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5 10:40:33
导语:在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汕头大学 医学院 学生工作部,广东 汕头 515063)
摘 要: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知识的传播和知识创新是高等教育的中心内容医学教育的职业化特征明显,一方面从医者必须经过专门的职业训练;另一方面,一旦接受医学专业训练,学习者往往较少离开这个领域,对创造性的发挥会形成一定的限制本文通过对医学教育的特点和医学学习的特殊性,探讨医学教育对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215-03
高等医学教育是按照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医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活动。医学教育为社会提供的人才是与生命质量直接相关的,其研究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医学教育具有与其他高等教育学科不同的特点,对创造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及学生学习中的鲜明特点,对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准确把握医学教育特点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之间的规律,对未来提升医学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1 医学教育特点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客观限制
特点一:医学教育职业化特征鲜明
医学是专业技能型的学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综合了各医学学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等专门化的内容。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内容包括7大领域和60条具体的标准。该要求认为医学人才必须具备医学知识、职业道德、技能、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有“医学职业态度、行为和医学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交流和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医疗卫生系统、信息管理能力”[1]。从该标准可以看到,医学教育涉及的内容基本都是为医生这一职业而设,高度的职业化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专业的学习,对其他领域的关注相对较少。创造性思维需要有较丰富的经验知识作为基础,也需要学生能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医学教育的专门化和知识内容的繁重,使学生无暇顾及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导致学生知识面较窄,学习中缺乏主动性,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医生这一职业所面对的服务对象是生命,需要对人和人的生命健康负责。在高等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医学伦理和医生职业道德教育贯穿高等医学教育的始终,增加了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但同时也让大学生感受到职业的“危机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创造性的追求。现代社会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正在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大学生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发展产生疑惑。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发现许多医生对医学知识的运用多数是靠自身积累的经验开展,治疗的方案较为保守。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个体具有用于承担风险的精神和自我超越的愿望等心理品质,医学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大学生这一方面的发展。
特点二:医学教育基础知识繁杂、更新迅速
首先,医学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与疾病,是研究人体的科学。医学的复杂性对医学教育提出了高要求。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医学基础知识,作为临床运用和对疾病病理分析的基础。医学基础知识就像是医生的工具,在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机械化的学习方式容易使学生思路僵化。
其次,医学教育的内容及教育对象都是与社会息息相关的,在医学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生物学方面的专业内容,而且要融入与医学相关的社会经济、法律、道德、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并根据社会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不断更新和发展学科内容。知识的更新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但是同时,繁重的知识学习任务阻碍了大学生对创新的追求,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再次,医学教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医学教育管理工作显得十分复杂。医学的各门课程即独立又相关,在组织教学时,对课程的主次、先后次序、教学方式等都有要求。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促进医学进步,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在持续影响人们的生理机能,知识与能力的更新贯穿医学教育的始终。最后,医学教育的实践性需要医院的支持,对医院的管理是医学教育管理中比较困难的一部分。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是教育资源还是医疗资源,是否属于高校管理,在现实情况下尚难以厘清。因为医学教育管理的复杂性使得管理者往往着眼于具体问题,而忽视了创造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不利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特点三:医学教育周期长、实践强
首先医学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作为医生必须要充分的掌握医学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的服务病人;其次,医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部分,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其分科越来越细,知识量越来越多;最后,医学是与多学科想融合的,是随着科学进步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新研究的发现,让医学也不得不更新自身的内容,这种更新要求医生不断的进行学习,学会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医学教育课程多、课时量大、学制也较长。例如在美国,学生必须先完成理工科4年大学本科学习后,才能通过考试进入医学院校学习,学制为4年,通过完成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的考试后获得行医执照,但从业医师和专科医师的资格还需要在毕业以后参加学习,当住院医师通过医学专业委员会的考试。国内医学学制一般为3-8年,本科教育一般为五年,高于其他专业。而高中毕业以后就可以报读医学专业,使得学生就业后仍需接受长时间的继续教育。长期的专业化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对医学以外的领域涉及的内容较少,缺乏创造性培养的环境。
医学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治疗疾病,医学技能操作对病人十分重要,影响生命的生存和生存的质量。因此,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实践教学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医学教育的课程分为基础和临床两个阶段,但实践技能的学习是贯穿整个过程。基础阶段学生以实验为辅助手段加强对基础理论的学习,通过模拟器材加强临床技能的培训;临床阶段学生直接与病人接触,根据自己学习掌握的程度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参与对病人的治疗。在我国,多数院校把临床阶段分为见习和实习,占整个医学学习的二分之一时间。医学教育的实践性本身是可以促进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但是当前大学生在临床实践阶段,多数以旁观者参与临床的诊疗,实际动手或参与病例讨论的机会较少,使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受到打击,不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
2 医学院学生特点对创造力发展的主观限制
本人通过对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创造性倾向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调查发现,样本总体水平一般,未能达到其学科要求的理想标准。从文献查阅也可以看到,已有的对大学生创造性的调查研究多数显示我国大学生创造力水平普遍不高。如:武义对陕西省大学新生进行的心理调查发现,学生创造力总体一般[2];高珊等对湖南省大学生的创造性倾向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创造力表现总体不佳[3]。特别要指出的是,周治金等通过对随机抽取武汉四所高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创造性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得分在六个学科的学生中是最低的[4]。此外,柴守霞等调查发现,医学本科生的创造性倾向总分相对偏低[5]。
2.1 大学生学习目的性强,就业目标明确
如前所述,医学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这一情况使得大学生一旦选择了这个专业,基本就明确了以后职业选择的方向。笔者在工作中与学生的接触可以明显发现,大学生的学习任务相当繁重,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多得多。经过医学专业的教育培训后,大学生掌握了医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对专业以外的知识经验相对薄弱。医学学习的艰苦性和局限性,以及医学人才的稀缺性,使大学生毕业之后,基本都是在从事与医疗相关的工作,而且多数是从事临床医生的工作,只有少数人从事医药器械销售等与医学相关的其他领域的工作。学习目的明确地以就业为目标,使大学生只注重医学专业的学习和医学技能的训练,无暇顾及自身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2.2 大学生学习量大,学习任务重
医学是与生命相关的学科,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分科越来越细,大学生的课程数和课时数比其他专业要多,学制也比较长。根据现在医学的特点和职业需要,大学生除了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掌握一定的社会经济、法律、道德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大学生的课程相对其他专业要多,课时数长。以某医学院校为例,临床医学本科学生(五年制)毕业之前需修满40门课程,总时数为3041学时,课程内容包括公共基础课程(7门)、人文社科课程(6门)、系统模块(12门)、技能模块(4门)、临床核心课程(11)门。繁重的学习任务占据了大学生的大量时间,学生没有宽裕的时间参加课外活动,而且现在的医学院校普遍采取“大班”教学,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高,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3 大学生的实践技能要求高,实习时间长
