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2 09:07:49
导语:在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们面临着学习、交友、恋爱、就业、成长等种种问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大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大学生的正常发展和成才,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大学生,是指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其年龄一般在18-23岁之间。从大多数的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属于青年中期,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如辨证思维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完善、同伴群体的形成、价值体系的稳定等,但作为一个群体,大学生也有他们自己的一些独特性。
(一)大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在未入校之前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向往,跨入校门之后全新的世界、人际关系、教学模式等往往会造成他们心理上很大的波动,随着时间推移,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逐渐显现,例如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是班级的干部是佼佼者,可是进入大学后又是从同一起跑线上重新比赛,这种优势的瞬间缺失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紧迫感同时也有较大的心理落差;一部分独生子女会表现出对集体生活的不适应,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于是很多学生会从一开始的好奇新鲜转为对以往生活的怀念。同时这些学生在离开父母视野之后,会迅速的独立起来,班级寝室的氛围会对他们的心理活动产生较大影响,他们的心理在这个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所以应该加强引导,注意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掌握大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四年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二)大二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里有这样的话:大一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二年级的学生基本可以进入大学生的角色,此时的他们熟悉了大学生活的节奏方向,表现的比一年级成熟很多,心理上也趋于稳定,由于距离考研就业还有一段时间,外界的刺激不强烈,更多自我的东西便得以表现。一些学生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开始拼搏奋斗设计自己的专业方向不断靠近学业目标,而另一些没有良好规划的学生则继续虚度光阴。同时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起来,校园活动多以二年级参加为主,他们在组织中增长才干,在活动中学会快乐。另一方面学生中的恋爱人数明显增多,经过一年的相处,社会文化的感染,很多学生开始了感情的体验,而这个时候往往是不成熟不稳定的。
(三)大三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年级已是大学学程过半,进入学习专业知识的阶段。学生在这个时候开始逐渐有成人感,开始着手设计自己的未来,心理更进一步的成熟了,绝大多数学生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其中有部分是由于前两年没有好好学习而产生负罪感开始积极学习的学生。他们开始关心个人前途,关心国家形势,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明确了自己的好恶,喜欢摆事实,讲道理、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反感空洞无物的、形式主义的东西。逐步去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探索人生,意识到自己所要承担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但又由于没有足够的知识和阅历,往往在这一过程中迷惘苦恼。
(四)大四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活即将告一段落,此时的大学生心理发展经过四年的学习历练已较为成熟稳定,做好了面对现实步入社会的准备。但这一年也是他们心里活动最复杂最不平静的一年。临近毕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考研、就业会让学生感到压力明显增大,很多学生会发出“如果让我重新来过这四年,一定学的比现在好多了”的感慨,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准确,或高或低,缺乏一定的自我判断力,很多时候不能坦然面对问题,对于找工作考研重新出现高中阶段对老师和家长的依赖心理,“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有学生在这个时候对前途过度焦虑和不安,产生了就业焦虑症,直接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另一个明显表现则是面对分别,学生们大多是依依不舍的,回顾四年的大学生活酸甜苦辣,学生在这个时候会表现的失落黯淡抑郁。对于爱情一部分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分手的说法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基于成熟的心理所建立的稳定的感情。
二、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模式的构建
(一)发挥课堂的重要作用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教学向大学生传授有关心理学的知识,是心理健康教育最为常用的方法。教学是教育的首要方法,心理学也不例外。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部分,也是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以课程开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中,向学生传授心理保健知识、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的举办各类讲座,如缓解考试压力的、介绍就业面试技巧的、恋爱相关心理辅导的等。
2、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紧密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的,偏重哲学思考;心理教育则着重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强调心理教育、咨询工作者要与来访者建立平等真诚的关系, 共同探索, 唤起来访者真实的自我体验。这二者各有偏重,又彼此联系不可分割,心理是思想的基础,思想的变化要受心理的影响和制约,而思想又反作用于心理,支配心理的发展方向,所以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既不能等量齐观也不能分而治之,要做到有机结合。既要提高德育工作者培养健康心理的素质,也要提高心理学者进行德育教育的水平,更科学的做人的思想工作,通过形成健全的人格来使学生真正做到道德高尚,情操优雅。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因素;个体因素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首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英格里士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的积极的丰富的状态。
在我们调查社会各个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时,我们发现大学生是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经过调查,有半数以上的大学生称自己常常会感到焦虑,并且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也有近三成的大学生坦言自己曾有过自杀的念头。而在这些大学生中大一新生的比例较重。 调查报告认为,大学新生离开自己所在地区或学校,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求学,地域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使他们极易处于心理应急状态,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相对较多,反应出来的心理和情绪问题也就比较突出。大一新生,在新环境下,自豪感与自卑感交织,新鲜感与恋旧感交织,轻松感与被动感交织。这些心理状况,在客观上对他们残留的依赖心理和盲目自满情绪都是一种否定。原来那种不切实际的罗曼蒂克的想象中的大学生活破灭了,开始转向面对现实。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为尽快适应大学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堪忧,而影响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主要有两个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社会因素主要有家庭、人际交往以及择业等等。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的人际交往是很重要的,但是大学之后好像我们都会发现在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别人都会来帮助你。虽然如此,即使表面上感觉朋友很多,但是我们知道真正的朋友很少。很少有象初中高中这样纯洁的友谊。