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2 09:07:40
导语:在项目规范化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以及相关效益的取得,相关部门加强了对于建筑业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的开展。事实上,由于实际环境的限制,导致建筑行业在进行招投标工作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阻碍了建筑单位获取经济、社会效益。
1招投标管理概述
1.1招投标管理的内涵
作为一种交易方式,招投标工作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有效的促进了各行业形成科学、有效的竞争机制,带动相关效益的取得。在实际的招投标过程中,往往需要招标方将工程建设的项目内容、要求等条件进行公布,吸引各投标单位的竞标。随后需要专家对投标单位进行审核,并依据各单位的实力、资质选择最优化的中标人。目前,我国的招投标类型主要分为公开招投标、邀请招投标两类。所谓公开招标指的是招标单位通过向社会招标讯息,并邀请各单位参加投标活动,最终依据相关法律对中标人进行确认。而邀请招投标则是招标单位向特定单位发放投标邀请书,从而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此外,相关的工程建设显示,招投标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实现建筑单位的良性竞争,还能够由此促进工程建设的成本、工期的降低,带动工程效率的提高,促进相关效益的取得。
1.2招投标管理的特点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加强了对于招投标工作的开展。关于该项工作的特点,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1)平等性。作为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基本原则,相关单位在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平等、自愿的原则,并确保每一个竞标的单位都享有同等的权力以及义务。基于此,相关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规避营私舞弊现象。(2)竞争性。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模式,招投标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竞争性。而在建筑行业开展相关的工作主要是为了营造出良好的企业竞争环境,并由此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降低建设成本。不仅如此,为了确保招投标工作的有效性,我国的相关部门颁布了《招标投标法》,明文规定在招投标作业开展的过程,最少需要有三家以上的投标单位参加方可进行。(3)开放性。我国工程的招投标作业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所谓的开放性指的是在相关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相关单位将招投标的信息公开登报刊,由此规避了垄断现象的出现,促进了招投标工作的开展朝着公正、公开、公平的方向发展。
2我国建筑业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存在问题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推动工程建设质量以及效益的提高,相关部门逐步开展了招投标管理工作,确保建筑单位的良性竞争。但是基于现实环境的限制,使得我国建筑业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存在诸多的问题。对此,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2.1非法中标现象较多
目前,我国的建筑单位为了获得工程项目的承建资格,谋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往往会出现非法中标的问题。目前,非法中标现象的出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标方缺乏承建的资质、资金基础以及能力,而是凭借着对于招标方的贿赂而获得相关的权力。二是由于投标方通过欺诈、造假的方式制定承建的资质并由此获得承建的权力。事实上,上述的两种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招投标的公平竞争原则,并导致了工程建设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的质量问题,不利于其效益的取得。
2.2缺乏必要的招投标监督管理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招投标工作的有效开展,相关部门逐渐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相关法律未能够有效地对招投标工作的开展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导致相关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公平想象,使得暗箱操作、明招内定、人情工程的现象日益频繁。为此,就需要相关部门以及人员加强对于招投标监督体制的完善以及加强。
2.3缺少资格预审
此外,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缺少资格预审工作的开展。这种情况的出现就使得相关部门在对建筑单位的资质进行预审的过程中流于形式,使得中标方的虚假现象逐渐出现,并对工程建筑的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相关效益的取得。比如,由于相关部门在进行招投标作业的过程中未能够对投标单位进行有效的资质审核,故而导致最后获得竞标单位缺乏必要的资金,使得工程建设迟迟不能竣工,导致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以及社会效益的损失。基于这样的现状,我国的部门地区已经加强了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并逐步采取措施进行有效解决。以厦门地区为例,该区域在进行工程项目招投标操作的过程中,往往采取资格后审制度。该制度的构建能够确保相关单位对于投标人资格进行全方位的审查,确保投标人的资质符合投标要求。
3规范建筑业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相关部门加强了对于建筑业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的规划化。关于促进筑业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规范化的措施,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研究综述进行分析。
3.1促进建筑业工程项目招投标法律的完善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也逐步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的建筑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而部分企业则为了获得相关的经济效益,往往会在招标的过程中出现受贿、作假等相关问题,使得工程建设质量下降,也不利于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基于我国招投标事业的发展现状,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于相关法律体系的构建以及完善,进而借助法律的形式规避前文所述问题的出现,最大程度上促进相关工作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营造出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使得招投标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法可依。目前,我国的相关部门逐渐颁布了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招投标工作的有效开展。
3.2强化对建筑业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监督机制
总结了我国通过对我国建筑行业招投标工作的分析以及总结可以得知。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招投标工作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违法、违纪现象,继而使得相关工作的开展违背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使得暗箱操作的想象日益严重。之所以出现上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相关部门在推动招投标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未能够形成合理、科学、有效的监督体系,故而使得相关工作的开展存在较多的漏洞。基于此,为了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于监督部门的设立,以此为基础促进建筑业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监督机制的完善,并由此带动相关的招投标工作在公开、公正、公平的背景之下开展。此外,相关的工作实践显示,通过有效、适时、合理的监督,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工程招投标项目以公开透明的原则进行,继而由此促进招投标活动朝着合法化、有序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并最终促进我国建筑业项目工程招投标管理的规范化。
3.3加强对建筑业工程项目招投标的资格预审
所谓的资格审查,指的是有关部门依法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核以及检查,防止某些单位因为获取建设权而出现造假、违章等问题的出现。一般而言,加强建筑业工程项目招投标的资格预审,能够促进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以及效率的提高,促进相关效益的取得。此外,在实际的资格预审的过程中,相关的部门以及人员往往需要对项目投标方的资质、技能、业绩、资金等因素进行审查,从而确保在招投标环节中选取资质优良、质量较高的投标单位,并对压标等不良现象进行高效的规避,促进建筑业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的良性竞争,促进建筑业质量的提升。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质量以及相关效益的提升,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于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的规划化管理。本文主要分析了招投标管理工作的内涵以及特点,并就招投标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诸如非法招标、缺乏监督管理机制以及资质审查等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促进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工作规范化发展进行了具体的论述。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工作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并朝着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胡峰 单位: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参考文献:
[1]姜洪军,彭玉红.公路建设工程招投标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2014,(8):103-104.
[2]郭艳丽.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的规范化研究[J].科技信息,2013,(13):373+390.
[3]翟勇松.浅谈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J].当代经济,2013,(12):22-23.
[4]谢天彬.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规范化可拓综合评判[J].现代商贸工业,2013,(17):105-106.
[5]董新.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物资招投标规范化管理探析[J].化工管理,2016,(16):180-181.
[6]庞飞,闵浩翔.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5):202.
[7]王智红.浅谈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的现状及改善措施[J].江西建材,2016,(22):234.
