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公路机械管理

时间:2023-10-02 09:07:41

导语:在公路机械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公路机械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管理;维护

公路工程施工能否顺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有效能力和合理配置,因此,做好公路施工机械的管理与维护是公路工程施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公路施工的实际情况中,施工机械在具体使用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施工机械的性能无法得到最佳发挥,从而使得公路工程施工的开展受到影响。因此,做好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对于提高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水平,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增强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公路施工机械管理与维护的意义

公路作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标志,也是实现经济进步的本质要求。因此,做好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工作对于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公路施工是否能够高效、高质的完成则有赖于施工机械能够发挥其最佳的作用。因此,在公路施工中,如何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管理和维护,就成为了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只有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施工机械,加强对施工机械的养护,才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将公路施工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获得最大化的效益【1】。

2公路施工机械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不足

2.1公路施工机械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公路施工企业在公路施工机械的管理上,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导致公路施工机械的管理无章可循。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导致施工机械的机务人员对于机械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能够依靠直观的判断和以往的经验进行处理,失去了与外界的技术交流机会,导致机务人员自身能力提高缓慢,使得其技术水平无法满足新型机械设备发展的要求【2】。同时,在公路施工企业中,对于施工机械一直以来均存在着重使用、轻保养的观念,虽然一直以来存在着定人定机的制度,但是机械保养长期被忽视。

2.2公路施工机械与工程要求不匹配

目前,随着工程机械技术的快速发展,公路施工机械发展迅速,众多性能优良的机械设备被开发出来。但是,在公路施工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施工机械设备陈旧、落后的问题,公路施工机械设备不能够与时俱进,阻碍了公路施工企业的良好发展。当公路施工企业在面对一些需要高新技术和新型施工机械设备的大型施工工程时,由于受到来自机械设备以及技术水平的制约,使得企业的投标和资质评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公路施工企业由于受到资金的影响,导致其采购的施工机械设备不能够完全满足公路施工的要求,导致施工过程中的效能降低,从而造成资源浪费【3】。

2.3公路施工机械维护保养不到位

公路施工企业对施工机械的“预防维护”意识不够,普遍存在着事后维修的问题,对于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故障已不能够做到及早发现、提前预防、维护修理,从而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另一方面对于机械设备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够做到及时的处理,导致机械故障不断扩大;部分维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在机械设备出现故障之后,不能够从根本上对其进行维修,导致机械设备故障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除此之外,机械设备在进入施工现场后,由于工期和成本的影响,导致机械设备往往处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行状态下,同时由于机务人员责任心缺乏,不能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统一的维护和保养,导致在施工结束时,施工机械设备基本也处于报废的状态【4】。

3提高公路施工机械管理与维护的对策

3.1建立完善的公路施工机械管理制度

公路施工企业需建立完善的公路施工机械管理制度,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完善的施工机械管理结构,对施工机械进行统一管理,明确责权、定期检修、综合维护。其次要实行“三包三定”制度,要实现包使用、包维护、包保管、定人、定岗、定机的目的,这样能够极大地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同时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业绩考核制度,将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维护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5】。

3.2合理配置使用公路施工机械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针对整个公路施工工程的作业量以及进度选择合理的施工机械,并且对施工机械进行合理的搭配使用。一般来说,对于工程量比较小的公路工程,企业应该选择现有的中小型施工机械设备,而对于工程量比较大的复杂的公路施工工程,企业应该选择较为先进的大中型机械设备。以上两点仅作为一般情况下,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原则,在实际的机械设备选用中,还会受到多种现实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实际的选择中要综合多种因素进行选择。

3.3加强公路施工机械的维护与保养

对于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应该将事后维护转变为预防检查,预防检查主要从恢复施工机械的原有性能和排除故障入手。对于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原则就是要保证其能够达到施工使用要求,并且确保机械设备的耐用性、可靠性能够达标。同时,当公路施工机械设备在出现故障,受到损伤之后,不能够进行正常施工时,可以对其进行大修,但是在大修时要有一定的原则,不能够无休止的进行维修。一旦当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维护超过时限时,就要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报销,购买新的机械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邓贤武,朱俊军.论高等级公路施工机械的优选与配套[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0(12).

[2]张吉.相关公路养护与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1(21).

[3]何参,刘佑勇,潘锡方.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中国科技博览,2010(23).

第2篇

关键词:养护机械化;现状;维修;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33-02

长期以来,公路部门忽视养护机械设备规划,机械设备配置不合理,运输机械和工程机械居中占多数,养护机械却严重短缺。养护机械类型又集中在大中修改建施工和路面维修保养上,路基、构造物、排水系统等公路设施养护缺乏相应的养护机械,公路绿化整枝、割草、喷洒农药等养护作业也缺少合适的机械。基层道班配备的洒水车、铲草机、沥青洒布机、小型拖拉机等机械大部份是工程施工机械的淘汰产品或半淘汰产品,类型陈旧,操作复杂,维护保养与操作使用脱节,实际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养护机械管理对策

1、合理配置,加大养护机械投入力度

科学的设备规划是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前提。养护机械装备的具体种类、规格和数量取决于管养道路的里程、等级、路基和路面结构、道路服务期限和磨损程度、气候条件、交通量、作业方式等不同因素。应按照装备综合因素,选择合适的功率装备和动力装备标准。养护机械功率装备由养护机械每公里装备值乘以养护里程数可得;动力装备则以中、小型柴油机为主,适当配备60kW以上大型动力设备;运输机械装备一般50km以上运距考虑货自卸汽车,50km以下运距则考虑中小吨位载货汽车或拖挂汽车,短距离运输一般采取机动翻斗车或农用运输车。

基层养护大道班目前基本以100km左右公路里程作为最佳经济里程,在大道班养护机械装备上则应体现经济性和系统性。养护里程为100km左右的大道班应配备4~7座巡路车、2~5T载货汽车、4T洒水车,0.3~0.5m3小型装载机、路面清扫车、小型压路机(

