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2 09:07:49
导语: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分质供水 纯净水 饮用水
水源污染使我国大多数城市的供水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饮用水水质日益关注。1995年起,桶装饮水在上海蓬勃兴起,并迅速扩展到其它大中城市。随之,管道纯净水应运而生。目前上海、深圳、宁波、福州等地都有居民区实行分质供水的实际工程。一些城市甚至有实施城市整体分质供水的设想。有报道宣称“打开龙头,喝纯净水”是国外的先进经验。国外对分质供水的认识和应用情况究竟如何?通过分质供水解决当前城市供水水质问题的作用、局限又如何,应该怎样看待与处理目前在城市供水水质方面面临的困难?担负城市安全供水重任的城市供水行业,对此应明确的认识与鲜明的态度。
1. 国外分质供水概况及其分质供水的内涵
1.1国外分质供水概况
分质供水在国外有着长期的应用历史。国外现有的分质供水都是以可饮用水系统作为城市主体供水系统,而将低品质水、回用水或海水另设管网供应,用作园林绿化、清洗车辆、冲洗厕所、喷洒道路以及工业冷却等,称为非饮用水。非饮用水系统通常是局部或区域性的,作为主体供水系统的补充。设立非饮用水系统的着眼点在于节约水资源及降低处理费用[1-5]。这与国内现有的一些分质供水系统并无差别。
需要探讨的是,目前成为关注热点的“分质供水”,是指另设管网供应少量专供饮(食)用的“纯净水”,而将城市供水作为“一般用水”。这同国内外现有的,或者说一般意义上的分质供水有着很大的区别。在讨论这种供水方式的短长之前,回顾美国给水工程协会(AWWA)对分质供水的看法,不无裨益。
1.2 内涵不同的两种分质供水
鉴于水资源紧缺现象加剧及水质标准与处理费用提高、分质供水的潜在市场扩大,AWWA下属分质供水委员会于1983年提交了一份《分质供水》指南[4](简称《指南》),以总结国际上现有的分质供水经验,并为建立将来全美统一的分质供水标准规范提供基础。《指南》对有关术语的定义为:“可饮用水”"是符合联邦与州政府水质标准,用于饮用、烹调与清洗的水。“非饮用水”是人类偶然消费不致造成危害,用于非饮用用途的水。而目前上海等地区正在试行的分质供水,两个管道系统分别为纯净水与一般用水。《指南》的调查综述指出:非饮用水在户内只用于冲洗厕所;仅供饮用的管道供水在国际上未有先例。《指南》同时建议:在水源水质恶化或处理费用太高,有理由考虑居民生活用水分质供应时,可饮用水的设计用水定额取150 L /人.d。笔者经光盘检索了最近8年的工程索引、与近10年美国政府报告(NTIS)与学位论文文摘(DAO),未检获专供饮用的区域性管道供水系统报道。在美国《安全饮用水法案修正案》(SDWAA)生效后的1987年,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与AWWA在一次专题会议上分别对有关问题发表了正式的观点[6]。USEPA认为:净水器和瓶装水只能用作改善水质的临时措施,使用净水器和瓶装水不被认为是能满足SDWAA规定的最大污染物浓度(MCLs)的方法,因为它们没能处理全部生活用水。AWWA则表示,由其向居民家庭提供的所有生活用水,直至用户的每一只水龙头,都是可饮用的。这些足以说明:国外现行的分质供水与目前国内倍受关注的管道纯净水(以下称另一类分质供水)是两个概念,其内涵有本质性的差别。
2. 生活用水的构成、水质需求与管道纯净水的局限
2.1 生活用水的构成与水质需求
关键词 生态园林;城市;可持续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31.2;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180-0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不断加快,环境问题也不断加剧。很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冲击着人类,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保护地球,以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栖息之地。生态园林建设是人们改变栖息之地的有效措施之一。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重大战略,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完成该战略的主要动力,探讨生态园林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1-2]。生态园林是指以人、社会和自然相互和谐为核心,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包括生态位、生态平衡、互利共生、植物他感等来研究植物个体和群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它还研究以植物群落的发展组成及特性,扬共生,避相克,形成一个有规律的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3]。“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这个概念中包含了可持续发展具有的公平性、持续性、系统性原则,是科学发展观的一种体现。
1 当前城市环境的现状
中国人口多,高度集中的人口使得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破坏,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人工环境。为了维护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类生活的物质大量从外界进入,使得原本的生态系统无法承受其破坏力,这些环境问题表现在以下各方面:大量的城市绿地面积被建筑物占据,人均绿地面积缩小,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休息,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都很不利于人们的健康。城市气温升高,汽车尾气的排放、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加重了城市的温室效应。建筑物和柏油马路使得热辐射加剧,从而热辐射也加剧。城市污染不断加剧,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使各种能源贫乏;垃圾的排放增加,使得垃圾占地面积增加,此外还释放出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2 生态园林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传统园林中的江南园林是中国文人雅士娴雅生活的住所,属于纯粹的私人庭院,很讲究曲径通幽的意境。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学者致力于生态园林的研究,在治理空气污染问题中做出了很多研究,对园林植物吸收有毒有害气体、杀菌作用及运用于城市环境检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筛选出很多具有抗污染能力和可以净化环境的园林植物。因此,生态园林建设与以往的城市建设相比较,除了具有园林的观赏价值、美化环境的特点外,还具有丰富的其他功能,比如生态园林能够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转换为化学能,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源的相互转换,还能调节微小气候、增加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
2.1 生态园林建设是历史的选择,生态园林建设在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必不可少
生态园林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载体,必然要在人类的城市建设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凡事都有两面性,在人类的城市设计等活动中,一方面会给人们创造高效的经济方式和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会对自然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现代倡导绿色文明,也试图发起一场以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革命,解决工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
2.2 生态园林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功能体现
城市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来自于生态园林,通过园林植物自身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移产生生态效益,通过生态植物的美化功能来产生安全效益等,这些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是其他事物无法取代的。因此,生态园林建设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3 生态园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城市环境的破坏让居民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应努力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3.1 做好城市自然环境的保护
要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充分保护和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古迹。对城市周边的河流湖泊及山岭加以绿化和美化,并将其与城市的生态系统统一起来,一起改善城市的环境状况。
3.2 做好城市生态环境的规划
城市绿地的分布要合理均匀,扩大公共绿地的服务半径。规划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风格多样、量力而行,利用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等特征,使得引入的生态植物与生态条件相适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为市民提供合适、环境宜人的环境。
3.3 开发新能源
积极使用新能源,改变当前以煤发电的现状,应用水能或核能发电进行取代,还可以对煤炭进行洁净化处理,减少因燃煤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3.4 加强对污染的治理和管理
人们都很向往碧水蓝天,要达到碧水蓝天的效果,就要实行清洁化生产,对“三废”进行治理,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管理或者处罚。
4 结语
生态园林建设是新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要加快建设城市生态安全、经济和生态文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4]。
5 参考文献
[1] 郭东力,李梅.关于园林绿化质量管理问题的探讨[J].四川林业科技,1999,20(1):64-68.
