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金融管理和金融学

时间:2023-10-08 10:25:19

导语:在金融管理和金融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金融管理和金融学

第1篇

关键词:学生档案; 信息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129-002

数字档案馆具有馆藏资源数字化、信息组织与传输网络化、服务范围扩大化、信息资源共享化、信息检索便捷化等诸多特点。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高校建立数学档案馆势在必行。信息数字化能够使档案管理更加现代化、档案电子及信息查询更加便捷等。而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数字档案馆的基石,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数字档案馆的大多数服务都是建立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之上的。

所谓系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并具有特写功能的有机整体。从一般意义上讲,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控制与反馈的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在系统理论中,系统分析是指对系统性能的理解。系统最佳化是系统设计成综合的内容。系统工程即用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或优化,把传统的组织管理工作总结成技术并使之数值化。用系统工程来分析系统问题是比较科学的,利用系统工程这门学科的概念和原则,来进行人事组织管理方面的工作,是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河北金融学院学生综合信息档案管理系统开发,对学生端口的服务进行了增加,学生不仅可以方便的查看自己的成绩单,还可以打印出自己的成绩单,也可以直接查看自己的档案信息。对于管理员而言,实现了批量导入的功能,方便管理员管理。

一、河北金融学院学生档案系统可行性分析

河北金融学院学生综合信息档案管理系统采用的环境是MySQL,MyEclipse和tomcat6.0,需要的技术是JAVA,JSP,SSH开源框架的开发。JSP对于在Web应用中集成JavaBean组件提供了完善的支持,SSH开源框架,分为action层,Dao层,pojo层和service层,他们各个层控制和执行属于自己范围内的功能,彼此之间互相调用。本系统的页面是JSP页面,只有在登陆的时候用到了静态页面的特效。同时作为一个开发人员,需要熟悉JDK和JRE的路径配置。由此可见,该系统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系统的开发基于本人对程序开发以及学生的实践学习而来,无需资金投入,并且系统开发过程投入的成本不高,因此经济上是可行的。

二、河北金融学院学生档案系统功能设计

通过对目标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做出了河北金融学院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规划,这是全面开发系统的重要基础。在对河北金融学院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分析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出河北金融学院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规划。

1.院系管理模块

院系管理模块包括了院系的浏览,可看见院和系的浏览。院系的添加,在添加的时候对其进行了一下限制,就是所添加的系必须从属于已经存在的院,在添加系的时候不可以手动输入院的名字。院校的添加,就是单纯的增加一个新的院。

2.学生信息管理模块

此模块的信息并非是学生信息的全部,其和学生的信息放在一起才是学生信息的全部。在这个部分实现了图片和论文的上传,而且还可以对上传的论文进行下载。实现的时候,强制了上传的论文的格式为“.zip”的形式。这个模块的信息显示的时候,不是单一从数据库中一个表调出来,而是分为几个表一起调出来,其满足的条件就是所调的表中的studentID和im_student_info表中的fid一致。

3.课程管理模块

这个模块的信息是针对课程而言,对所开的课程进行了一个大体的浏览,为了方便显示学生的英文成绩单,在新添课程的时候,要求输入该课程的英文名字。同时可以实现对课程的查询,其中部分查询是模糊查询。

4.成绩管理模块

此模块单纯的就是为了管理学生的成绩。其中管理员模块实现了密码的修改,数据的批量导入。而且为了方便,把每页显示的信息显示数设置成一个固定的数值,存放在util下。

三、河北金融学院学生档案综合系统的实现

1.数据批量导入

在batch.jsp的页面对其上传的页面进行的编辑,同时调用

s:form action="uploadExcel.action",当点击上传时,BatchAction.java类控制上传:

"application/vnd.ms-excel"是控制上传的数据必须为excel表格。

InputStream in=new FileInputStream(upfile); String uploadPath=ServletActionContext.getRequest().getRealPath(UPLOADDIR);

String fileNewName=new Date().getTime()+"_"+this.getUpfileFileName();

File uploadFile = new File(uploadPath, fileNewName);

OutputStream out = new FileOutputStream(uploadFile);

然后执行读文件,读文件的时候是一条循环的语句,然而令循环的语句中的i从1开始,因为excel表格中第一行是属性。把数据读进来后先对其进行数据类型的转化,即实体化,然后把数据封装成对象。同时注意了在转化数据类型时,注意double和string的区别,而时间一般为data。在把数据封装成对象时,和其在service层对应的类是相关联的,注意大小写的问题。最后保存在数据库中。

2.课程查询服务

这是一个模糊的查询,令选择框为其赋的值为selectvalue。当你没有选择查询的条件时,selectField的值为0,当你对其赋值后。并在value中给予其值。点击查询后,就会让dao层的数据库进行查询。if("3".equals(selectField.trim())){

hql += (" where imc.chiName like '%"+selectValue.trim()+"%'");

}

这里的3代表着课程的中文名称,因为是模糊查询。所以用like进行查询。

最后通过service层的classservice.java中的getAllCount,返回其查询的值。

资助信息:保定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11ZC001)。

参考文献

[1]陈小春.浅议高校档案信息系统建设[J]群文天地,2012年5月,5期:125-126

第2篇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会计学; 金融学; 培养方案; 专业特色

目前,人们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认识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财务管理专业是区别于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的一个特色鲜明的专业;有的认为财务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应该作为会计学专业或金融学专业的一个方向。各高等院校在专业和院系机构设置上也体现了这种认识上的差异,有的院校单独设置财务管理专业并归属于会计学院,有的院校则将财务管理专业归属于金融学院,有的只是在会计学或金融学专业下设财务管理专业方向。对财务管理专业认识上的偏差必然影响到本专业的特色教育,很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也认识模糊,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感觉前途迷茫。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明确财务管理专业特色。

凌婕、徐文佳(2007)曾撰文指出,财务管理专业没有必要单独设立,应并入会计学专业或金融学专业。他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一是从同一院校来看,历届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录取分数低于会计学和金融学专业,故认为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认可度不高;其二是从三个专业近几年毕业生的去向来看,就业结构相似,均有进入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等单位的,具体岗位也有相同的;其三是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与会计学或金融学相似课程较多,专业定位有共性,培养的学生规格没有本质区别。

