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2 09:07:42
导语:在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根据县委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的工作要求,旅游局紧紧围绕目标任务,狠抓落实,结合固定资产重点项目工作分解立项要求,继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现将2009年上半年的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凤凰谷旅游区基础设施项目。今年以来,凤凰谷旅游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原有规划、项目建议书、可研的基础上,按照整合资源、科学规划的总体思路,将菌子山、老场天然牧场、飞来寺、凤凰谷、五龙旅游小镇、南丹山等景区景点作为一个大景区包装,统称凤凰谷旅游区。一是完成了凤凰谷旅游区规划修编、可研编制及评审工作;二是累计投入165万元,完成部份游路栈道维修,景区停车场的砂石铺设,景区职工生活用房的维修;三是完成景区指示、警示牌、景点简介牌安装工作。
2、五龙旅游小镇一期开发工程项目。上半年累计投入210万元,完成项目建设用地的征地补偿工作,完成建设项目工地的“三通一平”工作,完成一幢三层连排别墅型房屋的土建主体工程,完成三幢连排别墅型房屋土建基础部分的工程。
3、金鑫花园酒店续建工程项目,上半年累计投入375万元,完成酒店室内给排水、通水、空调、消防等设施管道安装工程。
二、争取项目资金工作推进情况
年初,我局按照省发改委和省旅游局有关文件要求,及时报送了扩大内需、争取旅游项目建设资金的相关文件材料,并顺利通过了相关文件材料的审核验收工作。之后,又分别找到了省政府、省发改委、省旅游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并上京为争取项目资金做了大量的汇报、协调工作。至今,据反馈的信息,我局争取的旅游项目资金已列入国家发改委第二批扩大内需要的项目资金范围,金额大约在1200万元左右,至于什么时间划拨到位等关键细节还未明确答复。金鑫花园酒店已通过县煤业公司向农行申请贷款3000万元用于内装修工程,预计年底竣工投入使用。
三、存在困难
一是由于争取项目资金困难,各业主单位融资难,造成凤凰谷旅游区在建工程停工,原计划启动的基础设施项目无法开工;,致使项目推进难,申a项工作难以开展。五龙旅游小镇一期开发工程项目因投资商资金紧缺,于5月份已停工。
二是宣传促销经费紧缺,客源市场拓展力度不够。宣传促销无力持续开展。
三是旅游景区不热,招商引资困难。
四是规划建设和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匮乏。
四、下步工作
持续完善旅游规划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规划建设方案,在完善景区配套设施为主,加快凤凰谷、菌子山景区工程建设速度,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服务设施。下半年主要建设项目有:1、凤凰谷次出入口功能区(小法块片区)的综合管理用房、旅游用品商店、旅游餐厅、旅游公厕、急救中心、停车场、入口广场、职工宿舍等工程。2、改造维修凤凰谷旅游区总长2.5公里的人行游路、栈道工程。3、改造凤凰谷旅游区旅游厕所及供水、供电改造项目,重点改造提升当前旅游厕所档次及供水供电管网。4、新建凤凰谷旅游区四个停车场建设项目。分别是凤凰谷风景区入口处停车场和女儿湖停车场,菌子山风景区悬崖天路停车场和荒城古墟停车场的地面硬化工程。5、凤凰谷旅游区谷底地质灾害治理及女儿湖风雨桥收尾工作。年内完成凤凰谷入口半隧洞游路落石处理、女儿湖风雨的桥体装修工程。6、督促加快“金鑫花园酒店”建设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年底投入使用。
当前及今后要抓的工作重点:
第一,按照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积极争取项目国债。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项目带旅游。
第二,紧紧围绕凤凰谷景区申a工作,完善凤凰谷景区4a级景区所必须的设施,抓好a级景区达标,深化旅游文化主题,进行文化包装,把凤凰谷景区创建为4a级景区。
省、地相关领导感慨地说:“江口县为迎接第五届全省旅发大会,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干了原本需要五年才能完成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创下了令人震惊的‘江口速度’。”
初秋,沿江口县境内至梵净山公路一直前行,只见沿线村庄整治一新,马头墙、宝顶、翘角、木制花窗……一座座充满民族特色的民居焕然一新,一排排旅馆林立,一张张笑脸渐次展现。自去年以来,江口县城变化很大。“树栽了不少,花多了,路宽了,灯亮了,地也干净了!”县城居民对生活环境的改变感到由衷的高兴。
自全省旅发大会主会场敲定在江口后,该县围绕“登梵山、游净水、拜古寺、踏土村、体民俗”,做足山水、寺庙、村寨文章,着力抓好景区建设、游客集散中心的建设和生态自然环境建设。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城市环境;加强景区建设,规范景区管理;完善配套服务,增强城市现代旅游功能,健全交通网络,确保交通顺畅。该县重点打造“中国生态园林旅游城市”,梵净山――寨沙生态佛教游、黑湾河休闲度假游、转塘――平贵――云舍――梭家乡村体验游、太平河漂流――攀岩――冲底户外运动游等旅游四大品牌显山露水展魅力,围绕大力推进生态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的挖掘与保护,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努力做好山、水和文化这三篇文章,如今形成了“山与水相互辉映、城市绿化与公共设施相得益彰、城市建设与文化特点相互交融”的生态江口崭新形象。
省、地相关领导感慨地说:“江口县为迎接第五届全省旅发大会,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干了原本需要五年才能完成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创下了令人震惊的‘江口速度’。”
创新机制成效显
多方融资引张力
近年来,江口县委、县政府围绕铜仁地委、行署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造梵净山文化旅游经济圈,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率先取得突破的重要举措,确立“以梵净山文化旅游为龙头,带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园林化、新型工业化”即“一业带三化”发展战略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县委书记冉晓东、县长袁刚认为,引领梵净山旅游走向世界,是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必须举全县之力办好“旅发大会”。
2009年初,该县就紧紧围绕地委、行署提出的打造“四大景区、四条核心带”的目标要求,结合该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民族民俗文化内涵,明确了文化旅游开发的总体目标。到2012年,使该县旅游景区(点)的品位明显提高、功能趋于完善、品牌更加响亮、旅游竞争力逐步增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旅游业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每年由县财政筹集资金1000万元,用于集中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该县按照保护生态、呵护环境、突出特色、挖掘文化的总体要求,高起点编制和完善了《江口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梵净山――太平河风景名胜区建设规划》、《黑湾河旅游服务小区开发建设规划》等规划。在重点打造江口旅游四大品牌的基础上,坚持在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的指导下,优先发展太平河旅游经济带,完成了佛教文化苑、生态植物园、国际休闲度假村、龙泉寺等重点景区的建设规划和云舍、平贵、寨沙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全县重要旅游景点、乡村旅游开发等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加强了文化旅游规划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旅游规划编制和评审程序,做好旅游规划编制管理和成果审查,确保旅游规划质量。加强了对旅游规划实施的指导,突出规划实施的综合监管,确保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促进该县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金不足是江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瓶颈”。为此,该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银行贷款及国家、省、地的扶持,争取国家旅游局旅游专项扶贫资金608.5万元,争取省农业发展银行贷款1.395亿元用于旅游服务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2002年伊始,县里每年安排200万元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2009年后增加到500万元。同时,积极招商引资,鼓励企业投入和社会融资。近几年来,引进了梵净山索道、龙泉寺、佛教文化苑、生态植物园、国际休闲度假村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引资近10亿元,在旅游投入上形成了国家、企业、个人一起上的旅游开发局面。今年,由该县负责实施的涉及旅发大会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共投入建设资金42900万元。
突出重点强势推进
显山露水展魅力
为抢抓全省第五届旅发大会在铜仁召开的机遇,该县围绕“吃、住、行、游、娱、购”旅游六要素,按照国家5A级标准重点抓好以黑湾河景区的道路、停车场、公厕、垃圾及污水处理、供电、通讯为主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饭店、宾馆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逐层落实责任,以保证项目按期完成,进一步提高接待服务能力。
目前,该县共实施29个旅游服务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招商引资企业投资项目9个,政府投资项目20个,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中由我县负责建设的项目18个。为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进度,县委书记冉晓东每天都要到黑湾河工地检查督促工程进度,帮助施工企业排忧解难。同时,县委成立了三个工作组,分别由四家班子领导组成。按照一个企业、一名县领导亲自蹲点指挥、一个技术骨干亲自负责的方式,倒排工期、争分夺秒,抢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加快了旅游基础项目建设的进度,各项目业主都作出了完工期限的承诺,游客服务中心、梵管局管理用房更是创下了三天一层楼的“江口速度”。
目前,已竣工项目6个。梵净山索道已投入营运,江梵旅游公路改造工程和龙泉寺修缮项目已完工;拟投资4.6亿元的梵净山佛教文化苑完成金殿主体工程建设并举行了开光仪式和佛教文化研讨活动;拟投资1亿元的梵净山生态植物园项目山门建设已竣工,主体工程正在建设;黑湾河旅游度假村暨星级宾馆建设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并进入施工阶段;开工建设了黑湾河旅游服务小区、黑湾河大型生态停车场、麻栗湾乡村旅馆群、梵净山旅游环线公路建设工程等。按照优秀山水园林城市规划要求,开工建设了梵净山大道、回龙寺大道、环城西路二期等主干道工程,完成了梵净山公园、滨江休闲街区、龙井广场、政府广场、杨澜桥小区、坝上片区、人行片区等新区建设。此外,云舍民族文化村深度开发、省溪土司文化城开发等旅游开发项目已顺利启动。
翻开近几年来*城市建设的日历,城市建设的发展轨迹跃然眼前。