这也让一些大学生难以接受而不再热衷于交友,变得郁郁寡欢。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几个特点,交往的目的多样、交往的愿望强烈、注重情感的需求还有强调要相互平等。有调查表明,近50%的大学生认为人与人交往应该是平等的。正是因为有这种要求,说明了有些大学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会感到自卑,缺乏自信,总感觉低人一等,在社交场合中表现的没有自信、拘谨、不敢抛头露面、生怕当众出丑等心理。甚至到了自暴自弃的地步。这很容易使弱势一方产生嫉妒等不健康心理。那些在外貌或某一方面特别优秀的人很容易被得到优待,而那些各方面资质平平的人很容易被不公平待遇,产生不健康心理。嫉妒心理、猜疑心理、自傲心理也是大学生交往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在家庭因素中,因为家庭条件的有所不同,也给很多贫困生带来了困扰。例如现在看见一个家庭条件好、身高长相都可以的男生,我们会称为“高富帅”。而一些家庭条件不是很好,长相等方面也稍差的,我们则会称为“屌丝”。正是因为这种攀比给贫困生带来了心理上的伤害。据调查,中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调查表明,70%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而贫困生们并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而在就业方面,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个体因素中,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有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中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不全症等发病因素中,遗传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是由病菌、病毒感染造成的影响和大脑的器质性病变。三是由某些严重的躯体病变、生理功能障碍以及药物中毒造成的影响,有些人天生就内向,多愁善感,情绪不稳定,这与第三种因素的影响是不可分的。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防治措施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实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只要通过一些心理课程进行排遣,或自己能找到一个发泄的方式就能减轻心中的苦闷。据调查,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有三种。一是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由于各种精神因素引起的高级神经活动的过度紧张,致使大脑功能活动暂时失调而造成的一组疾病的总成。第二种是精神分裂症,也就是通常所指的神经病,是各种心理异常者之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第三种则是身心疾病,是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的总称。如神经性厌食症、肥胖症等都是大学生中常见的身心疾病。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刻不容缓。首先,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关于心理调适的课程,并开了心理辅导室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但是好像作用比较小。虽然没有多少大学生去寻求心理帮助,但并不是说大学生群体中就没有心理问题,而是观念上的误区使他们不习惯看”病”。”其实,心理疾病绝不是精神疾病,作为’病人’,首先要自己愿意看病才能起到效果,才能解决具体问题,释放心理压力。”所以余敏呼吁说,”所以大学生一定要走出误区,树立起健康的心理卫生观念,正视自己的心理疾病,这样才能真正征服心理问题,让自己健康爽朗起来,否则不管是心理咨询还是心理医疗,都起不到根本的效果。另外,大学生也应该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泄气。西方有这么一句谚语:麻烦事还不是麻烦事,怎么去解决麻烦事倒真是一件麻烦事。这对面临挫折的大学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大学生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来应对挫折,客观的分析挫折的产生原因。要积极的解决挫折,用坚强的意志战胜挫折。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学鉴赏 心理健康 心理成长 心理品质
引言
对现今的大学生来说,由于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就业压力的增加,人际关系的紧张,很多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各个高校也陆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多侧重于心理学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这对从本质上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是极为不利的。文学鉴赏通过大学生对具体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其表达的思想内容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产生影响,促进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通过文学鉴赏,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可使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1]因此,文学鉴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文章通过分析文学鉴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方面,使人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到文学鉴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民族自豪感的形成
对于拥有几千年家国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贯彻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民族自豪感的形成,则是大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的基础。文学鉴赏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形成,进而养成良好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道德情操,促进其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健康心理的形成。
(一)大学生在民族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面对中国近现代以来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较大差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根据大学教学中学习到的知识对具体国情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将其作为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为国家的发展进步,为缩小同西方的差距甚至超越西方重现中国的辉煌做出自己的贡献。但仍有很多大学生不能理智地思考这种差距,并且固执地认为这种差距的存在是不可改变的现实,从而对西方产生盲目的崇拜。中国的一切都不如西方,产品质量、生活质量甚至制度文化都不如西方。只要是中国同西方不同的地方,那必然是西方的好,中国的不好。
(二)文学鉴赏对民族自豪感形成的作用
文学鉴赏所适用的素材,很多都是中国历代先贤的文学经典,这些作品很多都包含着作者对祖国和民族的无限热爱。而对这些文学经典的鉴赏学习,可以帮助很多大学生克服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调节逢中必反的扭曲的不健康的民族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怀。如通过对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等文学作品的鉴赏,大学生能充分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和多娇;从战国屈原的《九歌》《离骚》、南宋陆游的《示儿》等文学作品中,则能看到作者对于祖国沉沦、无力回天的无奈;而文天祥的《正气歌》、岳飞的《满江红》等,则使大学生明白民族和自身命运的不可分割;而近现代更有无数为了中国之崛起而奋笔疾书的仁人志士,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的《可爱的祖国》、的《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等,大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更可见革命先烈们在远甚于现在的艰苦环境中胸怀天下的爱国情怀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欣赏,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切身体会到中华民族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更可以通过这些文学作品的内容全方位了解到中华民族在其他具体方面的优秀表现,从而以自己作为这个伟大民族的一员而自豪,意识到现在的落后只不过是民族发展处于低潮期的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华夏民族必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重回时代高峰。