[2] 王浩,赵永艳.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概念及思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5):85-88.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发展
Abstract: The future city planning is not only meet the needs of existing human survival environment, but to live in harmony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an, should b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view our, care about all the sanctity of life and the future generations of welfare, have come from nature, return to nature experience. City development problems, such as population, employ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esource utilization, need to solve city itself, therefore, 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needs to consider the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to solve development problems.
Keywords: city planning;city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中国城市发展带来的规划问题和挑战
中国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脱节,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和带来城市严重的环境问题;
2)高度混合的住宅与就业平衡发展模式严重地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增加了社会交通成本,加剧了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负面外部效应;
3)房地产商主导的城市发展一方面降低了城市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增加了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另一方面也使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实现规划的目标的规划策略是:让市场决定城市规模,城市规划准备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因而,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规划不同,市场经济下的城市总体规划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已发生根本变化。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并以之为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合理发展,其次必须通过科学地预测和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在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二、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通常人们把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问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称之为城市规划。它是由城市权力机构制定,并经上级政府批准的在一定年限内关于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目标等部署,以及城市用地、建筑和设施等布局的地方性法规或法律效力的文件。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们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三、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其思考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是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研究社会经济状态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规划的目标根据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按照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案研究不同方案的利确定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近期实施方案制定建设规划的管理。通常情况下规划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在许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等现代城市通病,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今后的长期发展埋下了不容忽视的隐患。如何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未来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四、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行动中,就有开展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持续发展研究,为城市现代化和持续发展提供战略、规划、设计、管理的理论模式等重要内容。城市规划就不仅是建设规划,而是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中,为城市开发、建设、发展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可供选择的方案。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保证今天的开发、建设的决策不给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即可持续发展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现在城市规划方面,主要是空间上的协调发展和发展的连续性问题。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取决于对决策过程的影响,城市规划只有通过实施才能发挥作用。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它拓展了城市规划的责任,特别对城市总体规划而言,迫使我们将目光由规划期所界定的时限,投向更远的未来,由规划边界所界定的城市建设区投向更广阔的区域生态远景,由相对单纯的物质空间投向更复杂的社会空间。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城市规划一方面强调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城市质量,包括生态环境质量、城市风貌形象质量、城市文化质量等的逐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实施将引导城市走向稳定,协调的发展之路,对城市进一步优化生存环境、创造发展条件、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思路框架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拓展,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城市规划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如果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突破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及城市的资源供给力,则要求进行相应的需求管理,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控制,据此在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下。得出一个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再与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比较,直至满足为止。这种城市规划新思路,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综合需要与可能,建立一个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城市系统:同时必须考虑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将城市的资源环境消耗确定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根据研究目标设立了两个决策作用点: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即城市环境对污染承载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即城市的资源(包括土地、淡水、森林、能源等资源)对城市发展的供给能力。对于任何区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的资源利用和城市的环境污染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将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六、结束语
新世纪的城市发展,应以建立“安全、健康、有活力的生态城市”为目标,掌握自然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公共设施的充分开发,城市文化和历史的延续与发展,创造安全、高效、和谐的充满活力的坏境。如果实现了思想的转变、意识提高、观念更新、理论深化、标准统一。就有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再通过实施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完善体系、协调监控、推进市场、公众参与、营造风尚、城区合作等有力措施,生态城市建设将会稳健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顾汇达.深圳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规划汇报,2000(3).