【关键词】道路工程建设的现状 存在的缺陷 应对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当前我国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迅猛的发展,道路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新材料核心的工艺也在层出不穷的出现,施工的技术也在先进化,复杂化随着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改革深入,道路工程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也在相继建立并逐步完善,特别是我国在建设工程管理中已全面实施市场准入制度,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工程质量管理制,而传统的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公共组织管理制度还没有全部上升到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现代科学化管理的层次上来,还存着很多与现代科学相违背的弊端,需要及时改革和调整,才能适应当下新型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发展的需求。
二、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没有全面的系统化规范化
实施规范化的管理就是要重点体现管理过程的系统化,管理内容要全面合理化,还要有质询的管理功能和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目前在道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仅仅规范了设计阶段和招标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但却没有对实施阶段中的组织设计内容作出系统全面的规范化,这严重脱离了现代科学的管理原则,也使局部与整体严重脱节,致使整体的管理无法正常有序的进行,这样对施工组织对整体的施工组织设计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施工组织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严重
我国传统的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工程的概况,施工技术的整体方案,施工进度的整体规划,资源的供应计划,施工图纸的设计等
尽管有些施工单位组织,不断的完善施工措施的计划和内容,其目的也只是从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工程的施工进度而制定出的相应的保障措施,施工组织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在工程技术上,却忽略了工程的管理和组织措施和经济管理措施这样致使道路建设项目的技术管理与非技术管理严重不协调因此在主抓技术的同时也要兼顾以下非技术措施。
(一)缺乏施工部署措施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今天,施工的单位的仙姑一般通过招标取得,而施工的项目经理全权负责整个施工项目,施工项目经理在施工前一定要与施工的单位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目标,而传统的施工承包模式已严重不适合当下的发展需求。
(二)缺乏施工管理风险措施
每一个施工项目的施工都存着一定的风险,都技术风险也有非技术风险,因此在施工前一定要全面系统的对施工项目进行风险的识别,和分析,针对隐含的风险提前做出应对的方案,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这样不但给施工方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也节省了施工的时间和成本,而不注重甚至忽略施工的风险对整个施工将是致命的打击。
(三)缺乏全面的技术保障措施
在一般的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中,仅仅保证质量,安全,是不够的。还要全面的制定保障措施把成本和环保,文明的施工措施也要得到全面的保障,成本直接关系着施工单位的利润,施工单位也要增强环保意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肉则将会是企业被迫停止整顿,导致施工单位无法正常施工。
针对道路工程建设项目规范化的应对措施
对施工单位的规范化
1、对于承包道路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一定要正规化,具备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实施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不得随意偷工减料降安全标准生产施工。
2、对于施工单位的施工操作人员例如:垂直运输机械的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作人员,电工、焊工等等必须通过国家规定的特种操作资格,并具有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上岗前必须接受专业的安全作业的培训。
3、要把责任落实到施工单位和施工单位中的个人,坚持落实“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4、各施工单位根据自基所承包的工程项目来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对应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管理务必把道路安全建设项目落实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体系
1、根据国家有管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施工组织单位的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体系。
2、投标人在投标前一定要制订标前施工项目管理的规划大纲,以此来规划从投标到交工验收的项目管理。
3、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监督工作人员一定要把监督工作落实到位,坚持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三)加强工程项目经理的深造教育
当下市场项目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由于知识的进步,也对项目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项目经理进行二次培训和继续深造已是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
(四)加强对在校生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的培训
在校大学生走出校门即将成为今后的项目管理者,所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尽可能的让他们多学习项目管理的知识对日后参加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很有帮助的,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提高学生对项目管理课程的积极性从而对醒目管理知识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学校要加大力度对项目管理课程的设置。
学校要对项目管理课程实行多元化的管理,同时还要给寂静毕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的机会。
总结
随着当下经济的发展,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规范化管理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道路工程建设管理当下解决的首要问题,所以我们首先要把规范化深入人心,制定科学的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施工的管理缺陷,一切以规范化作为施工项目建设的根本出发点,这样才能使施工单位和项目管理工作有序、循环渐进的开展,才能实现规范化的真正目的,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9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信息管理;规范化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通信服务行业发展迅速,相关工程的项目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导致了现代社会中产生了很多专业区域跨度大,投资规模大的工程项目。并且这些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完成都和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当前,在工程实施的进程中,项目管理方面会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所以为了帮助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中立足,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确保工程能够在节省成本,并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完成整个项目,企业就必须不断改善项目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监督机制。规范化的信息管理能够促进工程实施的有序性,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确保工程项目的正常实施。
1 项目信息管理的一般结构
通信系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牵涉到的范围相对比较广泛,涉及到的相关干系方比较多。因此,在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中, 大量的信息收集与处理,使得一个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在整个项目建设的信息管理中,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呢?工程的信息管理怎样才能实现信息的有序管理?这些都是现代通信企业应该考虑的问题。
在通常情况下,工程的信息管理结构主要分为内部结构、外部结构两种。在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中,管理工作的作用、效率都直接取决于工程的外部结构与外部环境。
从外部结构来看,要想达到工程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就应该做到合理的规划设计,需要相关工作者构建规范正确的信息源的处理流程。通常情况下,工程的项目管理系统需要涉及到很多领域,比如规划设计、勘察设计、政府管理、施工单位、材料供给、通信设备的制造等领域,这些工程领域相互协调,共同组成能够正常实施的工程项目。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在管理系统建设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每个工程项目的参与方也都会有所不同,相对应的系统结构也会有所不同,这也是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系统与众不同的一点。
如果从内部结构来看,一般情况下中大型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包括项目的成本管理、项目的进度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等多个系统,这些环节构成整个工程的关键环节,它们协同合作,为工程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工程项目建设环节,在不同的工作时期,每一个系统的工作与功能也会有所差别,比如在规划阶段,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图档处理工作、设计管理工作是整个系统的工作重心。在系统的实施阶段,工程的业主、施工单位、成本与质量管理就成为整个工程项目的工作重点。
2 项目信息管理的工作流程
在不同的工作阶段,项目信息管理工作的核心工作也会有所不同,系统在每一个工作环节都会存在功能和目标的差别,所以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工作流程也会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工程信息管理的工作流程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这也是确保整个工程能够顺利实施的基础。
(1)在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中,在每一个项目环节的工作划分、编码过程中,项目的成本、质量、进度等的管理工作必须保持同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的工作质量。
