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健康教育诊断步骤

时间:2023-10-07 15:57:33

导语:在健康教育诊断步骤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健康教育诊断步骤

第1篇

关键词:护理程序;乳腺癌术后;功能康复;健康教育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7∽68岁,平均(48.13±3.26)岁,均诊断为乳腺癌。手术方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5例,乳腺癌根治术15例。职业:农民35例,工人14例,专业技术及行政人员11例。文化程度:文盲9例,小学6例,初中16例,高中及中专21例,大专及以上8例。

1.2方法

1.2.1评估 通过问卷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了解患者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

1.2.1.1评估患者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和程度

根据乳腺癌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乳腺癌相关知识调查问卷。根据患者对项目及其内容认知多少,将认知程度分为:初级认知(仅知道0~2项的部分内容),中级认知(知道3∽6项的部分内容),深度认知(知道7~10项的具体内容)。

1.2.1.2评估患者接受教育的能力 下列因素影响患者接受知识的能力,甚至产生不配合的情况:文化程度低者;老年患者;社会背景;自身性格。对疾病心理承受能力差者,常常因恐惧等因素,对学习缺乏积极性。

1.2.2诊断 其常见的诊断有①焦虑。与对乳腺癌的恐惧、切除后的担心有关。②自我行象紊乱。与术后缺失、瘢痕形成影响患者的形体美及婚姻质量有关。③躯体活动障碍[1]。手臂活动困难,与淋巴性水肿、神经或肌肉损伤及疼痛有关。④知识缺乏。不了解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知识,在今后生活方式方面存在焦虑者50例。存在躯体活动障碍者52例。对乳腺癌手术预后及并发症知识缺乏者54例。

1.2.3计划

1.2.3.1确定目标 护士与患者共同参与,让患者了解手术的方式及预后,学会术后患肢康复、自我护理的技巧。

1.2.3.2选择内容 遵循健康教育内容应具有针对性、重点突出、具体的原则。分4个阶段进行教育,即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及门诊随访指导,帮助患者和家属获得术后患肢功能康复锻炼方面的知识、方法和技能。

1.2.3.3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 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对知识的需求、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选择适当的健康教育方法。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者,接受能力强,对健康教育的要求强烈,除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外,还进一步向患者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其前因后果,并告知为什么要这样做[2]。而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接受能力差,均已示范教育为主,口头教育、宣传手册为辅,让其知道"该怎么做",使患者能有效地配合术后患肢功能锻炼。

1.2.4实施(分阶段进行) 锻炼方法为:①术后3d内的练习。术后取平卧位,将患侧上肢功能位,肩关节外展60°,肘关节自由放置,以枕头支撑前臂和手,使其比前胸臂稍高,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同时保持患侧肩关节制动,患侧上肢用三角巾悬固,并软垫枕支撑,使肩关节内缩。②练习手指屈伸。由拇指开始依次屈伸行握拳、腕关节回转。③术后3~5d患侧上肢轻度外展,有限制地做肘部屈伸运动、前臂摆动。④术后7~10d练习肩关节运动,逐步将患肢抬高,用患侧手摸同侧耳朵,对侧肩部,然后上举过头,摸对侧耳朵,上肢上下左右摆动。⑤术后10d,逐步增加肩关节外展活动,患肢可以肩为轴心做旋前、旋后外展周转全关节活动,最终达到患肢手掌越过头顶,尽可能摸到对侧耳朵及至自行梳头,鼓励患者用患肢做自我照顾活动:如进食、进食、洗脸等[3]。⑥术后第14d,做抬肩运动,健侧握患侧手腕至腹前,抬高至胸前平屈尽力前伸。15d后练习患侧手掌至颈后,开始时低头位,逐渐抬头挺胸位。这样循序渐进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减少瘢痕挛缩,从而提高以后的生活质量。

2结果

知识目标:90%的患者或家属能复述有关疾病及功能锻炼方面的知识,10%的患者能复述其中的部分内容。技能目标:出院时85%的患者能正确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其余15%能说出操作要点,96%的患者能做到生活基本自理,4%的患者不愿意自己做或因为体质较弱由家属完成。态度目标:患者及家属情绪稳定,表示对将来生活有信心,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

3体会

乳腺癌术后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淋巴回流和血液循环,预防瘢痕挛缩引起的患肢功能障碍。功能锻炼是乳腺癌术后进行健康教育的重点。健康教育做得好坏与护理质量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呈正相关。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能使教育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确保健康教育质量的提高。培养了护士运用科学的工作程序进行工作的习惯,充分发挥了护理专业的特长,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健康教育取得了患者的充分信任,密切了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石美鑫,张延龄.现代外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2篇

摘 要 目的:研究应用三步骤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和管理的临床和社会效果。方法:将126例哮喘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取急性治疗、健康教育、长期随访控制的三步骤方法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并对两组的住院人次、急性发作人次和发作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48例患者中,住院5人次(10.4%),急性发作17人次(35.4%),对照组78例患者中,住院36人次(46.2%),急性发作65人次(83.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治疗人次与发作人次均有明显下降,P值均

关键词 哮喘 急性治疗 健康教育 随访

支气管哮喘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近年来世界各国哮喘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GINA)提出了哮喘分级及阶梯式治疗方案[1]。随着GINA方案在全球范围内的宣传和实施,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尽管GINA方案和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相应颁布使医患双方在哮喘的管理方面都有更统一的标准进行参照,也使哮喘的规范化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离目标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2000年ISIS公司在亚太地区进行的哮喘现状研究(AIRIAP)的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3],在亚太地区采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患者的比例9%,而在中国仅6%。而新近完成的一项近年来我国几个大城市进行的哮喘防治现状调查结果也不尽如人意[4,5],基层医院的防治现状更是可想而知。2004年以来,依照GINA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地的工作实际情况,采取急性治疗、健康教育、长期随访控制的三步骤方法对哮喘病人进行治疗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和社会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哮喘患者126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2003年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哮喘诊断标准[2]。其中男67例,女59例;年龄15~68岁,平均41±12岁。

