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地理学科定义

时间:2023-10-05 10:40:40

导语:在地理学科定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地理学科定义

第1篇

一、德育为先,突出德育时代特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育质量大体有两项因素至关重要:一是确保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发展。二是强调教育在促进学习者的创造力和情感发展以及帮助他们树立负责任公民应有的价值观和处事态度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优质教育(学校教育或其他有组织的学习方式)应该有利于获取知识、技能和具有内在价值的处事态度,并且有助于实现重要的人类目标。但在十年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确保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上落实得要好一些,而在后一项因素上就不一定做得好了。要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就要把教育的目的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修订后的地理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的第一、二自然段中就明确指出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即有助于提升学生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利于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这是时代的新要求,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而在“课程性质”中,除原有的“地域性”、“综合性”特征外,又单列了“思想性”特征,也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地理学科中的体现,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加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育内容。明确这一点,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时时关注情感态度、过程方法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地理素养的全面提升,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笔者认为,在日常地理教学中适时进行地理科学史教育就是一种很好的“寓德于教”。地理科学史寓涵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了解地理学的发展和地理学家的事迹,开阔视野,启迪思维。例如,学习板块构造学说时,就可以介绍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灵感来自大西洋东西两岸大陆轮廓的吻合程度,而后为了找到更多的证据,1930年4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风雪,第四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个追随者继续前进,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11月1日,他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4月,他的尸体才被发现。他已经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一体了……这样的事迹带来的启迪和感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超过了知识本身,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修订后的“课程内容”中,也增加了很多反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新成果、国家最新发展战略等体现时代特征的内容,如“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等。这些变化都要求地理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特征,与时俱进。为此,我们教师平时要坚持读书读报,关心时事新闻,适时把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思想、当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现代社会所要面对和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等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关注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关注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学习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时,就可以介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在2011年9月获得成功,其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的百亩试验田亩产已达到926.6公斤。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大成就,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杂交水稻不仅对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对世界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样的学习素材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能力为重,加强创新实践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灌输,应该要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修订后的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就明确指出地理课程应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性质”中又单列出“实践性”特征,强调地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在“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部分,明确提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善于发现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在“评价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对地理技能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技能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围绕学生能否利用和激活相关的认知结构,能否有效获取地理信息并得出相关结论等方面展开。

显然,修订后的地理课程标准更加强化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整体上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特别是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尤为重要。地理教师要深刻理解上述变化,才能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科学制定课堂教学目标,通过设计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等课堂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例如,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可以让学生用几枚硬币叠成一座硬币山,再绘出该硬币山几种不同叠法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通过动手、观察与思考,自己总结出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知识的要点。地理教师还要明确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一方面立足校园,利用学生已学习过的地理知识,开展绘制校园平面图,观测一天内太阳光下旗杆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等实践活动,拓宽学习空间,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适时开展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切实体现地理学习能力为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三、难度调控,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作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要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修订后的地理课程标准从五个方面调整了课程容量和难度,进一步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一是删去了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条目,如“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及文化传统”等。二是某些条目要求较宽泛,不再单独列出,而在其他条目中予以落实,如“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就分散到具体地区中落实。三是删除了一些初中学生普遍感到有一定难度而进入高中后会进一步学习的条目,如“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等。四是条目内容不变,但降低了教学要求,如关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的要求,实验稿是“说明”,修订后下调为“认识”。五是删除了一些难度较大的活动建议,如“收集聚落景观图片,辨别某一景观及其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等,以减轻学生负担。地理教师要认真研究这些调整变化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不能随意增加教学内容,更不能任意拔高教学难度。例如,学习气温的分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图比较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的规律,要注意对于一些地方等温线凹凸的原因就不必去探究,以免加大教学难度。再如,每章节中基本都有的“阅读材料”,仅作为增加教材趣味性、扩展知识视野或活动引导之用,可以作为自学素材,但绝对不能作教学要求。

四、评价改进,提升教学效益效率

修订后的地理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较修订前变化较大。首先是改变了五个“注重……”标题,明确提出了“根据地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确定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四个方面内容的实施建议,全面渗透“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思想。其次是通过举例的方式,详细剖析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标准,对如何评价以及评价的重点进行了具体说明,极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例如,评价“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这一标准要求的地理技能,建议教师要设计读地形图、完成读图分析类的试题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头脑中是否有相关的认知结构,并判断其是否完整和准确,还要考查学生能否有条理、有顺序、熟练地获取相关信息并得出相关结论。评价引领教学,教师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构建完整、准确的认知结构,并学会迁移运用到具体情境之中,否则就没有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评价建议”还强调,“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要符合诊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目的”。由此联想到,在平时教学中纸笔测验试题的评价标准不应随意拔高,地理试卷中往往由于难度把握不当,出现过难的题目,打击了学生的自信,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如果仅仅只有这种终结性评价方式(期中、期末考),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使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最终导致学生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也就不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所以,除纸笔测验评价方法、观察评价方法外,日常教学中还要运用档案袋评价方法,学生可以把自己绘制的地图、制作的模型、收集的地理图片和资料、地理探究的活动过程记录、疑难问题及其解答、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总结、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结果等放进自己的档案袋,记录自己成长的轨迹,了解自己的进步,反思自己还有那些不足,这样就把学习评价渗透到地理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学效益和效率。

五、以人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修订后的地理课程标准进一步落实了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课程性质”中把“生活性”单列出来,特别强调地理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要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提升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同时,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也反复强调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使“生活性”贯穿地理教学全过程,力求将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和满足国家、社会对学生成长的需要统一起来。这对十年来坚持课改的一线老师来说是一种鼓舞,说明十年课改实验的方向是正确的,本次修订在原有基础上又进行了调整、补充与完善,表述得更加清晰、严谨。我们的教学再不能只是简单地传授地理知识与技能,而是应该努力建立教学内容与生活意义的联系,使地理课程与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与身心特点,所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一定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应该让符合“生活性”的教学成为地理教师的常态化教学,而不是仅仅在所谓的公开课中作为点缀。

