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

时间:2023-10-05 10:40:39

导语: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

第1篇

一、农村融资问题分析

1.农村融资需求呈现出小额贷款需求减少的趋势,资金需求向大额方向发展。目前,农村资金正向技术含量高、行业及企业规模大、效益好的方向流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增速明显,加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如粮食补贴、农税减免等,使农户自有资金不断增加。同时,国家近些年不断加大对农村小额贷款的支持,从而使小额信用贷款资金需求减少,资金需求额度逐渐增加。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以及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资金需求正向大额方向发展。

2.农村生产风险造成融资信用风险较高。在我国农村经济组织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农户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农产品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村的生产经营风险较大。同时我国农村经济的科学化水平还较低,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不充分,生态条件还比较脆弱,农业生产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因素。

3.融资渠道较为单一,间接融资的费用成本较高。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信贷制度等不能完全适应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我国的“三农”融资渠道主要有传统的民间拆借融资、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和银行间接借贷融资三个方面。其中民间融资成本过高,一般难以承受,直接融资渠道太窄,我国尤其是农村证券市场化程度不高,绝大多数“三农”中小企业不可能从证券市场获得融资。以间接的银行融资为主的融资渠道,门槛太高,一定要抵押才有可能得到贷款。尽管银行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虽呈政策性、商业性和地方性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格局,但仍主要集中在信用社、农业银行及农业发展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而由于这些资金供应主体本身存在着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客观上限制了其对个体企业的投入。

二、农村信用担保制约因素分析

1.缺乏有效的农村征信体系。目前我国农村征信体系不发达,缺乏完善的信用机制和有力的金融支持,导致农户贷款难、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现有的农村融资渠道中,多以民间借贷为主,加上受当前的经济形势的影响,农村民间信用借贷问题突出。我国征信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征信市场不发达,征信产品较为单一,农民对征信行业的认知程度低。征信市场发育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征信体系发展的根本问题。农村征信建设覆盖面小,难以全面采集和共享征信信息。征信机构仅局限于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工商税务等非金融机构,这些开展征信工作主动性不够,只是服务于自身需求,征信目标及方法比较单一。采集的信用信息数量少、不全面,缺乏有效的征信环境,导致农村信用建设缓慢,农村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难以全面完整地采集和共享。

2.信用担保资信评价机制不健全。由于征信环境不健全,征信机构间的信息不共享,导致信息不对称,担保机构无法获得全面准确的数据,难以核实企业和个人资料的真实性。获得的企业数据主要是依靠企业自己提供,担保等评估机构无法在短时间内核实企业财务及信用状况,信用数据不够真实及全面。加上我国信用评估也起步较晚,评估方法和手段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真实的资信等级。资信评估虽然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的,但构成的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特别是缺少适合农村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的评级指标和评估办法。没有跟踪评估,评估缺乏灵活性。资信评估只是对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信状况的表述,资信状况好,资信等级高,只能证明某个阶段的企业状况,评估机构应对被评企业进行跟踪检测,及时调整企业的资信等级,造成我国信用评估机制不健全。

3.农村抵押担保难,缺乏有效的反担保措施。由于我国农村二级流转所需配套市场要素尚不完善,加上法律法规上的障碍,缺乏配套的风险转移、分担和补偿机制。我国《担保法》明确规定:“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使用权可以抵押”,“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抵押”。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等作为贷款抵押物受法律制约,在当前商业贷款中,担保抵押资产是否充足是决定银行机构为农民提供贷款的重要条件。

4.信用担保方式单一,行业范围较窄。担保公司的业务与商业银行逐渐出现趋同趋势,甚至对借款企业提出反担保。除了保证等反担保措施之外,还对企业的担保物流动性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有效房地产抵押,很少接受机器设备抵押,对于企业订单、存货和应收账款等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更是采取规避的态度。同时,商业银行对担保公司的担保的放大倍数也会进行关注,商业银行难以接受担保公司的信用额度的放大功能。商业银行针对信用担保机构的贷款业务品种少,金融产品的单一,使得信用担保机制建设工作推进缓慢。

5.风险分散、补偿和保障机制不健全。各地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资本金大都源自政府财政的一次性出资。资本金仍然停留在筹建之初的一次性资金支持。由于原始投入少,后续资金来源没有着落,只有依靠原始资本金和微薄的保费收入提取的可能发生代偿准备。显然,这一状况既制约了农村信用担保机构支持农户和企业发展的能力,客观上威胁着农村信用担保机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目前,专门为农户和涉农小企业提供担保的机构还难以满足目前“三农”的担保需求。

三、农村融资性担保体系构建

1.加强农村信用和征信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农民的信用意识。“三农”融资难问题的实质在于其信用等级低,资信状况较差。在农村信用借贷过程中,尤其是对农户的信贷,没有建立有效的贷款信用评级及授信机制。农村信用社等机构客户缺少客户的信贷资料或者缺乏客户信息,授信制度和流程不健全。应从宏观层面上构建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通过政府构建征信平台,通过媒体加强宣传,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提高全民的社会信用意识。同时,信用担保公司应与银行、工商、税务等微观征信机构构建一个高效的信息共享体系,信用担保公司自身应加强与客户开展信用活动,解决在担保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农村宣传栏、农村文化表演等易于开展和被接受的形式进行信用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的信用意识。

2.信用担保机构建立科学的资信评价机制,提高自身的资信评估水平。担保机构应借助农户信用状况登记卡和农户资信评定档案,根据农户家庭财产及经济状况信息、个人信用信息和品行道德修养信息等内容,制定出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分析评价体系,并及时收集掌握农户信用状况变化信息,为在担保过程中提供资信评估依据。担保行业应从资信评估制度、评估流程、评估方法等方面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资信评估体系,尤其要结合我国“三农”现状,设计出一套符合“三农”特点的资信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简洁明快的评估方法,从而简化信用担保流程,提高信用担保水平和效率。既促进“三农”经济发展,同时增加担保公司自身的经济效益。

