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地形测绘培训

时间:2023-10-07 09:02:23

导语:在地形测绘培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地形测绘培训

第1篇

关键词:数字化测图,城市建设

 

数字化测图不同于传统的模拟法测图,在测量实践中应正确认识与掌握数字化测图的特点。论文格式,城市建设。根据数字化测图的特点和多年在野外工作的经验,和同志们交流一下想法,仅供参考。

在控制测量中,使用GPS测量时,除必要的测量起算数据外,尽可能要自已知检测点,检测合格后,再把检测点加入控制网作为已知点进行平差计算,这样要以有效检测测量精度,防止测量错误。使用全站仪进行碎部点数据采集时,应严格注意输入测站点与后视点。如果测站点与后视点错号(点号与位置均认识错误),实践证明无法检测出来,造成内业处理上的不便。数字化测图内业图形编辑主要依靠外业记录,外业测量时,记录员应详细记清测点点号、点的属性、连线关系,必要时绘制草图。否则,内业处理时,容易造成错乱。数字化测图等高线的勾绘完全取决于野外的测点,因此在地貌测绘时,立尺员应合理选择地貌特征点,并认真了解观察地形,复杂地区应简单绘制地形草图,以便使勾绘的等高线更加符合测区情况。由于数字化测绘相对于传统平板测图具有精度高、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等显著经济技术优势,加之近年来数字化测绘设备价格的持续下降,规划、设计等用图单位普遍采用计算机设计而要求提供数字化测绘成果等因素,测量单位普遍采用野外数字化测绘完成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工作。数字化测图已基本淘汰传统的平板仪测图技术,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技术方法。而是数字化时代对测绘成果应用方法变革的必然结果。它引起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目前对其重要意义尚认识不足,现行的技术规范、测绘产品价格体系均有与之不适应的地方,并就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数字化测绘对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降低,业务培训应有新的侧重 ,数字化测图是采用全站仪直接测取碎部点坐标和高程,计算机编辑成图的技术方法。论文格式,城市建设。数字化测图按作业方法可分为编码和无码两种,编码方法在测点时必须按碎部点的类型及相互间联系输入特征编码以便事后编辑成图。操作仪器的作业员不仅要熟记编码,还要时刻观察地形才能正确输入,因此,这种方法对操作人员的技术、经验均有较高要求。就处理碎部点间关系而言,实际上与平板仪测图无异。无码方法则不需输入任何编码,而是代之以棱镜处作业员绘制草图记录所测点之位置、点号及与其它点的联系。测站照准目标测取数据后,只需向棱镜处作业员报告碎部点点号而已,测站与棱镜间联络较少,测图工作实际上主要在棱镜处进行。由于测点时不需观察地形,因而测量速度很快,一台仪器可观测二至三个棱镜,相当于两三个平板测图组,外业测图效率很高。作业时,绘制草图的作业员在棱镜处现场绘制,简单而不易出错,只需熟悉地形、地物表示方法即可胜任;而观测员操作全站仪测点精度很高,数据传输又是自动进行,避免了人为的错误和读数误差;内业编辑则是计算机展点,对照草图应用绘图软件的各种编辑工具成图,等高线自动完成,轻松快捷。从理论上讲,数字图中碎部点精度与作业员操作技能关系不大,正常情况下已达到图根点的水平,测量误差可忽略不计。论文格式,城市建设。所以在数字化测绘条件下,对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大大降低,进一步提高成图质量只能靠提升作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即由"测得准"转到"如何测,如何表示"上来。为适应这种新的形势,今后测绘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重点要从熟练、准确的技能训练转移到地形、地物的正确表达,计算机绘图理论、不同使用目的下地形图的不同取舍等更深层次的内容上来。

比例尺的概念将淡化,而代之以具体的测绘要求,传统的平板测图由于一定幅面内地形符号的负载及表现能力的局限,不得已分为各种比例尺。而且为了地形图使用时量算方便,大比例尺实际上主要是1:500、1:1000两种。由于纸质地形图上同样长度的距离误差,代表的实际长度不同,所以不同比例尺地图不光细致程度不同,精度也不同,相互间很难转换,常常造成重复测绘。现在数字化测图仍沿用传统平板仪测图的要求划分比例尺,用来确定测绘细部的细致程度和定义绘图输出时点状符号大小,及部分线状符号(坎、斜坡等)的长短、间隔宽窄等。考虑到输出纸质地图并不是数字化测图的最终目的,数字化图的使用主要在计算机上进行。而在计算机中地形元素之间距离、方位关系由其坐标决定,图形缩放时图上数据与实地数据关系换算自动完成,无所谓比例尺,精度也不因图形缩放而异。所以除点状字符及部分线状符号大小定义不同外,不同比例尺数字地图间差别仅仅是细致程度不同而已。目前各地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地形、地貌变化很快,新测的地形图很快就会失去现势性。考虑到数字化地图采用不同地物、地形类别分层存储,并且具有无级缩放显示,地图符号负载量限制相对较小,精度与比例尺无关等优势。所以可以设想,应淡化比例尺的概念,用图单位根据实际用途提出具体的测绘内容,不再涉及比例尺大小。而测绘单位也不再根据测量规范按比例尺所限定的测绘内容,花费人力、物力测绘数量众多、存在时期短,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意义地形、地物。这对提高作业效率、节省经费都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值得有关方面研究。

