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7 15:57:39
导语:在科研诚信活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P键词】新形势;初中德育活动课程;开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其要求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获得实践经验,力求实现德育的生活化教学。目前,初中德育课程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德育目标过高,学生通常难以理解;品德、心理的课程内容都存在重复之处,而且比较分散,缺乏完整性和综合性,很多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课时安排不当,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对德育课程进行改革。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工作,突出整体设计,以便推进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的持续发展,增强课程的有效性。
一、德育课程开发概述
要想更好地把握德育课程开发的含义和特征,就要全面理解德育课程的含义。近年来,德育课程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但是很多人对其理解不够全面。德育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和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在组织系统中,德育课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时间上来讲,包括系统、持续的影响因素,从空间上来看,包括校内、校外等影响因素。
二、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目标体系建构
德育活动课程和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可以渗透到各个学科中,而且在各个学科中,又可以学到德育学科的内容。因此,它们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新课程改革中,尤其在设计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目标体系时,要重视核心价值观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一)针对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和学科教育不同,德育活动课程的认知内容和方式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德育活动中,很多学生首先从自我进行感知,充分借助已有的经验,从而逐渐建构个体的活动。这种可感知的行为充满着感性,基本不具有抽象性,而且缺乏系统性,但是其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同辈中的交流。
(二)立足学校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
态度是对于任何人的一种心理指向,它可以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认知,二是情感,三是行为。态度具有稳定性,是人的一种习惯性的反映。在态度中,最重要的美德就是关心他人。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展德育活动课程,使学生重视关心的需要,并且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关心的举动。学生在参加各项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自觉参与的态度,从而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另外,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态度。学校通过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到路边捡垃圾,培养他们积极的劳动态度,促使学生在劳动中成长。
(三)着眼于发展,使学生形成全面的德育能力
就初中德育活动课程来说,其需要重视以下几点能力的培养。
第一,培养学生的道德交往能力。学校组织开展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的道德责任感。
第二,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初中学生的个体独立意识比较强,缺乏合作精神。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发关于合作学习的德育活动课程,使学生明白合作的好处,从而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意义。
第三,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初中学生比较叛逆,容易冲动,缺乏自控力。所以,在初中德育活动课程中,要将培养学生的自控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
第四,培养维护自我权益的能力。初中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善,容易受到他人的误导,法律观念比较淡薄。因此,要开展能够培养学生保护自我权益的能力,使其逐渐养成法治意识,加强对自我合法权益的保护。
三、初中学校德育活动课程系列设计
在对初中德育活动课程进行设计时,要在初中德育活动课程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还要重视结合各地区初中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调整,从而使其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
(一)深化德育主题的品德层次的螺旋式设计
初中学生尚未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价值观,他们判断是非、准则的能力比较薄弱,他们正在从道德发展的自律期转向他律期,这是一个过渡阶段,他们对前景充满着期望,希望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所以,这就要求设计一系列纵向的德育活动课程,即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并结合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某个具有发展前景的德育主题,并且设计多个阶段的活动,逐渐实现这个主题的目标,从而逐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处理道德问题的能力。
比如,学校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意识,可以在初一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比如可以让他们在家种植一些小植物;可以引导初二学生思考可以为家庭做些什么,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劳动是最光荣的;积极引导初三学生自觉帮助父母排忧解难,并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他们的劳动素质。
(二)开展体验式德育课程活动
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首先要预设一定的情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获得一定的体验,从而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的过程。总结起来可以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师生情感交流。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教学过程,也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开展体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小鬼当家”的主人翁情感,培养其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比如每班一周的校园管理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德育体验机会。学生需要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实现学习和生活的自主管理。比如值日生负责全校学生的着装检查,对课间纪律、卫生清洁进行巡查。在各项事务中,学生自主参与实践,体验班级管理的艰辛与责任,掌握管理的方法。
(三)活用资源优化设计
1.充分发掘人力资源
要想提高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的效果,学校就要重视人的作用。要对教育者资源进行重点发掘,其中既包括校内德育活动的教育者,又包括校外德育活动的教育者。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开展。
第一,警校共建。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公安人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并对一些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M行深入分析。
第二,开发德育活动课程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配合。要推动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开发,可以邀请社会上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斗志,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第三,开展专题报告。初中生比较叛逆,喜欢追求时尚,比如追星。因此,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邀请一些英模、劳模等到学校开展专题报告,或者邀请德育专家,联手推动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
2.充分利用物质资源
要想更好地开发德育课程,学校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目前,我国城乡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德育活动课程开发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因此,要优化设计德育资源,合理设计德育活动课程。为此,可以建立新的德育模式,比如建立德育基地,发挥德育基地的作用。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利用物质资源。
第一,基地分类建设。可以建立国防教育基地,主要加强对国防知识的培训;建立法制教育基地,监督学生遵纪守法。
第二,设计德育活动课程校本教材。在设计教材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比如,要分析实际的利用效率,对德育活动的校本课程进行分析,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再如,要分析共性目标的可实现程度,即要在共性目标中找到弱势环节,并依据它对教材进行编制,这样有利于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德育教育也逐渐在进行改革。要促进德育教育的发展,就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高度,进行更广阔的拓展。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工作,突出整体设计,从而推进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的持续发展,增强课程的有效性。目前,初中德育活动课程开发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在开发设计德育活动课程时,要重视结合各地区初中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以符合学校现有的条件。还要将纵向设计和横向设计充分结合,活用资源优化设计,从而编制出符合学生德育发展的教材,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景森,匡桂红.有关初中德育教育的若干思考[J].学周刊(B版),2013(04):60.
