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8 10:25:23
导语:在东西方文化的认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语言是一个民族长期生活过程的积累,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是一个民族思维方式的体现。所以在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我们不仅要了解其遣词造句的方式,而且要对其文化内涵有深入的了解。英语在当前已经成为我国中学教育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学校和社会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高,但是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大的误区,那就是,只重视对词汇、语法、阅读等的教学,而忽视了语言文化知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不同,东西方文化差异是非常大的,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东西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称呼语有差别。在中国,我们在称呼家庭成员的时候,往往是“大伯、叔叔”“小姨、姑姑”“大姐、小妹”等,这样能体现人们之间的辈分或年龄,但是在英语中的称呼只是“uncle” “aunt” “sister”等,甚至是直呼其名。另外,在中国,我们往往用“姓 + 职业”的方式称呼某种职业的人士,例如,李老师、张医生等,而在西方一般都是用“mr、 miss + 姓”的方式,例如, mr green等。第二,问候语有差异。在中国,我们碰到人打招呼时往往会问“你上哪儿去?”、“最近干嘛呢?”之类的话,但是在英语中打招呼用的多数是“hello!”、 “how are you!”这样的话。如果问“where are you going?”他们会觉得那是自己的私事,别人没有知道的必要。第三,礼貌用语有差异。中国人在接受别人的表扬和夸赞的时候往往是谦虚的,一般会说“我做的还不够。”之类的话,但是西方人都能很坦率地接受表扬,一般都是说“thank you.”。 第四,禁忌语有差异。在西方国家,人们对年龄、婚姻等的问题比较敏感,一般是不做回答的,他们认为这是自己的隐私。第五,提建议的时候用语有差异。在中国,我们在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往往会说“我觉得你应该……。”,但是在西方,人们往往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提出建议,一般都会说“如果我是你,我会……。”
二、 东西方文化差异下应该如何开展初中英语教学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非常大,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正视这种差异。但是从当前我国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学来看,教师使用的仍然是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要求学生能写、会读,但是对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重视不够,从而也就对语言文化知识的教学不重视。往往出现的情况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与文化知识相关的问题时,就直接跳过,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可以利用西方文化这块跳板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东西方文化差异,并且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差异,真正将初中英语教学与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
1. 调整教学目标
以往的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注重的是学生词汇的积累,语法的学习以及在考试中成绩的提高。但是在新时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变革,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而且要将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以此指导教师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2. 教师要树立初中英语教学新观念
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英语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思想观念对英语教学的实践有很大的影响。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不重视文化差异,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对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中,没有意识到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教出来的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比较差。所以在未来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东西方文化差异,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能将跨文化交际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而使学生能主动接受西方文化,提高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是文化交际中的一种,因为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所以在进行非语言交际的时候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在别人讲话的时候,中国人往往认为沉默是对别人话语权的尊重,但是在西方国家,需要点头表示认同,不然就会认为是对自己的侮辱。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还需要重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在英语交流中能准确了解对方的意图,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4.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在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采用这些技术,加强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例如,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互联网向学生展示一些西方国家人们生活的片段,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总结东西方文化差异。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开展各种讲座和文化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同时可以举办小型的情景剧演出,穿插一些文化因素,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东西方文化的不同。
一、在西方文化基础上理解西方文学作品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学生最不容易理解的是西方国家的文学作品,学生之所以难以进入西方文学的世界,主要是因为西方文学是完全不同于我们东方文学的另一种异质的文学,而东西方文学之所以不同的本质则在于文化基因的不同,也就是产生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学是不同的,因此想要正确理解异质文化背景下的文学,首先要强调的就是各国文化的不同,当然从大的范围来讲,主要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要想真正地认识了解外国文学作品(主要是西方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西方的文化。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外国文学课程时一定要多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会产生相应的文学作品,并且也要让学生带着那个国家的文化观念去理解他们的作品,随后可以再用我们东方人的眼光去看待作品。要让学生认识到,对西方文化传统的把握对于理解西方文学作品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外国文学课堂上,对西方文化的介绍可以包括许多方面,宗教的、艺术的、哲学的,等等,让学生学会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去理解他们的文学。应该说在以往的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师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但关注程度还不够,所以仍需高度重视此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充分准确地介绍西方文化的内质,可以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但不宜做优劣的评价,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自己去进行思考。比如人们常把中西方文化的文化特征分别概括为个体文化和群体文化。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儒家思想。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抑的思想作为处事经典,这便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应以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待人接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暴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西方文化则从最初的古希腊时期就表现出了鲜明的个体文化特征,追求自由,追求个人的荣誉。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同样是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西方文化中仿佛不存在“谦虚”这一概念。西方世界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能力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一直是一种个体文化,即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一个偏重群体关系和整体作用,提倡大家庭理论,一个偏重个体能力和英雄主义,提倡个人主义理论。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文化是群体文化,主张谦虚谨慎、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那么这两种文化孰优孰劣,无论怎样比,都是没有答案的,只能是彼此进行对话。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基础上,又产生了一系列观念不同的问题,比如英雄观念,爱情观念,性观念,等等。如在讲到《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就要先讲一下西方的英雄观念,在西方文化中,英雄可以为自己的荣誉去战斗,可以为自己心爱的女人去战斗,如《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就是为了争得荣誉而放弃了生命长存的可能,希腊联军也是为了帮墨涅拉俄斯夺回妻子而发动了对特洛伊的战争,但这样的事情一般不会发生在中国。中国的英雄是要为道义、为正义而战的,是具有原侠精神的人,比如《眉间尺》中的“黑衣人”,中国的美女们,无论是西施、貂蝉还是杨玉环都为争战而被牺牲了,与海伦的命运大相径庭。同样我们也不宜用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去理解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样的作品。当然我们也不能就此就认为某一种文化好,某一种文化不好,每种文化都各有利弊,我们的比较只是为了说明不同,表明差异。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还要关注一个问题,就是别国的文学在传入我国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异。这其中可能有翻译的原因,可能有文化过滤的原因,也可能有文化误读的原因。当然严格来讲,这也是因为文化的异质而造成的,但是此时他们已经变异完成了,教师就应该分析这种情况,要尽可能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作品的原貌,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该部文学作品会发生这些变异。这也应该是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二、外国文学课堂上如何展现西方文化
