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5 10:40:15
导语:在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丽江;旅游文化;发展与保护
一、丽江古城概况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县,又名大研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被誉为是中国传统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和典范。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在城市格局、街道布置、民居建筑极具特色。古城蕴藏着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纳西文化内涵,是吸引世界各地游人到丽江游览的主要文化资源。丽江古城发展与演变经历了一个多因素渗透、互动的过程,自1997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来,已拥有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和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N项桂冠,成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小城市”和“地球上最值得去的100个城市”之一。
二.丽江旅游开发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1.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
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饮食文化、土特名优、手工艺、民风民俗等在商品经济的充斥下正在消失。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外来人口的流动、转换、冲击,给当地的本土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现在的纳西儿童都不学母语,而开始学四川话和昆明话,他们认为纳西语是对智力的一种障碍。外来文化糟粕对丽江社会文化特别是对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冲击力不可低估。
2.旅游开发与环境破坏的问题
行走在丽江垃圾乱堆放现象,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原住在丽江古城的纳西族人爱护水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可是很多外来者却并不理会这世代传袭的风俗。游客往往不经意间就随手把垃圾扔到河里有的旅馆、客栈的厨房污水,也不经处理就直接排到河中,有的人直接在水沟里杀鸡、洗菜。其结果是古城水质迅速退化,以致古城总体水质目前只能达到三类水标准。在下游部分地区甚至低于五类水标准其。主要原因是过多的人流量对水系自身净化造成严重威胁。
三、保护与传承丽江古城旅游文化
1.结合纳西族聚居的乡村的民俗文化保护
丽江古城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地和物质载体,但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仅仅局限在丽江古城的文化保护是不完整的。从目前的情况看,丽江的几个国际驰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乡村,如东巴文化的根基和土壤就在乡村,只有保持乡村鲜活的民俗文化土壤,才能保持东巴文化的生命力。如果乡村里已经没有依托纳西民俗鲜活地留存的东巴文化礼俗,那在古城范围内繁荣一时的东巴文化产业就不可能持久地发展,将日益成为一种仅仅是表演性的民俗展示。为保持东巴文化的“活水长流”,需要选择一些乡村作为纳西族民间的文化传承基地,培养民间艺人,打造具有独特纳西民俗文化的乡村,这样才能保持纳西民俗文化真实的活力。
2.设置文化核心区,控制游客的进入量
应由政府出台管理条例,对于还未完全开发的地区应该限制游客的进入量,虽然在旅游收入上会有所减少,但可以通过其也发达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财政收入来补偿这些地区因丧失部分发展机遇而付出的经济代价。丽江古城由大研古镇、束河古镇和白沙古镇组成。当前
游客最集中的是大研古镇,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受到外来冲击,出现“空心化’危机。当务之急,是将还保留着纳西人原始的生活状态和民族文化束河和白沙两地重点保护.设置为纳西东巴民族文化核心区,限制游客的进入量。同时以丽江大研古镇每年的直接旅游收入,用适
当的方式补偿束河、白沙为保护文化遗产所做出的旅游效益方面的牺牲。
3.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全体社区居民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
培养纳西民俗文化传人当今中国社会,非常重视主流文化的系统教育,为了融入主流文化,同时也因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教育相当薄弱,很多少数民族的青少年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学艺术、文字、、传统习俗、地理生态、植物动物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甚至连本民族的语言也逐渐在忘记。丽江也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在丽江古城的小学里。已经不能讲或只能讲部分纳西语的纳西学生在增多,很多优美的民间传说和和故事只有一些纳西老人会讲,青少年既不喜欢听也不想去记,而宁愿去看电视。因此要想保持纳西文化的传承,必须先培养文化传人。这个项目的实施可以争取民间基金的支持,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拨款。
4.控制古城的过度旅游商业化
目前游客对丽江古城的商业化氛围过浓的现象反映较多,因此控制旅游过度商业化势在必行。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缓解:将丽江古城的商业店铺集中在传统的商业街,同时控制其他街巷的商业活动;对丽江古城的商品进行控制,摒弃那些毫无特色、与纳西民俗文化无关的旅游纪念品;不要让喧闹的流行乐和歌曲充斥着丽江古城的夜晚,保持高原水乡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氛围;恢复一些“老字号”店铺;开发具有纳西族风土人情的饮食、艺术、土特产品;修复一些文化遗存。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化;特色;古村
1 古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遗留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不可被模拟和超越的。千百年的流传和继承,全国各地均保有从古代遗留的特色传统文化,现代社会中的古村,便是以往社会文化的缩影。每每身处古村的怀抱,好似真的就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当年摸样。
2 我国古村现在面临的现状
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矛盾双生,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改革开放以来,新农村建设一直是国家重视的问题,如何提高农村人民生活质量也是政府的关心之重,但越来越普及的新农村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农村地区的古村古建筑面临被破坏甚至是销毁的厄运。古村在当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背后,面临了不少问题,下文将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2.1 直接被破坏替代
因为是古村,大多远离城区,更多的甚至在农村,由于监管力度不强、群众意识过低,那么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当地政府对于古村保护意识的忽略性。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经济能力也得到不断地提升,各家各户纷纷盖起小洋楼,向往城市的高楼林立,充斥着“破旧”气息的古村不能得到村民的青睐,所以有些村民在不明状况或者是在对现代建设的追求下,改造住所旧时摸样,翻新盖洋楼。还有一些商家看中古村古建筑的利益,对其地皮进行非法占有、拍卖,对古建筑进行非法改造甚至破坏,以谋取私人利益。那么政府对于古村保护意识的缺乏、农村对于现代化居所的追求、和部分商户的利益心,都是导致古村被改造、被破坏的原因,这也是我国大多古村逐渐消失的原因。
2.2 过于商业化,失去原有特色
一些古镇古村,由于保留得比较完善有自己当地的文化特色,逐渐成为国内旅游热点,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当然,和不可计数看中其商业价值的商户。以凤凰古城为例,古香古色的小城,有古楼、有河流、有青石老板街,入夜之后小城更灯光四起浪漫无比,像极神秘又风情的美人,是情侣和闺蜜旅游的上佳选择。而观望现在的凤凰古城,遍地的酒吧清吧、特色小店、商业酒店,城市有的应有尽有,倒是失了小城特色,商业气息颇重。很多游客反映,游玩一圈回来,感受不了过多的古城氛围,被坑倒是经常。
3 保留古村的相关对策
有问题就要对症下药去解决,针对我国现代社会中古村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我们也需要着手从各方面找到对策。
3.1 国家方面
