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公路社会化养护

时间:2023-10-02 09:07:38

导语:在公路社会化养护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公路社会化养护

第1篇

摘要:我国高速公路建“方兴末艾”。文章通对国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研究现状的分析,并指出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同题,借鉴发达国家在公路养护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从体制改革、技术管理、养护机械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

最近20年间,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迅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延伸,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使用年限的不断增长,让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已经变得日趋重要,可以说养护管理工作的成败已经直接反映在了我们生活的日常使用质量上。在自然条件影响下,如何实现高速公路通畅、美观、绿化,真正实现安全通畅,经济效益可观的目标,将不断涉及经费控制。人员的管理,设备的同步规划等一系列的问题得到不断改善,能否得到科学化养护。能否安全高效、高质量、低成本地完成养护任务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规范养护管理将成为高速公路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只有通过规范化的养护管理。全面提高养护管理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把高速公路上的工作搞好

一、国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美国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以州及地方政府为主。管理与养护分离,建立了养护承包市场,养护承包公司可以跨地区承包各类等级的公路养护任务。管理机构往往把养护承认包给私人养护公司,并以业主身份负责承包工程的谈判,监督合同的执行和验收工作,这种做法能有效节约资金。并能保证养护工作优质、高效完成。

法国高速公路由国家高速公路公共机构统一管理,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建设、养护单位。有专门为养护服务的机械公司,这些公司独立于公路管理部门和养护机构之外,与养护部门建立设备租赁关系,有利于高速公路养护向专业化、机械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二、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十一五”计划的实施,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也是异常迅猛。传统的经验型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问题主要暴露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养护管理体制不顺

时至今日。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大多仍沿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即使改制为企业的高速公路公司,其经营模式仍然没有跳出这种模式的束缚,不能适应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要求,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2)养护运行机制落后

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3)缺少养护定额与规范

截止目前,针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统一的养护定额与技术规范尚未出台。养护工程费支出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随意性较大,养护质量的考核仍沿用一般公路养护的“好路率”指标,不能满足高速公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求。

(4)养护信息化、机械化水平低,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

虽然一些地方的高速公路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三、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对策分析

(1)从重建设、轻养护到建、养、管并重的思想转变

公路养护工作进行的好不好,思想上重视是关键。土地面积的数量是有限的,这也决定公路建设规模是有限的,而养护期限将是无限的,在高速公路建设过后,全面养护需求将随之而来,养护工作的好坏对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使用性能、和运营效益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有超前意识,提前实现从重建轻养到建、养、管并重的思想转变,为积极推进高速公路养护体制的改革,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养护体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2)从管养一体到管养分离。推进养护社会化、市场化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速公路养护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并开发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行内部单位行政管理,养护经费包干,养护工作自己完成,对临时的突发事件可以就地就近及时解决,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特点。

(3)完善政府对养护管理的行业监督

在培育和发展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的同时。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避免相互之间的扯皮,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在养护系统建立统一、公平的竞争秩序。一是加强道路巡查制度,及时了解路况的准确信息;二是完善机具、机械的保修保养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检查,量化考核,保证设备的完好率;三是严格把住计划和资金管理这一关,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建立有效的政府养护监督机制,加大政府对国有基础设施和投资效益的监管力度,保证高速公路养护质量和效益。

(4)养护工程决策逐步由经验决策转向专家系统决策

目前。在高速公路管理中,无论是在路面检测,还是在数据采集,计算机综合处理等方面都缺少一套成型的、科学的、权威的并且有推广价值的养护管理系统,一切还都处在起步阶段。但是,随着高科技仪器的发展,专家决策系统将会逐渐得到普及。利用各种高科技仪器检查公路。准确性高、速度也很快。采用电脑分析处理,会把各处受损情况、修补方案、所需费用以不同的起来表现出来,供管理人员选择决策。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自动化。

第2篇

摘 要:公路养护人员为城市的绿化工作做出了贡献,在他们年老退休时迫切希望生活水平能得到保障,因此对养老保险体制的制定也满怀希望。文章开头引出了话题,中间内容写了绩效工资量化到公路养护人员薪资,养老保险制度的调节和筹资机制,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和监督,最后写了公路养护单位养老保险体制的必然。

关键词 :公路养护 养老保险 实施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并且在不断加速重度老龄化的进程[1]。长期以来国家对养老保险体制的建设和实施工作十分关心。随着社会发展公路养护单位养老保险体制的实施也迫切希望和国有企业的养老保险步调一致。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绩效工资量化到公路养护人员薪资

根据国家政策的规定对公路养护单位的工资结构进行调整,按照公路养护单位按劳分配的工资分配制度,对原有的岗位工资制度进行变动,对工资结构中的薪资工资和津贴补贴进行了结构调整,由于公路养护单位内部结构复杂,先对部分内容进行调整,调整工作的进行先从基本的工资制度到随后的绩效考核都会慢慢到位。

随着公路养护单位人员工资的提高,工作水平基本保持平稳,另外,进一步规范了津贴绩效工资的内容,公路养护人员的工资分配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按照公路养护单位的调整进一步健全了公路养护单位人员的工资分配额度,符合公路养护单位的特点要求,特色性的绩效考核得到了体现。公路养护单位的管理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进一步优化了公路队伍建设,合理调节公路养护单位和社会保险保障部门的关系。国家在调节过程中力度要适当,逐渐形成公路养护人员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和规范化。

