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0 11:05:45
导语:在小学体育教学反思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是缺乏系统的训练。体育作为一门学科,有它独特的知识体系。它以节奏、强度、优美、陶醉等许多体育要素构成了一个个奇妙无比的情感世界,给人们以无限的遐想、美感和力量。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感受、理解和表达体育内在的情感,就必须掌握这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基本的体育能力。尤其是节奏和强度,是体育缺一不可的基本要素,也是学习体育的基础和关键,需要长期的、有计划的有效训练。而这种有计划、有系统的体育技能培养恰恰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最得不到重视的,也是最欠缺的。
二是教师缺乏深入的反思。首先,体育教师大多数灵活,模仿能力强,擅长于感性思维.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即学即用,灵活运用的本领强。但是他们缺乏理性的思考、理论的积累和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他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听观摩课,而不注重理论的吸收和教育专著的阅读。这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也许能够很快地学到一些教学手段和形式,但“形”似了“神”却不似,不但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有时反而适得其反,迷失方向。其次,实践浮于表面。我们的实践仍停留在优化教学结构、丰富教学的形式,而非内在元素的挖掘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上。这种浮于表面的实践或许能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但很难找到“教什么”的答案。最后,没有良好的反思习惯。反思是教育人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品质,有了良好的反思习惯,就应不断地审视,调整自己的实践行为。而体育教师由于自身的性格特点和长期以来形成的专业学习习惯,往往多凭感觉做事,反思的良好习惯尚未很好的形成。
三是缺乏科学的引领。我曾多次与乡镇教师交流,到一些乡镇学校调研,调研的结果着实令人担忧。大多数年轻的教师不知道体育课究竟要给予孩子什么,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使用教材。体育没有情感,锻炼不能强身健体,无效的、非体育的活动充斥着课堂,体育课简直成了大杂烩,还美其名日:体育课程的“综合性”。在交流过程中执教教师非常坦率地说:“体育中的新理念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去落实,从教育杂志上及教研活动中所学到的课例基本上都不是教材上的内容。执教者不但动用了许多现代化的手段,而且信息量特别大,综合性、艺术性、表演性特强,这样的课我们平时根本无法实施。一是我们没有自主开发教材的能力,二是没有好的设备,三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这样的课至少得准备两个星期,那么一周十六节课该花多少时间来完成呢?我相信这些公开课的执教者平时也不可能这样去上课,更多的是实施教材上内容的‘家常课’。既然是家常课多,为什么不开展些家常课的研究呢?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我们一线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不是帮助更大吗?”一线教师真实、朴素的一番话道出了他们的困惑和需求,也道出了华而不实、浮躁的体育课堂教学现状。的确,我们对教师的评价究竟是立足于一、二节公开课,还是日常教学的水平、质量?我们教学研究的重点是如何自主开发课程,还是现有课程的实施水平?我们需要的是热闹的课堂气氛还是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实惠?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
对此,可通过以下三条路线来改进。
一、构建有效教学模式
所谓有效教学模式,就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身心的特点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的一种基本教学样式。说到教学模式,也许有的教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构建教学模式与实施教学的创新、形成个人教学风格是否矛盾?答案是否定的。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必定要经历“人格――出格――升格”这三个成长阶段。这里的“格”指的就是基本的教学模式。只有入了“格”,掌握了教学内在要求、基本规律方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举一反三,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我们的实践舞台上确实涌现了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优秀比赛课和观摩课,但这只是凤毛麟角。更多的教师因为对新课程标准和理念认识的不足而盲目照搬模仿。尤其是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更是令人担忧,有的一学期只是教会学生几节简单的操,基于这样的现实,我们首先应解决一个“入格”的问题,让教师清楚知道体育课、活动课等课型的教学要求是什么,课堂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体育课技能的培养又是如何渗透在每一节课中有计划、有系统、有规律地进行的。只有真正掌握了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教学方法,才有可能实现教学的创新,形成教学的风格。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研究机制,组建研究共同体,通过学习、讨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构建各种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并组建骨干力量开发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计划,供一线教师参考使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是指挥棒,是风向标,有怎样的评价和导向,往往就会有怎样的教学结果。体育教学之所以缺乏系统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有规范的学生体育成绩评价方案,没有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细则。学生体育素质的好差不会影响到教师的发展,更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长此以往,体育学科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体育教学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质量。因此,要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要有正确的评价和导向。
1.确立好课的评价标准。有了好课的标准,并形成了共识,那么就有了研究和实践的方向。我认为,好课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质。第一,有明确、适度的教学目标,且目标的达成度高。杜绝体育教学中的无的放矢。第二,教学内容的选择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切忌教学中的大杂烩现象。第三,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形式要简约、朴实、有效。杜绝浮躁、花哨和无病。第四,课堂民主、平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强。杜绝“满堂灌”“独角戏”的现象。第五,把体育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能潜移默化地渗透技能培养,突出体育性。第六,课堂有审美意蕴和文化气息。
2.改变优课评比的方法。我们的优课评比都给了选手很长的准备时间,而且参赛内容各不相同。这种不统一比赛内容、不限定备课时间和备课人员的比赛根本没有可比性。这种比赛不但不能很好地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反而助长了教师功利、浮躁、投机的不良思想。因此,希望教研部门改变评比的方式方
法,如,统一比赛内容,限定准备时间并独立备课。这样的比赛才会真正体现教师的业务水平,才会促进教师进行日常教学的研究。
3.完善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考核方案。体育是中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目,在体育课程标准中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应该把体育视作同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一样重要,每学期末组织相应的学习情况调查,体育教师应该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认真制订考核方案。这样体育课堂教学才会得到真正的规范。
4.定期开展主题『生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是教师学习交流、碰撞、反思、获得的一个重要载体,有了这个载体,教师就有了学习的阵地,有了研究的热情和研究的方向。作为教研部门要围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活动,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切实帮助教师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教学中的疑难杂症。三、提升自我专业素养
