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2 09:07:51
导语:在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影响
一、“互联网+”与企业经济管理的联系
自“互联网+”这一概念的提出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可是这种新型生态模式的发展十分迅猛,通过将相关产业与互联网加以深度融合,借助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来优化市场环境,给企业提供真实完善的信息,让企业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以便及时做出应对,这样企业就将获得稳定而可观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发展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现如今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倾向于在网上购物,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企业要想在新时代背景下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就要积极转变经济管理模式,加强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的调查,利用互联网来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在此情况下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必然可以顺利实现。
二、“互联网+”对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分析
(一)“互联网+”转变了企业经济管理手段
企业存在于市场环境中,必须要紧密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确保自身在市场竞争中拥有强劲优势和巨大发展空间,这样企业的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宽。“互联网+”的提出使得企业的经济管理手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企业制定的经济管理不再单一,而是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将消费者需求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基于不同群体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致力于给消费者提供质量更高的产品和完善优质的服务,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扩大企业忠诚客户群体,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企业获取信息更加便捷,企业可以积极参考和借鉴其他成功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与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紧密结合到一起,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经济管理模式,指导企业各项经济管理活动的开展。与此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的品牌意识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强,企业认识到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会给自身带来丰厚的效益,而企业品牌化经营战略的制定需要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创建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利用品牌效应来打响企业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产品销售价格,企业获得的利润也会随之上升。
(二)“互联网+”促进了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持续创新
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企业运用的经济管理模式可谓是千差万别,归根究底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在市场上立足。而“互联网+”这一概念的提出让创业者看到了无限的商机,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到市场中,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企业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不得不思考新的经济管理模式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在行业中力争上游。因此,企业对于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普遍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度,将其当做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来完成,在此过程中“互联网+”技术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可以认为是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的有力保障,推动着企业向着科学的、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一般来说,传统经济管理模式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若企业不知变通继续沿用传统经济管理模式,极有可能在市场大潮中面临淘汰命运,最终惨淡收场。将经济管理模式予以创新,企业将不再是管理者的一言堂,完全听取管理者发号施令,而是充分肯定企业员工的主体地位,积极听取广大员工的心声,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之中,最大程度的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借助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来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这种经济管理模式更为符合“互联网+”时展需求,将会大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的协调统一。
(三)“互联网+”拓宽了企业经济管理渠道
现阶段,人们充分享受着互联网提供的便利生活,对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着更高的要求,现代企业为了迎合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就要将经济管理模式创新当作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明确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不足之处,将企业经济管理渠道进行拓展,完全融入到“互联网+”时代中,致力于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彻底打开企业产品销量,给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拓宽经济管理渠道是创新经济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企业从宏观角度出发,了解市场的真正需求,充分利用各种营销手段,将“互联网+”技术与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相结合,譬如说开设微信、微博等多方面的网络营销平台,增加产品销量。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积极引进各种高新技术,利用“互联网+”平台搭建与其他优秀企业经济管理经验的交流与联系,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实现多个企业的互利共赢。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企业需要认识到“互联网+”转变了企业经济管理手段,拓展了企业经济管理渠道,促进了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和创新,给企业发展注入了动力源泉。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必须要明确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制定科学的管理决策和发展战略目标,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专业化发展趋势的加剧,区域发展面临的环境更为纷繁复杂,如何抓住全球高端产业转移机遇,如何抓住新兴产业机遇,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伴随着3G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契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又一新引擎。
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3G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并探讨了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移动互联网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其次,重点分析了当前各区域布局移动互联网产业存在的两大问题——区域布局移动互联网缺乏体系和区域布局移动互联网没有充分结合当地产业优势,最后给出了区域启动移动互联网引擎的两大关键点¬——找准市场定位和差异化发展策略。
一、3G移动互联网商机巨大,众多企业纷纷布局
3G时代的到来给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易观商业解决方案预测:到2010年国内WAP市场用户规模将达到2.076亿,环比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市场规模将达到351亿,环比增长率超过40%。
3G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商机吸引众多企业纷纷进入这个市场,终端、系统平台和应用服务成为竞争的焦点。中国联通引入苹果Iphone,希望能提高WCDMA网络对于高端用户的吸引力;Google开发出Android操作系统,希望能借开放系统平台在移动互联网市场赢得更大的话语权;在应用服务方面,Apple推出App Store,Google推出Android Market,Nokia推出Ovi Store,各家都希望借助平台做应用服务的整合。独立的第三方应用服务提供商也取得了快速成长:优视动景(UCWeb)依靠手机浏览器良好的用户体验目前已经吸引了超过4000万用户。
互联网催生了以阿里巴巴为首的大批互联网企业,缔造了杭州等以阿里巴巴为核心的互联网产业集群。移动互联网同样为区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能否借助移动互联网发展契机缔造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成为各区域关注的首要问题。
