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交通建设与管理

时间:2023-10-08 10:26:23

导语:在交通建设与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交通建设与管理

第1篇

    【关键词】交通工程;投资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13.6+6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costly, and investment huge. Strictly control the invest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strengthen the whole process of cost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traffic engineering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investment. Traff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vestmen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related issue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traffic engineering; investment control management

    由于我国各地为了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交通环境,纷纷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地铁、轻轨、高速公路建设。但是由于交通项目建设成本高、投资巨大、工期较长、运营成本高、收益低、融资问题等等,制约了交通的发展。因此.在交通建设中,严格控制投资,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提高政府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用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就显得尤为重要。

    1、公路交通工程投资控制目标的设置与组织管理

    公路工程的投资控制分为四个阶段即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管理阶段,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在施工管理阶段如何完善费用审核的相关机制并降低因管理疏忽造成的费用增加,同时费用审核人员要熟练掌握费用计算规则准确核定工程量。在项目建设实施阶段,以设计概算及设计为指异的工程招投标活动确定的中标合同价格,将是此阶段投资控制的目标。这个阶段投资控制的任务是按设计图施工,使实际支出控制在中标确定的合同价格范围内。在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投资控制的任务就是搞好项目结算和决算,检验项目投资是否控制在国家批准的项目设计概算或修正概算内。综上所述,设计阶段作为实施投资控制的关键阶段,其投资控制目标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必须按其规律依次确立。

    一般说来,公路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分为5个阶段,即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实施阶段、试运营及竣工验收阶段。在项目设计阶段,可研投资估算是编制设计概算的依据,设计概算一般不应超过可研估算。原则上这是项目总投资的最高限额,不得任意突破,如有突破须报原审批部门批准。因此设计概算是编制投资计划、进行投资包干、考核设计经济性、实行项目招标,核定合同价格的最重要依据,也是项目投资控制目标的重点。设计阶段是投资控制的关键阶段。公路交通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目标是随着工程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而分阶段设置的,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目标是其中最重要的阶段目标。

    2、可行性研究及立项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

    在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及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建设方对工程投资的控制重点是积极参与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切实做好可行性研究,高度重视对建设工程项目经济性、科学性、合理性的研究论证。根据市场需要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水平、设计方案等。建设方必须对城市发展规划、市场容量、投资环境,市场前景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等各方面作出深入的调研和正确的评价;尽可能全面地编制投资估算充分考虑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宏观、微观的经济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投资的作用。

    3、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目前,国内交通建设方面的实际情况是: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大量存在,建设方前期规划没做好,在设计及施工阶段提高标准、增加功能、更改方案,造成工程造价人为失控;设计市场缺乏竞争,无法实行公开的设计招标,设计人员只对技术负责而缺乏经济观念,设计方案保守,设计质量粗糙,初设阶段方案考虑不成熟,不到位,致使在施工图阶段设计变更较多,投资失控;设计费按工程造价的比例计取,存在设计单位任意提高设计标准,设计安全系数过高,不能优选经济技术方案,导致概算超标;勘察设计深度、精度不够,如有些交通项目,在施工中才发现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出入较大,不得不临时变更设计方案,采取更高代价的施工方法;业主方与设计单位签订的合同,双力职责权力不明确,缺乏必要的奖惩条例,不能使设计人员担负起优化设计与有效控制造价的责任。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投资的浪费和失控。在设计阶段必须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加强设计单位的管理,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经济观念,使设计人员具有投资控制意识,运用价值工程原理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把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提供高质量、高效益的服务。

    (2)开展设计招标,通过招标进行多种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使设计单位加强设计深度、提高设计水平,使设计方案不仅技术上适用、先进,经济上也可行、节约。

    (3)推行限额设计。按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各专业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重视初步设计的方案选择,严格控制施工图预算,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4)推行标准设计。工程标准设计通常指工程设计中,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通用的标准图。在工程设计中采用标准设计可促进工业化水平、加快工程进度、节约材料、降低建设投资,使施工速度大大加快,保证工程质量,又能降低建筑安装费用。

    (5)提高业主方设计把关的能力。业主人员应加强初步设计审查及施工图审查的能力,加强与各设计单位的联系与沟通,注意各专业之间的接口衔接,减少设计缺陷及安全隐患。业主在设计合同中一定要明确设计变更及修改的限制条款,超过额度要扣罚一定比例的设计费,通过合同严格约束设计单位的行为。

    4、招投标及合同签订阶段的管理

    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应放在规范招投标活动和招标方式的确定上:①必须积极推行“合理最低评标价法”使业主以最合理的价格选到有技术保障能力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合格的投标人,保障项目的圆满完成。其中最关键的是招标文件编制的合理、严密及评标过程的公正与审慎,造价工程师要深入到编制招标文件及评标过程中,防止低于成本价中标,导致“豆腐渣工程”,或“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等现象;②要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量清单计价对透明招投标活动、减少施工合同纠纷、推行竞争和以市场定价、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③在谈判及签订施工合同时要严谨、详尽、明确,增强对合同的法律意识,明确界定工程内容及工程范围,详细制定买卖双方的责权利,尽可能堵住一切漏洞,控制费用变更,减少索赔隐患,避免在今后结算时造成扯皮或发生经济纠纷,加强合同管理及履约检查制度,保证合同的顺利实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5、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目前交通建设工程施工中,存在着设计变更随意、业主提高要求、增加功能,现场签证多等问题,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业主方在施工阶段应加强合同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杜绝投资浪费。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对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审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运用价值工程等方法通过不断地对项目做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努力挖掘节约工程投资的潜力,从而达到节约投资,创造更高效益的目的。

    (2)加强对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及主业代表的管理及素质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忠于职守,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熟悉招标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在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监督的同时,充分重视节约投资的重要性,公正、合理、及时处理索赔费用。

    (3)尽量减少设计变更。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必须认真处理发生的设计变更,对于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业主、监理共同签字认定;另外,业主方可以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

    (4)加强现场工程量签证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与工程经济人员相互配合,严格现场签证管理,签证内容要实事求是,工程量清楚明确,不违反合同约定的范围。

    6、竣工结算阶段的管理

    在工程结算过程中,审计管理人员不仅要提高业务素质还要遵守职业道德,认真审核结算资料,审查工程量的计算、费用的计取是否科学合理,认真做好工程结算工作,对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2篇

关键词:轨道交通 建设期绩效管理体系

在企业活动中,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管理活动的根本目是为使整个组织活动更加富有成效,而最终检验管理成果的是企业的绩效。

轨道交通企业在建设初期要完善管理架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建设目标与经营效益,进而使战略目标逐步落地,建立轨道交通建设期全员绩效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保障。

1.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初期企业特点与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的实践

轨道交通企业建设发展初期,管理架构逐步建立,内部运营机制及业务职能逐步运作磨合。同时,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急需开展立项研究、建设资金筹措、工程管理模式与交通运营研究实践,产业多元化拓展等工作。内部和外部的建设管理需求和建设目标的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以绩效体系对管理成果的检验都提出了建设与完善的要求。