关键词:跨国企业;文化建设;东西方文化冲突;探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深入,跨国企业普遍面临着东西方文化冲突的现实。在这一冲突态势下,企业文化固有的凝聚力和形成趋同的心理素质等功能变得无足轻重。从而,严重困扰着跨国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不难理解,在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影响下,将形成跨国企业内部的X—非效率现象。那么如何在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呢。当然,国际知名跨国企业在实践中也摸索出一定的经验,但能否适用于我国企业的需要则值得商榷。因此,基于我国开放经济环境下的跨国企业形成路径,需要结合国情来考察本国跨国企业文化的建设问题。
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待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非正式制度间的冲突,如习俗、惯例。而这些植根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非正式制度,又通过影响当事人的思想意识来强化习俗和惯例的延续。可见,随着我国跨国企业数量的逐渐增多,如何调和这一差异化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 企业环境下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具体表现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和调研,东西方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思维意识方面
1.东方人的思维意识。东方哲学追求天人合一和自然辨证法则,这就使得东方人在思维意识上更倾向于整体思维,而整体思维便体现为“普遍联系”的特点。关于这一点集中反映在企业内部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即东方人能够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但一味根据制度来进行企业管理则往往会形成企业运营阻力。
2.西方人的思维意识。希腊哲学体现出理性的特点,这一哲学特点深刻影响到后世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即重视理性思维。在这一思维下,必然将制度管理提升到企业的唯一管理机制下,而没有了东方人所重视的人际互动要求。
1.2 行为特征方面
1.东方人的行为特征。东方人特别是东亚人群十分重视集体对自己的看法,也十分渴望获得集体归属感。不难看出,这受到了儒家文化中“家”文化的影响,这在我国民营企业中反映的十分明显。因此,在我国本土企业中存在着强大的非正式组织,这一组织类型则在正反两个方面影响到企业的运行效率。
2.西方人的行为特征。西方人特别是传统移民国家的白人,他们继承了祖辈自食其力、自我决策的特点,在行为上更加追求民主和独立。正是基于这一点,以美国人为代表的企业员工往往重视契约关系,即他们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靠契约来维系,并不强调企业的集体归属感。
1.3 个性特征方面
1.东方人的特征观念。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个性特征显示为,追求中庸之道和顺从特定环境的需要。不难看出,这仍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企业管理中则表现为,中国员工较为服从管理者的权威,并能较好的适应权威式管理。
2.西方人的特征观念。因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国家得的员工更为突出个性追求,并重视契约下的制度约束机制。可见,他们不会像中国员工过于考虑管理者的感受。
2 冲突表现下的跨国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定位
在经典案例中丰田公司在针对跨国经营的企业文化建设是这样的,即让日本母公司与美国分公司的企业文化相互隔离,从而在不相互影响下来完成不同地域产品的生产任务。不难理解,这为我国跨国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思路,但除此之外我们更加对东西方员工一同共事下的文化建设感兴趣。因此,以下也就以此为考察对象进行目标定位。在上述冲突表现下,我国跨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可定位于以下四个方面。
2.1 物质文化建设中的目标定位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圈层理论中,物质文化建设属于最为外层的一类,也是企业员工首先感受到的一类。作为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命题下,物质文化建设较为容易应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因此,企业应在这个方面提炼起某种调和元素。笔者认为,物质文化建设应基于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之下,这样才能满符合西方员工对公平正义的传统理解,也能促进我国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释放。需要指出,我国跨国企业作为同行业的旗舰,需要通引入公平正义的文化价值观来推动企业各项事业的发展。
2.2 行为文化建设中的目标定位
我国跨国公司进入西方国家进行生产,往往使用当地劳动力,而管理层则主要由中方人员组成。此时就存在着东方管理思想与西方工作行为之间的契合问题。我国管理者较为重视与员工的人际互动,甚至喜欢与员工建立起私人关系;反之,西方员工则把8小时工作时间交给企业,而8小时之后则是私人时间且不可侵犯。因此,在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应尊重西方员工的行为特征,并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植入东方文化中“家”的元素,从而在不与西方文化相冲突的情况下增强员工的成就感。
2.3 制度文化建设中的目标定位
制度文化是位于内圈的文化类型,也是支撑大型企业正常运转的稀缺资源。我国跨国企业十分重视企业制度、章程的建设,这本身就符合现代企业的经营要求,但在按制度执行时却往往夹杂着东方文化中的人情因素。对此笔者认为,正如管理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一门艺术那样,对于跨国企业的西方员工管理不仅需要基于刚性的制度规范之下,也要把他们看作是与管理者平等的人来对待。因此,在制度文化建设中应适度植入东方文化的“人情”元素,从而来增进西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2.4 精神化化建设中的目标定位
精神文化建设则构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最为难以形成的。特别对于西方员工普遍对契约关系的重视而言,他们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时常处于游离状态之中。因此,这种发自他们内心中的契约意识,就使得他们更关注自己的现实利益,而无暇领会和继承企业的精神文化。对此,我国跨国企业应承认这一现实,而将精神文化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融合,如把“质量第一”的企业理念植入到精神文化系统中,从而能引起西方员工的共鸣。
3 定位驱动下的建设路径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跨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在本文中笔者没有重点讨论中方员工与国外员工的合作问题,此乃对我国跨国企业的现实所作出的判断。
3.1 物质文化建设的路径构建
上文已经指出,需要在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上下工夫,从而把公平正义的元素植入企业之中。结合实际发现,我国跨国企业的形成往往通过跨国平并购而产生,这一模式在于几乎原班继承了被并购企业的员工和工作场所,因此对它原有的绩效管理办法不宜立即给予否定,而是通过跨期调整绩效管理措施和奖励基金数额的方式来应对。针对进入他国开设工厂的中方企业,则需要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来建立自己的绩效管理体系,从而对员工明晰、公开考核办法。
3.2 行为文化建设的路径构建
针对西方员工十分重视私人时间的传统,中方管理层应尽量避免在周末或8小时以外开展与公司经营有关的活动。在植入中国“家”文化元素的背景下,中方高层可以根据员工的履历表所反映的生日信息,可以在他们生日当天给予小礼物(最好不要出现现金)。另外,若要增强与员工的交流则可以引入西方人喜欢的聚会形式,在重要节日组织公司员工并邀请他们的家属一起联谊。从而,发挥出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优势。
3.3 制度文化建设的路径构建
制度文化建设较为常规,但对于中方跨国企业而言关键在于执行的艺术性。在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西方企业管理层更愿意把员工看作是经济人。从而,企业文化中较为缺乏人性化管理的特质,而是突出了制度理性的管理办法。笔者认为,人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动物,东西方人都愿意获得别人的理解,也希望别人能多给自己一些机会。因此,中方管理层应在强调制度管理的同时,对于非原则性问题采取“雷声大、雨点小”的办法,给予西方员工更多的理解和机会。
3.4 精神文化建设的路径构建
跨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一般在本地销售,这就意味着产品质量构成了跨国企业的生命线。为此,需要将质量第一、质量关乎你我的利益等理念植入到精神文化之中,这就能使西方员工产生共鸣,从而更好的履行岗位职责。
4 问题拓展
针对中方员工容易形成非正式组织而言,也需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给予引导。非正式制度,多以默会知识的状态存在着。这种存在方式,就使得在引入非正式制度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难以形成收敛的效果。由此,企业管理者须将非正式制度与企业软实力形成相联系。通过根据企业软实力提升的方向与目标,有的放矢的选取非正式制度的有意要素。
以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为例:为了提升员工的团队精神,企业可以选取区域文化有关利益分配取向的信息,不间断的向员工们释放。如,四川川东地区的地域文化注重“义”字。本土企业的管理者,就可以将“义”字引入企业文化的建设中。通过提倡大家平等、共同的愿景等理念,围绕“义”字强化团队的合作精神。
5 小结
本文认为,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待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非正式制度间的冲突,如习俗、惯例。二者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思维意识、行为特征、个性特征等方面。在东西方员工一同共事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四个方面依次展开。
具体而言,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上下工夫,从而把公平正义的元素植入企业之中;在重要节日组织公司员工并邀请他们的家属一起联谊;在强调制度管理的同时,对于非原则性问题采取“雷声大、雨点小”的办法;将质量第一、质量关乎你我的利益等理念植入到精神文化之中。
参考文献
[1]赵奕凌.物流工程项目管理中“激励机制”构建的几点思考[J].武汉: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5) .
