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7 09:03:03
导语:在林业经济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摘要:径流林业技术措施的核心技术是集水整地。集水整地系统由微集水区组成,一是产生径流的集水面,二是渗蓄径流的植树穴。根据地形条件,以林木为对象在全林地形成不同的集水与栽植区,组成——通过这种措施的应用,基本上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通过有效的水分调节措施,在一般年份使土壤水分基本维持在林木生长发育所需的适宜范围之内;二是在短期天气干旱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不低于苗木的凋萎湿度以维持林分的稳定性。
1集水整地措施
1.1栽植区面积
在定西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一般要求深整地,以便降低土壤紧实度,促进土壤熟化,增强土壤蓄水能力,对于防护林和用材林一般最好整地深40~60cm,经济林80~100cm。为了增加土壤有效蓄水量,应当采取较大规格的整地,但是整地规格加大,破土面增加,地表蒸发也随之增加,而且径流进入后渗蓄的深度相应减少,也增加了地表蒸发量。因此,栽植区面积的大小,应考虑生物经济兼顾的原则,既考虑到树木的根系生长发育及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又要考虑到地形、土壤等自然与经济条件。经济林树种一般对水分养分的需求比较高,根系的水平分布比较宽,栽植区的面积宜大一些,其宽度一般在1.40~2m,长度主要由造林的株距决定,一般在1~2m左右;水土保持用材林的阔叶树因根冠较大,一般栽植区宽度在1~1.60m,长度在1m,但若是培育速生用材林,则整地宽度可适当加大;薪炭林、护牧林等以灌木为主的水土保持林,栽植区面积可适当小一些,一般宽为0.60~0.80m,长度可依据地形条件而定。
1.2集水面积
在确定栽植区面积的大小,即径流渗蓄与水分消耗区面积大小之后,即可确定集水面的大小。集水面积的大小主要根据栽植区面积大小、降雨量、地表的产流率、栽植区水分消耗需求、树木需水量、土壤水分短缺量等因素来确定,其目标是所产的径流水能弥补土壤水分的短缺量。一般栽植区与集水区的面积比例由栽植区的水分亏缺量与进入栽植区的径流量来确定,总的原则是所亏缺的水分基本上等于径流补充的水分。在定西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量一般在300~400mm,蒸散需求量一般在700~1000mm,据此栽植区与集水区的面积比例,对于经济林一般为4:1~8:1,对于防护林一般在2:1~6:1,具体的比例要考虑当地的立地与树种来确定。当然,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可以通过水量平衡计算出较准确的比例。
1.3蓄水工程
集水面:集水区应当修成一定的坡度,地表较结实、平整、不易产生水土流失。集水面的整修可分为坡面和梯田等平缓地两种情况。在整修过程中应当注意不要破坏植树带,集水面坡度不要过小,整地回填时就要注意回填土的高度,预留要挖去的高度,保证集水面能形成的坡度、植树带有足够的蓄水容积。通过集水面所产生的径流直接流入栽植区渗入土壤中供林木吸收利用,但是如果有较强的降雨发生,径流量太大径流来不及渗入土壤中,有可能冲毁坡面整地工程造成水土流失,因此与集水面相配套,在径流渗蓄区要修筑比普通整地规格更高的蓄水工程,保证有一定的拦蓄暴雨的能力,保证坡面安全。蓄水工程的断面形式在山坡地一般有反坡梯田、水平沟、鱼鳞坑等形式,在平缓地有穴状、条带状等形式。在修筑时要考虑本地区可能暴雨量、暴雨强度及所产生的最大径流量,同时还要考虑幼林无覆盖时地表土壤侵蚀造成每年可能的蓄水容积损失量。
蓄水工程是栽植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修筑与栽植区整地同时进行,按照整地的断面形式,外埂要达到的一定高度,特别是反坡梯田时,一定要在外侧修加固埂,顶宽为20~30cm,高度在40cm左右。为了使径流能均匀地分配到各个林木,在整修外埂时应与等高线垂直,每隔一株或几株树木修一横档,以起到防止因径流渗蓄区过长不水平而使径流水向一侧过分集中冲毁蓄水工程。一般可以每隔3m左右修一个,横档的高度与外埂平齐,顶宽30cm。
1.4集水整地施工
在定西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由于土壤瘠薄、紧实度又高,致使造林苗木的根系初期生长不良,不仅影响成活率而且也影响到后期的生长发育。通过整地措施可以改善林木生长的土壤环境条件,减少幼树生长的阻力。在进行整地施工时,一定要达到预先设计的长、宽、深的标准。如果是经济林,则结合整地可以施足底肥。同时在回填的工程中可以在土壤中加一些绿肥、有机肥、复合肥、土壤改良剂、蓄水保墒材料等,以增加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施肥的数量与种类主要由所选的造林树种确定。为了减少地表蒸发的损失,栽植区表面的形式以在阳坡的造林地能造成小阴坡为较理想,可以降低夏季的土壤蒸发;在阴坡的造林地修成水平面较为理想,可以改善春季地温,促进林木根系的生长。
2集水面防渗措施
提高小雨、强降雨的产流率是增加旱季林木水分供应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提高降水利用率的重要措施。在黄土地区年降雨、中小雨、强降雨,分别占总降雨次数和降雨量的80%和70%以上,一般很难引起地表径流。因此,通过一系列的地表防渗技术对集水区进行处理,不仅可以增加降水的利用率,减小土壤的无效蒸发,而且可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2.1压实拍光处理
压实拍光是一种以紧实地表土壤,减小孔隙度,增加土壤黏结力,形成一层高密度入渗阻力层为特点的地表防渗措施。表土层压实拍光的程度与土壤机械组成、有机质含量、施工时的土壤含水量、压实力大小与均匀程度等因素有关。表层土壤密度越高,水分的入渗阻力大,降雨产流率也越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强压实力,提高表层密度。在整修时,先把地表的杂草连同干燥土层一起铲除回填到栽植区,出湿土,按预定的形状整修好集水面后,根据需求即可进行压实拍光处理。
2.2防渗剂处理
在极干旱或林木需水量较大的情况下,依靠压实拍光已不能满足林木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必须对地表进行适当的防渗处理,以进一步提高降雨的产流率,增强对降雨的空间分配强度。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防渗化学材料有钠盐、乳胶、蜡状物、沥青及YJG-1、YJG-2、YJG-3和生物材料如地衣等。对要进行防渗剂处理的集水区应事先仔细地压实拍光,除去浮土,平滑表面,而且一般应在苗木栽植后再进行处理,这样可以避免栽植时人为的破坏集水面。在集水面压实拍光并整理好后即可进行防渗处理。如使用YJG-1,可取YJG-1原液加水按照1:10~1:15的浓度配制好喷洒液,装入喷雾器内备用。喷洒时应选在无风晴朗的天气进行,否则因风吹散、雾化的喷洒液会造成材料浪费而且很难喷匀,如果有雨时喷洒还没有等膜形成与土壤接触牢固而被雨水冲失。
2.3生物防渗处理
与化学防渗剂相比,生物防渗处理有其无法比拟的优点和更广阔和应用前景。在对集水效率要求较高的地方可以使用化学防渗剂,但在对径流系数要求不高时则可以用生物材料来代替,此外,在压实拍光的集水区表面也可以使用生物材料,对集水面起到保护作用。
对集水区地表进行处理的生物材料,经过室内试验和野外试验观测,使用了一种自然存在于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衣-石果衣。这种地衣紧密贴生于土壤表面,耐干旱,在合适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可以进行营养繁殖。繁殖好的地衣营养碎片,喷洒在集水面上,利用夏季的有利条件,经过1~2年即可形成地衣保护层。石果衣的集水效果虽然不如化学材料,但它是一种纯生物材料,又具有极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对促进全林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
2.4其他处理方法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防渗处理方法和材料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材料也在试验研究中应用了。其中有水泥和107胶混合起来喷洒在集水面上,也具有较高的径流系数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在干旱区还使用了在集水面上铺设油毡纸、塑料薄膜的方法;此外还试验了沥青、拒水粉等材料的防渗性能和使用方法。其中有的材料和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也可以使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需求与环境资源的碰撞,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力度在不断扩大,致使一些林地在不断流失,这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科学发展的规律是不相符的。十报告提出,必须要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资源的永续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林下经济模式正是响应了十永续发展的要求,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新的林下经济活动。林下经济在保护森林资源、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发展的同时,对转变林下经济收入,提高林业综合效益,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林下经济可以充分利用林间的多种资源,建立林木、开采、种植、旅游等多种产业形式立体开发,实现农林牧等各个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充分利用林地空间,提高林地利用率。林下经济对促进职工就业增收,改进集体林改成果,实现绿色经济增长等带来了新的经济发展亮点。
本文对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进行了 SWOT 分析,分析了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机遇与威胁。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阿木尔林业局未来林下经济发展方向的建议。
...........................