[2]洪俊,刘凤璞,唱印余.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成功范例――抚松农村初中教改实验的基本经验[J].教育研究,1996(03):45-51.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数学;课堂活动;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注重了时展对新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克服了以往课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基础教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课程的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如何提升课程实施的效益,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问题,所以新课程改革呼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呼唤有效的课堂教学。然而,在当前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低效或无效现象,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教学效果不十分理想,教学效益不是很佳,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和终身发展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因此,如何使我们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发展之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变得十分重要。为了使小学数学课堂活动更加有效,我认为数学活动应该体现“四性”。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就教于同仁。
一、需求性
1、要能激发学生活动的欲望。小学生的学是伴随着一定的情境,尤其学习抽象的数学,更离不开具体、直观、富有情趣的情境。学生如果没有兴趣,活动将成为一种枯燥、被动的操作指令,对学生的发展无益。因此,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特别要重视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征、情感需要、兴趣爱好等个性倾向,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低的年级级教师可以把动画、童话、寓言、故事儿童喜闻乐见的开式引入课堂,也可以创设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中高年级教师可以把接近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活动中应用数学知识和经验去解决。如:学习了几何图形之后,可让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装饰教室、房间;学习了概率问题,可让学生分析摸奖、买彩票中奖概率问题,运用统计图表分析地方经济状况;还可让学生设计旅游中租车、购票等方案。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做数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系学习过程。
2、内容要有活动价值。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需要进行活动,对于那些学生容易得出结果的内容大可不必拿来“兴师动众”。但在我们的课堂中不乏为了操作而操作的现象存在。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当出现“56-22”时,大部分学生已能口算出结果。此进教师对全班学生说:“你能用手中的圆片摆一摆吗?”摆完后又让学生用小棒再摆一次。其实学生的思维已经远远走在“动手摆”的前面了,此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已无多大必要甚至是浪费时间,教师应说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当活动能加深理解时,才能显示它的价值。
二、全面性
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参与面的大小是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标准之一。以往课堂的活动常常仅限于少数学生的活动,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找朋友”、“送信”、“给小动物找家”等等,大部分学生以“观众”的身份出现,这样的活动参与面窄,效率低下。其实只要改变学生的活动方式,就能提高学生的参与面。下面我们来看看四边形分类的不同活动方式中学生参与面与效果的对比。方案一、屏幕上出现两个形状不同的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梯形,学生看着屏幕进行分类后发表意见,课件展示学生的分类。方案二、给学生提供上述四边形,让学生动手分类,反馈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分法,并让学生说自己的思路和分的依据。方案一让全体学生看着屏幕分类,看似全体学生都参与了,实际上可能只有70%的学生在思考,其余的学生在等待,甚至“溜号”。学生只用眼看,无法体验分的过程。而且,反馈时教师的课件设计又不能穷尽学生的想法,不能一一展示学生的分法,给评价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方案二能让全体学生边看、边动手、边思考,眼、手、脑相结合,以实物图形为凭借,思维有了依据。而且,反馈时每种分法都能得到展示。因此活动的设计要着眼于全员参与,促进学生思考,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三、主导性
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于的发挥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如用“可能、一定、不可能”判断“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时,学生为可能与不可能争得不可开交。这时不同的教师采用了不同处理方式:方式一,举行辩论会,耗时8分钟,仍未得出结论。方式二,教师出示一则信息:“据不完全统计,南昌市每天约有120人出生。”方式一的活动可以说是无效的。因为学生的争辩只是对自身经验及认知的坚持,并不是智慧的碰撞,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新知的建构,是一种无谓的辩论。方式二只用了一则小小的信息就让学生明辨是非:一个南昌市每天就有120人出生,那么一个省呢?全国呢?全世界呢?分歧得到了统一,问题迎刃而解。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自身的主导作用,让数学课堂省时又高效。
四、挑战性
/
关键词 探究性活动 教学策略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依据《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版)》编写的中学生物学教材(人教版)于2012年秋季开始在河南省禹州市起始年级使用。该教材有生物探究性活动131项。新课标将科学探究列为10个一级主体之首。新教材的体系和结构以探究性活动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体系的构建。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求生物学教师要进一步学习新的课改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在探究性活动中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物课堂期待学生以科学家发展认知的类似方式参与学习,倡导以主动探究的方式来学习生物学概念。探究性活动教学组织的好坏是生物学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探究性活动的执行主体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帮助下进行活动。教师应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并将科学探究的内容尽可能渗透到各主题内容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时,不仅应让学生参加科学探究的某个方面的活动,也应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若干完整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使自己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逐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探究性活动是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组织开展,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探究活动的程序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笔者就探究性活动的一般程序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强调学生探究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实现结果和过程的并重,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1 提出问题的教学策略
提出问题的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一般来说,探究性活动都是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要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需要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能从“寻常”中发现“不寻常”之处,从看似已经解决的问题中找出隐蔽的未解之谜。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衡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志,可以表现出个体在思维活跃性、深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方面的差异。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试图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但该过程往往流于形式。学生提出问题时没有认真思考,只是将头脑中的疑问说出来,忽视了这些疑问和科学问题之间的区别。教师往往把学生照搬书本上的问题,当作提出问题的过程或者诱导学生提出教师期待的问题。不难看出,学生实际上被剥夺了提出问题的权利,从而忽略了提出问题在探究性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对提出问题过程的忽略使得学生无法知道提出问题需要经历的过程。生物新课程首先从提出问题的方法入手,即让学生知道运用观察、调查、对比、归类、收集和分析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以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的影响为例,学生会提出以下问题:(1) 鼠妇为什么喜欢潮湿的环境?(2) 鼠妇为什么都在阴暗处?(3) 鼠妇为什么见阳光后会逃跑?(4) 鼠妇离开泥土能生活吗?(5) 为什么鼠妇受惊后会缩成一团?(6) 鼠妇吃什么?(7) 鼠妇的天敌是什么?(8) 为什么鼠妇喜欢生活在石块下面?(9) 酒精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10) 香烟的烟气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11) 农药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12) 空气污染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学生产生的疑问,并不都具有进一步探究的价值,他们习惯于直接表述疑问,缺少将疑问进行加工、变成科学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怎样的问题具有探究价值,对于不同认知水平的人来说,有着明显不同的判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辨析、评价和修正,找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当自己产生一个疑问时,应首先判断能否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疑问进行解答,如果可以,则无需通过探究来解决,如以上第(4)、(5)问题;有些问题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和查阅文献就可以解决,如以上第(6)、(7)问题。然后将需要探究的问题归类分开,如以上第(1)和(8)问题、第(2)和(3)问题、第(9)和(11)问题、第(10)和(12)问题分别归为一类,以便减少学生之间的重复试验。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提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需要仔细斟酌,并使学生能够充分预测问题的结果,为作出假设提供依据。
2 作出假设的教学策略
由于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怀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他会聚焦问题,积极思维,产生内在的驱动力,推动自己去寻求各种方案来解决问题。此时,教师要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并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并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假设是根据现有的证据或者既往的经验,对问题作出的尝试性解释,是一种推论和猜想,所以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一般情况下,假设的依据是已有的生物学理论知识、生活经验或证据,其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进行检验。用来检测的依据应来源于收集、分析和解读的实验数据。因此,假设中蕴含着可操作性实验内容。如以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的影响为例,学生作出如下假设:(1)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2) 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水分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 鼠妇适于生活在清新的环境中,空气污染会影响鼠妇的分布;(4) 鼠妇适于生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鼠妇的分布;(5) 其他非生物因素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如酒精等。
3 制定计划的教学策略
制定计划是探究性实验活动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的规划和组织能力的过程。此阶段,教师可提示研究计划一般包括的内容:(1) 活动的主题;(2) 活动的内容;(3) 活动的具体目的和任务;(4) 活动的对象、情景、时间和空间;(5) 活动的具体过程;(6) 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7) 保证条件;(8) 列出所需要的具体材料和用具;(9) 选出控制变量;(10) 设计对照实验。然后让学生自主制定计划。教师可根据学生活动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引导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在制定计划时,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一张记录表,能帮助他们有序地记载观察或测量结果。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如果涉及到使用易燃、易爆、易碎、有毒、有腐蚀或刺激性的器具和药品时,要写出实验的注意事项。此外,在制定的探究实验计划中,还应该阐述预期的实验结果。这种预测也是一种推理方式,是对实验计划一旦付诸实施时“可能发生什么”作出的推理。
4 实施计划的教学策略
此阶段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进入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和价值观,掌握一定的方法。学生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1) 在开放情景中主动收集和处理文献资料或研究素材;(2) 小组合作与各种形式的人际交流、沟通,以科学态度解决实际问题;(3) 从一定角度认识环境,了解社会,发现自我……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碰到各种困难,中学生兴趣激发快、变化快的特点容易使他们的探究活动不能持久,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及时关心、指导和督促,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教师要在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从知识传授者角色向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参与者和鼓励者的角色转换。
在实施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尽可能准确、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切现象,收集数据,并评价数据的可靠性,真实记录个人的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交流提供依据。在完成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搜集足够的实验数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实验数据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测量得到。通常用描述和绘图来搜集观察获得的数据,用国际标准单位来表示测量获得的数据。在收集、整理和解读这些实验数据的过程中,就能获得支持或否定假设的证据。
5 得出结论的教学策略
教师组织各学习小组描述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数据,分析小组和全班的实验现象及其数据,讨论这些现象和数据是否支持假设,从而对实验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通过整理,找出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或推断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或揭示事实或规律,确定数据或现象是否支持预先作出的假设,运用证据和逻辑分析对提出的问题作出答案或解释,从而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结论与预测有可能不同,结论是唯一的,是对探究性活动研究发现的总结。在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有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的探究问题;要让学生勤于动手、独立操作;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至于实验的结论正确与否并不重要,教师要告诉学生,即使经过努力仍不能获得满意的结论,也是正常的,并不意味着学习的失败。
6 表达和交流的教学策略
科学探究常常是一种协作性活动,彼此的交流与评价有助于相互启发和材料共享。交流就是与他人交换看法、分享信息的过程。此过程是将得到的结论进行分析讨论,并以报告的形式将整个过程呈现出来。主要是将结论加以充分地评述:这些结论是否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得来的、是否全面、是否有广泛的适用性,并指出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下一步研究的方向是什么,得到与预期值相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探究性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要注意哪些等。
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撰写研究报告。由于学生在研究报告的撰写方面缺乏相应的经验,对于基本格式和规范还不太清楚,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去参阅相关的研究报告模拟写作,或出示相应报告的模式,并明确写作要求,做到准确、清晰、完整,所有的资料均应明确阐述,如作者名字、文章标题,出版物名称、出版时间和页码、作者的写作意图、你从中获得了那些信息和实事、你对文章有什么看法和见解等。全部设备一一列举,取得的结论得到适当的详尽表述。写作过程中尽量多用列表或函数图象等直观形象展示,绘制图表是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观察获得的数据可以绘制概念图、比较表或图示、思维图、流程图或循环图。测得的数据可以绘制柱形图、折线图或扇形图等直观形象展示。语言要简练,多用实验事实进行科学推理,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完成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完成以后,利用一定的时间让报告人进行表述,而其他同学可以提问,由报告人进行答辩。
数学活动经验是近年来数学课程改革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的新教学模式 新教材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浅谈新教材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浅析新教材改革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新教材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新教材下的数学教学 中日初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面对新教材 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活动的教学 对初中数学新教材新理念的几点探索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活动 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平等参与理念 小学数学新教材的平等参与理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的新教学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的创新教育浅谈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的新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如何实施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的素质教育理念 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材的认识及教学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新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的创新教学 浅谈数学新教材中的“用教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3-4-15.