处于轨道交通建设初步发展阶段的F地铁公司,以成为轨道交通“投资、建设、运营、资源开发”四位一体的实体型集团公司为战略目标,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的绩效管理建设实践,为建立轨道交通建设期绩效管理体系的研究提供了实施经验和思考启发。

1.1轨道交通建设企业成立初期,以企业年度计划为指导,各部门制定季度计划落实、定期总结的目标任务绩效管理模式的实践。

企业成立初期,建立企业目标任务绩效管理体系对企业管理的完善起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自2009年成立,F地铁公司就选取以战略目标为指导,以年度工作报告作为绩效管理工具下达到各业务部门,以季度总结同时订立下季度计划的闭环目标任务绩效管理模式,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在此管理理念的指导下, 2010年11月F地铁公司胜利完成当地第一条地铁线首通段在亚运会前建成通车的目标,实现轨道交通建设升级和企业管理升级。

1.2在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轨道交通企业选取以组织绩效引导员工个人绩效,开展360度的员工年度绩效考评的实践。

面对不断扩展与深入的轨道交通建设管理任务,组织绩效目标的落实需要逐步细化到员工与基层,以保障目标实现的全面性与整体性管理。2010年起,F地铁公司引入了360度绩效评价的工具,对员工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个人品德和团体协作精神等方面做出考核评价,重点考核工作业绩。360度的绩效考评方法,通过被考评者本人、同事、上级和下级分别进行评价,对各岗位员工考核期内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业绩成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反馈,体现考评的客观性、优劣区分性以及全员参与度,实现企业对员工优秀行为导向的引领,从最基层的员工开始引导落实公司的经营管理目标。

1.3量化部门绩效考核指标、规范组织绩效管理流程,建立计划考核管理体系的实践,实现管理的“计划、落实、考核”。

在建设目标与实现时间明确的前提下,轨道交通建设企业不仅要对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进行考量,更要对项目建设管理各阶段节点的落实进行考量,以确保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因此,由对组织绩效的量化分解与对实施情况的考核回顾组成的计划考核管理体系,成为了发展建设阶段轨道交通建设企业的选择之一。公司在明确2012年地铁工作任务后,优化管控模式,全面梳理工程业务和管理流程,制定计划与绩效考核结合的办法:围绕公司年度主要管理目标和项目工程总体筹划等编制总体年度工作计划,并以定性、定量、定时等指标具体分解量化到各部门;同时,每季度以公司下达的年度计划、各部门分解季度计划的执行及相关工作记录,各部门职能管理工作的评价等进行规范的部门绩效评分考核。

通过对部门目标计划的管理实践,有效地发挥组织绩效管理对实现企业总体目标的推动作用,F地铁公司在2012年实现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按期开工,城市轨通交通《建设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二、三号线工程设计等前期工作全面铺开等目标,公司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向可持续发展的“四位一体”总体战略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2.建立轨道交通建设期全员绩效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思考

作为国资系统的轨道交通国有企业,我们采用了经济增加值(EVA)、平衡计分卡(BSC)、360度反馈评价、关键绩效指标(KPI)等先进的绩效管理方法,建立了全员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对F地铁公司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的绩效管理实践的总结,启发了对轨道交通建设期全员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2.1建立全员绩效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1.1绩效管理体系的核心作用是通过科学合理地设定企业整体目标、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为企业员工指明方向,促进组织和个人绩效的提升与建设管理目标的实现。

2.1.2通过完善考核机制,促进集团公司战略目标和年度工作任务的分解落实、有效监控和最终完成,促进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的优化,不断提高集团的战略管理水平,增强集团管控力和执行力。

2.1.3实现责任链条的全方位覆盖,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递,激励层层连接,为消除薪酬分配的平均化倾向提供依据。

2.1.4通过良好的绩效文化,充分调动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实现优胜劣汰,培养规范化管理能力,促进管理体系持续发展完善。

2.2构建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实现全员绩效管理的思考。

要实现全员绩效管理,可以从绩效管理层次、绩效体系总体模型、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以及绩效管理通用方法的运用等思考轨道交通企业从总体到具体完善全员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2.2.1对绩效管理层次的思考。绩效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个人绩效指标与组织绩效相结合,而在评估制度上更着重于以组织绩效引导个人绩效,以期实现企业集团整体目标。从绩效管理层次上可分为:对企业的整体绩效管理,对各业务部门的组织绩效管理、对员工个人的岗位绩效管理: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由董事会对其实现企业整体绩效作考核;对业务部门负责人,由高级管理层对其部门绩效指标完成情况作考核;对各岗位人员,由部门负责人及工作流程对具体岗位绩效情况作考核。

2.2.2对绩效管理体系总体构建模型的思考。绩效管理只有与企业战略规划紧密相连,才能通过沟通把战略转化为执行的语言,通过目标的层层分解及关键绩效指标的考核回顾,把战略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绩效管理体系总体构建模型分析如图:

2.2.3对科学设计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思考

第一,聚焦战略,建立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的目标与指标体系,从绩效管理的广度与深度实现全员绩效。F地铁公司引入计划考核管理体系,实现从上级管理部门对企业下达的绩效任务的分解,以公司绩效量化为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使组织绩效具体明晰、可测可控。为进一步实现全员绩效管理,需要将组织的战略层层分解,在企业与员工的关键绩效指标之间建立桥梁与纽带,以确保不同管理层级和各个岗位的工作都是为实现企业总体目标服务。

第二,以SMART原则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一方面,无论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指标,都需要运用SMART原则及科学的方法选取对总体工作目标影响程度大的关键绩效指标。使绩效指标符合明确具体的、可衡量的、可以达到的、现实的、有时间限制的,保证绩效目标对被考核人行为具有引导和限制作用,保证绩效考核的相对公平和公正性。另一方面,指标体系设计要从多维度考虑选取指标:要考虑企业长远与短期发展目标的平衡;财务与非财务的平衡,既要关注财务指标,也要关注运营、管理的关键环节;内部与外部的平衡,既要关注投资人及社会、市场的需求,也要关注企业的运营;结果与驱动的平衡,既要设置结果性的指标,更要关注过程驱动指标。只有做好过程管理,才能保证结果指标的实现。

2.3有效运行全员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议。

2.3.1组织保障。建立全员绩效考核体系,首先要坚持科学合理、透明公正、切实可行的原则,选择适应企业现状的绩效管理工具。而无论选择哪种绩效管理工具,对企业而言都是管理模式的重要改变,需要高层管理团队的参与和推进,轨道交通企业可以成立经营班子领导下的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参与企业战略的更新、调整,对企业资源进行统筹,对跨部门的工程建设工作进行协调。

2.3.2流程保障。组织的绩效管理流程应结合整体战略规划分解、年度经营计划编制等共同组成企业战略管理流程。根据企业的绩效管理实际情况,建立基于企业不同时期轨道交通建设目标的绩效计划、绩效辅导实施、绩效评估反馈以及绩效应用奖励,细化梳理员工岗位价值与工作流程,从企业、部门到员工设计具体员工绩效管理流程,使自上而下分解的工作目标成为不同业务岗位员工的考核依据,并在考核激励机制的驱动下形成从组织到个人绩效实现的完整循环。