1.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本文结合了制度演进理论、发展循环理论以及可持续理论,并从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多个角度对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这为研究大兴安岭地区其他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方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阿木尔林业局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规模也必将增大。随着市场化需求的不断变化,对于生态林下经济产品的需求的性质也有了很大的改变。阿木尔林业局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发展,跟上市场需求的节奏,改变发展策略,从而赢得发展的先机。本文对阿木尔林业局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都进行了深入了分析,同时针对存在的现状得出针对阿木尔林业局发展的政策建议,这将有助于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未来的发展,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
第 2 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林下经济的定义
林下经济是 1973 年第一次提出的,从那个时候开始,学者对林下经济定义有很多阐述,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李金海认为林下经济主要结合了三个学科,分别为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学。林下经济要以保护生态位基础,同时要注重经济效益,同时属于一个系统工程,因为林下经济不仅仅是林业的发展,还有动植物的发展,菌类的发展,养殖业的发展等等。
国家林业局网站上对林下经济的定义是:“林下经济属于一个复合生态的系统,同时充分结合了农业、林业、畜牧业、微生物等综合系统的发展,林下经济的目标是以林地资源为基础,充分利用资源,以保护环境与经济效益为目的得一种经营模式”。同时,国家改革发展网站上在上面定义的提出上提出林下经济是要以林业为主,同时各个其他产品共同发展的立体式经济。
江西省政府文件上对林下经济的定义中又有一定的区别“林下经济是要林下种植养殖的产业链系统,景观利用也是主要的方式,开发利用林地资源要以林下资源和环境为基础”。这些定义强调出林下经济是对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的现实,与林木发展有了重要的区分,属于一种复合的经营方式。此外,林下经济生态意义明显,定义中多涉及到循环经济,生态环境这样的定义。本文认为,林下经济应该是一种多领域综合开发的,区别于农业生产的一种新兴产业,林下经济就是充分利用森林系统里面的生态资源、生物条件,并注重技术的运用,以及合理的开发的一种新经济林业发展模式。
2.1.2 林下经济的内涵
虽然国内外经常会把林下经济与农林复合生产所混淆,但林下经济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产业互补、生态优势、应用优势。
(一) 产业互补。林下经济不同于传统农业产值低下、资源利用率低下的特点。林下经济是对传统的林业进行了产业链的延伸,林下经济减轻了林业产业的压力,通过科学化、集约化及规模化的生产,改变单一的林业发展方式,实现产业互补。林下经济改变了过去单纯以林木为主要林下经济收入的林业发展形式,对政府依赖程度大的特征,在结合产业互补的理论基础下,林下经济的效益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林下经济利用农业与林业以及养殖业各自的优势,达到了取长补短的效果。
(二)生态优势。林下经济依据生态学的营养级、生态位理论,合理组织系统结构,发挥生物与自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在人为管理下,改善物质的循环以及能力的流动,不仅改善自然环境条件,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率。林下经济符合当前提倡的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也大大的加强了森林系统的抗逆性。
(三)应用优势。随着人类在遗传改良、选育、栽植和加工利用等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林下经济可以利用物种搭配遗传的知识,创造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实现更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结合。
.........................
2.2 基本理论
2.2.1 制度演进理论
制度演进理论强调的是:一个制度的先进性,第一是看是否符合当期人的主流习惯和精神态度,二是作为一种调节资源的分配原则,可以减少社会无序斗争,在制度规范和约束下,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三是制度是由社会环境与发展阶段决定的,制度在演进的过程中,产权的确立可以推动市场和技术的进步,实现社会效率,反过来,市场和技术等因素也会对制度路径的选择产生作用,并不断强化其初始路径的设置。制度作为一种内生化的驱动因素,制度需要建立在人主流的思维习惯和精神态度之上来进行设置,制度在演进的过程中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制度演进中的产权问题。二是制度演进中路径依赖问题。前者认为产权的确立就是一种最佳制度,可以推动市场和技术的进步,实现社会效率。后者路径依赖则主要认为路径依赖的力量来自不完全市场和报酬递增,并依赖于历史的路径选择行为。
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发展符合制度演进的发展一般规律和特征,同时,对于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运用制度演进理论可以对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发展提出更符合科学规律的政策建议。
2 .2.2 循环发展理论
循环发展理论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它是根据物质循环运动的规律来制定的一种再生发展理论,它主要适用生态学应用于广义上农业的发展,它充分利用了农林牧副渔
生物产品时间和空间的生长规律而制定的一种循环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理论通过研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式,通过延伸生物上下游环节,以尽最少的资源消耗及环境成本,以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林下经济模式就是循环发展理论的最典型模式。 循环经济原理要求阿木尔林业局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结合循环发展的理论,促进物质在天空,土地表层,土地内部多个空间的循环流动,了解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土壤情况,选择适合阿木尔林下经济发展的林下产品,促进生物链的良性流动,从而保证阿木尔林业局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三无的发展环境,包括无残留,无废物,无污染的模式。
........................
