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团队管理基础知识

时间:2023-10-05 10:40:28

导语:在团队管理基础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团队管理基础知识

第1篇

关键词:CDIO教育理念;软件测试技术;教学模式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工程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技术、技能型人才。但一直以来国内的工程教育都不尽如人意,特别是高职工程类专业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依赖性强、抗挫折能力比较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本课题将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规律和特点,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理念,结合高职学生能力形成规律,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研究高职工程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相关问题。

一、相关理论基础

“CDIO”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能力成熟度模型”是针对软件开发组织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的评估体系。国内外研究表明可运用于教学过程等能力成熟度的评估,有助于为教育机构顺利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

“基于3级项目的课程体系”是指每学年都有一个具体的1级项目,以小组形式合作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设计、创新、协调、沟通和领导能力;每个课程群都有一个2级项目(综合性的课程设计),把相关联的课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关联的知识群,强化实践意识;每门课程对应一个3级项目,主要加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加强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包括监控目标及标准系统、教学监控运行系统两部分内容。高职院校除对教师、学生、教辅人员实现校内实时监控外,应吸收用人单位参与对教学全过程动态监控、分析和教学质量评价,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学校满意。

(一)监控目标及标准系统。教学监控目标及标准系统包括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学生课程作业商品转化率、专业教师社会服务项目完成率作为监督目标;以就业率高、起薪高、企业满意度高、社会评价高为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系统。

(二)教学监控运行系统。1.专业文件。主要包括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课程项目。通过对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的调查与预测来监控专业设置情况,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专业设置情况进行论证,做到“以需定学、供求对路”。通过《社会人才需求调查表》《毕业生追踪调查表》等方法,监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否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高技能型人才。通过修订高职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设计、修改三级课程体系相应教学项目,实施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材等教学文件的监控。

2.日常监控。日常监控制主要由教研室组织和实施,包括对任课教师实施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为保障正式授课效果,教研室要求新进教师在每门课上课前一个月进行试讲,每周二下午组织了任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督促任课教师必须在每章正式上课前完成教案编写。

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监控。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任课教师每章上课前一次课布置了预习任务,并在上课时进行抽查;学生上课时,必须记笔记,同时为巩固章节所学知识,每章正式上课后布置了一定作业,并及时进行批改和信息反馈;为了解学生学习心态和情况,拉近与学生的感情,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解决学生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稳定学生,提升信心,建立了教师访谈制度,教师必须每周进行学生访谈活动,同时,为了解班级动向,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关心学生的生活,明确班级纪律,任课教师每月须参加一次班会。

对学生的监控,需要任课老师、辅导员和学生家长、教研室配合,任课教师需要记录学生完成课程项目(三级项目)任务情况,包括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教研室要及时监控教师提交上课学习状况欠佳学生名单,不提交作业及测试不达标学生名单;任课教师要积极协助辅导员组建班委,组织参与班会及学生活动;对于平时上课学习状况欠佳学生、不提交作业及测试不达标学生,任课教师、辅导员应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并对这些学生进行访谈,监督他们持续改进学习状态和效果。

3.激励与唤醒机制。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教研室完善了激励和唤醒机制,实施了课前6分钟制度,每次上课前要求两名学生进行演讲,演讲完毕由教师和学生进行点评;为了提升学生的情商,专业定期举办了各种演讲比赛和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让学生懂得团队合作,持续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环境氛围,每个阶段学习完毕后,专业组织开展了技能竞赛活动。

4.阶段监控与评估。评估指标。学生能力评估具体指标,包括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团队工作和交流、职业能力、系统整合能力四大部分,具体评估指标如表1所示。

序号 考核指标 问题描述

(一) 基础知识和技能(JC)

1 相关科学知识 公共基础课考核

2 核心工程基础知识 专业基础课考核

3 高级工程基础知识 专业核心课考核

(二) 团队工作和交流(TD)

1 团队交互、沟通 项目训练中是否与其他成员交互

2 队员交流 集体讨论是否愉快

3 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是否对自己学习有帮助

4 交流方式 项目训练中主要的交流方式

(三) 职业能力(ZY)

1 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否顺利完成分配任务的设计工作

2 查询相关书刊或者电子文献能力

3 个人能力和态度 能否顺利完成任务的代码编写工作

4 自省个人的知识、技能、态度能力

5 学习能力

6 能否顺利完成分配的测试工作

7 承受工作压力的能力

8 时间资源管理能力

9 主动规划个人职业的能力

10 外语能力 英语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

(四) 系统整合能力(ZH)

1 系统的构思与工程化 综合运用工程知识完成项目的能力

2 实验和发现知识 项目的部署、调试、维护工作

3 系统思维 能否顺利实现项目使用说明文档撰写

表1 学生CDIO能力评估指标

其中,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相关科学知识,相关科学知识核心工程基础知识,高级工程基础知识;团队工作和交流包括团队交互、沟通,队员交流,团队合作,交流方式等方面;职业能力包括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能力和态度,外语能力;系统整合能力包括系统的构思与工程化,综合运用工程知识完成项目的能力,能否顺利实现项目使用说明文档撰写。

评估方案。针对学生成熟度模型和3级项目课程体系,设计了基于成熟度模型的高职院校学生能力评估方案,该方案包括构建过程域,成立评估组,实施评估及过程控制等四个过程,从学生入学后开始到就业前结束,由评估组分别对照基础级、认知级、专业级、应用创新级等四个成熟度级别的能力标准,从“基础知识和技能”“团队工作和交流”“职业能力”“系统整合能力”等核心要素入手,对高职学生能力进行评估,课程级(3级项目)评估由任课教师组织实施,1、2级项目评估由专业教研室组织实施,并及时组织教师、专家实时分析评估数据,找到制约因素,督促学生改进能力弱项,督促专业持续优化培养方案、教学资源。

