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家长的情绪管理

时间:2023-10-08 10:25:22

导语:在家长的情绪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家长的情绪管理

第1篇

关键词:班主任;中职;管理;系统性

中图分类号:G451.6;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0-0098-02

学生的成长成才,是职业院校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职校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接触时间相对而言是比较多的,因此,班主任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管理的系统性,注重管理的有效性,更好地促进中职学生成长,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首先,班主任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确自己的职责,以便管理目标更加明确。其次,班主任管理学生,很多时候需要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班主任需要取得家长的认同。班主任拥有的一些有关教育的有益资料可以通过微信等途径发给家长看,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家长一些先进教育理念,慢慢地,家长的教育观念就会与班主任的观念相接近。那么,在家庭和学校双管齐下进行教育的情况下,学生的变化相对会比较明显。再次,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工作中,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心态,与同事进行良好的沟通是一种调整心情的不错的平台。班主任在管理学生过程中,要善于观察,观察对于管理很重要,很多细节就是通过观察而得到的。班主任不要吝啬表扬,对观察到的学生好的一面给予及时肯定,帮助学生发扬这一优势,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有时,学生自己都没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却被老师发现了。所以,班主任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很重要。班主任在管理学生过程中,要注重自我形象,这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尊重是相互的,当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时,他也会表现出对老师的尊重。总之,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一、职校班主任的定位――明确自己的角色

班主任除了授课外,还负责管理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的管理模式,需随着被管理者的变化而变化。在着手班主任工作前,教师先对自身角色进行一下定位是非常有必要的。可定位的角色有:如父如母的家长、学生的朋友、学生的领导者、学生的师长。这些角色也应不断变化,随情况的变化而进行转变。不过,也应有个基准定位。初期,班主任不应定位成学生的朋友,老师就应该是老师,应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要有一定的威严。当学生需要帮助时,再适时地扮演一下学生的亲人或朋友的角色,这样效果会更好。总之,在整个班集体面前,班主任要有自己的威严,将班主任不苟言笑、严格严谨的一面表现出来。在私底下面对个别学生时,可以适时地和善一些,但也要把握好度。

二、职校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沟通――取得家长的认同,并帮助家长

学生很多时候是家长的一面镜子,班主任要管理好学生,要注重跟家长多多沟通,最好在开学之初召开一场家长会。开家长会时,班主任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取得家长的认同感

现代社会家庭中的孩子都很少,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很少有家庭有三个以上孩子的。孩子的平安、健康是每位家长的最大心愿,也是每位家长最基本的心愿。而班主任的工作就是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都应该是第一位的。如果某个学生发生了意外,那将是非常悲惨的事情,将是整个家庭的悲剧。所以,学生进步、提高的前提是学生的安全、平安。因此,家长和班主任都要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没有什么事比安全更重要。除了家长和班主任具有安全意识还不够,还要让学生时时有安全意识。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早自习向学生讲述当地周边发生过的意外事故,让学生引以为戒。教师如果不跟学生讲这些安全问题,他们真的不知道还有意外事故就在身边发生过。放学前,班主任要提醒学生注意交通安全,平时也要要求家长在孩子出门前要提醒他们注意安全。要提醒家长,学生放学到家若比平时晚,应及时跟学生取得联系,毕竟现在很多职校生都配备了手机。这样,家长、班主任和学生三方面都具备了安全意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把风险降到最低。

2. 更新家长的观念

许多家长的观念仍停留在以前,认为读职业类学校就是让孩子来混张文凭,是来混日子的。要端正学生的学习心态,首先要改变家长的心态。孩子中考后没有考入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这并不算什么。我国经济发展这么多年,实践已经完全证明,每个人的人生道路很长,中考失利只能算是他在人生路上的一个小挫折。在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爬起来,即使不能在原地爬起来,也可以在另外一个地方爬起来,父母一定要对孩子有信心。父亲可以影响孩子的成功感,母亲可以影响孩子的幸福感,父母对孩子的信心可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如果父母在孩子失意时鼓励他(她),在孩子做对、做好一件事时表扬他(她),不出三年,家长必定会看到自己坚持这样做所取得的成果。在学生充满希望、信心之前,应该先让家长充满希望与信心。

3. 帮助家长

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的这一阶段,正好是他们从孩子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正处于青春期,也是叛逆期,这一阶段学生的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往届有许多家长反映这一时期的孩子很难沟通,作为班主任,可以帮助家长引导这一时期的学生。平时,家长要多鼓励、多表扬他们,多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拉近彼此的关系。在这情感基础上,再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教育效果会明显许多。这一时期的学生情绪不稳定,需要有发泄的途径,比如可以进行跑步、打篮球、打羽毛球等运动。通过这些运动,学生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思想,他们考虑问题也会比较全面一些,沟通起来不容易钻牛角尖。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需要得到家长的帮助与支持,所以,何不先从帮助家长开始。

4. 沟通常见问题

针对日常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班主任可以先跟家长说一下。比如迟到问题、请病假事假问题、手机问题等。现在职校学生基本每人都有自己的手机,因而时常会出现学生上课看手机、玩手机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同,到实际履行时,才能得以有效实行,毕竟教育不是老师、学校单方面的事情。另外,班主任要强调一下对学生的一个最起码的要求,那就是尊重长辈、尊重师长。如果学生能够做到这一点,哪怕他成绩差点、能力差点都没关系,班主任可以教他、帮他,或者联系任课老师来帮助他。总之,态度决定一切。班主任希望家长也能向学生灌输一下尊重师长的意识。同时,向家长说明:如果家长认为班主任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希望家长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毕竟人无完人,班主任也希望自身能够得到不断提高。平时与家长的联系,班主任除了采取家校路路通,还可以用QQ和微信等方式。平时,班主任老师的同事、同学、导师等人可能会转发一些有关教育的微信资料,教师可以通过微信转发给学生家长看,进行分享。或者有时学生家长转发过来的有教育意义的信息,也可以及时分享给其他学生家长,一起学习,一起改进。有时,与家长联系起来,谈到如何管理孩子,聊着聊着,发现与家长的教育理念很相似,就很容易产生认同与共鸣,学校与家庭在管理上达成一致,这对管理学生的帮助特别大。

