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贸市场的经营模式

时间:2023-10-07 15:57:21

导语:在农贸市场的经营模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贸市场的经营模式

第1篇

关键词: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价格

中图分类号:F7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253-01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超市成为了农产品销售的主要业态,在我国,一些大众城市的超市农产品经营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时刻要面临农贸市场的强大竞争,尤其是在一些超市和农贸市场较为邻近的地方,二者之间的竞争更为惨烈。在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因此价格因素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力显得特别突出。与此同时,作为一种存在变数的影响因素,农产品经营者对价格的调整行为也是当前我国超市和农贸市场进行竞争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因此,超市和农贸市场农产品经营价格的形成特征的研究,对于研究二者的经营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超市和农贸市场所处的竞争环境

不管是超市还是农贸市场都处于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末端,但由于二者经营模式、市场定位以及销售理念的不同,其所处的市场环境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超市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化生活条件基础上产生的业态,农产品在超市中的经营过程更像是一种垄断式的竞争:首先,在市场中超市存在的数量巨大,随着我国超市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超市品牌进军到我国,并参与到农产品的经营中来,同农贸市场等一起参与到农产品的销售市场中来;其次,不同超市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存在差别,不同超市之间的服务水平、销售方式等存在差异,而且各个超市经常面对的消费群体也有不同,需要出售的农产品类别各不相同;最后,超市参与农产品经营的自由度较大,我国近些年来一直在推行“农改超”的政策,各种各样针对超市的优惠政策正在被大范围的推广,这就为超市参与农产品销售提供了便利条件,更为超市经营农产品创造了更大的利润空间,经营的风险也在不断降低。

在农贸市场中,经营者往往是一种单独经营的模式,经营的规模以及能够产生的市场影响力较小,因此其所处的市场环境与超市有着明显的区别,农贸市场更趋向于一种完全竞争模式:第一,农贸市场面对的是一些较为分散的消费个体,其经营模式往往以零售为主,面向的销售对象只是周边的小区居民或者小的单位团体,消费对象处于一种小而多的境地;第二,竞争者众多,在农贸市场的经营者不仅仅要面对周围超市、便利店等的竞争,更要面对整个农贸市场其他经营者的竞争,竞争激烈;第三,产品之间差异较小,在农贸市场中的经营者往往都是从同一批发市场进货,产品的新鲜程度、进货价格以及产品种类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最后,经营者进入和推出农贸市场的自由度较大,在农贸市场从事农产品的经营活动往往不需要较大资金的投入,而且不需要一些特别的专业技术和设备等,参与经营的风险较小,一些下岗人员或外来人员可以很容易的参与到其中。

二、超市农产品的价格形成及特征

在我国超市主要经营的农产品都是一些消费者日常必须的产品,如水果、蔬菜、肉类等,超市经营这些的目的除了追求其本身的利益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农产品来吸引客源,从而达到其他商品销售的目的,利用一些合理的定价行为和经营策略是超市发展和生存对的基础。

(一)定价步骤

超市在进行农产品的定价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说营销策略、销售成本、其他超市、农贸市场价格等,综合考虑这些方面的影响后,通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形成价格定位。通常都会按照以下的过程进行:首先,通过农产品的采购价格、销售成本以及损失等因素的考虑,确定销售农产品的最终成本;其次,对于消费者的消费价格范围进行考察,比如说消费者对于鸡蛋的接受价格在10元/kg以下等;再次,确定农产品销售的目的,比方说某一类农产品的销售是为了促销吸引消费者,还是为了争取最大的利润额;最后,对一定范围内的各类超市、农贸市场的竞争对手的进货价格以及销售价格进行了解,在保证自己销售目的和具备竞争力的前提下,制定销售价格。

(二)定价原则

当前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已经意识到,超市农产品的经营并没有所谓的合理价格,有的只是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也就是说,超市是否在某一样农产品上盈利已经不再重要,能否实现超市整体销售利润的最大化才是超市经营的最终目标。基于这一原则,超市在进行农产品的定价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不同的农产品之间相互配合定价的原则。不同农产品的利润率通过超市的整体农产品利润率来衡量,也就是说,只要整体的农产品利润率达到一定的要求就可以符合目标,各个种类之间的利润率可以出现参差不起的现象;第二,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的原则。超市农产品的价格不仅要根据成本确定,更重要的是参照市场上的供求变化,及时做出调整;第三,考虑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特点原则。城镇不同区域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消费能力存在差异,超市在确定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毛利润时应该对这一方面的影响进行充分考虑。最后,统一定价的原则。对于一些连锁性的超市,平常可以不对下属门店进行价格定位和干预,但是在一些常见节假日或店庆时,应该制定统一的价格进行必要的促销活动。

(三)定价方式

超市在进行产品价格定位时,既要保证定价的严肃认真,又要采取一定的灵活变通的方法,也就是说在进行定价时应该充分的考虑产品、时间以及市场环境的影响:第一,参考定价法,对于一些刚性需求的农产品,如面粉、大米等的定价应该充分的参考主要竞争对手的价格,避免单纯的靠成本以及利润来制定价格;第二,尾数定价法。当前电子结算方式的使用使得超市在最终结算时较为方便快捷,超市应该充分的考虑这一因素引起的连锁反应,给消费者一种价格便宜的印象。比如去除2.00价格,取而代之的是1.99的价格;第三,捆绑定价法。利用多个商品捆绑在一起,以低于单个购买价格的方式进行销售,能够促使消费者在贪图便宜的心理下,大量购买,通常这种方法在一些奶制品的销售中较为常见;第四,微利定价法。在一些特定的促销活动时期,对那些周转较快的农产品,可以通过制定低于农贸市场价格甚至成本价格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而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

