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

时间:2023-10-05 10:40:36

导语:在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

第1篇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 内部评级体系 管理战略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 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 spread 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第2篇

摘 要 从我国银行业自身看,尚未从制度、机制上根本解决新的不良资产产生问题,信用风险依然很大。因此,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是我国商业银行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 风险

银行的风险分类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而世界银行在关于全球银行危机的研究中指出,银行破产最经常的原因就是信 用风险。银行的信用风险不仅在计量、管理上比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更复杂,通常是银行经营风险组合的最主要方面,同时也是金融体系系统风险重要的直接来源之一。因此,如何防范和化解银行的信用风险,是理论和实践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仍是关系到银行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资本市场目前还处于初创阶段,市场运行机制尚不规范,再加上多年制度缺陷的累积,致使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比如:国外对企业授信一般采用信用评分技术,这是一项运用现代数理统计模型和信息技术对客户的信用记录进行计量分析从而做出决策的新技术。这种信贷管理手段对缓解银企间信息不对称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该项技术比较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且要求有较为完整和全面的数据,实施上较为困难。中国很多商业银行的评级系统使用简单的打分模型,这种简单的打分模型虽然同时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但其在指标的选择和权重比例的分配上往往比较落后(比如模型中经常忽略对关联交易的考虑、缺乏对资产质量变化趋势的考虑)。此外信用评级人员未能充分理解评估模型的内涵,只是机械地对客户进行打分,并不能够真正认识到借款人的内在信用风险,这样评定出的信用等级不但缺乏准确性,而且银行的监察和稽核部门也难以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复审和跟踪。

其次,导致银行信用风险的另一个原因便是银行缺乏识别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技术水平,正如所提到的,国内尚无统一的、有效可行的对企业的评级技术和标准,因此,国内银行在发放贷款是主要依据企业的财务报表,考察企业的资本结构,不重视非财务因素分析,在实际中是存在很大的缺陷的:首先,传统的财务报表上通常过去的静态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企业在某一时点的数据对于需要准确评估企业风险的商业银行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银行应该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信用品质,这其中就包括管理策略、行业信息、环境风险等非财务因素。因此,银行在分析不同行业的企业的时候往往缺乏相应的指标值进行对比,导致银行很难准确把握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阶段。同时,缺乏不同行业的数据进行横截面比较,容易忽视企业特定的行业风险。因此,单纯的分析财务数据,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信用管理问题的对策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应从多方面人手加以解决,在这里仅就加强信用风险文化的建设这一途径做一定探讨,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是风险管理的灵魂。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中,信用文化居于核心地位,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

一个金融机构的信用管理常常失败,其原因并不是它缺少信用管理系统、政策及程序,而是因为它现有的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文化不能使这些系统、政策、程序真正发挥作用。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但对银行极其重要的工作。国外银行一般比较重视塑造银行自身的信用文化,使银行的信贷人员能够准确地识别借款人的风险和实力,在整个银行范围内为客户评定出统一的、准确的信用等级。

银行投入一定的费用到员工的培训中,从而提高整体员工的素质和塑造银行信用文化,把不良贷款损失降到最低,而为银行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将远远超出培训的投资,达到经济杠杆的效应。我国商业银行也应树立起这种理念,在发展中要保证资产质量,也要建立起风险防范的文化,让风险防范不仅停留在制度和技术的层面,而且要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心,使风险防范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要明确信用风险管理意识不止是某个管理层或者某个管理部门的事,必须贯彻到银行的全体成员中。每一名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都应当合理的兼顾效益、风险和成本,从风险管理中寻找收益点,应当明确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是创造银行核心价值的重要手段。

三、结束语:

总的来看,完善内控制度、防范金融风险是商业银行一项复杂和漫长的工作。商业银行应该从现实的基础条件出发,善于学习他行的先进经验,始终坚持“稳健为本”的经营原则,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健全完善风险和内控体制机制, 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风险管理与内控文化,才能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融风险日益加大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吴建.我国商业银行网上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浙江金融. 2011 (10).

第3篇

首先我们来谈谈对“征信”一词的理解,基本词义是调查或核实企业或个人的信用,是对企业资信和消费者个人信用的调查。征信的重要作用主要是防范在信用经济交往中受到的损失。消费者在过去信用经济交往中产生的履约记录最能反映其按期履约的意愿和能力。因此征信信息服务是指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征信活动源于信用交易的产生和发展。现代经济是契约和信用经济,信用作为特定的经济交易行为,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本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即授信者(债权人)相信受信者(债务人)具有偿还能力,而同意受信者所作的未来偿还的承诺。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贸易环境下,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信用交易的范围日益广泛,信用交易的一方想要了解对方的资信状况就会变得极为困难。此时,了解市场交易主体的资信就成为一种需求,征信活动也应运而生。可见,征信实际上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发展的,是为信用活动提供的信用信息服务。

征信与银行信用风险的关系

在整个征信体系中,征信信息是信用信息服务的主要载体,在征信信息收集者和使用者之间,起着媒介的作用。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作为征信信息的使用者,当然希望信息的透明度越高越好。负面的借款人信息可以帮助商业银行规避风险,提高资产的质量;正面的借款人信息,可以帮助商业银行进行风险定价,通过分层次地有效地筛选客户,帮助优化产品的定价模式,提高赢利能力。

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建成之后,征信系统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是否与企业及个人发生新增授信业务的重要参考依据,截至2012年12月份,企业征信系统累计开通查询用户约13.3万个,全年累计查询次数约为9733.1万次,2012年日均查询26.6万次,同比增长40.1%,查询量按金融机构分布占比分别为国有商业银行29.75%,股份制商业银行41.46%,城市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机构18.36%,外资银行4.12%,其他全国性银行0.41%,政策性银行0.79%,中小金融机构0.70%,金融监管机构0.05%,其他查询4.37%;个人征信系统开通查询用户约15.4万个,全年累计查询次数约为2.7亿次,同比增长13.6%,日均查询74.9万次,同比增长13.2%,查询量按金融机构分布占比分别为国有商业银行32.97%,股份制商业银行29.64%,城市商业银行及合作金融机构21.04%,外资银行0.12%,其他全国性银行14.84%,政策性银行0.004%,中小金融机构1.38%,其他查询0.006%;按查询原因计算,查询量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信用卡审批32.97%,贷款审批28.14%,贷后管理32.52%。为商业银行进一步了解客户的信用行为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也为商业银行完善了贷前审批、贷中审查、贷后管理环节,防范了银行信用风险。

