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医学的特征

时间:2023-10-08 10:25:13

导语:在中医学的特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医学的特征

第1篇

一、趣味性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趣味”的解释是“使人感到愉快、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本文从这个解释出发,用实例探究中小学数学问题的趣味性的内涵。

如:5只猴子一起摘了1堆桃子,不知过了多久,来了一只猴子,将这堆桃子分成5份,结果多了一个,就将多的这个吃了,拿走其中的一堆。第二只猴子来了,将地上的桃子堆起来,平均分成5份,发现也多了一个,同样吃了这1个,拿走了其中的一堆。第三只、第四只、第五只猴子都是这样……问:这5只猴子至少摘了多少个桃子?

这一缜密、简单而又奇特的数学题,告诉人们:不能依靠直觉和想象来学数学,而是要用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来洞察数学,才能得到真理。这个题目虽然简单,但是体现了数学的一种魅力,更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表现在题目和解题过程的双重趣味性上。

二、多样性

生活中,数学问题无处不在,这为中小学数学趣味性问题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中小学数学中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中小学数学中的问题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它的内容也融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下象棋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棋盘也是人们很熟悉的工具,那么你知道棋盘上有多少个正方形吗?

设想在休息之余,说个趣题,考考孩子的智力,锻炼锻炼思维,其乐融融。这也正好促进了数学文化在民间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说明了趣味性问题的重要性,更体现了中小学数学趣味性问题的多样性。

三、抽象性

1.中小学数学趣味性问题的形成、解决过程具有抽象性

人们在生活实践或在学习间接经验的过程中,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时,问题的提出者经过一番努力,抓住其本质,对其进行高度概括,形成问题。

如:一组人割草,要把两块草地的草割完。大的一块比小的一块大1倍。上午全部人都在大的一块草地上割草。下午一半人仍留在大草地上,到傍晚时把草割完,另一半人去割小草地的草,到傍晚还剩下一块,这一块由一个人再用一天时间刚好割完。问:这组共有多少人割草?

下面,我们将这个问题抽象成小学六年级的比例知识来解决。

用图形表示如下:

用矩形ABCD和矩形A1B1C1D1分别表示大小两块草地的面积,用矩形AFED表示上午全部人都在大草地上割草的面积,用矩形A1F1E1D1表示下午一半人去割小草地割草的面积……

从整个问题的转化和解决的过程来看,中小学数学趣味性问题的提出、转化和解决都具有抽象性。

2.中小学数学趣味性问题的结论具有应用的广泛性

虽然,中小学数学中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但任何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某种联系。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人们闲来无事都爱研究研究名人或伟人,想看看他们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结果就有人发现名人或伟人的生日有以下特点:

爱因斯坦的生日是1879年3月14日,将年、月、日写在一起为1879314。把这个数随意重排一次,得到另一个数,比如是4187139,用大数减去小数得到一个差,将差的各位数字相加,得到一个数,再次将各位数字相加,得到另一个数2+7=9(一直加,直到得到一位数为止)。同样,伟大的数学家高斯的生日是1867年11月7日,同样,得到了最大的一位数9。

看到这里,我觉得非常有趣,就将自己的生日照这种算法算了一遍,结果令我兴奋不已,和伟人一样,我的生日最后也能得到最大的一位数9。这是为什么呢?我又算了我知道的许多人的生日,我发现结果都是9。

由此发现,这并不是伟人的生日才有的特点,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不妨用字母来代表数字。

可见,任意一组数字重排两次,所得的两个数的差都是9的倍数。

第2篇

关键词:速塑;形;意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2-0018-01

我们能通过速塑作品直接面对雕塑家,是因为速塑这种媒介的开放性,通过雕塑家留下的塑痕,不论是出自于双手,胳膊,还是雕塑工具,我们都得以发现其性格,其天分,以及品味。雕塑的本质语言是形体,雕塑家的这些性格、天分、品味都是通过对形体的归纳和有自己追求的独特理解来显现的,才能塑造出有“意味”的形体。而这种有“意味”的形体是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方式来塑造的,由于是在短时间内,创作速塑时会留下塑造的痕迹而来不及过多的修饰和掩盖。因此,速塑这种创造形式就决定了这种手段的重要性,这种手段即塑痕——雕塑的笔触。这也是速塑中以黏土作为材料的最直接的表达方法。

在速塑中塑痕不仅仅是塑造形象的基本元素,同时也表达了作品的气质、情感。观赏者忽而关注作品表达的内容,忽而又倾慕与塑痕作为纯粹的艺术家双手创造的基本元素所体现出的美感。正是由于速塑的材料一看便知,因此,这种技法的表现性更能引起观者的审美共鸣,更能直接表达雕塑家的意图,也是材料最直接的展现。

塑痕能够体现出雕塑家内在的意,这个意的本质在于思想、人格、内容、意志等,雕塑家在动手塑造对象之前,是要经过酝酿的,所谓的意在笔先,经过对对象的观察,经过自己的理解,把对象按照自己理想中的形象表现出来,在每一刀的塑造过程中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情怀。塑痕中“意”的表现当然离不开“势”,“势”指的是速塑中形体的动势和连贯性,给人感觉一气呵成,呼吸贯通。能够由内而外的体现出作品的生命力,是一种有生命力的节奏表现,好比作品当中的气脉,是一种原发于作品的内在的张力,内在的意念,情绪,感觉的流畅运动,使观赏着看了作品后能够感觉到饱满充沛的情绪,和滚滚而来,不断涌出的生命力。雕塑家布德尔在创作雕塑贝多芬头像的时候,刻意强调了雕塑手法的表现力,运用了犹如岩石般好似没有规则的切削的塑痕,加上原始的变形的形体,表现出了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的那种激动人心,不能自己的兴奋状态和气势磅礴铿锵有力的精神状态,有如行云流水,势不可挡。看着贝多芬的这个雕塑作品,仿佛耳边想起了那恢弘的第六交响曲的震撼感人的旋律。布德尔的这个作品所以能够把饱满的生命力表达的如此准确,和他的这种塑痕给人带来的感受是分不开的。

塑痕本身就是一种痕迹,是一种符号,作为符号,其本身就会体现出符号的一些性质,比如暗示性,方向性。从这一点出发,塑痕就能通过自身的变化给观者带来不同的欣赏感受和审美趣味。不同的塑痕能够形成不同的趣味,大刀阔斧的塑痕给人以大气概括的感受,斑斑驳驳的塑痕给人以复杂缤纷的印象。每一位成熟的雕塑家都会有自己的一套得心应手的塑痕的处理手段。布德尔喜欢起伏不定的块状塑痕,而马约尔喜欢细腻丰满的性体表满。贾科梅蒂更是运用斑斑点点的塑痕来表达人的内在精神性。当然不够只追求塑痕的形式上的玩味,更要注重作品内在的精神的表现。这种塑痕的情趣可以看成是作品形式上的延伸,塑痕上的情趣要与作品反映的内容相统一,才能更好的表达出作品的生气。所谓形神兼备,体现出形与意的完美结合。

综上所述,速塑相对于长期完整的作品,更能生动的直接的有利于“意”的表达,正是因为它具有上述的特征。用最简单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最复杂深奥的意境,这才是速塑中最难的境界,任何技术都需要勤学苦练才能得心应手,特别是速塑,必须得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的表达能力。而这种能力是靠长期的训练,观察慢慢的培养出来的,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大师们的速塑之所以能寥寥几笔就感人心灵,和长期的练习是分不开的。进行速塑训练的价值也就在于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保持住形象中的生动性和感性因素,达到“形”与“意”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彭吉象.中国艺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第3篇

一、辰州傩戏的基本特征

(一)辰州傩戏是古代楚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之一。辰州傩中还保留着楚文化的艺术特征,历经千载而承传下来,已被看成是湖湘文化的根基。

(二)辰州傩戏完成了从人的神化到神化的人,从娱神发展到了娱人阶段,具备了娱人娱神的特点。

(三)辰州傩戏也是原始意义上的宗教,后来变成了艺术和宗教的结合物,兼容了民俗表演以及原始宗教的特征。

(四)这种古老的艺术语言特色鲜明,它的歌舞戏曲体现出了内容情感化、神灵具备人格化特征、表演形式日益多样化,具备可剧可唱的特点,被看成是现代戏剧领域的“活化石”。

(五)从辰州傩戏的声腔来看,属于戏剧声乐中的高腔体系,这种唱腔有着显著的地方性特征,个性非常鲜明,它的音乐特征是“一启众和”的帮腔形式。傩戏不使用丝弦,仅仅运用锣、钹以及鼓打击乐伴奏,这是它的特色之一。