[2]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月第3版.
[3]刘 玺.浅谈酒店建立良好激励机制以提高员工服务意识 [J].北京:商业经济,2010(3).
作者简介
营造艺术环境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需要语言的环境。用艺术的形式给学生营造一种艺术环境,创造一种文化氛围,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西方文化的美感,潜移默化中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在艺术环境中,感受西方文化的至纯至美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礼,将西方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例如:在进行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1Hello教学时,学生们才刚开始接触英语,如果只是单纯进行课本教学,他们就会感觉到枯燥无味。于是,在授课前,笔者先让学生与老师一起唱《Hello》歌:“Hellohellohellhello,Howareyou!Hellohellhellohello,Howdoyoudo!Iafine,Iamfine.Thankyou,thanyouverymuch.”歌曲让学生感觉到英语非常有趣,对英语的学习也引起了兴趣。之后笔者告诉学生,与外国人打招呼要用“Hello”,就好像我们打招呼说“您好”一样。之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将人们之间见面的用语画下来学生有的画出了两个人见面握手说“您好”,有的学生画的是同学们在学校门口见面打招呼说“早晨好”,画出的画面非常丰富。而后,笔者用英语将这些绘画作品的汉语翻译成英语,张贴在班级的各个角落。同学们处于绘画和歌曲的艺术氛围中,明白了西方或者外国人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了解了国外的文化。让学生生活在英语的艺术氛围中,能够使他们随时随地感受到英语世界的魅力,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并将西方文化与英语教学做到有效结合。
艺术运用教材
教材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和根本,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艺术化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教材的时候,也感受到西方的文化,进行文化渗透,通过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喜爱。通过教材的基础运用,使其与西方文化相交融,教学中具有文化的渗透,文化中具有英语的教学,两者合二为一。例如:在进行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8AtChristmas教学时,笔者并没有立即让学生进入到课本的学习中,而是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故事,通过故事说明Christmas(圣诞节)的由来。相传在很多年前的12月25日这天,有一个小男孩饥寒交迫,快要死了。这时候一位农民伯伯将小男孩救回家中,将家里仅有的一只火鸡给小男孩吃,小男孩好起来之后,告别之际折断一支杉树枝赠与农民伯伯并送上了自己的祝福:“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回来送你礼物,感谢你的救命之恩。”小男孩走后,杉树枝变成了一棵树,农民伯伯才明白自己接待的是上帝的使者,之后演化成为现在的圣诞节。所以,在Christmasday,我们要送亲朋好友presents表达我们的祝福。枯燥的课本内容便成为美丽动听的传说故事,既丰富了学生们对国外文化的认识,又让学生对课本内容产生兴趣,可谓一箭双雕。将故事与课本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美妙的故事中学习到西方文化,让学生在西方文化氛围中学习到课本知识。艺术地运用教材,能够让西方文化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活用艺术对比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融入中西方文化的差别,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建立起文化差异的理解力,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体会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艺术式的文化对比,能够让学生对文化差异产生深刻的印象,并在生活中随时能够运用。例如:在进行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5Howoldareyou教学时,笔者把中西方关于年龄询问的习惯编织成儿歌:“年龄年龄真神奇,问与不问分时宜,东方问时要委婉,西方女士要回避。”以便于学生记忆,并且告诉他们:在西方国家,人的年龄尤其是女士的年龄是一个秘密,贸然去问女士的年龄会让对方感觉到非常不礼貌;但是,在东方,这种情况则会比较少,尤其对于小孩子,大多人见到都会对孩子的年龄进行询问,在东方询问年龄成为一种关心和爱护的标志。然后,将学生带入到课文中进行学习,课文中售货员询问两个小男孩:“Howoldareyou?”一个小男孩回答:“Iameight.”另一个小男孩回答:“Iamnine.”之后,售货员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了不同的玩具,加深了学生对于年龄询问的东西方文化理解。
结束语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四所建筑专业室主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
1993年获厦门大学建筑系工学学士
1996年获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硕士
2008年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建筑学博士
2009年受聘为苏州大学建筑学教授
在作为设计师的同时,长期从事设计理论研究,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交流,与学术界保持同步,在建筑核心刊物为主近40篇, 2009年即将由建工出版社出版20万字博士论文专著《跨文化语境中的建筑思维》一书。设计专长领域有:城镇设计运营与设计/酒店策划与度假设施设计/现代商业地产策划设计/现代医疗建筑设计
所获奖项:
1993年 闽台文化交流中心设计获台湾洪四川财团法人建筑优秀人才奖佳作奖
2000年 厦门沙坡尾渔港社区改造方案获UIA“北京之路”建筑创作奖二等奖
2003年 上海国际汽车城大厦方案第三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三等奖
2004年 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第四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二等奖
2005年 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2006年 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建设部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2006年 卢湾区医保事务中心获第五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三等奖
2006年 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提名参选人
2007年 芳茂村生态社区中心获第六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二等奖
2007年 参与主创的无锡医疗中心获上海市建筑学会优秀创作奖
2007年 参与主创项目瑞金医院门急诊楼获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2007年 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大赛二等奖(建设部主管,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
2007年 萧山博物馆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2008年 获上海市勘察设计协会“最具大师潜质的二十位青年建筑师”荣誉称号
引言
前两篇进行了五种传播范式的分析,前两种是批判性范式,而后面三种范式是建构性范式体系,作为剖析当代跨文化建筑传播现象的理论框架。(见表2)
表2 跨文化建筑传播范式一览
三范式批评――当代中国建筑跨文化传播现象
勿庸讳言,我国自引入现代建筑以来,长期处于传播的受传方地位,因此,过去长期困扰于“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中与西”这样单边依赖又矛盾对抗的状态中,明显是处于“传播与发展”和“文化帝国主义”范式的话语群。对于这个问题历来有两种截然对立的态度,即:不是用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文化(西化),就是用传统的中国文化抵制、排斥西方文化(如复古主义);不是鼓吹“中体西用”,就是主张“西体中用”。这些“体用论” 者都是以西方文化为坐标系,按照西方的模式来改造中国。(14) 这里通过跨文化传播的范式理论来剖析我国建筑跨文化传播的问题实质,希望可以发现问题的本真。
