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

时间:2023-10-05 10:40:24

导语:在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

第1篇

关键词 高中 历史 有效提问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history of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he effective questioning of the relevant research conducted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field of research.

Keywords high school; history; effective questioning

1 国外研究现状

1.1 关于提问的研究

最早开始课堂提问研究的是美国学者史蒂文森,他的研究包含了三个方面,分别是课堂提问的现状、提问的类型和提问的作用。

瑞格在提问的研究领域则更多地倾向于心理学角度,他从什么是提问、为什么要提问,以及每节课中提问的平均次数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他主张在提问时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定学生进行提问,不宜只提问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2)如果学生的答案出现错误,应该通过提问其他学生来进行改正;(3)在学生不能得出答案的情况下,应适当切换问题的角度;(4)教师不应提问自己不知道的问题;(5)重要问题要求学生动笔,不能只是嘴上语言描述;(6)提问兼顾整体学生;(7)先点出学生名字再问问题;(8)肯定学生回答准确的地方;(9)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10)轮流提问每个学生。

另一位心理学家贝拉克认为提问不只是教师问问题,学生答问题的流程,它是为整个教学过程服务的,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一种重要手段,课堂提问想要达到的目标是开发学生的智力,让他们明确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科尔斯勒认为问题的类型有两种:回应型问题和认识型问题,回应型问题主要是对话语进行重复或者再次确认已经理解的问题,认识型问题是指目的在于获取信息的问题。

巴恩斯表示课堂提问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推理型问题、事实型问题、开放型问题、社交型问题,并将推理型问题细化为三类:只有唯一答案的封闭式问题、有不同答案的开放式问题、看似有很多答案,但实际上只有唯一答案的假性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思维教学》(赵海燕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中把教师面对问题的反应程度划分成7个等级,第一级:直接不回答问题;第二级:重复问题;第三级:表明自己也不清楚这个问题怎样解决;第四级:引导学生搜集与问题相关的材料;第五级:o出可能性的答案;第六级:引导学生分析不确定的答案;第七级:鼓励学生探究假想是否正确。

美国教育学家L.H.克拉克和I.S.斯塔尔在《中学教学法(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54页)中是这样描述课堂提问的影响的:(1)发现学生的薄弱之处;(2)了解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是否清楚;(3)提高思想水平;(4)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5)训练学生或作为练习;(6)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所用的资料;(7)指导学生解释资料;(8)让学生清楚重点在哪里;(9)明确一些逻辑关系;(10)明确学生兴趣点所在;(11)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12)用来复习;(13)促进将心中的想法说出来;(14)发现学生独特的心理状态;(15)表达不同思想;(16)促进师生形成愉快合作的关系;(17)明确学情的手段;(18)衡量教学结果;(19)督促学生对课堂全神贯注。

1.2 关于有效提问的研究

格拉伊赛尔指出问题要具有有效性,必须符合下列衡量标准:(1)问题主旨鲜明;(2)提问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3)问题要言简意赅,避免拖泥带水;(4)问题的提出应适合全班学生的整体发展,问题表述要明确简单;(5)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逻辑性;(6)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深度,不能表面化;(7)问题面对学生全体;(8)事实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并存,问题涉猎要广泛;(9)学生回答问题后,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易东平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指出在提问过程中,问题设计本身固然重要,但是问题提出后的等待时间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提问的等候时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等候时间与第二等候时间,在教师发问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是第一等候时间;在学生回答之后到教师或其他学生评论其答案的时间是第二等候时间,二者中任意一者都不能减少或省略,是相互承接的关系。

根据上面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国外对于课堂提问的研究较为成熟,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但是拘泥于理论层面,对课堂具体实践的研究相对匮乏。

2 国内研究现状

2.1 关于提问的研究

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萌生了有关于提问的研究,《论语》中就有这样的语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就是在学生积极思考但还没有完全想通时给予他们适当的提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近代以来出现了许多对提问进行研究的著作,如南京师范大学编著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把提问与谈话法相关联;钟启权翻译的《教学原理》(佐藤正夫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针对课堂提问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叶澜教授认为一次有效的课堂教学一定要兼顾“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并提出“课堂动态生成”概念;顾明远教授表示教育一定要解放思想,这种解放应该具体到教学的每个细节中,其中包括课堂提问水平的逐步提升,特别是一线教师,教师端正教育思想,教学改革才能取得成效。