(六)傩戏面具等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是傩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之一,是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瑰宝。通过它能够将傩戏艺术和其余形式的戏剧艺术区分开来。

(七)辰州傩长时间存在以及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它存在于肥沃的民间土壤中,是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精神生活中的主要部分之一,有着显著的习俗性特征。

二、辰州傩戏表演特征

(一)行当角色。傩戏以面具造型来确定角色,主要是生、旦、净、丑这四行,大戏中四个角色比较齐全,小戏中主要是“对子戏”,也就是小丑、老生或小旦。

(二)老旦表演技巧。大多数傩戏艺人都是法师,他们表演的大多数剧目体现出了本土宗教的色彩。一部分剧中人物亦是在傩坛中所祀神?o的相关化身。台步大部分是“走罡”,手式是“按诀”。

(三)音乐体裁。从表演上来看,融合了一些说唱以及民间歌舞的成份。首先是民间歌曲,这也是傩戏音乐的主要前提,涵盖了小调、山歌、劳动歌曲以及叙事歌曲等。其次是民间歌舞音乐,大多数曲调都是分节歌体类型的上下句结构,不同段落间以打击乐进行过渡,唱腔主要是一唱众和。再次是民间宗教音乐,大部分都是道曲以及佛曲,旋律非常简单,主要特征是吟唱性以及口语性,通常都是先说一段故事,然后唱一段音乐,有时也会在说唱过程中加入帮腔以及对唱,台上台下相互应和。第四就是民间戏曲音乐,原本是土老司“打锣腔”,由其开始自由哼唱,然后随着相关剧目的日趋丰富,增加了唱腔方面的戏剧性,加大了表现力,融汇以及吸收了不少兄弟剧种戏曲中的声腔音乐,呈现出了角色唱腔的雏形,这种傩戏唱腔音乐也就具备了浓厚的巫风和独特的地方民族色彩。

(四)服饰与道具。巫师的法衣都是手工制作的,通常可以分成下列三种:首先是红色法衣;其次是无袖蟠龙天师袍;第三是黑颜色、大袖、掩胸的长襟袍,也被叫做“长衣”。有法帽以及黑色山形帽两种。巫师身上穿着“长衣”时,要戴着黑颜色的山形帽,巫师在穿着蟠龙天师袍的时候,头上要戴着法帽。在傩戏表演中,先锋以及师娘等上身穿着彩衣,下身系着百褶裙。丑角和判官分别穿的是对胸开襟衣以及红色官衣等。

(五)辰州傩戏面具。辰州傩戏所使用的表演面具是它区别于其他戏剧艺术的最显著的特征。

第4篇

[关键词] 贾樟柯;电影作品;文化意蕴和美学特征

贾樟柯和他的电影作品

贾樟柯于1970年出生于山西省汾阳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因为在“”中受到冲击,被下放到农村当一名语文教师,直到今天,贾樟柯还有很多亲戚都在农村生活。这种家庭背景对他今后的电影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他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边缘人和小人物尤其的关注和关爱。同时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在《山西文学》上发表过文章,十六岁时,已经开始了小说创作。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动要吸收他为会员。后来高考失败后,他来到太原,参加了当地的美术培训班。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的《黄土地》,这部电影改变了他的人生理想,转变了他的人生道路。从此之后,他对电影的喜欢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立志要做一名电影导演。几番波折,终于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在专业学校系统地对电影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他后来的电影拍摄与风格的奠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纵观贾樟柯的电影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青年实验小组时期的作品

还是在学生时期,贾樟柯和他的同学们,组成了一个青年电影实验小组,他们凭借着对电影的喜爱和执著,克服了资金和设备上的困难,先后拍摄了一系列的小短片,包含《有一天,在北京》《小山回家》《嘟嘟》等作品,这些作品的拍摄方式、拍摄内容、拍摄理念等,都是有别于传统的学院派风格的,例如《有一天,在北京》讲述的是在天安门广场上国旗下的士兵、修整草坪的员工、外地来北京游玩的客人等。也正是因为这种长期的体制外的拍摄,使得他的作品受到主流意识的影响较小,初步形成了个人化的风格特征。

(二)地下电影时期

这一时期,贾樟柯逐渐开始了自己的独立拍摄,自己担任编剧和导演。先后有《小武》《任逍遥》《站台》等作品问世,其中《小武》让他崭露头角,受到了国内外电影人士的充分肯定和关注,电影评论家们认为他的拍摄手法和张艺谋、陈凯歌的拍摄方法完全不同,为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打开了一个新的方向。影片通过对山西省汾阳市一个普通小偷梁小武终日偷窃生活的真实记录,展现了中国普通小县城里人们的生活风貌,刻画了小武被女朋友和家庭所抛弃,沦落在街头让警察抓住的真实遭遇。

(三)电影创作的大发展时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贾樟柯也越来越走向成熟,少了许多年轻时代的冲动和粗糙,而是静下心来,潜心的思考究竟哪些东西是自己的电影中最需要表现的,这种艺术理性思考让他不断有佳作问世。例如《世界》,他把视角从生活在故乡的汾阳人的身上转移到了在异地打工的汾阳人身上,关注于他们在新的生活环境下的生存状况;《三峡好人》采用两段式的叙述,用“烟、酒、糖、茶”的隐形线索贯穿全片,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的怀念,该片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这是中国新生代电影导演首次在世界三大传统电影节上捧得大奖。迄今为止,贾樟柯还在坚持着自己的创作理念,没有大喜大悲的情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有流淌在岁月中真实的事情和真实的人物,贾樟柯用他的电影为我们诠释了平凡人的鲜活和真实。

贾樟柯电影中的文化意蕴和美学特征

(一)对于纪实性电影风格的执著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贾樟柯作品的最大特点,那么这个词只能是纪实。作为生存在中国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之间的贾樟柯,要想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继而形成自己独特艺术风格,这是一个需要潜心、执著、无助、勇敢的探索过程,注定要遭受很多失败和非议。他摒弃了第五代导演追求画面完美精致的追求,转而关注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使得他的电影更加显出生活的本色。“他的作品能够在国外著名的电影节上频频获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很好的吸收和消化了西方电影中的现实主义电影理论,特别是对巴赞的推崇和继承,成为中国现实文化语境下对于巴赞电影美学的强有力的回应。”[1]

贾樟柯这种强烈的纪实性风格首先表现为对于长镜头的充分利用,他很少使用蒙太奇,而是大量地使用长镜头和景深镜头,从而获得一种不为外界所干扰的、最真实的客观记录。例如影片《小武》中,小武把西服搭在身上,纵身一跃,上了村口的路障栏杆,身体晃来晃去,栏杆也发出吱吱的摩擦声音,想到家人对于自己的漠视和自己的小偷身份,小武这种内心的失落和怅然,被这个长镜头表达得淋漓尽致。《三峡好人》中,作者用一个接近三分钟的长镜头,将船上所有的人物来了一个大写真,有十七八岁的姑娘,有带着麻袋行李的民工,还有的在吸烟、玩手机、打扑克,等等,完整细致地展现出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为渲染影片的气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任逍遥》中,斌斌最后的歌唱,长镜头只对着他那张毫无表情、麻木的脸,这时候观众已经不忍心再看下去了,但是贾樟柯还是予以坚决的展示,这个长镜头一直拉长到了最后一幕,观众在震撼中回到了现实。正如他自己所说:“当摄影机开始运转的时候,我希望永远能问自己一声,眼前的一切是否是你真正的所思所感。”[2]这种带有强烈责任感的创作理念,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真实的记录。

