀开骨折和皮质骨块,清理骨折端,撬起塌陷的关节面,必要时用人工骨或自体髂骨植骨,达解剖复位后用钢板内固定,同时修复半月板和内或外侧副韧带。本组使用外侧解剖支持钢板24例,内侧支持钢板8例,“L”型钢板10例,“T”型钢板4例,其中使用内外侧双钢板7例。术后肢体置于布朗氏架上抬高,术后5d行CPM膝关节功能锻炼,2周后拆线,4周后扶拐不负重锻炼,8~12周后逐渐负重行走。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内固定强度欠妥者,石膏外固定4周后拆除再行上述功能锻炼。

2.结果

2.1疗效评价

本组46例患者经12个月~10年随访,平均24个月。按Schatzker分型参照Merchant评分标准即对功能、疼痛程度、步态、膝关节稳定程度和活动范围等五个项目评价,优、良38例,占82.6%,效果可2例,差6例,占17.4%。

2.2不良原因分析

本组患者恢复不良率17.4%占8例,Ⅲ型1例,Ⅳ型1例,V型2例,Ⅵ型4例。其中因手术时机选择不当张力过大致皮肤软组织坏死钢板螺钉外露2例,5例内固定材料选择不当固定欠稳定,术后加用石膏外固定时间较长致关节僵硬:3例拉力螺钉未通过植骨块、植骨不满意或固定螺钉拧得太紧造成关节面再次移位;2例松质骨螺钉穿入关节间隙;内外侧副韧带未修补分别各1例;前后交叉韧带未行手术治疗分别为2例和1例;1例因全身原因进行手术为骨折后6周:3例未能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

3.讨论

3.1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满意的要素

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满意的治疗效果是获得一个稳定、对位良好、活动正常且无痛的膝关节,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膝关节周围并发症的发生。而胫骨平台骨折的关节面达到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和塌陷骨折复位后的植骨被认为是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满意的三要素。由于膝关节解剖结构复杂、骨折损伤情况严重以及对骨折认识不足等原因,术后出现膝关节粘连、强直和功能障碍是胫骨平台骨折未能得到正确治疗的主要后遗症。

3.2对策

3.2.1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闭合性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抬高患肢活动足趾,待皮肤软组织肿胀消退出现皮纹为手术时机,否则极易引起切口并发症,影响治疗过程和结果。本组2例因手术时机选择不当致皮肤坏死钢板螺钉外露。开放性骨折、创伤小、软组织操作轻者,可一期清创内固定。多发性损伤病人若全身情况允许应尽早手术。对于软组织损伤严重者应行跟骨牵引,待肿胀消退后早日手术。1例因全身原因进行手术为骨折后6周,因关节囊及软组织挛缩致关节活动受限。

3.2.2选用坚强的内固定本组有5例因内固定不够稳定,术后加用石膏外固定8~10周,术后经锻炼仍有关节活动不良。坚强的内固定是术后早期活动的基础,采用解剖型及“L”“T”型钢板能够保持骨折的稳定,但要有良好的塑型,使其与骨干相适应,牢固地固定骨折达到坚强内固定。对于部分V、Ⅵ型骨折,单块钢板一侧易形成偏心支撑,有成角畸形倾向,可用双侧钢板的方法以提高内固定的稳定性。

3.2.3注重静态结构的治疗半月板损伤应尽量修复,但严重的仍须I期手术切除为宜。伴有撕脱骨片的韧带特别是交叉韧带伴髁间隆突骨折应尽量I期复位固定。如有侧副韧带损伤一定要修复,并注意缝合的松紧度,以防术后股胫关系的相对移位。本组有2例侧副韧带损伤术中未及时修补术后关节不稳致术后疼痛明显。对于有软组织缺损的骨折,选用腓肠肌内或外侧头肌腹连同皮肤转位覆盖缺损。