2.2 关于有效提问的研究

2003年,历史课程标准对如何转变高中历史课堂学生学习方法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历史课堂教学应该以提问为主要线索,要求教师在不断提问和追问的过程中完成历史教学任务,侧重于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2.2.1有效提问的特点

河南科技学院高佳在《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和反思》(《教育探索》,2010年第4期)指出,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教师掌握课堂提问的适当时机,提问的内容要有层次,要由简单到复杂,在提问后要留给学生合理的思考时间,并且辩证评价学生答案;卢正芝、洪松舟的《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对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的标准和作用进行了阐述。

华南师范大学李志厚教授的《通过有效提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育导刊》,2004年第9期)阐明了教师有效提问的定义:(1)教师要准确表达所要提问的问题,让学生能理解老师的意思(2)注意使用“为什么”字眼,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3)要注意提问的态度,态度尽量恳切,让学生能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4)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答案;(5)教师的反应具有评价性;上海师范大学邱家军教授认为有效课堂提问具有以下特点:问题数量不宜过多、问题不能太简单要有一定内涵,要顾及到整个班级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学生提问,要给予足够的反馈。

2.2.2 怎样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阎承利所写的《教学最优化艺术》(《教学与管理》,1995年第1期)认为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一种艺术,他对优化提问的基本原则与要求、提问最优化的导答艺术和指答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概括;刘晶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分别从教学环境、教师专业水平、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提出了具体化的建议;张迎春、牛文苗等撰写的《教学有效提问:从理解到行动》(《当代教师教育》,2011年第1期)提出可以从三方面来促进教师课堂有效提问,分别是建立师生对话、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目标、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2.3 关于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笔者通过资料搜集和文献检索,发现对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主要定位在两个层次,分别是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现状和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2.3.1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现状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全莉娟教授经研究发现:n堂提问中封闭性问题约占90%,而开放性问题约占10%,具有综合性和评价性的问题几乎没有。其中自然涉及到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现状。

王洪霞在《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硕士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中通过对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现状的研究,概括出以下几点:问题数量过多,问题难度过浅、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短、把提问作为惩罚的手段、提问对象片面等。贾景艳在《论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以高密一中学案导学模式为例》(硕士论文,鲁东大学,2012年)中以学案导学为例,从问题设计和课堂提问两个方面概括了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现状。

2.3.2 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

历史学家朱家鼎在《历史学科问题教学设计》(《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年第11期)中主张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问题时要帮助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来促进学生形成发散思维,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有利的基础。孙建荣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文教资料》,2010年第21期)则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切入点,本文中还表明教师提问要根据学生的意识特点和培养方案来进行。

周兴在《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中首先对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进行阐释和说明,然后结合这些理论和自身教学经验就怎样使历史课堂提问趋于有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杜晓莲在《浅谈高中历史课堂的提问方法》(《文学爱好者》(教育科学版),2009年)中以课例的形式,详细地对每一框题的内容都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对应的提问策略,尤其针对重点难点的提问方法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周亚美在《试论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考试周刊》,2011年第45期)一文以新课程改革为基点,主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宏教师应转变原有的课堂提问模式,多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活动等教学模式,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主动思考得出答案。

第2篇

21世纪对于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一劳永逸的学习时代已经过去,终身学习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1]。

1.传统的地理教学缺陷日益显现

很久以来,地理课堂基本是众多学生面对教师,教师依次完成对地理原因、过程、结果的分析讲解,其间添加师生谈话或一问一答,最后做一个课堂小结。教师在本质上处于君临一切的状态,而学生充当老师的配角,总体上依旧是老师进行"满堂灌"教学,学生进行单一接受性学习。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学生整体知识框架的形成,但是却忽视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容易使学生形成"接受――记忆――再现"的思维定势。久而久之,学生模仿有余,创新不足,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以致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更有甚者,这种一灌到底的教学方式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活生生的学生甚至成了被窒息的人。这就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根本缺陷[2]。关注学生的自主建构,依据《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开发和建设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的资源库,增强地理教学活力,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依托校本教研和课堂实践,探索有效学与教的新途径和新策略。研究思路清晰,前期准备充分,借鉴了相关研究领域课题的实践成果,编印了厚实的课题参考文献,有助于把握好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课堂实验的有效性。