二、促进大学生自我心理成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奋斗。各国文化中的文学作品,很多都是对个人奋发进取、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和歌颂。对这些文学作品的鉴赏,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奋发进取的健康心理状态,促进大学生自我心理成长。
(一)大学生在自我发展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很多大学生看不到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而努力奋斗的必要性,为了短期的享受而逃避刻苦学习的责任,从而不能在自我发展方面健康成长。
对大学生而言,生活环境、人际交往有了较大的改变。面对着陌生的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与以往也有着质的差别。学生心理上往往很大程度上还依靠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与大学自觉、主动学习的要求出现矛盾。要缓和这个矛盾,大学生对全新的学习和生活必然存在一个熟悉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挫折和阻碍,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合理地应对这些挫折迅速完成心理的成长,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己而努力奋斗。部分大学生却由于这些挫折而产生畏难心理,甚至产生逃避的情绪,再加上外在监督的放松,不能正确面对这一环境的改变,最终形成怕苦畏难甚至贪图享受、得过且过的心理,严重影响其正常学习和生活,对自身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消极作用。
(二)文学鉴赏对大学生自我心理成长的作用
在大学生学习相关的文学作品中,包含较多励志性的作品。事实上,无论古今中外,对努力奋斗、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都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旋律之一。因此,对这些励志的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在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奋发向上的健康心理的形成上有着积极作用。典型的如《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在《热爱生命》中对主人公在极端环境下为了生存而努力的描写等,都会使大学生在对这些作品鉴赏的过程中深受感染,从而使其认识到困难的暂时性和相对性、努力学习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培养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2]从书中汲取营养,提升自我责任意识,促进自我心理成长,完善成熟自己的价值观。
三、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作为社会群体组成部分的个体立足的基础,是健康心理的内涵。只有明白真情、诚信、尊重他人等品德的可贵,才能使自己在社会群体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对美德的赞美,同样存在于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之中。通过文学作品鉴赏,可以使大学生充分体会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对其学习生活态度以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大学生在道德品质上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在道德品质上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唯利是图、冷漠势利。一些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决定自己行为的唯一取向是能否为其带来可见的短暂利益,而不在乎由此给他人带来的伤害,更看不到由此给自己未来的发展或者长远利益带来的损害。
这些大学生决定自身行为的取向是短期的可见利益,在与同学、朋友乃至亲人交往时对友谊和亲情的珍惜意识薄弱,意识不到尊重他人从长远来说就是尊重自己,损害他人的利益长远来说就是损害自己的利益。因此其在他人眼中的表现不仅势利刻薄,而且鼠目寸光。这些行为给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他人必然因为其势利冷漠的行为而只愿意同其进行短期的纯粹利益上的交往,不愿同其发展稳定的长期互惠互利的关系。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必然受到周围人的排斥,对其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乃至未来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文学鉴赏对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作用
人有趋利避害的天性,以利益计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取向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这种利益计算必须建立在整体的社会利益而不是纯粹的个体利益的基础上。对于整体的社会发展来说,美德是无价的,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如一般所说的真情无价、诚信为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使人精神愉悦,冷静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大学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对这些美德产生共鸣,从而自觉以这些标准来要求和约束自己,形成自己的良好道德品质。[3]如李白在《赠汪伦》一诗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对友情无价的歌颂至今仍然脍炙人口;而与之相反,英国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在其名剧《威尼斯商人》中对犹太商人夏洛克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描写以及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对吝啬鬼葛朗台的嘲讽,则使两者成为人们心目中受鄙视的典型。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会使大学生明白其中所歌颂的各种美德的可贵,而自觉避免成为夏洛克、葛朗台等反面的人物类型。优秀的作品充满着激情和创造力,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这些优秀的作品,会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心理,陶冶情操,促进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结语
大学教育中的文学鉴赏,因为其涉及到的文学作品包含着古今中外文学家高尚的思想道德意蕴,因此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文学鉴赏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形成,而且能促进其自我心理成长,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入文学鉴赏是十分必要的,它能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促进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罗杰文.高职院校加强文学教育的思考与对策[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1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1.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南阳师范学院女大学生200名,发放问卷2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92份。
1.2研究方法
问卷采用SCL―90,此表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经验证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采用国内学者陈昌慧修订后的量表,共九十个条目,九个因子,每个因子反应出某方面的症状痛苦情况,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该量表采用五级评分。问卷结果采用SPSS录入调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结果
根据SCL-90阳性症状标准(≥2),对女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作了分析。
2.2 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由表2可知,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总分方面的显著差异为0.004,差异非常显著。
由表3可知,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躯体化方面的多重比较发现,艺术体育学生和文科类学生的躯体化程度差异显著,P=0.003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强迫症状方面进行多重比较发现,理科学生和教育类学生在此方面差异非常显著,P=0.001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抑郁方面进行多重比较发现:理科和教育类学生在抑郁方面差异非常显著P=0.004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焦虑方面进行多重比较发现:理科和教育类学生在焦虑方面差异非常显著,P=0.003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敌对方面进行多重比较发现:理科和艺术体育,理科和教育类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P=0.025和P=0.005。体育和文科的显著差异是P=0.004,其余专业差异不显著。