三、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及特征

从理论上来讲,在农贸市场经营者可以自主的制定自己的销售价格,并能够随时的进行调整和改变,但是在现实的农贸市场竞争中,处于完全竞争的经营者不得不考虑其他竞争对手的销售价格从而制定自己的销售价格。农贸市场价格的形成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经营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进货价格和利润率,得到自己的销售价格,但个体之间肯定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次,消费者对于低价农产品的趋向性,使得那些定价高的经营者不得不降低价格,从而使得价格达成一致。通过对不同农贸市场的调查总结出其价格形成的特征如下:

(一)公斤买市斤卖

通常农贸市场的农产品都有一个较为固定的默认利润率,一些损耗较大的产品利润率多为50%,比如说,黄瓜的购入价为2元/kg,但是实际销售价格为4元/kg。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经营者正常的利润值。因为农产品在购入后需要经过去叶、去皮等处理,造成一定的损耗;农产品的实际销售价格是在一番讨价还价后确定的,一般低于最初的定价,大量购买时销售价格可能更低;农贸市场大多是“整买零卖”的行为,交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损耗,最终剩余损耗等,都应该计入正常损耗中。

(二)“看不见的手”的调节

农贸市场本身缺乏价格协调机制。经营者定价时也不会直接沟通,即使有各自根据默认利润率确定的零售价格,有时会有差异,市场最终也能形成统一的价格.但这应归功于“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以8.8元/kg购入猪肉为例,经营者根据20%默认利润率确定的零售价格会在10.5-11.0元。即有的经营者会以10.5元的价格销售,有的则会选择11.0元的价格,因产品无差异。所以10.5元/kg价格会将大多数顾客吸引过去,迫使定价为11.0经营者降低价格,市场因而形成10.5元/kg的均衡价格。

(三)降价

自清晨到傍晚。农贸市场农产品的价格水平随时间呈下降态势,尤其交易临结束时,零售价格甚至会低于进价,这就是农贸市场的“日落降价”。这种典型的以时间为依据的短期差别定价行为,其产生根源在于市场供求的变化及生鲜农产品不易储存的特征。其目的在于降价清理存货、避免更大的损失。“日落降价”与超市的“降价促销”有3大显著区别:一是降价频率高,几乎每天交易结束时都会有经营者降价销售;二是降价幅度大。“日落降价”一般不考虑成本。只以清货为目的;三是降价产品范围不固定,“日落降价”在夏季几乎囊括所有类别的农产品。而冬天这一范围则较小,一般仅包括少数蔬果产品。

总之,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①超市与农贸市场分别处于完全竞争及垄断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这是两者价格形成过程差异显著的根本原因;②超市经营者是价格的决定者,而农贸市场同类产品经营者众多。单个经营者大多数时候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③超市农产品价格形成有既定的步骤、原则和方法,经营目标、市场定位及营销策略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形成与批发市场价格及默认利润率有重要关系;④市场供需、价格敏感度等因素对超市及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形成都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秋红.鲜食品超市化连锁经营优势分析.企业管理,2006(3).

[2]陈清.福建省“农改超”的实践总结与理论思考.华东经济管理,2008(2).

第2篇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学校停课一周,以成都蔬菜店为对象,通过对蔬菜店的日常运营进行实地跟踪调查并做好记录,增加大家的蔬菜常识,了解蔬菜店的运营情况,并锻炼大家的沟通能力,吃苦能力,为以后出社会找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项目介绍:

随着成都经济水平的大力发展,农贸市场作为主要的蔬菜市场,已经显露出很多的弊端,脏乱差,很多的蔬菜店已经遍布在成都的大小角落。经营方式虽然差不多,都是以家庭为主要单位,个体经营,靠自己的劳动获取利润。虽然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但依然是原始那种,进货卖菜。这次实习主要就是对成都的蔬菜店进行抽样调查,跟踪记录蔬菜店采购,销售,盘点,并做好数据记录,最后分析成都的蔬菜市场。

实习内容:

将全专业同学分为几人一小组,抽样对成都十几家蔬菜店进行蔬菜采购,销售,盘点数据记录,并将记录数据输入电脑进行分析。

实习过程:

7:30点到14:00,在蔬菜店记录销售数据,包括每个消费者的编号,性别,年龄,蔬菜单品名称,单价,数量,小计,实付金额;

下午到24:00,把记录下来的数据按照要求输入电脑

2011.3.30

2011.3.31

早上7点多到蔬菜店,开始录数据,下午录数据,到晚上。

2011.4.1

2011.4.2

上午一直录数据,下午16点去蔬菜店,19点以后,开始盘点店上所剩蔬菜,并详细记录。

蔬菜店概况:

一,经

营情况:

这家蔬菜店位于一条拥有几家蔬菜店的街上,附近有几家餐馆,蔬菜店由2家人合伙开的,其实他们都是亲戚,到店上帮忙,并学习怎么卖蔬菜。属于一家人的生意养几家人。店上包括老板一共7人,两个老板负责每天进货,三个中年妇女和一个中年男人负责销售,还有一个80多岁的太婆在里面负责削皮这类的小事,两个老板平时也要帮着整理,卖菜,称重等。卖菜主要是两个固定的人,整理菜也是固定的人。离蔬菜店不到10分钟的路程还有一家很大的农贸市场,具备了很好的积聚效应,几家蔬菜店隔的很近,但是互相没有纠纷,就像一个农贸市场的几个摊位,竞争情况不是很激烈。蔬菜,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