三、信息收集处理反馈

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在进行监控和评估学生能力的同时,专业教研室及时收集、总结了监控数据,并对教学计划,教学方案进行了调控,督促部分学生改进了自己能力弱项,从而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一)监控数据收集。日常监控数据。日常监控主要在2015级新生中实施,任课教师是日常监控的主要实施者,包括记录学生平时预习,上课做笔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向教研室提交相关表格包括作业完成率统计表、作业缺交学生名单、作业提交速度排行榜、教师学生沟通记录,从而动态监控学生保质保量学好课程项目。

阶段监控与评估数据。阶段监控由教研室组织教师和企业专家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估,深入学生项目实习环境,参考学生自评、互评数据,通过走访、审查,综合评估每位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是否达到了学生能力成熟度级别中1、2级项目的能力目标,从实践结果来看,学生自评估数据与专业组最终评估数据基本一致,大部分学生能意识到自己的能力缺陷,并能主动制定改进计划。

(二)监控调控系统。内部微观调控。从日常监控数据来看,由于15级使用阶段式授课,每门课每周开设12节,部分课程如HTML大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课程任务,专业组调整了授课进度,并修订了教学计划。从阶段监控,能力评估中反馈信息,在项目训练中,由于每组人数太多,部分1、2级项目分组人数多达5分,不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教研室确定以后项目分组人数不超过3人。

外部宏观调控。外部宏观调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对教学全过程动态监控、分析和教学质量评价,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学校满意。外部宏观调控主要由学校毕业生、家长、用人单位、企业行业、校友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对教学结果进行质量反馈,专业组收集到了部分数据,如应加大网站前端程序设计比重,部分学生编码能力强、抗压能力弱,根据反馈信息,教研室修订了教学计划,新增了PS、Jquery等新内容,完善了职业训练课程体系,加大了对学生抗压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借鉴CDIO 理念和CMM能力成熟度模型及设计的三级项目课程体系,对高职工程类专业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和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督促学生改进了能力弱项,督促专业持续优化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工程应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养,对学生毕业走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熊华芹.高职院校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析[D].南昌大学,2013.

[2]许统德,刘朝晖.论新教改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05:141-142.

[3]黄敏高.高职“双主体”育人教学质量评价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5,11:12-13+16.

第2篇

本人性格开朗活泼,兴趣较为广泛,待人真诚。在校所读专业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平时喜欢多动手和看看书,动手能力较强,并在校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自考专升本的商务管理课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校期间曾获院一等奖及各种荣誉称号。曾担任系文艺部部长及班团支书一职,在工作上认真负责,在学习上也丝毫不敢怠慢,在生活上也有激情活泼的一面。大学这三年我没白来,至少我学到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我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让我在竞争中处于一定的优势。

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用于承受压力,勇于创新;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纪律性强,工作积极配合;意志坚强,具有较强的无私奉献精神。

本人性格开朗、为人诚恳、乐观向上、兴趣广泛、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管理策划与组织管理协调能力。

吃苦耐劳,友善,待人真诚,富有责任感,积极进取;具备团队协作的精神,追求完美,工作认真执着;积极集体活动,喜欢篮球。大学三年多的时间里培养了自学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有较好的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

本人在大学期间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还涉猎部分课外的知识,开阔视野,增强知识面;与此同时,本人还积极参加社团及班集体的活动,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能迅速地适应各种环境,为贵公司创造更好的利益。在实践期间,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各位前辈,总结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同时培养了吃苦耐劳、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性格乐观开朗,做事勤快,认真,踏实,为人随和,好相处,爱学习,高中当过两年班长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熟练使用CAD Office 喜欢户外运动,爬山,打乒乓球,篮球,骑山地自行车外出旅游等

性格开朗,但坚强,做事能持之以恒,不畏艰险,善于与其他人合作,团队意识强,谦虚求学,学习能力较强,人际交往能力强,能很快的融入新的集体,但人无完人,我还有地方需要改进,在面对大事时比较的犹豫,不够坚决。个人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喜欢运动,打篮球,乒乓,羽毛球,踢足球等等。

性格开朗,乐观向上,是一个相信明天会更好的人。工作责任心和团体意识强,作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足球队长尤为体现性格坚韧,办事有毅力,面对难题能沉下心攻克难关动手能力强,善于在实践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自信心强,思想活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于其中。

本人性格开朗、思维活跃;待人真诚;对工作充满热情,任劳任怨,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善于交际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较好的学习能力。在假期中,做兼职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学习中,虽不是名列前茅但对基础知识也基本掌握完好

第3篇

【关键词】 软件开发 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不同的软件和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各项技术的不足和发展程度不够,我们在此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软件开发创新能力发展不足是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主要困境。这些技术创新阻碍禁锢了我国的社会发展。提高软件开发能力和投入产出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特别是软件开发技术在我国发展面临着诸多技术阻碍和科研投入不足的问题,更加需要我们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发展。

软件开发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主要取决于我们对于其中主要矛盾和关键要素的掌控程度。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性要素对于整个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的要素有:计算机基础知识,自主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运用能力。上述这几条是实现软件技术进步的关键要素。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出现于1946年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现之初主要是为了实现军方的联系和巩固国防的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他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特定的领域,而是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技术在如今的发展已经处于中期阶段,许多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已经相当先进,运行效率高,计算速度快的特征使得这些技术已经成为我国技术发展的主要依托。我国的计算机技术起步较晚,发展速度慢,自身的发展基础和实践经验都不够丰富。因此,我国的软件开发技术相对落后,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软件开发资源作为我国计算机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实现我国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只有熟练的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才能够在运用的基础上进行软件开发。计算机基础知识是经过实践的检验,并且在实际需要中不断地改进之后才最终形成的理论,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资源开发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等理论知识。这些主要的理论知识都是实现转变和创新的主要理论依据。