方法:第1步,由于我院未设哮喘专科门诊,因此病例来源多为急性发作患者,首先给予抗炎平喘治疗等措施控制病情。对于初治患者要考虑诊断是否明确,必要时给予肺功能+支气管舒张/激发试验确诊。第2步,对于诊断明确,病情又基本控制的患者,开始进行健康教育,其对象应包括患者及家属,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内容主要包括哮喘基本知识,规范治疗后能达到的目标,纠正错误观念,增强控制疾病信心。第3步,有意愿进行规范治疗的患者开始规范指导,内容包括疾病评估、药物选择、指导用药方法,教授自我监测方法(记哮喘日记,测PEF值,生活指导等),并进行长期随访。经过上述指导,能够规范应用吸入药物治疗的患者列入治疗组48例,其他78例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规范应用吸入药物治疗列入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中9例患者拒绝使用峰速仪监测PEF值,但能规范应用吸入药物被列入治疗组。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超过1年。1年后统计患者住院次数,发作次数(指需要在诊所或急诊治疗但未住院)及程度。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结 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治疗人次与发作人次均有明显下降,P值均

讨 论

2006年GINA方案提出完全控制哮喘的标准:①白天无症状(或每周症状≤2次);②日常活动不受限制,包括运动不受限制;③没有夜间哮喘和因哮喘发作而憋醒;④平时不需要使用缓解症状的药物(或每周用药次数≤2次);⑤肺功能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⑥无哮喘急性加重。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制定成功的哮喘管理目标是根据GINA2006基础上确立的。根据一项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GOAL)发现[6],按照指南进行分级和维持治疗,在1年的研究期间,近80%的哮喘患者可以达到完全控制。实践证明,如果切实执行GINA和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哮喘,达到GINA提出的治疗目标。然而,我国的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管理现状离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在多年的医疗实践中体会到,实现成功的哮喘管理目标首先作为呼吸科医师必需对GINA和《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并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实施规范化管理。GINA也认为,医生不仅要拥有哮喘的“治疗指南”,而且应根据当地情况,使用并调整“指南”。另外,让患者了解GINA中的相关内容,加强医患沟通,进行广泛的哮喘防治知识宣传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本项研究过程中。我们认为3个步骤中第1步急性治疗是相对容易达到的,期间我们首先要考虑诊断是否明确,对于可疑患者予胸部X线片或CT等检查以排除其他需要与哮喘相鉴别的疾病,同时予肺功能+支气管舒张/激发试验确诊,对于部分患者可予过敏源检测,为以后的生活指导提供依据。第2步健康教育是最关键也是承上启下的一步,我们开始曾以为健康教育应该能让绝大多数患者接受,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我们体会到,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接受。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目前社会上各种所谓治疗哮喘的方法比较混乱,媒体对GINA和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宣传较少,许多患者对自己的严重程度往往低估,规范控制哮喘的各种吸入药物价格在开始时相对较高。对一些开始不接受的患者,我们在其每次急性加重或住院时反复进行健康教育,告知长期规范治疗后由于减少了看急诊和住院的次数会减少长期的医疗支出。因此,义务人员要具备耐心细致的工作热情,与患者建立伙伴式的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采用三位一体支气管哮喘教育管理模式对哮喘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和社会效果[7],获得2009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并被卫生部确定为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笔者曾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进修学习,对三位一体支气管哮喘教育管理模式有切身体会,并从中积累了最有效的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管理经验。第3步长期随访控制其内容较多,需要长期坚持,是最难达到的。我们接触到的许多基层患者曾应用过各种方法,其中相当一部分长期或频繁使用口服或静脉应用激素治疗,存在激素依赖情况,还有部分患者因长期患病,经济上比较拮据,常因为病情好转自行停药,陷入控制,停药,复发,再控制的恶性循环中。同时,我们还发现一些已经进行吸入药物治疗的患者用药方法不规范,这也是病情控制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协和医院崔姝梅等曾对没有经过医生规范指导的189例哮喘患者吸入激素方法进行调查[8],结果显示只有15%使用方法完全正确。我们也发现,即使经过医生规范指导,仍有部分患者不能正确掌握吸入方法,并且与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等因素相关。还有部分患者控制效果差是由于常自己调整用药剂量而不及时复诊造成的。

参考文献

1 GINA Pocket 2006.Guidelines: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December 2006.http:///Guidelineitem.asp??l1=2&l2=1&intId=60.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11):132-138.

3 Rabe KF,Vermeire PA,Soriano JB,et al.Clinical management of asthma in 1999:the Asthnm InsiShts and Reality in Europe(AIRE) study.ERJ,2000,16:802-807.

4 林江涛,何权瀛,姚婉贞,等.北京市城区哮喘患者的控制现状及疾病认知程度的调查[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07,1(1):21-24.

5 汤葳,万欢英,黄绍光,等.上海地区2004年度哮喘患者问卷调查报告[J].临床内科杂志,2006,23(2):110-112.

6 Bateman ED,Boushey HA,Bousquet J,et al.Can guidelinedefined asthma control be achieved? The Gaining Optimal Asthma Control Study.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4,170:836-844.

第3篇

1 早期准确诊断与治疗方法

1.1 早期诊断 尽管青光眼病是一种顽固性致盲疾病,但还是可以治疗的,良好的治疗效果有赖于对青光眼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1],因为只有及早发现、及早就诊,才能阻断对视神经进一步的损害,而大大推迟青光眼病的进展,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1.1.1 病史叙述要清楚 如视物模糊、眼球胀痛出现的时间和经过有无诱因,是否伴有虹视、恶心;是否有家族史;是否在其他医院就诊;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是否用药,用药后的病情变化;以往视力如何;是否戴眼镜,戴镜视力是多少;是否有外伤、手术史;是否有糖尿病、心血管病等。这样才有助于医生理清头绪,抓住重点,节省时间,做更有针对性地检查。