作为整个国家系统有效运行的领导者和监督者,政府在古村的保护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目前我国关于保护古村镇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要充分体现法律的有效性,使其在古村保护方面发挥质地作用,国家首要的任务是逐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也可鼓励各地村民根据当地风俗人情、发展状况指定合约协议等,只有正式地、统一地对相关一切进行强制性地规范,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古村保护行为的有效进行。一旦正式的法律法规上线,当地恶意拆迁、商业性拍卖等行为才能被打压,新农村建设与古村的保护活动才能更有效进行。
(2)应该关注当地的居民生活状况和文化特色,各级官员对所辖范围中的古村有系统广泛的普查,虽然全国已有很多的古村上报,但是正规的、统一的古村普查还是缺少,而很多古村也是由于根本没被留意和上报消失在人们视野中。所以,对于全国性的普查、结果公告都是必要的程序。全国各地的古村镇特色不同,文化各异,国家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风土人情,对其安排不同的、适宜的保护措施,只有全面了解之后,才能从根本上找到对策,对症下药。
(3)国家文物局已经颁发相关文件,对于农村建设中一些古建筑的保护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但这项措施是需要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分工协作来实现的。首先在维护古村目标方面,国家负责部门应该提供完整详细的方案,再根据地域不同,下达到各地使其详细设计规划;其次技术方面,国家对于古村古建筑的保护方面,应派出高质量的专业队伍,最大可能地保留古村的特色。各个部门都明确自己的目标,互相配合,这都是需要国家有效组织、监督的,齐心协力,共同完成。
3.2 当地政府方面
(1)对于当地人民群众的宣传要到位,中国特色传统文化不能丢失,代表着历史的古村古建筑自然也应该被保护。可以在村镇中定期举办讲座、提供相关书籍的发送、举办一些相关的文艺演出等,跟村民互动,达到知识上的普及,各家各户对于古村的保护都有个认知。只有深入到群众,从思想上提高对于这项活动的意识,才能结合集体的力量,使大家互相监督、共同保护古村古建筑,在带领人民群众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保留我们的古香古色,换句话就是在追求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保留历史魁宝,使中华传统源远流长。
(2)对于相关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投入更多精力,当代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才,保护古村活动也不例外。有思想、有号召力、有能力的人才在宣传保护古村思想方面也能起到带头作用,可以引领人民群众从自我做起,细节做起,真正地投入到保护古村古建筑的公益事业中去。
(3)对于保护古村活动,政府应该投入更人性化的资金支持,群众中的宣传活动,各种材料的准备发放、活动的举行、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的建立等,都不应该受资金问题而阻扰,而另一方面,保证技术人员在维修时,也不会不因为资金问题,“点到即止”,没有从根本上给予古村古建筑最大的保护,落实到根本。政府要保障的就是,不论是哪方面,都应该做到最全面彻底、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保护古村活动的有效率进行。
(4)对于古村保护的另一方面,其周边环境生活状态,要有切实的保护监督效力,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适当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是无可厚非的,但也需平衡商业化与当地风土人情之间的冲突,过度的开发与商业改造只会使古村镇失去特色,不仅破坏对于古村的保护初衷,也只会使当地旅游业昙花一现。所以政府方面要适当控制其周边商业旅游业的发展,确保古香古色不被湮没在茫茫商业化中。
4 总 结
尚且有人喜欢城市的高楼林立灯火阑珊,也有人偏爱乡村的宁静悠然,古村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心灵的洗涤之处,而古村在提供人们这样一美好去处的同时,也是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保留。时间的长河永远都在波涛汹涌,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需要被铭记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好历史留给我们的东西,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古村古建筑,使其不被淹没在现代化的建设中。
参考文献
[1]朱晓明.历史环境生机:古村落的世界.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4)
一、古镇旅游及其文化吸引力
(一)古镇旅游的文化吸引力
古镇旅游是近年中国热门的旅游产品。其主要文化吸引力在于三点:第一,古镇具有寻根溯源的文化作用。古镇代表了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游览古镇具有了解历史,回望过去的精神象征。第二,古镇是人们对消失回忆的寄托,自建国以来,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由于时展的的原因被推倒日渐消失于都市之中。古镇是都市人寻回过往回忆的唯一场所,代表了现代人向往的宁静古朴,受到日渐忙碌的现代旅游者推崇。第三,古镇,具有展示一方民俗风情的价值。古镇中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原汁原味的民风具有强大的观赏与体验价值,对求知欲旺盛的、具有鉴赏美丽事物欲望的旅游者,吸引力巨大。
(二)古镇旅游的功能种类
古镇旅游中,由于古镇历史功能与现代开发思路的不尽相同,笔者根据的古镇功能不同,将古镇分为以下多种类型:
1、休憩型古镇
休憩型古镇以宁静、淳朴的环境氛围以及舒适的体验为核心吸引力,是古镇旅游最早的形式。以西递、宏村等旅游古镇为代表,常配备住宿、观光、游览体验等多种功能。
2、娱乐型古镇
娱乐型古镇建基于古镇,设立大量的娱乐、餐饮项目,营造热闹的氛围,作为旅游者以及当地市民日常娱乐的去处。以阳朔西街、北京后海等为代表。
3、购物型古镇
购物型古镇主要以大量的特色商铺为特色,为旅游者提供丰富的特色纪念品、当地美食,购物型古镇主要设置在美食、特产极具代表性或历史上商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以杭州南宋御街、重庆磁器口等为代表
4、综合型古镇
综合型古镇综合以上各古镇的各种功能,综合了住宿、餐饮、观光、购物等多种功能。综合型古镇由于体量较大,且开发时间较长,基础设施通常较为完善,知名度也会较高。
二、古镇文化与时尚元素背景与运行机制
(一)时尚元素在融合古镇文化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腾飞,传统的古镇、江海等旅游目的地逐渐将目标客源转移至青年人群体。经济上,青年旅游者具有出游人数庞大、旅游欲望强烈、消费欲望强经济能力有限等特点。心理与行为上,青年旅游者对自身高度关注、具有对体验项目兴趣高,重思想交流、重视创意、重视差异性等特征。传统“小桥流水人家”的静态农耕氛围对于青年旅游者群体而言吸引力有限。古镇在保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引入时尚元素,是吸引旅游者,提升旅游者感知与新鲜感的重要手段。
古镇中的时尚元素,指与古镇中原本的生活习惯、民俗无关,却与当今旅游者喜好相结合的时尚项目。如磁器口古镇中的时尚元素主要由大量休憩咖啡厅、部分糅合中西特色的餐饮、以及与古镇文化无关的饰品、时装的购买;北京后海则将原始的老北京的古胡同定位为酒吧集中地等。
古镇文化是吸引旅游者前来的主要吸引力,而时尚元素则使旅游者在古镇中停留的时间进一步加强。时尚元素与古镇文化已经在无形中形成了共生关系。
(二)古镇文化与时尚元素的共生机制
在日渐受到旅游者追捧的古镇中,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共生以日渐成为古镇经营的重要途径。其主要共生机制有如下:
1、常以青年旅游者需求为核心
古镇传统古镇时尚元素与古镇文化的共生,其核心在于青年旅游者的喜好。切合青年消费者求新、求异、爱美、消费能力有限,消费欲望强的经济与心理特征。以北京锣鼓巷为例,青年旅游者、占据了游客总数的80%,也占据了店铺经营者的60%。一方面,锣鼓巷保留了古街道古色古香的建筑外观,保留了吸引旅游者的基本核心竞争力;而在在建筑内部,大量特色店铺以“驴友之家”、“驴友走不动开店”等受青年旅游者推崇的口号、旗号进行营销,打造青年旅游者的喜好的消费氛围,店铺以营造出特色摄影,特色美食等青年旅游者觉得新鲜,但又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消费。
2、以对传统的有限度还原体验为形式
旅游者对传统环境、传统文化体验的需求,是有限度而非无限的。古镇的风貌与文化是的古镇最重要的吸引力,与当地历史、气候高度相关的的建筑景观与具有强烈当地特色美食、民俗展现、体验使旅游者如痴如醉。然而,受限于目前旅游者重视舒适度、卫生、爱好分享等旅游心理,如将古镇风貌依历史风貌完全还原,农耕文明时期落后的居住环境及相对保守、深沉的文化基调,只能服务于少部分追求隐居避世的游者,不能对多数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同时,反而使旅游者产生对旅游环境的不适感,降低旅游吸引力。
时尚元素以高速、舒适、交互程度等元素填补了有限度传统体验的空缺。以凤凰古城为例,凤凰古城除了凭借的沱江两岸吊脚楼风光吸引旅游者外,全天配备免费无线网络、舒适干净的,服务周到、贴合青年人个性的客栈服务也成为旅游者到凤凰古城不得不尝试的体验服务。
3、以美食打通传统与时尚的壁垒
在以吸引青年消费者为共同目标的共识下,美食作为人类基本需求,常作为打破传统元素与时尚元素壁垒的重要工具。以磁器口古镇为例,以川菜作为消除传统与时尚融合不和谐感的主要工具。自社交网络功能的兴起以来,在社交网络中分享美食的 “吃货”文化正逐渐成为青年人文化的主流之一。
