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8 10:25:20
导语:在活动文化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中职;语文;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首要场所,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最能教书育人的,而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种活动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达
成教书育人的目标。中职语文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反作用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推广性。
一、中职语文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1.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可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
中职语文教师和学科管理者、带头人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如浓厚的人文气息)来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这样,既可以让中职的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的亲身实践中提高包括听、说、读、写在内的语文综合能力,又可以在无形中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2.中职语文活动可以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语文综合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大板块,分别对应着学生的收集信息的能力、表达想法的能力以及阅读能力、书写能力。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这些综合能力的引导,感悟优秀的语文作
品中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达到提升学生精神文化层次的作用。由此可见,中职语文活动可以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中职语文教学可以融洽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友爱的校园
环境
教职工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个体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中职学校能够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只有将学校每个个体
之间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建立起来,才能汇聚所有教师、学生的力量,增强整个校园的凝聚力,进而加快校园文化建设。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首要步骤就是率先建立起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校园文
化。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信息爆炸造成各种价值观的井喷出
现,价值观的多元化会给校园文化的建设造成一定的困扰,而语文活动恰好可以通过对具有良好品质的作品的赏析,在学生中间形
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
二、校园文化建设对中职语文活动的作用
1.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拓展语文教学的范畴
当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再受到教师、学生的喜爱,同时也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时候,就需要寻求更广阔的语文教学的范畴。而校园文化建设恰好可以拓展语文教学的范畴。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从硬件上来看,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主要是引进了技术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新技术,中职语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把画面、声音的视听效果结合起来,更能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另外在软件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的各种活动中都有语文教学可以大显身手之处,如,书法比赛、歌咏比赛、表演比赛等,这些活动都大大拓展了语文教学的范畴。
2.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中职语文教学的基调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进行日常教学活动的灵魂所在,它影响整个学校的氛围以及教师教学的态度。校园文化有着大家都认同的统一的思想规范以及价值标准,这些最基础的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语文教学活动。比如,当教师和学生看到、听到具有鲜明校园特色的广播、宣传栏、造景、雕塑时,就会潜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举止,让自己与周边的校园文化环境融为一体,这样在无形中,校园文化建设就奠定了中职语文教学的基调。
三、对中职语文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1.语文教师本身要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语文教师要善于将校园文化建设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在平常
的语文教学中将校园文化慢慢渗透,指引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
发现语文、感悟语文、应用语文。比如,为校园经典取名字、为走廊墙壁撰写妙言妙语等活动,这样,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并且能够举一反三,建立起良好的语文学习体系,同时教师的教学工作也会更加顺利。另外,教师要注重找寻近期发生的社会事件渗透到教学中来,可以根据这一热点组织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班级讨论赛等,这样做既能深化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又能让学生摒弃“读死书、死读书”的观念,为进一步教学做好铺垫工作。
2.运用多种语文教学载体,加强学生的文化思想意识
比如,中职学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语文老师和学科带头人可以协同图书馆管理人员,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和把握中职学生的需求,可以选取需求较多的项目进行专题讲座,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加强正确的思想引导,提高学生爱祖国、爱生活的思想觉悟。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班级格言、班级歌曲、班级报纸的创办、推举,让学生投身到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价值观对学生的冲击不容小觑,学生道德的养成以及良好观念的确立不能单纯依靠书本读物来达成,大家更青睐于在实践
活动中深切体验知识的作用,感知知识的氛围,所以教师需要运用多种语文教学载体,加强学生的文化思想意识。
3.将具体教学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中
比如,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语文教材的第五单元中,有我国著名作家毕淑敏的作品《离太阳最近的树》,因为在这篇课文中,教材包括“课文解读”“教学设计”“关于习题”“相关资料”四个部分内容,而且书后还附有光盘,包含了许多多媒体资料,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一首对红柳的颂
歌,作者在歌颂什么?这首悲歌悲叹的又是什么?可以运用相关资料让学生找寻校园中具有红柳精神的事物,让学生深刻领会这种
精神是无处不在的。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共同进步的。中职语文教学活动引导着校园文化建设的进行,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又反过来促进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进行。中职语文教学活动应该抓住中职学校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本校校园文化建
设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完全激发出来。
参考文献:
[1]朱贻渊.怎样建设“生活化”的语文教材[J].中学语文教学,2010(11).
[2]张长松,李震.体验:抒情语体教学的价值追求[J].中学语文教学,2011(05).
那么如何通过开展语文活动,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呢?