(2)数据库的预算和施工图的设计属于工程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工作的基础,进度计划网络图是通信系统的工作工具,自动产生系统的一些基本需求,比如机械设备的需求、人力物力财力的需求等都是系统项目的工作需求计划,所以在工程的项目信息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实际的数据资料,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计划,配备相对应的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的资源,并且工作人员还应该将这些数据和预期的目标数据进行科学对比,为下一步的系统的成本控制、合同结算等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3)在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中,工作人员一定要确保需求计划和合同的采购编码保持一致,预算项目的划分和财务管理系统的科目设置也应该保持一致,只有这样,企业工作人员才能够根据实际数据资料、时间等信息自动计算每一月度、季度等的需求,并帮助工作人员能够及时针对项目的进度做出动态的分析,形成动态的物资需求报告,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系统管理的工作质量。
(4)最后,系统的文件编码、档案编码、工程质量的测评等工作环节应该保持对应。数据汇总成各个工程的验收文档后,就能够和图纸记录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资源的共享,自动生成工程所需要的项目信息的数字化的管理档案。
3 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工作中的信息流动路线
通常情况下,在工程的信息流动过程中,信息的流动具有一定的规则,信息的流动路线就是工程的工作路线,主要分为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以及横向的信息路线。具体情况主要是以下几点:
(1)自下而上的信息流动路线。为了确保整个工程系统的正常运行,就需要企业领导者制定出正确的项目决策。而项目的正确决策工作离不开大量的数据支持,为了确保这些数据的可靠性,工作人员必须收集大量的一线数据。这些数据信息的采集是管理工作者进行合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比如工程项目信息的进度、执行等情况。自下而上的信息是企业管理者获得可靠信息的基本工作渠道。在整个工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了解工程的基本信息,明确工程的约束条件和工程的目标实现情况。
(2)第二种就是自上而下的信息。通常,自上而下的信息主要是指管理者传达给执行者的信息,这些信息根据其重要性又可以分为执行者必须知道的信息、应该知道的信息以及想要知道的信息三种。执行者必须要明确的那些信息是执行者能够顺利完成工作的基本保障,具体包括:工程项目的规章制度、标准条例、工作流程、各部门的基本任务等等。执行者应该明确的系统信息主要包括项目的进度情况、约束条件以及项目的变更等,其中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也应该是执行者应该明确的基本信息。执行者想要明确的系统信息是那些对工作没什么影响的基本信息。
(3)最后一种就是横向信息。横向信息主要是指在同一级别的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横向信息的传递不属于正常的信息流,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才能够发生。横向信息的传递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现行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信息传递的时间。
4 工程管理系统的基础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化的档案管理是整个工程管理系统的运行基础。在工程中,每一个项目都包括复杂的数据资料,为了管理的方便,工作人员就需要将这些数据资料建成档案进行管理,所以在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中,工程信息要由文档输出。所以,文档的管理是整个系统管理的基础,建立文档管理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工作人员工作的准确性、迅速性,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
在工程的管理系统中,文档的管理包括资料特征编码的建立、索引系统的建立两种,这些都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更方便于用户的使用。
5 结语
在通信工程中,信息的有效管理是提高整个系统管理水平的基本途径,明确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更有利于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发挥,所以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规范化管理对整个系统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启.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研发[J].信息与电脑,2010(09).
【关键词】通信工程项目,项目管理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规范
一、项目管理现状
通信施工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很多企业开始推行国内外施工企业普遍采用的施工项目管理体制,以打破原有施工组织的僵化模式,通过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置,责权利的合理划分,管理方式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变化,实现企业由刚性僵化到弹性灵活的变革,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由于通信行业的特殊性,通信施工企业推行项目管理信息化起步晚,实施力度不平衡,与市场形势的发展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还需要不断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加强施工项目的科学管理,改善经营管理体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长期以来,通信工程建设领城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多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应用和项目的不同实施阶段而设计的专用系统,由于不同的数据格式、不同的信息服务能力、不同的体系结构引起的异质现象的存在,系统规范无从谈起。
二、通信工程建设信息管理
项目管理的重要部分是信息管理,尤其是较大型的通信工程项目的启动、规划、实施等项目生命周期的展开,与项目有关的合同、图纸、报告、文件、照片、音像、模型等各种各类纸介质和非纸介质信息会层出不穷地产生,项目信息的管理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项目的管理包括:
(1)进度管理。系统运用负荷点数管理思想衡量进度状况。与Project 2000、P3等进度管理软件预设接口。按工程结构分解合同费用,结合施工进度形成公司、项目部等不同级别的成本进度计划。
(2)成本管理。挂接不同的概预算软件,可自由定义取费模板,可根据市场变化维护人、材、机等成本要素价格。
(3)质量管理。系统建立质量目标及分解体系,设定关键技术指标,根据进度计划自动形成质量计划,动态反映工程质量及文件包管理状况。建立质量管理评价体系,质量管理评价模型参数化,评价指标数据化。
(4)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目标、安全计划、安全过程控制、安全分析等功能。系统贯彻ISO18000及ISO14000管理思想,强化安全预测及过程控制。将安全总体目标分解到可控制的作业包,实现了安全过程控制标准化、数据化,达到了对安全管理的量化评定。
要使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信息系统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应用作用,必须将系统的分析、设计和构建纳入到一个大的集成框架中,统一管理,统一开发,针对其服务对象的业务特点,综合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形成一个既可按常规依次出入,又能突破性地直接选取操作对象的开放型结构。
三、规范化的信息系统的组建
1.建立规范的流程。高效率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机构的建立是施工项目管理成功的组织保证。原有通信施工企业的组织机构的设置大多采用公司(工程局)、工程段(工程处)、施工队等多层次的组织形式,存在管理层次多,业务部门接口复杂,流程繁杂,效率低的缺点。因此,在推行项目管理过程中,必须根据市场的需要和公司施工的具体情况,转变公司的组织形式,采用扁平化的管理结构,流程再造,实现公司对项目的直接管理。
2.硬件部分。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主要特点是计算机内储存有组织的处理信息的程序,输入数据,运行这些程序便可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建立数据库,通信数据模块是信息管理基本部分。但也是发展最迅速,变化最快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它最能体现现在通信技术的发展步伐。
3.软件部分。一般项目信息管理应包括以下基本模块:项目数据库,项目通信及数据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招投标模块,质量控制模块,进度资源控制模块,费用控制模块,财务管理模块,物资管理模块,档案资料管理模块等等。项目通信及数据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数据通信和数据管理,是MIS系统的技术基础——通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集成。
四、系统规范的设计和实现
1.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心脏和基本支撑环境,其设计是系统的关键。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应采用双层双库结构。本模型可以有效地减轻网络负荷,减少产生锁死的概率,提高系统效率和并发性。
2. 标准化、规范化。系统的各部分都应采用统一的操作方式和界面;采用相同的技术标准(如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等);具有标准的信息接口,能够实现信息的无缝传递。
3.易用性。界面友好,操作灵活自由,易学易用;用户应能随时获得在线帮助,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4. 较强的通用性。系统应能适就于不同专业、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项目的不同实施阶段,因此,建设项目各项业务中多变的部分不应固化在程序的计算逻辑中,而应由客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还应允许用户自定义查询条件,查询和导出合二为一。
5.高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数据可靠。根据管理和操作规程的播要,设置各种访问级别、权限和口令,提供数据锁定、隐藏和备份功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2)运行可靠。结合上述数据安全措施,加上误操作识别和保护提示,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信息系统简化和规范化业务流程,使接口明确,拓宽了管理人员的业务范围;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管理人员将业务与信息系统结合,既加深了对业务流程间的理解,也丰富了信息管理知识,为公司提高管理层次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规范,目标是达到开放化、通用化、工具化。这是一项困难但又富有实际意义的工作。本文中初步研究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技术基础,而要完成这样一个庞大系统的构建,并进行规范化,还有许多研究和开发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6-06-21