2.3.3绩效回顾与沟通保障。全员绩效管理始终要坚持全程沟通及时进行绩效回顾的原则。在最初的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目标、绩效指标的设定上,无论是企业各部门或是基层,都需要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形成对绩效目标的共识;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定期召开会议进行绩效回顾,对不同层级建设目标及个人指标完成进展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及时纠正偏差,并把解决措施落实到下期绩效目标中,以此形成完整的绩效管理闭环过程。

第3篇

1 可行性研究及立项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

在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及决策阶段, 各项技术经济决策, 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影响很大, 建设方对工程投资的控制重点是积极参与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 切实做好可行性研究, 高度重视对建设工程项目经挤性、科学性、合理性的研究论证, 根据市场需要及发展前景, 合理确定建设规模, 建设标准水平、设计方案等。建设方必须对城市发展规划、市场容量、投资环境、市场前景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等各方面作出深入的调研和正确的评价; 尽可能全面地编制投资估算, 充分考虑建 设期间 可能出现 的 各 种 宏观、微观的经济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投资的作用。

2 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目前国内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的实际情况是: 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大量存在, 建设方前期规划没做好,在设计及施工阶段提高标准、增加功能、更改方案, 造成工程造价人为失控; 设计市场缺乏竞争, 无法实行公开的设计招标, 设计人员只对技术负责而缺乏经济观念, 设计方案保守, 设计质量粗糙, 初设阶段方案考虑不成熟,不到位, 致使在施工图阶段设计变更较多, 投资失控; 设计费按工程造价的比例计取, 存在设计单位任意提高设计标准, 设计安全系数过高, 不能优选经济技术方案, 导致概算超标; 勘察设计深度、精度不够, 如有些地铁项目,在施工中才发现地质情况与勘查报告出入较大, 不得不临时变更设计方案, 采取更高代价的施工方法; 业主方与设计单位签订的合同, 双方职责权力不明确, 缺乏必要的奖惩条例, 不能使设计人员担负起优化设计与有效控制造价的责任。由于以上种种原因, 造成了投资的浪费和失控。在设计阶段必须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 加强设计单位的管理, 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经济观念, 使设计人员具有投资控制意识, 运用价值工程原理优化设计方案, 提高设计质量, 把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 提供高质量、高效益的服务。

(2) 开展设计招标, 通过招标进行多种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 使设计单位加强设计深度、提高设计水平,使设计方案不仅技术上适用、先进, 经济上也可行、节约。

(3) 推行限额设计。按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 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各专业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 重视初步设计的方案选择, 严格控制施工图预算, 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4) 推行标准设计。工程标准设计通常指工程设计中, 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通用的标准图。在工程设计中采用标准设计可促进工业化水平、加快工程进度、节约材料、降低建设投资,使施工速度大大加快, 保证工程质量,又能降低建筑安装费用。

(5) 提高业主方设计把关的能力。业主人员应加强初步设计审查及施工图审查的能力, 加强与各设计单位的联系与沟通, 注意各专业之间的接口衔接, 减少设计缺陷及安全隐患。业主在设计合同中一定要明确设计变更及修改的限制条款, 超过额度要扣罚一定比例的设计费, 通过合同严格约束设计单位的行为。

转贴于 3 招投标及合同签订阶段的造价管理

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应放在规范招投标活动和招标方式的确定上, 首先必须积极推行“合理最低评标价法”, 使业主以最合理的价格选到有技术保障能力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合格的投标人, 保障项目的圆满完成。其中最关键的是招标文件编制的合理、严密及评标过程的公正与审慎,造价工程师要深入到编制招标文件及评标过程中, 防止低于成本价中标, 导致 “豆腐渣工程”, 或“低价中标, 高价索赔”等现象; 其次要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 工程量清单计价对透明招投标活动、减少施工合同纠纷、推行竞争和以市场定价、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最后在谈判及签订施工合同时要严谨、详尽、明确, 增强对合同的法律意识, 明确界定工程内容及工程范围, 详细制定买卖双方的责权利, 尽可能堵住一切漏洞, 控制费用变更, 减少索赔隐患, 避免在今后结算时造成扯皮或发生经济纠纷, 加强合同管理及履约检查制度, 保证合同的顺利实施, 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4 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

目前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施工中,存在着设计变更随意、业主提高要求、增加功能, 现场签证多等问题, 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很大。因此, 业主方在施工阶段应加强合同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杜绝投资浪费。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对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审查,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运用价值工程等方法通过不断地对项目做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努力挖掘节约工程投资的潜力, 从而达到节约投资, 创造更高效益的目的。

(2) 加强对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及主业代表的管理及素质教育, 培养他们实事求是, 忠于职守, 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 熟悉招标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 在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监督的同时, 充分重视节约投资的重要性, 公正、合理、及时处理索赔费用。

(3) 尽量减少设计变更。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 提高设计标准, 增加建设内容; 必须认真处理发生的设计变更, 对于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 必须经设计、业主、监理共同签字认定; 另外, 业主方可以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

(4) 加强现场工程量签证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与工程经济人员相互配合, 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签证内容要实事求是, 工程量清楚明确, 不违反合同约定的范围。

5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工程结算过程中, 审计人员不仅要提高业务素质还要遵守职业道德, 认真审核结算资料, 审查工程量的计算、费用的计取是否科学合理, 认真做好工程结算工作, 对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决策到竣工交付都有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 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应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 并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通过加强对每个环节的造价控制和审查来发现项目投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 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地下工程 风险控制

1 引言

中国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从上世纪末开始,处于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设高峰之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天津等城市都陆续展开了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然而在建设过程中,各地时有工程事故发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何控制工程建设的风险,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工程经验和物理力学规律可知,工程风险在发展成为工程事故之前,往往存在着某些特定征兆和现象,如监测数据的异常反应、地表突然沉降等特殊现象,有经验的工程师能够根据这些状况的产生,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往往能避免工程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建设企业通常用于控制工程风险的办法,是派遣大量的有经验的工程师常驻现场,监督工程的进展,保障工程安全、有序的建设。然而,由于工程师的水平不一,对同样的数据可能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而数据评判不正确,可能延误工程抢险的时机,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控制工程风险需要建立一个科学评判工程数据的体系,统一分析、评判工程的风险程度。

在今后的几年中,上海年均要完成约40km的轨道交通建设。随着建设的大面积铺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有工点多、摊子大、时间长的特点。建设过程中对重要建筑物和已建成轨道交通的环境影响,造成施工节点多、施工的工序和难度不断增加,由此发生工程危险和工程事故的概率不断上升。如果还是仅依靠有经验的工程师控制工程风险,在人员的数量和水平上将远远不够。实现分散工程的工程风险统一管理与控制,运用网络化的远程监控手段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但这在世界轨道交通建设史上并无先例可循。从1999年起,在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建设中,由于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就此展开研究,逐步探索和完善了一整套工程远程监控管理体系。通过收集、传送现场的工程数据到远程的服务器,设置一个专门分析、处理工程数据的职能部门———监控中心,对工程风险进行集约的管理和及时的反馈,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工程事故的发生。目前,该管理体系已推广到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6号线等工程,并得到成功应用,发现工程隐患阻止工程事故发生多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 实现远程监控管理的基本要求