在偏执方面不同专业进行多重比较发现:理科和文科的学生存在显著的差异为P=0.002小于0.01。其余专业在此方面差异不显著。
在精神病性方面的多重比较发现:理科和教育差异显著P=0.002。艺术体育和教育差异显著P=0.035
在总分方面进行的多重比较发现:教育和理科,教育和文科的显著差异分别是0.002和0.001,其余专业差异不显著。
2.3城乡户口和是否任职方面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城乡户口和是否任职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3.1不同专业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著的原因
调查显示,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著,一方面因为不同专业所设课程不同,教学组织形式不同,管理方式不同等造成的。另一方面,由于专业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对事情处理的方式也不同。
3.2在城乡户口方面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的原因
贫穷确实给许多学生带来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高校实行收费制度后,学生进校学习费用大幅度增加,高昂的学费、住宿费、个人日常生活费用、人际交往之间所需花费的费用等,使许多家庭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就调查结果来看,生源地的差异并没有显著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原因有多种,诸如: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农村建设等,使城乡并未呈现出显著差异。
3.3在是否任职方面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的原因
就调查结果来看,是否任职并没有影响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原因很多,比如:大学生在进校门的那一刻就为自己制订了明确的目标,考研或者考证,而担任学生干部虽然会锻炼自己的能力,甚至对就业有帮助,但是也会分散精力,对学业有所影响。所以,大学生都能理性的看待这一问题。
4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维护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较显著,因此,应该合理开设课程,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缺乏一定程度上的认识与了解、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没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问题,没有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重要性。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1.1 难以适应快速的环境改变
步入大学生活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都是既新鲜又陌生的。对于他们来说,不管是在生活环境中还是学习环境中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在生活中,大学生活对于之前初高中生活来说是一个小规模的社会圈,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再像高中时那样单纯,人与人的相处交往也变得复杂,同行与异性的接触以及恋爱关系等问题上,都是大学生将要面对的环境改变问题;在学习生活中,大学的轻松自主学习方式让大学生很难掌握,很多同学习惯了在被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学习,对大学的自主式、探索式学习方法很难适应,一度造成荒废学业,放弃学习,成谜于网络游戏和其他各种堕落的生活里。
1.2 社交障碍造成的忧虑心理
在大学校园生活中,由于大学生都来自全国各地,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特点、不同家庭背景以及不同文化教育程度上存在的巨大差异,是大学生在同学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多种矛盾。这种心理障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十分严重的危害,使大学生脱离了学校群体,不懂得如何融入校园的大集体生活中,这对未来大学生步入社会、参加社会工作以及融入社会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1.3 人际关系敏感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上。通过调查数据显示,92%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出现不自在感以及自卑感。主要表现在不能主动去与同学交往,同学之间十分生疏,学生们没有打破陌生局面的意识,对于同学之间的交流漠不关心,不能主动快速融入班集体的生活中去;过分在乎他人的态度,担心自己得不到他人的理睬,担心他人会嘲笑而不敢去面对;对于自身的猜想太过依赖,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存在这样的现象,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身上
1.4 麻木冷漠
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最大缺点是对生活以及学习上表现出的冷漠麻木的生活态度。对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成绩漠不关己,对生活没有追求。这种现实生活中的空虚感,使他们寻求虚拟的情感寄托。整日沉浸在网络游戏世界里,慢慢消沉、颓废。这种麻木冷漠的心理障碍对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2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2.1 从不同性别差异上的影响
不同性别上的大学生所面对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从人生的经历、自我的认识、自我要求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来自男大学生的压力通常表现在无法承受压力而出现的自卑、恐慌感。激烈的竞争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他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一面急于毕业,想更快地加入社会工作中,一面又对社会就业形势有所恐惧,害怕毕业,使他们长期处于这种焦虑、紧张不安的状态之下,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对女大学生而言,他们面对的心理健康更多体现在恋爱问题上,青春期的她们,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并未正真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她们更多面对的是感情与理智的矛盾、心理以及情感寻求理解,这使得恋爱现象普遍出出现,她们对恋爱充满向往,但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常出现情绪上的冲动,容易把问题的处理脱离实际,导致生活上以及学习中出现烦躁苦闷现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在解决共性的同时,对个性问题的指导教育上不能忽视。可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为人际关系、爱恋与性心理、毕业就业方向指导、情绪管理等模式课程。
2.2 从不同成长阶段上的影响
大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同的。在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时候,会对新的生活学习环境有所不适应,容易出现逆反与独立的矛盾,在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异中产生压抑、烦躁的心理情绪,无法承受来自学习的压力,容易产生厌学、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心理。对于高年级的大学生来说,毕业就代表着失业的心理普遍存在,恐惧、困惑和紧张不安让大学生的心理极度不平衡,生活意志消沉,对未来生活缺少信心,感觉前途一片渺茫,看不到生活目标。大学生在不同阶段所产生的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设置上要有明确阶段性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可通过不同阶段时期、不同专题等设置来进行教育指导,通过座谈、心理测试等方式,细致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通过这种方式去解决每一位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后期跟踪随访,将这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与统计,便于后期进行全面的数据整理与分析。
3 结束语
在大学生的成长生涯中,大学生所具备的健康心理素质,是对将来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一个保障。大学生必须以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前提,注重心理健康的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来设定,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针对性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实质性效果。
参考文献
[1]祝木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12(23):112-113.