论文关键词:内部控制,代建制模式,政府工程管理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经营风险也随之逐步加大,因此控制和防范经营风险成了企业目标实现的关键,内部控制就是企业控制和防范风险的一道防火墙。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代建制模式下的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并且迅速发展壮大,同时政府工程项目暴露出许多弊端:像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管理经验积累不足、管理成本相对较高、政府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等,这就很容易造成政府投资工程项目超投资、超标准、超工期等现象,也容易给各方提供牟利的空间。因此越来越多的政府工程管理企业开始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优化企业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和防范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代建制模式下的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与探索,我国政府开始逐步采取“代建制”模式管理学论文,实现了“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的适度分离,从而有效控制使用单位无限制的扩大项目建设规模,提高政府对工程项目的监督力度,从而保证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的专业化水平。目前代建制模式下的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内部控制是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兼顾与会计相关的其它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对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缺乏强制性措施
我国“代建制”政府工程管理企业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一个新出现的且十分重要的角色,得到了政府及建筑业的关注,许多企业也抓住这一契机,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工程项目管理业务,但代建制还属于新型项目管理模式,我国相应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只能参照建筑施工企业。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只有上市公司在发生融资行为时,才被强制性披露其内部控制方面的信息,只要不进行融资,则可以不披露或少披露。这样,就难以达到内部控制报告应有的效果,尤其是在强调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义务和责任、在向投资者或其他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等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应当强制性要求企业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①论文提纲格式。
①李连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会计研究,2005,(2):65-68.
(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个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有内部审计来监督执行,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修改并最终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企业设
立内部审计部门,完善其内部控制组织设置,关键是要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科学划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受董事会或下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以保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但是目前很多政府工程管理企业对于审计人员发现的问题重视不够,对于审计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能积极整改,或者虽然上报整改方案,但是没有真正执行,等到再审计检查时类似的问题还依然存在,而且审计人员也没有处罚权管理学论文,发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罚,这样影响了审计部门的审计意见和执行效果。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政府工程管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是没有制定,而是内部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用来应付上级检查.装订成册或张贴在墙上,但执行中却很随意。像有的企业不相容职务混岗,合同的签订、执行、付款手续办理等全部由一人完成;对项目工程款结算的随意性较大,有的结算原始单据没有现场工程师或技术员的签字或签字手续不齐全;有的项目在没有签订供料合同或设备租赁合同,就开始开工生产;有的项目工程合同的内容发生了变更没有及时签订补充协议;这些环节出现的缺陷都反映出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内部控制的薄弱、监管力度不够。
二、强化代建制模式下的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目前,不少地方正在建立各自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如陕西、吉林等省份。各界人士面对代建法律法规严重缺乏的问题,一致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力量,重点加强立法调研,尽快研究制订统一、全面、完善的代建制法规规章。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将会颁发国家级的代建制管理办法、代建制合同示范文本、代建单位的资质管理办法等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将会对代建制市场的开放、监管主体、代建制单位的设立条件和资质审查、代建制的适用范围和实施程序、代建制管理项目的风险评估与控制、代建制项目的业绩评价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为代建制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②。随着我国代建制管理办法、代建制合同示范文本、代建单位的资质管理办法等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建立,代建制政府项目工程管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将逐步完善。
(二)构建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必须强化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控,制定和完善工程项目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相关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规范工程立项、招标、造价、建设、验收等环节的工作流程及控制措施,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1)注重风险控制,加强职能管理
①加强会计核算和资金统一管理
集中会计核算和统一资金管理,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
②刘笑峰 《代建制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对策》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1.
建立有效的内部结算支付制度,对各施工项目部的资金由企业对资金
统一进行结算,按预算下拨,实行统一调度管理,强化企业的资金调控力度,以便实现资金的统筹安排和有效使用,形成规模效应。
②加强大型设备和材料采购管理
企业建立统一的材料采购与管理、租赁使用和更新改造制度,统一调配,加强管理,避免重复购买,提高完好率和使用率管理学论文,加快更新改造资金的回笼;统一大宗材料采购,加强公司内部的统筹安排,降低经营成本③
③加强市场经营和招标投标管理
从符合企业总体利益的角度来统一调配资源,优化选择,因此企业必须强化市场经营和招投标管理职能,统一经营决策,集中人力物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④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应与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关键技术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内部有序流动,对暂时无岗人员按待岗制度处理,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其他人员可由施工项目部按工程需要临时聘用;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配合项目经营责任制的实施,真正做到绩效挂钩,吸引员工到一线项目部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稳定员工队伍。
(2)建立良好的监督检查机制
企业应建立对施工项目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
③凌家明.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轨迹分析.经济与管理,2005,19(J):24—26.
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检查④。
①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施工项目业务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
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要业务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③业务流程的遵循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跨越流程办理施工项目相关业务的现象论文提纲格式。
④责任制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相关责任是否真正落实到个人。
⑤各类款项的支付情况,重点检查工程款、材料款、设备等的支付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制度和合同的要求;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3)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对内部控制定期进行独立、有效和全面的评审,并将结果向管理层直接报告,这是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控制风险的一道防火线。在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内审部门应该参与评审和制度制定的全过程,这样有利于内审人员全面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成体系,发现关键控制点,准确理解各项内控目的、控制环境、控制方法、控制程序等。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包括内审工作任务、权限、人员分工、人员岗位、审计程序、审计档案管理
等管理学论文,制定相应的评审办法,制定审计标准,例如审计实施程序的标准、
④朱翠兰.论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企业技术开发,2006,(J):55-57.
审计报告的标准等。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通过完善的内审制度的建立,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内控系统的全面有效审计再监督,及时纠正控制的缺陷将显得十分必要。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在北京召开联合会,隆重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形成。《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就像盛夏里的一场及时雨,指引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代建制模式下的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属于新时期的新型企业,应该参照《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摆正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严格管理,强化控制,对各项管理工作要形成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的风险控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才能有实力应对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连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会计研究,2005,(2):65-68.