二,经营模式:

三,营销现状分析:

1, 五,存在的问题:

蔬菜店的销售方法很原始,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没有相对应的销售策略,店里的环境跟农贸市场差不多,没有真正的形成像超市那样销售、采购还是依靠老板本人,管理比较散漫,服务态度不是太好,受天气影响较大,固定客户比较少。没有形成规模,没有统一的进货,销售,售后服务的模式。要想把蔬菜行业作成一个比较大的企业,还必须重视售后服务,现代企业的竞争都是服务的竞争,这种原始的经营模式不能长久。 六,建议:

1,针对中老年妇女,超过一定数量的尽可能的送货上门,保质保量;

2,对饭店酒店,尽量多揽点业务,像百家有的货源,都可以帮他们采购;

3,白领阶级是个很忙的群体,他们的时间很少,所以帮他们选择蔬菜可能会很好,比如在蔬菜店挂一些牌子,标明什么菜什么营养,哪些蔬菜混到一起买,营养会更佳。根据当时的季节和天气情况,寻找人们需要的营养,并提示消费者哪种蔬菜含有什么营养物质,让顾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买自己需要的蔬菜,也许会很有效果。

4,提供个性化需求,蔬菜店还可以同时经营鲜肉,水果,大米,油,为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提供周到的服务。针对附近的小区,通过发传单的形式,争取把每个家庭的蔬菜都包下来,按时送货上门,保质保量,价格公道,取得他们的信任。长期下来,有了固定的客户,还可以通过办会员卡的形式,掌握每个家庭的一些实际情况,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服务,譬如,到了节气的时候,提示他们是不是需要多加点蔬菜,肉类之类的事情,做到人性化服务。

第3篇

[关键词]生鲜食品;连锁超市;经营模式

[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6. 048

我国生鲜连锁超市在农产品流通上有更高的时效性,通过物流以及配送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经营模式,改变了传统生鲜超市进货渠道过于混乱的状态,避免了不必要的环节以及浪费现象的产生,同时还改变了生鲜连锁超市农产品价格偏高的现状,让百姓的菜篮子更加丰满。

1 我国生鲜连锁超市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1 建设和经营成本高导致销售价格高

建设和经营成本高导致生鲜连锁超市的成本价格变高是生鲜连锁企业经营中的关键问题。例如,生鲜连锁超市比农贸市场成本高的原因主要在于生鲜超市的购物环境、相关机器设备、冷藏手段等不同,这些设备的运行和维护都需要非常高的成本。对生鲜产品管理过程中涉及整理、再加工、安全监测等内容,那么管理的相关费用也是成本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生鲜连锁超市一般是比较大的门市,那么场地费用要比农贸市场等高出很多,例如,在杭州,居民住宅区的临街商铺以100平方米计算,每年的场地等固定费用大概在20万元左右,让部分企业难以承受。[1]

1. 2 生鲜配送和物流方式落后

生鲜连锁超市的经营,物流和配送是关键点,也是问题所在,没有生鲜产品的配送就不能为百姓提供新鲜的食材,同时也会影响到生鲜产品市场的价格。目前我国生鲜连锁店一般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因此企业在进行发展规划过程中,对于经营规模小和连锁店比较少的企业,在生鲜物流的配送方面有了一定的阻碍,若生鲜超市在物流和配送中出现问题,那么就要采取自行采购的进货方式,自行采购不仅过程烦琐,而且成本会相应的提高,供应商基本也不会把物美价廉的商品提供给商户。由此可见,我国生鲜连锁超市的问题在于生鲜配送和物流配送,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为百姓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几乎不可能,也就很难在市场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根据相关调查显示,2013年,生鲜连锁零售企业的统一配送比为80. 5%,比2012年低2%,这说明生鲜连锁超市在自营配送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

1. 3 缺乏生产基地,货源不稳定

作为连锁生鲜超市,需要从不同角度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了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在当前生鲜连锁超市产品供应商,主要还是来自分散小农商户供应的蔬菜和水果,因此生鲜超市的农产品货源供应不够稳定,因此质量以及卫生也不能有所保障。生鲜连锁超市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保障充足的货源和强大的供应采购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起生鲜连锁超市企业自己的生鲜产品生产基地,或者与大型的农户签订供货合同,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前者更有保障,也更能节约更多的成本。

1. 4 连锁超市的市场定位存在局限性

在现代商业竞争中,企业要对自己的消费群体和目标市场进行划分,然后确定生鲜超市服务客户的群体定位。生鲜连锁超市要在确认顾客群体的基础上再进行店面的拓展,但是目前很多生鲜连锁超市存在的问题是把顾客来源定为原来农贸市场的老顾客,这种群体定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人们的消费水平是相对固定的,改变需要时间。一些顾客认为,农贸市场的菜价相对便宜,如果进入装修较好的连锁超市购买价格会高出很多。这也就是说生鲜的销售方式和消费者的认知水平、消费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其次,农改超的模式需要时间,不能在短期内实现,农贸市场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最后,生鲜连锁超市在发展初期,因为各方面还不成熟,物流配送以及储存等都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因此价格会比农贸市场高很多,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3]