1.1.2 充分信任医生,积极配合检查 青光眼的确诊需要一系列检查结果的支持,而完成这些检查比较繁琐费时,初查有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应认真、耐心地听说明、看示教,这样才能较迅速、准确地完成各项检查,使检查结果更可靠。例如:连续多日测眼压、每日多次测眼压或24 h眼压监测,眼压1次不正常均不能确诊或排除青光眼。再如:前房角镜的检查对青光眼诊断及分型很有意义,检查时应保持身体安稳,头位不要移动,按医生要求转动眼球,以全面了解前房角情况等。

1.1.3 妥善保管病历及检查报告医疗文件 对已诊断的病历或检查报告应妥善保存好,这对复查以及其他医生诊疗具有参考价值,也有助于医生进行跟踪随访,判断病情变化,调整用药及制订适宜的治疗方案。

1.2 治疗方法 青光眼的治疗有药物、激光、手术三种方法。主要治疗措施是应用药物降低眼压后施行手术[1]。选择什么方法治疗,应仔细倾听医生的意见,再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出决定。

1.2.1 正确使用抗青光眼药物 几乎所有的青光眼患者都要使用青光眼药物,正确、合理使用青光眼药物是控制青光眼的重要环节之一[1]:(1)患者要按医嘱用药,切不可漏用、随意用,更不能加用其他药物,以免误导产生不良后果,使医生找到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一般说来,抗青光眼药首选一种针对性强的试用,如控制眼压满意维持使用,反之,加用和另选一种药物仍无效,应选择激光或手术治疗。(2)选择抗青光眼药物时以最少药量,产生最好效果,毒副作用最低为原则,不要盲目开“好药”,用药前应向医生说明是否有心血管、肝、肾疾病和结石病等。

1.2.2 激光治疗 此疗法需要专用设备,治疗前应配合医生做好相关检查,按医嘱用药;治疗时应盯好固视灯,保持眼位稳定,尽力避免眼球突然转动,以防激光误伤非靶眼组织;治疗后按医嘱测量眼压及眼部检查[1]。

1.2.3 手术方法 抗青光眼手术是在眼球上进行,其目的是沟通前后房,解除瞳孔阻滞或使房水经特别通道(人造通道)流向眼外,达到降低眼压目的[1]。主要方法有两种:(1)小梁切除术是抗青光眼手术中最常用术式。方法:滤过过强者采用巩膜瓣加固缝合;结膜切口渗透者采用结膜修补术;脉络膜脱离者采用脉络膜上腔放液、前房注水等[2]。(2)采用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效果良好。方法:术前30 min常规散瞳。表麻或球后麻醉,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宽3.2 mm,撕囊镊作环形撕囊,直径约5 mm,不超过6 mm,囊袋内原位拦截劈裂法对晶状体核行超声乳化吸除,囊袋内植入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体。术后常规给予典必殊眼液点眼,对于有虹膜渗出病例给予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 mg,同时用美多丽散瞳[3]。

2 针对住院患者及家属有计划、有目的实施健康教育

2.1 入院后健康教育 (1)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观察患者面目表情,指导病人自我调整心态,使之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绪激动,有效预防青光眼急性发作;(2)询问患者睡眠情况,主动介绍睡眠法,预防患者由于睡眠较差导致眼压过高;(3)告之患者不宜暴饮,一般一次引水量最好不超过300 ml,以免由于大量饮水使房水形成过多而致眼压升高[4];(4)不在光线过暗地方停留过久;(5)衣领、腰带不宜系结过紧,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减少由于颈静脉回流受阻,致房水循环障碍引起眼压升高。

2.2 术前健康教育 (1)通过图片讲解,发放健康教育知识手册、宣传折页、健康教育处方等大众传播材料,让患者及家属初步了解青光眼病因、病理以及为什么要实行手术治疗;(2)讲解手术基本步骤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3)讲解术前剪睫毛的必要性,并于手术前一日下午实施;(4)聘请已手术成功的患者与之交谈,以消除恐惧心理[4]。

2.3 术后健康教育 (1)术后24 h伤口疼痛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服用止痛剂可以缓解,如不能或术后2~3天又出现剧烈眼部疼痛应立即报告医生;(2)术后包扎双眼卧床休息1~2天,避免过多剧烈运动;(3)宜进易消化、清淡、营养丰富的食品,以保证营养物质供给,提高组织修复力;(4)多吃水果等富含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5)不宜吃骨头等需力嚼食物,不宜吸烟、喝酒,禁饮浓茶、辛辣等食品,以免引起呛咳和牵拉伤口,导致伤口出血[4]。

2.4 出院时健康教育 患者出院时反复讲解注意事项:(1)保持乐观,避免情绪激动;(2)饮水少量多次;(3)工作、学习环境不宜过暗,不宜过度用眼及从事夜间工作和特殊职业;(4)生活规律,劳逸适度,保证睡眠;(5)坚持按摩眼球,坚持按时吃药;(6)定期门诊复查,出现眼痛、眼胀及时复诊等[4]。并发放“青光眼病人健康教育卡”,在眼部疾患允许情况下将健康教育传播材料发至患者手中,满足他们对青光眼病防治科普知识的需求。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不仅医治了众多青光眼病患者,为其减轻了痛苦,而且能够充分利用人际与大众传播方式,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密切了医患关系。我院青光眼病区始终以住院患者及家属为干预对象,医护人员在整体化护理进程中根据不同人群、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有效促进病人康复,取得显著成果,达到了提高病人生命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育良,高玉萍.眼病调养与护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70-77.

2 王成利.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中华眼耳鼻喉科杂志,2005,2(1):32.