二、移动互联网为区域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笔者认为移动互联网将在以下四个方面给园区带来深远影响:
首先,移动互联网产业将带来革命性的社会影响。回顾互联网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多种应用已经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娱乐等多个领域,颠覆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样手机支付、手机游戏、手机办公、手机导航等移动互联网应用也必将带来革命性的社会影响,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带来深刻的变革。
其次,移动互联网将极大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回顾互联网发展,互联网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土壤,催生了大批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同样将为广大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土壤,极大地促进其发展,也必将催生诸如阿里巴巴的移动互联网代表型企业。
再次,3G移动互联网符合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维度来看,移动互联网产业具有典型的网络集群效应,在用户端有明显的网络效应,可以推动经济的规模扩张;从协调度来看,移动互联网经济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意经济,符合中央倡导的经济结构转型,提高经济质量的总体方向;从持续度来看,3G时代刚刚启动,移动互联网是典型的朝阳产业,前景无限。
除此之外,从区域竞争优势来看,移动互联网不同于传统制造型、出口导向型产业,其发展已经不再依赖于地缘优势,因此,对于全国各区域的产业园区而言,尤其是对于西部区域而言,机会均等,谁能率先抢占市场先机,谁将引爆移动互联网产业。
三、区域已经开始试水移动互联网产业
全国范围内,众多区域已经看到了潜在的市场机会,纷纷试水移动互联网产业,对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除北、上、广等沿海发达地区外,辽宁、陕西、四川、湖南等内陆地区也积极试水移动互联网产业。在以西安为例,西安以引爆移动互联网产业为目标,依托其在通信、软件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产业方面长期的积累,积极发挥传统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及人才优势,布局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区域布局移动互联网产业存在的问题
1、区域对移动互联网产业认知不完全,移动互联网布局缺乏体系尽管全国各区域纷纷试水移动互联网产业,但当前各区域对移动互联网产业认知不完全,移动互联网布局并未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出发,布局缺乏体系性。
当前,各区域仅是看好移动互联网领域,但对移动互联网并没有足够的认知,多数产业园区对移动互联网涉及哪些领域并不清晰。区域在布局移动互联网产业时,不同部门布局移动互联网产业只关注与自己所辖产业相关的领域,园区各部门之间缺乏协同。例如文化创意产业关注移动互联网内容与应用领域,而终端设计与制造产业则主要关注移动互联网终端,软件产业则只关注移动互联网软件相关领域。因此,这就导致了各园区布局移动互联网领域缺乏协同,并没有从大局着眼,对移动互联网的布局也没有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出发,布局缺乏系统性。
2、区域对移动互联网产业布局,没有结合当地已有产业基础
区域对移动互联网的产业布局,另外一个的问题是区域布局互联网产业没有结合当地已有产业基础,即没有找准移动互联网与当地产业的结合点。
当前,各区域对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布局更多处于跟风阶段,一方面积极拓展与运营商的合作,另外一方面不惜花血本引进大型龙头企业。有的区域将引进大型龙头企业作为衡量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无疑,与运营商的深化合作,以及大型龙头企业的进入,将会极大地带动当地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并不利于移动互联网产业长期和谐的发展。很多区域在引进移动互联网企业的时候,并未充分结合当地移动互联网产业基础,为移动互联网长期发展埋下了隐患。
笔者认为,区域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必须从对移动互联网充分认知,站在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角度,结合当地产业基础,有规划的系统布局。
五、区域发展移动互联网需把握两个关键点
1.区域发展移动互联网需要找准市场定位,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实现重点方向突破以带动全面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本身非常复杂,涉及包括内容与应用服务、系统平台以及终端设计与制造等多个领域。在几大领域之下,又包括众多细分领域,仅以内容与应用服务领域为例,既包括TO C层面的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电视/电影/视频等多个细分领域,又包括TO B层面的移动办公、移动数据管理等多个细分领域。而同一领域,又涉及多个参与方,仅以手机游戏为例,主要包括三条产业链,涉及内容/资源版权商CP、游戏开发商CP、游戏运营商SP、手机厂商、移动运营商官方平台、非官方游戏运营及推广平台等多个角色。
区域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第一关键点就是站在整个产业链角度系统布局,结合自己的资源能力,找准市场定位,确定重点发展领域,才能实现重点方向突破带动全面发展。因此,区域必须识别各细分产业链参与方的关键资源与能力,结合自身优势,聚焦到关键产业链关键资源,对关键资源从合作和招商方面投入力度;同时,区域也必须明确短期和中长期需充分依靠的资源,分阶段从在合作和招商两个方面投入资源,提升区域合作与招商的有效性,在最小化资源前提下,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和最优化配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风险分析 应对机制 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便捷了世界各国经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现代企业依托于互联网进行网上订单和网上汇款,比实地进行交易的效率更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这就不得不引起一些经济学家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重视。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会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多大的影响,会多国际经济形势造成怎样的影响是我们所以谈论的重点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出现,重组了资本市场的投资金融结构,对传统金融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下面我们就重点介绍互联网金融在实际运转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于国际经济形势有着怎样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在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之前,我们应当明确什么是互联网金融。所谓互联网金融是由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互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领域。不同于传统金融的是,互联网金融所采用的媒介不同,而且金融参与者的形式也不同。在互联网金融中,金融参与者依托的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交易效率,使得参与者的资金运转速度更快。互联网金融比传统金融具有业务更加透明、金融参与者的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交易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等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正是当下金融者所需要的,所以,可以说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符合大众对于金融市场的需求,满足了大众的基本需要。所以当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后就被大众所接受和推广。互联网金融在交易方式上依托的是第三方支付,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交易双方的经济利益。而且我们所说的互联网金融也不是单纯的指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业之间的结合,而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依靠安全快速的运转被广大金融参与者接受并推广的一种新模式和新业务。互联网金融在推广之处也曾受到大量的质疑,但是随着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人们对于互联网金融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和认识,并接受和自觉推广互联网金融模式。现如今,互联网金融已经涵盖了个人贷款和企业融资等方面,并且也开创了网上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等业务。可以说,现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已经趋于成熟,在未来的国际经济金融市场上互联网金融也会越来越多的被采用,且会同传统金融市场一起促进国际经济的融合和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点和模式
我们所说的互联网金融指的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行业的结合,但也并不是这二者的简单结合,而是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金融参与者自愿加入并推广的一种金融模式。之所以互联网金融被广泛的接受和推广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种特点和独特的金融模式。