笔者认为,上述实证研究的结论比较牵强附会。首先,从高考录取分数来看,分数的高低的确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对该专业的认可度,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报名人数多,录取分数高。尽管财务管理专业的录取分数略低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但在大多数院校仍然属于较热门的专业,第一自愿录取率在90%以上,录取分数远高于旅游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法学、经济学及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难道这些录取分数低的专业都没有独立设置的必要吗?这个结论显然有些荒唐。其次,从毕业生就业走向来看,仅凭就业机构的相似性就认为财务管理专业无特色也是站不住脚的,每一个单位都需要吸纳各方面的专业人才,除了上述三个专业外,同一单位还要吸纳其他许多专业的学生。当然,这三个专业毕业生的初步就业岗位的确很相似,大多数是会计核算岗位和金融业务岗位,但如果按照财务管理因此可取消的逻辑思路,会计学或金融学也可以取消了,应该合三为一,因为会计学专业毕业生有做金融业务的,金融学毕业生也有做会计实务的。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初步就业岗位是会计核算或金融业务岗位,几乎没有直接进入财务管理岗位的,这一方面是因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掌握了会计学和金融学的相关知识,完全能胜任这两个岗位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财务管理属于企业较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岗位,刚出大学校门的学生不可能一步迈入,只能从基础的会计实务做起,以后随着实践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财务管理才能逐步走上重要的财务管理岗位。就如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的,该专业毕业生也不可能刚进入企业就当中高层管理人员是同样的道理。

至于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相似的问题,笔者下面主要从各专业培养方案入手进行比较分析,因为专业培养方案比较详细地反映了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生知识结构,是最能体现专业特色的教学资料。

一、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的相似之处

各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总体框架相似。各高等院校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开设的具体课程及各课程的课时不完全相同,但总体框架基本上是相似的,通常都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或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科学人文素质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等六大模块。其中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科学人文素质选修课模块中的课程体系和内容也很相似。

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课、计算机课程、体育课等,是培养大学生基本素质和最基本技能的教学模块,是所有本科生都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三个专业在该模块课程设置上几乎没有差异。

学科基础课是培养学生专业思想意识和专业学习基础的教学模块,通过本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将学生引入专业学习之门,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财务管理与会计学、金融学同属经济管理类学科,都需要掌握数学、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知识,因此该模块课程设置上也大同小异。

科学人文素质课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学模块,该课程设置的课程门类多,包括培养法律意识、营销能力、理财能力、文化素养、文体艺术能力的各类课程数十种,不分专业在全校通开,各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进行选修。

二、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的特色比较

(一)专业培养目标不同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财务会计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及财务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审计实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学、审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国内外与会计、审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熟练掌握会计核算、会计检查和会计分析的方法,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会计专业问题。

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等单位从事金融管理实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经济、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的业务能力。

由此可见,三个专业培养人才的定位是不同的。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培养能为企事业单位进行财务规划和财务控制的财务管理人才;会计学专业侧重于培养能为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会计管理人才;金融学专业侧重于为金融机构培养金融管理人才。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同

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模块,它们是构建人才主体知识结构,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的教学模块,在专业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各专业的教学特色也由此凸现。财务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三个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

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呼应,三个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各有特色。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以财务管理知识为主,如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税法、财务分析、国际财务管理、财务理论、资产评估学等;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以会计、审计知识为主,如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审计学、计算机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金融学开设的专业课程以金融、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知识为主,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金融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国际结算、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

从课程设置来看,财务管理专业也开设了不少会计学和金融学的课程,这是因为财务管理是组织资金运动、协调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由于资金运动涉及到企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收益分配活动,企业在组织资金运动的过程中必然与各方面发生较复杂的财务关系,还会受到经济、法律、金融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由此给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基础扎实、精通专业、知识广博,不仅要精通财务管理知识,还必须熟知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经济学为财务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会计学是财务管理的专业基础,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的依据都是会计信息,财务管理的效果也是通过一系列会计信息反映出来的,不懂会计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金融学为财务管理提供了理财环境知识,企业筹资管理、投资管理都离不开金融市场,财务管理人员还必须掌握金融学知识,熟悉资本市场,善于运用资本市场为企业寻找低成本的融资方式和高收益的投资项目。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融会贯通各学科知识,才能真正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把财务管理工作做到最好。

(三)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不同

实践性教学模块是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而设置的。该模块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三个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块设置的项目基本相同,均包括认识实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模拟实习、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项目。但各项目具体内容和方式是各有特色的,其中社会调查报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选题和文章内容上,应侧重于各自专业领域的内容。而在各种类型的实习中,除了实习内容不同外,财务管理的实习方式也有别于其他专业。

模拟实习是模拟实际业务发生情况,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解决其中涉及的各种专业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从模拟实习的内容来看,财务管理专业除了会计核算外,还应包括大量的财务管理案例分析;会计学专业以会计核算和审计为主;金融学专业则以证券投资操作和银行业务为主。

毕业实习一般是在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相对而言,会计学专业和金融学专业比较容易找到对口的实习岗位,会计专业学生一般可到各单位的会计核算岗位实习会计业务;金融专业学生一般可到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实习金融业务。而财务管理属于企业较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岗位,并且可能涉及到企业的一些财务机密问题,不可能让实习生参与企业财务决策过程。因此,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只能找到会计核算的实习岗位,学生难以接触到实际工作中的财务管理问题,必须通过加强在校期间的模拟实习来弥补该环节的缺陷,具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案例教学,一种是ERP沙盘仿真实验。这两种方式都与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活动极为相近,实施得好完全能达到实地实习的效果。

案例教学可让学生接触大量的各种类型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案例,学生自己扮演财务经理角色对案例进行分析,作出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相互间的案例讨论,发现自己的不足,补充修正自己的判断和决策。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锻炼学生面对复杂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作出财务决策的能力。大量的案例教学还能使学生从失败案例中分析失败的根源,避免将来重蹈覆辙,并能从成功案例中学到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逐渐成熟起来。

ERP沙盘仿真实验主要是构建仿真企业环境,模拟真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将实物沙盘和ERP管理软件的全面运用相结合。在ERP实验教学中,让学生直接利用ERP企业管理软件对仿真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利用ERP管理软件将模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经济业务融为一体,实现动态管理、实时控制,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实现企业资源(资金流、物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有效配置与协调。整个实验从财务角度透视了仿真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人才 金融 教育 

 

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经说过,21世纪的人才需求标准是懂得现代科技的金融人才或懂得现代金融的科技人才。换句话说,21世纪的人才需求是现代金融和现代科技高度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所以,现代金融学教育在培养适应经济市场化、自由化和国际化要求的金融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 

 

一 经济发展呼唤金融人才和金融学教育的加强 

 