第9篇

关键词:北工大 体测辅导 网络平台 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185-02

通过对学生体质测试的分析和现场情况反馈,部分学生的个人健康状况存在很大隐患,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个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学习状态,测试后续的服务工作的不仅能使接受测试者了解其身体状态和运动处方,而且提高后续服务质量也有可能间接地提高接受测试者的积极性。目前的后续服务仅仅能让学生查看自己的测试分数和数据,但是没能充分利用数据统计和辅导平台的优势,缺乏有效的健康咨询指导以及一些必要的健康干预措施。只要我们能够把这些问题按照“发现体质健康问题评价建议与干预循环的过程思路进行整理和开发,建立北工大学生体测辅导平台系统,不仅能解决以上问题,还能更加迅速的实现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快速提升。

1 分析与讨论

1.1 网络服务平台功能性需求分析

由于本系统要求各职能部门相互衔接,实现数据共享,因此准确、快捷的获得并提取全校各职能部门、院系用户的需求难度较大。因此,按照各职能部门形成具体的需求分析文档。主要包括信息、系统管理、用户管理、成绩管理、健康评价等几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图1为本系统的具体功能模块构成。

1.1.1 用户登录模块

登录系统是为了区分用户分类以及防止非法用户进入系统而设计的。主要用于区分教师和学生两种身份,以确定其使用权限。用户登录需要验证用户名称和密码,用户进入系统要在登录界面的文本框内输入自己的用户信息,点击提交后,系统会把客户端输入的信息传送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以用户名密码为条件从权限表中查询数据,只有注册过的用户,输入了正确的信息,服务器才能从数据库中找到对应信息,从而让用户进入系统。本系统使用基于Form验证的方式,使用户必须经过登录信息验证才可以登录到页面,不能跳过登录直接输入url访问页面。

1.1.2 系统模块

系统模块主要包括两方面:注销和修改密码。点击注销后,用户退出系统主界面,跳转到登录窗口,允许下一位用户继续登录。修改密码则是方便用户设置自己的口令。本模块通过控件得到用户输入信息,并通过相关控件点击触发事件,调用数据库交互方法,完成修改密码等相关功能的操作。学生是使用者,首先要注册,然后登陆系统,之后又三类功能可以操作:维护个人信息,查询信息,提交信息。

1.1.3 成绩管理模块

学生成绩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学生体质测试各项数据查询、学生体测总分查询以及教师建议查询等。学生进入到查询界面后,浏览器会发出指令,服务器接收到后,会到相应的数据库中抓取不同的数据,返回给浏览器,打印出不同的表格显示在客户端浏览器上。定义好查询语句后,需要将控件的行为与查询语句做匹配,就完成了这部分功能。

1.1.4 测试预约模块

测试预约模块包含查询测试安排和预约测试等几个功能。学生可以查看未来测试的时间安排,项目安排,以及面向人群。也可以选取自己合适的时间预约体质测试,具体的操作是:用户选取时间并点击提交后,数据会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与数据库进行交互,执行数据可得插入动作,如果之前数据库内预约安排为空,那么则会预约成功,并将成功插入的数据返回用户浏览器,把信息显示在浏览器上,而如果数据库中已有这项预约安排数据,服务器则插入数据失败,并返回给用户错误信息“您已预约过此项测试!”。

1.1.5 健康评价标准模块

了解评价指标、评分标准和成绩评定方法等,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健康评价。这部分功能的实现主要是关系数据库发挥的作用,通过减少每个表字段,使得每个表的管理变得容易,维护也更简单。

1.1.6 健康指导模块

根据《标准》制定的各项准则,将身体素质的各项分类,运用现代数字教育技术方法,制作语言通俗易懂,影像真实清晰,将各类运动健身的教学演示视频收集为一个视频库,建立健身锻炼视频系统。便于学生针对性地选择简便易行、实用性强的健身锻炼手段,增强锻炼的实效性,同时学生可自愿打印运动处方。而在健身指导用例中,角色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教师通过健身指导可以提交指导方案,而学生则不能使用提交方案的功能,但是可以查看教师提交的方案,这样就明确了两个角色的权限。