征信信息在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征信信息的应用提高了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随着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不断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信用报告查询已经纳入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审核流程,可以说,征信信息已经对商业银行改进信贷行为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并且运用于整个信贷周期管理。在提高信用风险管理决策效率、开展和创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防范信用风险、有效筛选优质客户、资产组合风险管理、贷款催收、新资本协议实施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征信信息的应用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用交易成本和时间,提高了贷款发放的效率。商业银行现在各类信贷业务已经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紧密结合。商业银行研究、开发、投产的基于征信系统的风险控制系统,已作为信用风险控制工具纳入贷前、贷中、贷后刚性控制环节,将征信信息融入信用风险控制系统,实现征信信息在跨机构、跨行业、跨产品的跨越式发展,有效地解决了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了风险管理工具在授信审批流程的刚性化控制,并通过信用报告等征信产品在客户信用情况调查、贷款业务审查审批、贷后管理及担保资格审查等各个业务环节中的应用,促进了国内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控制标准转变,从而降低了信贷审查过程中人力和资源的成本,减少了审批环节,缩短了评审时间,提高了信贷审批的工作效率。

征信信息的应用促进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和创新,信贷决策更加科学。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在促进信贷业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个人业务方面,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和信用卡申请、贷后管理等环节都需要查询个人征信系统;企业业务方面,贷款、对外担保、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贴现、授信额度等业务的审批中都需要查询企业征信系统。

一方面,通过对征信信息的使用,有效地防范了无卡贷款、重复抵押、无效抵押、骗开信用证、多头贷款等欺诈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借款人的征信信息,商业银行可以有目的的选择客户群,筛选潜在客户,开展符合各行经营目标和风险偏好的业务。

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运行后,也促进了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依托企业征信系统建立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为尚未与商业银行发生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建立档案。各商业银行利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创新了商贷通、展业通、小企业成长伴侣、小企业循环贷款等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到2012年底,全国已累计补充完善中小企业信息235万户,29万户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贷款余额5.6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征信信息应用有利于商业银行拓宽了解借款人的信息渠道,准确定位借款人资信状况和风险点,帮助银行做好风险预警,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目前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已成为各商业银行贷款决策的重要参考,为商业银行甄别高风险客户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我国信贷规模特别是个人信贷规模迅速扩大,而不良贷款总量未出现明显增加,这与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日益完善密不可分。2012年全国商业银行使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应用中,在贷款审批阶段,各银行利用企业征信系统因借款人信用不良记录拒绝授信0.96万笔,金额2318.5亿元;利用个人征信系统因借款人信用不良记录拒绝授信个人贷款申请55.4万笔,金额1010.8亿元,拒绝信用卡申请417.5万笔。

征信信息的应用有利于动态了解借款人的负债状况及还款意愿,加强贷后管理和贷款催收的实施。贷后管理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授信管理工作中的一大薄弱环节,商业银行贷后管理跟不上而导致的信用风险很大,这是不良资产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贷后管理要跟踪检查,随时掌握客户生产经营及资信变动情况,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运行后商业银行可通过查询征信信用报告就能快速及时掌握借款人异地、跨行负债水平,全部考察其综合负债情况及整体还款能力,判断其潜在信用风险,做好早期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防范信用风险。2012年全国性商业银行使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应用中,在贷后风险管理阶段,利用企业征信系统对6160户高风险客户进行了风险预警,金额1896.9亿元,利用个人征信系统对156.7万笔授信业务进行了风险预警,金额565.4亿元。同时征信系统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舆论和警示作用,通过对征信信息中不良借款人信息的公示,使其失去信用以及贷款的能力,从而失去在信用经济社会中立足的能力。在实际的处理中,有很多已经违约的客户,在征信系统中存在违约信息,为了重新获得贷款能力,而归还逾期贷款。另外一些已经违约的客户,在征信系统中可以查询到目前的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也便于商业银行贷后人员进行催收。在贷款催收方面,根据征信信息和银行内部客户行为分析,商业银行可以不断改进催收策略,在更好地保护客户价值的同时使信贷损失最小化。

征信信息的应用有利于新资本协议实施,推动中国银行业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在新资本协议的框架下,商业银行越来越注重在微观层次上对具体客户、交易、资产以及流程的风险识别和控制,包括内部评级体系在内的内部评级系统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平台。这些都对外部数据及数据提供的渠道和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征信数据具有大样本、客户覆盖全面、系统性等特点,并且具有灵活丰富的维度,包括行业、规模、区域、余额、集中度、业务产品分类、期限、利率、五级分类等等,可被应用于商业银行新资本协议的实施中,作为信用风险模型的重要数据来源,为贷款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例如征信系统征信信息成为商业银行评分卡项目和对公内部评级系统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包括年龄、收入状况、逾期历史、查询记录等个人征信信息被应用于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实施中;行业、地区、五级分类等企业征信信息,被应用于对公信用风险初级法的定性分析中。

关于征信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应用的展望与建议

随着新资本协议在全球推行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迈入了全面风险管理时代,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也发生了深刻变革,这就对征信系统利用自身汇集全国银行信贷信用信息和经济主体其他信用信息的优势、向银行提供相关征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应对入世后金融国际化带来的挑战,顺应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我国征信信息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重点规划。

(一)非银行征信信息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建设到现在,来自商业银行一个最大的要求,也就是需要征信系统扩大信息采集范围,采集更多征信信息。公共信息有助于信贷机构判断潜在借款人信用状况,也提高了企业的违约成本。但大多数的公共信息还不可得,巨大的数据资源还处于“信息沉睡”状态,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目前,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采集了公积金、社保信息,在部分省市采集了企业和个人缴纳电信等公用事业费用的信息,欠税信息、环保、民事案件判决和强制执行信息,以及可能会影响企业和个人生产经营和还款能力的行政许可和处罚奖励等公共信息。这部分征信信息采集范围扩展到全国,同时采集公安、法院、工商登记注册信息、税务信息、电信信息、保险(放心保)信息等信息,将进一步提升银行信贷风险管控能力。

(二)征信信息在银行信贷生命周期的全面应用

征信最核心的还是数据,而征信信息最关键、最基础的应用是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用报告。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征信数据具有大样本、客户覆盖全面、系统性等特点,截至2012年12月份,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累计收录企业和其他组织约1858.8万户,其中,收录有贷款卡的企业和其他组织约900.8万户,企业征信系统服务的机构用户累计达到622家;个人征信系统累计收录自然人约8.23亿,其中收录有信贷记录的自然人数约2.89亿,个人征信系统服务的金融机构用户累计630家。征信系统征信数据可应用于从潜在客户筛选、授信风险管理、资产组织风险管理到贷款催收的信贷周期的全流程,理所当然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想数据来源。

通过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客户群的行为模式,征信系统数据不但能反映借款人层次的信用风险,而且能提供对客户群行为能力的预测;通过对征信数据不同维度的分析,征信系统就能提供跨行业、地区、规模的信贷组织产品;通过对数据的压力测试,征信系统还能提供对经济周期进行提示和预警的产品,为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和商业模式提供了新的途径,将微观层次的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管理与宏观层次的信贷组织管理结合起来,构造一个全景的风险管理体系。

(三)征信信息在制定货币信贷政策和金融监管中应用

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供自身独特的海量数据资源,有利于以权威的市场基准发挥连接金融机构与宏观经济政策的桥梁作用,为货币政策判断真实利率水平提供依据,并指导商业银行做好利率定价管理。2011年1月4日,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人民银行网站上刊发了署名文章《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周小川表示,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包含了客户信息和进行风险定价的依据,征信系统可以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第4篇