在数字化测绘条件下,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已不是决定成图质量的重要因素。数字化测绘精度很高,地形图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碎部点位的确定,地形、地物的合理表达,作业人员根据地形图的使用目的所作出的正确取舍等因素,作业人员技术培训应与之相适应。

在数字采集、实地记录、内业编辑的工作结合上多下功夫,目前测绘单位已普遍采用数字化测图的条件下,已不能适应,值得认真审视。在内业图形编辑时,各类地物符号应严格按照地形图图式要求进行编辑。绘图软件中地物符号一般按控制点、居民地、独立地物、交通设施、管线设施、水系设施、地貌土质、植被园林、境界线分类,在此基础上,每大类又包含许多项,共计大约670多项。论文格式,城市建设。因此,在外业测量记录时要准确,在内业图形编辑时,根据地物的类别选取对应的地物符号进行编辑,以满足数字化成图的规范要求。图形编辑应遵循“不清不绘”的原则,对记录不清的暂时不编辑,经外业检查后再进行编辑处理。论文格式,城市建设。图形编辑应遵循“边编辑边注记”的原则。论文格式,城市建设。对于在测区来说,野外采集的信息很多,为避免错误,每编辑完一个完整的地物,应及时加上必要的符号和文字注记,如独立树,应注记树的类别等。数字化测图在分组测量时,各组测量的数据编辑完成后,应将整个测区拼接起来,认真检查各组测图的衔接情况,检查处理后,现考虑整个测区地形图分幅的问题。数字化地形图内业图形编辑完成后,应利用绘图机绘出样图,到实地进认真的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地物有无漏测、属性注记是否与实际相符、陡坎的走向、电力线和通讯线的连线关系、等高线是否反映实际等等。对内业处理中有疑问的地方应重点检查。实践证明,实地检查是数字化测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第2篇

关键词:测绘工程 质量管理 措施 系统控制

测绘项目管理是测绘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测绘项目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以实现项目目标全过程管理的总称。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测绘市场日趋成熟,测绘单位承担的测绘项目越来越多,测绘生产规模也不断壮大。本文对测绘项目管理内容进行分析,对测绘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进行探讨,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测绘项目管理的过程就是测绘质量控制的过程。

一、测绘工作实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根据,近年全国测绘工程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重点测绘工程的质量合格率高达93.1%,不可否认,测绘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国内经济改革的深化及开放程度的加深,测绘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越来越严重,所以测绘行业只有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测绘行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制度保障

1.加强对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首先就是有关部门要根据目前的形式要求,制定测绘质量的专项法规,以法律为根本准绳,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制度保障。其次,行政测绘的主管部门要严格依法办事,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惩处严重违反质量管理法规的单位及项目;第三,加强行政测绘部门的监管工作。设立测绘质监部门,不断增强各级测绘质监部门的地位,做好监管工作。

2.加强领导及员工的质量意识

领导重视,是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动力。质量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此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做好测绘产品质量提高的的基础工作。要提高领导和员工的质量意识,就要不断加强领导与员工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经验交流会、业务培训班等方法,增强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让质量意识深入人心。

3.重视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应分别设定在人员、设备和数据采集过程上。人员的质量管理点主要是人员的能力水平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应达到一定的学历、职称、工龄、业绩、培训等。设备的质量管理点是年检和使用前的检校,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满足工程使用。测绘工程数据采集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三个固定管理点:第一,己知数据的检查;第二,控制数据的检查;第三,地形要素,图形,碎部数据的检查。另外在控制网的布设,观测,平差和地形要素的采集,图形编辑等过程中根据需要建立临时管理点。

4.通过培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测绘单位要做好人员的技术质量培训工作,不间断的组织员工系统地学习国家测绘局颁发的《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和《测绘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加强优秀技术总结、设计等技术资料的学习,把测绘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计量管理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还要特别强调测绘行政管理部门的质量监督管理职能,维护测绘持证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测绘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5.加大经费与人力的投入力度

基础测绘工作的公益性较强,单靠市场机制进行自发调节,很难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势必造成测绘的基础产品的价格与价值出现严重背离。虽然,每年国家都加大了基础性测绘事业的经费投入,但是增加的费用仍然不能与生产成本增加的费用持平。按目前投入水平可安排的基础测绘工作量已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且我国还只有为数不多的测绘生产单位具有先进的测绘技术手段。对此,我们必须加大对测绘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让测绘生产单位能够更新设备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测绘的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保障测绘成果的精准度。测绘单位的经费投入要遵循以下三点进行:一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计划,当列入国家和省一级年度经济计划,在预算中列有专项,安排适当的经费额度,由测绘主管部门按计划实施。二是基础测绘实行分级管理,改变多年来我国大比例尺基础测绘都由国家测绘局包下来的状况。其三,还应注意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比如通过建立测绘成果的有偿使用制度等方法,建立各种经费补偿机制。

6.文件化质量体系要实施动态管理

测绘质量体系文件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完善,使其可操作性逐步增强,确保测绘产品实物质量稳步提高,这就要求质量体系文件必须实施动态管理,不断提高测绘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在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文件规定不明确、规定与实际不符或文件未规定以及采取纠正措施而引起文件更改的情况,要按照文件规定的修改程序及时修改完善,使文件更加严格,达到质量体系运行更加系统、更加有效的目的。文件修改程序要根据测绘单位的实际情况规定合理,进行有效控制,便于文件的控制和修改的渠道畅通,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三、测绘质量控制