有怎样的教师就会有怎样的教育,教师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中小学体育教师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但从事教学工作,除了需要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外,还需要具备教育教学的专业理论和素养,需要较为丰富的文化积淀,需要独特的人格魅力,需要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因此,要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还必须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1.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有了这份“爱”,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会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和目标,就会积极地、无怨无悔地投身体育研究。
2.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新课程拓展了体育的领域,体育标准中提到的基本理念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新教材中通过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体育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内容的整合,更是从不同的侧面体现出鲜明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更多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尤其是与体育有着密切关系的社会、历史、文学、舞蹈等,从而帮助孩子理解体育的意义和作用,加深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
1 反思性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教学反思的意义在于科学的“扬弃”。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体育教师把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体育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教学与反思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不仅可以使自己真正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欢悦,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思维品质,从而使教师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内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罕有所滑坡。”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十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研讨、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维的过程。
2 教学反思的途径
2.1 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反思。
教学目标是影响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全面,教师应多思考“我为什么做我所做的”。体育教师要根据整节课的教学实践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反思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教材的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通过该节课的学习,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可行,要做到:
一、明确目标,让教学实践不盲目。教学时要把握总体目标。明确阶段性目标。定准课时目标。只有明确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实验才会做到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
二、整合课程资源,让知识鲜活起来。教师要活用教材资源、利用生活资源、捕捉课堂资源。课堂互动经常会生成各种各样的资源。教学时特别关注并捕捉一些有价值的资源加以利用。如学生在练习时,有的整套动作做得好,有的某一环节做得很棒,有的提出的问题特别有思考价值,有的出现错误带有普遍性等,及时捕捉并加以利用。
三、实施有效教学,使课堂活而不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竞相发言,课堂非常热闹。必须理性对待,实施有效教学,让课堂活而不乱。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要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要重视培养学生必要的课堂习惯、独立学习习惯、小组合作性学习习惯的养成。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要清楚,过程要落实,要有实在的成效,真正让孩子学有所得。要扎扎实实地进行双基和良好习惯的训练。
2.2 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反思。
2.2.1 反思体育课堂上教学内容是否根据教学目标开发、利用学习资源,使之符合学生的经验、情趣和认知规律等。
2.2.2 反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2.2.3 反思能否按照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例如:在技巧学习的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了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安全的基础上敢于尝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即使点拨,诱导,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思考,自主活动,自主创造,自我管理的活动方式,同时心理也获得了愉快的体验。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只提出目的和要求,小组讨论练习的方案,通过比赛,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启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反应性和灵敏性。其次,通过一些奔跑和跳跃练习和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4 反思能否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进程以及突发事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2.3 对体育教学结构的反思。
2.3.1 反思教学结构是否按照学生的身体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划分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根据教学过程中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可分为: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各阶段有其独特的功能,既紧密联系,又互相渗透。
2.3.2 反思教学结构上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取向,是否把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有效统一。两种学习形态将认知与情感、指导与非指导、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动与受动、外部物质活动与内部意识活动、个体与群体等诸因素加以协调、平衡,从而使教学过程为一个认识与发展的过程。
2.3.3 反思是否结合教学实践选择和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达到艺术水平。如: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是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也是体现主体性教学的一种现代教学思想。每节课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以“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印象,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并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发现性思维及多样性思维和自我的创新能力。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采用了尝试,启发,点拨的方法。使学生对新动作有个总体的了解,同时根据不同水平,让学生自主选择辅助练习,完善技能的不同练习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还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超越过去那种“授之以鱼”的被动教学模式,更好地贯彻“授之以渔”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会学、会用、会举一反三。通过热身游戏和素质练习游戏也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爱军等高尚思想。
2.4 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反思 。