一、努力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若离了这一点,校园文化建设将会成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新课程下,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设计的转变,应该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统一,以此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奠定基础。
(一)教学内容应注重人文教育
语文课好比是戏剧的脚本,学生在学习中进入角色,走进课文作者的感情世界;他们通过体验、写作,进入现实生活中的角色,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注重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类高尚精神的陶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日出江花红胜火”,这些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必将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学生需要这些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亦即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和熏陶,使他们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培育精神以终身受益。
(二)让语文学习与生活成为统一体
教育就是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内容。我们在解读课文时应该符合生活本真,注重课堂语文训练和课外生活实践的结合。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语文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必然将自己在课本以外获取的自然、生活、社会等知识联系到语文课堂学习中来,从而实现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最终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
(三)语文教学注重阅读品味
语文课要靠深厚的人文内蕴去吸引和感染学生,要用有文化品位的精品读物,开阔学生的视野。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和时代的良心,学生多看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和美的熏陶,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考察。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引导学生在课内、课外阅读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二、运用语文课外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有效的补充和延伸。通过种种语文课外活动,能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得到的能力,到课外去运用,到校园环境中去实践。
(一)多带学生到阅览室、微机室获取信息
学校阅览室中有丰富的藏书,微机室也能够上网。我们多带学生去,就像给干涸的知识小溪输送了甘甜的泉水,必将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思想,当然也必将促进语文教学。
(二)定时上一节阅读课,开拓学生视野
在阅读课前让学生准备好文摘卡片,可写内容提要、精彩片断摘录、知识性内容的收集等等,形式不拘。
(三)结合课本上的适当课题上一堂语文活动课,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今年教材上谈到了环境问题,我们就可以此为契机开展一次家庭情况问卷调查,学生完成调查表,并收集抒写亲情的诗句。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发现和积累家庭生活素材,清晰、有感情地叙述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不仅可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得到关心家庭、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的一次较好的锻炼。
(四)结合学校工作,通过语文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前段时间我班进行的“安全在我心中”主题教育活动,我们语文课就可以让学生讲故事,诗歌朗诵、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陶冶情操,增强安全意识,在全校范围内积极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
(五)创办校园文学社
校园文学社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写作兴趣。社团将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亲近大自然,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
(六)培训校园小记者,推文化建设
小记者们注意随时随地关注生活、关注校园,他们对校园发生的好人好事、新人新事和校园存在的不良现象等问题进行采访,并写成通讯稿交广播室每天定时向全校广播。这样,崇尚人文,爱护校园环境,留心社会生活,规范行为习惯,尊师尊教乐学等优良风气,必将如一股股春风,吹满整个校园。另外,学生听、说、读、写的热情也必将大大提高,大大促进语文教学,大大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上述种种语文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率,练就真才实学的本领。
三、语文教学要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引导作用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新生事物接受较快,但对社会文化缺乏鉴别能力。某些不良的社会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例如当今流行的网络文化、音像资料、图书等包含的各种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不乏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破坏学生己有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导致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改变。
现代社会背景下,国际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白炽化,在这种紧迫的形式之下,我们清醒地看到,人才的培养,对一个国家的昌盛和繁荣,起到了决定的作用。而人才的培养在于高校的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是高校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某种程度来说,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竞争,组成了21世纪主要竞争模式。因此,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是保障国家向前高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里所说的综合素质,包括了专业知识,以及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掌握的和了解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同时还包括各种文化艺术方面的基本修养和基础知识。艺术教育能够开发人的的大脑、启迪人的思维,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及想象力,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的心理、文化和思想的成熟和发展。鉴于此,人们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它构成了高校教育的核心。作为职能部门,就更应该开展和组织各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开辟和挖掘各种艺术教育途径,创造良好的氛围,创建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不仅如此,还要将文化活动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领域,使美育教育得到有效发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还要不断探索文化活动的内涵和规律,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和探讨,组建一支具有一定表演天赋的高水平的校园文化队伍,将它当成是一个重要的客体,在大学艺术教育活动中开展和实施。
一在开展公共艺术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高校公共艺术活动似乎一直是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着,而实际上,它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尽管近几年来高校也在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效果和成绩都很不错,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也在层出不穷地开展着,但纵观艺术教育的总体性,仍旧有许多差强人意的地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建设方面
