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5 10:40:26
导语:在科研能力测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科学探究为前提的物理实验教学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物理实验教学观,让学生更能够深刻地理解到物理的魅力所在.新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学要将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后,衍生出科学探究的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和探究方法.这一点要求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以物理教材为载体,在实验的过程中注重科学,依赖科学,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物理探究方法,从而具备物理的自主应用能力.现阶段的学生探究活动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实验活动是大相径庭的,现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是自主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指导,而是要给出操作的程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研究方法,然后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这才能够保证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例如在教师进行大气压强测定的实验教学时,教师要颠覆传统意义上看挂图或者是录像的实验教学方法,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并且在探究的基础上对压强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教师可以有一个如下的教学设计:(1)明确压强的定义式;(2)提出关于压强的测量问题;(3)引导学生关于压强测量的方式;(4)让学生自主思考,如何进行压强数据的测量;(5)要求学生给出一个测量方案;(6)验证学生的方案;(7)让学生进行方案的最终完善与敲定.这一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在科学探究的指导下进行的物理实验自主探究,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托里拆利实验结论的明确,学生的吸收与理解会更好.这样的自主实验科学探究前提下的指导能够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锻炼和提高,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培养.
2物理实验教学以生活为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
社会层面物理自主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就是指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自主应用能力.要想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联想到生活实际,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的有效教学方式即为教师以生活中能够喜闻乐见的物理事物或者是现象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一方面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在物理角度上关注社会.例如在教授《汽化与液化》这一课程时,教师为了让学生产生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自主能力,教师首先不要直接讲解关于物体汽化与液化的抽象概念,反而先猎取生活中的实例,例如以晾衣服为题,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然后教师再引入水的物态变化的过程,这样让学生十分了解熟悉的生活现象会让学生意犹未尽,并且日后会在生活中加以考证,注意观察.另外,除了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教学要以生活为切入点外,教师在进行作业的布置时也要多考虑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避免过分复杂无味的物理作业出现,以免扼杀学生的物理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自主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布置诸如让学生寻找生活中与压强息息相关的现象并加以演示,或者是找出与密度与水之间浮力关系的实例等等.这样的实验作业有科学依据,且深入浅出,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物理的作用与魅力,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尽管在探究活动之后需要一些定量的计算,但是应该尽量避开那些意义并不很大的模型化的繁杂计算,应该像教材当中的例题和作业那样设计一些有实际背景、有实际意义的习题.这就是以生活为切入点的物理实验教学,以生活为切入点的物理实验教学除了可以应用于实验课之前,还可以应用于实验课之后作业的布置.这样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更侧重于人性化,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物理实验的魅力.无论是以科学探究为前提的物理实验教学,还是以生活为切入点的物理实验教学,其侧重点都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将物理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快乐地学习物理,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物理自主实践能力.
3总结
目的了解职业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现状,为学校制定青年教师培养目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科研氛围。结果职业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现状不容乐观,科研意识、科研能力较薄弱,科研氛围需进一步加强。结论职业学校要加大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研究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增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意识,提高教学科研能力,营造良好科研氛围,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
职业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在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将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为教学组织、设计、合作者。职能的转化要求教师要不断发展,适应各种教育变革,需要教师具备不断反思、改进自身教育行动的能力,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专业发展理念。为更好地了解目前职业学校青年教师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现状,为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青年教师培养目标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对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现状进行专项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校35周岁以下43名专、兼职青年教师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12名,女性31名;文化基础课教师13名,专业基础课教师9名,专业课教师21名;本科学历教师6名,硕士学历教师36名,博士学历教师1名;工作年限<3年的教师9名,3~5年的教师10名,>5年的教师24名。发放调查问卷43份,收回有效问卷43份,有效率100.0%。
1.2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问卷内容力求简明扼要,提问切合实际且容易判断,能全面反映现状。调查内容包括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科研氛围3个方面,共15题,以单项选择题为主。将调查表以电子稿形式发至调查对象的个人邮箱,要求其填写后发回。
1.3统计方法
建立专题数据库,利用Excel工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对职业学校教师提出了挑战。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充满活力但个性又千差万别的学生,教育内容在不断发展变化,这就决定了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理念来对待工作对象及工作内容,在教学中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除具备多元知识结构和娴熟教学技能外,还要具备一定教学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乐于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和方法,并能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实践,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3.1教师要增强教学科研意识和自觉性
长期以来,由于教学工作繁重,多数教师缺乏从事教学科研的意识和自觉性,存在一些错误观念。如认为教学科研是一项高深莫测的工作,只能由资深教师和教育专家来完成;或认为教学科研对教学工作没有帮助,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科研是额外负担;或将教学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以上错误观念削弱了教师从事科研的自觉性[1]。本次调查发现,虽然认为教学科研能力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教学工作非常重要的教师分别占90.7%和62.8%,但是行动的具体落实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在除了阅读教科书还阅读其他参考资料方面,定期有计划进行的仅占25.6%,有67.4%的教师在需要时才阅读。(2)在学习专业知识或阅读有关文章时深入思考并发现问题,经常能做到的教师仅占27.9%,基本做到的占48.8%,有23.3%的教师只是偶尔做到。(3)在教学中经常尝试用多种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师占55.8%。(4)在教学中遇到问题能经常主动寻找原因的教师占72.1%。因此,增强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自觉性迫在眉睫。学校要采取措施转变教师观念,树立全新的科研意识,让教师知晓教学科研的主力军是教师,仅会讲课而不能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是不合格的。
3.2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教学科研能力包括科研基础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科研基础能力是科研活动与其他研究活动的交集部分,是研究者的基本能力,包括科研资料搜集能力、科研资料处理能力和科研成果体现能力。其中科研资料搜集能力即为研究者对外界信息的接受能力,包括观察能力、理解能力等;科研资料处理能力主要强调研究者自身对资料的处理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等;科研成果体现能力是指研究者对科研成果的输出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论文写作与发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是教学科研的价值所在,是科研能力的核心要素,研究者只有拥有扎实的科研基础能力,并积极主动地对教学科研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才能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是教学科研能力永恒的主题[2]。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是其专业化发展的必备能力。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阅读专业书籍、报刊、文献时经常做读书笔记的教师占23.3%;课后经常做教学反思笔录的教师仅占2.3%;经常运用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整理教学资料的教师只占23.3%;经常使用Mathtool、SPSS等数学软件对成绩、实验结果等数据进行处理的教师占14.0%;经常与其他教师交流教育教学观点的教师占53.5%;近两年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篇的教师占18.6%,高达34.9%的教师没有任何发表;参加过科研课题研究的有37人,占86.0%,没有参加的有6人,占14.0%。由此可见,教师科研资料搜集能力、科研资料处理能力和科研成果体现能力较薄弱,但参与科研的教师比例还是较高的,因此加强教师科研基础能力培养非常必要,在此基础上需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创新能力。
3.3学校要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良好的科研氛围为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供有益的环境。教学科研氛围需要学校领导与全体教职员工共同营造,学校对教学科研的重视不能仅仅体现在舆论宣传上,更要在政策、制度、经费等方面给予切实保障,使教师了解开展教学科研的重要性,并有热情、动力参与其中。本次调查发现,6名教师没有参加科研的原因依次是想研究但无从下手(占50.0%)、科研能力薄弱(占33.3%)、专业知识不够丰富(占16.7%);参加过科研的37名教师在科研中遇到的最大困扰依次是教学与科研时间有冲突(占37.8%)、缺少科研团队协作(占27.0%)、缺少学科带头人指导(占18.9%)、科研经费不足(占16.2%)。由此可见,学校在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方面仍需加强,尤其是要开设专题讲座提高教师对科研课题选题、申报程序的了解,要合理安排课程,使教师有一定精力和时间从事课题研究。
3.4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举措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逐步推进,学校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科研能力已成为教师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本次调查中,对自身教学科研能力评价一般的教师占51.2%,较强的占18.6%,较差的占30.2%。因此,学校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
3.4.1建立教学科研导师制度
充分利用学校人才资源,实行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导师制度,为青年教师配备学业精深、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导师。导师从获取第一手教学科研信息资料、撰写课题设计书、申报课题、课题研究过程、课题总结、成果收集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实行全程一对一指导,在教学科研中发挥指路作用,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3]。
3.4.2注重教学科研团队建设
以教研室为单位,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和组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教学科研团队,为青年教师提供反思教学、探讨问题、交流经验的平台,促使教学和科研并进。在教学科研团队中资深教师的学识、经验会给青年教师以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将给资深教师以启发,双方相互影响,提高科研团队整体素质。
3.4.3完善教学科研管理制度
学校要加强教学科研制度建设,从科研环境、条件、奖励等方面不断改善,使教学科研能力成为大部分教师的基本能力。(1)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如开设专题讲座、普及科研知识,定期举办提高科研能力的培训班,加深青年教师对教学科研的认识。(2)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在课题立项、成果鉴定等方面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在添置教学设备时适当考虑科研需要,即教学设备既能满足教学要求,又能为科研提供帮助,保障科研正常开展。(3)合理安排青年教师教学任务,让青年教师有一定时间反思,有一定精力开展课题研究。(4)加大科研能力在年终评优、职称评定中的比重,提高青年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作者:黄晓燕 单位: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胡俊平.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51-52.