现代金融已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金融经济。无论是政府的宏观调控,还是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老百姓个人的投资理财和创业,都与金融息息相关。金融业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彰显。事实证明,凡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同时也是金融业发展较快和金融人才相对集中的地区。美国、英国、日本等莫不如此,我国的上海、深、江浙等地也是这样。经济发展与金融业发展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越发达,金融业就越发展;金融业越发展,经济发展越快。与此同时,金融业越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就越迫切也越大。“金融业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最广与日常生活结合最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同时也是一个最具有创新动力的知识、智力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建立和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实现金融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金融法规建设,规范金融行为,完善金融市场以及加强金融监管,健全监管体系,维护金融竞争秩序;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大力加强金融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各层次、多样化的金融人才需求。而这一切又有赖于全社会金融学教育的加强。 

总体上来说,现代金融学教育的内涵应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面向社会大众的金融学知识的普及型教育(在这方面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有关专家学者在东北农村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运用农产品期货交易来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增加农民收入,也能够看到遍及全国各地的形式多样的面向社会公众的金融知识讲座或短训班,内容包括股票投资、艺术品投资、国债买卖、黄金买卖、外汇交易、房地产交易、保险业务等);第二个层面是面向在校大中专学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金融学知识的系统的学院式教育。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国际金融运行风险增加,通过系统扎实的学院式教育,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懂得全球一致的业务规范和取向统一的管理法规,又能够把国情特点与国际惯例结合起来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是当务之急。 

 

二 现代金融学教育应体现人才需求特点,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和内容 

 

我国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金融人才的复合型特点,二是金融人才的国际化特点。复合型是指金融人才既要懂得金融又要懂得现代科技尤其是网络技术和高等数学等;既要懂得营销又要懂得管理;既要懂得法律又要有较高的政策解读能力。国际化是指金融人才首先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特别是要具备较强的外语交流和沟通能力,其次要熟知不同的金融文化背景,还要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此,学院式教育在专业学科体系构建方面应突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技术等;第二部分是营销心理和营销行为学、不同金融文化比较研究等;第三部分是专业课程。

当然在现实中,由于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已很难截然分开,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也日益混合。以央行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制定、操作和协调、金融监管及立法和制度安排为核心的宏观金融,直接作用和影响于以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与管理为核心的微观金融。所以,各高校在自己的经济学或管理学方向的学生培养目标中,可以结合实际有所取合,有所偏重。比如要么以宏观金融为主,要么以微观金融为主;甚至还可以在宏观、微观金融中突出某一部分的内容,比如在国际贸易专业中可突出国际金融及外汇交易、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的内容等。而在金融学专业中则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创新既是必然又是常态。它涉及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创新等。而就金融机构而言,又涉及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等。因此,在现代金融学教育中应及时补充进去这方面内容。 

 

三 现代金融学教育应适应人才需求和培养目标,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教育形式 

 

现代金融学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和学科,金融人才又是具备复合型和国际化特点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上更应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现在随着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的发展,有许多模拟现实金融活动的软件被开发出来,比如国际贸易流程软件、股票交易流程软件、外汇交易流程软件、黄金及艺术品投资软件等。有条件的学校不妨可以更多地利用软件模拟教学去增强学生的分析、应用和操作能力。除此而外,还有一种方法值得尝试,那就是通过聘请在实际金融部门和领域的从业者和管理者开展讲座的形式,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金融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2002年金融年度报告[r],2002 

第4篇

一、财务管理专业介绍

财务管理专业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培养“懂技术、通经管、会外语”的经管类应用型专业人才,即培养在德、智、体、美等领域全方位发展的,并且能够熟练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律以及金融理财等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的专业型人才,与此同时,这类人才还应该具有比较好的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能力、投融资管理能力、公司和个人理财能力以及资本运作、风险控制的能力。此类人才在毕业之后,能够在制造业企业、商业服务业、银行和证券公司、政府以及事业单位从事与财务管理相关的会计业务、审计业务甚至是资产管理和规划业务,是适应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财务管理专业需要学生们能够有效的、系统的掌握经济管理领域、财务管理领域以及金融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熟悉关于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知识的广度上来说,还要熟悉和了解国内外本专业的最新成果以及发展趋势,有基本的能力去分析和解决财务和金融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同时,本专业还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培养创造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发挥个性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争取将学生培养成为“管理方面的财务专才,财务方面的管理通才”。

从本专业的建设和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毕业生应该具有下列所述两个方面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

第一,是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扎实的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以及公司金融和财务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并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以及人工解决和处理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的方法,比如熟悉和懂得计算机运作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的操作知识,掌握统计和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与此同时,还应该了解和熟悉与会计和金融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

第二,是基本能力的要求。毕业生应该要同时具备经济学、公司金融学、财务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当然,还要具有比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解决实际财务、金融管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的,需要熟练运用和掌握一门外语,能高效深入的阅读和理解国际上关于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和报告。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可以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经济金融信息,并运用相关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研究。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财务管理与会计课程体系区别不大

目前,很多新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会计课程体系比较完善,财务管理属于新兴专业。所以财务管理课程体系的设置往往在会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做了微调,开设课程几乎一样,感觉上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与会计专业的建设相差无几。这也造成了很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一直认为学院在把自己培养成会计,不知道自己跟会计专业的同学有什么区别,也不知道财务管理专业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干什么的。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认知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生认为自己是学财务管理的,为什么要学这么多跟财务无关的课程呢,甚至觉得有些课程没有意义,造成学生对这些课程的态度很冷淡,学习热情不高,最后造成论管理没管理的意识,论会计比不上会计专业的学生,竞争力非常低,最后社会评价该专业的学生定位非常不明晰,就业不理想。

(二)课程体系建设多以考证为导向

财务管理专业还是效仿以往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导向模式,是以考证为主,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均与考证挂钩,尤其是新办的独立学院更为突出。这种模式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在于,采用考证导向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从一定程度上迫使学生加强专业课程学习的自觉性,最终通过考证考试也能加强学生对学业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更进一步的提升学习高层次专业课程的兴趣和动力,这种方式在独立院校可能会更为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而不利的地方在于,大学是一个提倡多元化教育的地方,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的各项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的操作能力。但以考证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考证,从而必然减少在其他非专业主干课程上的学习时间和兴趣爱好素质能力拓展时间。学生只对英语考证、会计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等相关的课程感兴趣,而对于其他的课程态度就很散漫,并且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多以应试为目的,只在考试当时记得相应的理论知识,考试通过之后即忘,后续专业课程中需要用到专业基础知识时又一脸茫然,实操动手能力非常差。所以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之前首先得明确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导向是什么,是否真的应该以考证为唯一或是为主来进行人才培养,还是应该要考虑培养学生的实践理论相结合的专业综合素养。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环节薄弱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立足的不是培养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而是能为公司和个人财务决策提供方向性指导及具体方法,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理财管理的实用性人才。因此财务管理实教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而目前的状况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时间短,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并没有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等,学生的财务管理学习主要是理论知识,实操和动手能力较差,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完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

