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

时间:2023-10-08 15:44:00

导语:在工程项目管理导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

第1篇

关键词:绿色施工;管理;质量

Abstract : green construction refers to the construction, to guarantee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safety and so on, through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 maximize 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and reduce the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sections one green " ( energy saving, section, water saving, material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is very important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larg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hould be to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of green construction as the representative, assume social responsibili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issued the " green construction guidelines in 2007 ". The successful practice of " Green Olympics " concept for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projects that the " green construction " enormous environmental value and market value.

Keywords: green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Q63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近年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实施良好的质量管理而导致了许多劣质工程,造成工程返修、加固、补强等,进一步加大了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和消耗,这是一种不可小觑

的资源浪费。因此,实施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应重视施工阶段的绿色质量管理。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全面质量管理(TQM)与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相结合,而施工项目的其他管理,例如,进度、成本、风险等管理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内。

一、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是指企业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经验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作业)、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符合规定要求和用户期望的产品或服务。TQM 的基本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人人做好本职工作,通过抓好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TQM通过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工作质量来体现其基本核心思想。工作质量是指所有工程项目的参加者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所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它要求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管理者和生产者要主动热情,并且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水平、丰富的经验等。TQM的原则是:顾客满意、工作人员参与以及全过程质量提高。

二、绿色工程项目施工现况

中国的绿色工程项目管理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再加上受中国传统粗放型管理的影响,在具体的工程项目实施中,出现了诸多问题:(1) 大多数建筑企业缺乏绿色施工意识,以及缺乏环境保护意识;(2) 部分建筑企业把绿色施工能力作为企业的竞争力,但大多数建筑企业仍然采用传统项目施工管理,还没有完全向“绿色化”施工管理转移;(3)建筑业没有树立正确的绿色价值观。绿色施工管理是一种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管理,它更加注重生态平衡和建筑可持续发展,而现今大多数企业因自身经济利益驱动,没有实施绿色管理;(4)人员素质整体不高,以及施工技术落后。从事建筑施工,包括一线施工的工人大多是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以及使用传统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绿色施工管理这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在中国的发展和推广;(5) 缺乏相关健全的规章制度来确保绿色施工管理的有效实施。2007年出台的《绿色施工导则》也仅仅是对绿色施工管理进行了粗略的描述和要求。

三、积极推进绿色施工质量管理的建议

1. 加强建筑企业人员教育。不管是TQM、绿色施工管理理念还是 MBO,都对人的动机做了过于乐观的假设,它们假设大多数人能够自发地承担责任,实行自治,而且富有成就感的需要,把工作中取得的成就看的比金钱还重要,并且能够树立良好的绿色工程价值观,而中国建筑企业中,大多数的施工人员为农民工,文化素质低,缺乏绿色施工意识,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企业人员的绿色教育:建立学习型组织,通过普及型培训、专业培训等方法措施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管理综合素质培养;定期对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尤其是一线施工人员开展相关绿色施工培训,采取网络学校、参观实习等学习形式,培养与时俱进的施工人员。

2、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要点

(1)施工应制定防尘、防毒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第2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造价探讨

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高速公路养护造价管理状况,分析了加强高速公路养护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和管理,针对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项目各阶段提出了造价控制的方法和建议。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高速公路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4.1万公里。按照规划,“十一五”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5万公里。河南省2005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2678公里,到2010年,将达到5100公里。与高速公路建设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及远景目标相比,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和养护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却比较滞后,已不能适应我国公路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养护管理乃至养护工程造价的控制已上升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随着高速公路施工工艺的发展,设计、服务标准的不断提高,建成后对养护管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上世纪90年代河南省建成的高速公路已陆续进入中修、大修时期,养护工程项目实施中的成本及造价控制日益重要。相对于比较完善的新建高速公路项目造价管理一系列办法,高速公路养护造价管理起步较晚,急需形成有效的造价管理和控制方法。

l目前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状况

根据养护体制改革“管养分离”要求,实现公路养护的市场化机制,改变养护经费的拔款方式、按照“量价分离、市场定价”的计价模式建定养护工程费用,以适应高速公路管理企主营性要求,促进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1]327号文件规定,公路养护工程划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和改建四类。2002年交通部了《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导则》(JTGll40-2002),根据导则各省编制了《养护工和预算定额》和相应的编制办法。

除改建工程外,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均按《养护工程预算定额》和相应的编制办法编制养护工程预算作为投资控制的标准。2003年的《工路养护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了标底的编制要以养护工程定额为依据。交通部的这些规定和办法,初步明确了养护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和途径。

河南省在2004年了《河南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及编制办法,为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投资控制制定了依据,部分高速公路项目养护工程造价管理也依据了这些规定。

但是,与新建高速公路项目造价管理相比,在养护工程项目造价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2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

2.1养护经费计划的编制和控制

养护经费计划是控制公路养护投资的基础,是控制养护投资的指导性文件,养护经费计划随同养护工程计划一并下达。养护经费计划的编制按照工作量、养护工程经费定额编制。养护工作量的确定比较复杂,作为计算养护经费的基础指标,准确、合理地确定养护工作量,是进行造价控制的基础。高速公路养护工作量的确定主要依据建设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B)、施工质量(q)、使用年限(y)和车流量(c,综合车流量)、气候及环境(E)等因素来确定。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应详尽、细致,充分考虑各地区路段的不同情况。我们根据高速公路路况影响因素设定高速公路养护维修系数ξ。

ξ=Kn[fB∑B+fq∑q+fy∑y+fc∑(c+c)+fE∑E]

其中f为各因素的权数,是各因素对高速公路养护维修系数ξ影响的重要程度。kn为随着年限的增长各影响因素的放大系数。

这些因素中,B和q是建设形成的;随使用年限的增长y将趋于加速增长态势;∑c为各类车辆通行量综合影响因素,高速公路实行计重收费后,应重点关注重车的影响度,∑c为各类车辆通行量增加的影响因素;∑E为雨水冲刷、气候冷热交替等对ξ的影响。高速公路养护维修系数专的测算目的是明确是否需要养护、需要养护的程度以及制定养护工作量的依据。