近年来,*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及省、市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一系列指示精神,按照“长远抓规划、近期抓建管、发展抓改革”的工作思路,以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旅游名城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载体,充分发挥自身旅游和资源上风,加大资金投进,城镇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累计投资20多亿元,新建改造市区道路29条,建设完成了垃圾中转站、公厕、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公园、街头游园绿地等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备,功能不断齐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成区面积由7平方公里扩展到13.2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2%,城市环境大为改观。*年,*市被命名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年,被命名为“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年,一举夺得“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20*年,被授予“*人居环境奖获奖城市”,城市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
规划:描绘大蓝图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我国中西部第一个县级国家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更是*、*乃至全国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近几年来,每一个*人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历史的书页翻到新世纪元年,城镇化浪潮席卷五州大地之时,勤劳朴实的*人民并没有沉醉在昔日的功劳薄上沾沾自喜,而是冷净思考,重新审阅自己,以更加挑剔的目光寻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城市规划水平不高,缺乏特色、缺乏亮点;城市规模过小,基础设施建设仍很滞后;经营城市理念不强,城市建设资金异常匮乏;治理体制不顺,制度不严,市容市貌不净不亮不美……。与先进地区和周边兄弟县市的迅猛发展相比仍有差距,稍一疏忽就会被远远甩在后面。
看似风平浪静的*正在酝酿着一次更深刻的革命,新一届市委、市政府*远瞩,果断决策,达成共叫:经济要发展,基础在城建,以重点工程建设为牵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扩容提质,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旅游名城。市委书记张学军、市长陈松林明确提出: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是进步城市档次和品位,增强中心城市吸引力、辐射力确当务之急,要在全市上下努力营造一种大抓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创设一流的城市环境,为城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打造一个坚实的基础平台。
与此同时,结合城市的快速发展需要,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订、调整、完善工作快速启动,目前已基本修编完成。城市建设发展思路逐步清楚,蓝图已经绘就:以旅游产业发展为重点,突出嵩山风景名胜区旅游产品特色,注重风景区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将*建设成为山峻景奥、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经济发达、文化独特的一流旅游名城。规划期限为20*—2020年,规划控制区范围扩大到340平方公里,到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24万人。城市用地总体布局仍为分散组团式。具体特征为“三个组团,三个中心,三条动线,一个绿环”。各类专业规划相继编制完善。同时,注重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突出山水园林城市风采,编制完成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市区部分区域、地段控制性具体规划也正在紧张的论证编制之中,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的城镇化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在规划实施上,严格依据总体规划实行集中同一治理,各类建设项目选址建设严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加大城市规划执法监察力度,加强社会监视,全面推行规划公示制度,公道安排建设时序,注重近远期结合,集中紧凑建设,保证了规划建设的科学、规范、有序发展。
建设:促进大发展
*、*年是*向国家卫生城市目标昂首挺进的关键之年。在万众瞩目、万民同心的艰苦奋战中,市区八纵八横16条主干道、45条次干道、1000余条背街小巷及垃圾中转站、公厕、污水处厂、垃圾填埋场、公园、游园绿地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拉开了城市大建设、大发展的序幕。经过近两年的昼夜奋战和不懈努力,市区长达90多公里的主次干道面貌焕然一新,道路变得宽敞整洁了,四季碧绿的灌木、叠青展翠的花草点缀其间。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的挂冠戴在了满身汗水的*人民头上。
初尝胜果的*人民并未沉醉在胜利的喜悦中,城市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始终调动着他们的建设热情,负重奋进的战鼓再一次擂响。20*年初,城市建设行政领导层又以超乎平常的魄力开出了17个城建项目、总投资达1亿元的城建清单。广大建设者们废寝忘食,排艰除难,付出的艰辛努力得到了回报。圆满完成少林景区拆迁任务,拆迁居民、商户、企业、武校708家,拆除建筑面积38.9万平方米;建设完成了*区少林武术城内少林路西段、*大街、北环路西段三条总长3400米、宽50米的主干道;建设了占地250亩的环境优雅、设施配套的少林拆迁居民安置小区,382户拆迁居民喜迁新房;建设了占地5万平方米的迎宾广场和1万平方米的烟草宾馆绿化工程,绿化面积25000平方米;建设改造了长3.84公里的*游园,绿化面积3.4万平方米;拓宽改造了书院河少林路桥和中岳大街桥;扩建了垃圾填埋场,增加容量16万立方米;维修改造了守敬南路、菜园南路、中岳大街东段慢车道、东西商埠街人行道,修补市区道路路面13万平方米;建设改造了迎宾公园。2004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加到20多个,总投资达到2亿元。到目前为止,短短五个多月时间已经完成建设投资近1亿元,建设绿化了书院游园;北环路西段、崇福北路、少室南路等道路建成通车;维修改造了中岳大街东段人行道、少林路人行道和嵩阳公园;完成了武术城道路、少林居民安置小区、少林大道绿化美化;北环路、嵩阳路、老城街、少林大道等主要道路路面重新展油26万平方米;改造安装颍河路、少林路、中岳大街、书院河路、崇高路等道路路灯800余套。同时,少林景区进口处建设、污水处理厂扩建、市区10个垃圾中转站建设、环山路改造、景观大道整治、西进市口游园建设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快速推进的城市建设使年轻的*迅速发展长大,短短几年间,城区面积由7平方公里扩大到13.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6万人增至10多万人,城区六个进出通道全部买通,郑少高速、少洛高速在登交汇,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辐射网络,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不竭的动力和坚实的基础。
经营:确保高投进
城镇建设任务重,投资大,仅靠政府投资只能是杯水车薪。通过近几年来*城市的大建设大发展,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渠道、多元化融集建设资金的新路子。在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人民城市人民建,方方面面做贡献”的指导思想,按照“政府投资搞骨架,全民义务搞绿化,社会投资搞建设,内引外联搞开发”的原则,采取了“财政挤、上面帮、外部引、企业捐、公道收费补、义务劳动省、受益单位和个人集”等办法,多方张罗资金,大搞城市建设。近几年,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以项目融资,以土地覆盖项目的新路子,这种有买有卖、有投进、有产出的市场运作模式,将城市土地经营一步步引进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通过市场运作的城市建设项目成为民间资本竞相投资的环境,市外资金、民营资本、社会闲散资金大举参与。通过以项目引项目,以项目建项目,以项目带动整体的开发建设模式,有效地缓建了城建资金压力。
同时,所有国债资金、上级拨款、土地出让和转让收进、道路配套费、广告使用权的拍卖或出租收进、上级补助资金全部纳进财政同一治理,从源头上防止了资金的流失和混乱。建设工程全部推向市场,所有项目招标发包一律实行最高限价下的低价中标制。有效节约了建设资金,而工程质量未受影响。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制,以工程量清单治理项目,随行就市,不死套定额,工程决算前后数次审核把关,保证了建设资金的有效利用。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进一步增强完善了城市整体服务功能和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吸引力和辐射力。在小城镇建设治理方面,继续安排重点村镇建设发展扶持资金,以奖代补,集中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建设项目收费、城镇土地开发利用、户籍改革、银行贷款、电子通讯、税收等方面提供了更加优惠的政策,为加快城镇化发展创造了良好软件环境,城镇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
发展:瞄准新目标
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市委、市政府*远瞩,认真谋划,进一步确定了下步工作思路:按照城市规划控制区东、中、西分散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三个区域分区、分期逐步实施;严格按照“高出发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绿化,高水平治理,高效益经营”的“五高”标准规划建设,多出精品,创出特色,彰显城市个性,张扬城市魅力,打造绿扬城郭,建设生态*;依靠中心城区的竞争力和辐射力,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建设一批规模适度、规划科学、特色鲜明、环境优美、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村镇,全面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
精心打造*区。建设*区是发展旅游事业、弘扬少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市委、市政府“旅游立市”战略的具体体现,也是《*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的首要目标。在继续开展少林景区拆迁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少林武术城的规划建设,将*区建设成为集武术健身、培训、科研、休闲、观光旅游、居住度假、影视拍摄于一体的少林武术文化氛围浓郁的特色组团,成为对外展示少林*文化的新的窗口、新的亮点。
改造完善中城区。总体建设思路是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完善旧城区功能,增加服务设施,增加绿地和城市开敞空间。同一规划,高标准建设,大面积、高品位绿化,完善中城区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建设开发东城区。充分依托郑少、少洛高速和中岳庙、卢崖瀑布景区旅游上风,以大面积绿化为主,适当规划建设一些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和一批高标准、高品位的居住小区和别墅群,拉动东城区的经济发展。
一、做好福建省旅游产业规划
做好福建省旅游发展规划,有效整合福建旅游资源,建设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保证我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整体布局,制定和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和市、县旅游规划、重点项目和重点项目,做好各类规划的协调与衔接,逐步形成科学的、可行的、协调的、完善的全省旅游规划体系。大力推进旅游文化一体化。加快“旅游合作的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机制的建立,共同打造二十一分之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实施旅游休闲消费升级项目,推动旅游产品的旅游、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的变化。