1.南通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南通226019;
2.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如皋226541
摘要 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现状,指出了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队伍建设,转变科研管理理念,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加强档案管理等对策,提升地市级农科所科研管理能力。
关键词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能力;提升对策
1 概述
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研的主力军,是构建国家农业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新形势下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承担着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农业科技推广,为推动本市和周边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重要贡献[2]。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农业科研院所自身的学科建设不断充实,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能力均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不能较好地适应时代,不能更好地为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及科技服务工作提供服务。农业科研管理工作是农业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农业科研院所核心工作之一,如何才能弥补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促进农业科研成果产出、转化、应用,进而提升农业生产力,已经成为农业科研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2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2.1 农业科研管理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2.1.1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农业科研管理本身具有很强的横向性和综合性,管理对象是高级知识分子和专业性强的科学理论知识,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素质与管理能力,并且知识面还要更广,既专又全,既要懂得管理知识,又要熟悉专业科学[3]。目前,多数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缺少科研管理专业人才,科研管理人员都是半路出家,没有参加过系统的管理知识学习和管理岗位培训,缺乏系统的管理专业知识与技术。在日常工作中,科研管理人员多忙于事务性工作,忽视了科研管理经验的积累、总结和自身素质的提升;加之,农业科研院所普遍存在重科研轻管理的问题,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得不到足够重视,没有建立科研管理人才培养、培训机制,这些都使科研管理人才短缺现象加重,影响了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和科研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成为制约科研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瓶颈。
2.1.2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对科研管理岗位人员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科研管理人员在基层农业科研院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人对科研管理岗位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该岗位的工作只是信息的上传下达,上报一些项目申报、结题、验收、报奖等材料,向科技人员传达相关部门的文件精神,难度不大,技术含量不高,随便哪个人都能够轻松完成。有的单位科研管理岗位人员身兼数职,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中,忽视了科研管理岗位人员不可或缺的作用,不能更好地发挥科研管理在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科研工作整体水平、推动科技创新事业快速发展等方面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1.3 地市级农业科研管理用人机制有待完善
部分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在选拔科研管理部门人员时,不能按工作需求和人员自身特点来选用,盲目安排管理人选,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往往安排的人员虽有能力,但缺乏科研管理与服务人员必备的奉献精神,并不适合从事管理服务工作;有些热爱并适合科研管理工作的人员,却因为用人机制不完善而不能加入科研管理团队。另外,多数农业科研管理部门都没有自主用人的权利,使得“有人忙的昏天暗地,有人闲的无事可做”现象在农业科研管理工作中频现。用人机制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高素质农业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
2.2 农业科研管理理念、机制陈旧和不完善,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2.1 农业科研管理理念陈旧亟待转变
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国家、省、市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改革的不断深化,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将迎来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的发展时期,旧的科研管理理念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运作好坏,关键在于能否以现代化科研管理理念为先导,营造良好科研环境[4]。在“科研独大”的氛围下,忽视了科研管理的重要性,重点开展项目申报、立项、实施及成果鉴定和报奖等工作,不能充分发挥科研管理的积极作用。部分科研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或多或少还存在机关作风,不能正确对待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服务科研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科研管理理念不能与时俱进,将阻碍农业科研院所良好科研氛围的营造和科技创新事业的快速发展。
2.2.2 农业科研管理人员激励机制不尽完善
多数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重科研、轻管理,收入分配体制欠合理,缺乏公平合理的环境,科研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责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得不到激发,工作积极性不高。有些单位的科研管理制度中,科研人员的科研产出(如:论文、成果、品种、专利等)均有相应的奖励措施,同时,有这些科研产出便能顺利晋升职称,提高工资待遇,而科研管理人员付出了很多劳动,为科研人员提供服务,默默付出,却没有科研产出,不能以科研产出的形式来体现工作业绩,职称晋升时因没有主持项目、鉴定成果、学术论文等,而晋升无门。在这种机制和环境下,势必会影响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2.3 农业科研档案管理落后,影响科研管理工作效率
农业科研院所科研档案管理相对落后,多数农业科研院所科研档案的管理十分薄弱,存在许多弊端,不能适应农业科研快速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力度不大。部分农业科研院所还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或是已制定了相关制度,但执行力度令人唏嘘,大部分归档材料不符合要求,或是缺少部分材料,或是没有各类材料原件,又或是缺少后续相关材料,不能形成完整的归档材料。
(2)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差。部分地市级科研院所科研档案管理设施投入经费少,不能确保科研档案安全保存的要求,不利于档案的收集、整理、管理和利用。主要表现为保管档案的空间不足、档案保管配套措施落后、档案管理技术手段不高等方面[5]。科研档案管理的落后,严重制约了科研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能力提升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快速推进,以及国家、省、市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技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合理,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科研人员创新热情将最大限度被激发。这就要求地市级科研院所抢抓机遇,顺应时展,加快改革步伐,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科研管理能力,更好地服务科研,为农业科技创新事业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3.1 重视管理人才培养,加强农业管理队伍建设
(1)加强学习,提升农业科研管理人员科研管理素质。农业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是建设高水平科研管理队伍的必备条件,而学习则是提升农业科研管理素质的唯一途径,是任何时期创新科研管理的必备条件。农业科研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学习农业科研相关专业知识和发展动态、最新的国家、省、市各级科技政策法规以及科研管理知识等,不断提高对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认识,逐渐掌握广博的知识、丰富的信息和高效科研管理方法等,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农业科研管理能力。这就要求农业科研管理人员强化自身学习观念,时刻关注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动向,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手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农业科研管理的档次和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为科研人员当好参谋,引好路[6]。
(2)强化培训,提升农业科研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科研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7]。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系统的岗位培训和教育,是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能为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事业提供保障。而农业科研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加强相关专业知识学习,才能保证科研管理工作高质量完成[8]。针对目前多数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研管理岗位培训和教育、管理水平较低的问题,可通过有计划的安排管理人员参加岗位培训和相关专业知识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认识,掌握农业科研最新发展动向;通过有针对性地组织管理人员赴科研管理水平较高的单位学习交流, 使管理人员了解先进单位的管理模式和先进方法,对比发现自身不足,及时改进,防止闭门造车、停滞不前;通过常态化邀请相关专家授课,为管理人员学习科研管理先进的理论、方法、技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供便利;通过常态化组织召开科研管理工作交流座谈会,为管理人员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共同探讨农业科研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提高。不断提高农业科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农业科研管理队伍建设,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科研管理水平。