(二)独特的小城镇情节

前文中提到,贾樟柯出生于农村,父亲受到“”的冲击,被下放到农村当了一名语文教师,后来汾阳由镇省级成为县级市,成为中国标准的小城镇。贾樟柯丝毫不避讳自己的农村背景和小城镇情节,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使得他对小城镇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源泉。他用波澜不惊的叙事方式和故事情节,充满人文关怀的态度,讲述了一个个小城镇中发生的人物和故事,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陆小城镇的面貌和小城镇人物的生存状态。对于对小城镇题材关注度远远不够的中国电影来说,贾樟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贾樟柯的这种关注并不是盲目和没有原则的,他在客观的展现城镇文化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审视着城镇文化,成为城里人之后,他有了更好的视角和反差,去对城镇文化进行体味和感悟,他在积极地思索着由于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变化,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然后用镜头,展示给观众,让观众去思考,去发现解决的办法。例如《任逍遥》中,描写了两个要抢银行的无业青年,其中有一个青年,他的目的居然不是为了钱,而是要向一个女子证明自己的爱恋之情。表面上是对两个青年人的描写,深层之中,却唤起了我们对于小城镇人群深层次精神变革的思考。用电影这种方式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城镇的变化,这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贾樟柯选取了在他看来最具代表性的地点,依托于这个小环境之中,把里面所包含的文化意义保存在影像中,让小城镇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了记录和传承。或许身处繁华大都市的我们现在感受不到这种价值,但是往往是我们觉得值得保留和记录的时候,它们已经消失了。贾樟柯用他的前瞻性、先决性,忠实地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对于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深切关注

跟贾樟柯年纪相仿的新生代导演,大多都有着都市的成长经历和生活体验,所以他们对于个体的关注,都是都市生活的边缘群体,如北漂一族、行为艺术家、摇滚歌手等。而贾樟柯独有的小城镇情节,让他把眼光投向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身上,关注他们的生存体验和生命历程。中国大约有十亿人口都在农村和小城镇中,他们在友情、爱情、事业等所遭遇的种种动荡,更具有普遍意义。在贾樟柯的镜头下,既不夸张粉饰,也不可以贬低,而是用最真实的态度记录下他们最真实的生活,在这种真实下,我们看到了一种人文情感的关怀和对小人物的肯定,他努力挖掘隐藏在他们身后的人性的光芒,并且在积极地思考着,在这个繁华世界的背后,是哪些人为这个社会作出的贡献最大,付出的代价也最大,他用自己的电影作出了解答。正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的评委对他的颁奖词所说:“因为他富有想象力地运用电影媒介,正确而现实地描绘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和道德的异化。”[3]

《小武》中的小武,虽然自己是个小偷,但是他身上仍然有着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他对父母孝顺,对女友体贴,对朋友仗义。然而在金钱崇拜和价值失衡的现实中,他的这些良好的品质并没有换回他所期待的结局,家人对他不屑一顾,爱人离他而去,朋友对他冷眼相看,最后落得一个被警察铐在街头,游街示众的结局。《站台》中几个青年人,满怀着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一心想在大城市中混出个名堂,但是渐渐地他们发现梦想是那样的脆弱,个人的力量又是那么的渺小,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这种渴望改变命运的尝试却是值得鼓励的。《三峡好人》中,韩三明为了和妻子复婚,需要凑够三万元钱,于是他不得不回到山西继续从事挖煤的工作,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危险,但是这是他的选择,他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哪怕这种代价是自己的生命。沈红知道自己丈夫有了新的家庭后,撒谎说自己也有了相好的,主动要和丈夫离婚,她用最极端的方式挽回了一个女性的尊严,因为她从三峡的变化中感悟到了人的变化,每个人只有在变化中作出决定,才能找到自己的未来。贾樟柯曾说过:“艺术家负责揭示生存状态,至于改变,那是政治家的任务。”[4]贾樟柯很好地完成了一个艺术家的任务。

综上所述,电影的本质是要让人们记住历史、确认真实、确认自我,确认时间,贾樟柯的创作之路表明他就是一个独特的艺术文化行者,他不断地为中国的电影事业进行尝试和探索,那种真实的创作态度,展示出的真实场景,始终如一的人文情感关怀,使他的电影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审美特征,他让更多喜欢电影的人树立更多的信心,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中国电影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停滞于主流叙事的圈子里停滞不前。作为电影导演,有的一直在名利场上乐此不疲,有的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电影理想,默默地耕耘着,贾樟柯显然属于后者,他用他最真实和最质朴的生活体验,激发更多的人来从事电影业,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潘先伟.论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的苦难意识与文化意识[J].艺术评论,2007(06).

[2] 程青松,黄欧.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六十年代中国电影导演档案[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3] 李径宇.贾樟柯:我们观察中国的角度对观众是陌生的[J].新闻周刊,2004(32).

第5篇

《中庸》首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所不睹,恐惧乎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一章是《中庸》的总纲,也是儒家哲学的总纲。如何理解这一章,直接关系着对《中庸》的理解解也关系着对儒家哲学的理解解并进而关系着对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的理解。这一章首先确立了一个“中和”本体。朱熹注曰:“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道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那么,何谓“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何谓“和”?“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可见,这里的“中”、“和”都是就情感而说的,其区别仅仅在于未发、已发。现在的问题是:作为人的情感未发状态的“中”,何以能成为“天下之大本”?情感已发状态的“和”,何以能成为“天下之达道”?这一点,如果仅站在本体论的或认识论的立场上来看的话,是很难理解的。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理解?

首先,我们看“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的立论前提、角度。我认为此立论之前提、角度,乃是反思的。所谓反思的,是说“中”作为本体,只能在其中介物中被把握。这是因为,“中”作为本体作为万事万物的客观规定,乃是一自然天命、自然天成。而自然天命、自然天成的本真状态是一种非对象性的存在。因为,对象性的存在总是有偶然性因素、人为因素参与其间的。而“中”的本真状态的非对象性,同时也就意味着它不能成为人的直接性知识,人不能在感性中直接把握到它,而只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所以,人需在中介中把握“中”,通过中介物的明证性确立“中”的实在性。

其次,人只能在中介中把握“中”,这只是其最基本的要求,或者说,在中介中把握“中”仅仅是把握“中”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在中介中能不能把握到“中”的本真状态,还取决于所选取的中介物是否合适。那么,什么样的中介是合适的呢?合适的中介应该满足两个条件:其一,它是本真的,这一点使它与本体的同一性得到保证。其二,它是在认识中的,这一点使它及“本体”的自觉性得到保证。这也就是说,这一中介应该是自意识中的、与本体同一的本真状态。关于此,中国古代学者认为,天命在人为人性,即“天命之谓性”,人性即天命,人性是天命的中介。从人性的自我反思中把握“中”,是认识“中”的唯一途径和关键。作为中介的人性,应该保持于自然天成的纯真状态中。这种状态中的人性,既是喜怒哀乐之情的意识,又不是喜怒哀乐之情的无节制的放纵和片面的专擅。此种状态从自在的角度看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状态。

“喜怒哀乐”言其“有,;“未发,,言其“无”。既言其“有”,又言其“无”,那么,“有”何指,“无”又何指?“有”,有什么?“无”,无什么?“有”,指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即人性的实在性,也就是天命的实在性。所以,这里所说的“喜怒哀乐”,指的是其一般性质;而这里的“无”,指的则是没有具体规定性的对象性意识。“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指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既具有人性即天命的实在性,又无人欲之私、对象之扰的具体性意识的人性之本真状态。“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者,言未发,是人性初本”。(孔颖达)这种状态是人性的本真状态,当然也是“中”作为本体的本真状态。因为,中国哲学的所谓本体指的就是万有存在者的那个本真。“喜怒哀乐之未发”在自在性上与天道本体保持了统一性。但它仍是一个非对象性的存在。还需要寻找一个与天道本体的本真状态同一的对象性存在的对象。《中庸》的作者坚持中国哲学的将本体视为一个规律系统,将本体与万物的关系理解为本体作为规律统摄万物而使万物各得性命之正的立场,认为符合人性规律的喜怒哀乐之情,即“发而皆中节”的喜怒哀乐是与“喜怒哀乐之未发”及与天道本体是同一的。“发而皆中节”的喜怒哀乐是具体的喜怒哀乐意识,是可以直接呈现给人的意识的,这样就可以满足对“中”的自觉性要求。