二、实施项目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促进投资增长的发展,提高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以促进投资增长,加大政府的引导性资金投入,充分利用森林景观资源开发生态休闲旅游,重点开发和培育一批特色、有影响力、有市场、效益的旅游产品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通过对城市和旅游业发展状况的良好县(市、区)确定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和储备项目实施阶段。根据区域旅游资源的区位和旅游资源,努力打造旅游业发展模式的“五区、双带”。积极探索旅游商品市场,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福建特色旅游产品的生产。
三、充分发挥我省的区位优势
建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南沿海旅游通道。进一步加强在福建、香港的旅游合作,澳门和台湾海峡四,尤其是福建台湾的优势发挥,金门的开业初期,妈祖游,实现对台要实现双向沟通,使福建成为一个主要的港口和交通枢纽,旅游,贸易,文化等领域的两岸交流,对于广东和香港和澳门旅游区形成初期,福建和台湾的旅游合作区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江苏旅游区。加强国际旅游合作,加大国际旅游市场开发,巩固台湾、香港、澳门、南洋市场,扩大在欧洲和美国市场,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市场结构 。
四、营造良好的旅游产业发展环境
(一)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省级旅游区的公路等级建设将纳入交通规划和全省的年度计划,全省民族旅游区和4A级旅游区(点)的公路建设列入省级公路优先计划,并安排相应资金,加快建设步伐。交通运输、铁路等部门在条件下的重点旅游区(点)开设直通车或旅游专列。通信、电力等部门在旅游线路、旅游区(点)、通信、电力等配套设施上完成服务设施的优先解决。把旅游信息化建设列入“数字福建”规划,并在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
(二)加大旅游投资力度。政府部门把旅游业作为全省新兴支柱产业要培育,做大做强旅游产业链;福州船政文化、龙岩红色之旅、泰宁湖和明清综合开发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古城;根据项目建设,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国省道干线公路风景旅游区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新开发建设的前期融资。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旅游和政府债务,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筹集资金,加大投入旅游产业,重点支持交通,卫生,供水等基础设施和重点旅游产品,推动整个旅游区(点)的国家\省或发展潜力;融资来源广泛,积极引导和鼓励民营和外资企业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形成旅游投入多元化的格局。
(三)旅游资源的有序发展。该项目的实施,项目前期工作,以深化和加强推广旅游项目,加大对外投资。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结构,打造旅游产品。实施景区提升工程,完善景区导览系统、交通设施、旅游厕所、步道、停车场等,打造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服务品质良好、综合效益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精品旅游景区,创建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生态旅游区。建筑,林业,文化,国土资源,宗教和旅游资源,着力推进旅游资源开发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的综合开发等部门。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结合起来,进一步探索文化,提高文化素质,实现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
一、09年 平台构建,成效显著
清溪景区自08年9月开园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山乡巨变第一村”引跑省内乡村旅游,为清溪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其作为核心景区的拉动辐射作用明显。我们在坚持“完善基础设施,形成产业特色,培育新型农民,建设和谐乡村”的基础上,按照年初工作会议的精神,以“着力景区提质,完善配套设施,扎实推进产业,促进平衡发展”为指导思想,工作成效显著:
(一)旅游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农业农村工作成绩喜人
一是土地流转效果显著。景区坚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贯产业发展始终,积极引导农民围绕旅游活动和地方特色,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清溪村土地流转效果显著,形成了百亩荷塘、百亩果园、百味果蔬园“三园特色”。09年景区管理中心经营“百味果蔬园”种植果蔬30余种,增添景区生态旅游景观的同时丰富了游客采摘体验特色,景区成功申报为“湖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湖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二是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为营造村民宜居,游客舒适的休闲环境,就必须在自然生态建设上下功夫。景区按照居住特点,逐点逐片规划建设,把庭院建设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形成“在新农村建设中建景点,在景区开发中建新农村”的局面,引导村民对庭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造(围园栅栏、修园种菜、栽花种草),使得民居改造和庭院建设相得益彰;同时加强对景区环境的绿化、美化,开展“万棵茶树进清溪”植树活动,全面改善村容村貌,推动景区景观升格。现已获湖南省“省级生态村”的称号,并申报了国家环保专项资金,正在申报“全国生态文化村”。
三是农村建设、国土环保、景区管理等得到进一步夯实。景区管理中心协同上级相关部门完成了清溪景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完成了对《山乡巨变第一村景区总体规划》的评审工作。制定景区设施维护管理制度,通过全民教育,进一步规范了农村房屋新建、改建行为,严格按照土地使用审批和房屋构建审批程序办理,从严控制景区建设。
四是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山乡巨变第一村二期项目建设开发按照湖南省旅游 “251”工程建设项目计划有序推进,09年完成投资490万元,新建旅游观光车专用游道800米、停车场3处,共3000平方、添置电瓶车3台、农耕文化体验园建设初具雏形,新增体验水车18台、民俗艺术广场乐器服装一套,均投入使用。清溪源头瀑布建设、售票处建设等正有序推进,为明年清溪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村民素质大幅提高。为加强对景区村民的教育培训,增强景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经营管理意识、文明意识,给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09年我们借助远程教育、乡村清洁工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共组织党员干部、村民群众学习培训20余次,发放资料300多份,建立了设施维护管理制度,村民服务意识、经营水平明显提高。引导村民树立健康文明的休闲娱乐方式,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露天电影、百人舞会、清溪村腰鼓队搞得有声有色。景区的建设、开放发展,极大促进了村民素质的提高。
(三)乡村生态旅游构建发展平台
二、09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回顾一年的工作,成绩可圈可点,但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
1、景区缺乏权威性管理条例,景区管理中心人员、编制、保障不稳定,缺少明确的运营保障和激励机制。机构稳定性亟需解决。
2、景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子不大。与成熟旅游区相比差距较大,对照成熟旅游区“山有风景,水有灵气,食有佳肴,住有条件,购有特产,玩有体验”的要求,要真正实现 “山乡巨变第一村,乡村体验第一游”的完美结合,景区亟需解决游客体验游乐项目的供需矛盾,凸显“乡村体验第一游”主题形象。
3、景区服务功能、配套设施尚不完善。景区旅游住宿、旅游购物、景点停车场、旅游厕所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景区无法形成旅游产业链,严重影响了景区品牌建设。对旅游经济的增长没有形成有力支撑,游客住不下来、购不起来,制约了招商引资、市场营销工作的开展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2012年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精神,增强“大开发、大发展、大区域、大环境、大旅游、新形象”的意识,以“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为要求,按照“交通围绕旅游先行,农业围绕旅游调整,商业围绕旅游搞活,景区围绕旅游建设,管理围绕旅游服务”这“六个围绕”的战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认真落实“五个统筹、五个坚持”,以全面建设小康景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到“六个结合”:把发展旅游与解决就业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旅游资源保护结合起来,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与促进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与和谐景区的构建结合起来。加快实施清溪景区发展战略,按照湖南省旅游建设“251”工程项目计划,加快山乡巨变第一村二期建设进度,进一步规范和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路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到“六新”:“发展有新思路,项目有新突破,管理有新举措,旅游有新格局、形象有新提高”,不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旅游产品开发、不断优化旅游经济发展、不断提升旅游文化档次,不断推进旅游业提质增效,推进清溪旅游经济高速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12年,积(本工作总结来源于kxren.com)极争取国家、省、市项目建设资金,努力实现区工委、管委会安排的招商引资任务,全力建设“乡村欢乐世界”项目,加强宣传促销,拓展市场客源,力争景区门票年收入突破50万元,游客突破50万人次,开展清溪景区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活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做好“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国家级生态村”的申报工作。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战略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保护优先、永续利用,项目带动、重点突破,城乡统筹、整体推进”原则,以良好的生态资源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强化生态资源保护,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程,努力把市建成生态环境优越、生态产业发达、生态文化浓厚、人民和谐幸福的生态文明展示区。
二、总体目标
全市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均达到和优于国家生态市创建标准。地表水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达100%城镇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8%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2012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城市气化率达90%以上。