(3)正确认识,完善科研管理岗位用人机制,确保科研管理队伍建设良性发展。科研管理是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人员从项目申报、实施到结题验收以及成果申请的全过程管理,科研管理在农业科研院所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7]。针对部分农业科研院所对科研管理岗位工作的认知偏差,认为该岗位难度不大,技术含量不高,任何人都能胜任的问题,可通过加强科研管理工作信息公开,公开科研管理各项工作,实现科研管理工作透明化,使科研人员了解科研管理岗位工作的具体内容,提高对科研管理岗位认识;通过邀请全体科研人员参加科研管理工作交流座谈会,让全体科研人员参与科研管理工作的交流,使其在交流中加强对科研管理岗位工作的认识,进而消除对科研管理工作的错误认知。同时,农业科研院所必须完善用人机制,避免在选拔科研管理人员时,盲目安排,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要将有能力、有担当、能奉献并热爱科研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吸收到科研管理队伍中来,建设懂科研、会管理、高素质的农业科研管理人才队伍,从而实现农业科研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
3.2 转变科研管理理念,创新农业科研管理机制
3.2.1 顺应时代转变管理理念
近年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改革不断深化,科研管理工作的性质、任务和手段都随之发生变化,农业科研管理也需顺应时代要求,更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式,培养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与意识,必须认识到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才能大大提高科研工作效率,是农业科技创新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运用先进的、科学的科研管理方法,做好学科规划、人员配置、项目管理、督促检查等基本科研管理工作;做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科研管理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等矛盾关系的协调和服务工作,确保农业科研活动顺利开展;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为农业科技创新事业提供原动力。
3.2.2 创新农业科研管理机制
在农业科研管理中创新用人考核机制,实行定岗定责、竞争上岗、开放流动、动态管理的用人机制,建立合理、完善的考核指标(科研管理人员考核不与科研成果直接挂钩,而以其工作效率、责任心和科研人员的评价等综合评定),使农业科研管理人员压力与动力并存,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管理工作,确保农业科研管理工作良性发展,推动农业科研快速发展。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业科研管理人员积极性。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合理的职称晋升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形成公平竞争环境,缩小科研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在地位和待遇上的差距,激发科研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竞争意识等,充分调动科研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6]。
3.3 加强科研档案管理,提升农业科研管理效率
科研档案管理是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直接影响科研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的提高[9]。
(1)加强科研管理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对收集整理归档的科研资料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归档资料的数字化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要求科研管理部门以身作则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科研人员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归档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及时交档案管理人员建档归档,加强科研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2)加强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院所需加大科研档案管理设施经费投入,建设高标准的档案室,配备必需的设施,确保科研档案的安全保存。同时,加强科研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通过科研档案网络化服务建设,建立农业科研档案局域网,实现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内部共享;通过建设农业科研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形成现代化农业科研档案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科研管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文娟,张开春,陈梅香,徐秋红,彭义杰.关于农业科研单位加强科研管理的分析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5):32-34.
[2]王冰林.新形势下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的职能定位[J].科技创新导报,2012(10):248.
[3]戴洪娟,白一光,蒋启东.浅谈农业科技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条件[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4):78-79.
[4]蒋超.论科研管理发展及相关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7):16.
[5]蔡翠花,彭荣康.关于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山西科技,2013,28(3):27-28.
[6]吴林妃,吴敬华,张棋,孙丽霞.浅谈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能力提升措施[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3):22-25.
[7]高明琴.农业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工作能动管理的思考[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4):190-191.
1.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400054;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系重庆400060
摘要 创新能力不强是目前普通院校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对当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作者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教学经历,从优化研究生培养方式、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营造科研创新氛围三个角度,对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对策。
关键词 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1 概述
在国家制定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研究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承担者和生力军;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创新教育。
2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近年来,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渐扩大,但与此对应的是研究生的就业率却连续下降。2009耀2011 年,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1]。究其根源,主要因为目前所培养的研究生缺乏社会所需要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从2014 年秋季开始,全国的研究生实行全面收费制度,这让许多研究生不得不开始计算自己的投入产出比,考研的热情急剧下降,一时间“生源荒”弥漫于全国各大高校。作为研究生的培养单位,如不主动进行改革,必然会造成生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硕士生导师无学生可带的艰难困局。因此,加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提高毕业研究生的市场竞争力和适应性迫在眉睫。
笔者在给研究生授课、指导研究生实验及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研究生均存在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发现问题环节,缺乏自主探索性;分析问题环节,局限于表面现象和局部现象;解决问题环节,习惯于对别人研究方法的简单移植和做一些简单的推理;习惯于被动思维,提出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折射出研究生教育存在三方面主要问题。
第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主创新意识培养不足。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教学方面,相当多普通院校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与本科课堂教学没有本质区别。研究生教学依然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课程的学习效果以考试或小论文形式测试。学生知识局限于课本,科研能力训练不足,同时研究生也缺少学习方法的指导及自学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方面看,现在的大部分研究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急近功利,以获取文凭为自己研究生阶段的最终目标,对学习过程和阶段目标没有清楚认识,学习是盲目和严重缺乏动力的。
第二,研究生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我国理工科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研究生课程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课程设置上理论课比重大,实践课、实验课比重小;讲授型课程多,研讨型课程少。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培养体系大同小异,学生主要跟随导师从事理论创新方面的课题研究,对企业工程实践背景缺乏深刻体会。一切科学问题均来自于实践,最终运用和解决实践问题。一旦脱离了工程实践,自然难以发现科学问题。
第三,研究生学术视野还不够开阔,创新思维受限。目前很多普通院校给予研究生在国际化合作、国内外学术交流、参与各类学术活动的机会还不多。大多数研究生对国内外前沿信息的把握主要来自研究生课程教学中专业老师的前沿讲座、文献资料的查阅以及本校内部的学术交流。研究生学术视野狭窄,对本学科在国际上的状况缺乏了解,无法做出创新性的工作。
3 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思考
针对以上现状,国内诸多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开展了一定的理论探索:金立等构建了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高英彤等提出严格规范的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3];徐玮等从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所必需的基本个人素质和给学生提供不断增长创新才能的氛围两方面,提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4]。笔者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从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视角,提出三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3.1 优化研究生培养方式
3.1.1 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主动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灵魂与基础。如果没有主动创新意识,依赖于权威、书本和文献,创新无从谈起。从导师层面,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研究生三年,涵盖文献阅读、实验方案设计和构思论文研究内容、方法、目标等各个环节,要求研究生不能简单重复别人的观点,力求有新的内容和观点。从学校层面,为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制度激励和支持。笔者所在学校设立了研究生创新基金,支持研究生申报和开展各层次科研创新项目,极大调动了研究生主动创新的积极性。