2.4.1 反思是否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依据以下几方面: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规律和原则,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可接受水平,教师本身的素养和学校提供的条件等。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2.4.2 反思能否根据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和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优化教学方法。如: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境教学是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体育教学是一种艺术,其效果好坏与教师的语言表达有直接关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上得生动活泼,我运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来带领学生投入体育教学中。例如课题为:抢险、2008北京奥运等。均以情境的形式来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较好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有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和培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生产劳动中,例如课题:“播种”、“丰收的场面”等。使学生对劳动产生间接的兴趣。而学生对体育活动直接的兴趣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无论多大的学生都如此,教学时学生自主地进行游戏竞赛活动,情绪特别高涨,竞争特别激烈,对其生理机能有良好的提高作用,使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还意犹未尽,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锻炼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反思教法与学法是否统一,是否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学中,教师可引导个别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分别做示范,或让学生分组协作练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2.5 对体育教学教具与使用的反思。
2.5.1 反思教学教具是否合理配置,每一种教具均有其长处和短处,关键是使用者能否扬长避短。教具是为教学服务的,一切取决于教学的需要,切忌为用教具而选用教具。
2.5.2 反思教学教具是否合理使用。一节课中不必同时使用许多种教学教具,但所选用的教具,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其功能,做到用足用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2.6 对体育教学管理的反思。
2.6.1 反思是否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可创设生动有趣的语言情景。例如:教师可采用实物、图画、简笔画创设情景。还有,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开展游戏、比赛等活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熟悉和巩固语言知识,并在竞赛中得到红星奖励,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2.6.2 反思课堂教学管理手段是否得当,是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可通过竞争机制实现。教学过程中引入竞赛机制要努力创设成功的阶梯目标,要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为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创造不同层次的成功体验的机会,采取小步走、高密度,多变化、勤鼓励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在用中学,学中用,在反复的实践中稳步提高,把学与用有效地结合起来。
3 反思后的调控
3.1 反思以后如何再上好这节课。
例如,自己在完成水平四《投掷》这节课后进行反思。从整体而言,是符合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抓住四年级学生爱玩的年龄特征,以玩的形式贯穿于可得始终,使学生在玩中有学,玩有所获,利用一张小纸片制作成“纸飞机”、“纸炮”、“纸球”等教具让学生较成功地完成了学习的任务。学生通过一堂课学习,基本解决了投掷中的重点、难点“鞭打”动作,达到了“汗、会、乐”的教学效果。不足之处:如在玩“纸炮”时,教师要讲解启发一下“怎样才能使纸炮甩响,这其实就是投掷中的一个鞭打动作”,使学生在玩中更好地与主教材联系起来,为主教材服务,达到“玩中有学”的效果。
3.2 反思下一节课怎么做。
下一节课教师首先要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接着采用多种合理教学方法进行巩固练习。
3.3 反思个人的教学技能在哪几个方面需要提高。
反思一:注重转变角色,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新课标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的一个重点是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 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如引导学生体验玩绳,教师示范简单的玩绳方法,然后提出精彩的玩绳方法来自大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教师则巡回观察、指导、鼓励、帮助,让学生更加有信心完成动作。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讨论、互评、表演评比的形式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 使整堂课充满了欢声笑语。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开始的示范,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引导,提出“要求”实际上是给学生设置学习目标,学生则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了自主的探究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参与,创新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因此,只有我们体育教师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才能使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反思二:注重器材的一材多用,发挥体育资源的多功能性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下,体育器材的作用仅仅是教学内容的辅助教具,如看到垫子就要练习滚翻,看到垒球就要练习投掷等,而新课标提出要利用和开发器材资源,来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发挥创新精神, 合理利用和开发体育资源。一次课中,我合理地利用和发挥器材的多功能性,确立以绳子为中心,提出明确的练习目标,突出“玩”字,让学生的思路始终围绕绳子而进行,从而激发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身心协调发展。从玩绳器材创编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到,玩绳可以一组一条绳子,也可以两条,甚至可以每人一条。不同数量的绳子, 都可以玩出不同的水平。同样在其他常见的器材中,只要加以开发,也能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如垫子,我们可以开发出推小车、作为跳跃的障碍高度等; 如垒球,我们可以踢、可以抛、可以滚、可以换物跳等。
只要体育教师善于开发和利用器材, 以学生的需要和实践为出发点,我们的课堂教学必将焕发出更新、更强的生命力。
反思三: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注体验成功的优越性
让每位学生都能乐学、爱学,对体育学习抱有极大的兴趣, 这是体育教学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本课一开始,教师设置玩绳情境,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愉快和好奇的心理,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玩绳的展示设计中,教师要求把最佳的方法展示和评比, 并把与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相联系的练习和大家一起练习、一起分享,使学生的努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肯定,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无形中告诉学生:只要付出,必定会有所收获。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始终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让成功的喜悦传遍体育课堂。
反思四:关注个体差异,突出合作探究的实效性
学生在体能、运动技能、爱好、能力、个性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评价的实施,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本案例由于在分组中没有考虑学生的差异, 只求自由分组,形成好的小组,各方面都突出,差的小组什么都不行,就出现学生课后要求换组的想法。如果不加以改善,久而久之,在课堂中将无法融合集体,使学生产生体育学习的自卑感,丧失体育学习的兴趣。在课后的调查中,85%以上的学生都认为,自由组合与教师调配相结合的分组最佳。这样,既可以与自己要好的伙伴分成一组,又可以使各小组能力、水平都差不多,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合作学习。在这样分组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中更应关注相对而言能力较弱的小组,让他们在教师的关注下,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反思五:关注技能教学的过程和评价,突出教学的层次性