关键词:信用衍生产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3-0040-05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识码:A

信用衍生产品(Credit Derivative)是一种使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类型中分离出来,并从一方转让给另一方的金融合约,是一种新的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目前主要有两种分类:一类是根据信用风险保护买方是否获得了相应的融资,分为融资性和非融资性信用衍生产品;另一类是根据基础资产所涉及的债务人数量的多少,分为单一信用衍生产品(Single―name)和合成信用衍生产品(Basket)。近年来,随着金融机构对信用风险的关注程度增加,各种创新工具不断出现,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迅速。但信用衍生产品在大大提升了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因此,及时加强信用衍生产品与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对于探索发展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主要理论与模型的比较分析

各金融机构为了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有效性,对信用风险的关注程度倍增,各种创新工具不断出现。现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主要理论与模型的比较分析如下(见表1)。

二、信用衍生产品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互动效应

(一)改善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实现信用风险转移与分散

商业银行根据经营目标以信用风险为交易对象,不断调险敞口以避免信用风险过度集中,从而保障银行的贷款定价能与自己所承担的风险相称,达到对冲信用风险的目的。随着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标准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实现信用风险转移与分散。如,美国信用衍生品交易的名义本金2000年为14 150亿美元,而2005年达到180 000亿美元, 2005年的增长率高达171%(见图1),是整个衍生品市场增长速度的11.7倍。根据英国银行家协会(BBA)统计,2006年,全球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合同金额约为20.2万亿美元,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名义余额在整个场外市场上所占的比例为9.2%,仅次于汇率和利率衍生品市场。

(二)信用衍生品交易主体多元化,提高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有效性

各金融机构出于各自不同的风险管理和投资目标参与信用衍生品交易,使得信用保护买卖双方可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如,银行凭借完备的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提供贷款并对外卖出信用风险,对冲基金的参与有助于改善市场流动性和价格发现机制,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长期持有信用风险并获得相应收益可以实现其资产负债匹配。因而,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各种创新工具不断出现,信用衍生产品发展迅速(见表2)。近年来,安然、世通等公司破产案件之所以没有给单个银行甚至一系列银行带来严重危机,很大原因归功于这些银行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信用衍生品来转移其信用风险。信用衍生产品起到了“减震器”(Shock Absorber)的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化解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三)改善银行经营方式,提高金融市场效率

近年来,我国银行贷款规模不断扩张,2006年,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3.18万亿元,比2005年多增8265亿元。2007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17万亿元,当年新增人民币贷款3.63万亿元,同比多增4482亿元,银行业信用风险进一步累积。一些银行已着手改革原有经营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和定价方式,通过传统衍生产品与信用衍生产品相互结合,权衡其贷款资产组合的风险度和信用风险的成本,选用合适的衍生产品交易来化解风险,量身定做一些特定的合成金融产品,使银行巧妙地实现交易对手方的转换,利用风险权重差异节约银行资本,提升资本收益率,扩大在非传统业务区域的贷款业务,获得显著的财务杠杆功效(见图2)。

(四)信用衍生产品可塑性强,有利于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

一是与银行债权交易相比,信用衍生产品具有独特的优势,有更大的灵活性,市场潜力巨大。其市场参与者出于各种目的,可以在交易对象、期限、金额等方面根据不同需求灵活定制产品。产品的标准化同时促进了套期交易,允许中介机构通过维持匹配的头寸进行造市交易。二是信用衍生产品具有较强的可交易性,克服了传统信用保险、担保工具缺乏可交易性,难以产生一个交易市场的薄弱环节。信用衍生产品能将信用风险与其他风险分离进行独立管理并定价,在保留资产的同时剥离信用风险, CDS能以相对标准的形式交易。三是提供化解不良贷款的新思路。银行可以利用信用衍生品及其组合产品所提供的流动性市场来提高信用资产的变现能力,使已有的流动性较差的贷款能够进入市场交易,为不良资产处理提供一个市场化途径。同时,机构投资者通过信用风险拓展自己的业务空间。

(五)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对监管的挑战

信用衍生品设计灵活而复杂,同时涉及标的资产自身风险及交易对手违约风险等问题,并且信用风险与基础资产的分离降低了银行信用管理的积极性,信用衍生品发行者的套利动机明显加强。如大型对冲基金利用信用衍生品进行了杠杆率较高、没有对冲的投资,并往往不约而同地采取行动,在客观上反复扩大并加剧了市场波动,加大了金融风险跨市场、跨行业传染的可能,造成全球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如美国“次级债危机”中,信用衍生品明显起了放大器的作用,不但在美国国内市场加剧了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波的程度,还将美国本土的信用风险扩大到了世界范围,使债市的风险蔓延到了股市和商品市场。因此,金融机构通过信用衍生产品转移或承担的风险度难以准确测量,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及监管提出新的挑战。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缺少标准化的产品和合约,对产品设计和定价能力仍不到位

首先是缺少标准化的产品和合约,尽管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标准的违约指数产品,尽管ISDA制定了标准的合同文本,但这些只是解决了部分产品的问题,该市场的标准化程度与利率衍生产品和汇率衍生产品相差较大。其次,在技术方面,缺少标准的违约风险模型和定价公式。国内银行尚未对敞口风险及时估值,对产品设计和定价能力仍不到位。在商业银行的相关制度中虽有有关敞口风险定期进行重估的要求,以及在代客交易中要求客户根据重估结果及时追加保证金的要求,但缺乏合理的成本和资产的分析测算制度,信用衍生产品是基于利率衍生产品之上的更为复杂的产品,其在国内的普及仍需一定的时间。部分商业银行对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有待提高。有的由于银行硬件支持系统不够强大,价格无法及时传导而表现出较弱的定价能力。此外,会计核算不完善,造成了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会计核算和披露方面的不规范,各银行间缺乏可比性。

(二)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分割严重,债券市场程度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不发达

一是在进行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时,为准确测算资金成本和研究弹性,利率作为货币商品的价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BIS模型方法主要是针对于银行表外业务而提出来的模型方法;在BIS模型中的转换因子中因含利率合约的相关要素,合理的利率水平也将直接决定潜在风险暴露数量的大小。二是发达的债券市场不仅可以间接起到金融风险管理的作用,同时也是一些计量方法施行的必要条件,如以VaR为基础的Credit Metrics模型中在计算转移矩阵时也需要一定规模并规范的债券市场来支持。而在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品种较单一,市场规模较小,专业人员素质差,在一定程度上都制约了市场的发展。三是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分割严重,相对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虽发展情况较晚,但其速度却远远超出了货币市场,这种超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后果便是资产泡沫在我国一定程度存在,而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表现也根本不能作为货币市场融资的依据。在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一国货币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情况对量化方法来说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如KMV模型对一个公司的分析数据来源于其股票价格,在该模型的计算过程中,货币市场上的商业银行对客户的鉴定很大程度源于该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