三、职校班主任与同事进行沟通――提高自己的工作热情

班主任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很重要,同事间的关系融洽会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热情。班主任有一个畅所欲言来进行交流和分享的环境很重要,通过畅谈,可以分享各自的经验,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弥补自身还未考虑到的不足。在分享各自经验的同时,也是在体现自身的价值,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完善了自身。让自己体会到在环境中存在的价值或意义,对班主任自身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既能拥有成功感,又能完善自己。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心态,有时,与同事沟通一下是一种维持稳定心情的平台,这对班级管理很有帮助。当班主任处于气愤、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去处理班级事务,因为此时处理事务的结果,往往不是最妥当的。处于这种恶劣心情时,班主任可以与同事交流、沟通一下,等情绪稳定了,再去处理班级问题。

四、职校班主任要善于发现“美”――激发学生“善”的一面

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每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都希望获得表扬。这时班主任就应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善于发现学生好的一面、优秀的一面,并且应该发扬班主任“慷慨”的一面,去肯定他、表扬他,这样能帮助学生加强他的优点,突出他的优势。对于学生好的方面可以选择当众说,久而久之,也可以引导班级内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对于学生不好的一面可以选择私下说,这是为学生在同学中留些面子,下次再遇到同样的状况时,他会有意识地避免发生同样的问题。学生犯错误(违法犯罪除外)是难免的,班主任要给学生留有改错的空间和余地。现代教育提倡“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班主任是贯彻这一理念的第一人。因此,班主任有时需要换位思考,自问一下,如果我碰到学生类似的问题,我希望被同事、被领导如何对待,这样,那些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有可能迎刃而解了。班主任在家长面前,也要给学生留些面子,家长打电话询问学生在校表现时,班主任要尽可能选好的、优秀的一面说,不足的一面留着单独跟学生说。慢慢地,学生就会尽可能展现和发挥他好的一面。应尽可能让学生展现好的、善的一面,避免学生出现破罐子破摔现象,使每一个职校学生健康成长,早日成才。

五、职校班主任要重视自身形象――帮助自己的同时,帮助学生

人对美都有欣赏需求。观察美的事物,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班主任也要注意自身的形象,任何时候展现给学生的都应是打理好之后的形象,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杨澜曾写过一文《你必须精致才能得到一切》,其中说道“形象永远在能力的前面”“作为女人,你必须精致,这是女人的尊严”。人首先要尊重自己,才能让别人来尊重你。因此,班主任要注重自身形象,赢得学生的尊重,为管理班级带来便利。人都有爱美之心,学生也不例外,特别是女生,有化妆的需求。对此,班主任不宜严格禁止女生化妆,因为化妆也是女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但是,班主任要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避免学生走入审美误区。职校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皮肤处于最佳状态,没必要浓妆艳抹,清新自然最好。因此,要求学生要化妆就化淡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锻炼学生化妆技术的效果。

六、结束语

总之,中职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工作实践中,需要具备全面性、系统性,需要班主任自己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感受、总结、提升,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继而走向成才之路。

参考文献:

[1]谢江阳.新时期班主任的新理念和新角色[J].宁夏教育,2004(02).

[2]陈文福.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专职班主任队伍建设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9.

第2篇

【摘 要】班级是幼儿园的细胞,是学习进步的起点。班级管理既琐碎又平凡,相对于大中班班级管理,小班管理有其独有的难度。文章从与家长的沟通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幼儿园小班班级管理艺术。

关键词 幼儿园;小班;班级管理;艺术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5-0125-01

班级是幼儿园的细胞,是实施保教任务的基本单位。幼儿园小班班级管理也随着时代的春风有了新的变革,时代在变,幼儿生活的环境在变,幼儿也在变,小班幼儿的管理也要相应随之变革。

一、关注家长,及时沟通,是管理好班级的前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刚刚入园,往往都有一个过渡期,此时许多幼儿因为环境的变化、生活习惯的变化而感到不适,他们不愿意来幼儿园或是勉强来幼儿园,情绪低落,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有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霸道任性;有的孩子行为习惯较差,不能自律;还有些孩子胆小害羞,不愿意与人接触。总之,新入园的孩子因为家庭环境或性格原因,面对新事物和环境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只有3岁左右,大部分幼儿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所以,开学时与家长沟通就分外重要。