医学的实践性要求大学生在学习阶段必须掌握一定的临床技能。低年级阶段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基本掌握了相关疾病的发生原理和治疗原则,但医学面对的是不同的个体,个体的差异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而临床基本操作是实操性的训练,需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因此,大学生在学习阶段必须加强操作训练和学会分析不同的疾病现象,这使得大学生要进入临床实习,而且需要多个科室轮转,强化基本的临床技能。学生的见习时间为半年,实习时间为一年,另外还有两个月的强化实习,学生在医院学习的时间总共约为两年。在实习阶段,大学生作为学习者,实际参与医学诊疗的机会较少,更多的是观察医生的诊疗过程,作为自己知识经验的累积,在学习过程缺乏参与讨论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此外,医院实习使学生真是感受到医疗环境给医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实习阶段本来可以为学生提供对疾病复杂性、表现多样性的了解机会,有助于促进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但是由于对实习阶段这些不利因素认识的不足,没有采取对应措施,使得实习阶段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4 大学生心理压力大,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
现代医学的课程多数以学科为主分别进行学习,例如细胞生物学、组织学、生理学等等。在学习过程中,某些内容交叉、反复,学生感到繁琐、零散,多数学生采取机械记忆的方法进行学习,加重学习负担。由于学业负担重,学生将时间和精力基本用在学习上,较少参与学校的活动,特别是高年级阶段,实习、就业、毕业考试的压力使得他们心理压力大。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学院一年级的学生有相对多的时间去参加学校举行的活动,但是由于刚上大学,环境和身份的突然转变,也给他们带来一些迷茫,特别是原来对专业方向不是特别了解,心理压力也比较大。三年级的学生下学期开始就进入医院见习,然后就是实习、考研、就业,他们根本就没时间去参与学校的活动,现在就业形势的压力在他们身上特别明显。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使得学生忽视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
2.5 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薄弱
现行的医学专业培养模式基本是以学科为中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明显看出,人文社科类课程比例较小,有关研究表明:“国内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平均为8%左右,而美国的比例为20%,前苏联为22%,德国为26%”[6]。但是医生这个职业是需要与病人直接互动的,而且服务对象是生命,这需要医生有良好的沟通技能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大学生在校阶段基本是以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主,时间上不足以让他们去参加较多的活动,限制了大学生的视野和对事物分析的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需要个体具有发散性思维能力,能够全面分析事物,人文社科知识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体的视野,无法为创造性思维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医学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对当前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十分重要。医学院校可以通过系统整合,更新医学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环节,采取PBL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适当增加人文教育的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和加强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为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黄李凤。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刍议[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646-648.
(2)武义。大学生创造力的现状及影响创造力的主要人格因素[J]。雁北师范学院报,2002,18(6):36-39.
(3)高珊,曾晖。大学生创造性倾向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10):138-139,153.
(4)周治金,杨文娇,赵晓川。大学生创造力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5):78-82.
(5)柴守霞,韩世范。护理本科生创造性倾向与学习风格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5):1129-1153,1169.
(6)李卓成。改进医学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柳州医学,2009,22(2):129-130.
(7)许崇波,韩美君,刘为国,等。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2012,33(3):110-114.
(8)杨秀兰,赵晓春,陈发俊。医学创新的跨学科特征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4):64-65.
(9)杨迎春,李冬梅。高等医学创新教育的内涵与实践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2):1113-1118.
关键词:大学生;思维发展;第五阶段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105-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也成了世界上最具影响的大国之一。正如说的:“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机遇和挑战并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许多问题都是我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为什么总是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创造?”“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等问题已经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事实上,进入新世纪的信息化时代,推动社会发展的不是资本和土地,而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国际经济竞争将变成创新人才的竞争。中华民族能否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中国教育能否培养出大量创造创新性人才。林崇德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创造性人才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过。他认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事实上,人的创造力最终要体现在思维能力上,也就是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因此,要研究大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首先必须研究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和发展规律做了初步探讨。
二、高校学生思维发展“第五阶段”的提出
学生的思维是如何发展的?学生的思维发展有没有规律?传统的理论在此问题上表现出三种趋向:一是不重视对学生思维发展的系统研究;二是不重视乃至否认思维发展存在阶段性;三是仅用掌握的知识多少作为衡量学生智力水平发展的高低。对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研究存在着许多误区,尤其是仅用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大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的高低,没有看到大学生思维发展量变中的质变,这对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培养一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瑞士心理学家、教育家皮亚杰(Jean Piaget)在研究学生思维发展方面提出了他独特的见解。他吸取了康德“图式”概念的合理性,而又否定了他的先天性,经过长期研究,创立他的思维发生与发展理论。在其理论中,他首次将人的思维发展过程划分为本质不同但又密切联系的四个阶段:一是感知运算阶段;二是前运算阶段;三是具体运算阶段;四是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这四个阶段是人思维发展中必须经历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不同的思维特征,既密切联系又有质的区别。皮亚杰理论的独特之处,一是既具有深厚的心理学与教育学基础又有丰富的实验基础;二是他首次将生物发生学中的“同化”“顺应”“平衡”“自我调节”等四个概念引入理论之中,同时借助于“同化”与“顺应”的概念,比较科学地论证了思维发展的内在动力,并提出了人的思维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统一原理”。他的理论表明:人的思维发展变化是一个从质变到量变再到新的质变的循环往复过程,同化引起量变,而顺应引起质变,每一次质变都是一次否定,也是一次“扬弃”,这无疑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相一致,这也是皮亚杰理论近年来在全世界受到推崇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然而,皮亚杰的理论也存在一定缺陷。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研究表明:“他们(指16-18岁的中学生)的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到高中这种转变初步完成,这意味着他们的思维趋向成熟。这说明我国中学生(高中毕业生)思维发展基本上完成了皮亚杰所说的第四阶段,也就是说,我国中学生已基本上完成了由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的过渡。按照皮亚杰理论,思维达到形式运算后‘智力质的发展就结束了’。”果真如此,那么,对于像爱因斯坦、牛顿、狄拉克等对科学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如果他们的思维仅仅停留在形式运算阶段,而无质的飞跃,那么,如何解释他们在科学上创造性的发现?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到皮亚杰所述的第四个阶段后,对于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还应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_第五阶段。学生进入大学后,其思维的发展并不完全是在第四阶段量变的持续,而面临着从第四阶段到第五阶段质的飞跃。
三、大学生思维发展“第五阶段”的基本特征