(一)互联网金融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互联网金融的成本比较低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大的金融平台,金融参与者可以依托于互联网在这个平台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以及找到自己所能接受的价格。从这个层面进行分析的话互联网金融提供了一个很大的交易平台,减去了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市场成本。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中,供求双方是进行的自助交易,减去了中介的费用,也没有交易成本和垄断利润,所以在交易中就省去了很多的成本,从这一层面进行考虑,互联网金融也减去了很多现实中所需要的成本。就这两点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成本比传统金融业的成本更为低廉。
2、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效率很高
互联网金融依托的是互联网技术,不同于传统金融行业的是,供求双方在进行交易时的速度很快,并不需要等待。传统金融市场上,买方在进行交易结账时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而互联网市场则不需要,在进行交易时是一对一的进行。交易速度很快,效益效率很高。
3、互联网金融覆盖面很广
互联网金融的覆盖面很广,因为是依托于互联网而存在,所以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中,任何地域,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交易。而在传统金融市场中,仅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交易。所以在这一点上,互联网金融的覆盖面是很广的。
4、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很大
作为新兴的一个领域,互联网金融存在很大的运行风险。具体而言,互联网金融涉及到供需双方之间的资金交易。而现在情况下,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所以出现资金纠纷时没有法律依据进行参考。这就容易导致钱到货不到或者货到钱不到的恶性时间的发生。另外,由于是网上交易,所以也存在一定的网络风险,例如黑客通过电脑技术盗取客户账号进行交易或者直接到去账户资金问题的发生。在这种程度上讲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很大。
(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一个主要模式就是信息处理模式。这个模式也被大家所熟知,这是互联网的一个特点。在互联网上面,我们可以查找我们所需要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信息。从金融角度来讲,互联网金融向参与者提供了大量的金融信息,让其能够通过对各类信息的整合和处理,以归纳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自己的投资做出参考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4)05-0057-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4.05.12
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理念、技术向金融领域的高度渗透,以余额宝、微信理财通、拍拍贷、众安在线、阿里小贷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特别是近期由是否应该取缔余额宝所引发的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和监管的争论,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而非仅仅局限于金融圈内。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主要模式
所谓互联网金融,一般指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为代表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行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金融新业态新模式,具有融资、支付和交易中介等金融功能。互联网金融通过移动支付、供应链金融和大数据服务营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帮助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幅减少交易成本,从而创新性地破解融资难题,并推动金融行业加快变革。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主要衍生和发展出以下六大模式:
一是P2P(Peer-to-Peer)模式。P2P模式是指拥有资金并且有理财投资意愿的机构或个人,通过网络平台,以信用贷款的方式将闲置资金贷给资金需求方。与传统的投融资渠道相比,P2P模式具有收益高、风险低、资金门槛低、省时省力等众多特点。P2P平台作为单纯的网络中介,负责制定交易规则和提供交易平台,不承担借款人违约带来的损失,并且整个业务都是在线上完成。如2006年成立的美国Prosper公司有125万会员,已累计促成3.07亿美元的会员间贷款。P2P模式进入中国后,逐步演变出信贷中介、信息服务、担保赔付等三大模式[1]。
二是互联网支付模式(包括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模式是指客户为购买特定商品或服务,依托互联网发起支付指令,实现货币资金转移的行为。互联网支付模式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低成本的支付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了支付清算模式,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互联网支付模式主要有商户直联网银、网关支付与虚拟账户支付。其中,虚拟账户支付模式分为直付型虚拟账户支付和第三方支付两种模式。第三方支付又从单一互联网支付向网关支付与虚拟账户支付的混合支付模式发展,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支付服务提供商。
三是众筹模式。众筹(Crowd Funding)模式即大众筹资,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众筹利用互联网和SNS传播的特性,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相比传统融资方式,众筹更为开放,能否获得资金不再是由项目的商业价值作为唯一标准。只要是网友喜欢的项目,都可以通过众筹方式获得项目启动的第一笔资金,为更多小本经营或创作的人提供了机遇。众筹模式自2009年在国外出现以来,已经发展了近四年。2012年4月,美国通过JOBS法案(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允许小企业通过众筹融资获得股权资本。众筹模式也已经在国内出现,如2011年7月上线的点名时间,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众筹网站。考虑到法律风险,目前国内几家众筹平台都不涉及股权融资。
四是金融产品互联网销售。是指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保险产品等金融产品借助互联网渠道和电商平台实现快速和规模化销售的模式,以余额宝、微信理财通、众安在线以及方正证券在天猫商城开设的泉友会官方旗舰店等为代表。如天弘基金与阿里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合作推出的余额宝从去年上线到现在已经吸引了8100万用户并吸纳了近5000亿元资金,导致银行人民币存款大幅减少,正在威胁银行业的传统垄断地位。天弘基金凭借余额宝这一产品所管理的基金规模已经超越华夏基金成为行业第一。众安在线也不是单纯地“通过互联网卖保险”,而是从互联网参与方的需求出发,为互联网的经营者、参与者和用户提供一系列整体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虚拟货币失盗险、网络支付安全保障责任险以及基于语音技术的保险保障服务等虚拟保险业务,化解和管理虚拟金融业务的各种风险。
五是互联网货币。互联网货币是指采用一系列经过加密的数字,在全球网络上传输的可以脱离银行实体而进行的数字化交易媒介物,表现为数字货币、在线货币、电子钱包、电子信用卡等形式,以比特币、Q币、亚马逊币等为突出代表[2]。互联网货币的发行方不需要政府的特殊授权或者监管机构发放的牌照和资质,不同国家政府对互联网货币的合法定位也有不同的认定。以比特币为例,德国是世界上首个承认比特币合法的国家,但只是被认定为“记账单位”,中国、韩国等国家均不承认比特币合法地位,而美国对此含糊不清。近日,由于黑客入侵盗走价值4.67亿美元的比特币,导致世界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Mt.Gox近日申请破产保护。
六是其他模式。互联网金融还创造出金融搜索、网上OTC业务、基于交易历史信用记录的网上贷款等新模式。比如,金融搜索是将互联网的大数据、搜索引擎技术与金融咨询、贷款初审等金融专业技术进行结合的新型模式,“融360”就是我国融资贷款搜索平台代表之一[3]。网上OTC业务则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搭建的针对机构投资者的OTC业务,比如Wind资讯推出的“万得市场”。阿里小贷则以会员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的网络活跃度、交易量、网上信用评价等和企业自身经营的财务健康状况作为依据进行网络小额贷款。
二、互联网金融的运行逻辑
互联网金融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以互联网技术、社交网络应用、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支撑的。
一是信用为前提。互联网金融通过构建虚拟信用平台,加速金融中介消亡,为更广泛的金融需求创造信用。比如,对于小微企业来说,由于缺乏信用评估和抵押物,往往难以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支持,而通过互联网数据发掘,可以充分展现小企业的“虚拟”业务轨迹,从中找出评估其信用的基础数据及模式,由此为小微企业信用融资创造条件。
二是信息为核心。互联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提供信息支撑。在信息接入方面,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接入变得更加容易,客户接触和服务的渠道由实体向虚拟转移;在信息处理方面,包括搜索引擎和即时通信的后台大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使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大大降低。同时,依托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大大降低了客户网络行为分析、消费行为分析、消费心理分析的成本,降低了客户违约风险,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是技术为基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比如,海量数据挖掘技术实现了客户的精准分析和风险控制;云计算技术实现了数据集中处理和安全存储;动态交互技术保障资金融通的即时完成;搜索引擎技术实现了对大量信息的有效过滤和查找;安全技术使隐私保护和交易支付顺利进行。
四是法制为保障。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个人信息保护、信用体系、电子签名、证书等体系建设,互联网金融涉及的支付技术、客户识别技术、身份验证技术等技术环节涉及公民权益甚至国家安全,这些都需要健全的法制体系作为保障。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跨种类金融机构、跨市场金融活动、跨时空交易的统一协调监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互联网金融对经济金融活动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金融创新对盘活社会资金、加速金融创新和金融机构变革、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了有利契机。