1. 明确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区别

首先,从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学科归属来分析,会计专业是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而财务管理是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企业管理(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所以会计和财务管理有本质区别,首先在学科划分上的等级不一样,其次学科研究的逻辑也不一样,会计更注重合规性研究,侧重账务处理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下的学科,一定是偏管理,财务管理则侧重成本、资金等方面的管理,包括财务分析等工作。那么这就使得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有所差别,财务管理学生在熟悉会计记账的同时还要具备财务管理等综合能力。

财务管理的课程设置要与会计区别开来,主要是从课程上纳入更多的管理类课程,且思维方式要更灵活一些,综合素质强一些。虽然说让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学好会计是有必要的,但是如何能够让他们在学好会计的同时不要形成会计的那一套思维方式,因为管理是做决策,做决策需要思考,而做好会计只需要能够懂得掌握会计准则,两者对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管理类的课程覆盖面广,比如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等等课程,这些课程对做决策有帮助,其实学这些课程的本身就会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更明确的目标,管理本来是很实用的课程,它的出现本来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如果能将课程让学生体会到实用性的话,学生会渐渐对这些课程感兴趣,从而更好的培养出该专业的优秀学生。

2. 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就业为导向

财务管理专业的就业去向大致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财务会计岗位群以及财务管理岗位群,而这也是本专业主要的就业岗位群。其中的财务会计岗位群,一般是包括了会计核算岗位、出纳岗位、主管会计岗位、总账会计岗位等;而在财务管理岗位群,则是包括了成本管理岗位、资金管理岗位、资产管理岗位、投资管理岗位、理财规划岗位、财务分析岗位、财务咨询、税务与筹划岗位等;

第二种,是各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岗位,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服务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审计助理员岗位,这是本专业的次重要的就业岗位群;

第三种,则是其他就业岗位群。比如企业经营管理岗位、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经济信息分析员、统计员以及公司财经文秘岗位等。

3. 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突出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

首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来源于会计学专业而更应该高于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这个专业的实务应该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建设的完善特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而日益丰富的,财务管理的理论也要随着财务管理实务的发展而日臻完善。因此,财务管理在课程设置时可以紧密结合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在专业基础课程后适当增加金融学类的课程,其次可以开设一些多方向性的专业领域课和管理类的课程。

其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化为基本出发点,强调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并开设了专业英语的课程,本课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并期望能实现英语学科和财务管理专业彼此之间的融合发展。另外,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可以掌握下列技能: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管理与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获取以及分析能力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掌握我国关于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理论和发展方向;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可以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体系的构建

1. 学科基础课的开设:

必修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学、经济法等;

选修课: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市场法、合同法等。

2. 以专业课程的体系的构建以就业为导向,开设以下三个方向:

方向1:投资理财

必修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个人理财等

选修课:风险管理、税法与税务筹划、行为决策、高级财务会计、资产评估、计量经济学等

方向2:财税管理

必修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学、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财政学等

选修课:风险管理、税法、行为决策、高级财务会计、国际税收、税务实务、企业纳税风险管理等

方向3:资产评估

必修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学、投资学、资产评估、项目管理等

选修课:风险管理、税法、行为决策、高级财务会计、计量经济学、保险学、财政学等

3. 突出专业特色,增加实训教学

目前对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它不同于学术型人才,与其相比,他们具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的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培养“两条腿”走路的人才,即理论跟技能一起走,才能走的更远。所以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体系建设中建议:首先开设一系列的个人拓展课程,比如:会计电算化、证券交易、工业沙盘、商业沙盘、经营之道电子沙盘等。其次建议筹建专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企业财务环境和财务管理流程,针对财务管理电算化软件的各种财务各种功能及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计算机财务管理应用的基本技能,也可以通过案例,分别承担企业运行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更快的熟悉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流程,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运作情况,最终提高学生的动手及实践应用能力。

4. 适应国际化需要,开设专业英语课程

财务管理专业设置专业英语课程,使学生在学会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又能够阅读浏览英文文章,使其真正达到培养目标,“懂技术、通经管、会外语”的经管类应用型专业人才。

总之,应用型大学是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结合市场需求,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平.特色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0(02).

第5篇

(一)投资学专业的学科门类划分宏观意义上所说的投资,多指产业布局、资源配置、投资规划等投资经济学问题,从学科属性而言当归属经济学学科门类。相近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微观意义上所说的投资,应指以政府、企业、个人、非营利组织等主体对某一经济活动的投资行为,具体包括投资项目分析、评价、规划、决策、资金筹措、资金投入、项目监控与项目绩效评估等投资管理行为,从学科属性而言,当属管理学学科门类。相近的学科是财务管理、国际商务、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显然,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创办的投资学专业,应以微观意义的投资经济活动管理为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2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将投资学归属在经济学一级学科、金融学二级学科门类之下,笔者认为是有欠科学的。

(二)投资学专业与金融学专业的区别与联系微观意义上的投资理财活动主要站在政府、企业、个人、非营利组织的角度研究问题,投资学专业教学活动,也是为这些投资主体培养应用人才的。金融即资金的融通,是研究货币资金流通的学科,金融学专业主要站在金融机构的角度研究问题,主要为金融中介机构培养应用型人才。前者站在金融机构柜台外,后者站在金融机构柜台内,二者是投资与被投资、服务与被服务、营销与被营销的关系,微观管理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不能混为一谈。从笔者搜集分析近30所本科院校投资学专业教学方案来看,课程设置基本上以金融投资方向课程为主,与金融学专业课程交集太大,界限也不是十分明显,没有形成显著的投资学专业独立化、个性化学科特色。从投资学专业与金融学专业就业方向来看,投资学专业主要为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投融资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特别是为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输送具有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投融资管理与投融资咨询专业人才。而金融学专业则主要为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培养金融管理与咨询专业技术人才。但大多数院校投资学专业也把为各种金融机构培养金融管理专业人才作为其培养对象,可谓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例如,武汉科技大学2014提交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投资学)设置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设定的培养目标为:全面推进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投资专门人才,拟为证券、期货、基金、信托、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及相关管理部门,以及企业的投融资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输送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投资专门人才。当然,投资与金融的联系在于,从微观来说金融投资是经济主体投资活动与金融机构资金融通活动的交集;金融的本质其实是经营活动资本化的过程,与投资的本质并无区别。