磁器口以大量川菜、重庆小食作吸引大量消费者,以川菜为纽带的古镇饮食是传统与时尚的重要中转地带。每家店铺中,传统工艺制作的酸辣鸡杂、毛血旺、凉皮、酸辣粉作为传统美食的体验窗口,部分店铺在提供美食的同时也为年轻旅游者提供摄影、技艺参与等特色项目,更进一步,不少店铺中,运用现念、外地食材配合重庆、川菜制作的新派菜式,使历史感浓厚的川菜融入时尚元素。磁器口青年旅游者最能接受的川菜中让旅游者感受时尚与传统的交融。使时尚与传统的差异感逐渐减少。
4、衍生创意文化、以及经济附加值
古镇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的共生使原本相互独立存在的文化产生了新的创造力,兼具两者特色的个性化服务也由此诞生,充满古镇风味以及青年群体个性的时尚酒吧、咖啡厅、创意纪念品、摄影对旅游者尤其是青年旅游者产生了重要的吸引力。如磁器口古镇就出现了以“驴友”文化中盛行的“自行付款,自行体验”模式收费的古镇传统项目体验活动,阳朔西街旅游产品价格为桂林市区工艺品的约400%。各种具有创意的的活动正是在这种时尚与传统的文化共生的环境中诞生的。
三、对古镇文化与时尚元素共生的评价与担忧
(一)时尚元素与古镇文化的共生是商业化开发的高级表现形式
以彭小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对古镇的旅游、商业开发将对古镇的本来面貌与文化底蕴造成潜移默化的破坏,李倩等学者则强调了“商业化”与“过度商业化”的区别。笔者认为,古镇中,时尚元素与传统文化的共生的确来源于对古镇的商业开发,但其作为商业开发的衍生物其表现形式却高于商业开发,属于商业化的高级表现形式。时尚与传统的文化共生具有商业开发所不具备的创新性、独特性。这种文化既通过对旧有事物的改进,回应旅游者的需求,也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使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可持续地传承。
(二)避免文化共生趋向同质化的趋势
国内多项研究中曾指出古镇开发中主题单一、重复的问题,田喜洲通过调查指出,不论是江浙沪地区古镇主打的“小桥、流水、人家”,还是西南地区凸显民族风情的古镇旅游,都存在主题雷同的问题。饶世权等更认为,古镇开发出现“复制化”的实质是抹杀古镇的文化特质。
内容摘要:都市农业在我国已经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大城市的都市农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区域性特色。但总体来看,我国大多数地区的都市农业还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必须尽快跳出政府主导的模式,强化我国都市农业的商业化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其盈利水平。
关键词:都市农业 商业化 模式 条件
都市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都市农业最早出现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周边及其间隙地带,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我国的都市农业主要是在以前的城郊农业和所谓“菜篮子”工程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从20世纪90年代都市农业的理念和实践在我国得到了普遍认同以来,我国的都市农业已经在许多地区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大城市的都市农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区域性特色。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存在偏重于示范和辐射作用,不注重经济效益,产业化和专业化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尽快跳出政府主导的模式,强化我国都市农业的商业化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其盈利水平,政府要为都市农业提供良好的市场化发展条件,全面推进商业化运作,才能使都市农业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都市农业的产业特征
任何产业之所以存在,都是因为其经营者能从中获得经济上的回报,否则它也不可能被称之为“产业”。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都市农业既能给城市、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又能给其从业劳动者带来收益。都市农业是城市系统的一部分,都市农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为了满足城市的需要,因此,为了获得自身的发展,都市农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都要进入市场交换,实现在市场上的流通才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和生命。例如上海周边的一些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生产花卉、蔬菜、水果,特别是不耐储存的蔬菜水果等等,都体现了都市农业市场化的特征。它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进行资源配置,并使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是市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农业自身是一个弱质产业,在生产上受土地不可再生的供给约束,消费上受恩格尔法则的约束。而且还要经受市场和自然两种风险,自身积累能力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流动具有趋利效应,因此当农业的资本收益率低于平均资本收益率时,是很难吸引优质资源和资本、人才、技术和高素质劳动力进入农业产业的;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产业的低收益率,农村劳动力、资本会从农村转移出来,寻求更高的回报,从而造成农业发展的进一步乏力。
虽然都市农业是不同于一般传统农业的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但是毋庸置疑,都市农业仍然具有农业的多数特征。都市农业的商业化发展更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都市农业能够满足市民的农产品消费需求、休闲观光需求和环境保护及传统文化的传承等,因此带有很强的公益性,需要政府投入来弥补都市农业的正外部性。但是政府投入不能盲目,必须严格区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一般商品。完全意义上的公共产品主要是指景观维持、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传承等内容,这一部分公共产品如果完全不包含任何商业性,则应该由政府财政等公共资源来提供。准公共产品主要指既具有景观维持、环境保护、传统文化传承、稳定市民生活、保障战略供给、以及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性、辐射性和扩散性等公益性要求,又具有一般的商业性盈利性质的产品。对于没有机会成本的产品只需要给予适当的奖励,但对于那些为了服从公益性需要而必须付出一定的机会成本的产品,则其机会成本的损失应该完全由政府财政来承担,并同样可以获得适当的奖励。
另一方面,一般商品绝不能由政府财政等来提供,只能享受政府对弱势农业的政策性扶持,和政府对于某些需要鼓励和促进的领域给予的政策倾斜和项目补贴,但是这些倾斜和补贴必须实行严格的市场化运作,不能破坏原来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这样才能使更多有实力和有能力的企业或个体经营者进入该领域,参与公平竞争,提高生产力水平和都市农业的盈利能力。
都市农业的盈利途径
都市农业具有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教育功能、休闲旅游功能、创汇功能等多种功能,而基于不同功能的都市农业的盈利模式和盈利点都有所不同。虽然对于一个都市农业企业来说,这些功能可能同时具有其中一部分或者全部,但是为了研究分析的方便,下文将把各个功能分开来进行盈利点的分析。
(一)基于生产功能的都市农业
生产功能是指都市农业为都市居民生产和提供更多的名特优、鲜、活、嫩的农副商品,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物质消费需要。都市农业不能停留在初级农产品的生产上,而是应该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建立农副产品的生产、深度加工和市场销售的生产经营体系,特别要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促进高附加值商品生产的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基于生产功能的都市农业的盈利点主要包括销售初级农产品收入、高附加值收入和其他收入(参见图1)。
(二)基于教育功能的都市农业
教育功能是指在都市农业区内开辟市民农园和农业公园等,让市民及青少年接触农业、体验农业生产和农业文化,在回归自然中获得一种全新的生活乐趣,并接受教育。中小学生到基地不仅能体验普通农家生活,了解一些简单的农艺知识,而且能培养热爱农业、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由于基于教育功能的都市农业提供的是准公共产品,所以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因此,基于教育功能的都市农业的盈利点主要有社会公共产品的政府投入、社会基金投入和教育服务的收入。
(三)基于旅游休闲功能的都市农业