确定这些因素及权数,需要从大量的数据中进行分析。建设项目、交付运营,均应开发、建立高速公路信息化数据库,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确保分析资料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合理确定高速公路羔护维修系数。通过养护维修系数的测算,可以计算出养护工作量,作为编制养护计划和养护工程投资的依据。计划管理人员或造价工程师应掌握已实施相关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系数水平,在编制、审核养护项目计划和经费计划时,重点分析高速公路养护维修系数ξ及适用经费定额的合理性,合理确定投资水平。

2.2高速公路养护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虽然养护工程总造价远低于新建项目的总造价,但其标准和质量要求并不低,特别是其项目实施周期短,同时不易形成大的工作面,单位造价比较高。设计阶段在合理确定、有效控制养护工程造价方面非常重要。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必须体现事前控制的思路,避免施工阶段不必要的修改而造成进度的延误和工程成本的增加,设计时应做细、做深入。加强方案设计和技术经济比较,优化设计,以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设计单位应根据养护计划实施限额设计。在外业详尽调查基础上,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套用高速公路预算定额。对影响造价的材料价格详细询价,分析询价数据,对影响价格涨跌的因素尽量考虑全面。

由于养护工程设计费是按养护工程费取费,养护工程总造价普遍较低,导致养护工程设计费也比较低,在养护招标项目较小时,为控制工程造价,项目管理方可与设计单位在定额的标准上协商确定设计费。在设计招标,项目管理方不得任意压低设计费,降低设计费标准。同时,交通主管部门、养护工程项目管理方应加大设计文件审查力度,避免设计单位为提高设计费而提高整个养护工程费的情况,切实做到合理确定养护工程造价。

2.3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第3篇

在核电项目管理中,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管理者们的共识,而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就要重点做好项目的“四大控制”,即进度控制、成本(利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对一个工程来说,这四者都很重要,但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观点,安全管理人员认为“安全第一”,理山是“人命关天”;质量管理人员认为“质量第一”,理山是“百年大计”;行政领导则更侧重进度,因为那是政绩,是发展晋升的筹码;而成本利润又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当然也非常重要。因此这四个方面到底孰轻孰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项目管理者。

从定性的角度来讲:在核电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利润的实现可以通过正常的投入得以解决,节约成本是对的,但重点要放在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杜绝浪费,不以牺牲安全、质量为代价。进度只是关系到投产或使用早晚的问题,其本质也是成本利润问题。同样,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可以通过返工来解决,受影响的是进度和成本利润,最终也可归结为成本利润受损。而安全出现问题不仅是利润受损(如人的伤亡是不可逆转、不可挽回的),人身安全是生命权、健康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是社会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要求。因此,可以看出这四者重要程度的比较,实际上是成本利润和安全两者之间的比较,即“有价”与“无价”的比较。故安全最为重要,安全是其他工作得以保障的基础,质量问题可以导致安全方面的事故,所以质量次于安全,同时,质量又直接导致进度和成本的滞后与增加,因此,四者重要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序应为: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利润。其对应的关系如图1所示,只有自下而上逐层做好管控,保证各项控制目标的实现,才能最终产生不错的利润效益。

从定量的角度来说:通过上面的阐述可以看出,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四者的关系,可以简化成安全与利润(质量、进度、成本)的关系,即“无价”指标与“有价”指标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待:一方面安全并不是不要利润。安全与投资的关系可山图2所不,山图可以清晰看出:加大安全投入,安全形势急速好转,但达到临界后,随着安全投入的加大,安全处于持平态势,这就告诉我们,在核电工程项目管理中既要确保安全投入的到位(图2中临界值),但同时也要注意到过多的投入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影响最终的利润效益的实现;另一方面,“有价”指标(质量、进度、成本)自身之间也存在着自祸合的关系,这种关联关系可山图3所不,山图可以看出,质量、进度、成本这种祸合关系是山质量一成本、进度一成本、质量一进度相互关系构成,它们之间并非单纯的正比关系,而是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这种制约关系启不着我们:在项目的高质量、低成本和快进度之间,不可能三者兼得;而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缩短工期,就要在儿者曲线关系中寻找最优解,这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以进度为中心、安全为重点、质量为根本,统筹安排、综合管理。

总之,要辩证地看待安全、利润之间的关系,正确地摆正安全、质量、进度、成本之间的位置,方能确保工程各项指标的实现。

2 当前项目管理中四大控制存在的不足

上面对四大控制之间的关系从定性、定量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不难看出,这四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山于计划经济时代及传统管理习惯的影响,目前核电项目管理控制还存在一些不足,未能把握好四大控制之间的内在规律,控制的结果有些差强人意。主要表现为:

在“无价”(安全)指标控制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水平的提高,我国单位GDP事故死亡率虽已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如图吐<a)但目前安全形势相当严峻,每年事故死亡总数仍呈上升态势,如图吐<b)。反映在企业管理上,在当前,很多企业在项目控制管理时,一味追求利润、节约成本,克扣安全投入,忽视甚至漠视安全,在安全没有保障的前提下,盲目扩大生产,最终酿成大祸,导致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如11 " 15上海大火事件、南京江宁“9·O1”事故、江西丰城11·2}1电)‘特别重大事故等,这些血的事件背后暴露的是企业管理人员不顾他人生命安全,牟求一己私利,虽然获得了一些蝇头小利,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心存侥幸挺而走险并带有明显的利我、贪婪、血腥特点的发展模式,最终将企业的命运引向一条不归路。究其缘山,无非是没有将安全放在应有的位置,谋求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远离了科学发展的人本观、和谐观,也就没有了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在“有价”指标(质量、进度、成本)控制方面,在当前项目控制管理中,质量、进度、成本控制也都暴露出许多问题:

2.1 质量控制方面

在一个工程项目中,质量控制涉及工程的设计~管理~施工的各个环节,但山于现阶段设计人员自身水平不高、审查管控不严、工程多次转分包、施工过程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问题,最终导致工程质量难以预料,可能暂时没有暴露,但最终会转化为潜在的安全隐患。

2.2 进度控制方面

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效益的发挥。但当前进度控制普遍存在忽视项目的前期工作,弱化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经济论证,甚至不做施工组织设计,单纯考虑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缺乏对施工技术能力的了解和对施工工期的合理分析,主观臆断工期,造成资源的不合理投入,导致设备物资采购混乱,进而使四大目标控制处于被动位置甚至失控。

2.3 成本控制方面

目前,我国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水平普遍不高,项目成本管理还处在经验化、粗放化的层次上,对国外很多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在实际应用中还不甚理想,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对项目成本管理的事前、事中控制环节薄弱,一些施工企业往往在投标阶段依靠低价获得中标,为了提高利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又想方设法通过增加变更来增加造价或通过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没有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实现对项目成本的管理。这种恶性循环的竞争模式既损害了投资方的利益,造成了投资方不必要的损失,也损害了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信誉和竞争力。目前,项目管理的四大控制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项目四大控制过程中暴露的不足已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瓶颈,重成本、轻安全、忽质量、抢进度的行为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

3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现代核电项目管理的战略选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环境更为激烈,我国核电建设市场的竞争规则、经营方式、服务模式都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而当前核电项目管理的四大控制又存在上面所述的诸多问题,这将对我国核电项目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解决当前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开辟企业持续稳健的发展道路?将科学发展观理念根植于核电项目管理将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不二选择,只有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依据,以人本观念作为开展核电项目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动力;才能真正解决好项目中所涉及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资源之间的各类矛盾;才能形成重人性、讲和谐的宽松文化氛围。这就要核电企业管理人员:

3.1 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不断进行观念创新

这就要企业领导实现山“小我”到“大我”的观念转变,逐步从以往只关注个人发展到重点关注全员发展;从以往只关注企业发展到逐步关注社会协调发展的转变,从原初只关注一己私利的狭隘项目管理认识,逐步转变到合作共赢、资源协调发展的共识上来。并不断提炼科学发展观内涵,更新陈旧观念,丰富深化企业发展理念,把全员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坚持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高度统一。将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2 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不断进行体制创新

这就要企业领导结合企业实际进行体制、机制创新,通过不断完善企业的体系制度,使经营管理人员职责明晰、责任到人,奖罚有据,进一步焕发企业生机和活力;通过营造适宜的人才机制、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对各类人才进行分类培训,重点培养,提高全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会干事的人有位置的良好环境,从根本上焕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3.3 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不断进行管理创新

项目管理的实质就是运用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涉及到技术管理、经济管理、合同管理、组织管理和工作协调等多项业务板块,对相应的工作内容、方式、方法、范围和深度均有着特殊的要求,这就要求项目管理人员结合工程项目实践,探索研究形成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专业系统的管理经验。

只有充分内化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通过不断深化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才能真正解决当前项目管理四大控制的不足。

第4篇

关键词:危险源识别评价房地产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ccupation Health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英文简写为“OHSM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ISO9000和ISO14000等标准体系一并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经营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一、OHSMS危险源评价的发展和作用

危险源的国际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OHSMS开展安全管理活动最基本的思路是:识别、辩识系统内产品、过程、活动等存在的危险源,采用必要的方法和手段对其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对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等因素确定是否可接受,对其中不可接受的风险确定控制措施,包括对现有的控制措施的评价、确定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和新的控制措施,通过实施以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1.OHSMS危险源评价经历以了下发展阶段:

1)1996年,英国颁布了BS88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

2)1996年,美国工业卫生协会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导性文件;

3)1997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草案、日本工业安全卫生协会(JISHA)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导则》、挪威船级社(DNV)制订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4)1999年,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OHSAS)标准,即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OHSAS1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体系—实施指南》;

5)1999年10月,原国家经贸委颁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试行标准》;2001年11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颁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代码为GB/T28001-2001,属推荐性国家标准。

2.企业开展OHSMS标准活动的作用及意义

为企业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有助于推动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使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主动自愿行为,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对企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将在社会上树立企业良好的品质和形象。

二、房地产项目建设工程项目常见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

在房地产项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因其隐蔽性和复杂性,危险源较一般工程更多,存在的形式也很复杂。笔者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工作,结合企业开展OHSMS标准实施的实践,总结房地产项目建设工程项目常见危险源识别与评价如下:

1.辨识危险源时必须考虑的原则。①常规和非常规活动;②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③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此外危险源辨识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当工作场所发生变化(如办公地点搬迁等)设备设施(如新购进一台搅拌机)及工艺(如由原来的合成生产改为来料加工)发生改变时,都要对危险源辨识重新进行辨识。

2.识别步骤:a.工作活动分类;b.危险源辨识;c.风险评价;d.评定风险是否可以接受;e.评价和确定需采取的控制措施;f.评审确定控制措施的充分性。

3.常见的识别与评价方法。在房地产项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常见的识别与评价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等方法。

4.通过实践总结的房地产项目建设工程项目常见危险源。

通过上述原则和识别评价后,一般房地产项目建设工程企业及涉及市政基本业务的危险源笔者总结如下:

1)大类: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其它危险、有害因素。

2)在实践中的表现方式:触电,如各类用电机械设备;高处坠落,如桥梁工程作业和员的挂篮;物体打击,如张拉预应力筋;机械伤害,如摊铺机运行中,攀登机械;坍塌,如土方作业时基坑支护结构雨水排泄不畅;火灾/爆炸,如土方开挖时遇到管线、煤气管道等;中毒/职业病,如沥青路面施工时未佩戴工作服、手套、鞋等劳保用品;传染病,如临时用工人员有传染病,意外伤害,如露天作业人员雷电时无防范措施;涉及不同的作业部门和岗位,因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实践操作中,必须严加防范。