第三,人性的初本状态是把握天道本真状态的中介。人性本初状态可以通过内省直观得到。所以,它对人说具有自明性。对人性本真状态的内省直观所得到的观念,对对象说,得到的是对象的本然;对人性说,得到的是人性的本真;对认识说,得到的是真理性知识。此即是“中”。这个“中”,作为“天下之大本”,既是对对象说的本体意识,又是对人性说的自我意识,也是对认识说的真知识。它是一个“三一体”,或称之为“三位一体”的实在性。

这样的一个“三位一体”意识,实质上意味着一种哲学立场。“哲学立场”一词,是一综合概念。所谓“哲学立场”,实指人的一种哲学生活,或者说,是指人在其日用平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地立于哲学自觉之地,在日用平常之事中窥得哲学意,在言行语默之事中赋予哲学意。窥得,非于外寻得;赋予,非由内施加于外。所以,说窥得,说赋予仅意味着人生达于哲学境界,无时不哲学,无事不哲学。“哲学立场”一词实包括哲学之知、哲学之活动、人行之哲学属性、对象之知的哲学层面、对待事物的哲学态度等等在内的全部内容。

这样的“哲学立场”,就是生存论的反思立场。[“中”(作为本体)一中介(人性的本初状态)一“中和”(被把握、被实现着的“中”)这就是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的逻辑结构。“大本”,最最本然之谓也,非本原派生关系中的本原意,亦非生成论中的根源意。由此看来,郑玄注:“中为大本者,以其含喜怒哀乐,礼所由生,政教自此出也”,朱熹注:“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似皆有疑义。因为,在这些解释中,“本”均有本原意、根源意,即都仅从本体论或生成论意义上立论,所以无法解释、说明人的情感未发状态何以能成为天下万物的本原、万物的根源?譬如朱熹,就只能采取曲折迂回的办法,先将未发状态的情感归结为天命之性,再归结为理,理成为万事万物的本原,由此实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的合理性。这就难免独断了。颜元就发现了朱熹注的矛盾,对之作了很机智的诘难。颜元说“致者,推而极之也,’解字最好。到底实讲处却说‘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无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则极其中’,'自谨独而精之以至应物无少差谬’云云。世有至静之中不失其守而天地便位者乎?有应物无差谬而万物便育者乎?几何而不以吾道之至诚等于仙释之空寂妄诞也丨况春秋之天地不位、万物不育,将谓孔子至静之守犹有失、应物之处犹有差谬乎?抑致中致和而位焉育焉,子思竟为不验之空言乎?理之不通,明矣。且字义之训话,亦自相矛盾焉。夫推者,用力扩拓去,自此及彼、自内而外、自近及远之辞也。推而极之则又无彼不及、无处不周、无远不到之意也。曾可云'约之’乎?曾可云'精之’乎?曾可以至静之守不失,应物之处无差,而谓之‘致中和’乎?中庸何以称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乎?盖吾人之中和与天地万物一般大,致吾-心之中、一身之和,则钦明温恭是也;推而致一家之中、一家之和,则一家仁、一家让是也;推而致一国之中和、天下之中和,则调燮阴阳,协和万邦,三百三千之礼、《韶》《英》《浅》《武》之乐是也。夫然而清宁还之天地,咸若还之万物,斯真修道之极功,而吾人尽性至命之能事毕矣。《注》乃云'修道之教,亦在其中’,是致中和还不是修道乎?真梦语也。”(《颜元集。四书正误卷二》)

颜元对朱熹的诘难是机智而又有见地的。但其正面立论还欠火候,这就是他还没有将“中”的本体论、认识论、修养论三统一的特征明晰地提升到文化层面上来,三位一体的观念在他还是一种模糊的观念。但我们从他的论述中还是可以明显地看出,他已经很强烈地意识到了本体、认识、修养三者之间的联系,已经意识到了本体观念、认识观念只能建立于修养实践之中。

“中”作为三位一体之意义整体性,是一“成己”与“成物”相互制约、相互规定的实在性。这个实在性,在《中庸》中被规定为“诚”。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也。“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的“大本”作为“诚”,作为三位一体的意义整体是即本体即认识即境界。对物说是“诚”,对人说是“诚”,对知识说亦是“诚”。“诚”的概念也同时兼具本体、认识、境界的意义。此“中”此“诚”是无时不诚,亦是无时不是思之诚,无时不是行之诚;此“中”此“诚”,又是无处不诚。无时无处不诚,即本体之“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和“天生I民,有物有则”的实在性。这种实在性,亦即“成己”与“成物”相互制约、相互规定的实在性,故可言之“天地位’、“万物育”。这是因为,无时无处不诚亦即“发而皆中节”之“和”,此为“天下之达道,。“达道”仍是本体、知识、境界三位一体的整体性。

依据上述理解,回过头来看“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三命题,看“君子慎其独也”之命题,可知也都是本体、认识、修养三位一体之意义整体性命题。并且,只有从这种三位一体的特征中才能理解其意义,把握其精神实质。若单从本体论或认识论,抑或修养论的角度理解这些命题的涵义,皆不成理。关于性、道、教的三命题,很明显的就可以看出是三者相互规定的,其各自的意义都取决于他者,都在他者中得到根据或规定,这比较好理解。而我们现在说“君子慎其独也”也是三位一体的整体性命题,怎么理解?“慎独”是否也是本体论和认识论概念?我认为,在《中庸》中,“慎独”作为修养论的同时就是本体论概念和认识论概念。

“慎独”是儒家哲学中重要的修养论概念。如果说“慎独”是儒家最最重要的修养方法、手段、工夫,是不为过的。因为,儒家,特别是自孔子、子思、孟子所传的儒家一系,所主张的是自内圣开出外王,内圣是外王的根据。所以,其修养工夫必指向修养主体的内心世界。《大学》中讲“慎独”就是从这一角度讲的。《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拚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肺肝然,则何益矣!此i胃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里讲的“慎独”,都是从人的独居闲处时诚心正意的修养工夫意义上讲的。这成为“慎独”的基本解,或者说是日常语言中的基本解。但在《中庸》中,却超越了修养论的界限,而具有了本体论、认识论的意义。《中庸》中讲慎独是根源于“道”的客观必然性,是对“道”的摹状。《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所不睹,恐惧乎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的“独”不仅仅是指闲居独处,而且也是指谓着本体和对本体的认识。关于此,晚明时的刘宗周有较深入的探讨。

刘宗周是王学殿军,但他对王学又有所改造。王阳明的学术思想最终归结于“致良知”,刘宗周则改以“慎独”为宗。其弟子黄宗羲在《明儒学案蕺山学案》中说:

“先生之学,以慎独为宗,儒者人人言慎狹唯先生始得其真。盈天地间皆气也,其在人心,^流行,诚通诚复,自然分为喜怒哀乐,仁义礼智之名,因此而起者也。不待安排品节,自能不过其则,即中和也。此生而有之,人人如是,所以谓之性善,即不无过不及之差,而性体原自周流,不害其为中和之德。学者但证得性体分明,而以时保之即是慎矣。慎之工夫,只在主宰上觉有主,是曰意,离意根便是妄,便非独矣。故愈收敛,是愈推致,然主宰亦非有-处停顿,即在此流行之中,故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盖离气无所为理,离心无所为性。”

刘宗周反对程朱理学将诚意与致知割裂开来,只将慎独看作诚意工夫的观点。他以“慎独”为本体发展王阳明的心外无理说。首先,他将“独”规定为本体。他说:“隐微之地,是名曰独。……独者物之本,而慎独者,格物之始事也。”“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工夫。此所以为中庸之道也。”进一步,他又从“心外无性”的观点出发,将慎独归结为工夫与本体的合一。他说:“人心道心,只是一心,气质义理,只是一性。识得心一性一,则工夫亦可一。静存之外,更无动察;主静之外,更无穷理。其究也,工夫与本体亦一,此慎独之说也。”其次,“慎独”作为本体,即“维天之命,於穆不已”之天,即四象二气。他说:“君子仰观于天,而得先天之《易》焉。'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是故君子戒惧于所不睹闻,此慎独之说也。至哉独乎?微乎微乎?