第2篇

本文通过回顾30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其未来走向,讨论对学科发展至为重要的继承与创新的问题。笔者认为,学科交叉是历史地理学前进的必由之路,历史人文地理与历史自然地理不可偏废,传统研究要与新技术运用相结合,要善于从现实需要探讨历史地理的重大问题,并用科学研究成果为现实服务,并就区域研究的价值与方法提出具体的看法。

[关键词]历史地理学;发展;未来走向

[中图分类号]K9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4-0005-09

吴松弟(1954-),男,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经济地理、经济史和人口史。(上海 200433)

如果以1934年春顾颉刚先生和谭其骧先生发起,以燕京、北大、辅仁等三所大学的教员和学生为基本力量,成立禹贡学会筹务处、出版《禹贡》半月刊,作为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历史地理学开始形成的标志性事件的话,则1979年6月在西安召开首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会上决定成立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筹办历史地理刊物,无疑是历史地理学进入大发展时期的标志性事件。自2011年开始,复旦大学、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三个最重要的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已迎来或即将迎来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奠基者和三大中心的创始人谭其骧先生、侯仁之先生和史念海先生的百年诞辰,浙江大学也举行了庆贺陈桥驿先生90华诞的活动。许多历史地理学者都在思考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继承前辈学者的光荣传统,开创历史地理新的发展局面?笔者不揣浅陋,通过回顾30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并展望未来,就这一学科的继承和创新问题,谈一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一、学科交叉是历史地理学前进的必由之路

1962年,侯仁之先生在《历史地理学刍议》中明确提出:“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的活动和影响而产生的。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工作,不仅要‘复原’过去时代的地理环境,而且还必须寻找其发展演变的规律,阐明当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这一研究对当前地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有极大的关系;同时也直接有助于当前的经济建设。”谭其骧先生和史念海先生对侯仁之先生的看法均表示赞同。谭先生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完全一致,仅仅是时间上的不同而已,同时他又多次强调历史地理研究时运用历史学方法和历史文献资料的重要性。史先生认为,“以前历史地理学还属于历史学的范畴,自然要运用治史的方法进行探索”,“既然(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组成部分,就该兼用地理学的方法从事研究”。此后,多数学者都认为历史地理学属于现代地理学向后的部分,应该采用历史学和地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加以研究。

然而,关于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的争论,尽管已沉歇一段时间,却不等于已得到高度的统一。2001年,孙天胜等发表《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辨析》一文,认为把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任务放在历史地理学的名头上是有欠思量的,应该称之为“地理历史学”,即从历史角度或时间维度研究地理环境,真正意义上名副其实的历史地理学应该回归于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侯甬坚于2007年著文,认为近代以来历史地理学处在历史学和地理学的相互接触面上而不断求取进步,受此影响它一直保持着学科的最大特点——兼为历史学、地理学发展贡献自身的学科价值。因此个别地理学者近年提出历史地理学的名实之辨问题,显系学术史和历史地理学研究情形不熟悉所致。然而,其极力强调的历史地理学“研究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具有积极的学科建设意义,有助于形成新的学科定义。他通过对历史地理学学科特性、近年学术界研究动向、泛历史地理化的分支学科建立方式的详细考察,提出了历史地理学定义的增改意见和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终极目标,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复原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变化过程,同时研究认识人类社会在这一地理舞台上形成发展及演变规律的跨专业学科,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努力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的演进和发展、人类与自然的永久和谐相处。

第3篇

关键字:新课标;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进步和相关部门对地理课程教学标准的不断完善,地理教师也逐渐面临着转变教育观念、领会教育目标的问题。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走出来,更好地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们广泛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研究和应用经验总结出,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新时期必须具备的教学理念。

1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程度很高,在学习时主要的内容是通过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分布来探究其原因,了解地理事物现象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差异,探寻无相变化的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因此,地理科学相比其他学科具有很多特点,如“推理性”、“实践性”、“空间性”、“文理知识交叉性”等,这些特性使得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程度较高。但是,在传统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经常忽略地理教学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这门课足够的重视程度,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守旧,给学生呆板、枯燥的印象,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因此,提升学生兴趣,改善教学质量的任务迫在眉睫。

2 地理新课标实施的意义

2.1 地理新课标的启动

随着业内对地理教学的不断研究,已经将地理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目标,其次是以“方法和过程”为关键的目标,最后是以“兴趣和态度”为拓展的目标。新课标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兴趣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的探索过程。

2.2 高中地理新课标实施的意义

地理学科是所有学科中相对复杂的学科,其课程内容包含了:大气、地学、天文等空间动态性很强的理科类知识,也有城市、资源、人口、环境保护、农业布局等较为抽象的文科类知识,区域跨度大且复杂性较高。实行新课标的计划中在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等多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对指导学生学习这门较为复杂的课程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也能给授课教师的自身水平带来很大的提升。

2.3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新课标实施中的作用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地理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将变得更加丰富和积极。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的学习过程是实践新课标的着手点和突破口。兴趣作为最好的学习老师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产生很大影响,进而会对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带来很大的提升。

3 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途径

3.1 奠定基础,上好序言课

通过既有的研究发现,学生在刚入校后往往会对所接触的东西有较为广泛的好奇心,在教学是要抓住这个机会,从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印象和体验。因此,在每个学期初进行的地理课程序言课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介绍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有效学习的方法,这样往往会带动整个学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把握每堂课的引入过程

