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

时间:2023-10-07 09:02:31

导语: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

第1篇

关键词:网络社交应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和WEB2.0大潮的推进,社交网络应用迅猛发展并成为网民的基础应用之一。以 微信、qq空间、微博为代表的一个个社交网络社区,以其独特的社交方式便捷性、成员信息可知性、内容传播碎片性迅速占领了高校市场,成为大学生日常网络交流和获取社会信息的重要平台。同时,这一变化又给高校辅导员开辟了一片网络交流的新空间,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化不得不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由此引发的问题便是,大学生的社交网络群落愿意接纳辅导员吗;为什么要辅导员融入学生的网络社区之中;辅导员该怎样提升网络网络社区的亲和力。

为此,笔者进行了有关虚拟网络社区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问卷调查活动。通过调查,对辅导员开展网络社群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有了进一步的把握,并就如何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形成了一定的思路:

一、高校辅导员融入学生社交网络现状分析

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参与度来看,调查显示,27.9%的学生表示希望辅导员加入到学生的社交网络社区中来,因为这样可以了解学生更真实的状态;38.3%的学生希望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希望辅导员过多地介入到自己的社交网络中来,还有33.6%的学生则保持了无所谓的态度,他们不会把辅导员当做什么特殊的人物来对待。笔者推测,此数据与学生本身的个性特征有关,再者也与辅导员本身使用网络的习惯、辅导员在过往时间里在网络社交社区中的表现和辅导员本身的亲和力不无关系。

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各大网络社交社区中的活跃度来看,22%的辅导员几乎不更新网络社交社区里的信息;12.1%的辅导员会频繁访问学生的信息,但很少主动更新信息;29.2%的辅导员虽然经常更新信息,但信息比较私人化,对学生的指导意义不大;只有36.5%的辅导员在社交网络社区中很活跃,经常更新对学生成长有益的信息。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大学生网络社交应用的参与方式和身份被认同程度来看,59%的学生希望在社交网络社区中看到辅导员给他们提供成长发展有益的道理;65%的学生希望得到考研、就业等方面实用的建议;36.5%的学生希望辅导员对某些校园或社会热点及时评论或表达观点;44%的学生希望通过网络更及时便利地获取校园资讯和通知公告,还有29%的学生表达了对班级发展动态的关切。由此可见,在他们经常使用的网络社交群落里面获取信息是符合学生当下需求的。而高校辅导员的现实表现则差强人意,与学生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利用网络社交应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用更加亲民、更加贴近学生的方式展现自己、表达观点、传达正能量,这才是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二、基于社交网络应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优势

(一)主动关注比被动接受更具“亲和力”

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由教育主题建立相关网站、主页等形式进行宣传,微信时代,高校也习惯于通过微信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动推送给学生,这一系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都属于防范性教育。而随着高校大学生认知的多层次化和思想多元化,传统方法必然要由单向转向多向,由灌输转向渗透,由重点覆盖转向全面覆盖,由强迫接受转向主动寻找。

(二)信息互通比信息单向更容易感受到“亲和力”

基于传统网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信息或者公共信息分享为主要功能,它这种并不以个体为核心的运行模式,始终让思想教育者或者“高高在上”,或者被凌驾在外,并没有明确的信息回馈机制,而被教育者,却始终掩藏在话题之下,拥有匿名性的优势,也就同时拥有了对于内容的选择性和排斥性。而社交网络社区能够把思政教育者容纳入体制之中,有时还因为其身份的特殊性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促进师生交流,产生双向反馈的信息沟通机制,并能够快捷的掌握大量第一手的真实信息,包括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方法、生活方式等,有利于及时解决问题,达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个性化话题比公共言论更易激发“亲和力”

传统的BBS通常都以学校或者专业为单位,靠多人互动式言论支撑。其内容通常也是大家都关心的公共话题。以北大未名BBS为例,曾经其最受欢迎的几大板块是:生活休闲、组织社团活动、心理感情等,近几年,关注实际和自我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的风头正劲,BBS关注社会时政、国计民生等话题热潮日趋式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正是以个体自我展现、交换个体信息为主要功能的社交网络社区的兴起。它作为一种新生的传播力量正在以云速度崛起,这也恰恰说明了个体网民的意愿正在被表达和认可。通过利用社交网络社区,受教育者以独立观点人的姿态与他人实现交互,从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受教育者作为独立人而具有的思考功能,同时也让思想政治教育从泛化转向实际,从个体话题走向心灵沟通,从相互欣赏转向相互信任,进而产生思想的渗透。

三、利用社交网络应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策略

(一)注重生活化体验,让网络生活化、隐性化的特点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隐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比显性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更注重教育环节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引导人的心灵的工作,但人的心灵并不是任意被捏弄的泥巴,不是被拖轮拽上就走的竹筏”。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权力能够强制那处于健康而清醒的状态中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网络社区化的趋势,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寓教于无形的网络生活中,采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的方式而不是“说教”或“灌输”的方式,去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刷个朋友圈,为我点个赞……社交网络社区上一个个鲜活的字眼,似乎一下子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灵感,网络上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体验的文章是多么地具有亲和力和感召力,如果这能为教育者所用,必然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必须抓住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最感兴趣的话题、最关切的内容做“文章”,充分运用网络特点进行生活化的渗透,力求把思想政治理论创作成生动形象的网络表现形式,通过富有生活气息的方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选择地引导大学生的注意力,寓教于乐,吸引他们主动使用,让强制性的教育转变为“无意识”的受教育。同时,重视学生通过社交网络所反映的各种生活问题,即使不合理或一时做不到的,也要予以解释,利用社交网络的信息便捷性,进行信息反馈,化解、理顺存在于学生中的矛盾与情绪,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先贴近大学生生活、服务大学生生活,再实现其思想教育的目的,从而隐性化地提升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品质。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让网络世界“以人为本”的人格尊重力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任何一种形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根本上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发生影响,有效地进行引导,就必须把他们的切实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以平等地姿态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他们给予尊重。社交网络社区的互相尊重则体现的尤为明显,大学生通常在社交网络平台上,通过上传照片、分享软文、等方式“晒”出自己的兴趣和思想。其心理本质则是渴望他人关注、希望得到他人认可的反映。所以,“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便要充分利用社交网络社区,倡导教师以实名申请的形式融入到平台中来,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通过日志、图片、碎片式的状态更新,甚至是一次回复、一次跟帖、一次点击来给予学生尊重和肯定,进而进行渗透式思想政治引导。同时,通过浏览不同性格特征的大学生的个人网页获取最直观、最准确的个人动态信息,有针对性、循序渐进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根据他们的接受情况进行调整,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被关注的满足感并转化为对辅导员工作的亲近感,极大避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课本,不深入头脑”实际问题,从而有利于凝聚大学生的网络共识,延伸大学生对精神生活的探索和思考。

(三)善用网络语言,让正确的舆论导向力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最近,蓝瘦香菇、累觉不爱这样的词汇不断出现在网络语汇中,笔者针对网络语言的调查显示,53%的学生都表示能够接受网络语言的使用,40%的学生认为辅导员应该会用网络语言,这样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46.9%的学生认为辅导员至少要能看懂网络语言,但没有必要使用。由此可见,辅导员要想在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所作为,不同于机关公文或教科书,还需要合理使用网络语言,积极主动出击,引导舆论。通过在社交网站注册,辅导员可以利用它的信息公开性,用更人性话的语言主动“晒”出自己的工作心得、班级活动、生活感悟、校园动态等,让学生了解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原则方法,这样做,从一定意义上,可以减少许多因为信息沟通不畅、工作方法不公开而导致的师生矛盾。同时,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个人网络平台,展现了自身的人格魅力的同时,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了其亲和力。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建立在教育主体和客体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是人格魅力所在,而网络社交平台,则给高校教育者提供了这样一个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机会,倾听他们以“同类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投入真挚的情感体验、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严、善用鲜活的网络语言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风格和生命力所在。只有遵循它的规律,才能让网络这个工具,不断迸发出亲善的光辉。

参考文献:

[1]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互联网天地,2013(10):74-91.