目前一般高校都将公共艺术教研室取消,同时也不在配备专门的研究人员,美术学院、音乐学院都有各自的教研室,自成一体、独立发展、各自为伍。从学校层面上看,也没有统一的管理和规划,尽管很多高校在人员的配置上,由学院领导和相关部门担任委员,设立了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但却是有名无实,没有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
2教学方面
对学校自身而言,美术和公共音乐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公共艺术教学的要求也不高,基本设施也不完善。公共艺术教育的经费和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也越来越缩减,学生一些相关的艺术教育得不到根本的满足。在很多大学中,尽管设有艺术专业,但更多重视的是专业教育,而将艺术素质教育放在一个无足轻重的地位上,公共艺术教育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在这些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是艺术专业的课程安排上随意性强。
3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不协调
对艺术选修课的学习,尽管学生们都投入了较高的热情,但因为学校并没有开设较多的类型,所以造成了学生们对自己喜欢的艺术选修课进行自主的选择。很多学生升入大三之后,仍旧没有选修艺术课的机会。即便有一些同学参加了艺术课的学习,却带有极强的功利目的,只是为了拿到艺术学分才去学习的,同时因为教师上课时随意性很强,使学生们逃课、厌学现象严重,没有收获到真正的知识。虽然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开展像“十佳歌手”比赛这样的艺术活动,有时报名的人数多达几百人,但在一些比较高雅的艺术活动上,却少有人报名参加,很多学生甚至不具备基本的能力和艺术知识。在一些大型演出活动中,很多学生因为不识例谱,不能完成整体的表演。参加艺术团的面试时,那些缺乏节奏感、五音不全的人仍旧大有人在。很多学生不具备一些基本的艺术常识,只会哼唱一些流行歌曲,这都是公共艺术活动不能顺利实施的症结所在。
二开展高校公共艺术活动的对策
1在艺术教育工作中,确立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
在艺术教育中,课堂教学是主要渠道和途径,必须提高开课率。艺术教育的核心,是使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开足开齐艺术课,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第一,开设优质艺术课程,提高学生艺术素养。高校学生想要接受正规的艺术教育,必须开设相关的优质的艺术课程,开设艺术课程要根据学生本身的具体情况而定,艺术程度不同所修的知识也不相同,有基础的识谱知识教学,有专业性比较强的作曲知识教学,也有普及提高的合唱指挥教学。在开设艺术课程中,要考虑到全面的艺术修养,既要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也要提高学生的艺术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如制作、表现、创造、分析、思考和艺术理论的研究,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艺术基础,开设戏剧、音乐、舞蹈、视觉艺术等艺术学科,舞蹈方面可以开设形体舞蹈、舞蹈表演、舞蹈欣赏、大学舞蹈、舞蹈创作等;音乐方面可以开设视唱与练耳、大学音乐、音乐赏析、合唱与指挥、作曲等;戏剧方面可以开设话剧欣赏、表演与创作、戏曲赏析与表演等;视觉艺术方面可以开设素描、绘画、雕塑、大学影视设计、着装艺术、摄影艺术与技法、民间艺术、中外美术作品赏析等等。
第二,选拔优秀教师,提高艺术兴趣。高水平艺术教育必须要有高水平的艺术教师来完成,所以引入高水平艺术教师是进行高水平艺术教育的前提条件。在选拔公共课艺术教育老师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教师的专业素质,要选拔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教师的基本功必须扎实,专业必须是过硬的。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不同门类艺术课的知识,对艺术具有一种新的认识,有自己的艺术价值观。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僵硬死板,学习知识要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参与公共艺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与活力,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所以,各高校要鼓励优秀艺术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广泛开设公共艺术课,这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2规范课外艺术活动,促进校园艺术文化建设
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课外艺术活动,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培育人才是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的宗旨,可通过艺术社团经常举办群众性的艺术活动,使公共艺术在校园里广泛传播,努力打造校园公共艺术的文化环境,在校园里营造浓郁的艺术文化气息。
第一,推进艺术社团建设,提高学生艺术兴趣。艺术社团是学生展示自我艺术才华的场所,因此,艺术社团要广泛吸引不同专业的学生,打造良好的艺术环境,努力挖掘学生的艺术才华,给不同年龄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展示才华的场所。校园艺术团建设不能够简单粗糙,要以高标准的要求来引领艺术社团的发展,积极引导艺术社团走向标准化、职业化,将艺术社团的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同时,艺术社团还要从不同领域去构建,加大学校级和学院级艺术社团的建设,各级领导要对艺术社团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在经费上和政策上给予扶持,并聘请专业的艺术教师进行艺术指导,对艺术社团的学分制试点也要加快进程。通过艺术技能的培训以及艺术理论知识的学习,设置一定的学分制,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努力掌握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使学生对艺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参与其中。
第二,艺术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艺术社团的活动是系统艺术活动体系的一部分,艺术活动的内容很多,如有针对性的电影放映、开办艺术文化学习讲座、外请艺术演出等。同时,还有自娱自乐性质的文化艺术活动、艺术创作评比、有奖艺术竞赛,以及大型的具有影响力的艺术活动。举办大学生电影节及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以及歌咏比赛等艺术活动。
3建立艺术中心,保证公共艺术活动
高校艺术教育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有相对稳定的艺术培训中心和艺术指导委员会,各高校艺术指导委员会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来完成,相关部门不仅要参与其中,还要明确人员的职责以及权利和义务等问题,在艺术教育上,更好地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精神,使公共艺术活动能够得到有效地实施。另外,艺术培训中心也要建立,艺术培训中心的教师要聘请优秀艺术教师兼任,艺术教师要参与指导艺术活动,指导艺术社团工作,并承担公共艺术课的教学。同时,要积极调动艺术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在公共艺术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艺术教师在课余时间的相关工作要给予一定的课时补贴,并且另计算教学工作量,保证公共艺术活动的有效实施。
总之,校园公共艺术活动只有在活动方式和内容上不断丰富,才能活跃校园的艺术文化生活,满足学生对艺术知识的渴望和提高学生艺术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积极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校园公共艺术活动要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艺术培养方式,搞活艺术文化,使其向着多样性的方向发展。,只有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才能解决公共艺术活动实施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更好地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彭波,杨广平.社会转型期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价值工程,2010(18).
[2]张洪慧.和谐视域下大学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2010(9).
[3]黄宏.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创新建设的途径与策略[J].活力, 2010(18).
[4]张杰.基于和谐校园文化视阈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5]张美玉.高校艺术教育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民族音乐,2010(5).
[6]樊普.高校和谐图书馆与和谐校园文化构建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31).