[2]董耘.李萍.朱孔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1,10(11):78-79.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逐渐凸显,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家庭、社会和学校的重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效性是当代大学生的迫切需求。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
在高校中,当前承担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部门是学生工作处下设的心理咨询中心(各校称谓有些不同,以下统称心理中心)。高校的心理中心主要承担以下几项重要工作:①危机干预;②个体/团体心理咨询;③课程教学和讲座;④科研工作;⑤行政事务。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工作重心以咨询为主教育为辅,危机排查和干预是重中之重
高校的心理中心大多以咨询为主,以学生心理危机的排查和干预为第一要务,只有少数高校能够做到重点开展心理学教育。比如清华大学,在校学生约26000人,咨询中心每年授课门数18门,讲座场数60~80场,参与的学生有26000人次左右。此外,每年约有1000人使用心理中心。[1]大部分高校心理中心的工作重心仍然以咨询为主,重点做好心理危机的排查和干预。各学院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问题,会第一时间联系心理中心的老师,心理中心也是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2014年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3393人,各类研究生9820人,外国留学生829人。心理素质教育中心50%的经费和近80%的人力重点服务于5%的在校生(咨询、排查和约谈)。咨询中心在师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像是一个消防员或者医生,它以化解心理危机为重点,以解决心理障碍为主。
(二)师生比例偏大且从业人员所受临床专业训练不充分
我国的学校处于一种重视成绩的社会氛围之中,心理咨询因其工作成绩难以量化,工作效果无法在短时间内奏效而容易被忽视。美国有关行业协会的专业标准是1000~1200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人员。根据一项对国内26所的高校调查表示,接受调查的高校共有学生516322人,心理健康专职教师47人,折算师生比约为1∶10985人。
[2]近五年,虽然一些高校陆续都按照要求实现了3000名学生配备1名专职心理咨询师,但是依然还有很多高校心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数量没有达到这个要求,甚至还有一些高校的咨询中心只有1名专职心理咨询师。从专业水平上讲,由于中国的心理健康事业起步较晚,虽然目前高校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大部分人有心理学硕士或者博士学位,但是大部分人毕业时没有受过严格的临床专业训练,所以咨询专业水平的提升主要依赖于从业后的各种培训。
(三)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理念的普及度低
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因此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学开始一直延续到大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且他们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对这门课程十分重视,要求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但是在中国这门课程却并未受到如此高的重视。
[3]目前中小学教育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从小就缺乏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青少年阶段的很多成长任务如对自我的了解和认识,自主和独立的意识等都没有完成,致使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由于各所高校心理中心的专职工作人员数量偏少,面对应接不暇的教学、科研、咨询和行政工作任务,很多学校在心理健康理念的普及上用力偏小,所以很多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依然存在偏见,“不听、不闻、不看”的现象还十分普遍。
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心理中心的咨询量突破了3000人次,在北京市各高校心理中心的咨询数量上位列前三,相对比斯坦福大学在校学生约16000人,咨询中心每年接待8000多人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校生22000人,咨询中心每年接待11000~12000人次。[1]美国高校和中国高校咨询人数的差异和大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理念有重要关系。
二、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探索
(一)公众形象转型:从问题干预中心转型为成长发展中心
高校以教育为己任,高校的心理中心在师生中树立的形象如果由“问题中心”,变为“健心馆”,追求成长的同学会更喜欢中心,也更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就像追求健康的人会更喜欢去“健身馆”一样。这种形象转变的最直接的益处是减少现实中潜在的危机学生,根本的益处是可以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普遍提高。假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负10分到正10分,通过积极正向的理念传授,可能将一个心理健康分数为-2分的同学转变为+2分的同学,同时也可以将心理健康分数为6分的同学提升为8分的同学。
那么如何转变心理中心的公众形象呢?一是扩大宣传。通过课程、讲座、团体辅导和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理念的普及性教育;二是不断提高心理咨询和心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为专业咨询师的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升提供时间和经费支持,并逐步增加专职咨询师的数量。只有更加专业化的服务才能有效帮助同学解决困惑,也更容易为心理中心树立口碑。
(二)工作内容转型:以咨询、危机干预的工作为主转型为咨询和教育双向并重
长期以来,我们容易将导致心理危机的事实本身看成是心理危机的根源。事实上,它仅仅是危机爆发的导火索,真正的原因是学生心理上存在不健全的部分,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咨询和危机干预,还要关爱所有学生的心理发展。因为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心理不健全的学生随时可能因为考试失利、恋爱等生活事件诱发焦虑抑郁情绪,造成危机事件。
所以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通过咨询解决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扩展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潜能开发和人格完善服务,所以要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普及性作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三)工作模式转变:以被动性干预转型为主动性激发
高校心理中心的普遍设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西方心理咨询开始秉承的理念是要求来访者有主动求助的意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高校的心理中心奉行的是“等进来”的理念。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有很大差别,西方高校的学生没有班级建制,没有党团组织,没有集体住宿(大部分学生),没有太多校方组织的学生共同的活动,没有共同的修课计划。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的普及性以及宗教对大学生世界观的影响根深蒂固,美国大学生生活独立性及心理成熟水平要高于中国学生,没有大规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中国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普遍不被重视,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成熟水平低,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如果我们不论国情按照美国的心理中心的运作模式开展工作只能服务不到10%的同学,90%的同学会对心理健康不了解,不关注。然而,大学生中的心理亚健康问题日趋明显和严重起来,所以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由被动性干预到主动宣传并激发他们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十分重要。一是主动实施全面的具有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讲座、团体活动等,强化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营造全校心理健康关爱氛围,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竞争力,培养自我成长型人才,使学生的内心与外在的环境更好的相协调,更好地成长成才。
北京科技大学心理中心在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念上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入手,每年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实施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全体新生以班级为单位到中心逐个进行体验,内容是一小时的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心理中心的各种服务项目。
该课程2011年荣获“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一等奖”。此外,中心以学生社团阳光心理协会为依托,借鉴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技术,运用朋辈辅导的组织模式,通过分组讨论、互动游戏、手语合唱等形式,组织所有新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快车”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接受与认可程度,个体和团体咨询量逐渐上升。二是调动学生提高自身健康的主动性。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取决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同样,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目标的实现,必须使受教育者将教育施加的外部压力主动转化为自身发展需求的内在动力,即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唤起其强烈的成长动力。实践证明,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体验式教学实践中效果卓著,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关爱自身健康的主动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种教育因素的多维参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的一项教育实践活动,既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教育活动,也不同于专门意义上的心理问题医治,它需要各种教育因素的多维参与。