[2]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71-77.

第2篇

【一】名词解释:

1、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社会及社会组织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和阶级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P50

2、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想接近的关系。P162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P294

4、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内容和信息,能为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P392

思想政治教育品德: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素质。P324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构成方式、作用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整体的运行方式和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有效调节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内在关系、机理运用、制度规范等四个基本要素。具有目标性、规律性、整合性、层次性、主观性、复杂性、弱结构性、适应性等特性。

【二】简答: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类型:P9

1、按范畴性质分:实体范畴、属性范畴、关系范畴

2、按范畴作用分:基本范畴(思想与行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疏通与引导、言教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内化与外化、个人与社会)、重点范畴、具体范畴

3、按范畴体系分:高层次范畴、中层范畴、低层次范畴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只能是思想与行为这对基本范畴:P17

1、思想与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最常见、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

2、思想与行为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相互规定。

3、思想与行为固有的内在矛盾,蕴藏着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一切矛盾的萌芽。

4、思想与行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才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特征和功能:P12

(一)特征:1、客观性

2、流动性

3、抽象性

4、阶级性

(二)功能:1、认识功能

2、方法功能

3、构建功能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P15

1、起点范畴:思想行为

2、中心范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3、中介范畴:疏通与引导、言传和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

4、结果范畴:内化与外化

5、终点范畴:个人与社会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构建的原则:P24

1、实践性原则

2、全面性原则

3、开放性原则

4、创新原则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P35

思想政治教育以完整、准确的科学体系作为理论基础。

1、以整体性的科学体系为指导

2、以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

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征:P45

1、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2、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

3、综合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七、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特点:P66

1、内涵与外延相结合

2、渐进与飞跃相结合

3、协调式与突破式相结合

4、继承性与超越性相统一

八、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实践回应:P71

1、坚持以理论为指导思想

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3、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贴近”原则

4、坚持以弘扬主旋律为思想政治的着力点

九、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视发展:P83

1、领域发展:向宏观领域、未来领域、微观领域和“生活世界”发展

2、功能领域:向超越功能、多样功能和创新功能发展

3、形态领域:向主导型、交往式、网络式发展

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性质:P115

1、实践性

2、阶级性

十一、思想政治教育服从和服务社会发展的规律:P127

(一)服从:1、受社会政治制约

2、受社会经济制约

3、受社会文化影响

(二)服务:1、为社会政治发展服务

2、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3、为社会文化发展服务

十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P130

1、导向功能

2、保证功能

3、开发功能

4、育人功能

十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P136

1、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2、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十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P149

1、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

2、爱国主义教育是重点

3、道德教育的基础

4、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十五、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本质:P166

1、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合目的性

2、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合规律性

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合必然性

十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结构:P169

1、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

2、正面价值与负面价值

3、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

4、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

5、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十七、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P173

1、引导政治方向

2、激发精神动力

3、塑造个体人格

4、规范调控行为

十八、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P177

1、政治价值

2、经济价值

3、文化价值

4、生态价值

5、时代价值

十九、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和规律:P189

(一)途径:1、灌输途径

2、接受途径

(二)规律:1、神行统一规律

2、真善美统一规律

3、虚实转化规律

二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本质表现:P202

1、对政治教育的主导

2、对思想教育的主导

3、对品德教育的主导

二十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客观基础:P205

1、社会经济基础

2、社会阶级基础

二十二、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社会功能:P207

1、规范功能

2、评价功能

3、控制功能

二十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的具体表现:P209

1、教育主体的多样性

2、教育目标的多样性

3、教育内容的多样性

4、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多样性

5、教育考评的多样性

二十四、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P213

1、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2、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两者辩证发展

二十五、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价值:P217

1、对个体价值选择的主导:对个体政治价值、信仰价值、道德价值选择的主导

2、对社会价值取向的主导:对社会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取向的主导

二十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P236(相互关系)

1、教育主体

2、教育客体

3、教育介体

4、教育环体

二十七、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分析:P241

(一)诸要素的相互关系:

1、教育主体起主导作用

2、教育客体起主动作用

3、教育介体起纽带作用

4、教育环体起条件作用

(二)主客体的关系:

1、民主平等关系

2、双向互动关系

3、主导与主动关系

4、相互转化关系

(三)结构方式:

1、主体中心模式

2、客体中心模式

3、多元主体模式

4、等级结构模式

5、双向互动模式

二十八、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基本层次:P253

(一)个体目标:1、思想素质目标

2、政治素质目标

3、道德素质目标

4、心理素质目标

(二)社会目标:1、经济目标

2、政治目标

3、文化目标

二十九、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P261

1、思想教育:主要进行世界观、方法论教育,着重解决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问题。

2、政治教育:主要进行政治思想、政治信念、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方法、政治纪律等方面的教育,重点是解决对国家、阶级、社会制度等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3、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内化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观念,发展道德判断,培养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提高道德素质

4、心理教育:主要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素质

三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结构类型:P263

1、政治主导型

2、思想主导型

3、道德主导型

4、心理主导型

三十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优化:P264

1、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核心

2、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3、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新

三十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构成与层次:P271

(一)构成:1、教育者主体性

2、受教育者主体性

3、教育活动主体性

(二)层次:1、独立自主性

2、积极主动性

3、开拓创新性

三十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互动模式构建:P286

1、教育原则和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2、教育伦理观: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3、教育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4、教育实践观:理论教育实践化

三十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类型:P295

1、按影响范围分: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微观环境

2、按性质分:良性环境、恶性环境

3、按状态分:开放环境、封闭环境

4、按内容分:社会物质化境、社会精神环境

三十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和功能:P297

(一)特点:1、多维性

2、复杂性

3、开放性

(二)功能:1、强化功能

2、导向功能

3、感染功能

三十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方法、措施:P316

(一)原则:1、整体性原则

2、互动性原则

3、自主性原则

(二)方法:1、环境选择实验法

2、环境选择隔离法

(三)措施:1、优化传媒环境

2、优化单位环境

3、建设教育场馆和社会教育基地

4、加强党风廉政教育

三十七、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P321

1、集体学习情境创设

2、认知情境创设

3、人文感化情境创设

三十八、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P327

1、明确的计划性和鲜明的正面性

2、突出的复杂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3、积极的引导性和明显的长期性

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发展的外在因素(内在机制?)