3.进行担保抵质押方式的创新,担保机构可利用抵押物的余质作为反担保措施。由于我国法律法规方面的障碍,除房产等少数抵押外,小微企业,尤其是种养殖户难以提供其他有效的抵押物,限制了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担保机构在信贷过程中提供信用保障,承担了银行的绝大部分信用风险。面对在借贷过程中与银行处于天然的不对等的竞争地位,担保机构只能进行业务创新。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中,抵押率一般不超过70%,担保机构可对质量高的抵押物的30%及更高比率的余质作为反担保抵押物,通过余质抵押方式解决融资性担保过程缺乏有效反担保措施问题。

4.创新信用担保模式,降低信用担保风险。信用担保机构在担保业务运作过程中,由于决策信息的不充分和相关各种客观因素的不确定性,使担保机构在实际担保业务的运作过程中遭受损失,担保机构可通过多样化的投资组合进行风险管理。担保机构要善于利用社会组织资源管控风险,创新担保模式。金融机构要创造条件,大力增加对“三农”企业的信贷支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应共同发展多种形式的信用担保机构,扩大信用担保的范围,将信用担保机构扩大到县域范围,在县域内大力发展担保投资。担保机构可借鉴银行在贷款过程中运用联保的方式,将信用风险分散和转移出去。担保机构应注重支持龙头企业,丰富和延伸产业链条,带动产业链上的农户共同发展。

第2篇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动产担保;权利担保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协调运行的基础性力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融资难都是制约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又难于破解的主要问题之一。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有许多,其中信贷融资难的主要因素则是金融机构过于依赖土地和建筑物等不动产作为担保物,而中小企业的主要资产却多以动产和权利为主。基于缓解融资难现状,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行政部门、企业积极创新融资担保模式,并付诸于实践。融资担保模式创新过程中存在诸多的法律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并不断探求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对策。

一、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创新的实践

中小企业享有的权利种类繁多,拥有的动产资源丰富,这些动产与权利都可成为担保物,因此,减少金融机构对不动产担保的依赖,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具有广阔空间和大好的前景。近几年,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和政府的支持下,金融机构对动产和权利担保融资业务创新的力度不断增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权利担保融资的创新

1、用益物权担保融资的创新

用益物权是指对他人的物在一定范围内,加以使用和收益的定限物权。《物权法》第184条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但法律另有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除此之外,《物权法》对用益物权作担保物并无限制,这为用益物权担保融资提供了法律保障。实践中,基于林地承包经营权、采矿权、海域使用权等权利作担保融资的模式,都属于用益物权担保融资创新的范畴。这些用益物权用于担保融资,帮助了许多中小企业利用潜在价值得到所需信贷资金,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放贷银行的资金使用率。

2、财产权利质押融资的创新

根据《物权法》第223条的规定,股权、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应收账款等财产权利可以出质。实践中,对于债权人而言,股权、知识产权、应收账款等权利质押的风险较难控制,因此,金融机构并不愿意接受这些财产权利质押。近几年,金融机构关于财产权利质押贷款的探索与创新主要是完善质押融资中的权利价值评估、权利出质登记、权利交易等相关操作环节,以此降低融资风险,消除金融机构的顾虑,推动权利质押融资的发展。此外,金融机构也在不断探索拓展应收账款质押的类别,由此出现了订单质押、旅游门票收费权质押等融资模式,这些融资模式把企业无形财产转化为了动态资产,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状况。

3、其他权利担保融资的创新

权利担保融资模式创新的实践还有很多,如简阳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推出的沙石开采权质押贷款,嘉兴银行推出的排污权抵押贷款,义乌地区推行的商位使用权质押贷款等等。这些权利担保融资模式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动产担保融资模式的创新

动产资源种类较多,融资空间广阔,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动产担保融资模式的创新力度,推出了油品、黄金、黄酒、大蒜等动产质押贷款模式,再如山东恒泰农村合作银行推出的钢结构抵押贷款模式,这些新的担保创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促进了银行贷款的良性循环。

(三)保证担保融资模式的创新

保证担保融资创新主要是联保贷款模式,即三个或三个以上企业按自愿原则组成联保体,银行对联保体成员进行授信,成员之间相互承担连带责任的一种融资模式。根据行业、地域的不同,各银行采用的中小企业联保贷款模式亦不同,有联保基金模式(协会联保模式)、网络联保、行业联保、联贷联保等多种模式。联保贷款模式有利于成员间内部监督,相互督促及时还款,同时,还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可变性、易操作性,联保贷款为中小企业获得了更多的信贷资金。

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创新中的法律困境

(一)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的创新与发展,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保护和扶持。而权利和动产担保法律规范的不健全,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创新发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1、权利担保的合法性缺失

(1)排污权抵押贷款缺乏法律依据

自2008年嘉兴市推出排污权抵押贷款以来,排污权抵押贷款模式迅速在全国蔓延。关于排污权的法律性质,学界有多种观点:有学者主张排污权属用益物权;有学者主张排污权具有准物权属性;有学者认为,排污权是种新型的环境役权;有学者认为,排污权属于人役权。也有学者认为,排污权进入物权体系困难重重,而将排污权归入合同债权既在理论上可取,又有助于排污权灵活运作。然而,依物权法定主义,排污权并未作为物权得到法律上的承认,其物权属性不能确定。同时,排污权的环境役权、人役权、合同债权性质也局限于理论探讨,没有得到立法机关的确认。因此,排污权抵押贷款的实践探索还缺乏法律依据,对于排污权的属性、排污权抵押的可行性以及排污权交易的条件等问题都有待相关法律法规的确认与完善。

(2)河道沙石开采权、商位使用权担保贷款缺乏法律保障

2010年简阳市探索出沙石开采权质押融资模式,为保障这一模式顺利实施,人民银行简阳市中心支行会同简阳市水利局了《简阳市河道沙石开采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然而,对于沙石开采权的性质,有学者主张河道沙石属矿产资源,沙石开采权则属于采矿权,若此种主张成立,则沙石开采权属用益物权,沙石开采权担保的方式应为抵押。《水法》、《矿产资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沙石开采权性质并没有规定,因此,沙石开采权担保是抵押还是质押,满足哪些条件此项担保可以成立,仍有待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明确规范。