(三)金融市场采集数据的基础不理想,无法达到各种成熟的量化方法的要求

在进行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数据的充足性与否将直接决定各模型的作用效果,从实证检验来看,样本大小更成为决定模型结果的关键。国际研究领域对该问题有深刻的认识,目前的做法便是尽量扩大样本数据库来保证数据质量,如KMV公司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更快速地得到不同企业的EDF值,已经建立起来了大规模的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数据库,尤其是不同行业EDF值的数据库是其模型可靠性的主要保障。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中的数据基础却很不理想,我国数据缺失情况较为严重。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也尚未实现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外汇头寸和证券头寸很少或没有。同时,不同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客户信用状况标准不同。此外,我国数据虚假情况也时有表现。因此,根本无法达到各种成熟的量化方法的要求。

(四)完整的市场监管体系尚未建立,跨境监管和国际监管合作需要加强

一是市场参与者缺乏衍生品交易和风险管理的相关指引。信用衍生产品的监管一般套用相关的监管规则,或者与监管框架较成熟的传统产品进行类比。由于信用衍生产品设计的风险比较复杂,不仅涉及信用资产本身的风险,还要涉及交易对手的违约风险,风险程度的大小尚没有统一的模型和公式可以测算、度量;而目前中国的金融衍生品监管体制相对分散。交易所股票和债券衍生品市场,以及商品衍生品市场隶属证监会管理;场外利率衍生品市场、场外外汇市场和信托投资公司等隶属中国人民银行(包括外汇管理局)监管。而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中,基金和证券公司归属证监会管辖,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归属银监会管辖,保险公司归属保监会管辖。众多的监管机构之间尚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也缺乏战略规划共识。还存在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以及在会计和税收方面的模糊性。二是现行法律对我国机构参与境外期货交易存在监管“真空”,监管机构难以有效进行跨境监管。2004年底出现的中航油事件凸现了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监管方面存在的缺陷。

四、发展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系统建设,为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一是要完善制度,加强监管,以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一方面,由统一监管机构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整体决策、市场准入、信息披露、检查监督等方面从整体上实施系统风险监控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强化各类规范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完善的风险监管制度和监管体系,保障整体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稳定;另一方面,为市场参与者的操作提供指引,并制定针对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监管指引,明确对被监管机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监管要求。以引导和监督其审慎经营、及时控制风险。二是要加快相关法律的立法进程,健全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法规体系。在《证券法》实施的基础上,加快制定《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法》等针对衍生产品特定的法律和法规,以保证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框架的稳定性、持续性和一致性,使监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衍生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消除立法和管理方面的不确定性,保证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稳健运行。

(二)完善商业银行客户信用的数据基础,建立和规范独立的信用风险评级体系

一是完善商业银行客户信用的数据基础。商业银行自身系统需要建立具备一定规模和效率要求的数据库基础,必须充分利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来完善其基础工作。如参照国际标准建立各银行间的行为准则,包括“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等,加强商业银行自身的客户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开发客户跟踪系统等,建立健全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通过金融监管部门或行业自律机制加强银行间数据的共享工作。二是建立和规范独立的信用风险评级体系。我国信用评级事业已经开始稳步推进,并在加强信用管理、防范金融风险、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方面初显作用。我国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规范独立的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即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建立包括评级对象的确定、信用级别及评级方法、评级考虑的因素、实际违约率和损失程度的统计分析、跟踪复评和对评级结果的利用等一系列信用风险量化度量模型基础。同时,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充分考虑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其内部建立一套通用的信用管理体系,并通过可靠的量化数据降低信用风险管理成本,提高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三)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促进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

第一,在研究借鉴国外信用衍生品市场的交易模式、报价系统及其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逐步构建起我国自己的市场架构,为国内银行同业之间的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第二,构建国内银行与国内机构投资者如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之间的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市场。通过信用衍生产品进入贷款市场,既有利于基金实现更为分散的组合,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为分散、化解银行的债权风险助一臂之力。第三,适时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外资参与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推进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和国外机构投资者之间开展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外资银行能够借助母行强大的产品开发优势,把海外市场已经成熟的产品带入国内,在引入和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

(四)加强内控建设,防范信用衍生产品交易风险

从制度基础层面严格加强商业银行信贷工作效率,逐步建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一是建立合理的奖惩和内控制度。银行应建立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实行交易业务与风险管理相分离。同时,应建立高效独立的信息通道,克服可能出现的信息障碍。二是建立风险评估与预警制度。应采取先进可靠的风险评估模型,准确测量衍生交易头寸变化时风险价值的变化情况,尤其在进行非标准的场外衍生产品交易时,要对定量风险模型所使用的市场参数深入研究和验证,保证其正确性。三是建立风险应急预案和风险报告制度。建立衍生交易的止损点和风险预警线,在开展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出现重大风险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损失继续扩大,同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监管机构。四是注意风险控制与风险教育。应将发行者完全、准确信息披露放在首位,要充分认识到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应注意多类型市场参与者的培育和风险教育,要引导他们理性投资。

(五)强化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为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创造前提条件

信用衍生产品在国际上也是一个新生事物,由于它产生的时间短,加之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复杂性,与传统的银行业务有本质的区别,尤其是它的高风险性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更全的要求。因此,必须注意培养信用衍生产品定价、信用风险模型等领域专门人才。一方面,要选拔一批年纪较轻、基础较好、有金融专业学位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员集中培训或到境外进修,以提高信用衍生产品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邀请一些与本行业往来密切的国外高级管理人员来介绍信用衍生产品方面的经验、最新动态及风险防范。在实际工作中,使他们熟悉掌握信用衍生产品交易,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更好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降低风险。此外,对于缺乏相应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的关键岗位,可招聘国外银行的风险管理专家,以加速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进程。

(六)健全和完善金融机构监管体系,促进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稳健发展

第一,加强对市场参与者的监管,确保金融稳定运行和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大力运用现代化监管手段,建立风险预警系统与监管网络系统。加强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监管机构的相互协调与配合,构建集中统一、严密、高效、有力的监管体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监管的作用,引进和加强会计师事务所、评级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从而有利于拓展监管面,提高监管效率。第二,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完善金融机构行业自律体系。现实生活中金融市场是非有效市场,应尽快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组织的章程和相应的同业公约及其他制度,要求市场参与者必须严格进行行为自律,有效地发挥行业自律体系监管作用,控制系统性风险,为公平竞争和规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三,进一步加强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国际协调和合作。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金融交易市场较强的多变性和管理的复杂性,这就决定了对金融的监管必然需要国际上的共同努力。因此,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国际上先进监管经验,以提高监管效率,少走弯路,降低监管成本;另一方面应该与国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国际证券委员会(IOSCO)等国际组织密切协调和合作,促进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建奇.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风险管理制度及其启示[J].银行家,2005,(8):108-110.

[2]方洪全,曾勇.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实证研究及比较分析[J].金融研究,2004,(1):62-69.

[3]谢清河.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67-182.

[4] 省略/span/span.htm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the SPAN Pages.