(三)应用型本科投资学专业的特点1.复合性与交叉性。投资学专业是一门融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心理学、保险学与风险管理等多门学科于一身的复合性与交叉性极强的专业学科。复合型金融投资人才,既要有经济学基础知识,更要有扎实的专业项目投资知识,既要熟悉宏观的投融资政策背景,又要精通各种投融资的微观技巧。例如,广东商学院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数理分析型、市场营销型、实践应用型相结合的复合应用型人才。2.应用性与实践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于培养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强调培养目标的应用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方法的训练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应用型本科投资学专业教育教学也应体现这一特点。3.国际化与地方性。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加快,全球性、全国性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开放,对于金融投资人才,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金融投资意识与操控运营能力十分重要。例如,东北财经大学2014提交的《申请表》设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投融资管理专业人才。但对于实业性投资专业人才,适应地方经济的要求则明显重要于国际化的需要。4.创新性与发展性。创新教育是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投资学专业具有注重实用与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性特征,同时还具有针对实际问题、面临具体情境、解决具体问题的适应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发展性特征。5.微观性与营利性。应用型本科投资学专业专门是为企业培养投资管理专业人才,而非培养宏观层面的产业投资规划与管理人才,同时也就具备了显著的追求投资效益的营利性特点。

二、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

现资广义地说既包括传统的以工业、农业、商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实体性产业为投资对象的实业投资,也包括以证券、期货、外汇、黄金、期权、基金等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投资;既包括以金融机构、投资公司为主体的金融性投资,也包括以企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为主体的营利性直接投资,还包括以政府为主体的非营利性公共(财政)投资,也包括国际投资、房地产投资等特殊领域的投资活动;既包括宏观层面的产业布局、产业投资,也包括微观层面的创业投资、项目投资、金融产品投资。近年来,这些领域的投资活动及投资规模持续高速增长,这必然需要大量的投资专业人才。狭义的投资则专指金融性间接投资。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前提也要以投资活动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为前提,并由此规划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方案。投资人才专业能力体现为管理投资活动的应用能力,如图2所示,具体体现为对某一投资项目的分析、评价、规划、决策与效益评估等方面能力。按照具体职业规划,可以是直接投资运营也可是受聘充当投资顾问,发挥投资咨询与策划作用。

笔者分析了已经开设投资学专业和2014年新申报投资学专业的近30所本科院校专业教学方案,如图3所示,约60%院校的投资学专业基本定位于金融投资人才的培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2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投资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工作,具备……的高级投资管理专门人才。主要学习经济学科和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金融学科学研究的方法。[3]结合所列核心课程分析,可以看出,教育部对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侧重于金融投资人才培养。例如,沈阳化工大学2014提交的《申请表》设定的培养目标为:胜任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投资咨询及管理工作。再如,河南牧业经济学院2014提交的《申请表》设定的培养目标为: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类金融单位、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投资业务操作和管理。山西财经大学2014提交的《申请表》设定的培养目标为:具备投资实务专业技能与注册金融分析师(CFA)业务技能。如图3所示,30%院校的投资学专业定位于金融投资人才培养,同时兼顾实业投资领域房地产投资专业人才培养。

例如,广州商学院2014提交的《申请表》为:本专业融实物投资、金融投资和其他各类投资于一体……[4];例如,长春光华学院2014提交的《申请表》设定的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具备处理固定资产投资、金融资产投资、国际投资等方面的……面向大中型投资公司、金融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管理及相关业务的应用型本科人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14提交的《申请表》设定的培养目标为:结合注册投资咨询师(RCE)的考试知识要求,按照应用型培养目标在各个模块进行课程修订,已经形成实物投资课程与金融投资课程并重、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主干课程协调搭配、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推进的投资学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另有不足10%院校的投资学专业定位于金融投资方向投资人才培养,同时兼顾公共投资专业人才培养。例如,湖南工业大学2014提交的《申请表》设定的培养目标为:……具备处理公共投资、项目投资、投资理财等投资实务及资本运作基本能力……能够在政府部门从事公共投资管理、在企事业单位从事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评估、在专门投资机构从事投资理财咨询服务和投资理财规划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湖南农业大学投资学专业建设特色是从经济体生命周期的角度去把握投(融)资理论及实务,并以公共投资(尤其是农村公共投资)的方式与效率作为研究特色。

三、新设投资学专业特色的形成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以下简称目录),这一举措,在规范专业名称、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但由于专业种数大大缩减,一些学科门类会出现扎堆、雷同、恶性竞争等问题。《目录》将原有的635种专业缩减为506种,其中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在基本专业中有30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特设专业中有32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基本专业中外国语语言文学就包含了62个小语种专业。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一般只能在352个基本专业减去30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再减去62个小语种专业、剩余的260个专业中选择,而全国截至2014年6月有本科院校共875所,每所院校专业数大多在40~50个,平均办有每个专业的学校数应该在875×45÷260=151所。如果这些学校专业名称一样、课程设置雷同,势必造成恶性的无差异竞争局面。为此,教育部门可尝试允许各本科院校申办同一专业名称下的适应地方经济需要、形成本校特色的专业化方向。如图4所示,投资学专业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设公共投资、实业投资或项目投资、金融投资等专业化方向或投资管理、投资规划或投资咨询等专业化方向。鉴于所述我国经教育部审批备案的投资学专业基本上侧重为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培养金融投资人才的现状,新设投资学本科专业若要形成本校专业特色、适应地方经济需要、形成明显的与金融专业的区隔,最好选择公共投资、实业投资或项目投资专业化培养方向。鉴于公共投资就业面较窄,可避开金融投资的无差异竞争,开设实业投资或项目投资管理专业化方向。

第6篇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人才;人才培养

一、背景分析

(一)金融学科的发展。起初货币是金融学科研究的核心,由于银行业的迅猛发展,与之相关的信用及银行成为新的研究重心。而当前伴随互联网金融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壮大完善,风险度量、风险规避、衍生品金融产品定价、金融监管等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1.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呈现新的特点。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的发展阶段,加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研究是历史所趋。其中,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便是为了适应该需求而产生出来的教育类型,这与大多数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应用型人才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擅长解决实际问题,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

2.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金融学科下的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素质、敏捷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快速融入金融工作环境当中,成为拥有金融业务和企业一线管理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前面临的问题与不足。

1.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工作方针。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必需之举。课程设置是否符合行业发展与之紧密相联。分析发现,部分高校金融学科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滞后,传统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金融业的高速发展相背离,不能紧跟发展走向造成学生就业形势恶化,学生对金融业的认知和匹配度逐渐弱化。

2.僵化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使得教学内容脱节。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估体制一般都沿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教学日志”四项一致的评估方法,由于课程设置的需要,大纲、计划和日志都是提前确定的,但是行业发展千变万化,尤其是金融行业日新月异,不能及时结合当前热点作出更新,造成教学内容脱节,加上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进一步束缚了教师不断创新进取的热情和积极性,落后的教学模式和过时的教学内容达不到课堂教学预期效果。