第 3 章 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必要性 .................. 12
3.1 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 .................... 12
3.2 阿木尔林业局发展林下经济的必要性 ........... 14
3.2.1 基于强化生态建设的考虑 .................... 14
第 4 章 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的 SWOT 分析 ................. 17
4.1 阿木尔林林业局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 17
4.1.1 区位优势(S1) ...................... 18
第 5 章 主要结论与未来发展方向 ................. 30
5.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30
5.2 未来发展方向 ....................... 32
第 4 章 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的 SWOT 分析
4.1 阿木尔林林业局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阿木尔林业局地处祖国北部边疆黑龙江上游,并与多个林业局共同形成集聚经济。阿木尔林业局东面是塔河林业局,南面是呼中林业局与内蒙满归林业局,西面是图强林业局,北面是黑龙江主航道,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境内现有国家二级口岸漠河—连崟口岸。正是基于阿木尔林业局北面的区位优势,阿木尔林业局在出口和国外市场相比其他林业局更有优势。良好的区位优势为阿木尔林业局的林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国内外林下经济的贸易合作将会越来越频繁,适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扩大发展林下经济的规模,造就林下经济的知名品牌,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
第 5 章 主要结论与未来发展方向
5.1 主要成果与结论
本文对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进行了 SWOT 分析,并研究了当前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根据阿木尔林业局林业发展的情况得出了未来的发展策略。从自然禀赋的视角观察阿木尔林业局当前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培育,结合阿木尔独特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气候优势和生态循环优势。
从制度演进的理论出发,发现了阿木尔林业局的林下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具有强劲的发展后劲。回顾历史,阿木尔林业同其他林业局一样,虽然经历多次林权改革和长时间的林权制度演进,林权制度变迁是左右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过程中,阿木尔林业局获得了良好的要素循环累积,从制度上设计促进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发展,实现帕累托最优,不断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才能获得更大的科学发展。
从发展要素禀赋视野观察,阿木尔林业局发展林下经济,有不可比拟的地理区位优势、气候优势和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优势。依照区域经济发展论,其林下经济发展是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这为新时期研究现代林业林下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研究样板。
【关键词】营林造林发展经营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即为林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也使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林业部门要大力加强营林造林工作抚育、监管工作,不断改善森林综合功能,使林木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这不仅能够增加林区群众的经济收入,还有利于促进林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林业经济持续发展对营林造林工作要求
1.1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林业可持续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发展,其中即包括对森林物种的保护工作,也包括对林木的修复工作,通过对已经破坏了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修复和管理,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森林的作用。林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了保证其持续发展,需要从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入手,提高林业工作者和大众的林业持续发展意识,以保证营林造林工作的顺利展开。
1.2加强基础管理促进长足发展
要想使林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也需要遵循又快又好的发展原则,既要保证林木产量,又要保证林木数量。在营林造林工作中林业工作者们一定要把握好管理与技术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从工作中的问题出发,并通过实地考察,充分做好计划工作和前期准备工作,以保证营林工作的长远发展。另外,林业技术、管理和工作人员还要重视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工作。
1.3增强全民营林造林意识
营林工作不仅单纯地局限于森林和山区,所在区域都有权利和义务加强绿化工作。所以,不仅要加强林业工作人员的造林意识,还要增强全民营林造林意识,以充分地调动公民的环保意识,使城镇与森林营林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拓展绿化区域,不断强快绿化速度,为人类打造一个更健康的生存环境和空间。
1.4坚持林业产业多样化协调发展
公益林的打造不仅具有观赏性、联系性,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保证林业的长足发展,可以通过多渠道打造一条多样化的协调发展路线。将与其相关的特色加工业、绿色食品以及特色旅游业等与林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使他们能够相互促进,从而得到共同发展。
2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营林造林工作策略
2.1加强种苗生产工作
种苗生产作为营林造林工作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决定着林木的生长状况和质量。只有优质的种苗才能实现速生、丰产、质优的标准,所以要加强种苗生产工作。首先,要做好林木良种的选育工作,还要加强快繁推广和质量监管工作。在工作中要充分地利用种苗科技,以加快造林和优良树种的选育进程,为收获优质的林木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要加强林木良种宣传示范推广,支持并鼓励林业工作人员使用良种;另外,还要加强容器育苗的推广力度,对于那些适合容器育苗的树种要尽量采取窗口育苗方式,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突破造林的季节限制,同时还可以加速幼林郁闭。
2.2选择科学合理的营林造林方式
要想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就需要打破传统的营林造林经营模式,将科学集约经营作为营林造林的主要手段,使营林造林质量得到可靠的保障。首先,要用机械整地、机械割草等现代耕作技术来代替传统的耕作方法,来提高耕作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要从思想上转换重造轻管的理念,广泛开展森林定向培育,将引水喷灌、配方施肥、抚育间伐等应用于营林造林生产之中,以全面提升造林的产量和质量;另外,还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实现林下利用和复层林经营,打造功能多样、品种丰富、结构稳定的生态群落,使森林实现三效兼优的标准。除此之外,要调动各级林业科研院所,充分利用林业科技成果,以整体提升营林造林的科技经营水平。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计划、育苗到施工、抚育、经营等各环节的质量监管,使营林造林质量得到可靠的保障。
2.3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林业发展水平
首先,要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营林造林意识,并帮助他们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先从根本上解决工作人员的思想问题,为提高营林造林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营林造林的各工作环节,加大质量管理工作力度,尤为重视质量检查工作,严把质量关;还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对于调查中的细节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归档;为了保证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的发放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府及各级管理部门的信誉,使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得到有效的保证。加快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步伐,以增强林业竞争力,以保证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4加大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要重视林业工作的落实和实施,林业资金投入的同时也要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制定优惠政策等有效手段,使林业能够吸引民间资本,以其作为行业发展的动力,并最终实现投资者和林业双赢的共同发展局面,这样即可以有效地增加生态效益,又可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5加强营林队伍建设
在营林造林工作运行中,要认识到人的主体性地位,要明确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营林造林队伍,才能保障营林造林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从业务知识、政治理论等各方面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拓展其知识面,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较高的职业首先,敢于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以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以进一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志荣.浅析在可持续发展下营林造林工作的意义及完善[J].现代园艺,2011.
[2]曹旗鑫,戴序鹏.加强营林造林工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农林科技,2012.