1、社会的经济制度及其经济生活条件、政治制度及其社会的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其文化活动

2、社区环境,包括社区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特点等。

3、受教育出生者和成长的家庭

4、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学校

5、受教育者从事工作的社会组织

6、各种非正式的交往环境,包括另据、朋友、熟人等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群体

7、现代大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杂志、书记、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制品、网络等。

三十九、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制定:P338

1、搜集信息,发现问题

2、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目标

3、拟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4、优选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四十、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P367

1、疏与导相结合

2、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结合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5、教育与自我教育

四十一、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新发展:P373

1、面向世界与立足民族发展相统一原则

首先,要坚持和发展主旋律教育,培养棉线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面向世界的教育。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和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原则

3、自主性与社会化相统一原则

四十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探索的新方法:P381

1、探索满足主体多样性发展的咨询与辅导防范

2、发展与现代传媒相协调的隐性教育防范

3、推广符合民主法制要求的管理评估方法

4、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

四十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P386

1、针对性

2、综合性

3、创造性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成立的基本条件:P393

1、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

2、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运用和控制

3、能够联系教育的注意和课题,并且能够促使两者之间发生互动

四十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和功能:P394

(一)特征:1、承载性

2、中介性

3、可控性

4、目的性

5、阶级性

(二)功能:

1、信息的承载和传导功能

2、促进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功能

3、渗透教育内容的蕴含功能

4、导向与养成功能

四十五、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态:P397

1、语言载体

2、行动载体

3、传统载体:谈话、开会、理论教育

4、现代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传媒载体、管理载体

四十六、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准则:P422

1、方向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2、理论性与渗透性的统一

3、系统性与针对性的统一

4、长期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四十七、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特征、基本要求、原则和方法:P427

(一)特征:1、弱结构性

2、价值倾向性

3、前瞻性

4、动态性

(二)基本要求:1、决策科学化

2、健全决策组织体系

3、培养素质优良的决策队伍

(三)原则:1、目的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联系性原则

4、预见性原则

5、可调性原则

(四)方法:1、专家研讨法

2、集体磋商法

3、经验谈判法

4、系统分析法

5、试点法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职业化管理的主要内容:P444

1、职业形象:强健的体魄、兼任的意志品格、良好的精神状态、严谨的思想作风

2、职业理想

3、职业技能:调查研究能力、思想宣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P455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P458

1、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

2、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现代化

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

4、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现代化

第3篇

关键词 广播电视台 思想打造 品牌节目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近几年来,各大广播电视不断的推出一些品牌节目,来吸引广大青年观众的注意。一些品牌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正是由于节目的制作人充分了解现代青年群体的思想和喜好,以迎合青年喜好的节目内容来获得青年观众的支持。同时,一些青年群体也会在生活中模仿节目中的行为,学习节目中的流行语。所以,广播电视台为何纷纷以思想打造品牌节目,而品牌节目又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怎样的重要性,以及电视应该负担起怎样的责任进行品牌打造,成了本文重点要讨论的内容。 广播电视台以思想打造品牌的行为解析

广播电视台自科技发展以来,其主要功能从向民众进行消息传达和政治思想宣传变成了娱乐大众。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阶段,由于网络媒体拥有的资源丰富,并且可以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给大众提供资源,导致了众多广播电视台收视率一度降低。基于这种情况,广播电视台利用本身拥有的雄厚人力物力资源,针对广播电视台的主要面向对象――青年群众,展开了迎合青年群众思想的品牌节目制作,吸引广大青年观众收看节目。

广播电视台以思想打造品牌的行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首先是在节目的思想上进行创新,以迎合现代青年群众的先进思想为方向。网络媒体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在内容上依然是过去那一套,没有随着青年群众思想的进步而进步。面对众多的媒体资源,青年们仍然很难找到符合自己心意的节目。然而广播电视台制作人们却注意到了这一点,以当前青年的思想作为节目的核心思想。其次,抓住青年群众的共同思想,避免因为喜好不同而使青年群众分散。虽然人们的喜好不同,但是一个年龄群体的人总有他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但是由于网络媒体资源过多,让人们抓不住自己想选择的重点内容,导致了每个节目都有人支持,但是每个节目支持的人都不多的现象。而广播电视台深知这一点,以青年大众的共同喜好为节目的主要内容,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使人们一下子看到了自己关注的重点内容,不会在选择节目的时候分散成小的群体。所以,以思想打造品牌,成为了大部分广播电视台吸引大量观众的手段,是广播电视台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思想打造的电视品牌节目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主要是针对当前广大青年所关心的问题和话题,所以广播电视台在这些问题的解读上,对青年思想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比如说近几年比较受青年群众喜欢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抓住了青年群众普遍关注的现代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话题,引得青年们对节目中众多爸爸的教育方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也使青年们在教育孩子的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这样的电视节目对青年的思想教育起到了比较好的影响,帮助现在的青年人更好的教育下一代。而相反的,一些电视台针对现在大龄剩男剩女比较多的现象,制作了一些相亲节目。这些节目中将一些小群体人对金钱的崇拜思想一一体现,使得青年大众抱有现代婚姻是以金钱为基础的思想,造成了社会青年盲目追求“高富帅”和“白富美”的不良社会风气,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一档以思想打造的电视节目对青年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影响,而品牌节目强调的思想的正确与否,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也非常重要。 广播电视台应负起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进行品牌打造

第4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网络政治参与是指公民通过网络这个媒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决策与政府活动等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主要形式有网络选举,网络监督,提出政治要求,发表政治观点,参与政治决策,施加政治压力,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1]这种以网络时代为产生背景的政治参与新形式,是网络民主最直观的反映。而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也正影响着大学生们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的影响越来越大。在网络虚拟空间这一独特的平台上,诞生了诸如网络论政、网络监督、网络宣传、网络评判、网络互动等新型网络政治参与方式。”[2]这些既有利于大学生自由地表达政治观点,又有利于政府凝聚民心民智,知晓民情民意,便利、快速、全面地收集建言,使政府决策更民主、更科学。但网络的自由、开放、虚拟、隐匿等特征,也容易诱发新的思想、心理和道德问题,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联系与区别

在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密不可分的。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所研究的人们在网络中的政治思想、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准则等,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内容之一;其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又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自由、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的思想会自觉或不自觉受到各种网络思潮的影响,尤其是他们的网络政治观和网络道德观,一旦离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其网络政治参与就可能会迷失方向。

但二者又有区别,网络政治参与的媒介是网络,侧重于在网络中实践人的政治思想、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准则,而思想政治教育除了研究现实生活中人的思想、道德、行为准则等内容外,还承担着将网络或现实政治思想道德内化为人的思想品德的重任。因此,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职能加以引导,并承担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及其研究任务。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必须关注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这个新生事物,后者拓宽了前者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它的研究内容,拓展了它的功能。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必然会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所以,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迫切需要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而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将有力促进大学生网络有序政治参与。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也是教育、组织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还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与精神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作用而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提供导向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导向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为:首先,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使他们在网络政治参与中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保证。网络的发展,为大学生政治参与带来了契机,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读书难、就业难、看病难、社会分配不公、官员腐败等,他们又不得不面对,如果不能辩证地看待这些问题,势必对他们他们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同时由于网络自由、虚拟、开放、隐匿等特点,“网络又为他们的各种想法、建议、问题甚至不满提供了一个倾诉的空间。网络政治参与的出现,弥补了现实政治参与中的缺陷,但是一些不理性的宣泄言论,也将不利于政治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3]因此,如何防止消极因素的增长,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和舆论的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规范、有序的参与网络政治生活,是网络政治参与迫切所需。