目前,全国许多金融机构推出了商位(铺)使用权担保贷款。对于商位使用权担保是抵押还是质押,商铺使用权能否转租等问题,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不明确,有待进一步规范。

2、动产质押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

随着动产担保融资的发展,动产质押监管这一融资担保模式迅速兴起。在实践中,动产质押监管的一般操作模式为:债务人向银行申请贷款并以动产进行质押担保,银行委托第三人(一般为物流企业,在动产质押监管中作为监管人)代为监管质物,履行监管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对质物的数量、质量的监管,对债务人或出质人出入库权利予以限制和约束,必要时对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能力予以监管,发现有害于质权人利益的情形时及时通知质权人,防止损失的发生或扩大。由于法律对“监管”的概念并无明确规定,我国动产质押监管法律法规也不完善,动产质押监管实施过程中债权人与监管人主要通过质押监管合同明确各自的权责。因此,订立合同时未考虑到的风险出现时,债权人与监管人的权责分配就缺乏法律保障,所以,要积极完善动产质押监管的相应法律法规,为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3、融资性担保机构行业规范的缺失

融资性担保机构对保证担保融资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缺少对担保机构的法律规范和行业管理,实践中,担保机构担保效力不足,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积极完善融资担保机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融资担保业监管主体、为担保机构确定对等的权利与责任,消除现存的政策性障碍,健全担保机构的信用评价体系。

(二)法律环境的缺失

1、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缺乏法律的有力支持

目前,《物权法》、《担保法》等法律对担保登记制度、担保物流转制度的规定不健全,这导致设定担保难,实现担保债权难。因此,要积极制定和完善各类担保物的流转制度和担保登记制度,以推动动产和权利担保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创新提供法律支撑。

2、征信立法的不足

第3篇

[关键词]互助担保 融资 问题 对策

由于中小企业依靠自身利润转增投资的数量微呼甚微,通常主要依靠的是债权融资或银行贷款等直接或间接融资方式,而由于其自身大多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竞争力弱以及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使直接融资难以实现;在间接融资方面,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低,缺乏抵押品、贷款的规模不经济等使银行提供贷款的动力明显不足。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是由一些中小企业以自愿和互利为原则组成信用互助协会,协会成员共同出资组建互助担保基金,以会员企业出资为主,以会员企业为服务对象的担保机构,其主要特征是成员企业之间的互助行为,不从事贷款担保以外的投资业务,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信用互助协会以互助担保基金为成员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帮助解决中小企业的信贷缺口。尽管中小企业集群能够使互助担保发挥巨大作用,而互助担保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经营上和资产结构上的缺陷,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本文深入分析中小企业互助担保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不断完善互助担保体系提出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较为现实和有效的融资模式。

一、中小企业互助担保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参与程度不够,热情不高

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风险和企业运行风险较大,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互助担保机构发展面临两难选择,如果过分重视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就必然会导致互助担保的门槛和担保收费过高,许多急需担保的企业因为某些方面达不到要求而被拒之门外,所能惠及的企业、所能解决的企业融资困难就非常有限,反之,如果敞开大门急速扩张,企业的运行风险就会演变为互助担保机构的运行风险,互助担保机构的生存面临困难,企业加入与否结果一样,这样就又导致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此外,部分地方的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对互助担保机构的认可程度低,相对大型名牌企业,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规模小,代偿风险能力差,而且担保的业务量占整个银行业务量的比例很小,许多地方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作为担保公司的协作银行积极性不是不高。

2.互助担保企业资金规模小,总体支撑能力弱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担保机构,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由于发展时间过短,政府财政拨款的规模小,担保机构会员的数量和投资能力弱,再加上参与企业本来就少,导致作为担保机构主要资金来源的股金或会费往往不能满足广大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此外,现有互助担保机构的担保业务品种少,主要集中在小额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贷款期限大多为3到6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这样对现在迅速发展的中小企业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供不应求的现状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3.政府干预过多

当前我国担保机构大多由政府出资,甚至成为主要出资方,纯粹由中小企业出资或同时吸收社会其他外来资金的互助担保机构非常少,虽然表明了政府对互助担保基金的支持态度,但如果不能真正做到按现代企业制度去管理运营基金,不能做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绝对分离,就难以避免政府干预过多的现象,这就可能导致信用担保重蹈政府干预贷款的覆辙,出现各种形式的指令性担保的情况。比如有些地方的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名以上股东会是互助担保的决策机构,实际上是有关政府部门直接操纵运作的,股东会只是对外的一个名义,形同虚设,在互助担保运行过程中,政府往往享有一票否决权;而在不少互助担保机构中,许多机构要职都是由政府部门相关官员兼任,直接决定或参与了贷款担保项目的审批。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就会直接损害互助担保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导致其经济行为和运行方式日趋同化于政策性担保机构,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就会动摇。

4.缺乏担保运营的专业队伍

担保是一项对管理经营人员要求很高的业务,要求具备资产评估、法律、财务、金融等多方面的知识、经验,以便在资产评价、企业评级及反担保措施等方面做出精确判断。由于近年来的中小企业的急速发展,相对的担保机构成立过于仓促,其运行队伍大多缺乏一定专业水准,不少地方政府出资的担保机构可以说是政府官员从事担保,他们有的根本就了解担保业务,开发、设计新颖的担保思路也就无从谈起;而管理经验的匮乏以及专业知识的缺失,往往很难对企业资产或企业优劣做出准确地评估或评价,风险的识别、控制能力差就导致企业及金融机构风险相对加大,甚至可能导致法履行保证责任,进入清算破产程序等严重后果。

5.资金补偿机制和风险控制不健全

从实际操作看,互助担保机构贷款担保审批不科学、审批决策存在盲目性,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不健全,实际运用很不规范:互助担保机构作出担保决策时,由于专业人员的缺乏,人情上容易受到会员企业的左右,从而使担保的企业经营风险和还贷困难的概率加大,进而也就可能降低互助担保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在内部资金补偿方面,由于互助担保的基金基金收益仅限于为企业担保所收的担保费以及存于银行的基金利息收入,基金资本金内部补充不能得到切实保障,基金的风险收益严重不成比例;外部补偿机制方面,未能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仅限于政府资金及合作企业资金的一次性投入使互助担保在外部补充机制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内外部补偿机制的同时不健全使互助担保基金缺乏可持续发展力。从当前实际来看,内部补偿机制已经引起中小企业的重视,然而外部补偿机制的建设才刚刚开始,但不论是哪种补偿机制都面临着加快制度建设的问题。

第4篇

>>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策 浅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分析与对策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研究与对策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与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问题与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 基于企业自身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根源与对策 经济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中小企业融资缺口达43%[OL]. .