一、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上反思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生受用终身的事情,同时学生的习惯也影响着课堂效率,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有利于课堂教学。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向学生讲解传授一些必要的方法、培养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课堂的教学很有帮助。如课前学生会自觉地充分地预习,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会节约很多时间,效率也就提高了。学习高效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生成、不断追求的过程,而且会因老师而异、因学生而异、因教学内容和目标而异。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和变通能力。相信只要不断思考、不断研究,自己的课堂会越来越高效。
二、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反思
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重点引导的,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
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我从很早就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如何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读文中就会自觉的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那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就会更浓了。
2.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创造性思维是人问题的开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三、在探究性学习上教学反思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何为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
四、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反思
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舞台,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师生关系。《语文课程标准》引进了“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培养学生在对话中的创造性。这一问题,在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见,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而实践中,有的教师对“对话”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肤浅,甚至歪曲。课堂上貌似平等的对话,但实际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师生的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127-01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师们都在认真体会新课改的新理念,不断地实践与反思,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同时也出现了值得我们思考的若干问题。
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
(一)过于注重“情感熏陶”,忽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很注意学生情感培养和熏陶,师生互动、情感交流都比较好。但似乎又不约而同地走了另一个极端:忽视了基础知识传授。笔者认为,语文知识传承与情感态度培养同等重要,在教学中不能顾此失彼。如,某教师教学《月光曲》,教师的课堂内容是这样的:配合录像讲解《月光曲》的情感意境;让学生欣赏音乐后畅谈感受;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幅图画。课文中的字、词、句基本不讲,课文内容也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结果整整两节课就在音乐声、放映录像、教师的煽情语言和学生的抒感的交谈和绘画中完成的。这课很浓情,可怎么看都不像语文课,倒像是音乐欣赏课。课后笔者对学生进行知识检查,发现不少学生把“券”“恬”等字读错或写错,不少学生没能真正理解“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兄妹俩听”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的朗读水平不如意,等等。这些最基础的语文知识都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需要教师的传授和训练。
(二)过于注重“课堂氛围”,忽视文本阅读指导
许多老师不管什么语文课学生还没进行充分自主地学习,还没有仔仔细细地阅读,就来演一演,唱一唱,只求外显的热闹的形式。一堂课就这样片面地追求形式,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学习活动缺乏内涵与深度。看似气氛热烈,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未真正得到提高。如课文《这儿真好》:学生刚读完一遍,老师就忙着给每个小组的学生发小草、鲜花、树苗、小岛等图片,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帮助小熊打扮荒岛,学生们兴奋异常大呼小叫,忙这忙那。这样的一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是预料之中的。事实上,教师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读的指导。
(三)过于注重教学媒体,忽视学生能力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们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与方法丰富了语文教学的信息载体与传输梁道,为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为用而用”,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能,体现现代化,这种不顾教学内容而滥用多媒体的教学反而弄巧成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比如盛夏时节,南方的学生学习《荷花》,老师完全可以带学生到荷池边观赏、欣赏荷花的千姿百态,近距离感受荷花的美,甚至还能让学生摸一摸荷叶、闻一闻荷花的清香,可偏偏有的老师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制作课件,这样做的实际效果值得怀疑。更有甚者部分老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强化视听影响,弱化文本解读。
如课文《鸟岛》中有这样一段文字:6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世界。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凭借这段文宇,我们很容易地想象到:这里的确是鸟的天堂。湖畔边、蓝天上,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叽叽啾啾,呼朋引伴翩翩起舞。这是多么热闹而壮观的场景。事实上学生根据课文语言展开的想象可能更加丰富。而有些老师不是让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感悟课文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而是迫不及待地出示多媒体课件:湖岸边,历历可数的几只鸟在漫步,隐隐约约的不远处,可见一些零零星星的一些鸟蛋。单调的画面毫无美感,与课文描写的情景相去甚远。这样运用的多媒体不仅束缚学生的思维还影响甚至破坏了学生的阅读品味。而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是不能离开对文字的感悟,用画面代替学生的想象这是与语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二、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的反思
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一)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要防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又放弃教师主导作用的状况出现。前提是尊重主体、相信主体,落实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与此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把学生的主体性引向正确轨道。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应削弱应加强。
(二)用好教科书和引进相关资源的关系
要否定“课本为中心”,不应把教科书适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教科书仍然是教学的重要凭借。要用好教科书,落实教材的基本要求。更要用好教科书,凭借教材培养各项语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警惕出现课文还没怎么研读就把教材甩在一边,过早、过多地补充其他内容(包括滥用多媒体)或花样翻新地过多安排与语文学习关系不大的活动的做法。