[2]刘笑峰.代建制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对策.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1.
[3]凌家明.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轨迹分析.经济与管理,2005,19(J):24—26.
[4]朱翠兰.论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企业技术开发,2006,(J):55-57.
[5]陈关中.内审监督——企业风险防范的第三道防线.财务与会计,2006.12(J):52-53.
[6]刘玉廷.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会计研究,2010.5(J): 3-16.
零缺陷管理的基本要素有5个:公开,目标,界定缺陷,测量缺陷,奖励。所谓公开,即每个职工都要用书面或口头形式公开做出自己对致力于无缺陷工作的承诺。所谓目标,即公司为每项工作和个人确定现实的可操作的工作目标。在界定缺陷时,考虑到每个公司情况以及每项定货要求不同,对缺陷的理解也是多种多样的。如西屋公司界定的缺陷有12个:
(1)没有按照计划工作;(2)在送货之前重复性工作;(3)从事了本来完全可以减少费用的工作;(4)低于用户或公司质量标准的工作;(5)高于用户已经确定为合理实用的质量标准的工作;(6)没有完成规定的具体任务;(7)没有事先具体计划、指导工人实行这些具体计划,并且没有事先采取必要的纠错行动;(8)没有有效管理成本;(9)从事了虽然能被接受但以某种方式导致其他高成本或延误送货结果的工作;(10)设立比实际报价要高的预计成本项目;(11)对预计成本项目的忽略;(12)没有满足预算要求。
测量缺陷也有各种方式。有的通过目标完成情况来确定缺陷数量。西屋公司的无缺陷测量公式为:绩效=100-有缺陷项目数/无缺陷项目数×100。如果有缺陷项目数等于无缺陷项目数,绩效值为零;如果有缺陷项目数多于或小于无缺陷项目数,绩效值就为负或为正。
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control,TQC)来自日本企业管理实践,20世纪80年代大力引入我国。日本企业结合科学管理和零缺陷管理的理论,提出过程质量控制的理念,即将产品的质量缺陷消灭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这样最终产品必然是符合质量要求的。为了做到这点,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是一个质量控制点,每个环节的操作员工都是质量控制人员。为了保障每个质量控制点不出废品,每个质量控制点都设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客观检测手段。按照这种控制要求操作,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用检测都是合格产品。
个别工商组织推行的零缺陷管理或全面质量管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已经显得不够通用和规范,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需要,1988年由国际标准组织推行的ISO9000系列的质量认证体系,融合零缺陷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理念,成为保障质量管理更加规范的国际化标准。ISO9000实施的是已经具有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质量国家标准,它适用于整个生产过程,而不是某一具体产品。该体系认证在市场上标志着质量,国际购买者往往会坚持要求其固定供应商获得这种认证。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有严格的程序及考核要求,按照系列分为ISO9001、ISO9002、ISO9003和ISO9004等,依照不同行业设立,但制定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三个通用文件是其核心。其中ISO9001标准的用途是:当合同要求进行设计,并对产品性能要求有原则规定或有待制定,只有当供货方充分证实了其设计、开发、安装和服务的能力时,才能相信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应要求供货方按ISO9001提供质量保障。该质量体系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与尊重。因而,只要企业通过考核达到ISO9000质量体系并严格按照这一体系的要求去做,其产品质量就是可靠的,其服务就是值得信赖的。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代表着规范化管理的方向,迅速从工商业领域推广到其他领域。在用企业精神、市场原则改革政府组织的新公共管理理念影响下,规范化管理的思想以及成功经验也开始推广到公共管理领域,国外许多公共机构如医院、学校、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组织也开始推行规范化管理。在我国,2000年9月深圳市国税局蛇口分局通过了ISO9001税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后河北省地税局也开始学习深圳的经验,在基层机构进行ISO9001体系试点建设。
综合起来,规范化管理的特点就是程序性管理、标准化管理、质量控制,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管理效率。
二、政府组织规范化管理的含义
应当说,在政府组织内部推行规范化管理还是一件新鲜事物。尽管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一些好的经验,但是理论上的探讨还不够充分,因此有必要对政府组织推行规范化管理的含义及其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规范化管理是对政府行为的一种约束或自律。政府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显著特质,诚如美国学者斯蒂格利茨所说:“第一,政府是一种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性的组织;第二,政府拥有其他经济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力。”这两个特性,决定了政府行动必须受到约束。约束的形式多种多样,法律和社会舆论是对政府的外在约束,或政府他律,而规范化管理则是政府的自身约束,或政府自律。推行政府规范化管理能够有助于消除政府失灵。
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将工商组织的质量管理理念引入公共机构,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方,按照工商管理的原则和理念,向社会公众作为公共服务的需求方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政府规范化管理应运而生。在80年代,我国曾经在政府管理中大力推行过目标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MBO)。实践证明,目标管理比起规范化管理有许多不足。由于目标管理强调终极结果,容易导致政府行为短期化弊端,而规范化管理强调的是过程结果,能够促使政府持续不断地改进管理质量与效率,因此规范化管理更符合政府组织的特性。
政府规范化管理就是按程序办事。所谓规范化,就是政府按照事先的规定行动,这种规定实际上就是程序。简言之,政府按程序办事,就是规范化管理。政府组织本身就是依照程序建立和运行的,但是由于法制不健全和信息不对称,政府组织并没有完全按照程序办事,主观随意性、长官意志以及以职谋私等现象大量存在,以致出现许多不规范行为,严重的还发生犯罪行为。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就可以大量减少这种不规范行为和犯罪行为,最终提高政府服务社会公众的质量与效率。推行政府规范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增强政府的管理效率和提高管理质量。应当将这个目的作为统帅政府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不能为规范而规范,以致走向规范化管理的消极面,搞形式主义。