④小微企业融资 银行仍是首选[OL]..

参考文献:

[1]张伟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才智,2012(29):23.

[2]黄淑芬.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金融支持[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03):

第5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支持 财政政策

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技术创新、稳定社会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据统计,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据75%以上的份额,创造了85%的就业机会,充分展现出了其社会就业主力军的强大能力。但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缺失等方面的原因,融资困难的问题一直缠绕着我国中小企业,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融资结构中,中小企业份额仅占10%左右,这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是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须思考的问题。财政政策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融资,从财政政策上来引导和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对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下面本文就财政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性进行探讨。

1.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分析

1.1企业内部因素

就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来看,由于中小企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多数中小企业经营规模都较小,盈利能力并不高,缺乏资本积累能力,发展能力相对较弱,其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低廉的劳动成本,缺乏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能力。在管理经验方面较为欠缺,经营目标多属于短期目标,运营管理较为盲目。此外,很多中小企业都没有有效的担保和抵押物,在融资时为了实现融资目标往往隐瞒甚至虚造信息,提供的财务报表和会计资料也多未经专业注册会计师审计验证,使得银行以及投资者难以关系其信用度。

1.2企业外部因素

从企业外部来看,我国政府长期以来的财政扶持政策主要集中于大型企业,而缺乏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中小企业融资门槛过高。虽然中小企业可以选择商业银行贷款、资本市场公开融资等多种形式进行融资,但实际上这些融资渠道并不通畅,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使得商业银行从稳健出发必须紧缩信贷规模,不愿向中小企业投放资金,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依然存在,仅有一些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等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支持,但根本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而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这两种方式,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门槛也太高,很难有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的可能性。

2. 我国现行财政政策的不足

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支持主要集中在科学技术基础研究、税收优惠、直接资助三个方面。通过一系列财政政策的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有了一定的改善,在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但整个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还远远不够。我国财政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覆盖面过广,未能根据地方规划与产业特色进行重点扶持,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向优势领域和特色领域发展。同时,很多政策的传达度远远不够,很多中小企业根本不了解国家财政扶持政策,更不用去主动获取支持。而既便是了解财政扶持政策的中小企业,由于很多条款还较为模糊,根本难以把握申请门槛,审核流程也较为复杂,耗时极长,牵涉面较广,不仅难以尽快获得支持,还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3. 财政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分析

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依靠中小企业自身融资根本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要。要提高财政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能力,必须根据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从中小企业和我国金融秩序实际出发,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

3.1扩大财政资金支持规模

中央和地方财政应当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扩大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规模,注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展中小企业市场规模,消除当前中小企业扶持资金规模过小,管理缺乏协调统一的现象,提高财政扶持资金的使用率。同时,财政扶持资金的支持对象,要从单一企业或项目的直接支持向公共基础建设方面转变,根据不同情况的中小企业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集中于当前较为重要的领域,如技术创新、节能减排、扩大就业等方面进行支持。此外,单纯依靠政府资金的支持,根本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还应当让财政政策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引导其它社会资金的加入,建立起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3.2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实际上,我国当前财政收入不足,财政负担较重,很难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单靠扩大财政资金支持规模无法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资金来源问题,且会使风险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较窄,应当从财政政策方面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较为公平的融资环境,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这一点在国家和地方的宏观政策上,尤其是融资政策上,更应当将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同等对待,让中小企业在融资时拥有和大型企业相同的地位,将对中小企业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所造成的障碍疏通清除。同时,还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改变融资观念,降低中小企业对间接融资的依赖程度,健全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倡导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建立起多形式、全方位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以多方面分散风险,增加潜在投资者的信心。

3.3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对中小企业来说,获取贷款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融资途径,但我国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完善,应当建立并完善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担保体系。国家和地方财政应当以政策性担保为主,促进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建立,在国家地方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的引导下推动社会资金流向,从政策上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或者直接牵头组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并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监督,以保障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王德政,马骁.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政策研究[J].思想战线,2011(S2)

[2] 于越.利率市场化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9(11)

[3] 方长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研究[J].会计师,2010(01)

[4] 何春红.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0(26)

第6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52-0128-01

1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1 资金短缺,筹资能力差

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以及现行体制、政策的影响,融资环境差。中小企业本身素质不高,人才缺乏,内部组织关系不稳定,规模效益差,经营风险高,信用等级低等原因,往往很难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融资能力差。

1.2 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

目前社会中介机构大多数设在政府部门,服务对象往往局限于本系统、本部门的企业。许多中小企业缺乏及时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致使财务管理人员难以作出科学合理的筹资、投资等决策,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1.3 缺少金融支持体系,融资渠道单一

资金不足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这主要是由中小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以及自身的组织方式和发展状况决定的。

2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

2.1 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中小企业和融资机构之间存在着信息收集、分析和传播方面的障碍,这种信息方面的障碍,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直接原因。

2.2 风险和成本偏高

银行的首要目标是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然而中小企业的高倒闭率和高违约率使得银行难以遵守安全性和收益性原则,导致银行不愿放贷,银行对私营企业贷款存在一定歧视。

2.3 缺乏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

缺乏公平竞争的融资环境和法律法规保障;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乏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