质量检点放在数学精度、地理精度和图面整饰上,而数学精度则是评定图幅质量的关键。随着数字测图技术的广泛运用,这一工艺方法得到改进,使成图精度提高了一个等级。按照《城市测量规范》的要求,数字图的数学精度已不再是主要问题,相反,对作业设计、地形图的分层检查、多余数据删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级质检员的技术素质急需进一步提高,以适应数字测图发展的要求。IS09000标准是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统一标准,从质量计划、管理职责、人力资源、质量记录到过程控制、产品标识、不合格品控制、产品检验等都做了规定并形成文件,使质量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保证产品的任何工序都得到有效控制。将测绘质量控制与IS09000标准结合起来,形成测图的质量控制,有效地控制测图的质量。

测绘项目管理是测绘单位工作的一条主线,测绘产品质量控制是测绘产品合格的保障工程.它需要有思想保证体系、技术保证体系以及质量监督体系进行支撑。要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应建立配套规章制度,加强产品质量控制,规范作业程序,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使测绘项目管理更好地为测绘单位的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景文. 建筑检测试验[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2009.

[2]赵向方.浅谈测绘工程监理的质量控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1).

第3篇

工程监理的特点是专业化、社会化,主要通过组织论、控制论、管理学等理论依据指导监理的顺利实施,与此相类似,地形监理也采用同样的理论依据。相关预测监理单位对工程项目要进行整体的项目监管,在监管过程中,需选择专业化的监管单位开展监管工作,服务于指定的业主,同时推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人、料、机、法、环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将预防和检验把关有机地结合起来。

1.1测绘监理的相关理论依据

如同其他的行业监理,测绘监理以质量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等法律为基本依据,辅以业主与监理单位的监理合同,业主与承包商的生产合同、工程建设文件,对于测绘监理来说,根据其行业特点执行测绘法和当地的测绘管理条例、测绘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力求使测绘监理工作做到简洁高效。

1.2测绘监理的相关技术依据

工程测绘监理的目的是满足工程质量的高要求,具体实施就是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和方法使工程质量符合工程合同、规范标准的规定。对于城市地形测绘,通过提供城市建设和规划所需的基本地形图,在实施过程中按照城市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规程等要求进行测量规划。此外还需要满足监理单位所制定的测绘生产技术设计书以及业主与测绘生产方签订合同中明确的质量、技术要求等。

2地形测绘工程监理的质量控制具体实施方法

在工程监理单位进行地形测绘工程监理过程中,需要制定工程测绘总目标以及各阶段的具体目标,并完成工作职责、工作范围、工作内容、监理工作方法的制定工作,在完成此工作后还要及时与测绘生产方进行交底和沟通。工程监理单位还需要落实技术规范和合同,检验测绘生产方施测质量是否达到了既定目标,在此过程中与相关单位组织协调,在协调时通过制定月报、简报、协调会等方式向业主告知工程监理的具体情况,以及工程完成后向相关法人提供监理工作全过程的完整资料。

3监理过程各阶段分析

在整个地形测绘工程监理阶段,监理单位主要活动可细分为生产准备监理、生产过程监理、成果监理、监理记录总汇、质监部门检查5个阶段。各阶段基本内容分别为:在生产准备监理阶段,监理部门需要审查原始资料、技术设计书、单位资质、项目人力资源、相关组织结构仪器、材料设备是否符合要求,若存在分包方,还需要对分包方的资质进行检查,检查包括项目人员的基本构成以及相关人员的资格,此外还需要检查生产人员是否接受过岗前培训。在生产过程监理阶段,监理部门需要进行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还要进行全野外数据采集和将数据编辑成图的工作。

在成果监理阶段,监理部门需要进行技术总结、精度统计、质量评定、成果资料验收等工作,如在以上审核过程中存在重大质量隐患必须及时下达工程暂停令,以书面通知的形式责令工程方进行全面整改,同时如果生产方整改不利或仍发现严重的质量问题需马上通知业主,待整改完毕后方能签署工程复工令,这样做的目的是严防质量缺陷的产生。在监理记录汇总阶段,建立部门需要完成的工作是制定相关的测区监理报告。而质检部门检查阶段,监理单位需要检查测绘生产方提交的资料,包括技术总结报告是否与技术设计书相一致、首级控制点布网略图、导线布网略图、四等水准布网图,坐标系、高程系是否完整清晰,相关导线、水准资料是否记录无误,以及所提供的成果资料是否严格符合合同规定和技术设计书的要求,等等。

4总结

第4篇

[关键词]1:10000地形图 航测外业 调绘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266-1

为满足经济建设需要,强化基础测绘工作的意义重大[1]。1:1万地形图为城镇建设、国防建设、矿山建设、铁路建设、水利建设等建设活动在建设工程勘察、规划、研究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依据[2]。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完善,航测外业调绘的方式也不再唯一,具体的测绘方式应当结合地形图的具体要求、用途、以及项目设计方案来确定。

1像片控制测量

1.1准备工作

这一阶段首先要进行人员安排、资料及设备的准备等工作。这其中人员安排的工作环节具有很大意义,首先调派至少两名具备较强刺点能力且具备一定经验的人员作为核心工作人员,此外还要安排对内业数据处理具有扎实掌握的测绘工作者,因当前像片控制策略大多采用GPS技术,因此掌握GPS数据处理技术对于确保测绘质量来说,具有较大意义。除以上人员外,对于其余测绘工作者的技术要求就相对较低,也可根据实地要求,安排经简单培训的临时测绘人员。当人员安排完毕后,准备所需设备、资料、仪器以及车辆等。并根据资料、仪器、车辆的准备情况,列出清单,以备测绘前后的清点。