规范化管理要有制度和考核标准。规范化是一个制度建立和强化考核标准的过程。一般说来,制度建立的依据是法规和惯例。法规比较明确,也容易执行。在建立具体的规章制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要与现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法规条文相冲突。而惯例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而且从行为结果上看具有利弊双重性特点。过去在没有规范化管理要求的时候,实际工作也按照许多工作惯例来运作,并取得成效。因此,政府规范化管理应力求将惯例趋利避害,将好的惯例转化成制度安排,将不好的惯例通过制度安排革除。有了制度,还需要对制度执行的情况进行考核,为此就需要设立独立的考核标准以及考核机构。首先,标准应是指标化、量化和可操作的。而且标准起着导向的作用,需要下功夫来设计一套标准体系。ISO9000引入公共组织,就是一种标准体系的建立。除ISO9000以外,还可以根据各个机构的实际情况设立其他标准化体系。其后,对运行情况需要有外在的独立机构对政府组织进行考核。政府同级组织或上下级组织之间由于形成了一定的利益共同性,比较难以做到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考核容易流于形式。目前在这方面的工作尚未真正制度化,任重而道远。
三、政府组织规范化管理的难点及解决
全面推行政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也有一定难度,这与政府组织的自身特性和承担功能有关。政府是非生产性组织,非营利组织,因此在理解政府管理质量、管理效率方面与工商组织有许多不同,这直接影响政府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的设立。政府的行为绩效应当不同于工商组织绩效,不能以政府机构取得的收益当作考核标准,或政府基层组织不能只是以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作为考核标准,而应以社会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数量及质量的满意程度作为绩效考核标准。进一步说,由于政府面对的社会经济事务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因此不是所有的政府行为都能够走程序,实行规范化管理。实事求是地说,政府规范化管理不是万能的。
推行规范化管理在实践中会遇到两个突出的矛盾:第一,政府行为合法与合理悖论问题。要么政府行为合法但不合理,比如事事都要按照程序办结果导致不合理行为的发生;要么政府行为合理但不合法,比如为了便利服务对象的需求,省去繁琐的办事程序,结果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法规。到底以哪种标尺来规范政府行为,没有统一意见,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一是依据现行法规来规范政府行为,如火车站内厕所收费;以改革精神来合理规范政府行为,如对娱乐、休闲场所服务人员征收个人所得税。第二,工作讲求实际效率和办事遵从程序形式的矛盾。应当说,一个好的制度安排可以将效率与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有效的制度形式有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但是在政府组织规范化管理过程中,由于不可能事事都提前考虑,特殊情况时时出现,需要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因此,刻板地遵循已有的制度规定,也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进一步说,制度是由人创造的,并由人去遵守。而人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在规范化管理中也要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留出空间。21世纪的最新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由于这种理念的传播,使得许多具有创新特性的工商企业开始推行弹性工作制以及创立学习型管理组织。作为侧重程序性管理的政府组织,当然不可能照搬这种弹性工作制,必须推行规范化管理。但是政府组织也会遇到如何处理效率与形式的矛盾,为此,需要上级关注来自基层的创新思维与创新做法,及时地将一些不符合惯例或已有规定的做法纳入到制度创新中。不能忘记,规范化管理的终极目的,还是提高政府组织的管理质量和服务效率。
建立政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可以考虑以下做法。
1.建立具有可操作法和可检验性的制度。ISO9000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制度,但是需要有相关条件的具备和落实。毕竟,按照ISO9000的要求,需要制定比较繁琐的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三个通用文件,许多政府机构还不具备制定这三类文件的条件。美国学者詹姆斯·Q·威尔逊将政府组织机构分成四种类型:付出和成果二者都能观察得到的生产型机构;可以观察到付出但观察不到成果的程序型机构;可以观察到成果但观察不到付出的工艺型机构;付出和成果二者都观察不到的应付型机构。显然,只有生产型和程序型的政府组织才具备条件实行规范化管理,对于其他类型的政府组织实施有效管理就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一般说来在我国,窗口服务性的政府机构可以参照服务业的ISO9000体系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度建设,政策制定和调控性的政府机构主要围绕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建立相应的规范化管理制度。
2.细化制度,责任量化到人。政府组织都多多少少建立了管理制度,但是缺乏实施细则,就使得既有制度不能落实。实际部门的经验比较看重领导的重视,以及抓落实就是领导重视,组织到位,实际上制度细化和责任量化到人也能起到落实的作用。为了将制度细化和责任量化到人,需要有一套考核政府组织管理绩效的指标体系。但目前国内对政府组织的管理绩效及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还比较粗糙和不具体,今后这应是政府组织理论研究需要突破的难题。
3.尽快建立独立的政府业绩考核机构。对政府组织行为是否规范,从根本上讲不能由政府组织自身说了算,而应当由政府提供服务的受益方社会各界来评价。目前我国政府组织规范化管理及其考评主要是来自政府自身的努力,这是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环境政府做出的积极努力,值得高度评价。但是从长远看,对政府行为的规范化约束应当是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自律和社会他律。实现社会他律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建立相对独立的政府业绩考核机构。
4.强化政府信息的透明度。政府规范化管理固然是政府内部的事情,但是由于与服务的对象社会公众有直接联系,因此需要将政府规范化管理的相关信息向社会公众公开,让社会公众了解政府相关服务的质量要求和标准,这样从外部增加了一条对政府规范化管理的督促和检查渠道。实际上,政府规范化管理的最终受益者是社会公众,让这些受益者了解政府规范化管理制定规定,会更加有利于政府行为的规范化。
5.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个人修养与管理素质。制度再好,也需要人去执行。因此政府管理人员的个人修养和管理素质对完成规范化管理有重要意义。搞ISO9000,首先需要人人掌握相关规定和知识,通过学习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管理的自觉性。
6.加快电子政务的建设。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推进政府规范化管理,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的需要。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将加快信息化进程,信息化本身就需要有规范化的信息输入与输出,同时基于互联网平台构建的电子政府可以满足政府改革的多种目的和要求。因此,把电子政务纳入政府组织规范化管理的构成要素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应当从这个角度审视政府组织规范化管理工作,对电子政务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快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2]刘瑞.政府经济管理行为分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3]D.S.皮尤.组织理论精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4]CarHeyel.TheEncyclopediaOfManagement[M].VanNostrandErinholdCompany,NewYork,Cincinnati,Toronto,London,Melbourne,
1982.