家园合作是班级管理的桥梁。刚开学,笔者就请家长到园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学习生活环境、接送孩子时间、家长与幼儿沟通方法等。更重要的是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让家长对幼师有信心,放心把孩子交给幼儿园。介绍以前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如在操场上不小心摔了一跤、与其他孩子发生了争执、磕磕绊绊等,及时让家长了解情况,这样家长就有了一定心理准备。家长的尊重、理解、支持对班级工作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还要建立立体沟通模式。班级工作中,与家长的沟通是一大难题。孩子的父母往往正处在事业的高峰期,他们没有太多时间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回到家里,父母往往会问孩子今天学了什么,吃饭怎么样,睡觉怎么样,而孩子年龄小,表达能力有限,很多孩子不会表述或不愿意说。家长都对孩子情况不了解,可能会产生误会。及时沟通,告诉家长孩子在园情况,家长就会放心、安心,也能够配合幼师的工作,产生家园合力的效果。因此,开学初笔者就建立了班级博客,及时更新,把幼儿在园情况以书面和照片的形式上传,让家长可以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孩子的作品,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开展情况。定时把教学的儿歌、故事、歌曲等放在博客上,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复习。还可以运用网上家长学校的平台,让家长看到每天的菜谱,知道饮食情况,便于协调家里的菜谱,给孩子烹饪更健康、更营养的菜谱,纠正孩子挑食的坏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关注同事,精诚合作,是管理好班级的保证

每个教师都有各自的优点,幼师和保育员精诚合作,形成合力,互相补位,才能共创和谐、快乐的环境。

1.分工合作。分工协作,责任到人,根据每位教师的特点,各司其职,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努力配合。例如,擅长手工的教师,在班级环境的策划、游戏区角的创设、学习型区域的布置要多花一些心思;擅长计算机的教师,可以运用特长,丰富班级博客、制作更精美的成长档案,在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留下宝贵的剪影。保育员在健康方面就要多操心一些,保证环境的舒适整洁。这样,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让孩子得到最佳指导。

2.碎片交流。每天利用闲暇时间进行交流,哪个孩子进步明显,哪个孩子最近特别调皮,应该用什么方法来鼓励他们,哪个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哪个孩子喜欢欺负人,哪个孩子爱哭,哪个孩子霸道等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加深沟通,三个人一起讨论本周的工作计划,不管是幼师,还是保育员,都应统筹意见,共同制订出相应的实施措施。突出问题,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法。

三、关注孩子,以爱育爱,是管理好班级的关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

1.要让孩子感受到关爱。爱在点滴之间,在孩子的世界里,首先要让他们亲近教师,才能向教师学到东西。孩子们刚刚入园,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教师要给孩子温暖的眼神、亲切地问候、温柔地抚摸,像阳光给孩子以心灵的温暖,让孩子感受到妈妈一样的关怀,从而信任教师,愿意和教师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比如,笔者班级有一个孩子刚入园时不愿意自己吃饭,吃得很慢,又有些挑食。一开始,笔者先给她稍微少盛一点饭菜,告诉她饭菜多香呀。一边喂一边鼓励她快快嚼,让她对吃饭产生兴趣。慢慢地她就主动说要自己吃饭,最后顺利地闯过过渡期,适应了幼儿园的常规生活。现在她的饭量也和其他孩子一样了,身体也强壮起来。

2.要让孩子感受到公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这种现象:幼师往往只关注乐观开朗、聪明活泼的孩子,而内向怯弱的孩子往往受到冷落。其实,他们的内心往往是很敏感的。教师要从幼儿的差异出发,发挥每个孩子的潜力。

3.要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幼儿的世界是童话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喜欢形象的东西,喜欢快乐地玩耍,枯燥乏味的东西他们难以理解,更没有兴趣,只会让他们紧张厌恶。《纲要》中指出: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小班幼儿常规管理落实是个难点,通过反复说教也能达到目的,但这个过程对幼儿来说显然是痛苦的,因为他们总会忘了这忘了那。在落实每日常规中,笔者采取把常规变成简短而朗朗上口的儿歌、内容丰富、精彩的小故事等方式,让孩子们在简单快乐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主动的情绪可以提高活动效率,起正向的促进作用;而消极被动的情绪则会降低活动的效率,起反向的阻碍作用。也就是说,愉快的情绪往往容易使幼儿形成规则意识并愿意遵守规则,效果较好。《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教育应富教育于游戏之中。玩完玩具,笔者就和小朋友玩送玩具回家的游戏,他们兴致高昂地完成了任务,养成良好习惯,一点也没感觉到受到束缚和压力。

幼儿园小班班级管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家长、同事、幼儿三方面都做好细致的工作,这就像一个木桶,决定装水多少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板子,而是最短的那块板子,如果任意一方面做不好,幼儿园小班班级管理的效果都不会尽如人意。

参考文献:

[1]胡雅丹.创设适宜游戏情境搞好小班管理[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5).

[2]王红儿.小班幼儿如何顺利渡过入园适应期[J].知识窗(教师版),2011,(2).

[3]马俊妹.放手,让孩子成长——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0,(32).

第3篇

关键词:农村 教师与家长 沟通 误区

对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三者缺一不可;并且还要形成教育合力,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学校教育的主导者就是教师,而家庭教育的主导者就是家长;只有两者的密切配合,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这就需要教师与家长在和谐的氛围中默契沟通。沟通不是一种简单的表达方式,而是一个复杂的技巧性过程;特别是我们农村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需要在实践中精心准备,不断总结和反思,找出互相之间能乐于接受的渠道和方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一些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存在以下三种误区。

误区一:教师不理解家长而产生抱怨情绪

农村孩子的家长,绝大部分没有固定的工作,他们以地为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即使是在农闲季节,也要外出打短工,解决家庭的生活开支,晚上回家往往是疲惫不堪,吃完饭已经很晚,很难有精力辅导自己的孩子;然而,孩子需要早睡早起,导致了家长和孩子接触的时间很少,甚至于没有我们老师多。有些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些,成了典型的农村留守儿童,导致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微乎其微,出现了父母教育孩子的盲区。所以,当教师要与家长联系时,很多时间是找不到家长的,即使联系上他们也会推三说四;往往使教师对家长产生了责怪、埋怨、甚至于发牢骚。