2.新课程标准下自主学习模式的特点

个体完全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不依靠别人的帮助和指导,是个体的自主学习在外部条件的帮助下不断发展最终达到的理想状态。自主学习则是个体作为学生在教师和教育机制的干预下进行的自主学习,即自主学习。

学习的主动性:自主学习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体现。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很好地体现其个体主体性,学习主动性一般表现在个体有目的、有选择和自我调节的行为上。学生的主动性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动性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兴趣来体现的,其主动性与学习兴趣呈正相关,并且学生还能根据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学习行为进行自我监控并适时地进行自我调节。《实施方案》中对"高中地理课程学习资源库"的界定和内涵体系结构分析科学,并初步预设架构了基于"学生经验"的高中地理课程学习资源库,开发"系列专题",课题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和鲜明的学科素养特色。

学习的创造性:自主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个在自身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过程可以一边建构新的知识网络,一边再对自己原有知识积累进行改造和重组,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变成有利用价值的资源。

学习的独立性:自主学习所表现的独立性是与被动接受性学习的依赖性相对立的。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性之上,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独立地、有策略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并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尽可能依靠自己做出选择和控制,最大限度上弱化学生对教师或其他人的依赖从而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前期准备充分,借鉴了相关研究领域课题的实践成果,编印了厚实的课题参考文献,有助于把握好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课堂实验的有效性。

学习的相对性:自主学习的相对性是与绝对性相对立的。根据齐默曼教授的定义和庞维国教授从横向角度所作的定义可知,现实中绝对自主或绝对不自主的学习都较少,自主学习不是绝对的,其主要表现在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方面或学习阶段,他的自主学习程度是不一样的。

3.高中地理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运用与评价

3.1 确定目标。经过研究有效反馈表明,如果学生不能确立明确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因为目标模糊而不能增强学习。有效的目标设置涉及到学生对学习期望值明确、合理的定位。在这个环节,经过预习的学生可以自己确立学习目标,教师也可以帮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性的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方面的目标),而学生则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实现这些目标。

3.2 激发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会在心理层面发挥学生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本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提问、谈话、讲解,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讲述生动有趣的地理来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3 个人自学。个人自学是本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之一,在前两个环节已经实施的基础上,学生就可以根据先前制定的学习计划进行个人自学,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量地加以指导,促使学生掌握基础内容。对那些学习积极的学生要进行表扬、鼓励,对那些学习懒散的学生要进行批评、督促。一般说来,教师要多指导和督促学习自主性差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4]。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有限,对教材内容的整体理解还不到位,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让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

第3篇

【关键词】物理;习题课;高效课堂

作为教师,我们每教学生一堂课的知识,就必然要用相应的练习去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那么,习题课就是必不可缺的。同样,作为中学理科中的重点,初中物理的习题课更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做一定的习题来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高效地进行习题课的教学就显得举足轻重。

物理习题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创新能力。如教材中的“速度的计算”、“密度的应用”“欧姆定律的应用”、“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等等都属于这一课型。

我们知道,习题课不同于新授课,学生已经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有了初步学习。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回顾复习已学知识点并运用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以达到活学活用,并且能够对知识有一定的拓展和延伸。而传统的习题课教学主要包括“讲——练——评”三大环节。老师先讲清基本公式的用法及注意问题并筛选一两道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讲解;然后再给学生出若干道练习题让学生去训练;训练结束后老师再讲评练习题。学生在这种传统的习题课课堂上往往觉得比较枯燥、乏味,很难真正领悟透物理公式运用的方法和技巧,故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因此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的习题课教学模式就显得十分迫切。