穆穆乎不已者乎?盖曰心之所以为心也,则心一天也。独体不息之中而一元常运,喜怒哀乐四气周流,存此之谓中,发此之谓和,阴阳之象也。”再次,“独”作为本体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性的本体。他认为,所谓“独”作为本体,是说它是万事万物的统一性基础,因其“维玄维默,体乎太虚。因所不见,是名曰独。”所以,“独”作为本体不是实辞。他说:“独字是虚位,从体性看来,则曰莫见莫显,是思虑未起,鬼神莫知也;从心体看来,则曰十目十手,是思虑既起,吾心独知时也。”“隐微之地,是名曰独。其为何物乎?本无一物之中而物物具焉,此至善之所统命也。”(以上引文俱见《明儒学案))统命,即统名。

我认为,刘宗周对“慎独”的理解抓住了其本体论、认识论、修养论相统一的三位一体的特征,所以是准确而又深刻的。他的关于“慎独”是人心与道心、气质与义理、诚意与致知、动与静、本体与工夫相统一的思想,给我们以启示;而他的关于“独”作为本体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性本体,而是万物的统一性基础的实在性,“独字是虚位”的观点,更给我们以深刻启示。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本体范畴,从一开始就不同于古代西方哲学本体论中的本体范畴。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本体就其主流说,既不是某种具体物质,也不是万物的抽象共相,更不是人格神,而是一规律系统的实在性。这一规律系统的实在性作为本体,就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作为万事万物的根据、万事万物统一的基础而起作用,所以,它是实在的,是“有”;同时,它又不是某种独立的具体实存,所以它又是“无”,是虚位。本体的这种“有无”统一的性质,即即体即用的性质,使中国古代哲人对本体往往采取“六合之外,存而不论”的态度,但并不取消本体的意义。当他要建立本体的意义时,往往不是抽象的预设一个本体,而是将其建立于某种中介之中。而这种中介又往往是具有胡塞尔现象学意义上的自明的确定性特征的纯粹意识。如《中庸》的“中”,如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等等。这就使本体论范畴具有了主观意识的特征。对此,以往人们往往批评其为唯心主义,我认为,这是不确切的。正是这种建立本体的方式,使中国哲学范畴获得了本体论、认识论、修养论相统一的特征,从而避免了独断论的发生,也避免了西方哲学建立在知性分析基础上的相对主义的发生。中国古代传统哲学范畴的这种三位一体的特征,正是其高明之处,正是其具有现代意义之处,需要我们好好的领会。西方哲学中的知性分析传统的哲学发展,始终受着认识的真理性之确定性基础的困扰,特别是关于形而上的真理之确定性基础的困扰。在这一关于真理的确定性基础问题的困扰下,有人主张拒斥形而上学;有人主张悬置本体;有人主张非理性主义的信仰;等等,莫衷一是。我认为,形而上学是不能拒斥的,拒斥了形而上学,也就取消了人的存在和认识的最高根据;但同时又不能对形而上学问题采取独断论的态度或知性的态度而应该通过哲学的活动建立起来。怎样建立起来?通过怎样的哲学活动建立起来?中国古代哲学生存论反思立场的哲学活动方式,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正是基于此,我说中国古代哲学范畴的三位一体的特征正是其具有现代意义之处。

《中庸》站在本体论、认识论、修养论三位一体的立场上论证了,或者说确立了“中”的本体地位。之后,《中庸》又从不同方面或继续申明或进一步深入论证了这一“哲学立场”。如第六章:“舜其大知也与丨舜好问而好察迩言”,从智的角度;第十章:“子路问强”,从“强”这一具体德目的意义的角度;第十二章:“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从道的至高明至平易、至精微至浅显的统一的角度;第十九章从礼的具体规定的意义的角度;等等,继续申明了这一立场。而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等,更直接从理论上深入论证了这一三位一体的“哲学立场'

第二十一章:“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直接讲的就是本体论、认识论之合一而成就的境界论。“自诚明,谓之性”,讲的是认识的本体论根据;“自明诚,谓之教”,讲的是人的由认识而达于诚,即认识本体、实现本体的本性。前者讲的是本体论,后者讲的是认识论;前者表达的是由认识的规律性根据到具体的现实的认识实现过程;后者表达的是由具体的现实的认识到人之本性(同时也是天之本性)的实现、完成的过程。而这两个过程同时又都是修养过程。“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则进一步申明了二者的统一性。同时,“诚”和“明”这两个概念又都是境界论概念,“诚”之作为本体和“中”之作为本体一样,也是虚位。所以,“诚”、“明”范畴也都同样的是一三位一体性范畴,故朱熹说这一章是“子思承上章夫子天道、人道之意而立言也。”(《四书集注》)

第6篇

关键词:胜任特征; 胜任特征模型;长学制中医学生;中医教育

中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中医药卫生专业人才。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中医学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教育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医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医教育面临着更多的问题与挑战。作为中医院校主要的培养对象,长学制中医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成绩优秀的学生与成绩一般的学生之间的素质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同年级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差异如何?这些不仅成为学生制定自我发展及学习计划的基准,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培养和指导学生需要考虑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对处于某一工作岗位或完成某项任务的人进行能力或素质方面的研究,多采用“胜任特征研究”。胜任特征能够从本质上反应出人才的核心能力及潜在特质,对于人才培养、测评和选拔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对于长学制中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与评估,尝试引入胜任特征的概念与测评工具,是对现有长学制中医学生培养与评价体系的有益补充。

1.胜任特征的概念与发展

20世纪初,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对科学管理的研究,后来被称为“管理胜任特征运动” [1]。他应用“时间――动作分析”的研究方法,界定哪些因素导致了优秀工人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过程和结果。

1.1 胜任特征的概念

基于对美国新闻署(USIA)官员的调查研究,David•McClelland 在1973 年发表的《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一文中将胜任特征定义为绩优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2]。Spencer夫妇在1993 年提出,胜任特征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 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征, 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3]。胜任特征自上而下包括以下几个层面:① 知识:岗位任职者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以及相关信息;② 技能: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③社会角色:个体对社会规范的认知和理解;④ 自我认知:个体如何看待与认识自己;⑤个性特质:个人所具有的生理、认识与心理特点;⑥ 动机:人们内心深处反复出现的一种牵挂,它驱动、指导并选择行为。

1.2胜任特征模型的概念

胜任特征模型是指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最终确立起来的与绩效高度相关的胜任特征结构模式[4],它是做好某一特定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力要素的总和。McCleIland于1973年提出了冰山模型,把一个人的特质比喻成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人们通常所看到的特质,是整个冰山浮于水面上的部分,包括知识和技能;而对个人职业生涯、工作绩效起决定性作用的深层次胜任特征,是潜伏于水下的部分,较难一眼观察到,即社会角色、自我概念、自身特质和动机。

1.3胜任特征在医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加拿大皇家医师协会在90年代初期即制定了相关的胜任特征框架,用于评价医生的关键知识和技能,描述了医生提供好的医疗服务应扮演的7大角色,即医学专家、 交流者、协作者、管理者、健康支持者、学者和专业主义者 [5]。Patterson等人于2000年通过3个独立试验对全科医生的胜任特征模型进行三个不同角度的分析研究,发现除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包括替代体验及敏感性、沟通能力、概念式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个性特征[6]。Ronald M. Epstein&Edward M. Hundert认为胜任特征建立在基本临床技能、科学知识及道德发展之上,包括认知功能、整合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情感/道德要求、临床技能、习惯性思维、背景分析七个维度[7]。董海瑛等人通过研究医学生对各胜任特征要素的态度评价,利用因子分析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职业发展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个人特质、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辅助知识及成就导向和行动六个群的医学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8]。

2.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研究对中医教育的启示作用

长学制本硕连读培养模式是中医院校的重要教育模式之一。因为学制长、专业课程学习难度大、专业性强,中医学长学制学生早期树立专业取向与信念、培养专业学习胜任素质尤为重要。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到中医学生的培养、考核与评价体系中,其对于中医教育领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明确培养目标,促进教育机构制度化建设

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的研究为教育机构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理论基础。以往的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侧重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而对于影响中医学生专业技能掌握及发展的综合素质要求较宽泛。从中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明确人才素质需求、细化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方案,成为教育机构应逐步加以完善的重要方面。

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的研究是对中医教育标准的完善和补充,促进了教育机构自我反馈与修正的制度化建设。同时,也为教育机构职能发展由原先单纯的知识传授提出培养社会型、职业化、高素质中医人才的更高要求。