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与每节课程的引入过程息息相关。引入部分如果能够恰到好处,不仅会激发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兴趣,也同样会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再引入的过程中要对当堂课内容的关键点进行介绍,并且对课堂中有趣的部分进行提示或暗示。

3.3 抓住地理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部分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和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适当的开展学生的第二课堂等课外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实践。这样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也能够帮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知识的力量,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其自信心,进而增进学习的兴趣。

3.4 展现教师个人风采,折射地理学科魅力

每一个从是地理教学的工作者都应当重视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渊博的学识才能够对所讲授的东西融会贯通,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有效的组织教学过程,让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知识性强、趣味性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受到教师个人风采和地理科学魅力的影响,从而兴趣不断提升。

3.5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

新课标中一个比较有特点的地方就是对教师的地位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将教师定义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有时甚至是参与者。教师要摒弃以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习惯,在课堂上下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和融洽的氛围,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悉心指导。通过融洽的师生关系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浓厚兴趣,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结语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导师,只要有了兴趣,学生将变被动为主动的来完成学习过程,其学习效果也将显著提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新课标中强调的兴趣问题,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实践和运用相关的教学手段。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经验,首先分析了当前的地理教育现状,然后列举了新课标下地理教学方法改进的意义,最后从实际入手,提出切实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以期能好的促进地理教学工作的发展和进步,为业内的研究和应用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周敦宝.初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之初探[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0)

[2]余琴玲.教师在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中的作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S1)

第4篇

关键词:教学团队建设;自然地理学;建设思路;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K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228-04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因此必须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在大学教育中的基础地位。高校应该通过一系列创新机制、保障体系和改革措施的建设和实施,将学校工作着力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教学团队建设计划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质就是通过团队协作的形式来推进教学改革、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因此,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筛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利用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革新,必将极大地促进本科教学体制改革和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自然地理学是以地球表面多种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综合体系为对象,探索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及其演化规律、地域分异规律、人地关系区域系统结构与演化规律,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1]。西北大学地理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多年努力,已初步形成一支素质高、学科交叉型强、知识结构配置合理、人员储备丰富的自然地理学教学队伍,并于2013年被列为陕西省省级教学团队。本文主要目的在于结合我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实践,在深入分析教学团队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探讨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实现途径。

一、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的内涵与特点

教学团队是团队的一种具体方向定位,是针对教学工作的开展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合作群体,就其具体概念而言,目前尚无公认定论。刘宝存[2]等从团队的定义出发将其引申为“以教书育人为共同目标,为完成具体教学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少数知识技能互补的个体所组成的团队”;马廷奇[3]等从高校发展的任务需求方面将其定义为“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目的、以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建立起来的为实现共同的教学改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的集合体”;以上两种定义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教学团队要拥有共同的目标,并由相互承担相应责任的教师个体组成。

对于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其内涵在于自然地理学本身的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专业自身的素质要求注重地域特色,强调多学科联合的理念基础。自然地理学以相互联系的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研究来揭示自然环境的整体、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结构、功能、物质转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故对自然地理学学科教学团队建设中的教师团体而言,就需要拥有土壤学、生态学、气象学、地质学、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科学等多学科背景人才个体的互补和整合。因此,作为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除了具有团队的目标性、成员的互补性等共性外,还应该包括团队成员的创新性、合作性以及团队发展的持续性等个性特征。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团队成员间要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共同学习,开展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和教学改革工作,形成极具创新思维的团队,保证团队建设的持续性。自然地理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各领域教师通过关注专业间和学科间的交叉联系,有利于发掘科研新思维和突破点,并通过建立多种学习平台,将科研成果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的困境

目前多数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焦点大多集中在教学设施、实验器材等硬件建设上,而对教研室建设的关注度明显不够,最终造成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在实践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理念和管理制度方面的困境

很长时间以来,高校赋予教学个体高限度的教学自主性,导致自然地理学在实际地教学实践中,教学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教师考评制度常以个人科研绩效作为主要评价标准,这就产生了“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在自然地理学教师管理中其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评定上。在这种科研导向的考评制度下,严重削弱了教师进行教学探究的热情,导致教师减少了在教学上的时间和精力。而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对教师个体而言更是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二)教学研究活动开展明显不足

教研室是开展自然地理学教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其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要针对自然地理学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集体探究或教学经验交流。然而受高校连续扩招政策的影响,各学科师资队伍本就紧张的状况均受到较大程度的冲击和影响,自然地理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变得日渐繁重。教学工作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教研室日常的教学探究和交流活动很难正常开展。

(三)教学团队建设中教师缺乏合作精神

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另一大问题是价值观的问题,若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对团队缺乏社会认同感,就无法开展更深层次的协作。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偏少,相互信任和支持也相对较少,对于团队内部出现的矛盾很难正确解决,缺乏团队凝聚力。教学团队内部的鼓励不够,没有一个可以知识共享的氛围。成员在开会进行集体讨论时,保留自己的想法,无法集思广益,无法进行思想碰撞,创新就更无从谈起。

三、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

(一)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1.自然地理学综合化发展趋势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越来越广泛,多要素的融合、多学科的交叉,决定了自然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征。随着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及其与许多自然科学发生联系,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当前,随着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传统清晰的学科界限逐渐被打破,不同学科的概念、研究方法在其他学科中也得到不同应用,科学在原来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出现了高度融合的趋势,使得现代科学已然变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纵横交错的立体知识网络[4]。因此,现代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和研究内容也开始由原来分散的个体和单一的学科研究向以一定规模的集体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向转变,亦即从“小科学”转变为“大科学”。这一发展方向的转变,使得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师无论是在课程教学还是在学术研究方面,都越来越依赖教师团体间的密切合作。而教学团队这一组织的建立,为教师之间开展紧密的教学和科研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现行基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需要。教研室作为高校目前最主要的基层教学组织,在本科课程教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日渐加快,使得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发展,在校学生人数也急剧飙升。这一变化给教学工作和教研室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带来很大冲击,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师管理和培养、教学工作量安排等方面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导致教研室建设与管理工作面临很多棘手的难题,这种状况就迫切需要对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深入思考,开展必要的改革工作。