1.2像片控制点布设

由预先安排的核心测绘人员根据设计书确定测区像片控制点,并进行统一的控制点布设,利用影像标注技术,标注于地形图上。像片控制点的绘制需要选取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核心绘图人员进行操作,这样可大大提高操作效率,事半功倍,从而为作业安排、质量控制起到更为高效的参考价值[3]。像片控制点的布点图应当包含1:10万图廓图号、位于测区范围中的1:1万图廓、航线以及航线号、地形类别、所布设的像片控制点以及控制点所在的主片像片号和区域网号等多项内容。之后当控制点的布设工作完成之后,应当由具备检查资格的专业检查人员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误之后,才能开展外业像片控制点的联测工作。

1.3像片控制点联测

1.3.1布网

这一工作环节首先应进行布网工作,像片的控制点联测目前已经全部采用GPS技术进行静态网联测,在这之前应开展总体布网。并进行平面控制点与高程控制点的密度、数量的联测以及联测网形的整体设计等。在整体布网中,只需要掌握整体的控制大方向,在小细节方面可根据实际情况做进行随时改变。

1.3.2刺点观测

先由核心操作人员设计出野外刺点观测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刺点观测,同时再由核心人员进行实地检查,报保证测绘质量,这一步骤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及早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在最佳时机进行处理[4]。同时还需注意到手簿填写、符号、点好等,必须和刺点像片相对应。

1.3.3数据处理

野外观测工作完毕之后,需要在当日内进行数据的传输处理操作,处理之前应当检测一遍观测手簿,及时发现其中的不合理问题,并补测。

1.3.4检查

像片的控制点在测量完毕之后,对包括拐角像片控制点、数据处理计算等在内的所有工作内容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2全野外像片调绘

2.1准备工作

这一工作环节包括资料准备、人员准备、设备准备等,这一过程的注意事项与像片控制测量准备工作基本相同,并根据资料、仪器、车辆的准备情况,列出清单,以备测绘前后的清点。

2.2绘制面积线的绘制

测区的测绘工作者需要根据设计书的要求进行面积线的绘制,并注片号。面积结合图对于之后的图幅分配、图历薄工作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面积结合图的绘制应当包含1:10万图廓图号,1:1万图廓图号、像片号、航线等[5]。调绘面积线绘制的检测工作,当面积线绘制结束后,应当由具备检查资格的专业人员进行全面检查。

2.3全野外像片调绘

全野外像片的调绘应当由以专业小组为单位,做到调绘后清绘。地名调查工作主要依照当地民政部门所制定的标准地名,并结合实地调研进行地名调查表的填写工作[6]。之后再由测区的负责人,或指派专人统一到民政部门进行核对,并盖章,并填入图历簿中。检查工作要在每上交一部分时进行检测,防止堆积,以免影响工期。

经过上述调绘流程,1:1万的地形图航测外业工作基本完成,之后由测区的负责人将研究成果与资料整理上交,并做技术总结,上级部门再针对总结报告展开进一步检查。

3结束语

通过项目设计书对调绘方法进行科学的选择,能够更为高校地完成的测绘工作,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测绘,都需要测绘人员熟练掌握测绘相关知识与标准规范,合理运用不同颜色的划线、符号等,尽量保证地形图的美观、规范、清晰,利于工作人员更为高效地获取数据信息。以上调绘方法均是长期工作总结而来,基于工作实践,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因笔者水平有限,如果存在不足之处,还望同行专业人士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郑耀辉,刘峰,东正兰. 浅析航空摄影测量及外业调绘作业方法改进[J]. 青海国土经略,2014,02:70-72.

[2]赵俊茂. 关于航测外业作业流程的思考--基于地图院1:1万地形图作业实践[J]. 信息通信,2014,06:278-279.

[3]王艳霞,郑福海. 谈1:10000地形图内业生产对调绘成果的质量控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128.

[4]尹瑜,黄道伟. 浅谈青海东部大比例尺测图航摄测量外业调绘方法的探讨[J]. 甘肃科技,2012,08:37-38+92.

第5篇

关键词:GPS技术 测绘工程 应用 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038-01

由于GPS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GPS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得到普遍应用,下面简要介绍GPS技术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1 GPS技术的特点和在测绘工作中的工作原理

1.1 GPS技术特点

GPS技术可以实现全天候定位。只要能够连接到通过GPS定位卫星,就可以对某一地区进行全天候的定位和测量。对着科技的不断发展,GPS技术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实现会不间断地为我们提供想要的测绘数据。

GPS技术的测量精度高,对于某一区域的测量和定位GPS技术可以保证误差在几米范围内,能准确的反映出测绘地形的真实数据。在300~1500 m工程精密定位中,1小时以上观测的解其平面其平面位置误差小于1 mm。

操作简便,GPS技术的仪器设备大多数都已经实现自动化,当仪器参数设置好之后只要人工监测仪器是否正常工作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数据。即使没有受到过专门的GPS技术培训,也能掌握GPS设备的使用方法,利用测得的数据开展测绘工作。