作为农村教师,在许多的教育场面上和城市不同;我们教师要善于调查研究家长的实际情况,善于寻找产生困惑、尴尬的原因。在教育活动中要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尽量帮助家长做好学生的家庭教育工作。我们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解,做到有的放矢,能主动为家长着想并给予宽恕和同情。不要大摆教师的架子,遇到家长就指责他们不关心孩子,没有尽到家长的责任,导致孩子成绩如何如何的差等等。曾经有一位的家长反映:每次孩子调皮或未完成作业,教师叫他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这些农村家长,整体不关心孩子,素质又低,孩子的学习又差,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样的语言,见面就给家长泼了一瓢凉水,严重伤害了家长的自尊心,从而产生了对抗情绪;这样的沟通往往会不欢而散,甚至吵起架来。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是这个社会的普通人群,教师不要怀有高家长一等的错误思想,需要互相理解与关怀。教师要主动给予家长热情和关怀,发自内心去尊重他们,能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老师既要善待学生,更要善待家长,这样才能体现教师职业的崇高。教师具备了阳光的育人心态,做到了充当“小学生”的精神,才能赢得家长的尊重。

误区二:家长不体谅教师而产生反感情绪

在我们农村,许多家长由于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误解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老师的事情,与他们家长没有多大联系,甚至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差,责任全部在教师。有一位老师曾经说:班上一个学生偷了其他同学的饭票,请学生家长来学校沟通一下,家长到学校时已经是中午一点,老师回家吃饭了,家长看到老师没有在办公室,生气了就打电话给老师:“你叫我来学校自己又不在,上哪去了?”他解释回家吃饭,可家长大声训斥道:“快来学校,我没有时间,不要耽误我下午干活”。听到这种话语,他只好把苦水咽到肚里,急忙放下碗赶往学校。家长的这种态度,还未沟通就意味着没有良好的结果。在农村学校,现在调皮的孩子越来越多,一些家长根本没有好的办法来管理孩子,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从父辈那继承的陈旧传统,已经不适应当今孩子的教育成长。极少数家长认为自己管理不好孩子就送给老师,可家长头疼的孩子,老师就可想而知了。其实,家长的教育具有自然的早期性,强大的权威性和巨大的感染性,父母必须对孩子进行无微不至、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的教育就好比一个三角形,只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协作形成三个固定的角,孩子的教育成长就具有了稳定性;如果失去了家庭教育这个角,三角形就会东倒西歪。如果家长对这些认识不到位,就失去了家庭教育的目标。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表现情况,老师需要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学生出现调皮、犯错误、学习不认真等,老师可能会随时联系家长,久而久之,有些家长就产生了反感情绪。对此,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讲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让他们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让教师与家长架起教育的友谊桥梁。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第九十九条建议中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的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因此,在整个孩子的教育成长中,只要教师与家长形成教育的一致合力,对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将起到巨大作用。

误区三:电话完全代替家访而产生陌生情绪

时代的发展,通讯的便捷,用电话等方式为教师与家长沟通带来了方便;许多教师用电话进行家访成为一种时尚。但电话不能代替家访,特别是我们农村教师,电话交流具有局限性。对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了解我们仅仅靠电话草草了事,也许教师和家长碰面时也是陌生人。因此,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家中调查了解,家长也要抽空到老师家探讨孩子的教育情况。优秀教师的满意度,很大程度来源于家长,家长的社会评价,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家长对教师的评价是纵横比较出来的,老师对家长的评价是客观公正的。二者的沟通要形成“亲戚”的交往方式,才能促进关系的融洽。

列夫·托尔斯泰说:“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流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因此,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不仅是一问学问,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更是一门艺术;互相之间要配合默契,走出影响交流的误区。家长要做到体谅是对教师友情的清风一缕,微笑是和老师交流的礼物一份;教师要做到理解是对家长友谊的桥梁一座,赞赏是和家长沟通的鲜花一束。这样就能建立教师与家长长期友好、亲密融洽,和谐信任的沟通关系。

参考文献:

第4篇

班况分析: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计划实施如下工作:

一、将稳定幼儿情绪作为工作重点。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入园前还生活在熟悉温暖的家庭中,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而到幼儿园后,而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及素不相识的保教人员,一切都难以接受,幼儿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惶恐、不安,害怕,甚至由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稍不如意就会发脾气,哇哇大哭,所以我们将怎样才能使刚入园的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作为新生入园工作的重点,争取尽快使幼儿适应新环境,稳定情绪。可采取:1、用新颖的玩具、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幼儿。2、对哭闹不休,家长难以放下的幼儿,老师将幼儿抱下来,用亲切的态度对他进行安慰,或多搂搂、哄一哄,看有趣的动画等方式来淡化幼儿对家人的依恋,和焦虑情绪。3、尽快熟悉幼儿姓名,可亲切称呼其乳名。让幼儿感到老师像妈妈一样亲近。逐渐将依恋情绪转移为对老师的亲近。

二、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接待家长时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对所带物品仔细认真交接,幼儿入园时,一般每个家长都对幼儿在家的情况作一些交待,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耐心热情,根据不同幼儿的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对家长的嘱托,要认真听取;对有病幼儿带来的药物,要标记幼儿的姓名、药名、服药时间和服药量,按时给幼儿服用。经常与家长沟通,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尊重家长对我班保教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同步教育,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幼儿离园时,根据需要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对暂时不能回家的幼儿个别照顾、妥善安排,适当组织活动,消除幼儿因等待家长而产生的焦虑不安情绪。另外,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还将通过家访、书面联系、电话联系等,共同沟通孩子的进步与不足,使家长了解,家园的工作目标就在于培养幼儿的各方面能力,促进孩子的进步。宽容、理解、真诚、将沟通作为处理家长工作的基本方针。家园有一个共同的纽带——孩子。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认识,这样可以让我们与家长的合作变得轻松而愉快。家长们也会由此而放心送下孩子就离开的。