休闲旅游功能是指通过开发农业旅游产业,为都市居民和国内外游客提供洁净优美的休闲、游览场所,提高人们的休闲生活质量。近些年,在都市区域兴起的“农家乐”、“农业旅游”、“市民公园”等新的农业经营方式,充分体现了人们这方面的需求,发掘、拓展了农业的这些潜在功能,也为人们提供了相互了解、增进交流的好机会,使人们获得有益身心健康,是高雅、便利的融休闲、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场所和新方式。基于旅游休闲功能的都市农业的盈利点主要有门票收入、提供各种服务、场地收入(餐饮、会展、宾馆等)、地产转让收入和其他收入。
(四)基于生态功能的都市农业
主要是指营造优美宜人的生态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充当都市的绿化隔离带,防治城市环境污染,以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实现都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归宿点是为了提高都市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而现代都市,特别是国际化大都市,人口密度高,交通拥挤,废气多,噪音大,污水垃圾等公害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都市农业不仅要为人们提供鲜美的农副产品,而且还要为人们带来新鲜空气洁净水质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成为都市的一块绿洲和“绿肺”。基于生态功能的都市农业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因此有三种提供方式:私人完全提供、私人和政府联合提供、私人和农场联合提供,三种提供方式的盈利点略有不同,私人完全提供则收入只有门票收入,私人和政府联合提供则收入除了门票收入还包括政府补贴和社会基金投入,私人和企业联合提供则收入除了门票收入还包括有偿服务的收入。
(五)基于创汇功能的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依托大城市对外开放和良好的口岸等自然优越条件,冲破地域界限,实行与国际大市场相接轨的大流通、大贸易经济格局,加快农副产品国内、国际间的流转创汇增值,提高农业附加值。都市农业一方面受大都市地区级差地租和劳动力成本日趋升高,以及外省市农副产品对本地市场的影响,一方面我国加入WTO后,将逐步取消农产品的非关税保护,这必将对传统农业产生冲击。因此,都市农业一定要在跻身国际、出口创汇中求生存和发展。基于创汇功能的都市农业的盈利点包括提供高附加值产品的收入、技术性劳务输出的收入、涉外宾馆、旅游等服务的收入等。
都市农业的商业化发展的条件分析
都市农业要实现商业化发展,必须具备以下几个主要发展条件。
(一)需要一定的制度环境
因为都市农业的功能、组织和市场定位等都不同于常规农业,特别是都市农业产生的公益性效益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因此良好的市场经济制度才能为都市农业的商业化发展提供很好的发展环境。而且都市农业除了具有生产,还具有生态、示范、辐射等功能,创造出很多公益性价值。因此其商业化运作应既应该包括有商业价值的增值,又包括公益性价值向商业价值的转化,只有真正实现公益性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都市农业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力。因此需要一定的制度(例如非经济效益的评价、转化和再分配制度等)来与之配套。
(二)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市场需求
都市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应运而生的新兴产业,其商业化发展需要政府和公众对其公益性部分的认同和补偿,只有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政府和公众才有相应的觉悟和能力;都市农业中的设施农业等需要高投入,一般小农缺乏较大的投资能力;而且都市农业需要高端市场,只有当国民收入达到了一定程度,才能产生一大批有需求和有支付能力的高端消费者。
(三)需要较高经营能力和相应的经营模式
如果说传统农业的经营者主要是小农,那么都市农业的经营者就应该主要是拥有较高经营水平的现代农业经营者,他们不仅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而且还应该有较好的经营能力,因为都市农业科技含量高、内容还包括休闲观光和生态环境等领域,面对的消费者要求也很高,因此经营者必须能够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选择相应的经营模式,获得较高的市场回报。
参考文献:
1.赖涪林.现代参与式农业的发展条件与路径选择[J].农业技术经济,2005(2)
2.赖涪林,张汀汀.论我国都市农业的商业化发展[J].郑州全国都市农业与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参会论文,2006
3.张放.都市农业与可持续发展[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韩杰.社区商业投资模式构建研究[J].四川大学,2006
5.李娜,徐梦洁,王丽娟.都市农业比较研究及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6.李莉.商业化、全球化与公共领域[J].西北大学,2005
关键词:少林寺;景区商业化;旅游资源;宗教旅游
一、引言
少林寺,早期深隐山林,是一个与世隔绝地清修静养的佛门圣地。然而近年来,少林寺的变化引起人们的瞩目。寺院先后创办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少林药局、国外分寺,建立了寺院网站,甚至要把其独门秘籍《易真经》公布到互联网上。把少林寺的商业化运作与现代旅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少林寺寺院旅游的商业化运作虽使少林寺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实现与传播,但与早期严格的宗教旅游相比,它变得更加世俗化,失去了它的神秘性和神圣性。同时也出现了对寺院旅游资源扭曲开发、忽视宗教资源的真正价值等问题,与旅游者的感知期望也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绝大多数少林寺寺院旅游活动仅仅停留在观光旅游层面,对寺院旅游资源中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开发不够,甚至过多地重视经济价值的开发而忽视宗教资源的保护,这必然导致旅游者对宗教文化内涵的理解和领悟缺乏深度,甚至歪曲误解,既不利于旅游者效用和宗教旅游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也不利于寺院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少林寺发展的商业化进行分析、讨论,寻找少林寺商业化发展过程中寺院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希望通关过此讨论,对少林寺的商业化运作有所裨益。
二、少林寺景区的商业化发展现状
寺院是指供奉神佛的庙宇,有时也指其他宗教的修道院。但一般是指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是出家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是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地方,也是出家僧众修行的所在,后来逐步发展为具有多种综合功能的建筑群。而商业是源于原始社会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的流通的经济活动,大多数的商业行为是通过以成本以上的价格卖出商品或服务来赢利。由此看来,寺院似乎与商业没有任何联系,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生存大环境的变迁,寺院的商业化问题也已经被提上日程,并为大家所争议。千百年来一直一蹶不振的少林寺庙宇开始被包装走商业化之路、大肆发展庙宇经济,站在发展旅游、提高地方经济效益的角度,这一举措无疑是少林寺自力更生、少林文化发扬光大的最佳手段。
三、作为景区景点开发的少林寺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许多地市已充分意识到了旅游对经济的重要性,各地政府开始大力发掘旅游资源,并以旅游作为经济创收的主要手段。在发展旅游的大潮影响下,人们印象中的“深山古寺”也开始加入到了这支旅游大军中。近几年来,作为河南宗教旅游的代表景区“少林寺”则因为其过于“商业化”的运作而被媒体推向了风口浪尖。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为了保护和传承少林寺文化,先是建立少林寺拳法研究会,紧接着少林武僧团、少林寺红十字会、少林书画研究院、,中华禅诗研究会、少林药局、“少林寺事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寺影视有限公司”、“嵩山少林寺武僧团培训基地”等一系列大肆宣传少林寺的商业活动,有着禅宗祖庭、武术圣地之称的著名佛教寺院之一和“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美誉的少林寺,就这样少林寺开始名扬天下,在经历一千五百多年的风雨洗礼之后,变得越来越入世和张扬,不再是清静之地。但是少林寺寺院的深层次文化却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四、少林寺景区商业化过程中的凸显问题
(一)宗教的世俗化
面对市场经济的浪潮,国内著名寺院大都在打造各自的“品牌效应”,追逐最大“旅游化”“商业化”。少林寺也不例外,出现了“寺院的旅游经济”。把少林寺当做一个旅游景区来运作,从发展旅游的角度来看,将少林寺打造成河南旅游的招牌产业,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发展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纷沓而来的旅游者,少林寺的旅游经济被充分挖掘,寺院原有文化开始变质,宗教也开始转型,日渐趋于教世俗化、经济化的趋势。