【关键词】中小城市;旧城改造;可持续发展
引言:旧城改造的过程非常繁琐,不但存在共同性的矛盾,也具备各自城市的特征。旧城区作为城市历程的脉络,也同时成为了传统与现代功能共存以及矛盾的集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因为城市固有的构造依旧维持稳定性的趋势,很多历史累计下来的旧问题较难恢复,并且持续在新的状况上再次显现。主要体现在土地配置低效率逐渐明显、住宅紧缺、房屋破损严重、基础设施落后的现象中,历史景观破损现象逐渐加重。于此同时,对于中小城市执行的总体构造改变过程以及传统城市的过程里,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与新的状况。
一、中小城市旧城改造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超强度的房地产开发使得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
当前,我国对于旧城改造逐渐趋于超强度开发,如此才可以让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建设并出售商品房时获得一些利润。对于我国的中小城市旧城改造来讲,此种现象尤为普遍,却也非常严重。为了让开发收支保持平衡,适时加大建筑密度显得非常必要,可是如果仅仅追寻经济效益,就会令人口密度、容积率乃至建筑密度超标,会令城市环境急剧恶化。
2、超强度的房地产开发造成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
因为房地产开发商太过注重经济效益,使得政府的管理出现失调,表面提升容积率以及建筑密度,使得当前的基础设施容量以及交通容量都无法符合高强度的开发,令基础设施在高强度的运转下进行,从而形成了负效应。
3、工厂迁移不当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土地有偿使用,使得工厂不得已从中心区域迁走,进而也令环境获得了改善,而且也加快了工厂从事技术改造乃至研发新生产线的力度。工厂搬迁至生态系统薄弱或者灌溉等区域,就会令周围的空气受到严重的影响,这种危害要比处在城市时的危害更大。而企业搬迁至郊区,会令工人的上下班距离延长,对于生活十分不便。
4、旧城改造中房地产开发体现出统一的规划
当前我国中小城市旧城改造大多是在对城市中心区的旧区进行再次开发,许多仅仅是零星开发,达不到规模。相对较大的厂区也被其他开发商所分割,通过各自的方式进行开发,这并没有实现房地产综合开发的目的。
5、居住搬迁不当造成的社区解体
产业构造协调、用地构造转变、人口构造变迁、城市面对的物质空间以及人文空间出现了较大的变动。社区是用来聚集一定范围的社会群体、组织以及生活共同体,具有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备,并且社区的成员都对所在社区具有归属感及认同感。旧的居住文化圈被打破,新的居住文化圈以及文化氛围又较难在短期内创建起来,所以会造成文化心理无法协调,社区构造倒退的现象。
6、中小城市旧城改造的历史保护意识薄弱
由于形成建设性的损坏,使得城市的历史面貌乃至特征都已遗失。当今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飞速发展阶段,因为依旧有些人过于片面的认定想要维护历史文化只有阻碍城市经济进程,也有些人时常急于转变物质生活条件以及发展经济,从而忽略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演变为破坏性建设行为。
7、中小城市中的城中村成为了旧城改造的难点
当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让企业得到最大化的利益,而放弃城中村这样的土地进行开发,所以具有城中村土地成本较高、利益较低、所需的精力也较多、建设周期较长、工程量较大、投资也相对较多。政治在制定城市规划时,城中村的改造非常棘手。
二、中小城市旧城改造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通过功能与空间进行互动,为旧城空间的发展给予动力
旧城功能的再生无法单一的透过外部资金,执行房地产开发以及通过一种和当前功能毫无瓜葛的产业取代已有的产业来实现,而一定要创建对旧城当前的资源、地方文化乃至本土知识进行了解和研究,透过当地居民以及企业进行参与,渐渐对已有的产业进行再次升级,建立一个关联度较高的本土化产业。
2、寻求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平衡
通过经济学角度来讲,旧城再生属于维持旧城价值以及附加的历程。城市使用价值指的是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工作、游乐的场地而所含的价值。而交换价值指的是城市土地以及房屋当做一个资本进行出售或者出租的价值。通常竞争力较为集中在舒适的小城市当中,而很多小城市也是由此而吸引了更多人居住或游玩。
3、将社区发展作为基础加快旧城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社区、空间、功能的互动,社区成为了基础。这是由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属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所以,目前对于中小城市的旧城改造应当通过具体的计划进行,为社区的发展提供全新的契机,对于规划模式来讲,一定要转变目前以物质建设作为核心的旧城改革形势,而把重心放在社区能力培养方面。对于制度的设计,要加快参与渠道的建设。在法律方面要提升对居民利益乃至社区资源的维护。
结束语:我国政府在进行旧城改造时十分谨慎,这样的做法非常有必要,如果要提升土地的盘活以及产业升级,中小城市应当通过协调,对改造土地性质给予关注,通过城市功能的布局,逐渐进行改造,努力创造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焦姣.文化规划与中小城市老城复兴――以安阳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对策;影响
一、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涵义
1、城市规划涵义
城市规划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居民,保证城市在更好的发展过程中,维护好公共生活空间所进行的科学合理规划。基于城市规划的内涵,城市规划具有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修建以及维护规划等等。城市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城市布局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当前时代下,做好经济以及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发展的前提下,还需要做好未来规划工作,即不能以满足当代的需求为目标,而对未来或者将来人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就是既要满足当代城市发展需求,同时还可以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城市规划侧重于科学化水平、生态建设以及生活空间的优越性等等。良好的城市规划布局不仅利于当代的城市发展,还有利于未来城市的更好发展。
二、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1、城市生态平衡问题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体城市现代化水平,而在实际的城市规划方面,由于缺乏生态平衡观念,更加侧重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导致城市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未来可持续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如此,快速的城市化发展造成城市了一些畸形问题存在,如“城中村”以及“边缘村”的居住混乱问题,这主要在于城市的规划侧重于局部经济发展,没有统筹考虑综合方面,造成城市原有布局造成破坏,影响市民的生活。
2、缺乏公众参与渠道