二、主创新能力

软件开发能力实际上主要取决于团队和群体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理论发展和进步的源泉。因此,只有具备了自主创新能力,才会在当前的环境下提出更多的疑问,并且能够应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来解决实践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会真正的促进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目前,我国的CPU技术依然处于落后阶段,中国国内自主开发的CPU处理效率低,运行慢。刚刚诞生就意味着即将被淘汰。可以看出,我国的技术创新动力和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造成我国计算机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低下,总是因循守旧,不能够自主的进行技术创新开发。

因此,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创建创新型国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软件开发领域的自主创新思维和能力将会引领世界范围内的变革和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实际上是一种非常规的视野和思维来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就为现实问题的解决增加了新的途径。

三、团队合作能力

技术共享与成果交流是实现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着庞大的计算机系统和复杂的软件难题,一个人的能力在这样庞大的任务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只有加强团队合作和交流,实现发展环节无障碍才会促进团队内部的成长和进步。面对复杂的软件开发问题,只有加强任务的分配和团队内部的交流沟通才会提升发展效率,少走弯路。

四、接受和运用能力

软件开发的速度越来越快,新产品也一直处于不停的更新换代之中,面对这些复杂的变化,我们作为软件开发专业工作者,就必须要具备解读和理解运用不同的外来技术的能力。

第4篇

在新的一年里,学校团支部将继续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我校工作大局,以更新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去。在抓好基础工作和常规活动的同时,突出做好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夯实一个基础,即团队组织建设;二是抓好两项教育,即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培育两大载体,也就是’迈好青春门,走好成人路”和“三个现代”为主题的教育。 

    一、夯实基础,实现学校团队建设新突破 

    学生团员是我们学校团组织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抓好学生团员的管理是我们做好团队工作的着力点。在过去一年的团队工作中,学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团员,成为我们学校团队工作的中坚力量;但从中我们也发现了团员中存在的不少问题:如团徽配戴不规范,团员的意识不明确,团的基础知识不熟悉,班级团支部凝聚力不够强,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们团队工作开展的力度与效果,因此,在新的一年里,很有必要的建全团的组织基础作为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通过加强团队基础知识的学习,增强班级团支部的凝聚力,加大学生干部的培训力度,拓宽团的工作领域,以团带队,团与队之间活动互相渗透,加强团队工作的一体化,争取在团的建设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二、加强思想感情道德教育界和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心理健康程度和能力素质不平如何,将直接影响今后晋江的发展状况。培养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心理的一代新人,我们学校团队责无旁贷,要切实发挥团队自身的组织优势和活动优势,切实把晋江的新一代教育好,引导好。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直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围绕新一代文明人为目标,广泛开展希望工程、手拉手互助活动,突出活动的思想感情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习惯,引导他们自觉追求良好的现代生活方式和风尚。 

    同时,要密切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辨别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帮助他们学会宽容、坦诚,学会互助、友爱。要注重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帮助他们养成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的个性,促进青少年学生各方面的健康成长,为提高综合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主题教育,推动团队工作 

   “迈好青春门、走好成年路”是中学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团队工作的一个很好的主题活动。针对青少年的具体实际,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18岁成人公民素质的目标,赋于更加鲜明的时代色彩,使活动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睥的需求与特点。同时把活动开展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相结合,晋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实践相结合,让青少年学生明白成人意味着光荣与责任,作为在校生更应端正学习目的和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和志向,努力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00七秋团队工作安排月程表: 

九月份: 

1、做好本学期团队总体工作的安排 

2、开展教师节、中秋节系列活动(板报评比、参加镇活动) 

3、训练初二年新长旗手 

十月份; 

1、庆祝58周年活动 

2、加强团队建设开设XX年秋团校,吸收入团积极份子 

  

十一月: 

1、配合学校做好运动会工作 

2、成立三年各班团支部并召开半学期工作小结会议 

3、团队干部培训班 

4、“迈好青春门,走好成人路”主题讲座 

十二月: 

1、辛兴第二初中校园十佳歌手比赛 

2、“新世纪中学生形象”主题演讲比赛 

元月份: 

第5篇

关键词 CDIO 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0 前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强,国与国之间所面临的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高校培养的人才目标已从单方面的个体学识和经验,发展到注重人才的合作与沟通、创新与决策能力。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创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开办多年来存在着重理论学习,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强,团队协作和综合能力训练不足,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不鲜明等问题,更需要进行教育观念创新和教学模式改革。本文从21世纪新型人才观出发,借助CDIO的教育理念,在旅游管理学科培养目标能力结构框架的指导下,结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特点与优势,确立了本科教育的培养理念和目标,构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和实验教学方面的改革和实践。