第4篇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向病人以至健康人群传授医学保健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种护理活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正在向更深的层次展开,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临床实践中,针对不同住院病人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教育内容

1.1 健康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主要是护士要从收集到的护理资料中认真寻找护理问题,针对护理问题确定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如一例胫腓骨骨折病人,我们在与其交谈中发现她情绪低落、不思饮食、睡眠欠佳等,我们要进行健康教育时,将这些问题视为重点,耐心给病人解释,要有良好的心态,增加营养、保证睡眠,为手术创造条件,并经常关心与其交谈。

1.2 简明扼要,使健康教育具有可操作性,一般对疾病的发生机理及治疗方案等病人不易感知的内容少讲,对发病原因、发现及注意事项等,确实需要病人了解配合的内容,则要详细讲解,以引起病人的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主动改变过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2 教育方法

2.1 循序渐进,打破陌生感逐步引入正题,进行健康教育前,可先和病人拉家常或简单地询问生活起居,等病人注意力全部转移到护士身上时,即可进行健康教育,语言朴素、简练,使病人易于接受护士的建议和指导,也便于记住。

2.2 教育内容不能过多,要分次讲解,特别是对儿童或老年人,平均每次讲2~4点内容,为增强病人的记忆,每次指导限于1~2个步骤,如每次功能锻炼的时间与次数等。

2.3 采用小组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对有相同的健康问题和需要的病人将其组织在一起,对相关知识和技巧,掌握的方法、行为进行示范教育,如正确牵引,纵轴翻身,术后功能锻炼方法等,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的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者,给予正确的个别指导。

3 根据病人不同特点,选择沟通

3.1 文化层次高适应能力强的病人,医务人员应积极地向他们介绍医院的工作时间、生活环境、各种管理制度以及病人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心中有数,积极配合。文化低适应能力差的老人、小孩及农村病人,除耐心指导饮食休息,帮助整理室内卫生和床上用物、代购生活用品等活动外,应主动向病人介绍自己的有关情况,如姓名、职务、办公地点、上下班规律,使病人有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对这类病人护士一定要不厌其烦地耐心地说教。

第5篇

关键词 护理 健康教育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2-0009-04

Research progress of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model of our country

LU Jiayun, LIU Weiqun, TANG Peifeng

(Zhoupu Hospital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1318, China)

ABSTRACT Health education is an activity which is planned, organized and systemized to promote people to adopt automatically the healthy behavior and life style so as to prevent diseases and promote health. In recent years, the health education model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had new development and have been confirmed in practic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new models of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educational model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或集体掌握卫生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健康活动过程,其目的就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2]。为保障健康教育的效果,国内外研究者们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发展了健康教育新模式,以期优化健康教育效果,这些方法均在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肯定。

1 国内现行的健康教育模式

1.1 全程教育模式

全程教育模式是从患者入院、住院到院外随访一体化的过程,确保了治疗、护理的连续性,有利于行为改变的坚持和疾病的长期控制。马静[3]在保证糖尿病基本治疗的基础上,特别重视对患者的全程化健康教育:从患者确诊后首次治疗的系统化健康教育到针对性个体化教育,从院内教育延伸到院外教育。通过组建专职健康教育小组,编撰健康教育资料,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路径,采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灵活实施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是具有计划性、预见性、针对性、时限性及可视性的干预措施,不仅有利于患者疾病防治和相关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还增进了医患沟通,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减少了医疗费用。有研究者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在健康宣教后15 d及45 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值下降明显,对减轻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况有明显效果[4]。

随着优质护理的不断深入及拓展,更强调连续性的护理,目前在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开展的三甲医院联合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属地居民进行联合健康教育,是探索政府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新形势下健康教育的一种新模式。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加强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保障资金投入等多项策略,必将对持久实施联合健康教育起到积极作用,从而一定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要[5]。

1.2 护理程序模式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逻辑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及工作方法,它既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也适用于健康教育。护理程序在医院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是一种以促进人的心身健康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连贯的、有计划的、有评估的系统教育活动的过程,应用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以促进心身健康[6]。潘爱春等[7]对癌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护理程序模式进行健康宣教,不仅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李瑞萍等[8]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运用持续循环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这5个步骤,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自我护理能力,增强了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

1.3 知信行模式

WHO在《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报告》中指出:健康教育关系到人们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健康教育致力于引导人们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是一种连接知识和行为之间的教育过程[9]。“知信行”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形成积极、正确的健康信念与态度的基础,而正确的健康信念与态度则是改变行为的动力。陈雄[10]应用知信行理论,以“糖尿病俱乐部”为载体进行健康教育,使多数患者了解了糖尿病的发病特点和自身的病情,树立了信心,有效地改变了不良生活行为,积极配合治疗,明显改善了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在另一研究中,薛黎明等[11]运用知信行调查问卷了解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知识缺陷,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以凯尔曼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为指导,定期组织患者分小组进行讨论,促进其边缘信念向中心信念转变,建立稳定的健康信念,从而有效地帮助患者树立健康信念,转变不良生活习惯,促进健康行为形成,最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知信行健康教育理论模式,通常以树立积极、正确的健康信念与态度为基础,进而达到改变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其中要经过许多不同的层次,是一个既复杂又困难的过程,也为护理人员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1.4 整合式健康教育模式

整合式健康教育模式(KTH)是指将知信行模式(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 KABP)、跨理论模式(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和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 HBM)整合在一起。方艳春[12]运用KTH整合式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分阶段、有步骤、有重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采用集体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集体讲座,经验交流的方式)结合个体化健康教育(即“缺什么补什么”,因人而异地采用针对性的访谈模式)提升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危险因素、症状、治疗、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同时研究者发现KTH整合式健康教育也能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依从行为,从而使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并趋于平稳,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1.5 戴明环(PDCA)质量管理模式

PDCA循环是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的,已经成为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其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是以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程序组成管理循环,该循环实际上是一个小螺旋,每次循环都将起点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魏绍辉[13]运用PDCA循环法,为患者每两周进行1次健康教育并开具健康教育处方,期间采用电话、上门随访等方式督促患者执行;对患者执行较好的行为给予鼓励,对未按照要求执行的行为及存在的健康问题作为下周循环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使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植入式静脉输注港发展初期,由于护士没有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注意事项及患者自护的效果不佳。苏晓静等[14]运用PDCA循环实施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及时处理各种问题,应用针对性的宣教内容及方法,使输液港的健康教育循环有了很大的进步,提高了患者的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