1.2 GPS技术原理

传统意义上GPS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卫星测量出接收器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它的工作原理是GPS接收机设置在需要进行测量的点位上,在同一时刻接收四颗以上的GPS卫星传输的电文数据。通过计算机对GPS接收器中的各种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测算出某一时刻GPS接收器与GPS卫星之间的距离,同时获得测量点位的精确地理位置,获得测量点位的三维地理坐标。

GPS系统主要由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部分组成,下面利用表格对这三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说明见表1。

2 GPS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2.1 GPS技术在海洋测绘中的使用

随着人们海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类对海洋的开发日趋频繁,对海洋开发的步伐日益加快。现阶段,人类在海洋上修建了港口、码头、石油钻井等设施,在未来人类还要潜入海底对海洋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但传统的水下测绘技术一直困扰着水下地形图的测绘,水下地形图远远落后于对海洋的开发脚步。这就要求我们利用GPS技术对海洋的水下环境进行精确测绘,得到更精确的水下地图,为人类的海洋开发做出贡献。

水下地形测量工作中的测量重点是对海道进行测量,海底点的三维坐标或者平面坐标是依靠海地控制测量来确定的,而水下地形测量中所需要的水深数据,则是依靠水深仪器来单独测量。在近海领域测绘水深图和水下地形图,可以将基准站建立在附近海岸上或者周边岛屿上,为了确保海上定位的精度足够高,可以采用动态相对位技术来进行定位。同时将GPS接收机和探测仪安装在测量船上,测量船利用GPS技术进行导航和定位确保行驶在预定航线上,探测仪则按照定时或定距的规律进行超声波发射和接受工作,并将GPS的相关结果和数据进行记录,将这些记录下的定位信息、水深信息输入到系统(电子手簿和计算机、绘图仪等组成)中去,从而完成测绘水深图和水下地形图的绘制工作。

2.2 GPS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使用

传统的土地测绘方法为得到更精确的测量数据主要采用补测法,补测法又细分为简易补测法和平板补测法。这两种方法主要利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和简单的几何方法对土地实施测绘。这两种测绘方法要求测绘土地周围要有足够的参照物,否则就无法确定土地的基本数据,在测量过程中,测量出的数据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造成测绘的精度降低,测绘的质量不高。

GPS技术的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操作方便,同时工作效率高,经常被用来辅助地籍测绘工作的进行,而且GPS技术成功布设地籍平面控制网以后,能够实现全天候作业,不受时间、气候等因素的干扰。将GPS技术应用于地籍测绘工作中,不仅能够提高测绘精度,而且能够缩短测绘时间,降低工作强度,提高测绘效率。地籍测绘工作中,需要进行进行局部地籍细部测量,测量的内容包括测定界址点、测绘地籍图、面积量算等,所以对技术的要求极高,而GPS测绘技术能够将测量误差控制在5 cm以内,足以满足地籍细部测量中对精度的要求。

2.3 GPS技术在工程变形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现在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对与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检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高层建筑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变形问题,造成变形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也许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也许是地质原因造成的,也许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对变形原因的分析成为当前保障建筑安全的最关键问题。利用测量精确度极高的GPS技术,对整个建筑进行三维测定,精确测定出建筑物各个位置的当前数据。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还要对整个建筑进行实时监测,与之前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掌握建筑的细微变化,对建筑的施工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GPS只能用于做控制。)

3 结语

在测绘工程中广泛使用GPS技术,可以提高测绘的工作效率,提升测绘数据的准确性。GPS技术有着全天候、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在越来越多的测绘工作中得到应用。目前,随着GPS技术的不断提高,GPS技术一系列的配套设施也得到了改进与创新,为测绘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为人类提供了更精确的数据,为现代化的测绘工作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第6篇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男| 25岁(1986年1月11日)

居住地:徐州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1年5个月]

公 司:XX建筑有限公司

行 业:建筑/建材/工程

职 位:测量监理工程师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测绘工程

学 校:中国矿业大学

自我评价

具有市政工程施工经验,负责过多项重大工程,熟悉测量和预算控制,能够掌握和监督施工现场的工作流程。能熟练使用Cass7.0完成地形图测绘,能够根据图纸进行放样,熟练操作各种测绘仪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为人诚实,有着良好的职业素质,对工作认真负责,工作态度端正。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建筑/建材/工程

目标地点: 徐州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测量监理工程师

工作经验

2011/4—至今:XX建筑有限公司 [ 1年5个月]

所属行业:建筑/建材/工程

第一项经部 测量监理工程师

1、负责制定测量检测计划和质量控制措施,落实负责人员;

2、负责对各项目工程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培训;

3、负责测量数据的编制和归档;

4、负责测量仪器的校验

5、预防施工中测量质量及安全事故的发生。

---------------------------------------------------------------------

2009/3—2011/3:XX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2年]

所属行业:电力/水利

测绘工程院 测绘/测量

1、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施工测量放样;

2、负责提供放样结果给施工人员并且最终最好验收测量;

3、负责绘制地形图、断面图;

4、对工程指令、变更进行估算审核。

---------------------------------------------------------------------

2008/7--2009 /2: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8个月]

所属行业:建筑/建材/工程

基建 测绘//测量

1、负责控制测量、沉降观测、施工测量;

2、负责图纸修改和施工监督工作;

3、负责处理和协调施工现场的相关工作;

4、负责贯彻执行公司的开发策略,制定和实施区域性的市场发展计划;

5、负责管理和培训部门员工,对下属施工队伍进行工程量结算。

教育经历

2004/9 --2008 /7 中国矿业大学 测绘工程 本科

证 书

2006/12 大学英语六级

2005/12 大学英语四级

第7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数字化技术;测量问题;原图处理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apping technology, GIS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mature, GPS technology is widely applied in all walks of life, modern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will be toward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how to use the digital measurement and for easy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t present in the analysis of issues.