公路养护部门之所以实行绩效工资目的是为了整合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不断完善绩效工资,采取激励性的津贴补贴,优化公路养护单位工资机构,严格把控好绩效工资的整体水平和分配情况,达到有效地机制激励。对退休的公路养护人员要给予成果共享。有关的财务管理要廉洁透明。

配套政策的完善很重要。对高层次的公路养护人员要采用激励的措施。政府补贴是主要的,补贴的方式分一次性的奖励补贴和灵活性补贴。灵活性补贴主要是针对工资的分配形式和方式,对公路养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实行最大程度上的报酬,对公路养护单位的领导采取激励措施,进行有效约束。公路养护单位的主管人员根据不同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工作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不同的岗位类型以及一些其它方面的因素采取恰当的分配方式对有关人员进行分配。

二、养老保险制度的调节和筹资机制

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工资增长情况和物价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公路养护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调整机制,最大限度的保障公路养护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满足社会保险保障机制的要求。

公路养护单位的工作人员应该按照国家的规定,及时缴纳相应的养老保险金额。养老保险的征收机也要履行自身的职责启动养老保险的征收工作。政府部门要调整好自身的财政机构,优化财政结构,在养老金的发放上要及时和到位,对职业年金制定过程中的费用也要划拨到位。将公路养护单位养老金的发动落实到位,推动养老金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三、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和监督

公路养护单位养老保险体制关乎着公路养护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养老保险体制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涉及面极广的工程,有国家强制力的保护。各社会保险保障机构做好自身的领导工作,对养老保险体制的实施进行精心策划,及时向公路养护单位养老保险的最新动态和国家养老保险的调控政策,对公路养护人员进行正确引导,确保养老保险体制的顺利进行。各地方社会保险保障机构不按照国家决议提出的实施办法,备案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对公路养护单位的管理实行社会化的管理,提高公路养护单位的管理水平,在全国公路养护单位中普遍发放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做好公路养护单位养老金的发放工作。加强社会上的一些基础社会保障平台,应以立法鼓励社会和个人参与养老资金的筹集,促进多元化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以实现养老资金保障的社会化[3]。为退休的公路养护人员提供有关跨级服务。

各地政府根据地方公路养护单位中养老保险存在的实际需要和制度要求,加强对社会保险保障机构的建设,加强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人力资源设备保障部对职业年金资金实行统一的受理。京外的地方政府对所管辖的公路养护单位养老保险实行属地管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切实做好养老金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其中包括做好对公路养护职工人员参保的登记工作,还包括公路养护单位员工养老保险的申请流程和离开公路养护单位后养老保险的关系转移工作。公路养护单位的员工在缴纳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还要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公路养护单位为员工缴纳一定比列的职业年金份额,工人自己缴纳一部分。当公路养护单位员工退休之后,每月还可以领到公路养护单位发放的职业年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量化工作过程中的透明信息,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对管理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达到信息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提高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的质量。

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实行有效的监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统一的省级管理,不具备管理条件的,可以先进行部分的基金调剂,各政府部门务必明确自身在管理过程中的职责。

基本养老保险要建立独立的账户,纳入社会保障基金的门下,在养老金的征收和支付过程中实行两条路线,基本养老保险的专项资金实行专门的使用。加大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力度,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

结束语:

养老保险在保障退休员工生活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因此,国家理应通过立法赋予他们一种基本的养老保障权,使他们在年老的时候有资格取得来自国家和单位的物质帮助,并享受社会经济进步和人类发展的新成果[2]。充分考虑人均分配情况,遵循上级设计的养老保险体制,研究养老保险和公路养护人员薪资制度的关系,从多个方面保护公路养护单位养老保险体制的实施,实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公平性,完善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满足公路养护人员的愿望。

参考文献:

[1]陈谊娜.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保险研究[D].天津大学,2012.

第3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U412.3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 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比一般公路养护管理要求标准高、管理严, 且高速公路承受较大的交通负荷, 路况不断变化, 其养护作业多样且技术复杂, 管理模式必须走科学化、规范化之路。

一、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意义

1、保持高效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 随着里程的增加, 隧道和桥梁延米所占比率的增大, 高速公路资产累计迅猛。对高速公路进行及时有效的养护和维修, 可以保证运输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 保持高速公路持续高效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2、保持高速公路通行顺畅。路面的破坏几乎完成是由重型车辆造成的。保持车辆在重载、大流量下的畅通性高速公路使汽车运输更加机动、灵活, 维护高速公路顺畅的通行能力, 对高速公路进行的养护和维修是很重要的。

3、消除公路发生的灾害。由于交通事故、异常天气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导致的公路阻塞和损坏, 如果不及时处理事故, 恢复路面及设施的使用性能, 就会影响道路的正常运行。

4、道路经营和使用者的要求。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大,行车速度高, 汽车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降低燃料消耗和运输成本; 高速公路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减少了运输货物的损坏,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二、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养护管理体制不顺, 养护管理事业化

全国各地按照交通部的“管养分离, 事企分开”要求, 实施了一些改革, 但是许多高速公路养护公司仍套用原先的事业型养护管理体制, 责任不清, 职责不明, 养护经费采用拨款形式, 这种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公路公司化经营的发展趋势和养护体制改革的要求, 不能反映高速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这些方面已严重束缚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养护管理体制创新。虽然已组建了养护公司, 但公司仍由管理机构主管, 企业自身缺乏自, 内部机构设置简单不规范, 缺乏科学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多数养护公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更未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工作仍按照上级指令计划完成, 养护公司形同虚设。