2、强化管理,大胆引入新的管理手段

养护机械组织管理形式也必须适应整体改革的需要,从效益和质量第一的原则出发,合理设置机械组织管理机构,充分引入市场竞争的机制。各公路站养护公司可单独设立养护机械租赁经营处,把所有养护机械实行统一管理、分散经营、租赁使用、经费承包、配备精通机械、善于管理、能合理组织应用机械的人员,实行有计划的调用、维修和管理。各基层养护部门根据施工和养护实际需要上报机械使用计划,办理租赁调拨手续,向公司交纳费用,以便于集中资金,加快更新,并避免盲目配置机械。

养护机械设备管理工程包括规划决策、造型采型、安装调试、使用、维修、保养、报废处理、改造更新等众多环节。应在建立健全机械管理制度的同时,狠抓过程管理的系统性,特别应注意使用上技术和经济的合理性,严格按照机械技术性能和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机械,科学调配机械,充分发挥机械效能,严格控制消耗材料(如燃润料、动力、能源、配件等)和替换部件(如轮胎、蓄电池、钢丝绳等)的管理,加强经济核算,不断降低运行成本。应积极采取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快开发和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步伐,完善数据库功能,并逐步向动态管理体系方向发展,建立有效的动态评价体系,开展有效和及时服务。

二、工程机械的维修、维护策略

从长远来看,今后维修方式的发展方向是以状态监测(检测)和诊断为基础的多种维修方式的“有机”结合体。现代“维修”的概念再也不是原来的简单修理,而是建立在状态监测(检测)和诊断基础上的维护和修理的总和。它的目标是: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减少修理次数,使用恢复手段将故障排除。

1、维护包括以清洁、紧固、调整、和防腐等为主要内容的维护保养以及检查与检测工作。通过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测定机械的性能,掌握机械状况及故障隐患,为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理手段提供科学依据。这种维护是高层次的预防性维护。经验表明,机械的异常磨损、故障率高,其中75%是由于操作、维护不当造成的。为此,用强制手段来执行好维护不可少。

2、把维护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以便有章可循根据工程机械具体机型的结构特点,将维护的过程、内容程序化、规范化、表格化和标准化,可为评定维护质量和制定相应的配套管理手段打下基础。

3、把维护纳入企业的制度化。强制化管理企业应在行政管理上对维护采用相应配套的强制手段,亦即把维护工作的好坏与工资收入、纪律处分和用工合同等一系列经济的、行政的奖罚强制措施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4、把维护纳入行业的强制管理。对事关安全生产的关键设备或系统,单位应该定期检查、强制维护,政府或行业有关部门应制定监督单位定期审验,对维护差,有重大安全隐患的部门按规定给以停止施工等有关惩罚。

5、修理应坚持状态修理为主、多种修理方式相结合的原则。随着机械机电液一体化的出现,传统的“浴盆曲线”已经不能代替所有的故障情况了。多种故障率(失效率)曲线的出现,使机械和零部件按照其不同的故障结构安排修理更具针对性和准确性。例如,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工程机械的发动机、底盘传动装置、液压系统、电子操作及监控系统等,都按照其各自的故障结构模式,在运转期间采用定期、不定期的检测和诊断,初步掌握了磨损和劣化程度,因而使得将状态修理作为维修方式的主流完全成为可能。状态修理的采用,有效地防止了修理过剩或是修理不足的情况发生。

第3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机械管理;机械维护

0引言

高速公路建设是目前交通建设的重要项目,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质量水平的提升和技术难度的增加,对于工程机械的利用越来越多。可以说,高速公路的建设如果离开了工程机械,必然会陷入瘫痪的局面,所以提高工程机械的管理和维护水平,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公路建设的质量提升。要想对公路建设的工程机械进行有效管理,首先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其次,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也要进行时时更新,此外,管理队伍的标准化和专业化建设以及维修养护的科学性也要得到强化。只有全面地分析问题,整个管理工作的效率才能得到提升,成本才能得到控制。

1高速公路工程机械管理和维护的意义

1.1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高速公路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有着重要的意义,首要表现在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机械设备是一项重要的投入,也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如果管理和维护不到位,很容易造成机械设备性能的下降和使用寿命的缩短。无论是哪种情况的产生,都有碍于资源的充分利用。所以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实现绿色化生产,必须要做好机械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1.2有利于控制工程的造价成本

在高速公路的造价成本中,机械投入是重要的一项内容。做好机械管理和维护工作,一方面是可以保证机械设备的充分利用,避免二次设备的投入,另一方面是有了机械设备作支撑,对于人员的需求可以做出相应减少,这也会对工程成本的控制起到积极作用。简而言之,机械管理和维护的有效性,一方面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很好地控制了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机械设备的有效利用,工程资源的投入可以相应减少,工程的成本控制效果会更加明显。

2高速公路工程机械管理和维护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维护制度不健全

就目前的高速公路管理维护来看,制度不健全是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制度不健全,所以在管理措施的落实上便会出现疏漏,而从具体表现来看,不健全的制度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和储存缺乏完善系统的标准,所以在管理中随意性较强;第二是责任制度的制定存在模糊的情况。由于对具体的管理细节划分不明确,所以在具体责任落实的时候便会出现疏漏,而责任落实不到位直接造成了管理的漏洞;第三是没有确定机械的定期检查制度。这项制度的缺失造成了机械性能掌握的不确定性,由此会带来管理上成本的增加。

2.2管理维护理念落后

管理维护理念落后是目前表现较为突出的问题。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必然会造成施工的中断,虽然维修可以恢复设备的继续使用,但是耽误的时间成本会造成工程造价偏高。在目前的管理中,这种事后管理的理念运用得非常普遍,虽然说事后管理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是对于机械利用率的提高大有不便。因此,积极地将这种“亡羊补牢”的管理维护思想进行转变,促进“未雨绸缪”在管理维护中的渗透,对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机械利用率而言意义重大。

2.3管理维护方法单一

管理维护方法的单一也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目前的管理而言,主要采取的方法是统一化管理,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可以实现管理的全面化,但是存在的突出劣势是管理的针对性差。目前的维护措施主要有两项,第一是进行机械设备的清洁,第二是进行设备连接环节的。这两项措施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维护作用,但是对于设备根本性能的提高帮助不大。所以无论是从管理角度来看,还是从维护角度来看,方法都要具有针对性,要利用多样化的方法进行管理和维护根本问题的解决。