自从今年农历正月初七吉林省召开服务业发展攻坚视频大会之后,服务业发展受到了多方面重视,由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力量,并且吉林省与其他省份相比服务业发展还有差距,因此吉林省服务业大发展、快发展成了广泛共识。本文从正反两个角度探究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现状
本文整理了近五年吉林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吉林省服务业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较差以及理念和思维方式落后等原因,吉林省第三产业虽然呈增长状态,但增速缓慢,存在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竞争力弱、外向度低等问题;与第二产业相比,在增加值,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方面都相差较大;同时可以发现,吉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总体经济增长依靠第二产业即重工业,因此,要实现吉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下大力气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偏重化工性、偏资源型、偏传统型的产业结构,推动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共同发展。
三、吉林省服务业优势分析
(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2016年2月14日,在吉林省服务业发展攻坚大会中强调,今后五年服务业的增加值要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速。并在全省建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形成一批在国际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大企业集团和优势品牌。争取通过十年左右时间的努力,服务业占比超过工业,彻底扭转工业“一柱擎天”的面貌。由此可见,吉林省服务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同时可以看到省政府对于服务业的发展也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安排。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从2011年开始,第三产业增加值不断上升,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虽有起伏,但连续三年超过35%,并且在2015年达到45%,同时,第二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不断降低,说明虽然吉林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第二产业,但是已经将发展重点逐步转移到第三产业,另外,我们可以推算出,2014年和2015年吉林省第三产业的增长率超过第二产业,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吉林省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
在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传统服务业比重有所下降,而现代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同时,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有所上升,其他行业比重也都略有上升。现代服务业比重的上升,逐渐地改善了服务业内部结构。
(三)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动服务业的发展。由于现代物流具有科学、标准、准时、最优、综合的特点,可以在现代企业发展中起到实现价值,节约成本,促进销售的作用,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目前,吉林省现代物流业已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又受到各级政府不同程度的重视,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现代物流使得服务业向着高效、经济节约、自动智能化方向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物流行业的兴起,必将带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四、吉林省服务业劣势分析
(一)高素质人才欠缺限制服务业发展。由于吉林省与其他省市相比高等院校数量较少,质量较差,导致高素质人才供给不足;由于吉林省地处内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缺乏吸纳人才的政策措施,导致难以吸引并保留高技能人才。由此导致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与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很难解决,从事现代服务业所需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二)传统工业优势抑制服务业发展。老工业基地吉林省在偏重化工、偏资源型、偏传统型产业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是由于吉林省工业化相对粗放,造成专门而高级的现代服务业极度缺乏。另外,由于缺乏有竞争力并具有先进经营理念、管理水平的大型服务业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省内现代服务业大部分处于“小、散、弱、差”状态,造成吉林省服务业整体竞争力偏低。
(三)落后理念与市场体制阻碍服务业发展。由于工业投资具有规模大、见效快的特点,而服务业创造的是无形价值,在传统认识上往往把服务业看作是其他产业的附属和补充,因此在政府工作中形成了“重制造业、轻服务业”的倾向,这种落后的观念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转变这种观念,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在三大产业之间合理流动效率。
落后的观念也导致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不完善,规范化程度较低,竞争混乱,企业信用差,法规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市场监管不力,导致的市场恶性竞争,也是限制服务业发展的又一因素。
五、吉林省服务业发展建议
(一)重视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加强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是发展服务业的重要因素,吉林省高等院校应从各方面有针对性的培养适合于服务业发展的专业型人才,与省内外服务型企业搭建交流平台,通过交流平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对创新能力强、熟悉国际规则、整体素质高、实用性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育水平。同时,政府应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引进与激励,提高各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挖掘工作潜力,为人才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才能适应服务业的发展需要。
(二)优化结构。为了尽快改变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与第一、第二产业不相适应的现状,必须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对服务业的重视程度,使三大产业相协调,发挥产业间协同带动作用。
在服务业内部,发挥传统服务业总量大、基础好的优势,提高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贡献比例;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围绕金融保险、房地产开发、社会服务几个方面选择重点行业率先突破,提高覆盖面,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通过改革不合理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发展平台,将新兴服务业发展为吉林省服务业的新亮点。
(三)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对现有的产业政策进行修改和完善,加快体制机制创新,降低服务业进入门槛,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程度;推动国有服务企业改革,适当降低国有资本在市场中的垄断程度,创造更为宽松的竞争环境,吸引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注入;加大对服务性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与政策引导力度,为中小服务企业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制度规范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四)营造适合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将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与促进服务业发展相结合,通过质量诚信体系平台诚信信息,引导企业强化诚信意识,完善诚信措施,依法诚信经营,营造诚信的市场环境;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步伐,扩大利用外资比例,积极引进跨国集团和知名企业的管理经验、服务标准及优秀管理人才,促进省内服务业与国际服务业接轨;消除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 笪尚平,王忠吉,迟远英.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统计研究,2008,25(1):71-75.
关键词:金融租赁;发展;瓶颈;对策
中国的金融租赁业尽管起步较晚,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成效。目前,截止2012年底,国内融资租赁企业数量近560余家,比2011年增加近300家。2012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务额达到15500亿元人民币,比2011年底的9300亿元增加约6200亿元,增长幅度为66.7%。我国原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十二五”时期”也将转变为集约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而这必然会加大对高端设备的需求,刺激我国金融租赁业的飞速发展。因此,认识并采取措施消除我国金融租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或阻碍瓶颈,对中国金融租赁业的科学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金融租赁的基本涵义