2、 机械化程度不高, 养护科技含量低

高速公路的本质特性决定了高速公路养护必须采用机械化,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推进养护工艺、技术革新, 提高养护的科技含量。虽然一些地方高速公路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 但机械适应能力差, 但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 使用频率低, 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

3、养护市场发育不全, 运行机制亟待规范

长期以来, 我国公路养护体制处于“以条为主, 条块结合”管理模式、管理体制的不统一, 责、权、利互相交织, 统一养护市场受到体制环境的制约, 必然导致目前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发育程度严重不足, 养护市场区域分割和封闭的状态。各地的养护市场省市地域分割相当普遍。此外, 由于政、事、企及外资、私营等公路建设的不同投资主体, 导致了公路养护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主体必然制约了养护市场的发育程度。

三、完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制度, 是搞好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

制度是规范各项工作和人们行为的准则, 一套好的规章制度, 能使各部门工作正常衔接, 避免互相扯皮、推诿和工作遗漏,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单位就像一部运转的机器,每个人就是机器中的每个部件, 要想整部机器运转正常, 就必须保证每个部件运转正常。纵观国内外知名企业, 无不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 制定了一系列切合实际, 操作可行的规章制度。到底要建立哪些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其一, 涵盖工作范围的每项工作、每个步骤、每一个岗位。其二, 便于操作执行, 言简意骇。其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目前应抓紧制定􀀁高速公路维修工程定额及编制办法、《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检查评比办法及标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手册》, 并制定详细的日常性原始记录, 如公路巡视日记、养护工作日记、异常天气记录、路产损坏记录、维修工程日记及技术调查记录、路况调查记录等等。制定这些原始记录目的是将公路及与公路有关的情况及时准确记录下来, 进行分析、归纳、找出规律, 以便“对症下药”, 为做到“预防养护”打好基础, 最终达到早发现、早预防、少支出、效果好。把病害处理在萌牙状态。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在我国高速公路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建章立制, 规范管理工作, 应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否则, 高速公路的效益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2、建立完善的市场养护机制及与养护标准

相配套的市场规则。顺应高速公路发展趋向和产业特征, 在建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 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 统一主要是指对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大力培育并开放高速公路养护市场, 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 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 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 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 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 以适应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特征。

3、培养成熟的养护市场, 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

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练习有素、机械配套、办法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 才能完成高速公路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的转变, 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 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 PMS)、桥梁管理信息系统( BMS)及养护维修工程专家决策系统的主导功能; 采用国际通行的服务类行业星级评价标准, 对高速公路的使用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4、推广使用国外高速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

新材料、新工艺, 提高路面耐久性, 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目前,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普遍采用的改性沥青技术、SMA 路面技术、土工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都是发达国家在公路养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它们的推广与使用, 改善了公路桥梁等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达到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六)加强预防性养护, “小病”需及时整治。高速公路修建完成后, 缺陷责任期施工单位自行维护保养, 因此初期的养护费用投入量就相当小, 即使缺陷责任期满后, 也会因初期使用各种性能发挥正常而维修工作量相对较小, 但随着运营时间的推移, 交通流量的增长和设施使用频率的增加, 高速公路会出现路基下沉、路面沥青老化, 出现坑槽、车辙、桥头沉降、路面积水、桥梁承载力下降等常见病害及配套设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 以及事故损坏等养护内容, 其养护费用也会随着时间增长而大幅度的增长。因此若在开通初期不重视管养问题, 就会出现因小病不治酿成大患的情况。因此小病需及时整治。

总之,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为满足高速公路的使用公益性, 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 必须从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 研究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对策, 深化改革现行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 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公路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新路。

参考文献:

[1] 周灵芝.国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J]. 交通标准化. 2007(01)

[2] 杨卫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研究[J]. 科技资讯. 2007(23)

[3] 刘国珍,匡翠勇.浅谈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宜春学院学报. 2007(04)

[4] 辛伟.目前高速公路养护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公路. 2007(09)

[5] 王晖,焦双健,杜群乐,魏巍,李志伟,李永贵.国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简介[J].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2007(11)

[6] 黄宝中.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与管理[J]. 交通与运输. 2008(01)

第4篇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养护 病害

1前言

高速公路工程养护是指为保持高速公路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质量下降,并向用路人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我省高速公路的管理模式为交通厅下设高速公路管理局对全省的高速公路进行直接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下,高管局根据路段下设高速公路管理处,全面负责相关各项管理工作。

2 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特点

(1)实施养护作业的强制性。高速公路在国家综合运输网络中所具有的地位及作用. 决定了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应当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强制性养护。

(2)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高速公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及沿线附属设施外,还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绿化环保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等各个方面。

(3)养护作业方式的机动性与时效性。与一般公路养护相比,高速公路的养护更要求快捷机动、实用高效.养护工艺、操作规程程序性强,养护作业实施时需特别设置交通安全管制区段。

(4)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高速公路的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还需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

2 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异常迅猛,传统的经验型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目前暴露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3.l养护管理体制不顺,机构设置复杂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管养―体”和“管养分离”两种模式,其中“管养一体”模式比较普遍。许多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仍然套用事业型养护管理体制,职责不明、责任不清,养护经费采用拨款形式,这种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公司化经营的发展趋势和养护体制改革的要求,束缚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体制的创新。

