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

时间:2023-10-08 15:44:10

导语:在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

第1篇

地理课堂中应用微课程教学,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更加有效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因此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学习和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分析探讨了“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对地理教学者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

课教学;初中地理;优势;作用;应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的改进和创新,许多新理念、新方法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微课教学作为新型的教学应用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教学者的关注和重视,被广泛应用于各科教学过程当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冲击。初中地理教学应用微课教学,适应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大大提升了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一“微课程”定义与特点

所谓“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规频为主要表现形式,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就某个知识点而开展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通俗来说,就是传统教学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的创新,一般时间较短,控制在10分钟以内,教学目标具体而明确,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形象的说明一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包。地理“微课程”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较强,目标明确,主题突出,一般围绕一个地理知识重点或难点,进行集中讲解,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主题更加突出。二是注意力更加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是随着时间的加长在不断地降低,时间越长,注意力越逐步下降,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微课程时间紧凑,一般控制在8-10分钟,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三是更容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地理微课程一般由画面、文字和音乐组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个感官,想象力和思考力得到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增强。四是高效快捷。初中地理微课程授课方式方便灵活,不受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时间较短,可以占用较零散的时间,学习的场所也不受限制,可以在学校、家中,室内或室外,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授课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随着网络的普及,地理教学中运用“微课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利用网络在线学习与远程学习等多种形式,方式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方式。而且可以利用电脑、手机或各类设备来观看“微课程”,不仅实现了移动化教学,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的观看,对于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反复播放,对于较易掌握或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可以选择跳过,极大的提升了教学的效率。

二“微课”与传统教学相比的优势所在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微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更容易掌控,主题鲜明。从学生方面来看,突破了传统的“说教式”、“填鸭式”课堂,通过视频观看,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中掌握了知识,学习兴趣更加高涨,学习主动性目的性加强。从教师方面来看,“微课”视频教学使教师从繁重的讲授式课堂脱离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程”,有选择的将适合的资料视频下载保存到电脑、笔记本或手机等设备上,可以进行移动式授课,特别适合观摩课、评优课等教学。相对与传统教学方式,更加灵活自由,一次成功的“微课程”可以反复多次使用甚至一定时期使用,也可以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可以说,“微课程”一经使用便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以其高效、优质、灵活等诸多特点,或将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对学生的兴趣、能力的培养和成绩提高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微课程教学对初中课堂的作用

1.有助于学生思考力的培养。地理虽然是一门文科,但是其很多知识点涉及到理科的思维,很多思维不太敏捷的学生,遇到一些偏理性的知识点便无从下手,很难理解和掌握。教师如果一味地采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可能更加无所适从,甚至出现理解上的误差。采取生动形象的“微课程”教学,展示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和丰富,从声、色、形等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更加直观的内容,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疑难问题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2.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度成为教师冥思苦想的重要环节,提问法、故事法、创设情景法、引导法、反问设问法,等等,一代代教育者为此苦不堪言、绞尽脑汁的去尝试和探索。而使用“微课程”教学,可以轻松的解决这个难题,学生可以身临其境般的,通过视频的观感享受,直接调动起学习兴趣。比如地理教学中一些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各种地理风貌,只要通过视频展现出来,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接受,更容易被吸引到教学中来。所以,“微课程”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种手段。3.有助于巩固教学成果。“微课程”教学可以将学生不容易接受的难点知识,变得更为直观和形象,学生可以较为容易的接受。另外,初中地理的知识点较为杂乱无章,知识点琐碎,如果不能及时的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概括和总结,很容易漏失知识点。微课的引入,学生可以通过视频的反复观看和复习,更加自由和快捷的学习和巩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对一知半解的问题或者衔接性紧密的知识点,学生可以有所选择的去复习,或者可以系统的去观看整个章节的教学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梳理一个阶段的知识点,使教学知识点更加连贯,通过知识点的串联,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四初中地理微课程的应用1.初中地理微课程制作设计。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微课程”教学需要精心的设计,首先要确定教学主题,微课程一般针对初中地理知识中的难点或重点进行设计,一般只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时间上要有所控制,内容上不能繁杂。另外设计的教学方案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导入环节、讲解环节、点拨关键点、归纳总结等各个关键环节要条理清晰。还需要注意的是,制作时准备的素材要丰富而实用,要搜集与本微课程内容关联性紧密的素材,视频、音频、图片与文字都要和教学内容相匹配,能让学生形象直观的得到知识点的传授。同一教研室的教师要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讨论、设计和制作出优质的微课,更加高效的服务于地理教学。2.丰富地理微课程的内容。初中地理微课程除了优秀的教学设计外,要融入具有一定视觉冲击力的元素,或优美动听的音乐,或活泼形象的动画,或具有跳跃感的画面,都需要地理教学者扎实的微课制作的基本功,熟悉和掌握微课制作的技巧和方法,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断地丰富微课的内容,要使教学的内容有个性、有特色,能被广大学生认可和接受,需要广大教育者不断学习探索和创新,在教学中加入丰富的设计元素,让教学内容更加的形象、生动而具体,活灵活现的展现给学生,并把复杂的知识点通过技术化处理,更加的容易理解和接受,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更加明确,学习地理的兴趣更加浓厚。3.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的本质实际上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一种新型的简单快捷的辅的学习形式。在地理学习中,一些学生读图能力较弱、地理问题分析和探究能力水平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地理知识相对较为薄弱,针对这些学生,在具体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微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把“微课程”资源带回家作为自主学习的资源,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实际需要,有目的性的选择某一知识点的学习,从而解决自身学习中没有理解的问题,补足学习的短板,促进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4.合理开展异步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一般只采用同一套教学内容和同样的教学手段,来从事教学活动,整个班的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区别对待。而微课程有效的避免了这一尴尬的问题,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资源的便利性特点,对学生进行异步教学,还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为不同学生量身定制难易度不同的“微课程”资源,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和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学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受到教育,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从而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和能力,提升教学成绩,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能力。5.要重视教学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初中地理微课程的设计要重视各个教学细节,要经过深思熟虑和实践的检验,通过设计者的辛勤制作,设计出一个不仅有深度、有广度、有内涵、有特色的优质微课程,要让学生从微课程中找到一种愉悦的观感享受,不仅能接受知识的熏陶,更能引起深层次的思考。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在设计微课程时,实时加入一些引人思考的问题,要条理清晰、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带入到地理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中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想象力和思考力。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起到了更好的辅教学的作用,学生通过微课程的学习,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都得到了“双提升”,因此也符合新教学理念。广大教育教学者今后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创新,使更多优质的微课程层出不穷,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同.初中地理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7).