(三)课内和课外语文学习的关系
要否定“课堂为中心”,反对把师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室里,小学语文教学要由封闭走向开放,但课堂教学仍然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首先,我们要大力研究课改形势下的语文教学,要在教室里上开放的语文课,要做到实而活,省时高效。我们还要探索在自然、在社会、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新路子。特别是加强课外自主识字的引导,课外阅读以及课外练笔的指导,逐步实现课程教学、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的结合,形成语文教育的合力,提高母语教学的水平。
总之,我们要脚踏实地的不懈地探索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教学是科学,需要学习,更需要自己求索。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动机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问题解决的学习,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它强调学习者根据一定的经验背景,在与创设情境的互动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对知识、技术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分析、加工,从而完成意义建构,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堂教学是智力活动与身体活动(身体练习)的有机结合,因此,进行研究性学习是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根本性改革,把课堂交给学生,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通过课堂创设的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身体练习,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从而扩展学生的体质、个性、能力发展的自由空间。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形成研究性学习动机。
问题的提出,是思维的最基本动机,而思维活动总是围绕着问题的出现而进行的。教师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为思维中心,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对知识的积极思维,对技术动作的主动探究,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使其产生获取新知识的好奇心和对新技术动作练习、实践体验的好胜心,形成主动研究的学习动机。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魅力,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使所学内容的本身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唤起其积极性,点燃求知的欲望。如投掷垒球教学的投准练习时,教师突破以往的先讲解示范,后学生练习的传统方法,先创设问题情境:学习,你们手握的垒球就是反坦克导弹,请你们在规定的距离外,用自己认为命中率较高的发射方式(投掷姿势),比较准确地击中敌人在行进中的坦克(坦克用纸皮箱绘制成,教师用绳拉动,使其较慢地匀速行进),狠狠地打击犯我们家园的侵略者,保卫祖国(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此情景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高涨情绪,主动进入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由练习。结果学生的投掷姿势多种多样:有用力挥臂投掷的(投掷的准确性很难掌握);有抛掷的(力度较难掌握);有运用手腕、指力投的(比较准确)等等,但命中率普遍较低。学生练习积极,气氛非常活跃,充分发挥了的创新精神,体现了学生的运动智力。同时,因为只有少数人能击中目标,使学生对自己的发射方式(投掷姿势)是否最佳产生质疑。质疑的产生是吸引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的驱动力,是促进学生积极分析、解决问题,进一步推动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的源头。
二、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是支持者,学生是实施者,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教师通过各种直观的教学手段,点明问题的关键,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创造条件,减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盲目性,使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可操作性,进而扩大解决问题的范围;使学生对新的技术动作的探索活动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维持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问题的分析、解决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并积极参与练习、实践体验,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技能,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如根据上述例子,学生出现多种投掷姿势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针对性的课堂讨论:哪种投掷姿势才能成为“神投手”?使讨论有主题、有方向、有目标;使讨论对出现的问题具有针对性、思考性,能吸引、推动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讨论中思考问题,在比较中分析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参与到讨论中,并要起到剂和指向的作用,利用直观的讲解示范,引导、启发、鼓励学生讨论争辩、演示比较,及时地进行信息反馈,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分享彼此的思维、见解、知识及交流彼此情感的场所,求得新的发现,通过归纳、概括,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效果,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
三、利用实践活动,促进练习的积极性,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实践活动的过程是体现对知识、动作技术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练习内容及场地器材的设计中挖掘其新颖性和趣味性因素,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结论而形造一个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投入实践活动,在课堂上把动脑、动手和谐地结合。如着重提高身体素质时,采用竞赛、游戏等形式,培养竞争意识,激发荣誉感、责任心和进取心;着重掌握知识、技术、技能时,采用多种辅助器材及改变难度的练习来帮助体验动作,形成正确的运动知觉,培养分析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运用学习的知识、动作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让知识、动作技术在实践的过程中延伸,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如投远是连贯协调运用下肢、躯干、手臂、手腕、指的力量,以最佳的出手角度尽力向前投掷;而投准是协调运用腕、指的力量,并合理地把握力度,对准目标进行投掷。让学生在练习、实践的过程理解、掌握要领、运用技术动作,解决实际问题。如投掷要既远又准时,要求学生根据实际,在实践中改良、组合,合理运用知识、技术,减少负迁移,促使学习、探究的内在动机延续不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促进记忆力、想象力及应变能力的提高,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敏性与创造性。
四、技术规范、讲解正确。
Abstract: 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 teaching is a teaching activity which is completed by theory teachers, train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is teaching activity, teachers are planners, directors and supervisors in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students are the main body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aking the linear cutting of mould major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eaching of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analyzes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ffect.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职学校;模具专业;线切割;案例