1.多维参与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属性的必然要求。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心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和辅导,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既包括学校教育工作者,又包括社会上从事心理、精神卫生工作的专家、学者、医生等;它的对象不仅仅是“问题学生”,还包括其他一般学生;它的路径是多种途径、多种手段;它的内容是对学生心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和辅导。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是立体的,它需要多维的参与。
2.多维参与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性选择。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又与大学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密切相关。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开展德育、智育等教育活动。而德育、智育等教育活动在内容上与心理教育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交叉与渗透,密不可分;同时,各种教育活动本身离不开心理活动的参与,健全和谐的心理是开展好这些教育活动的必要前提与基础。因此,在高校各种教育活动中多维参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3.多维参与是克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实困境的重要途径。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明显局限性与狭隘性。比如:在主体和对象上,把心理健康教育仅视为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仅是针对那些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或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在目标与模式上,把心理健康教育仅作为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孤立地、简单地采取医学的或是教育学的模式;在内容与方法上,仅采取普及讲座及个别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法,针对特定具体的心理问题开展教育活动等。从多维的角度来思考和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克服这些不足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维参与的基本维度
多维参与就是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体的努力有机结合起来,把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工作有机融合起来,从多个维度思考和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协调共进维度。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原因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心理问题的解决也必须依靠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社会要为大学生提供安定有序的生存生活环境、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就业和贫困生救助的社会保障机制以及专业化的心理咨询、精神卫生机构等。家长既要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及时指导子女在校的人际交往、情感等问题,还要经常鼓励子女独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涯。高校努力营造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和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学生自身要努力提高心理保健意识和主体自育能力。同时,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心理教师和家长的培训指导,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配合,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
2.“学校―学院(系)―班级(心理自助社团)―宿舍―学生”五级保障维度。学校成立大学生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对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决策、规划、指挥、监控等;学院(系)积极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按照学校部署扎实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结合本院(系)学生和学生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相关特色教育活动;激发学生“自助、互助、助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托学生班级或者成立校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广泛开展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加强宿舍管理,把宿舍建成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实践锻炼基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进宿舍工程;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3.“健康普查―知识普及―团体辅导―个体咨询―问题治疗―危机干预―转介”全工作流程维度。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定期开展健康普查,掌握学生整体健康状况,对初步筛选出的超标学生予以重点关注并进行约谈;着眼于全体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素质的提高,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团体辅导活动;通过面询、热线、网络、书信等方式,及时开展各种心理问题的个体咨询,帮助解决部分学生的心理困惑;对于个别确实存在较为突出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治疗和必要的危机干预;对于重症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向专业精神卫生机构进行转介,实施专门的康复治疗。
4.“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全过程教育维度。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与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开展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必须能够根据学生在不同年级的发展任务、心理特点等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活动。比如一年级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健康意识的提高与各种适应能力的培养;二年级的重点放在大学生涯的拓展,经济、学习等压力的舒解,情感问题的疏导等;三年级的重点放在学生人生发展的抉择、恋爱问题的处理等;四年级的重点放在学生职业选择、社会适应等方面。而且,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各阶段之间的教育辅导还必须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和持续性。
5.“心理教育教师―学生工作干部―专业课教师―党政干部―其他从业人员―全体教职工”全员育人维度。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任务,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有责任立足本职岗位为实现学校育人目标而努力工作。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中强调: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因此,心理教育教师、学生工作干部直接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党政干部、其他从业人员努力在管理、服务工作中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氛围,做到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够在教书、管理、服务等工作过程中,切实承担起育人职责,真正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育人格局。
6.“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工作部门―教务部门―党政管理部门―后勤服务保障部门”共育维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工作规划、专门教育的推进、个别学生的咨询治疗等方面负有直接责任;学生工作部门要通过日常教育管理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务部门要从教学安排、教学管理等方面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各级党政管理部门要通过党团共建等方式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后勤服务保障部门要立足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生活保障服务,发挥好服务育人功能。只要各部门积极参与、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努力形成部门共育的良好局面,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
7.“心理健康知识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专题讲座”全课程育人维度。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一般形式,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教社政[2005]1号文件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相关课程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按照学科发展的要求科学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活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健康心理与潜能开发》等必修、选修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专业课教学中注重学习心理、专业思想等方面的引导,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促进每一类型的课堂教学都能够自觉发挥出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作用,形成全课程育人的态势。
8.“心理辅导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全氛围育人维度。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提高教育主体性、激发学生成长积极性的有效形式。高校不但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比如个案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拓展训练等,来提高大学生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而且还要通过组织引导大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心理知识科普宣传、举办心理健康节、假期社会实践、社区义务劳动等,来塑造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健全的心智。