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实施仁爱工程、道义工程、礼仪工程、学习工程、诚信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全民健身工程。开展以弘扬“仁、义、礼、智、信”道德标准,全面提升干部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打造全镇文化亮点,提高百姓幸福指数为主要内容的阶段性活动,扎实推进各村(居)、各驻镇企事业单位思想道德文化阵地建设。
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推进活动基本原则是:一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善于发现、总结和宣传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和引导群众,弘扬“仁义礼智信”道德标准。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因地制宜,大胆创新,针对各村实际,妥善安排活动时间,充分利用冬季农闲和农民工返镇的时间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三是解决实际问题。要把教育活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与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与解决实际问题和化解矛盾纠纷结合起来,合理安排,统筹兼顾。
二、目标任务
年,全镇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重点开展“四建一树”活动。“一个目标”即重塑思想道德体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目标。“四建”即各支部“建”立一支道德建设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建”立各村(居)民道德协会,指导和引导各村(居)开展道德体系重建工作;依托党务公开栏,“建”立各支部道德专栏,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建”立一支道德宣传文艺小分队,宣传弘扬道德模范和道德标准。“一树”即“树”一批先进典型,推动思想道德文化活动的全面开展。以阶段性思想道德文化活动开展为契机,建立思想道德教育长效机制,常态化主题活动,完善村规民约。
三、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时间从年3月5日---6月20日)
1、宣传发动。召开镇思想道德建设推进活动启动仪式,宣传“仁、义、礼、智、信”道德标准,《实施方案》和各类道德模范评选方式及标准。
2、成立村(居)民道德协会。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协会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各村(居)协会会长由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成员由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以及村民代表组成,采取自愿参与,组织考评模式招募一定数量的协会会员,副会长由协会会员选举产生。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宣传“仁义礼智信”道德标准,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道德规范。坚持公平公正、尊重他人的原则,在评议过程中,充分听取意见、细致调查、公正评判,作为实施阶段性推进活动的自治评议组织。采取“好事大家传、坏事大家管、歪风大家纠、喜事大家办”的方法,让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
3、开展寻找各类道德模范活动。按照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求,分别设立“学雷锋标兵”、“敬业模范”、“诚实守信模范”、“孝老爱亲模范”奖项各一名。并根据我镇实际,制定评选标准,由各村(居)、各驻镇单位支部道德评议协会具体实施。
(1)开展“寻雷锋足迹,扬志愿精神”活动
以“学习雷锋月”为契机,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雷锋精神。各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活动,使党群关系更加密切。各村(居)、各企事业单位通过广播、宣传栏、制作学雷锋标语广泛开展志愿者精神宣传教育活动。镇学校以“雷锋在我心中”为主题组织一次“学雷锋”征文比赛,畅谈心得体会,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主题班会、团课等形式,宣传有关雷锋及志愿者的突出事迹。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见好人好事由道德评议协会按照“学雷锋标兵”评选标准(见附件1)评选。
(2)开展争创敬业标兵活动
设立“敬业模范奖”。在全镇党员干部队伍中开展“比敬业、争当模范”的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评选爱岗敬业、踏实勤恳的好公仆、好干部。各支部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由道德评议协会按“敬业模范”评选标准(见附件2)评选。
(3)开展“讲诚信、比信誉”活动
设立“诚实守信模范”奖。在全镇驻镇企事业单位中开展“讲诚信、比信誉”评选活动。对于在业务工作开展中讲诚信的单位或个人按标准予以表彰。
(4)开展“寻找孝子”、“好媳妇、好公婆”活动
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寻找孝子”、“好媳妇、好公婆”评比活动,道德评议协会严格按照评选标准(见附件4),采取协会推荐、党委考察、社会公示三级评选方式,根据各村(居)实际情况,推选出“孝老爱亲模范”
(二)第二阶段树典型阶段(时间年6月20---6月30日)
采取“两比两评”的方式,通过三级评选方式在“寻雷锋足迹,扬志愿精神”活动,“寻找孝子”、“好媳妇、好公婆”活动中评选出的典型进行镇级比评,镇级评选“学雷锋标兵”、“敬业模范”、“诚实守信模范”、“孝老爱亲模范”奖项各一名,给予表彰奖励,并张榜公布。
1、评选方式。一是协会推荐。各村(居)道德协会认真做好评选活动的宣传动员工作,努力做到家喻户晓,通过召开村组干部、群众代表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本村符合评选条件的人选进行初审把关,确定推荐人选。二是党委考察和走访。镇党委整理、汇总推荐名单后,镇党委将对各村的推荐人选进行考察,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重点了解被推荐人的家庭情况,主要事迹及社会影响等,初步确定候选人。三是社会公示。候选人初步确定后,各支部要及时向本村干部群众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期为7天,期间如有群众反映,经调查属实,取消评选资格。
2、监督方式。一是完善监督制度。各村(居)成立监督小组,建立起群众监督,村组监督的两级监督机制,对在评选中弄虚作假的行为给予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并在当年村(居)考核中扣分。形成年中督促检查,年底严格考核,认真兑现落实,确保群众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建立评优评先制度。对道德思想道德教育的考核内容,加重份量,加大分值,制定奖惩制度。
3、奖励方式。设立道德模范基金,按一定标准对评选出的道德模范进行奖励表彰。经费来源一方面由镇财政拨付一定数额,另一方面接受社会捐助。镇财政所建基金专户,实行公开、公平、透明原则,对该基金实行专项管理。定期进行帐务公示。
(三)第三阶段宣传弘扬阶段(时间:年3月—年12月31日)
通过各类形式,宣传评比出的各类道德模范,掀起学习身边模范,弘扬模范精神的活动。
1、阵地宣传弘扬。充分利用镇村广播、电视、宣传栏、等文化宣传阵地,弘扬典型事迹,以村组为单位开辟文化墙,设置道德模范专栏,对候选人事迹进行宣传,强化先进典型。发挥身边典型榜样力量,引导人们自觉践行道德约束,树立良好道德意识,逐步提高居民道德素质。
2、建立道德宣传文艺小分队,宣传弘扬道德模范和道德标准。由镇居委会牵头,各村(居)组织文艺骨干,将典型事例、典型人物编排成相声、小品、歌舞等文艺节目组建文艺表演队,进行巡回表演,使广大群众在娱乐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3、依托党务公开栏,“建”立各支部道德专栏,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各村收集好人好事的先进事迹材料、活动图片、个人照片和有关新闻报道,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类进行收集、整理、备案,在道德专栏上张贴宣传并建立好人好事档案库。
四、具体要求