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呈现一种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思维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思维特征而区别于其他阶段。笔者认为,大学生思维发展过程有不同于第四阶段的特征标志:第一,思维主体在第五阶段思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具有了辩证思维的许多特征,在思维过程中,能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不盲从别人,也不排除别人的观点,而在第四阶段主要表现为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或者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理论,从新的理论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标志科学的真正进步。这说明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相适应的思维结构与解决问题相适应的思维结构有着质的区别。第二,思维主体在第五阶段的思维具有新颖性、独特性,也就是说,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具备某种创造性。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思维发展有着其独特的特征。祖振铨教授曾就这一问题做过一些实验测试,他指出:“我和我的同事曾对一批大学生做过抽样调查,用一套无固定的答案的题目请不同年纪的学生作答。这些题目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进行优化分析。从答卷中可看出,刚进大学的学生,想到一个解决办法,就认为完成了答案,再也不去想别的可能性了,而高年级学生却从较多的方面去考虑问题。”这从不同角度都说明,大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同刚进大学的低年级学生有质的区别,也表明大学生的思维不仅存在着量的积累,而且存在着质的飞跃。第三,第五阶段思维主体的思维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主体在对思维活动各方面和各环节进行自我调节和校正的前提下所具有的一种能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往往比较大胆,能够对现成的结论质疑,并提出新的观点,而大学低年级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往往比较谨慎,很少对教材的结论提出异议。
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思维发展的第五阶段,在这一阶段思维主体表现出的思维特征主要体现在思维的新颖性、独创性、独立性和批判性上,其表现为思维开阔,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囿于别人的见解和自己知识的局限性,能迅速发现事物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新联系,对遇到的新问题能迅速做出创造性的决策。从这个角度讲,将第五阶段命名为“创造性阶段”更为确切。笔者认为,大学生思维发展第五阶段的提出,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对学生思维发展智能化高层次的要求;二是符合大学生心理、生理以及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三是有利于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地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 创造力 培养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大学生的创造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大学生要成长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具备创新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创造潜能,成为富有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
一、创造力的内涵及特征
创造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创造力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对于什么是创造力尚未有定论。一般认为,创造力是进行创造或创造活动的一种特殊能力,是人们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目的支配下,运用一切自身掌握的信息,发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发明新设备、新技术,创作新作品等都是创造力的表现。
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它的构成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任何创造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是创造力的基础。二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具有开放性和扩散性,这是构成创造力的核心要素。三是创造人格,它是创造活动所需要的人格品质。优良的人格品质是发挥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总之,知识、思维和人格品质是创造力构成的基本三要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创造力水平的形成与发展。
创造力人人都有,具有普遍性。正如法国哲学家亨利・伯格森所指出的:创造力是人类生命本身的属性,对尚未形成稳定的创造力外在表现的人来说,它只不过是还处于一种潜在状态罢了。[1]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也充分肯定了创造力的普遍性,并进一步指出了创造力的层次性。他把人的创造力分为原初创造力、次级创造力和整合创造力等三种能力,认为原初创造力(创造性的灵感阶段)具有非理性的特征,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和共同的东西,而次级创造力是在原初创造力的基础上,运用理性、逻辑、控制和秩序等形成的、具有理性特征的创造力,能以良好融合或交替的方式运用上述两种过程的创造力则是整合创造力。[2]创造力是人的天赋,但是受具体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创造力有高有低,表现出不同的外在创造力水平。
二、大学生创造力的现状
从整体上看,我国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是一个比较有活力的潜在的创造群体。但是,大学生创造力水平普遍不高,创造力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如下。
1.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缺乏创新的恒心和毅力。所谓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新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创造力的发展必须以创新意识作为前提,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起点。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对未知的专业充满了好奇,也产生了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的动机,但是创新活动的实现仅有创新的兴趣是不够的,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作为动力,在智力和情感的共同作用中,在长期的毅力的支配下才得以完成。[3]对于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都有着明确的认识,但是具体到创造兴趣的稳定性的保持,以及创造兴趣的深度和广度的发掘时,却往往缺乏恒心和毅力,不能专注或坚持到底。
2.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创造性思维有待提高。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是一种能多角度、多层次、多结构思考问题并寻找答案的思维方式,其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因此具有开放性、扩散性和创造性。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因素,在创造性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目前,大学生思考问题的面不断扩大,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有很大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合理性、灵活性增强。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大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在尝试创造新的知识,表现出了一定的独立性与批判性,但是,从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来看,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有一定的创新体验,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人的创造力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来说,亲身体验和尝试进行创作、发明和创造对于创造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高校和社会有关机构为促进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举办了各种活动,许多大学生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有些大学生甚至亲身体验、参与到其中,但是大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全过程的比率较低,亲身体验技术创新全过程的比率更低,究其原因,大学生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创新技能是指创新主体的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包括新信息的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与运用创新技法能力、创新成果表达能力和物化能力。我国大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形成了很强的应试能力,但动手实践和创新创造上的能力则远远不够。
三、大学生提高自身创造力的方法探索
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潜在的自然属性,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造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起来。创造力的形成、发展与后天环境的培养和个人的主观努力密切相关。近年来,各高校都日益重视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努力为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创造力的训练与开发,通过努力不断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1.优化知识结构,夯实知识基础。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经验总结,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创造需要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没有一定知识的积累便无法进行创造。学愈博则思愈远,知识越丰富,思维也就越有广度和深度,从而也就越有助于创造潜力的发挥和创造水平的提高。正如泰勒博士所说:“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4]因此,大学生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大学生学习知识不应只是被动接受,而应主动探索;所掌握的知识不应该是支离破碎的,而应该是系统全面的。一个人创造力水平的高低和他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导致许多大学生的知识面出现断层,极大地阻碍了创造力的发展。实践证明,善于创新的往往是兴趣广泛、知识丰富的人,而许多新知识、新创造正是在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碰撞与融合中产生的。因此,大学生要注意知识结构的优化,文科学生要加强自然学科领域知识的学习,理工科学生应该广泛涉猎人文学科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2.培养创造兴趣,训练创造性思维。创造兴趣是个体从事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活动的内驱力,没有创造兴趣的推动就没有创造活动的进行。除此之外,更为关键的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也是一切创造活动的灵魂。因此,大学生不仅要保持对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兴趣,而且要大力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为创造活动的开展准备必要的条件。脑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不仅需要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比较、分类、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而且需要具备直接理解和判定的直接思维能力(包括直觉、灵感、形象、情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发散性思维,养成多视点、多角度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要善于逆向思维,培养直觉,并及时保存思维的灵感火花,使之成为研究的新发现。