当前,我校正在进行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主要目标是以学生主动的学为主的“高效课堂”。并且教室内学生的座位布局也发生的相应的改变,变原来的全体学生面向黑板的座位方式为现在的以6人为小组的圆桌式。这样的最大好处就是强化了小组的作用并方便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内部合作与交流。我校还斥巨资,在每个教师的墙面上安装上新的黑板,供学生展示。为高效课堂的创建提供物质保证。我校老师在备课上也做了大胆的尝试与改革,老师备课的主要任务是编写导学案,上课主要以导学案为主线,以学生主动的合作学习为主导,老师适时的点评为补充。基于这种学校课堂改革的背景,我在物理习题课的教学中也做了大量的尝试,已基本形成了的物理习题课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我认为初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出示学习目标

教学大纲中要求,每节课教师都要明确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明了本节课将练习运用什么知识来解决什么问题,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要学会哪些方法等。本环节学习目标的设计要简明扼要,是以学生的角度阐述本节课通过学习最终达到的目标。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七章中《欧姆定律应用习题课》的学习目标我是这样设计的:

1.1 知道定律的内容以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

1.2 会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

学习目标的出示形式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学习目标也可以让学生罗列,这节课我想学会些什么,我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能够达到什么水平等。也可以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以达到加深印象的效果。

2.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概念、规律或方法(最好能简化成易于掌握的条文)

在物理学中,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尤为重要,在复习时,概念性的知识一定要让学生熟记于心。我们可列成图表,也可写成文字或公式,便于学生记忆。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这就要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可以以小组为一个小的单位来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原来枯燥、乏味的课堂变成活跃、有趣的课堂。具体实施时可采用让学生先按照导学案上的提示交流合作完成复习任务,并抽其中一两个小组派代表将自己的结果在黑板上展示给大家,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以调动小组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老师給于适当的补充和点拨,并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强化记忆。

3.指导自学:要求学生自学例题的解析过程,重点看解题

在习题课上,遇到题目的时候,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并且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自己先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让老师和同学们一块帮忙讨论解决。为完成同类型练习题打好基础。本环节要改变以往老师主讲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好,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老师在整个环节中仅仅是一个指导者、引领者,切记越俎代庖。

4.学生展示

小组讨论完之后,抽一个小组板演并讲解例题。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课堂展示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要引入一些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参与展示的积极性。

5.点评

在学生展示结束后,先请学生就展示的内容做评价,若板演出现错误,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可让学生直接对照板演内容进行互评,要求说出错在哪儿和产生错误的原因,应该怎样订正。最后再由老师做总结性点评,对于学生没讲透或者是需要升华的地方需要精讲,给学生提炼出来解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6.当堂训练

主要训练学生运用物理概念和公式进行解题的

能力,同时兼顾解题规范化训练。这个环节是最后的加强巩固阶段。旨在通过一定量的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住本节学习的解题步骤和方法,同时能就不同类型的问题做到举一反三,以期能达到熟练掌握知识、提升自己能力的效果。

7.反馈提升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6-014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6.097

新课改以来,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许多学校和教师把构建历史高效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认识。

一、优化教学目标,确立“三维目标”意识

为每一节课确立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尽量做到准确而具体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这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分层次确定教学目标,做到既有总的目标,又有教学课时目标,如知识储备、情感体验、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目标。目标要明确具体,要恰当、完整,要注重学科能力的培养,加大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课堂教学要讲究效益与公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学生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真正确立并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做到既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有深度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又注重教师的适时点拔、引领、拓展、提升。教育的基本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最根本的就是充分彰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是实现自主性的最主要指标。当然学生有效的参与不只是行动上的呼应,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同步、情感的共鸣,同时这里的“参与度”不仅仅是学生个体参与的深度和有效程度,也是学生参与的广度,真正自主高效的参与应该是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教师不应该墨守成规,教学过程应该波澜起伏,环环相扣,新颖独特,经常给学生新鲜感。教学方式上,善于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实效的历史课堂。

三、借助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材内容的理解。

在本节课中,我一方面在课堂中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去对比讨论新旧的异同,另一方面我也借助其他辅手段带领学生更好地走进这一段历史。课下我们播放了影片《》,比较直观地给学生展示了革命党人为了争取和捍卫民主共和所做出的努力与牺牲,更好地感受其指导思想的重要性以及在现实中其不足之处,深刻地领悟了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在多种手段的配合下,使学生更能直面历史,感同身受,把理论与史实结合,更好地理解的内涵和价值。