3.2养护运行机制落后,创新力度不够

目前由于各地对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运作尚存疑虑,从而使得养护运行机制较为落后,创新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养护市场封闭运作、养护市场化模式尚未确定、养护市场主体尚未完全形成、养护市场各项制度尚不完善等等。

3.3 用工制度僵化,分配形式不活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机械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就使养护单位一方面急需专、精、尖人才,而另一方面无法解决“不能胜任”工作的职工安置问题,从而导致内部人员出不去,外部人才进不来的“两难”境地。

3.4 机械化程度不高,无法适应 “及时养护”的需求

高速公路需要高标准的养护,实现养护机械化是推进养护工艺更新和养护技术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保障和改善高速公路交通环境的客观要求。但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维修较大程度上仍然依靠传统的手工养护作业,养护机械化水平不高,养护机械的完好率比较低。

4 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方法与对策

4.1 严格考核管理,提高员工素质

目前,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正逐步采取招投标方式,实行计量支付制度.承包人在接到养护任务后,首先就要制定一个能高效完成养护合同要求的考核制度,抓好考核制度的落实,做到目标分解、明确职责、加大检查和奖惩力度,逐条细化分解《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要求 .加大日常养护巡查考核力度,通过内业外业相结合、出勤与实绩相结合,抓好考核制度的落实.要实现公路的科学养护与规范化管理必须要有一批有技术、会管理、懂法规、善学习的各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各个层次中,尤其在养护管理第一线的工区更应得到加强.对现有养护工人则可以采取现场技术交流、专项技术培训或规范管理学习等方式,分批分期进行岗位培训,实现由纯操作型养护向操作管理型养护的转变.

4.2 培育先进的养护管理体制

1)根据高速公路发展趋势和产业特点,在建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统一主要是指对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大力培育并开放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特点.

2)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只有建立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高速公路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

3)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桥梁管理信息系统及养护维修工程专家决策系统的主导作用;采用国际通行的服务类行业星级评价标准,对高速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4.3 应用和推广先进的养护管理技术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利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促进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由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空间信息数字化,并使这些信息可视化,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公路沿线三维空间分析直观简明,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使公路养护更加合理经济.推广使用国外高速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4.4 建立健全养护管理法规体系

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公众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政府必须加大立法与执法力度,对养护管理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充分体现养护管理的强制性要求.按照《公路法》的条款内容,加快制订相关配套法规,完善法规的细则说明.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对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立法的成功经验,制订适合中国特色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条例,使高速公路公益性属性得到充分保障.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经营性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了养护、维修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才具有合法的收费、经营权力,养护的强制性通过地方交通主管部门来实施或委托实施。

4.5 加强机械化养护能力

养护机械化作业是保证和提高公路养护质量、速度及效率的基本手段,也是公路养护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实现养护机械化,除了部分引进国外先进的大型综合养护机械外,必须不失时机的抢抓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大发展的机遇,立足养护机械的国产化,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养护机械向大功率、多用途的方向发展,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益,适应高速公路安全、快捷的作业要求,同时加强养护机械的组织管理,组建社会化的养护机械租赁公司。

第5篇

尽管我国公路的建设发展十分迅猛,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公路路面的养护和管理仍然举步维艰,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状况十分令人担忧。①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不能准确反映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的形成,路面养护经费也是依靠上级相关部门拨付,并未适应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的要求,不能达到社会融资的目的。②公路养护机械设备落后。由于我国公路路面养护经费仍然比较紧张,目前我国现有的养护机械设备都存在技术含量低、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缺乏大型的、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致使公路养护机械配备与使用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严重影响了公路养护的质量和效率。③公路养护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长期以来,养路工人一直是一个不被社会重视的群体,所以,一般都是以招工的形式来引进这些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群,这些人的相对条件都比较低,对他们的文化要求也不高,唯一的要求就是有力气。④从时间上看,公路养护施工不及时。公路的养护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更需要大量财力的投入,公路养护的成本很大。所以这就导致有些企业从实现利润的目的出发,尽量减少维修次数,缩小成本开支。

2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的政策建议

养护是建设的延续,良好的养护可以有效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降低路桥设施的全寿命周期成本。①体制改革。首先,建立合理的养护管理制度,做到建养并重,实现公路的持续发展。其次,按现公路养护管理站布局配备路政管理人员。第三,顺应公路发展趋势和产业特点,在建立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第四,公路养护要走向市场,适应公路养护工程逐渐向信息化、市场化方向迈进的特点。②人员改革。要建设一支能适应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全面发展的养护队伍。要加强养护维修安全教育,提高养护人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再次,要规范养护作业。③机械改革。首先,要加大养护经费的投入力度,通过资金补助、招标约定等方式,支持、引导公路养护单位和企业加大养护设备投入,加快机械化进程。其次,选用具有作业能力大、操作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污染小、速度快等特点的机械设备。再次,引进国外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使养护机械向大功率、多用途的方向发展。④技术改革。首先,在确保养护质量的前提下,不断研究、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另外,要加大对公路养护技术的研发投入,对特大桥隧设施监护、公路交通安全、公路快速养护、公路灾害防治等公路养护中的技术难点开展攻关,形成实用科技成果,指导公路养护生产。其次,公路行业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是我国公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健全养护机制,提高养护效率

第6篇

关键词:公路建设服务;公路文明;服务品牌

Abstract: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highway civilized service brand, has expounded several highway civilized service brand and service brand vitality highway civilization etc., combine to create a civilized service brand activities, on its own to create a highway civilized service brand awareness and perceptions.