3.增强创新自信,培养创造人格。创造人格,是指主体在后天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对促进人的成才和促进创造成果的产生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优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等非智力素质的总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智力因素相近的情况下,人格因素可能成为创造力的关键因素。创新不仅是能力的开发,而且是特质的培养。要培养一个人的创造力,就要培养与创新有关的个性特质,如意志力、观察力、想象力和乐观独立、富于社会责任感等人格品质,特别是创新自信这一心理人格。因此,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独立思考、敢为人先,敢于质疑经验,勇于挑战权威,不怕风险、不惧失败,在创新的道路上坚持不懈,执著追求。
4.参与创造实践,提升创造技能。实践与创造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创造力培养的最终目标体现为为社会实践服务,创造成果需要用实践来检验其成效,同时创造实践也是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及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应该把理论学习和创造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创造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创造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并产生新方法、新理论。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创新团体活动,如成立各种科技小组或兴趣小组,参加一些科技、创新或创业类的比赛等,并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主动参加科学研究。目前我国大学生只“学”不“研”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实验室、图书馆、网络等资源,通过查资料、做实验、参与课题研究等一系列实践,在思考与探索中锻炼研究和创新能力。同时,大学生还应该主动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调研,多看、多问、多想,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实提高创造力。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肩负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树立创新观念,提高创新意识,积极努力、开拓创新,培养创造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徐振寰等.潜能与创造力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2][美]马斯洛著.李文译.存在心理学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3]王莹.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5).
[关键词]:高校教育 创造性 途径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科技竞争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在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创新水平。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是21世纪对当今世界的呼唤。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强调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因此,重视并加强对大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创造性的内涵及其构成
创造性的定义是根据一定的目标,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通常也称为创造力,它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特性。人的创造性通常是由创造力和创造性人格因素组成,所谓创造力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多种认知能力的综合。一般来说创造力与智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智力偏重于认知方面的能力,而创造力偏重于发现和创新的能力。两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并呈正相关趋势。
创造力主要由产生新设想的创造性思维和产生新成果的创造性技能组成,其中创造性思维是人的创造力的核心。它主要是指在创造活动中或在需要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情景中所表现出来的富有创见的思维,具有主动积极性、深刻性、发散性、求异性和独创性的特色。它是一种可以开发人类求知领域的思维,包括一切发明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创作新产品、研制新产品、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它在人的创造性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一个人是否能作出创造,其创造性的程度如何,这不仅仅是创造力的问题,还与创造性的人格特征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创造者应具有以下人格特征:1、甘冒风险,具有这种特征的人,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怕超出常规的界限,并随时准备付诸实施。2、求知欲强,这种人对于探索未知事物有着特殊和旺盛的兴趣。3、独立性强,这种人在对事物认知风格上是独立自主、审慎思考、不轻易接受现成结论。4、具有幽默感,幽默感反映出人的思想上内在的自由,没有这种自由就不可能进行创造。而这种内在自由的基础则是自信和自尊。5、坚韧不拨。创造活动常常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因此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力作保证。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是创造者共有品质。
二、我国大学生创造性培养的现状
建国50多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学生,但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并不多见。应该看到,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最基本的因素有三方面:即社会环境、教育的影响和个体的素质。这些因素既可能对促进创造性的形成和发展,也可能阻碍或抑制创造性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大学生创造性较低的现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育模式、教育思想的影响应是主要原因。
在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和支配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乃至大学阶段,我们的学生一直处在教师的羽翼保护下,学生如同关在笼子里的小动物。其创造性就慢慢地流失。有一些教师缺乏民主作风,不能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他们对学生个体独立性的发展不够重视,学生的个体独立性受到损害,其创造性由于缺乏个体独立性的支撑而受到压抑。
思维方式在人的创造性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我国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标准化”倾向严重。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接受的是按部就班式的教育方式,提倡的是教师循循善诱,学生亦步亦趋,这种方式虽有利于学生形成一种态度严谨逻辑性强的思维方式,但这种思维方式不利于形成创造性思维。再加上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实施,凡是都要追求“标准答案”,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模型化、规范化,在学习中具体表现为“一问一答”、“一题一解”的思维惯性,缺乏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能力,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总之,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创造性教育的认识不足,在实践中尚未形成一整套有利于实施大学生创造性教育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引导大学生发挥创造性的途径
根据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及影响其发展的主观因素,我国大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应以创造力和创造性人格因素为具体目标,从人的个体主观因素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等客观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做法可归纳为:
1.以发展创造性思维为核心
加强培养大学生创造性应通过各种活动或采取有效途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体作法如下:(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持主动态度,才会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在教学中,特别是实验课教学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去发现一些新现象,或者将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转变为独立提出问题;在解答作业题时,启发鼓励学生采取一些新的思路或方案,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发散式思维起主导作用。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灵活性可突破习惯思维的限制,使人产生新的构思,提出新的方法。独特性能使思维产生新的成分,对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流畅性能使人的思维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当然也不能忽视聚合式思维的培养。(3)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思维需要创造想象的参与。创造想象对于各种创造活动都重要,也是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及其它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并通过课外活动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组织多种多样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在其中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及时发现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生,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使其创造能力得以充分发展与表现。