工程风险的远程监控管理问题,在技术角度上就是如何实现工程现场数据的远程交互的课题。它可以分解为数据的采集、数据的交换、数据的处理和数据的反馈6个层面,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要求如下:

(1)标准化信息采集

工程的数据,尤其是监测数据,必须按照固定格式提供或输入,尽量避免以报表文件等用户自由度较大的格式的数据文件,防止由此产生的巨大的数据转换工作量。推荐系统以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的平台。

(2)可靠的信息传送功能

对于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交换的过程,要求所用的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必须稳定可靠,防止由于突然断线等情况而出现系统异常。

(3)实用的信息处理

对于系统获取的数据,不能仅满足于直接将数据到相关的人员,需要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初步判断、提取数据的可信度、数据代表的工程风险程度。某些和工程风险无关,或者依赖于人工反复干预的预测预报技术尽量不要使用。

(4)安全的用户认证和分级的用户授权

不同类别、不同级别、不同工程的用户与系统交互的内容和范围应该受到严格控制,未经许可的用户应无法获取数据。

(5)及时的信息反馈

除依靠人工电话通知等手段外,可以考虑利用BP机、短信等信息终端信息,使用户能在第一时间内,自动获得需要的信息。还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数据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

(6)严密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

工程风险的远程监控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本职工作完成的好坏以及各环节之间配合的好坏,决定了整个管理体系效能。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管理体系将有失效的危险。所以,必须有严密的管理制度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有力保障。

3远程监控管理的系统组成

3.1远程监控管理模式

如图1所示,工程所辖工地的所有工程数据、信息,均使用专用的软件将工程的信息传送到中央数据库,由管理者和监控中心通过网络直接调用;监控中心负责数据的分析处理,每天将数据分析处理的结论以报表文件的形式发送给相关的职能部门和管理者;管理者参照报表和获得的工程信息做出工程决策,指导现场的施工。在这一架构中,现场传送的数据是否及时、真实,以及监控中心是否有可靠的手段分析处理数据,构成了整个远程监控管理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分级授权管理、数据流向和数据安全方面的设计,确保了数据的收集、传送、存放、调用等各个环节,均有可靠的安全保障。

3.2 工程数据的远程监控管理

工程数据的远程监控管理包括车站和区间隧道两个方面。根据输入工程信息单位的不同,工程数据的远程监控管理可分为:甲方管理、施工总包、监理单位、监测单位4个不同版本,不同版本的输入和查阅信息的权限各自不同。

由于有专门的授权软件,并且通过专用的软件输入、传输、查阅数据,工程数据可分级调用,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保证。另外,由于使用Internet传送数据,避免了建设专用网络的巨大投资,也方便管理者随时随地获得工程的信息。

3.3工程视频的远程监控管理

现场上传的数据一般存在一定时间的滞后,在需要察看到工程实时进展的状况时,采用远程的视频监看是一个有效的手段。由视频的查看,可以直观地获得工程现场的影像,对于不合规范的操作和现象,均能通过照片、录像存档,作为依据,责成现场单位限期整改。

4 控制工程风险的职能部门———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是负责控制工程风险控制的具体职能部门,由建设企业项目公司总工程师负责,并设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完成日常工作。监控中心根据获得的工程数据,研判工程所处的状态,发现其中存在的工程隐患和工程危险,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告知相关部门;并且它负责远程监控的日常管理,保障整个管理体系能够正常、有序的运转。

所以,监控中心应该具有以下功能:

(1)根据工程数据分析工程风险的能力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工程风险判断的经验,由工程数据分析判断其中存在的工程风险,并做出短期的预警,在技术上已经解决。

(2)快速获取工程相关数据的能力

由于工程数据的远程监控管理应用了数据库技术,所有资料均以通用格式保存在服务器上,为实现工程状态的自动判断提供了方便。

(3)发现工程隐患后,及时告知相关责任人员的能力

当发现工程隐患后,是否能及时处理取决于相关信息能否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相关责任人员。对于监控中心,不能仅满足于提交报告告知工程的风险。电话联系或者手机短信等多种手段,甚至自动化的信息发送均可应用。

(4)工程资料存档,并提供相关人员方便的查阅相关资料的功能

远程监控管理所获得的工程数据是海量的数据,其中有可能夹杂错误数据,若要重复利用,则在资料存档阶段应作进一步的处理,如剔除错误数据、转成Excel报表等等。经处理后的数据,将方便工程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

监控中心是对整个远程监控管理起决定性作用的部门,它的作用发挥的好坏,决定了整个管理体系是否能正常运转。同时,由于是集约化的工程风险管理,监控中心的设立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保证了所有工程在统一标准下控制工程风险,避免工程师水平不一而导致的误判、遗漏情况的发生。

5工程实例

某车站围护结构为 850SMW工法桩,桩长21m;设有3道φ609钢管支撑,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在开挖过程中,该基坑测斜数据出现明显的踢脚现象,至2005-03-07,处于同一横断面的CX31和CX32孔墙脚出现明显位移,呈加速破坏情况。最大变形和最大变形速率分别达到85.73mm、28.27mm/d和70.14mm、30.79mm/d,见图2、图3、图4所示。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和数据挖掘的成果判断,基坑处于十分危险的状况。再由当天的测斜数据,反算型钢弯矩得到CX31和CX32的型钢抗弯安全储备只有14.3%和13.3%,接近设计弯矩,与数据评判的最危险点相符,验证了该处存在工程危险。

正因为采取了远程监控管理,工程现场及时传送数据,监控中心科学地处理数据,能及时发现异常,通过管理体系告知相关的职能部门,启动预警机制,马上停工处理工程危险,成功有效地阻止了工程事故的发生。之后工程顺利进展,该点的变形趋向稳定。

6 结语

实践证明,使用远程监控管理是目前对工程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它是解决目前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的风险控制问题、高效发挥稀缺的专家资源的必然途径。

工程风险的远程监控管理还需要不断完善,从而更好地控制工程风险。需要逐步实现自动化分析、处理海量数据,实现工程风险的自动判别。同时,需要扩大工程风险管理的范围,将设计单位纳入工程风险的管理体系,参与工程风险的管理;并充分发挥现场监理单位及相关协作单位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在各方面保障工程安全、高效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刘建航、侯学渊.基坑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第5篇

关键词:互通式立交;设计方案;交通组织

引言

互通立交是我国各个干线公路之间相交的重要方式,是公路之间交通转换的重要的连接点。在高速公路日常的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其具备全封闭、全立交的特点,这就使得互通立交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所提供的服务质量的水平,互通立交设计的优劣好坏因此显得极为重要。在互通立交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其主线和干线之间的联系进行整体的把握,综合考虑地形等环境因素,为提供高层次高质量的交通服务、保障交通安全运行做铺垫。