另外,我国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情况,东部发达,西部落后,因此消费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城市中始终存在低收入者,所以这些低收入者会选择价格便宜的农贸市场,生鲜连锁超市把目标群体定位在农贸市场是不明智的,而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对生鲜市场进行进一步的划分,然后确定自己的服务对象。很多生鲜超市把消费目标群体定位在高收入群体,这种发展模式显然存在问题,从我国的经济结构来看,居民多数属于中等收入,因此生鲜连锁超市要把目标定位在中等收入消费者为主,兼顾其他收入阶层的消费者身上。

1. 5 生鲜连锁超市的经营管理模式落后,欠缺品牌意识

一些连锁生鲜超市为了提升自己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对生鲜产品的管理,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很多生鲜连锁企业的管理方式比较粗放,在采购和配送上不能实现统一管理。在对生鲜连锁超市的市场调查中可以看到,很多生鲜超市实行部分生鲜产品的配送,而其他产品会把进货的权力放在各个分店当中,这些分店回到当地的批发市场中选购生鲜产品,这种做法不符合生鲜连锁店的管理要求,并且各个分店在此过程中也享受不到价格方面的优惠,因此会增加成本。

另外,还有一部分生鲜连锁超市对食品的新鲜程度缺少监督管理,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很多超市为了应付前来购买的顾客,对配送的新鲜食材不能及时妥善的处理,这样造成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出现任意挑选产品的习惯,这对于有些水果蔬菜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腐烂、变软等问题很常见,很多水果经过任意翻选以后就会失去光泽,那么随之就会对这些产品采取降低价格出售,导致生鲜连锁企业蒙受损失。[4]

2 推动我国生鲜连锁超市经营模式改变的策略

2. 1 对国外生鲜连锁超市经营流通的分析和借鉴

借鉴国外一些国家先进的生鲜连锁经营管理模式是我国生鲜超市进步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以美国的生鲜连锁超市经营为例进行研究。美国生鲜连锁超市在经营上的主要有两个特点。

首先,产品流通环节少。生鲜产品最重要的就是保证产品的新鲜,因此环节少和效率高是很多生鲜连锁超市追逐的目标,美国利用这种模式将新鲜的产品从生产基地直接配送给超市门店,这样不仅环节简单,而且成本低廉,蔬菜水果也比较新鲜。[5]

其次,产地批发和销售地相对集中。美国建立了相对集中的区域化农蔬果园生产基地,在城市中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农产品集散地,这种生鲜产品的交易方式在总交易量中具有绝对优势。

2. 2 我国生鲜连锁超市经营思路和对策研究

2. 2. 1 国家对生鲜连锁超市的扶持

国家对生鲜连锁超市的扶持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国家的扶持基本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制定积极的引导和扶持政策。这些政策的确定包含了生鲜连锁超市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瓶颈问题,国家能够帮助企业和银行进行良好的沟通,向生鲜连锁企业提供一些贷款方面的协助政策,获得国家的补贴和税收优惠等。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连锁超市资金紧张的问题,能够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6]

其次,制定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法律能够保障生鲜连锁市场的有序进行,做到生鲜连锁企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国家监督立法部门出台规范生鲜连锁超市健康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生鲜产品的卫生质量安全监督力度,从而有效的确立行业管理标准。

2. 2. 2 企业自身整体素质的提升

首先,改变传统的生鲜经营理念,重视连锁经营,准确定位服务群体。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方式的改变,预示着生鲜连锁超市要在这种环境下改变自己的生产经营理念,提升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生鲜连锁超市要对自己的消费者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进行研究分析,对消费群体进行定位,了解门店周围的相关生鲜超市、菜市场等经营情况。例如,吉林长春的闻氏生鲜以百姓生活为经营理念,以服务群众的经营宗旨,做到各种生鲜产品物美价廉,全过程秉承为客户省钱的宗旨,在薄利润和高速运转的状态下已经实现了全省多家连锁门店的建立,并且赢得了百姓的口碑。

其次,创建有特色的连锁经营模式,扩大生鲜超市的规模。可以实行农业生产基地加生鲜连锁超市的经营模式,这是一种大型生鲜生产企业进行自我投资,在城市中建立大型生鲜连锁超市。这样省去了中间多个环节的成本投入,全面的致力于产品的绿色生产和绿色加工,以此形成生鲜水果的绿色生态产业链。

2. 2. 3 生鲜连锁超市配送模式的改进

首先,采取自营的配送模式。我国生鲜连锁超市实行自营配送模式不仅能够改变自身的配送问题,还能为一些中小生鲜超市进行配送服务,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生鲜超市的进货成本,更加有助于对物流配送市场的开发。

其次,自营配送的方式是以生鲜连锁店为基础,对零售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进行整合,也就是说多个大小生鲜超市运用同一个配送中心的配送设备。例如,永辉连锁超市在生鲜配送中心,把生鲜产品的检验入库、仓储以及流通和加工联系在一起,然后再实行配送,这样不但能够大大地节约成本,还能对生鲜连锁超市的物流流程进行有效的整合,提升了物流车辆的有效利用率和产品储存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有效率。自营的配送方式可以在整体配送过程中保障蔬菜水果的保鲜盒冷藏,运输路线方式手段也更加专业,因此提升了产品供应市场的及时和准确性,配送更加安全,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7]