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截止到2012年1月,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内约有50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不良资产决定了银行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微观而言,信用风险作为金融市场最关键、最重要的风险形式之一,是每家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都需考虑的重要因素。宏观而言,信用风险直接影响着现代金融经济的各个层面,同时,也影响着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甚至影响到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协调发展。

一、信用风险的定义

信用是借贷行为的总称,是以偿还为条件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是从属于商品货币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信用风险又称信誉风险或保证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指借款人、债券发行人或金融交易一方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履约致使金融机构、投资人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从狭义上讲,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协议,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它实际上是一种违约风险。从广义上讲,信用风险是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的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程度。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1.商业银行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着金融全球化的挑战。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需要学习并借鉴国际上成熟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从而开发合适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以达到《新巴赛尔协议》所规定的要求。深入探讨并研究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不仅是商业银行作为微观金融主体内部管理的行为,从宏观上看也是防范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导致银行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崩溃以及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

2.商业银行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特点和现状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实施信用风险管理还缺乏足够的前提条件。第一,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存在一定局限性。信用风险的评定需要各类企业的大量数据资料,但由于中国金融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健全,未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无从搜集,而已公开上市的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不时存在着虚假现象。第二,在运用信用风险计量的过程中缺乏专家的专业指导。因此,目前只通过股票价格来反应企业的信用能力并不可取,而实施内部评级法是可行的方式。内部评级法需要商业银行自主评定风险的测量和管理方式,这种评级方法既能够强化银行实施风险管理及进行有效内控责任,同时又增加了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手段的灵活性。目前,内部评级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开展有效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

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一方面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施信用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识别风险以及风险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面临着各种现实问题,其中大部分问题由于历史遗留造成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公司治理。委托机制不健全,商业银行缺乏以明晰产权为基础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制度,必然会产生信贷约束软化、激励机制弱化等问题。(2)经营方式。经营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3)资产质量。由于企业客户的经营状况不佳,造成资产质量低下,潜在预期的不良贷款包袱有可能加重。(4)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缺乏有效性,对客户的信息不能进行及时的动态跟踪与管理。

三、银行业信用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银行信用风险信用管理的实际操作来看,中国商业银行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落后的风险管理量化手段

风险评估管理模型是国外银行对客户公司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和信用风险管理时通用的模型,国外风险评估模型已经在技术上凸显了先进的发展趋势,而我国目前所实行的风险评估及管理仍集中于资产负债管理和头寸匹配管理的水平上,在实际评估及管理过程中基本上还需依靠客户经理的个人工作能力和经验,而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的管理机制本身就不够健全,因此这必然导致风险评估的量化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缺乏专业的中介信用评级机构

国外有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为商业银行进行服务,专业的评级机构能为商业银行就客户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以美国为例,美国信用风险评估实务设计和理论探索一直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这和美国拥有世界级评级公司是分不开的。而我国信用风险的评级起步较晚,缺乏统一的标准,尚无专业的中介信用评级机构进行专业的评级,因而无法从整体上推动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

3.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国内企业财务及各方面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一方面由于我国银行电子化管理的起步较晚,另一方面,我国的证券金融业发展扔不成熟,还缺乏准确的行业和企业的数据资料,因此,在进行信用风险评级和信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一般都会缺乏足够的、准确的、及时的数据,因此无法对客户企业的信用风险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估与预测。

四、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1.强化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研究表明,强化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比识别和评估风险更为重要。商业银行为实现其自身价值最大化,需要强化其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尤其需要在经营业务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形成适用于其自身对于信用风险的价值判断体系。信用风险价值判断体系包括信用风险的理念、信用风险的经营管理思想、优良的传统习惯、合理的行为规范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包括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员工的行为准则、文化教育交流活动等。核心是信用风险理念和意识,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他因素作用的发挥。

2.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内部需要根据其自身所理解的战略目标和一整套系统、完整的公司价值取向来划分出每个岗位清晰的责任,并贯彻实施;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其针对特殊业务领域的管理人员应发挥其监督的职责,承担起监督的角色,对每一笔信用贷款进行资格审批监督;同时,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内审报告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对客户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另外,商业银行还需要保证其自身的补偿机制与其目标、战略相一致,只有把激励补偿与业务战略相联系才不会导致管理层只专注于短期利润而不顾长期发展;以公开、透明的方式执行公司治理机制。

(2)合理化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商业银行应建立监事会监督下董事会管理下的信用风险管理纵向的架构,从而应对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变化和新环境下的冲击和挑战。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尤其对于信贷业务,需要成立专门的信用审查机构对客户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审查,进而对贷款额度进行审批。完善信用内控制度,强化贷款风险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在贷款发放前,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对借款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的评估,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之后形成结论,作为是否发放贷款决策的依据。同时,在战略规划、营销、决策、信息等方面,商业银行需要积极探索和尝试集中化、扁平化和专业化管理模式,从而明确风险管理战略,加快实施资本约束风险资产管理,提升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水平。

(3)优化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优化风险管理制度是提高信用风险评估技术水平的内部基础。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实行有赖于合适的风险评估技术水平,技术与管理相辅相成,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先进的技术;同时,技术的有效实施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建立,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的配套,技术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因此,优化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应与提高风险评估技术水平同时进行,同时制度的优化也将促进风险评估技术的创新和进一步发展。

五、结束语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趋势的加强,中国商业银行由于历史遗留及自身内部的各种缺陷,信用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问题,但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合理化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以及优化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可以进行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王静雅.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现代商业,2007.

[2]李维,刘晓鸣.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探究[J].理论研究,2011.

[3]刘海龙,王慧.金融风险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4]马刚.商业信用风险研究[J].财税金融,2011(5).

第6篇

关键词:迪拜危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048-03

引言

2007年12月美国经济因次贷而萧条,从而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危机远没有结束,反而愈演愈烈。迪拜财政部2009年11月25日突然宣布,由政府持有的迪拜世界公司及旗下的房地产分支棕榈岛集团将推迟偿付数十亿美元的债务最少六个月,以便进行债务重组。据《纽约时报》估算,“迪拜世界”的对外债务高达590亿美元,占迪拜总债务的74%。

迪拜世界是迪拜政府旗下的投资公司,也是迪拜各类重大项目的主导者。这个自称“日不落”的企业,各类资产分布于全球约100个城市,涉及领域包括港口运营管理、地产项目开发、酒店旅游、私募股权投资以及零售等各行各业。世界上唯一一个七星级酒店帆船酒店、被称为世界第奇迹的人工填海形成的棕榈岛和世界岛、当今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塔等都是迪拜世界旗下的项目。而由于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信贷紧缩政策令这些曾一度引以为豪的房地产资产价格大跌,由此迪拜政府为自己吹大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买单。