Key words: engineering survey; digital technology; measurement; image processing

中图分类号:P25

前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数字化测量技术应用于测量工作以来,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可以少走很多弯路,降低出错率。 总的来说,从事数字地形测量的相关人员都应增强质量意识,加强责任感.多参加技能方面的培训,最终完成优质的数字地形图。

1、数字化技术的特点

1.1 自动化程度高。数字测量是通过专门的软件自动处理,自动测绘,精确、细致,另外,数字化测量出错的概率相对较小,可以自动提取方位、坐标、面积等。

1.2 测量精度高。数字测量技术的采用,在距离300m内时测量地物点的误差约为+2mm,地形点高差约为+18mm。测量产生的数据可以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进行传输、存储、处理机制图,在整个过程中原始数据精度无损,完全规避了传统测量中方向误差、站点误差和视距误差,确保高精度的测量成果。

2、数字化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2.1 等高线处理不当

由于数字化地形测绘软件中的等高线一般都是根据野外采集的地貌点的高程,采用等值内插法,按基本等高距插绘等值点连成曲线.再按不同的圆滑方法进行圆滑而生成的。在地形测量中.并不是野外采集的所有地貌点之间都能进行等高线内插的.也就是说靠全自动建立的数字地面模型DTM有可能失真,因而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删除自动组网中那些不能内插等高线的三角边,而要做好这一点,就要靠实际绘图人员的技术和经验。比如.沟或坎上的点就不能与远离其坡F的点插绘等高线.否则可能会使生成的等高线悬空或穿入地下,使局部地形面目全非。再如等高线不能穿过道路和建构筑物.有的需在建立DTM模型时应充分考虑,有些应在绘制好等高线后进行局部修剪或删除。如果上述工作不到位,数字地形图是很难真实反映实际地形的。

2.2 野外数据采集不准不全

2.2.1 地形变化处地形点不全面,坎沟上有点,下面无点或少点.这给计算机自动绘制等高线,也带来一定的麻烦,所绘出的等高线也会失真.难以准确反映实地地形;

2.2.2 有些线状地物,如小沟特别是暗沟、电力线、电讯线或电缆、各种管线在图内应该有始有终,而拾取地形点时往往容易忽略.来龙去脉不清,这些都与跑尺员的技术素质和责任心有很大关系;

2.2.3 野外草图绘制不全、不细。野外绘制草图人员是现场跑路最多而且最忙的,技术要求也高,虽然是草图,也应按正规图来绘,因为它是最后成图能否满足规范要求的重要依据之一。尤其是地物、地貌的连线关系应与实地一致,测点顺序不能颠倒和记错。同时,现场绘制草图人员还得记清跑尺员省去而图上需要表示的地物的相关位置,都应准确量取并在草图中标注清楚。如果工作不细心,这些都易忽略,造成地形地物不清不全。

2.3 自检工作不利

出了以上的问题外,绘图人员的自检工作也是需要加强的一方面。相对于常规测图而言,在图纸审核中,数字化成图的过程发现的缺陷要多一些。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主要就是绘图人员的自检工作要加强。如注记或植被符号压线和覆盖地物的现象以及坎沟上的高程注于坎下或下面的高程注在上面的现象,还有图式符号使用不正确等,这种现象只要经过仔细自检,应该都可以避免,而这些问题都与制图人员的责任心有关。

3、数字化技术在原图处理中的应用

3.1 原图数字化处理

在建立各种GIS 系统时,需要对原有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对于原始地图,若其精度和比例尺能满足要求,就可以利用数字化仪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工作。当前主要有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GPS数据输入三种方法,手扶跟踪数字化需要的仪器为计算机,数字化仪及相关软件,是较早的一种数字化输入方法,输入速度较慢,劳动强度也较大。扫描矢量化是通过扫描仪输入扫描图像,然后通过矢量跟踪,确定实体的空间位置。随着扫描仪的普及和矢量化软件的不断升级,其作业方法越来越趋于自动化,它是一种省时,高效的数据输入方法。GPS输入是依据GPS工具能确定地球表面图形精确位置,由于它测定的是三维空间位置的数字,因此不需作任何转换,可直接输入数据库,目前主要是应用RTK(Real Time Kinematics-实时动态)技术,它是在GPS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实时提供流动站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厘米级精度的一种新的GPS 定位测量方式,通过将1台GPS 接收机安装在已知点上对GPS 卫星进行观测,将采集的载波相位观测量调制到基准站电台的载波上,再通过基准站电台发射出去;流动站在对GPS 卫星进行观测并采集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同时,也接收由基准站电台发射的信号,经解调得到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流动站的GPS 接收机再利用0TF(运动中求解整周模糊度)技术由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和流动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来求解整周模糊度,最后求出厘米级精度流动站的位置。应用这种测量方法测量可以不布设各级控制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高精度快速地测定图根控制点、界址点、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利用测图软件可以在野外一次生成电子地图。同时,也可以根据已有的数据成果快速地进行施工放样。而实际应用得较多的主要是数字扫描矢量化软件,针对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数扫描矢量化软件能自动提取多边形信息,高效、便捷、保真的对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