2.以具备创造性的人格为前提
创造性人格是富有创造性人物实现其愿望的推进器,是促进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应以兴趣、爱好、动机目的、理想、信念、意志、世界观、自我意识和进取精神为内容,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3.以转变教育思想为纲领
学校和社会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实施:(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先导。教育思想应着重实现四个转主,即教育质量观从偏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观从培养专才转变为注重通才教育,人才培养方式观从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转变为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积极学习的主体,专业设置观从过窄的专业口径转变为宽专业口径。(2)构建“立体培养模式”。综合我国高等学校改革经验,构建以教学活动、科学实验、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从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勇于创新的能力。(3)增强创新意识,坚持开放教育。组织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善于接受新信息、新观念、新事物,做到勤于思考,勇于开拓。(4)创设民主氛围,提高教育艺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创设民主氛围,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激发学生作为学习动力和诱因的情感因素,有利于学生按照个人兴趣爱好,生动活泼地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同时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都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讲究教育艺术,通过巧妙的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使其创造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大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高等教育改革和各方面的积极参与,才能培养出大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华山、程刚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湖北出版社,2006年版。
[2]方建强、张健、夏侃《中国科技信息》,2007(7),P273-275。
[3]潘蔚《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1),P118-119。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造性人才 判断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2.043
一、 教育思想的转变:从判断性思维到创造性思维
2011年12月,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于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培养创造性人才是中国教育的方向。”前不久,笔者参加了美国的一些会议,美国学者也指出,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育哲学和思想的转变。美国现在最为需要的就是加强创新教育的建设,以期培养创造性人才,来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状况。
按照中国一些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创新教育是一个通过认识和掌握创新的规律和特点,并将其运用到人才培养中的过程;也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的方法的运用,重在教导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1)
众所周知,西方的现代教育是建筑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的。传统的西方现代教育的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它是建筑在判断性思维的基础上的。长期以来,西方的教育阵地,从幼儿教育,经过中小学校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等,无不强调判断性思维。这种传统的教学体系强调的是,要教会学生们如何去理解需求(claims), 然后遵循或者制造一个逻辑性的争辩,再找出答案,摈弃那些不正确的路径,而集中在一个正确的道路上。因此,传统的教学所重视的是判断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这样,传统式的教学,就要强调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判断上。但是,在生活中,无论如何,还有一种不容忽视的思维方式,就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所强调的是,开拓出新的想法,点燃起多种的可能性,选找出多种答案,同时找出多个途径,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下面,我不妨列出一个图表来比较一下判断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差异:
判断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分析 生产,发生
一体化/聚合 分歧/差异
垂直型/从上倒下 水平型/侧面
大概性/概率 可能性/机会率
集中的 分散的
客观型 主观型
答案/回答 不仅一个答案
左大脑 右大脑
语言性 视象性
推理性 丰富性
yes但是 yes 和/但是
我们从上述这个图示中可以看出,判断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差异。但是,作为人的思想活动来讲,这两种思维对于健全的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我们必须学会分析问题,然后,我们必须要找寻解答问题的解答;再次,我们要选择出最好的解答方式和途径等;最后,我们还要检验和核查我们所选择解答方式和途径是否有效用等。(2)
根据上述讨论,我们还可以对与判断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进行初步的界定:判断性思维或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 是有目的的,是自我较准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价、推断以及存在的数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判断性思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思维探究工具和方法。创造性思维Creative Thinking 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的领域。众所周知,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这就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一项创造性思维的新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百般挫折之后才能够获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样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之后才能过具备;而创造性思维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和直觉等思维活动。(3)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最为理想的就是如何教会学生把这两种思维方式进行结合。从实践来讲,这两种思维绝对不是分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现在之所以强调创造性思维,是由于多年来,由于传统,我们似乎忽视了创造性思维。目前,世界各国的中学教育都采取了灌输式的教育,比如数学教育,我们教会学生们死记硬背一些计算公式,然后,学生们按照数学公式去作题和解题。现在,我们需要改变,从灌输式教育转到启发式教育。
从西方现代教育的历史来看,长期以来,灌输式教学已经成为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们听,然后老师再讲,学生们背。大家周知,西方现代教育,特别是美国现代教育的鼻祖是杜威博士。他所强调的是教育的实用值。但是,时过境迁,当代教育虽然也强调教育的实用价值,但是,这种使用价值观,也有所改变。(3)
再次,我们有必要重新讨论一下伯格森和他的哲学思想。当然这是一个大题目,我们集中讨论伯格森的创造性思维的观点。1907年,伯格森发表了著作《创造进化论》,这部书中伯格森竖起了生命哲学的大旗,也使得生命哲学迅速成为传播最为广泛的哲学思潮。正如瑞典皇家学院的一位院士指出的那样: 伯格森先生的《创造进化论》——一本空前的具有决定性的著作中,以严密 而不容忽视的科学用语,传达出一部能够把握住人心的雄壮绚丽的诗篇 ,并且创造了永不枯竭的力量和富有飞腾的灵感的宇宙生成论。
由于一些原因的影响,伯格森理论在中国一直受到批评。现在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伯格森。在讨论创造性思维时候,我们就要涉及到其它的一些问题,比如什么是创造力,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论等。下面仅就美国高等教育的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几个优点进行简要的介绍。
二、美国高等教育的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策略和模式初析
美国高等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一直非常重视,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人才创新培养一直处于不断地改革和发展之中。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大学不断地进行教育创新,提出了一些较好的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模式。下面,笔者仅就此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
当前,美国大学教育提出了三个结合的新的教学策略:
一、课内和课外教育相结合。传统的教育认为课外活动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然而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教育总体开始加强,重视课外教育。目前,在很多大学之中,课外教学已经占到极大重要部分,比如笔者就读的俄亥俄大学,其中研究生的课程有大约三分之二为课外教学课程。美国大学认为大学生除了在课堂上的个人学习之外,加强课外学习,会激发创新精神,从而强化实践能力。