三、细心照顾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1、孩子大多数是孩子都是老人带大的,并且由老人负责接送,隔辈抚养的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相当之差,依赖性较强,入园情绪很不稳定,照顾年龄小的幼儿入厕,新入园的幼儿,因环境的改变,大、小便可能会出现异常。老师会有足够的耐心,主动接近幼儿,帮助、教会幼儿穿脱衣裤,协助其入厕,消除其恐惧感,让幼儿尽早适应幼儿园生活,教幼儿掌握正确大小便的姿势,和家长配合,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2、教会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新入园的幼儿,在家大部分是家长喂饭,有的还养成了边吃边玩的习惯,我们要逐步教会幼儿正确使用餐具,观察幼儿进餐情况,及时处理幼儿进餐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观察初步掌握每个幼儿的饭量大小,在以后的进餐中做到心中有数,对不愿进餐的幼儿要进行检查询问,调查其原因并给予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注意纠正有不良习惯,培养幼儿文明进餐的习惯。家园共育,使幼儿健康成长组织管理幼儿的一日生活是不平凡而琐碎的,然而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正是通过这些平凡琐碎的活动环节进行的。因此,我们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与家长配合,在对幼儿进行保育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实施教育,以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3、建立合理的常规,保证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运用常规对幼儿日常生活环节进行组织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也是我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在日常工作中运用常规管理幼儿生活时注意:a)、悉心照料幼儿生活,必须与积极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相结。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水平,对其生活给予悉心照料是完全必要的,但悉心照料绝不等于包办代替,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我会指导并鼓励幼儿自己去完成,发现幼儿有困难,应耐心地结合示范、讲解等方法让幼儿学会。只有这样,保教结合,做到养中有教、较重有养、教养并重。才能逐步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要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在贯彻常规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对体质差、能力弱的幼儿给予特殊关照。重点关注对象:徐明皓、岳成奇、黎泽芮。

第5篇

挫折反映在人身上是一种体验,叫挫折感,它是指当一个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产生沮丧、失意或紧张的情绪反应。挫折与人作伴一生,与人一起成长。它既给人带来不愉快,也会让人变得聪明、成熟。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应付挫折的能力,是做父母的有远见、爱孩子的表现。

1.家长对孩子应有适度的期望和正确的评价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知识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知识,没有文凭,以后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特别是农村的孩子,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最好的出路。因此,家长们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切看成绩,以成绩论功行赏,而且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但却忽略了一点,孩子接受知识的能力如何,心理承受能力如何,有些家长从来不关注。孩子在高压的环境下学习与生活,而心理又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久而久之,思想就容易走向极端,从而产生对抗的心理。

上个学期,我们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原来在奶奶照顾下,成绩还不错,后来,奶奶病了,妈妈辞职回来照顾孩子,本来这是一件好事,但妈妈给孩子定下了目标:每次考试必须考班级前三名。一个孩子,原来成绩只是中上,要一下子考班级前三名不是那么容易的,考了几次试,这个孩子都难以达到妈妈的目标,妈妈怒不可遏,对孩子的态度越来越差,非打即骂,孩子呢,弄得母女俩水火不容的地步。孩子呢,不想回家,常常找借口去亲戚家住。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意识到,不能唯成绩是论,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与孩子谈心,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承受能力,不能盲目施加不切合实际的压力,否则事与愿违。因为过高的期望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预计不足或对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从而产生强烈的受挫感,对自己失去信心。要注意从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制定适度的目标,使孩子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困难,努力取得成功。

2.不要把孩子培养成“白眼狼”

现在的家长计划生育的意识提高了,只生一两个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当作掌上明珠,这无可厚非,但很多家长过分溺爱,真正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把他们当作“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爷爷奶奶成了他们的仆人,久而久之,让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娇横跋扈,事事占上风的性格。在网上搜索孩子打家长的事例数不胜数,之前网上就了一则视频:孙子被宠坏了,竟敢当街对奶奶一顿暴打,拳打脚踢,路人上前劝阻也被打,试想,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心理能健康吗?他有抗挫折的能力吗?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要么只会顺水推舟,要么采取暴力极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从而成为社会的累赘。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要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平时的做法,是否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否成为孩子养成健全人格的绊脚石。

三、家长互相交流自己孩子出现的现象,并说说自己解决的方式。如:

1.孩子不做作业,家长的态度

2.孩子不做家务,家长的态度

3.孩子通宵玩游戏,家长的态度

4.孩子欺负老小,家长的态度

……

四、给家长提高孩子受挫折能力的具体做法支招

1.给孩子树立信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每个孩子都有积极向上的心理,家长要充当孩子的心理辅导老师,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当他们遇到挫折时,要及时给孩子树立信心,而不是动辄就打骂、挖苦。只要不涉及到道德底线,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都可以适当的去给孩子更多的鼓励,让他知道有时候做错事情并不可怕,身边的人都一直支持他,让他重拾信心,越战越勇。所以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要结合他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方法去应对,