2.2更新教育理念,促进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推进教学法研究

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研究为中医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价值理念。中医院校可以通过建设校园环境、完善规章制度和树立良好教风学风以及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对中医学生施加责任心、事业心、同理心、成就导向等方面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的个人特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更好的达成中医教育的目标期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同时,也应加强培养方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尽管目前的中医教育教学改革已经逐渐在消除以往单纯强调知识传授的弊端,越来越重视中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对于中医学生个人特质和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仍然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体现在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中。在现有的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中,借鉴胜任特征的研究成果,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者对现有课程难以培养的其他潜在胜任要素,开发新的课程,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同时加强教学法研究,为突破现有教学瓶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利用数字图书馆及临床教学基地的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早临床、多临床,树立扎实的专业思想。

2.3创新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模式

在考核评价模式的研究中,米勒金字塔是一个非常好的用于分析评估的理论框架。米勒设计了包括4个水平的金字塔模型,用于评价医学教育的结果,同时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为评价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的理论模型。这4个水平分别为知识(knowledge)、能力(competence)、表现(performance)和行为(action)。目前对于长学制中医学生的考核评价模式主要包括课程考核、理念综合考核、临床技能考核几个部分。这些考核都分布在米勒金字塔的最底层,即知识、能力维度。对于高层的表现和行为,包括自我管理、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主动性、在实际医疗环境(病房或急诊室)中的表现等等,在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则没有涉及。因此,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的研究,为中医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标准。一方面,考核方法需要更新;另一方面,考核内容需要完善。

2.4完善学生自我评价体系,促进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长学制中医学胜任特征的研究为建立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中医学生综合能力考核体系提供依据,为医学教育质量评价、教学效果评价和中医人才选拔提供新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思路,培养学生自我反思与自我修正的习惯,为处于不同阶段的中医学生建立胜任特征标准参考,帮助学生为自己设定更高水平的学习目标,促进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中医学专业学生应认识到胜任特征的两个层次中,冰山水下部分的潜在特征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在学习中重视知识技能提高的同时,更要注意提高个人修养、追求成功的愿望和不断超越自我的品质,逐步塑造人格要素中对于成功起着关键作用的心理特征。

3.小结

中医教育应该重视不同胜任特征的培养,明确哪些胜任特征是优秀中医师所必需的,根据这些需要决定教什么和如何教、测什么及如何测。中医教育不是简单的培训,不能只强调传授知识,为适应医疗保健基础科学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特点,应将重点转移到如何处理知识上来,应进一步更新与明确教育目标,并使考核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相一致。

参考文献:

[1] Sandberg J,Under standing Human Competenc at Work:An interpretative approac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9-25.

[2] McClelland,David C.Testing for Competenc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14.

[3] Spencer LM,Spencer SM Com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John Wiley&Sons,Ine,1993:222-226.

[4] Barry Smyth,Elizabeth McKenna.Competence models and the maintenance problem.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2001;17(2):235-249.

[5]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 of Canada. CanMEDS 2005 Framework[EB/OL].[2011-10-3] rcpsc.省略/canmeds/bestpractices/framework_e.pdf

第7篇

一、中小学教师从事研究的特征

(一)研究问题的日常实践性

理查德・普林格曾讲过,“当我谈到教师是研究人员的时候,我并没有把他们同那些用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复杂实验,并且用各种技术手段来验证和测量成果的人相比,而只是想到他们是那种认真地使实践理论化或者是能够系统而严格考虑本人所从事的工作的人。”

研究问题的实践性是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最为重要和明显的特征。

首先,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是源于实践的研究,即他们的研究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这从教师研究的选题中可以看出。教师的研究选题多来自于他们的课堂和教学实践,研究较多的问题包括:(1)学生问题。如“低段学生数学读写习惯的培养”“如何让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会接纳他人”“心理偏差学生如何教育”等研究问题。教师从自己的教育对象身上发现自己的研究问题;(2)教材问题。如“教材主题图处理方式研究”“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场地、大班额的教材处理策略研究”等,就是教师从自己使用的教材中发现的研究问题;(3)课堂教学问题。如“小学语文教学中插图利用策略研究”“高段英语课游戏实效性研究”“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参与的策略研究”“小学高年级语文仿写训练教学策略的研究”“读写结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等,就是教师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发现的研究问题。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教师对课堂教学问题的研究集中体现为对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的研究,这也反映了一线教师希望通过研究提高自身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目的。(4)班级管理与学校管理问题。如“新接班级中教师与家长的磨合研究”“校园网与校园文化关系的研究”等研究课题,就是教师从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的实践中寻找的研究课题。

从以上研究选题可以看到,一线教师的研究问题就来源于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紧贴自己所教的学科,紧贴课堂教学。教师的研究其实是教师关注和反思自己日常教学实践的结果。有研究发现,在小学教师全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有关学科教学的文章大约占到了总数的一半;在所有的文章中,有将近62.9%的文章是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总结。这再一次说明,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是源于实践的研究。

其次,一线教师的研究目的是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小学教师是以教学为业的,他们的研究是“为了实践而研究实践”。因此,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既着眼于实践又着手于实践。中小学教师从事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他们希望通过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中小学教师从事研究的过程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实践的。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研究的过程就贯穿于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和研究融为一体,难以分割。他们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研究问题,通过实践进行研究,并在实践中检验研究成果。总之,教师研究是来自于实践、为了实践和通过实践进行的研究。研究更多的体现为教师的日常工作态度。

例如,“情境教育”的创立者李吉林老师,她就是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在教学中进行研究,边研究边教学,在日常教学生活中不断研究和探索,逐渐搭建了一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教学―研究之路,最终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情景教学”理论。

综上,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是来源于日常教学实践的研究。中小学教师所从事的研究并不是在实践之外另起炉灶,而是将教学活动与研究活动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研究,并在教学中不断检验和修正自己的研究。最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目的。研究不是独立于教师教学之外的任务,而是教师的日常工作方式和态度。

(二)研究表达的叙事性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与教育理论研究者的研究相比,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更多的是一种带有“草根性”特点的、自下而上的研究。首先,从事研究的是来自最基层的从事具体、琐碎的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次,教师们的研究往往是基于课堂现场的研究,他们的研究着眼于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最后,与专门教育理论研究者的“书斋式”“实验室式”的研究方法不同,中小学教师往往通过课堂观察的方法直接进行研究,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探寻原因并思考解决策略。

此外,对于一线教师而言,他们很难进入那些描述和界定他们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论语言体系,他们往往是能承受专门教育研究者的理论话语的界定。而叙事性则使他们能够以自己的话语体系参与到教育研究中,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对研究结果进行表述。

所以,教师研究的“草根性”、自下而上的特点和教师本身的话语体系决定了中小学教师研究成果的表达带有叙事性的特点。

教师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有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日志、教育课例、课题论文等。不论教师研究最终采用何种表达方式,其中都包含有大量的课堂故事、教学案例等。通过叙事,教师呈现出了真实具体的教学情景,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了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困惑、问题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尝试。可以说正是通过这种叙事的表达方式,教师向读者呈现了一个鲜活的教育世界,也呈现出了教师个人的研究、成长的轨迹,表达出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真情实感。如“小学语文低段练习改革与创新作业设计研究”以《好作业就这样多起来》的研究故事来呈现。通过讲述研究故事,这位教师呈现了语文教学中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作业设计问题,向读者展现了整个研究过程中作者对作业布置合理性的反思,体现了作者对研究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大胆尝试。同时,也生动表现了作者(也就是研究者)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困惑及其思考。这也引起了广大一线教师的思考和共鸣。

这种叙事性的表达方式,一方面有利于树立教师们的研究信心,拉近研究与实践的距离,破除教师中的“研究神秘论”和“研究无用论”观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这些研究成果在广大的一线教师中进行推广。因为叙事性的表达方式更接近教师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其中有很多他们熟悉的,甚至就是发生在他们自己课堂上的教学故事,因此更能在中小学教师中引起思考和共鸣。

二、中小学教师从事研究要注意的问题――研究成果的思想化

虽然中小学教师研究成果的表达带有叙事性的特点,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小学教师研究不需要理论思想的指导,也不是说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可以停留在单纯叙述案例、故事或经验的层面上。相反,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成果必须有理论的支撑和引导,必须是思想化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研究的价值,才能使教师的研究生命长青。

教师通过叙事倾吐他们在课堂中的想法和行动,这就是教师的经验。教师的经验往往是独特的和个人化的,正是这些课堂经验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和潜在的意义。教育中“真正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的实践本身,教师通过实践形成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智慧,它是与每个具体情境相连的,它必须考虑到在实践中的各种复杂性,它依赖于随时生成的各种判断和决定,它根据各种不确定的因素而发生改变,它关注各种特定事件,它随时会在过程中因需要而改变其原定的目标。”

但是,如果教师的这些实践经验仅仅局限于叙述故事的层面,那么经验就仅是简单的积累而已,不能实现经验的重构,也就不能起到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作用。久而久之,这些经验就成为教师习以为常的思维,不再被重视了。所以,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还得形成思想化的成果。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师的经验思想化呢?