3.1.2 制定并完善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个性化研究生培养计划
研究生入学之初,导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制定一套针对单个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就业需求的研究生个人发展计划,然后进行目标管理。
3.1.3 改进导师指导方式,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所谓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指实现老师和学生在学术上的平等,避免导师的“权威性”,导致学生在学术上的被动和依赖性,缺乏大胆探索精神。导师对研究生多以启发式、引导式和讨论式为主的指导交流模式,以研究生的独立研究和学习为主,导师的适当点拨为辅。
3.1.4 改变导师“一对一”学徒式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团队共同培养研究生制度
单一的导师指导,容易受到导师个人思维、知识经验的局限性影响,研究生打不开视野。为了充分发挥学术群体的整体优势在培养研究生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笔者所在学科组建了研究方向相近的导师团队,实行定期交流制度,对所带的研究生在选题、研究方案设计、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统一指导。研究生能博采众长,导师之间进行学术探讨,取长补短,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3.2 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
3.2.1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
一方面,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应当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
另一方面,探索多种课程教学方法,如将单一的“教-学”的方法转变为积极的“引导-探讨”式、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
3.2.2 改革研究生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研究生学习阶段强调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研究生课程学习考核既要注重结果性评价工具的科学性,又要注重开发过程性评价工具。应该形成一套“突出实践能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科学的研究生考核评价体系。
该体系的构建,一方面服务于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改革,另一方面可以为创新能力培养过程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供反馈。
3.3 营造科研创新氛围
3.3.1 搭建学术交流和科研创新平台,营造科研创新氛围
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笔者所在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已经将学术交流活动定为常态,每两周定期开展一次研究生研讨会,围绕工作进展、研究困惑、思想动态等开展沟通交流。每学年举办一次研究生学术会议,教师代表和研究生或以学术报告或以海报形式,对其所做的工作给予呈现;导师和学生共同点评;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奖励,对优秀学生给予激励和肯定。在学院和学校层面,开展了“引进来,走出去”的学术交流活动。“引进来”即通过人才引智项目等多种途径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开展学术交流,让研究生学习学术前沿理论和创新成果;不仅引进专家,学校还开展了“海外博士重理工行”系列活动,让具有海外博士以上学历的优秀青年人才不定期来校开展学术交流。“走出去”即鼓励研究生参与国内外的各类的学术会议和研究生论坛,开拓学术视野。
3.3.2 推动具有良好科研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实验室建设
实验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验室建设水平将直接制约和影响研究生科研工作开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加大了实验室科研经费投入,围绕优势学科和研究方向购买了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设备,部分领域已经接近国外知名大学和研究中心的研究条件。先进的仪器设备使学生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东西,进而刺激他们大胆设想、大胆实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4 小结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而研究生创新能力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取决于研究生培养方式、研究生课程教学、科研创新氛围几个方面,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效果还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career.eol.cn/kuai_xun_4343/20130809/t20130809_999295.shtml,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率持续走低,中国教育在线,2013.
[2]金立,史建君,张晓波,李小云,董文钧, 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3,3:419-422.
[3]高英彤,刘亚娜,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术交流,2012.2:201-204.
[4]徐玮,刘煜,张茂军,王炜,工科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37(1):63-67.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教研能力
一、英语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现状
首先,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有限。很多教师并非英语专业毕业,只是兼上英语课程,这些老师的专业知识基础大都比较薄弱。有些老师在英语语音语调上都有不少问题,有的受方言的影响,一些音发不标准、甚至发不出来。而小学生基本不具备自学和辨析的能力,若教师的发音存在问题,学生也就照样学习了,日后纠正发音会比较困难。有些老师在英语课堂上并不十分用心,课上也只是简单教授学生几个单词,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在上课初始还能学点知识,到了后期就无法集中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有些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只是为了应试而教,会采取一些填鸭的手段,只要学生可以通过考试就行,忽视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培养。其次,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科研能力较低。农村的小学英语教师大都不十分重视科研,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匮乏,对英语词汇的变化掌握不多,科研能力有限。大多教师认为小学的教育,就只是重复性的上课,多年也不会发表与教学相关的论文,不搞课题研究,不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水平,不参与教学研讨会,不研究小学生心理特征,不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评估,没有把科研当作教师的一项能力。
二、小学英语教师素质问题的成因分析
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普遍不高,其成因有多种,总结如下:(1)重视不够。首先,小学的英语教师所学专业不一定对口,很多学校并不重视小学的英语教学,不少情况下只是让主课的老师代上英语课,这些老师本身已经有很繁重的课业任务了,再加上并非自己专业的英语,一人教授多门课程,根本无法专一研究一门学科,再加上对小学英语学习的重视不够,势必影响英语教学质量。其次,小学教师的学历偏低,没有牢固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文化功底,英语词汇量小,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要做科研,十分吃力,有的小学教师甚至就是中学毕业,就连完成日常的教学都成问题。再次,在农村,小学教师通常是一个老师教授多门课程,加之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对于英语课程,只是应付了事。(2)待遇不高。首先,农村的经济、生活条件都远不如城市,在农村任教,教师们一人教授多门课程,课业任务中,待遇差,劳动与所得不成正比,这就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其次,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不高,没有其他福利和保障,这就很难吸引人才,很少有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愿意到农村的小学执教。(3)教育、学习资源匮乏。即使有教师愿意扎根农村,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出力,以农村现有的条件,教师也很难施展抱负。在农村,很少或没有可供教师进行教研的图书馆、实验室,至于在英语教学中必须的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在农村根本不存在。这就无法让学生学好英语,而单一的课堂形式,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若有个别教师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也无法获得一手资料,很多有用的网络资料,在农村根本无法获得,而教师可以得到的资料也不足以支撑其教研活动。
三、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教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新课标是新的国家课程标准的简称,对于英语而言,指的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改革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进行的。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中小学的英语分为九个等级,其中小学要求完成一、二级的英语课程目标和内容;初中完成三、四、五级课程目标和内容了;高中完成六、七、八级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第九级是专为外语高中和特长生设定的课程标准。首先,小学英语教师能力培养是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英语教育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内容,这也为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生能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日后的继续学习十分重要,英语是一门衔接性较强的科目,若学生在小学阶段无法达到既定标准,到了中学阶段,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因此,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能力的提高成为必要,只有教师能够按照新课标授课,学生才可能按要求完成学业。其次,小学英语教师能力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与国际接轨程度在不断加深,英语成为重要的沟通桥梁,没有语言,交流无从谈起。要参与国际竞争,就不能让语言成为障碍。在英语学习成为普遍现象的大环境下,我国开始将英语的起点提前到小学阶段。这在英语人才云集的大中型城市并不难实施,但到了农村,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实施起来难上加难。因此,我们要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能力培养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
四、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培训策略