金融租赁,又称融资租赁,它是指在承租人选择或认可租赁物和供货人的基础上,出租人按合同约定将其从供货人处取得的租赁资产出租给承租人占有、使用,并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活动。金融租赁的实质即是租赁公司对其承租人提供了一项长期信贷。
二、当前中国金融租赁业的发展瓶颈分析
当前我国的金融租赁业仍存在诸多瓶颈阻碍其的进一步发展,总结起来主要有:
(一)外部发展瓶颈
1.有关金融租赁的法律、法规等管理政策尚不完善
目前尚没有完整的法律约束和保护金融租赁业。虽然2007年的《物权法》对融资租赁合同、交易主体和租赁物等有了些许清晰的规定,但该法对出租人的收回权问题、租赁物(除车辆、轮船、飞机)的动产登记等具体法律规定仍有欠缺,对出租人合法权益保护不够。而人行的《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未得到法律确认。此外,针对金融租赁的税法也不完善,对企业以金融租赁方式新购入的设备的增值税能否抵扣没有明确说法,这种不明朗的情形势必会打击融资租赁的竞争积极性。
2.融资渠道有限,缺乏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
在我国,就整个融资租赁行业而言,超过80%的资金来源都是银行借款,融资方式以同业借款、抵押贷款、保理等银行信贷产品为主,期限多在一年以内,如下表1所示。
从表中数字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项是各项短期存款,三年所占比例分别为:67.05%、63.55%、59.69%。占第二位的是同业拆借资金比例为:27.73%、22.30%、21.58%。《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中虽然允许金融租赁公司发行金融债券和股票融资,但由于没有具体的规定,通过这种方式融资的企业也是寥寥无几。如表1所示,通过发行金融债券、长期借款以及向央行借款方式所筹集到的资金总和所占的比例最高也没有超过15%。说明我国的金融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期限短、成本高的短期存款和同业拆借款。这显然不符和金融租赁业务需要长期资金的要求。
3.支撑我国金融租赁发展的商业信用环境较差
由于融资租赁业的租赁标的价值较大,若承租人在规定日期无法缴纳租金,将会严重干扰此项业务的开展,因此其突出强调的是出租方和承租方之间良好的商业信用关系。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加之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整体法律意识淡薄,从而导致信用环境较差。特别是我国在9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三角债”问题严重打击了当时的融资租赁业。据统计,有高达30%,甚至60%-70%的租赁公司资产总额被拖欠,公司几乎因为致命的高不良资产而陷入经营危机。
(二)内部发展瓶颈
1.金融租赁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尚不完善
我国大多数租赁公司受计划经济体制的传统观念影响,习惯于按照所属的主管部门管辖的企业的模式,而不是按照金融行业应有的抗风险、高效率的营运要求来设置经营机构。因此在岗位配置、功能组合与人才配备上,缺乏严谨有序、系统协调、优化组合和灵活反应的机构设计。存在任务分工不明确,各部门和不同管理层次间既有权责交混,又有工作脱节,有互相推诿,也有互相扯皮的现象。
2.租赁行业人员素质还未达到行业要求
中国金融租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人员素质还未达到行业要求。据国际行业经验,金融租赁业的从业人员是需具备金融、贸易、财税、会计、法律、项目评估等各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租赁业间的竞争终将是人才的竞争。在中国,当前由于教育体制和经营机制还不能满足此类人员的培养和使用。人才的匾乏必然导致租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低,从而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停滞。几十年来,国际上金融租赁的理论和实践一直不断发展创新,而我国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很少。不但在有关金融租赁的理论研究工作方面基础薄弱,而且实践的专业人才也很匮乏。
3.金融租赁公司业务模式单一、尚未形成具有公司特色的市场定位和业务模式
首先,当前我国的融资租赁公司在整体经营方面多以回租和融资租赁为主,且租赁标的与银行的同质性较高,结构设计缺乏创意性和竞争性。
其次,各租赁公司未重视市场营销的市场细分策略,对租赁市场一概视之,尚未形成区别于其他同业竞争者的特色市场定位和业务模式。而这直接导致了租赁公司间的高竞争状态以及敏感的资金数量和成本。此问题是关系租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并解决。
三、消除当前中国金融租赁业发展瓶颈的对策
由于以上阐述的制约我国金融租赁发展的瓶颈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金融租赁业的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解决这些瓶颈因素成为促进我国金融租赁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向前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消除外部发展瓶颈的对策
1.加大对金融租赁业的法律、税收等管理政策的支持
我国必须加大对金融租赁业法律、税收等管理政策的支持。首先,人大要尽快在《融资租赁法(草案)》征求意见工作的基础上审议并通过融资租赁法》,使该法能够切实明确融资租赁公司的法律地位、出租人、承租人相互的权利和义务等,最终实现融资租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我国要据发达国家和有关金融租赁的成熟的税收优惠政策经验,从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出发,加大对金融租赁的税收优惠研究和操作。建议抵扣出租人的购入设备进项税,使其主动降低租金,进而间接使承租人受益,以提高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参与金融租赁的积极性。
2.拓宽金融租赁业的资金来源融资渠道
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途径拓宽金融租赁业的资金来源融资渠道:
首先,从短期来看,我国要通过建立政策性财政融资和制度租赁解决当前我国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渠道有限,缺乏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问题。具体操作上,人行可指导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提供长期的低息贷款给租赁公司,此外,在制度上对一些特定行业的特定设备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以缓解租赁公司的资金难题。
其次,从长期来看,我国要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允许金融租赁公司通过市场化操作中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如证券化其租赁标的,发行企业债等,以加快资本市场对金融租赁公司的融资支持。具体操作上,要在2007年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制度框架上,加快出台有关融资租赁公司发行债券的条件和“绿色通道”办法,适当提高租赁公司信用级别,增强公众信心,使租赁公司的证券市场融资获得有力支持。
3.建立和健全融资租赁相关方的信用体系
金融租赁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健全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相关方如出租人、承租人、租赁设备生产厂商和银行等的共同努力,打造坚实的信用联盟和“互利互赢”的价值体系。具体操作上可通过实行信用档案制度,汇集融资租赁各方的相关信用信息资料以备各方查询。同时要不断完善与该制度相配套的信用评级体系,在准确判断风险的基础上有序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二)消除内部发展瓶颈的对策
1.强化金融租赁参与方的租赁风险意识,建立风险承担体
金融租赁参与各方要在强化各种的租赁风险意识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风险承担体系,该体系要求出租人、承租人、设备供货商和相关银行在实行金融租赁合作时,要按比例根据各自对风险的承受力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和义务,当任何一方因为与自己相关的问题而影响到融资租赁的顺利开展时,就需要根据相应的制约机制获得惩罚。例如,通过开立监管账户监管有银行参与的项目融资行为,以发挥银行体系对金融租赁的监督作用。在这样有约束、有制衡的机制下,融资租赁各参与方都会依据“风险最小,收益最大”原则开展业务,使得融资租赁业务在低风险状态下得到有序的开展,提高各参与方的整体运营水平。
2.在有关融资租赁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培育优秀人才
首先,在有关融资租赁的理论研究方面,融资租赁的各行业组织、各企业和公司、以及相关的科研事业单位和大专院校要积极开展此方面的专题理论研究工作,通过举办研讨会、交流会和定期会晤等方式提高相关方的理论交流和信息沟通。同时要发挥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使得有关融资租赁的理论前沿信息以最快的速度迅速在各方获得。
其次,在实践方面,一方面要对现有的从事融资租赁的人才采取有力的激励措施,通过资金、提供智力发展空间和上升空间等手段加强激励。另一方面我国要加快培养专业长期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优秀人才,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各租赁公司要与金融业和制造厂商建立长期的教育合作机制,加强沟通交流。同时要与各财经大专院校建立定向人才培养机制,在开始金融租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对相关学生的金融租赁理论知识的教育,通过这种机制系统性地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为实现金融租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3、创新租赁业务,走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金融租赁公司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租赁业务,走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具体操作上,金融租赁公司要充分运用市场营销学的有关市场需求、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等理论,要在对金融租赁市场需求深入研究并分析的基础上,细分并定位自己的市场,在此市场按照企业的风险和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原则积极开展金融租赁业务。同时,金融租赁公司要认真研究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特点以及存在的优势,并依托自身的股东实力、人才结构和客户基础等,建立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形成自我区别于其他公司和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避免同质业务开展的高竞争,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自身的金融租赁业务。