[4]日本文部科学省.中学校学習指導要領解説 数学編[EB/OL] http://mext.go.jp/a_ menu/ shotou/new-cs/youryou/syo/index.htm,2013-4-15.
[5]藤井斉亮等. 新しい数学1 [M]. 东京: 东京书籍株式会社,2013.
[6]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七年级数学上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7]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七年级数学下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8]仲秀英.数学活动的内涵与特征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 2009,(4):23.
[9]]徐斌艳.高中数学教材探究内容的分析指标体系及比较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 2012,(10):35-40.
[10]和学新.初中数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J],数学教育学报,2009,(1):83.
[11]杨红萍,喻平.数学阅读教学现状调查报告[J],数学教育学报,2010,(5):64.
[12]程华.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调查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0,(2):62.
[13]沈丹.中英两国高一数学教材探究内容的比较研究[J],中学数学月刊,2012,(9):48.
[14]赵雄辉.开放性问题教学初探[J],数学通报,1999,(9):6.
[15]廖运章.开放性数学应用问题解决的差异性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1,(3):37.
一方面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要以人为本,强化实践,引导大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面向农村职前教师培养内容的选择,要有面向农村的特色教育,要与农村基础教育紧密结合,要与农村生活和农村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德育不仅仅是道德知识的学习,而应以人的生活经验为核心,在各种活动中渗透。因此活动性质的课程更有助于落实道德价值观的教育。而且,随着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师范生也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书本知识的接受性学习,而是自觉地表现出想要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为此,在2011 年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颁布之后,笔者所在学校小学教育专业便开设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是为适应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和遵循教师成长规律而产生的。
二高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1.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在兼顾专业化的基础上,更应该侧重于综合性和针对性,针对学生主要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定向培养的特点,整合课程内容,或利用活动类课程整合知识和技能,加强对学生服务农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教育。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对于学科课程来说,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更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过程,它的综合性、实践性的特征决定了它承载着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升的重任。
2. 满足大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正好克服了传统学科教学和书本教育的弊端,可以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自然、社区、社会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自主选择观察、调查、采访、查阅资料等方式,主动解决实际问题,主动建构知识。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适应了学习化时代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求。
3. 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具有双重角色。一方面作为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作为未来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可以通过亲历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体会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从而掌握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般方法和技能。所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成为建构知识与人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新时代大学生,而且可以培养出能够有效指导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能并修、知行合一的未来教师。
三高校综合实践活动师范特色的探索
1. 改革课程结构,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011 年笔者所在学校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年) 》的精神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的要求,开始对小学教育专业进行综合试点改革,重新建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的学习领域、建议模块,首次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其中, 2013 年列入教育部小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在笔者所在学校新修订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不仅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师教育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开设,而且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到学习过程中参加的生产劳动与实践、专业实训、教育见习与实习,直至最终的毕业设计,都有着具体的实践活动时间和内容的安排,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是贯穿于师范生学习全过程的,实践时间比原来延长了很多,综合实践活动的范围也拓展到校外及社会生活中,这也促使师生从观念上加速更新,能从新课程新理念的角度更好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
2. 组建教师团队,合力开发农村特色课程资源。
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的宗旨,我们首先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校本)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大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训大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考核大纲》,从课程目标、原则、内容、课时安排及评价等方面对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做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以此作为笔者所在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依据。其次,我们努力构建了一支学历、年龄和职称分布都很合理的指导教师团队,并聘请行业专家、小学名师指导本课程建设、参与课程开发。为了提升团队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我们通过外出调研、培训研修、合作教学等形式,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增强其实践能力,从而为本课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团队教师形成合力,建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精品课程网站和互动平台,编辑出版了本课程配套教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程》,积累了大量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资源,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农村发展和存在的问题的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学生制作的作品。同时,通过活动与当地的农村小学校长,一些农村能工巧匠,以及一些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员如文博园的研究员、农技站的技术员等形成合作共同体,共同推进本课程成长,也扩大了本课程在社会的影响力。
3. 探索基于实践理念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引领学生既成人又成师。
针对高专师范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需要,我们优化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教学,简化理论,强化实践,在模块内精心设计活动项目,以活动项目为载体,将教学做融汇在一起,有效地将理论学习融合在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乐于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易于自觉地将知识内化。我们将本课程内容整合为四大模块,第一模块为理论学习,主要是解读《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理念和课程目标; 第二模块为理论指导,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原则、过程和方法,学会撰写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第三模块为实践操作,指导学生分小组就国家指定的四大领域的内容自主选择确定主题并进行实践活动; 第四模块为研究提升,在充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我们引导学生参与网络资源的开发,并努力探寻个人所在地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一切可以被利用的课程资源,能以未来教师的身份设计校本活动计划、学期活动计划和年级活动计划。