二、科学与人文教育的紧密结合。长期以来,美国大学既重视科学教育,也重视人文教育。如哈佛大学已经开始启动了新的本科生的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哈佛大学本科生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反思性的,经过良好训练的,有知识的,严谨的,有社会责任感的,独立的,创造性的思想家。”而麻省理工大学则把自己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致力于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基础,培养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科研与教学的结合。 很多国内教授到美国考查,讲学之后,对于美国大学中的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深感佩服。是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高等教育提出了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现在,美国大学,大到哈佛大学,小到只有几百名学生的私立大学,都提倡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比如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是一个很小的私立大学,目前只有1200名本科生和1500 多名研究生。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该校为本科生专门设立了夏季大学生研究奖学金,设立了高级论文研究课程,教授们还为学生提供研究助学金或研究题目工作酬金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同时,该校还和政府,学术界,企业家们建立了合作关系,经常召开午餐圆桌会议,讨论科研计划和项目。这样的科研圆桌会议特别欢迎学生参加,特别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科研计划,而实际上,有很多本科生和研究生提出了很好的研究计划和见解等。2010年,该校获得了2500多个科研项目,获得了2亿多美元的研究基金,而且该校的78%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参加了科研活动。该校从1921年到1998年先后有26名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奖。
以上三种结合的策略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美国高等教育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政策,一方面是继承了美国长期以来的高等教育传统,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美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和困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美国大学财务日益吃紧和高等教育日趋市场化,美国国内生源减少,迫使美国大学更加注重自己的服务,当前美国大越来越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大学毕竟应该以人才培养为本。
本科生是美国大学生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自然就要注重本科教育。美国大学开设的课程广而多,学生选择余地就很大。例如斯坦福大学就开设了大约1800门本科课程,平均每5个学生就可以享受一门课程。美国大学重视科学基础,强调科学与教研相结合,培养优秀的顶尖人才。比如斯坦福大学要求所有的本科生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基础课程。本科生在进大学的第一学期就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课程安排,第一学年之后,本科生就选择主修专业,第二学年就开始了他们的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第三、四学年就可以集中选择专业和本科知识。这样,美国大学的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就十分强调为大学生提供渊博的知识面。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从进大学开始,美国大学就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丰富的综合性培养计划,使得学生在受到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获得较为渊博的知识。
正是美国高校的这种培养理念和目标,才使得有不同兴趣的人得以充分地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且得到良好的、积极的教育,在不同的领域中取得成就。这就是美国高等级教育的“以人为本”的优点。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写入“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的原因。笔者认为,面临全球教育的竞争,中国高等教育也应该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结语
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就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多、较为深入的介绍和研究,比如山东济南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谢梅 和苗青两位老师等就介绍了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三个标准模式,本文囿于篇幅,不再重复例举。
注释
1.张振岗,谈创新教育的实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
2. Edward Lent, How to be a creative person, American Education STUDIES, JANUARY 15, 2011 New York。
3. Ibid。
作者简介
鲍玉珩,美籍华人学者,教授,已经退休,现在从事美中文化-教育交流工作, 俄亥俄大学,Dayton 大学,文化-艺术研究教授。
1.1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其自身的特点,其特点主要包括灵活性以及创新性两点,这两点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大学体育教学训练中,合理的应用创造性思维,可以有效的使得教学的效果得到提升。大学体育教学训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想能够使得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就需要合理的应用创造性思维,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可以自主的进行相关教学训练问题的解决,学生通过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可以更为全面的了解到大学体育教学训练中的重点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到各种重点知识,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更为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教学训练中,从而使得大学体育教学训练的效果得到有效的凸显。
1.2学生思维方式的锻炼。创造性思维方式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改善、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在一般的训练中也可以应用体育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体育训练要求学生将一些创造性的能力应用到体育训练中来,以提升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1.3体育训练效果的提高。创造性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有利于加强体育教学的作用和提高整体水平。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训练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这对促进体育教学水平及训练效果有积极的影响。创造性思维的运用使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参与体育训练也更加积极主动。
2.大学体育教学训练中创造性思维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于创造性思维的重视不足。创造性思维方式并没有广泛运用于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中,这就导致老师和学生对创造性思维的应用没足够的重视。教师作为引导者,不能正确的认识到创造性思维应用的重要意义,导致了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应用不理想,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和作用。当然在体育学习和训练中没有培养自己创新思维能力的意识,这也影响了创造性思维的正常发挥。
2.2大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方式过于单一。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是长期奋斗的过程,但由于创造性思维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得不到体育教师的足够重视,导致创造性思维无法为大学体育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能主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主要原因就是这种固定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受到局限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大学体育训练中如何运用创造性思维
3.1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应该对创造性思维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且要积极的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能够明确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从而就可以将其更好的应用到大学体育教学训练中,使得大学体育教学训练的效果可以得到提升。在开展体育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大学体育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和意识,能够树立自我学习的意识,从而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3.2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所谓的创造性思维,换一种说法就是发散性的思维,这样思维方式要想能够得到良好的应用,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在大学体育教学训练中,必须要有足够轻松氛围的课堂气氛,才能够使得创造性思维发挥出其应有的影响作用。而打造出轻松的课堂氛围,不能可以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压力减轻,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针对问题,找出适宜的解答方式,这样就能够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活跃课堂气氛,也需要严格的根据教学重点来进行把控,尽可能的将课堂的气氛控制在合理限度范围内,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基础上,不致于使得课堂过于松散,从而更好的保障教学训练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科研能力
收稿日期:2007―03―10
作者简介:郑文晶(1964―),女,蒙族,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呼伦贝尔学院数学系几何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1.21世纪高等教育的新理念