(二)宗教的神秘性和神圣性被淡化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而少林寺从让游客到寺里参观、感受寺院生活,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寺院的清净,而且让寺院原本的神秘性和神圣性揭开面纱,公之于众,最大程度上淡化了心目中的神圣感。近几年寺院的负面报道,让人们认为少林寺里的真和尚越来越少,甚至销声匿迹了,见到的到处是假和尚、花和尚,少林寺也被视为是赚背弃宗教的教义,钱的机器。这时的少林寺没有了宗教的神秘感,宗教的神圣性也就只剩下微弱的呼吸了。
(三)现代观念和传统观念之间的冲突,打破了传统寺院的概念
所说的传统寺院是指传统寺院经济的观念,过去寺院经济的来源主要是信徒的布施以及主持、喇嘛和僧人们的化缘所得。而如今,由承包商付承包费,维修寺院,并给部分僧人发工资,打破了寺院传统的经济模式。这种历史上所形成的寺院与寺寨的划分和供奉关系被打破。如今由于寺院被内地商人承包,导游、商人进出寺院,把寺院作为商品市场,降低了寺院的神圣性,旅游者转移了供养和信仰的寺院。
(四)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各利益相关者矛盾突出
目前我国宗教旅游场所主要由宗教团,体自身或所在地旅游景区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宗教团体缺乏管理经验和相关制度,协调各方利益不得法,往往引起各利益相关者不满,结果导致其闭门造车、不思进取,而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对宗教知识、政策、法规及相关问题缺乏深刻认识,难免产生“重旅游轻宗教”的思想。致使作决策时很少听取宗教部门的意见,不注意维护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宗教部门也往往过多强调自身的特殊性,不愿主动与旅游部门加强沟通联系,这种单极的经营管理体制势必会造成利益分配不和谐现象,诸如门票的分配问题、公德箱归属问题、朝圣者与观光客的矛盾等,导致各利益相关者矛盾突出,不利于宗教旅游的发展。
五、寻求少林寺景区的商业化与寺院文化的和谐发展
(一)可以试行寺院经营与弘法的分离
笔者认为,在寺院经济形态改变大潮的影响下,出家人应将弘法与经营相分离,即将寺院的经营权与弘法事物完全分离。应将寺院的经营权交给政府,让政府来寻觅合适的机构经营。而经营者在经营后所赚取的利润,除了需要支付经营过程中的相关费用及需要交给政府的费用外,经营者本身可留一部分,剩余的则作为经营权的回报交给寺院。寺院灾区的这部分利润之后可以自由支配,开展弘法利生等事务。这一做法是模仿了台湾寺院的经营模式。
(二)让宗教旅游更加规范化
1.系统地培训导游。来寺院的除了信众、香客外,大部分是游客。游客大多由各旅游公司的导游领队,为游客进行全程介绍。导游良莠不齐,有的缺乏专业的系统训练,文化知识修养薄弱,在介绍中,难免出现差错。游客多是直接通过导游的介绍而了解寺院的历史与佛教文化,导游介绍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游客的感受与了解,所以导游有责任传播正确的信息。对于这种状况,首先要培训导游,让导游掌握正确的佛教文化知识,更好的为游客服务。避免道听途说,间接的从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获取知识。寺院也可以组织法师,专门撰写导游词,使导游依导游词讲解,借他们的口,传播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
2.组织僧人义务导游。寺院是传播佛法的场所,僧人是佛法的传承者,肩负着弘法利生的使命。导游通过培训,能给游客讲解,出家人同样也可以。因此完全可以培养威仪端庄、具备一定佛学素养的出家人义务为游客导游。可以与导游公司协商,导游把游客带到寺院,如愿意交给出家人导游的,就承接过来,不愿意的,可以自己导游,避免抢饭碗现象。出家人还可以专门为那些散客服务,以五人、十人组成小团队。寺院是出家人的家,僧人整天耳濡目染,生活于其中,再熟悉不过了,同时他们有丰富的佛教文化知识,相对于一般导游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出家人如数家珍般的解说,可使游客倍感亲切。
3.设立佛法咨询处。很多游客对出家人感到好奇,想了解出家人在寺院的生活修行情况,提出很多如“为什么要出家?”“佛法对人生的意义”等一系列问题。另外,还有很多有心修学佛法的人士,徘徊于寺院之外,苦于入佛无门,不知道如何亲近善知识,非常苦闷。基于以上原因,寺院可以设立一个“佛法咨询所”,聘请高资历的出家人担任,引导游客亲近佛法,最好由班首、老法师来担任。依丛林的规定,班首的职责就是以行为教育来示范大众,其行住坐卧,具有楷模作用;起着引领众生、指导僧人修学的作用,是大和尚的助教。此举能引导在家人亲近有闻思正见、真修实证的出家人,从而避免僧团好为人师的乱象,不至于误导众生的法身慧命。
4.定时定点表演讲唱。一般的风景区有定点表演,寺院也可以借鉴,但内容与形式可以转换。从《大正藏》中精选经典偈颂、禅诗名句,如《坛经》中“菩提本无树……”、“春有百花秋有月……”等,于规定的时间,在大殿、或者其他主要殿堂为游客讲解其中的含义,传授佛教梵呗特有的吟唱曼咏,还可以谱成曲子,以音乐的方式来教化游客,供养诸佛菩萨。让游客不会入宝山而空归,乘兴而来,欢喜而去,同时寺院也达到了弘扬佛法的目的。而少林寺的“禅宗音乐大典”便如此法。
总之,在旅游经济的冲击下,如何让寺院的运作更加透明规范,如何在发展旅游的前提下保持寺院的清净庄严,如何避免出现第二个备受争论的“少林寺的方丈CEO”才是旅游部门和宗教协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找到寺院的旅游经济发展与寺院的古色古香的契合点,使二者和谐发展、更加“规范”才是解决其“商业”气息的根本途径。深山藏的古寺在旅游经济的冲击下保持清净庄严的出现在我们面前,才是未来宗教旅游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白玛措.松潘本教寺院旅游调查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4(5).
2.陈玉涛.少林寺商业化旅游开发探析[J].焦作大学学报,2009(2).
3.黄细嘉,陈志军.宗教旅游的多维价值及开发利用研究[J].宗教学研究,2009(1).
4.黄全春.从佛教中国化看少林寺的现代性[J].消费导刊,2008(21).
5.徐亚非,温宁军,杨先明.民族宗教经济透视[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2).
6.仝红星.优秀传统文化与导游修养的提高[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一、回归人的现实生存,还原文学与道德的整体生成性
本书回归以人的现实生存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入开掘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道德作为有机整体共生共存的生存论思维,将文学艺术与道德还原至二者整体生成于人的现实生存的历史过程当中。通过向文学艺术与道德整体生成本源的回归,打破了传统道德研究中的形上学研究模式,有力批驳了西方近代以来将文学艺术与道德分离对立的做法。
文学艺术与道德整体生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性进程当中。文学艺术产生于人的现实生存,而道德作为人合于天地自然之道的生存法则保存于文学艺术作品当中,文学艺术作品因具有了道德属性而具有了神圣性和真理性,获得永恒的意义并得以延续千年之久。本书的生存论思维与海德格尔的生存论美学形成对照互释。按照海氏所言,艺术是对人的本真生存境遇的呈现,人的本真生存即是天地神人共在的完整生存状态,亦是与道德共在、与真理共在的生存状态,而艺术作品则是真理的现身之所。本书第一章“文学的道德在场”亦指出:道德属性是文学的本质属性。文学即布设的道德场所,道德是这一场所的随时在场及永久在场[2]。而文学艺术的根基是人的现实生存,越是与现实生存根基联系紧密的命题,便越具有真理性[3]。道德之于文学艺术如同生命之于人的身体,融入身体的发肤血肉当中,虽然并不具有具体的形态,但却能够让身体的各个器官运作协调,焕发出健康的光彩与活力。而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之所以往往被视为“天命的言说”而非人力所为,正是因为这些作品中包含着合于真理的道德,能够在文学与社会的流变过程中呈现出普遍性与稳定性,与人的现实生存共生共在,从而“旁通而无涯,日用而不匮”[4],持久永恒。
文学道德问题作为关乎人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理应成榈苯裎囊昭Ч刈⒂胨妓鞯慕沟阄侍狻C娑缘毕律缁嶙型时期的道德失准与失序,建立稳定而又合乎情理的道德标准与秩序成为当务之急。本书因此深入探寻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伦理情感与情境,指出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道德观念虽不被一味刻意强调却能够稳定长存,正是因为中国古代艺术特有的伦理体验传统在道德观念稳定性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模铸作用。
二、开掘伦理体验传统,阐释文学与道德的稳定性模铸
为进一步探究中国古代道德观念的稳定性特征,本书摒弃了近年来国内盛行的道德形上学研究方法,转而立足民族生存传统,追溯至中国古代道德观念形成的源头时期,深入探究伦理情感与情境对文学艺术与道德的模铸作用,详细阐释了文学艺术中道德属性的形成过程与道德属性的文学接受过程,指出伦理体验特征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核心特征,形成于人的现实生存实践,并自觉介入文学艺术与道德的整体生成性关系当中,在文学艺术与道德的形成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而在紧扣中华民族核心文化特性的同时完成对文学道德命题的求解,揭示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相较其他民族更具稳定性的原因。