一、互通立交标准与规模

互通立交范围是由各条匝道所围的平面面积组成,一般情况下,匝道平面技术指标越高,匝道的建设里程就越长,占地数量往住会成倍增长。如环形匝道设计速度采用50 km/ h(最小半径采用极限值80 m),其占地数量将比40 km/ h(最小半径采用一般值60 m)的匝道增加约1 倍,而绕行距离增加约30%。以提高匝道计算速度而设想缩短车辆在2 条公路之间的转换时间往往被增加的匝道长度所消耗,不良的后果是无谓增加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更严重的是导致占地数量的成倍增长。因此,从实际应用出发,不应片面追求高的匝道行车速度。

互通立交尤其是靠近城市的互通式立交,一般是高速公路的标志性工程,部分设计人员尤其是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往往以互通立交占地的大小来评价互通立交规模,认为占地大才能反映互通立交规模。如部分设计方案中全苜蓿叶互通立交的环形匝道半径采用120~230 m;设置收费站的互通立交采用最小半径为250 m 的半定向Y 形方案;某互通立交以占地8×105 m2 居亚洲第一。这些交叉工程除增加占地、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外,并没有缩短车辆在2条公路之间的转换时间,从使用功能角度考虑并没有实际意义。

结点位置重要且转换交通量大,确需设置大型互通立交的交叉点,应通过增加互通立交交叉层次来满足使用功能,并体现互通立交规模。

二、互通立交选型

互通式立交的型式很多,常采用的有菱型、喇叭型、定向型和半定向型、苜蓿叶型、部分苜蓿叶型、环型等基本型式。所有互通式立交均是由一种或多种基本型式的匝道单元构成的组合体。

(一)菱型

菱型互通立交是城市区域最简单、最常见的一种基本立交型式,以其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施工费用较其他立交型式经济而得到广泛应用。菱型立交优点很多,但它并不是通用的立交型式。如果需要在立交出口处收费,则收费管理所分散在四处,一般不宜选用菱型立交。

(二)单喇叭型

单喇叭型互通式立交属于T 形交叉的一种,一般适用于主线和被交公路的交通量相差较大、并且互通的转向交通量不大的情况。

(三)定向(半定向)型

定向(半定向)型互通立交适用于主线和被交公路等级相差不大,左转交通量较大的情况。其特点是不仅能确保全部左转流向的交通不受干扰,而且各向车辆的行驶路线短捷,可避免苜蓿叶式绕回头弯行的缺点,从而充分发挥车辆的高速性能。该类立交占地面积少,经济效益好,通行能力高,具有较高的服务水平和良好的运营条件。但是这种立交也存在一定不足,如相互跨越的定向匝道使立交层次增多,建筑结构加高,桥梁面积增加,并使桥梁结构具有“弯、坡、斜”的特点,施工难度加大,造价相对较高。

(四)苜蓿叶型与部分苜蓿叶型

苜蓿叶型与部分苜蓿叶型的优点是构造层次少,工程造价低,造型美观,行驶识别性好,特别适合于主线交通量很大、左转弯交通量相对较小的情况。但这类立交的缺点也不容忽视:首先,相交高速公路中的一条需要左转的驶出车辆与另一条公路上左转驶入车辆发生交织冲突的情况不可避免,这样会对交织车道上的行驶速度、交通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第二,由于布设左转弯环形匝道,使立交占地面积大,左转弯车辆绕行距离长,且转弯时车速受到制约,运行经济性受到影响。第三,苜蓿叶型互通的造价虽然较低,但因其有2 个子交和2 个收费站,经营管理费用较高。

三、互通立交施工技术探究

(一)现浇架搭设

保证基底坚实稳固后,上面满铺枕木,搭设碗扣支架,边跨采用层距6 0 c m,排距90cm,中央分隔带采用层距60cm,排距30cm。因中跨跨既有线施工,为保证净高5 米,采用I 4 5 b 工字钢横向连接,满堂支架上纵向铺12cm × 15cm 的方木,间距0.9m,横向铺2cm× 15cm 的方木,间距0.4m,支模时中跨中间预留2cm 的预拱度,边跨中间预留1.5cm的预拱度,其它部分按抛物线留取,确保连续梁的线型符合设计要求。

(二)混凝土铺装层施工

施工流程:已完桥面标高实测—— 安装钢筋网片——测灰饼做分仓缝——浇混凝土(滚筒压平)——收头养护。重点工序是测标高做分仓缝和浇混凝土(滚筒压平),控制重点是标高和平整度。

1、安装网片。采用冷拔带肋焊接钢筋网片,优点是提高了钢筋的抗拉强度,减少了塑性变形,有利于铺装层裂缝的控制。

2、测灰饼。为精确控制桥面标高和平整度,根据设计标高规定顺桥向每3 m,横桥向每间隔4 m 测标高做控制灰饼,控制误差5 m m。

3、做分仓缝。将宽桥面按一定比例进行分仓,每仓宽控制约4m,顺桥向在已做灰饼间拉统长模线,用2cm 直径自来水管做分仓缝。管面为设计控制标高,在桥面结构层上用冲击钻打孔,插入短钢筋点焊支撑牢自来水管。注意支撑短钢筋端头略低于管面,便于滚筒来回碾压时通过。

4、浇捣混凝土。每仓间隔施工,第一次浇l、3、5……仓。混凝土终凝后及时拆除自来水管分仓缝,接着第二次浇2、4、6……仓。完成整个桥面泥凝土铺装层。滚筒压平。每仓摊料后,用长刮尺初平至分仓缝,然后用定制的长滚筒两端沿着分仓缝自来水管作为导向基准,压平混凝土,用木抹二次收头。

(三)伸缩缝施工

1、准备工作。

沥青混凝土摊铺前,伸缩缝部位结构混凝土清理修正,结构混凝土缝内嵌发泡塑料,70cm 宽预留槽内满铺塑料布,用l:6 水泥砂浆填至混凝土铺装层相同标高,从而确保了沥青混凝土摊铺时在伸缩缝范围也能连续进行,并保证了伸缩缝范围和整个桥面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的整体平整度,消除起跳现象。

2、伸缩装置的安装。

开缝后将型钢与结构混凝土预留缝对齐,桥面拉统长模线对准基线,型钢直线度< 5mm / 10m,在型钢底部用锚筋按路面基准支撑好,电焊就位。每隔lm 用直尺纵横两个方向调平整度,纵向调型钢和两侧沥青混凝土面层间平整度关系,横向调型钢本身的平整度),采用压、提、撬等方法确保平整度≤ 1mm,分段型钢对接口倒角,加底托板或导向加强板以保证接头牢固,对平面焊疤用手提砂轮机磨子,并涂锌漆防锈。

结语

互通立交设计与设计方案的择优选择,一方面对于高速公路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另一方面对于有效保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间接的作用,只有设身处地、立足实际才能够合理的、科学的对互通立交加以设计,最大程度的保障我国交通的运行通畅,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城市的美观程度。笔者衷心希望,以上关于互通立交设计方案探究,能够被相关负责人合理的吸收和采纳,进而更好的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诗富.关于互通立交设计的几点见解[J].广东公路交通,2001,03:45-47.