(一)有助于盘活社会资金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扩大社会融资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盘活社会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一是互联网金融大大降低了普通百姓进入投资领域的门槛,通过积少成多形成规模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如绝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起步资金都在万元以上,而“余额宝”一元起即可购买,有助于吸引以百元和千元为单位的社会闲散资金大量进入。二是互联网金融可以依托资产证券化等手段盘活资产,实现资金快速循环投放。如阿里金融与东方证券合作推出的“东证资管-阿里巴巴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使得阿里小贷能够迅速回笼资金,盘活小额贷款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有助于加速金融创新
互联网金融打通了交易参与各方的对接通道,提供了不同类型金融业态融合发展的统一平台,有助于加快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模式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一是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发展将重构当前的金融生态体系,新金融机构、泛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等非传统金融机构将不断兴起,集成创新、交叉创新等创新型金融形态将不断涌现。近年来支付宝、人人贷、阿里小贷、众安在线的出现和发展即为例证。二是在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冲击下,金融机构既有的盈利模式、销售模式、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倒逼其推动金融模式转型和创新。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社交网络技术、金融技术的不断突破,大量基于消费者和小微企业的个性化、差异化、碎片化需求的金融产品由理论变为现实,将大大丰富现有的金融产品序列和种类。
(三)有助于加快传统金融机构变革
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主导、定价强势地位和物理渠道优势,倒逼传统金融机构加快价值理念、业务模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的全方位变革。一是促进传统金融机构价值理念变革,摒弃以往过于强调安全、稳定、风险、成本的价值主张,更加注重无缝、快捷、交互、参与的客户体验和客户关系管理,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二是促进传统金融机构业务模式变革,改变息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传统盈利模式,通过产品创新和提供综合增值服务构建新盈利模式。三是促进传统金融机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再造,加快组织的扁平化、网络化和流程的简捷化、去审批化,从而提高组织效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四)有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互联网金融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有利于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无门的问题。一是互联网金融依靠先进的搜索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风险管理技术,大幅降低了参与方在信息收集、询价磋商、信用评价、签约履行等方面的交易费用,整体上降低了小微企业的准入成本和融资成本。二是互联网金融的运营特点与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具有很强的匹配度。如P2P网络贷款服务平台贷款门槛低、覆盖面广、交易灵活、操作便捷、借款金额小、期限短,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三是互联网金融引致的激烈市场竞争将推动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重新配置金融资源,大量小微企业将得到更多信贷支持。
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发展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凭借“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精神,对传统的金融理念、金融模式、金融业务和金融监管体制形成了颠覆性的冲击和挑战。
(一)对金融理念的影响
基于搜索引擎、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定律、概率统计、数据挖掘等行为分析技术支撑,互联网金融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金融理念和思维模式。一是边际交易成本和市场参与门槛大幅降低,信息安全保护和风控制度设计不断健全,使得金融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点对点”和“多对多”直接交易成为现实,实现了封闭式金融向开放式金融的转变。二是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发展和虚拟货币的出现,改变了银行作为资金交易和支付中介的传统定位,加速了金融脱媒和“去中心化”进程。三是社交网络的发展使得平台化应用变成众享众制众筹模式,移动微博方式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自媒体”成为趋势并带动“自金融”时代到来。四是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催生了大量需求驱动型的创新金融产品,普通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碎片化的融资和理财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且被准确地风险定价,个人金融服务迅猛发展,传统金融向普惠金融转变趋势日益明显。
(二)对金融模式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将对传统金融机构现行盈利模式、营销模式、风控模式和组织模式带来很大影响。一是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稳步推进和存贷款利率上下限逐步放开,宜信、拍拍贷、人人贷等P2P网络贷款服务平台快速发展,将对银行依靠吸存放贷赚取息差为主的盈利模式造成重大冲击,倒逼银行加快转型。二是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渗透将隔断银行与客户的联系,导致银行客户萎缩和业务流失。由于难以掌握客户交易行为和信用信息,基于客户信息的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交叉销售等运营模式将愈加困难。三是互联网金融以庞大的电商交易和信用记录为基础,通过数据挖掘、社交网络和行为分析进行风险识别、信用评级、系统化审批和纯信用贷款,对传统金融机构以抵押、质押或担保为主的风险控制模式和信用审核模式产生很大的冲击。四是互联网金融依托信息技术和移动网络平台提供即时、快速、便捷的全天候服务,对银行、券商、保险公司等以物理网点和柜台服务为核心的组织架构和服务模式带来深远影响,促进金融机构传统组织架构由线下向线上延伸、由面对面服务向非现场服务转变。如美国已出现无网点、无ATM、无信用卡、无支票的“纯网络”银行。
(三)对金融业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和功能产生极大的替代效应。一是第三方支付从入口处改变用户支付习惯,冲击银行传统汇款转账业务和增值业务。如支付宝、易宝支付、拉卡拉等可为客户提供收付款、转账汇款、票务代购、电费和保险代缴等结算和支付服务。随着身份认证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的发展,移动支付将会更多用于解决大额支付问题,替代现金、支票、信用卡等银行现有结算支付手段。二是互联网金融为各类金融产品提供扁平化的直销渠道,弱化了银行、券商、保险公司的传统通道业务功能。如余额宝在支付宝账户内嵌基金支付系统,用户既可以购买货币基金产品享受理财收益,又可以随时赎回用于消费支付,对银行传统代销基金业务产生较大影响。再如众安在线不设分支机构,完全通过互联网进行保险产品销售和理赔业务。三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资金、股票、债券、票据、产权、保险、大宗商品等交易方更多通过网上信息、磋商谈判、完成交易,给银行、券商、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产权交易中心的存贷款、经纪、资管、投行等业务造成极大冲击。如Wind资讯客户可以依托“万得市场”项目信息和寻找交易机会,目前“万得市场”已覆盖固定收益、上市股权、投行销售、理财产品、产权股权等五大类和十五个小类。
(四)对金融监管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生事物,其产品的创新性、业务的融合性、发展的草根性、服务的普惠性、风险的传播性都对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和法律体系带来很大的挑战。一是互联网金融具有明显的跨行业跨市场跨业务的特征,其混业经营和综合经营的模式与当前的分业监管体制相悖,导致监管存在缺位、部门监管界面不清、监管标准不一、甚至逃脱现行金融体系监管,容易产生监管套利行为。二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下,互联网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层出不穷,而相应的门槛准入、经营范围许可、资金风险监控、信息披露、惩罚约束机制等监管制度和管理手段严重滞后。此外,对互联网金融往往重在事后监管,日常监管和事前监管不足,容易产生风险敞口。三是互联网金融长期良性发展的基础体系和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征信体系、电子签名技术、数字证书等无法跟上,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体系、部门规章和国家标准还不健全。
参考文献:
[1]冯军政,陈英英.P2P信贷平台:新型金融模式对商业银行的启示[J].新金融,2013(5).
【关键词】手机银行 模式 优劣性 冲击
一、前言