要想让英语在农村的小学推广开来,必须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教研能力,面对农村小学教师英语底子薄弱的事实,笔者对于如果提高其教研能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转变思想、认识科研的重要性,这一点主要从校方和老师两方面下手。校方要重视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将教研活动纳入工作日程,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提出教研的要求,制定目标和适当的鼓励制度,激发教师搞教研的积极性;作为教师本身,也要认识到在信息日益更新的时代,不进步就意味着倒退,要让自己的教学跟上社会进程,尤其是英语这样应社会发展需求而生的科目。此外,政府也要加大对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加大对农村地区“三支一扶”倾斜力度,例如,服务期满的支教志愿者可以在继续深造、工龄计算、公务员报考等方面享受优厚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英语专业毕业生投身农村英语教学。最后,政府要适当给予财政支持,改善教学设备和英语学习环境。其次,要丰富农村小学教师的学习资源。学校应该尽量为教师的教研活动提供多方面的资料,加强网络资源的利用力度。除了政府和学校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给予资助外,教师也要积极配合,利用现有的资料,互相合作,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开展一些类似基本功竞赛等可以提高能力的教研活动,多听课、多总结、多交流。再次,农村小学教师应多与中学、大学教师交流学习,尤其是英语课程,中学和大学通常比较重视英语教学,开展英语教学的时间比较长、经验比较丰富,有多种多样的组织学生学习的途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若能和经验丰富的中学、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在教学中定能事半功倍。除了交流学习外,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还应多参加培训,主要包括心理培训和专业培训,既从心理上真正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又从专业上进行强化。学校应定期让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轮流参加培训,包括短期英语课程培训、各类研讨会等,而基本功较差的或是转岗教师需要参加基本功培训、长期的基础性培训或是学历深造等。只有广大农村的小学英语教师拥有了较硬的专业知识,才谈得上进行教研活动。最后,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的动力问题也是关键所在。虽然教师这一职业向来被称为神圣的职业,但它也具备普通职业的共同特征,教师也需要回报。因此,优化农村的教育环境,提高教师待遇,减轻教师负担、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也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可以专心搞教研的前提,只有让教师们没有课业负担和后顾之忧,才能更好的引导他们全方面展开教研活动。
参 考 文 献
[1]龚奕峰.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研究——以浙江省武义县农村小学为例[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09(6):167~168
[2]李晓莉,杨国燕.关于河北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的调查[J].教学与管理.2009(3):73~75
[3]刘影.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研究[D].2009(5)
关键词:期待可能性;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中图分类号:DF71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缘起
最近,最高人民检察院了“五种不予情形”的规定。其中一种是“因生活无着偶然实施盗窃等轻微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人身危险性不大的,依法决定不”。依法决定不,一定程度上就是将这种情形的盗窃行为予以出罪。这种情形的规定与刑法规定的普通盗窃罪有一些区别,主要是对普通盗窃罪的犯罪构成加了3个限定条件,一是实施犯罪的起因条件,“因生活无着”;二是“偶然”,不能是经常;三是“人身危险性不大”。这3个条件的限定,实际是对盗窃犯罪的构成要件作了限制性解释,对实施这种行为的人的刑事责任表现出了“宽”的倾向。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这5种情形的提出是为了更好的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这个解释主要是基于贯彻政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的,是一种“官方话语”,并没有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论证。如何通过刑法规定或理论来使其正当化,是刑法研究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很显然,这种盗窃的情形不能通过修改刑法关于盗窃罪犯罪构成的法条来对其正当化,因为这种情形是完全符合盗窃罪的犯罪构成的。似乎只有《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可以对这种情形正当化提供依据。“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可以解释为“偶然”“人身危险性不大”,但却对实施犯罪的起因――“因生活无着”无法正当化。
生活无着,是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正常生活的异化。“生活无着”是一种不正常的情状,与德国学者弗兰克所说的“附随情状之正常性”相对立。弗兰克关于“附随情状”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4点:“第一,心理责任论无视附随情状的差别而判断责任,背离了一般人的日常观念;第二,法院裁判的惯例,应当在裁量之际,考虑附随情形;第三,某些责任减轻事由的实际规定,无论从立法理由还是学说上讲,也是以附随情形为前提的;第四,在刑事诉讼中,也可以发现附随情形的责任要素。”弗兰克认为对行为人违法的非难,除了故意或过失以及刑事责任能力之外,还要考虑“周围情形处于正常状态”这一因素。“生活无着”是一种异常的情形,是一般社会人所不会遇到的。人是理性的,以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当行为人实施某一行为时,“生活无着”这一异常的客观情形很有可能影响到行为人的意志自由,进而影响到行为人的行为方向和性质,这时我们就不能期待行为人作出适法的行为。我们在对行为人的责任考察评价时,如果忽略了这一异常情形,就会无视意志因素而陷入客观归罪的境地。
基于刑法理论的视角,如果借鉴期待可能性理论对上述“因生活无着偶然实施盗窃等轻微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人身危险性不大的,依法决定不”规定的正当性进行论证,单单从这一特殊的情形来看,这种进路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五种情形不予”是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大背景之下提出来的,是服务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这就提出了一个更为普遍的问题,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下的处遇是融合,还是相互排斥?
二、期待可能性理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某些契合
在对期待可能性理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某些契合进行论证之前,有必要对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作一简述。
期待可能性理论,发端于19世纪90年代末的德国莱比锡法院的著名的判例“癖马脱缰案”的判决理由。其基本含义是指在行为人面临违法行为之际,是否尚有期待其为其他合法行为的可能性,如无此可能性,则对行为人不能予以责任的非难而追究其责任。期待可能性的有无与大小是意志自由有无与大小的外在尺度。按照期待可能性理论的通说,当行为人行为时,不正常的附随情状的出现,并不直接影响行为人的责任,而是作用于行为人的意志,制约了行为人的自由意志,从而影响了行为人实施适法行为的可能性。这也符合了大陆法系刑法理论的一句法谚:违法是客观的,责任是主观的。期待可能性的价值在于限制刑事责任,保障人权,但对其滥用,可能会侵蚀刑法规范的确定性。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立足我国当前的实际,在对“严打”刑事政策的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顾名思义,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包括“宽”和“严”两个方面。针对犯罪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宽严适度;“宽”不是法外施恩,“严”也不是无限加重。
宽严相济作为一项刑事政策,是我国应对当前犯罪态势的一种策略、方法。刑事政策就是国家、社会以人道主义为宗旨对已然犯罪人战略的、宏观的和战术的、微观的被动处置措施。依据这个定义,笔者认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具有价值性、导向性、宏观性等属性。笔者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这3种属性为视角,探讨期待可能性理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契合点。
(一)价值的契合
“价值反映着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客体(各种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对象)能够满足主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的一种性能。这种性能是潜在的,只有在与主体的关系当中才显现出来。一种对象、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对主体就是有用的、有价值的。所以,可以把价值理解为客体对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意义”。据此,价值体系包括三个要素:一是价值主体;二是价值客体;三是价值目标。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价值主体,是构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首要要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价值主体也由单一的“国家”逐步让位于二元化的“国家・社会”。期待可能性理论作为限制和减轻刑事责任的刑法理论,其价值主体与刑法的价值主体应是一致的。刑法的价值主体也经历了从“国家本位”到“国家・社会”的转变。即刑法不再仅仅满足于国家的统治需要,而且也要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尽管期待可能性理论应用的直接受益者是实施了“犯罪行为”而被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的当事人,但从整个国家、社会的层面来看,期待可能性理论则保障了人权,消除了“刑罚中心主义”造成的不安定因素,减少了社会的对立面。从这个意义上看,期待可能性理论满足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对国家的统治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主体实质也是国家与社会。这就说明了期待可能性理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价值主体层面是相契合的。
价值客体“即存在着人们认识和实践的特定对象”,包括“各种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对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价值客体就是该政策本身。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价值客体又不同于其他价值客体。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逻辑起点就是运用
“宽”、“严”、“相济”等手段和方法解决犯罪问题。犯罪问题不仅是简单的犯罪现象,更是具体人的犯罪,因此,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客体就应包括其政策作用对象――犯罪人。期待可能性理论是限制和免除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刑法理论,其直接作用的对象是具体的“犯罪人”。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作用对象来考察,两者的价值客体也是一致的,即两者在价值客体层面也是契合的。