2. 2. 4 建立起生鲜产品质量控制安全保障体系

我国生鲜连锁超市的经营管理首先要对自己的产品质量有所保障,这是发展的根本。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上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建立起对生鲜产品质量进行安全管理的独立部门,并且设定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对生鲜连锁超市的所有农产品进行质量监察,严格控制每一种蔬菜,保证每一种农产品的安全。

其次,加强对生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设施的投入。与质量安全有关的设备有消毒和卫生用具,液体消毒剂以及冷藏制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的具体内容,同时加强生鲜产品的第三方检测机制。

最后,制定生鲜产品的检测制度。对连锁各个店铺的生鲜产品和供应商或其他门店运送的产品进行安全质量的把握,加大对安全指标的执行力度,注重对生鲜产品种植、运送等多个环节的管理。例如,种植链管理、温度链管理、防止交叉感染的管理以及储存管理等。

2. 2. 5 努力创建生鲜连锁品牌,提高社会的认可度

生鲜连锁超市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是特色经营的表现,也是避免被复制的方式。只有形成品牌,各个环节才能被强化,也才能让百姓更放心的购买。在我国生鲜连锁超市的品牌形象树立方面有以下几个工作需要考虑:

首先,提升生鲜产品在生产和经销方面的品牌意识。连锁企业可以培养出农产品种植的骨干精英深入到蔬菜水果水产的生产基地去做相应的指导,传授先进的技术,发挥土地优势和劳动力优势,提升产品生产者的品牌意识,让他们充分的了解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其次,对生鲜产品品牌进行合理筹划。生鲜连锁超市为了减少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创建品牌过程中的模糊性,因此一定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鲜的品牌进行战略筹划。在开发品牌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利用品牌包装的方式把初级生鲜产品中的特色产品进行包装。例如,富士苹果、寿光韭菜等转化成生鲜连锁超市的品牌商品。另一方面,把自产的生鲜产品和外包品牌结合在一起。例如,某大型生鲜连锁超市中就含有自有品牌的生鲜产品,如阿强蛋、阿强大米等。

综上所述,文章对我国生鲜连锁超市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给予生鲜连锁超市足够的建议,促进其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慧. 生鲜超市连锁经营的物流与供应链优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6(8):88-90.

[2]李智勇,林辉. 连锁生鲜超市的风险管理[J].物流科技,2014,28(9):87-89.

[3]施宏. 我国连锁超市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现状和国际比较分析[J].学术论坛,2012,35(11):153-155,159.

[4]李智勇,林辉,李伟,等. 基于Baumol-Wolfe法连锁生鲜超市配送中心的布局[J].物流科技,2011,28(7):19-23.

[5]郭娜. 以超市为零售终端的生鲜蔬菜流通渠道效率[J].中国流通经济,2013,27(1):17-21.

第4篇

今天通过我自身的努力,以及组织的信任,我非常荣幸的站在这个讲台上。站在这里想起许多过往在乡镇工作的经历以及在乡镇的所见所闻,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我百感交集的是我又来到农村的这片土壤,我思绪万千的是离开的短短时间里乡镇有了许多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两天我们由镇里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陪同到xx实地调研考察。在这两天的实地调研中对xx的实际情况有了一个大至的了解和初步的认识。xx镇在交通上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黔桂铁路、贵新高等级公路,210国道贯穿镇区南北;在气候上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发达;xx以布依、苗、水、瑶、满、汉等民族聚居为主,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民族文化内涵深厚。

在对调研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我注意到xx镇的农民人均收入在其他乡镇也是很排前几位的、并且小城镇化建设也是比较突出的乡镇。而这里的居住人口收入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收入主要来自于三部分,一部分来自于农业生产,一部分为周边工厂务工,还有一部分就是繁荣的集贸市场。在对D市其他的乡镇的了解中,xx的集贸市场及小商户也是最繁荣的。目前市场主要分布于在xx村等周边几个村组,有商户近200余家,有规模的超市2家,目前使用的农贸市场可容纳50余家,商户人均收入达1500元/月,这些都是其他乡镇难以达到的。

但调查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 商户比较聚集之地街心花园等地段,处于201国道以及高速公路出入口,是人员车辆比较集中的地段。在这一地段交通事故频发,给周边的商户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也制约了周边商贸的发展。

第二, 商户较多未形成规模,目前有规模的超市仅两家,其余各商家均散户经营,且占道经营现象时有发生,这样不利于发展,也不利于管理。限制了xx的小城镇建设,也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第三, 旧得到农贸市场地处xx镇镇中心,有商户50余家,但环境设施简陋,卫生条件极差,这样的农贸市场已远远不能满足群众需要,也影响城镇形象,也不利于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

第四, 新农贸市场2003年动工后因资金等各种原因一种未竣工,目前仅建成外部框架结构,这样既耗费土地资源,又影响周边环境美观。

我认为要目前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商户,禁止占道经营。将运营车辆停靠点移自相对人员不太集中的的地点。

第二, 发展大规模经营模式,引进一些比较大型的超市等,利用市里发展关上村统一外墙装修模式,争取项目资金,打造统一装修风格的经营示范一条街。建成集经营、旅游为一体的经贸一条街。

第三, 对旧的集贸市场进行改造,疏通下水道,休憩雨棚,加装如水池、垃圾桶等相应卫生设施,已解决目前脏、乱、差的现状。并安排专人负责集贸市场内的环境卫生治理。

第四, 对未竣工的新集贸市场聘请专家进行综合分析,适当缩小规模。并采取周边企业帮扶,和对旧农贸市场现有商户和周边群众集资后相应优先挑选商铺或优惠、减免商铺租金的方式促进新集贸市场的建成。已解决目前旧集贸市场不能满足xx镇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现状。