1 CDIO教育理念的引入

CDIO 指以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为四大环节的工程教育理念,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专题研究组于2004年提出,旨在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到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研发到运行、终结的全过程中,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的理论、技术与经验。CDIO包含的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参与新产品和新系统的开发和运行、认识技术研发对社会的战略意义的三大总体目标体现了创新的教育思想,受到美国、加拿大和其它华盛顿协议国家职业工程师组织的普遍认可。国内外的经验表明CDIO的理念和方法不仅适合工科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改革,对文管类学科的教育教学也有宝贵的借鉴价值。首先,CDIO“做中学”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式和启发式、互动式、交流式、网络化、全方位的教学方式与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应用性复合型”的本科毕业生,形成知识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模式。其次,CDIO关注学生的团队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强调通过团队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对于培养管理人才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CDIO注重各环节的实践与创新,国内部分高校实施的“3 + 1”创新教育模式体现了较高的先进性、实效性与优越性,培养的毕业生以其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技术能力与良好的综合素质获得企业的高度好评。实践证明,CDIO的教育理念对社会科学领域的旅游管理专业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培养旅游管理人才具备更扎实的基础知识、更宽口径的知识类型、大力提高旅游管理的实践能力和有效的团队工作能力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2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CDIO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从2008年起,围绕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开展的CDIO教育教学改革,旅游管理专业团队深入研究了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结构、实践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构建起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教学体系,并通过实施“校企联合、国际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多通道”培养途径,着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首先,专业教学团队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很强的特点,深入研究了CDIO改革模式与“%i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契合度与兼容度,并根据国务院2009年提出的“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融入了CDIO理念,从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角度,以专业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根本,进一步对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并结合社会及行业需要,围绕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增设了人才培养标准,构建了新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质量管理建设融入教育教学一体化培养体系之中,深化和丰富了“%i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如图1所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构建的CDIO模式下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成长平台,从培养目标看,由原来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更加切合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本专业深化了基于CDIO的人才培养定位、教育教学一体化的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立足于国际化办学方向,紧密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需要,发挥我校信息技术学科优势,注重多学科交叉与融合,通过建立完善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熟练应用旅游信息技术、英语口语的专业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毕业生将更加具有“专业技能、有社会意识和有企业家敏锐性,能在越来越依赖于复杂技术系统的环境中保持高效、创新和卓越”的职业精神。

在课程体系方面,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是“知识-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本专业团队调整深化了原有的认知型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其构建路径包含三种基本方式,即:垂直组织(课程知识的先后递进关系)、水平组织(课程知识的横向统整关系)、混合组织(水平与垂直的融合)。这种课程体系结构的优点在于较好地结合了大学生认知结构和认知特点,有助于学生连贯性、逻辑性地学习知识并逐步提升应用能力;不足之处在于专业课程设置中不是完全按照行业或岗位需求进行系统设计,会造成一些课程知识重复讲授,使学生知识面狭窄、综合创新能力弱。专业教学团队积极探索构建基于CDIO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的课程教学体系,在调整后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中,围绕每一个课程群应达到的教学目标,组合关联体系,进一步强调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知识综合化、课程模块化、教学多样化、场域开放化、考核全程化” 特点。课程体系将知识-能力-素质全程化培养集成一个整体,为学生提供来自真实旅游世界中产品和项目系统的CDIO过程环境(构思-设计-实现-运行),把学生培养成能够掌握更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知识)、领导旅游产品或旅游目的地系统开发设计、规划或运营管理(能力)、理解并有兴趣探究信息技术发展对旅游业战略影响的重要性(态度),为地方旅游业发展培养一批具有旅游信息化职业素养的专业人才。

在实践环节,本专业团队按照“入门认知-基础应用-综合应用-创新应用”构建起“四段梯级式”实践教学体系,对增强学生行业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国际化视野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图2所示,该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具有按照不同年级阶段的梯级式目标实践学习环节,明晰了师生教学与学习过程,为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学习经验,增强行业认知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国际化意识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起到了推进作用。

此外,在校企合作、国际合作、产学研合作方面,本专业在国内外建立了20多家专业实习基地,与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建立了酒店-迪斯尼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与美国万豪酒店集团建立了定制化培养方案;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开展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8年,共推进了9项教学科研项目。与四川省旅游局、省林业厅、都江堰市旅游局、都江堰市商务局、雅安市旅游局、名山县旅游局、阿坝州旅游局、九寨沟景区管理局、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理县旅游局、茂县旅游局、汶川县旅游局、攀枝花市商务局、西昌市旅游局、达州市旅游局等地方政府及部门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政府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实践促教学、科研促教学的教学合作运行体系。 (下转第152页)(上接第149页)

第6篇

关键词:通用管理能力,培养,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工作重心集中于职业特定技能的培养。相当多的职业(或工种)都制定了国家标准,并开展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这些工作对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建设有重大影响和意义。但是,另一方面,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却忽视对通用管理能力的培养。一、通用管理能力概念 通用管理能力是不同职业群体中体现出来,具有共性的管理技能和管理知识要求,超越了某个具体职业(市场营销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特定知识和技能,一切管理者应当共同具备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才干。

实际上,通用能力的应用范围,要远宽于职业特定技能,它们是相同或相近职业群中体现出来的,具有共性的技能和知识要求。它们往往是人们职业生涯中更重要的、最基本的技能,因此具有更普遍的适用性和更广泛的迁移性。二、通用管理能力体系构成(一)通用管理能力体系简介 目前我们把通用管理能力归纳成四种主要功能模块,即:自我发展管理、团队建设管理、资源使用管理、运营绩效管理。通用管理能力结构模块体系正好契合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知识分子与士大夫阶层的人生诉求的途径。即:修身——个人——自我发展管理;齐家——团队——团队建设管理;治国——资源——资源使用管理;平天下——运营——运营绩效管理。

(二)通用管理能力体系的结构模块

1、自我发展结构模块 无论作为一名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首先应当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胜任管理职责或岗位职责。在自我发展的模块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就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方面是自我能力的提高,包括管理自我的能力和领导他人的能力;其二是与他人交往能力的提高,包括沟通能力和谈判解决问题的能力。2、团队建设结构模块 管理者必须具备组织和号召团队的能力,能够带动一个整体共同合作完成任务或目标。论文格式。而对于个人而言,应该感受到团对的重要性。该模块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管理者更高速、有效地去实现团队的目标。 3、资源使用结构模块 具备基本素质并且建立了支持性工作团队之后,组织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资源,管理者能否有效使用各种资源是决定工作效果的最重要因素。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管理者提高管理能力必修的课程。该模块首先强调资源配制在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然后讲述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员工招聘(人)、财务管理(财)、工作环境(物)。4、运营绩效结构模块 作为企业中一名管理者,必须具有运营管理方面的能力。为了做好组织的运营,必须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必须注重客户和质量的,这是企业占领市场和成功的关键;二是必须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即做好变革和创新的工作。做好这两方面工作的关键是正确高效率的决策,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把每个项目圆满完成。