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很好地将图片声音影像资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合理地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课堂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但多媒体的使用只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教师,更不能代替学生。所以恰到好处的运用会给我们的课堂增色不少。当然,我们还有很多手段可以借鉴使用,比如辩论的形式,学生自己分组讲述都是可以调动学生热情的方法。

四、课堂练习与布置作业的层次性

课堂练习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巩固、发展、深化知识的作用。课堂练习时,教师要精选内容,设置分层练习题,考虑分层指导时间。题目应具有弹性、可攀性,“跳一跳”够得着。通过课堂练习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思有所进,同步发展。课堂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层次性,即设计出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其中基本要求一致,习题技巧分三个层次,分别与三个层次学生的水平相适应。

课后布置作业是历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选择作业题时,要适当扩大习题跨度。分层次布置的作业,可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等几种,必做题和选做题结合。

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的放矢地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作业量与难易程度要与不同层次。

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学效率提升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同样,没有反思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教学反思是有效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有效经验,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采取措施,可以避免同样的错误不断反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第5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教育技术;校本培训;课题研究;培训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148-01

农村中学生活环境比城市更封闭,学习先进教育技术的硬件条件差得多,外出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时间、机会、经费都十分有限。一方面培养任务是那样的紧迫,另一方面现实条件又这么差,开展教育技术能力的校本培训就是我们的最佳选择。开展“农村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方式”的课题研究,探索确实可行的措施和经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教师个人迅速掌握适应未来教育发展需要的能力,创造出有二色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式。

一、加强学习,树立全新的教育技术观,完善培养机制。

1、进一步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进一步明确教育技术能力的真正含义,树立全新的教育技术观;然后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大家把自己的认识交流、集中、提升)更具体、明确,升华预期研究目标(对后期目标科学调整、合理安排);根据不同发展方向进行分类培训,通过多种层次的培养,形成一支有组织、懂管理、有理论、通技术、精干务实高效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服务队伍。

2、进一步强化研究培养机制,完善农村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运行机制。

(1)加强政策研究,不断完善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引导教师自觉学习更新教育技术能力,建立政策保障机制。

(2)进一步修改完善学校执行的教职工学习、工作的激励奖惩制度,形成促进广大教师参加教育技术培训的制约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3)进一步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在完善年终考核评价细则和教职工激励奖惩细则时,把掌握和应用先进教育技术能力作为重要指标,占25%的比例考评大家的业绩。

(4)建立教育技术规划机制,准备建立持续培养教育技术能力的可行性制度。

(5)建立校本教研与教育技术有机结合机制.

(6)统筹管理机制。

二、构建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技术培养的内容与方法体系。

1、加强培训建设的专题研究,构建有二色的农村中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内容体系。

(1)建立开放高效的培训体系。

(2)加强培训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

(3)建立评估机制,加强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的评估,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培训计划实施质量和效率。

(4)根据校本培训的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实效性、经常性、经济性等特点结合二中农村中学的实际进一步搞好分层次(基础层次、整合层次、研究层次)培训的策略指导,进行培养实践研究。

(5)培训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和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确定。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为目的、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主线,(内容的设计上)注重适用性、突出实效性,使广大教师在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基础上广泛应用到学科教学之中,提高教学效率。

(6)整个培训过程贯穿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以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计划主编一本培训教材(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整合方式、整合技巧、新的研究等)。

2、加强培训方式、方法策略研究,探索适合二点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

(1)任务驱动,学用结合的培训模式(适合多学科教师的集中培训)。

(2)具体学科任务驱动的行动研究模式(适合单学科教师的集中培训)。

(3)研修一体化的渐进式网络教学模式(适合能上互联网的学校,学员带任务巩固和发展学习的成果)。

(4)以课题研究驱动学习的自主探究模式。

(5)求真务实的评价模式:培训时间策略――短期+论坛;培训效果反馈――调查+总结+评价。

3、以活动支撑和服务于课题研究。

(1)将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改革,校本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多渠道开展有效活动。

(2)采取切实措施,以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通过扎实的研究过程全方位取得研究成果,不断的创新研究成果。

(4)在活动方式上和活动内容上有所创新。

三、注重提炼各种信息、积累课题研究的成果。

1、课题组做好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的实践探索,加强对基层学校教师迅速提高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指导和服务。