第6篇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监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原则性

监理工程师的决定时常涉及业主和承包商双方的利益,因此,工作中不时会遇到来自各方的干扰,这就要求工程师不仅要坚持原则,同时又要讲究工作方法,即有些同行所说的原则性和艺术性。工程师在建设监理实践中,应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

(1)严格性。一是对本部门的内部要严格管理,另一方面是对承包商的严格管理,督促承包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项目部内部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制。

(2)公正性。

(3)廉洁性。

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监理的作用与特点

2.1 机电设备监理的作用

设备监理以过程监督控制为特点,其监控的对象大多是涉及国计民生、投资大、影响面广、对国家和地方及企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重要工程设备项目。设备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的委托,在实施一系列的监理活动中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专业管理方式及精细化的现场服务来控制隐性质量成本。设备监理的质量控制能从源头上抓好工程设备质量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2.2 机电设备监理的特点

1)类型多而复杂

机电设备按其用途分类有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电子设备等,因其用途的不同其类型也各异,因此类型多而复杂就成为设备质量的特点之一。同时随着规模效益不断扩大,新技术、新材料的采用和标准的更新,机电设备大型化、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趋势发展迅猛,设备制造技术也愈来愈复杂、精细,这就使设备监理面对技术新课题,再学习的压力很大。

2)质量影响因素多

机电设备的质量影响因素多,以设备制造阶段为例。影响因素就主要有人员、机器设备、材料、制造工艺、试验方法和环境等,足以说明影响因素之多,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其质量的波动性大,控制设备质量的波动性是监理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3)质量问题相对隐蔽

大型而复杂的机电设备往往包含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零部件。有些零部件的过程质量以及由这些零部件构成的设备质量不易和不能经济地测量出来,而是在设备使用后才能暴露出来。有些要进行破坏性试验才能暴露出来,如有些加工缺陷、疲劳寿命等.这些质量问题的隐蔽性只有强化对过程的质量控制来解决。

3 工程实例监理

3.1 项目概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公园前控制中心改造机电设备安装及装修工程,二、八号线拆解时,需要对既有公园前控制中心五至八层各系统(包括土建装修、门禁、AFC、BAS、FAS、SCADA、低压配电、通风空调系统、中央控制室、信息中心)等进行改造。现下文主要对此项目设备安装改造过程中的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以及监理检查控制的方法及措施进行阐述。

3.2 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

施工监理工作按照四控(质量、进度、投资、安全文明施工)、二管(合同、信息)、一协调来展开工作的,其中以质量控制为核心。

3.2.1 质量控制

坚持以预防为主,重在事先、加强事中(过程),做好事后的全过程控制。

(1)超前监理(事先)是确保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力求达到均衡施工,保持高效率、按计划施工的重要条件。

A认真审定施工组织设计

承包商是质量的直接控制者,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好,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施工组织应包括完善的质保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控流程和先进的施工工艺;科学地计划的计划网络图;高效的施工工具;高素质的各类管理和操作人员,以达到工作质量保证程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B核验主体结构预留孔洞、沟槽、预埋件、设备基础的位置、规格、数量、遗漏或超过偏差的及时写出报告(督促承包商)通过业主由结构承包商整改。

C会审综合管线及各专业的接口,将各专业管线交叉矛盾、接口的差错处消除在施工前。对管线密集地段,督促承包商进行综合放线,确认无交叉干扰后,再行施工。

D要求并督促承包商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先报送施工工艺和确保质量的措施,经监理(有的经业主)审核同意,并由施工技术负责人向施工人员详细交底后,开始时施工,务求施工管理和操作人员均能严格按图、按工序有序施工。

(2)过程质量控制:

根据合同、规范、质保制度、督促承包商落实自检、班组、专业三级检查制度。

全天候跟踪检查施工质量,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和质量隐患,口头或下达监理工程师通知,甚至通过总监下达停工令,要求承包商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

对隐蔽工程的隐蔽过程,下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难以检查的部位进行旁站监理。及时签验合格的隐蔽工程报验表,对验收不合格的,严禁下道工序的施工。

下列隐蔽工程:

a.暗敷在墙内地板内柱内的管线检查。

b.吊顶前,设于顶层内线槽、线管以及缆、线的安装检查。

c.电气设备基础预埋件位置、规格、数量检查。

(3)验评、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根据本专业的有关《验规》、《质标》;设计、合同文件;业主的有关规定,组织和主持好预验、初验,提出质评和整改意见,整理好纪要,并督促承包商及时整改。

审核竣工图及其它竣工资料。

整理好归档监理资料。

3.2.2 投资控制

(1)协助总监审核工程款支付申请表,并报总监审定。

(2)审核遵循以下原则:质量验收合格、施工合同内的工程量,并进行现场核对计量。

3.2.3 进度控制

按周检查进度计划实施情况,记录实际进度及相关情况,并在进度计划形象图上显示。当实际进度滞后于计划进度时,利用监理例会或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指令承包商采取调整措施。若实际进度严重滞后于计划进度,则及时报告总监,由业主与总监商定采取进一步措施。

3.3.1 监理检查控制的方法及措施

3.3.1.1 熟悉图纸、合同文件、《验收规范》、《质量标准》,对每个工作面的施工内容了如指掌,按照批准的监理实施细则积极主动地展开工作。

3.3.1.2 做好监理日志;重大问题及时向总监请示、报告;及时收集、整理本专业的监理资料;参加例会;参与编写监理月报。

3.3.1.3 样板工程项目

各类电线、电缆、配电箱(柜)、线槽、系统设备等材料要求厂家先送样板,经业主、承包商、监理检查同意后,再签订供货合同,批量进场,按照样板验收。

3.3.1.4 下列部位及工序实行旁站监理:

(1)柜、盘的平整度、水平度、垂直度测量;各种距离的尺寸测量。

(2)螺栓紧固程度做拧动试验。

(3)需做动作试验的电气装置,如各类电源自动切换或通断装置的调整试验。

(4)供电线路的绝缘电阻的测试。

(5)接地(PE)导通状态测量。

(6)开关插座的接线正确性检查。

(7)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和时间数据值测定。

(8)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测定。

(9)空载试运行和负荷试运行检查等。

第7篇

学校会计在各会计核算中心集中办公,他们中的大多数由学校老师转岗担任,业务能力普遍不高,在检查中经常发现存在现会计核算不规范如会计科目应用错误、不属于工程项目的费用在基建账中列支、财务决算时应计提的待摊投资不懂计提造成财务决算漏项、部分学校完工项目固定资产长期挂账,不转入学校资产等现象。