价值目标“即价值主体根据理性和既往生活经验而形成的需要和利益”。这里的价值目标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考量。一个层面是展现了刑法的谦抑性价值。按照陈兴良教授的观点刑法的谦抑性是指“立法者应当力求以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罚(而用其他刑罚替代措施),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有效的预防和抗制犯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在对“严打”刑事政策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重要的价值目标就是“宽”、“严”、“相济”,其与“严打”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宽”的一面。当下,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司法机关对诸如“刑事和解制度”、“缓制度”等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这些制度采用了一系列的刑罚替代措施减轻或免除了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以较少的成本有效地预防和抗制了犯罪。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创制和应用也在于减轻或免除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防止刑罚的滥用和恣意。结合起来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期待可能性理论都反映了刑法的谦抑性,尽量避免刑罚对社会各个层面的侵入,实现了刑法的现代文明之治。另一个层面是法治国家保障人权的价值目标。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在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大背景之下提出的,而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人权得到尊重和保障,相应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也要服务于保障人权的价值追求。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通过其“宽”的一面,在尊重人性和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减轻和免除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保障犯罪人的基本人权,进而保障了全社会的人权。同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通过其“严”的一面,对严重的刑事犯罪加大打击的力度,从侧面保障了全社会善良人的人权。今天的刑法不仅仅是一部打击法,而且也应该是一部人权法。期待可能性理论对刑事责任的追究作出了某种更为严格的限制,因此,可以将其看成是一种通过限制国家刑罚权而保障“犯罪人”权利的刑法理论,正如日本学者大仁教授所言:“期待可能性正是想对在强有力的国家法规范面前喘息不已的国民的脆弱人性倾注刑法的同情之泪的理论。”期待可能性理论要求不能强人所不能,体现了刑法对于人性脆弱的肯定和遵从。期待可能性理论推动了刑法保障人权的正当化和合理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期待可能性理论都将其价值目标的“触角”伸向了人权保障的领域。
通过对价值主体、价值客体、价值目标的论证,期待可能性理论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它们不仅仅是时空的历史的偶遇,也是相互理性选择的结果。
(二)导向的契合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于“严打”政策有着明显的出罪导向作用。“严打”政策的侧重点在于“严”,其导向就是入罪倾向明显,重刑泛滥。从目前有关机关出台的各项关于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措施规定看,其出罪的导向性是十分明显的,体现了现代刑事政策正迈向非犯罪化、轻缓化、非刑罚化的导向。前文提到的“因生活无着偶然实施盗窃等轻微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人身危险性不大的,依法决定不”就是典型的一例。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将过失犯罪出罪到将故意犯罪出罪的过程。期待可能性理论,通过不正常附随客观情状对行为人意志自由的影响的大小及有无,将不具期待可能性的或期待可能性较小的行为责任予以免除或减轻。如《日本盗犯等防止和处分法》第1条第2款规定,在第1款所规定的盗犯场合,“虽然不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身体或有现在的危险,但是由于行为者恐怖、惊愕、兴奋或狼狈至于当场杀伤犯人时,不处罚”,就是考虑到行为人此时的心理状态,基于“期待不可能性”的情况,而在刑事立法上将之排除出犯罪范围。期待可能性理论的这种出罪导向功能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一致的。同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还有其“严”的一面,就是对严重的犯罪要严厉地打击,这又体现了其对打击严重犯罪的导向;同样的,期待可能性理论也对犯罪行为中期待可能性大的,及没有出现不正常的附随客观情状或这种情状对行为人的自由意志不存在影响的,要给予严厉的处罚。这样也就提出了期待可能性理论“严”的导向。期待可能性理论建立了一个从不具期待可能性到完全期待可能性的封闭的责任结构,这种结构的完整性本身体现了刑事责任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相济”的导向是一致的。
(三)层次的契合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其本质就是一项政策,是治理犯罪的政策。作为一项政策,它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政策的一般属性。政策之所以称之为“政策”,而不是“制度”,就是因为其具有宏观性这一属性。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宏观性在于它不是对具体某时、某地、某罪的具体规定,而是长期的、普遍的、全国性的、总体的对控制犯罪和预防犯罪的策略或选择。正是其这种宏观性,就使得其在处理具体情状下的具体的犯罪时捉襟见肘。因为,从作用结构层次看,具体情状下的具体犯罪是一种微观的现象,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则是属于宏观的层次,所以,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就必须在宏观的刑事政策和微观的具体犯罪之间搭建一座中观的桥梁。通过上文的论证可以看出,期待可能性理论集中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价值和导向。从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历程看,其侧重的都是对具体犯罪予以出罪或入罪、减轻免除或加重刑事责任的应用;因此,期待可能性理论就是连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具体犯罪的中观桥梁或纽带。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背景下期待可能性理论面临的困境
期待可能性理论发端于德国,发展于日本,后传入我国,因此,期待可能性理论是一个“舶来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基于我国转型时期的经济状况、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等条件提出的,并且“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这样的表述也是典型的中国式话语,可以说,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完全本土化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本土性与期待可能性理论产生、发展、运用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尽相同,不可避免地使两者相遇时出现一些不和谐或是不相兼容。
首先,两者产生或提出的社会条件不尽相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是基于我国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目前,我国正处于急剧的转型期,经济体制市场化,社会结构复杂化,社会观念多元化。按照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社会条件变化剧烈,但相应的体制、制度则适应较慢,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体制、制度与社会条件也要经历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转变。正是由于社会转型时期某些体制、制度的缺失,社会上的犯罪现
象也就会不可避免地增多。例如,上世纪80年代的“严打”政策,正是基于我国改革开放,社会条件剧烈变化,而相应的体制、制度变化却相对缓慢,犯罪现象骤然增多而提出的。同样的,尽管今天的社会条件较之上世纪80年代也有很大的不同,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与“严打”政策一样,都是基于社会历史条件变化的逻辑起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提出,也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经济较为落后,劳苦大众生活艰难,尤其社会失业率较高。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期待“癖马案”中被告人坚决违反雇主的命令,冒着失去职业的危险而履行相应行为以避免其已预见伤害结果发生。通过以上考察,可以看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期待可能性理论都是基于现实的需要而产生或提出的,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反映。通过以上的考察,当期待可能性理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相遇时,现今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较之期待可能性理论当初产生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已经发生了剧变,因此,它们两者就很可能在契合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社会历史条件方面的错位,进而引起在实践的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相互排斥的状态。这就是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背景下的困境。
其次,两者的范畴也不尽相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治理犯罪,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策略或决策,它是治国方略在对待犯罪现象方面的具体体现,它的范畴体系严格来说并不符合纯粹的法律或刑法的理论或制度,而是更倾向于政治学或政策学的范畴。假如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限定在纯粹法学理论的范畴,它的内涵也不限于刑事实体法。它还包括刑事诉讼法。而期待可能性理论却是一个纯粹的刑法理论,它的作用在于对刑事责任的认定,且不说它作为“超法规”免责事由是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突破,也不说它与我国“耦合式”的犯罪构成理论的不相容,单是它纯粹的刑法理论范畴性就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政治学或政策学范畴性之间的体系相矛盾。这就是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背景下在体系范畴上面临的困境。
最后,两者的运行过程也不尽相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和执行,不为法院所独占,即它的贯彻和执行不是完全依赖于法院对案件的定罪量刑,它的贯彻和执行还离不开公安、检察、司法行政机关。而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实施,不管是其发端标志的“癖马案”,还是日本的判例,其运行的环节都主要集中在审判阶段。据笔者的考察,还没有发现有任何国家将期待可能性理论用在侦查或是审查阶段。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期待可能性理论能否在刑事诉讼的任何阶段予以运用,以及如何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所要求的是刑事一体化的运行机制,而期待可能性理论所依赖的却是刑事片面化或传统化的运行机制。这就是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背景下在运行机制方面面临的困境。
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背景下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出路
期待可能性理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契合但不能完全统一。从其契合的发生的本质看,也就有了我国引进或移植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可能或希望。我们不可能将任何外国的理论一律在我国得到直接的运用,但是一定意义上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可以取两者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吸收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合理因素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所用。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运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丰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以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路径来寻求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运用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出路。
(一)理论层面