结合以上教学内容,我们尝试了两种指导学生实践的模式,如下:
一种模式是观摩、讨论、实践、展示、反思,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可以大学生的视野从自己所熟悉的农村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确立主题,制定方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成果展示,最后在反思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依托桐城地域文化和当地农村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传统文化、经济发展等,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也为本课程开发了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例如,有的小组以《桐城,我可爱的家乡》为主题,通过调查寻访桐城的历史文化、查阅并讲述桐城名人故事、了解并宣传桐城风景名胜、介绍并制作桐城特色美食等实践活动,获得了丰富的社会知识,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增强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有的小组以《走进茶园》为主题开展活动,走进大山里的茶园采访茶农了解有关茶叶的知识,自己动手摘茶学习相关的操作技巧,进茶厂拍摄记录茶叶的制作和包装流程,活动结束后学生切身体会劳动的辛苦,也学会了很多劳动技能和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还有的小组心系村里留守家庭的老人和小孩,以《关爱老人》或《关注留守儿童》为主题,专门开展了调查、采访、慰问和支教等活动,并形成了完整的调查报告,向社会提出合理的倡议。
另一种模式是调查、选题、设计教案、模拟上课,即让学生到自己所在地的小学调查了解当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然后小组交流合作选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内容,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身份设计一堂活动指导课,并进行模拟试讲。学生在亲身经历一次活动之后,基本掌握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但这还不够,作为未来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他们还必须能够指导小学生开展活动,所以,他们首先必须了解小学生在这门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活动范式,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设计指导方案并进行试讲,在这个过程中,师范生既从教学法的角度学会如何指导小学生确立主题、制定方案、选定方法,展示成果,又能通过实训体验到活动课程指导中师生角色的真正转变及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以上两种实践活动模式,都能使学生真正走进自然、社会,深入体验农村生活,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中也培育了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观念,完善了人格修养,进而使师范生增强关注家乡发展和问题的责任感,树立毕业后服务农村、甘愿奉献农村义务教育的意识。
4. 创新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也不以能否对知识进行复述为标准,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它着眼于逐步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所以它关注的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创造性。据此,我们在评价时尝试以下做法:
( 1) 营造学生发展性评价环境。学校网站、宣传栏、教室、寝室和校园墙报、学校文化艺术节等都可以用来展示学生活动过程和活动成果,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看到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不足。此外,还通过推荐活动项目到校刊报道登载或到校团委参与评奖的方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后有成就感,同时实现评价在本课程中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 2) 搭建学生多元评价平台。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都给学生留下充足的反思和评价的时间,在评价内容上,着重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活动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往能力、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等进行评价。
关键词: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本质特征;运行逻辑
一、引言:研究生尤其需要科研诚信教育
目前,在我国就读的研究生中有相当部分是将要或正在参与某项课题研究的科研人员,对这一群体进行科研诚信教育,绝对是非常重要且很有必要的。一方面,这不仅是因为研究生的科研精神状况将直接影响国家的科学研究事业,影响整个学术界和院校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作为最高学历的拥有者,他们将来大都会成为一些行业的领军者和社会为之效仿的榜样。如果我们培养的都是一些拥有高学历但却缺乏科研诚信品质的毕业生,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大学和科研院所还有其他相关的行业,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另一方面,研究生大都是从大学毕业生中选的比较优秀的毕业生,肩负了家庭和社会更大、更多的希望,并且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由于他们在年龄、社会阅历、家庭背景以及入学动机等方面的多元化,在生活、科研以及工作等方面面临的压力也更大,面临的社会关系也更为复杂,这使他们身上蕴含着更多的矛盾和困惑。以上这些因素使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发生科研失范概率更高,一旦发生后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及危害程度也很大。所以,就更不能忽视对他们的科研诚信教育,而要把科研诚信教育作为一项与其研究能力培养并行不悖的、基础性的工作来做,使研究生不仅要明白科研诚信的践行在其当下以及今后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更重要的是增强他们在科研生活困惑中驾驭自己的能力。
科研诚信教育对研究生之所以很有必要,还在于研究生普遍缺乏有关科研诚信的知识、意识以及相应的判断能力,这在近年来的一些调查和实证研究中得到证明。如饶武元等认为研究生对科研诚信规范模棱两可的认识为学术失范带来了隐患[1];王宏以及陈德超等则认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敏感性较低、学术道德意识薄弱是其科研失范屡屡发生的重要原因[2-3]。至于原因,则与研究生缺乏充分的科研诚信教育密切相关[4-5],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若回顾以往的研究生培养实践,我们就会发现科研诚信教育这一问题要么在关注研究生的科研不端问题中被忽视,要么寄托于其导师的监管,要么寄希望于单一的技术手段(如论文),从而导致许许多多的研究生对于科研活动所应遵从的科研诚信规范要么不知“道”,要么知“道”但不体“道”。如笔者在前期调查中就发现,一些研究生认为“适当抄袭是可以原谅的”“由于抄袭被剥夺学位是值得同情的”,没有意识到抄袭是严重违背科研诚信的行为。还有研究生认为,“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做研究,只有瞎编乱造”,却没有体悟到就业压力固然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问题,但绝不是实施科研失范行为的理由[6]。以上事实都表明,科研诚信亟待需要教育来推动。
为此,在目前大规模、多规格的研究生教育背景下,如何构建一个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以防范和减少其科研失范行为的发生及发生概率,并培养他们良好的科研精神品质,激发他们的科研创新意识,就成了研究生培养机构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要建立针对研究生的科研诚信教育长效机制,就需要从中把握这一机制的操作规律、原则和方式,而做到这一点,又需要首先厘清科研诚信教育到底是什么?科研诚信教育的运行逻辑是什么?基于此,本文就针对研究生这一科研规制对象,从院校的组织层面出发,分析和论证科研诚信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及逻辑机理。
二、“价值观驱动式”规制: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本质特征
所谓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就是作为学术组织的院校秉持一种很鲜明的态度和取向,告诉研究生他们是谁、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并通过氛围的营造、话题的讨论以及情绪的调动,将科研诚信价值观传递给他们,以重新建构他们的认知和心理以及由此导向的行为模式。这也就是说,与“剥夺学位”“取消学术荣誉称号”等惩罚性规制手段相比,科研诚信教育是一种较温和的教化方式,主要是通过给研究生提供一种“精神地图”的方式来导航(规范)其从事科研活动时的思想和行为,实质上也就是一种“价值观驱动式”的规制方式。
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无论是纽约大学教授路易斯·拉斯(LouiseRaths)等人创立的价值澄清模式(TheValuesClarificationModel),著名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等人建立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TheCognitiveDevelopmentMoral),还是由许多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创立的价值分析模式(TheValueAnalysisModel),这些理论强调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价值观在形成一定认知和规范意识、解决伦理冲突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就有必要帮助人们获得一个明晰的价值观,以提升他们的认知和把握自身、自身活动与社会诸方面关系的水平,即提高他们处理相关伦理问题的能力[7]。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就是以价值观驱动为基础建立的一种学术伦理内化模式,即通过院校组织所实施的教育这一外力作用,将科研诚信所蕴含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规范(如“求真”“严谨”“创新”“合作”等),在研究生群体内引起普遍的共鸣或认同,成为他们个人实质性的伦理价值观念和规范,从而形成他们自身稳定的科研信念和科研行为,促使他们不断往科研“善”的方向发展。