(二)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提供能力支持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热情伴随网络的飞速发展而逐渐提高,但又缺乏社会经验和政治能力,致使他们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言论的影响,难以进行独立判断;或不受个人理性支配,产生从众心理;或者受别有用心者煽动,质疑政府的政策合法性。大学生政治认同感和效能感欠缺,也导致他们政治参与的频率及参与质量低下,直接影响他们政治参与方式、目的、性质和效果,进而影响他们的政治生活发展状况。”[4]因此,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提高已成为他们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根本保证,而政治素质的提高又迫切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能力支持。一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正确理解政治、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的含义,培养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效能感。二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具有独立意识和独立地位的政治权利主体,享有政治参与的权利和义务,并自觉维护民主、遵纪守法,对在网络政治参与中行为负有法律和道德责任。“逐步养成一定的政治思维和行为模式,增强参与公共事务的责任感,使其积极、负责任地参与社会行动,自觉履行责任。三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分辨和分析能力。针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心理、方式与特点的分析与探讨,选取合适、有效的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培养他们正确区分、对待各种信息和全面、深刻看待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他们政治参与的能力与素质。”[5]

第5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课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基本缓解,已成为摆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程。

一、新阶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落后。

传统教育推崇和奉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把学生看成是一张白纸,看成单纯的知识载体,否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具有主体的作用。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依然过分强调自身在工作中的管理者、领导者的作用,居于价值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角色;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接受教育。在课堂上,往往出现“老师讲得口干,学生记得手酸,最终只掌握了考试前划的重点”的现象,授课的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高职院校主要依托于思想政治教育课,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从目前来看,“两课”教学内容虽然进行了多次调整,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中国国情和学生的实际。但总的来说,教学内容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各学科教材中与中学课程相仿、教学内容雷同的方面甚多,难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且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枯燥乏味、晦涩难懂,很难引起学生兴趣。

(三)教学方法单一。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仍比较普遍地停留在“简单说教”和“填鸭式”课堂教育上,教学工具依旧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间房”,理论灌输法依然是许多政治教师的法宝,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极少与学生交流,“一说到底”的教学方式屡见不鲜,这种理论灌输法教学效果极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与实效,已经成为摆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一)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充分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关怀。坚持教学观念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上,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开拓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现代化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从知识的直接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常常是满堂灌,教师真正成了“讲师”,学生成了“听客”,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开拓性思维的形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学观,想学生所想,教学生所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其在深刻的思考中理解系统的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程吸引力。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过多依赖于教科书,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机械、沉闷和程序化,课堂气氛沉闷,因此无法满足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的思想诉求。为了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只有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努力反映时展要求,使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增强课程吸引力,体现时代感,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并用学到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各种社会现实。在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掌握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思想诉求出发,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如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强、理性思维弱这一特点,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依托学校所处的地域优势,努力把社会实践变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从而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育良好的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还必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注重联系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用发展着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艺术性。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方式、方法或手段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有:由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理论知识,帮助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理论教育法;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受教育者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锻炼法及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为范例的榜样教育法等。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一个显著的特征便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看成有思想、有情感、有需求的人,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不是任人打造出来的产品。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适应时代和形势的变化,转变旧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艺术性。具体而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简单说教”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课堂双向交流表达渠道,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程设置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形式,包括组织课堂讨论与辩论、评说热点问题、撰写论文、阅读原著和精品著作、参观德育基地、组织社会调查等,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和勇气,提高课堂艺术性。[1]

第6篇

目前,全国高校设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办学点约170多个,“原理”教材的编写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迫切任务受到了高度的重视。除教材外,笔者试图分析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情况,通过CNKI中国知网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主题”进行检索仅有20篇相关文献(2014年9月16日截止)。经整理分析,学界对“原理”的研究大体有三个方向:(1)书评或就不同版本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如王立仁、卢明霞在《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发表的《思想的凝练理论的创新———评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刘倩在2014年4月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所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评介》一文;(2)课程教学,如邱柏生在《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第5期)发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中若干理论难点探微》;(3)宏观的历史梳理与反思,如杨增岽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发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等。尽管三十年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成果显著,但是学界倾向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和发展的宏观研究,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的专题研究仍是少数。下面,笔者通过检索和文本分析对“原理”三十年来的发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原理”内容的研究走向

细化趋势“原理”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从第一部教材出版以来便形成了导论(概论)和本体论两大板块。所谓导论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括性介绍,主要功能在于引导启发和整体认知的形成。“原理”的导论主要涉及学科概念、理论基础、知识借鉴、学科形成与发展等。本体论部分主要涉及目的、作用、地位、过程与规律、对象、环境、管理与评估等。三十年来,“原理”教材虽一如既往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奠根立本,坚持其基础性、根本性地位不动摇,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使命,原理也有新的变化与发展。首先,“原理”教材内容分化、细化显著。“从现有原理教材的内容组成来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板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主要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介绍、学科研究对象、学科特点、学科性质、学科基础理论)、本质论、目的论、发展论、价值论、结构论、主导论、主体论、接受论、中介论、过程论、资源论、载体论、环境论、机制论、管理论、方法论、评价论、艺术论、发展论等。”该情况在诸多教材和专著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陈义平主编的教材(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将整本书的框架明确清晰地分为六大板块,即导论篇、内涵篇、关系篇、过程篇、管理篇、方法篇。其次,“由面转点”,即学界研究日渐倾向对原理中不同板块的分论研究。如黄平槐博士的专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等。这一现象突出了学科理论体系内部的细化趋势,从一定角度映射了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分门别类的专著现象,“一是因为多年来的学术创造与积累为当下研究的精细化发展奠定了学术基础,二是因为社会需要我们就相关问题作出更加细致的分析与回应”。由此可见,“原理”的精细化走向既是学科成熟的表现又是时展的需求。

(二)“原理”建构的理论走向

人本观念的逐步凸显“原理”是一种学理性强的教材,这一特性三十年来没有发生改变。教材的内容大部分是对理论的论述和建构,涉及实践或案例分析的内容十分稀少。这一方面是作为四大学科体系之一的特色体现,另一方面更是强调对大学生及以上受教育者的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值得关注的是,三十年来“原理”教材在不断编写和改版中日益突显出的人本观念。1986年第一部教材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作为一节来建构,里面涉及“灌输”、“转变”、“调节”、“激励”四个方面。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民主蔚然成风、社会成员主体意识提升,学界开始对“灌输”争论不休。作为方法层面,事实上每位受教育对象都有自己的预存立场,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适时地摒弃“灌输”的方法。因而,随后的教材则转向把“灌输”作为一种理论依据(或原则)加以辨析和探讨。此外,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教材主要是从社会要求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建构。随后许多教材试图将其概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或者在章节论述中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社会功能、个人功能)两个层面进行建构。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原理教材编写的宗旨:原理定位、时代特色、创新思维。