宽严相济是一项刑事政策,其指导性价值大于其直接适用的价值。它的提出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我国的某些既有理论或原则的突破,例如,许多学者就认为其有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嫌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基本上没有对我国的刑法构成理论构成冲击;因此,要引进或移植期待可能性理论就有必要对我国的刑法构成理论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是指“依照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或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统一。”从其历史沿革来看,它渊源于前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包括犯罪主体要件、客体要件、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4个方面。各个要件之间是一有俱有,一无俱无的关系,一个行为如若构成犯罪,必须同时具备4个方面的要件,因为定罪过程具有齐合填充式的特点。陈兴良教授曾形象地称其为“耦合式”的犯罪构成。作为“超法规”的责任阻却事由,开放性是期待可能性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与我国齐合填充式的静态的、封闭的犯罪构成格格不入,结果导致期待可能性理论只能游离于我国的犯罪构成之外,难以在其内部找到合适的位置。直接引进大陆法系的犯罪论体系,是最简易的方法,但是这对我国的刑法架构冲击太大。笔者比较赞成陈兴良教授的观点,即建立罪体与罪责的二元体系。在罪责的一般原理中论及期待可能性,故意责任和过失责任,都是心理事实与规范评价的统一。例如,故意具有心理构造与规范构造,心理构造讨论的是心理的故意,规范构造讨论的是责任的故意。在责任的故意中,分为违法性认识与违法性意志。违法性意志,就是一个期待可能性的判断问题。由此可见,期待可能性也是作为一种积极的责任要素加以确立的。
(二)实践层面
宽严相济作为一项刑事政策,只有落实到实践的层面才能发挥其作用。同样,期待可能性理论也要能直接作用司法实践,才可体现其价值。如何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视野下适用期待可能性理论,是不得不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立法缓慢的情况下,如何在司法实践层面发挥其效用尤其值得重视。
通过前文的论证,大致可以看清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期待可能性理论在价值、导向、层次三个方面契合,尽管两者存在一些相互排斥之处,但是,要想彻底地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作用发挥是不可小觑的。在层次方面,本文提到了期待可能性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具体犯罪之间的桥梁。具体到在司法层面上,如何用期待可能性理论连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呢?本文的观点是,将期待可能性理论的逻辑方法,即判断期待可能性有无即大小的逻辑过程,作为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一种进路。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刑法中的某些犯罪予以出罪,如前文提到的“因生活无着偶然实施盗窃等轻微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人身危险性不大的,依法决定不”就是对盗窃罪的出罪。然而,由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宏观性,其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就不免会有其天然的局限性。在司法实践中的表现就是只有依据相关的成文规定,或是尽管有规定却不好操作。这时就会存在一个问题,即如何确定个案应否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或是如何确定其标准。个案的认识过程,尤其是在认定行为人某种行为的刑事责任时,有一个从法律事实建构到法律责任建构的逻辑推理过程。
前文提到了期待可能性理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有一些相互排斥之处,这是因为它们两者并不是天然的同源,即使是已有的三个契合点也是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出后,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为服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而作出的一种抽象的概括。然而,尽管存在以上所说的问题,但期待可能性判断的逻辑过程却是相对稳定的。在期待可能性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种学说、观点不断流变,但判断期待可能性有无及大小的逻辑过程却是恒定的。期待可能性判断的逻辑推理过程实际上就是判断客观情况如何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逻辑推理过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如何结合具体的情况,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以使其符合我国转型时期的社会规范、社会条件和社会观念,用一句熟语说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期待可能性的逻辑过程如下:一要出现不正常的客观事实,如“癖马案”中车夫受制于雇主、盗窃罪中的生活无着,这种不正常的客观事实中的“不正常”是指一般社会中正常情况下所不会遇到的,也就是犯罪的个性;二是要分析这种不正常的附随情状是否足以影响到行为人的自由意志,这个分析要以行为人当时的认识为判断的标准,而不能采用一般人标准,这也就说明了刑法为何不追究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三是要分析在行为人自由意志约束的情况下,其是否还有行为选择的自由,如果有,即说明具有期待可能性,反之则无;四是要从伦理上来判断,即根据社会一般人的“常识、常理、常情”来评判其是否具有伦理上的可谴责性或可非难性。上述4项内容之间,不是简单的并列结构,而是一个层层递进的逻辑进程。司法人员在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相关规定,予以“宽”或“严”或“相济”时就可依据这种逻辑进路,区分具体行为人行为的个性,进而依据期待可能性的质量分析行为人的可谴责性,结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从而在司法层面运用期待可能性理论更好地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一、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
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是学生开展有效观察的前提,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必要的材料保障。如,在进行“里面是怎样连接”教学时,实验里接线盒,我就找来铁钉、铜线和泡沫塑料自制模拟型接线盒供学生实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油菜花开了》的教学时,我为学生精心准备了一株油菜、一枝油菜花、一朵油菜花三种观察材料。在“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时,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份生的和熟的马铃薯实物材料。只有有了充足的实验材料,学生才有观察的对象,才有观察的兴趣。
二、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
在科学学习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实验活动,他们会把精力集中到实验操作本身,而很容易忽略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为了引导学生在实验活动中重视实验现象的观察,教师应对实验活动中的观察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具体做法:(1)精心设计电子导学案,在电子导案中对实验操作和观察提出要求。(2)在教学中实时进行调控,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三、指导有效的观察方法
观察的方法是学生最缺乏的,也是观察活动质量的保证。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耐心细致的观察方法的训练。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1)教会学生按顺序进行观察,如先观察上面再观察下面,先观察外面再观察里面,先观察前面再观察后面等。(2)教会学生按照先整体后部分的顺序进行观察,如先观察整体再观察各个部分。(3)教会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四是围绕重点进行观察。运用多种感官综合观察。
四、培养观察记录的习惯
观察的信息是归纳总结的重要依据,因此,观察的信息要及时记录下来。只观察而不记录会使观察的质量大打折扣。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做观察记录的习惯。在观察活动中,学生应把观察到的现象如实地记录下来,记录的方法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表格,还可以用画图的方式来表达。一般较简单的观察让学生观察后及时交流观察收获,要求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观察的,观察到了什么。较重要的实验观察活动,我们都提前印制观察记录表,让学生边观察边记载,然后让学生进行整理归纳,并在全班进行汇报。
五、培养学生的观察品质
1.观察要细心。即观察时要细致,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变化。观察不仅要亲眼看,还要深入看,要方方面面、里里外外、周密细致、精细观察。
2.观察要耐心。有些现象稍纵即逝,需要进行重复观察;有些现象变化缓慢,需要长期观察;有时实验要多做一次,反复观察。这些都需要耐心,没有耐心,就不可能获得可靠、准确、理想的观察结果。
[关键词]:课堂导学能力 教材整合能力 课堂管理能力 课堂环节把控能力 教学反思能力
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方法极为重视,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今的教师要多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更新课堂教学方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经过两年对高效课堂的实践和探索,我感悟出高效课堂对教师能力的一些基本要求。
一、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
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导学案设计要求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中学”。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要充分考虑“以学生为中心”。导学案编写时不仅备课组老师们要一起讨论,而且还要和学生学习小组长商议。2013年我在参加市优质课选拔赛时,讲的是必修1 unit4 Earthquake一课,编写导学案时备课组教师认为导入时先用一段地震视频,然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在试讲时,学生小组长提出他们喜欢智力大比拼这种形式。我在正式教课时,导学案设计了有关地震知识的quiz,每题两分。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是一节成功的高效课堂的一半。
二、大胆地对教材的整合能力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必定会引发学生多种多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丰富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一个单元的内容确实多,每个单元有六个部分,在规定的时间要把教材上的全部内容都完成显然是很困难的。这要求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删(deleting).添(adding).换(replacing).改(adapting)。
我紧抓住每单元的教学重点,按照rea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的模块进行听说读写教学。既可以对本单元的课文进行拓展,也可以为本班的学生量身打造一些听说,写作练习。在教学unit2The Olympic games时,我就加入了2012的伦敦奥运会的内容。另外,单元的教学顺序也可以调整,在学校五四文艺汇演期间教学Unit5Music,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选择单元话题,调动学生用语言表达的愿望。对教材进行整合,合理运用,而不是照本宣科,从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三、灵活的课堂管理能力
如何能让学习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取决于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在一堂课的前十五分钟合作探究与解决问题中,教师要像一位辅导员,多给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唤起其求知欲望慢慢给课堂气氛升温。在一堂课的中间学生展示中,教师要像一名主持人。深圳卫视年代秀节目中,主持人欧哥把60,70,80,90,00五个年代的十位嘉宾和观众的情绪调控得恰到好处,气氛不温不火,秩序有条不紊,节目既具有知识性又具有观赏性,主持人灵活的风格让年代秀节目高居全国卫视娱乐节目收视率之首。在小组活动中,教师更像一名裁判,要具有管控课堂的能力,对违反规则的学生要及时制止,既不能中断活动又要让活动达到。