(一)各村(居)及各驻镇单位以支部为单位成立道德协会。要求协会名单于3月10日前上报镇党政办。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培育国电集团公司企业理念为核心;以构建和谐企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创建学习型企业,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建设具有吉热特色的企业文化,为推进企业科学、持续、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基本思路
围绕“一个目标”,抓住“两个重点”,推进“三个规范”,实现“四个提升”。
一个目标:就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营造人本和谐的企业发展环境,推进企业科学、持续、和谐发展;
两个重点:就是坚持与企业的管理机制相结合,与企业安全生产相结合,突出管理文化和安全文化;
三个规范:就是要进一步规范企业VI视觉识别系统、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四个提升:就是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断提升企业的学习能力、凝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效能力。
三、工作目标
(一)加快“三统一”步伐,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保持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统一性,实现“三统一”:一是企业核心理念统一,即“工作方针”、“企业精神”、“职业道德观”统一;二是企业形象标识统一;三是基本管理制度以及员工基本行为规范统一。
(二)创建学习型企业,提高文化管理品质。扎实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扎实有效推进,全员学习能力普遍提升,“学习型企业”创建活动取得成效。
(三)加快文化整合,促进企业创新。紧密围绕企业“强化管理,提高效益”、“星级企业”创建活动等中心工作,将企业文化有机融入企业中心工作中,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为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重点工作
(一)健全机制,夯实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基础。
健全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机制,将企业文化建设办公室设在党委工作部,具体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各党支部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加强指导,打牢基础,教育和引导职工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各支部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宣传,利用现代媒体及时传递信息,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基础。
(二)贯彻实施集团公司VI系统,树立企业形象。
按照国电集团公司VI视觉识别系统的标准,厂党委将在今年重点推广应用集团公司《VI手册》,在厂区、生产现场悬挂企业理念宣传标牌;更新办公场所带有企业名称的铭牌;办公用品、形象宣传品和会议接待用品上以及在印发的文件材料、电子杂志、信封、会议桌牌、标语、视板等严格执行集团公司《VI手册》要求。厂党委将把国电集团公司《VI手册》上传到党委工作部网站上,各单位可以到党委工作部网站上进行查询,并在本单位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严格执行国电集团公司《VI手册》标准。
(三)贯彻宣传集团公司企业理念,增强职工凝聚力。
按照国电集团公司《关于规范使用国电集团公司企业理念的通知》要求,大力倡导国电集团公司企业理念。各支部要利用班前班后会时间,通过广播宣传和组织学习的方式,加强对集团公司编辑出版的《企业文化建设手册之文化强企》一书的宣传和学习。《文化手册》内容包括企业文化知识、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礼仪常识三部分内容。厂党委将制作“企业文化知识百题答题卡”,通过组织全厂干部职工进行企业文化知识考试,组织开展“企业文化知识大赛”等载体活动,提高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认同企业文化的自觉性。让集团公司企业理念为全厂干部职工所认同,企业向心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为企业发展注入文化动力。
(四)积极传唱,规范使用国电集团公司企业之歌。
按照集团公司《关于规范使用集团公司企业之歌的通知》要求,结合企业实际,研究制定了《国电吉林热电厂关于规范使用国电集团公司企业之歌的管理办法》。党委工作部将在广播和有线电视上连续播放《共创辉煌》和《中国国电》这两首国电之歌,同时将国电之歌统一制作成VCD光碟下发到各单位,各党支部要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学习、宣传、传唱国电之歌。厂党委将适时组织开展“企业之歌大家唱”活动,检验各单位的学习效果,力争使每一名干部职工都能唱会唱国电之歌。
(五)加强学习,使职工基本行为进一步规范。
按照《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员工基本行为规范》的要求,厂党委研究制定了《国电吉林热电厂职工基本行为规范》,各党支部要利用有效时间认真组织本单位职工进行学习,加强对职工行为规范和礼仪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规范干部职工行为。厂党委将利用有
线电视、电脑网络,播出由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主讲的“现代礼仪常识讲座”,促进全厂干部职工“懂礼、知礼、用礼、善礼”。(六)加强企业文化知识培训,渗透企业文化理念。
着力加强企业文化知识的学习培训,适时邀请知名的企业文化建设专家或学者来我厂进行授课,一方面加强对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人员的知识培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向全厂干部职工渗透企业文化理念,从而有效推动我厂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七)开展载体活动,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内容。
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化竞赛活动,引导职工认识和挖掘自身潜能,培养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厂党委将适时组织开展“企业文化中秋之夜”文艺晚会,将“企业文化之安全文化”带进职工的家属区,通过歌舞、小品、相声、安全知识问答、益智游戏等文艺形式,为安全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促进职工及家属认识和了解安全文化,从而增强建设安全文化的动力,有效地强化职工及家属的安全思想意识、责任意识、行为意识。
(八)加强调查研究,引导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整体推进。
适时组织召开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调查研究和分类指导,总结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及时交流推广。并根据我厂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的整体实施状况,及时确定企业文化调研课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着力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从而更好地为我厂的生产中心工作做好服务。
五、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党支部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按照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和先进文化的象征。为了全面推进福建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福建电力发展战略为宗旨,以培育员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提高企业知名度、文明度、美誉度,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生产力为目的,实施工作区、住宅小区、家庭三位一体文化建设,弘扬企业精神、实践企业价值观,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与员工愿景有机统一,经营者理念与员工观念高度和谐,员工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同步改善,为福建电力的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二、内容