2.引导孩子正确发泄个人情绪

当学生在考试不好,或与同学之间产生了矛盾等遭受挫折,心里闷闷不乐时,家长不要急于去干涉,但不要放任学生这种情绪,防止学生解不开结,从而产生心理疾病。作为家长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发泄情绪,可以带他外出走走,散散心,也可以带他打球,转移注意力,从而使心情尽快平复,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情绪管理,使不良情绪尽快释放。当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家长安慰之余,不妨让学生大声哭出来,或是以其他不会影响他人的行为将自己的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虽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却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走出心理上的阴霾。

3.引导孩子如何看待挫折

第6篇

关键词:幼儿开心消除分离焦虑

每年的金秋时节,新学期的开始让大家翘首以盼,同时带小班的老师则会因新生的“分离焦虑”而精神高度紧张。每年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很多会大声哭闹,不吃饭或者不睡觉,强烈要求回家或者要求父母在自己身边,尤其表现为拉着父母亲人的手不愿意进入幼儿园。总之,情绪不稳定。幼儿这种恐惧和不安,心理学上称之为“分离焦虑”。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分离焦虑持续1周的幼儿占小班新入园人数的15%,持续2周的占65%,3周以上的占20%。由此可见,幼儿的分离焦虑问题比较普遍。幼儿园以及广大幼儿教师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让幼儿开开心心入园,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通过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稳定幼儿的情绪,真正做到开心入园。

一、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生活,缓解家长分离焦虑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在社会中占了很大比重,21家庭现象屡见不鲜。孩子是整个家庭的中心,家庭都在围绕孩子旋转。因此,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情绪应激反应最大的莫过于家长,迟迟不愿意离去,搂抱着孩子难分难舍,更有甚者,在幼儿园门口与孩子一起失声痛哭。儿行千里母担忧,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家长的表现、语言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感染幼儿,诱发孩子紧张、忧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与发展。因此,我们幼儿教师要在幼儿入园之前,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

1.开学前――家访工作

家访可以消除儿童对老师的陌生感,老师也可以了解儿童的个性特点和生活习惯,更便于以后因人施教。通过家访,家长往往能更主动地配合老师的工作,改变幼儿家庭生活的随意性,制定与幼儿园相仿的作息时间制度,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技能等,缩小家园生活的差异,使幼儿更适应幼儿园生活,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程度。暑假期间,老师们对班级所有孩子都进行了家访,我们的家访工作比较细致,每次家访时间都在半个小时以上。主要内容是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行为规范等,还特别关注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亲近。让家长对老师有初步的认识与了,同时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爱与照顾。

2.开学初――全园新生家长见面会

开学前几天,幼儿园召开了新生家长见面会。园领导全部亲自参加,见面会上利用幻灯片图文并茂的展示了老师对孩子的照顾,孩子在园的生活作息,对家长及时提出各项配合措施。家长们在了解到幼儿园的管理有序,各项设施配套完善,老师们积极负责之后,消除了之前的种种疑虑,增加了对幼儿园及老师的信任,为今后配合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3.开学第一周――班级家长会

开学后第一周,新班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了开学初的工作,通过照片展示孩子第一周在园的活动情况,让家长更为形象的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各项活动情况,真正放心孩子在园的活动。同时,给家长讲解新《纲要》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

通过以上3项活动,家长感受到幼儿园管理的严谨与专业,老师的责任心与爱心,孩子在园生活的细节,为解决孩子的入园分离焦虑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做好充分准备,帮助新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减轻孩子的入园焦虑

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了不安全感。要让孩子不产生焦虑,就要让孩子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

1.亲子活动,贵在参与

在开学前几天,新的班级会组织亲子活动,目的是让孩子再次熟悉老师,了解班级环境,认识其他小朋友。亲子活动内容很丰富,有与爸爸妈妈一起的绘画,鼓励每一个孩子的自我介绍,另外,还有带零食来一起分享的活动,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感情。

2.分组活动,关注个别

孩子天性喜欢模仿,而且很会受彼此情绪的影响,我们觉得应该以大局为重,先稳住一部分情绪良好的孩子。如3个老师合理分工,一个可以带着哭闹厉害的去户外散步,分散其注意力,另外的老师可以在教室内组织其余孩子游戏。等哭闹孩子情绪转好之,再鼓励其进教室参与游戏。

孩子的分离焦虑也会有不同的程度。比如,小一班的欣欣,由于从小在老家奶奶身边长大的,刚回海口不久,分离焦虑的情况就更为严重一些。考虑到尽快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让孩子熟悉环境,喜欢老师。我们的老师利用了业余时间,邀请欣欣和多多一起到肯德基玩滑梯,增进孩子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在玩的过程中,老师用言语给孩子渗透一种思想:老师是你的朋友,老师很喜欢跟你玩。渐渐的这两个孩子情绪也有所改善了,虽然早上还是哭一小会,但基本都能参与集体生活,与刚入园相比较有了很大进步。

3.丰富游戏,亲近表扬

游戏是幼儿园的孩子最愿意参加的活动,也是幼儿的天性。通过游戏,可以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增加孩子对幼儿园的认同感,减少心里抗拒,缓解紧张状态,给幼儿带来巨大的欢乐。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因此,在幼儿入园以后,幼儿教师可以设计一下新颖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参与进来,消除幼儿之间以及幼儿和教师之间的陌生和恐惧感,增加幼儿对幼儿园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夸张有趣的肢体、语言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通过对幼儿的表扬和关心,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欢乐和老师的关爱。