21世纪高等教育新理念的创新理念中指出,创造能力将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最主要的场所,必将成为技术创新系统和知识运用系统的主力军。知识经济的内在核心因素就是创新,知识创新是基础,创新人才是关键。高校要组织开展开放性、超前性、综合性的知识创新,是大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使命。高校既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又要加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在高校营造一个全新的创新氛围。
2.高科技社会对五类数学人才的需求
高科技时代充满着激烈地竞争,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由于各种科学技术的核心往往是数学,交叉学科的核心也往往是数学。数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课题组把社会需求的数学人才分为专职数学研究人员、交叉学科研究人员、高等教育数学教师、应用型数学人才、基础教育数学教师五类。这五类人才他们是理论数学的研究人员,应用数学的研究人员,交叉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高校教师和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数学教师。对于研究人员必须具有科研能力。高校教师、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数学教师作为培养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他们必须是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所以高科技社会对五类数学人才的要求必须具有较宽视野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3.目前高等院校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赵继源等经过调查高师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如下现象:(1)大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缺乏自我表现的欲望。一般认为,具有创造力的青少年往往敢于标新立异,敢想,敢说,敢做,不畏惧权威,而我们大学课堂里的学生却极少发表自己个人看法,不敢表现自己;(2)大多数数学教师采用讲解法授课,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思维的时间和空间都几乎剥夺了,只着眼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创造力;(3)当前数学课堂学习普遍缺少广泛深入的互动和独立探究问题的过程,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科研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理解“创”与“新”的有机联系,即“创”是对尚没有出现的事物,在没有现成的路可走的前提下去奋力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发现并向世界推广这个新事物;“新"就是相对于已出现的事物而言,这个即将要发现的事物从本质、形状、特征都是不曾有过的,或是对已出现事物加深认识,发现其尚未被人们发现的特质,使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得到提高与深化,也可以对现有的事物发展做出科学而有说服力的预期判断。或者找出一条发现发展这种新年事物的更加可行而有效的新捷径。同时,“创新"也包含对前人的知识和已发现事物进行新的分析归纳和总结。
创新意识是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用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
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不同,创新意识是引起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条件,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意识的必然结果,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创新意识是创造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培养创造人才的起点。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它至少要求: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推崇创新、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冲破传统观念和科学权威的理论体系、以创新为荣的思想观念;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再次,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勇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所应具备的渊博知识、广阔的视野和综合、交叉、开拓领域的能力以及掌握必要的再学习的方法,并能自由地从一个知识领域跳向另一知识领域;第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备献身科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要求高、难度大的复杂工程。但只要我们找准立足点和突破口,它又是完全可以办得到的。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正是这样的立足点、突破口和有效载体。因为稍加分析就会发现,上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正是一个素质优良的科学研究工作者的起码要求。科研工作就其实质来说,就是一种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拟定新对策的创造性活动。而发现、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正是一个人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及奉献科学精神的全面展现过程。一个人如果没有对科学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就不可能敏锐地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更谈不上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就更无可论及;反过来,即使具备了献身精神和创新意识,但缺乏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不能深入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只能是空有满腔热情,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应强化几个观念
1.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而不是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两方面的素质:一是创造性能力,二是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才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一个人成功只有20%取决于智商,而80%取决于智力之外的非智力因素。为了培养适应未来多元化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使学生在逆境面前,形成良好的思维反应方式,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和摆脱困境的能力,使学生拥有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从而提高未来创业的成功率。
2.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基础
必须明确,在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过程中,要避免那种片面强调科研能力而忽视学生基本知识学习的倾向。扎实而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是进行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掌握广博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才有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数学专业基础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的教师不仅要加强基础课的教学还要加强数学基础课中习题课的教学。一堂精心设计的习题课能从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同时,又要切实抓好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
3.数学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个性的问题
数学研究和创新当然需要讨论和交流,需要团队精神和集体的力量。但是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有所不同的一个特点是,数学创新更多的是个人劳动的成果。牛顿从对力学的研究中创立了微积分,莱布尼茨从对几何的研究中创立了微积分,他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合作。罗巴契夫斯基、高斯、波约尔各自创立了非欧几何,他们之间也没有合作。
各校数学学科专业的学生中往往会出现一两个特殊学生,他们不仅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好的基础,而且对数学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有一定的数学天赋。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发现这样的学生,特别指导这样的学生,发展这些学生的个性和数学优势,促使他们迅速成才。
4.开设专门的创新课程,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方法
高等学校要根据创新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与技能提高的需求,要开设一系列专门课程,这些课程有重点地教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科研和创新方法,诸如如何选题,如何搜集、分析、整理资料,如何提炼论点(观点),如何谋篇布局、安排论文结构;如何论证阐述;如何修改文稿,了解论文的书写格式和规范,等等。同时有意识地布置一些综合性大作业或小论文题目,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的基本训练,教师再加以必要的指导和辅导,使学生初步掌握科研创新的方法和途径。这样,广大学生经过科研创新实践的磨炼,科研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有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寅平.确立21世纪高等教育新理念〔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4).
〔2〕数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一、充分利用语文课堂,让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作为农村的孩子来说,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让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而不受教师的影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照本宣科,把教参的理解强硬地灌输给学生,在考试中,用既定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的回答,这些做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就可能枯竭。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尤其重视学生的求异思维,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看法。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教参上明确指出本文是寓言,主要表现愚公大智若愚的精神。可学生可能认为愚公搬家是更省事,现代移民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如果学生有这种认识又未尝不可呢?