第5篇

(一)固守传统经营理念,缺乏市场感知力。作为陕西的第二人口大市,地少人多的现象不可避免,零散的土地和各自为战的经营模式,使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效应难以体现;长期形成的个体农业经营模式,使得农民只关心自家土地的农作物经营,不仅相对成本较高,而且对市场变化不敏感,收集的市场信息极为有限,其导致的结果是辛辛苦苦的种植,到头来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以及缺乏足够的市场应对之策,农产品大量积压,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减少,利益受损。这种只重视农产品种植,忽视农产品市场信息获取导致收入减少的状况,是渭南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农业名优产品少,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受历史传统及种植地域的影响,农产品品种单一、大路货比例较高,名优特色农产品相对较少,这是渭南农产品营销的基本状况。农产品二次加工比例低,附加值值低,基本是粗加工和简单包装就进行销售。缺乏基本的农产品标准化经营流程,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落后,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农产品市场形象不佳。农产品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农产品表面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

(三)农产品供需失衡,结构性矛盾突出。由于农产品自身种植的特点,其季节性的表现非常突出。渭南的特色农产品,例如苹果、酥梨、冬枣、花椒等,都是大面积种植,集中上市,而市场消化能力有限,本地储存条件差,储备能力不足,于是产生大量的积压,这几乎成为每年必然出现的现象。因此,扩大地方果库的储备能力,形成农产品的全年销售,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农产品营销体系散乱,交易方式落后。由于渭南的农业生产市场化水平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产品的市场交易主要在遍布于城乡各地的各类农贸市场里面开展和进行,受众较少,服务面狭窄,难以满足大规模的市场化交易的需要。县城及城乡结合部的农贸市场运作基本规范,农村的集贸市场就只能用“散”、“乱”、“挤”、“脏”来形容了,大多是按习惯节日自发形成农村集市,在销售、监管、质量、卫生、治安等方面均存在较多的问题,要想形成完整通常的信息流和物流,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以上这些都对农产品的销售产生直接的影响。

(五)信息获取渠道单一,难以把握农产品市场走势。信息是决策的依据。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农民获取信息主要依赖于以往的生产经验、周边市场价格以及农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大部分农户不去研究农产品的来年市场走势及发展趋势。另外,政府的有关部门虽然也定期相关农产品的市场信息,但完成之后就万事大吉,至于如何与农户的经营对接,则无法落到实处,于是就出现了农产品产、供、销和市场需求的脱节,经营风险进一步提高。

二、提升渭南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营销策略

(一)树立渭南农产品品牌观念,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产品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基础,要提升渭南农产品是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强化品牌理念,增强品牌意识,高度重视农产品经营中的品牌维护,认识农产品品牌的重大价值和战略价值;其次,加强农产品的质量管理,实行和推广农产品绿色认证制度,强化农产品种植过程中的市场监管,实行农产品的品质追溯制度;第三,结合渭南的自然资源的实际状况,精选“名、优、特”产品,重点扶持,积极推广,走精品农产品推广战略;第四,开发新的农产品,形成完整的农产品营销产业链;第五,重视农产品的二次加工,在延长产业链的同时,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最后,利用多种机会,例如农博会,加大渭南农产品的宣传力度,提升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完善渭南农产品销售渠道,重视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农贸市场重新规划和布局,增大农贸市场的辐射面。二是集中农户数量和规模,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组织。三是高度重视网络技术的发展,构建渭南农产品的电商平台。

(三)以市场供求为依据,形成有竞争力的价格体系。价格是买卖双方最关心的问题,它关系到双方的切身利益。在渭南农产品市场中,除按国家规定对特定的农产品,如粮食、棉花等实行最低保护价之外,其他的农产品都完全放开,其价格由市场供求及市场竞争来决定。因此,除了政府引导之外,渭南的农产品要根据市场行情,走高、中、低的价格线路。其中,精品农产品走高价格路线,主要是树立品牌和提升市场的影响力;一般农产品价格随市场调整,努力扩大市场的销售量;低端农产品低价出售,必要时淘汰出市场。

第6篇

男,河北保定人,农业经济管理学博士,南京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产品流通。2010.01-2011.01在新西兰梅西大学做访问学者,2012.10-2013.02在日本九州大学做访问学者,联合开展国际农产品流通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在《British Food Journal》和《农业经济问题》等SCI和CSSCI期刊10篇。

导读:平价菜店的兴起对解决民生问题、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有重大意义。在阐述其兴起历程及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平价菜店经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规模小、利润低、抗风险能力弱、运营成本高、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市场影响力不够、运输成本偏高等,并从加强政府引导扶持和转变经营模式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蔬菜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研究”(12CJY05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我国蔬菜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形成的成因及优化策略研究”(10YJZ-790290)

彭青,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0

项朝阳,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收稿日期:2013-11-14

平价菜店是以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形式销售各种蔬菜以及群众生活所需的农副产品的菜店。一方面,它在不以挤垮其他经营者为目的的前提下,通过建立直接从菜地到终端消费者的新型蔬菜流通体系,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来降低菜价;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扶持、合理定价,产生“鲶鱼效应”来抑制虚高的蔬菜价格。平价菜店主要包括自建直营店、发展加盟店、配备流动销售车三种形式。政府规定,平价菜店每天供应的蔬菜种类不应少于15种,实行明码标价,并且价格必须低于市场平均价格15%以上,且重大节日不能跟风涨价,市场出现波动时价格也不能大起大落。