4.细心照顾,孩子信赖

第7篇

作者:[新西兰]特蕾西・莫洛尼

定价:2盒/8册,28元/册

出版:广州出版社

孩子总是在不断探索中发现自我并逐渐长大成熟,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次次的挫折和成功,串起了孩子生活与学习的点点滴滴。这其中,孩子收获了什么?战胜了什么?又汲取了什么呢?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的时候,开始意识到关注心灵的重要性,意识到孩子的情绪认知能力在成功道路上所起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样的一套书――《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就显得尤为及时和重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家长能从孩子的角度帮助他们充分认识、体验、接纳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让孩子学会在孤独中得到乐趣,与人分享自己的开心与悲伤,从而拥有健康与阳光的人格,和谐与包容的内心。

丛书分为两套,分别适合0~3岁及3~6岁年龄段的孩子,正是学龄前幼儿情绪的生动写照。新西兰著名幼教研究作家特蕾西・莫洛尼巧妙地运用了小兔子这一亲切可人的形象作为主人公,表达了这个年龄段孩子可能会面临的各种情绪情感,其弱小无助、天真善良的卡通形象,极易引起孩子的代入心理,产生共鸣。由于丛书能够帮助孩子清楚认识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释放自我,培养安全感,建立童年时期的自信心,成为了无数孩子心灵的港湾。

《我不愿悲伤》

健康良好的乐观与自尊,能帮助孩子摆脱悲伤,本册书帮助孩子正确辨别自己的悲伤情绪,控制低落与沮丧,学会应对、接纳和转化不良情绪,从而振作起来,建立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

《我不要妒忌》

孩子偶尔的妒忌心非常正常,这其实传达了内心的一种恐惧,害怕自己不够好而落在别人后面。本册书帮助孩子准确对待妒忌心,真正认识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被信任与被关注的快乐。

《我不想生气》

生气是最难控制的情绪之一,这是人的天性。本册书能帮助孩子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付之于行动,只有当孩子不被生气情绪所左右的时候,才能建立起平和自信的人生态度。

《我不会害怕》

良好的自尊感能降低孩子内心的焦虑,孩子会害怕很多东西:蜘蛛、雷雨、夜里的黑影子等等,本册书帮助孩子认识那些让人感到害怕的事物,建立和巩固自信心,克服和战胜害怕。

《我很善良》

拥有良好健康情绪的孩子必然心怀善良和爱心,像阳光一样让人感到温暖。本书告诉孩子如何关心别人,友善相处,与人分享内心的美好感受,将爱心延伸和传递下去,快乐地生活成长。

《我不怕孤独》

如何让孩子更好地面对孤独?本册书告诉孩子,没有人能够每时每刻都保持良好的心理感觉,而那些不良的情绪和感受也会很快过去,当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应对消极情绪后,自然能够将孤独转化为自信,管理和驾驭自己的情绪。

《我好快乐》

快乐源于健康良好的自我尊重意识,孩子往往都有一种天生的幽默感,能从最细小的地方发现和感受到好玩有趣的事情,而与享受快乐同样重要的是:如何将快乐转化为自我认知和价值,让孩子变得更为开朗自信。

第8篇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180-1

儿科患者家长在陪护患儿住院期间,存在众多需求未被满足或不被重视的情况,儿科患儿因其平均年龄低、表达能力差、自我照顾能力低更需求家人的照顾,对患儿的护理不能单纯地把疾病的护理工作作为工作中心,家庭作为主要的支持系统对患儿心理及其身体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儿科护理工作者应更重视患儿家长及陪护人的感受。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护服务模式中提高医护人员对儿科患者家长的照护意识,能够促进他们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共同参与诊疗护理,提高他们对儿科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我科通过发放问卷、座谈形式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住院期间的患儿家长及陪护进行了相关内容调查,通过汇总统计后将我院儿科患儿家长及陪护的需求的需求评估及能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

1报告

1.1信息需求:信息支持,儿科家长想尽快了解患儿病情的心情比较迫切,向医护人员提出的问题也比较多。在治疗过程中家属也最想从医护人员那里尽可能更多的了解到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过程、患儿的病情、正在采用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尤其是急危重患儿的家属,更希望获得准确,并得到通俗易懂的解释。

1.2心理支持:儿科家长在患儿住院期间焦虑情绪表现突出,尤其是危重患儿的家长更容易紧张着急,感到疲乏。焦虑情绪是家长陪护期间的主要症状。有研究表明,医护人员提供的信息支持与家属的满意度密切相关。家属希望获得准确信息,并认为提供信息需求的首要人选是医生和护士。还有研究结果显示:在家属的眼中医生只是偶尔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护士才是主要的信息提供者。护士对家属的影响力大于医生。关注和解决危重患儿家长的心理问题,完善患儿家庭支持系统,不但对治疗疾病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也有利于维护家属的心理健康。如果患儿家长身心健康,积极应对应激,给患儿很好的的心理支持及配合治疗,对患儿康复有益,而患儿家长消极应激不仅影响其本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加重患儿的心理负担影响医嘱依从性及治疗效果。这些问题都提示我们心里护理不仅包括患儿还包括患儿亲属,应高度关注患儿父母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心理需求。在危重患儿家属当中健康的心态对患儿的救治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家长不稳定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势必影响到患儿的恢复。影响的相关因素有:获得信息支持状况、住院费用、舒适程度、探视制度等。严重的精神压力会使患儿家长产生焦虑、抑郁、恐惧和孤立无援的绝望情绪,而能影响家长身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患儿的病情轻重、住院费用和探视问题等。家长需要得到信息支持、激励支持、情感支持、物质支持,而且在每种支持上护士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3舒适的需求:在与家长座谈当中,我们了解到更多的患儿家长在患儿住院期间认为,医院的住院环境不尽人意,环境拥挤、通风不佳、住院设施不符合护理儿童的需求、陪护探视较多影响休息睡眠、没有设立儿童活动室等。为患者家属提供优雅、舒适、安静的休息室和安静的病房,以及较适合儿童的活动室,能够增加患儿家属与医护的交流和沟通。