1.“全球文化多元主义” 范式批评
世界文化已经出现了跨文化发展的趋势,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一潮流,否则将没有出路。但中国建筑跨文化发展的前景如何,正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将决定于我们对东西方文化的精神实质能否有一个深入和全面的认识。“”以往的30年,我们虽然喊着“民族化”的口号,但在什么是传统,以及传统如何与现代相结合的问题上,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而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虽然倾倒了很多人,但我们并没有明白应该向西方学习什么,我们缺乏对西方文化(包括建筑文化)的整体了解,而总是把一个时期、一种流派和几个“大师”看成是西方文化的全部。因此,如果说我们过去是“食古不化”的话,那么现在则可说是“食洋不化”;“食古不化”造成“复古”,“食洋不化”则导致“仿洋”。试想,如果我们既不真正了解自己,又不真正懂得别人,而是心态浮躁的一再重复“复古”、“仿洋”这种低层次的文化操作,还怎么谈得上跨文化发展去突破创新?如果我们能够在深入了解东西方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坚持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对话,坚持多元文化视野中自身文化精神的重建,那么实现中国建筑创作的突破和创新,就是可以肯定的了。(15)(见图20-1/20-2:刘晓平新水镇作品)
有学者认为“建筑文化趋同”现象是体现建筑国际性的一极,“建筑文化的民族化”是体现国家性的一极,此二者可以同时并存。在当今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向前发展。过去,我们一直片面地强调创造国家性建筑,所谓“中国固有之形式”、“民族形式”、“中国的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等等皆然,这种片面的提倡,其实是对文化趋同的一种消极抵制。在21世纪,随着亚洲的崛起,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更应当发扬东方文化的优势,变消极抵制为主动参与。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积极创造国际性建筑,即创造带有中国或东方特色的国际性建筑,使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建筑文化,更多地成为国际性的建筑文化,让21世纪文化趋同的重心,向东方文化和亚洲特色转移! (16) (见图21―安藤水中庙)
从文化多元主义范式来看,国际和国家的人为限定未必合理,因为许多国家如我国是多民族文化的,而未来更多的国家将是多民族的,因此以文化的多元化来描述比较科学。“建筑文化趋同” 现象实质是文化发展中的融合及“混杂化”,而“建筑文化的民族化”概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不再适用,而应该是“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的差异化”,这不限于以民族为范畴而是以更宽广的学派、个人和文化团体为范畴。(见图22北欧大使馆,图23马尔默图书馆)
从“文化多元主义”范式看待外国设计进入中国的现象,我们应理性学习境外著名规划设计机构运用当代国际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方法,向它们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与发展方向。另外还有它们的经营模式如客户管理、设计运行管理、人事管理、市场开拓等等,这些都是长期按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运营的中国规划设计机构之最缺。
从“文化多元主义”范式出发,我们应当欢迎有实力的境外事务所介入国内的城市规划设计市场,但反对一些地方政府和媒体把国际竞赛招标演变成闹剧或看西洋镜。在今天全球化语境中,我们更应当建立平等竞争机制。业界大众既要改变排外态度,更要改变一味崇洋的态度,科学地认识国际交流的规律,平常地对待和评价国内外的设计师,真正在跨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
从“文化多元主义”范式出发,我们也要看到自身的优势和机会。高速城市化的发展给中国建筑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建筑在设计的经验和设计的效率方面超过世界同行。我们在大规模项目住宅区和高层建筑方面的设计经验尤其丰富。
(未完待续)
注释:
[14] 周鸿铎 主编.文化传播学通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p48
[15] 程泰宁.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建筑学报,2005,05期:p27
关键词:道歉 耻感文化 罪感文化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人们交际过程中,摩擦时常伴随其中,并且摩擦又可演变为冲突。冲突是一种人际对立状态,表现为当事双方的不理解,紧张甚至敌对状态。道歉,则是事后缓解这种状态和敌视的剂。道歉,融合社会百态,也折射世界文化。是否道歉,何时道歉,怎么道歉,都折射出世界不同的文化传统。古罗马政治,哲学家赛捏卡较为生动地概括了道歉带来的好处:“道歉既不伤害道歉者,也不伤害接受道歉的人。” 2008年2月5日,卷入艳照门事件的主角陈冠希一段预先录制的短片,公开向受网照影响的人道歉。2008年,CNN节目主持人,cafferty辱骂中国人,并迟迟不肯道歉。这样的做法无疑是触犯了中国人民的尊严,引发了众怒。一时间,国内外有良知的人们对此恶意诋毁事件纷纷表示强烈的愤怒和不满,并一致要求美国CNN电视台向中国人民道歉。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CNN正式向中国道歉。同为二战战败国的日本和德国,在对待二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德国深刻反思,正视纳粹分子的侵略罪行和历史,在公开场合以各种形式向世界认罪,用现实的行为来表明持久的负罪感和对法西斯罪行的深恶痛绝。但是在东方,尽管日本在某种场合承认发动了,但总是避重就轻,闪烁其词。一些没有良知的日本人大放厥词,扭曲历史,篡改教科书。这种扭曲历史的丑恶行径理所当然遭到中国人民和亚洲各国人民的反对。冠希艳照门事件,CNN辱华事件,日德两国对于二战不同的认罪态度,可以采用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的“耻感文化”说和“罪感文化”说解释。她认为,“耻感文化”是借助于外部的强制力来行善,而“罪感文化”是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它发展人的良心。东西方不同的习惯或行为准则,代表着东西方文化或此或彼,和或深或浅的文化渊源。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表明每个社会都有其他社会没有的用来解释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各种组合。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上述几种典型的道歉行为事件所折射出的东西方文化差异,能够促进个民族之间的了解,认识差异,以平和的心态和视角正视各自的民族性格,促进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二、道歉中的东西方文化
2008年,香港艺人陈冠希的不雅照被不法分子到网上去,一时间掀起轩然大波。自从这些不雅照曝光以来,每天有成百万的网友从网上下载这些不雅照,给正常的网络环境及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陈冠希站在公众的面前,通过电视道歉,公开承认艳照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随着不法分子的绳之于网,艳照门事件随着陈冠希的黯然退场而落下帷幕。中华民族的文明具有浓厚耻感意识,耻感意识是人们珍惜维护自身尊严而产生的一种情感意识。耻感既是由外部规范引发,同时又源于内在的意识,因此,它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西方人很难理解东方人对脸面的讲究,简单来说,“丢脸”就是当人们的道德行为与社会道德标准相违背所产生的一种责难,是耻文化的一种表现。耻感意识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现象的产物,也是主体道德对善的一种否定性把握,是主体有意识地比较两种不同价值观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持续情感。艳照门事件之后,陈冠希能够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向公众道歉,正是由深刻的耻感意识和公众舆论指责批评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耻感意识并非先天固有。传统文化认为耻感意识具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内在的自律,另外一种是外在的他律。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中,耻感意识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编倡导人们要懂耻知耻,而且分析了耻的具体内容。同时,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耻感意识一直是一种用作道德教育的重要美德。耻感意识作为传统道德规范的基础,乃是人的品德养成和人格形成的基本要求。做为公众人物的陈冠希,他的耻感意识更多的来自个人的道德自律。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崇尚集体主义,个人在集体的面前常常显得微不足道。若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会毫不犹豫地维护集体利益。因此,也可以说,陈冠希的耻感意识也受公共舆论及社会规约的影响。耻感意识在人的心底唤起警戒和自觉意识,也只有当人有了耻感意识,道德的约束力才会持久。