[关键词]控制系统工程;系统控制;管理;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F426.0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105-01
一.前言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制造业来说生产的高度自动化是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先决条件,也是节能降耗必备条件之一,而对控制系统实施规范化管理又是提高控制系统运行质量和控制和降低维护成本的有效途经.目前,我们公司的生产控制系统到目前共有29套,大制可分为:西门子的PLC其中PLC又有S7-200,300和S7-400以及和利时的DEH中的MACS(汽轮机调速)和氯碱车间的浙大中控控制系统ECS100(超级控制);另一套就是HONEYWELL的TDC3000 DCS控制系统,其中又包括1#制浆;1#除节洗选漂的GUS(轨迹式控制系统)和2#除节洗选漂;3#蒸发;2#CLO2;4#锅炉和4#气机的EPKS(速运控制)及2#蒸煮美卓的metsoDNA CR(动态网络控制)控制系统,它们的分部和使用情况主要有:老线化工厂,动力厂1#,2#抄浆使用的是西门子的PLC系列产品中的S7-400,而浆厂的1#制浆车间和1#CLO2工段使用的是HONEYWELL的DCS控制系统,其中制浆的部分TDC3000为适应不断提高的生产能力已在2008年中旬作了系统升级(主要做了软件包和操作站的升级升为GUS和PKS),同时制浆的密封水系统使用的也是西门子S7-200的系统,而在抄浆使用的是西门子S7-300,400和西门子的最新系统PCS7的控制系统,在综合厂使用的是西门子S7-300的控制系统,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公司所使用的系统很不规范,这使用不规范所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表面上感觉的错综复杂,更大程度上是在维护成本上增加了投资,这对我们现在所提倡的节能降耗大相庭径,所以实行系统控制规范化管理尤为重要,那怎样才能实现规范化管理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二.概念
要实现规范化管理,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规范化管理,所为规范化管理就是从企业生产经营系统的整体出发,对各环节输入的各项生产要素、转换过程、产出等制订制度、规程、指标等标准(规范),并严格地实施这些规范,以使企业协调统一地运转。三.为什么要实行系统规范化管理
从上面的概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公司使用很多系列产品的产品,并且每套,有的是同类控制系统但做起来又是由不同的厂家来做,这在维护上就是一个弊端,首先,每一个编程人员所使用的编程思维和所采用的功能方法不一样,导致本是同种控制切又有几种编程在同一个控制对象中,所带来的维护效果就是在分析和处理判断故障时,维护人员的速度大大降低,链式反应就是速度降低,停机时间就长,时间长损失就越大,损失越大利润率就越低;其次是没有固定的标准,本可使用同种控制系统控制的,如果使用很多不同的系列产品,我们就必需为每一个系列产品都存备大量的备件,众所周知,有的备件价格也不菲,这样就是加大了备件成本的投入,成本的过度投入和积压导致公司现金流缩短利润率也大大降低
四.实行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只有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把混乱无章,杂七杂八的控制系统统一起来,形成合力,为实现企业大局规范化管理和节能降耗的目标而努力。其次,实行规范化管理是变人治为法治的必然选择。每个维护人员都有干好本职工作的愿望,但在没有“干好”的标准的情况下,往往凭领导者的主观印象进行考核和奖惩,难免出现在管理中时紧时松、时宽时严的现象,并很容易挫伤员工的积极性。按照统一的规范进行严格管理,人和人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可以公正比较、平等竞争。
五.实行控制系统规范化管理的优越性
5.1 可进行施工前成本预测
在工程项目开工以前,应该对工程成本进行估算。按所定标准进行评估,估算的主要依据为近期己完工的施工项目或者将完工项目的单位成本,对于个别无可以参照对象的分部或者分项工程,可以依据预算定额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5.2 可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建立施工项目成本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指标核算的基础。编制了成本计划,也就是设定了目标成本。
5.3 可进行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控制的目的是控制工程成本的发生不超过计划成本或者目标成本。施工成本控制一般依据工程承包合同、施工成本计划、施工进度报告和工程变更来进行。
5.4可进行施工成本核算
施工成本核算分为三种形式: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和统计核算。核算的过程是对相应的开支范围的施工费用进行统计,根据使用目的对统计结果要求的不同,计算出针对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发生额。
六、系统规范化管理措施
6.1 制定相应检修计划(包括月计划、年计划和系统突发故障)
检修是对机器设备设施等制造系统硬件的控制系统进行维护检查,其目的是尽量减少并及时排除系统软硬件的各种故障,使系统软硬件的可靠性保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如果系统不能保持良好的正常运转状态,就会妨碍生产任务的完成,造成停机损失,加大生产成本,因此,选择和制定恰当的检修方式,加强日常维护保养,设计合理的检修程序是十分重要的。
6.2库存控制
采取合理的库存控制是使各种生产控制系统库存的物资的种类、数量、储存时间维持在必要的水平上。其主要功能在于,既要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又要通过规定合理的库存水平和采取有效的控制方式,使库存数量、成本和占用资金维持在最低限度。
七.结束语
通过以上几点的阐述,不论从维护管理上,还是从经济成本的节约上,以及各方面系统项目的施工与签订上,都有必要对控制系统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只有规范了,一切才会变得有章有法.有了章法就有了好的管理,有了好的管理就能真正把节源开流的节能方针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法;效果
高血压是社会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死亡人数超过300万人,与高血压相关的占2/3[1]。近几年研究表明,社区健康控制危险因素是综合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分析了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及效果,现就有关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高血压患者共1749例,舒张压(DBP)≥90mmHg和(或)收缩压(SBP)≥140mmHg;符合《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根据患者意愿进行分组,A组予以随意治疗,共834例;B组予以规范化项目管理,共915例。A组患者中男422例,女412例;年龄36岁~80岁,平均年龄(62.6±8.4)岁;高血压分级:Ⅰ级192例,Ⅱ级598例,Ⅲ级44例。B组患者中男465例,女450例;年龄36岁~80岁,平均年龄(62.5±8.4)岁;高血压分级:Ⅰ级199例,Ⅱ级668例,Ⅲ级48例。2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A组采取随意治疗,对血压控制不做要求;B组予以规范化项目管理,要求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具体措施如下。1.2.1危险分级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病历登记,评估危险因素,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血压水平进行危险分级。1.2.2健康教育组织责任医生进行培训,学习《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社区防治手册》等有关内容;开展健康讲座,针对性地告知高血压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社区卫生宣传栏张贴高血压有关知识的内容,定期对所张贴的内容进行更换,引起人们对高血压的关注。1.2.3生活指导合理运动,控制饮食和体重,低脂类、少盐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2.4药物治疗根据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危险因素等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初期予以小剂量降压药,治疗期间调整药物种类及剂量至血压达标。降压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CCB)等;危险因素控制药物主要包括降糖药、调脂药、阿司匹林等。
1.3评价指标
观察2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并对干预后的血压情况进行比较。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2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对比B组心脑血管死亡、脑梗死(CI)、脑出血(CH)、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分别为0.2%、1.2%、0.5%、0.2%,低于A组的1.0%、2.5%、1.6%、1.0%(P<0.05);2组晚期肿瘤、意外死亡、其他死亡发生率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22组患者血压情况对比A组血压控制达标699例,占83.8%;B组血压控制达标817例,占89.3%,2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1.333,P<0.05)。
3讨论
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是预防不良事件发生、降低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社区规范化管理,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不良生活方式的认识,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服药依从性,可以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家庭成员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实践证明[3,4]: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高低与治疗的规范、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等密切相关,在高血压病防治过程中,社区医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确保高血压社区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在工作开展之前对责任医师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健康教育技巧,从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继而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详细记录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临床效果,根据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进一步避免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此外,定期对治疗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及时纠正问题,改进不足,以促使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本组结果显示:B组心脑血管死亡、CI、CH、AMI发生率分别低于A组(P<0.05),血压控制达标率高于A组(P<0.05)。说明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显著效果。综上所述,积极开展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华思敏,郑轶玲,戴俊明,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现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7):737-740.