(三)整体模块架构

以上几个模块之间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着密切联系,我们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企业管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通用管理能力整体结构。包含一名求职、就业者所应具备的相关的通用能力。三、学习通用管理能力的意义

(一)学习自我发展结构模块,培养自我管理能力(1)提高学习规划能力,掌握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 自我管理能力是管理者综合素质的基础,也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持续的学习,而能否学习到有利于自己职业发展的知识和经验取决于对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规划。有了正确的目标和计划之后,还必须能够正确高效地利用时间。因此,该部分内容更加注重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个人对于时间的管理能力规划与培养。(2)培养商业意识,获得有效领导能力

良好的综合素质是管理者具备的,但即使具备不错的管理经验,如果不能完全融入组织中,不能领导和号召下属完成任务,就不能说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合格管理者必须是一个具有高超领导能力的人,为此他必须具备一定的商业和经营意识,也必须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掌握一定的领导技能和领导方法。这一部分的目的在于帮助管理者具备并有效提高领导他人能力。

(3)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技巧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一个管理者取得事业成功的保证。口头交流是日常生活的主要交流方式,在组织环境中,传达信息的最主要手段和形式则是会议、书面交流和当众演讲。这几种沟通形式是组织中信息交流和决策的基础。论文格式。

(4)运用沟通能力解决工作中与人交往的问题

工作中与人的交往包括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其中对外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谈判;而对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二)学习团队建设结构模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1、理解团队内涵,发挥团队效能

管理者首先需要对团队的概念有基本了解,需要帮助团队成员学习和发展,这一切都是为了促使团队成员共同合作以实现团队的目标。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管理者必须掌握激励团队成员的方法和技能。只有有效的激励,发挥团队成员的潜力,才能够使团队成员的工作和表现更加出色,更好地实现团队的目标。团队管理的基础是掌握关于团队的基本的理论和概念。通过通用管理能力的学习对将帮助管理者了解团队建设的基本知识,从内部和外部去了解团队,认识团队成员分别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在熟悉和掌握团队角色之后,能够维护或提高团队水平。只有掌握了关于团队的基本知识,管理者才可以有效提高其团队管理的能力。2、注重团队学习,提高团队水平

团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可以得到发展。管理者应该掌握如何促进团队学习的。团队学习实际上是团队成员学习的综合体现,所以员工的学习及发展直接关系到团队。除了通过员工自发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之外,管理者还要积极地支持鼓励学习和培训,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供更为实际的学习与机会,使员工的学习更具系统性,所学内容更具实用性。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团队学习,使团队成员得到发展,从而提高团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3、确定团队目标,完成团队任务

管理者掌握团队管理能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团队目标,而团队建设和团队学习是实现团队目标的基础。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团队目标,首先必须学会如何确定团队的目标,并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确实可行的计划,最后则需要弄清楚怎样才能顺利完整地执行实现团队目标的计划。从而实现管理者更加有效地在工作中帮助团队成员有效实现目标,完成任务。4、激励团队成员,激发团队潜能

团队建设和实现目标需要团队成员高度的投入。对于管理者来说,则需要掌握如何激励团队成员的方法。管理者应有效提高对激励的认识,掌握激励方面的一些方法及技巧。通过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运用这些技巧,管理者将极大程度地提升一个优秀团队的价值顺利完成团队任务。(三)学习资源使用结构模块,培养使用资源的能力 1、学习资源配置的相关能力

我们都知道,一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人、财、物三个基本条件,如何配置好这些资源是重中之重。资源配置是资源使用管理的核心。只有把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合理的配置使用才能使资源运用效果最大化。论文格式。通过对资源配置的认识与学习,帮助管理者提高使用资源的能力,借助工作环境中的有利因素,顺利完成管理任务。

2、提高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

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技能。管理者应该具备为企业挑选合适的人才、保证人员充足和使员工能力得到更好发挥能力。通过本部分的学习,管理者能够掌握人力资源招聘中各种技巧和方法,提高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3、获得并掌握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

正确的财务预算和分析能够降低组织的成本,减少资源浪费。管理者应具备基础的财务知识。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包括成本、预算和财务分析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管理者能够阅读和使用工作中用到的各种基本财务报表,从而能够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决策。4、重视工作环境,减少公司遭受损失的机会

重视职工的工作环境,将能够减少公司遭受损失的机会,减少由于事故和风险对企业资源和员工造成的对工作的影响。管理者必须明确保证员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性,必须了解国家有关员工健康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提高管理者判断事故、评估风险的能力,有效规避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四)学习运营绩效结构模块,培养科学决策的能力1、满足客户需求,改进产品质量

质量是组织生存的根本,因而质量管理也是一个管理者所必需的管理技能之一。运营管理的核心是质量。为了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组织必须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2、具备创新意识,促使变革进行

变革与创新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所有的管理者都应该具备适应变革和不断创新的素质。如何对变革做出正确反应,如何做出组织变革的计划,并领导组织变革的进行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管理者应该能够更好地应对环境提出的变革要求,为组织长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学会科学决策,提升管理能力

企业如果在质量管理和变革创新管理方面都具备了一定能力的话,就奠定了长期高效发展的基础。但企业顺利发展的关键和前提则需要管理者具备科学的决策头脑和正确的决策过程。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组织的发展,决策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4、学会项目管理,提高运营绩效