3.金融学科人才培养供需失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缺失。为了适应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都开设了金融专业。可是伴随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与金融衍生品相关的新兴行业不断崛起,金融专业的人才仍然无法满足其需求,尤其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方面更是存在一大漏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所致。即使未来人才培养供需达到均衡,不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仍会造成学生由于达不到金融机构招聘要求而就业困难。

4.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滞后。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讲求方法,照本宣科,按照教材的编排平铺,生硬死板,纯理论讲解,甚至大段念诵教材,不能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学习热情低下,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即使在具备多媒体或实验室的良好硬件设施条件下,仍然无法物尽其用。

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适应金融业发展

(一)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实行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目标统领全局,对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评估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在知识经济和就业环境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满足对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及时更新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唯一出路。

(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学生获得知识最主要的渠道是课堂教学,而课程和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理,恰恰关系到学生知识的储备和未来的就业,正是由于其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如今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点和难点。由金融工作性质和特征影响,金融性人才一般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健康的体魄,爱岗敬业精神,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以及创新进取的精神。因此,课程体系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各门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比重,重点突出金融专业必修课的地位,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充分利用实验实训课程,强化学生的模拟操作分析能力。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和应用性,紧跟社会所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提升培养人才的教育质量。

(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几乎不言而喻。传统模式下的“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已经成为过去式。尤其是科技进步提供了现代化、信息化、立体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既能针对全班学生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又能区别学生个性给予特殊指导,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与潜力。为了实现这样的要求,就要在教学方法上废止“注入式”,实施“启发式”。一是问题导入法:教师提出问题和相关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由学生得出结论,教师再加以总结并给出准确表述的答案。二是重点讲解法:教师只详细讲解重要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从各方面阐述其内容与意义,引导学生独立推演和理解其他次要问题。三是发现式教学:教师提出一些情景、现象和问题,然后由学生逐一追索并得出结论,使学生感觉是自己发现了真理,学习兴趣和信心大增。如何适当启发学生思维,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为主动,决定于课程的性质与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程度、课堂的规模和教师的讲授艺术,是非常灵活、多样的,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此外,教学方法改革还涉及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和革新。包括课堂讲授与讨论、习题、实验、实习和课题研究等教学方式相结合,穿行;个体学习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等。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金融专业同其他专业一样,需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创新性和综合性。教学环节是体现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关键,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还是在于实践教学是否完善合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决定了民办高校需要突出学生就业服务对象、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企业欢迎的一线管理人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前提是将其目标与理论教学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进而建立校内教学实践基地群平台和校企联合校外实践平台。校内平台包括实验室、计算机室、校内实践基地等。校外包括与相关金融机构签订的实习实践集教学实习基地。针对基础课程设置的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如购买模拟操作软件系统,让学生通过虚拟参与股票、基金、外汇、期货等实验,锻炼学生的金融专业技能。同时突出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通过自身探索与思考进一步提升各方面能力。学校也可以聘请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和业务人员作为学院的校外指导教师。

(五)优化师资队伍。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之一。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师资队伍建设,影响到专任教师队伍的水平和学校的办学质量。民办高校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金融专业师资不足,“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民办高校可通过社会招聘或校企合作,引进专任、兼职教师,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优化金融师资队伍结构。另一方面,加强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课程进修、鼓励学术交流或培训等途径,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力。

三、结语

金融学科日新月异,这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尤其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外金融学科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加快我国金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当务之急。同时,社会对金融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复合型人才是历史所趋。民办高校必须加强教学方案改革与创新,培养优秀的应用型金融人才,从而为社会输送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周德俭,莫勤德.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1,3

[2]邓志辉,赵居礼,王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构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10,4

[3]刘标胜,吴宗金.互联网金融下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探讨[J].职业教育,2014,11

[4]沙园松.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为例[J].经济视野,2016,26

第7篇

关键词:金融专业;实践性教学;金融理财课堂

1.引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等文件精神,高等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及职业素质,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创新性”是指包括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在内的一种素质特性。高等教育的责任应当是通过传授知识增强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同时,通过教育的实践激发、培植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创造新事物,最终达到学会超越自我、超越前人,通过实践取得有实际意义的创新性成果。

金融专业是为企业和金融机构培养从事金融管理和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培养的学生既需要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也需要掌握一定的金融揉作技巧和实践技能。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具有分析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具备必要的自学能力和发展潜能;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熟悉我国有关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有关的国际惯例;还要具有一定的创业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基于此,大学生“金融理财课堂”的创新与实践,就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培养在校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理财意识和一定的理财技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现代金融环境,实现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能力的培养。

2.目前大学金融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课堂教学滞后于金融实际

创新,要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其中一项重要的要求就是教学内容必须紧跟实际,能够反映和指导社会实践。而金融专业是一门时效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的专业,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导致部分学生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无法适应工作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不断变化,金融领域的内外部环境亦发生了巨变,甚至出现了由过去的经济影响金融演变为金融改变经济的趋势。比如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放缓态势,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全球贸易增长也出现了下行趋势;由于宏观经济表现欠佳,发达国家债务危机与银行间融资困境交互影响,世界经济形势趋于复杂,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同时,我国经济增长下行、物价上涨和结构调整压力并存,经济金融领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等等。但目前金融专业在教学中很难及时涉及到上述问题,导致教学内容滞后而严重影响学生对最新金融形势与现实政策法规的认识与判断,从而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尽管金融专业课程的理论教材有许多名家、专家所著的高质量作品,也有国家规划教材,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金融专业教学的需要,但是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优秀的金融理论家,同样更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

2.2教学方法单一,与金融实践相脱离

目前国内金融专业的教学体系,虽然注重了内容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教学方法呆板,主要以讲授为主,“填鸭式”教学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方式,虽然也进行模拟实习,但一般都是安排在全部课程学完之后进行,这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不能及时获得感性认识。另外由于条件的限制,实习的条件难以仿真,使得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2.3主动学习不够,学习兴趣不大,创新意识不强

金融专业教学多是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久而久之磨灭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惰性逐渐滋长,自觉学习不够,进一步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的正确引导以及良好的氛围和条件。人才培养过程是教学相长、互动的过程,只有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2.4动手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由于学生所学的知识是从书本到书本,虽然有实习课,但仿真性不强,基本上是计算做题,与实际联系不紧密,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既然联系实际较少,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道从何入手,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当然就更谈不上创新了。这种情况与平时的专业教学只注重理论,不重视实践环节有很大的关系。