2.4管理维护队伍的专业性差

管理维护队伍的专业性较差在目前表现得也非常突出。一方面,管理维护人员在理论认知上存在着缺陷,所以在管理问题和维护问题的发现上,存在着严重的遗漏现象。另一方面,管理维护人员在进行问题解决的时候,由于技术操作方面存在着不专业的情况,所以问题解决的效率比较低,对于一些疑难问题,解决的彻底性也不强。总而言之,由于管理维护队伍的专业性差,所以管理维护效果也差。

3高速公路工程机械管理和维护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建立健全管理维护制度

建立健全管理维护制度对于解决高速公路机械管理和维护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制度完善而言,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建立:第一是要建立全面的机械使用和存储制度。比如在机械的使用和存储方面,要有明确的制度规定,这样可以避免使用和存储的随意性,提升其安全;第二是要建立明确的责任管理制度。通过责任承包使得工程机械的管理和维护落实到具体的小组或者是个人,从而提高管理和维护问题的解决效率;第三是建立定期的检查制度。通过定期的检查,对机械性能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从而保证器械使用的效果。

3.2更新管理维护理念

更新管理和维护理念对于问题解决而言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过去的管理维护采用的主要理念是事后补救,也就是一种亡羊补牢的思想,这种思想虽然可以获得较好的维护效果,但是容易造成工程的延误,所以为了提高机械的使用率,在管理维护过程中采用超前管理的理念,利用休息时间,在器械运用之前对其进行检测和维修,可以保证器械在使用过程中的持续性。通过超前管理,工程施工的计划周期可以得到实现,因器械原因造成的时间成本增加情况也可以得到有效避免。

3.3利用多样化的管理维护方法

利用多样化的管理维护方法进行工程机械的管理维护,可以有效解决管理维护中的片面性问题,实现管理的全面性。就管理维护方法的多样性而言,主要有三种:第一是根据机械性能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维护。这样的管理维护方法可以实现细节性问题的解决;第二是根据工程项目的分类进行机械的管理和维护,不同工程项目使用的机械具有差异性,而有的项目需要综合多样机械,所以通过项目分类来进行管理不仅可以实现管理的专业性,还可以实现综合性;第三种是利用信息技术化手段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对于机械的问题进行信息分类,通过分类建立机械信息档案,这样,管理会实现便捷化和快速化。

3.4提高管理维护队伍的专业性

提高管理维护队伍的专业性也是解决实际管理维护问题的重要措施。队伍专业性的提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是要提升管理维护队伍人员的认知能力,使其能够清楚分辨出机械存在的问题,并能够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第二是要对管理维修人员的技术进行提升。通过技术的专业度提升,使人员在实际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避免随意性现象的产生,从而提升操作上的专业性。简而言之,通过理论知识认知的加深和专业技术操作的提升,管理维护队伍的专业性可以得到建立。

4结语

高速公路建设对于现阶段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的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公路建设中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一方面可以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绿色化生产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控制工程建设的成本,提高工作建设的经济效益。总而言之,实现对高速公路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强化,价值巨大。

参考文献:

[1]尚迪.关于高速公路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的思考[J].汽车维修,2014(5):4-5.

[2]曾凡平.论高速公路工程维护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J].广东科技,2014(16):46-47.

[3]傅振铭,刘晓明.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造价控制及其管理方法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1):231.

[4]战秀东.论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现代商贸工业,2012(12):177.

[5]王慧媛.改善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养护的措施[J].科技信息,2012(35):386.

[6]郝朝旭.公路施工机械管理与维护探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22):165-166,169.

第4篇

关键词:道路工程 机械 管理 对策

公路养护机械在公路养护生产中的作用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也是高等级公路养护生产先进性的基本标示和实现规模化养护方式的根本保障,其数量上的逐步增加和用途上的多功能化,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随着大量富含“高、精、尖”技术的先进设备不断地通过各种融资渠道进入公路养护市场,对使用、维修和管理这些“四新”机械(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管理好养护机械,使其物有所值,充分发挥它们在公路养护生产中的作用,就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现就公路养护机械管理的难点与对策作如下探讨。

一、机械管理的难点

(1)管理人员思想保守,严重存在“机吃路”思想。由于历史的原因,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除,效益观念在职工头脑还未根本树立,思想僵化,行动滞后。“等、靠、要”的思想在职工头脑中还是根深蒂固,不推不动,推一推,动一动。加之养路投资本身就少,首先要保证人员工资和材料费到位,才能养好公路,使用、维护机械麻烦,又需耗费养护经费,用人工比用机械便宜、省事,害怕“机吃路”,比如清扫路面仍然采用人工清扫,压实路面仍然采用拦车碾压等等。因此,很多机械几乎闲置在机械仓库里而无人问津,影响了养护机械的利用率。如:1992年上级部门为了推广“稀浆封层”,根据需要每个地(市)公路局均配置一台稀浆摊铺机,但大部分单位都认为这机械既费事又麻烦,效益不明显等,所以只在推广时使用过1~2次而已,就一直停置不用,造成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机械闲置浪费。

(2)规范管理不到位及业务综合素质不高。实行养护生产机械化是现代高等级公路养护的必然趋势,机械的管理和操作需要既会操作、保养、维修又要善于经营和管理的人才。在相关管理人员中,懂技术、懂业务、懂管理的人员还远远不够,养护机械,无论数量多少,无论是简单或者复杂,也无论是落后或先进,都必须通过人来操作和管理。一台养护机械,我们如果不懂得如何去操作它、利用它,这台机械就没有使用价值;有些机械在运行过程中不注重机械的使用和维修情况,加上操作技能低下,保养维护不到位,其结果就是加速了设备的损坏,降低了机械效率,缩短了使用寿命等,这些都是机械管理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因此,机械管理和操作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对养护机械的使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3)养护机械的维修和保养得不到保障。交通部1996年颁布了《公路筑养机械保修规程》,该规程规定了大中型机械采用保养及一、二、三级保养制度,明确规定,按工作小时计算,一级保养200h、二级保养600h、三级保养1800h。执行好保养规程的关键,是要反映机械真实情况的运转记录和提供一定的保养时间。很多机械都是在一线施工,机械分散,维修力量、条件薄弱,维修器具不全,技术不高,机械完好率受到影响。加上公路养护工作环境恶劣,长期露天作业,流动频繁,调迁不定,而操作机手又缺乏主人翁精神,得过且过,保养机械及爱护机械意识差,造成机械早期损坏及意外损坏较多。使养护机械不能有效地运作和灵活调配,从而造成机械效率低下。某局有路面清扫机两台,经过长期的运转和使用,机械损耗正常,但由于操作人员保养意识差和缺乏专业的维修人员,而无法恢复其原有的技术状态,导致现有机械无法正常投入使用,造成无形的浪费。