初步建成“六大体系”即: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资源体系、和谐优美的生态人居体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科学完备的管理决策体系和保障有力的生态支撑体系。2015年。
三、主要任务
一)展示世界一流的精品景区。加强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统一管理,遵循“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基本方针,实施环境(资源)整体保护战略,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不断强化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文物资源保护。
确保自然资源安全;开展景区文物古迹普查建档工作,1加强生态资源和文物资源保护。重点抓好景区森林防火、古树名木及珍稀动植物物种保护、松材线虫等有害生物防治以及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抢救修复濒危文物,进一步挖掘恢复文化遗迹,大力开发具有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旅游产品。
确保所有污水进入污水收集管网,2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景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建立大气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切实加强对酸雨的监测预报。综合整治餐饮油烟,确保宾馆饭店和职工食堂的油烟净化设施正常运行。景区内实行“禁鸣”严格控制交通和旅游噪声。加快固废处置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进程。对可再利用的固废进行分类回收,禁止在景区内焚烧、填埋垃圾。
根据饮用水源保护的要求,3抓好饮用水源管理。加强景区水源地保护和水库水质安全管理。划定保护范围,竖立水源地保护标牌。制定和完善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监测水源水质并备案,依法查处影响景区水环境的违法行为。
不断提高体系运行水平。加快构建以遥感技术、GPS全覆盖系统为核心的景区数字化体系,4提升管理科技水平。进一步加强景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维护。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古树名木保护等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不断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的科技水平。
近期建设重点:
加快温泉、天海和玉屏楼污水处理设施新、扩、改建工程建设,一是实施景区污水处理提升工程。提高景区污水集中处理率和达标率。
完善垃圾分拣房、游步道两侧垃圾池等基础设施,二是实施景区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转运网络工程。实现建筑垃圾及固体生活垃圾下山,取缔核心景区内生活垃圾焚烧点。积极推广生物降解处理技术,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水平。
加强景区古树名木保护,三是实施景区资源保护提升工程。加快松材线虫病防控设施、森林防火设施、核心景区防火水网、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建设,不断提升景区资源保护和管理水平。
二)展示母亲河秀美风采。加强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
重点抓好江中心城区段、江山水画廊、月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同时,坚持开发式保护原则。着力推进流域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等方面工作,保护好母亲河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水质。
提高污水纳管率。加快在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1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及收集转运系统建设,提高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
实施污水集中治理。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2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快园区内排污管网、集中治污、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格执行“环评”及环保“三同时”制度,把好新建项目环保准入关。
提升生态用水调蓄功能,3加强水资源保护及水土流失治理。加快骨干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确保流域生态用水安全。积极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实施有效的河道监管,严禁非法采砂,加快河道生态恢复。加强各类水库、水塘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管护,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近期建设重点:
建设湖边水利枢纽和花山坝工程,一是加快实施三江口至花山16公里、总投资120亿的江延伸综合开发工程。建设码头,营造景观水面,实现河道通航,带动两岸综合开发;拓宽疏浚河道,兴建防洪堤岸,使防洪标准近期达到25年一遇;同步建设发电、污水处理、供水等设施。
完善中心城区和休宁县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二是2009年底前。处理负荷大于70%建成歙县─徽州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并投入运行。完成黟县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建设。年底前,各区县全部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及垃圾转运系统,并投入正常运行。
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67平方公里。三是加快实施全市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年底。
四是加快歙县南源口至深渡镇10公里的江山水画廊开发工程建设。全力加强山水画廊沿线环境综合治理、旅游资源整合、特色景点开发。
三)展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加强森林、水资源保护。
有序开发利用的同时,坚持把保护好自然资源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抓好生态功能修复和提升,维护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稳定。
以实施退耕还林、重点公益林、珍稀树种栽培、速生丰产林等生态林业项目建设为抓手,1发挥林业生态主体功能。以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稳步提高森林质量,改善林种、林分结构,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2012年,各类经济林面积达140万亩,用材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达4.6立方米/亩,林业产值超过50亿元,林业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坚决阻止松材线虫病侵入我市。加快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区域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等防火工程建设,2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快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工程建设。将全市森林火灾灾害率始终控制在0.4‰以下。加强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和林地、湿地的保护管理,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管,3严格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合理划定城乡饮用水源地。完善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措施。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布实施”原则,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控制基本建设用地规模,4保护和利用好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开发强度。加强土地复垦,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科学制定矿产开采规划,划定矿产资源可采区和限采区、禁采区。从严审批矿产权,禁止在地质灾害重发区、易发区和环境敏感区开采矿产资源,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对已造成生态破坏和发生严重地区灾害的矿山实行限期整治。
近期建设重点:
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监测预警、检疫御灾、控灾减灾、科技支撑“四大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实施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工程。
全面巩固和提升退耕还林成果,二是进一步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加强全市540万亩重点公益林的保护、监测工作。
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60处,三是年底前。解决18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四)展示绚丽的城市魅力。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全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坚持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素质。
着力抓好城市建筑、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景观亮化等设施建设,1提高城市建设品位。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保城市整体风貌与自然山水、厚重文化和优美环境相协调、相融合,彰显精巧、雅致、徽韵、生态的城市特色。
合理规划餐饮布局,2强化城市大气环境监管。继续开展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整治。规范建设油烟排放通道。加强城市建筑及道路运输土石抛洒管理,降低扬尘造成的大气污染。对交通沿线等环境敏感区的工业烟尘及二氧化硫排放实施专项治理,督促重点企业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机动车污染排放监管,继续开展并完善机动车尾气检测。确保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100%
禁止向河道倾倒垃圾,3加强城市水体景观保护。对流经城镇的河道及水体实施专项环境整治。取缔沿河排污口,定期对水面漂浮物进行清理打捞,合理控制城市景观水体水位,严厉查处影响城市水体景观的违法行为。
组织开展噪声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活动。加大对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以及生活噪声的查处整治力度,4严格城市噪声污染管理。严格执行建筑施工申报、审批、公示制度。进一步巩固城市区域噪声和交通噪声达标成果,确保城市良好的声环境质量。