2008年,CNN主持人Cafferty在一档名为“the situation room”的节目里称“中国产品是垃圾”,“在过去的50年里中国人基本上一直是一帮暴民和匪徒”。这一恶毒的攻击立即引发众怒,Cafferty诋毁中国和中国人民,严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和做人的良知,已经激起海内外中国人民的愤慨,遭到全世界维护正义人们的谴责。美国是典型的基督教国家,基督教已经影响到其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按理说,美国理所当然是受罪感文化影响的国家。罪感文化是与耻感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情感。罪感是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它源于奥古斯丁的原罪理论。人一出生便背负了背叛上帝的原罪,因此必须虔诚地信奉上帝,恪守基督教教义,这样灵魂才能得到净化和升华,死后重返天堂回到自己曾经失去的乐园。基督教用忏悔的方式,向上帝吐露心中的秘密,寻求上帝的宽容。当下热播的美国连续剧The Desperate Housewife,每集开始前的第一个镜头就是赤身的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逐出伊甸园,贬为凡人,但是看过这部电视剧的的人就会发现,剧中的人物也是不断通过向上帝忏悔而是心灵得到升华的。然而,CNN辱华事件中美国对于中的道歉态度更像是受耻感文化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在外部强制力的约束下,美国低头认错。但是耻感文化有两种表象形式,其中一种是自我内在的自律。显然,美国又缺乏这种内在的自律意识。此次事件中,美国罪感文化的特征并没有突显出来,等多的是彰显了一种霸权主义,以及与之袭来的一股中国民族主义。
同为二战战败国,德国和日本在对待二战的问题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德国人从历史本来的面目出发,认真反省在战争中的责任,向受害国及人民道歉。1970年12月7日,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为希特勒残杀的50万犹太人下跪致哀。除了道歉,德国政府还动员全社会进行深刻反思,进行全民族的赎罪教育。而德国人这种种行为背后,是西方基督教“罪感文化”在起作用。基督教在德国的影响极为深刻,基督教的这种“原罪”和“救赎”为核心的神学思想从中世纪便成为德国的主要社会思想,支配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德国是受“罪感文化”影响的典型国家。在“罪感意识”的影响下,面对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德国人能够认罪忏悔和反省,以得到战争受害者的原谅和饶恕,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得以净化和超脱。与深深忏悔的德国相比,日本一而再再而三地试图否认这段历史,逃避罪责。日本是典型的“耻感文化”国家,而这种“耻”是来自外部的评价,而不是内在的心灵问责。对于日本人来说,只要罪行没有暴露就不必要懊恼。因而在这种文化心理的作用下,“耻感文化”国家表现出了较强的自尊心,对别人的批评极为感性,把批评视为人格侮辱,缺乏对行为的反思,拒不认错。日本教育部门修改了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都是这种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
三、认清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研究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跨文化交际。通过分析benedict的耻感文化说和罪感文化说,可以得出“耻感文化”主要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一个人之所以感到羞耻,是因为有外人在场,是因为被外人评价为对群体规则没有遵守。而罪恶感则来自内心的约束,表现为对上帝法则和至高无上权利的敬畏,只要出现罪恶感便会向上帝忏悔。因此,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这一点反应在中西方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异。中国是典型的受集体主义影响的国家,而中国社会的集体主义原则可以追溯到传统儒家学说中。儒家思想认为个人是群体中的人,是家庭或世界的一员,人们依赖着群体而存在,而这种强烈的集体意识让人产生一种归属感,集体对人们而言更是一种情感依托。因此人在做事的时候,会考虑到集体对自己的看法。西方宣扬的是与中国截然相反的个人主义。人是最为神圣的个人,不容许受到任何人的侵犯,哪怕是自己的亲朋好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施展才能,而不受他人的打扰,被人误解时,也会与人辩护和抗争,而不愿被群体所吞没。
差异和相同并存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从某种程度来说,相同之处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而差异会给跨文化交流造成一定的障碍,使得跨文化交际中误解的次数过多的产生。但是,恰恰是这些差异,使跨文化交际具有挑战性,使人类文明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知道,跨文化交际不仅涉及语言,同时也与一定的文化密切相关。要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误解,摩擦和失误,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只关注交际者个人语言知识的提高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和知识,以及民族性格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把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结合起来,才能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否则对一个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知之甚少的人是不能够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掌握交际策略,增强文化知识的敏感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东西方交流与合作日益热络。在这股强劲的历史潮流中,各民族文化相互冲击,支持和增强彼此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东方文化属于耻感文化体系,西方文化则属于罪感文化体系,这两种体系相互竞争与融合,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悉心考察道歉这一具体事件所体现出的不同的东西方文化,对于我们借鉴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促进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必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发展形势的多样性,充分认识文化交流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摆脱本民族文化对自己的束缚,有意识地超越本民族文化的框架,认识交际中的矛盾与冲突,努力增强相互的了解与沟通。同时,要学会克服心理障碍和情绪,善于转化角色,增强交往的自信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Reference
[1]鲁斯・本尼迪克特著. 廖源译, 菊与刀―日本人的柔美与暴力.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2]胡凡. 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形成. 学习与探索,1997(1):136-142.