(4)不注重机务基础工作,存在应付思想。机务基础工作指机械设备从出厂直至报废为止的使用、维修、保养、调动、改装、消耗及技术普查等全部技术历史资料的整理归档。其目的是要全面地掌握养护机械的技术动态,以便于管理。然而,许多管理人员普遍认为这只不过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思想上不重视,应付了事,不收集整理相关的技术数据,有的甚至不入帐,存在帐物不符,机械设备不进行经济核算等,从而滞后机械管理工作,无法从根本上保障机械的正常投入和使用。

二、机械管理的对策

为解决上述难点问题,提高养护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充分发挥机械效益,更好地为公路养建事业服务,应采取下列措施。

(1)加强培训,更新观念,提高队伍素质。对管理和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是关键。首先,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机务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主人翁意识,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其次,加强对机械技术管理和操作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懂管理、会经营、熟操作、善保养、能修理。尽快改变现有人员知识陈旧,技术生疏的状况;注重信息化、电脑化知识的传授以及一专多能人员的培养,更新知识,增长才干。培训的形式可以以业余培训、脱产训练和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培训的知识必须适应现代养护机械管理、使用的客观要求,与市场对路,不要脱节,以提高其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达到“三懂、三会”(即懂原理、懂构造、懂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杜绝注重发证,不管实际效果的现象,要学以致用。再次,树立岗位风险、竞争上岗,多次就业、多种形式就业的新思想和新观念,采取公开招聘或内部竞聘的办法,适时引进具有现代机械管理经营知识和操作维修技能的人才,充实、稳定、壮大机械管理和操作人员队伍,以适应公路养护机械化的需要。

(2)强化管理职能,提高机械效率。改革和调整现有机械管理体制,建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机械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机械的经营效益。

首先,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体制,正确使用,灵活经营,充分发挥养护机械的效能,以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契机,建立相应的经营管理模式,在保证公路正常养建工作任务完成的基础上,管活用活现有的机械设备。实行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动态管理,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采取倒金字塔式管理模式,即基层机械人员要多而好,管理人员要少而精,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机械管理、使用、维修制度,对养护机械实行“例保与定期保养制”。同时,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将责、权、利全方位地落实到每个管理环节以及职工个人身上,充分利用行政和经济、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法,对做得好的进行奖励,做得差的进行处罚。与此同时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在职工头脑中树立主人翁意识,当发现管养的养护机械出现问题时,变“要,要我管,要我维修”为“我要干,我要管,我要维修”,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使用和维修好养护机械,经常保持养护机械技术状况的完好,保证随时随地投入使用。

其次,善于借鉴和总结经验,采用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传统管理与现代化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合理配置机械管理和操作人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机械人员到管理先进的地区、部门学习,也可以请先进地区、部门的人员来传授知识、点拨

经验,达到机械管理思想与时俱进的目的。结合职工深造、级别晋升及其它形式,对机械人员进行知识升级培训,开拓视野,更新知识,增长才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夯实基础。在人员配置上实施双向选择、动态管理,形成顺畅的人才流动机制。在分配制度上,严格按岗、按职、按责、按技、按效、按资综合考核付酬。

(3)切实做到“管用结合,重用重养”,时刻保证养护机械有效地运作和灵活调配。结合公路养护工作线长、点(站)多,施工作业面广,作业量又不集中,分散流动作业的实际情况,坚持以预防为主,强制保养,视情况修理的原则,因地、因路、因时制宜地制订机械保养计划。按照机械使用的技术应正常保养,把小问题、小毛病处理在萌芽状态。每一个配套机械组应有1名机械维修工,以便随时进行检修,发现故障及时判断、维修,确保工作不受影响,使机械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科学合理地使用,根据施工工程量和工艺技术的要求,合理配置养护机械和科学调度,避免大车小拉及单一作业造成机械闲置的浪费现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维修,杜绝带病作业。同时,做好停置机械的停封保养,按期良好地进行保养,从而降低维修次数和成本。所以,加强保养管理是发挥机械效能的重要手段。

(4)强化机务基础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最佳方案的依据。严格执行有关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养护机械内业的各项管理,从基础工作开始,切实做好机械设备的的各种帐卡,技术档案和随机履历书,包括原始技术文件、交接验收、运转维修、经济核算及事故分析处理等原始资料的统计、分析、整理和保管工作,无论哪一个环节都必须有据可查,做到帐物相符,帐卡相符,帐帐相符,并达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使领导全方位了解养护机械的技术动态,乃至领导在科学决策时用于分析各种与机械设备有关的技术责任的重要文字依据,较好地为养护生产提供服务。

第5篇

关键词:机械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安全措施

一、前 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公路里程逐年增加,公路交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对公路“建、养、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 要求,特别是公路工程机械迫切需要新型的养护机械,高素 质的养护人员,专业化的养护队伍,以适应公路事业飞速发展的 需求。如何管理好、使用好公路养护机械设备,已成为我们公路人共同关注的课题。

二、公路工程建设主要机械设备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1、起重机械

起重机械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使用较多,起重机械危险、有害因素是指各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辗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所以在施工中对于起重机械的基本安全要求同样重要,这些基本要求有:设备本身的制造质量应良好,材料坚固,具有足够的强度且没有明显的缺陷,所有的设备都必须经过测试,且进行例行检查,以保证其完好性。起重机械主要有以下危险、有害因素:

(1)翻倒;

(2)超载;

(3)碰撞;

(4)基础损坏;

(5)操作失误;

(6)负载失落。

2、施工场地机动车辆

机动车辆具有装卸和搬运功能,机动灵活,在施工工地石料、钢材、水泥、沥青、设备、其它等物资材料都能普遍适用机动车辆多变的装卸搬运要求。主要有以下危险、有害因素:

(1)翻倒;

(2)超载;

(3)碰撞;

(4)载物失落;

(5)火灾或爆炸。

3、碎石料传送设备

最常用的传送设备有带式输送机、滚轴和齿轮传送装置。其主要有以下危险、有害因素:

(1)夹钳:肢体被夹入运动的装置中;

(2)擦伤:肢体与运动部件接触而被擦伤;

(3)卷人伤害:肢体绊卷到机器轮子、带子之中;

(4)撞击伤害:不正确的操作或者物料高空坠落造成的伤害。

4、施工机械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应紧密结合施工工艺要求和生产环境的状况来进行,一般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识别:

(1)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是否属于爆炸和火灾危害环境,是否属于粉尘,潮湿或腐蚀环境。在这些环境中工作时,电气设备是否满足相应要求;

(2)电气设备是否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

(3)电气设备是否属国家规定的淘汰产品;

(4)用电负荷等级对电力装置的要求;

(5)电气火花引燃源;

(6)触电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绝缘、电气隔离、屏护、电气安全距离等是否可靠;

(7)是否根据作业环境和条件选择安全电压,安全电压值和设施是否符合规定;

(8)设备的防雷、防静电措施是否可靠;

(9)设备的事故照明、消防等应急用电是否可靠;

(10)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是否可靠,如集散控制系统(DS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紧急停车装置(ESD)、冗余装置等是否可靠。

三、公路工程建设主要机械设备安全对策技术措施:

1、起重机械安全对策措施

起重机械作业潜在的危险性是物体打击,如果所装的物质是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强的物料,若吊索吊具发生意外断裂,吊钩损坏或违反操作规程等发生吊物坠落,除有可能有直接伤人外还会将盛装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强的物件损坏,介质流散出来造成污染,甚至发生火灾、爆炸、腐蚀、中毒等事故。起重设备在检查检修过程中,存在触电,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等危险性,汽车吊载行驶过程中存在引发交通事故的潜在危险性。在使用时就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检验;

(2)起重机运行时,不得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

(3)吊装作业时,设安全警戒标志,设专人监护;

(4)吊运重物应走指定的通道;

(5)不得在有载荷情况下调整起升和变幅机构制动器;

(6)露天作业,风力大于6级一般停止作业;

(7)吊装作业人员必须持有2种作业证,吊装质量大于10t的物体应办理《吊装安全作业证》;

(8)吊装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9)吊装作业时,必须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并按《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1985)规定的联络信号,统一指挥;

(10)任何人不得随同吊装重物或吊装机械升降;

(11)吊装作业前,应对起重吊装设备、钢丝绳、缆绳、链条、吊钩等各种机具进行检查,必须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12)用定型起重吊装机械(履带吊车、轮胎吊车、桥式吊车等)进行吊装作业时,除遵守通用标准外,还应遵守该定型机械的操作规程。

2、施工地运输安全对策措施

机动车辆应性能良好、无缺陷,载质量、容量及类型应与用途相适应。车辆的动力类型,应与作业区域的性质相适应。所有车辆应加强维护,以免重要部件(如刹车、方向盘及提升部件)发生故障。任何损坏均需报告并及时修复。操作员的头顶上方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应按制造者的要求来使用施工现场机动车辆及其附属设备。

(1)着重就道路与建筑物、设备、大门边缘、电力线、管道等的安全距离和安全标志、信号、人行通道(含跨线地道、天桥)、防护栏杆,以及车辆、道口、装卸方式等方面的安全设施提出对策措施。

(2)根据《工业企业厂内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1994)、

《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GB10827-1989)和各行业有关标准的要求,提出其它对策措施。

3、碎石料传送设备安全措施

(1)选用适当的设计结构消除或减弱危险。

①采用本质安全技术;

②遵从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

(2)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

①操作自动化;

②装卸搬运机械化。

(3)安全防护装置一般要求

①结构形式和布局设计合理;

②结构坚固安装可靠;

③装置表面光滑无尖棱利角;

④满足安全距离;

⑤便于检查、修理。

(4)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原则

①以操作人员所站立的平面为基准,凡高度2m以内的各种运动零部件应设防护。

②凡高度2m以上,有物料传输装置、皮带转动装置以及在施工机械施工处下方,应设防护。

③凡在基准面2m以上的作业位置,应设防护。

4、施工机械设备电气装置安全对策措施

(1)接零、接地保护系统

①按电源系统中性点是否接地,分别采用保护接零(TN-S,TN-C-S,TN-C系统)或保护接地(TT,IT系统)。

②在建设项目中,中性点接地的低压电网应优先采用TN-S,TN-C-S保护系统。

(2)漏电保护

按《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1992)的要求,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TN,TT保护系统中,在规定的设备、场所范围内,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部分标准称作漏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和实现漏电保护器的分级保护。对一旦发生漏电,切断电源时会造成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的装置和场所,应安装报警式漏电保护器。

(3)绝缘

绝缘是指根据环境条件(潮湿、高温、有导电性粉尘、腐蚀性气体、金属占有系数大的工作环境)选用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II类)的电动工具、设备和导线;采用绝缘防护用品(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垫等)、不导电环境(地面、墙面均用不导电材料制成)。

(4)电气隔离

采用原、副边电压相等的隔离变压器,实现工作回路与其他回路电气上的隔离。在隔离变压器的副边构成一个不接地隔离回路(工作回路),可阻断在副边工作的人员单项触电时电击电流的通路。

(5)安全电压

直流电源采用低于120V的电源,当电气设备采用超过24V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6)屏护和安全距离

①屏护包括屏蔽和障碍。它是指能防止人体有意、无意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的遮拦、护罩、护盖、箱匣等装置,是将带电部位与外界隔离,防止人体误入带电间隔的简单、有效的安全装置。

②安全距离是指有关规程明确规定的、必须保持的带电部位与地面、建筑物、人体、其他设备、其他带电体、管道之间的最小电气安全空间距离。安全距离的大小取决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类型和安装方式等因素,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的安全距离;当无法达到时,还应采取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7)连锁保护

设置防止误操作、误入带电间隔等造成触电事故的安全连锁保护装置。

(8)其他对策措施

防止间接触电的电气间隔、等电位环境和不接地系统防止高压窜入低压的措施等。

三、公路工程建设主要机械设备安全对策管理措施:

1、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安全要求

(1)机械设备布局合理,应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和堆放物料,同时应便于人员的检查和维修。固定式动力机械应安装在符合规定的基础上,移动式动力机械处于水平状态,放置稳固。

(2)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应符合安全要求,安装应牢固,不得经常发生故障。

(3)根据有关安全要求,机械设备必须装设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例如:

①对于作旋转的零部件应装设防护罩或防护拦板、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装置,以防发生绞伤。

②对于可能超载、超温度、超时间、超行程等发生危险事故的零部件,应装设安全装置,以便当危险情况发生时,由于安全装置的作用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的发生。

③对于某些动作需要对人们进行警告或提醒注意时,应安设信号装置或警告牌等,如电铃、喇叭、蜂鸣器等声音信号,以及各种灯光信号、各种警告牌等。

2、机械设备操作基本安全守则

(1)必须正确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该穿戴的必须穿戴。

(2)操作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而且要空车运转一下,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

(3)机械设备在运行中也要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对坚固的物件要看是否由于震动而松动,以便重新坚固。

(4)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以防出事故。

(5)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更不准将其拆掉不使用。

(6)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也不得用手测量零件或进行。

(7)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3、交通建设工程主要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

①贯彻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②应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明确机构中各级负责人的责任。

(2)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安全操作制度

①安全检查要经常化、制度化,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②制定各种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使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形成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3)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制度

①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安全运转。对大型机械设备除了日常检查外,还要执行定期检查和定期检测制度,确保其安全性和完好性,禁止带病工作,不准超期服役。

②要把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与工资、奖金挂钩,实行经济制约。

(4)安全技术培训制度

①机械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机械设备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严格按规程操作。

②企业要经常对操作人员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操作工要实行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特殊工种须持证上岗。

第6篇

(一)由于项目部设备管理是短期行为,这样机械设备保养制度不易得到落实,将造成机械设备完好率下降。

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效益是项目部追求的目标,再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工程设备的使用往往是越快越好,甚至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尽管有制度,但是制度不能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对人的制约性就比较弱,会造成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常常被忽视。而操作人员往往只注重使用,而不能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另外,维修机械设备故障时,存在着维修人员应付差事、责任心不强的现状,这样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比较困难。对于出现的问题操作,与维修人员常常相互推诿,结果不仅增加了维修费用,而且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也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二)不重视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造成市场竞争力下降,施工效率降低。

部分施工企业由于三角债拖欠、资金匮乏等问题,机械设备长期得不到更新换代,导致设备故障及老化现象严重,部分管理人员不从长远考虑,仅仅注重短期经济效益,不能很好考虑设备的整体性能。更有甚者不顾国家的法律法规,继续使用破旧机械和报废机械,这样无疑大大增加了设备故障率和安全风险。

(三)不规范使用机械设备,导致机械设备老化严重。

在某些施工企业的项目部中,机械管理人员的地位往往比较低,有些甚至是短期聘用人员,对作业方法和施工条件都不够重视,使得抢进度和赶工期成为唯一行动准则,造成大多数设备带“病”作业,或超负荷作业,这样就容易出现违章操作,也使得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较为严重。

二、做好工程机械管理维护有效途径的思考

在不断发展的高等级公路建设大潮中,企业对筑路机械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必须要依靠机械设备的高效管理与维护。

(一)进一步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制。

要按照设备运作的原有规律,对设备进行科学化管理,尽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让设备时时处在完好状态,以方便施工使用。在工程建设服务中,应该尽可能发挥每台设备的最大功效,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施工。在施工前期的筹建过程,应该首先建立项目设备组织管理体系,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组织划分,定人定岗以及机械种类。

(二)严格落实机械设备保养制度,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为了更科学有效的判断设备的整机性能,设备的“病历卡”则显得尤为重要。对每台设备建立技术档案,能够方便管理相关的设备,可以在故障发生前就做好预防工作,即使运行时出现故障,也能够做到及时修复。设备是否出现故障往往受到保养水平的影响,所以,应该落实好定期保养制度。技术档案具体内容应该包括保养计划、保养记录、修理计划、修理记录、交接班记录等,完备的技术档案能够帮助企业提高驾驭设备的能力。

(三)提升队伍技术素质,加强机械设备技术培训。

为了更科学的使用设备,要求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经过学习、培训,掌握设备的理论知识和维修技能,只有不断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才能保证有效使用机械设备。另外,还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式,培养一批懂技术的专业人才。第四,重视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应该从企业的长远利益考虑,把握好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落实好相关的设备报废制度。更新效率低、能耗高、技术落后、磨损严重的机械设备,有助于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第五,加强配件及油料的管理工作。通过建立责任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对于设备的管、用、养、修等各环节进行有效的奖优罚劣。合理制定大、中修前的技术鉴定和各类修理计划,充分应用设备修理的各种先进工序,降低设备修理成本,不断提高修理质量。还应该进一步加强配件及油料管理,设立专门的配件及油料仓库,专人负责管理,合理储备配件及油料,积极实施防火等安全措施。

三、结束语

第7篇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公路建设工程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对工程施工带来的经济效益过于关注,从而导致在相关的机械设备管理以及养护工作的认识不正确。在错误的观念下,相关人们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了超负荷使用,加重了使用的频率,但是相关的养护工作依旧被忽视,从而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使用期限降低。另外,在公路建设工程开展的过程中,相关机械设备受到了损坏,其相对较高的修理费用让相关单位不愿意对其进行维修,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继续使用。这样的状况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还会为施工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2.公路工程机械的管理和养护工作的优化措施

2.1促使公路工程机械管理制度的完善

在公路建设工程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想要使相关的机械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施工单位就要注意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体系进行建立和完善。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指定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能力相对较强的人进行负责,促使定机和定人的管理模式的形成。另外,在对相关的机械设备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注意对其在管理、使用以及维护等方面的制度进行严格的贯彻落实,对相关的目标成本方案进行实行。同时,还要注意将机械的使用与相关操作人员的根本利益进行有机结合,促使操作人员对机械的养护意识的提高。