其次,融资租赁公司要改变过去在整体经营方面多以回租和融资租赁为主的方式,在租赁产品方面要创意自身的结构设计,提高有竞争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此,一方面,金融租赁公司可以积极开展经济咨询、财务顾问和资产管理等与金融租赁业相关的延伸业务,对委托租赁、回租、杠杆租赁和项目融资租赁等业务,也要在不断研究市场的基础上拓展其业务范围。另一方面,金融租赁公司要积极探索采取合作租赁等多层次、多空间的复合式融资租赁方式,例如可以与国内具有制造优势的机电设备厂商和工程机械制造商等合作开展出口租赁业务,使得公司的业务由国内拓展到国外,以赢得国际市场的任何和利润。
参考文献:
[1]欧阳卫民,中国租赁业的状况和出路[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2]姜仲勤,融资租赁在中国-问题与解答[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王淑敏,申瑞涛,杨小勇.金融深化创新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4]程东跃.融资租赁风险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5]欧明刚,陶艳艳.金融租赁业:机遇和挑战[J].银行家论坛.2010
[6]杨红员;闫芳;周中明.我国金融租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天津市金融租赁市场的调查[J].华北金融.2010(7)
关键词:林业经济;发展;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49-01
林业经济是指利用现有的森林业资源进行生产、创造经济效益,为人类及社会服务的一项产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指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现代社会的发展,既离不开林业经济发展,也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林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目前的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这一些违背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解决,就很可能直接影响到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生态问题
1.现存的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林分质量也不高
由于早年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了目前森林资源匮乏,木材生产正在逐年削减,我国不得不每年花费重金从俄罗斯、加拿大等国进口大量木材以满足国内对木材的需求。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0.36%,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3,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积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虽然随着近几年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开展,我过的森林覆盖率略有上升,但其中成过熟林的含量依然很低。大多都是新建的人工林以及人工次生林。众所周知,人工林体系与天然林体系相比存在着较大的缺点,人工林林分由于品种比较单一,林分稳定性不强,对灾害的抵抗能力弱,一旦遇到较大自然灾难时容易出现大面积甚至全林分的死亡。还有,林木生长周期较长,我们目前所培育的多是中幼龄林,到这部分森林长到可供人类使用的成过熟林时,尚需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的时间,等待的时间相当漫长,所以我国目前处于一个森林经济的低产期。我国目前的森林资源较为紧缺,并且高质量的原始性的林分也相当稀少。林业经济的发展是以森林资源作为基础的,如果森林资源的总量以及质量得不到保证,那么势必会影响到林业经济的发展。
2.对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不善
我国目前某些森工企业的森林经营管理制度还不完善,首先表现在对于营林管理方面跟不上,所管理的林分内火灾、病虫害等问题严重,严重危害的林木的正常生长,生态功能退化,经济效益差。具体体现在营林管理人员仅片面追求林分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把握,对森林内的枯倒木,站杆木等采取全部清除的措施,而导致森林内一些特有动物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不得不选择迁徙,而随着某些森林昆虫天敌的迁徙又导致的病虫害的大量爆发,造成了恶性循环。还有,某些营林人员对掌控的林区的培育目标仅限于市场的需求,仅培育经济价值高的林种,造成了林种单一、林分脆弱,发展严重时可能影响我国林业经济的稳定。此外,对提高林木质量特别是种苗及抚育工作重视不够,不能够做到对刚种植的苗木进行及时抚育,清除杂草以及其他竞争性植物,从而导致目标苗木生长势头减弱,甚至死亡。另外,我国目前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为落后,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严重限制了森林采伐及森林运输的效率。
二、针对目前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策略
1.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合理利用林分并大力提高森林质量
对于现存的原始天然林资源,应将天然林保护工程落实到底,根据生态平衡的规律,维护和调节我国仅存的原始天然林资源,必须让损失殆尽的天然林资源重新焕发生机。对于目前正在建造的人工林以及人工次生林,更需要学习自然的进化方式,随着林龄增加,及时进行抚育间伐,及时调整人工林林分结构,改变其单一性,增强其抗逆性,从而提高森林质量。同时,改善林分内卫生状况,促进林木快速生长,使其能够尽快的地发挥经济效能。对于林木优良种源的利用需尽快落实,希望国家尽快出台法律以促进林木良种的推广,为以后造林时采用良种壮苗奠定基础,使日后造林时不论造林产量还是造林质量都有极大的提升。
2.控制森林资源消耗,严格执行限额采伐
首先,及时对森林资源进行清查和普查,及时掌握林分动态,并计算出当地森林年生长量以及采伐量,有计划地促使森林生长量与消耗量向更合理的比例发展。其次,采用合理的采伐结构,开展多层次的采伐,扩大中间利用,既可减轻可采资源的压力,延长成熟林使用年,又可提高林木生长量,缩短培育期,一举双得。再次,发展对林木产品的综合利用和节约代用。我国木材综合利用率低,这更加突出了资源短缺的矛盾,加大了森林过伐的压力。因此,要充分利用采伐和加工剩余物,发展“三板”和代用产品,尽量减少森林资源消耗。
3.坚持科技兴林,加强依法治林
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开发,持续提高林业产业的科技含量。从林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做起,加快高新技术的开发,提高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国家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林业科技攻关,实现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与林业技术推广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充分发挥科技对林业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加强林业良种壮苗工程建设,加快新林木良种的选育和新技术的应用,收集整理和保存优良种质资源,更多地引进驯化国外新品种,提高良种使用率和优质苗木的供应率。改变传统的以破坏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建设高科技含量的节约型林业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发展对策
党的十五大明确地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伴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集体林进行确权发证,均山到户,莆田市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林业民营经济提到快速发展,涌现一大批个体、私营林业大户成为莆田市林业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有经营面积1000亩以上的私营林业大户30多家,非公有制林业占全市林业面积具有较大比例。
1、非公有制的经营模式
莆田市在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实践中,已探索许多不同的经营模式。如按合作方式可分为: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制;按组织形式可分为:私营林场、家庭林场、公司+基地+农;按经营项目可分为:生态型、商品型、台资农民创业园等。
(1)租赁经营模式。如游洋镇、西苑乡是莆田竹木之乡。竹山林地基本属集体所有,多年来,各村集体采用租赁的方式给个资农户,由农户每年固定上缴山本费,租赁期内自负赢亏。
(2)承包经营模式。如大济镇林金炎在90年代就承包林地1万多亩进行造林,主要营造杉木、桉树等树种,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现已成为一名企业家。
(3)联合经营模式。如大济镇郑清庭联合石苍乡等几位农民2001年承包林地3万多亩,用于营造杉、松、桉树等。
(4)股份制经营模式。如:溪口国有林场职工采取股份制经营模式营造工业原料林桉树1000多亩。
(5)私营林场、家庭林场经营模式。如全国包山第一户李美和,子女继父业,几十年来,先后投资600多万建立杉木、松木、桉树、育苗基地等3000多亩,建立林场式经营管理机制。
(6)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如大济镇庄永庭木材加工场,山下场地搞木材加工,山上拥有与农民有联营基地2万多亩,既保证了加工场的资源供给,又带动了农民增加收入。
(7)生态经济型经营模式。如:九龙谷省级森林公园,所辖面积1500多亩,就是通过以生态保护的方式承包给个人,将林木保护、森林景观生态旅游融合经营。
(8)台湾农民创业园经营模式。如游洋、钟山镇吸引台商外资承包、租赁林地,大力发展名、特、优果园,为了闽台农业交流创建良好平台。
2、非公有制林业的作用