三、房地产项目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的确定

1.评价的基本要求。

根据房地产项目建设工程的特点,依据承包工程的类型、特征、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找出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辨识与各项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在有现有控制措施适当的情况下,对与各项危险源有关的风险作出主观评价,判断风险是否可接受,评价和确定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现有措施的有效性及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的需求);针对已改进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可接受(识别出危险源,并对并对危险源逐一评价,将其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且事故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定义为重大危险源;)对危险源可能出现伤害的范围、性质和时效性,制定消除和控制的技术性措施,且应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操作规程中。同一个企业因不同的项目和区域、管理人员变化,也会引起危险源数量和内容的改变,因此企业对危险源识别应及时更新,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2.评价方法。

房地产项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常见的评价方法有:

1)安全检查表法。事先将检查对象加以分解,将大系统分割成若干小的子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逐项检查,避免遗漏;常使用于房地产项目建设工程正常施工阶段的常设性检查。

2)危险指数法。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常使用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带来的危险源风险防范。

第5篇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noise control transformation project of an existing residential area around Hongqiao Airport as the case. In the process of project transformation, the stakeholders of the project should participat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project, to make the transformation more reasonable and humanized. Every resident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ject area is the owner of the project, and should participate in the whole process management. The project management unit should pay full attention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residents in the project according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owners. How to maximize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residents, and make the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existing residential area reform more reasonable, effective and acceptable is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of the new project management mode in post-urbanization process.

关键词:既有住宅改造;项目管理模式;居民参与

Key words: existing residential area transformation;project management model;resident participation

中D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6-0003-03

0 引言

目前,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期已经过去,在工程建筑领域,尤其在大城市,新建工程数量大幅度的锐减,然而大面积的既有建筑却要面临着功能性翻建和现代化改造。

以上海为例,上海市目前既有建筑存量约5亿多平方米,其中住宅约3.5亿平方米,1990年前建造的房屋约占三分之一。统计显示,逾2000万平方米的房屋已经达到 50年以上“高龄”,这些住宅大多主体结构尚好,但屋面墙面渗漏、立面凌乱破旧、上下管道堵塞,电器线路老化、小区道路破损、违章搭建严重、配套设施不足和能源消耗严重等,舒适度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建筑物理性能也与小康居住标准有相当差距,后城市化进程中的既有住宅功能性改造将展开新的篇章。

1 虹桥机场某既有住宅小区综合改造案例分析

1.1 项目背景及概况

自2010年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投入运营以来,因机场航班频繁,飞机起降时的低空噪声,使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以虹桥机场南侧的沙申茂盛小区和机场北侧的华美小区尤为突出。为解决居民噪音烦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兼顾改善既有小区的居住功能,对两个小区进行以隔声降噪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造。

沙申茂盛小区位于机场南侧,七莘路沪青平公路,建筑面积11.88万m2,共38幢,居民1896户,六层砖混建筑,华美小区位于机场北侧北翟路东华美路,建筑面积13.88万m2,共62幢,建造年代跨度较大,从1985至1994年间均有建造和交付使用。

小区因噪声等原因涉民矛盾突出,居民改造意愿强烈,如何将噪声治理的总目标和居民业主的关心需求点相结合,是项目管理单位需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该项目现将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进行剖析,对既有住宅类建筑的改造管理模式予以借鉴作用。

1.2 策划阶段和概念方案征询居民意见

在项目启动之初,由项目管理单位负责牵头具体实施工作,成立项目工作组,由所属街道/镇、居委、物业、项目管理、设计等单位组成。在制定概念方案和项目修缮科目阶段,项目管理单位牵头项目工作组组织对居民业主的意见征询工作,在取得改造范围小区内居民总数三分之二以上确认后,开展后续项目报建、合同备案等工作。

1.3 设计方案征询-初访调查

在设计方案最终深化完成定稿后,将展开与居民见面互动,听取居民的建议。因该项目涉及部分室内装修情况的损坏和修复工作,因而采取对每户居民展开挨户初次走访调查工作(简称“初访工作”),对原居民室内装修情况进行原始记录并确认,作为后续恢复施工的基础资料和施工依据。具体操作模式则由项目管理单位牵头组织成立项目初访工作小组,由居委、物业、设计、监理、施工、投资监理等单位共同参与,由项目管理单位制定初访工作流程,编定《初访工作流程和实施细则》和《初访工作实施过程中注意事项》明确各参与单位的任务职责和具体分工,以及制定设计方案的简化版本《标准改造施工告知表》。

由设计单位主要负责在初访过程中向居民解释设计方案及房屋结构方面的疑问以及核验设计文件与房屋原平面布局是否吻合。项目初访小组其他单位按照《初访工作流程和实施细则》中的明确分工做好各自约定的工作,以及配合相关解释和见证记录工作。对居民疑惑进行答疑,对居民提出的想法进行梳理和解答,合理化建议予以采纳和调整。

1.4 设计交底图纸会审过程中居民参与

施工图深化出图后,按照常规工程应由项目管理单位组织项目参建单位,包括设计、施工总包、专业分包和监理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工作。而在本项目召开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会议,会邀请居民代表进行参与,在功能需求和使用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1.5 施工中施工保护方案展示,材料样品展示

施工前,项目管理单位召集施工单位做好交底工作,要求做好施工期间的保护措施,制定相应的施工专项保护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在小区公共区域进行公示。因方案中阳台需作加固处理,对阳台部位地板保护,厨、卫间的窗户需进行更换处理,应对厨房和卫生间进行隔离处理,确保施工期间居民的人身和物品的安全。

住宅改造项目使用的建设工程材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行业、本市地方标准。施工单位应对进场材料进行报验,监理单位应对报验材料进行进场检验签证,需要复试的应见证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居民室内原装饰装修情况不尽相同,所选用的材料材质厂家也各不相同,势必造成众口难调的局面,为妥善解决此种情况,更好的体现出居民的自住选择权,项目管理单位在与施工、设计等单位协商后商讨决定由施工单位提供数种装修样品,可供居民自住选择,既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居民自住选择权,也妥善解决了每户材料品牌样式过多,造成的采购困难,避免增加采购成本。