由于PDCA循环的研究过程工作量大,研究病例也相对较少,在运用过程中还需要护理管理者及其他各方面的支持。

1.6 临床路径模式

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生、护士或其他工作人员,对于一个特定的诊断或程序,在最适当的时间所采取的经过最佳排序的措施[15]。有研究通过应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表,指导护士按照计划和时间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有序的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疾病控制和自我护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不良生活行为,从而提高透析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满意度[16]。祝晓容[17]认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提高产妇掌握母婴健康知识、相关技能,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改善了护患关系,因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刘怀芬[18]指出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值得在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中推广、借鉴。

通过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让护士预知下一个阶段的健康教育内容,并且通过多次的宣教,提高护士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促进护士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达到护士主动护理和患者主动参与相结合的良性治疗护理循环,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1.7 其他模式

许多护理人员在经验积累后有自创的健康教育新模式,例如“321”健康教育模式,它是指一本疾病健康教育交流手册、两次多媒体视频信息支持、三次面对面情感沟通。“321”健康教育模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很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信息需求和情感寄托,能显著降低早期胃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抑郁水平[19]。健康教育小组(健康教育小组成员由科室年资较高的护师担任)在孕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有效保证产科健康教育效果,提高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0]。“三化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即规范化、个性化、专病化及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指导与集中健康教育相结合,在普及健康知识、预防疾病的同时,满足和解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21]。

2 存在问题和对策

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一部分,贯穿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个阶段,已成为检验整体护理效果和评价整体护理质量的主要指标。目前,国内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多种多样,方法层出不穷,研究者为加强健康教育效果做出了不懈努力。然而,我国的护理健康教育仍有诸多问题。

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国内护士通常未经过专门的健康教育培训,致使健康教育的深度还远远不够[22];护士的健康教育观念混淆,针对疾病的健康教育也只限于卫生宣教;医院护理健康教育侧重于改变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态度,而健康行为的改变不明显[23];健康教育的反馈信息和效果评价比较少,在临床上健康教育大部分是由责任护士实施,由于责任护士负责患者较多,工作量大,使得健康教育缺乏计划性,而在患者生理情况不允许或心理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健康教育会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

健康教育模式的多样化研究,使得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及科学性,但各种健康教育模式是否适合我国医疗体制的现状,是否能提高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张锦玉[24]呼吁:我国护理健康教育急需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以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这对护理工作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势必影响到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从而更好地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马骁. 健康教育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4-22.

[2] 余小鸣. 国际健康教育发展概况[J]. 中国学校卫生, 1999, 20(3): 185-188.

[3] 马静.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 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23): 2169-2171.

[4] 覃佩红, 卢叶玲, 刘春梅.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全科护理, 2011, 9(10): 2805-2806.

[5] 邓红艳, 黄骥, 田玉凤. 医院社区联合健康教育模式运行影响因素及策略[J]. 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15): 1377-1379.

[6] 贾丽红. 护理程序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 2012, 33(20): 4439-4440.

[7] 潘爱春, 王功朝, 张娜.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对癌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6): 558-560.

[8] 李瑞萍, 华, 江玉棉. 运用护理程序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 现代临床护理, 2011, 10(6): 61-62.

[9] 李小妹. 护理学导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34, 237.

[10] 陈雄. 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知信行”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J]. 现代护理, 2008, 5(21): 144-145.

[11] 薛黎明, 饶和平, 王婷婷, 等. 知信行教育模式提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J]. 护理杂志, 2012, 29(8): 20-22.

[12] 方艳春. KTH整合式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D]. 衡阳: 南华大学, 2010: 23-37.

[13] 魏绍辉. PDCA循环健康教育对对睡眠呼吸暂停同期综合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的研究[D]. 大同: 山西医科大学, 2011: 13-22.

[14] 苏晓静, 刘英. PDCA循环在置入静脉输注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 全科护理, 2011, 9(11C): 3104-3106.

[15] Coffey RJ, Richards JS, Remmert CS,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aths[J]. Qual Manag Health Care, 1992, 1(l): 45-54.

[16] 彭伟, 张拥华.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8): 100-102.

[17] 祝晓容, 江红霞. 健康教育路径在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25): 290-291.

[18] 刘怀莉. 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1: 21-30.

[19] 耿莉. “321”健康教育模式对改善ESD治疗EGc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抑郁的效果研究[D]. 济南: 山东大学, 2011: 30-38.

[20] 李赪. 健康教育小组在孕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 2008, 7(10): 28-30.

[21] 张钦英. “三化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仪征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影响[J]. 中国医学工程, 2012, 20(4): 76-77.

[22] 金丽梅, 黄丽萍, 吕水兰, 等. 制约健康教育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 护理学杂志, 2007, 22(9): 75-78.

[23] 胡蓉. 临床护士长238名对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视野投向[J]. 护理杂志, 2001, 18(6): 11-13.

第6篇

[关键词] 高血压病;心理健康;KABP模式;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a)-0119-03

高血压为多发病常见病,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该病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最终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导致发病、生活质量下降、致残和致死[1]。进而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鉴于此,护理工作中采用“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KABP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恢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100例,均为本院于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患者。病例纳入标准:(1)均按照“三同一原则”即同一时间、同一状态、同一侧,进行非同日、3次静息血压测量均超过140/90 mm Hg,明确诊断,并符合WHO1999年高血压诊断标准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Ⅰ~Ⅲ级;(2)无严重合并症;(3)日常生活可自理;(4)无交流沟通障碍;(5)排除继发性高血压;(6)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高血压分级、分类,评估危险程度。同时,采用简化醒觉维持试验(Osler试验)排除假性高血压。其中,男78例,女22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69岁,平均(48.7±3.2)岁;按照高血压病分级:高血压病Ⅰ级45例,Ⅱ级31例,Ⅲ级24例;按照高血压病分型:高血管阻力型32例,高血容量型49例,混合型19例;病程:最短3年56例,最长14年44例;受教育程度:专科以上文化水平23例,初中至专科文化水平47例,小学文化水平30例;在职人员68例,离退休人员32例。所有患者对参与该项研究均知情并同意。