2能够采取的护理措施

2.1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由于儿科患儿平均年龄小身心发育未成熟,加之进入陌生环境,缺乏适应能力,有依赖性,合作性差,因此工作中应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避免因护理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护患冲突。学习把握好与家长的交流技巧,及时有效的做好事前或事后弥补工作,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另外,医护人员在对别人提供帮助前必须留心自己的心理是否也有焦虑情绪,在与患者及家属接触前首先降低自己的焦虑水平,同时也要防止患儿亲属之间的焦虑情绪互相影响,创造一个和谐的医患工作环境。

2.2认知干预:根据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长,通过健康教育的手段改变不恰当的认识方式达到改善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目的。医护人员每日增加与患儿父母交流的时间,耐心倾听他们内心的倾诉,除尽量满足他们一般的生活需求外更要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让他们有更多倾诉的机会。由于大部分年轻父母都缺乏一定的育儿经验及自信,对疾病的错误认识给他们自己心理上造成了盲目恐慌。在医疗救治中,对各类检查治疗应作必要的的说明。定期召集患儿父母座谈,介绍彼此照顾孩子的的经验和体会。在墙上设宣传栏,发放健康小册子,较少父母在疾病认识上的紧张、恐惧感,尤其是急重症患儿家长除讲解与疾病相关知识外,还应讲解如何在应激状态下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饮食结构,怎样促进睡眠减轻压力,寻找合适的发泄方式以达到放松自己的目的,减缓应激。在帮助患儿家长消除焦虑情绪的同时,还要帮助其辨别患儿哪些躯体症状应予以重视,哪些感觉不必过分担忧,增加疾病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除此之外,护士应每天认真核对患儿的计价项目确保收费合理,减轻因收费引起的心理负担。

第9篇

关键词:“3+2”模式 情感教育 务实性 实践

0 引言

目前,班级管理仍然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基本模式。“3+2”模式学生大多是因为初中文化课成绩不理想,难以上理想高中、考大学无望才选择进入“3+2”模式学习。知识基础差、贪玩心重、情绪起伏大、逆反心强等几乎是他们的特定属性,这也注定了“3+2”模式班级学生工作的繁琐和复杂。笔者从工作实践经验中总结出以下工作策略。

1 在工作中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平等的立场上同他们谈话和交往,在交往当中巧妙地寻找教育时机,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十六岁左右的“3+2”模式学生更是如此。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会变坏。”放任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但过分的严厉就会缺乏情感的交融。对于目前学生实际的情况来讲,有些事严厉,不见得能达到所期望的效果。

“情感教育”是打开班级管理之门的金钥匙,古人云,“攻心为上”,大量的社会事例和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情”常常能成为打开困局之门的金钥匙。情感教育能感化学生的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对于一线学生工作者来讲,你若是真正地爱护学生,那就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这份爱!

2 家长的认同是学生工作出效果的重要推手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因此仅依靠班主任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其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而班主任能否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都将直接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

班主任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主动调节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协调过程中建立良好的道德关系。针对学生教育问题意见不合的时候,班主任要用商量、征求的口气,决不能用居高临下语气进行交流。因为对班主任而言,自身容易产生一种“我是专业教育工作者,我懂你不懂,我讲你听”的心理情绪,于是就出现班主任“训斥”家长的局面。其次,在现实中生活,班主任的学问在家长面前不一定具备绝对的优势,在人格上两者又是绝对的平等关系,因此不应该存在领导与被领导、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合作关系,班主任还需要通过与学生家长的交流而更加了解学生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这样便于日后对学生的管理。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接触不能够带有世俗的功利色彩,在接待学生家长的时候,更是要杜绝以貌取人、以职取人和以财取人的心理。

而班主任只有强化和摆正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赢得家长的尊重、理解和合作,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建立和谐、有序的联系,并促使两者之间能够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培养好学生的教育目标。

3 工作中的务实性和方法性

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学生班主任,工作必须讲究务实性和方法性。及时恰当地引导学生健康度过大学三年的每个阶段是班主任工作的内在要求。在思想上,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学是学校的工作重心,任何学生工作都不应该偏离了这一点。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立足于维护自己分管班级和所在系部其它班级良好的学习秩序,配合任课老师,重点搞好学生的学习生活。

班主任每周深入公寓两次,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应及时处理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若仅仅走马观花地转、例行公事地布置,不能解决学生实质困难,势必影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容易引发学生的厌烦甚至对立情绪。

4 及时处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讲,连续性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必然特性,防微杜渐是班级管理的一个必然要求。

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除了善于观察、勤于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外,还要善于捕捉学生思想、学习以及生活等方面的不良苗头,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学生最初都是带着“成才”的良好愿望走进学校的。但是因为学校也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少数学生逐渐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挡不住诱惑,放松警惕性,开始出现吸烟、喝酒、早恋、拉帮结派、通宵上网、玩游戏等不良行为,而作为学生工作人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捕捉这些苗头,掌握好学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所特有的心态,及时恰当地处理,这既是一个学生工作职责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优秀班集体的必然途径。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热爱学生,要坚持疏导教育,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为学生分析因为不良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做到让学生明白危害关系,真正将不良苗头消灭在思想萌芽中。

事靠人为,事在人为,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在高度责任心的基础上,工作中讲究方法性和策略性,这是学生工作者的基本素养;从实际情况出发,努力推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是搞好学生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姚延芹.五年制高职与三年制高职教育的比较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2]张学军,何蔚华.关于五年制高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