一、信用风险管理的内涵

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银行的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所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联合造成。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它不仅是指由于借款者主观违约不能如期偿还贷款本息,而使银行承担实际的违约风险,而且指由于客观原因造成借款者还款能力下降或信用等级降低,使银行面临的潜在的违约风险,违约造成了交易对手(一般是银行)全部或部分支付金额的损失。信用风险是指经济交往中权利人和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犯罪,而给对方包括公众造成的经济损失风险。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论是何种社会制度,信用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中国在计划经济年代,信用风险问题矛盾并不突出,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地位在全球逐步提高,社会物质日益丰富,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网络交易、金融衍生产品和各行业的信用交易逐年扩大,并逐步成为交易的主要方式,当借款人对银行贷款违约时,商业银行是信用风险的承受者。银行因为两个原因会受到相对较高的信用风险。首先,银行的放款通常在地域上和行业上较为集中,这就限制了通过分散贷款而降低信用风险的方法的使用。其次,信用风险是贷款中的主要风险。随着无风险利率的变化,大多数商业贷款都设计成是是浮动利率的。这样,无违约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而当贷款合约签订后,信用风险贴水则是固定的。如果信用风险贴水升高,则银行就会因为贷款收益不能弥补较高的风险而受到损失。

二、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引发国际金融海啸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用风险管理严重缺失。无论从当前积极应对金融危机,还是从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看,中国都必须大力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长期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一直遵循粗放型的道路,经营中往往只注重机构的扩张和存贷款规模的增长,忽视了经济效益和资产的质量,在贷款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贷款质量却在日趋下降,风险逐步积累,形成了巨大的历史负担。风险主要集中于不良资产,信用风险远大于市场风险和其他风险,而且银行风险积累时间较长,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尽管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纵观中国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1)信用风险问题是已对中国的经济构成严重影响。据统计:中国近两年银行因信用风险缺失导致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2 000亿元左右,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5%。在经济活动中,不守信用的行为比比皆是,造假账、挪用专项贷款、侵占知识产权时有发生。(2)社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明显滞后,一方面尚未建立起作为信用体系基础的信用记录,另一方面银行信用评估很不规范,评估机构的资质参差不齐,信用管理呈现多头。由于监管不系统、相互不通气,没有完整记录和历史的记录,信息不透明,缺少一个统一有效的管理体系和机制,实际监管效果并不理想。(3)中国法律环境尚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有关社会信用规范方面的法律散见于多种其他法律条文中,如:中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虽然都有关于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刑法》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规定。但由于缺少独立的社会诚信保障体系,现有这些法规仍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针对信用方面的立法总体滞后。

其不足方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目标,在整个银行的信贷活动中没有一个明确的行为指向,风险管理不能成为经营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在决策过程中风险因素往往被忽略。(2)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机制不完善。中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不论是在评级方法、评级结果的检验,还是在评级组织结构、基础数据库等方面。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极大地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信用风险方面的作用。(3)商业银行缺乏必要的分散风险和规避风险的技术手段。目前,商业银行在贷款发放之后,往往只能是被动地接受风险,而不能主动地通过自身的资产组合或者运用某些金融工具来分散和规避风险,商业银行这种被动的风险接受行为,在经济发生较大的周期波动或者某种市场因素发生急剧变动的时候,往往会使银行遭受巨大的风险损失。(4)商业银行监管部门监管不完善、不到位。中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手段和方法陈旧、落后,还停留在传统的“经验式”的管理阶段,基本上以行政管理为主,不能适应商业银行快速发展的需要。譬如,监管方式主要以日常报表分析为主,而且偏重于定性分析,缺乏一个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管参照系;立法相对滞后;原有法律、法规的效力不高;对商业银行有效监管的法规内容或者欠缺,或者过于笼统和简略,缺乏相应的配套规定和细则;法规制度设计上不合理。所有这些缺陷都导致对商业银行监管时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正因为如此,才为商业银行的不规范经营提供了空间。

三、对策和建议

迪拜债务危机从很多方面影响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对中国商业银行甚至整个金融系统提出众多挑战:不仅是风险模型的挑战,还是风险管理制度与体系的挑战,以及对银行集团监管的挑战。这就要求监管机构必须从原来相对消极的、强调行政审批的监管者,转向积极的、尊重市场的监管者。当然,在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迪拜危机在风险管理理念、信用评估、金融监管等方面对中国银行系统和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对于中国来说,强化金融监管是重中之重。中国应抓住机遇,认真学习,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新的监管理念和先进的风险管理手段,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本国国情的资本监管框架,从根本上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健性,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对此,结合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提出为了加强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几点对策和建议:(1)更加关注房地产信贷风险。从近期的迪拜债务危机以及2007年底的美国次贷危机来看,房价的快速上涨往往掩盖大量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吹大的地产泡沫终将破裂,从而爆发了次债危机和债务危机。由于多数房地产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银行贷款,一旦资金链断裂,势必会影响到贷款的归还。此外,由于很多大中城市的房价出现下跌现象,很多住房贷款将面临违约问题,预计将出现大量不良贷款和坏账。因此,各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关注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重新检讨现行的住房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估计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大规模不良贷款的可能性。例如:如果一家银行决定是否给一家公司贷款,首先银行要详细了解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然后,应当考虑借款公司的各种因素,如盈利情况,边际利润、负债状况和所要求的贷款数量等。若这些情况都符合贷款条件,则应考虑欲借款公司的行业情况,分析竞争对手、行业发展前景、生产周期等各个方面。然后,银行就依据贷款的数量,与公司协商偿还方式等贷款合同条款。尽管共同基金与债券投资并不能确定投资期限,他们也是通过类似的信用风险分析来管理投资的信用风险。(2)必须加强金融监管。迪拜债务危机警示中国银行业在大力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加强金融监管。银行机构应充分评估金融全球化影响的深度和联动效应,对金融创新的应用和推广作辨证分析。而对银监会来讲,则要更加稳妥地处理好监管与创新的关系,积极引导和扎实推进银行业金融创新,同时注意防范创新风险,坚持风险可控、成本核算、信息充分披露的监管理念。银行风险很容易蔓延,为高效解决有问题银行的风险,监管机构应拥有一套完备灵活的程序,有权利和能力迅速地处置有问题银行,实现危机银行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市场重组和退出。目前,国际上已采用先进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监管方法,中国还没有在实践中引进和运用,导致监管水平低,无力制约商业银行的违规操作现象。实际上,只有具有合适的监管方法、手段,再加上素质水平较高的监管队伍,商业银行的很多不规范操作现象都是可以避免的。中国由于信用行业发展历史短,在加快立法的同时,政府必须强化对该行业的监管。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可以说属于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比较先进的国家,尚且还存在“评级机构缺乏自律”等问题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在中国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相对落后的背景下更需要引以为戒,加强监管,千万不可松懈。(3)量化信用风险,建立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由于中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开展风险管理的时间不长,相关数据积累不足,同时,数据源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客户基础数据库,在借鉴国际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出适合自身特点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建模工作我们会在今后深入研究。(4)重视维护良好的银企关系来降低信用风险。银企关系的维护既是商业银行营销的重要部分,也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很熟悉,在贷款调查和审批中有利于做出正确的放款决策,把好信用风险管理的第一关。一旦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商业银行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不同的决定,如果企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商业银行会允许企业对贷款进行展期甚至会再贷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良好的银企关系意味着银行与企业资金往来密切,企业通过银行办理的资金业务多,将会使得企业信用违约的可能性大大降低。(5)建立风险分散机制,加强金融创新。银行的资产要做到合理组合和搭配,实现信贷资产的多元化,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商业银行要积极进行多方位金融创新,创新是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一定要建立跟银行本身的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想匹配的创新产品,在控制和管理风险的同时实现盈利和发展。(6)建立内部评级机制,规避客户信贷违约风险。中国商业银行应持续跟踪、学习和借鉴IRB法的实质内容,以此充实管理手段,增强风险内控能力,并应尽早建立能够应用于实际管理的内部评级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构建由监管当局、银行和社会独立信用机构组成的三层立体信用体系,规避客户信贷违约风险。各个商业银行可以在监管当局的协调下,在不违背法律、不损害客户权益的基础上,实现信用数据的共享,把信贷违约风险的程度降到最低,从而有效提高银行规避风险、应对风险的能力。(7)加快信用管理人才的培养,以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中国的信用管理行业人才奇缺。建议教育部和有关部委专门研究这项工作,在有条件的大专院校新开信用管理课程,有关方面也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对正在从事和即将从事这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尽量少走弯路。