城市规划的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而在实际的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很少有城市对相关的设计或者布局进行公示或者邀请公众进行监督和建议。这种独断式的城市规划很容易造成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得不到市民的赞成。
3、城市更新改造问题处理不当
城市发展,难免需要对旧的城市布局进行重新规划,而在进行拆迁和布局的同时,有些城市因考虑不周全,导致拆迁和布局受到多重阻力,导致规划工期或者布局设计延误,阻碍城市更好发展。因此,做好城市发展工作,需要统筹兼顾,做好城市资源分配工作,避免因城市更新改造产生其他负面影响。
三、城市规划发展的影响
1、正面影响
城市规划发展的正面影响就是能够在当前更好的发展城市,服务于当代居民,同时,保持固有的生态平衡,不影响后代人的城市发展。进行城市规划发展,还有利于更好的进行城市交通布局、建设发展以及城市市政的建设等等。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可以让城市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
(1)城市的防震、消防以及燃气系统布局以及安全性进行合理设计,提高城市的安全系数,减少事故的发生。
(2)城市的绿地化面积得到有效的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让城市居民可以过得更加舒适。
(3)城市的建筑更加安全,建筑密度得到有效的调整、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2、负面影响
(1)旧城遭到颠覆性破坏
城市规划在进行城市布局设计时,是以旧的城市布局为基础,并对旧城市布局进行颠覆性设计。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很容易对旧城市建筑造成破坏,如古城的百年楼、寺庙等等,这样对于遗产古迹的保留产生严重的影响。
(2)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性遭到质疑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让居民更好的生活,而城市在进行规划时,更多的是选择对当前城市布局或者局域设计进行否定,这样就无法保证城市规划是否具有良好的科学合理性。政府对城市进行规划操作,如果没有良好的监督以及合理科学考察,只是单纯的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消费支出为理由,这种任意的改造城市,很难对城市的发展做到正确的引导和促进,相反,会对已有的良好布局以及设计进行破坏。
四、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做好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工作
做好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城市的宏观调控以及微观的平衡发展工作。
(1)宏观调控工作
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城市的生态平衡,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从整体性出发,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程度以及人口变化情况,基于这种情况,还需要对城市的承载力以及绿色生态发展进行综合性考虑。不仅如此,还需要尽量避免产生“城中村”等畸形问题。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以发展为中心,做好可持续工作。
(2)微观平衡发展
城市发展的微观平衡主要是从细节出发,对各个城市模块进行细致化分析。如避免城市的发展只让部分区域或者部分人群受益,让更多的绿化带以及城市绿地成为少数人群的私有物。微观的平衡发展还需要侧重于局域性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好共同发展,避免以牺牲多数区域的利益,促进少数区域的经济发展,造成差距日益扩大。
2、做好透明公开化工作
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其所要实现的宗旨和目标就是让当代人和后代人都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高品质生活。为了实现目标,减少城市规划实际操作中所要面临的问题,在对城市规划进行可持续发展时,需要虚心向市民请教,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相关的问题以及结果进行公示,让市民充分了解到自身生活场所所要发展的目标。让公众参与到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中,不仅利于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还体现了居民是城市主人,实现了真正的目标。
3、做好资源规划工作
进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在于既要保证当前经济的发展,还要促进未来城市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考虑资源的使用比,如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规模、人口增长系数以及城市承载能力等等。
结束语
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做得不合理,则不但不能对城市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还会对已有城市产生负面影响。为了做好城市规划工作,同时保证城市的发展不会对后代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需要对城市规划做出可持续发展,这样才可以真正的促进城市更好发展。(作者单位: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
参考文献:
[1] 金平.中国城市规划的弊病[J].重庆建筑.建筑批判.2006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可持续 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个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 城市规划与管理一直是城市建设实践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难题,只有城市的持续发展,才会有国家的持续发展乃至于全球的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焦点之一。在可持续发展科技行动中,需要开展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持续发展研究,为城市现代化和持续发展提供战略、规划、设计、管理的理论模式,建设健康、安全、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一、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发展规划已经由关注生态、环境、容量到关注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通过建立社会公平、经济持久力以及环境责任的规划体系,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了通过城市规划确保可持续发展,有大量的规划要素需要关注,它们可能会影响城市发展的可持续价值.可持续发展最传统的、狭窄的解释首先强调满足人类需要、保持对后代环境资本和未来的公平。最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也来源于这个观点,从社会改革到政策分析,大量考虑了满足人类需求,但是又忽略了其它的可持续发展要素,如促进社会公平,避免对其它资本不可避免的伤害,扩大政府执政效果,以及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城市也应该是被作为一个生态体系来考虑,人类应该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复杂关系,并思考如何管理自己的活动来满足人类需要和环境利益。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一个能够持续地进行调整来满足居民生活,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同时依靠提高环境保护能力来达到这一目的。目前,可持续城市管理面临巨大挑战,需要解决由城市发展而产生的问题,需要认识到城市自身应该提供许多潜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将这些问题转移到其它空间或转移到未来。职能部门的组织方式和行政体系应适应环境体系。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管理具有一些关键内容:集成、合作、辅助、同步等。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城市发展战略所体现的理念反映了城市发展前景,通过行动计划来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二、可持续发展策略