3.教师个体局限性的驱使。由于学科的综合性特征,本科自然地理学教学工作本身内容繁杂、任务繁重。然而众多教师很长时期内都依赖个人能力的发挥来开展各项教学任务,个体能力的大小和个人教学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了自然地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事实上,随着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的日益综合化以及各项信息技术的引入,个人不可能掌握和精通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自然地理学教学过程中广泛引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知识和技术,对教师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亟须借助集体或团队的力量来组织和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1.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当前众多高校在本科阶段教学水平评估的促进下,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主线,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学科与课程设置等方面逐步推动了高校教学改革工作[5]。而教学团队建设正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改革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高校自然地理学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通过高效的教学团队建设,来优化自然地理学课程系统与教学内容,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利用教学团队成员各自的优势各施所长,从整体上提高自然地理学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2.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合力优势。当前高校教研室在发挥实际效用中存在着沟通不畅、科研活动分散、“重科研轻教学”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学科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本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整体学术水平。以教研室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综合分析其硬件实力和人才状况,在有效利用教研室硬件设施的同时整合教学人员,打造出一支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学历背景、专业特长等相对合理、技能互补的团队,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6]。西北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就是以此为依据,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合力优势,实现自然地理学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同步提升。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深入发展,学科综合性不断加强,而学生的知识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内容不断增多加深,3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自然地理学的教学与研究过程,这就对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发展思想、科研思维和教育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促使教师个人在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不断地提升和进步,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高校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加速建设。

四、构建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的基本思路与途径

高校教学团队是根据各学科的具体情况,以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为中心,以精于合作的教师梯队为主体,以综合性的教学科研任务为建设平台,具有明确的团队目标、以团队荣誉为己任的合作精神、分享决策权,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师集合体,其实质就是要通过教学组织的创新,最终达到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目的。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教学团队的构建应当在遵循课程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团队合作和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打造一支创新意识强、教学水平高、协作能力好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最终实现本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普遍提升。

(一)加强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

团队建设理论认为人是构成团队最核心的力量,因为目标总是通过人员具体去实现,所以人员的构成是团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7]。教学团队实质上是由教师组成的一个群体组织,师资队伍建设决定了团队的现实水平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其具体包括团队带头人的甄选、团队规模的确定、团队结构优化以及青年教师培养等。

教学团队带头人作为团队的灵魂和核心,是团队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对于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必须选择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维,具有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的人来担当,从而带领团队不断向前发展。此外,要严格控制团队规模,一个高绩效的教学团队规模成员人数应控制在12人以内为宜,在实际操作中应该追求最适宜的团队规模,以便于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和责任感。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要力争优化团队结构,根据专业特点,对成员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进行较为合理的优化组合,坚持发挥老教师“传、带、帮”的作用和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凝聚一批优秀的团队成员,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形成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学梯队。团队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应逐步建立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骨干教师的学术梯队,既可以保证团队的建设与发展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同时也为团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后继学术力量的支撑。为加快培养青年教师,需要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通过引进和在职培养,努力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为了不断提高团队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对在岗教师有计划地分批选送进一步深造。此外,还应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开阔青年教师的视野,提高其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西北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传、帮、带”的传统,建立了完善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考核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导师负责制、青年教师随堂听课制度。通过学生评教、教学督导组评价指导、学生成绩分析评价等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使其成为教学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团队注重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的合作,先后有7名中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水平院校进行研修,使团队成员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

(二)创建高效的运行与管理机制

教学团队建设是对人才资源、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优化配置的过程,这就需要制定和完善团队规范来加以协调。为达到规范约束和引导团队成员的行为取向、业绩目标,调控内外资源的目的,必须在组织纪律、资源配置、岗位责任、绩效标准、奖惩约定等方面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这对于团队的维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并建立有效的团队运行与监督机制。我们在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创建过程中,探索实行了团队带头人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即团队组织应该分为双层架构:(1)课程群团队,即由自然地理学核心专业课程群构成总体的大团队,由团队带头人总体负责,主要负责团队的队伍建设、课程群总体教学模式设计、经费的管理使用以及辅助教学的实验室及校外基地的建设等;(2)核心课程团队,在大团队的基础上,下设包括生态类、资源类、水文类、环境类以及全球变化学等核心课程各自独立构建的课程教学团队,由每门课程的课程负责人来负责和承担本课程的总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研讨、教学计划的实施等。团队运行和管理则根据不同内容进行具体划分:课程群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和课程教研活动等相关内容由两层团队(课程群团队和核心课程团队)分别根据工作内容和范围组织进行;日常的课程教学管理、实验室的管理、学生的成绩管理、校外基地的联系以及征求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等由学院行政办公室及教学秘书承担。与此同时,每年定期召开会议,由团队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分别汇报一年的课程群团队建设的工作情况和课程建设的情况及相关问题,并通过团队全体教师进行研讨,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案。

(三)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是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教学没有科研作支撑,就不能增强学问,就不能培养创新人才[5]。科学研究是教师进行研究型教学,为学生提供启发性知识的基础,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开阔知识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从源头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而且可以通过开展创新性教学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性学习与研究。科研优势和优质的教师资源为本科生全面接受科研训练提供了系统保障,学生通过接触学科前沿,激发了其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与热情。