1.2方法

患者均于来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第1天,在给予基本检查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然后由责任护士采用KABP模式进行健康教育。KABP模式健康教育步骤:(1)评估。于患者来源就诊或者治疗的第1天,首先将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让患者自行填写。表格包括的内容,①高血压病的发病危险因素;②现有的不适或者典型的症状;③对疾病的认知态度;患者疾病知识知晓情况;④患者对疾病的态度;⑤患者的健康行为。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和与之相关的日常生活方式。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现存的容易导致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共分为四个级别:低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极高度危险。再次,根据上述的危险因素分层制定健康教育的计划、内容,并个性化实施。(2)提供相关的知识。通过与患者交谈、讲授、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的方式,个性化地对患者讲述高血压病发病的原因、主要的危害、不良生活习惯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不良的介导和对病情的激化作用;讲述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干预效果,如告知患者抽烟损害人体所有器官,还会导致最少10种癌症的发生。若能够戒烟,则能够较好地控制高血压病终点事件的发生。(3))树立良好信念。提供相关的知识后还需要通过督导强化让患者理解接受并知觉到如果不能够很好地纠正错误的知识-信念和行为,就易患更为严重的疾病。从而增强患者的易感性、严重性意识。同时,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还要让患者感觉到益处,让患者坚信只要自己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采取保健活动,能降低患病率或者减轻疾病的程度。最大限度地恢复健康。(4)健康行为训练,主要是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如能够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戒烟;调整饮食结构,接受得舒膳食;确定有氧运动项目并自觉安排锻炼的时间;使患者在护士的指导下能完成根据自己血压情况安排服药时间,作好服药记录等工作;将服药与自己的生活事件相联系;确定一个提醒者或物品(在其忘记时予与提醒);采取低盐饮食等。

采用上述健康教育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时间为3个月。门诊患者以及住院治疗的患者出院后均采用定期家访、电话访谈、书信方式,保证健康教育过程的持续性。3个月后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情况。

1.3心理健康评价的工具量表

采用KABP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前后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行测评。该量表共有90个问题,包括10个症状因素。采用5级评分法(1~5),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也是目前国内外用于心理健康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得分越高,表明其症状越严重。最后的统计指标为各因子分[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KABP健康教育模式前后心理健康测评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处理,行t检验,P

2结果

采用KABP模式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比较见表1。采用KABP模式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降低,除强迫、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早已经被公认为是不良的生活方式是主要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由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认知误区,认为医务人员所认为和宣传的危险因素均属于个人习惯和生活范畴,并不影响和违公德,也不危害大众健康。因此,患者不能够得到科学的指导,也就对自身的不健康行为不能很好地控制,也不能够很好地利用社会的帮助和支持。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各种活动,使健康信息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传递交流,使受教育者树立健康意识,自觉自愿地改变不良行为,建立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者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3]。采用KABP模式健康教育是对健康教育宗旨与内涵的演练,是整体护理行为的具体体现,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KABP模式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树立健康观念,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过程。而目前已经被社会公认的健康,则是“不但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并要求患者通过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使之达到最佳健康态[4-5]。

而KABP模式是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之一,它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即知识—信念—行为。其中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促进健康行为)是目标。然而,知识是行为转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即知识是行为转变所必不可少的,有了知识却并不一定会引起患者的行为转变。患者从获得知识到发生行为转变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的因素均可影响知识向行为的顺利转化与维持,其中包括患者是否对知识感兴趣、是否意识到转变行为带来的收益、有无受环境与经济的限制等,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行为改变的失败。只有当患者能对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逐步形成信念,才有可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或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6]。KAB模式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受到护理人员的热情服务和耐心细致的健康指导,在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患者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患者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后,提高了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也提高了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的信心,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自觉效能行为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综上所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采用KABP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淑霞,冠心病207例综合护理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5):117-118.

[2] 张作记. 症状自评量表(特刊)[M].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118-121.

[3] 沈健,王利群. 社区护理[M].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22-28.

[4] 钟美兴,谢红英,曾琳,等.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 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9):63-65.

[5] 权明桃,蒲德琴,徐应琴,等. 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45-46.

第7篇

论文摘要 为使护理健康教育有效、深入、健康的开展,3年来对浙江、江苏、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市的20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近85%护士对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其中92.5%对护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区别点认识不清;87.5%对护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不足;84%对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基本内容掌握贫乏等。本文着重对目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护理同行借鉴和进一步探讨及研究。

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支,是主要由护士进行的,针对病人或健康人群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1]目前,我国各省、市医院已逐步开展护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了了解护士对护理健康教育认识、能力及实施的情况,自1998年特对浙江、江苏、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市的20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5%护士对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存在不同认识上的误区。因此,及时纠正认识误区、提高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1998年4月至2000年4月,选自浙江、江苏、福建、广西、广东5个省、市、地区级医院的2000名护理人员,其中护理部主任98名,护士长1520名,护理骨干及学校老师382名,年龄为25~62岁,均未参加过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技能培训。

1.2 调查方法

本调查为非实验性研究,采用问卷及提问的单项选项法。调查均在《护理健康教育理论与临床实践》专题讲座前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护理健康教育概念的认识;护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护理健康教育程序及技能等14个基本问题,回收率为95%。

2 结 果

3年对2000名护理管理者、护理骨干及学校老师进行调查见表1,结果显示主要的误区是:92.5%对护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区别点认识不清;87. 5%对护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不足;85.5%对健康教育根本目的是改变不健康行为认识缺乏;84%对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基本内容掌握贫乏;82.5%不能选择最佳健康教育时间;81%不能有效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80.5%对最佳健康教育方法选择能力缺乏;80%对护士在健康教育中承担角色认识不够明确。

3 分析与讨论

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实践成功的最重要环节之一。[2]目前,各医院都在积极推广健康教育活动,但从调查资料表明85%护理人员存在不同层度上的认识误区。因此,难以使健康教育工作者真正让病人享受到主动、全面、连续的恢复及保持健康需要。[3]

3.1 护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是不同层次上的两个概念

目前许多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操作体系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4]护士仍习惯用“卫生宣教”替代“健康教育”。从调查表明92.5%的护理人员把“健康教育”看作是“卫生宣教”的延续,并把两者视为一同。因此,一些医院的健康教育工作还是停留在疾病知识的普及及宣教上。