培育社区居民的生态文明观,5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宣传。以文明城市创建促生态文明宣传。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创建,弘扬绿色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培养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习惯,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素质,使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形成生态文明、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期建设重点:
完善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巩固城市园林绿化成果。提升亮化美化水平。城市景观照明、道路照明及户外显示屏中推广应用新型高效节能照明设备。餐饮、工业等行业积极推广使用液化气,不断提高城市气化率。
整治城市脏、乱、差现象,二是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严厉查处损害城市文明形象的违法行为。
及时查处城市居民反映的烟尘和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三是深入开展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切实保障居民的环境权益。
五)展示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全面提高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水平,坚持以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为抓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逐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加强农村秸秆焚烧的监管,1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逐步建立农村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乡)中转、市(区)处理”四级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与运转处理体系。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切实加强农村地区工业污染监管,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
推进养殖业废弃物利用,2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重点推广农村沼气,建立农牧循环模式,加快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利用。有效控制大型畜禽养殖场(区)环境污染。新、扩、改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
控制肥料面源污染,3切实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加快实施病虫绿色无害化防控和专业化防治工程,大力提倡使用生物农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及其技术。
大力推进“千村百镇”示范工程,4加强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创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充分发挥生态示范点的典型示范作用,逐步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近期建设重点:
50个乡镇因地制宜建设完成垃圾集中处置设施及镇域范围内的垃圾收集转运系统,一是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转和处置网络建设。年。150个行政村建立垃圾收集转运系统。
力争创建国家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30个、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村50个。二是积极开展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年。
建成3.8万口农村户用沼气设施、5个大中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30处农村养殖大户中小型沼气工程。新建、扩建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加工厂,三是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和有机肥加工基地建设。年。探索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新途径。
六)展示科学发展新态势。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完善的生态经济体系。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1加快建立以低碳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步伐。提高我市经济园区和主导工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及工艺,减少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坚持以天然气、太阳能、沼气、水电、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不断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清洁化。积极发展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大力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信息、金融、文化、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比重,促进经济模式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方向转变。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依托区位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2大力提升优势支柱产业。加快以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各区县经济园区为支撑的经济园区建设。以推进市循环经济园建设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构建集中度大、关联性强、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产业体系;引导资源、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大力发展现代旅游、特色文化、新型印刷包装、新型精细化工、绿色食品精深加工、茧丝绸服装、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
优化区域布局,3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茶叶、竹木业、油茶、蚕桑、果蔬、中药材和养殖业等特色主导产业基地和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推动特色产业规模的扩张和效益的提升。加快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改项目的实施,培育和壮大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借鉴和引进先进的生态旅游理念和管理模式,4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推动乡村旅游为重点。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区。进一步突出乡村旅游在生态旅游中的地位,巩固和发展业已形成的环乡村旅游圈、沿江乡村旅游带、古徽州乡村旅游片三大板块和景区依托型、农事参与型、文化体验型、休闲度假型四大类型,把乡村旅游打造成市旅游经济的新亮点、新卖点和新增长点。
近期建设重点:
结合环境资源容量和经济发展需求,一是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目标。研究制定我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配套完善园区排污管网、集中治污等环保基础设施。二是加快市循环经济园建设。
依托十大龙头企业,三是积极推进茶叶经济“双十工程”项目建设。建设十万亩高效生态茶园。
不断壮大乡村旅游规模和提升乡村旅游档次。四是积极开展以优秀旅游乡镇、旅游专业村、星级农家乐创建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
七)展示交通生命线的勃勃生机。加强交通干线生态屏障建设。
使其成为展示我市良好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窗口。着力推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国省道等交通干线的生态保护和建设。
沿线可视范围内,1加强交通干线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已建成的交通干线以及乡村公路的绿色生态建设。实施严格的自然生态管护。严禁在25度以上坡地开垦种植,开荒毁林。建设沿线生态护坡及复绿工程,积极美化、绿化沿线两侧的荒山、丘陵及山体,沿线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
配套建设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2加强在建交通项目环境监管。对在建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建设项目严格执行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绿化工程未达标的工程,不得验收。
规范农村居民住宅建设,3规范沿线城镇及乡村建设。加强沿线城镇、村建设规划。突出地方特色,以徽派建筑为主逐步统一建筑风格,严格道路两侧的建筑规划管理和控制,建设一批具有典型示范的农民新村。落实沿线城镇及农村居民垃圾处置措施,减少沿线城镇及乡村垃圾污染,杜绝产生“白色污染带”现象。
近期建设重点:
严格执行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措施,一是加强已建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的生态恢复和治理工作。消灭沿线荒山和山体。
将交通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二是切实加强在建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的生态保护。
确保交通干线环境优美。三是加强对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工业烟尘排放和秸秆焚烧的监督管理。
八)展示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新水平。加强、等景区景点环境综合整治。
进一步规范景区景点环境管理秩序,持续开展全市各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合理开发利用。
着力抓好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1科学编制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本着突出地方特色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并将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纳入规划。
严禁废水直接排入景区河道;禁止乱堆乱倒生活垃圾,2加快景点景区生活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进一步抓好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确保垃圾定期收集、统一运出景区,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新建、改建、扩建的旅游开发项目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3严格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环境监管。加强景区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管理。从源头防止和控制项目开发对景区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旅游景区的开发,应保持原有自然风貌,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或擅自开发旅游资源。