2、特别注重及时将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观点、见解记录积累下来,及时发现新问题、提供新思路、尝试新的解决办法等。

3、注重对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的实践经验进行加工提炼,形成新的观点、写成相关文章,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增长教师应用教育技术本领,不断发展教师发现新问题、研究它、提供解决它的科学有效方法或思路,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准备最有力的支撑。

四、对相关研究新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202-01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正好与物理问题情境教学的实施不谋而合,问题情境教学能有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问题情境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笔者经验总结出了情境教学总体原则,提出了情境教学具体方法。

一、问题情境教学原则

问题情境教学的实施必须以理论原则为指导,以保证其教学下面效果的正常发挥,依据笔者教学经验,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兴趣性原则。问题情境教学中需考虑兴趣因素,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学习热情及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去学习。若要实现这一原则,需采取一些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从心理上乐于接受。例如,可充分利用教材中“做一做”和“科学漫步”中的物理学史的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适宜性原则。创设的问题情境要以服务于教学任务为中心,即明确目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考虑到是否在学生能力范围内,但是又不失一定的挑战性,即难度适宜;提出的问题应能反映新知识本质,即合乎重点。实现这一原则应注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考虑年龄、心理、认知水平等因素,以此为基础,创设出合理、高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就是要求在承认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发其独立思考,自我探索,进而真正吸收科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这一原则要求较高,它要求要能够从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联系学生原有知识能力,并将原有知识顺利迁移到新知识中去。而且有些启发性问题,要注重在学生心中设置“悬念”,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思考。

4.逻辑性原则。构建问题情境时,要考虑到新知识和原有知识间的内在逻辑。提出的问题要按物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要以相应的物理思维方法为主线,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具有内在关系的问题体系。第一个问题是最基本的,而且要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能唤起学生对掌握新知识的迫切需要,而随后的一切问题都要为继续学习新知识而服务。

5.延伸性原则。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满足于能解决当前学习问题,又要蕴含对后续内容的把握,要运用新知识甚至是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来激发学生,使他们能够主动去思考、探究。

6.层次性原则。不同学生差异性是必然的,都有学习过程的强弱。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可以设置有层次的、逐渐递进的问题,实现同班教学、分层提高、共同发展、分层达标。这会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够抱着一个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问题情境教学方法

1.生活呈现法。物理来源于生活实际,反过来又为生活服务,所以物理学是一门生活科学,物理学的正确理论对人类的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主导作用,在科学家研究新领域的过程中物理知识的应用为其提供了根本依据。例如,在“摩擦力”教学中,让学生考虑人骑自行车、人推自行车时,前后车轮受到的摩擦力的情况;在“惯性”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回想乘坐汽车的情景,当汽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时,乘客运动状态的变化;在“超重与失重”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乘坐电梯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的感觉来创设情境。这些现象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熟知、却未曾深究的。当教师将其呈现在课堂上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2.实验法。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实验足够重视,因为恰当的实验场景可以把那些抽象、晦涩的知识直观有趣的展现出来。例如,在“电容器与电容”教学中,可以将教材上“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这一演示实验设计成探究性实验,提供相关实验器材,让学生自行设计并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3.实践体验法。物理学的概念及规律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要理解和应用这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必须使这些概念及规律形象化。而将概念与规律通过实践情境表达出来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体验和理解,能促进他们对知识进行正确的建构。另外,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学生最终能学以致用,从实践情境出发更能帮助学生将物理知识情境化。利用实践创设情境,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亲身体验,学习物理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发展综合应用能力,这一点在现行教材中就有所体现。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后有一个“测定反应时间”的小实验。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做,从实践操作中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4.多媒体技术法。这里的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指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主的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能够提供图文并茂、声形再现的学习环境,能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物理过程、微观、宏观世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效调动多种器官参与,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宏观过程中的天体运动;微观过程中的布朗运动、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原子结构组成、原子核的人工衰变;瞬态过程中的电磁感应、楞次定律、链式反应、光电效应等等,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物理规律的本质。