1 建立以空间资源配置为主线的城市规划调控体制.城市规划是空间调控的主要工具,经过多年的发展,城市规划已经建立起从宏观到微观、从长期到近期的规划体系,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划管理体制。因此,应积极建立以空间资源配置为主线的城市规划调控体制,把近期建设规划及其年度实施计划当作加强城市规划实施和管理的主要抓手,努力把空间、项目和财政资金有效地统一起来,形成政策合力。
2 要坚持统一协调,确保规划先行。城市规划管理要做到合理布局、特色鲜明,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市场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制定和实施。要坚持 “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综合协调,做到既要考虑城市总体布局,也是考虑城市某个区域的布局。在规划过程中,实行规划公示制度,建立规划分级审批制度,保证规划制定的科学性。同时, 让群众多了解、 监督规划的实施,减少规划实施时的阻力。强化执行体系 通过“合作制”的建立,可以强化执行体制的完善,不仅可以加强执行力度,而且还可以与民间实体进行合作建设,从而保证公共投资的导向与规划目标的紧密结合。从而有效地引导开发商的投资行为,促进城市规划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用新资源观促进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新资源观拓展了规划领域,丰富了规划内容,催生了复合规划和和谐规划。复合规划是以空间规划为主要载体,综合了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内容信息的一种规划模式,通过复合规划,可以有效明确资源配置原则和方向,保障公共利益,保障稀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规划。
4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体系。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前进,传统的城市规划政策和管理措施已经很难与可持续发展形成统一战线,因此,在城市建设方面,应该从全局考虑,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规划政策和管理办法,这样才有利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健康平稳发展。 从城市层次来看,可持续发展显示:可持续发展不是仅靠政府可以取得的,还应该制定可持续框架。在此范围内,与其它参与者保持一致的、协调的行动。可持续发展城市所使用的资源不仅满足当代需求,同时保护着足够的资源为后代所使用,它为居民寻找一种更好的、高质量的生活,同时通过减少浪费、防止污染、提高效率以及开发当地资源来推进当地经济,以保持自然的能力。可持续城市是综合了人类、自然和经济因素的充满活力的体系,它们相互依存,彼此促进。
城市是否能健康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应对环境的挑战和获取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GDP的增加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更不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指标,综合管理、效率、社会友好、环境友好才有助于社会稳定地、可持续地发展。我国一些城市的管理者已逐步建立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带头将这些理念落实在城市的规划和管理中,“创新型城市”等,为其它城市的建设、发展、管理提供了标杆作用,为更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教训、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董志勇.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城市发展———机遇与挑战.2009.4
[2] 刘国新,王君华.近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综述.特区经济[J].2006,5
[3] 陈光庭.世界大城市发展与管理的新探索.北京社会科学院,1 995年
在许多现代化城市为了突出自己城市的特性和文化,提高城市的对外形象和国际化程度,不惜本钱在城市建筑设计建造中做大手笔的投资,并远远超过本城市所能负担的经济风险,同时大面积兴建大耗能的建筑,而不结合该城市的实际情况而盲目设计、攀比,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能源的过度消耗,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政府的经济负担,还会造成城市居民区规划的减少,同时致使城市交通压力增大,在浩大的城市建筑建设过程中,为了施工进度就会彻夜赶工,因此将会造成城市噪音污染,并且在建设国程中由于粉尘的增多,綦江严重威胁到空气质量,这样不仅会浪费掉无数的人力财力和能源资源,还会使得改城市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城市空气越来越恶劣,进而严重的影响到整个城市居民的人身健康安全,并且其将影响到整个地区、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城市发展。伴随着21世纪全球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建筑与城市不再只是一种图底关系,而表现着诸多深层关系。所以,如何既发展城市建筑,又保护好城市的形象、生态环境和物质资源就成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2如何实现城市建筑对城市可持续发展
2.1加强对建筑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建筑也得不断发展,业内也形成可竞争极为激烈的建筑市场,因此有许多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能过更好的是自己获利,通常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同时为了施工进度,通常还会放宽相关标准,因此就会出现许多不达标建筑,他们无法长期稳定使用,过不了多久就成为了危房,因此就不得不将其拆除,这就会产生大量的建渣和粉尘,极大地破坏了城市空气质量,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建立一个有效的建筑质量监督单位,严格把关质量关,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建筑,就应当勒令其进行整改。
2.2建设符合本城市文化的标志建筑