1.6 过程分户验收,居民全程参与

在项目综合验收前,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质量验收规范准,以及初访工作资料,对居民每户及公共部位进行专项过程验收。既有住宅小区改造项目的业主方为每户独立的居民业主,应当按照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

分户验收是在施工单位完成改造施工内容,完成自验收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后,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前一段时间内由分户验收小组完成的一项验收工作。分户验收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等质量验收规范进行,同时应请居民全程参与,并由居民在各自户室验收材料完善签字确认方为合格。

项目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分户验收制度,建质量分户验收流程和相关表格,完善相关验收手续,确保居民满意移交。

1.7 综合竣工验收,居民回访

在质量分户验收完成后,项目管理单位应组织各参建单位开展项目综合验收,邀请工作组、业委会以及居民代表参加,对验收后的质保期内的施工单位的维修保修的约定,以及正常使用的说明都将进行明确。并由项目管理单位组织成立居民回访调查小组,对改造范围的既有住宅小区进行随机抽样回访。

1.8 组织项目后评估,居民满意度调查

项目后评价对于总结项目管理的经验教训、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后续相关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项目管理单位在完成项目竣工备案后,组织相关咨询顾问单位开展项目后评估,召开专题访谈会,制定项目后评估问卷调查表,搜集信息,分类梳理,系统分析,形成后评估专项报告。

2 结语

在既有住宅小区的改造过程中,项目管理方如何发挥好牵头协调、项目总牵头单位的作用,不仅要做好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把控好项目进度、安全、质量等工程要素,协调各参建单位推进工程有序推进,更重要的一项工作则是要求调动居民业主的主观能动性,既有住宅小区的改造项目的业主方则是每户居民业主,协调统一好业主的需求,以及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居民业主的主观能动性的工作都至关重要。

虹桥机场住宅小区改造项目作为本文案例分析,因涉民矛盾突出,居民改造意愿强烈,如何处理好居民业主的关心需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部分成功经验进行了剖析,对既有住宅类建筑的改造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作为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施骞,凌传荣.城市旧房住宅性能评价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2]谭英.从居民角度对北京旧城居住区改造的研究[D].清华大学,1997.

[3]李占鸿.虹桥机场周边某既有住宅阳台改造加固的ANSYS有限元分析及荷载试验验证[J].结构工程师,2014(6).

[4]陈建中.高噪声环境中既有住宅的隔声降噪综合改造技术[J].建筑施工,2016(5).

[5]殷彬,袁晓.虹桥机场周边某既有住宅小区改造项目管理实例浅析[J].工业建筑,2015(45).

[6]沪府办发〔2013〕69号文.《上海市住宅修缮工程管理办法》.

[7]袁晓,殷彬.既有住宅修缮工程的病理分析及项目管理模式初探.课题研究.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课题研究,2013.

[8]《虹桥机场航空噪声治理工程工作导则》(第一版).

第6篇

关键词:防洪评价 要点

中图分类号: TV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问题提出

依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对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应进行防洪评价,编制防洪评价报告。为加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水利部组织制订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各流域机构及部分省市也制订了相关的报告编制大纲。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铁路、石油、电力、矿产等建设项目的涉水工程越来越多,其带来的防洪影响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提出了报告编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供研究和探讨。

河道管理范围包括河道、岸滩、湖泊、水库、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等。

建设项目指新建、扩建、改建的项目,包括开发水利(水电)的工程,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口、排污口等建筑物、构筑物,厂房、仓库、工业和民用建筑以及其它公共设施(以下简称建设项目)。

2 编制依据和技术路线

2.1 评价依据

评价依据主要有: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2)有关水利规划文件。

(3)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主要包括堤防设计规范,以及铁路、公路、石油、电力等行业技术规范。

(4)有关设计文件及其审查意见、批复文件等。

2.2技术路线

在编制防洪评价报告时,应根据流域或工程所在场区的河道特点和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评价手段和技术路线。同时,也应重点介绍设计洪水和分项防洪影响分析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及技术途径,并说明其适应性和必要性。对防洪可能有较大影响、所在河段有重要防洪任务或重要防洪工程的建设项目,应进行专题研究,采用常规方法、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或其它试验等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对涉及滩地平面形态宽浅的河道和平原区、淀泊区、行洪区、分洪区、蓄滞洪区等的建设项目进行防洪评价时,应利用二维不恒定数学模型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必要时采用物理模型等技术途径进行验证。采用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等技术途径进行分析时,应结合具体分析计算,说明模型的设计、验证、参数率定、边界条件、工程概化等。

3报告编制流程

1、应了解建设项目所在地理位置、总体建设规模、项目前期工作概况,并收集相关设计资料和图纸文件,一般应提供1:5万的地形图以及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

2、了解收集工程项目所在河系及流域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关水利规划情况。

3、查勘现场。

4、进行设计洪水计算。

5、进行相关的水力计算,包括洪水位、壅水、冲刷计算等。

6、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相关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1)对河道的影响分析,包括建设项目位置和布置分析、洪水位及壅水分析、冲刷和淤积分析、行洪形势影响分析,以及对防汛抢险、工程管理、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及附近村庄、耕地等的影响分析。

(2)进行建设项目自身的防洪安全分析,包括分析建设项目的防洪标准是否满足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分析建设项目的设防水位和措施是否符合防洪安全的要求等。

7、按防洪评价大纲要求进行报告编制工作,从建设项目工程布置、对行(泄)洪影响、对河势影响、与水利工程及规划的关系、对防汛抢险和水工程管理的影响、对水利工程设施影响、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以及建设项目本身的防洪设施和防洪安全等方面提出评价意见和相应的防洪补救措施。具体内容可按照大纲要求进行编写。

4 编制要点

4.1前提条件

(1)防洪评价报告应在建设项目建议书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后、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前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编制单位进行编制。