科研诚信教育所具有的“价值观驱动式”规制这一本质特征,很贴合研究生群体的科研活动特点。研究生虽然也是学生,但是其科研活动的特点与大学教师、学者等科研人员相比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一是其科研活动具有更多的个人自主性。研究生虽然也需要学习,但其科研工作的开展主要还是依靠其自身的独立钻研、思考、探索和发挥。他们在科研上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外部的社会环境、科研条件、科研体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他们个人的科研水平、个性特征乃至个人喜好甚至心境;二是其科研活动很难划定起止界限,具有时空上的广延性。如我们常常很难去确定研究生应该什么时候去从事科研工作,应该在哪里从事科研工作以及什么时候得拿出科研成果等;三是其科研活动的结果——科研成果难以量化。科研成果虽可以物化为一种状态,如课程论文、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但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行为人智慧的思考、敏锐的观察、新颖的观点、独特的视角以及严谨的论证之中。对于前者可以很容易量化,而后者则很难量化。研究生科研活动所具有的这些特点,意味着院校很难像工厂生产物质产品那样整齐划一地按工序进行管理,也不能仅仅依靠具有单一化、精准化特点的法律制度进行规制,而需要采用具有普适性和权威性的价值观规制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在“规范化”和“效率”上不占优势,但它倡导和传递的价值观既适用于科研活动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一切伦理情境,也是包括研究生在内的所有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都必须自始至终遵从的伦理规范。
此外,科研诚信教育还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预防性。与“剥夺学位”“取消学术荣誉称号”等事后规制手段不同,科研诚信教育是一种事先预防性的规制手段。这也就是说,在对待研究生科研诚信这个问题上,科研诚信教育不是等马跑出马厩,才知道关马厩[8],而是未雨绸缪,通过对研究生进行系统化的、全程化的教育外力施加,唤醒或强化他们的学术责任伦理精神,使他们在形成一定认知和意识的基础上防范自身科研失范行为的发生;二是具有启迪性。科研诚信教育侧重从研究生个人的内心教化入手,虽指向一定的目标(如遵守学术诚信规范、产出创新性的学术成果),但更重视的却是规制对象人格品质的养成过程。这正如来自牛津大学的学者威廉·阿斯托在谈及大学校园内存在的科研失范问题时所认为的那样,教育圈中的科研诚信问题,不是要不要采取强有力的手段予以惩治的问题,而是给予教育的问题;它也不是追随一些免受惩罚的规则,而是一个给人以智慧启迪的丰富人生过程[9]。
三、认知及心理水平: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逻辑起点
在笔者看来,若对研究生进行科研诚信教育,其前提就是摸好底,即摸清研究生已有的学术伦理关系认知和心理水平,这可以说是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逻辑起点。目前,研究生科研失范案件频发以及科研创新力的不足,就与他们对学术伦理关系的整体性认知缺失及心理问题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科研活动往往处在一种多重的、交互式的伦理关系之中,如研究人员与学术同行、与研究所、院系、大学、社会学术组织以及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与科研客体事物(即科研作品,如论文、著作等)之间的关系,并由此使科研活动的主体即研究人员面临着多重的矛盾及伦理困惑,这在研究生这种研究人员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和明显。如他们在科研活动中会遇到学生与研究人员这两种身份之间的矛盾,是追求高质量的科研作品还是快速地的伦理困惑等。处在这种状态下,作为实践主体的研究生就需要对这种复杂的关系有正确的认知,“确定什么是善的,有价值的,值得追求和实现的,什么是恶的,无价值的,需要排除和舍弃的”[10],从而为自身做出符合学术伦理关系要求的、具有自我纠错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的行为即学术伦理行为打下基础[11]。正如马克思曾指出的那样,“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12]。但如果研究生不能全面理解自身科研活动所涉及的利益关系或不能全面认知自身科研活动所蕴含的伦理关系即学术伦理关系认知缺失,除了会导致斯托尔克·埃里克和斯托尔克·杰森所说的对科研失范行为和态度的认知失调之外,还会连带导致一些能诱发科研失范行为的心理问题出现[13]。依笔者的调查,这种由认知缺失诱致的不良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类别:
其一,“从众”心理。这种心理表现为“既然有许多人都这样做,所以我也这么做”,是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或想象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着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14]。在科研实践活动中,一些重复多次的、通过科研失范的手段(如粗制滥造学术论文)获取奖项评定、荣誉评定资格等利益的研究生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应有的负面的社会评价或惩罚,久而久之,就会逐渐模糊科研诚信标准,逐渐形成一种不良的共同心理尺度和心理氛围。科研人员很可能就以此为参照,在某一外在条件或某一“利益”的驱使下,选择有悖于科研诚信标准的行为,并由于得到周围不良氛围的“心理支持”而心态坦然。因为他们觉得“他们有了同伴群体,他们不再是一小撮人,他们也有了与传统道德相抗衡的勇气和力量”[15],这也使得他们觉得自己科研失范的“责任”由于有了他人的“分摊”而可以忽略不计,在进行新的科研失范行为时的内心冲突也会大大降低。
其二,“文饰”心理。“文饰”心理表现为“这样做都是被逼的,实属无奈”。“文饰”心理在心理学上又被称为“自我合理化”,它主要是指“个人通过一些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把他所面临的窘迫处境加以文饰,从而实现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或愿望的目的,并最终实现自我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卫术”[15]。“文饰”心理的实质,就是寻找似是而非的理由来证明自身行为的合理性,以达到掩饰个人所犯错误、求得自我内心安宁的目的。在目前媒体披露的科研失范事件中,如抄袭他人论文,在科研数据上弄虚作假等,一些涉案研究生以“自己忙于找工作,没有时间写论文”等理由来为自己辩解,认为这都是“导师和学校逼的”,是“逼良为”“自己是不得已才为之”,而对自己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所应承担的责任则只字不提。这也就是说,他们也认为抄袭、粗制滥造等行为是违背科研诚信的,但却将其归结为“外在逼迫”的结果,而不是自己造成的。
其三,“侥幸”心理。“侥幸”心理表现为“做违规的事也不会受到处罚”。这种心理的基本特点是,明知其行为违反了有关规范仍然为之,究其原因在于行为人寄希望于侥幸过关而不会败露。在笔者所接触到的研究生科研失范案例中,侥幸心理的产生和形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他们在以往所从事的科研活动中,曾有过科研失范行为的体验,但都没有被发现,于是希望这次能再次“过关”;二是他们利用当前科研管理制度的漏洞“钻空子”,认为即便某一天不幸被发现了,也是法不责众,因为还有好多人都这样做,最后都会不了了之。此外,在科研活动中,“侥幸”心理还会在研究生头脑中形成一种“被处罚者倒霉,不为者会吃亏”的共同心理认知[16]115。
研究生群体存在的学术伦理关系认知缺失以及不良心理问题,会使他们感到自己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环境中,怀疑专心、潜心科研的价值和意义,担心预期利益获得的可靠性,于是就急功近利,通过类似粗制滥造论文乃至抄袭、剽窃等短期化的科研失范行为来追逐不当利益或达到某个目标(如获得学位)。为此,院校在开展科研诚信教育时,必须首先对研究生有关学术伦理关系的认知及心理水平状况进行评估,即通过评估的方法摸清研究生的科研价值取向与院校所倡导的科研诚信价值观是背离的还是在多大程度上是接近的,在此基础上才可以为后期拿出有针对性的教育规制方案奠定基础。一般来讲,除了平时进行现场观察之外,还可以通过访谈和编制调查问卷等方式对研究生的学术伦理关系认知和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然后形成评估报告。
四、生成实践理性: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逻辑节点
科研诚信教育对研究生具有很明显的效用,这早已被一些文献所证实。如洛里·洛斯林格运用一个理论模型对学术诚信教育课程(AcadamicIntegrityTrainingCourse)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该研究抽取一所院系86名研究生作为实验组,另外一个院系的68名研究生作为对照组。研究发现,在科研诚信的理解、可预料的伦理性科研行为、科研诚信与今后职业诚信的联系方面,受过该课程教育的研究生明显强于没有受过此类教育的研究生[17]。
在笔者看来,通过科研诚信教育,院校可以促发研究生建立起正确的学术伦理关系认知和心理,从而能使他们有一种从事科研实践活动所需的理性品质,即实践理性①。因为学术伦理关系作为一种实践的理性精神,其特点就是科研人员在对整个科研活动所涉及的主客体关系正确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学术伦理关系所具有的选择、定向、激励或规范作用,向行为倾向领域过渡,从而使文本形式的科研诚信规范成为刻在他们头脑中的实践理性,即通过有组织的重新解码和编码的过程,把科研诚信规范这种静止的、体现科研诚信价值要求的文化符号转换成科研成员所熟知的、动态的文化指令,以指导他们的科研行为[9]。而研究生这种实践理性的生成,恰恰又是科研诚信教育实现上述转换的逻辑节点。研究生的这种实践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6]186:
其一,能正确描述学术伦理问题。凡是涉及学术伦理关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学术伦理问题,也是科研诚信问题。研究生作为科研共同体中的一员,任何原因都不能成为其违背学术伦理关系的理由。而通过公开的科研诚信教育,可以有效调动其周围舆论荡浊扬清的作用,同时增强他们对学术伦理问题的敏感度,唤醒他们的学术责任意识[18],这会让他们感到“不得不”做一些正确的事情。在许多情况下,研究生科研失范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科研诚信规范,或者根本就没意识到那就是一个学术伦理问题。如笔者在高校调查就发现,许多研究生虽然经过多年的科研方法训练,有些还取得比较突出的科研成果,但却不明白什么是学术伦理问题,遇到实际的学术伦理问题时,也不能准确地表述和界定。例如,当提及“找人学位论文”这种现象时,一位研究生就谈到:“如果你论文来源合法,双方又签有协议,卖方又出让署名权,这有啥不可以的呢?”事实上,“”这种现象虽然从表面看既“合理”又“合法”,但从本质上看却是一个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规范的问题。因为找人虽然不违法,但绝对有悖于学术伦理的关系要求,即其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对其应该遵守的学术伦理价值规范的违背,如对正常科研活动开展所需的“诚实”价值规范的违背,更是背离了“求真”“创新”的学术价值要求。这说明在学术治理实践中,需要通过教育行动,引导研究生从主体的及关系的角度认识和描述学术伦理问题,即在一件看似纷繁复杂的学术伦理事件中,迅速抓住问题的实质描述问题,如此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相应的伦理困惑。