[3]卞谦. 理性与狂迷―二十世纪德国文化.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4]李伯杰. 德国文化.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
[5]关世杰. 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学问的能力.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金灿荣. CNN事件集中体现其傲慢与偏见[EB/OL]
[7]刘易斯. 文化的冲突与共融. 关世杰,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8] 何云波,彭亚静. 中西文化导论.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摘要:英国著名作家毛姆在他的代表作《刀锋》中塑造了一位不断探求内心道路的人,这是一个自我救赎的故事。拉里作为一名思索者与探索者,深感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偏执所带来的深刻痛苦,他不断地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寻求灵魂脱离物欲纠缠的解脱之道。小说通过塑造拉里这个不为物所役而寻求心灵自由的人物形象,为西方树立了光辉榜样,毛姆还提出了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兼容补充问题,力求为西方社会精神荒原的痛苦与异化寻找解脱超越之道。
关键词 :毛姆《刀锋》东方形象 文化渊源
《迦托——奥义书》中说过:“一把刀的锋刃很难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这也是《刀锋》的开篇。在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开始思索未来的出路。《刀锋》的深意在于探求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寻求灵魂的解脱之道。
一、寻求解脱之道
拉里在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美国物质社会的一个“正常”青年,生活在实用主义哲学盛行的时代,与众多青年一样深为时代所迷惑。按照美国的实用主义标准,一个人必须要有体面而能赚钱的工作,要为将来出人头地做准备。任何人都不能做一个无所事事、长于思考懒于行动的人。但拉里在战场上经历过死亡、毁灭、恐惧后,他与同时代的青年有了区别,他不可能像别人一样按部就班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感受到战争的灾难、痛苦和荒谬后,他下决心不再浑浑噩噩地生活,要去寻找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他的好友死了,他深刻体会到了世界的荒诞和死亡的偶然性,他对过去的信仰开始产生怀疑,决定追寻生命的意义。经过一番痛苦挣扎,拉里来到了东方。在印度,接受了神奇的瑜伽。这与西方迥然不同的宗教观念,终于使他告别了以往的彷徨苦闷,灵魂得到了安宁。
拉里先是选择去巴黎阅读书籍,希望从这个纯粹的文字世界中获得答案。而后去了法国,做矿工助手。他认为从事体力劳动有好处,使自己有时间把思想理清楚,但实际并不如愿。之后他去德国研究过基督教,去农场干过活,到过西班牙,却都无法解答他的疑惑。直到深入接触印度宗教,轮回说对拉里产生了实际的影响。最后他决定回美国,过一种“不急躁,对人随和,慈悲为怀,丢掉一个我字,不近女色”的简单生活。至此,拉里完成了自我建构和自我救赎。
在小说的结尾,毛姆以他惯常的幽默自嘲口吻称《刀锋》是一部关于“成功”的小说,因为人各有志,成功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小说中众多的角色都找到了自己的生活之道:艾略特成了社会名流却已是明日黄花;伊莎贝尔虽有财富但已朱颜辞镜;格雷找到了一份体面而赚钱的职业,可以每天朝九晚六地上班;苏珊寻求到了体面的归宿;索菲放浪形骸最终死于非命;拉里找到了安身立命之道。主人公拉里是毛姆极力讴歌的寻求人生理想终成正果的典范,表达了以毛姆为代表的机智理性的西方知识分子对西方功利主义文化价值观的疏离与决裂。拉里在面临极大的内心冲突时,毅然跳出了社会为他安排的生活道路。历尽挫折后,他终于在东方文明中,在瑜伽老人神奇的教诲中,领悟到了人生脱离苦难的解脱之道。
在毛姆看来,东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核心是人与宇宙的和谐,寻求内心的明亮、圣洁与平衡,努力追求精神上的超脱和灵魂上的安逸。拉里的圣者品格无疑是毛姆为狂热的西方人指出精神之路时虚构的。
二、《刀锋》的东方神秘形象
在西方观念中,东方并不是一个具体精确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宽泛模糊、陌生神奇的地方,与西方文化相异,充满诱惑。赛义德认为,东方对于欧洲而言,不是具体的某个国家,而是作为与西方既对立又互补的一种异质性文化,是苏伊士运行以东的广袤土地。在西方人眼中,中国和印度,同属东方,同是东方民族,拥有着同样的东方文化。
印度文化是东方文化中一个独具特色的部分,其中瑜伽文化是印度文化的显宗,对印度近现代及当代瑜伽派的理论与实践有着巨大影响,主张修行净化人的灵魂,也对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影响。印度一位罗摩克里希那教会的长老对拉里说:“东方能够教给西方的东西,比西方所想象的要多”,充满了东方文化的自信。印度圣徒甘乃夏对拉里的教育,使拉里茅塞顿开。他教导拉里说:“人都比他自视的为高,而智慧是解脱之道,行事不怀私心,而心地纯洁,将小我并人大我提供机会。”这位东方圣人以他的言辞,他的慈祥、气度、圣洁和忘我的高尚品格,使拉里深感震撼与敬仰,转而成为精神上的瑜伽信徒。从此拉里从一个西方文化的叛逆者变成r东方古老文化的崇拜者。这种转变实际上是以毛姆为代表的西方知识分子对东方文化的再评价,表明西方的文化危机迫使西方智者将东方作为“他者”,从而在比照中更深刻地认识和反省自己,并向东方文化寻求新的生机。
如果说拉里是小说的中心人物,那么艾略特则是作为对照出现的终身执迷不悟的人,作者对二人叙述的笔调是不同的,旨在将东西文化进行对比。艾略特极其聪明,靠手腕权谋获得了上流社会的认可,他从不放过任何机会,不动声色地向上流社会附庸风雅的达官显贵推销古董名画并因此而暴富。但最后却由于爱德娜不邀请他出席豪华家宴郁郁而终。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艾略特的人生悲喜剧说明靠名利等身外之物来证明人生价值的想法是愚蠢的。
拉里拯救索菲的失败也说明了冷静理性的东方文化并非是包治百病的良药,拯救索菲的灵魂远比治好格雷的头痛困难得多,所以拉里自我牺牲的失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刀锋》表现了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极具敏感的西方知识分子对狂热的西方文化的迷惑与失望,以及对西方文明精神荒原的摒弃,转而在东方文明中寻求宁静、安详的心理安慰。由于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拉里在关键时刻每每不顾及自身利益,令周围的人很惊讶。但他浸染于古老东方文明中的真诚善良,展现了一颗晶莹剔透的赤子之心。所以,当拉里最后拯救索菲的行动失败,散掉财产,做了一名出租车司机而安度余生时,故事的见证者对他充满了敬佩:“我是个俗人,是尘世中人,我只能对这类人中麟凤的光辉形象表示景慕,设法步他的后尘。”
三、毛姆的东方文化情结
实际上,叔本华的哲学观是毛姆开启东方世界的一把钥匙。他的悲观主义与毛姆对人生的感悟吻合,所谓的人生,就是欲望和它的成就之间的不断流转,它是痛苦的,人们为驱散痛苦而不断努力,但痛苦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姿态而已。叔本华对人生的一系列解释似乎使毛姆获得了一种解脱,而叔本华对东方哲学的崇拜犹如一道闪电划过毛姆的眼前。他宣称:“《吠陀》是人类最高的认识和智慧的成果,经义的核心是在《邬波尼煞昙》中作为最大的礼物终于传到了我们的。”他称赞东方的佛教,认为它是一般人民信仰的宗教。叔本华认为,佛教的涅檗即超越生死的境界,是人生的寄托,精神的归宿。