近期建设重点:
推进中心湖区、乌石湿地景区、黄金群岛景区、平湖三峡景区、太平史韵景区等5大景区开发建设的同时,一是加强太平湖景区开发与保护。加强景区范围内森林植被资源、水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提升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强以牯牛降、齐云山等为代表的自然风光型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重点加强古村落(街)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以、、屯溪老街等为代表的古村落(街)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实施古村落生态水系整修和水口园林恢复工程,使之形成完整的生态水系和水口园林景观。
各旅游景点景区内淘汰、禁用以原煤为燃料的锅炉、茶炉及大灶,三是年。全面使用太阳能、电能、液化气、沼气等清洁燃料。
四、保障措施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同时也是民生经济,我县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全力推进了旅游扶贫工作,在农民增收、带动就业及社会稳定等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增加了农民收入。__拥有丰富的农特资源,是全国著名的“板栗之乡”、“茯苓之乡”、“蚕桑之乡”、“甜柿之乡”和“野生兰花之乡”。但长期以来,农民丰产总难以带来“丰收”,主要原因是产品附加值低。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的发达,初级农副产品被研发为特色旅游商品,附加值增加,一大批旅游商品深受游客欢迎。以板栗为例,__板栗市场价为3.5-5元/斤,通过游客采摘的板栗出售价一般为10-15元/斤,如果做成板栗罐头、板栗仁等旅游商品,市场价一般为几十元一斤。有市场、有销路,作为提供初级农产品的栗农也得到了相应增收。
二是缓解了就业压力。在__农村主要收入来源一般为外出打工,__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少、收入低,旅游产业具有“离土不离乡”、就业方便的优势。目前我县有12个乡镇和326个村开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直接就业3万人,间接就业农民45300人。九资河圣人堂村90%的农户从事旅游经营,旅游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80%。以开办农家乐为例,一个普通农家乐能够解决5人就业,规模稍大的还需要增加厨师、服务员等,能够提供8-10人就业。
三是维护了社会稳定。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农产品加工业、饮食业的发展,直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增长增收,城乡收入差距得到缓解。同时有助于村容村貌的转变,为新农村建设添加助力。在乡镇,分别建设了1—3个示范社区,按照一个社区就是一个旅游景点和接待点的标准进行建设,出台“三年禁伐、五个禁止”等禁令,开展环境保护,建设宜居湾落、宜居村庄。
(一)明确旅游扶贫目标
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三个10亿”扶贫攻坚目标,旅游扶贫工作重点达到发展乡村旅游增收10亿元。其中农家乐发展到2000家,特许专营店1000家,特许网店1000家,娱乐场所1000家,每年年收入平均20万元,增收10亿元。
(二)明晰旅游扶贫思路
一是打造旅游扶贫典范。围绕旅游扶贫目标,我县在__川百里生态画廊、__胜百里文化长廊、318百里休闲长廊三条画廊科学布局、认真布点,选取景观质量最高、开发价值最大的乡村旅游点作为旅游扶贫示范点。通过对区位合理性、产品差异性、游乐参与性、空间开放性和效益辐射性的综合分析,我县目前确定了__试验区、__、__、__、__等五个乡村旅游点作为旅游扶贫示范点。
二是创新旅游扶贫模式。开展多样化的旅游扶贫模式,结合各地不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创新扶贫载体,争取旅游扶贫效果最大化。通过旅游扶贫实践,目前我县主要应用“生态+文化”、“景区+农家”、“”农庄+游购“等模式。”生态+文化“模式,是以美丽乡村为载体,把农村生态资源和农村特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做好多元经营文章,促进乡村旅游拓展内涵、彰显特色、提升品质,以__为主要代表。“景区+农家”模式,是以景区景点为依托,鼓励周边农民包装农家庭院建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参与旅游接待服务,形成景区与农家互促共荣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以圣人堂为主要代表。)“农庄+游购”模式,是以城乡互动为抓手,着力整合城乡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乡村休闲大农庄,在休闲观光旅游的同时积极发展旅游购物平台,开发旅游特色商品,打造集休闲、观光、购物等于一体的游购式乡村旅游产品,促进城乡旅游互动,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效益,以三里畈瑞源生态农庄为代表。
三是高点编制扶贫规划。按照生态至上、优势互补、合理布局、科学开发的原则,__聘请高级别策划专家进行高端策划,高级别规划设计院团和知名大中专院校的专家、学者进行规划设计。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完成了__连片特困地区__县产业扶贫规划、__片区__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旅游县城、旅游名镇、旅游名村创建规划编制,修订了6个景区专项规划,制定了“农家乐”发展专项规划。
四是积极引入市场主体。开展精准旅游扶贫,发展乡村旅游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原则,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农户+产业+旅游“的新样板,以产业发展旅游,以旅游带动产业。近几年来,先后引进了__集团综合开发薄刀峰、__温泉项目,____客商__投资天堂寨索道和__宾馆项目,__客商投资__亲水旅游开发项目,__长源集团、__藏龙集团投资旅游星级宾馆,本县回乡创业人员投资瑞源有机休闲农业开发、__生态农庄等项目。
(三)强化旅游扶贫举措
一是大力保护生态环境。统筹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借助__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建设核心景区和乡村旅游景点,按照重点突破、全域推进的步骤,借助天堂寨、薄刀峰等核心景区优势,带动了“一廊两区”乡村旅游观光景点。同时,全面推进宜居村庄和生态文明塆落建设,充分发挥__特色农业优势,建成了一批板栗公园、甜柿采摘园、农业体验园、红叶观光区。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建设需求,整合资源,加大对重点景区和重点乡村的开发建设力度。交通方面,县外交通先后建成了武英高速、麻阳高速、与安徽白马寨连接
公路,随麻安铁路正在加紧建设,正在谋划环绕__核心景区的快速通道。县内交通条件也全面改造完善,完全能够满足大旅游的需求。接待设施方面,全县发展4星级宾馆4家、两家五星级宾馆今年建成投入使用,发展农家乐近600家,休闲娱乐场所40家,旅行社16家,能提供接待床位10000个,大型旅游商品购物中心三个。旅游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门楼、停车场、、栈道、循环游步道、旅游厕所、交通指示牌、防护栏等配套设施建设已全面改造升级。 三是争取上级项目支持。20__年,我县积极申报了全国旅游扶贫试验区项目,争取到了全国旅游富民重点村项目9个,__镇__村、__镇__村、__镇__村、__村、__村、__村、__村、__村、__村等村庄入选。2015年,__村被纳入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结合上级政策支持,我县有针对性对上述几个村庄编制村庄旅游发展规划和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加大农村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对乡村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户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去年以来,组织农家乐业主、饭店服务员开展专项培训三批,参训人数600人次。每年开展十大美食评比活动和宾馆、饭店、农家乐吊锅技能大赛,提高旅游经营者和从业者参与旅游的积极性。
五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丰实旅游载体,在__试验区、罗九沿线栽种可观赏性农作物,将农特产品进行深加工,转变为旅游商品,引导粗放型农业种植向能够提供餐饮、住宿、娱乐、体验的农庄转变。
六是开展精准宣传营销。发挥精品景区辐射带动作用,当前__旅游扶贫工作还是主要依靠现有相对成熟的旅游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如__镇、__村主要依托天堂寨、薄刀峰景区,__鼓楼冲主要依托进士河漂流景区,燕窝湾等村主要依托__生态农庄。结合这一特点,我县在旅游扶贫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强调精品景区周边村庄的配套功能地位,在宣传营销时重点推介,逐渐提高辐射村庄的影响力,待辐射范围内的村庄具备一定影响力后,辐射范围变广,可以带动更多的村庄脱贫致富。以__村和__村为例,__村旅游扶贫发展较快得益于天堂寨景区开发和自身红叶旅游资源,目前__红叶旅游区已创建为3A级景区,通过辐射带动,同样拥有红叶观光资源的__村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__旅游扶贫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面临着一些困难,主要有: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备。很多拥有珍贵资源的村庄,因为基础配套不到位,迟迟难以得到快速发展。如__镇__村以甜柿著称,但因为交通问题,游客难以进入,空有好资源难以发挥最大效应,如果建设完善,就可以迅速实现产品能下山、游客能上山的良性循环。__镇樱桃园,每年举办樱桃节,已经取得一定影响力,但因为交通状况不好,难以形成扩大效应,限制游客大规模进入。__川百里生态画廊已经成为了一条观光画廊,但画廊沿线旅游厕所、旅游观景点建设还比较滞后。二是扶贫政策支持力度有待提升。旅游业在产业扶贫中应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相关项目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政策、扶持政策缺乏足够有力的支撑,近两年国家旅游扶贫政策出台后,有针对性的、可落实的政策较少,项目配套跟进不及时。横向比较来看,旅游项目支持相对较少,如在农家乐、导游培训方面,没有专门培训资金项目,而人社部门拥有较多的培训项目,在使用上难以调剂。三是旅游扶贫投入严重不足。__县级财政极为困难,在确保市政建设、民生工程的前提下,投入旅游建设的资金极其有限,加之旅游扶贫项目偏少,导致一些旅游建设项目难以进“笼子”,有的进了“笼子”但扶持却很少。如当前,__旅游正处于历史上最佳发展机遇期,特别是__试验区和__连片扶贫开发带来的强劲机遇,__旅游扶贫既有优势、又有前景。在此,特向省委调研组提出如下建议和请求:
指导思想与工作思路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县域旅游经济发展为中心,紧紧围绕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工作部署,全面落实《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多措并举,合力攻坚,为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构筑新的支撑点,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工作思路:把县作为一个整体,按国内一流“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进行打造。即:以南部滨海休闲旅游为龙头,以北部长城山水生态休闲旅游为补充,以“重点项目、重点活动、重点工作”为抓手,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强化休闲旅游功能,提升休闲旅游形象,精心打造一批高端休闲项目,策划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扎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
总体目标与工作要求