非公有制林业是国有林业和集体林业的补充形式。它的出现和发展,是林业经济所有制结构上的突破,对于林业及至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从国际方面看,美国、德国、瑞典、日本、韩国等林业发达国家,均属非公有制林业为主的国家。这些国家的私有林不但是各国木材和林产品的主要生产者,而且在保护生态环境,稳定农业生产和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莆田市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无论是在投入方面,还是示范、扶贫、就业等方面,其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
关键词:吉林省;大学生;创业途径;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099-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一个创业时代已经悄然到来。今天,由于社会竞争形势发展日益加快,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促进政策的选择上,无论政府部门还是高校管理部门,都鼓励学生们进行创业,通过创业解决就业问题一时成为社会风尚。但是,由于大学生受自身素质所限,对市场行情的了解不足,也缺少就业和创业的经验,导致大多数的创业都以失败而告终。笔者采用对吉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创业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问卷920份,其中有效问卷882份。问卷的内容可以作为研究的数据使用。通过对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了吉林省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一、现阶段吉林省大学生创业途径和形式
(一)创建新的公司
创建新的公司,是当前大学生创业最主要的形式。一些大学生在校园里面学习了先进的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积累了丰富的专业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而且随着当前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萌生更多的创业想法。而且,大学里面丰富的科研成果恰好可以成为创业的前提和基础。总而言之,高校毕业生在创立新的公司上,拥有许多社会人士所缺少的资源和优势。通过创业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并带动其他的同学就业,这也是青春有为的年轻人梦寐以求的。
(二)加盟连锁机构
一些大学生在毕业之初,选择加盟知名的连锁店,通过获取他人已经成熟的经营、管理理念,减少创业之初可能遭遇的风险,避免创业失败。知名的连锁机构,大都已具有较为成熟、完善的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大学生选择加盟这些机构,可以快速的创立自己的公司,通过进一步强化经营和管理,不断提高公司的营收和利润。连锁加盟的形式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大学生创业形式。
(三)收购或入股企业创业
采用这种创业形式的并不多,但也是大学生创业的形式之一。当前,大学生创业有许多优惠的优势,可以享有政府提供的无息贷款、就业基金等的帮助。因此,一些大学生也会选择已经在市场上小有名气的公司,通过入股或收购实现创业。这种创业形式能够缩短创业的周期,便于大学生逐步摸索市场的行情和走向,减少创业之初可能遭遇的诸多困难。
(四)开设网店等电商平台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电子商务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为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更广泛的平台。一些大学生通过开设淘宝网店、微淘以及通过微信等新兴的媒体,对产品进行宣传和销售。电商平台的方式也是大学生创业较普遍的方式。
二、吉林省大学生创业途径有限的原因
(一)对市场行情、风险了解有限
市场的行情和风险,是任何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都必须时刻研究和关注的因素。大学生在校园里接触的知识多是理论性较强、缺少实践经验的书本知识,由于涉世未深,对于市场行情的把握、市场发展形势的分析以及市场风险的大小等认识不足,市场的前瞻性不足。这也导致了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虽然付出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创业的效果依然不佳。由于缺乏对市场的深入了解,无法敏锐的捕捉到市场的商机,导致大学生创业的形式较少,他们无法找到有效的创业途径和创业选择。
(二)创业观念存在偏差
创业是一种创造性地活动,是一个人由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到输出知识、创出价值的过程。创业既需要良好的政策、市场和校园创业氛围,也需要大学生转变自身及家长的观念,端正创业的理念和意识。一方面,当前,一些大学生的家长在子女就业问题上,普遍倾向于让子女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希望子女能找到一份稳定、收入较高的职业,而对于子女创业的想法,普遍不愿意支持,这也导致一些学生在准备创业时遭受较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在创业之初,不愿意从事较为基层、普通的职业,创业的起点较高,没有为自己创立的事业选择合理的市场定位。在创业的过程中往往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没有认识到创业是一项艰苦、长期的工作,欲速则不达,导致最终创业失败。
(三)大学生自身创业素质和能力不够
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其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市场经验,才能在创业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促进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大多数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并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的需要,创业的艰辛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主要是因为,首先,创业者缺少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现如今大学的专业设置已经越来越精细化,复合型人才已经很少了。创业需要创业者拥有丰富的管理知识、专业知识和市场知识等,而这是现今大学生创业者所缺少的,学校也缺乏对有意愿创业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其次,一些大学生创业者在学校期间并没有认真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也缺少对其他知识的学习,导致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和实践技能本领不足,也影响了他们的创业进程。
三、拓宽吉林省大学生创业途径的对策
(一)政府加强政策扶持的力度
对大学生来说,创业比就业的难度更大,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有助于帮助他们减少创业的阻力,提高创业的积极性。一方面,政府要拓宽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出台多种措施鼓励大学生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简化大学生成立公司的手续,降低或减免税收,为其提供资金和优惠政策的支持,帮助、指导其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创立的企业,政府可以力所能及的提供生产、销售的便利,采购大学生创业生产的产品,在本地的贸易洽谈会上为大学生创业的产品做宣传,帮助大学生尽快步入创业的稳定期和上升期。此外,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定期为创业学生提供市场行情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好市场的走向,及时确立企业的发展策略。
(二)学校加强对创业者的培训
首先,学校可以组织多学科的教师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授课,为他们讲解必要的创业知识,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储备和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复合型的创业人才。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创业援助小分队,由就业办的教师及专业课的教师组成,定期对创业的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企业发展指导规划等,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尽快克服可能遭遇的市场风险,促进创业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最后,学校可以为创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更多的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入到创业的过程中来,提高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三)创业者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大学生要不断夯实自己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学习更多关于企业管理、企业经营、企业发展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向复合型的人才方向发展。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在创业的过程中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其次,家长和创业学生都要转变观念。家长多多支持或鼓励子女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创业的前期虽然较为艰苦,但一旦企业发展成功,就会迅速地步入稳定期,子女可以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学生在创业初期切忌好高骛远,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及市场的发展走向,确立自己的创业方向,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忠义.区域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6):24.
[2] 范巍,王重鸣.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5).
[3] 方世建,桂玲.创业、创业政策和经济增长――影响途径和政策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8).