3.2 护理健康教育以多学科的理论为基础

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牵涉多学科的应用学科,这些学科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但是我国的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系统,而且在理论和体制保证方面还不够完善,[5]可参考的护理文献及书籍比较少,又缺乏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及能力培训。调查表明87.5%的护士明显缺乏护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特别是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深入的发展。

3.3 健康教育根本目的是帮助病人建立健康行为

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病人或家属确立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为。[6]但是,调查显示85.5%护士对这一概念认识不足,多数护士认为进行健康教育以病人或家属掌握疾病知识为目的。护士在进行效果评价时往往只从掌握疾病知识上考虑,而缺乏从病人行为改变和态度转变上考虑,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人不健康行为。

3.4 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教育程序为工作规程[7]

开展行之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护士应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调查表明84%的护士对教育程序工作中的基本内容了解肤浅或认识不足,因此,临床上出现健康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健康教育时间安排不合理;健康教育效果缺少评价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深入、有效的开展。

3.5 健康教育中护士承担多种角色

由于受传统护理模式的影响,护士对健康教育中护士所承担的角色认识不够明确,仅仅把自己看作是一名疾病知识的传授者,而不是把自己看作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计划者和评价者。有些护士在履行教育职责上缺乏主动意识,因此,不能从根本上帮助病人建立健康行为。

转贴于

4 对 策

4.1 加大护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力度

护理健康教育所涉及的学科比较广泛,但由于目前各医院护士的学历层次参差不齐,知识老化现象突出。护士不仅缺少相关专科疾病的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知识,而且缺少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此,必须加大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理论和技能水平。[8]培训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考虑。

4.1.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程序临床应用的必要性;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4.1.2 强化以健康教育程序为护理规程的教育活动。护理健康教育与整体护理相同,必须贯彻教育程序,即通过评估、确立教育项目(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循环过程,保证护理健康教育及时和有效实施。培训中应强调各步骤主要内容的学习,如评估包括:学习需要、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健康信念、学习方式等。教育项目包括:教育项目与护理诊断之间的关系、教育项目的排列顺序、确定项目的基本原则。计划包括:计划的种类和形式、目标陈述的原则和方法、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应用的原则。实施包括: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时间的安排、教育前的准备、记录的必要性和方法。评价包括:评价的目的和重要性、评价的方法和技能、评价的内容、计划的修订。[7]

4.1.3 疾病教育。疾病教育是病人恢复健康的基本知识,从文献资料表明护士对疾病知识掌握同样缺乏,所以,在护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的基础上还应加强疾病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对每种疾病可以按照一定的框架进行培训,如疾病概述(定义、发病因素、症状);常见并发症及危险因素;诊断性检查和治疗;各种治疗、活动、饮食、药物治疗、手术;出院注意事项。并用这种疾病教育框架指导临床教育工作。

4.1.4 培训方法和形式。把健康教育基础理论和护理健康教育程序作为基本知识和技能来培训,并把它列入继续教育必修学分,让每位护士都能接受这项培训。培训可以分阶段、分层次进行,采用专题讲座或业务学习的形式。

4.2 加强护理健康教育的临床指导

为了达到学以致用,护理健康教育必须与临床紧密配合。病区护士长或护理骨干在初始阶段应每天检查护士运用健康教育程序和疾病教育的情况, 并指派临床指导老师以跟班的形式与护士一起进行工作。护理部定期下病房参与工作指导,让第一线工作的护士真正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方法,提高健康教育能力,避免将健康教育仅仅作为疾病护理常规的宣讲。

除上述对策外,还应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如健康教育评定标准和制度、健康教育工作职责、激励机制等以促进护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期、稳定、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包家明,霍杰.护理健康教育临床问答.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137.

2 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327.

3 钟勤.社会发展对医院健康教育的需求.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64-365.

4 于萍,汤明维.病人对护士健康教育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0,35(8):503-504.

5 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99-123.

6 张,高德彰,吴光煜.病人教育的起源、现状及发展方向.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66-367.

7 Barbara W.Community health nursing.London:Glenview,Illinois,1990,434-458.

第8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外科护理;应用

整体护理是集身心护理、健康教育和院外指导为一体的新的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以患者及其家属为主要对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健康教育,可增进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帮助其建立健康行为,提高健康水平。本科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O月对320例外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健康教育质量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外科住院患者320例,年龄l7~68岁,其中男150例,女170例。学生20例,工人98例,农民120例,干部82例。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的内容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疾病知识、症状处理、用药观察、自护技能四个方面。通过护士长组织主管护师、高年资护师进行广泛交流后,编写了《外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手册》、《外科疾病注意事项》、《手术前注意事项》、《常见疾病出院指导》,具体内容包括疾病的防护知识以及术前准备的目的、术后的注意事项、护理配合等。此外,本科护士为了使患者尽快熟悉病区,编写了《外科病区指南》、《入院须知》,其中详尽介绍了病区的规章制度、作息时间、探视安排等。还摘录了外科常见药物的用途、剂量、方法,并制订成册,以便患者了解和掌握。同时护士们还下病房与患者广泛交流,精心收集了如《外科患者的饮食》、《外科患者的心理》、《外科患者的用药》等患者共同感兴趣和关心的话题,其内容丰富,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更易于患者和家属接受。

1.2.2 健康教育的方法

1.2.2.1 入院宣教患者入院后首先接触的是护士,由于患者对医院这个特殊环境比较陌生,再加上患者对其病情不了解,特别是需要手术的患者对手术的担心恐惧,往往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和精心照顾。因此,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应热情接待。不仅要详细介绍入院须知、病区环境、主管医生和护士,介绍同室患者,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及有关制度,进入患者角色。而且责任护士要成为患者与之交流的知心人,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消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处于接受诊断、治疗的最佳精神状态。