[2]陈晓勤,吴丽萍,尹俊,等.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三级管理模式的实践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2):2557-2558、2563.
[3]郑红梅,杜雪平.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9):3421-3424.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开办试点。2010年8月,省卫生厅在全省开展创建放射诊疗安全防护规范化管理示范乡镇卫生院试点工作。作为全省五个试点地市之一,市卫生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一是制定方案。按照省有关要求,市卫生监督局及早行动,制订出详细的试点工作方案,各县市也积极行动,制定出切合本区域实际的实施方案。二是摸清情况。试点之初,我们对全市乡镇卫生院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掌握了详细的基础资料,为试点工作打下了基础。三是成立专班。市、县两级卫生监督机构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均成立了工作专班,确定了工作职责,将创建工作与诊疗许可和日常监督相结合,确保创建质量。四是开展培训。2010年9月,市卫生局召开创建放射诊疗安全防护示范乡镇卫生院工作会议,对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并进行了培训。五是督导检查。市卫生局每年组织检查组,由市卫生监督局主要领导带队,抽调各县市监督员和有关放射诊疗专家参加,进行交叉督导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在全市进行通报。六是指导验收。省卫生监督局放射处汪祖陆、胡荣祥、房晓光主任曾先后都深入我市对创建工作进行指导,并针对性的提出创建意见。在第一批省放射诊疗规范化管理示范卫生院检查验收中,我市申报的12家乡镇卫生院全部达标,得到了省卫生监督局的高度肯定,市卫生监督局及郧西县土门镇卫生院还在全省创建示范卫生院会议上进行交流发言。
(二)全面推广实施。按照鄂卫通[2012]224号文件要求,我市在试点基础上,充分发挥试点单位示范带头作用,在全市全面推广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规范化管理,严格标准,稳步推进。一是及时安排部署。除一开始我们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外,每年我们都会对此项工作下发专门的文件,将创建工作纳入各地全年卫生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召开工作部署会,安排部署创建工作。二是重点培训。三年间,共举办放射诊疗规范化管理和卫生监督员培训班四次,对卫生院放射诊疗规范化管理标准进行了重点培训,同时将“七统一”延伸至其他放射诊疗机构一并落实。三是召开现场会。市卫生监督局首先召开放射诊疗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后,各县市都相继结合当地实际,先后召开了辖区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规范化管理工作推进会,组织观摩了示范乡镇卫生院放射科现场,示范带路,全面推开。四是明确目标。根据方案要求,每年有计划完成示范卫生院创建工作,确保三年全市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全部达到规范管理要求。五是指导推广。各县市卫生监督机构全面落实工作方案,遵照工作目标,掌握工作进度,注重监督检查与技术指导相结合,严格评审标准,放射诊疗许可和校验、日常卫生监督不断规范,确保了工作有序开展。六是督导检查。每年,市卫生局都组织督导组对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问题当场予以指导,对问题较严重的及时下达督办函督促处理和整改,并在全市进行通报。七是严格执法。在规范指导的同时,各县市也加大对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如房县卫生监督局对辖区17家乡镇卫生院进行清理,限期整改7家;竹溪县卫生监督局对1家违法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乡镇卫生院罚款900元,责令其停止放射诊疗活动;郧西县卫生监督局对2家乡镇卫生院处罚3万元,限期整改6家。
(三)认真总结表彰。2014年5月,市卫生计生委印发《关于开展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规范化管理终期评估验收检查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在自查基础上认真进行总结报告,于6月份组织两个检查组开展了全面评估检查验收,并进行通报。市卫生计生委还计划于省验收检查完毕,根据省检查结果,结合我市检查情况召开一个总结表彰会议,对三年来各地在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规范化管理工作中涌现出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总结表彰,以总结成绩和不足,激发工作热情,指导下一步工作。
二、工作成绩
(一)领导重视。各地均高度重视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规范化管理工作,将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有实施方案,组建了工作专班,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有力推进了我市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规范化管理进程。丹江口市在全市率先部署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规范化管理工作,召开了全市乡镇卫生院创建放射诊疗示范乡镇卫生院会议,统一制作了工作指示灯、警示标识牌和各项管理制度,统一采购添置了的个人防护用品,档案管理较为规范,各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规范化管理工作较为平衡。
(二)措施得力。各县市结合当地实际,摸清了辖区内乡镇卫生院底数及基本情况,注重监督检查与技术指导相结合,严格评审标准,放射诊疗许可和校验、日常卫生监督不断规范。从整体情况来看,各地以示范带路,全面推开,大多数乡镇卫生院能够较好地贯彻实施现行放射诊疗管理法律法规,在规范放射诊疗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成效明显。
(三)硬件升级。各地以开展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规范化管理工作为契机,结合基层医改项目建设、“四化”卫生院创建活动,多方筹集资金,积极进行改造升级,不断加强放射诊疗基础设施建设和防护用品配备,落实放射工作人员待遇,放射诊疗规范化管理水平和硬件设施有了明显提升。竹山县加大了放射诊疗硬件投入,19家乡镇卫生院除3家外均配备了CR机;丹江口市凉水河镇卫生院、房县窑淮镇卫生院、竹溪县蒋家堰镇卫生院等多家卫生院投入数十万元改善业务用房条件,放射机房明亮整洁,焕然一新。
(四)管理规范。各地多措并举促进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规范化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加强了内涵建设,各乡镇卫生院均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成立了放射防护领导小组,明确了管理科室和岗位职责,加强了放射诊疗质量管理,放射诊疗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放射科布局较为合理,机房面积达标,门窗符合防护要求,安装有机械通风设施,个人防护用品配备较齐,放射工作人员定期参加了职业健康体检、防护知识培训和个人剂量监测,放射卫生防护档案较健全完整,落实了“七统一”,有效保障了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
三、存在的问题
(一)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业务量小,工作不饱和,收入较低,故积极性不高,缺乏改造经费保障,故有些卫生院放射科仍达不到规范要求。
(二)受经费和工作条件制约,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建设项目预防性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工作落实较差,少数卫生院放射科布局仍不够合理,机房面积较小,防护不达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防护意识仍需加强。大多卫生院放射机房陈列有个人防护用品,但在检查中发现使用不多,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也不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周期过长,佩戴不太规范。
(四)乡镇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缺乏,部分卫生院仅有1名放射人员,难以合理安排轮休,放射假也不好落实。个别单位放射津贴发放不足,待遇不高,影响了放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五)放射诊疗许可、校验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县市放射诊疗许可未进入行政服务大厅集中受理,许可、校验程序简单,提交材料不全,现场核查不严,标准把握不准,档案建立不规范。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和建议
(一)各乡镇卫生院要切实落实好医疗机构作为放射防护工作的主体责任,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分析差距,改进不足,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促进我市乡镇卫生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切实保护公众、受检者和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