曾有学者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没有反思的教育经验是狭隘的教育经验。我们从这些经验中学到的东西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有限的,教师的发展空间也是有限的。同样,这种经验也只局限于经验提出者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不能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影响到更多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突破这种局限性,实现教育经验的重构和提升。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将教育教学实践与教育研究结合起来,实现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经验与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嫁接、融合,从而产生和发展属于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

例如,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她之所以能够成为影响深远的教育家,就是因为她能够从自己50年丰富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提炼出富有个性的语文教育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于漪老师就对自己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进行反思、加工和提炼。通过写教后记,她“不断地记录下教学实践中的种种情况,积累资料,提炼上升到理论,再放到教学实践中去检验,正确的,坚持,错误的,修正”。通过撰写文章和专著,她将自己的经验和理论分享给更多的教师同行,为更多人的教学提供帮助和指导。再如李吉林老师,她也同样从自身的日常教学出发,不断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积累和反思,并加以梳理、归类和总结,实现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最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教育理论,提出了情景教学、情景教育、情景课程三部曲。

我们期望能够有更多的像于漪老师、李吉林老师这样的教育家型教师。但是,怎样才能成为教育家型的教师呢?就是要善于对自己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抽象概括,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感觉的层面”。只有像于漪、李吉林两位老师这样不断对感觉或经验进行反思、沉淀、澄清,才能增加教育思想的“理智深度”,最终构建出更具有思想性的教育理论。

培根说,科学认知论者应该像蜜蜂一样,把采集来的花粉进行消化和加工,酿造成蜜浆。我们的中小学教师也应该成为这样的“蜜蜂”,不仅要广采博取各种“花粉”,还应该自我“生成”丰富而新鲜的“花粉”,再酿之为蜜。这个“消化和加工”的过程就是艰难跋涉又充满乐趣的思想旅程!

第8篇

摘要:从人力资源学的胜任特征理论入手,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了医学生胜任特征模型,并结合辽宁省医学院校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现状,提出了如何提高医学高等教育的有效性,探索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新路径。

关键词:医学生;胜任特征;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089-0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标志着卫生事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从国家导向到民生需求,对医学院校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及医学教育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教育不仅重视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融合。在真正步入从医岗位前,对他们能胜任医生工作、成为优秀医生应具备的能力或素质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有利于提高医学生胜任特征水平的教育教学措施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推进医学生就业、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水平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胜任特征的理论概述

David McClelland首次提出胜任特征定义:绩优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国外运用胜任特征理论在医学领域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开始较早,1971年Price等人运用自陈量表法、观察法和80多种标准评估方法研究实际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医生的特征要素,最终得到医生特征:诊疗能力、与其他专业人员协作的能力、学术成果、经济上的成功、对医学组织的贡献和对非医学社会组织的贡献等。我国关于胜任力的研究集中在人力资源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学上,对医学毕业生胜任特征研究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胜任特征本身也要不断发展变化。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法、关键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辽宁省内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开展调研,构建辽宁省医学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为医学院校的职业素质提升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二、临床医学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的实证研究

1.理论建构医学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可委员会提出临床医师胜任力的六大核心能力,即:临床知识、病人诊治、人际关系及沟通能力、职业素养、从工作中学习及成长、制度下的临床工作。我国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DD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提到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12条、知识目标10条、技能目标13条。通过国内外医师胜任力的解读,本文提炼出医学毕业生的胜任特征要素中应包含:医学理论知识、临床基本技能、人际沟通能力、医生的职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2.行为事件访谈法。行为事件访谈法是构建胜任特征模型的最有效和最经典的方法。[1]访谈对象包括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医院主管教学的领导、医院带教老师、医学院校专业教师、人力资源专家、心理学家、优秀医学毕业生、普通医学毕业生,从不同角度以期获得更加全面、深入的胜任特征条目。通过访谈、编码、综合分析和归纳提炼,初步建立了医学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包括12项指标:医学理论知识、临床基本技能、人际沟通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心理素质、职业发展能力、终身学习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成就导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3.问卷调查法。根据上述文献分析和访谈结果,编制辽宁省高校医学类毕业生胜任特征问卷,问卷包括12项胜任特征指标,80个题目,采用likert五级量表评分法,并以辽宁省医学院校业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了省内四所大学的医学类毕业生325人,其中男生150人,女生175人;学制划分上,五年制190人,七年制135人。发放问卷325份,回收有效问卷310份,回收率95.38%。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问卷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Kaiser标准,提取特征值大于1,因子载荷大于0.45的因子。Bartlett球型检验结果显示适合做因素分析,并且问卷的共同性良好,经正交旋转得出8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6.36%,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根据因素负荷矩阵和因子分析的理论,删除不适合的项目,因子负荷小于0.45的包括第3,15,31项,在不同因子上负荷值接近的包括第9,23,35,67,68项。最终,确定了72个条目归为8个因素。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问卷的系数值大于0.70,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8个因素的命名分别为:专业知识、临床技能、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心理素质、成就导向、团队协作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职业精神。

三、胜任特征理论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启示

1.高尚的职业精神是成就医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石。医学职业精神是从医者在学习和实践中创立和发展并为社会所认可和推崇的一系列职业信念、价值取向及职业准则的总和,是提高患者服务质量的重要杠杆。[2]高校要加强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培养医学生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只有学生体会到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社会意义和崇高价值,才能增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他们从业的信心和乐业的恒心。高校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课程体系,结合本土医学教育的文化,建立职业素质培养体系,从理想信念教育入手,通过入学季、表彰季、毕业季加强对专业的认同,加深职业情感,强化在临床实习实践中的医学审美教育等。

2.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娴熟的临床技能是医学生成长成熟的重要保障。医学生要热爱医学科学事业,并把热爱变为自觉履行医学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行为,博采众长、精勤不倦、重视医德医术的统一,这是能够为人民健康事业做出贡献的基础条件。高校要狠抓教学质量,创建良好的学风环境,通过显性课程教学体系和隐性课外教育模式形成立体化的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采用微讲堂、翻转课堂、在线学习、PBL教学等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程度。通过评优评选、榜样示范、励志教育、警示教育、谈心谈话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赶、学、比、拼的良好学风。同时,还要加强在临床实习各阶段的职业素质教育管理,加强岗前实践技能的培训,通过临床技能大赛、外科学技能操作大赛等医学学科竞赛、名家讲坛、学术论坛等多元化的交流平台,强化医学生的基本诊疗技能,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水平,提高学生的就业力。

3.提升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胜任未来全科医生的有效助力。强化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效果,应该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做起,要解决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它关系到医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和职业发展,也反映出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给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在医治患者病痛时,还要调节患者心理的疾患,这就需要医务工作者有主观意识上的“医学人文精神”和主体实践上的“医学人文关怀”。团队协作能力也是对未来医生的要求,一个团队需要队员互相配合才能更好地发展,医院也是如此。同时,要鼓励发展医学生的个性,发掘每个人特长和潜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医学生还应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完成医疗工作学习的同时,医学生还应掌握最新医疗前沿发展动态,丰富自己的信息资源库,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提供理论基础。鼓励医学生参加“挑战杯”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使理论在实践活动中得以运用和提升。学校教育要加强医学生的通识教育,完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医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有助于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发展的实践精神,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4.明确的成就导向是医学生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成就导向是指为自己及所管理的组织设立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的动机与愿望。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当个人希望出色地完成工作,并愿意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种人在工作中有强烈地表现欲,不断地为自己设立更高的标准,追求事业上的进步。技术精湛、医德高尚是医学生职业自我发展追求的终极目标,高校要教育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医疗服务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起来,指导医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认知、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个人的人生理想与社会的价值需要相统一。