同时,护士还应介绍患者结识同类手术康复者,讲解自己的经历及经验,患者之间相互交流,使患者通过同类患者的现身说法体会成功的经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勇气,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2.2.2 术前宣教完善的手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步骤,手术前护理的重点是评估和矫正可能增加手术危险性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有关手术的健康教育。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等特点,结合其病情,利用图片资料、宣传手册、录音、录像或小讲课等多种形式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手术的方式,术者的临床经验,不仅有利于纠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错误认识,提高其健康意识,而且能使患者对自身将经历的一系列治疗过程有所了解,减少恐慌,主动配合护理措施的实施。

1.2.2.3 术前准备护士对术前患者的各种检查、护理等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说明、解释及指导,以改变患者的负性心理。鼓励患者术前练习并掌握深呼吸运动、咳嗽和排痰等方法,指导胸部手术者进行腹式呼吸的训练,腹部手术者进行胸式呼吸的训练。有吸烟嗜好者于术前2周停止吸烟,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1.2.2.4 术后饮食指导根据不同的病情制订相应的饮食处方,如: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软食、低脂饮食、低盐饮食、糖尿病饮食、普食等。以半流质饮食为例,膳食特点:① 较软饭更为细软,而且易消化、易咀嚼,含纤维少而营养较高呈半流质食物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②制备半流质时,应少用或完全不用强烈的调味品,如辣椒、胡椒粉等。禁用油脂过多或用油煎炸的食物;③少吃多餐,每天可供应5—6顿餐。其热量为1500~2000 kcal(6276—8368 kJ),蛋白质达到正常需要量;④ 肠道手术后患者,不能进食含纤维及胀气的食物,如蔬菜、生水果等;不能进食牛奶、豆浆及过甜的食品。

出院时的健康教育患者康复即将出院时应重点强化预防复发、饮食、服药、休息、随诊、院外急救的要点。增强患者的自护技能,使其减少疾病的复发,及时掌握就诊时机。

2、结果

对外科住院患者320例实施持续性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外科患者住院期间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满意度和对治疗成功的信心。

第9篇

【关键词】 流程管理;乳腺癌;健康宣教

乳腺疾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呈递增趋势,发病率已经跃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之首。治疗引起的副作用及手术造成的形体破坏,使患者产生许多不利于治疗和康复的负性情绪。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缩短住院时间。健康教育是一种治疗因素,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早日恢复健康;健康教育是消除患者不良精神反应的良方,是解除患者和家属顾虑,满怀信心与疾病作斗争的动力。近年来,临床工作越来越关注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康复、心理疏导的积极作用。本文从乳腺癌手术患者健康宣教的流程规范出发,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1 内容与方法

1.1 管理内容 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流程标准的建立是以乳腺癌患者在住院期间、手术期间及术后康复期间接受的医疗护理措施为导向,认真分析健康宣教资料的来源、健康宣教工作的运行情况,制定健康宣教活动的核心流程、辅助流程、质控流程。核心流程,为乳腺癌手术患者接受健康宣教的具体步骤。辅助流程,是在进行各种护理活动时给予相应的指导配合。质控流程,由病房治疗组医师、病房护士组成流程管理小组,负责对核心流程、辅助流程、质控流程进行制定、修改并不断优化。同时,邀请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对流程管理过程中的环节质量进行指导。

1.2 管理方法 制定流程管理方法,遵循认识流程-制定、修改流程-建立确定流程-培训、试行流程-运作流程-监督检查-优化流程管理体系-不断学习、创新-再认识、改造流程。

2 实 施

2.1 健康宣教规范流程的建立、运行 患者入院介绍:包括住院的环境、日常有关探视陪护制度、作息、用餐的注意点,还要包括相关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的信息。同时,结合患者文化程度、年龄等相关因素进行个性化指导。相关辅助检查的注意事项:待主管医生进行病史询问、完善体格检查后,会根据患者状况,下达医嘱完成各项常规检查、特殊专科检查,为手术做好准备。责任护士则要告知患者相关检查的目的、要求及需要配合的事项。术前准备的相关指导:完善相关术前检查,主管医生明确患者的诊断及所需的手术方式,与患者沟通。而责任护士重点在于对患者术前准备事宜的宣教。进入手术室后的注意事项:做到良好沟通,让患者能够做好相应的心理调适。术后常规护理:手术后患者回到病房,除了对患者做好常规的伤口、、饮食及引流管的健康宣教外,还要做好家属的指导工作。术后康复肢体锻炼:乳腺癌根治手术后,根据其切口的愈合情况,责任护士及主管医生要利用各种沟通交流的机会,循序渐进地讲解及示范术后肢体功能锻炼。出院指导:在出院前一天及出院当天,责任护士及主管医生都要对患者后续的康复情况进行健康宣教。

2.2 健康宣教规范流程的培训 科内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使医护人员能够对患者的健康状态及知识需求进行有效评估,把握治疗护理的关键步骤,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反馈。流程管理理论认为,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在流程中产生出来的,预防比纠正好。

3 效果评价

3.1 患者的治疗护理得到保障 流程管理避免因随意性、盲目性的教育方式而造成的疏忽和遗漏现象,能够使得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不同时期,得到有关自身疾病的治疗信息,有效缓解其焦虑不安的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促进身心健康[1]。

3.2 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 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决定其治疗护理的复杂性,通过采用相对规范的健康教育路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

3.3 新入科医护人员工作能力得到提升 流程管理使得临床健康宣教工作处处有指引,各环节有章可循,使得新入科医护人员对健康宣教内容有预见性,可督促医护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以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2]。

4 讨 论

流程管理是一个有严格的工作程序、明确的工作目标的管理模式。它将给患者提供全方位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关爱其生理、心理、家庭及社会等,引导自我护理理念,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提高康复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3]。

乳腺癌患者缺乏该疾病的相关知识。住院期间,尤其是围手术期间,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相关信息有较强的渴求度,且在与医护人员沟通过程中,存在着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个体差异。患者相关疾病知识的缺乏程度会影响到患者能否顺利康复及其后续的生活质量。通过健康宣教,与患者有更多的交流,帮助其宣泄疾病引起的负面情绪,有效规避因交流不畅引起的医疗纠纷及矛盾。

参考文献

[1] 钱皎月,鲍向红.疑似乳腺癌患者诊断期不同时间点信息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3,20(6B):20-22.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