科学的决策尽管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决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而项目管理是一个管理者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为了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和工具。管理者应当学会如何通过项目管理来提高运营绩效,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和计划。项目管理的内容包括项目启动、项目可行性分析、制订项目计划、项目控制监督等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管理者能够有效提高项目管理的能力,从而提高组织的运营绩效。

参考文献:

1、Karen Holems Corinnel Leech等著天向互动教育中心 编译 个人与团队管理(上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8月2、Karen Holems Corinnel Leech等著天向互动教育中心 编译 资本与运营管理(上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

第7篇

要使学生通过大学专业课程,全面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并关注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就需要在专业课程的教法和内容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和以多媒体网络为代表的电教资源,为大学专业课程的调整和改革提供了解决方法和技术基础。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新方法、新资源,使得大学专业课程互动教学的实行更具成效,是众多大学专业课程教师关心和探讨的话题。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创设情景”功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不论是人文专业,还是理工专业,其专业课程的目的都在于培养学生对于专业技术能力的掌握。即学校通过对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教学,能为社会提供技术型、实用型的专业性人才。而作为需要突出实践性的课程,如何在现实的条件下模拟出最近似的专业实践环境,以进行互动式、培训性质的技能教学,是广大专业课程教师所需解决的问题。

以往的专业技术教学,多是通过教师在实体模型、图纸资料等教学资源前的耐心讲解而进行的。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实体模型、图纸落后于社会现行标准,直观表现程度不够等问题。而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提供更好地模拟实践的效果,因为多媒体及网络教学资源有其天然的、效果明显的“创设情景”功能:它通过大信息量,以及形、光、声、色等表现方法,作用于学生的客观感官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紧张的学习变得更为轻松化和直观化。同时,多媒体网络资源还可以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创造良好的气氛和环境。除了不限时间空间的互动式交流和沟通外,大量的网络资源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来源,对其专业观点思想的形成也是颇有帮助。此外,新兴的多媒体电脑网络资源还能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低成本平台作用。例如机械电机专业的学生就可以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设计软件进行实践创新活动等等。最终,学生通过这种良性的互动,在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获取最新的专业技术动态,使专业技术与社会实际联系更紧密。

二、创造性地设立项目小组,以团队竞争性进一步推动互动教学的实行

区别于以往老式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的革新之处在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取知识。学生既能提升学习效率,其专业素质也能获得相应的提高。由此可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展互动教学的重要前提。

如何正确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正确地引导学生的专业方向呢?以往学校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鼓励,多是通过发放奖学金、评选优秀学生等有限手段实行的。姑且不论这种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只提倡专业基础知识的鼓励方式是否过于片面化,就这种鼓励方式的后果而言,导致学生过于注重实际。

个人建议:创造性地设立团队项目小组,以团队的竞争性进一步推动互动教学的实行。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组建团队小组进行模式,在竞争中激发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1.构建团队小组。

这种团队小组的建立,可以通过在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中长期观察和成绩对比,将性格、能力各异的学生按照一定的团队组合模式进行组合,并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专业课题的牵引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专业课题论证、分工等实践和操作执行。而互动教学的组织方式上,则可以根据各小组的研究结论和成绩做出评比,并附加一定的奖励,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以这种团队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式的专业课程教学,既能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为坚实的专业技能和认识,也可以适当地减轻教学负担,更多地投入到对学生专业思想的培育和沟通上。

2.开展年级、院级甚至校际的团队竞赛活动。

班级、年级内竞争性的互动教学,可以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进行比较简单的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的培养。而院级甚至校际的团队竞赛活动则不是简单的对于团队小组竞争模式的放大,这种级别的团队竞争更加宏观和激烈。各校际的不同教师所带领的团队,其专业教学实践水也可以因此得到全面的评估,从整体意义上了解学校对于专业技术实践教学的理解和发扬。同时,这对于整个学校的竞争性学习风气也有相当的促进意义。当然作为教师,也可以在这种活动中相互学习,获取教学经验和研究题材。

三、专业课程教师的跟进与加强,持续有效地增强专业课程教学效果

在大学专业课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和操控者,其对于专业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必须有针对性地改变教育思维和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努力,更新观念,才能更好地完成整个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跟进加强:

1.知识结构需要有针对性的拓宽。

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必然导致教学知识的综合性,这就需要各专业教师在以往的强调学科本位的教学基础上,改变仅在本门学科钻研而形成的固定思维方式,从多角度、多层次的方向考虑竞争性所带来的效果和如何增强这种效果。专业实践能力相关的各种知识类学科,都应该进行相关的学习与综合。做到思维模式上的多样化和深层次化,能够为大学专业课程教师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也能更好地提升互动式教学的效果。

2.组织管理能力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强。

组织管理能力是有效落实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关键。互动式教学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竞争性小组活动强化了活动的开展和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设置,活动的形式也较于以前单纯教授知识的方式更为激烈和多样性。所以,这对于教师的掌控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合理、激励性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教师所必要的团队管理能力及竞赛的评价体系就要及时跟进。因此,培养教师制定适于管理的活动规则、细化的评价表等能力,力求使评价体现活动公平、公正,同时带有竞争性和激励性,是确保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效果,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关键。

3.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等活动更为重要。

第8篇

 

基础医学概论作为一门涵盖学科广、整合难度大、教学组织难的新课程,迫切需要一支高效能的教学团队来规范和创新课程建设,以圆满完成人才培养的最终任务。

 

一、教学团队的内涵

 

斯蒂芬·罗宾斯认为:“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乔恩·卡森巴克和道格拉斯·史密斯认为:“一个团队只有具备共同的承诺和目的、统一的绩效目标、技能互补、相互问责等四个要素,才能发挥其真正的功能。”。教学团队正是将人力资源管理的这些理论,运用到高校的教研中引申而来。目前,教学团队的内涵有了越来越丰富的诠释。我们也尝试提出其内涵:教学团队是以人才培养为终极任务,以课程建设为具体目标,由技能优势互补、目的责任统一的教师组成的正式群体。