3.2 数字化原图作业流程

由于MAPCAD软件扫描矢量化输入方法具有图像清晰、编辑方便、易于转换等特点一般外设精度都能满足,所以地形图的精度主要取决于人工跟踪精度和输出设备精度,而人工跟踪精度主要取决于作业人员的技能掌握熟练程度和工作态度,所以必须在加强作业人员基本技能培训上下工夫,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矢量化方案作业,确保图件的精度和质量高于国家现行数字化测图规范所规定的数字化精度和质量。在工程测量实践中,要做好地形图外业测点与数字化图缩放相结合、符号图层的划分子图、线型符号库的设计等工作保证满足工程进度的同时又节约项目经费,设计出的数字地图简单易用、美观整洁、易于使用地形图的工作人员判读。

4、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展望

现代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带动测绘仪器的电子化,测绘技术向数字化、自动化发展,传统的手工测绘被取代,这给地质工程测量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数据处理简洁化。但是目前,地质工程测绘中的测绘技术依然存在若干问题,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课题面前,需要广大地质工作者不懈努力,解决问题,大力促进地质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

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信息量庞大,都要以空间定位做基础,而市场需求的激增,数字化测绘将会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有测绘企业参与进来将成为整体趋势,数字化测绘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8篇

关键词:海洋测绘 培训与开发 人力资源管理

海洋测绘是指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工作。主要包括海道测量、海洋大地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洋专题测量,以及航海图、海底地形图、各种海洋专题图和海洋图集等的编制。顾名思义,海洋测绘人员就是完成这些工作的人员。海洋测绘技术是融合多门学科的具有较强专业性的技术,而且,随着近几年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以及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海洋测绘技术逐步受到重视与发展,国内外新技术日新月异,新设备的研发突飞猛进,因此,如何有效提升海洋测绘人员的技术能力,更好的让海洋测绘人员掌握最新的科技装备,做好培训与开发工作显得尤为关键。

一、海洋测绘人员的职业特点

第一,海洋测绘是保障航运安全、维护海洋清洁、促进港航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前期性、基础性、公益性工作,具有国际性、唯一性、安全性、专业性和整体性等特点,是履行国际公约、体现海洋的重要内容。

第二,海洋测绘工作流动性强、工作艰苦;受气候、环境影响大,安全风险大。海洋测绘人员长期在海上或港口航道测量工作,无法经常回家,工作压力大。并且海洋测绘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由于测绘的主要载体是船舶,且基于海洋测绘的特殊技术要求,必须经常在航道中穿越、掉头,并在岛礁、浅滩和沉船等危险区域进行测量作业,从而给海洋测绘作业人员、船舶和仪器安全带来了困难和风险。

第三,海洋测绘工作技术含量高,涉及多个专业,人员成材周期长。海洋测绘技术是融合多门学科的具有较强专业性的技术,国外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速度突飞猛进,并且人员成才周期长,除了必须的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一些重大工程的实践锻炼,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为技术能手与尖兵的。

第四,海洋测绘工作对质量要求高,对高精密的技术设备依赖性强。海洋测绘的质量往往决定港口航道通航的安全问题,因此质量要求十分严格,海洋测绘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多属于高精尖的精密海洋工程设备,多依赖进口,因此价值较为昂贵;且由于长期处于海洋潮湿和高强度工作环境中,较易受损,使用寿命短,维修困难且周期长,价格高,投入大,因此对测绘工作人员的使用与操作要求变得更高。

二、目前海洋测绘人员培训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1.片面强调完成培训任务,培训效果欠佳

目前海洋测绘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存在为了培训而培训,不注重实际需求,没有充分考虑他们的职业特性,一味追求理论知识的灌输,缺少实践锻炼的过程,培训时间短,测绘一线人员往往疲于应付工作,不能充分利用工作忙闲时段进行培训,培训效果欠佳。

2.培训方式滞后,缺乏科学有效的需求分析

在组织相关的培训前,鲜有进行相关的培训需求调查,也没有充分考虑岗位差异,培训工作与海洋测绘人员的岗位匹配度较低。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理论知识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不注重测绘人员的潜能开发;培训方式上,主要以传授讲课式的教学为主,培训教师与培训学员的互动,学员之间的互动较少,现代的培训方式运用程度较低,培训工作的开展与海洋测绘工作的实际存在差距。

3.培训评估不足,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从实践来看,较少有针对海洋测绘人员培训效果的考核与评价,评价主体方面,主要是以“谁培训谁评估”为原则,使评估结果缺乏公正性和客观性,评估结果往往流于表格形式之上,难以对提高海洋测绘人员培训质量产生实质性的约束和激励效果,培训效果评估结果信息尚未建立双向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培训结果较难与海洋测绘人员的考核与晋升挂钩。

4.培训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现阶段,海洋测绘单位仅仅将教育培训工作列为单位日常管理中的一部分,并没有与激励机制相互渗透,致使海洋测绘人员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敷衍了事。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导致培训组织困难,考核反馈以及评估结果没有整改。