二、农村学校校舍闲置严重

导致学校教室闲置的原因主要有两点:①择校。我县的中小学等校舍经过县、乡两级政府的共同努力,硬件设施已较为完善,由于师资力量不均衡,导致各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与城区学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造成大量农村学生向城区学校择校,致使部分农村学校招生严重不足,按招生计划建造的教室利用率不高,个别学校有一半教室空置;②撤并。2001年全县共有完小和教育点61个,学生9943人,到2012年底全县只剩完小4所,学生732人。由于各农村完小大量撤并,这些学生全部集中到各中心小学后,造成部分中心小学的校舍紧张,又要新建教学楼或迁建学校,而原设施完善的校舍有的改建为敬老院、幼儿园,有的被所在村或乡镇政府出租办厂、有的甚至成了村里养牛、羊的场所,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三、组建教育投资公司,基建项目统一代建

针对教育系统工程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认为比较有效的办法除了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外,主要是改变目前工程管理模式,基建项目由学校为主负责建设改变为局计财科根据资金预算排项目计划,基建科负责监管,工程项目由教育投资公司统一代建,建成后移交学校,俗称“交钥匙工程”。目前象山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主要工作是负责学校基建项目的融资。实行代建工作后可在公司内设置前期科、基建科、财务科、办公室等职能科室,人员配备上非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从各学校抽调,工程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可以向社会招聘,所有项目会计核算均由公司财务科统一核算。

(一)确定实施项目

每年年中教育局计财科向学校征求下一年项目计划意见,对各学校上报的项目进行汇总后报局领导讨论,根据年度资金预算确定建设项目计划报县发改局。在县发改局正式下达项目计划后,投资公司开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二)项目前期

学校建设用地由学校所在地乡镇(街道)负责征用,资金由投资公司承担。投资公司专人负责项目立项、规划报批、设计、工程招投标、合同备案等前期工作。在项目设计方案确定时,充分征求学校意见、满足各类学校的教学功能要求,如幼儿园的教学用房和、、生活用房等配套设施及装修要求与小学不同、中小学实验室、计算机房的与高中有不同要求,按《象山县工程项目施工招投标暂行办法》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三)施工阶段管理

投资公司工程技术人员配合监理公司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图施工,严把质量关,对监理单位进行考核,项目变更严格按《象山县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办法》执行,尽可能减少项目变更。

(四)资产移交

在工程完工后,投资公司及时组织进行项目交工验收,在验收合格后,将项目移交给学校,学校收到移交清单后即可投入使用。投资公司及时进行工程财务竣工决算,保修期满后及时进行竣工验收,将所有的工程档案资料移交学校同时资产划拨给学校并及时入账。

(五)校舍维修统一打包立项,招标实行预选承包商制度

每年需维修的校舍面积大,为了不影响教学,在暑假前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在项目计划下达后,对维修项目打包立项,施工单位从预选承包商目录库中公开招标确定,校舍维修必须在学校一放假就开工,争取在9月开学前完工。

(六)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择校

教育局应出台种类政策措施减少学生择校,同时大幅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减少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的差距,使已建成的学校校舍得到充分利用。

四、代建制的利处

(一)减少学校校长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精力

由于工程建设时间长、资金量大、手续复杂,工作繁琐。而大多数校长又不熟悉工程建设程序,有时还有因乡镇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要影响工程进度。因此一个项目的实施校长需投入大量精力,势必会影响学校正常管理。转由投资公司代建,实施“交钥匙工程”后,校长则可集中精力办学,不用担心工程进度、质量、资金等问题。

(二)节约时间、节约资金,提高工程质量

由于投资公司有专人负责工程的前期工作,相对学校校长、总务主任熟悉基本建设程序,因而可同时办理多个项目的报批手续,与发改、规划、国土等审批部门接触较多人员熟悉,从而可大大节约项目的前期时间,不会因前期时间过长影响工程施工时间。同时在设计阶段已充分征求了学校的意见,使用功能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随意变更材料、提高装修档次、扩大建设规模的情况基本能得到控制,从而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投资公司拥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质量上能得到有效保证。

(三)校长权力得到制约

第8篇

关键字:管理视觉;管理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类;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239-03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的主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成为企业变革的催化剂和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武器和资源,社会上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因此,1998年教育部就把《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这门课程作为各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成为培养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的主干课程。然而,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发现,由于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架构的问题,导致该课程在培养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中的实际作用与课程的地位不相符,因此,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对完善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很大一部分理论体系尚处于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技术系统,也是社会系统,它涉及的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同时它还包括数学、管理学、系统论、信息科学等相关理论知识。①教材。目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大多选用国内教材,如高等教育出版社,黄梯云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薛华成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这些都是优秀的教材,并且采用率比较高。②理论教学内容。在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教学中,内容大多分为四部分:一是基础和原理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以及其的结构等相关内容;二是基础技术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的相关技术,包括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内容;三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部分,这部分是这门课程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今后进行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四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③实验教学内容。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是围绕一个小型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设计以及系统实施进行的。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计算机知识及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性的设计。通过此次设计,让学生充分学习领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2.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发现,管理信息系统一门是很难教和很难学的课程。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方面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的内容太过广泛,导致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很迷茫,难以接受相关的学习内容。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严重挫伤学习积极性。一直以来此门课程的教学并没有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二、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纵观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在整个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讲授了太多的计算机相关的知识,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先修课程仅仅学习了计算机基础和VF两门计算机课程,缺乏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涉及的大量的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对信息系统实际应用部门的业务流程了解较少,教学内容涉及的系统的开发方法所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管理工作的特点与要求,以学习系统开发和管理为重点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体系脱离了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2.实验环节效果不好。实验过程中达到的效果与教师的意愿有很大的差距。其中的原因主要还是学生先修的计算机知识不够充分,很多学生不具备程序设计的能力,另外有的团队成员什么也不干,坐享其成,个别成员承担全部工作,因此造成实验环节效果不好,没有达到实验预期的目标。

三、基于管理视角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的教学目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学习:技术视角和管理视角。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来说,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相对薄弱,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上应该更多的从管理视度去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将来从事工商管理工作的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让学生对各种应用系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让学生从信息技术、管理、组织和开发运行等多个角度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了解、掌握如何使信息系统与企业战略、业务流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提升企业的业绩服务,从而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2.课程的教学体系。多年的教学经历,笔者认为: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我们不应把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作为一个重点去讲授。因此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应该从管理视觉去构建:①基础篇,主要讲解信息系统的概念、性质、作用。通过此部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系统在当今如何改变企业,信息系统对运营和管理企业的重要性;让学生评价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分析信息系统如何为获得竞争优势而支持企业战略;让学生了解由信息系统所产生的道德、社会和政治问题以及信息系统技术和互联网给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挑战。②技术篇,介绍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及其趋势。通过此部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发展的各个阶段,了解计算机软硬件平台发展的趋势;让学生了解提高企业业绩和帮助企业决策的数据库工具和科技有哪些;让学生了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相关内容和主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基本防御措施,了解计算机的主要安全威胁以及主要安全措施。③应用篇,介绍信息系统的各种应用系统。让学生能够了解企业信息系统如何帮助企业运营卓越以及企业应用系统带来的挑战。④建设篇,介绍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让学生了解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方法,了解规划阶段、需求采集和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维护阶段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能够了解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项目管理的至关重要性。

3.课程的实验内容。实验可以分两个环节:一是利用Project软件,确定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任务,并建立项目计划。二是利用Visio软件画出所选项目的业务流程图以及数据流程图。最后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实验报告。

4.课程的考试环节。笔者认为该课程应该进行考试改革,取消以往的试卷考试,学生的成绩由平时的作业和最后的大型作业两部分取得,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平时所学的知识进行的积累和消化,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对知识的整合和运用的能力。

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环境的变化,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会提出新的要求,同时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因此,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任重道远,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转变教学思路,完善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能够满足当今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9,(4):43-45.