(三)“原理”编写主体的转变

主体下移与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筹“原理”教材的编写一直以来备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审视教材编写主体不难发现“原理”教材的编写经历了“国家教委统一组编—校际合作—学校自编—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权威提炼”的发展历程,具有编写主体下移与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筹的特征。改革开放在促进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也造成了部分群众思想混乱,这一阶段时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初创时期,“新建专业的人才培养亟需基本理论的教材,专业学科亟需基本理论的支撑”,而“原理”教材由“国家教委统一组编”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初创时期党和国家给予智力支持和物质保障的体现。新时期,“西化”、“分化”仍在继续,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使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阶段时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快速发展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百家争鸣,成果颇丰。具体到教材编写方面,“校际合作”正是在学科日益成熟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思想政治教育专家不断壮大、发展的结果。“学校自编”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需求,如为适应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发展需要而编写的“原理”教材。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正日益成熟,稳中求进是当下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面对鱼龙混杂的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观念,党和国家重视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为依托,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努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因此,在各自分头研究和创新的基础上,教育部“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着手全国统编教材。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已完成初稿撰写工作,由郑永廷任首席专家。同时,教育部思政司也组编了辅导员培训研修教材,由骆郁庭教授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已经出版。由中央组织统编教材,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三十而立的节点上所得到的发展和成就。综上,编写主体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环境、国家政策密不可分,同时更映射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起初依托国家支持的摸索前进到理论初达共识再到新“独立自主自创”和统筹提炼的飞跃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发展的再审视

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靠仅仅三十年的努力就能够让受众完全接受并发展完备。在这一过程中,“原理”教材与学科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与该学科的建设及发展定位成正相关走势,另一方面又对学科发展起支撑和导向作用。因此,新时期“原理”教材的编写将是一个关键点。毋庸置疑,“原理”发展至今仍有不足之处。如学者所说:“但看其内容,则很难轻易得出同样的结论(独具特色),因为这样的教材通篇都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少有什么全新的概念,大多都是各门学科知识按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要求重新组合而成的‘大拼盘'而已。”这是许多思政教育者、受教育者乃至研究专家共有的感受。下面,笔者拟从以下不同维度进行再审视。

(一)“原理”教材必须坚守“顶层设计”

“在关注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变化及其教育引导的同时,关注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巩固,从而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观照视野,奠定对思想政治教育原则进行整体性、全息性探索的前提。”一直以或明或暗的依据方法论、主体论、价值论、过程论等模块构建“原理”教材似乎成了并列式、条块式的研究思维方式,虽然有利于学者分论研究,但作为“原理”教材不利于整体架构的把握和“主叙式”模式的形成。因此,“原理”教材必须坚守“顶层设计”。所谓坚守“顶层设计”是指,坚持对原理教材“主叙式”模式的把握,做到统筹兼顾思想政治教育的各要素、各层次,统揽全局,努力在一定高度上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启发或是引导,也就是说,教材编写应坚持原理的概括性和导向性原则。这既是对“原理”教材本身的要求,又是学科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导向标。

(二)“原理”教材应当充分体现时代感和人文关怀“原理”教材的编写

首先必须考虑到教材本身的特性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所以即使时代变迁,但意识形态性不能动摇、弱化。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对“原理”教材的接受情况不容乐观(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说的接受是指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主体对客体的反映、选择、加工、整合和吸收等过程),部分学生认为教材内容枯燥、无用、脱离现实(也就是常说的假、大、空)。有学者进行相关调查得出:入学时仅有12%的学生对这个专业有较高的满意度,经过接触与学习,大三大四时也仅有16.9%,此外,有83.2%的学生对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计的合理程度”满意度一般、低或很低。这不仅是教育者当前教学遇到的难题,也是教材编写者思考所在。归咎其因:一是内容与社会不同步,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生活与实践;二是传统的教授方式没有根本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教学仍是以说教为主。因此,笔者认为在这一现状下“原理”教材应有所新突破,而时代感和人文关怀的凸显则是两个关键要素,即内容上与时俱进和教育对象上主体性的体现。如何在“原理”教材中充分体现时代感和人文关怀?编写时有三点应当注意和改进。第一,目前在大、中教材编写过程中都呈现这样一个发展方向,即从客观论述原理知识试图转向与学生开展融洽的科学交流。这一发展向度无疑为“原理”教材编写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融洽的科学交流突出了人文关怀理念。因此,编写时首先应当将融洽的科学交流理念融入其中。第二,理论本身就是理论,既不能避而不谈也不宜转变花样,但理论可借助“原理”教材的编写加以深刻化和丰富化。所以,让教材内容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关怀,用生动的事实和入情入理的理论分析征服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灵。第三,作为基础理论学科时代感的彰显无疑是一大难题,“原理”教材的内容不能仅限于对理论的交代,需要注入诸如有时代感的事实等新鲜血液。这一突破一方面需要有理论发展与创新,另一方面需要在课后设计环节做出努力,也就是说课后习题设计的目的不再仅限于考查和巩固理论知识,更应该借此加强学生的体验,达到情感共鸣。例如在“原理”的章节中加入近年来学界探讨的热点、重点话题(生态环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将理解“原理”理论与当下热点相结合,将理论运用与教材案例分析相结合等,这些思路都是“原理”教材时代感的彰显。

(三)“原理”教材需要构建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在一定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支配下,符合一定的语言规范、规则和规律,并在特定的语境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交往、宣传、灌输、说服,以及描述、解释、评价、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表达主体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表征的言语符号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大体由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组成,其中理论话语主要以文本形式为依托。因此,基础教材话语的建构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至关重要。笔者之所以提出“原理”教材需要构建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是因为无论学科发展、学科教学,还是教材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均具有教育学倾向。学者杨增岽曾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过度依赖于教育学乃至教学论的理论支撑,原理的教育学痕迹太深,而且显得十分浅显。”从国内发展史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学科,以在意识形态领域以旗帜鲜明地坚持这一种特殊形式而客观存在;从国外发展史看,表面上似乎难以找到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应的学科,但一直以来的公民教育、国民教育乃至德育通过隐性课程的形式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由于西方近代德育发展较为成熟,加之两者间耦合,所以学界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很多是参照道德教育的经验。“原理”作为理论基础,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的干扰,学者们倾向于对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教育者施教方法与规律的探究,而培养出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更多地选择了面向学生群体,对工人、党员、军队的思政教育和工作受到了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才培养方向被窄化、约化,这与创设以“努力造就一大批思想政治工作能手,一大批精通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的初衷渐行渐远。

三、总结

第7篇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都是关于如何做人的教育课。作为政策性必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长期的开设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人文素质教育同样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其核心是对完整人格的追求和培养,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其理性本质是道德方面的判断和选择,有助于学生正确对待自然、社会、他人和自己,正确认识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法律。二者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在内容上交叉相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但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按上级教育部门相关规定而开设,而人文素质课的开设则没有上级教育部门统一的规定,因而出现了因校而异、百花齐放的局面。有些高校或教师因此教条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质课分为两个相对独立、互不相干的教学体系,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质课两者之间难以实现有机的融合、渗透,影响其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

当今世界,随着技术观念的更新,技术不再被视为简单掌握一门单纯的技术,其内涵已变得日益丰富。“技术的意义是其内具有的促进人的思想、精神和能力发展的力量”,我们必须转变纯技术观点的高等职业教育观,培养目标由“技术工具”转向“技术人文”,“技术人文”归根到底强调的是一种“教育价值观”教育,以人的尊严、劳动的尊严为中心价值观,以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真理与智慧、爱心与同情、可持续发展等为核心,共同构建完整的教育体系框架。为此,高职院校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从而既能扩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又能满足学生人文关怀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融合渗透的作用、意义