在小组活动中,最能体现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每个小组有4-6人组成,成员的英语能力好中差搭配。面对差生,我尽量找难度适中的基础题给他们,尽量让他们回答有把握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我总会说“very good”,如果回答错误时我也会说“It does't matter,Next time you'll succeed.”他们得到老师的鼓励而信心大增。优生的英语能力较强,安排他们当小组长发言,既对中等生,差生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又让他们感到小组长的职责。教师要从平时的生活中去发现好的方法,汲取营养再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四、机智的课堂环节把控能力
在高效课堂中,导学案是剧本,学生是演员,老师就是一名导演。课堂环节的发展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按固定的导学案进行,要富有弹性,要随着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智力,个性,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教师的机智才能及时地把控各个课堂环节,让课堂流畅地进行下去。在导入环节中,教师要观察和了解学生的预习水平。在合作探究中,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进展来安排问题的多少。在分组讨论中,教师要参照讨论的效果来指导各个小组成员的发言。在每堂课结束时,教师要留1-2分钟总结这节课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机智应变的能力。既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内容,又不能延迟下课时间。
五、长期的教学反思能力
孔圣人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想要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将每节课的感悟积累下来,并认真反思。通过记录下自己教学过程的得与失,使自己的一些成功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不足之处得到及时的弥补。教师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匡正,在反思中成长。教材在不断变化,学生每届也在更新,教师的教法也需要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长期的教学反思能力能够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教学方法的高效化。
关键词 大型精密仪器;科研创新能力;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029-02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我国提出了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在高校中,教师无疑是知识、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不容忽视。近年来,各地高校纷纷购入了多种大型精密测试仪器,这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实力及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同时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很好平台。
为了让这些器设备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学校开设了与这些仪器设备相关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但由于大型精密仪器价格较高,仪器原理和操作过程复杂,需要工作人员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经过培训后才能上机操作[1]。而本科生由于其自身学识不足及操作能力的差别,没有更多机会深入了解、使用这些仪器,学生的学习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实验课走马观花,使这些大型的精密仪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方面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为了改善目前大型精密仪器教学及使用的实际状况,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实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和谐统一,经过几年的探索,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改革课堂理论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因此,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不同的仪器设备具有不同的特征,代表不同阶段的学科特色,在学生教具中有不同的实践意义。因此,必须设计合理的方案,综合利用多元化仪器设备,让学生不仅掌握教学大纲的基本知识,并接收学科前沿的知识和研究方法。这需要教师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和时代特征,灵活选择学习内容和教学侧重点。只有具备熟练的实验操作经验和丰富的项目经验的教师,才能在教授大型精密仪器时有的放矢,指导学生获得正确的分析数据,并对错综复杂的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处理,从而获得准确可靠的有效信息。
目前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新仪器新设备层出不穷,教师的教学内容也要不断更新。结合各种仪器的进展,通过聘请有实际操作大型仪器经验、在各个领域有专长的教授和学者为教师和学生举办学术讲座,将最新的分析仪器、分析方法以及在科研最前沿领域的应用介绍给学生,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最前沿的科技动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与学校的办学方针及学生的培养方向相结合,紧跟时代的需求,贴近就业环境,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建立立体式实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建立对科研的兴趣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育,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与低,因此,解决好当前大型精密仪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2]。
目前,大型精密仪器的实验教学,一般属于验证性实验。实验时学生分大组进行,内容主要是学生观摩实验,实验教师演示仪器的操作过程,介绍仪器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对简单样品的结果进行分析。这种实验教学过程学生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走马观花,实验的价值很小。另一方面,大型精密仪器开机成本很高,保证每位学生都操作不现实。
针对实验教学中的这些缺陷,提出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立体式的实验教学体系,功夫下在平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尽早接触科研,在进行科研训练的同时不断深入了解应用这些仪器设备。
对一、二年级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提出并实施“科研立项”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跟随专业教师进行初步科研训练,鼓励学生提出实验题目、应用背景、实验内容、所用仪器等;指导教师与学生讨论后,根据其实验过程列出所需使用的仪器设备及次数并监督实验的进展,在实验完成后帮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使学生了解科研的流程,激发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理论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高年级的学生,在专业知识已经巩固的基础上,通过设立涉及多个专业多个研究方向的开放性、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大胆提出实验思路,实验室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经费支持,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把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学生讨论,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想法和科研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兴趣点,为毕业设计环节的进行提供很好的基础。
3 加强毕业设计环节实验支撑,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阶段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检验和再提高的时期。经过前期的科研训练,在毕业设计阶段,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是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集中体现的时期[3]。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搭建实验台架、进行实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等过程,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科研训练。学院要尽量多地给学生使用这些大型仪器的机会,并且对一些专业知识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培训后,独立对大型仪器进行操作。这样在减轻实验教师压力的同时,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另外,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体现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工作基础上。现在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四学年,这时专业课的学习基本结束,学生为考研、找工作等事情困扰,在毕业设计进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情绪易受影响等问题的困扰。指导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管理和督促,跟踪实验进展,经常关心学生,及时解决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4 优化大型精密仪器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
目前高校对大型精密仪器的教学和实验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实验教学的时间比理论课程的课时要少得多[4]。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尽量多地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出问题,这就需要增加实验教学的课时,加大实验教学的投入。另一方面,由于大型精密仪器的特点以及仪器管理的需求,这些设备通常实行封闭式管理,即除了在规定的时间之外,其他时间允许学生使用仪器进行实验和测试。使得学生更加缺少将某些创新观念进行实践、验证的机会,创新能力的发展自然受到限制。
因此,在提高教学人员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要改进教学人员的配备,增加教学人员的数量,增加开机时间,让这些设备尽量多地为学生服务。这样,通过实验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得到保障,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够得到提高。
5 结语
利用大型精密仪器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耐心引导的过程。这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紧密配合才能实现:学校提供良好的大型精密仪器的管理制度和科研环境;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不断提升自己,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陶文宏,王英姿,杨中喜,等.关于大型仪器实验教学的思考:以《现代材料测试方法》实验教学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8):182.
[2]梁惠仪,林来兴,张艳玲,等.完善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