其二,能对学术伦理问题做出正确的结果预期。几乎没有研究生天生就知道如何对自身及他人的科研行为作出符合学术伦理关系要求的判断,更不用说去评价可能出现的结果。尤其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研究生们总是独立地面对和解决他们所要面临的学术伦理问题,而其他人并不知情,更不会参与。如果他们自身不能很好地对结果做出正确的预期,就很有可能在未来某一时段、某一外在环境条件下作出有违科研诚信规范的事来。例如,笔者在访谈中发现,当提到“如果研究生在一家学术期刊发表了含有造假数据的论文,其后果如何?”时,一位研究生的回答是:“研究生的论文一般不会被外人注意,被发现(造假)的概率很小很小。”笔者进一步问这位研究生:“万一被发现了怎么办?”他则回答:“有谁会闲着没事去举报呢?再说,他将来只要不是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大牌教授或学者,就没有人会搭理。”从这位研究生的言谈来看,他显然对科研造假这种严重的、违背学术伦理关系的问题做出了错误的结果预期。这种仅仅凭借直觉做出的结果预期,很可能在他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出现难以弥补的失误,其最终结果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以上这个访谈的启示是:研究生在面对学术伦理问题的时候,应能独自理性地做出预期。但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单纯在机构环境中可以自然养成的,它需在科研诚信教育中逐步地培养和提高,即需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教育手段,引导研究生理性地面对和分析学术伦理问题,理性地预测学术伦理问题将要出现的结果。
其三,在面临压力时仍能具备做出正确学术伦理决策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研究生具有多种身份,也面临由于多种身份发生冲突而带来的多重压力。处在这种境遇中,他们往往希望以自己科研活动的结果(如论文、奖项)为中介,来获取较好的发展前景,但与之矛盾的是:总会在这一过程中忘记自己所已具有的研究人员这一身份。如笔者访谈时提及“当你面临如何快速从而获得学位论文答辩资格时,你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时,一位研究生的回答是:“这里肯定有捷径,要不然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短时间内就能发表几篇论文!”再如,当谈到某位研究生因抄袭他人论文而面临被学校剥夺学位的处分时,却被有些研究生认为是“没有好好地事先研究学校的规定”,或是认为其是个“倒霉蛋”“为什么那么多人,偏偏就查到你呢?”“面对这么多压力,时间又这么紧,不做点小动作才怪呢?”等。以上这些“很自然的”回答,使我们深感忧虑:这些研究生在面临同样压力下会不会也走不该走的“捷径”?以上访谈带来的启示是:必须通过科研诚信教育培养研究生在面临多重压力下仍能做出正确学术伦理决策的能力。这种能力能使他们在全面考虑各种道德选择的基础上,评估出最佳的道德行动方案,也由此能帮助他们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降低他们科研失范行为的发生概率。
五、未竟的结语: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逻辑终点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诚信 培育路径
“学术诚信是指科研工作者实事求是、不欺骗、不弄虚作假,还要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1]。由科技部做出的这一解释,目前仍被业界视为权威。由这一权威解释看,学术诚信分精神和行为两个层面,精神层面指科研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的道德操守、学术良心,行为层面则是指科研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遵守学术行为规范的情况。高校研究生作为潜在的科研工作者,国家未来的科研主力军,其学术诚信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加强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至关重要,也迫在眉睫。
一、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的“知”与“行”现状
1.研究生学术诚信的“知”,即研究生是否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是学术诚信行为,哪些行为是学术不端行为。目前来看,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了解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完全清楚,第二类是部分清楚,第三类是基本不清楚。某课题组曾对国内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认知情况进行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全国不同学科种类、不同层次的高校,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只有不到10%的研究生完全清楚哪些是学术不端行为。“每个大学都要学生远离剽窃,却又从来没有清楚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剽窃’”[2]。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强宣传,让广大研究生完全明晰哪些是学术不端行为,仍是当务之急。
2.研究生学术诚信的“行”,即研究生在学术活动中是否遵守学术规范,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根据《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教科社[2009]3号)规定,以下行为为学术不端行为:(一)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二)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三)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四)伪造注释;(五)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六)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七)其他学术不端行为。调查显示,“‘伪造试验数据、抄袭、剽窃、杜撰参考文献、引文不加注释、科研成果中挂名’等有悖学术诚信的行为在研究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3]。因此,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将直接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败坏高校学术风气,更严重的是这种高级知识分子的学术不诚信行为,对国家构建诚信社会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3.研究生学术诚信的“知”与“行”脱节,即在面对涉及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时,研究生在学术活动中“知”“行”脱节情况比较突出。如“‘在是否修改实验数据会影响到毕业时,你会做出何种选择’问题上,选择修改实验数据的占64%”[4];“导师如果是学界名人,发表文章是愿意属导师名的占73.5%”[5]。可见绝大多数研究生在明确表示不赞成学术不端行为的同时,在日常实践活动中难免有很大一部分人为了切身利益而违反学术规范,即“明知故犯”。因此,对于研究生在学术诚信上的“知”、“行”脱节问题,也要引起足够重视。
二、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现状的原因分析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西方各种价值观的不断冲击,一些人的思想道德出现滑坡,出现“唯利是图”、“急功近利”、“老实人吃亏”,以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等不良现象。高校身处社会大环境之中,不是“世外桃源”,而身处高校的研究生受其影响就在所难免。
2.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我国在向高等教育大国迈进的征程中,教育主管部门为了促进高校“内涵建设”,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针对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水平等,制定了较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对高校进行引导,如在本科生培养上开展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等。在科学研究水平上,也进行考核评价,其中“高校数量”就是一个重要指标,但缺少“高校发生学术不端行为情况”这一重要指标。对此,教育主管部门仅以一纸文件提提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却对高校无任何惩戒措施,显然评价机制有明显漏洞,亟待完善。
3.高校在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监督及惩戒中的缺位。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挥棒”下,高校围绕着各种各样的考核指标转。针对“硬指标”,自然必须毫不含糊地下大力气抓:设立专人负责、层层分解任务、时时留意进度、阶段进行总结,确保落到实处。而针对学术诚信这一在一些人眼中的“软指标”,各高校落实起来参差不齐。更为严重的是,高校在处理学术失信行为时,考虑到学校的声誉等因素,也是低调处理。因此,就不难解释为何有如此多的研究生不完全清楚,甚至是完全不清楚何为学术不端行为,更谈不上遵守学术规范了。
[关键词]高校教师;诚信体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7)01-0040-03
ThePres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fortheHonestCreditSystemofUniversityTeachers
XIAOHaixiang1,LILi2
(1.CollegeofAccounting,Hunan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79,China;2.PublicityDepartmentofthePartyCommittee,Hunan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2,China)
Abstract:Now,therearemanyproblemsaboutthehonestyandcreditofuniversityteachers,whichbecomesoneofthefactorsthataffectthehealth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university.Thispaperanalysesthepresentsituationofuniversityteachers''''honestcreditsystem,andproposessomeeffectivecountermeasures.Theeducationmechanism,theincentiveandconstraintmechanism,theevaluationmechanismandthesupervisionmechanismarethekeysforthedevelopmentofuniversityteachers''''honestcreditsystem.