第7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言能力;网络

《全日制聋校课程计划》在“学科”教学任务中提出:“对听觉损失严重且频率补偿不全的学生,各科教学也要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书面语能力列为教学任务之一。”提高聋生语言表达能力,是聋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任务之一。聋生在校学习阶段,是聋生各种语言发展、提高的重要阶段。目前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通过信息技术课来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也是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以下就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提高聋生语言能力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任务驱动,交流评价,给聋生提供表达的机会

目前在聋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普遍采用“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结合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让聋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聋生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牢固掌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这就要求在每一次课都要有一个交流评价的环节,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完成的“任务”,学生通过教师授课的大屏幕,互相交流,给聋生提供表达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通过这个任务,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有哪些收获?你有什么体会?你还发现了什么?”有些学生非常喜欢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可让学生到讲台上给其他同学讲解,给学生提供展示和表达的机会,这样教师再进行小结并表扬这些学生,使聋生有一种自己成功获得知识的喜悦感和自豪感,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通过网络学习,增进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它要求教师利用课堂上20%的时间讲解,80%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这一特点使学生有很多的时间自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因此在讲《计算机病毒》这一内容时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到网络上去查找相关知识。教师可先给学生布置任务,例如:计算机病毒的原理、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以及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历史等相关问题。学生有了学习目标及要完成的任务,就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在浏览网络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懂的句子,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解释。最后将网络上下载的有关文字、图片信息经过筛选整理存入WORD或PPT文档中,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评价,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成果进行总结。在这个利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也培养了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应用中得到锻炼。

三、充分利用硬件条件,增加师生之间的文字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我校有两个多媒体教室,教师机和学生机均安装了极域电子教室。极域电子教室有几个功能特别适合学生。例如:远程消息、电子举手等功能。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远程消息”功能直接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再通过该功能给予回答,让学生阅读教师的文字消息,锻炼学生的文字交流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信息交流、反馈,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帮助教师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四、搭建基于校园网交流平台,促进聋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聋校信息技术课程鼓励聋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突破聋人远程交流障碍,为今后在信息社会生存奠定技术和思想基础。他们同普通人一样,可以平等地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自主地参与学习。学习方式上以自学为主,这将对他们的终身教育大有裨益。

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上要讲授有关网络的知识,例如搜索引擎的使用、E-MAIL的应用以及BBS的应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完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网络中充分地表达自己。例如在讲解BBS的相关知识时,我就利用校园网上的BBS,为学生设立一个讨论的主题《畅谈理想》,通过完成这个任务来讲解BBS的概念、BBS申请、登陆的基本方法以及BBS使用的方法;在BBS里,人们之间的交流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在与别人进行交往时,无须考虑自身的年龄、学历、知识、社会地位、财富、外貌,健康状况,而这些条件往往是人们在其他交流形式中无可回避的。BBS的这些优势鼓励聋人可以积极地与其他人进行任何问题的探讨。因此通过互联网,鼓励学生与健全人进行交流,以达到帮助聋人走入社会、融入社会的目的。

通过这节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地与健全人开展交流合作,提高其自信心。

我相信只要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聋生掌握语言的重要性,本着以“补偿聋生的听力,发展聋生的语言”为根本目的,不断地探索、研究,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作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季佩玉、简栋梁、程益基,《聋教育教师培训教材》,中国盲文出版社

2.朴永馨,《特殊教育概论》,华夏出版社

3.王奕标、梁斌,《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研究》,《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3

第8篇

摘要: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体验式教学的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验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考察其是否能提高课程教学实效。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69-02

一、前言

国内高校在上世纪90年代便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2003年之后心理健康课程更是逐渐成为多数高校的必修课。然而受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软硬件条件制约以及不少高校教学双方对该课程实际重视程度的影响,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单一,多以集中讲座为主,无法实现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想要满足“90后”大学生群体个性需要非常困难。作为目前高校综合环境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形式改革和教学效果提升问题都是迫在眉睫的紧要课题。

体验式教学(Experiential Teaching)是近年教育学界的热点话题。这种方法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各种有效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我历、亲自感知、体验所要学习的知识,使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运用知识的一种多向传递互动教学模式[1]。体验式教学能够改变国内课堂占绝对比例的传统讲授范式。它通过案例分析、话剧表演、游戏演练、头脑风暴等方法和手段,利用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和深入的情感交流,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的同时又能考察出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生在交流与分享中获取新知,也能使教学效果的实现事半功倍。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体验式教学的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验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考察其是否能提高课程教学实效。