手机银行是最近几年银行发展的创新点,通过移动通信终端和银行数据库的连接实现办理手机业务的功能。在现实生活中,传统的柜台银行需要客户花费较长的等待时间,并且受之于银行的工作时间然而即便是网络银行传统的银行在办理相关的业务上都需要凭借网络和计算机的工具进行办理并不能实现打破时空界限进行随时随地的办理这就给客户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从而让传统银行有着先天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手机银行应运而生。通过移动终端APP,客户可以随时办理银行业务,无论是炒股、消费,还是办理融资业务,客户借助于手机即可完成,其便利性是无与伦比的。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特征就是信息化与虚拟化,金融的交易环节都是通过信息系统和支付终端完成,而手机银行正是一种典型的终端。未来,互联网金融将成为金融创新的主流形式,这将加剧支付终端的普及应用,而手机银行是金融平台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对于传统银行来说,手机银行是一种替代品。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手机银行的发展现状
在手机银行方面,日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且发展时间较长,特别是日本,其安全性能是公认的。目前,手机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手机银行在我国市场的应用有消费支付、股市交易和虚拟融资等方面。并且,手机银行逐渐为客户的所接受,根据银行协会的数据,2015年手机银行的交易量达到了32.8万亿元。此外,客户使用手机银行办理的业务也越来越多,手机银行的支付金额也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争先占据手机银行业务,已有多家商业银行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发手机银行终端APP,且已实现查询、转账、炒股、支付等功能。对于陌生客户来说,手机银行是一种新事物,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客户考虑的首要问题,商业银行在推出手机银行的同时,不断提高安全性能,如工商银行增加了动态口令码来实现双重保障。
三、手机银行业务的基本模式
(一)银行主导型:“银行+客户”模式
目前各个银行都认识到了手机银行对于其传统银行本身的冲击性所以纷纷推出了手机银行其主要的模式是借助中间商即移动运营商为平台建立客户和银行之间的关系,进而帮助客户在一定程度上处理资金相关的业务。在这个过程中,移动运营商扮演着服务员的角色,为手机银行的正常运营提供网络支持,但不涉足支付管理。具体的方式通常为客户自己通过客户端进入银行的虚拟界面进行通过这个虚拟界面来进行银行业务的处理比如最简单的转账功能余额查询功能和一些基本的账单查询等等,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移动运营商{借客户的流量使用收取一定的网络费用而银行则收取相关的业务费用实现三方的共赢。
(二)第三方支付主导型:“银行+零售商+客户”模式
第三方支付主导型手机银行是一种跨越银行中介并直接实现客户与第三方交易的手机银行。第三方通常是具体的商户。例如,苹果公司推出的Apple Pay支付工具,客户只需要输入手机号码和PIN密码,银行就会直接将款项划入商户的账户。这种模式目前非常流行而且一度的如人民熟悉的支付宝成为了人们广泛欢迎的适用工具,同时相关的平台在融资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目前人民使用的微信也是具有这种模式其区别于传统的银行业务就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直白的看见自己的资金余额而且每天的收益是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查询的转账消费立即到账非常方便客户的使用。在这样的模式下也实现了三方利益的平衡。
(三)移动运营商主导型:“移动运营商+零售商+客户”模式
所谓移动运营商主导型简单来讲就是始终以移动运营商为核心在这样的模式下客户与银行并没有进行直接的接触而是通过移动营业商这个中介进行间接的接触。这种模式下移动营运商就兼顾网络技术支持与资金管理的双重功能但是安全问题也成为了这个模式最大的难题进而在实际的生活中这种模式的前景并没有多大。
四、手机银行的优劣势分析
(一)手机银行优势分析
1.资源整合高效化。手机银行是连接客户和经济实体的支付工具,因为,手机银行的便利性,会有越来越多的客户使用手机银行,对于客户的吸纳能力较强,这对于传统银行而言是一种难以超越的优势。并且,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入驻手机银行,客户和第三方可以直接进行资金往来,这样就便利了客户和第三方的交易行为。
2.支付方式多样化。手机银行的一个重大优势及时支付方式的多样性和便利性,短信支付、密码支付、二维码支付等支付方式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手机银行,这样客户的支付非常方便。特别是,在大中城市,货币电子化的程度非常高,很多商户都能接受手机银行的支付功能,这样客户无需携带过多的现金,就可以实现购买需求,且支付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移动客户段直接实现,非常便利。
(二)手机银行劣势分析
1.信息风险。手机银行必须在网络数据和无线网络的环境中运行,而网络数据和无限网络的环境是开放的,这样用户的账户信息和个人信息就回暴露在外,因此,手机银行的信息安全风险将会增大。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不断有用户信息失窃的案件发生,不法分子通过木马程序等非法的嵌入,获取客户的账户信息,从而盗取客户的账户资金。并且,手机银行必须借助于移动终端,而移动终端的安全型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隐患,容易受到木马软件的攻击,引起客户信息泄漏。
2.监管风险。首先,因为手机银行是一种新型事物,往往越是新事物,越是处于监管的空白区。关于手机银行的法律监管就是处在尴尬局面,诸如《商业银行法》,它的监管目标大多是针对传统业务的,而对于手机银行这种新型业务,涉及面较少。虽然,国家也颁布了一些手机银行法规,但是对于手机支付环节的责任划分并不明确,例如,手机绑定产生的责任划分就不明确,这都给法律监管带来很大的隐患。其次,正常的传统银行业务都在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联的监管之下,但是随着支付手段的多样性,特别是第三方支付层出不穷,而部门第三方支付的收支业务并没有受到人民银行的监管。
3.市场接受度有待提高。首先,客户对于手机银行的风险性任然处于官网态度,客户在使用手机银行时依然很谨慎。其次,手机银行的业务任然具有局限,目前手机银行适用查询、支付和转账等业务,所涉及的业务面不如传统银行业务,因此客户的使用受到局限。
五、手机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分析
(一)传统银行面临挑战
1.大数据金融。大数据金融是利用电子平台,充分分析客户的资金变动信息,从而实现客户的精准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例如,阿里巴巴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整合了用户交易的数据资源,对于用户的交易习惯和信用风险进行分析,产生了一个大数据平台。而且大数据平台目前在国内的应用仅仅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推广大数据平台公司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创造更多的便利客户进行金融服务的方式或者产品对传统银行的影响会非常巨大。
2.金融服务移动化。传统银行的一个弊病就是等待的时间过长,银行营业网店的客户接纳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客户办理业务所花费的时间较长,很不便利。在这种背景下,移动化金融服务应运而生,特别是电子货币化和移动通讯平台的发展,为金融服务移动化创造了可能性。
3.线上资源与线下网店整合。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目前,网购的金额已经占到了社会消费总额的30%左右。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一个趋势就是线上和线下的整合,线下进行体现,线上进行订单处理和支付业务。电子商务平台一般都嵌入第三方支付平台,手机银行的发展为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能够有效地促进线上和线下资源的有效整合。
(二)手机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1.手机银行对储蓄业务的直接冲击。自从手机银行的诞生,银行的直接客户量锐减,很多客户直接使用手机支付终端实现了支付转账等支付功能,而且第三方平台只要技术成熟其在资金到账的时间资金的安全保障以及资金的限额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很成熟的运用那么其实非常受大家的欢迎。很多客户选择将资金存入第三方的账户中,据统计,以支付宝为例,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业务吸储能力超过万亿级的数量,这对于传统银行的冲击非常大。并且,很多第三方主导的手机银行推出了很多理财产品,有些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达到了4%~6%,远高于银行的短期存款利率,这对于客户的吸引能力非常大,一部分客户开始抛弃传统银行,迅速涌入互联网金融,大量资金涌入的后果就是银行的存款量急速下降。
2.手机银行对支付领域主导地位冲击。在手机银行出现之前,客户的资金业务都要经过银行,转账需要通过银行,支付需要通过银行,银行支付一直在支付领域处于主导地位。以2015年为例,2015年全年的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了18.3万亿的水平,而电子商务平台多采用手机银行的支付方式。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带来的消费交易的变革,也带来了支付方式的变革,银行卡支付职能在线下实现,无法在线上实现。目前,大到一个商场,小到一个商户,都可以实现手机银行支付,并且,人们也越来越适应电子货币,现金携带不方便,并且无法满足大额支付的要求,而手机银行实现了货币无纸化,并且避免了大额支付的瓶颈。
3.手机银行对银行客户信息链的冲击。随着大数据管理的提出,传统银行也开始向金融大数据发展,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需要搜集客户客户信息、交易信息、交易习惯和理财偏好等大量信息。这对传统银行的转型非常有利,例如可以通过对融资客户的资金变动信息分析来判断其偿债能力。但是,手机银行出现后,银行客户的信息链被冲断,因为,特别是第三方主导的手机银行,如果客艚资金从银行账户划入第三方账户后,银行将无法获取客户的交易信息,这无助于银行获取完整的信息链。相反,第三方成为手机银行的受益者,它们通过对客户交易信息和消费偏好的分析,从而建立起大数据。手机银行对客户信息链的冲击力是最大的,因为,手机银行的存在将大大割裂客户与传统银行的接触,传统银行将无法获取准确的市场动态,不能及时地调整经营策略。
六、结束语
自从手机银行问世后,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传统银行的地位岌岌可危,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收到了很大的挑战。手机银行能够高校整合资源,提供了多样化的支付方式,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这种优势是传统银行无可比拟的。在手机银行的发展背景下,传统银行的储蓄业务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支付地位也遭受撼动,更为致命的是手机银行冲断了客户信息链。从而让在互联网金融的大的背景下传统银行要想保持自己的客户特别是在中小额资金方面的业务量就必须面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自我改革和革新无论是在支付方式服务方式特别是如何方便客户这方面下功夫,通过在技术功能等各方面的创新实现客户的信任实现利润的增长。
参考文献
[1]何光辉,杨咸月.手机银行模式与监管:金融包容与中国的战略转移[J].财贸经济,2011,04:46-136.