根据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创建实践及教学经验,我们倡导建设一种“宝塔型项目研发组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将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的成果和学科领域问题融入到实践教学中,规定由“1个教师(科研人员)+几个研究生+多个本科生”构成宝塔型的项目研发小组,通过该模式,实现了“获得一个成果,造就数个人才,带动一批学生”的科研教学双丰收的目的。团队教师在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探讨,促进教学科研相长,并注重将科研经历融汇于课堂教学,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工作中。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教学计划中,专门为本课程群设计了学科研究教学板块,开设了《全球变化》、《现代自然地理》、《自然地理学前沿问题》等紧密结合学科发展热点的课程,同时以邀请专家讲座、开设课程教学与学术论坛等形式提高地理学科高等教育的前沿性和国际性。团队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性研究。团队成员先后指导本科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项,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5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项目10余项,指导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获得省级奖励2次。这种产、学、研的实践模式保证了实践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学生所学技术也能不断更新。

(四)建设与完善考核与评价标准

科学合理的考核与评价标准,对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检验团队建设成果、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等意义重大,是教学团队能否有序良好运行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考核和评价标准。考核评价时要把团队业绩与个人业绩共同作为考核的基本内容,且更加注重团队整体的绩效而非单纯关注个人的职责及表现。如在教学质量方面,可以考虑只考核团队的整体教学质量而不是针对单个成员进行考核,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统一以团队评价结果为准。这样以团队绩效为依据来评价个体成员,有助于强化团队内部关系的融合性,调动教师协同工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也需要对教师和团队教学工作业绩的考核评价模式进行动态化革新,要从原来强调甄别、选拔、奖惩功能的结果性评价模式向突出诊断、激励与调控功能的发展性评价模式转变。在考核和评价过程中,要根据团队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对原有考评标准进行修改补充,使之符合教学团队的实际发展情况,防止其过高或过低,导致考评结果失去其真正的意义。此外,可以考虑借助非本教学团队的人员进入考核层,例如考核主管部门可以抽调与该教学团队学科、专业、课程对口的教师组成专门的考评机构,从学科、专业、课程等角度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以避免在自我考评过程中出现对团队自身的问题认识不足或业绩评估过高等弊端,真正做到考核的公平公正,起到促进团队工作始终向前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秉维.现代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救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29-31.

[3]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40-42.

[4]吕改玲.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D].湖北:中南民族大学,2008.

[5]陈晓琳.基于课程组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7):72-74.

第5篇

一、理解概念,夯实基础

本节课伊始,首先要阐明太阳辐射概念并涉及其教法。本节出现了三个新概念,分别是太阳辐射、太阳常数和大气逆辐射,都较抽象且重要,需要教师重点讲解,教学中注重稳、准、啃。所谓“稳”即不能着急,应让学生将概念、背景等逐一落实;“准”即确保概念的准确性,如“太阳常数”中有“平均日地距离”、“大气上界”、“一平方厘米面积”、“一分钟内”四个定语,每个定语都有不同意义,缺一不可;“啃”即要有啃骨头精神,弄清楚“大气逆辐射”概念,须把整个大气作用学明白才会最终掌握,教师应及时捋顺思路,最后让学生达到清晰概念之目的。

二、巧用图示,辅助教学

解释清楚概念后,则讲解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作用和过程,其过程比较抽象、内容繁杂,利用示意图效果较好。本节内容共有12幅图,其中9幅示意图,3幅为各类地图。图像是学习地理的核心内容,包括各种地图、示意图、图表、直观图等,有的图像能直观表达概念,有的能将问题简化,具有文字叙述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种图像可让学生明确概念和知识点,辅助完成教学。图示在地理教学中意义非凡,主要有以下几种图示教学。

解释概念内涵。有些图像能直观解释概念,省略许多环节,直观明了、生动易记,如本节的太阳常数示意图。

释义复杂问题。仍以本节为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过程很复杂,需要大量文字来说明,但如果用图像就更加简洁明了。从图1可以看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几种大气作用状态,其作用方向一目了然,学生对大气保温作用会有全面认识。

转换空间大小。地理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面的全部事物,大到地球本身,小到一块石头,一株树木,空间大小变率非常大。尤其超大空间,学生没有直观经验,利用示意图则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如地球公转示意图 、洋流示意图等。

三、学科整合,共享互促

讲解太阳辐射时,其波长范围涉及物理知识,如果学过物理,理解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能量效应就较轻松。学科整合是近年来基础教育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各学科资源共享,互相促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科整合利用比较普遍。

与理化整合。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综合性较强且偏重理科。除本节涉及的内容,在讲“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时,岩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矿石、矿体等知识点,显现了地理、化学两学科的整合。与物理相关的知识就更多,如地球的运动、大气降水等。

与历史整合。自古就有史地不分家之说,地理、历史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在讲到“人口迁移”时,世界人口迁移史就是一个世界发展史,如果能把世界历史学好,相关内容就很好理解,再如,“安史之乱”成为我国人口南北分布的时间临界点,体现地理、历史学科的极大相关性。

与信息技术整合。这样的整合有很强的时代感。虽然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是地理学科的专利,但对地理学科来说具有较大现实意义。地理学科研究的范畴比较广,经常涉及直观内容,如“旅游资源”内容,多播放旅游短片,课堂效果就很明显。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地理课,效果好、效率高,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四、贴近热点,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教学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温室效应”是一个关注度极高的热点,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利用热点,有效开发地理教学是不错的尝试。

深度挖掘热点。地理学科本身就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许多知识点就是热点。例如,在讲解“环境”问题时,大气污染、污染物处理等问题大家都比较熟悉和关注,但平时没有深入了解,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深入讲解,拓展环境保护定义,引入原生污染、次生污染等平时不接触的定义,深化热点关注度。另外,将解决大气污染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如工厂的设立与风向、居民区方位的关系,这些都是学生很感兴趣的。