Key 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 highway civilization; service brand

中图分类号:U415

公路是政府提供给社会的“公共服务项目”,属于“公益性产品”,其“公益性”决定了它政府行为的本质属性,即属“产品”分类,则不可避免地要与“质量、成本、服务”等关乎产品本质的要素相联系。今天的公路养护行业,必须要树立公共管理的理念,树立“大交通、大公路、大服务”的观念。

1.“公路文明服务品牌”的全新认识

1.1“公路文明服务品牌”创建中的诚信意识。“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是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石。公路文明服务品牌的内容中必须涵盖诚信内容,打造一个诚信的公路文明服务品牌。

1.2“公路文明服务品牌”创建中的质量意识。“产品”做为社会消费品,最本质的要求就是质量,公路这一“公益性产品”的质量要求,则正是公路行业着力打造“畅、洁、绿、美、安”公路形象的最终体现。

1.3“公路文明服务品牌”创建中的服务意识。公路即属“公益性”,其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内容就将日益显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公众对公路服务的要求更高,公路服务的内容不可能只停留在一个“畅”字上,更多需包涵社会化服务的功能。

1.4“公路文明服务品牌”创建中的文化意识。公路文化是公路行业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积累的,体现行业价值理念的各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称,是公路事业发展的重要成果,是行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通过在创建公路文明服务品牌活动中,溶入公路文化元素,培育和树立职工的共同愿景,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公路文明服务品牌”的能动效应。

2.对“公路文明服务品牌”创建的认识

“品牌”的诞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历史的积淀,与一个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联,它决不能横空出世,也不可能脱离现实存在。一个“公路品牌”的诞生,是在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下,汇聚了大量的情感因素,得到了公路职工最广泛的认同,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前提下,才能孕育产生。

创建“公路文明服务品牌”的前提是转变观念,树立“大交通、大公路、大服务”的新理念。公路行业要求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要先树立起公路事业公共服务的新理念,要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按照管理公共事务的规定,以人为本,从服务整个社会的角度,谋划自己的工作。公路养护要从管理向服务转变,做到为社会、为纳税人服务。

创建“公路文明服务品牌”的内容:工作做到哪里,公路服务就要延伸到哪里,在服务理念上求深化,在服务内容上求外延,在服务形式上求实效,在服务方法上求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以车为本”,体现“亲情”服务。

2.1公路服务社会化

时代的发展需要公路服务内容更多发挥社会化服务的功能。例如:公路交通标志的不断完善、公路便民服务、公路信息通报等服务内容都体现了公路服务社会化的一面。

2.2公路服务多元化

服务内容多元化。近些年来随着公路的大发展,公路给社会公众提供的服务内容更趋丰富和多样性,如公路沿线的环保项目、绿色景观项目、人文建设项目、便民服务项目等都体现了公路服务的多元化;服务形式实效性:超前性公路服务、预防性公路服务、全天候公路服务、及时性公路服务都反映了公路服务形式的实效性;服务方法创新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公路服务方法更多包涵了时代因素,网络服务手段,声讯、光电服务手段等都体现了公路服务方法的创新性。

2.3公路服务人性化

近年来公路行业“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工作思路,促使公路服务向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公路沿线公路标志牌上的“温馨提示语”、“路况信息显示牌”、“公路便民厕所”、“养护站公路便民服务区”等服务项目,都体现了公路服务的人性化。创建“公路文明服务品牌”的基础是深入开展“创争”活动,着力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这也是“公路文明服务品牌”长期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一个行业需要发展,“创争”活动这一成功的组织发展模式,给我们指明了希望所在。只有挖掘、锤炼出强大的学习和创新资源,一个行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影而出。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就成为了行业持久发展的动力所在。

加强公路建设,提高公路文明服务品牌

3.1招商引资,实行BOT融资方式

长期以来,公路建设投资不足,发展滞后,是制约地方经济增长的“瓶颈”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瓶颈”问题日益严重,为满足投资需求拓宽融资渠道,利用BOT融资方式引进外资,是解决公路建设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BOT的运作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完善的

法律体系。从项目投资概算设计方案的确定到经营期限,收费标准等都应从法律上确定政府的权力,尤其是BOT方式的经费期限一般都在20至30年,不可预见的风险很大,BOT方式强调投资者的经营自主性,但不意味着失去约束,使其尽可能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来获得利润,更好地在公路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

3.2公路建设要以奖

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是主管部门把资金分配给下属施工单位,这样就造成没有竞争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施行以奖,就是改变过去的旧体制,干得好给予奖励,调动施工单位的积极性,深化公路建设改革,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3.3以工代赈、民工建勤

公路建设是一项规模较大,需要大量人力的系统工程,广西有着大量的剩余劳力,修建公路可以吸纳许多贫困的农民工,这样既节省资金又能救济一些贫困人群。民工建勤,动员广大社会力量,义务修路,扩大公路建设规模,特别是提高县乡公路整体水平。

3.4把有偿使用费用于公路建设

有偿使用费包括小额养路费,路、桥的收费。要把这些资金投入到公路建设当中去,就要开发交通量较大的路段,建设好“龙头”公路,实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滚动发展”, “取之于路,用之于路”,从而改善和提高路况等级,增强公路的通达程度,逐步走出一条国家投资,地方出资等多元化发展的路子,以解决公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3.5主管部门重视是关键