近年来盛行的西化形上学道德观很大程度上源于康德的先验道德观,康德将道德视为先验人性的制高点,将宇宙星空与道德律令相提并论,强调道德的崇高性与恒定性。但在中国古代,道德并非如康德所说的先验理性,而是生成于人的现实生存当中,但这种生成于现实生存的道德观念同样具有极强的稳定性,能够伴随历史影响千年之久。这种稳定性得益于中国文化中独有的伦理体验传统。古人在血缘宗法与人伦序位的基础上,将道德的情感体验上升为理性意识,使道德超越了个体的生存本能,成为人类群体的生存延续的法规与秩序。儒家推崇的仁义之道,甚至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都是为捍卫这种维持群体生存的道德准则而生成。道德也因此深入了古人的现实生存当中,成为维持群体生存延续的必然选择,与现实生存的历史紧密相连而绵延不断。
本书即立足于中国的人伦传统文化特质,纠正了西方单纯凭借理性维系道德的传统,将道德置于现实生成的人伦关系当中,揭示了人伦体验传统对中国古代道德意识观念形成起到的模铸作用,清晰阐释了中国道德之所以延续千年的根本原因。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各自的特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特质是人伦文化特质。人伦文化特质形成于现实生存当中,成为文学艺术与道德稳定性的特有保障,并促成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伦理价值观,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在人伦文化特质中的道德标准。这其中,血缘宗法与人伦序位成为文学艺术与道德观念共同的现世关注点,道德观念在文学艺术中自然形成,并通过文学艺术得以延续,并进而强化了中国古人尊古崇圣、尊师重道、修身齐家等人伦关系传统,有力地保证了人类群体生存的长治久安。
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人伦关系当中,而道德在每一层人伦关系当中都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与规约。但在商业化时代,以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的各种行为正在吞噬着人伦关系与道德的生存空间。这些商业化的行为扩散到艺术审美活动当中,造成了艺术审美的低俗化和艺术作品的短期利益化,进而失去了艺术审美应有的道德关注和生命活力,彻底沦为商业的附属品。因此,如何重建道德批评应在的审美维度亦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重塑艺术审美之思,建立道德批评的应在之维
本书纠正了西方传统与中国近代以来的二元论思辨模式与灵肉分离的艺术主张,强调人生存的有机整体性,将审美体验视为道德得以存在与延续的重要因素,力求通过艺术实现向道德生存的回归,艺术与人的道德生存因此成为道德批评的应在之维。而中国古代艺术的人伦取向传统则保证了艺术道德属性的长久稳定,在审美的生存整体性与流转变化中形成了中国古代不同于西方的审美维度。
在现实生存中,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审美体验密不可分,文学艺术中蕴含的道德属性经由审美体验得以呈现,并指导人实现道德生存。审美体验作为连通生存与道德的中介,对道德的接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文学艺术正是通过自身的审美体验属性,避免了生硬的道德说教,才使道德能够被人广为接受。本书第二章“创作主体的道德意识”开篇指出:文学的道德意蕴与文学共生共在,但它不是道德说教,道德说教是道德教科书或道德宣传材料的事。文学道德意蕴是文学创作主体的道德感经由形象行为系统的传达[5]。本书将审美体验视为呈现文学艺术道德属性的心理形态,提出只有通过审美体验才能够感受到文学艺术作品中人与天地自然作为完整的有机整体的生命律动,而人的道德生存亦需要借助审美体验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得以现身,审美体验成为沟通生存与道德的桥梁。审美体验又使道德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呈现成为自然的过程而并非刻意地强化。本书第六章“道德的文学接受”指出道德感在文学接受中建构的特点:文学的道德意蕴是构成性的,它构成于文学的整体意蕴当中,这种情况决定着文学的道德接受不是抽象的或可以从形象中抽象的道德观念的接受,而是在总体意蕴中并且不脱离总体意蕴的道德接受[6]。融合于审美体验中的道德往往天然不露痕迹且不带有任何观念色彩,让人感觉真实可信与心旷神怡并自然地沉浸其中,在对道德生存的整体体验中获得对道德的信服和接受。因此,审美体验既以人的认知为基础,又能够超越认知的局限,人在审美体验中与完整本真的道德生存相遇,进入澄明自由的境界。
文学艺g既是人现实生存的产物,又能够超越现实的局限通过艺术审美之思呈现出富有道德意蕴的世界的完整状态,让人体验到生存的真理。而中国的伦理体验传统更是将文学艺术的创作与接受都严格限定于道德的尺度之内,以中庸之道作为审美的维度,避免了超然于现实的精纯之美与迷失于肉体的之美,让艺术审美之思更合乎于群体生存的延续和长治久安,从而促成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道德永久在场与千年长存。
在当下商业化盛行的时代,文学艺术生成与发展的空间已被无孔不入的商业渗透其中,商业化利益几乎吞没了艺术作品中多数的道德内容,社会笼罩于非美的审美之境当中。在利益第一的原则下,曾经饱含道德的文学艺术与人们渐行渐远,而文学艺术活动的利益化倾向则愈加严重。正如本雅明感叹现代社会中艺术光晕的消失,当下机械复制的现代性艺术生产方式正在对文学艺术造成的直接改观,文学艺术在今天已经成为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化属性已然确立。而电视剧、电影这些伴随着工业化兴起的新的艺术形式,也正在逐渐取代语言文学一贯的正统地位。针对种种时代社会问题,本书将文学的道德问题提升为文艺学的道德命题,以期通过对这一命题的求解,来解决当下人们面临的道德问题。文学的道德问题在当今的文艺学建构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学科建构中形成发现和探索现实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的求解,也是本书着重强调的宗旨之一。
《文学道德论》一书对文学道德问题的追问无异于一次对时展中的文学的反思与探索,并在新时期中国文论建构中起着引领和导向的作用。高楠先生在授业时每每强调在学术研究中树立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无疑是在追寻文学的意义之在的同时,唤起人们对文学问题的关注,以期更好地完成文学与现实问题的实践互动。而如何以生存、道德、伦理作为问题的切入点,建立文学理论批评的应在维度,探索文学艺术的本源与时代意义,是本书留给人们更为广阔深远的思索。
注释
[1]高楠:《文学道德论》,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2]同[1],第8页。
[3]高楠提出思想理论真理性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愈是接近于现实社会生活及其意识形态场域客观规定性的,经由这样的问题式所产生的思想理论便愈具有真理性,否则,便远离真理性。同[1],第2页。
[4]刘勰著:《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关键词:古著影视改编;“存真”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142-01
一、古典名著影视改编之必然
近年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持续升温,笔者认为,其原因可归于古著经典与影视产业的“互益”效能。
首先,影视产业依赖于古著经典。影视文化产业主要即通过制作影视作品获得经济利益,从而实现其商业价值。古典名著拥有磅礴深沉的历史底蕴、丰厚充实的思想内涵、辉煌璀璨的精神内质、精深高超的艺术造诣,从而为影视产业提供了宝贵的扎根土壤与广阔的生发空间,有力地助推其持续发展。
其次,古著经典受益于影视改编。在信息化与读图化时代的今天,影视改编成为古典名著得以生存、普及乃至持续性增值的重要途径、甚至是必经之路。古著经典需要通过影视艺术实现其当代化传承,而影视改编也的确大大提高了古著经典的现实影响力以普及度,有效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播。
二、古典名著影视改编之“痛”
巴赞曾指出:“电影,没有起码数量的直接观众就不能存在。”检验一部影视作品优劣的最基本标准之一就是观者的多寡,而要想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则必须使影视作品具备能够引起观众兴趣、博得大众眼球的要素与内容,这几乎已成为影视圈中的基本共识。因此,许多影视作品在对古典名著进行改编的过程中,便有意或无意的改变了古著的本貌,除去其中了不利于吸引商业效益的因素,更添加了很多迎合当代大众审美需求与欣赏口味的内容,以此达到卖座获利的目的。针对这一现状,众多研究者、尤其是学术界人士给予了强烈的质疑与批评。
纵观近年来的古著影视改编实例,有多少作品正是上述观点的案例验证。如在新版《西游记》中,制作者为了追求视觉刺激以达到经济收益,在片中大肆设置成人化剧景,诡异的形象设计、可怖的情节场景、低俗的内容充斥其中,令人实在不忍卒睹。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受众的恶俗欲求,但却彻底丧失了古典名著的传统人文精神与艺术精华,将千年的中古文明内涵积淀糟蹋殆尽,令人心痛不已。
三、古典名著影视改编应“存真”
笔者认为,要解决与平衡好古著影视改编的商业性与文学性、“继承”与“创造”之间的关系问题,一个重要原则即古典名著的影视改编应“存真”。
何为古著影视改编的“存真”?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学经典名著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积淀与博大的精神内质,而这些就是我们在进行影视改编时所必须保存下来的“真”。