2.4 现有银行体系的不完善

难以获得融资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这一方面是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由我国金融体系内部的因素造成的。首先,中小企业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等中介机构还不够健全。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担保品和合格的担保人,担保难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关键,当然也有部分中小企业达不到银行借贷的基本门槛。从银行方面的来看,主要是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和审批权限的限制,随着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不健全,程序烦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投放。

3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对策

3.1 发挥政府职能,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宏观政策环境

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政府要发挥好“ 看得见的手”的作用。由于在融资过程中存在公共产品和市场失效问题,政府支持就成为中小企业顺利融资的有力保障。政府机构多渠道筹措资金,认真解决非公有制经济融资难的问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建立中小企业服务局与银行、企业、投资和担保机构合作平台,县区担保机构投入运作,形成覆盖全市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网络体系。完善向银行推荐优质中小企业项目的机制,定期向金融机构推荐一批优质贷款项目。

3.2 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是拓宽其间接融资渠道的最有效的方法;建立风险投资体系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基金的形成模式。

第7篇

Abstract: medium-sized and small enterprises are the cells. medium-sized and small enterprises while large enterprise is the skelecton of China's economy. medium-sized and small enterpri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employment inrease and economic growth. But in today’s economic situation, medium-sized and small enterprises are difficult to develop as they could not get fund, some of them even facing collapse because they could not finance. Based on China's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and economic policy,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medium-sized and small enterprises financing difficult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难 对策

Key words: medium-sized and small enterprises, financing difficulty, countermeasures

作者简介: 梁君;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经济管理类;工作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系

中小企业能否快速健康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一是企业自身经营能力的强弱;二是企业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是否有利。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经济、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融资难的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分析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可大体归纳为两大方面即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分析。

1、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存在弊端,主要表现为:首先,中小企业一般资本规模较小,生产技术水平较落后,产品结构相对单一,财务制度不够健全,内部控制不够完善,信息透明度不高,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因此,银行很难掌握中小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同时也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银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其次,由于中小企业资金有限,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往往采用租用的方式取得,因此造成贷款抵押品不足。抵押品不足也成为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又一大根源。第三,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淡薄,信用程度较低。据统计中国全国小企业不良贷款率高达11.6%,而整个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的平均水平只有2%左右,由于中小企业忽略自身信用的重要性造成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明显偏高。

2、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直接原因

(1)国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我国为抑制通货膨胀先后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型和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已上调到历史最高的21%和17.5%。国家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控制全年信贷额度,使商业银行放贷能力备受制约。商业银行特别是大中型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盈利考虑,信贷资源更多倾向于投向规模大、盈利能力强、风险小的大企业,因此,在信贷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竞争优势不明显的中小企业更难获得银行资金。

(2)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严重依赖银行间接融资,而银行贷款程序复杂、手续繁琐、担保要求严格,无形中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门槛。中小企业要想从银行贷到款,在自身担保物不足的情况下就只能求助于担保机构,担保机构出于自身利益和风险的考虑,也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或者即使提供担保也规定了较高的担保赔付率,甚至高达100%,这也就更加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负担。

(3)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难。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途径有证券市场、包括中小板和创业板;还有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债券市场等等。但是这些融资途径往往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规模等条件要求比较高,以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很难达到,因此,在不具备相应政策环境支持的情况下,中小企业采取直接融资的方式很难行得通。

二、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如果将大型企业比作中国经济的骨架,中小企业则是中国经济的细胞。中国经济能不能继续健康快速成长,归根到底,还是在于能不能维持中小企业的活力。要使中小企业健康稳步发展,就需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该问题的解决需要中小企业自身、国家的政策支持以及金融体系的创新三方面来共同努力。

1、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完善财务制度,增强信用意识

目前,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由于生产规模较小,又多为家族式企业,因此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了企业抵御国家经济政策及经济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差。要真正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就必须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一方面加快企业资金流动减少应收账款争取短期融资,另一方面可以采用设备融资租赁等方式争取长期资金。中小企业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还有助于企业采用直接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实现良性发展。除此以外,中小企业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一个原因就是银行征信难且征信成本较高,中小企业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增强信用意识,完善企业财务制度,提高企业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在银行以及工商、税务等部门建立良好的信用档案。

2、建立专门适应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体系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政策形势下,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条重要途径。适应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体系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可以效仿其他国家建立中小企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中小企业银行具有服务优质、综合、高效的特点和管理层次少、成本低的优势,正好适应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政策性银行可以由国家财政出资组建,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贷款,并且允许有较高的不良贷款率,银行损失由财政补贴,以此形成政策性的“漩涡流”。

其次,银行可以通过抵押担保创新,放宽放贷条件,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银行为了降低风险要求企业在贷款的同时提供抵押担保,而抵押物一般多为机器、厂房、办公楼等固定资产。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规模等限制很难拿出足够的资产进行担保贷款。如果银行可以将传统的固定资产抵押放贷转变为综合审查放贷则为中小企业尤其是经营状况和信用度良好的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条出路。综合审查放贷是指不单以固定资产为抵押物,还可以综合企业的以往税收、出口记录、生产销售记录、企业的知识产权、产品的市场占有量等情况作为诚信抵押物来放贷。这样既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又有利于经营状况好急需资金扩大生产规模的中小企业融到所需资金。除此以外,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金融仓储公司向银行寻求贷款。所谓金融仓储,就是专门服务于金融业,为银行信贷提供第三方动产抵、质押管理的专业仓储服务,是金融与仓储的交叉创新。通过金融仓储公司将中小企业抵、质押给银行的动产进行第三方保管和监管,银行的信贷资金安全则有保障了,银行开展动产抵、质押业务也就有了可能性,中小企业则以动产就可以融到所需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

第三,创新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融资。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企业直接融资最常见的途径是发行股票。而发行股票的门槛较高,中小企业很难达到。中小企业集合债融资则开创了中小企业债券融资的新渠道。