刻意融入热点。许多热点需要教师自行融入,那样更具有吸引力,也最“与时俱进”,如在讲到“自然资源”时,正赶上日本福山地震,可以和学生讨论核能利用和核安全问题。再如,讲“天气系统”时,可以联系现在多发异常天气,对其发生原因、解决措施、对人类的危害等进行分析,建立学生关注热点的意识。

适度把握热点。不是所有的热点都可以利用,如在讲到某区域时,对有军事冲突的地区,有的教师喜欢进行联系,适度是可以的,但有时候课堂会失控或者偏离教学目标。另外,需要利用热点时,一定要对热点进行科学分析,防止利用失误,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是城市发展的结果,它和热岛效应是相关联的,但有的教师错误地联系温室效应,而温室效应的相关物质主要是二氧化碳,而不是以硫化物为主的汽车尾气。

五、源于生活,学以致用

地理源于生活。本节最后的内容是大气增温和气温日变化,这些都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讲解时一定要联系日常生活。例如,为什么沙漠中昼夜温差很大?这和大气增温降温效果中地面的逆辐射有关。再有,一天中什么时候最热?不是普通人认为的中午,而是午后2点左右,因为大气的增温效应有一个时间过程。

地理服务生活。有时候学生只知道现象,不明白原理,教师应在这方面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既学会知识,又激发探究兴趣。例如,为什么下雪后多晴天并且温度更低?学习天气相关知识后会明白:雪后大气稳定,气压高,温度低,从理论角度解释了日常现象。

第6篇

在一次关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复习课中,遇到如下一道例题。

图1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纬线L1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00千米/时,纬线L2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20千米/时。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差异及其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纬度高,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平坦,自转线速度大

参考书上给出的答案解析是:第(1)题,中纬度地区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1 447千米/时(30°纬线上自转线速度)~837千米/时(60°纬线上自转线速度),故图示区域应位于中纬度;又因为图示区域越往北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小,根据地球自转线速度分布规律知其位于北半球,故选A。第(2)题,由图知,a、b两点纬度相同,在此情况下,地势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故选A。

课堂上学生通过地表线速度的分布规律对南北半球的判断较迅速且准确,对于第(2)问,多数同学也能理解,这说明学生具备一定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对于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判断,大多数同学只能对材料中的数据“望洋兴叹”,束手无策。课堂上虽呈现出答案解析,大部分学生对于“1 447”、“837”等这些冷冰冰的数据也一脸茫然,无所适从。学生满脸的疑惑似乎告诉老师:“这些稻菪枰记吗?”“高考哪些数据需要记忆?”如何突破危机,识破其中的玄机则意义不凡。

二、借鸡生蛋破“危机”

经度、纬度等地理概念都是基于数学知识定义,地球运动中的许多计算和一些地理规律也可以通过数学知识推理得到。本例便可借助数学知识化拙成巧、理乱转顺。

1.赤道线速度

线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即v=s/t。赤道上任意一点随地球自转一周所走路程为赤道周长,记为C=2πR(R为赤道半径),所用时间为地球自转周期,记为T(约为24小时),因此赤道线速度V0=C/T≈40000/24≈1670(千米/小时)。

2.其它纬度线速度

如图2所示,设地表任意一点P的纬度为?渍,P纬线圈的半径为r。由平面几何及三角函数知识可知r=R・cos?渍,因此P地的线速度为V?渍=2πr/T=2πR・cos?渍/T=C・cos?渍/T=V0・cos?渍。特别当?渍=0°,V?渍=V0・cos0°=V0,即为赤道线速度;?渍=60°,V?渍=V0・cos60°=V0/2,即60°纬线线速度为赤道线速度的一半;当?渍=90°,V?渍=V0・cos90°=0,即极点线速度为0。由V?渍=V0・cos?渍在[0, 90°]上是减函数,可推知线速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为赤道线速度最大,向两极减小,两极为0。

3.本例纬度判断(如图3)

高、中、低纬度的分界线是30°和60°,本例中纬度的判断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先算出30°和60°纬线的线速度分别为V30°=V0・cos30°=1670×≈1447千米/时和V60°=V0/2≈837千米/时。因此低纬线速度为1447~ 1670千米/时,中纬线速度为837~1447千米/时,高纬线速度为0~837千米/时。L1和L2的线速度介于837~1447千米/时之间,故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方法二,设L1和L2的纬度分别为?渍1和?渍2,则cos?渍1=1300/1670, cos?渍2=1320/1670,所以cos?渍1cos?渍2,且cos?渍1≈cos?渍2≈13/16。因为1/213/16,即cos60°cos?渍1cos?渍2cos30°。另外,函数y=cosx 在[0, 90°]上是减函数,所以60°?渍1?渍230°,故选A。方法二中注意数值的估算,这也是地理计算中的常用技巧。

三、趁势深思悟“玄机”

1.利用数学知识化解地理“疑难杂症”

地理学科的理科特性,注定很多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离不开数学的支撑。高中地理中诸如经度纬度的定义、太阳高度的概念、正午太阳高度公式的推导、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及图像特征、地理统计图表的绘制及判读等都无一不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由于一线地理教师因自身相关数学知识的缺乏或由于对这些地理事象理解不深刻,便将这些至关重要的地理事象淡化处之,甚至直接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理解不透彻,对地理知识只能死记,导致地理思维混乱僵化。因此,地理课堂引入必要的数学知识有利于一些地理“疑难杂症”的排解和地理血脉的疏通。例如,本例中若对相关地理知识按表1中内容进行梳理理解,此题便能迎刃而解,且思维过程和答案自然明朗清晰。