首先,只有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渗透,才能形成大德育观念。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而言,既要保证其政治性、原则性、严肃性,强化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的理论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同时也要在内容中融入人文内涵,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强化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法治意识。就人文素质教育而言,要改变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培养重视不够的现状,开设针对学生的专业实际和与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相适应的人文素质选修课、专题讲座等,提高高职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其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单一的政治教育功能,是有计划、系统的、相对集中的教育过程,同时,理论是一个完整、系统、逻辑结构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中国化理论成果、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庞大的系统内容,而高职院校学制短、学生文化基础和认知水平相对较弱,系统掌握理论的能力较差,效果欠佳。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高职学生的客观实际和成长规律,创新教育方式,把人文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人文关怀,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心理认同和自觉接受。

再次,拓展人文教育的途径和空间。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有其自身的内容、功能和特点,所以,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就是要重构健全人格养成的教学体系,加强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整合,重视校园文化和实践基地的环境建设,将人文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融合渗透的建设路径

(一)构建“一体化”的大人文课程体系

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进行“一个渠道,多方渗透,三类活动”的一体化大人文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将思想政治、人文素质、心理教育等公共基础课程相互整合、融通,根据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架构社会与政治、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自我与人生、科技与人类、创新与创业、沟通与管理等七大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开设3~5门课程,由于学制所限,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开设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抓住其中一些核心I域设置一些精要的课程,课程设置应围绕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并具备相关专业的人文素养来进行,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优良思想品德、高度敬业精神、睿智思维方法、积极合作意识、终身学习能力等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审美、会生活、宽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体化”的大人文课程体系遵循针对性、开放性、理实一体化、考评一体化、必修与选修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原则,通过模块化系统设计,构建以课程教育为核心,延伸三个层次的专题实践项目(人文讲堂、活动熏陶、修为内化),开展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多内容、多形式、多层次的综合素质活动,对学生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进行全面渗透和立体熏染,使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做到时时、处处、人人,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目标一致、价值同类、功能互补、方法互借、资源共享的目标。

(二)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实践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实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实施也有着莫大的影响。大人文课程不是封闭式、独立型的育人体系,而是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中心,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以深化课堂教学,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空间。大人文课程推行理论教学模块化、实践活动项目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中心,对应设计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一:人文讲堂,实践二:活动熏陶,实践三:修为内化)延伸、补充和深化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有机融合,将大人文教育课程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大人文专任教师和学工、团委、宣传部等职能部门都纳入育人体系中,理论教学由人文社科部专任教师承担,项目化活动由党办、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职能部门协同人文社科部共同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评价共同构成学生的课程总成绩,形成各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育人一体化、理实一体化、考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三)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评价方式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一体化大人文课程教学的主要功能是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考核评价客观存在着课程教学过程评价与育人效果评价的双重定位,而以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和人文课程的评价制度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及终结性考查,很难发挥评价机制对学生发展职业人文素养的导向作用。

必须打破传统单一的一考定成绩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建立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体现过程性评价和成效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职能部门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原则。既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关注他们的行为表现、学习成效。成绩评定涵盖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到课情况、课堂参与、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表现及成果、作业完成、学校素养积分等环节,实现教学评价全程化,体现行动导向、知行合一的科学质量观。

第8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场/构成/特征/作用方式

作为现代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场”是由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最早提出,并成为后来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基础。1865年,麦克斯韦首创电磁场理论,他发现运动电荷能产生磁场,磁场的变化也能产生电场,因而将电场和磁场组合成电磁场。在麦克斯韦看来,“电磁场应当看成一个基本的物理实在,是所有那些数不清的应力和张力的总和”[1]。20世纪初,爱因斯坦将“场”的概念引入牛顿的引力理论,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及有关引力相互作用的引力场理论,并由电磁场理论而产生了统一场理论构设。差不多同一时期,哥本哈根学派的玻尔等著名物理学家创立了量子力学。20世纪40年代,在弗里曼·戴森,理查德·费曼等的推动下,量子力学介入场论,使场论量子化,形成量子场论。

在高校教职工周围也存在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非实物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其思想行为或多或少地受这个“场”的影响,同时也反作用于这个“场”。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了解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的构成、特征及作用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地对“场”的活性元素加以强化,使身处其中的教职工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来自于“场”的各种教育元素的“辐射”影响,主动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看法,这样既可以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生、冷、硬”的尴尬境地,也可以弥合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说教痕迹。

一、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场的构成及其特征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场”,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内部需要与外部环境之间,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所在组织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应力和张力的总和。这种相互作用及其连续性如果处于良性的、健康的状态,就会汇成一种无形的穿透力和征服力,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产生难以抗拒、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场”貌似无形,却是一个连续、复杂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征服力,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是一个复合的系统,主要由“心理情感场”、“文化信息场”、“环境——制度场”等子场组成。

1.心理——情感场

在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教育内容或者说被关注的客体与教职工的主观精神世界有着某个契合点,客体或教育内容就会表现出一种“召唤性的吸引力”,并与主体的投射力交互作用形成一个全新的“心理场”。在“心理场”的形成过程中,这种“召唤性的吸引力”又会在教职工心中激感能量,造成情感触动或情感性心理张力,驱使着新产生的“心理场”不断地运动,而运动的方向是由主体情感的指向性所决定的。如果依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心理——情感场”就好比是一个中转站,外在世界的信息刺激输入,主体情感的输出反应,都要通过这个中介。“心理——情感场”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多层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高校教职工是最通情达理的,也是最有个性主张的。他们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表面层次的,也有内在层次的。不同类群的教职工从总体上也呈现出不同的需求,专业教师的认知起点、文化层次、利益诉求和价值目标就不同于后勤系统的职工,管理人员和学术人员之间也天然地存在着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有效地激活“心理——情感场”,既要用管理的手段解决表面层次的需求,又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用高度契合的精神方式解决内在层次的精神需求,既要设置工具性的最低目标,又要设置终极性的理想目标。

(2)易敏感。高校教职工的主体普遍接受过良好系统的教育,从事独立的精神性、创造性劳动,大多有良好的工作业绩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他们十分自尊又格外自强,特别注重个体在组织或专业圈子的地位与影响,也注重自律内省和自身形象的维护。因此,他们对“人师之师”的素质和能力非常挑剔,对以个体形式出现的直接介入式的“施教”要求苛刻。这种自尊自强心理同时还使高校教职工的主体性凸现更为明显,在自己与他人之间,他们更信任与关注自己,更习惯于自身的精神世界遨游。在同事关系处理上,较少受物化因素的制约与影响。[2]“心理—情感场”敏感挑剔的特性,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时候采用隐性教育的方式,尽量把自身的思想观点转化为组织权力、组织意志和舆论氛围,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教职工的需求意向相吻合。

(3)持续性。当形成“心理——情感场”的所有事物和对象由于种种原因而消失的时候,“心理——情感场”本身并不会马上消失,仍然会对原本处于场中的事物产生一段时间的持续作用,类似于运动物体的惯性。一般而言,要形成新的“心理——情感场”,依赖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外部信息或环境刺激,二是主体的投入包括主体的修养、情境、介入或接受的主动性等。其中,主体的心理定势对主体的投入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我国2000年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高校之间打破了原有的条块分割,合并组建了一批新的高校。但合并以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原有的“心理——情感场”并没马上消失,继续对教职工的言行产生影响,导致“磨合期”延长,这也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规避的现实。