总体目标:立足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致力于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调整旅游产业结构,加速旅游产业的优化与升级,建成一个休闲旅游功能区(南戴河休闲旅游功能区),两个休闲旅游产业带(南部滨海休闲旅游产业带、北部长城山水休闲旅游产业带),并通过“一区两带”产业集群建设,逐步把建设成国内一流,京、津、冀、辽居民休闲度假的首选目地的,建设“中国旅游强县”。
工作要求
一是强化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支柱地位。在以观光为主导的旅游产业基础上,着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扩大休闲旅游产业规模,促进休闲旅游产业素质的提升,将旅游业建设成引领第三产业高速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是致力于休闲旅游发展环境的改善。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抓休闲旅游产业就是抓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重视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共识,为休闲旅游产业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是要继续完善休闲旅游产业体系。按照建设休闲旅游目的地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旅游产品的提升改造与上档升级,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增加休闲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休闲旅游产业体系。
四是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消除发展瓶颈。通过鼓励扶持旅行社的发展,整合旅游宣传促销方式,理顺旅游行政管理体制,严格执行旅游规划,畅通融资渠道等措施,解决休闲旅游功能和设施不完善、休闲旅游目的地形象不鲜明、旅游产业布局、产品结构及产品设计不合理、旅游规划落实不到位等瓶颈问题。
五是把握发展机遇,促进休闲旅游产业的大发展。环京休闲旅游产业带的形成,将促进省内休闲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的整合,有利于休闲旅游资源的集约型利用和经营,将产生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将为县旅游发展带来大好机遇。全县旅游行业要找准切入点,自觉融入环京津大旅游圈,与周边市县联合营销,形成区域联动旅游市场营销格局。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握机遇,形成合力,加快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使休闲旅游产业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加速发展、赶追发展的引擎。
重点项目与工作任务
(一)建设一批休闲旅游龙头骨干项目
未来几年,要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依托海滨、温泉、长城、森林等特色资源,围绕县域休闲旅游“一区两带”产业集群建设,谋划建设一批高端时尚的休闲旅游产品,以点带面,使其成为引领县域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方向的骨干与龙头。
围绕南戴河滨海休闲旅游功能区和南部滨海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着力建设、谋划以下5个重点项目:
一是南戴河旅游度假区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012年—2013年,投资3150万元,完成岸线浴场整治、荷花湖公园改造、区内光明路林园路人行道硬化、旅游购物市场、沿街建筑立面整治、街道绿化和亮化提升等环境整治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南戴河水厂、垃圾中转站、天然气入户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南戴河旅游度假区管委。
二是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提升改造项目。2012年,投资4470万元建会务中心、海上嘉年华、槐花湖大剧院提升完善、《海誓·南戴河》风情剧表演、输电双回路改造、星级厕所、景区污水处理设施、景观提升、绿化美化等工程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南戴河旅游发展集团公司。
三是林海逸舍·房车俱乐部项目。2012年开工,2013年建成。项目实施单位:海陆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责任部门:渤海林场。
四是旅游购物休闲广场项目。由北京盛杰凯达旅游管理集团投资建设,2012年建成开业。责任部门:旅游局。
五是仙螺岛二期开发项目。2013年前完成规划设计并启动招商引资。项目责任单位:南戴河旅游发展集团公司。
围绕北部长城山水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抓好以下七个重点项目:
一是金舍·如意山水温泉小镇项目。2012年,争取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及项目审批。2013年,争取启动项目建设。项目实施单位:德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责任部门:杜庄镇政府。
二是背牛顶佛教文化景区项目。2012年,争取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及项目审批。2013年,启动项目建设。项目实施单位:悟缘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责任部门:县渤海林场。
三是隆盛旅游度假观光园建设项目。争取于2012年底完成全部在建项目,2013年正式开业。项目实施单位:骊城隆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协调责任部门:坟坨管理区管委。
四是傍水涯古战场景区在建项目,争取于2012年暑期前建成开业。项目实施单位:天易龙行广告公司。责任部门:石门寨政府、文体局。
五是温泉旅游度假山庄一期项目。2012年正式启动开发,一期投资500万元,完成山庄步游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单位:利彬房地产有限公司。协调责任部门:水务局、杜庄镇政府。
六是县城休闲文化体育中心项目。项目责任部门:县文体局。
七是板厂峪长城旅游景区、象山景区二期工程项目。项目实施单位:板厂峪景区、象山景区。
(二)策划一系列重大的旅游形象宣传活动
未来几年,要强化县域休闲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宣传、广电、旅游及各旅游企业要相互配合,加强合作,通过整合营销的模式,聚资聚力,一体化宣传,一体化促销,营造市场亮点,放大旅游形象。一是继续办好南戴河荷花艺术节、板厂峪梨花节、天马山“三月三”庙会等节庆活动。二是充分利用主流媒体,适时开展重大的形象宣传活动。三是积极参加国内各种类型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
(三)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一是全面加强要素产业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创建一流旅游服务环境。利用2—3年的时间,对县域内旅游基础设施及要素产业进行提升完善。
旅游住宿:对现有旅游住宿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同时积极谋划建设高档度假及商务接待酒店。南戴河旅游度假区管委负责督导南戴河区域内饭店、旅游宾馆、休疗养院设施功能的提升改造。旅游局负责指导北部乡村旅游接待户落实接待标准。
旅游餐饮: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餐饮业。南戴河旅游度假区至少要建成两个高档次的海鲜广场;天马山、天马湖一带借助天马湖鱼鲜宴优势,精细制作,原汁原味,争取打造天马湖特色鱼鲜宴品牌。
旅游交通:交通局要把景区连接线纳入村村通工程,加快对通往隆盛旅游观光园、天马山等景区连接线的规划设计与勘测。争取2013年前,所有景区连接线实现道路畅通。同时,加强与市交通运输部门的协调,争取重点旅游景区全部开通客运专线。
旅游厕所:用2—3年时间,完成旅游厕所提升改造工程。南戴河旅游度假区及其景区厕所要达到三星以上标准;北部重点旅游景区厕所达到二星级以上标准;其它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全部达到水冲要求,消灭旱厕。责任部门:分别是南戴河旅游度假区管委、各景区、各乡村旅游创建村。
旅游标识:用2—3年时间,全部完成旅游标识牌的改造与更新。2013年暑期前,南戴河旅游度假区及其景区完成中英俄三种文字对照国际标准化的旅游标识牌建设;北部重点景区及景区通道完善中英两种文字对照标识牌建设;乡村旅游点因地制宜,合理设置标识牌。责任部门:分别是南戴河旅游度假区管委、各景区、各乡村旅游创建村。
旅游咨询及信息服务系统:在2011年前,重点景区至少要建一座规模相当的游客中心;南戴河旅游度假区建设一座功能齐全的大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2013年前完成旅游信息网建设。责任部门:各景区、南戴河旅游度假区管委、旅游局。
二是加快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县域休闲服务水平。积极启动南戴河旅游度假区旅游小镇创建工作。2012年6月完成申报,争取年内创建成功;推进景区A级管理与创建工作。已形成规模的旅游景区要加快景区的升级与改造,争取用2-3年的时间,全部纳入A级管理序列。新开发建设的景区严格按照A级景区标准开发建设。加快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5A景区创建工作进度,争取在年内通过验收;加快推进旅游宾馆争星创星工作。争取在3-5年内县域内星级宾馆数量上升2-3倍。责任部门:南戴河旅游度假区管委、旅游局
三是推进乡村旅游点创建工作,加快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提升与改造力度,2012年重点抓好董家口乡村旅游示范村和北未庄、英武山、樊各南等12个乡村旅游点的创建。到2013年,乡村旅游创建村数量不少于17个,乡村旅游示范户不不少于101个。责任部门:各创建村所在乡镇政府、旅游局
责任落实与措施保障
休闲旅游产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旅游、文化、建设等多个部门,涵盖服务、管理、建设等多个工作层面,各单位、各部门必须积极作为,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兴旅的工作机制。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旅游发展形势,统一调度,协调解决在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快推动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的顺利实施。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围绕县域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制定支持产业发展的工作措施和优惠政策。
二是全面落实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确保产业发展按照规划有效实施。《县休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完成并已颁布实施,各部门各单位旅游产业建设中必须要严格执行规划。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相关的法规和规划要求,对涉旅项目进行前置把关。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富裕和谐为目标,以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集中突破年活动为契机,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按照“保增长、强基础、调结构、抓民生、促和谐”要求,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认真抓好重点项目的谋划、争取和实施工作,着力在交通、水利、生态、公共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集中突破,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基础保证。