必须在交通职工中大力加强宣传生态公路、环保知识,从上至下,层层建立责任机制。增强生态建设是贯穿在公路建设及过程中的意识。

3.6转变观念是前提

生态公路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生态公路建设,谁投资谁受益。

3.7生态公路建设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公路绿化季节性、时令性强,必须抓住时机科学栽植,在总体规划框架内,充分体现气候、土壤、种植品种的不同特色。

第7篇

关键词:新形势下公路养护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公众出行的个性化需求日益高涨,不再只是简单地要求有路可行,而是要求出行更加便捷高效、安全舒适。近年来,烟台加快公路建设,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总面积137百平方公里的区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934公里,公路密度116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达到2342公里。正如全国公路养护一样,烟台公路养护已进入周期性养护的高峰期,如何把路养好、管好,让人民群众走好路、走满意路,是我们公路人必须深刻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科技养路是根本要求

1.1加强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要以信息化管理为支撑,全面构建以路况评价为基础的养护科学决策体系。建立路况动态采集及检评制度,推行路网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建立路况决策分析系统。运用现代化信息处理系统完善路面、桥梁和日常养护管理系统,进行路况评价和养护决策分析,科学制定养护计划,提高养护资金使用效率。以信息化手段分析各种数据,对路网的通达深度、通达能力、路况质量、安全保障等进行分析,确定各时期各阶段预期服务水平,并提出路网养护资金需求,优化分配不同阶段的养护资金,研究具体路段的养护技术方案,建立公路科学养护决策机制。

1.2加快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重点在保洁、应急养护、快速维修的机械设备方面予以倾斜,不断增加机械化养护比重。合理配备养护常用机械,租赁利用率较低的机械。逐步建立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机械清扫为主、人工清扫为辅的保洁机制,并向二级及以下公路延伸。近年来,在清雪防滑应急养护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融雪剂撒布机、推雪铲、平地机等快速清雪机械应用到清雪防滑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沥青路面综合养护车、修路王、铣刨机、小型沥青路面热再生、灌缝机等机械应用到路面维修工作中。

1.3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全面推广应用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砸裂压稳技术、热修补技术、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沥青路面灌缝技术。针对辖区部分桥梁处于海洋环境,桥梁构件混凝土和钢筋受氯离子腐蚀严重的问题,采用了一些有效的防腐处理技术。在桥梁伸缩缝和护栏混凝土的剥落、松散、麻面等病害处置方面,采用钢纤维、玻璃纤维、超强水溶性树脂聚合物混凝土进行维修,强度提高快,最终强度高,耐久性好。

2.管理规范化是手段

2.1抓及时性养护,确保公路安全畅通。要牢固树立“建养并重,突出养护管理”的工作理念,落实养护工作制度,及时进行养护。对通过小修保养不能提高路况质量,改善行车条件的路段,及时安排大中修。

2.2抓规范化养护,提高养护质量。对养护大中修工程按“四制”管理模式运作,规范工程设计、招投标程序,实行“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的三级质量保障体系,杜绝“一流队伍中标,二流队伍进场、三流队伍施工”的现象发生。小修工程也逐步走向市场,进行市场化运作。要加强养护技术培训,使养路职工熟练掌握和运用养护技术规范、养护操作规程、安全作业规程,规范养护操作行为,提高养护质量。加强养护巡查、检查、考核力度,严格控制工程质量,避免前修后坏和维修后出现新的安全隐患。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范开工审批制度,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和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双审制”,规范信息,实时公路通阻信息。

2.3抓全面养护,提升公路服务水平。调整传统的养护观念和习惯做法,实现公路养护由被动养护向科学养护转变,由单一的路面预防性养护向全方位多层次的预防性养护转变,建立以路面养护为中心,桥梁养护为重点,全面加强路基、路面、桥涵遂道等构造物、沿线设施、公路绿化的养护,建立起具有主动性、预见性和系统性的公路养护工作体系,做到“全方位、全天候、全周期”养护。

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是前提

3.1重视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首先,要加强职工的社会职业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职工把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转化为自身内在的信念和精神的源动力。其次,要加强行业精神教育,使职工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凝聚力。树立行业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和带动职工积极工作。

3.2强化业务素质培训,提升职工整体素质。要鼓励干部职工加强学习,以适应改革和管理的要求,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养护队伍。单位要为职工创造学习条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办业务培训班,制定鼓励干部职工继续受教育的优惠政策,鼓励职工自学提高;做好公路专门人才、工程项目技术带头人、岗位技术能手的外培、自培工作。

4.创新管理机制是关键

在公路养护工作中,烟台市公路局也不列外地同各级公路管理机构推行了公路小修保养定额养护费用包干、大中修(专项)工程合同管理,计量支付、大道班管理、成立公路养护工程公司的企业化管理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进行了养护体制创新的有益尝试。

在公路养护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上述一些改革措施在一段时期内对公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养护体制改革的力度不大;“养人”与“养路”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内部封闭运行的模式还没有彻底打破;没有真正把公路养护推向市场;没有实现公路养护的市场化和养护生产的社会化。开放公路养护市场,走养护公司的道路,实现公路养护的社会化、专业化、机械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统一、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公路养护工程市场,能够保证公路基础设施良好的技术状况,提高路网整体服务水平,保持“畅、安、舒、美”的公路交通环境。

2009年燃油费税改革实施,在新形势下决定了必须加快推进养护用工机制改革,烟台市公路局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选择部分基层单位作为改革试点,把小修保养工作推向市场,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路养护公司承包经营,实行“事企分开、管养分离”, 2010年上半年改革工作全面完成。改革后,虽然小修保养费用略有增加,但进一步促进了公路小修保养的规范化、专业化和公路养护用工关系的和谐稳定。