Key words: 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 teaching;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mould major;linear cutting;case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274-03
0 引言
随着我国模具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模具生产企业的增加,企业对模具制造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中职学校作为企业用工的主要提供方和培养方,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模具制造人才,是每个中职学校所应该重视和思考的。
1 现有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中职学生知识基础普遍薄弱,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很多学生都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有的学生还有厌学情绪。而模具专业恰恰又是一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的学科,它是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培养原则,以向企业输送合格的面向生产一线的各种模具制造人才为培养目标。通过对大量模具生产企业的调研,我们了解到企业在用人需求方面和学校培养模式上存在着不能对接的状况,以至于一方面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造成学生就业满意度低;而另一方面,企业招收不到所需的专业人员,造成企业“用工荒”。总结其原因有两个:
①学生毕业时的知识与技能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必须经过企业的再培养才能为企业工作。
而学生工作的不稳定,流动性大引起了企业的担扰与不满,导致企业不愿意对新进学生进行培养,宁愿去招收社会上的熟练人员。
②学生的自我期望值过高,导致对某些企业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璄过分挑剔与不满。
现有的传统教学方法,是单一的“讲、练、考”的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效果不理想。例如,现在的线切割教学主要是教会学生了解线切割火花机的工作原理,训练学生编制线切割火花机程序、教会学生如何操作和维修线切割火花机设备。现在的理论学习在课堂由理论教师讲授,实践学习在实训场所由实训教师指导,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开各自教学,没有很好的联系起来,有时还会出现相互矛盾,最后造成学生学习的效果不理想、掌握的技能不理想。根据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技能要求,为了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必须采用适合中职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专业教学一定要有深度、有重点,要与企业的需求对接,以保证每一位学生在毕业时真正的拥有一技之长,不需要企业再作培养即可达到企业之要求!为此我校改变了现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由理论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一项教学任务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2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从确定教学任务、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计划、教学效果评估的整个工作过程入手,体现了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与运用能让学生更早接触到和企业类似的工作环境,从而了解未来工作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最终运用自已的能力和团队的智慧共同解决这些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机会。这种教学法对中职生的培养很有针对性。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完成教学任务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还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理论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可以相互学习与交流,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既有利于学生也有利于教师。
3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模具专业线切割实训中的教学案例
3.1 确定教学任务 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教学任务的选定要以教学计划为依据,要和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紧密结合,要完全按照企业的要求去做,由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共同来确定每次的教学任务。为此我们按照企业制造模具过程中的一道工序,用线切割加工一个模具零件—冷冲模具的凸模。首先要求学生学会用AUTOCAD软件画出零件图;再编制一个加工该零件的线切割程序;操作线切割机设备将该零件加工出来,最后使用各种量具检测该零件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数据。零件如图1所示。
3.2 教学目标的分析 该项目的特点是:综合性较强,知识的覆盖面较宽,要求学生掌握很多专业知识,机械制图、AUTOCAD软件、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电加工原理及编制程序、操作线切割火花机设备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通过完成这个零件的加工,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培养动手能力外,还要求学生养成吃苦耐劳、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团结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独立的用AUTOCAD软件画出零件图并标注公差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编制出供加工使用的线切割程序;用线切割火花机把零件加工出来,教会学生分别用G码ISO格式和三B格式编写线切割程序,再教会学生接线切割的钼丝。最后再使用各种量具对零件进行检测。
3.3 教学的实施 教学环境:现有一个班的学生48人,有多媒体教室1间内有50台电脑、有实训用的线切割火花机10台,多媒体教室就建在实训车间里边,各种检测用的量具则摆放在教室里面,各种加工制造模具用的设备则摆放在教室周围,周围用铝合金加玻璃围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理实一体化教室。
教学过程:此次教学时间为1周5天。学生坐在教室里每人一台电脑,先由理论教师讲授线切割电火花机的放电工作原理、工作特点、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及此项加工方法的优缺点。用AUTOCAD软件画出需加工的模具零件图,再编制出加工模具零件的线切割程序。再由实训指导教师对照线切割机讲解线切割机器各部件的名称、内部的构造及日常维护和保养,把学生分成10组,每组4-5人,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进行进行搭配,再指定一个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协助教师,每组使用一台线切割机,每组学生都需从设计—编程—制造,最终完成一个合格的产品。要求全班48个学生每个人都要独立从画图、编程、加工到检测完成2个零件,其中分别用G码ISO格式和三B格式编写线切割程序,每个学生用自已所编写的两种程序分别加工出两个产品,要比较不同格式编程加工出来的零件质量,再检测哪个产品的质量好。每个学生都要亲自动手操做线切割机,特别要每个学生学会接线切割钼丝。
理论教师在教会学生用AUTOCAD软件画好加工图后,重点要教会学生用G代码的G01、G02、G03、G04命今编写ISO格式的程序;要使学生明白与掌握G01、G02 G03、G04命令的作用和使用范围。再教会学生使用三B格式编写线切割程序,要使学生明白与掌握BXBYBJGX\
YL1\2\3\4;BXBYBJGX\YSR1\2\3\4和BXBYBJGX\YNR1\2\
3\4命令的作用和使用范围。实训指导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把编写好的程序输入到线切割机的控制器里,怎样摆放与固定待加工的毛坯,怎样用百分表去校正工件、怎样操作线切割机设备,重点教会学生如何设置线切割的参数和怎样接线切割的钼丝,在加工中线切割机如果出现故障和问题,还要教会学生怎么排除故障解决问题,工作完成后还要教学生怎样保养线切割机。
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敬业精神、创业能力、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3.4 教学质量的评估 教学任务完成后要对每个学生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与评定,由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及教师评估组成,可对学生完成本次教学任务的质量、时间、参与程度、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如表2所示。
通过这样的质量评估,学生可发现自已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上的不足,以及取得的成绩和收获。教师要在总结评估中充分肯定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也要指出其在教学任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学生个人在此次教学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及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给出此次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成绩。