Keywords:universityteachers;systemofhonestcredit;present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诚信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础和标志,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党的十六大再次提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这种背景下,学术界和管理界就如何提高我国社会经济诚信水平、重建诚信体系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本文试从高等教育的角度,对高校教师群体诚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高校教师诚信体系的基本框架
诚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以理解成为一种与诚信相关的综合机制,它将与诚信有关的力量和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诚信的发展,制约失信行为。高校教师诚信体系是以教师信用道德、信用制度建设为基础,通过构建科学的诚信教育机制、诚信激励约束机制、诚信评价机制、诚信监督机制,促使教师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诚实守信,从而推动高校健康稳定发展的机制。笔者认为,教师诚信体系的基本框架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高校教师诚信教育体系
教师诚信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个教师都能诚实守信。因此,在强化正式制度约束的同时,要充分发挥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即加强教师的诚信教育。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的学术道德诚信教育、教书育人诚信教育、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诚信教育等,通过加强典型教育、示范教育、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教师诚信氛围。
2高校教师诚信制度体系
教师诚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要接受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的约束。要考虑建立健全信用法规体系,可以通过制定完善有关教师诚信体系的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的实施办法,使教师诚信体系的建设有法可依。
3高校教师诚信评价体系
教师诚信评价体系是建立教师诚信体系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才能对教师实行正确的激励和约束。教师评价体系应当包括教师诚信信息系统建设、诚信调查、诚信纪录、诚信考核评估等内容。
4高校教师诚信监督体系
教师诚信监管是教师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在目前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为规范教师的行为,维护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正常秩序,有必要建立和健全监管体系,实行舆论监督、同行监督、自我监督和学生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方式。
二、高校教师诚信体系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中普遍未建立起系统的教师诚信体系。高校中诚信教育不到位,缺乏“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部分教师不能树立“诚信至上”的道德意识;高校教师诚信制度不健全,诚信评价、监督机制缺位,教师诚信记录、诚信信息不完整,导致了一系列教师诚信问题的出现。具体表现如下:
1科学研究诚信精神匮乏
近年来,由于科学精神的缺乏、个人利益的驱使及学术评价和批评体制的不合理等原因,导致了教师在科学研究中的学术失信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学术剽窃。有的教师把别人的研究成果完全或部分地占为己有,有的甚至占有别人尚未发表的成果。有人根据媒体的相关报道,总结了高校学术抄袭的几种方法,即“全篇或局部搬用法——显性剽窃法”、“偷观点偷思想——隐性剽窃法”、“化名抄袭法”、“署名抄袭法”、“拼装法”、“抢先发表法”等等。
二是学术造假。不少教师在研究中伪造数据,发表假论文,或将同样内容通过不同组装、不同标题多次发表,还有人为评职称把学生的文章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或花钱雇人写文章。
三是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这主要表现在高校教材、教参、辞书等的编写出版方面。很多教师认为,编教材既不要搞研究也不用做调查,更不用查资料,只要找来三四本已有的教科书,框架体系上略微变动,章节顺序上稍作调整,然后对材料内容进行综合,文字叙述作作处理即可。
四是学术评价弊端丛生。一方面,学术批评缺失,一些专家评委出于同行或师生关系,将学术批评变成同行间不讲原则的吹捧;另一方面,一些名师专家,利用自己的评委资格,故意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进行学术倾轧。此外,在学术评奖中,评委们往往心照不宣、彼此关照、利益均沾、互投关系票。
2教书育人诚信不足
教学是教师的最主要职责,但在这个环节,很多教师为追求个人利益,存在诚信失落行为。首先在课前准备环节中,一些教师不备课或备课不认真,没有教案或教案未能根据知识的更新进行修订,在多媒体授课中,课件制作粗糙,有些甚至是教案或教材的翻版,导致课堂教学内容陈旧,影响教学效果;在课堂讲授环节中,不少老师缺乏时间观念,迟到早退现象较多,教学内容随意变更,教学方法陈旧,不注重因材施教,还有一些教师忙于校外事务,把教学工作当“第二职业”,随便换课或请人代课,失信于学生和本职工作;在课后管理方面,作业批改敷衍了事,不注重和学生交流,对学生的求教邮件和电话不认真回复和接听;在考试环节,部分教师将试题与分数视为商品,与学生进行交易,全然不顾教师的职业道德。3管理育人诚信缺失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招生管理不规范,一方面为争夺生源夸大学校办学能力,宣传虚假信息,随意承诺颁发文凭;另一方面,个别从事管理工作的教师为一己私利弄虚作假,进行权钱交易。二是考试管理不到位,有的老师监考不负责任,助长了学生作弊之风。三是学生管理中,尤其是在学生评奖评优、免试保研、违纪处分及贫困学生资助等工作中,过程不公开,监督机制不健全,评选结果缺乏公正。凡此种种,导致学生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危机,影响高校的健康稳定发展。
4服务育人缺乏诚信
近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以后,服务主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学生提供具体服务的后勤人员由于体制和自身素质的制约,在服务方面也存在诚信缺失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对已承诺的服务打折扣,提附加条件,不能提供优质服务。
三、高校教师诚信体系建设的对策
笔者认为,高校教师诚信体系建设应以诚信教育为起点,以诚信制度建设为终点,从自律和他律、道德和制度两个层次着手,建设高校教师诚信体系。一方面要加强高校本身及教师所属各院系及各职能部门、附属部门的诚信建设;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师个人诚信的建设。
1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师诚信教育机制
加强对教师的诚信教育,提高教师的自律意识。首先,要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着重落实“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的公民道德规范。其次,要强调学术道德教育,营造严谨治学、求实创新、淡泊名利的学术风气。在教育形式上可以灵活多样,组织各种形式的报告会、座谈会,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引导教师树立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强化教师的教书育人、学术独立和为人师表等。再次,要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尊重他人的科研成果,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可以考虑组织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考试,并将其作为晋升职称的条件之一。
发挥先进典型教育示范作用。可在学校开展评选师德标兵、学生心中最敬爱的老师、教学名师、科研标兵等活动,树立一批体现教师诚信精神、师德高尚、敬业奉献、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使广大师生学有榜样,行有标杆,以典型的力量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从而在学校形成崇尚诚信的良好氛围。
2建立有效的高校教师诚信激励和约束机制
诚信体系建设需要教师的自我修养,也需相应的制度规范,从而实行教师自律与他律的结合,而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正是从制度规范的角度来发挥作用的。
约束机制可通过一系列的失信惩治制度来进行诚信规范。《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以及有关法规、条例等,对教师的职业责任和义务都作出了明确要求,高校须以上述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更为具体、系统完善的失信惩罚制度。明确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失信的制度边界是什么,失信到什么程度将给予何种程度和形式的惩罚。同时,对学术造假和严重教学失信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可采用建立教师个人业务信用档案,将失信行为公开曝光,一定期间内禁止其进行学术活动,取消相关荣誉、职称职务,追回物质奖励,给予罚款等途径来惩罚失信者。通过失信惩罚机制的设立,加大教师失信成本,迫使其行为趋向守信。