2010年下半年,烟台市公路局以部分基层单位为试点,实施养护路政一体化改革,推行养护路政联合巡查,建立养护路政联动机制。养护路政一体化改革的实施有效克服了养护与管理责权分离两张皮的弊端,形成路政为养护保驾护航,养护当好路政的“千里眼”、“顺风耳”的和谐局面,两者的有机结合,既提高了队伍战斗力和工作效率,又充分发挥了路政管理与养护工作的协调性和联动。

5.及时投入养护资金是保障

第8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不断的增多,也给养护工作带来更多的挑战,在养护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充分体现了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性。

一、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特点

1、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必须具备及时性和经常性。高速公路工程不但是我国的基础交通设施,同时其也是一类收费的设施,所以为保证使用者的权益,就要保证高速公路完好的服务状态,存在隐患时必须及时的进行修复和养护,从而为广大驾驶人员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并且畅通的行车环境,如果对于养护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不只是对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的不负责任,更是对驾驶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负责任。

2、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对象更加全面并且广泛。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对象不仅仅是公路、隧道、桥梁以及一些附属设施,同时照明设施、监控设备、环保设施以及绿化设施都是养护管理的对象,如此多的养护管理对象几乎包括了建筑、机电、计算机以及园林等众多专业,因此养护管理工作必须形成一个互相联系并互相影响的综合性的体系。

3、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技术更加专业并且复杂。高速公路与低等级的公路不同,其养护管理工作不仅仅要求了专业化和机械化,同时还应不断的研究并且应用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工艺。在进行养护检测工作时,还要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检测设备,技术工艺更加专业且复杂,科技含量很高。

二、高速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

1、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发展不完善

我国的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发展极不完善,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接受那些新鲜的模式。市场化的机制很难打入市场,而传统的养护机制十分落后,缺乏基本的创新能力和活力,在运营上,传统的管理模式比较封闭,管理体系不完善,对养护的主体不明确。

2、缺乏专业养护人才

伴随着公路建设的大发展,培养出了一大批公路修建的优秀人才。但不少工程技术人员不愿从事养护工作,出现养护专业人才断档的情况。目前,在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由于养护体制改革不彻底,现有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养护人员偏多、机构臃肿的状况。同时,现有养护队伍人员结构也不合理,养护一线真正需要的技术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养护职工整体素质不高。

3、高速公路养护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

高速公路需要高标准的养护,实现养护机械化是推进养护工艺更新和养护技术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保障和改善高速公路交通环境的客观要求。但从我国目前高速公路整体养护水平来看,养护工作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特别是日常的坑槽修补,养护机械化的水平不高,养护作业效率低,无法确保高速公路养护的高效性。

三、高速公路养护措施

1、建立完善的市场养护机制及与养护标准相配套的市场规则

顺应高速公路发展趋向和产业特征, 在建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 统一主要是指对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大力培育并开放高速公路养护市场, 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 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市场, 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 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 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 以适应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特征。

2、提高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

采用先进而实用的养护管理技术,不仅能够保证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还能够大幅度的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所以对于新时期下的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必须是应具备先进并且强大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的:

(1)通过使用高科技的检测技术能够有效的实现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智能化,通过采用雷达技术、RS 技术、高精度传感仪器等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可以逐渐实现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自动化检测。

(2)通过引入交通地理系统,能够真正的实现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能将空间信息数字化,并将这些已数字化的信息进一步的可视化的系统,所以通过这种具备强大功能的软件的使用,高速公路沿线的三维空间就变得直观并且清晰了,通过更为高效便捷的数字管理系统,能够为高速公路的运营工作和养护管理工作提高更多的准确及时的信息,也为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和科学管理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依据。

(3)为提高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路面的耐久性能,还应更多的推广并且引入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一般情况下,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都是采用SMA 路面技术、稀浆封层技术、改性沥青技术、乳化沥青技术、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等技术都是在国外的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逐渐发展起来了,这些新兴技术的逐渐推广和使用,为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提高公路桥梁等建筑的耐久性、稳定性以及为实现公路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都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

3、提高机械化养护程度

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养护机械化是实现高等级公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高等级公路养护的主要特点是追求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这要求养护机械要具有操作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作业能力大、速度快、污染小的特点。实现养护机械化,除了部分引进国外先进的大型综合养护机械外,必须不失时机的抢抓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大发展的机遇,立足养护机械的国产化,不断提高公路养护开发节能、高效、低噪声、低污染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养护机械;研究开发故障自动监控系统,提高养护机械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易操作性。养护机械向大功率、多用途的方向发展,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益,适应高等级公路安全、快捷的作业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及机械性能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加强养护机械的组织管理,组建社会化的养护机械租赁公司。

4、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养护队伍

目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机械化程度在逐渐提高,并投入了大量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路养护的管理水平。因此,就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服务于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总之,加强对公路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是管理上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通过培训工作的进行,会促使广大职工在日程公路养护工作中能以理论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对先进机械的使用也能掌握,并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掌握新技术和新工艺,从根本上实现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