3.创建大学生“金融理财课堂”的教学实践意义与社会价值体现

创建大学生“金融理财课堂”是对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弥补了传统专业教学的空缺,使学生增加了动手与实践的机会,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社会实践价值。

3.1教学实践意义

(1)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技能。据我们前期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在理财过程中尚存在很多问题,如支出没有计划,资金结构安排不合理,理财意识与能力薄弱,或渴望理财而缺乏技能指导等。创建大学生“金融理财课堂”,是以在校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理财愿望为切入点,根据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和资金状况设计出具体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2)增加大量的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查、拓展与应用,“金融理财课堂”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病垢,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如教师通过金融实验室教学,巩固消化课堂理论知识;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技能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在不影响学生正常生活消费水平的前提下,通过一些小额理财投资过程的实战演练,锻炼学生的坚强、果敢品格和风险意识。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培养创新能力。“金融理财课堂”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之外另辟蹊径,通过学生自己的资金运作,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实际操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

3.2社会价值体现

(1)实现大学生零距离地接触社会。“金融理财课堂”的创新与实践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战操作,尝试不同种类的储蓄:如活期、定期、教育储蓄等;尝试低风险的小额投资:如基金定投、债券投资、购买保险、投资纸黄金等。

(2)提高大学生独立谋生与创业的能力。据我们前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79. 8%同学的生活费、学费来源于父母,大学生的独立谋生能力差。“金融理财课堂”的创新与实践可以引导大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财实践,进行资金的科学管理与投资,实现资产的合理规划与增值。

(3)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金融理财课堂”的创新与实践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投资理财活动,如理财知识竞赛、实际理财操作和外汇证券的模拟交易等提前对自己的未来做出规划,为缓解就业压力打下基础,做好准备。

4.大学生“金融理财课堂”创新与实践的具体实施方案

4.1目标设定

总体目标:通过“金融理财课堂”的创建和实施,巩固课堂专业知识,补充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金融理财常识,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培养健康的理财意识及基本的理财技能,提高创业与就业能力。

具体目标:(1)改变不良消费习惯,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2)学会“开源节流”,合理掌控自有资金;(3)尝试小额投资;(4)知道充分享受教育储蓄的优惠政策;(5)了解针对出国留学的跨国理财技巧;(6)培养团队成员间的沟通协作能力。

4.2前期准备

表1 “金融理财课堂”实践的前期准备

4.3组织实施与总体进度

表2 “金融理财课堂”的组织实施与总体进度

4.4实践环节设计(如图1)

4.5过程管理与教师指导

如下表3 “金融理财课堂”实践的过程管理

图1 “金融理财课堂”的实践环节设计

4.6预期成果

表4 “金融理财课堂”实践的预期成果

5.结论

大学生“金融理财课堂”的创新与实践,将弥补长期以来金融专业实践性教学中的缺陷,以在校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理财愿望为切入点,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升理财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提供一个可行性较强的训练平台;同时,亦将实现实践性教学与实战演练(安全的小额理财)、模拟交易(风险较大的外汇、证券交易)相结合,初步锻炼学生的风险意识与承受能力;最终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能力培养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 耿明英.以能力为导向的英国高等教育模式探析――以英国诺丁汉大学为例[J].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2011(2).

[2] 朱孔军、李延保.大学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7.(9).

[3] 郑春龙.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

[4] 张亦春、蒋峰.21世纪对我国金融学教学的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2002(6).

[5] 邵宇.论中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5).

第8篇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金融管理技术,被认为是继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之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三利润”源泉,其发展程度是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现代物流业正处于上升阶段,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应明确专业建设目标,即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物流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从事物流服务项目运作的仓储理货员、物品保管员、叉车操作员、运输调度员、单证操作员等一线从业人员。满足实用性的要求,是一种技能型人才。

物流金融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和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通过该专业的教学,学生应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物流金融学科的基本原理,掌握有关物流与金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国内外物流金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物流金融经营技能、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具备一定从事金融和物流工作的实际能力,成为能够从事物流金融实际业务和物流金融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产业联动是国务院颁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当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中的一项重点工程。当前我国物流业与相关产业的联动依然不足,物流业的效能不能得到有效地体现。因此,物流业与服务型行业的联动就是一个发展趋势。由于我国物流业普遍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规模不大,企业面临的融资压力较大。因此,增强物流业和金融保险等服务型产业的联动,有利于物流企业提高服务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物流金融专业人才的现状及特征

1、现状

全国三千万货车司机,即将迎来“一卡通天下”的便利。2014年10月25日,中国银联与传化集团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正式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并宣布在中国公路物流领域的支付等金融相关领域展开合作。这是中国银联首次进入公路物流领域,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一体”,涉及中国物流行业上亿人群、百亿物资支付的物流金融新时代即将到来。

目前,已运营的传化公路港全国平台网络体系,每天吞吐的货运量已近100万吨,日服务货运车辆20万辆;每年服务的车流量已达3000万辆次。尽管这组数据已经十分庞大,但它的背后,还有中国近4000多万家制造业商贸业企业,近1000万家物流企业,1400多万辆载重汽车,近3000万卡车司机,近亿的物流相关从业人员以及每年200万亿物资的流动和10万亿物流费用的流转。

从中国银联与传化集团的合作可以看出,物流金融所能产生的巨大经济效应,再加上它背后的巨额物资流动及物流费用,得出物流金融发展的市场前景是多么广阔。如果将所有发生物流的经济活动都考虑进来,物流金融人才的需求将是无处不在。

物流金融业务参与主体可分为物流企业和贷款银行。物流企业作为物流金融业务的监管方,在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一般都会正式设立物流金融业务部,大致会设置五种管理岗位,即监管经理、监管业务主管、监管组长、监管员和审核员等岗位。银行作为物流金融业务的贷款方,一般会在银行组织架构下设置质押业务部,大致会设置两种管理岗位,即业务审查、贷后管理岗位。

2、特征

根据以上物流企业和银行的金融物流岗位设置情况,我们可以总结出物流金融行业在岗位设置、人才需求等方面出现的几点特征。

(1)营销职能在物流金融企业中进一步得到强化,营销型人才走俏物流金融业。从以上岗位调查资料不难看出,物流金融企业对市场营销类的人才有着不同程度的需求,并且与监管、单证制作和审核三种操作类岗位一起,成为物流金融业四大基层岗位类型和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岗位群。根据市场需求,物流金融企业需要与银行合作,不断设计创新型的物流金融服务产品,以扩大市场份额。同时,物流企业需要接触各式各样的客户,说服客户接受这些新型的物流金融服务产品,可以说物流金融业兼具产品管理和客户管理的双重职能。过去,由于物流金融业垄断竞争的存在,物流金融产品类型单一、功能简单,市场营销在物流金融企业中一直得不到重视。随着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进军物流金融市场,物流金融企业争夺客户的竞争必然加剧,市场营销已成为物流金融企业经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强化。可以预见,在物流金融企业设置大量营销岗位的同时,兼具物流金融业务知识和营销技巧的人才将成为物流金融业急需的人才类型。