三、提升海洋测绘人员培训与开发效果的对策与思考

1.结合职业特性,合理安排培训任务

针对海洋测绘人员的职业特性以及季节性等特点,合理安排培训任务,坚决摒弃为了培训而培训的思想,注重培训实效,而不是为了完成培训任务与课时,利用好忙闲时间段,克服“工学矛盾”,利用一线重大工程以及通过流动课堂的现场教学与实践提高测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可以利用部分大学测绘专业的实训基地,与相关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分批分段安排部分海洋测绘人员“回炉”学习最新测绘科研技术与装备。

2.进行科学的培训开发需求分析,合理选择培训开发内容与方式

要基于单位目前及未来长远发展的需求,准确把握海洋测绘单位的工作特性,既要保持适当超前的原则,合理把握培训开发的速度,又要考虑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合理规划和安排职工的培训工作,制定差异化的培训课程与内容。在方法的选择上,注重培训与开发过程的互动性和双向交流,积极采用企业的优秀培训方法和模式,如案例教学、主题研讨、角色扮演、现场模拟、情景模拟教学、拓展训练等较为新颖的互动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可以尝试YY语音、QQ视频等培训新形式,把握测绘技术的前沿发展,提升受训人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培训质量。

3.重视培训开发效果的评估和考核工作

培训评估和激励需要从培训过程和结果两大方面统筹进行,建立培训过程及结果并重的评估、激励机制。在培训过程的评估方面,可以考虑一定周期,由人事部门及时对培训进展及学员意见反馈进行了解和征集,通过访谈、问卷、信件回收等形式向培训组织者、培训主体、培训对象等了解各自对培训工作的组织、效果的评价、结合大家的反馈对培训工作进行适度修正。在培训结果的评估方面,要对当期培训的结果进行考察衡量,评判培训工作的总体感受及评价、培训对象的培训收获,培训工作对培训对象的能力提升的效用,培训对象的个人绩效的提升程度等方面。在培训开发工作完成后,要及时做好培训工作的考核,根据内容不同,选择不同的考核方法,调动员工参与培训并将成果积极转化的主动性,认真总结和归纳取得的成果,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吸取经验教训,用以指导下一轮培训工作的开展。

4.充分发挥单位内部海洋测绘技术骨干和专家型人才的引领作用

要充分重视单位内部海洋测绘技术骨干和专家型人才的引领作用,树立榜样带头作用,对于技术高、能力强的员工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将其树成标兵,模范。实现单位内部海洋测绘技术骨干和专家型人才的引领效果,完善师徒带教模式,提升海洋测绘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海洋测绘人员的培训与开发,提高培训质量,除了上述方法之外,单位管理人员除了提高重视外,还需明确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育培训观念,合理运用培训新手段新技术,完善激励措施,全面调动海洋测绘人员学习新技术、新设备的积极性,提升海洋测绘人员的专业素质,有效提升单位的整体技术水平,实现单位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雷蒙德・A・诺伊.雇员培训与开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第9篇

GPS测量技术工程操作应用的过程中,明显高于其他传统的测绘方法,且操作非常简便,使用门槛较低,对操作员仅需要进行简单的使用培训即可。在操作时,只需要根据测量对象进行初期的设备参数设定,如气象数据、量取仪器高度参数、监测仪器的工作参数等,参数设定完成之后系统即进入自动工作状态,如工程中的跟踪观测、卫星的捕获以及记录等,完全由GPS系统进行自适应的调整。在完成了监测任务后,只需用系统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即可形成各种测量报告和绘图,大大简化了工作量。

2、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应用

2.1水下地形测绘中GPS的应用传统的测绘水下地形图的方式过于繁琐,需要用到大量的专业工具,如基于超声波原理的测深仪、潮位仪以及经外测距仪、经纬仪和三应答器等设备,这些设备使用门槛较高,掌握起来较为困难,必须花费很大代价对操作者进行专业培训,成本较高,且因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导致测量误差很难把握,而使用GPS系统后,只需将测深仪、差分GPS接收机以及潮位仪与终端设备相连接,就可构成完整的自动化水下测绘系统。如下图1所示:图中的DGPS接收机主要接收GPS卫星信号以及差分基站的信号,并采用基台校正数据进行修正测量船蹬S的误差。比如在船行驶之前,首先在计算中输入测量阶段的起始坐标,在测量的过程中采用DGPS接收机将测量的坐标值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然后进行坐标之间转换以及参数的计算,并且系统中的显示屏能够实时显示航行的路线以及导航的参数,如定位时间、定位序号以及基线方向角、偏离航线的距离、测量起点和终点的距离等参数。在测量中,测量工作者能够根据导航监视器进行修正航向,在测量、定位时,计算机系统能够自动进行记录,并保存在硬盘或者软盘中。

2.2监测工程变形中GPS的应用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最常见的棘手问题就是工程变形问题,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整体质量。导致变形的主要因素很多,即同环境本身相关,又同工程实施相关,大体上可将这些因素分为两种,第一是由于人为造成地壳或者建筑物变形,改变了建筑物局部乃至整体的受力状态,如由于受到水负荷的重压而发生的大坝变形等;第二是由于建筑物整体由于外界环境原因发生了位移,如建筑物沉陷、资源开采地面沉降等。在这种情况下,GPS测量技术由于其高精度的三维定位效果而成为了监测工程变形的最主要的方法。例如在监测工程变形时将GPS测量技术应用在大坝变形中,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监测到精度范围在1.0PPm到0.1PPm之间的数据,这对于保障大坝安全,防范意外事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