参考文献:

第9篇

1.1转化医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转化医学提倡以患者个体为中心,强调多学科交叉合作。转化医学作为一个新的领域,从发展走向成熟,需要多专业的交流与协作。在国外转化医学起步较早。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了发展生物医学的长期计划,主要是培养具有不同专业背景、能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间互相协作研究的团队。在NIH的推动下,2011年美国已有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在内的38个大学和医学院建立了进行转化研究的医学中心;2005年苏格兰政府与惠氏制药公司合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转化医学合作研究中心;2007年,欧盟实施的第7个框架研究计划,将预算中的60亿欧元用于转化医学研究方面。同时世界著名医学类核心期刊都为转化医学开辟了专栏,相继组建了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JournalofTranslationalMedicine和TranslationalResearch等国际性专业杂志。相比较而言,中国在转化医学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势头日趋高涨。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专门从事转化医学研究的“Med-X研究院”;2008年上海复旦大学依托其附属医院,率先成立了“出生缺陷研究中心”;2009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组建了“湘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研究恶性肿瘤;2011年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神经科学转化医学中心”等。

2010年陈竺等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了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直接药物作用靶点为PML-RARa。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推动该类型白血病的分子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砷剂成功治疗APL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转化医学研究的典范之一。

1.2转化医学的研究内容

转化医学是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生物医学发展的时代产物,其中心思想是以解决临床和健康问题为目标的实验室基础研究。转化研究是转化医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主要包括:①分子靶向治疗;②寻找适当生物分子标志物,提高临床辅助技术对临床工作的辅助效力;③药物二期临床实验。此外,还有基因诊断治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基因组药理学与个体化医学。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生物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1.2.1基于分子分型的个体化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等大多数慢性病是多病因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疾病异质性很大,因此,对这些疾病不能采用单一方法来进行诊治。着眼于患者的遗传、分子生物学特征和疾病基本特征进行分子分型,以此为基础实施个体化治疗是现代医学的目标。实施个体化的治疗,可以对治疗方法、药物、剂量进行优化,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1.2.2生物分子标志物的鉴定与运用基于各种组学方法筛选出早期诊断疾病、预测疾病、判断药物治疗效果和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分子标志物及药物靶标,如DNA、miRNA、蛋白质及多肽、炎性因子及其通路等,有利于针对性地探索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提高药物筛选的成功率,缩短药物研究从实验走向临床应用阶段的时间。这些分子标志物的开发应用,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指导作用。

1.2.3药物临床实验及研发美国曾有报告称,研制一种新药,从选题到临床应用,平均要用14年的时间。近40年来,美国在恶性肿瘤的研究方面投入2000多亿美元,收获了156万篇研究论文,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却没有得到显著改变。转化医学通过收集和分析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海量数据,筛选出分子标志物和药物靶标,有效地降低在临床二期实验中药物靶点验证性研究的失败率,提高了基础研究的转化率和速度,为新药的临床应用和个体化治疗研究开辟出一条革命性的道路。

2转化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基本理念一致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中医学先进的理念与落后的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限制了中医理论的广泛传播及其诊疗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然而转化医学的出现为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转化医学的基本理念与中医药学从临床到基础理论再到临床的发展历程和“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思想不谋而合。

2.1转化医学与中医学的运行模式相同临床实践一直是中医学产生、发展、繁荣的根本原因,从临床积累的经验中抽提理论,再用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过程是中医药发展的经典模式。基于基础科学与临床应用出现严重脱节而产生的转化医学,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应用,同时临床上出现的新问题可以指导基础研究方向。虽然传统中医学不进行实验室研究,但其“临床-理论-临床”这个螺旋上升的模式与转化医学的运行模式是一致的。

2.2转化医学与中医学的理念统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存在着方法论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临床医学以系统论为导向,基础医学则以简化论为基础。转化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的健康除与人体结构与功能相关外,还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的作用,这决定了转化医学必然是一种复杂性研究系统。以转化医学为基础的系统生物学应用系统工程的概念、定量分析生物系统若干组成部分的动态相互作用,通过反复计算和/或数学建模及试验来研究复杂的生物系统。中医学是借助古代哲学、自然科学和临床实践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科学,其蕴含的“整体观”、“天人合一”等思想,与系统生物学的理念相统一。

2.3转化医学与中医学所倡导的治疗方式相同现代疾病谱逐渐向慢性病方向转变,其发病原因有多种且机制复杂,以往的单一治疗方法难以奏效。转化医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患者遗传、分子生物学特征和分子分型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中医学治病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其本质就是个体化医学,体现了现代个体化医学的特征。

3中医药转化医学的特点

3.1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原则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精髓,如果中医药的研究忽视中医学的特色,一味地追求细胞乃至分子层面的机制,或盲目地模仿化学药物研发模式,必然导致临床与科研的脱节,最后中医临床只能依据古代经典,缺乏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因此,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必须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3.2以患者个体为中心中医学的整体观既强调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密切相关,并建立“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体系,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医学研究模式。

3.3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相互促进的连续过程中医药转化医学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基础与临床的整合,具有“实验室-临床-实验室-临床”不断循环的运作特色。中医学也是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发展壮大。只有通过基础与临床之间不断地循环转化,才能促进中医医疗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4中医药转化医学的实施

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如何开展,如何顺应世界医学发展潮流,是当前中医药界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中医药语言现代化和中医临床、中药创新药物研究的现代化是中医药转化医学实施的关键。

4.1建立中医学转化研究机构有条件的研究型或教研型中医药大学、研究型医院或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可采用加盟或联合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建立以临床和基础及药物研发为主体,结合中医古籍研究的跨学科中医药转化研究中心,并吸引相关企业共同参与,以平台管理方式进行统一部署和联合攻关,构建起一条高效率的转化链。此外,也可以通过内部选拔或对外招聘的方式组建一个交叉学科研究室。此外,生物医学信息学为解决转化医学相关问题提供了一系列方法学,其研究者应该成为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

4.2加强转化医学推广教育和转化型人才培养长久以来,基础研究领域人才的提拔和奖励主要依据研究者的论文,而不是其带来了多大的临床效果。而临床医生则缺少时间去阅读相关文献,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基础研究与临床之间的交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加强基础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当前中医药基础研究的人才队伍建设比较薄弱,整体科研水平较低,知识结构也较单一,学科渗透和交叉能力相对欠缺,对世界医学最新进展和前沿动态信息了解滞后,创新能力不足。因此,需要加强对既懂中医又具有现代西医科学实验技能,并有转化医学理念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国内中医药大学与开设的中医学国家理科基地专业是一个很好的探索。

4.3加大扶持力度与政策引导长期以来,高昂的经费支出是造成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十分缓慢的核心问题,原因在于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转化过程成本高,前期的巨大投入使许多企业和医疗机构失去投资的动力。其次,中医药转化研究的过程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利益协调,很容易在关键环节产生脱节现象。因此,政府除了要在政策上加以倾斜和扶持,引导大型企业赞助中医药转化研究外,还应制定有效的体制、规定,将各学科、各部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团结高效的研究团队。

4.4紧密结合中医特色和优势,展开中医药转化研究中医药转化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需求,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和加快中医药向更深层次水平迈进。中医药转化研究的开展应紧密结合中医特色和优势。主要包括:①重视中医经典的指导作用:2006年颁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中医药发展的“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项基本任务,强调在“继承”基础上加以丰富发展、充实完善,才会有中医的创新。②推动经典复方的方剂组学研究:方剂组学以中医方剂作为研究内容,以提取物的质量控制为前提,以临床疗效为基础,然后应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明确其作用靶点、研究其调控机制。③协作进行病证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陈可冀院士认为,西医诊断与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充分体现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是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模式。④注重结合中医临床:进行中医药转化研究时,必须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的特色,针对证候的分类、治则治法、方药选用、证候转变、疗效评价等关键环节,应用各种组学技术,筛选出不同层面的与证候发生发展、辨证分类、治法方药和疗效评价相关联的敏感性生物标志物群,并给予其在脏腑及四诊信息中的定位。

5结语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