平价菜店最早起源于新加坡,目前平价菜店在该国已经占有50%的市场份额。早在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就建立了第一家平价超市,通过多渠道组织货源、连锁经营、经营自有品牌、建立生产基地等措施,将农产品直接输送到平价超市销售,一些生活必需品多年都不涨价,而这些平价超市也成为了新加坡最大的零售商。在我国,蔬菜作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在千家万户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蔬菜的价格也就成为居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是,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特别是蔬菜的价格经常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价格大涨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价格大跌又会使得农民卖菜难、损失严重。针对这种“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现象,有学者认为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以及市场供需的变化,会向市场传递错误信息,误导农民的生产预期,使得资源配置不合理,从而导致新一轮的价格波动[1]。谢利[2]从市场流通性出发,认为由于我国农副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农产品从田间到消费者过程中,因中间环节层层加价,加上种子、肥料、成品油价格上涨,使得农民的经营成本不断提高,农产品价格也就不断提高,而农民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又是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既缺乏抗风险能力,又缺少议价权,在天气变化以及其他因素影响下,农产品暴涨暴跌也就在所难免。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同时响应近年来大力推进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制改革,鼓励创建平价菜店。随着政府的大力推广,平价菜店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平价菜店首先在我国大城市里出现,截至2011年底,广东省各类平价菜店已超过1 500家,江苏省有各类平价菜店810家,浙江、江苏、四川、吉林、湖北、上海、天津等地都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平价菜店。随着平价菜店的兴起,一些中小城市也相继出现了平价菜店,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保持。

1 平价菜店的作用

1.1 减轻居民的生活负担

平价菜店对居民生活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蔬菜价格比市场平均价格低15%以上,并且不会因为市场价格的波动跟风涨价,居民的“菜篮子”变轻了。据调查,江苏省某平价菜店附近的居民全家买菜平均每年支出比以前少200~300元[3]。

1.2 平抑市场物价,促进社会稳定

近年来,蔬菜价格波动较大,经常出现大涨大跌的情况。当物价上涨时,因为政府的扶持与补贴,平价菜店的菜价不会跟着市场价格上升而上升,从而使消费者选择平价菜店,直接导致其他农贸市场的消费者减少,最终使得农贸市场的蔬菜价格下降。因此,平价菜店可以很好地平抑菜价,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1.3 开创新的农产品流通模式

平价菜店采用的是类似于“农超对接”的新型运营模式,即农产品直接从生产基地到达平价菜店,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基地―经纪人―物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居民”的运营模式,省去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从而降低了农产品的成本,让平价菜店的价格优势在市场上更加凸显,让平价菜店发展得更稳,走得更远。

1.4 加速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提高农民收入

在我国,很多农户受到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都以各自生产为主,而且经营规模小,对市场的信息了解不够全面,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容易给农户传达错误的信息,导致盲目生产,对农户造成损失。平价菜店采用的是类似于“农超对接”的经营模式,能够正确合理地引导农户进行规模化、特色化种植。因此,平价菜店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提高了农民收入。

2 平价菜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7篇

一、党组重视,全面安排部署。今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胜之年,也是建立“长效长治”工作机制之年。我局及时学习上级扫黑除恶文件和会议精神,上下一盘棋,认真分析研判新形势下本系统涉黑犯罪的规律特点,聚焦长效长治,以综合治理推动整改到位,聚焦基层基础,固本强基,快速落实。

二、强化宣传,广泛发动群众参与。2021年疫情之战中,我局把疫情防控和扫黑除恶紧密结合起来。全局5个疫情联防联控社区检查点的一线防控干部在疫情防控宣传中,不忘扫黑除恶工作。采取发放宣传单、口头告知等多种方式告知住户,抗击疫情牢记扫黑除恶。同时,我局还要求区农贸市场、沿街店铺、餐饮店的LED 屏不定时滚动播放“扫黑除恶”相关宣传标语,确保宣传全覆盖。

三、积极摸排,多方位梳理问题。我局自始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不留死角” 的线索摸排反馈机制,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开展涉黑涉恶问题摸排。特别突出对重点领域,如市霸、行霸和暴力传销等领域摸排。并且,着重梳理此领域、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彻底铲除“市霸”、“行霸”“暴力传销”等新型犯罪滋生的土壤。同时,我局结合自身职责,对扫黑除恶“三书一函”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梳理,形成统一台账,列出问题清单,完成分析报告。

第8篇

近年来,##县依托文化旅游主导产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产业成带、基地成片、品牌成型”的发展格局。下步,必须突出抓好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拓宽销售渠道三大环节,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抓好基地建设,发展主导产业