在叔本华那里,毛姆隐约感到了他要寻找的东西,感觉到他只有在西方文化之外才能找到他要的答案。在毛姆的笔下,神秘的东方成了充满智慧的“香格里拉”。毛姆曾借他作品中一位乡村医生之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的整个灵魂向往东方,向往埃及、印度和日本,我希望了解马来人的堕落、热切的生活和南海诸岛探险的奇遇。在那遥远的辽阔世界,我也许找不到生命的答案,可是要比在这儿更接近答案,我从书本和文明中再也找不到更多的东西了。”毛姆笔下的主人公大多是在东方找到了灵魂皈依,获得了心灵的宁静。《刀锋》中的“我”问拉里,“宇宙之灵”是什么?拉里回答:“你只能说出它不是什么,它是表达不出来的,印度人把它叫作‘婆罗门’,它是处处不在,又处处在的。一切事物都含有它,都依赖于它。它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件东西,也不是一个原因。它没有什么性质。它超越永恒,超越变化,它既是整体,又是部分,既是有限又是无限。它是永恒的,因为它的完整和完美与时间无关,它是真理和自由。”在中国道家哲学里,道是万物本源。不难看出,毛姆思想中的“宇宙之灵”和庄子哲学中的“道”有不少契合之处。事实上,毛姆对庄子的著作十分熟悉,他能自如地引用《庄子》中的典故。
毛姆非常喜欢来自东方尤其是中国的艺术品,在里维埃拉茅庐的门厅中,放着一尊中国观世音菩萨,楼梯上的平台则装饰着来自暹罗的青铜头像。在毛姆的作品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装饰着中国艺术品的那些贵族人物的客厅。《刀锋》里伊莎贝尔的家中,“房内摆设的有他们在北京居留的纪念品:雕花过繁的乌木桌子和景泰蓝大花瓶”,周围不少人总是不经意地把他比作中国人。
毛姆对东西方文化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理解,他以“外来者”身份对东方文化做了认真研究和双向阐释,他认真发掘了东方文化的精神,客观上否定了西方殖民主义对东方的丑化、歪曲和污蔑。尽管毛姆对东方文化的认识了解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无疑改变了西方人对东方人的误解与偏见,这种展现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他提出了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兼容补充问题,也力求为西方社会精神荒原的痛苦与异化寻找解脱超越之道。通过塑造拉里这个不为物所役、寻求心灵自由的神人,为西方树立了光辉榜样。
参考文献:
[1]毛姆,刀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2]李微.论《刀锋》中的自我救赎[M].文学教育,2013(2).
[3]胡水清.论毛姆中国情结的形成[M].宜春学院学报,2007(1).
[4]张建华.神人形象与东方话语——论毛姆小说《刀锋》的主题[M].成都大学学报,2003(3).
[5]吴晓东,毛姆与中国之间的屏风[M].中国新闻周刊,2007
(25).
不同地区的语言承载着不同地区的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区别,在语言创造和使用方面有着明显的体现。从根本上讲,文化中包括语言,语言蕴含着文化,二者无法彻底分开。如果单纯的开展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势必给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带来负面作用。英语文章常常涉及到西方的发展史和文化意识,给全文的理解制造难点。因此,开展西方文化的研究对于阅读教学质量和速度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
一、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的意义
1.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随着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要求不断加强。学生有必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丰富自身的文化学识,提高内在修养,尊重外国文化,避免交流尴尬。比如:“dragon”在中国表达吉祥之意,而在英语中预示着灾祸。中国文化比较含蓄,西方文化比较直接;中国文化保守,西方文化相对开放。文化思想的不同给语言表达和体系带来了巨大差异。认真学习英语背景,可以让人快速接受这种差异,减少沟通障碍,提高工作效率。
2.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需求。英语阅读文章包络万象,涉及西方历史发展、宗教信仰、地理环境、民风民俗等多项内容。如果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不足,认知不清,就难以充分理解阅读内容,给学生阅读能力的再次提高带来阻碍。阅读文章中的引用、比喻、代称等,都有可能涉及到当地文化,单从字面理解,无法体会到文章表达的原意,甚至将褒贬含义混淆,增加文章的理解难度,误入歧途。强化文化渗透是教学活动的内容之一,是培养跨文化教学课堂的必修内容,为学生全面提高阅读理解力有着重要作用。
二、 加强阅读教学文化渗透的措施
1.改变教学思维,加大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对西方文化的关注程度和认识不足,缺乏对西方知识的整体了解。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阅读文章难度加大,添加了西方文化的内容,还原了英语阅读文章的原貌。如果教师还不认识到西方文化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将大大降低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应迎难而上,克服自身缺点,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给学生呈现丰富的西方文化内容。摒弃陈旧观念,接受以文化为导向的阅读教学思路,将不同类别的文章进行归类,形成各个方面的文化体系,指导学生的阅读学习。
2.西方文化内容插入法,增加对文化能力的讲解。教师在讲解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通过插入法将文化内容贯穿其中。穿插的办法灵活多样,教师可以自由掌握。根据个人教学习惯,推荐三种收效较好的插入方法。“多媒体法”,它是利用网路和计算机技术,对西方文化内容进行精细化处理,在课前播放,如同插曲,便于记忆;“话题延伸法”,它是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内容和阅读见闻,将西方文化进行随堂口述,让学生对文化有所了解,细水长流,达到“见怪不怪”的效果;“情景法”,它是根据影视作品、新闻报道、民间传说等为西方文化的讲述设定情节,补充学生的见闻,扩展对世界的认知。这三种方式在运用过程中,十分灵活,并且收效良好,得到了众多教师的运用和认可。