信用风险管理在中国是一项较新的工作,有了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重视,以立法来保障,以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基础,就一定能够把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走出当前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实现中国的长远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顺.金融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10.

[2]何杨光.浅析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6):106-107.

[3]郭清马.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44-47.

[4]柳斌.新巴塞尔协议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研究[J].浙江金融,2009,(9):30-31.

[5]王志刚,朱天强.次贷危机影响下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5):123-124.

[6]杜文意.美国次债危机成因的博弈分析[J].管理观察,2009.(11).

[7]徐佶.谈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浙江金融,2009,(9):28-29.

[8]刘晓婧.商业银行中道德风险的博弈性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7).

[9]刘郁菲.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财会研究,2009,(18):62-63.

The Research of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Management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Dubai Crisis

LIU Xiao-jing,DU Wen -yi

(Aba Teacher’ College , Pixian611741,China)

第7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逐渐占据中国金融行业。为竞争需求商业银行产生信贷业务,这将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银行对于信用风险管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同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也起到抑制作用。受到2008年金融风暴的影响,商业银行更加注重信用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主要侧重指信贷业务的风险。把握好信用风险管理,是促使商业银行正常运行的保障。

一、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所处的形势

1.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不足

(1)对于存储、管理数据方面的信息技术做得不到位。伴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在银行内部信息技术的管理与应用也较为普遍。在发达国家电子信息运用到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包含三点:建立信息完整的数据库、信息进行分类处理、信息的分析、审核。在信用风险管理中信息库的建立是最主要的,是后续一切活动的基础。我国电子信息系统在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存在很多不足,信息收集不全面,信息处理环节不细致,数据的分析结果有偏差等,这就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一定风险。

(2)对于信息的操作技术使用不当。电子信息在银行内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电子信息相比手工操作而言,准确性高,工作效率快。但在技术操作上要求较为严格。我国商业银行在对客户信贷方面评估时,需要对企业或客户的基本资料、收支情况、社会背景等大量工作进行审核,由于对信息操作技术的不健全,有些工作还停留在手工报表的形式上,导致工作量增大,加大了信贷风险。部分商业银行在信控额度的管理系统分析不全面,使得信贷额度存在不确定的因素。

2.信用风险管理机构存在弊端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分为行长、科室长、经理等进行分级管理,银行下面设置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营业网点等,在机构组织和管理方面呈现锥形分布,由上到下垂直管理。而国外合资的银行的管理体系上呈现矩形结构,纵向有分行、支行,横向各个部门分工合作、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更好的协调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而我国商业银行下面的设置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等分支太过繁琐,机构的设置分工不明确,对各个分支的监管不全面,不能相互协调管理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

3.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审核工作不全面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一直以来受到信用风险的制约,客户、企业不还贷的现象频繁发生。主要基于商业银行为了竞争大客户,在信贷方面对于客户资料的审核环节做的工作不细致,只是片面的审核客户资料的合法性,对于客户内部不做详细分析、调查。导致银行借贷给他们,而客户由于企业内部的各种原因不能偿还贷款,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经济的巨大亏损。

二、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

1.合理的信用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1)合理的信用风险预警系统制度的建立。任何系统管理的建立都必须有制度、法规作保障。信用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也必须依靠健全的制度来开展。对于信用风险管理中最主要的数据库来说,预警制度的建立必须有科学性、合理性,为银行信用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保障,为信用风险的管理打下基石。

(2)风险预测模型的使用及方法。商业银行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模型和方法,能有效地进行风险预警。例如,利用要素分析进行评估的方法中,对于客户的道德品质、收支能力、经营环境及担保进行分析评估,对于各个环节的评估使用信息数量化,最后对信用风险的预测提出正确的分析。

(3)提高风险预警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的运用。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需要一个全面的、准确的风险预警系统作保障,通过实施预警在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中的应用,有效的减少了商业银行信贷的信用风险。

2.注重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型人才的培养

对于信用风险的预防,主要实施靠人来完成,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人才的培养应该引起重视。首先,注重信用风险的管理人的思想观念的培养,让管理人员意识到信用风险对于银行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定期组织对管理团队的专业知识和信息化系统的培训。此外,对于优秀的信贷管理人才应得到重用,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一定的帮助。加强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型人才的培养,从而有效提高信用风险的管理,保证银行健康发展。

3.提高全体银行人员的信用风险管理思想

在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中,把信用风险管理思想渗透到每个业务工作环节中,银行的全体人员自上而下自觉形成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养成良好的风险文化。在每个工作流程中每个人都应该做到事前做好调查分析、事中加强监督管理、事后把握好跟踪服务。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全体银行人员的信用风险管理思想,有效促进商业银行的经济利益发展。

4.加强商业银行体系创新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中介,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加强商业银行体系创新。从根本上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减少信用风险的发生。因此,商业银行通过设置合理的管理结构,注重公平,构建市场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了商业银行体系创新。

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经营目标的,信贷业务作为其主要的经营内容,如何能减少信用风险是最关键的。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上的管理,提升了整个行业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形成了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由若干全国性、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及部分政策性银行一起组成的银行体系。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高,银行面临着巨大的信用风险:不良贷款额巨大、资本充足率偏低、信贷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虽然这些问题通过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发行特种国债、实现上市等手段得到了改善,但信用风险的管理仍旧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变。当前,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负责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是贷款部门的信贷员,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2.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部分商业银行贷款的审批与发放主要凭借个人主观判断,无论是贷前调查还是贷时审查,都缺少科学而完整的客观评价,且缺乏完善的贷后检查机制。贷款资金发放后,银行极少就企业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状况及企业的重大经营管理决策等进行检查、监督和参与。