首先,古典名著深沉而丰厚的历史底蕴是其根基所在。因此,在影视改编中,绝不能因要契合当代所需便随意改变古著的固有历史性。近年来,部分由古著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就屡犯历史性、甚至是常识性的错误,这便是改编中不尊重古著、不尊重历史的后果。还有些影视剧中的历史人物对白,频繁使用或全部使用当代白话文甚至流行语,而完全丧失了古著的历史韵味。笔者认为,应在考虑受众观影实际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著“风味”,以保全古著的文学性与历史遗韵。
其次,古典名著中蕴含着丰富而充实的传统文化积淀,这在影视改编中是应有所侧重与保留的。当然,由于时代限制,有些古著中存留了一些不良内容,这些就是需要我们在改编时加以摒除的,而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与文化因子,则应加以保留并传承发扬。如《三国演义》,其中有许多诸如忠诚、狭义、感恩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于这些,我们应加以侧重,而不应仅仅为了博取眼球,把诸如周瑜、曹操与小乔之间的所谓“情感纠葛”无限放大,这完全无助于对古著应有的文化继承与传播。
最后,重点提炼出与忠实于古典名著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内质,唯有此才可于核心处抓住影视改编的关键价值与意义所在。中国自古讲写意、重“神韵”;而古典名著的“神韵”,就是其最为核心的精神内质。影视改编中只要看清并抓住古著的精神内核,那么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创造”,以适应商业需求。以“四大名著”为例,个人认为,《西游记》讲的就是一个“信”;《红楼梦》的精髓即为“空”;《三国演义》的核心在“义”;《水浒传》的精神实质在于“勇”。当然,各著作中还包含着其他众多的精神因子。如果能够在影视改编中把握好各部古著内隐的精华,那么无论“继承”还是“创造”出来的作品都是有“神”的,也都能够对古著加以有益地传承与发扬。
文?I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0.008
1竞合理论概述及问题的提出
竞合(coopetition)是指两个或以上企业(或组织)之间在一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同时又在另一些活动中展开竞争。竞合观念来源于这样一种共识:在企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中,价值创造过程及价值分享过程都会涉及一个部分一致的利益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竞争和合作问题同时存在,并且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竞合。
竞合理论出现在我国理论界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而被旅游学者引入研究则更晚,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竞合理论在研究各旅游区的资源开发、市场定位,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等方面成果较多。
从竞合理论的角度来看,丽江旅游处于大香格里拉旅游区,该旅游区涉及四川、西藏、云南三省的82个县(市、区),其中云南包括大理、香格里拉(原迪庆州)、怒江、丽江的24个县(市、区)。仅从云南所涉及的区域来看,丽江旅游文化资源所面临的竞争就包括大理白族文化、香格里拉藏族文化及怒江傈僳族、怒族文化等。虽然各种文化类型各有其特色,但如开发不当,不能体现其文化精髓,则很可能增强彼此的屏蔽效应和可替代性,对旅游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丽江旅游文化开发有其值得倡导的方面,比如对传统文化的商业化运作,在开发中保护等,但是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目前丽江已经离纳西人的丽江越来越远,而成为都市人追求小资情调的天堂,这种发展趋势,对于丽江,无论是旅游发展方面还是文化发展方面来说都是危险的。
2丽江旅游文化开发存在的问题
2.1文化开发利用不足
丽江文化的精髓就是以大研镇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以纳西象形文字、纳西乐舞及纳西节日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目前的开发利用情况来看,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得较为充分,纳西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得到了很好的传达。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还有很多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比如象形文字和纳西乐舞,其开发层次还处于观光型的基础层次,没有上升到广泛参与性的更高层次。因此它们给游客传达出的也仅是纳西文化的皮毛。
2.2古城人口置换严重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丽江旅游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增长时期,大量外地客商云集于此。他们在古城中收购或租用原住居民的房产,开始在古城中做生意,而原住民人口则纷纷选择到新城居住。因此原来古城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生活情趣都随着原住民的离开而逐渐消失,而古城更像是穿着纳西文化外衣的城市CBD。
2.3过度商业化
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将文化进行商业化包装,这是文化产品商品化的必然,但是,丽江的商业化开发有些过度的倾向。上述古城人口置换是一个例证,还有就是古城中酒吧及西餐馆的广泛分布也是一例。现在的丽江古城一到晚上,几乎成了烧烤、啤酒、流行音乐的胜地,知名的酒吧一条街,虽然也受到部分游客的青睐,但是大多数游客依然对其所造成的喧嚣、浮躁的氛围表示不满,认为其不符合丽江原本的情调。
2.4缺乏规范的管理体制
在旅游文化的开发过程中,规范的管理体制是重要保障。客观的说,丽江在长期的旅游发展实践中,对于如何处理旅游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三者的关系还是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但是仍然存在管理的缺陷。例如,很多制作和出售纳西象形文字相关产品的商家,他们没有掌握象形文字的基本内涵就随意开发产品,一些象形文字书法产品没有严格按照规范书写,甚至是错字、别字,这无形中对纳西文化是一种伤害,归其原因,就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造成的。
2.5对丽江文化精髓的理解有误区
丽江古城是纳西文化的聚集地,是上千年的纳西文化的精髓,它是整个丽江旅游产品的核心。但是现在古城给游客的体验,除了纳西建筑、青石板的街巷外,就是各种旅游品商店、酒吧和餐馆,丽江古城从“恬静”、“闲适”的文化意念,开始转向“小资情调”甚至是“艳遇”。丽江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开始逐渐意识到自身文化之于当今社会的价值,但是却走在了远离本真,迎合游客价值观的道路上。
3竞合理论下丽江旅游文化开发的途径
基于竞合理论,作为大香格里拉旅游区的各个旅游地,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才能更
好的实现竞合机制下的互利共赢格局。作为丽江来说,文化是其旅游发展中的灵魂,把文化这篇大文章做好,是提升其旅游形象,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丽江旅游文化的开发。
3.1充分挖掘丽江旅游文化内涵
丽江的旅游文化定位应该是“高原姑苏”的闲适、恬静和天人合一,与现代都市社会的浮躁、逐利形成鲜明对比。当然在开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商业化包装,但是要把握好尺度,切不可舍本逐末,一味迎合游客的趣味,有时甚至是迎合低级趣味,比如“艳遇之都”称号的泛滥,有学者通过网络文本的分析发现,“艳遇”一词与“东巴”、“民族”等代表丽江的名词出现的频率几乎是相同的,甚至其对游客的文化感知影响更大。(赵仁玉、李洪波)而“艳遇”真的就是丽江文化或者旅游文化的核心吗?显然不是。丽江旅游文化的核心应该是,近千年历史的大研镇、东巴古籍、纳西音乐、节日、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等等。
3.2民族特色生活方式的再建构
现在到丽江旅游的游客都津津乐道于根据纳西族的传统民居改造而成的客栈,认为这就是体验了纳西族的生活了,当然,民居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现在在丽江古城经营客栈生意的80%都是外地客商。要还原真实的纳西生活,感受纳西人民与世无争,在细水长流中把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的生活理念,仅仅靠老房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需要对丽江独特的民族与地域生活方式进行再建构,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和社区参与原则,控制商业规模,规划好开发的商业类型,尽量还原丽江原本的自然人文生态面貌,让游客能够感受一个真实的丽江。
3.3加强丽江旅游文化开发的监督管理
已红遍大江南北的两位农民工――旭日阳刚, 他们曾在租来的简陋的房间里,打着赤膊,叼着烟,唱着“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这样的一首《春天里》,引发了多少饱含着热泪的同情心,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人的讨论和关注。
歌唱者是农民工,但农民工的艺术就一定是草根艺术吗?