二、利用农村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想象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农村学生的生活体验也是丰富多彩的,教材上有许多涉及农村题材的文章,我们要善于抓住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发散思维与想象思维。为了创新,必须强调发散思维与想象思维,没有发散思维和想象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和创造性的成果。可以说一切创造都起源于发散思维与想象思维。例如,我们在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发散思维,想想自己小时候有没有与鲁迅类似的经历,有没有与鲁迅类似的体验。也可大胆想象,如果你是当时的鲁迅,你会怎样做?再如,我们教学《孤独之旅》时,我们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背景,让学生体会小主人公失学放鸭的经历,大胆想象小主人公今后的人生会怎样。当然,对于其他文学名著,我们仍然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与大胆想象。如教学《孔乙己》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联想到当今大学生中的“孔乙己”,他们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现象。也可以大胆想象,孔乙己断腿之后会怎样。再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可让学生作假设性想象,如果遇到的是百万富翁的于勒,文章情节会怎样。通过这样的发散与想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自然就会培养起来。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校园文化;创新人才;学校建设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高校是知识、科技和人才聚集的地方,是各种文化思想相互碰撞和迸发的地方,是国家创新、区域创新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21世纪,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必须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形的教育手段,是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体现,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取得的学校文化形态的总和,它体现的是一所学校德、智、体等方面的综合校风。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高校校园的基础设施、设备、仪器等硬件,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设施,以其独特的校园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二是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统和师生员工共同拥有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因素,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三是行为文化,也称制度文化,主要是高校所特有的各种规章制度、校风校纪、道德规范等,它是校园文化中部分精神文化的具体表现和规范行为,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行为准则。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氛围、行为准则、人际关系、校园环境及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的总和。[1]与其他文化不同,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环境,在不知不觉中启迪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它以大学生为文化主体,以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依托,从而塑造校园精神、纯化校园文化意境、培养完善主体人格。[2]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健康向上、民主文明的校园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创新性人才的基本素质
创新(innovation)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hheum.peter)1992年提出来的。创新有两大特点:一是探索未知领域;二是获得创造性成果。所谓创新性人才,就是在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之上,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并且将自身的创新素质合理地与其专业领域相结合,能够开发出创造性成果的人才。创新性人才通常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素质:
(1)强烈浓厚的创新欲望。创新欲望是创新者的一种积极而富有成果的意识形式,它表现为对学习、了解、掌握新知识有强烈的渴望。创新者富有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精神,不甘心落后于前人,不受别人思想的束缚,勇于另辟新径;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而要急于检验自己的设想和判断力;对创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向往创新活动,并能够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
(2)灵活全面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创造与创新的源泉。一切创造和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人的思维和想象,特别是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能在某些知识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并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既具备获取新知识的渴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又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在科学研究和工作实践中不断有所创新。
(3)综合化的多学科知识结构。当今时代多元化的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要求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宽泛的知识结构和较深的理论基础。同时,知识的融合度要高,即不仅要掌握多种学科的知识,而且要能够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只有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碰撞,才能迸发新的思维火花,形成新的观点,产生新的结论。
(4)良好的个性品质。个性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基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缺乏个性,就缺乏创造性。只有个性得到发展,才能有所创新。良好的个性品质包括: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勤奋求实、不断进取、寻求真理的强烈愿望和不懈追求;具有好奇性和开拓性的探索精神;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精神;善于与人交流、善于向他人学习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创造性人格有着其独特的特征,其中独立性、自信心和意志力是最显著的三个特征。实践证明,在创造性人才的发展中,非智力因素即创造性人格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
三、高校校园文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创新能力来自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提供自由思维的空间。校园文化通过其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文化形式,通过其办学理念、办学宗旨、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等一系列独特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创新性人才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校园文化有利于形成大学生健康的创新人格。人格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由气质、性格、兴趣、需要、动机、情感、意志、信念等构成。创造性人格的本质是创造性与创新精神,在创造活动中具有动力作用、导向作用以及对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调节作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充溢着智慧的灵性和文化的光芒,睿智的教师和求知欲旺盛的学生,相互激励,教学相长,探求真理,奉献人类,造就一种充实而自由的学习、研讨、向上的学术氛围。师生共同营造出先进的校园文化,先进的校园文化又反过来激发师生们无穷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去探索、去追求、去奋斗,形成创造性人格特征。#p#分页标题#e#
(2)校园文化有利于激发大学生活跃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新的需要与动机。优良的校园文化有一种催人奋进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的热情。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学术为载体的校园文化,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素养,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民主、开放、宽松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只有在平等的探讨、自由的交流的环境中,创新型人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从而产生创造成果。
(3)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创造性能力。创造性能力是指人们在各种类型的创造活动中,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创造,新颖而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的能力。校园具有优良的传统文化氛围和浓厚的人文环境,具有特色鲜明的校风、教风、学风,能极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智能开发也有着催化作用,能够促使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提高,使之自觉求知,努力成才。
(4)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不仅要看他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还要看他是否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坚强的意志是开发创新能力的支撑,集学术性、娱乐性、创造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为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提供了机会与舞台。高品味的校园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坚忍性,培养了学生的不从众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
(1)坚持以校园精神凝聚校园文化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校园精神是校园在长期育人实践中积淀的共同的群体心理特点、行为规范和精神追求,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对校园文化的各个层次起着统领和引导作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具有多样性、弥漫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呈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借助于校园精神这一内核,可整合校园文化各子系统及其亚系统,形成文化合力。多层次校园文化的和谐结合,便可以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学术环境和校园氛围,如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年轻人敢于冒尖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等。校园精神是一种巨大的无声力量,是最优秀的潜课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
(2)建设一支富于创造性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可靠保证。
教师相对学生而言是稳定的、非流动的校园文化主体,他们的治学神、态度、方法及做人原则等在实际意义上代表了校园文化的主流。教师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健全完美的人格、渊博的学识,而且还能主动接受新事物,在竞争中不断开拓创新来丰富、提高、完善自己。只有创造力强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造力强的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互动作用。要开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植于学生课堂专业学习基础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的新渠道。教师正是以其广博的知识、坚韧不拔的毅力、富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为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提供可靠保证。[2]
(3)培育优良的学风、校风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优良的学风、校风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优良的校风能够在校内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能正确引导师生的价值取向,培育良好的校园风范和校园精神。“学风”则是“校风”的重要体现,它是一个学校师生员工在学科学、用科学方面凸显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学风可以引导师生崇尚科学研究,勇攀科学高峰,在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办学实力方面能够产生积极的效应。在新形势下,高校应致力于搞好学风、校风建设,努力培养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并形成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为主要内容的优良校风,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
(4)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所学校有没有生机,学术思想活不活跃,学生具备不具备创新意识、开拓进取的精神等,往往能在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出来。通过积极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整体影响力,从精神、物质和管理多方面加强培养的力度,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提供发现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创造自我的平台。以“敢于冒尖”的精神激励和鼓励大学生,将创新的强烈意识渗透进大学生的心灵,使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全体大学生自觉的成才要求。大学生通过策划、设计、组织、实施、参与各类学术科技活动、竞赛活动、娱乐活动等,使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得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最终成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