(2)需要明确评价的范围、内容和标准。

4.2 报告编制要点

防洪评价的重点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工程建设对河道的影响问题,二是建设项目本身的防洪安全问题;三是工程建设对涉及第三人水事权益的影响问题。

不同的建设项目有不同的着眼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现对经常遇到的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时的关注点进行总结:

1、公路铁路

(1)桥梁

主要关注其角度、桥长、墩柱布置及型式、梁底高程等指标,掌握要点如下:

①角度:一般要求建筑物中心线应与河道正交。其中,考虑到铁路公路等线性工程线路较长的实际情况,天津市明确提出:“跨河建筑物中心线与河道应尽量正交,确实难以做到时,与主要行洪河道交角应在75—105°之间,与一般河道交角原则上在70—110°之间。”

②桥长:桥长应大于河宽。

③墩柱布置的要求:为减小对水流状态的影响,要求同组桥墩中心连线与水流方向平行。且墩台不应布设在堤身设计断面内。

④梁底高程则根据洪水位、净空及风浪高等要求确定。

(2)路基

首先分析其是否符合水行政执法所涉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

重点关注路基是否在河道行洪、分洪范围之内,是否涉及到分洪口门,是否需要设置行洪通道等问题。

2、石油管线、供水管线

主要关注两个方面:

(1)穿越方式及对堤防的影响。涉及的管线多为压力管线,其有压无压交替运用时可能产生震动,对堤防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河道堤防的穿越都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2)管道埋深如果不足,不仅对管道本身不利,对河道行洪也会产生影响。应通过冲刷计算分析管道的埋深是否合理。

3、输电线路

重点有两个方面:

(1)杆塔弧垂与水面及堤顶的安全距离,根据输电线路的规模由规范确定。

(2)杆塔与现状及规划堤防的位置关系,一般应设置在堤防管理范围之外。

4、铁矿煤矿

矿产开采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采矿和选矿两个方面,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采(选)矿平台、填充站、风井、运输道路、输电(通讯)线路、供水管道等,涉及的问题比较广泛,涵盖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应根据工程设计,从防洪、自身安全、对第三人影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5 结语

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千差万别,报告编制前,应对建设项目涉及的专业进行初步了解,并收集相关的行业规范,报告编制工作中,重点关注对河道、自身安全、第三人水事权益等方面的影响。

对河道的影响需要从对河道行洪能力的影响、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对堤防稳定的影响、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对河道相关规划的影响等。同时,项目建设也不应对第三人水事权益产生影响。而项目本身的防洪安全也需要进行分析评价。

防洪评价工作中,应重点解决好以上这几方面的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提出合理有效的穿(跨)越方案和补救措施,达到加强河道管理的目的,以保证河道的正常运用和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6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号);

[4]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

[5]《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水利部办公厅办建管[2004]109号);

第7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高压试验;项目管理;电力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前言

项目管理是一种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科学管理方式,在企业管理领域被公认为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并能实现复杂环境下的企业目标的良好管理方法。项目管理具体是指是在一个确定的时间范围内,为达成既定目标,通过特殊形式的临时性组织运行机制,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充分利用既定有限资源的一种系统管理办法。在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中引入项目管理应用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实验的可操作性,全面降低设备或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和维修成本,提升电力企业运营效率。

一、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中实施项目管理的目的

电力资源是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资源,因此只有稳定的电力供应才有社会的稳定,百姓的安定生活以及企业的长远的发展。因此,如何保障电力的供应稳定,如何提高电力企业项目管理对于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起到的作用可谓不言而喻,因此我国相关的电力企业应该从观念上改变过去的惯常思维,切实落实好相关的管理措施,从而使整个电力企业项目管理更加有效、有序同时又不浪费,提高相关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以及其它资源的利用,从而保障我国的经济能够良好的发展和稳定的增长。

项目管理是为了满足和保证企业能够在实施项目的全过程中都能有序进行,使整个项目顺利完工的同时保证了质量以及相关成本的良好控制,同时对所有的外部资源都进行合理的调配以及使用,保证了将所有的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了效率以及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变相保护了环境。过去我国传统的做法往往是一个项目由多个部门共同实行,这样不仅不利于项目的实行,因为有时候一些部门为了各自不同的利益会产生一定的摩擦或矛盾,而有时候则会在出现了问题时大家又互相推诿,不仅导致了实行上的不利更影响到了整个项目的进程以及企业的工作效率。而项目管理的做法则与之即传统的对于项目的监管和监督大相径庭。一般而言一个项目通常设置一名项目经理,然后由其进行对整个项目的统筹兼顾。而这样也很好的将整个项目的责任直接归属到一个部门或者是一个工程队,一旦出现了问题则可以直接找到相关的负责团队或者是负责人,这样不仅仅提高了整个项目的使用过程中对于成本的控制,毕竟所有的利益以及责任都有了明确的对象,多劳多得那么就势必保证了项目的高效率的实行。防止了由于过去分散实行而导致的成本的上升以及效率的下降,使得物尽其用大家也各尽其职,让资源的效用的最大化。企业中的项目管理说白了就是企业中的各项有始有终的工作或事务。

二、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1、项目管理的范围:包括了对于整个项目在实施的全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很好的规划实施以及项目中所包括的具体的各类相关事宜。

2、项目的管理时间:主要是指项目从开始进行一直到整个项目结束的这段时间,如果项目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就意味着项目的管理时间的自然的延长,直到项目的结束为止,它包括具体活动界定,活动排序,时间估计。

3、项目管理的成本:指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成本以及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的管理和监督,在保证项目资金的前提下对资源的利用最大化。

二、电力设备高压试验中的成本费用管理

试验设计是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始,不应仅考虑试验初期的成本,应将后期的应用成本也一并进行综合分析。因为试验方案一旦确立,其功能以及相应的成本结构也随之而定,是 LCC 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电力企业可以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分别开展相关的 LCC 分析和研究。