奋斗目标: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同比增长20%76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3亿元,其中国家投资力争突破3亿元;年内完成前期项目可研46项,立项60项。提前启动规划,力争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亿元,”末,交通道路建设实现对外通道全面改造升级,乡镇道路实现柏油化,村社水泥路和柏油路达到70%以上,形成贯通内外、连接城乡、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水利建设实现农村人饮自来水化、川地水利化、河道治理化和梯田节水化,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建设实现荒山、荒坡、面山全面绿化、重点流域坝系化和耕地梯田化,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改善,县城供水普及率达到100%供热普及率达到80%城区居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中小学入学率达到99.8%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以上,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群众“入学难、看病难、就业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重点工作
一)交通道路建设要在对外畅通、乡际通油和村道硬化工作上集中突破
年实施交通道路建设项目5项,完成投资14337万元。一是全力配合实施庄莲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力争10月底建成通车。二是积极争取公路改扩建项目,做好水洛至通化至峡山公路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年底开建一条;积极争取天平高速过境,配合设计单位做好项目前期论证工作。三是通乡油路完成大庄至阳川至卧龙公路改造铺油工程,做好卧龙至岳堡、菜子湾至水洛、朱店至良邑至杨河3条通乡油路前期项目的衔接,力争年内开建一条。四是通畅工程围绕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开发,重点在水洛、朱店、万泉、南湖等川区乡镇建成通村硬化路、油路100公里。五是通达工程年内建成村社道路100公里。
二)水利建设要在实现农村自来水化、川地水利化、河道治理化、梯田节水化目标上集中突破
一是开建漳麻河调水人饮工程,解决卧龙乡1万人的饮水困难;二是实施雨水集蓄利用项目,建成水窖1500眼,增加节水补灌面积3000亩;三是治理水洛河万泉段河堤3公里保护耕地650亩,恢复耕地110亩;四是完成贾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年实施重点水利项目5项,总投资3547万元。
围绕实现全县自来水化建成漳麻河调水、河川和水洛河川人饮工程,解决11.6万人的饮水困难;围绕实现川地水利化争取实施埂塄水库除险加固、竹林寺水库水资源利用、河川灌区维修改造、水洛河川中型灌区改造和阳川渠首拦河闸项目,万泉田坪、崔坪、马川、西坪,水洛徐碾、李碾建成一批节水灌溉工程;围绕实现河道治理化争取实施韩店段、水洛至通化段河堤治理工程,完成水洛河、葫芦河和河全段治理;围绕实现梯田节水化产业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修建水窖12000眼,发展梯田灌溉面积2.4万亩。
三)生态环境建设要在治理水土流失、加大耕地梯田化改造和提高林草覆盖率上集中突破
一是全力抓好县城北面山1200亩的生态绿化示范区、二郎山生态公园二期工程和公路行道树栽植;二是完成所有退耕还林区域的补植补造,高标准绿化乡村道路,全县完成三荒造林2万亩,天然林保护5000亩,建成林果产品基地5.3万亩;三是实施三北四期陇东丘陵水土保持林建设和重点公益林建设项目,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年度任务;四是实施水洛河耕地整理、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葫芦河流域大示范区项目,加快庙龙沟流域综合治理步伐,年内新建淤地坝7座,治理水土流失28.5平方公里;五是全力抓好农村沼气项目建设,年内建成沼气池6500口,改造节柴灶2749个,建太阳灶2545个。
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在改善城乡基础设施、保障城乡低收入人群住房、提高电力通讯服务能力上集中突破
年实施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13项,完成投资26728万元。一是全面落实灾后重建的各项政策,完成农村居民住房重建2034户5174间77610平方米,改造维修3245户8061间12.1万平方米;二是5乡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当年建成住宅小区7个,搬迁贫困群众446户2600人;三是实施好城镇居民廉租住房建设,当年建成廉租住房300套1.98万平方米;四是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年内完成23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使5126户农村贫困人口的住房环境得到改善;五是东城区开建住宅楼8.8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万平方米,建成占地52亩的东城区绿地公园;六是全面建成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综合大楼、供电公司客服营业综合楼和社会福利院;七是改造铺油城区道路6公里,新建橡胶坝2座,全面建成2.5公里洛河风情线;八是新建柳梁、杨河、通化三个供电所,架设35千伏线路2条22公里,完成通化变电站增容改造;铺设城乡通信管道1000米建成通信基站50个。
重点组织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城市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城区污水处理、供水管网改造和集中供热管网改造七大工程,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完善城乡电网和通讯网络,争取开工建设华能电厂。
五)社会事业建设要在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上集中突破
年实施社会事业建设项目15项,完成投资8036万元。一是教育事业,排除中小学危房1万平方米,全面建成南湖中学教学实验楼;新建县特殊教育学校,建成职教中心实训基地,促进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把水洛镇小学改建为县第三小学,秋季开学投入使用。二是卫生事业,开建县医院住院综合楼和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全面建成县中医院综合门诊楼,完成南湖、朱店、卧龙、阳川、岳堡5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新建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三是计生事业,全面建成南湖、朱店、韩店、卧龙、通化5个乡镇计生服务站并配齐服务设备,建成2个市级计划生育先进示范村,争创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四是文化体育事业,开建县博物馆、文化馆和图书馆,年内建成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86个“农家书屋”和云崖寺文物管理所。五是广播电视事业,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和农村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工程,继续实施景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旅游档次,促进全县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改善办学条件方面,组织实施农村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1.8万平方米争取实施20所中学教学楼和生活用房建设工程、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和信息化教育工程;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方面,组织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县妇幼保健院建设和县疾控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改善计生基础条件方面,组织实施县计生服务站装备项目、县计生服务站和乡镇计生服务所设备配备项目、村级计生服务室建设工程;旅游、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组织实施云崖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云崖寺-陈家洞文物保护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农家书屋建设;广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组织实施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影工程。
六)项目建设要在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资金争取上集中突破
年完成前期项目106个,其中完成可研46个,对城区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廉租住房、农村小学危房改造、标准化卫生所建设、妇幼保健院、计生服务站装备项目、农家书屋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中心敬老院、孔沟至韩川公路改造、通村公路硬化、民乐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大示范区淤地坝配套工程、田家坪节水灌溉工程、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葫芦河水毁耕地治理项目、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整村推进、农村沼气等60个前期项目争取在省上立项。对投资基本确定的项目要提前着手,能开工的力争年内开工,不能开工的要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待投资计划下达后立即开工建设。
要把项目前期工作摆在项目建设的重要位置,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进一步加大项目前期经费投入,精心论证储备一批能促进产业深度开发、拉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并积极向上争取,使国家和省上出台的投资政策计划,县都有对应的实施项目,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三、保证措施
一)靠实工作责任。全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和主管领导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认真找准各自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细化工作任务,推行目标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特别是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尽快制定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细化分解工作任务,靠实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责任,督促项目实施单位认真执行项目标准,抓好任务落实。
二)加强协调配合。项目前期工作中,发改部门要及时收集国家和省上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类投资政策信息,精心指导项目单位提前做好项目可研设计;财政部门要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加项目前期经费预算。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主管单位要切实加强与各配合单位的衔接与联络,及时协调解决各种问题,督促施工单位加快建设进度;国土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征地手续,为工程提供合法的建设用地;水务、电力、电信、移动、联通、石油等部门要及时做好施工区域内水利灌溉设施、人饮管道、光缆和电力、通讯等杆线的迁移工作;安监、公安、交警等部门要确定专人,负责做好施工路段、施工现场周围的安监巡查和交通疏导工作;各相关乡镇要及时协调解决好工程建设所需料场和便道,积极稳妥地做好征地拆迁补偿和群众安置等工作;宣传和广电部门要开办广播电视专题栏目,组织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