适应市场需求,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创出品牌,形成规模,打造农业产业集群,使主导产业发展呈现规模化和区域化效应,形成比较稳定的、区域化的生产基地。一是优化基地布局,实施区域化开发。按照合理布局、区域调整的原则,围绕龙头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和连片开发建基地。突出扶持发展好烤烟、水果、畜牧、药材、蔬菜等系列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切实抓好以新场、茨岩、廖家桥为中心的优质杂交水稻基地,以千工坪等乡镇为中心的玉米高产示范片,以腊尔山、禾库为中心的高山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基地,以水田乡、千工坪乡、沱江镇为中心的中、低海拔蔬菜基地,以腊尔山、阿拉、两林、禾库等乡镇为中心的烟叶种植基地,以吉信镇为中心的生姜特色蔬菜基地建设,以廖家桥、水田为中心的水果基地建设。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有效带动农民大规模生产,从而形成区域化发展、专业化生产群体优势,逐步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培育主导产业,实行规模化经营。围绕龙头企业和市场需求建设发展主导产业基地,培育以水果、蔬菜、烟叶、养殖为主的优势产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产业分布、产品销售和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模式,通过优势资源的转移和优化品种结构,创品牌、上特色、出精品、增效益,增强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提高规模效益。大力实施“334”工程,即完成水果品改提质3万亩,季节蔬菜3万亩,烟叶种植4万亩。继续深入抓好裕恒、山都、松桂坊、镜瑞等生猪养殖场,茶田塘坳养羊场,阿拉宜都养鸡场以及国家级巫陵牛(湘西牛)遗传资源保护区建设。三是提升发展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按照“统一、简化、协调、选优”原则,通过制订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抓好农产品质量保障、消费保障安全体系,狠抓技术、检测、监管、培训“四大体系”建设主线,把标准化注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通过抓源头制定生产标准,抓培训落实操作规程抓检测严格市场准入,抓监管严禁高毒高残留及有毒农资使用,实现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规范化,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业大户等率先实施标准化生产,示范带动,由点及面,逐步推进,最终实现生产基地化和基地标准化。

二、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群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一是加大扶持引导力度。按照“扶大、扶强、扶优”原则,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强化服务和行政执法,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努力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政务环境。在金融、税收、财政等方面不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对具有一定规模、成长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在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用地等方面,优先安排,重点保证。重点扶持__传说食品有限公司、水果市场等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培育和发展1-2家畜牧产品加工企业,打响__特色品牌。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开展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的联姻活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技术推广部门明确科技攻关重点,优先研究开发一批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率,扩大先进技术的覆盖面。依靠科技改造、发展一批传统加工业,增强传统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能力,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引进新品种、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开展面向基地和农户的技术推广。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组建自己的研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企业或企业集团。三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帮助企业转变观念,树立现代营销理念,从被动适应市场、服从市场转到主动对接市场、服务市场上来。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开拓国内外市场。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法,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备类展销、展示、洽谈会,广泛宣传、展示名牌产品,扩大农产品知名度,创建知名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引导支持__传说责任有限公司、果果三农、松桂坊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发展。主动与外部大企业、大集团进行投资联合,甘当它们的生产基地和第一车间,通过挂靠形式,使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积极对接老爹公司、湘泉制药等企业,抓好猕猴桃、杜仲、蔬菜、油茶、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在全县范围内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带、产业板块的农业区域结构模式,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

三、拓宽销售渠道,激活产品流通

第9篇

一、加大聚集力度,核心商圈基本形成

随着益阳大厦的整体开发的提速和滨江财富城的竣工开业,以商业样板街为中轴的核心商圈基本形成,特别是去年底华天酒店集团签约整体开发益阳大厦以后,今年一季度基本完成了权证过户、摘牌等程序,即将进入施工建设期,区不日将拥有一家“国家队”的四星级酒店,这为提升整体形象,加速物流聚集,吸引外来投资提供了保障。

二、加大整合力度,壮大专业市场

按照市场规划布局“一三九”思想,加大了对市场整合力度。“一”是规划建设好洞调湖农产品物流中心,已着手该中心概念性强规编制,“三”是改造扩容提质大桥、马良和学门口农贸市场,大桥市场已投入100万进行改造,随着金花湖路的拉通和停车场的新建,将彻底改变大桥集贸市场“脏、乱、差”现象;学门口农贸市场西边征地4.05亩,扩建2500平方米,已开工兴建。“九”是规划建设将军庙、金花苑、东门口、致富路、五里堆、长春路、贺家桥、精锐、桥北等到九个菜市场,这九个市场要按照社区菜市场的管理要求,实现规范化管理。利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完善公司+基地+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培育我区产业化龙头产业。

三、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

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只零售总额5.6亿元,同比增长18%,得益于完善了城乡商贸流通网络。一是大力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此工程带动了农村消费1015万元,不仅让农民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也享受到了购物的便捷和实惠;二是加大了对“家电下乡”的推广力度,一季度销售家电下乡产品5373台,同比增加606%,实现家电下乡销售总额1031万元,同比增加750%;三是限额以上企业及个体经营户销售增比加快,受春节影响,各行业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住宿餐饮业增长更快;

四、加大监督力度,维护流通秩序

确保了各市场、商场、娱乐场所的安全,一是加大了对上市家禽家畜的疫情监管,完善了生猪安全屠宰,强化对集贸市场、餐饮业和超市生鲜食品的管理;二是加强酒类市场督查,严格了酒类经营企业《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和朔源制度;三是强化了成品油市场管理,组织开展了关于改善和新增成品油加油站的调研;四是进一步完善了城乡生活必须和重点流通企业监测预报体系,及时上报有关监测信息资料,为科学预测市场动态,落实应急预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牵头市场创卫,开展“创工美家园”活动

制订了市场创卫达标实施方案,一季度加大了对民富商贸城、大桥集贸市场、天成菜市场和学门口集贸市场的市场整治和创卫工作,顺利地通过了3月底的暗查和明检,建立创卫工作长效机制,力年全年40%的市场创卫达标,达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

六、开展“创‘五型’班子”,作风建设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