1、招标采购

在投资前期做好设备的能效分析,确认能够起到最佳的作用,进而通过完善的采购方式,进行招标比价,在保证性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进行最低成本购置。

2、安装施工

一方面要加强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管理,特别要做好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的验收,以及实耗人工、实耗材料的数量核对,以保证施工任务和限额领料的结算资料绝对正确,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另一方面,要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与施工预算进行核对,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

3、运行维护

对于检修维护,可以通过对设备的状态检修和定期计划检修2 种方案的 LCC 分析计算,确定最具经济效益的检修方式,从而对检修策略作出适当的调整。对于设备更换,则可综合考虑设备运行状态的潜在风险值与对设备进行更换所需资金按复利折算至当前的净现值进行叠加,得出更换一台设备的总费用,通过寻找总费用最低点来确定最佳

的设备更换时间。

4、报废

如果设备整体已到使用年限,故障频发,影响到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其维修成本已超出设备购置费用,就必须对设备进行更换,更换后的设备资产需要进行变卖、转让或处置,此时需要对报废设备按照资产折旧规则折旧,对进行技术改造的设备要增加维修设备的资产,考虑设备可靠性因素,引入可靠性因子,综合维修费用支出,才能作出科学的维修经济性分析及更换决策。

对设备资产现值的处理要求财务管理规范化,折旧年限符合其真实寿命周期,对设备的改造增值也要按照实际发生费用,合理地分摊。

四、安全管理防护措施

1、加强员工自身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培养。在平时的培训中应当着重提高员工的业务技术水平,结合日常工作做好高压试验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电气试验是一个需要细心、细心、再细心的工作,如果安全意识不强,个细小环节的失误就可能酿成安全大祸。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持证上岗。高压试验不同于其他的电气试验,被试设备不同,所需的试验设备、接线的方式以及试验标准都大不相同,专业性较强、危险性大,如果违章作业产生的危险也是极大的。因此,高压试验人员必须做到经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后,并持证上岗;操作中要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编制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做好演练。《安全生产法》确立了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应急救援在事前预防和事中抢险起着重要作用,可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因此,企业应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五、结束语

由于高压试验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在项目管理方面要采取全面、合理、可行的措施。所有参试人员要加强对电气试验的认识,提高自身安全意识,杜绝违规操作。这样才能保证高压试验的安全。电力设备高压试验可以提高电网可靠性、降低资产成本为目标,以优化企业资源为核心,通过科学的项目管理手段,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在电力市场竞争的大背景下,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项目管理需建立完善的各控制环节管理体制,明确各环节的管理范围,并采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现代计算机技术手段作为支持手段,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费用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游书均. 电力变压器高压试验浅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7:163.

[2]袁勋. 高压试验工作的发展方向及新技术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9:303-304.

[3]程旭东. 电力系统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1,36:222-224.

第8篇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理;现场监理;施工质量

1.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明确定义;实施建筑工程监理前,建设单位应将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内容及权限,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监理应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目前监理工程师只是进行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 而这一阶段主要是质量控制。

结合现阶段监理工作,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应重点体现在施工、招投标管理和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两个方面。而施工阶段又是整个建设工程期间的重点和关键,如果说设计是灵魂,则施工是庞大的躯体,所以更需要在施工阶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其主要任务是对工程建设进行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进行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工作,独立、自主、公正地协调好项目法人和各参加单位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的组织职能、服务职能、控制职能,保障工程按计划高效、优质经济地顺利完成。

2.水利工程现场质量管理的控制要点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其中质量体系是指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监理工程师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就是按合同赋予的权利,围绕影响工程质量各种因素, 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其目标是满足业主的需要,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现行的技术规范标准要求。监理在到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实施监控时,首先要审核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 其次要对施工阶段进行全程的质量控制,这里主要谈谈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

2.1水利工程施工前的指导工作

首先,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同时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杜绝出现在工程现场,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请退出场。将钢筋焊接半成品的质量检查作为监理工作的重点,采用日测和检测相结合,首先从外观上对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等进行检查,然后随机抽取焊接试件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验收。对于工程使用最普遍、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质量监理细则要求施工单位保证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在有试验报告的前提下,再审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校核各种计量表具、量具是否准确、齐全,浇筑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是否可行。

其次,在工程施工前,监理方要召开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并且有质监部门专职质监员签字验收。

(1)挑选优秀的项目经理进场。

(2)针对工程特点,招聘和使用专业的技术人员,避免人的失误行为而造成质量缺陷。

(3)加强岗前培训、技术交底的监督。

(4)检查施工单位现场到岗情况,质监人员、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等。

最后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 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公司专职质检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监理。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人进行验收。

2.2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监控工作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是现场监理与质监部门的重要不同之处。采用质量监控的方法和手段,使水利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从而达到现场监控的目的。在水利工程现场施工中,应抓好下列几项工作:

2.2.1技术要求上做到

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严格检查把关,准确处理数据问题。遇到问题要做实质性处理,不能找理由推脱,要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解决实质性的技术问题。对于现场施工过程中,有特殊工艺的重要部位,监理工程师要全程监控,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2现场检查上做到

凡属隐蔽项目,必须进行全面监控。凡是抽检的项目,要随机检查,不受时间条件限制,容易发现问题,及早发现,整改方便。设置质量控制点,在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上设置质量控制点,采取事前控制,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3现场采集数据和测量结果,以所测数据来评定质量等级

前提是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附上所测定数据, 使施工单位对于质量问题不能掩盖,不能马虎处理,避免类似质量问题。

2.3水利工程结束后的验收工作

水利工程施工完毕后, 应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现场验收。

2.3.1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

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质量隐患, 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将问题处理。

2.3.2针对重要工程

根据施工工艺存在的操作要求画出流程图标明施工顺序,便于验收时出现质量事故时进行原因分析,而不去强调事故责任的原因。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监理人员,与监理方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2.3.3现场监理机构或人员应配备常规检测工具以满足正常检验工作需要

监理人员检查验收必须在承包方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要求施工方必须具备与工程施工相适应的检查、检测手段,不能用监理人员的检验代替其常规质量检查。

我认为监理公司的现场监理工程师, 只要抓住以上所述的几个环节进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会为社会创出许多优质工程,同时,也树立了监理公司良好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监理管理经验技术文集,浙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河南省建设厅.河南省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导则.2005.11.