[2]吴丹.我国手机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J].对外经贸,2013,12:87-90.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网络经济电子商务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特别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人类正在步入信息社会时代。在过去将近两个世纪里,由于铁路、无线电、电话、内燃机、电视、电影、喷气飞机及微电子技术的发明及相辅相成的作用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并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未来的100年中,人类的经济与社会将会发生更大变化。这里有很多影响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课题值得研究。像经济学家们所关注的21世纪的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经济全球化会否逆转、世界贸易体系、政府对经济的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及数字经济的管理等问题。
美国的经济发展多数是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有这个未来经济的命脉做为依靠,美国才会成为最发达的、经济最具实力的大国。中国中央党校副教授曹新认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不断兴起,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科学技术革命。
一、计算机网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促使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
最近一二十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速度惊人。美国大型计算机经过40年的发展才生产10多万台,小型机用了20年时间就生产了100多万台,而微型机仅仅在10年时间竟生产了1000多万台。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与发展,互联网一出世就呈几何级数迅速膨胀。
当今时尚而流行的网络经济或网络经济学,就其内容而言,实际是互联网经济(Internet Economy)或互联网经济学(Internet Economics ) ,它是一种特定的信息网络经济或信息网络经济学,是指通过网络进行的经济活动。这种网络经济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它是与电子商务密切相连的网络产业,既包括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企业以及其他商务性网络活动,又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议、生产和提供等经济活动。
2.经济的发展又对计算机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计算机网络促使网络经济的发展,但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电子货币、电子政务等的发展,又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需要加强网络建设,通过TCP/IP来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公共通信服务的网络互连,增强web功能;还要加强相关软件技术的开发,以切实满足构筑新形态商务活动应用环境的需求,如Java技术、xml技术及组件技术等等。同时,网络安全问题对电子商务等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加大网络安全建设的步伐,尽快建立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体系(如OSI安全体系),对数据进行加密,建立各种认证系统,以使得网上交易等一系列活动能够安全准确的进行,这也是网络经济能够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二、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革命仍将继续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浪潮的兴起将成为“世纪工程”,它将成为全球的神经中枢,使人类居住的地球就如同一个具有高度智慧的“大脑”。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趋势,这是因为:其一,预计未来20年,半导体芯片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被称之为“摩尔定律”的发展趋势还会继续。而与之并行的处理技术使计算能力每两年提高一个数量级,截止到2006年计算能力已达到每秒千万亿次级。其二,信急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据统计,2000年全球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已达到1.3万亿美元。其三,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高速增长。全球互联网用户从1996年不足4000万户增长到日前的2.6亿户,据统计到2005年底已经超过10亿户。未来10年,全世界国际贸易可能将会有三分之一通过电子商务实现。
三、计算机网络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全球信息网所引发的涟漪效应已经远达网络的瀚海之外,并且已经冲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引发了一波又一波新的浪潮。这不是媒体业界所受的巨大冲击,也不是人际通讯的新奇工具,而是经济结构的全新变化,以及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
在国际贸易方面,贸易大国都很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电子数据交换”又推动全球厂商实现了信息服务一体化,而电子商务的发展更是引起了国际贸易的机制深刻而广泛的变革;在国际金融方面,电子金融服务等“虚拟银行”正在取代很多传统的银行,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交易将通过电话、电脑和自动柜员机(ATM)等电子技术手段进行,同时,电子金融期货交易也全面启动;在国际投资方面,网络金融正在吸引更多的全球投资者,他们正在努力争夺新一轮的国际投资的有利地位,并将国际投资的重点目标指向新兴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这些发展使得传统的投资模式发生变化。
四、充分利用、发展计算机网络,促进经济更大繁荣
1.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遍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技创新,它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几乎渗透到每一个经济部门,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呼唤计算机技术的更快进步与创新。因为随着网络经济的繁荣,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金融等的深化发展,一系列网络及计算机问题随之出现,如网络安全问题、多媒体传输及网络速度问题等等都急需解决。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2.企业要重视自身网络的建立,开拓新的营销渠道
随着网络用户群的增加,互联网成了商机无限的重要市场,各企业应该重视网络营销的新渠道,建立自身的网络体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互联网,就连原来不看好互联网市场的微软公司在1995年底也猛然觉醒,总裁比尔盖茨发出了“我们要全力拥抱并拓展英特网”的誓言。
近年来,有实力的大公司都在开发内部网络系统。企业内部网络系统实际上是网中之网,既可独立成网,又可连接国际互联网络,可内可外,一鱼双吃,优越性极大。内部网络系统对企业技术数据库、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管理方式、市场营销、售后服务、技术反馈等,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美国的通用公司、波音一麦道公司、德国的宝马公司、意大利疲累里橡胶公司、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东芝电气公司和花王公司等数亿功绩的大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内部网。其中有些公司还拥有自己的卫星通讯系统。
3.重视人才培养和教育
网络经济实施的基础是人与电子工具的紧密结合。作为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网络经济所涉及的人才包括各个层面,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标准化建设和处理、以及贸易、海关、工商、税收、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网络经济目标的确定、扩展、组织规划的实施都是在相应的技术环境、经济环境以及人文背景下由各方面的人共同确定的。离开电子设备目标、组织、规划的制定者或缺乏这方面的人才,网络经济是难以运行的。网络经济是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的结果,没有相当的技术人才也是根本办不到的。网络经济的具体运作过程是商务理论、商务实践与电子工具的有机结合,也需一大批实施网络经济的复合型人才。
然而,网络经济人才的培养目前还是个薄弱环节。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并采取措施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我国目前对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充分注意,并积极加强重视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4.完善法律法规保障
网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变革,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关系,带来了很多以往社会发展中从未出现的问题。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的发展总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国家现在已经明显地感觉到传统的法律条文在解决新型的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时的滞后性。因此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是网络经济良性发展的又一重要保障。
目前,网络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法律问题主要有:电子交易的安全性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个人隐私保护问题、电子合同的法律保障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的法律支持等等,这些都迫切需要制定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障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未来的几十甚至几百年中,计算机将是我们生活、社会、经济以及一切发展的灵魂。而对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国力竞争,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做一名经济大潮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推动者。
参考文献:
[1]萧现:《全球网络经济》,[M].华夏出版社,1999
[2]纪玉山:《网络经济》,[M].长春出版社,2000
[3]乌家培:《信息经济与知认经济》[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黄亚钧:《知认班济论》,[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关键词:互联网+;供给侧改革;发展
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在过去我们谈到互联网对商业影响的时候,更多的是消费侧,因为电子商务覆盖地区广,产品可以卖到更广的地区甚至乡村。并且通过互联网商家可以连接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达成交易,如今许多企业也正在尝试这种模式。这种互联网对于消费侧的影响,实质是一种消费供应链的影响。随着供给侧改革的进行,互联网的影响将转向生产供应链,“互联网+”发展模式势必会在供给端带给经济新活力、新动力。
一、“互联网+”的理论内容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如火如荼,早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之前就已进行。“互联网+”的“+”加的是传统行业,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应用方兴未艾,第三产业基本已得到全面应用。比如淘宝或京东+传统产业或第三产业的模式,以实体银行业为基础的网上银行的发展,冲击传统交通业的滴滴打车、快的打车软件的应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O2O模式在服务业中的兴起等等。