[2]郑峰.试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J].滁州学院学报,2011,(1):110-112.

[3]肯尼斯C劳顿.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M],2011.

[4]侯赛因.比德格里.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M],2010.

[5]叶赛.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4):127-129.

[6]孔德汉.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1,(1):65-67.

第9篇

关键词: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加强继续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继续教育管理队伍在稳定办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维护办学信誉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管理队伍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行政工作的水平和效率,进而影响到教学任务能否正常进行,最终决定着继续教育管理水平、质量和办学的社会声誉。因此,加强继续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作风硬朗、素质优良的继续教育管理队伍是当务之急。

二、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队伍的现状和问题

(一)继续教育管理队伍的地位较低,处在“边缘”地带

高校中的继续教育学院往往成为安置无法胜任全日制教学或管理岗位人员的地方,成为学校的边缘地带。其管理工作也就渐渐成为高校中被遗忘的角落,各种职称晋级和年终评奖、评优没有名额,晋升、加薪无人想起。导致继续教育管理人员情绪低落,工作积极性不强,进而影响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

(二)继续教育管理队伍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

当前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队伍中教育管理或教育相关专业科班出身的人员较少。他们一般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高校教育理论,没有经过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专业训练,必然导致高校继续教育管理队伍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依靠以往积累的工作经验来进行,缺乏专业的、有针对性的科学管理。

(三)高校缺乏对继续教育管理队伍必要的培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制度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内部的继续教育机构没有建立起针对性强的岗前培训制度和岗位学习制度。继续教育管理人员上岗前大多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上岗后为了应付日常琐碎的管理工作,没时间和精力来系统地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知识,致使“本该作为实现终身教育重要途径的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机构本身却没有建立起终身教育体制”,进而使其管理队伍不能及时更新自身知识和观念,不能熟练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科学管理。

(四)继续教育管理队伍缺乏参与科研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学术氛围不浓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队伍整体科研素质不高、很多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没有制定科研管理制度、缺乏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使得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人员只知道埋头具体事务,忽视科学研究和理论学习,没有及时对实践经验、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升华。有些单位虽然有学术、科研上的要求,但许多管理人员因自身职称和素质所限,不能独立申请并完成相关课题。

(五)继续教育管理队伍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不合理

目前,从事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中老中青比例失调, 中老年居多, 而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精力旺盛、工作积极性高的年轻人少;另外,由于继续教育管理人员组成成分比较复杂, 工人还占一定比例,再加上相关法律并未对继续教育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做出严格的要求,结果造成其成员学历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影响晋升职称的机会,致使其管理人员的学历和职称偏低的现象较为严重,职业道德、组织能力、管理水平不高的现象存在也就不足为奇。

(六)高校内部继续教育机构缺乏行之有效的岗位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度

在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机构中,由于考核制度不健全,工作岗位责任不明确,经常出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现象。那些因为某种因素混入到继续教育管理队伍中的素质低下、缺乏职业道德的人好逸恶劳,只讲回报,不讲付出,对待工作敷衍了事;只讲个人,不讲团结,对待同事互相排挤;平时吃吃喝喝,只会口头汇报,不干实际工作,大大挫伤了默默奉献者的积极性,影响极其不好,久而久之,不利于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优化继续教育管理队伍的对策和途径

(一)加强法制和制度建设,确保高校继续教育管理队伍的地位

国家应加强继续教育立法建设,通过立法明确继续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给予继续教育管理者相应的法律地位。普通高校也要加强制度建设,对继续教育管理者的各项待遇及奖惩措施等做出明确规定,对继续教育管理者的各项素质做出明确要求,逐步改善继续教育“边缘化”地位,改变高校继续教育管理队伍地位低的现象。进而形成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继续教育管理队伍。

(二)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使继续教育管理专业化

推行高校继续教育管理队伍资格证书制度是加强管理者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只有像实行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一样,开发、实施继续教育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严把入口关,实行持证上岗,其管理队伍才能逐步走向专业化。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政策法规,明确专业课程、资格有效期和具体的社会考试制度。对相应资格做出规定,不仅要限定基本的学历标准,还要全方位地进行师德、师能、师资的考核,杜绝低层次、低学历的人混进高校继续教育管理队伍,从根本上提高管理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继续教育的社会效能。

(三) 制定有效的继续教育培训和学习制度

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扶植引导各类培训机构对高校继续教育管理队伍进行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

二是各高校可以开设继续教育或成人教育管理专业,以培养从事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条件成熟的可以申报相关硕士、博士学位点,为培养更高层次的继续教育管理人员做准备。

三是继续教育管理人员要加强自学,不仅要熟悉掌握国家有关继续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还要及时了解国内外继续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补充、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竞争能力。

(四)依托学术研究机构开展继续教育科究工作

目前,国家有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各省也有继续工程教育协会、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会等各级各类继续教育研究组织,为继续教育的整体性研究提供了平台,普通高校要借助这些专业学术团体定期开展科研立项、学术研讨、论文征集、发行学术期刊等,来开展继续教育研究工作。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既会管理又能研究的复合型管理者,要使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者意识到科研工作是关系教育质量和声誉的大事,科研对基础理论薄弱的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而言,意义更为深远。有继续教育办学单位的普通高校要组织管理人员参与理论研究,提高管理人员的科研素质,以正确的继续教育理论指导办学实践;加大科研投入,明确任务,确定科研课题,提供经费、资料、时间等,重点扶持继续教育领域学术带头人,倡导严谨治学,鼓励多出成果;加大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并与晋级、加薪挂钩,努力营造人人参与学术研究的科研氛围。

(五) 普通高等学校要考虑继续教育管理人员的出路,不断优化队伍结构

一是在实际工作中,将现有管理岗位经验丰富、发展空间大、适合更高级别行政岗位的优秀管理人员提拔到学校更适合的位置。

二是要结合现有管理人员的情况及岗位特点,考虑引进专业强、学历高的人员,以便优化继续教育管理队伍的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在继续教育管理队伍中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运作机制。

(六)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部门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一要对各类管理人员进行岗位责任管理,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要遵循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全面有效、可行实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工作的时间、强度和完成质量进行考核,发挥绩效考核的正面作用。

总之,普通高校内部继续教育机构及管理人员本身要遵循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建设,锻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精干高效的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霍良.浅谈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J].专题研究,2009,(4).

[2]李淑丽.论高校成人教育管理者专业化[J].继续教育,2008,(7).

[3]王建凯.我国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