(4)联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心理、情感状态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激荡,从而产生心理、情感的连锁反应。高校教师之间,思想、情感上具有较多的共性,很容易产生心理波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利用这种积极的心理波动,创造条件,合理引导,使教职工在互激状态下身心受到巨大的震动,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职工的积极性,培养积极的情感。

2.信息——文化场

文化和信息从静态角度来说,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显性“产品”,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产品”,但从动态角度来认识,则是一种“力”,即“文化力”和“信息流”。这两种“力”相互交织,综合形成一种既有纵向历史延续又有横向现实联系,既有整体性、综合性又有引导性、渗透性的“信息——文化场”,就高校教职工而言,“信息——文化场”有以下三个特征:

(1)传递性。文化是人的心灵所依附的精神家园,是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信息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信息的选择影响着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在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和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里,信息的传递更新速度以及文化的交融、思潮的交锋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也使传递性成为“信息——文化场”的首要特征。在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意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蝴蝶效应”:一个坏的微小的内控机制或矛盾,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学校的声誉;一个好的典型,如果加以及时的宣传,也会产生正向的轰动效应,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纵深发展。也就是说,初始输出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地放大,会对其未来输出状态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信息传递和文化交流的时间,但高校组织的松散性特征却拉长了传递的链条,为“蝴蝶效应”的形成创造

了条件。

(2)叠加性。“虚拟世界”的介入,使“信息——文化场”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往往相互重叠,共同作用于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虚拟世界”的基本特征是话语权的无国界、无时空、无限制,虚拟世界中拥有话语权的教职工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能如愿以偿地保留这份话语权,相反,虚拟世界中不一定拥有话语权的教工尤其是管理者,在现实生活中却拥有这份话语权。在虚拟世界里,教职工往往可以自由表达意见和思想。“信息——文化场”的叠加性特征要求我们在既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合力”,又要尊重信息源和文化的多元化,把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个民主诱导、信息辐射、双向互动的吸引教育对象的过程,反对把教育对象当成被动的客体而单纯地“灌输”,真正实现主导和主体的密切结合。在具体操作中,既要精心设定主导的信息源,建设好主流文化,坚守主阵地,打好主动战,又要注重艺术,尊重教育对象关于信息和文化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吸收的规律,创造一些有利的客观条件培养教职员工接受动机,启发教职工产生自觉的接受需要,并善于抓住接受动机转移的时机,采集、加工、传播有吸引力的信息,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力和感召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水平。

(3)不对称性。高校功能的拓展使高校组织与所在社会的界限开始变得很不明确,不仅组织成员多样,结构更加复杂,而且组织活动也变得异彩纷呈。20世纪60年代,克拉克·克尔提出了“多元化巨型大学”的概念,并且把大学形容为“一座充满无穷变化的城市”。[3]在这个“城市”里,由于不同系统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垂直分化程度较低,权力关系模糊,教职员工的工作模式和价值观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之知识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大学组织不仅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而且专业教师、教辅人员、管理人员与后勤保障系统人员之间对校园文化的认同难以均衡。在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面对成员间或成员与组织之间出现的矛盾与隔阂,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没必要看得过于严重。要认识到这些矛盾大多是认识的差异、信息的不对称或历史的原因所造成的。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以最大努力使所在单位的各项工作处于信息公开状态,对教职工所取得的成绩要及时作出相应的客观的宣传或表扬,从而引起成员对所在单位领导与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信赖,得到教职工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监督、理解和支持。

3.环境——制度场

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环境因素是促成人思想行为发生变化的重要条件。人必须接受为自己准备好的环境,并受其影响和制约。制度是一种规范,是各种办事规程和行为规则的集合,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提供秩序框架。任何一项社会制度都是某种价值观念的体现,反过来,任何一种价值理念必然体现在相应的制度上。

20世纪50年代中期,同志就曾指出,“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不行,还要解决制度问题。人是生活在制度中的,同样是那些人,施行这种制度,人们就不积极,敲锣打鼓,积极性也提不起来,施行另外一种制度,人们就积极了。”他又说:“思想问题常常是在一定情况和制度下产生的,制度搞对头了,思想问题也容易解决。”[4]“环境——制度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弥漫性。环境的影响是立体的、弥漫式的,其中既有与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道德规范相一致的正向的影响因子,也有与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道德规范相悖的负向的影响因子,这种“吸引力”或“拉力”从本质上来说就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场力。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是某一个因素就能决定的,有赖于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同时,某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用时间越长,教育效果也会累加,形成平时我们所说的“泡菜效应”。

(2)暗示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制度场”中,教职工首先受工作生活环境及未来发展预期的影响,其次受积淀在民众心理深处的思想文化传统和新闻媒体传播的熏陶和影响,再次受制度和周围人们特别是同类人群的行为环境的影响。不仅同类人群的行为环境和规章制度会给教职工思想带来较强的暗示性,而且学校整体形象也会给教职工思想带来较强的暗示性。一般而言,教职工都希望自己所在的高校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美誉度,这样会产生自豪感、安全感、认同感和满足感,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顺利进行。反之,就会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导致人心涣散,校园凝聚力不强,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开展。这种暗示性特征的影响因子包括领导班子形象、领导者领导方式、奖惩制度和方式,校风校训与大学精神、学校或所在学科的地位与影响等。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种暗示性特征提醒我们要注意保持制度的公正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制度的公正性比合理性更重要,即某个制度尽管不尽合理,但只要对每位教职工一视同仁,往往不会产生大的矛盾。“不患寡而患不公”是高校教职工的一种普遍心态,如果外部环境客观公正,即便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或败下阵来,他们通常会心悦诚服,制度的严肃性是制度环境优化的保障。特别是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不严肃就意味着制度成了一纸空文,产生不了约束力,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良好的管理就是教育的前提,管理本身也是最好的教育载体。一所高校如果管理混乱,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无从开展;制度的连续性是制度环境优化的基础。制度本身就意味着一种预期,制度的完善是在保持连续性基础上的一种完善。所谓“治大国如同烹小鲜”,今年实行一种制度,明年又是另一种制度,只会导致广大教职工无所适从。通过制度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些方面可以“目中无人”,没必要时时处处围着教职工个体的情感“兜圈子”,可以用群体的“粗”来解决个体的“细”,确保“公共牧场的规范与利益[5]。

(3)可塑性。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中进行的,生活在环境优雅、设备完善、人文底蕴深厚、校风教风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净化教职工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根据教职工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需求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切实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环境的导向、监督和约束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可以说,社会大环境我们只能客观面对,尽可能地排除其自发的、消极的影响,但校园小环境则完全可以遵循一定的规律、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合理有效的途径进行优化或挖掘,充分发挥其“染缸”的功能。

二、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的作用方式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是一个整体动力系统,从作用方式看,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1.空间上的全方位

在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里,各子场的相互作用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原动力,各个核心子场都可能决定一个宏观的结构及相对应的微观状态,整体的场效应就来自各子场耦合后所体现的综合效应,各子场及其构成要素都是平等的参与和协作。由此而产生的组织形式不是集中控制的多层指令系统,而是分散控制的多层参与系统。同时,各子场所产生的合力不是单个分力的线性相加,而是各个分力的矢量和。也就是说,这种力是通过立体的方式向包围着的对象发射能量,若各种力作用方向相同,合力才大。