激励机制一般是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高校可通过制定相关的评优奖励制度,激发教师自觉守信。在制定激励制度时,要注意制度的科学性、公正性和连续性,奖励面要适宜,奖励要有力度。要注重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双管齐下。精神激励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用良好的事业发展环境激励人。如果学校能为教师创造出一个良好的事业发展环境,教师乐于在这个环境中进行教学科研工作,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同时没有生活等实际问题的后顾之忧,那么这种环境就能激励教师在教学科研当中自觉守信。二是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人。如前所述,要通过树立正面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和激励作用。采用物质激励时要注重奖励力度,对诚实守信的优秀教师,在工资、目标奖励、住房待遇、工作条件等方面予以奖励,要敢于重奖。
3建立科学的高校教师诚信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执行激励约束机制的基础。因此,高校要注意把教师诚信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职称职务聘任的重要条件,要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和测评方法来对教师诚信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逐步建立教师个人信用信息库。诚信记录是进行诚信评价的依托和基础,高校可考虑建立教师个人信用业务档案(数据库),该档案的内容由高校教学科研管理部门负责记录,可通过计算机联网进行管理和查询。学校可根据诚信记录对教师个人作出全面的信用评价,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奖优惩劣。
诚信评价可从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单位评价等三个层面进行,结合期中、年终考评和学期学生评教来开展,从政治、思想、育人、师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
设置诚信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注意增强评价指标的公正性和可操作性,要避免将诚信评价指标设置成为“虚”指标、“软”指标。
重视诚信评价过程,将该过程作为一项诚信教育活动来开展,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奖优罚劣,促进广大教师诚信观念的增强、诚信行为的到位。
4建立严格的高校教师诚信监督机制
诚信监督机制应明确由谁来监督、怎样监督、监督什么,即应明确监督主体、监督方法、监督内容,并将其系统化、规范化,形成比较完善的监督制度,督促高校教师形成诚信之风。
社会及新闻舆论监督。通过校内外媒体,公布高校教师诚信体系建设情况,设立教师诚信新闻监督热线,对高教教师诚信给予重点关注,并适时组织相关讨论,进行舆论监督。
同行及监督机构监督。对于学术诚信问题,可采用同行专家学者评议监督的方式。同一研究领域内的专家对本学科领域研究的情况掌握更为全面熟悉,通过学术交流评议,他们
往往能较快地发现问题。因此,在学术监督方面,可以考虑依托各级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管理机构,组织相关专家学者,通过学术评议的方式进行监督。还可考虑扩大学校监察机构职责范围,使其能通过与学术管理机构的合作,受理并调查学术违规举报,处理学术违规人员,履行学术监察之责。
教学督导员和学生监督。针对教师教学环节的诚信监督,高校可聘请教学工作中卓
有成效、品德高尚的教师为教学督导员,不定期进行随堂听课,课前课后检查,考察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气氛,课后交流等情况。此外,还可结合每学期一次的学生评教工作,将教师诚信表现增加到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中去,让学生从教师服务对象的角度对教师诚信进行监督。
其它监察方式。可建立举报奖励制,凡举报属实的,酌情给予奖励;可建立公示制度,在职称评定、科研立项、成果鉴定与评奖、学位授予等学术评审中,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对申报材料、评审标准、评审过程和结果进行全过程公示,增加评审透明度,防止非诚信行为的出现。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经济学会.关于诚信体系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J].学术月刊,2003,(12).
[2]李四芬,李上文.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3,(8).
[3]若地.“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研讨会”综述[J].社会科学研究,2004,(1).
本报讯 今后,中国科技界所反映的学术浮躁、学术腐败等现象,以及在科研活动中出现的各种不端行为,均将受到官方最新出台重典的惩治。
中国科学技术部11月9日下午正式《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简称《办法》),并在该部专门设立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受理社会对科研不端行为的举报,负责处理与国家科技计划相关的科研诚信问题。同时,科技部将与教育部、中科院等相关单位协商,从国内外聘请一批公信力高的权威专家,组建成立国家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委员会,协调推进科研诚信建设工程。
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办法》明确界定以下5种情形为科研不端行为:一是在有关人员职称、简历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提供虚假信息;二是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三是捏造或篡改科研数据;四是在涉及人体的研究中,违反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等规定;五是违反实验动物保护规范。
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罚措施视情节轻重包括警告、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记过、禁止一定时期申请和执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降职、解聘、开除等。科研不端行为被调查者若藏匿、伪造、销毁证据;干扰、妨碍调查工作;打击、报复举报人;同时涉及多种科研不端行为,则将从重处罚。科研不端行为涉嫌违纪、违法的,将移交有关机关处理。另外,举报人捏造事实、故意陷害他人的,一经查实,在一定期限内不接受其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请。
记者了解到,一方面,“汉芯”等事件的出现对中国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对学术诚信问题的判定,必须通过健全组织、规范程序,进行调查和处理。科技部有关负责人称,正是基于这些背景,该部制定和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办法》借鉴国外许多有益经验,旨在把对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和处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也充分表明中国政府进一步端正学风的基本态度。(综)
互联网协会特征试定义“恶意软件”
本报讯 为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提高我国网民防范网络安全的能力和意识,规范互联网共享软件的应用与服务,抵制恶意软件侵犯互联网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互联网协会以行业自律的方式组织30余家互联网从业机构共同研究起草了《恶意软件定义(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定义的起草遵循了三个原则,即便民原则、定性原则和自律原则。
中国互联网协会此次公布的《征求意见稿》初步明确了“恶意软件”的定义及特征等基本标准问题,于2006年11月8日至11月20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邮箱为f21@isc.省略)。中国互联网协会将在听取广大互联网用户对《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定义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向社会公布最终版本。
《征求意见稿》内容如下:
恶意软件是指在未明确提示用户或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在用户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上安装、运行侵犯用户合法权益的软件,但已被我国现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计算机病毒除外。
具有下列特征之一的软件可以被认为是恶意软件:
1.强制安装:指在未明确提示用户或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在用户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上安装软件的行为。
2.难以卸载:指未提供通用的卸载方式,或在不受其他软件影响、人为破坏的情况下,卸载后仍然有活动程序的行为。
3.浏览器劫持:指未经用户许可,修改用户浏览器或其他相关设置,迫使用户访问特定网站或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上网的行为。
4.广告弹出:指未明确提示用户或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利用安装在用户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上的软件弹出广告的行为。
5.恶意收集用户信息:指未明确提示用户或未经用户许可,恶意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
6.恶意卸载:指未明确提示用户、未经用户许可,误导、欺骗用户卸载非恶意软件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