3、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政策支持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需要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等多方的努力,政府的政策支持更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一环。各地政府应该根据当地财政及经济情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如成立政府基金、提供各种各样的政府担保、加强各个层次的担保体系建设以及适当减免中小企业税收等政策,解决中小企业信用不足、信用能力较低的问题,尽可能拓宽其资金来源。除此以外,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思路的指导下,政府可以加强培育金融担保市场机制,最终以市场化营运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政府还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用于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和企业孵化以及信用担保、人才培训、自主创新等方面;同时,鼓励民间资本依法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企业或机构,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以政府牵头,金融机构、信用担保机构、中小企业等多方参与,建立一个多元化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在这一体系下不光具有完善的融资担保功能、风险补偿机制和税收优惠政策,还应当在设立中小企业银行、制定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标准、规范管理拓宽民间融资渠道以及发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等方面做出全方位规划。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2

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融资创新体系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麦克米伦缺口”

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规模特征其实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中都自发地存在对中小规模企业的融资壁垒,因此世界各国的中小企业都面临融资困境,这也被称作为“麦克米伦缺口”,即中小企业在筹措必需的长期资金时,尽管有担保,但仍存在短缺,这种短缺尤其明显地发生在那些单靠初始出资人的资金已经不够使用,但又尚未达到足以在公开市场上融资的规模的企业中。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融资的双缺口,即资本缺口和债务缺口,即中小企业无论在股权融资还是在债务融资上都面临着正常需求无法满足的困境;资金缺口在两种情形下出现:第一,当小企业投资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但由于资金供给的中断(得不到新的资金)而不能进行有盈利潜力的投资的情况,这是资金的供给方面;第二,当小企业获得资金的货币成本(货币的时间价值加风险溢酬)过度地超过大企业的该成本,致使小企业无法通过正常投资来实现其增长潜力的情况,这是融资成本方面。所以“麦克米伦缺口”不仅仅发生在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时候,有时候即使有资金供给,但资金成本过高使得中小企业无法负担时,这也实质性地造成了融资缺口的出现。本质上讲,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并没有差异,只是由于他们与投资者间不同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导致了解决其融资问题方式的差异。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融资问题的实质就是要找到适应于不同类型和成长阶段企业融资需求特征,构建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体系,以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常州市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

常州市是一个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经济较发达城市,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中小企业67443户,占全市企业的99.9%,其中,中小工业企业达27846户,占全市工业企业的99.62%;2008年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占全市总量的83.79%、83.69%、86.49%、84.72%。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对常州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常州市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情况

融资即资金的融通,广义的融资指资金的筹集和运用,狭义的融资指资金的融入,也即资金筹集。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可以概括为两条路径:其一是内部融资,包括所有者积累资金和职工集资;其二是外部融资,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有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间接融资则主要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融资。总体上来看,常州市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仍为银行贷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常州分行对120家中小企业融资情况调研显示,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占融资总额的48%;开立承兑汇票或票据贴现方式筹资占24%;保函、信用证方式筹资占10%;风险投资、担保公司、贸易融资、内部集资以及民间融资等方式融资额所占比重分别为2%、2%、3%、6%与4%。

(二)常州市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调查分析

课题组对常州市中小企业的融资行为及其融资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本次调研随机抽取企业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17份,其中有效问卷104份。尽管调查对象有限,但也能为把握常州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提供分析依据。调查结果显示:

1.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根据对回收的104份有效问卷分析表明,目前常州市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较大,其中,有很大资金缺口、急需融资的企业占调查企业数的18.3%(19家);略有资金缺口、需要融资的企业占比34.6%(36家)。

在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中,融资主要用于购买原材料(36家,占55家需要融资企业数的65.5%)和技术改造(32家,占比58.2%)(见图2)。

2.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如果需要进行融资,104家调研企业的第一选择仍是银行贷款方式(78家,占比75%);也有部分企业会考虑民间借贷(36家,占比34.6%)。图3显示,在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上,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等方式占比较小,除银行信贷融资外,其他融资方式仍不发达。

图3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而在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的选择上,调研中小企业考虑的主要因素仍是获得资金的难易程度(86家,占比82.7%),其次则是资金成本(45家,占比43.3%)。对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的熟悉程度也会影响到企业的融资选择(35家,占比33.7%)。

(三)常州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1.常州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表现。(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对于常州67443家中小企业来说,目前只有34家上市,其中境内20家,境外14家,累计募集资金276亿元。还有为数不多的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更多的企业对债券市场几无了解。创业投资也刚刚起步,仅适用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其次,商业信用融资因数量少,期限较短,很难作为企业长期资金的主要来源;第三,在正规融资渠道狭窄的背景下,中小企业也通过民间借贷进行融资,但民间借贷的不规范既给企业带来高风险、高利率,也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2)中小企业融资仍偏重于银行信贷。虽然中小企业融资仍偏重于银行,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资信度低,往往难于从银行获得贷款。据调查,2010年常州市中小企业新增贷款266.3亿元,增长20%,增幅较全部贷款增速低10.5个百分点,中小企业贷款占比下降。据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常州支行对120户中小企业调查显示,65%的企业认为和上年相比融资难度没有变化,23%的企业认为当前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的难度增加。分析原因主要有:首先,中小企业的不成熟性与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要求之间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其次,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并且中小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这就使得大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时“成本高、抵押难、风险大”;第三,担保机构难以满足银行准入条件,担保机构担保手续费用较高,抑制了中小企业通过担保机构获取银行贷款的需求。(3)中小企业融资呈现诸多差异性。第一,中小企业有效信贷存在地区差异。据对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司类贷款(不含贴现)统计,市区和武进地区的中小企业信贷规模比较大,其它区、县获得较少。大约是7:1的比例,这也形成了银行在贷款融资方面的地区偏好。第二,银行贷款存在一定程度的集群偏好。选取武进湖塘纺织和横林地板两个较为典型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与集群外的中小企业比较,发现银行对群内的中小企业有一定程度“偏好”。第三,不同成长期中小企业有效信贷存在一定差异。根据328份有效调查问卷得出:存续期在2年内的企业,融资能力较弱,信贷资金只有18.6%;存续时间为3~6年的企业,贷款占比最大30.6%;存续时间为7~24年的占比也较大达29.8%;处于老年期的企业银行贷款下降,占比达25.5%。第四,中小企业有效信贷存在规模差异。从某行信贷客户的销售额与贷款额的Pearson相关系数来看:78%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其贷款额50~100万元范围内;而90%以上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3000万以内的企业,贷款额均超过200-800万元;85%以上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贷款额均超过800万元。第五,中小企业有效信贷存在行业差异。总的来看,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较容易获得银行贷款,而传统产业则较难。