(一)精神文化:上下同欲同舟共济培育和弘扬学习、创新、务实、诚信的企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核心精神;敢为人先的探索,不甘落后的拼搏,永无止境的追求的创一流精神;实干、实践、实现的务实精神;接受任务不讲条件,完成任务不打折扣的拼搏精神;积极主动,尽心尽力的敬业精神。三严一表率。勤政、廉政、善政。注重身教、言教和宣教,使企业精神成为员工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做到一位领导就是一个标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组织就是一个堡垒,使员工队伍成为上下同欲、同舟共济的团队。
(2)人本文化:人企合一人尽其才人是第一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员工的智慧和才能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享主人权、做主人事、尽主人责。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员工有所呼,企业有所应,增强企业向心力、亲和力。推行全员竞聘上岗、全员绩效评价、全员终身培训,鼓励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创造力,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建立上岗靠竞争、收入凭贡献的核心机制,倡导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工作是最大的幸福的理念。深化民主化管理、厂务公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依靠全体员工办企业。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对内负责与对外负责、对企业负责与对员工负责的高度一致性,培育企业共同的价值观,把员工的个人追求与企业发展目标融为一体,以企业发展带动员工发展,以员工进步推动企业进步,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三)历史文化:奉献社会推陈出新继承和发扬福建电力员工的优良传统:人民电业为人民。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光明使者,不辱使命,诚信为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能打硬仗。只要任务明确,就能一往无前、务期必成。以史为鉴,教育后代。纪律严明,脚踏实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肩负新世纪福建电力双满意、创一流、两转变三大历史使命,实施两化两出,国际一流的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经营文化:成本最低资产最优推行全面计划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竞争性生存,可持续发展。一手抓市场,一手抓发展。从战略、规划、计划、预算到项目闭环控制、偏差管理、无缝对接。用钱进盘子,花钱凭预算。集中资金办大事,握紧拳头保重点。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提高电网、信息化、人才三大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员工、社会三大效益。
(五)营销文化:效益在我心中市场在我手中立足营销革命,创造客户需求。电一度一度地卖,市场一步一个脚印地开拓。比一比,算一算,还是用电最合算,让电力是安全、经济、环保、洁净、高效的绿色能源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推行走出去战略,面向市场、面向世界,瞄准省内外、国内外市场制高点、利润增长点。把潜在客户变成现实客户,把现实客户变成满意客户。向市场要效益,做大Q·P。
【关键词】高校 读书节 校园文化建设 影响
【中图分类号】G2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41-02
一 高校举办读书节的意义
1.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从文化形态上说,校园文化主要表现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环境的构造和设计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意义,它是校园文化外在的表现,是其他文化形态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制度文化指学校日常管理中形成的规章制度和校园活动时校园主体之间形成的活动准则;精神文化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校园风气和精神风貌等,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等构成的观念形态的复合体。校园文化则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校园文化建设对素质教育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它能给予学生情感的精神食粮,使学生做到道德提升、人格发展、快乐生活、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
2.读书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图书馆是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激发人们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确立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人生观的阵地。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书籍是传承人类文明的纽带,是人类文明的阶梯,读书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发展人们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可以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提升精神世界。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其主旨是:“希望居住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
大师们,都能保护科学产权。”那么作为高校图书馆,如何发挥其功能为学校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呢?如今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围绕“世界读书日”这一重要主题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如举办图书修补活动,增加了大学生的爱书意识;邀请专家学者做客“名家讲座”,活跃了学校的学术氛围;组织学生参与图书馆志愿活动,使其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校相关部门的各项管理与服务中;组织“书山寻宝”图书检索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图书检索能力;各种活动的组织与参与不仅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升了大家互相协作的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校园主人翁的意识,增强了其社会责任感,对其日后的成长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各项活动的开展及对读书节各项活动的优秀表彰,有效地推动了校园文化的持续发展。
二 读书节成功举办的主要因素
1.形式多彩多样
第一,知识竞赛。以“一战到底”命名的知识百科擂台赛,不仅从题目上吸引读者的眼球,更能够给读者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比赛测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习和阅读兴趣。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第二课堂的认识,促进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交流。
第二,名家报告会。办好读书节,绝不能忽视名人的影响力,邀请书画界、文学界等名家为学校师生作报告会,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近年来,西安航空学院图书馆邀请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高建群,西安市文联副主席,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等多位名家助阵读书节,为全院读者传经送宝,营造读书节隆重气氛。