百度上有关草根艺术的定义是:“草根艺术源于英语原文中草根(grassroots)这个单词,指的是来源于社会基层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由人民大众而非专业人士创建的一种艺术形式。”
看了这个定义,我们知道了草根艺术是一个外来语,它首先是与社会底层有关系,其次是与城市有关系。为什么这样说?按笔者的理解,在农村,艺术总是与节日庆典、人生仪礼、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的,很少有纯粹的只供娱乐与欣赏所用的艺术。而将艺术和生活及民俗宗教脱离开来,让其成为只供欣赏和娱乐的纯艺术,是商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由城市化和商业化产生的艺术,实际上就是市民艺术。当然,在传统的城市里,除市民艺术外还有皇家艺术和精英艺术。笔者认为所谓的草根艺术就是城市普通市民的艺术,它来自于城市的基层社会,而不是农村的基层社会。
这种来自社会基层的市民艺术,不仅发生在国外,也发生在中国古代的传统社会。中国草根的市民艺术应该是从宋元时期开始的,那时的中国社会出现了一批商业化的城市,市民阶层的人数急剧增加,而商业化的城市需要商业化的可供消费的世俗化艺术的兴起。所以,当时各城市中都出现了专供民间艺术演出的固定场所,这种场所被称为“瓦舍”。瓦舍里有由栏杆分出若干演出的区域,供各种技艺进行表演,这些技艺就称作“栏杆艺术”。“瓦子”或“瓦市”与唐代“教坊”不同,后者直接隶属于皇朝官府,而前者则作为民间聚会场所,云集各种职业艺人:专于不同题材(历史故事、言情故事、侠义故事、宗教故事等等)的说书人、有音乐伴奏的哑剧演员、演奏艺人及歌手、木偶戏表演者、耍动物者、皮影戏演员、口技表演……
城市成为新的世俗化市民艺术形式的诞生地,而这种新的世俗化的市民艺术形式与精英的雅艺术形式并行发展,形成了中国的城市艺术传统。如果按这样的理解,农村的艺术大都是神圣化的、功能性的和非商品性的。城市的草根艺术大都是世俗化的、娱乐性的和商品性的。
笔者之所以要讨论这一问题,实际上是想告诉大家,旭日阳刚虽然是农民工,但他们的身份已不是农民,他们的艺术也不再是农民艺术。他们在城市工作,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所以他们的艺术也是市民艺术的一部分。市民艺术有上层的精英艺术,也有下层的草根艺术,而他们是城市中最底层的民众之一,他们的艺术自然也就成为了城市的草根艺术了。
如何关注城市农民工的精神生活
只要是人就需要艺术,需要精神享受,但进了城的农民工,不仅物质是贫乏的,精神也是贫乏的。进了城的农民们,成了没有文化的人,没有艺术细胞的人,他们只是每天干活和劳动的人。他们的业余生活成了空白,空白的业余生活会造成苍白的灵魂。
离了乡的农民虽然生活在城市,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融入不了城市。城市里有艺术,但城市的艺术在高档的音乐厅里,在庄严的美术馆里,那是精英们出入的地方,和农民工们的生活没有关系,农民工成了被艺术遗忘的人。
现在旭日阳刚找到了他们表现艺术的地方,那就是地下街道和地铁之间的通道,在那里他们可以自由的歌唱,偶尔还能得到旁人给予一点小费,在互联网上,他们竟一夜走红。
但他们的走红能代表农民工们走进了艺术,取得了与精英们共同享受艺术的权利吗?还是他们的走红仍然只是代表了农民工的符号被追逐、被消费、被炒作?当这一符号被炒热,被带来了足够的利益和荣耀以后,农民工的概念将被淡化,甚至消失,他们又归于寂静,成为一群无声的人。
我们如何来持续地关注农民工乃至农民们的精神生活,这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现在的道德滑坡,社会行为缺少诚信,社会秩序得不到很好的维护,与人们的精神生活空虚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而且,中国曾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占了社会人口结构的大部分,如果我们忽视了他们的精神生活,让其心灵处于荒漠的状态,整个国家就会出现许多危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要关注这一问题就要从根子上去关注,首先我们要清楚,农民们的传统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曾经是在一个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中生存的?现在他们为什么失去了这些传统?
在乡土中生活的农民们有他们自己传统的艺术,和自然相通的节律,让他们一年四季都有各种可以表达自己艺术才能的民俗活动、节日庆典,以及各种婚丧嫁娶的人生仪礼活动。所以在乡村的农民不仅有他们的基本物质生活,还有他们能自主表达与传承的精神生活,如秦腔、信天游、梆子戏、皮影戏、秧歌等等,还有剪纸、泥塑、木雕、木刻版画等等,他们不仅生活在各种物质设备中,也浸润在各种艺术中。
但长期以来的破四旧,反对封建文化,还有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使得传统的中国乡村文化已是一片荒芜。进了城的农民工更是完全脱离了这一传统,没有了艺术的浸润,没有了精神的追求,农民工们的内心世界开始荒芜,心灵也逐渐沙漠化。
农民工的艺术与人类灵魂的质量
在农村,虽然传统的艺术也在消失,但毕竟还有过传统的存在,国家也在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了城的农民工们,则完全失去了他们的传统艺术,成为了艺术的边缘人。也许现在的互联网,还有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的提高能改变这一现状,让他们能取得新的话语权,在城市的空间中,寻找到一块能表达自己的艺术,能宣泄自己内心的一席之地。所以说,农民工版的《春天里》,重要的不是两位农民歌手的走红,而是它提醒了我们要关注农民工以及农民兄弟们的精神生活。
或许,以后不再会有农民工,他们将会在城市里安扎下来,成为现代城市居民的一部分,他们表演的农民艺术也将成为城市居民与他们共同分享的精神体验。然而,不仅是农民工,我们所有的人都希望能有表达自己理想和希望的艺术,我们的民族需要丰满的精神世界,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相爱,需要在心灵植满绿洲。一个心灵荒芜的民族是可怕和没有前途的。
辜鸿铭曾说过,估量文化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大的城市、房子和道路、建筑、家私、器具,也不在于制度、艺术和科学的发达,这些现象恰恰是西方现代物质切割分化的结果,文化的优秀与否在于人类灵魂的质量。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我们所生活的外部的物质世界,还要关注人的内心,人的灵魂,灵魂的荒芜比自然界的荒芜更为可怕,尤其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荒芜。 愿艺术能拯救我们,带领我们走出心灵的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