来各大城市都掀起了建设标志性建筑的浪潮,有许多城市便开始盲目建造,其建筑完全不符合本城市的文化背景,甚至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因此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应当认真仔细考虑该城市的文化背景和旅游观光的相关内容,这样不仅提高了本城市的形象,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会为该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而相关政府就可将这些资本用来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提高本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就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2.3坚持使用建筑节能相关设备
当前,解决日益紧迫的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问题。我国现如今正处在工业化的阶段,与此同时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也加快了步伐,居民要求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居住舒适度的提高,促进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这同时也扩大了建筑对能源的需求与消耗。因此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建筑设备上多下工夫,大量采用节能技术,建筑节能技术的主要内容有:建筑结构节能技术、建筑供热制冷系统和建筑设备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其中可在生能源应用技术尚未成熟,开发潜力大。而目前生能源能用在建筑物上的有太阳能和浅层地能。在未来的社会中只有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技术中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才能使人类继续生活下去,并且缓解日益突出的矛盾。建筑节能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作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建筑节能和新能源的利用是缓解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活工作条件、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措施。
2.4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生态城市是我国极力倡导的城市发展之路,在未来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势必要更加重视生态城市的规划问题,从而促进我国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构建节约、和谐、繁荣的现代化城市。
二、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城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面临着建设与管理的繁重任务。因为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存在比较尖锐的矛盾,所以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推进生态城市规划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重点在于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促进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规划的主要着眼点。而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中,尽管提出了要协调发展社会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但是由于没有有效的保证措施和实施手段,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常常容易被忽视,而专注于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
因为在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现行的城市规划与飞速发展城市相比较而言,还客观地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因编制城市规划的目标不够准确,对约束资源和环境的考虑不足,导致部分城市的规划不完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因为现行体制的限制,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制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相关的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坚决摒弃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生态化城市规划,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务之急。
三、关于城市建筑的生态转型
1、生态型建筑和建筑生态转型
“生态建筑”的概念上世纪60年代就已提出,但现在还没有一个国际通用的解释来阐述它。所以还不能当做一种建筑类型看待,只能说生态建筑尚在发展中,其概念的内涵和引申还不完善,简单的说这还是一个形成中的建筑类型。但是生态型建筑的目标是共同的,追求建筑物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建筑与环境共生,追求人工环境的生态化。
2、城市建筑生态化
最早的生态型建筑是将建筑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建筑空间中的各种自生物质条件,使资源和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进行循环有序地转换,创造一种低能耗、高效率、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目前生态型建筑已经不拘泥于单体建筑的环境空间,而是用更高眼光来看问题,其原有的意义已经得到延伸。与此同时,生态型建筑的发展真正开始将生态观与建筑进行物质、文化的多层次整体建构,表现出包括经济、文化和精神等方面的生态理念。
城市建筑是一个复杂系统,运行过程遵循的不仅是生态思想,城市的构成以及运行还要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城市建筑生态化是指尽可能遵循生态学原理处理环境与资源问题,完全实现生态化在目前看来还过于科幻,目前对生态建筑目标和成果也缺乏衡量统一标准,所以城市建筑生态转型应该是我们着重要做的。
生态化问题研究应当从宏观地球生态圈着眼,研究和操作可以按空间范围划分为城市级、街区级和建筑级这些层次。从生态系统观点来看,各个层级环境都是整体系统的子系统,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影响环境质量,这是理想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四、城市建筑应密切配合城市规划要求
生态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城市每个建筑需为生态建筑,在建筑生命周期内,使用最为节约能源、利用资源的方式,建造低环境负荷下的安全、高效、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实现人与建筑、环境共生共荣。生态建筑不仅把建筑视为非生命元素来对待,更被视为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从筹划设计开始,就明确城市最初只是建筑聚积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城市一旦形成,建筑只是城市的组成部分,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人文精神和文化观念。建筑从来都不是纯技术或纯经济产物,不能离开环境和精神感受而存在,城市建筑应顺应城市性质,服从生态城市统一规划,为城市发展发挥其应有作用。