从以上八个维度思考和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既体现了宏观环境与微观个体的协调性,又体现了各个教育环节与各项教育活动的全面性、全程性,突出了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针对性,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张继如.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3]王书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胡凯.建立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5]卢爱新.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教育与职业,2007(3).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摘要: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以及日渐加剧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对人们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作为我国人才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工作中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为其走向社会后快速改变角色奠定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课程,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及心理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本文就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进行了简要论述。
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是我国高等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其对我国经济发展、国防科技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心理承受能力、人格的健全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其是现代人们如何适应社会发展、保障我国社会稳定的关键。近年来,具有高学历的人才由于心理问题造成的自杀、自残等事件时有发生,究其根源是由于这部分人群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资讯与教育,心理承受能力过低造成。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日渐增加,高校也正在寻求一条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全心理的途径。
1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我国高等人才综合素质与思想政治基础的重要阶段,其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对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更关系到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工作与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工作,其是学生良好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教学过程。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其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学生思想层面的教育,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教育,这也造成了现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诸多的现状。为了顺应现代高等教育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教学工作中结合信息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此为培养现代大学生健全的心理提供基础的学习条件,为大学生对自身心理问题的了解奠定基础。
2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2.1 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促进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由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侧重的因素导致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思想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虽然在教改的风潮中这一现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师传统教学方式与教学思路的限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任然偏低。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高校应强化对思想政治教师教改信息的教育、强化思想政治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以科学的教训内容设计以及对思想政治教学大纲的透彻分析为基础,加快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为当代大学生能够接收到正统的、细致的、科学的心理教育提供基础条件,以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心理。
2.2 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结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不仅能够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其还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德育教育工作等有着重要的印象。通过其双向促进作用,为培养现代大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结合的研究与分析可以看出,现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应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健康的心理机制形成入手,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培养现代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使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其能够具有健康心理,为其工作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高校与思想政治教师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使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以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深入大学生的生活、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基础,针对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侧重,以此促进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思想政治教学中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以对心理健康认识与忠实的提高为基础,以思想政治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为重点,运用现代高校氛围影响,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
3 以相关研究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相关的研究也正处于基础阶段,这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资料与理论基础。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还需要高校院系以及相关的研究机构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将健康心理作为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的《大学生心理辅导》、《普通心理学》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辅助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根据现代高校校园网络发展的现状,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还应在校园网络对应的版块添加相应的心理教学内容,为大学生的便捷查看、学习提供便利的条件。
4 以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咨询服务
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问题调查中刻意发现,97%以上的学生不认为自己存在心理问题、并不愿意接受相关的咨询服务。这也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存在心理问题时不能得到及时的诊疗,影响了其健康心理的形成。针对这样的情况,通过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相关内容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解答为其心理咨询提供信息渠道,促进心理健康培养的开展。而这一过程的开展中,仅需要思想政治教师在相关的教学内容讲解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引导,以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素质以及道德品质的教学结合,促进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其是我国高等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要高校与思想政治教师强化对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系的认识,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侧重与引导,以此使现代大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为心理健康培养提供思想基础,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养成与培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结合为现代大学生提供科学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弥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不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我国经济建设所需的高等人才心理健康教育、降低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走向社会后的心理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晓云.关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分析[J].政治教育资讯,2009(6).