4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效果与反思
4.1 实践效果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模具线切割实训中的应用,由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实训设备就教室旁边,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其效果首先体现在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积极的学习态度、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很好的学习成绩。当每个学生有了明确而具体的工作任务后,他们会更加主动去学习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并能很好的运用这些学到的知识和技术,遇到问题也会自已处理,而且能做到文明操作,对于尺寸精度的控制能做到加工前根据钼丝的直径、尺寸要求仔细计算出放电间隙,加工中仔细检查,加工后认真测量。教师在讲解理论课和实践课时学生都能非常认真的听课,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意愿,学习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是团队共同学习、操作,除了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助精神和相互沟通能力。通过此次理实一体化教育学,2009级模具3班的48个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操成绩全部合格,其中31个学生的成绩为优秀。通过这次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使理论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加强和提升,对现代中职教学的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4.2 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探索的问题。由于教师的水平有限,学生的能力有限,只能做一些比较简单的零件,还不能加工一些企业里有难度的产品,如果能在今后的实训中实现校企合作,加工一些有难度的企业产品,则可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特别是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快的被企业所用。
现在我校的模具专业师资,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模具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学校应将专业教师有计划地送到企业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岗位实践和见习,根据对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教学需求进行实战培训,重点放在工艺技术、解决问题等方面。同时也可以从企业中招聘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组织能力强的模具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还不能够符合、贴近、领会企业的要求,常常是两边相去甚远。笔者认为其解决的办法就是学校的教育要走进企业,可以和企业联合办学,就像我们常常讲的德国的双轨制那样,制定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计划,一方面教学内容应讲究“实用”,对所开设的课程要删繁就简,削枝强干。课程所讲授的内容,重点应放在与实践有紧密联系的知识点上,如制图课的重点放在读图、识图上;机制工艺课的重点放在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工艺安排以及切削三要素的讲解等方面;材料课的重点应是合金工具钢、合金结构钢、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等材料的加工特性上,模具设计和制造课程要重点讲解塑料和冷冲模具制造的内容。
再就是目前没有适合的教材,要编写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新教材。在编写新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教材时,要请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参与编写,这样才会更加适应今后的教学。另一方面实行技能证书与毕业证书结合的双证书或多证书教育,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使学生获得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模具设计师和模具制造工等级
证书。
5 结束语
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加强,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进一步掌握了专业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推行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与车间零距离、理论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技师零距离、学生与学徒零距离”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与技师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育人与生产合一,学校与企业管理合一,教室与工厂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1-0062-02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安排了思考题,与实验版在中、高年级才安排思考题相比,这次修订给了学生较大的思维发展空间,也给了教师较大的教学研究空间。数学思考题是弹性教学内容,它有利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使他们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从而促进他们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才能,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思维水平有限,思考题的教学常常不能达到编者的预期目标。
苏教版二下“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练习六”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赵强家养的鸡比鸭多30只,后来又买来30只鸡和45只鸭。现在是鸡多还是鸭多,多多少只?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参的要求,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有两种思路:一是抵消,二是假设。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错误率非常高,有的学生即便知道了结果,也说不出所以然。
这道思考题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但仔细分析教材,这道题在这个单元教学并非没有可能。
本册教材安排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内容,但都没有安排独立的教学单元。在这一单元教学加法和减法时,安排了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是因为其数量关系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只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联系加减法的含义,就能正确地列出算式;二是因为结合计算教学适当安排一些实际问题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计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步体会到学习计算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进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教材结合基础知识的教学相机安排了一些思考题。在此之前,教材已经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学生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思考题的经验和能力。
在深入分析教材和学生思维实际的基础上,我开展了一次教学尝试,以下为主要教学片段:
1.借助直观,形成数量关系的表象。
师:我们怎样用线段图来表示鸡和鸭原来的只数呢?
生:先画出鸡和鸭同样多的部分,再画出鸡比鸭多的部分。
师:这时鸡比鸭怎样?
生:鸡比鸭多30只。
师:那又买来30只鸡怎么用线段图来表示呢?
生:再画一小段表示鸡比鸭多30只。
师:这时鸡比鸭多多少只了?
生:60只。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原来多30只,现在又多30只,一共多了60只。
师:鸭的只数有没有变化?怎样表示呢?
生:鸭买来了45只,在鸭的后面画一小段表示鸭增加的只数。
师:这时鸡多还是鸭多?你怎么知道的?
生:鸡多,因为鸡两次多了60只,鸭只多了45只。
师:鸡比鸭多多少只?
生:15只。
师:怎么计算的?
生:60-45=15(只)。
2.分步呈现,顺应学生的思维促进理解。
首先呈现:赵强家养的鸡比鸭多30只。
师:根据这个信息,谁能说一说赵强家的鸡可能有多少只?鸭可能有多少只?
生:鸡可能有40只,鸭有10只。
其次呈现:又买来30只鸡。
师:好,现在又买来30只鸡,那么现在一共有多少只鸡?
生:一共有40+30=70(只)。
最后呈现:又买来45只鸭。
师:现在一共有多少只鸭?
生:一共有10+45=55(只)。
师:现在鸡和鸭的只数都知道了,你能知道鸡比鸭多多少只吗?