2.常州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因素。就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融资环境来看,根据对全市328家样本企业调研分析,中央调控政策、银行信贷政策、地方政府服务、社会中介服务、企业自身经营、银行信贷规模、产业配套、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法律保护水平构成了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其中,中央调控政策、银行信贷政策及社会中介服务对不同规模的企业融资影响较大,尤其是银行信贷政策影响最大,这直接导致小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贷不到款;中央宏观调控行业的企业融资更困难,银行的信贷政策决定了银行的信贷资金将不会流向宏观调控行业。就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的影响因素,选取全市2010年的3541家中小企业的12219笔公司类贷款(不含贴现)的相关数据作因子分析。分析显示,银行考虑向中小企业贷款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国家的产业政策,如是国家限制可能就要拒贷;其次是担保方式,目前各银行主要是以抵押贷款为主,动产抵押和信用贷款较少;企业的经营情况特别是盈利和发展前景,这是银行决定能否放贷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贷款额度、所属行业也有一定的影响,影响程度分别为0.9673和0.7839;信用等级对银行发放贷款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数据来源:常州市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辅助管理系统。

就企业本身而言,常州市中小企业“两少两小”(即重量级企业集团少、高新技术企业少、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小、集聚集群规模小)状况也制约了企业的融资能力,难以摆脱融资难问题的纠缠。具体到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因素,根据课题组对104家调研企业的分析,大多数企业认为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集中银行对企业贷款的抵押品要求过高、信用审查过严、贷款利率和其他成本太高,这与企业主要选择银行贷款融资方式是一致的。当然融资渠道较为狭窄、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也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见图4)。

三、完善常州市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体系的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围绕政府、融资机构以及中小企业三大主体展开。这也构成了完善常州市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体系总体思路的四个层面,即加大政府的财政扶持力度;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推动融资模式的创新;促进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强化融资主体间的互动协作。

(一)加大政府的财政扶持力度

1.建立与充实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初始资金的来源可从两个方面筹措:首先是政府财政拨款;另外是从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中提取一定的比例。发展基金由政府调控,重点用于支持地方产业升级换代,支持中小企业与高科技事业的发展。实行有偿使用,滚动发展,专项用于重大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孵化期和产业化启动的投入。如提供与高风险投资相配套的长期优惠贷款,部分资金可用于风险损失补贴、贷款贴息和奖励。同时,在会计科目中设置坏账准备金,用于备抵一些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形成的呆账与坏账。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制度建立与完善之前,先由财政拨款承担,对特定中小企业实行优惠融资政策。

2.切实推进中小企业融资的“三大体系”建设。一是推进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体系建设。培育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融资信用信息的征集、评价和信用监管的社会化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信息库建设是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建立与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库建设,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体系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二是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一方面,加大了对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扶持力度,建立担保资金的补偿机制。积极引导民间和社会资金投资组建担保机构,构建多形式、多层次、多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同时,推进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与银行联合办公,开展联合审查和业务交流,与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局面。三是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按照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整合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和商业性社会中介机构社会服务资源,探索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形成社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3.根据中小企业成长周期融资需求的特征,采取相适应的财政扶持措施。在中小企业成长初期,政府资金的扶持对中小企业的成长较为重要;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政府资金扶持的力度应逐渐减弱,转而在政策、立法、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强有力的扶持和完善;而在中小企业成长的中后期,政府的作用应主要放在优化融资环境上。

(二)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推动融资模式的创新

1.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完善融资供给体系。目前常州市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集中在银行信贷方面,且主要是国有商业性银行。目前常州已经成立了3家村镇银行和3家小额贷款公司,应继续加大创设新型金融机构的力度,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金融业;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村镇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农户资金互助合作组织。(1)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努力形成“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核准发行一批”的上市批次推进格局。推进企业上市必须走境内外多渠道的路子。企业上市工作还可以探索兼并、重组、收购、买壳等手段,实现间接上市。(2)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市信用担保机构,充分发挥信用担保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进一步利用政府资金的引导,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另一方面,则应整合现有的担保资源,鼓励担保机构之间的合作、合并,以壮大担保机构的整体实力。(3)大力吸引国内外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进一步规范民间融资活动,为中小企业建立与完善更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2.积极探索融资新方式,推动融资模式的创新。改进银行融资模式。根据上级授权,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尽量实现贷款产品和运作流程的标准化,简化贷款手续,提高效率;针对统一评级、集中授信制约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要积极探索独立的中小企业评级授信体制;要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目前常州市大部分银行内部已建立了中小企业事业部,这些对促进中小融资有了机构上的保障,接下来各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结合优化信贷结构,有效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在银行信贷融资方面,一要创新担保方式。逐步实行以借款人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现金流和个人信用为基础,以其可抵押资产和未来融资项下形成的资产和权益进行抵、质押。在确认第一还款来源不足时,可采取差额部分由担保公司担保、库贷挂钩、应收账款质押、核心股东个人资产抵押等有效手段对第二还款来源进行补充,灵活办理抵押担保;二要创新服务品种。金融机构要根据中小企业经营情况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融资产品,通过灵活的服务品种的组合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适当降低抵押担保的比重。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发挥优势,主动创新中小企业融资品种;三要积极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结合完善小企业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要实行“一企一策、差别服务”;要进一步推进各类信用工具的优化组合,进一步加强向中小企业提供转账、结算、汇兑、理财等金融配套服务的主动性,并提供信贷政策、法律、市场等方面的咨询。