关键词:宽口径培养模式;通识教育;分层次教学;研究型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179-02
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前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具有较长历史渊源的传统专业,但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确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已经不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承载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的使命,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服务是该专业面临的新课题。为了解学生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认知和问题,课题组对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9、2010、2011三年级的学生下发了调研问卷,共下发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58份。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定位不明确
在问卷中,69%的同学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持肯定态度,认为这些知识对将来进入社会有益。但是47%的同学承认不喜欢所学的专业,主要原因是所学的内容和市场需求不符,将来不好找工作(60%)及对专业的本质不了解,没有兴趣(10%)。这反映出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窄口径的人才培养方式使学生的就业选择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开展本专业知识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上没有找到与实际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也没有迎合这方面的需求,表现为实践和实习的比例过低,理论过强,理论知识和实践脱节,或者学习内容流于形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要发展,必须要将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改革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立足于服务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的目标,立足地区优势,为社会输送适用性的复合型人才。
2.课程设置不科学
有66%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科学。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反映几方面问题:一是课程设置的窄口径。在专业课与通识课的安排上,有44%的学生选择让学生尽早进入专业课教育,有56%学生认为应在早期加强通识教育,反映出学生对通识课相对比较重视。我国近年来大学教育普遍采用了分学科和分专业的窄口径专业教育模式,而且发展趋势是学科和专业越分越细。这种教育方式最大的局限在于,它只重视适应知识的高度分化的要求,而忽视了对知识的高度综合适应,它在产生凝聚力的同时,也使本部类或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相脱离[1]。二是课程内容不科学。课程设置脱离现实社会实际需要、不实用、课程更新速度慢,陈旧课程未能及时淘汰,不同学科领域结合或交叉的新兴课程开设较少。许多涉农的课程如《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企业管理》等虽然带着农字,但是课程特色不明显[2]。三是专业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课时安排不合理。学生反映较多是理论课时过多,实践和实习课程设置得较少(38%);课程设计的学时不合理,有的课时多,有的课时少(22%);课程设计的前后顺序不合理(18%)。
3.教学方法不灵活
在问及学生你喜欢什么样的授课方式时,97%选择启发式、互动式和案例等授课方式。许多学生反映教师在授课时照本宣科、教学内容过多、内容枯燥,理论过强,学生缺乏与教师进行平等交流的机会。这主要原因是在大多数老师的观念里,教师的责任主要是授业,即讲授知识,因此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上只考虑按照大纲的进程讲解专业知识,而忽视了教学的效果。教学方法的应用也缺乏科学性,有的老师对如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模式缺乏了解,在方法应用上过于粗糙,没有进行合理规划。此外,学生反映较多的是关于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效果。学生对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是持肯定的态度的,对于一些信息量大、案例多的课程如《农业经济专题》、《农业经济学》等学生认为应该实施多媒体授课。但是在实践中,多媒体授课只纯粹成为老师讲课的工具,并没有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在逻辑性、美观性、信息量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
4.分层次教学模式不完善
2011年,东北农业大学建立了拔尖培养实验班,在大一新生中挑选优秀人才实行按需培养。建立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的学习模式,实行导师制,并建立高层次的老师队伍加以保障[3]。但是通过二年多的人才培养实践来看,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首先,人才培养定位不明晰。拔尖人才培养班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主要是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在课题体系建设方面,理论学时过多,而实习实践性课程较少。由于实行了末位淘汰机制,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学习理论上面,而缺乏对参与科创基金和社会实践的兴趣。再者,教师队伍建设也相对薄弱。拔尖人才培养班虽然设立了模块化教学模式,而且80%的老师具有博士学历,但是除个别专业外,缺乏具有较高国内外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大部分老师缺乏实行双语教学的能力。最后,导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拔尖人才培养班设立了导师制,其目的是为学生的人生规划和科学研究提供助力。但是由于并没有建立导师和学生沟通的约束机制,实践中学生与教学的沟通较少,导师制流与形式,更不用说学生参与老师的科学研究。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措施建议
1.确立宽口径、复合型的专业培养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平台整合已成为必然趋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确立宽口径、复合型的专业培养理念[4]。所谓宽口径,是指通过拓宽专业口径,合理确立通识性课程和专业课程关系,淡化专业,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提高通识课程的比例和系统性,同时实行学科交叉渗透和整合,将学生培养成既具有较强专业理论深度,又具有较宽知识视野的适应性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以创新人才为培养重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氛围,将课堂主动式学习和课外研究探索性学习方式相结合,通过科创基金、社会实践、校企共建形式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科研训练,在提高学生科研水平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2.建立以研究型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研究型学习模式的选择反映了学生的真实需求。无论是作为教学模式还是课程形式,研究型教学与研究型学习形成了互动和相辅相成的关系,成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方向。教学内容的重心,应该是向学生呈现一种整体知识框架,给他们一个全面的知识结构。然后,精选出必须学习掌握的核心知识。教学内容应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时期背景实行弹性化。同时,应向学生讲授本专业领域前沿的、热点知识,既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也有处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也由“广播式”向采用案例式、启发式角色互换式、讨论式多种方法相结合,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实行个人独立研究、小组合作研究、导师与学生合作研究等。为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对以上方式进行合理规划,否则就会流与形式。为增加现代辅助教学手段的实施效果,一方面要加强对多媒体课件的审批力度,根据课题的性质而不是根据教师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一方面要加大对教师现代教学手段应用技能的培训,尤其是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3.加强分层次教学的制度和人才保障建设
分层次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在拔尖人才培养上,一般人才培养方式有经验和历史可循,但拔尖人才班的培养模式尚须探索。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以引进人才形式引进专业或学科领域内的拔尖人才,或采用合作培养形式和外校的知名教授和学者联合培养学生,加强本专业与外国大学相关专业优秀学者的合作交流,建设资源共建平台,发挥他们在学科建设和教师培养方面的带动作用。建立研究团队和实施青年导师制,明确教学的科研方向,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特别要加强年轻教师的出国培训[5]。其次,加强导师制的机制建设。要求导师实行按需培养,并制订培养计划,对学生开展系统性的科研训练和培训。建立导师培养的约束机制,最低要求导师和学生从高年级开始每年发表1-2篇文章,并进行科研奖励。在社会实践和科创基础上,可以建立拔尖人才培养基金,对学生的优秀成果给予资助。
4.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按照“通识课+专业+方向”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按学科而不是按专业来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适当增加专业基础课的学时比例,更多地考虑将方向类的课程定为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自主选择。科学构建“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的实践实习体系,合理确定实验课和实习课的课时,增加专业基础课和骨干课程的实验课时,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合理安排好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课程设置方面的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性,对教学内容和大纲进行修订,对课程中重复的部分进行适当删减。实行课程轮换制,鼓励任课老师参与多门课程的讲解。或者建立专业老师集体讨论的制度,加强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交流,这可以使课程重复的问题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贾永堂.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难以深化的根本因素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5(2):34-38.
[2]何蒲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1(3):53-55.
[3]颜华,郭翔宇.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调查与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22):27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