[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第9篇

关键词:绿色施工;建筑业;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O434文献标识码: A

1绿色施工的概念

住建部于2007年9月颁布的《绿色施工导则》中明确给出了绿色施工的定义:绿色施工就是在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保(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和环境保护)。

2绿色施工的发展

2.1推行绿色施工的背景

中国的能耗结构中,建筑的建造和使用占据了大约30%,与建筑相关的工业和交通占据了16.7%。中国目前总数达430亿m2的既有建筑中,9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每年新建的房屋面积占到世界总量的50%,每年新增的20多亿m2建筑中,仍有80%以上的建筑是非节能建筑。另外,我国CO2排放量占世界第二位,建筑用能CO2排放量又占全国用能排放量的1/4。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开始不断的倡导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

2.2推行绿色施工的过程

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保护大会以来,我国相续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行绿色建筑的发展;2003年11月奥组委环境活动部负责起草了《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推动绿色施工水平的提高;2004年9月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5年3月了《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2006年住建部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2007年8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建科[2007]206号),2007年9月建设部颁布了《绿色施工导则》等等,这些表明了我国已逐步将绿色施工提高到技术性层面上进行规范;2009年11月底,我国政府作出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到45%;2010年11月住建部和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联合颁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2011年10月1日起该标准正式实施,促进施工企业实行绿色施工。

3绿色施工的应用

3.1应用绿色施工的总思路

首先,要进行施工的总体方案优化,对施工的材料采购,文明施工,质量验收等各个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其次,绿色施工必须要用制度来保证,公司优质工程、文明工地的检查评比和验收,必须要把绿色施工作为重要内容,提高工程的绿色含量,要建立绿色施工的激励机制,做到奖优罚劣,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绿色施工的积极性;再次,绿色施工中,领导的作用是关键,员工的素质是基础,应建立以领导为首的各部门、各相关方参与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的管理制度,编制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最后,建立了体系和相应制度,有了领导的支持,还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和定期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3.2应用绿色施工的具体措施

3.2.1结合“四节一环保”制定专项技术管理措施

(1)节材技术:对钢材、木材、混凝土等都有精确预算,优化下料方案,减少废料产生;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材料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并采取密封或适宜的包装,防止装卸和运输过程中散落和损坏;优化大钢模配置,增加钢模周转次数;优先采用高效钢筋和螺纹接头等节材效果明显的新技术。

(2)节水技术:办公室、生活区均采用节水器具;底板混凝土后期养护采用砌砖胎模蓄水养护;对竖向混凝土构件的养护采用洒水后包裹塑料薄膜保水的方式,减少了用水量和养护难度、次数;在现场设置蓄水池,将基坑井点降水排出的水汇集后,用于绿化灌溉及部分降尘洒水用水。

(3)节能技术: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生活区浴室、食堂安装太阳能供应热水;优化施工机具配置,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

(4)节地技术。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道路、管线,作为办公区、生活区之用;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按照规划委员会审批用地指标所需的最小面积设计;利用闲置土地设置了临时堆土场,并将该部分土方用于回填用,减少了土方的外运量,并在堆土场表面进行了以速生草皮和草本花卉为主的绿化处理,减少了水土流失和扬尘。

(5)环境保护:扬尘控制:对于正在施工的区域采取洒水措施,对于已开挖到位的区域,采取全面覆盖密目网的措施;土方运输车辆采用全封闭车斗,保证土方不外露;建筑物内垃圾清理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通道由上而下、有内至外进行输送;施工区内的地面,采取部分硬化、部分绿化两种方法进行封闭。噪音与振动控制: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设备,对施工场界噪音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对重点噪音区域进行隔音,避免、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光污染控制:夜间室外施工时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尽量垂直集中在施工区域范围内;电焊作业时采取遮挡防护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水污染控制: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将废水收集过滤沉淀达标后进行集中排放;办公区、生活区厕所设置化粪池、食堂设置隔油池等进行三级沉淀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

3.2.2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1)施工方案应建立推广、限制、淘汰公布制度和管理办法。发展适合绿色施工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对落后的施工方案进行限制或淘汰,鼓励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

(2)大力发展现场监测技术、低噪音的施工技术、现场环境参数检测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技术、新型模板及脚手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施工中工作量是动态变化的,施工资源的投入也将随之变化,要适应这样的变化,必须采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精密规划、设计、精心建造和优化集成,依靠动态参数,实施定量、动态的施工管理,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完成工程任务,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的目的,实现与提高绿色施工的各项指标。

3.2.3建立绿色施工动态评价体系

现阶段国内外研究利用寿命周期评价、环境工程评估、可持续建筑设计准则、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开展绿色建筑评价,对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评价尽管也涉及到施工过程,但大多仍以规划设计阶段为主,因此,应研究制定绿色施工动态评价指标体系,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方面对绿色施工活动进行评价,加强施工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和资源、能源耗用效率评价,加强绿色施工管理的要素分析,及时修正企业管理目标体系。建立健全绿色指标体系,进行有效的目标分解并落实到具体的职能部门,同时将其纳入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形成面向绿色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开展绿色施工评价,为施工单位建立绿色施工的行为准则。

4绿色施工是发展新方向

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下,节能环保的理念已经向建筑工程技术渗透,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施工企业发展绿色施工势在必行。当然,绿色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专业和各个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需要施工单位、业主、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参与。作为工程项目管理者,在施工中应牢牢的把握这个发展趋势,更应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道德、技术和技能,尽快掌握并推广绿色施工技术,用绿色施工的管理理念去组织施工。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 建筑业10项新技术[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