3.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企业信用分析时,采用定性方法者较多,缺乏系统科学的定量分析。对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也主要是由各个银行自己进行,主观性强。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化管理起步较晚,很多银行缺少关于企业详尽完整信息的数据库。

二、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1.资本有效配置。随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不断发展,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资本能否足够应对风险而不被风险所侵蚀,这同时也是监管当局最关心的问题。为了避免银行资本不足而设置的资本充足率指标是对银行自有资本的硬性约束,同时也制约了银行无限扩大杠杆作用的冲动。假设在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前提下,能够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进行有效的资本配置,从而节约资本,增加收益,就能成为提高薪用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2.战略、偏好、架构、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风险管理的战略是指导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无论战略如何表述,都必须清晰地指明承担什么样的风险、承担的风险水平、预期的风险调整后的收益。风险偏好则是风险管理战略的具体表现。在承担风险的水平与收益期望对风险容忍水平一致的前提下,它体现了银行总体及各个业务部门承担风险的性质和水平。而这些战略和偏好的组合能否成为指导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行为的指南与管理组织架构设计和运作是否得当息息相关。管理的架构一定要服从风险管理战略的需要,合理的架构设计和运作必定是涵盖了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包括识别、度量、监控在内的风险管理过程要保证所有的信用风险都被有效管理,不留“死角”。

3.风险管理工具的综合运用。如果说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架构、过程和文化的统一为强大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功能提供了制度保证,那么各种风险管理工具是实现强大管理功能的技术保证。风险管理过程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风险管理工具,这就决定了风险管理效率的整体不取决于任何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的单独运用,而是所有风险管理工具综合运用的结果。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零为运用信用风险。越来越多的银行界人士认识到,信用风险是与商业银行贷款及各种投资业务、表外业务共存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无法回避。放弃风险同时也意味着放弃可能获得的收益。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逐渐拓展,其面临的信用风险广度和深度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更加巨大的信用风险,应该摒弃保守的回避和分散策略,采取更加积极的、富有进取型的管理手段来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以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水平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视信用风险管理的银行将在长期内获得越来越多的收益。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从内部控制发展到外部交易。随着国际大型商业银行有关信用风险管理观念的转变,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和工具也发生了变化。除了采用传统的管理手段,如严格的授信标准、规范的贷款条件、要求提供抵押等内部措施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外,商业银行还通过各种交易对手进行交易来实现对信用风险的管理,如采取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工具等新方法来管理信用风险。从发展趋势看,它们将逐渐取代传统方式而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

3.商业银行从单纯的信用风险管理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各种金融创新的出现,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不再表现为单一的、独立的金融风险,而是日益与市场风险交织在一起、信用风险暴露和交易对手的违约都会受到市场风险的深刻影响,商业银行的很多损失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日益结合。因此,商业银行应该更加重视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综合模型,努力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各种风险纳入到同一体系。根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进入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参考文献:

[1]邹新月: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技术经济,2002(7)

[2]章 彰 于雅宁: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新金融,2002(7)

第9篇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波及范围之广、 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上世纪 30 年代以来所罕见,演变成为 21 世纪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受害较深的是被称为经济血脉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其成因归结起来主要是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信贷管理机制不完善和外部监管不力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的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再一次为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

一、金融危机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关系

信用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成为金融风险生成的主要根源之一。首先表现在信用的相互依存性和普遍性。如今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加深,作为各国经济联系纽带的信用的破坏必然会引起整体的反应。金融危机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关系还体现在大量金融风险产品的创新与金融业的过度竞争。银行盈利水平因存贷款利差缩小而下降,导致许多金融机构通过寻求各种高风险业务来获得较高收益。在这种趋势下大量传统的金融机构进入风险投资行业。还有,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趋势和金融市场的证券化,银行面对许多信誉较高的大公司转向金融市场直接直接融资的情况,银行的经营风险变大。另一方面,银行业不断进行金融创新,但信用监管制度却跟不上金融创新的步伐。投资者因为传统的货币概念和测量口径趋于失效,受蒙骗上当,使信用风险日益增加,造成了金融危机的发生。金融危机使得商业银行海外业务明显放缓,债券等投资业务大幅亏损,信贷业务明显减少。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一)风险管理手段落后。

国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的方法局限于财务指标、比率等静态分析上,与国外银行大量应用风险计量模型量化风险的管理手段相比,依然停留在主观经验判断层面,缺乏科学的计量、监测、风险识别、控制、报告等手段。银行缺乏相应的数据库支持和专业的风险管理系统,缺乏精通风险计量技术和风险管理理论的专业人才,没有一支专业人才队伍。

(二)未形成全面的风险管理文化。

全面风险管理文化是在在管理层风险偏好内,既定风险战略下,全行员工在风险管理层面上形成的共同的行为指向和价值观。由于我国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对风险管理理念还普遍比较滞后,风险管理理念还没有深入到银行的日常工作中。在观念上没有把控制风险和创造 利润看作是同等重要的事情。与国际先进的商业银行相比,我们的全面风险管理的文化理念还不够普及,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认知范围、认识程度、理解层次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西方商业银行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作同等重要的事情,把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并将风险管理纳入其发展战略计划中,制定银行的风险管理战略。

(三)风险管理组织不完善。

我国现在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工、农、中、建四大行是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银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还没有建立,其深层次的金融产权制度改革进度缓慢,落后的管理方法、管理组织结构、管理流程也成为建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障碍。在机构上缺乏创新性工作所需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仍按行政职能设置岗位,普遍没有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之类的全面风险管理部门。没有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机构改革不到位,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推行也就不能有实际的进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一)强化风险管理手段。

首先要做好风险管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才能达到银监部门的风险定量管理要求。通过市场信息和银行内部操作信息,收集大量和连续的客户信息,并通过数据清洗、整合、反欺诈等手段,提高数据可靠性和可用性,为下一步模型应用奠定基础。其次要用内部模型法(VAR)计量市场风险,用标准法计量操作风险,做好量化风险模型的选择和应用准备工作。国内银行业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和数据准备情况,还要通过引入国外先进银行的模型开发思想和技术路线,在银监部门的监管下摸索开发出符合国情的风险量化工具,并妥善应用。

(二)建立风险管理文化。

建立风险管理文化,管理层要有具体的风险控制政策和清晰明确的风险管理战略,并将其有效传递至每名员工,每名员工在业务处理过程中要自觉防范风险,管理层要自上而下不断强化并推动员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还要树立银行风险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推动全面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并且要提高员工风险识别与防范的技能和水平,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还要建立通畅的风险事件报告渠道及风险信息传递渠道。

(三)完善风险管理组织。

加强和完善风险管理组织,首先,在总行设置首席风险官和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对董事会负责,是整个银行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和管理机构,由银行的一位分管风险的行长作为首席风险官,负责制定全行的风险管理方针、总体战略、政策和目标。其次,在总行设立不同的风险管理部和风险经理,最后在各分行设立风险管理部。

四、结语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更应当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观念,将眼光放远,建立和完善全面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提高自身竞争力。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0秋5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