 

二、教学团队创建的必要性

 

1.教学组织的需要

 

基础医学概论是一门供医科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了解医学全貌,掌握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的新兴课程,其内容涵盖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单一的系或教研室无法胜任教学任务。跨多部门、多学科临时组织教师共同授课,又会出现任课教师沟通缺乏、知识衔接较差、教学内容深浅度把握不足、教学环节易脱节、课程考核成本高等问题。组建长效的教师队伍成为该课程教学组织的最好选择。

 

2.课程整合的需要

 

基础医学要在非医学类专业学生有限的学时内发挥优势,就必须对基础医学各学科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为此,我们将10余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以系统为单位”、“从大体到微观”、“由结构到功能”、“自正常到异常”进行重组,加强学科间知识连接,避免赘述重复内容,真正做到减学时而不降质量。然而,临时拼凑任课教师,课程整合研究难以深入。组建专门的教学团队,成为推进该课程整合的有力保障。

 

2.教师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门新兴的整合性课程,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学生需求多样化,仅凭教师个人的学习和探索是无法满足发展需求的。“如果想要在实践中成长,我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达到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由同行所组成的共同体,从同事那里我们可以更多的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学。”教学团队正是这样一个教师共同体,它搭建了一个知识技能互补而任务分工协同的交流平台,让教师打破学科界限,站在基础医学的全局观上思考问题,实现不同学科间的知识交流、衔接、澄清与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教学团队的建设策略

 

1.目标建设

 

清晰的、明确的、有吸引力的共同愿景,是团队成员通力合作的前提。在本课程整合的教改路上,我们制定了教学团队长远的发展规划,并分阶段树立了建设目标,每个目标都建立在团队任务与个人发展“双赢”的基础之上,使教学团队的共同愿景具象化,变得操作性更强。

 

2.结构建设

 

教学团队对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评价最终归结为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成果的滞后性和教学成果作用发挥的潜在性,不易量化评估。所以,教学团队更要注重长远性和稳定性的建设。我们优选教学经验丰富的、知识系统娴熟的、教研热情高涨的、教改见解独到的教师组建教学团队。团队成员的专业覆盖基础医学的各个学科,在年龄、职称、学缘上保持一定的梯次性,而团队带头人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在选拔青年教师加入团队时,严格跟组备课、听课、试讲等培养程序。

 

3.精神建设

 

团队来自各系的骨干教师,均为兼职,难免出现身份定位模糊的阶段。通过设计标志性的课件模板、配备特有教具、创建专属的OA账号、QQ群、飞信群、公用邮箱,多途径建立有身份认同感的心理暗示。通过教研活动常态化、研讨任务课题化、课程整合模块包干化,鼓励团队成员各抒己见,同时感受彼此在思想、态度、风格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学会用互重、互容和互信的心态来沟通协作,使团队更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团队成员更有归属感。

 

4.制度建设

 

⑴日常运转机制灵活化。团队成员跨系组成,办公地点分散、行政关系松散、作息步调不一,频繁集中的时间成本太高,需要建立与团队特点匹配的日常运转机制。如我们以“集中会议为主,网络群谈为辅”的形式进行集体备课,即针对一些涉及面不广的教研论题,利用课程网站的教学论坛、飞信群、QQ群等网络环境进行小规模的教学研讨,灵活实现跨越空间和时间限制的线上线下交流,与传统的定点集中的会议模式形成互补。

 

⑵评价机制全面化。首先,落实学校的综合评教制度。通过“督导评、同行评、学生评”三方对教师、对课程、对教学团队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促进教师个体及教学团队的教学质量改进。其次,注重过程的业绩评价制度。围绕团队目标,制定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标准,重点体现在课程整合、优质网络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教改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工作量。

 

⑶激励机制多元化。为加速实现基础医学概论整合性教学新体系的成熟变革,我们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措施。一是提高课时津贴标准。二是配套新课程建设发展经费。三是搭建国内外高等医科学府的进修培训平台,加大团队成员研修的支持力度。四是工作量纳入各项考核体系。

 

【第一作者】赵敏,女,讲师,1982年8月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育管理。

 

【并列第一作者】徐世莲,女,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生理学。

第9篇

关键词:金字塔模型;实践教学;CDIO;教学改革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7-0050-04

中图分类号:G642

自动化生产线课程是高职機电、电气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应用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了大学多个年级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大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课程。在高职、高专的教学中,实践教学是学生获得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能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与工厂工程能力对接。通过对自动化生产线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造,建立工程项目管理运行模式和工程化考核機制,形成一个集基础技能、实践教学、工程项目为一体的培养機制,全方位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我们以CDIO为基础,将工程理念引入到教学实践中,提出新的自动化生产线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对其进行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1 CDIO工程教育理念

CDIO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ion),是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機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工程能力是工程师具备的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涵盖了基础知识、科学素养、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经济、团队工作能力、技术交流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如工程中常见的工程报价、工程招投标问题,工程实施过程的售后问题等;既有技术问题又有人员沟通问题。

在工程遇到问题的不确定性决定了高职3年的学习中不可能掌握所有知识和技能。俗话说“授之鱼,不如授之渔”,高职教育应加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建立工程项目驱动模式,加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找出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和途径。CDIO的理念即充分利用大学学科齐全、学习资源丰富条件,以尽可能接近工程实际的涉及技术、经济、企业和社会的团队综合设计大项目为主要载体,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CDIO的全过程中不断地在理论知识、个人素质和发展能力、协作能力和集社会、历史、科技为一体的大系统适应与调控能力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