2.时间上的全过程

时间上的全过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在一个特定思想政治教育场中,受教育对象“场”中持续时间越长,人们所产生的与这个场一致的倾向性就越明显。这一点在社会生活中也得到证实。如南方人独有的细腻与大西北人的粗旷就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6]。二是指“场”对教育的影响是无时不在、连绵不断的。由于场可叠加的特性,各子场就能同时起作用,也正是在时间的整合下,“场”才会形成一种特有的整体效应。三是指作用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具有长期性与反复性,“场”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经常处于一种不断产生,不断解决,螺旋上升,动态平衡的状态,不可能在较短时间里使作用对象发生质的飞跃,而必须通过长时间量的积累和巩固。同志就曾指出:“不要在几个小时内使人接受一大堆材料,一大堆观点,而这些材料和观点又是人们平素不太接触的。一年要找几次机会,让那些平素不太接触本行业务的人们,接触本行业务,给以适合需要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不要在一个早上突如其来把完成品摆在别人面前。要下些毛毛雨,不要在几个小时内下几百公里的倾盆大雨。强迫受训的制度必须尽可能废除”。[7]

3.途径上的全隐蔽

在思想政治教育场中,会发出一种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可以感知的“信息波”或“暗能量”,这种“信息波”或“暗能量”往往携带着某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认知标准,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教职工的内心深处。而教职工受到这种“信息波”或“暗能量”的辐射后,尽管自己处于一种“不设防”的状态,也会自发地根据需要做出选择。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场对人思想政治品质的影响不是靠强制手段来实现的,主要靠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渗透。

三、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的主要功能

在思想政治教育场中,高校教职工或多或少地受这种“场”的影响。这种“外加场”可以不受“人工雕琢”而处于自发的状态,也可在人的精心安排和设计下使本身的强度越来越大,从而能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高效应地影响处于其中的教育对象。

1.约束功能

由于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场的影响,教职工个体将受到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或精神动力,组织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以及传统文化、行为准则等因素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共鸣和强烈的心理暗示,继而产生行为的自我控制与自我约束,使行为取向与大众趋于一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认同”或“顺从”。如果教职工个体行为背离了公认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持有的共同价值观所带来的舆论压力就会发生一种纠偏和矫正功能,从而产生导向作用。

2.凝聚功能

群体凝聚力的本质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的大小及成员间相互吸引、相互依存及共同参与群体目标的程度,缩短心理距离是提高凝聚力的关键。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场有很强的辐射功能,教职工积极合作、协调一致的行为状态将明显增强,消极反抗的行为状态将显著减少,学校所倡导的主流政治意识、价值观念就会象磁铁一样紧紧地把教职工团结起来,使心理距离大为缩短,从而产生巨大的凝聚力。

3.激励功能

激励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指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需要、动机和目标是激励过程的核心要素。高校一旦形成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就会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相应地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营造一个相对自由、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创建一个规范有序、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这种环境和氛围不仅可以对新成员进行有效的同化与改造,促进他们向组织发展目标靠拢,而且可以职员工的思想认识,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启发他们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帮助他们解决人生的困惑和矛盾,使他们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阳光的心态面对社会现实参与公平竞争,满足自我实现和价值认同的精神需求,从而产生激励功能。

【参考文献】

[1]赵仲牧:《物理场论对哲学思考的提示》,思想战线,2000年第5期,第1、3页。

[2]周瑞法:《契合生命本体需求: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追求》,“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第12期,第7页。

[3]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2月。

[4]姜正国:《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第6期,第69页。

[5]周瑞法:《契合生命本体需求: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追求》,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第12期,第11页。

第9篇

1.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1.1专业学习缺乏兴趣

通过对某个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约有60%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基本是听从家长的建议,在入学之前对自己所选的专业的了解也不够全面。70%的学生是调剂到自己所学的专业,结果对自己所选的专业比较失望,其中大约有80%的学生以往能够换专业。有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失去了学习兴趣,许多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逃课等。这样的学生不仅没有理想也没有人生目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想付出,只希望考试能够及格就行,导致学生过程缺乏严谨性、客观性、理性和求实的精神。

1.2集体利益不关心,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对我国历史知识、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知识的认识不全面,有的90后大学生甚至具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还有部分学生比较冷漠,对学生缺乏关爱,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许多90后高职学生的民族精神比较弱化,他们认为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人们对此感到担忧。

1.3对意识形态的淡化

意识形态属于一种思想文化类型,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象、观看事物的方法,比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存在于共识与哲学趋势中,或者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社会成员提出的思想观念。目前,虽然大部分高职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价值观还是比较乐观积极,但是,还是有部分高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的淡化倾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足够重视。由于受到高职教育职业导向的严重影响,促使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逐渐趋向实用性,虽然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但是思想政治的内容的理论性、抽象性的特征以及教学模式相对比较落后,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地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无形中将思想政治意识形态教育当作是一种负担。大部分大学生经常会产生疑惑:学生思想政治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呢?在以后的工作中会用到思想政治的内容吗?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出现厌倦心理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学生自己,而是应该归结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身上;二是受到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文化的严重影响,到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一些通俗易懂且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以及形式,从而取代了以往的马克思意识形态的思想文化。

2.改进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措施

2.1在课堂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渗透式的教育模式。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详细地、全面地讲解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核心内容。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道德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耐心地为学生讲解人生道理,把道理讲透,将老道理讲新。其次,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案例讲解思想政治文化,采用分组讨论、情景、视频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确定远大的理想和人生奋斗目标,始终坚持崇高的信念。再次,高职院校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政治坚定、思想道德优良的教师队伍。要求思想政治教师不仅需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教师在专业课程的教育过程中,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隐形渗透。专业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是一个联系的整体,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在二者共同的作用下铺就了学生的成才之路。教师在进行专业课程教育时,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勇敢奉献的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将社会实践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2.2隐性营造丰富的校园文化

首先,需要深刻地挖掘高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资源。学校需要打造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红色主旋律文化帮助大学生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以及信念;蓝色创新文化、银色技术文化以及金色艺术文化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和平友爱、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文化以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绿色公益文化则主要是为了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基本的道德规范。其次,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学生长期在优良校风和学风的感染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在布置校园主体建设和教学环境时,应该体现育人功能;在设计自然景点、艺术塑造以及名人警言时,需要加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对校园硬件设备建设的重视,加强弘扬思想主旋律,通过校报、网络及时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优秀事迹。最后,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内容渗透到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事迹的重要媒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

2.3典型塑造与榜样教育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将 “自我”教育与“同伴”教育结合起来。高职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大学阶段,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使优秀学生榜样示范作用以及自我激励的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构建大学生自我教育体系。

2.4在文明、和谐中实现文化的自由

文明是人类创造财富的总和,包括精神财富,比如文学、教育、科学技术以及艺术等,文明包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文明的主要功能是追求个人道德的完善,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和公共秩序。同样,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二者在本质上是以“人”为核心,最终的目标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文化价值观的自由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造成大学生在文化价值取向上不自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无法正确地处理好各种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最根本的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与其他的文化相比,虽然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其传播途径、教育方式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比如,如何将通俗化、高职化?虽然许多高职大学生不愿意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祥泰文化,但是高职院校还是需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促使学生能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信念,正确地处理好个人文化兴趣、特长、爱好、集体与个人、国家、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发展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