2.2促进专业化管理的实现

在公路建设工程中,想要实现对机械设备的专业化管理,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促使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对机械设备管理的领导进行确立,同时,还要在施工人员选拔进行严格把关,保证他们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对工程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由此可知,想要提高设备管理的专业化,就必须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一定的培养和提高。另外,在对机械设备展开日常管理工作的时候,要注意对用量化的管理模式进行采用。

2.3强化机械使用管理

要结合施工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强制保养,以此来改革和完善设备管理,将其严格落实下去。在机械设备保养工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促使所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充分重视机械设备保养,促使设备保养意识得到提高。其次,要对强制保养的原则进行明确,严格落实机械保养方面制定的硬性规定,不能够因为其他影响因素而导致维护工作无法有效展开。如在管理公路沥青路面的机械化设备时,就需要紧密结合施工条件来对相应型号和配套设施进行科学选择。在对沥青混凝土设备类型进行选择时,需要进行科学的计算,得出搅拌占生产能力的公式,确定运料车的数量,并且对车辆的运输次序进行适当调整。要及时维修机械设备,不能够对某一台机械持续使用,否则就会加速机械设备的老化。对于摊铺机械来讲,为了促使摊铺的平整度得到保证,并且保证摊铺能够连续进行,就需要保证其可以自动调节和半自动调节,同时需要进行机械设备的加热震动等。还需要对开口进行合理选择,以此来保证上下两层的平整度都符合相关要求,保证可以通畅的进行摊铺。同时,将路面宽度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对摊铺机调整装置等进行合理选择。总之,只有对机械管理进行强化,才可以在公路施工中更加合理的应用相关工程机械,促使路面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3.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筑路机械设备管理机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采取一系列有效手段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周期,降低资源与人力的浪费,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公路施工中,筑路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寿命等对对单位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提高单位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公路筑路机械设备故障产生的机理

机械设备在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内部和外界各种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受到各种能量的作用,其各个零部件、元器件、机构、装置和整台设备的各种参数都会发生变化。这些能量来自周围的介质(包括操作工人和维修工人的作用)、设备内部(设备及其组成部分在运转中经过变换、传递所获得的能量)和潜伏应力(设备零件在铸造、锻造、加工过程中残留的内应力和装配应力等)。能量包括机械能(设备所产生或获得的机械能除消耗于工作的部分外,有一部分还会以内应力形式保留在零件内部而使零件发生变形)、热能(周围介质温度的变化和运转中产生的热能都会对设备及其零部件产生影响)、化学能( 设备在含有水分和侵蚀成分的空气中或在侵蚀介质下工作,化学作用会直接破坏设备的部分零部件)、核能(原子核裂变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核能不仅会对设备的材料产生作用,甚至会改变材料的性质)、电磁能(电磁振荡对电子设备的干扰会使其元器件失效)、生物能(如热带地区有一种微生物能使某些塑料和金属受到破坏)。这些能量对设备作用的结果会使设备的零件发生变形、磨损、断裂、腐蚀等,引起设备参数发生变化,技术特性逐渐劣化,工作能力逐渐下降,最后导致故障的发生。

2、当前我国筑路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筑路工程普遍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范围广,施工人员多等特点,给施工管理带来不便,常常出现管理薄弱现象。相关人员管理意识不强,管理部门认为机械设备管理是施工现场的事,而施工部门则认为是管理问题,两者相互推卸责任,严重脱节,导致筑路机械设备管理无人问津,管理薄弱,更不用说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

2.2 机械装备落后,设备盲目购置

为了迎合不断发展的经济市场和不断提高的人类需求,施工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装备水平,引进一些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但有些企业没有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需要,未能科学地制订机械设备的发展规划和购置计划,未能正确预测所引进机械设备的市场使用前景,导致所购设备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新置设备如成“废物”。还有的企业为了一味追求设备的生产率,盲目购置一些大型设备,但又未能充分考虑所购设备会受到资源、市场消耗能力、搬迁运输、施工场地、环保、操作使用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投入使用后的运转费用难以维持,以致设备平均利用率很低,不得不停机处理,这些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3 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相互脱节

维修人员往往在维修的时候马马虎虎,对于设备的故障等情况,往往责任定位于使用人员或者维修人员,导致责任化不明晰。这样的结果严重阻碍了机械设备的使用率,严重降低了其使用寿命,更是增加的设备的使用费用。

2.4 设备维修“滞后”,浪费严重

由于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也就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个别维修人员为了贪图方便,对一些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加以修复利用,任凭其主观随意地报废,更有甚者,不考虑其它设备的整体性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得过且过,只要机械能动就交差了事,结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3、提高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实现全体规划具体负责方针。全面实施三定制度,所谓三定制度,指的是定机、定人以及定岗位。三定制度的实施,有利于管理机械设备,使之具备专人管理,专人维修以及专人操作。毋庸置疑,三定制度的实施,是机械设备管理的必然要素,其执行程度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利用率以及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因此,在三定制度的执行中,必须严格监测其执行效果,如无必要,尽量减少岗位变动,否则,有可能对机械管理存在不利因素。

3.2 实行点检、巡检、定检的预防维修制度

所谓点检制,指的是通过预防维修相关原则,通过定点检测,明晰机械设备相关性能,充分掌握机械故障的动态规律。点检制的实施有利于把机械设备故障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从而节约维修费用,减少工程施工损失。据悉,点检制能发现80%甚至以上的机械设备

故障。所谓巡检制,是进一步细化点检制,只能有相关技术人员,具备丰富的技术维修以及管理经验,在点检制的基础上,实现对机械重要设备进行监控,并指导操作人员。所谓定检制,就是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分析检查数据,并输入计算机中。定检制是点检制和巡检制的深化,详细保存检查相关数据,便于今后的维修,通过定检制能保证机械设备处于最优工作状态。

3.3 加强单机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充分监理台账动态管理,为今后的核算提供资料基础。并建立机械设备相关动态信息表,对机械实行动态跟踪。动态表相关信息能反映设备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的运行状况。消耗台账也必须健全,对于机械设备施工过程,必须记录详细的费用支出数据,基本将消耗台账的最小单位建立到单机。消耗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对于换新设备时,必须进行详细的审核,确定旧的设备不能使用后,才能更换新设备。对于新领的设备,必须确定负责人。建立单机核算帐目,加强经济核算。建立单机核算帐目。首先,根据设备生产记录和台班收费定额编制作业数量及收入情况表,在此基础上将消耗情况表、作业数量表、收入情况表汇总为收入成本表。加强经济核算,进行成本分析。为使成本真实可信,将每台设备的油耗和列表分析,进行研究。考核油耗是否正常,对同一厂家,同一机型的台班或里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反映出机械使用的正常与否。

参考文献:

[1] 谭继跃. 浅析筑路机械设备的科学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6).