五、城市规划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治理问题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要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优化经济结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的结和功能。为改善城市生态结构,促进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流动,必须改进城市的产业结构。从解决某市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角度出发,规划发展一批设施农业、示范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创汇农业,把“三高”农业和有机农业结合起来,规划多种生态农业模式,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农林立体结构生态经济系统,形成良好的水陆交换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农、鱼、禽水生生态经济系统,湿地综合利用开发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多功能污水自净生态经济系统;以庭院为主的院落生态经济系统;多功能的农、副、工联合生态经济系统。在企业层面上要根据生态效率,通过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产品包装“绿色化”等措施,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在区域层面上,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通过企业问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在企业间形成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从解决生产与生活之间的矛盾出发,重点规划档次高、辐射面广的专业市场,巩固和发展现有的家具、钢铁、木工机械等专业市场,培育和壮大花卉、汽车、装饰材料、家用电器、塑料、布匹、水产等新兴的专业市场,结合桐乡市规划开发建设高档商贸中心。
2、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城市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三个亚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通过人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将城市中的资源、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形成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与矛盾。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从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城市资源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调控城市社会、经济与自然亚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生态关系,合理规划城市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使之达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进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此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伴随着工业发展而加剧。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首先要使工业布局规划结合城镇规划,防止境外污染型工业向本市转移;要淘汰落后的工业技术,大力推广节约型资源、能源、原材料,减少污染性的工业技术和方法;其次是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制定和完善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再次要发展生态型工业体系,建立好重点工业园区。要建立健全农业环境保护机制,把保护耕地与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大力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和“三高农业”。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来规划生态城市,进而提高生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城市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乌兰高娃,闫晓丹,刘启龙.浅谈生态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20).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在实际规划设计中,要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理念,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利用科学方法来进行规划设计,使城市规划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实际需要。随着社会进步,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也将会有更好的发展趋势。
二、制定城市规划发展的目标
城市规划要寻求人类新的居住模式,需要在不影响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在满足现代化城市居住环境要求的同时,注重自然环境自我发展的健康性,譬如土地资源的退化恢复能力,尊重生物区域的相关参量,提高开发模式和景观形式的适应能力,防止过度开发而超出土地的承载能力。与此同时,需要在自然绿化带范围内,划出永久性的绿化带范围,并合理规划人类居住的密度,以及优化现有的能源,降低能源的损耗,譬如太阳能、地热、风能等的开发利用,创造出安全健康的城市居住环境。 在社区建设方面,要以“社会平等”、“经济结构合理”等原则,对现有历史遗产进行保护,譬如近期济南琵琶山为开发商业住宅,将“万人坑”遗址土地公然掩埋,这种行为违背了城市规划在精神理念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道德,是不值得提倡,甚至需要强烈抵制的。 笔者认为,城市规划应该是集自然生态、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于一体的城市发展,讲究的是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绝不能够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盲目规划。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思路