(2)物流金融岗位人才结构性短缺矛盾仍然突出,监管经理、监管业务主管等岗位的供需存在较大缺口。最近十几年来,国内很多物流企业开始涉足物流金融业务,对物流金融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但是国内每年培养的金融物流专业人才少之甚少,根本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物流金融业的人才需要。很多物流企业对仓管员等岗位的现有人员进行质押监管业务知识培训,然后将其调往物流金融业务部任职,这些人员只接受了简单的物流金融业务培训,大体可以胜任监管员、审核员等低层岗位工作。真正熟知物流金融业务模式、了解质押监管业务操作流程,会进行质押监管方案设计和质押监管各项管理、操作制度的建构,能参与监管业务的营销开发以及通晓监管点业务管理和操作的中、高层岗位,只有经过系统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胜任。因此,物流金融行业中、高层员工短缺问题依然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最近几年北京中储物流责任有限公司、中铁现代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等都相继了物流金融部门经理、操作主管或网点负责人等岗位的招聘公告,他们期望以高待遇加快引进物流金融高级人才,通过人才战略寻求在物流金融市场的快速扩张。

三、物流金融专业的学生能力要求和知识结构要求

1、能力要求

具有从事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的实务的操作能力。具有现代物流经营与管理的能力,掌握仓储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从事物流金融具体业务工作的能力,如调查分析、方案设计、客户服务、产品推介、咨询服务、信息分析、融资、等工作的能力。掌握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和市场开拓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一定的策划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熟悉我国有关金融及银行业务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有关的国际惯例。熟悉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用分析、贷款管理、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及商业银行营销业务;熟悉我国有关保险业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有关的国际惯例。熟悉承保核保、客服保全、理赔给付、保险产品管理等保险业务流程,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熟悉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概况、方法、手段等,初步具备运用保险资金并使保险资金保值和增值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2、知识结构要求

具有分析经济现象使用的数学、统计等定量分析知识。公文、调查分析报告等文体写作所需的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办公设备、手段运用的基本原理,熟练运用业务操作软件,并懂得简单的维护常识。掌握经济、物流、理财、金融、证券、保险、公司财务等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并掌握与经济、物流、理财、金融、证券、保险、财务管理相关的法律知识、行业法规、监管规章。掌握每个专业岗位所必须的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如物流金融市场调查、融资与投资对象调查、物流金融产品的销售推广、客户投资策略规划设计、交易、咨询等。

四、结论

第9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 应用型本科 职业技能证书

一、财务管理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

1.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又称“会计上岗证”。它是目前国内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前提条件和合法凭证。目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相关工作,因此每名会计人员都需要参加这类的职业培训。

2.理财规划师

理财规划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特定的程序为客户制定切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某方面或综合性的财务方案,它主要包括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税收筹划、投资规划、退休养老规划、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

3.注册会计师证书(CPA)

CPA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一般是从事社会审计、中介审计或独立审计的专业人士。执业资格考试科目涉及《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战略与风险管理》。

4.ACCA

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及最有影响力的专业会计师组织之一,也是在运作上通向国际化及发展最快的会计师专业团体。要成为ACCA的会员,学生必须通过ACCA十四门专业考试并获取三年财务及会计相关工作经验。此三年相关工作经验可在考试之前、中、后累积,并且不限地域、行业、公司性质等。

5.CAT

CAT即国际公认会计技师,该资格证书是由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授予、国际认可的会计专业资格,被人们喻为“国际型企业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摇篮”。中国目前急需大量这种国际化复合型中级财务管理专业人才。CAT具有起步条件少、入门速度快、知识覆盖面广的特点。

6.IFA

英国财务会计师公会,是世界上历史最长的专业会计团体之一,2001年才开始正式在中国的认证工作。持有该资格的会员相当于英国大学本科学历,在英联邦国家及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均予以承认,并且可从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会计经理及税务等工作,还可以申请英国工作签证。

二、财务管理专业职业技能教育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必要性

1.财务管理专业向国际化发展是经济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国际上财务管理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发展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理论、新制度、新方法。尽快与国际接轨,充分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可以使我国的企业平等参与国际竞争,避免在目前国际化大生产和分工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发展是现代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我国现代大型企业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国际化运作主要通过国际融资、跨国投资和国际贸易进行。但无论哪一种企业行为,都必须了解企业的经济状况、公司信用和资金实力,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必须按照国际化通行准则进行财务管理、编报财务报表。财务管理专业必须注重培养熟悉和掌握国际资本运作规律的财务管理人员,以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3.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发展是现代企业经济活动多样化的需求

企业无论在进行投资、项目实施、税务筹划、利率和汇率安排、资产剥离等活动,还是进行企业的扩张、收缩、出售、破产和清算等。都需要专业的财务决策意见。加快财务管理专业的国际化发展,可以使财务管理人员在高校深造期间就能系统学习和掌握国际上财务管理的最新理论和发展热点。

三、将财务管理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融入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对策

1.处理好课程体系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双证融通的时候,应解决好职业资格的“融”与“合”的问题。如果是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标准能全部或大部涵盖专业核心能力的就应该合并到课程体系中,只能涉及部分单项能力的就单独选取融入。

2.强化原版教材教学和双语教学

财务管理专业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要加大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应用英文原版教材和原版翻译教材的力度。开展双语教学的老师,应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专业水平,适当拓展双语教学的课程,这将会帮助学生提高未来参与资本市场理财的能力。

3.实现财务管理与金融的交叉互补

从实际情况看,财务管理和金融市场是企业内部与外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可在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中增设普通金融学有关课程。并统筹考虑课程训练、技能实践和专业实习,做到外在结合和内在结合的统一,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和金融管理的双重能力。

4.引入国际证书考试

建立专门针对财务管理人员相对独立的职业标准和资格认证体系,确立选拔任用人才的标准,形成规范的职业培训及继续教育体系极为必要。

5.加强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交流

在校际方面,应与国外知名大学及学术机构进行交流,特别是依托国际化合作办学,增加相同或近似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合作,培训师资队伍。加速财务管理专业的国际化发展;在校企合作方面,通过咨询服务、研讨座谈、合作研究、实习参观、资料提供、就业辅导等各种渠道密切两者之间的联系,使师生能与企业实务界保持紧密的互动关系。搞好专业理论教学与实务经验传授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