第三,书山寻宝。通过组织读者参加趣味性图书搜索活动,锻炼了同学们检索图书的速度与能力。以趣味性活动及奖品鼓励等方式吸引读者参与到读书节的活动中来。
2.惠及师生读者
西安航空学院举办的名为“书香航苑”的读书节,每年都会根据学院的发展情况提出不同的特色主题,如“浸润书香,奠基精彩人生;潜心学问,助力远航”“读经明理恢弘人文精神,探本溯源打造学科基点”“走进红色经典,弘扬航空精神”等。特色鲜明的读书节主题,围绕着学院的文化建设,为师生读者提供以人为本,惠及读者的阅读推广和资源服务活动,让大家深切体会读书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
3.发挥读者协会的职能
读者协会本着“品读书籍、丰富人生、文化传承”的理念,充分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利用图书馆各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密切读者与图书馆的关系,营造高雅的学习氛围,促进我院大学生信息素养和文化素质教育,建设书香校园,繁荣校园文化。读书节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读者协会的组织与协调,读者协会以其读者与图书馆的沟通桥梁的地位,在读者中起到了广泛的宣传作用,并能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图书馆,为图书馆组织读书节活动起到重要帮助。
三 读书节活动需要定制长效机制
1.长效发展
由于一些图书馆缺乏长远的规划,导致读书节活动的举办没有得到长期有效的开展;还有一些图书馆希望通过一次活动的举办彻底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改变阅读风气,这是不切实际的。都会给读者造成一种读书节期间读书,非读书节期间不读书的错觉。归根到底,读书节是图书馆提供特色服务、读者服务以及构建图书馆文化的一种方式,是图书馆业务的延伸,对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针对院校读者群体的特点,连续开展具有特色主题的读书节活动,并持之以恒,合理规划,既能掀起轰轰烈烈的读书浪潮,又能使读者持续保持阅读的激情,使读书节活动的影响力经久不衰,使读者的阅读行为得以延续和升华,从而使读书节活动能长期有效地发展。
2.力争创新
举办读书节活动要扩宽思路、力争创新,符合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源,知识的凝聚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文化氛围,是学生扩展知识、拓开视野、实现人文素养的第二课堂,因此,在引导学生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读者群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有了很大的差异,那么图书馆读书节在搞活动的过程中,不论是形式或内容,都不能一成不变,要勇于创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3.延伸服务
图书馆读书节的延伸服务,图书馆应将读书节活动期间形成的声像和影像资料制作成光盘,可以在本馆进行借阅,也可以给兄弟院校借阅,供院系、学校等单位集体学习之用,从而延伸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同时,还可以将其内容制作成专题宣传板、手册等形式,营造校园文化,并向社会人员发放,起到宣传院校的作用,此外,也可邀请社会人士参与到高校的读书节活动中来,提升学院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扩大知名度,从而受到全社会的肯定。
四 结束语
图书馆既是文化传播的集散地,又是文化创新的策源地。因为它本身馆际网络联系与情报交流,必然蕴藏着丰富的文献资源,可以为需求者及校园内各层次人物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与文献资料,被称之为人类精神文化的宝库。图书馆除了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向读者宣传、传递科学文化知识,提供信息服务外,还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节活动推广图书馆资源及服务,重视环境育人,加大文化阵地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锻炼学生品德,熏陶读者情操,开拓大家的创新意识,同时为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海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机制构建[J].图书馆建设,2012(5)
[2]李光焰.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图书馆的改革思路[J].现代情报,2004(5)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基层文化建设;价值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276-01
基层文化建设发展是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多重背景下进行的。其一,当今全球化进程日益迅猛,中国自加入WTO后在更大更深更广的程度上卷入到世界一体化潮流中去,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更多地体现为文化的全球化。当今各种国外文化、思潮涌入中国,良莠不齐,这对农村文化的辨识、涵纳、拒斥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基层文化建设是传统文化寄生的土壤,几千年封建文化传统和农村地域的封闭性、农民思想观念的保守性和狭隘性、农村经济的落后性使得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更为艰难,尤其在现代化的强烈催逼下反而显得“手忙脚乱”。
在文化市场化的今天,文化的传播更多的受制于市场利益和资本的驱动,低俗、落后的文化产品进入农村并广为传播给基层文化建设健康发展设置了阻碍。
一、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
一直以来,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我们都十分重视发挥国办文化的主渠道作用,建立起以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以乡文化站、文化中心为枢纽,以村文化室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基层文化建设网。但要真正把文化“种”在农村,就一定要重视农民自身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农民自己走上前台、当好主角,从而使得基层文化建设自身造血功能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不断高涨。
一方面,政府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培养一批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组建一批农民文艺创作队伍,扶持一批民间职业剧团、农村业余剧团,让农民从看演出、参加活动到自己演出、自己搞活动。如在湖北襄樊农村,就活跃着一种“乡村夜话”文艺形式,群众自发把各村的特色表演节目,整合成深入田间地头的“文化超市”,满足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追求,十分受欢迎。在江西婺源农村,不少农民喜爱书法、绘画、诗词、摄影,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切磋技艺,交流心得。在贵州安顺、独山农村,农民自编自导花灯小戏,成为乡村文化的一道风景。另一方面,在各级政府的培育和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通过在广大农村成立文化科技示范户来树立典型弘扬先进。文化科技示范户通过赠送的电教设备和文化科技资料,积极开展技术培训,信息交流,倡导文明健康的文娱活动。
二、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一方面应增强农民的现代社会竞争、开拓、创新、求实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使农民的婚育行为、人际交往、消费行为、投资行为等更具科学性,而且使农民具有从事各类的专业生产和经营的技能,全方位的提高农民的素质,从而实现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
(一)增强农民凝聚力
群众文化如同一块巨型磁石,吸引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从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群众文化把成千上万素不相识的人组织在一起,通过群体文化活动,创造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的团结氛围与和谐环境,形成巨大的合力。建设和谐农村,中央要求“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这是对农民在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肯定。这里所讲的“意愿”,笔者理解应该是农民的集体意志。但是,受几千年来形成的“小农意识”的影响,涉及农民个人、家庭利益时,农民的意愿很难得到统一和贯彻。基层文化建设所具有的群众性、大众化特点,对农民之间的个性差异能起到很好的磨合作用。