2.利用数学方法促进地理核心素养形成

高中阶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地图技能、地域分析、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等。目前很多学者和地理教师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狭隘的学科思维,对于像数学这样的“异物”比较排斥,甚至对于日常教学和高考中出现的包含数学知识方法的地理试题口诛笔伐,使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重现象轻脉理、重结果轻过程。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地理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只有注重其形成过程才会变得深刻,数学也是其形成过程中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地图作为地理学科区别其它学科最有特色的学科语言,在地理教学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绘制。一方面绘制、判读地图需要掌握一些数学法则,如地图上比例尺的大小 、经纬网格的形状及变形。另一方面如果注重这些数学法则,会有利于学生对地图的使用和地域(尺度)观念的形成。如对于图幅大小和等高线分布完全相同的两幅地图,小比例尺地图(大区域)等高线可能判读为稀疏,地形较为平坦,以高原为主(如图4甲);大比例尺地图(小区域)等高线可能判读为密集,地形较陡,以山地为主(如图4乙)。因此,在地图判读和使用过程中应该尊重数学法则。

任何地理事象的发生总是在一定的区域进行,同一区域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区域的分析方法需要学生通过地理实践来掌握,而地理实践需要获取各地理要素的数据,这些数据统计分析及其背后揭示的地理现象离不开数学方法。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其研究对象的纷繁复杂、错综交互,而且体现在其研究手段和思维方法的丰富多样。数学表达是地理空间表述的重要方法之一,如自转线速度的函数表达式、太阳高度的几何表达等。利用数学知识可以很好地促进地理空间思维的培养,数学中立体几何注重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借助这种空间想象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地理心理地图;运用立体几何中投影知识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等高线的形成过程及地貌还原判读、太阳光照图的形成及类型等地理知识。因此,借助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可以提升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品质。

第7篇

【关键词】高三地理 思维能力

1.引言

对许多刚进入高三的文科学生来说,地理很难,甚至在有些老师当中也会形成这么一种认识“学好地理就等于学好了文科”,地理之难,许多同学会一致推举人教版高一地理的必修上册和区域地理分析这部分。为什么许多同学会学不好这部分的内容呢。经过连续三年的高三地理教学,本人以为出现这种现象的症结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

2.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的一般表现

通过高一年和高二年地理学习,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之一是对地理学科特点缺乏了解,由此对地理科学习产生了一些误解。

误解之一: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背记的学科,只需考试前的突击背书即可考得高分,这点已被考试证明是行不通的。

误解之二: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科学科,不少同学用学习语文、历史、政治学科的方法来学习地理,结果表明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因此,要想学好地理,首先要对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2.1 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在记忆的基础上的理解和应用。

2.2 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2.3 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物理、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对于我们面临高考意义尤其重大在地理学习中,许多学生往往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思维方式,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的表现就目前的地理学习现状而言,许多刚进入高三的文科学生都说“地理很难”。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一点不能忽视,许多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由于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欠缺导致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够。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这样表述地理学科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这两种特性决定了对高中地理思维需要转化,对地理问题的认识需要全方位考虑,但长期以来,许多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仅仅把地理局限于文科,再加上初中教育对地理知识形成的不全面,造成长期以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依赖死记硬背,依赖于对地理结论的掌握,忽视对地理原理的探究,从而造成学生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束手无策。比如,对地方时的分析,教材中仅仅提到偏东的地方比偏西的地方早,但没有涉及到偏东的地方到底可以定为几点钟,所以导致许多学生仅仅局限于会计算时间,而我们许多老师开展教学的时候也没有特意分析时间是怎么定出来的,从而产生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的障碍,做一些普通一点的题目不难,但对较难的题目就开始头脑迷糊起来了。

(2) 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综合分析鉴别能力差。

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但是不少学生却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导致学生容易在地理学习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比如,学生对光和热的理解,认为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能强烈,这个地方的热量一定充足,但热量又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又不太清楚。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分析一些特殊现象,如青藏地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的现象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正常的思维。又如,在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许多学生就只能干瞪眼了。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3)思维的逻辑性不强,易受思维定势束缚。

在地理学习中,常有这种情况:有的学生虽然具备了解决某一问题的知识,但由于思维过程条理不清,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结果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如对热力环流,有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由冷热不均引起的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而导致对高低气压的产生原因分辨不清,从而产生大气垂直运动是由低压流向高压的错误结论。又比如,在一幅经纬网的地图上,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使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地球自转方向和判断某地点准确的经纬度。

3.运用生活实际 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针对学生出现的地理思维缺陷,特别对高三学生而言,由于直接面临高考,而许多高考题目都是全新的,没有良好的地理思维有时候是很难正确解决这些题目。本人经过长期的尝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地理教学,特别是运用生活实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的帮助更大。

3.1 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

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得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头脑中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如在分析地貌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有对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认识,如知道有大陆漂移说这种理论,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时老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飘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会逐步去分析,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3.2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打基础。

进入高三复习,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是很难进行正确的地理思维。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内容,对这么内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来思考,然后实施教学。如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就结合高一地理的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已。如果遇到一些相关的学科,则更要请教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这样学生的地理思维才能建立得比较全面。如对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数目的分析,即要定位一个物体,需要几颗卫星,就需要和物理中的相关知识配套。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地理教师可以采取在高三的最后阶段尝试让学生去记忆教材的大标题和黑体字的方法,因为教材的编排往往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维来进行的。

3.3 运用生活实际,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对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运用,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如对时间问题的分析,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对时间计算的完整思路和概念,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花太多的精力,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去做很多的难题,本人以为关键在于让学生思考时间的定义,如地方时,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分析其来源,缺陷以及补救措施,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地方时-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思维脉络。又比如,在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为什么低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先分析粮食低产的原因有哪些,属于地理地原因又有哪些,符合该地区的会有哪些原因,这些原因又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解决等等。由此及彼,学生就可以用来分析一系列的地理原因了。