1.1.7 交流中心模块

便于师生及时沟通并反馈信息。教师和学生可以把问题或解答都通过浏览器提交,服务器会从数据库中根据提交时间选出最近的问答,并返回给浏览器,之所以要这样设计是为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数据传输浪费,不仅节约流量开销,也能增加传输效率。而如果想看到所有的问答记录,可以选择历史记录,服务器得到指令后会把所有问答返回给浏览器

1.1.8 用户管理模块

此模块只开放给超级用户,用来修改用户的用户组,设置用户权限,添加修改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测试项目信息、学生成绩,各项数据信息备份,添加删除账号等。作为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这些信息总会有过时的时候,一次如果没有存在价值,就需要将一些信息修改或者删除,由于这些信息是不能任由其他用户随意更改的,所以只有申请通过的情况下,才会由超级用户协助更改相关信息。

1.1.9 学生数据导入导出工具

针对目前完成数据上报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在“学生基本信息”格式设定、“自动评分”和“查询”模块等方面存在的缺失开发测试成绩管理实用软件,由系统管理、学生管理、成绩管理、报表统计和用户管理五个模块组成。支持测试数据批量从卡内导入至系统的数据库,并能够根据设定的标准以及具体的测试数据完成数据对比,自动归类等级和一些深层次的数据统计分析,并且可以支持快速打印,根据用户需要生成多种统计报表。

1.2 平台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一个成熟的系统需求分析不仅要包含功能性需求,更要包含非功能性需求,而非功能需求一般包括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测试性等。本系统最主要关注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测试性。

1.2.1 可靠性

体测辅导平台系统随着推广使用,全校的学生都会使用该系统完成测试相关工作,一时间,系统的可靠性将会受到很大考验。例如:当新的测试信息后,在最开始的时段内,会有很多的用户同时访问服务器,并且不断地向服务器发送各种各样不同的相同的指令,此时服务器端需要保证能够处理高并发请求,服务要避免瘫痪或者出现很长时间的访问延迟或者返回信息错乱等问题,所以对系统的性能有很高的要求。此外,再好的系统恐怕都避免不了系统崩溃或者死锁的状况,这就要求在系统瘫痪时有足够可靠数据的备份机制和及时的恢复能力,这些都属于系统的可靠性。当然还有学校网络带宽也要达到匹配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发挥系统最大的作用。

1.2.2 安全性

由于体测辅导平台系统完全发挥其作用,需要很多的用户信息,甚至会涉及到一些用户的个人隐私,因此,系统的安全性就会格外的需要注意,在用户验证和修改密码时要严格加密,而且系统权限设置必须完全按照要求,这样才能够让使用者放心的使用系统。

1.2.3 可测试性

由于有大量的数据管理,不同的角色,以及联网教务等其他系统,所以整个系统比较复杂,如果等到整个系统全部开发完成再测试可能会带来以下问题:首先,系统过于庞大,测试周期会很长,导致整个系统的上线时间延迟。其次,系统的整体测试很可能会覆盖不到所有细节,这会导致上线时出现隐患,等到用户使用再反馈问题就来不及了。最后,系统如果能分部或分模块展开测试可能会在局部功能测试时发现与需求不符,这样修改起来相对及时很多,而且改动对其他模块的影响和依赖也会降到最小。所以系统的可测试性也是相当重要,尤其是对于复杂系统而言,一般大型系统都会开发测试并行开展,开发要保证每一个单独模块都可以让测试介入,这样就会使大型系统的测试工作更加灵活。

2 结论

本文从学生体测辅导的需求方面做出了分析,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测试工作的宏观角度出发,介绍了当前我国高校体能测试工作的现状,并从学生锻炼、学校管理、科研工作三方面分别介绍了各自的需求。第二部分从学生体测辅导平台系统的架构角度来介绍系统的需求,同时对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功能模块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需求分析是软件实现的关键,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模块设计和系统的详细设计,甚至还决定了软件开发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