二、设计与应用

以2015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心理学教研室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1.对象选择。为了使研究结论满足统计学意义,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我校开设了本课程的大一医学类与非医学类专业各抽取两个班,将其中的一个医学班、一个非医学班作为实验组,其余两个班作为对照组。实验组138人,对照组139人,每组男女人数比例大致均等。

2.课程设计。采取“创设教学情境―交流分享体验―体验内化应用”三阶段模式,通过游戏、心理短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电影音乐等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心理知识。实验组以班为单位开展体验式教学,围绕“适应与发展、自我的发展与认同、就业与学习、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两性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等7个专题进行(见表1);对照组也采用班级教学,主题、课时安排、授课教师均相同,但以传统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对比教学前后的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统计测评数据,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

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组织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问卷由90个项目组成,分为9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每个因子评分为五级(0―4),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分越高则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反之则表明心理健康水平高。教学实验前后测试结果见表2。

3.效果分析。根据表2数据分析可以看到。教学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两组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处在相似水平,实验样本满足统计学要求。

经过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学,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9项因子均发生了良性变化。但实验后,两个组的SCL-90变化差异在躯体化、敌对这两项上达到显著水平(P

三、结语

经过教学实践验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可行的。相比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而运用三阶段模式的体验式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蕴含丰富体验和感悟的环境中获得心理健康知识,也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改善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1]郑金洲.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4.

[2]全德.论二战前国外的教学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8):119-123.

[3]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143-145.

[4]辛继湘.试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3):64-68.

[5]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呼唤模拟教学与体验式课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8):1-4.

[6]艾军.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学课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5):251-252.

第9篇

一、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关键是创设情境,新奇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实验课的问题情境时,要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通过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既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又和所研究的问题有密切联系的情境。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又可使学生体会运用理想化的方法研究实际问题的重要作用,并为课堂中主要问题的研究建立基础。

例如: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教学中,首先可以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对物移、速度的研究方法,利用实验中需要的器材――小车、纸带、长木板及学生自带的铅笔、手表,布置“研究小车运动的位移和平均速度”的任务。通过解决该任务,学生学会用静态现象研究动态问题的方法,并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为该实验的深入研究打好基础。

又如:在关于“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对电流表的认识,先提出通过什么方法可以使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问题。思考和讨论后,针对用电源为它供电的方案引导学生进行体会,既可使学生认识电路中发生电磁感应现象时有“电源”的存在,解决了电磁感应现象中的电流和电动势的来源问题,也可以使学生了解电流计的主要功能,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电流方向、感应电动势大小等实验做好准备。

二、根据学生的实验能力,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

运用实验方法进行自主的科学探究是分组实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应享有比一般课堂更大的自由。为了实现有效的科学探究,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独立精神及实验能力,教师应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从对实验研究问题的猜想与假设、实验实施方案的制订、实验的操作、观察与记录等方面为学生顺利地进行实验研究做好准备。

为了适应各类学校的教学实际,使教学目标更易达成,一般学校使用的教材和实验册对实验研究的问题都有较为直接的方案设计或提示。如果实验研究按照这些既定方案进行,虽然可以保障研究的顺利开展,提高研究的效率,但容易使实验研究走入按部就班操作的老路,缺乏对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学实践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适当脱离教材与实验册的束缚,通过创设情境或布置任务,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大胆进行猜想与假设,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可使学生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更客观、全面。然后再对学生提出的猜想与假设进行讨论、分析与论证,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根据需要选择重点进行研究。

例如: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教学中,除了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本提供的实验方案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用比较熟悉的运动类型作为研究的载体。如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研究,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师生交流,确定用打点计时器记录重物的运动过程,并根据纸带记录的情况选择几个运动过程,然后测量、记录,分析各过程中的速度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实践表明,这种方案从实验操作、数据测量和规律探索等方面都更适合学生的独立研究,且实验结果的精准度也相对较高。

三、通过交流与评价研究结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物理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实验研究,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研究在探究物理知识过程中的重要性,还应使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因此,每次实验研究之后,仍然应该重视实验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