生:多70-55=15(只)。
师:同学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据试一试,看最后所得的结果是不是一样的。
生:是一样的,鸡比鸭多15只。
3.变换数据,在举一反三中理解数量关系。
出示第一个信息:赵强家养的鸡比鸭多30只。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三个问题:如果买来10只鸡和10只鸭,鸡比鸭多多少只?如果买来10只鸡和5只鸭,鸡比鸭多多少只呢?如果买来5只鸡和10只鸭,鸡又比鸭多多少只?
生:买来10只鸡和10只鸭,鸡就比鸭还多30只。
师:什么只数变了?什么只数没变?
生:鸡和鸭的只数变了,鸡比鸭多的只数没变,还是多30只。
师:也就是说,鸡和鸭买来的同样多,鸡就还比鸭多30只。
师:如果买来10只鸡和5只鸭,又是怎样的?
生:鸡更比鸭多了。
师:多多少只?你怎么知道的?
生:多35只。原来多30只,现在又多了5只,一共多了35只。
师:买来5只鸡和10只鸭,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生:鸡比鸭不是多30只了,而是多25只。
师:为什么呢?
生:原来多30只,后来鸭比鸡多了5只,去掉5只就只多25只了。
师:这样一多一少相互抵消,剩下的就是鸡比鸭多的只数了。
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次的教学实践使我再次认识到教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学生创造性地学。立足于学,我们的教才会彰显色彩。立足于学,就要做到学生在哪里,课堂就在哪里;学生的思维在哪里,教学就从哪里起步。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因此,抽象的知识必须建立在直观的感知和理解基础之上,线段图对于理解两个量的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则是最合适的方法。
所以,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我以线段图开路,借助直观的线段图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既理清了鸡和鸭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也体会到了数量之间的变化,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如果说第一个环节画线段图的方法是针对抵消法而言的,那么分步呈现则可以促进学生理解假设法。前者关注数量的变化,后者则注重由已知到未知,顺应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发展数学思考。这样通过三个层次的呈现,学生的思路很清晰,普遍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即便计算步骤达到了三步,学生也是能够接受的,而且数字是他们自己设计的,理解起来自然就比较容易。
关键词:小学教学;问题;原因对策
一、小学教师教学反思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1.教学反思的形式层面
(1)格式比较单一,有模式化的倾向
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广大教师来说,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是人人皆知,但在实践中究竟该如何操作,怎样写教学反思,不少教师深感困惑而无从下手。在这种情况下,介绍或给出一些教学反思的案例,让教师大致明确其格式或样子本身是非常必要的。但反观我们的现实却不难发现,众多教师写出的教学反思案例其格式基本上如出一辙,有教师将其总结概括为“先写不足之处,然后写获得启示,最后写怎样运用”,而这种格式的套用对于其教学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2)为应付检查,流于形式
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这样的倾向:不少教师把写教学反思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是浪费时间,往往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才勉强胡乱完成。这样,教学反思的撰写就成了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教学反思的实际价值根本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诚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2.教学反思的内容层面
(1)全面而不深刻
通过查阅众多的反思案例,不难发现,比较成形的教学反思一般都在内容方面较为全面,大都从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今后改进等角度进行论述,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但多为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虽然全面但缺乏深刻性,给人的感觉很是空泛,似乎大家谈的几乎大同小异,没什么区别。
(2)零散而不系统
目前,教学反思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反思的内容比较分散、零碎、没有形成合力、不连贯、缺乏系统性等现象。一些教师常常是这次反思某一问题,下次反思就又换成了另一问题,有东一鳞西一爪的感觉,结果是每个问题都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对问题较为连贯的、成体系的深入思考和认识。
(3)重教师而轻学生
当前教学反思案例所表现出的一种明显的倾向是:反思的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效果等“教师怎么样教”这一层面,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的并不多见,而这种做法是很有局限性的。
(4)多叙事而少分析
存在于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中的另一问题就是反思文章往往充斥着很大篇幅的教学过程和流程的描述,客观记录描述的比重很大,而透彻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则较为欠缺,对应反思的核心内容往往是简单地一笔带过,这样的反思过于概括、流于表层、较为肤浅,仅仅简单地概述了不完善的几方面,而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如何在下次教学中改进等至关重要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分析和探讨,在理论认识的深广度以及实践的改进完善方面都没能发挥教学反思应有的作用。
二、原因分析与建议
1.观念意识方面:对教学反思的认识不足
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自觉地对已有的教学事件进行的审视、梳理、再认识和再思考的过程。主要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这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2.思维品质方面:教学反思的深广度欠缺
教学反思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尽管思维是看不见、摸不着,仿佛来无踪去无影的,却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品质。人们一般认为思维具有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四类品质。同样,教学反思也应该具有这四类品质。但目前我们的教学反思,还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深度和广度。
3.外部的客观因素:小学教师工作繁忙、时间紧张
在我国,小学的教学任务普遍都很繁重,教师的日程安排很紧张,这使教师即使愿意也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教学反思活动。平日里学校行政工作、课外活动、辅导学生、与家长交流、批改作业、备课等等工作事项已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教师不仅要正确看待教学反思,还要加强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的学习,力求通过自身的学习和亲身体验,在教学实践中将教学理论转化为自己的品格和教学风格,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在实践中提升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总之,教学反思的有效开展和切实落实有赖于教师自己认真努力,积极思维,长期坚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