第8篇

关键词:重要性;新课标;地图

一、新课标对高中地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的产生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结果,即贯彻了旧教材人地关系的主题,又体现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突出和强化了人地关系为原则选择内容,形成一条“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与人文环境―环境与区域发展”的主线,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方向性。课程内容设置更加突出了地理学科的地理性、实用性和发展性,注重学科基本能力的培养,地理规律和原理的理解与运用,提高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以地理学科的思维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材不是教学依据,更不是考试与评价的依据,而真正的依据是地理课程标准。因此,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要实现由“教材本位”向“标准本位”的转型。这就要求教师将新课标的理念贯彻到平时的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摒弃枯燥。

二、高中地理学习现状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一门基础课程。但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感觉地理不好学。大部分文科生认为地理是文科所有学科中最难的一科,甚至有一些理科生说地理就是他们不肯读文科的原因。我不禁思考,为什么学生学习高中地理如此困难,作为地理老师,我们该怎样改变这种状态呢?通过调查,我对这种现状的原因分析如下:

1.对地理学科缺乏正确的认识

不少学生认为高中地理很难,尤其是高一新生在接触地球运动部分的知识后,认为付出后看不到成效,就此放弃。这种错误认识让学生放弃地理,更加重了学习地理的难度。对此,教师应该在高一时注意纠正学生中不正确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积极、爱学的态度,这样教师才能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上有所作为。

2.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大家都知道,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地理的学习只有记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逻辑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只是死记硬背,即使能把知识点都背下来,做题时也非常吃力,这就是没有将逻辑思维运用到地理学习中。教师应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培养起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以理解和思考为主,而不能所有知识点都是以记忆为主。

三、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究

乌申斯基说:“把图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巴也会说话。”由此可见地理图像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地理图像包括地图、地理图表、地理图像、地理示意图等,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地理图像是地理知识的承载和延伸,地图学习甚至比文字学习还要重要。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学生无法认识到地理图像的重要性,更无法充分利用地理图像来学习地理。

1.学好地理要先认清地理图像的价值

地理图像的作用主要有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阐明其分布特征;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大小、高低、远近等形态特征;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理解、分析等思维能力。它既是学生汲取地理知识的源泉,又是帮助学生巩固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因此可以说,没有地理图像就没有地理学。

2.学好地理要将知识落实到图上

图像往往比文字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第一印象。拿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吧,一个教师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是通过将学生的姓名和样子相结合来认识学生的,若只有花名册是难以认清一班学生的。再回到地理课堂上来说,地理中有些概念和规律性的文字很抽象、很难记,若让学生先从地理图像上发现规律,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概括出来,然后再对比课本上的专业定义和规律,效果将要好很多。只有让文字与图像相联系,学生才能掌握抽象的地理知识和规律,才能加深知识理解的层次,才能达到高考的要求,以至于应对多变的考题。

3.对比地图,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地理图像直观明了,通过对比,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能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上,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有很多国家或者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相似的优势,那么在做题中学生就可以凭借自己脑中所留下的各个地区的大概位置来做。如,分析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特点和贸易关系之后,通过类比,学生也能分析出山东半岛的经济特点和贸易关系。

地理课是一门富有人文色彩的课,我们可以通过地图了解各个国家,各个大洲来了解我们整个星球,这是神秘的又是有趣的。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地理课程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生动、形象的课堂讲解带领学生去探寻自然、世界的奥秘。

参考文献:

[1]徐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地理知识需要好的记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认识到仅仅依靠记忆来学习地理,是不可能把地理学好的。因为,地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及其他学科的知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要想学好地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的运用能力是必须的。因此,必须在记忆的基础上强化思维,只有形成相应的地理思维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地理思念能力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地理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许多初中学生比较难以适应,甚至有惧怕心理,因此对初中学生来说,加强对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分析初中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的角度,尝试探讨如何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地理学不好的因素

(一)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够。许多学生仅仅把地理局限于副科,再加上初中教育对地理知识形成的不全面,造成长期以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依赖死记硬背,依赖于对地理结论的掌握,忽视对地理原理的探究,从而造成学生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时束手无策。比如对地方时的分析,教材中仅提到偏东的地方比偏西的地方早,但没有涉及到偏东的地方‘到底可以定为几点钟,所以导致许多学生仅仅局限于会计算时间,而我们许多老师开展教学的时候也没有特意分析时间是怎么定出来的,从而产生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的障碍,做一些普通一点的题目不难,但对较难的题目就开始头脑迷糊起来了。

(二)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综合分析鉴别能力差。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但是不少学生却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导致学生容易在地理学习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比如学生对光和热的理解,认为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能强烈,这个地方的热量一定充足,但热量又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又不太清楚。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分析一些特殊现象如青藏地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的现象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正常的思维。又如在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许多学生就只能干瞪眼了。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三)思维的逻辑性不强,易受思维定势束缚。在地理学习中有的学生虽然具备了解决某一问题的知识,但由于思维过程条理不清,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结果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如对热力环流,有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由冷热不均引起的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而导致对高低气压的产生原因分辨不清,从而产生大气垂直运动是由低压流向高压的错误结论。

二、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一)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得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头脑中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如在分析地貌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有对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认识,如知道有大陆漂移说这种理论,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时老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漂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会逐步去分析,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漂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打基础。进入地理复习,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是很难进行正确的地理思维。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内容,对这些内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来思考,然后实施教学。如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就结合地理的内力和外力作用。如果遇到一些相关的学科,则更要请教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这样学生的地理思维才能建立得比较全面。如对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数目的分析,即要定位一个物体,需要几颗卫星,就需要和物理中的相关知识配套。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地理教师可以采取在最后阶段尝试让学生去记忆教材的大标题和黑体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