[2] 刘英群. 对工程机械维修与养护工作的研究[J]. 今日科苑,2007(22).

第9篇

关键词:公路施工;筑路;机械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的加大, 公路交通事业也得到迅猛发展, 筑养路机械的总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 这给我国筑机生产企业和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 国外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施工企业也将不断涌入, 参与我国的市场竞争。这必然给我国施工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机会。先进管理知识和理念也对促进我国的筑机设备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带来深远的影响, 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公路施工中筑路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几点不足

1、设备配置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

一个企业的机械设备总量相对是固定的,但是它们的使用状态却时常在变化之中,这就对设备的配置提出了挑战。在现实情况下,很多企业的内部有不同的设备使用单位,在公司层面没有做好设备的配置以及设备的内部调剂使用制度,造成资源的浪费,不能做到“物尽其材”,甚至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

2、设备保养跟不上,造成设备“过劳死”

一些企业为了抢工程进度,对设备的使用争分夺秒,对设备的必要保养不及时甚至根本没有,短期来看对设备似乎影响不大,但设备的保养都是依据一定的科学根据合理安排的,一些细节的不注意很容易造成设备大修,严重损害设备的使用寿命。

3、施工过程中维修成本控制不严造成浪费

即使筑路机械设备的保养非常好,但在实际施工中维修还是必不可少的。施工环节中的维修往往具有紧迫性,对某一具体设备的维修费用进行成本核算的细节一般都会忽略。这就有可能造成浪费,特别是委托第三方维修,监管很难到位,容易造成隐性浪费。

4、机械设备维修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机械设备维修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设备维修的市场化是一个重要方向。现实中很多企业对一些大的、对专业要求较高的维修也紧抓不放,肥水不流外人田,维修技术不专业、效果不佳;设备管理人员对维修的验收也走过场,给机械设备的使用留下隐患。

二、公路施工中筑路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1 、加强设备的进场验收工作

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对施工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一台施工机械经常发生故障,不仅影响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还会增加机械设备的成本及工程成本;因此,对进场的机械设备应在开工前对其进行一次性全方位的保养、检修,以确保进入施工现场后能正常使用。机械设备进场前,项目部分管设备的专职人员应会同设备管理拥有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即将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详细的验收。包括分包方投入的设备和租赁的设备,都应该用相应的技术规范进行验收,建档立卡,并认真建立《机械设备技术状况表》,保证进场机械设备具有良好的性能状态,严禁设备带病进场。对租用的机械设备,必须签订租赁合同,明确设备安全作业和工程质量,租金计量与费用支付方法以及相应的违约责任,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2、做好公路施工中筑路机械设备的检查、保养和调试工作

(1)做好机械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工作。对所有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启动检查,并组织机械手对机械设备进行例行的保养,对于存在问题的机械设备,应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确保机械设备的各项性能。

(2)对于从事公路施工中筑路机械设备的检查、保养和调试工作的相关人员,要求其能够掌握操作规程、熟练操作技术后方可上机正常工作。

3、 加强公路施工中筑路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管理

公路施工中筑路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管理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相关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实时的观察设备的动态运行状况,及时排除设备的各种安全隐患,有效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2)相关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保养制度,在机械维修周期内做好机械的维修工作,使机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杜宇利用率高、易损坏、易出故障的机械设备应做好跟踪诊断,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性修理工作。第三,做好机械易损件的储备工作,避免因购件时间过长而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

4、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1)要求各种机械设备都应遵守《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 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检查规程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消除安全隐患。

(2)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操作技术培训、考核, 取得操作证后, 方可单独操作。

(3)执行定人、定机、定岗位的“三定”制度, 加强责任心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操作人员不仅要保证本机的安全,而且要保证协同作业人员的安全。

(4)结合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委派专人对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和指示装置进行检查,以确保安全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5)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施工人员的正确指挥, 精心操作。对于施工人员违反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可能引起危险事故的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

(6)设备安装完毕后, 要按规定进行调试,对安全装置进行可靠性试验,对整机要进行负荷试验,全部验收资料要记录存档。验收和试验都应遵照《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施行。

5、 筑路机械的维修管理

施工机械设备发生机械故障,一般都带来连锁反应,往往是一台设备发生故障,与该施工工艺相关的其它设备也必须停下,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维修的及时性及故障判断准确是至关重要的。施工企业组织专人维修、并作维修记录,以提高维修质量,杜绝返修现场,这也是节约资金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维修工多是季节性临时工,为克服他们的临时思想,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维修人员的工资发放可采取基本工资+奖金的发放方式,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很多公路工程项目工地的设备故障检测大多是维修工靠经验来判断,进行设备解体-更换配件-再组装的工艺流程,这种作业方法及时、方便、但也造成故障判断失误率高,返修率高等缺点。目前,虽有一些先进的新设备、新仪器,但价格昂贵,也不适应工地环境,工地维修车间也不可能配置,所以,对于一些维修工艺复杂,维修费投入高的项目应联系外协单位进行外修。

6、 建立机械设备报废机制

主要生产机械设备如严重影响安全、老旧机械设备因意外灾害和事故造成严重损坏,经验证和技术鉴定,确实不能使用而无法修复或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能耗高的机械设备,应予以报废。已达报废期限仍然使用的生产机械设备,以增加维修费用的方法进行奖励。按照机械设备折旧费用给付,未到报废期限提前报废的机械设备,折旧费用归入部门费用。不包括由于技术更新和技术进步自然淘汰的机械设备。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公路工程施工中,施工工艺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机械设备施工来实现的。因此,保证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抓好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成为施工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树军.加强管理,落实责任,搞好合作——浅谈新形势下公路工程机械管理的一些见解[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05)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