[2] 王利强,李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0(1).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父母教养方式;关联性
前言:近年来,以马加爵、清华学子硫酸泼熊等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据相关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心理上存在一些障碍,而其中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为某大学新生,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问卷调查时间为学生入学阶段。采取问卷调查形式进行资料收集,集中作答并回收,并利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问卷内容主要侧重对父亲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惩罚、过分干涉及偏爱等方面对大学生个性、自尊等心理产生的影响[1]。通过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信息,为文章研究提供了极大支持。
2、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性分析
2.1情绪方面
通过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个性、自尊等心理相关性分析得知:父母采取严厉惩罚、拒绝否认及过分干涉等消极教养方式越多,那么相对应的,大学生稳定性、兴奋性及自律性也会较差,二者呈现负相关趋势;反之则不然,父母对子女采取理解、温暖及平等的教养方式,子女在稳定性、兴奋性等方面则表现的越高,并削弱怀疑、忧虑及紧张等心理。充分证明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直接关系,因而,父母要明确认识到自身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并积极采取良性教养方式,经常与子女沟通和交流,与子女建立和谐的关系,帮助子女排解内心的不满、郁闷等消极情绪,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积极的生活观念,学会分享和合作,辅助学校与教师教学,共同引导学生接受正面的、积极性的影响,拒绝一切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和品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2自尊方面
数据表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大学生自尊呈正相关,简而言之,父母给予子女的理解、关爱越多,那么子女积极、自尊情绪也会朝着更高的水平发展,相反,父母惩罚过于严厉、拒绝否认等,甚至在他人面前教育孩子,会严重损伤大学生的自尊心,在调查在中,不难发现,父母教育方式各方面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分密切,良好的教养方式能够发挥良好的预测作用,在改变大学生消极心理等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父母要注重站在子女角度思考问题,并与子女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最大限度避免大学生心理问题,为日后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3内控能力方面
心理控制源作为社会学习理论,主要是指关于个人性格及行动与事件结局之间关系的泛化性期待。大量调查显示,外在控制性较强的人难以更好地面对紧张的生活环境、学习压力等应激性事件,相反则不同,内控性较强的人能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美好的生活向往,且心理更为健康[2]。而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与理解与大学生内心性具有直接关系,前者程度越深,那么大学生自控越强,能够更好地处理自身与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且能够加强对自己在遇到困难、成功的控制,不骄不躁,并逐渐形成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美好品格,较少以来让人控制自己,而那些依赖性较强大学生,则会将自己困扰寄托于他人身上,缺乏独立性,无法更好地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坎坷和困难。所以,父母教养要避免盲目性,要认清自身教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以此来帮助子女更好地成长。
3、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回归性分析
在调查研究在中,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能够发现,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过度保护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最为突出,不仅涉及稳定性、敢为性及自律性等积极因素,还会影响到怀疑性、紧张性等消极因素,由此证明,父母对子女采取更多关怀、理解方式,能够增强大学生自尊心,在校园生活中,能够与同学友好相处,减少对其他同学的嘲笑等不正确行为,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友谊,控制好自身情绪,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学和课外活动,追求美好的生活;与此同时,一些父母采取严厉惩罚等教养,大学生自尊心水平较低,长此以往,产生自卑感等不健康 心理,且常常表现为敏感多疑、情绪抑郁等特点,一旦在生活中或者学习遇到压力等应激性事件,便会产生不健康心理,进而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出过激行为,伤害到其他同学,影响学生未来发展。所以,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主要因素[3]。
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积极的教养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他人和谐相处,而消极的教养方式则恰恰相反,因此,父母要积极调整教养方式,加强对子女的积极引导,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与师生、与社会、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不断完善自身,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长松,赵科.不同地区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18(03):25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