5、加强预防性养护, 小病需及时整治

在高速公路完工后的初期,还属于缺陷责任期内,养护工作是由施工单位来进行的,对养护的资金的投入较少,但因公路刚投入使用,所以养护的工作量也不多,缺陷期结束后,相对来讲养护工作量也不是很大,但随着公路车辆量的不断增加及使用年限的增长,高速公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这时期的养护工作量压力则会增大,所以如果在高速公路开通的初期就重视养护管理工作,及时把问题扼制在萌芽状态中,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后期的养护工作。

随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加,交通流量的急剧增长,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将会越来越重要,作用也将越来越突出。加强对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可以有效的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也能促进高速公路建设和维护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邝芳荣. 关于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研究分析[J]. 科技资讯. 2009(35)

第9篇

关键词:公路 养护 管理 问题 发展 改革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153-01在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养护方法已不足以适应现代公路养护管理的要求,当前对公路养护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经被提高到了发展纲要的位置。目前国外已致力于开发能够提高公路养护相关工作效率的系统。

1 公路养护工作的概念与特点

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反复承受车轮的作用,遭受暴雨、洪水、风沙、冰雪、日晒、冻融等自然力的侵蚀,以及设计、施工中残留下的某些缺陷,如果缺乏相应的养护与维修工作,其使用功能必然快速下降,阻碍道路的正常通行。因此,公路交通事业要发展的好离不开相配套的养护管理工作。养护是指为维护公路的正常使用功能,对建成通车后的公路实行全过程养护以及对被损坏的部分进行修护等相关管理作业活动。

公路养护工作的目的在于实现对公路使用功能的充分利用,提高相关的服务水平,保障公路行车安全、畅通和舒适。通常地,公路养护工作有以下特点。

(1)养护对象具有广泛性、全面性。与传统的公路养护对象不同,目前公养护对象范围比较广,它不仅仅指我们通常所想到的路基、路面、桥洞等工程,还包括了交通规划、道路绿化及沿线各附属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配套服务,具有全面性。

(2)养护手段、技术的专业性和创新性。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促使公路交通运输量日益增大,对公路养护的要求不断提高。只有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材料与工艺,不断创新,形成专业的养护管理,才能满足现代公路养护的要求。

(3)养护工作具有强制性。公路在国家的发展战略中有着重大地位与作用,它是一个国家综合运输事业发展的基础。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公路建设的缺陷都将影响国家整体的发展。为此,国家为管理公路建设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制度,这就意味着公路养护是一种强制性养

(4)养护作业方式的机动性与时效性。公路养护的目的在于使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对于出现道路破坏的路段应快速机动,及时维修,尽快恢复交通,避免造成安全与经济事故的发出。

(5)养护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养护成本投入较大。公路养护对象本身有很高的价值,养护以维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需要大量的费用投入。为保证养护管理的高效进行,负责养护工作的相关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要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熟悉养护的方案和措施,掌握相关的养护作业技能。

2 目前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路施工技术等级不高,管理不严,导致质量上不去,病害较多,抗灾害能力弱。目前,我国公路养护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养护运行机制落后。我国在长期道路建设发展过程中,养护管理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致使养护管理发展落后。相关部门管理混乱,监管力度不严,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约束。对违规行为处罚较轻;缺乏足够的养护资金投入,资金利用效率低;对科技的进步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养护技术相对落后;企业制度建立欠缺,不能形成高效的管理。

(2)养护管理体制不适。长时间以来,我国公路养护管理一般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在一定时期,它促进了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的不断发展,事业型管理体制所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同时公路交通建设及养护缺乏资金来源途径单一,导致筹养护资金困难,阻碍了养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3)公路养护科技水平低。我国公路养护缺乏高素质的养护工作者,机械设备更新慢,养护科技水平低。为了提到我国公路养护水平,近些年引进了一些先进养护机械设备来,但由于缺乏相对于的配套体系,导致高价设备得不到高效利用,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4)养护定额与规范欠缺。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公路养护定额与规范,导致养护工程费支出得不到有效控制,养护管理的不到统一。

3 公路养护发展的对策

现代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关键在于公路的养护管理。提高我国公路现代化养护管理水平,促进公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3.1?改革养护运行机制

当今,对于传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这种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我们应该有个更清晰认识。它已很难有效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制约了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现代公路养护的关键突破点在于运行机制的改革。

3.2?机械化养护管理

在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机械化养护管理有效的提高了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我们要抓住发展机遇,整合国内外先进机械技术,立足做好养护作业的机械化与专业化,弥补长期在公路养护机械方面存在的不足。

3.3?提高养护管理技术

对于新世纪公路养护管理带来的挑战,打造强大的养护技术支持体系是必不能少的。研发、引进先进技术,采用新工艺、材料,确实提高路面质量,保证使用功能,延长使用期限。加强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采用高科技手段来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和智能化养护,着力推行由人工化检测向自动机械化的转变,降低相关成本,使公路养护更加经济合理。

3.4?建立专业养护队伍

一支专业化公路养护队伍的建立可以有效的降低养护的成本,提高养护作业速度与效率。目前,各养护单位都普遍存在人员利用率低导致资金浪费大的情况。为使人员、机械设备等各种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建立一支专业化养护队伍是现代化公路发展的趋势,也是要求。

3.5?完善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

缺乏公路养护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无法保障公路建设的健康发展。当前,政府应尽快完善公路养护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大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责任主体,对违法违纪行为严厉处分。同时,加大社会公众对公路养护管理的监管,实行公路养护政府监督,社会监理。

此外,加强信息化处理、拓宽筹集养护资金渠道等都是促进公路养护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常志国.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纵横,2011(4):248.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