(二)规范社会道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道德建设。道德建设是维护农村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群众文化使它的参与者从单独的个体走到群体中,形成和谐的群体,共同创造美好家园,共同保护美好家园,共同享受美好家园。个体和谐的道德水准与道德状态,形成了群体的和谐道德水准与道德心态,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基层文化建设活动因其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特征及寓德于文、寓教于乐的传统成为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道德教育的活动。
(三)缓和社会心理危机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从整体看,还落后于城市,城乡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报告《走向更加公正的社会》的计算,中国的弱势群体大约有1.4-1.8亿人。群众文化生活的有效开展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心情,释放焦虑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调整平衡心态,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工会 文体活动 企业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会维护职能的地位不断上升,但最重要的职能还是配合党政领导,参与企业管理,表决企业重大事宜,监督企业发展策略实施,积极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发展。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背景下,为实现企业目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建设中形成的、被广大职工群众接受的共同的行为准则,以及企业形象、经营理念、道德规范、企业精神等。企业文化的职能也是促进企业发展、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推动企业经济效益上新台阶。通过发展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企业的活力。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在内容、形式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工会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最佳效果。
1.工会文体活动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
工会是企业的重要组织之一,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职工之家”,对职工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而职工作为实践的主导力量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载体,承担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艰巨任务。在企业的发展道路上,工会可以通过高效、多样的文体活动对职工价值取向和企业目标远景结合起来的教育,引导职工接受本企业的文化理念,这些理念经过长期教育,潜移默化,铭刻在职工的心中,成为其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动力,创造出和谐环境,实现企业“以人为本”和职工“以企业为家”二者之间的高度融合。
2.工会文体活动有利于提高企业凝聚力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是散漫的、无序的,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通过自己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评判标准来评价事物、处理问题。而企业强调更多的是集体主义观念和行为,文体活动具有目的的统一性、动作的协调性、整体的合作性、信息的沟通性,能够有效地带动参与者走出个人的思维范畴,达成集体的共识。通过文体活动,员工之间可以减少摩擦、缓解矛盾,进而产生信赖,密切合作,潜移默化地增强广大员工的向心力。而且,工会文体活动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爱好者的需求,广大职工的专长、个性可以在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得以充分的体现。通过这些生气勃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职工的企业归属感,使职工围绕企业的共同目标,凝结成极大的群体合力,产生奋发向上的集体意识,焕发职工的能动精神,从而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
3.工会文体活动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教育作用
工会文体活动对活跃职工工作环境氛围,全面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有着独特的作用。由于广大基层员工的受教育水平不同,只通过文字介绍根本不可能让全体职工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涵义。而工会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能够把企业文化中呆板、机械、教条的部分通过书、画、歌、舞等以寓于乐的方式传递给广大职工,使广大职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帮助职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业务和技术水平。曾有国际知名人士指出:“文体是一种行动的教育,一种潜力巨大的教育力量”。可见,工会文体活动可以多方面的培养员工良好的道德和意志品质,培养遵守纪律,顾全大局等好作风,还可以在活动中和他人比较,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赞扬对手的成功从而得到精神的升华。
4.工会文体活动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和谐的作用
一个先进的企业文化必然是和谐的企业文化,是职工与职工和谐相处、共谋发展的文化。企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文化建设,而企业的文化建设更离不开企业的工会活动。工会活动作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体现,在促进员工对企业的感情、改善人文关系环境、增强企业凝聚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文体活动开展的好坏,对构建企业和谐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体活动可以活跃职工文化生活,舒缓职工工作压力,培养职工的健康阳光心态,营造和谐向上的企业文化,同时,员工们在参加各种活动时,其潜在的意志品质和思想作风最容易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有针对性地多方面培养员工良好的思想道德、坚韧的意志品质,培养自觉遵守纪律、顾全大局的优良作风,形成团结和谐的气氛。
5.工会文体活动有利于塑造企业形象
群众性文体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企业的文化品牌,展示企业的文明建设成果,是企业品质、精神风貌的展示,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对构建企业和谐的外部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文体活动不断激发员工关注企业、关心企业、热爱企业的创造活力,使其感到有干头、有奔头,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蓬勃的奋进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从而激励和引导员工热爱祖国、遵章守纪、充满活力、奋发向上,成为新时期的全面发展的矿山员工,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