生态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前提,着力于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社会承受能力的提高,努力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相结合最佳效益。基于此,生态城市规划要切实负起未来环境和社会责任,才可能实现其可持续的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建立和实施各种方法、体系和政策,保障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生态城市规划各个环节中得到充分的落实。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规划应该具有对未来发展的导向性。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城市发展目标尤其是长远目标给予充分预测,城市发展的远景目标一旦确定下来,它就会对城市未来的建设起到引导作用,以努力实现规划中确定的远景目标。要科学确定城市发展的远景目标,必须要在目标确定前,充分研究城市所在区域的资源水平、特点及承受能力,使城市各方面的利益得到综合平衡同时,要保持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协调,在扎实完成近期目标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应对近期规划进行不断调整,使其能够更好地趋向于长远发展目标,从而保证城市的整体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规划应该具有对生态环境的导向性。所谓城市规划的环境导向性,即将城市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从生态学的角度进行城市规划,注重对城市的环境与资源承载力进行研究,并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充分体现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保护,使城市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动态的平衡,从而实现可持续性地利用资源与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要保证城市规划的生态环境导向的实现,就应该确保制定城市规划与实施战略环境评价同步运行,使二者有机结合互为反馈从而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专业规划设计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对规划实施后所产生的不良环境后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预测。
四、城市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策略
(一) 建构连续的城市总体山水格局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应维护区域自然山水格局,并主动补充构建对城市的发展有一定影响的自然山水地貌。建构连续的城市总体山水格局具有“环境”、“生活”、“意象”三个方面的意义,它以地形地貌三维空间为基础,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二) 城市绿地系统设计
1) 城市绿表皮设计。城市景观物质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欣赏建筑美为主的城市硬质景观和以植物等自然景物为主的城市软质景观两大类。软质景观不仅能美化城市,还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因此,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可将硬质的景观进行“软化”、“绿化”,如对城市建筑物表皮进行改造,通过建筑立面绿化、屋顶绿化、桥梁设施绿化等措施来提高绿化率。
2) 城市平面绿地设计。不同地域的城市绿化应有自己的特色,通过绿化来彰显城市个性,重视建群种的筛选、引种,以使城市绿化更接近自然,保持其稳定性,提高生态效益,体现城市特色。具体可从广植乔木、巧植灌木、普植花卉、草坪这三个方面来完成。
(三) 城市水系统设计策略水体系统不仅能美化市容,还具有生态调节作用。在滨水区开发中应保护其自然格局的完整性,还应保护水体不受污染。滨水绿化应多采用自然化设计,尽量符合水滨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还可设计河岸绿色通道,打造城市慢速交通系统,创造宜人的开放空间。
(四) 节能与气候适应性的城市广场设计广场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应针对城市的气候条件,提高广场的舒适性,降低广场的能源消耗,改善广场周围的微气候。在炎热地区的广场,可增强周围建筑界面围合度,以减少广场的夏季太阳辐射。广场设施的材料、色彩和布局也要根据具体城市的气候来选定。广场的地面铺装应从节能与气候适应性的角度来提高其低反射率、渗水性等相关的物理性能。
五、城市广义通风道设计策略
建构城市广义通风道
沿城市主要道路、河流、湖泊等规划一定宽度的绿带,不仅可美化环境,还能有效地将郊区和城市湖泊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改善城市局部气候,真正起到通风道的作用。从城市尺度通风降温的角度看,城市通风道主要起到传输作用(传输新鲜空气)、切割作用(通过绿廊、水廊切割城市热场) 和散热作用。所以在城市的绿化通风道上还需要整合市内和近郊的河流、湖泊和森林大型生态资源,使他们成为城市通风道的放大器和中转站,起到通风道枢纽的作用。
控制和保护城市广义通风道
在城市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前面提到的通风道容易受到改变或侵蚀,影响通风排热效果。所以应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和保护通风道及其降温和清凉风产生的节点、源头,从而保证广义通风道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对城市森林、公园、江河湖泊水体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可结合城市整体景观设计策略来保护,如编制城市生态绿线规划,控制绿线范围内的建设。而对于广义通风道,由于道路和街道是结合生态资源和城市夏季主导风来进行规划的,所以不可随意更改,此外,通风道上的绿化植被和开敞空间也应予以控制和保护。
六、建筑布局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不同的地域气候,其建筑的朝向、间距和群体布局等适宜的城市建筑布局也是不同的,合理的建筑布局有利于缓减气候条件带来的不适。
街道、建筑群体的合理布局
街道方位决定了两侧建筑物的朝向,从而决定其日照条件,并影响到地面行人的舒适性。一般狭窄的街道能使其两侧建筑物为行人提供良好的遮荫效果,所以在满通需求的条件下,炎热地区南北走向的街道宜狭窄,有大量行人的商业街当以南北向为主,同时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东西方向的太阳辐射,西边建筑可稍比东边高。而寒冷地区则相反。并且街道方位应与主导风向成30°~60°,取得最佳的城市总体通风条件和建筑物的自然通风条件。
高层建筑的合理布局
高层建筑的选址、布局会对城市局部地区乃至整体环境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避免将大量高层建筑布置在城市上风向,以免阻碍空气的正常流通,从而影响市区的空气交换频率。高层建筑的高度还应控制好,相邻高层建筑之间的高差也应协调好。
结语
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必将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而且其地位和作用也将日益突出,同时城市规划的作用也必将越发的重要。在城市规划中要做到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必须突出城市的生态化,重视资源和环境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承载作用,积极推进生态化城市建设,使城市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得到协调发展,这不仅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系的关键,而且可以有效避免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负面效应的覆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