(三)加强企业的分工协作,促进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一方面归因于金融体系与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匹配,另一方面也归因于中小企业发展自身发展的缺陷。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也必须从中小企业发展本身入手,推动中小企业的规范化发展,促进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应完善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密切而细致的分工协作,是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有利于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这种关系,利用大企业的商业信用和内部融资能力,解决资金的燃眉之急。在美国,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产品有市场,收入有保障,申请贷款则无需提供担保。我们不妨借鉴美国的做法,对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提供一定数量的信用贷款,其利率一般应略高于担保贷款,这样对资金供求双方都有好处:银行可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企业则获得资金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力推动中小企业走转型升级之路。推动转型升级既是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难题的有效办法,又是保持中小企业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途径。应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企业结构作为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把鼓励协作配套与并购重组作为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把建立中小企业创新推进体系作为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把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四)搭建交流联系平台,强化融资主体间的互动协作

信息的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过程中,应积极搭建融资主体的交流联系平台,强化相互之间的互动协作。如在融资担保实践中,政府应提供银行、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的三方沟通平台,通过举办论坛、联席座谈等形式,加强三方的联系与交流,共同推进常州市信用担保行业的发展;在推动中小企业发行上市的实践中,应建立与中介机构的联系平台;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企业上市发展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中介机构参加,为常州市民营企业发行上市出谋划策,并为中介机构与民营企业搭建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

参 考 文 献

[1]周宗安,张秀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经济学描述与对策选择[J].金融研究.2006(2)

[2]王俊,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与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4

[3]韩瑞强,许承明.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策略[J].金融纵横.2008(12)

[4]迟宪良,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

第9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我国理论界和现实经济实践中没有形成真正的融资制度概念,但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基本可以归纳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现状:从政策目标看,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目标主要是就业目标,目的是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都在次要地位,并未充分重视;从融资体系看,银行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机构,财政以被动方式对国有中小企业资本金进行补充;从融资方式看,间接融资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形式;从风险控制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没有一个完善的释放和控制体系。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意义重大,不但关系企业自身生存发展,而且关系到宏观经济全局,如果不能得到合理解决,将直接影响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如果能够通过合理渠道解决这一问题,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中小企业大部分都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单一,企业规模小,固定资产较少,不足以抵押,经营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差;财务制度和财务管理不规范、不健全、不稳定,存在着会计报表作假等问题;同时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素质不高,信用意识比较淡薄,致使发生比较多的违背市场交易规则不信用行为,无形中给中小企业扣上了“信用度差”的帽子。这样导致银行更加不敢放款给中小企业。同时,中小企业订单减少、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生存盈利空间被大大压缩,导致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更大,而且财务状况恶化,但为了得到银行的贷款,就有可能进行财务作假。这就使得银行有可能无法真实了解企业真正的财务状况,不愿承担贷款的风险,造成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行为。(张优勤,2009)

(二)金融机构的原因

目前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加强,责任风险管理制度日益强化,并且大部分实行了终身责任追究,银行贷款的门槛在不知不觉中抬高。同时,为了减少风险,保证资金安全,大部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认定以大企业的指标作为参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达到发放贷款的条件。银行为保证盈利性和安全性,更青睐于贷款给集团公司、大型企业等信用状况较好的企业。所以中小企业要想得到及时的贷款资金的机会就更小了。另外,我国缺少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

(三)政府的原因

我国政府的一些扶持政策更倾向于大型企业,而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明显不够。一些优惠政策,中小企业很难享受到。金融危机致使众多中小企业倒闭,这为我国政府敲响了警钟,积极采取“救市”措施,但是力度还不够,效果不明显。所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没得到彻底解决。

三、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中小企业要完善自身体制,实现自救,国家要规范民间金融市场

很多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融资知识,信息不对称,并对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程序知之甚少。中小企业自身信用度低,则取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的成本比较高,所以中小企业应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和业务结构,削减亏损或利润水平低的业务;同时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使会计报表规范化、透明化。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增加银行放贷的信心,迫使银行减少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

针对民间融资不断上升的高利息率,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民间融资逐步正规化和合法化,控制利息率,相应降低融资成本,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二)完善商业银行信贷体系,建立和发展其他中小金融机构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一些弱势以及商业银行运作的体制限制,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不信任现象。在2009年

8月19日的国务院会议上,提出了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六大扶持措施。其中一条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即对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改变优先关注“大城市、大企业”的传统思维模式,加快调整信贷结构,合理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确保对中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同时也应改进和完善对中小企业信贷资质的审核方式,对于那些暂时存在一定问题,但成长性良好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信贷优惠,帮助其更好地发展。

相对于大金融机构而言,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拥有交易成本低、监控效率高、经营机制灵活、适应性强等优势。我国政府鼓励各地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村镇银行以其门槛低和审批简化的特点为浙江的农户和农民办的微小企业贷款提供了服务。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

(三)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单靠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是不够的,更需要拓展新的融资方式。一方面,可以采用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指企业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重新组合,转变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通的证券出售给投资者。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和商业银行的贷款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率。同时,也可以改善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典当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弥补了银行融资的不足。典当融资,指中小企业在短期资金需求中利用典当行救急的特点,以质押或抵押的方式,从典当行获得资金的一种快速、便捷的融资方式。另外,各级政府可以采用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债权基金、风险补偿基金、担保基金等多种形式扶持,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的问题。

(四)健全和完善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及相关的法律保障

信用风险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大障碍,所以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及相关的法律保障很有必要。开发银行前几年就推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新模式,其中担保体系的建立很值得借鉴。即推出了发放资本金性质的软贷款支持各地政府成立担保公司的新业务品种;采取直接(比例)担保、全额再担保和比例再担保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和增信。比如说,按照国家有关融资担保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开发银行还努力推动全国“一体两翼”担保体系的建立。“一体”是指国家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两翼”是指在城乡社区中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商业担保机构和互助担保机构,直接从事中小企业直接担保业务,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础。商业担保机构和互助担保机构可以依据国家规定和协议约定享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的再担保服务和风险分担。

(作者单位为浙江省龙泉市人民检察院)

参考文献

[1] 张优勤.金融危机下再谈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