2 基于金字塔模型CDIO自动化生产线实践教学体系

2.1实践教学体系与CDIO之间的关系

实践教学体系包含总体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機制。总体思想是指整个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则包含课程的知识架构设置的内容层次、实践环节的设定;教学方法是说明实践过程的执行方式;评价機制是对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效果的评判。

2.2自动化生产线课程与CDIO思想的关系

自动化生产线课程是機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核心综合课程。该课程实践教学平台由6站微缩版自动化生产线平台构成,负责圆柱体的黑白工件经由供料、搬运、加工、识别、装配,最后根据大小工件装配颜色的异同进入不同的分拣仓库,具体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该课程自身就是一个工程项目,需要运用工程技术手段使该柔性生产线在自动、手动等不同模式下完成工件的运送。该课程用到了工业企业生产中变频技术、步进电機控制技术、触摸屏控制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新技术,要完成这一工程项目需要其他课程的技术支持,需要针对指定型号的变频器、触摸屏学习新的控制方式和组态控制软件。实际的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自主学习,以最快的速度从大量技术资料中找出最相关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2.3金字塔模型CDIO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要素,为使機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和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我们提出了构建CDIO 5层金字塔的实践教学金字塔模型,如图2所示,其中每层分别对应说明了课程实践教学的理念、主体、过程、内容层次和评价機制。

顶层:1个教学理念,即树立CDIO工程化能力培养贯穿了整个课程教学,把CDIO工程化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之一。引导学生在工程化思路引导下学习,同时调整课程计划,充实实践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化项目驱动,工程模块引导模式在课程中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自主均衡发展,适应现代工业企业工程实践的需要。

2层:2个实践场所,即学校实验室与学生实验平台。学生要获取工程化的专业技能和工程化的实践思想,需要通过实践不断地锻炼和提升。增加开设实验课程和动手機会,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力求知行合一。学生实验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训室之外的实验平台,在编写、修改、调试程序以及实验设计方面都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3层:3个主体,即学生、学生团队和老师。学生要获取工程化的知识,适应现实工程需求,需要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构建类似工程团队的学生团队,合理分工,配备具有工程能力的指导教师。如何构建学生团队,提高学生求知欲、提高教师素质,是该部分的重要研究内容。

4层:4个评价機制,良好的培养模式必须具备完善的评价機制。控制理论中的反馈思想是调高系统精度的最有效途径,在课程教学中可以体现为评价機制对教学的再促进,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能力和效率。

底层:5个扩展技能。自动化生产线课程设计的知识点多、范围广。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部分、核心部分和扩展部分,鼓励学生在掌握基础部分和核心部分知识后,自主探索扩展部分内容,形成攻关团队,相互引导和沟通交流,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

3 金字塔模型CDIO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为形成完善的“金字塔模型”CDIO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切实可行的自动化生产线课程结构,我们从课程实践理念、课程实践平台、课程实践主体、课程评价機制、课程教学内容层次划分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一体化专业的课程教学中试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1顶层CDIO理念对实践主体的渗透

理念是指导教学过程的主体如何行动的指导方针。实践教学中的2个主体分别是学生和教师。针对自动化生产线课程的工程项目化的特点,可以构建学生团队主体,共同完成选定的工程项目。根据CDIO教学理念,让学生具备工程化能力,教师有工程化知识及背景。在自动化生产线课程中教师要具有足够的工程化能力,才能让整条生产线运作起来。供料单元、機械手单元,能各自独立工作又能合成整体,这种动静相宜的画面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动化的优势,产生向往情绪。与教材枯燥的讲解相比,生产线機械機构实际动作更加一目了然。

学生团队的构建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现实工程项目操作中的团队观念以及如何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提高战斗力,提高用集体的力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2个实验平台

实践出真知,尤其是对于工科课程。自动化生产线课程如果能够坚持将每个站的程序完整实现,掌握的是多门课程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传统教学中往往1门课程开设5~6个实验,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2个实验平台,即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和在学生电脑上构建PLC仿真平台。一方面,建立理实一体化实验室便于教学实验一体化,试点延长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开放时间,给学生提供实战演练的平台和機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电脑建立自动化生产线所学软件的仿真平台,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程序的编写、修改和排错,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機会和动力源。通过以上2项措施,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3.3培养评价機制的研究

适当的评价機制能体现学生、学生团体及教师的教学状况。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状况,做到因材施教。4个评价機制即学生批评与自我批评、教师批评与自我批评、师生互评和第三方评价的评价機制。学生团队项目组长每周填写一份项目成员分工及完成情况表,由教师签字认可。学生定期提出项目工作计划和反馈表,定期检查完成情况。生产线独立站点调试结束由教师分团队考核,检查当期完成情况。期末结束时,由第三方即校企合作企业或学校其他教师采用项目开卷考核方式,在规定时间内由学生完成生产线某个站点的功能程序编制和调试。通过以上措施,能够最大化找出学生工程化过程中的弱项,使师生能够及时掌握信息,进一步工程化实践教学。

3.4知识体系结构与扩展技能的相互促进

自动化生产线知识结构可分为基础知识、核心知识和扩展知识。基础知识包含了生产线采用的西门子PLC基本指令、液压与气动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核心技术体现为灵活采用不同的编程方法将以上3类技术有機结合在一起,完成自动化生产线的供料站、搬运站、加工站和装配站的编程与调试。有经验的工程人员知道完成程序编制只是完成整个工程的一小步,而整个工程的调试更需要工程人员的耐心和细心。扩展技能包含变频技术、步进控制、触摸屏和通信技术,对于该部分的内容,教师采用适当引导,由学生团队选择1个项目,给定1个月时间进行自主攻关,自行查找资料,自行设置实验方案,教师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解答,并给予反馈与指导。任务完成后,每个团队负责讲解该部分的知识点及实验方法,让学生有機会表达,提高技术交流能力和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