3.做教材文化背景的延伸,完善基本文化框架。英语教材板块众多,对西方的多个领域进行了介绍。教师可以扩展教材中课文的文化背景,讲述不同时期的文化表现。既可以丰富课文的教学内容,又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英语世界的美妙。比如:在教材中开展对交通旅游类文章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就西方生活理念、旅游思维、道路设计等多项内容进行描述;在开展地理环境类文章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西方的人口迁徙、地容地貌、环境保护等多项内容进行描述;在讲解民风民俗类文章时,教师可以将有趣的交友方式、礼仪表现等进行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阅读文章的主要方向和高中阅读练习中的阅读内容展开,切不可自由发挥,离题万里,浪费教学时间,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4.丰富关于西方文化的图书资源,扩大师生阅读量。图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师生补充自身知识能量的有效方法。学校在图书馆内添加关于西方文化的图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查询便利。补充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是师生共同的任务,需要双方的不断学习和补充。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东西方文化添加了更多的新元素,增加了新的话题和内容,使得教学任务不断加重。比如: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有关卫星运行、航天发展、宇宙研究等众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需要保持对文化发展的高度敏感,从文章变化的过程中找到自身提高空间,不断补充知识,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高效平台。
“一阴一阳谓之道”。在东方传统文化里,围棋可谓源远流长。古书有云:“尧造围棋,以教丹朱”,又曰:“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尧舜时代距今4000年,而其中经历春秋战国、秦汉三国和南北朝使得围棋得以从上古流传下来。唐宋时期,围棋与琴、书、画三艺同时成为风雅。而围棋又以较之于其它三项的战略性得到君王所爱,唐更设立专陪帝王下棋的“棋待诏”,使得棋术成为帝王之术的象征。同时,日本、新罗等国的遣唐使团也将中原这一奇术传回,使得围棋成为整个东方世界的文化表率。得至明清,民间围棋高手辈出,对弈不再是皇宫贵族专利,文人志士只要胸怀天下,皆可以小小棋盘为天下进行“手谈”。清末“海昌二妙”的施襄夏与范西屏“当湖十局”下得惊心动魄,成为流传千古的精妙之作。
即便到了21世纪的今天,纵横各19条线的361个小“方寸”间依然吸引了无数名士。在信息爆炸、音速前进的烦扰中,泡上一杯香茗,屏气凝神,与友人执黑白子,任思维于棋盘上驰骋,乃是精神上极大的安乐。欧阳修诗中所云:“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即为描写传说中一围棋高手在山洞中与仙人对弈,两人下棋下得忘记了时间,等到棋局结束,人间早已过了三百年。这既是对围棋需要棋手极度专注的注解,也表达了围棋在东方文化中等同于“仙物”的地位。
空枰开局,黑先白后。轮番下子,手分虚实。子赖气存,气尽提取。禁止倒退,变化无穷。一黑一白,是东方文化中的一阴一阳,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相互平衡又相互转化,既矛盾又统一。围棋里所包含的丰富的东方哲学思想,讲究虚实结合、势地转化,甚至蕴含着和谐、中庸的哲学思想。而同样是一黑一白的竞技体育项目――足球,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则在思维上更加直接。
足球源于中国,名“蹴鞠”。成形于汉而盛行于唐。对抗的两队围绕一只小球做文章,或攻或防,力争将球踢入对方门洞。这种基于“动”的运动更讲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和公平竞争的原则,与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的“民主与科学”思维相符。也就在那时,蹴鞠,经由欧洲人的脚,开始了一段全新的旅程,甚至连名字都变得如其本身一样简单明了:足球。
西方人说:黑代表利益的诱惑,白代表行为的准则。于是足球就成了一黑一白,不但因为在绿色的场地上最为显眼,也因为这项运动本身就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个体与团体,诱惑与坚持。11名队员在场上各司其职,完成教练交给的任务:进球。90分钟的比赛,每个队员都在不停的奔跑中寻找进球的可能,绿茵场上的每个人随时都在移动,不断结成新的队形,向对方进攻。这已经是一项与东方传统文化完全不同的运动了,但以全新的充满激情的面貌再次征服了东方,乃至全世界。
动之于静,静之于动
博拉・米卢蒂诺维奇,中国足球迷亲切地叫他米卢。在21世纪的第一年,这位神奇的南斯拉夫老头加入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为东方大国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西方足球。在中国的两年,他被称为魔法,也被称为毒药,一如在他带领下的另外三支进入世界杯的国家中。他告诉东方,足球需要快乐;又告诉东方,“态度决定一切”。他摒弃了那些忧愁苦恼的攻防策略,带领球员们打篮球看电影,让队员增进了解,加强合作;他用严格的体能训练,重申了足球场上“动”乃一切的根本,投机取巧不足以靠。他带领中国足球创造了创始至今唯一的辉煌:进入2002年世界杯决赛圈。而同一届的比赛中,东方球队大放光采,日本、韩国相继进入八强乃至四强,正是西方之“动”被融入以东方之“静”后的全新天地。
利玛窦,16世纪来自意大利的泰西大使,在华居留28年,操华语,衣儒服,与众多士大夫交游。这位堪称历史上东西文化交流的第一人为东方带来了数学、天文学和地理学,也给西方带去了围棋。利玛窦所在的明朝年问,士大夫好弈成风,一个西方传教士通过与围棋名士叶向高和李之藻的友谊中,认识了围棋,并将之写在著名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中,“中国人最认真从事的是玩一种在三百多个格的空棋盘上用两百枚黑白棋子下的棋”,这部书在1615年的欧洲引起轰动,几年间重版转译数不胜数。以风雅儒士自居的利玛窦即便与李之藻结下了“朝夕于床笫间,躬为调护”的深厚友谊,最终也未能得棋道,致使西方对这神秘的“黑白子棋”好奇了又近三百年,才在德国人科歇尔特的带领下,进入这个属于东方的“静”的世界,而后者,正是在东方之行的病榻上终日得闲才认识了围棋的。
西方也有棋,只是直接讲求对攻的国际象棋更像是足球般的两军开战,根据一条条明确的规则,马卒炮生即生,死即死,进一球即刻计入比分:而东方的围棋规则更为开放,不局限一兵一卒的得失,不动声色即可为看似无的棋局注入生气,局部的变化足以起死回生。足球是直线性的思维,是两军交战需要在瞬间以动制动的智慧:围棋是曲线的包容性的思维,是两国同立需要在长久中以不变应万变的谋略。因而,足球是激情、是刹那的喜悦,需要涩苦的啤酒和洋溢着快乐的泡沫为球员冲刺的脚步加速;而围棋是宁静、是长时的审时度势,需要有灵气和经历天地磨砺的一杯清茶与棋手一起渐入佳境。
动静交融,是之谓“道”
今年迎来53岁诞辰的欧洲围棋大会正是东西方文化互通的佳品。经过近百年的熏陶,如今欧洲围棋人口过百万,每年有大小比赛400多个,和黄皮肤黑头发的东方人驰骋英超赛场一样,蓝眼睛高鼻梁的面孔对弈早就不是奇事。更有迷上东方棋术的人不远万里到江南学习东方传统文化,只为理解“河洛”与“吴图”中更为深奥之“道”。而要论此道,必然要放下莱茵河畔的啤酒杯,在清秀的长江水岸啜上青绿的茶水,于蜿蜒的天地中感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正是这样,东西方文化才得以互相激发、相容,相互流通、理解。黑白的足球、冒着泡沫的啤酒,还有从荷兰漂洋过海来的郁金香,每年一到5月,几百株色泽鲜艳的花蕾映着阳光,散发出令人眩晕的浓香,诠释着西方“美”的落落大方;而黑白的围棋、一杯澄澈的竹叶青茶和它所散发的茶香,于静中绽放东方特有的淡定从容。
这样的组合,到了这个盛夏的荷兰格罗宁根竹叶青茶业杯欧洲围棋大赛上,又会变成怎样?棋手身处郁金香的芬芳,品尝使用峨眉山万年寺高山茶园所产明前鲜嫩独芽制成的竹叶青,执子手谈。原来论道无需东与西,只要天时、地利、人和,内敛、稳定,有取舍、乃磨砺,都能成就一份有“道”之心,这也正是竹叶青一直恪守12条“论道”法则的原因。无论中西,只要具备至真至美的品性,就能如棋盘边的谦谦君子清醇淡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