“互联网+”模式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带动传统行业更有效率的发展,创造新价值,创造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新动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要协同增效,既不能进行零和收益的竞争,也不能简单相加,科学的发展“互联网+”模式是再次创造增量价值,促经济腾飞的一条正确路径。如美国把“互联网 +”应用于科技,使美国进入了“新硬件时代”,谷歌不再仅仅是一个提供搜索服务的公司,它还提供诸如智能手机,眼镜和无人驾驶车等设备,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再如德国将“互联网 +”应用于制造业,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基础,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将生产推进到“工业 4.0时代”。
二、内蒙古“互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
人民政府于6月2日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互联网+”工作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互联网+”加速推进,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应用,互联网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作用明显,信息消费快速增长,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并且到时建成5个自治区级互联网经济集中区、10个电子商务集聚区、10个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800亿元以上,互联网服务收入达500亿元。但就目前来看,本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面临许多难题,本文总结了最普遍存在的以下几个问题。
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困难,存在长距离的物流配送难题
由于幅员辽阔,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天然的困难,并且长距离的物流配送也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难题。主要表现在农牧区物流产业发展滞后,缺乏统一规划,各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物流业基础设施落后,设施装备科技含量低,物流市场准入门槛低。物流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对科技含量高的设备使用存在困难。
2.“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不规范,P2P呈现“野蛮生长”
根据“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政府发展互联网+普惠金融的目的是“为大众提供丰富、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不同层次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除了支付方式多样化之外,更多的是P2P行业的兴起,将之前灰色地带的民间借贷包装之后变成了“互联网+”时代的网上放贷。在监管缺位和产品缺乏创新的情况下,一大批 P2P 企业蜂拥上线,喧嚣过后又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这中间损失的不仅是投资者和创业者的资金,而且还会影响民众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心,而很多时候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3.假冒伪劣产品盛行,电商信誉危机
电商平台上假冒伪劣产品盛行会出现经济学上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相对正品,假冒产品成本低利润高,导致正品产品因成本高利润低而退出市场,而缺少正品产品的品牌,假冒产品也将难以生存,而整个中间过程,受害的是消费者。
三、建议措施
1.加强互联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通过加快产业集群所在区域的社会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交通、电力、物流等公共事业信息化水平。另外政府要加大对信息化的投入,大幅度提高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并以此引导资金额度。同时要不断加强对地方电子政务技术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服务能力和质量,保障全区网络信息化建设后续服务水平。再者加快城镇、农牧区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加快实施光纤到户工程,进一步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提高宽带网络接入速率。加快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不断扩大移动通信网络和无线宽带接入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2.充分利用“互联网+”给高效物流发展带来的机遇
(1)促进“互联网+”高效物流创新,加快改革步伐
本区应积极借鉴其他各省成功的高效物流改革案例,推动本区高效物流发展规模和质量。如江西省四一三一智动力实业有限公司牵头组建智慧物流装备联盟,并拟筹建物流装备研究院。再则,本区政府要科学规划“互联网+”高效物流规模,避免重复投资、多头投资,但必须精准投资,提高资本利用率,节省成本。比如“园区通”物流建设,融合园区企业对物流的需求,规划园区物流园,搭建“互联网+”高效物流平台,物流企业为园区企业供给服务。
(2)提升“互联网+”高效物流平台利用率,降低供需成本
通过“互联网+”高效物流有效地对传统物流进行改造、改革,提升平台利用率,从而实现分散、分割的物流资源连接后的大规模优化配置,实现“互联网+”高效物流全覆盖。推动物流数据资源整合,对市场更加灵活和精准的反应,消除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透明度,打造、开发大数据平台,实现全网采购、调度、监控服务,构建“互联网+”高效物流云数据。为物流信息共享、资源配置、支付金融、物流装备,创新开发提供系统驱动,有效地减少资源错配及无效运行,从而做到资源高效匹配,降低物流成本。
(3)物流装备兼并重组,实行物流装备结构性改革
当前我区物流装备存在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特点。可采取如下做法,一是动存量。利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进行并购重组,把过高比例降下来,需要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来,通过并购重组,改变存量。二是进行增量改革,本区政府应放松更多部门,让社会资本在新兴产业,特别物流装备产业上有更多投入,增加民营资本的投资机会,把产业结构转移到适合市场需要的轨道上来。
3.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互联网金融的具体监管工作要以分业监管、按产品分类的原则进行。具体建议如下:银监会负责监管P2P网络贷款,将其视为类信贷业务处理;证监会负责监管余额宝等互联网销售的基金产品;保监会负责监管网络保险等领域。同时银、证、保等各个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关的地区性政策法规并正式介入监管,各个监管部门要达成共识,各个领域互联网金融业务由已获得国务院同意成立的互联网金融协会以行业自律的形式管理。同时将比特币列入“黑名单”,力保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彭兆东.“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04).
[2]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06).
[3]黄楚新,.“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05).
[4]李二亮.互联网金融经济学解析――基于阿里巴巴的案例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02).
互联网金融,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
李博、董亮将互联网金融从服务的形式上分为三种模式,即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和互联网金融服务。他们所指的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主要是借助互联网本身的便利快捷和传播广度实现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上的服务延伸,如我们现在经常接触到的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则包括第三方支付平台、P2P信贷、众筹网络等信贷服务平台,而互联网金融服务则包括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基金、网络保险等平台。
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笔者这里侧重强调互联网金融的实现形式,将互联网分为这样四种形式:像阿里这样的小额贷款机构、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支付、余额宝这样的基于支付账户的标准化金融产品销售以及P2P平台。
商业银行的传统零售业务侧重于消费者金融,如信用卡、个人理财等业务。但传统零售业务一般不是银行业务的重心,其重心大多放在非零售业务,如吸纳存款和发放贷款上。在放贷方面,银行偏爱大客户或者集团客户,大客户单次借款额度高,可以有效摊低各项服务费用和风控成本,因此银行对大客户格外重视,相对而言,对小微客户投入的精力较少。银行重点服务的大客户对应帕累托所述80/20法则中的属于“头部”的20%部分,这20%的相对优质客户占有80%的金融需求量和较高的信誉度,而剩下的小微客户属于80/20里80%的“长尾”,对应着较多的客户数量、较少的单位客户资金需求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利基市场。科特勒曾定义利基市场为“一个很小并且它的需要没有被服务好”的市场。而互联网企业天生有着敏锐的嗅觉和试图联通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基因。物理世界里,受到物理因素的限制,客户可能在商店货架上找不到想要的商品,而互联网则是一个长尾集合器,由于展示商品的信息成本较低,它把货架的功能优化到极致,除了展示商品,更重要的在于展示商品目录,消除了中心―边缘的陈列结构,总体而言,从此无所谓黄金货架与非黄金货架。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企业凭借对市场的高度敏感性,利用自身长尾集合器的优势,进军金融行业,试图分享80%的长尾市场,着实在情理之中。互联网企业自身低边际成本的特性同时又极为重视用户体验的理念以及庞大的用户基础都是它进军金融业的有利条件。互联网企业进化出小额贷款机构的角色正好适应了小微企业贷款需求额度小、频率高、季节性及时效性强、用款急的特点,而这些需求特点长期以来与大型的银行复杂的资金链条、严格的信贷审批程序和较差的灵活性难以匹配。
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小额贷款机构可以说是目前较为成功的互联网金融案例,截至2013年1月,2010年6月成立的阿里小贷已累计为13万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规模近30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72%,贷款是无担保、无抵押、纯信用的小贷模式。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非中国特色,这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信用状况难以准确评估,与资金供给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另外,中小企业经营环境风险偏高并且难以提供资质较优的贷款抵押品,企业本身由于其实际能力决定其具有较高的信用风险,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如受到严格管制则可能难以覆盖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对正规金融机构会造成规模不经济,因此中小企业贷款难也属情理之中。
与阿里小贷的“贷”相对应的是最近受热捧的余额宝的“存”。余额宝在2013年6月13日正式上线,仅到6月末,余额宝累计用户数已经达到251.56万,累计转入资金规模66.01亿元。截至2013年12月31日,余额宝的客户数已经达到4303万人,规模1853亿元,余额宝自成立以来已经累计给用户带来17.9亿元的收益,自上线以来,日每万份收益一直保持在1.15元以上,在所有货币基金中万份收益最为稳定,自成立以来的总收益水平稳居同类货币基金的第2位。
据百度百科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1月15日,余额宝规模已超过2500亿元,其增长规模势如破竹,不可阻挡。如按1:6.10的汇率计算,2500亿元相当于409.84亿美元。据彭博资讯统计的截至1月14日的全球基金规模数据显示,天弘增利宝基金的规模在全球货币基金中可排名第14位。笔者以为,余额宝已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长尾集合器”,或者更通俗一点――“草根理财神器”。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马云的这句豪言壮语,在“余额宝”的强势表现下似乎显得格外响亮。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到来,马云所说所做也正是顺应时代的潮流。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今天已经三十多年,从1994年确立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也整整二十年,市场经济所倡导的,正是放开管制,让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然后引导资源自由合理配置。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可以让金融机构离开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曾经的主导型地位,因为互联网的分享,公开、透明等等的理念让资金在各个主体之间的游走,会非常的直接,自由,而且低违约率,金融中介的作用会不断的弱化,从而使得金融机构日益沦落为从属的服务性中介的地位,而不再是金融资源调配的核心主导定位。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一种努力尝试摆脱金融中介(金融脱媒)的行为,该模式从利基市场起步,席卷大半中国,体现出其试图打破我国金融机构垄断的勇气与魄力。
然而,近期有央视评论员发表博文《取缔余额宝》,认为余额宝这一类互联网金融产品仅仅停留在货币市场当中,它们通过构建很高的收益预期和方便的互联网通道,从银行把老百姓存款吸出来,制造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紧张,拉高存款利率,然后再以协议定存方式把钱存给银行。该评论员认为余额宝冲击的不仅仅是银行类金融机构,而且是中国全社会的融资成本,以及整个中国的经济安全。该评论员称,商业银行虽获取暴利,但银行毕竟是通过经营贷款风险之后才获得的风险收益,余额宝并未创造价值,而是通过拉高全社会的经济成本并从中渔利,还原其本质,只不过是金融的自我循环,并暴力吞噬社会财富的暴利现象。
余额宝对此在其官方微博上用诙谐浅显的语言做出了正面回应,多数网友也为余额宝辩护,事实上余额宝是一个货币市场基金,早在余额宝开放认购的2013年6月之前,货币市场的资金就开始紧张。至于央视评论员提到的银行资金成本变贵,拉高了全社会的融资成本,货币市场基金所能向银行提供拆借的资金更多、更集中,这在某种程度上省去了分支行、业务条线拉存款的巨大压力,这对银行来说是一种解脱,综合分析来看,效益不一定降低。
再者,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必须完成的任务,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余额宝的产生相当于给一直在金融行业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作了一场利率市场化的压力测试。面对超额收益垄断利润将随着金融市场化的改革不可持续的现实,银行只有更加专注于提高自身管理与经营水平,才能在未来真正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从这个角度上讲,余额宝在做好自身风险控制的前提下,不仅不会影响中国的金融安全,反而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在这里,余额宝只是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优秀代表,一些大的电商集团,比如天猫、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纷纷在建立自身的金融王国,正式进军互联网金融,无疑这种具有多元化功能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进一步挤压传统银行业的生存空间。
笔者认为,未来随着存款利率的逐步放开,以及民营银行的逐步建立,协议存款制度套利的空间越来越小,可供选择投资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越来越多,余额宝可能不会成为大众的主流财富配置手段,而只是一条普通的闲散零钱的归集渠道,就像我们如今拥有腾讯QQ账号一样稀松平常。当然,也许有一天,余额宝也会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就像其他一些货币市场基金一样,退出历史舞台,被其他更新更实用更受欢迎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取代。
[关键词]物联网 经济 社会 文化 影响 挑战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052-02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迅速下降。此时,全世界都急需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微软“智慧地球”的提出,吸引了众多的眼球,由此也引起了世界各国对物联网的追捧。物联网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从其相关理念的出现到今天,物联网一直处于发展当中。即使到了今日,其产业链、相关标准、技术等方面都还没有完全成熟。国家把物联网产业定位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可以预见其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一、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物联网有多个名称,中国和欧盟称作物联网,日本叫泛在计算。具体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二、物联网对我国各个方面的影响
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整个社会具有全面的带动作用。
(一)物联网对经济的影响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云鹤说:经济结构要进行调整实际上是有两个重要的工作要做,第一是对原有的产业提高水平;第二要发展一批新的产业。物联网在这两个方面都能实现。
一方面,物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从传感器网络、传输网络、应用平台到管理平台,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传感器研发、生产、销售、传感器网络建设、管理;传输网络器材生产、销售、传输网络建设;应用软件开发、应用平台建设;管理软件开发、管理平台建设等。这条产业链里既包含了传统的计算机产业、有线网络传输领域,又包含了传感器网络、无线传输领域和计算领域。物联网产业是无边沿的,可以不断地进行增加,物联网产业链中的每一环都会变成基础的产业。与此同时,这些基础产业又会推动农业、医疗、公共卫生、制造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物联网是生产社会化、智能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各个行业、各个产业。人们能够通过互联网监控处于庞大网络中的物品情况,从而实现对物的智能化、精确化管理与操作。此外,物联网还能使生产确保质量、流通实现有序高效、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消费安全指数大大提高、催生新兴产业和新的就业岗位。因此,可以说,这样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全面的带动作用。很多产业都会在其带动下有一个明显地向前发展。
(二)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
物联网实际上是把实体经济与信息紧密结合,加强了信息的处理、获取、传递过程的有机联系。使得人与物、物与物的智能化交流突破了时空限制,改变了人类应用信息的方式。物联网的发展将会使各个行业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可以说是会发生革命性突进。其生产出来的产品拥有更多的智能,进而导致生产力构成要素、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生产管理方式方面的变革。继而推动经济形态变化、生产关系调整、商业模式创新等。
在生活方面,人们可以感受到物联网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智能化。物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实现普及之后,衣食住行都变得方便快捷。家里没有人后,安保系统自动锁门;驾驶遇到紧急情况,操作系统自动识别并迅速判断,做出反应;主妇每天只需要明确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会得到一系列准备方案;我们打车、乘坐公共汽车、过高速公路的收费站、缴纳水电煤气费,全部实行IC卡一卡通服务,物联网将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为实现生活的最大便利化而服务。
(三)物联网对文化的影响
物联网的出现,给我国思想文化传播带来了难得机遇。
1.物联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新途径。当今世界通信技术发展日益迅速,各国文化交流逐渐增多,互相渗透。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手段。物联网是比互联网更为庞大的一个网络现实世界,人与人、与物间的沟通、交流将摆脱空间距离、语言和文化壁垒的束缚和影响。人类文化将成为超越国度、民族的大规模活动。我们应该积极利用我国在物联网技术方面所具有的先发优势,把优势转化为文化创造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鼓励各种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不断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
2.物联网是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新平台。物联网是一个可以实现最大程度地联通世界的传播平台,通过它我们可以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先进思想文化。其蛛网覆盖式的媒介沟通能力,使世界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物联网将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主动参与到世界思想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去,努力实现中西文化交融,取长补短,创造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
3.物联网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如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思想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物联网的出现可谓是恰逢其时,成为了这个世界高科技的优秀产物。它成功填补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空缺。我们通过网络了解、接触认知范围内的新鲜事物以及各种信息,不仅仅拓宽了我们的知识层面,也成为了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利用这一思想文化传播的新空间,大力开发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数字化产品,切实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在物联网空间中的占有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三、物联网对各个产业的影响
(一)对制造业的影响
相对于电信、石油、金融等行业来说,制造业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对各类资源的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因此,制造业急需依靠物联网技术提升其产业能力。
1.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人员和生产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是工厂和企业关心的。利用物联网,企业可以给每一个人员配备一个RFID电子标签。通过安装在工厂内部各个地方的RFID读取设备,就可以实现对人员的自动识别和位置定位;通过RFID标签,工人在早上进入工厂的时候,无需打卡,工厂大门自动扫描标签,并记录扫描时间,相当于是自动打卡。对于各个生产设备,依靠安装在设备上的传感器,可以时时记录设备情况(例如机器温度、运行时间、气压等),并将相关情况发送到管理系统处。管理系统可根据一段时间以来的情况,自动分析设备是否需要检修。同时,对于需要检修的设备,设备商通过芯片和通讯网络,可实现远程维护,从而节约了到现场维护的时间。
2.可以通过标签将产品的信息存储进去。例如生产时间、生产线标记、检验人等。这对以后流通到市场后溯源非常有利。而对于产品本身的功能来说,依靠智能芯片和通讯网络可以实现对产品的实时状态监控和远程操作。例如现在提出的智能家电空调,你可以在外面就指挥你家的空调打开,这样你一进门,家里就是凉爽的。
3.工厂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些对外部环境要求较高的制造业。利用各种传感技术,可以实时采集厂内的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等。目前对于环境的监控往往只局限于一个工厂或基地内。而物联网可以将本地区所有相关行业的全部联系起来。例如,一个蔬菜基地内发现有害虫给农作物带来的影响。该基地的控制系统会自动将信息上传给该地区的总控制台。总控制台将信息到其他各个基地。其他基地将收到的信息通知管理人员,以便提前预防。由此,可以实现了一个地区的综合管理。
(二)对安防产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