[2]胡铁生.微课程的属性认识与开发建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0).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

语法不仅仅是我们学习英语的基础,也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现代信息技术已经相当发达,无论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对我们的教学模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在中小学教学中技术应用最为显著。为了解决初中生学习英语语法困难的问题,微课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微课教学模式的利用,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合理的英语知识框架,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以综合性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素养。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对微课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一、初中生英语语法教学现状

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应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和回归,而且中小学生英语教育事业是教育局格外重视的教学学科。但事实上初中生英语语法教学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对本校及周边学校的多方调查,对初中生英语语法教学现状进行以下分析。

目前,英语语法教学仍然处于没有先进的教材,英语教师的思维和理念又过于保守的状态。其中,一部分教师在英语语法教学时,一直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英语语法教学传授知识,大大降低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积极性。现在,有的初中生英语语法教学只是让学生简单地理解语法规则,然后就利用题海战术去强行完善语法知识;也有的教师虽然执行学校下达的学习任务,但缺少合适时间安排,在课堂上讲语法,在其他课程上也讲语法,失去了初中生英语语法教学的意义。这种传统的语法课上,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教学模式,缺少了师生互动与交流的课堂,不利于学生的语法训练,导致初中生的英语水平无法得以提升。

其次,英语知识结构的衔接性和完整性是英语语法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我们忽视了这两大方面的维护,使语法训练方法没有得到及时的创新。

许多英语教材也强调语法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但在实施过程发现教材中的语法安排有不合理的地方,且教师有时也没能很好地将语法模块衔接起来进行语法教学创新。

最后,在当前语法课堂教学中缺乏先行研究,教学成果一直未突破和教学模式改革也未实施。新课标强调英语教学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更强调听说读写技能的实际运用。在实际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理解偏离,注重听说读写,忽视语法教学,甚至不教语法,导致初中生语法一知半解,始终无法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二、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引入“微课”的重要性

语法教学不同于同步课堂,前者重要在于基础的建设,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理解语法的内容,后者具有整节课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为了让学生能够学好英语语法,教师在英语语法课中引入“微课”,推进初中英语教学。

“微课”是指教师围绕英语语法中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利于学生快速掌握语法中的知识要点。课堂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其特点是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主题突出,内容具体、针对性强。“微课”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微课教学给课堂带来的改变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理论依据

微课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基于问题的教学和情景认知理论,其中重点探究了学生多方面思维方式的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记忆语法知识内容。微课的主要理论依据有两种,一种是构建主义理论,教学内容为课件学习或教师讲解,核心理念是提供优良的学习资源,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丰富教学模式。另外一种是联通主义理论,专门链接知识节点和信息过渡的过程。

四、“微课”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1.微课的制作与使用

微课制作有很多种办法,哪怕只有只要有纸笔就可以制作出一个简单的微课,教师用笔在纸上一边讲解,一边用绘画进行分析,手机负责录制整个过程,过程不但简单,还十分适合规模较小,没有多媒体的学校。如果是规模较大,多媒体设备齐全的学校,可以采用集体创作微课方式,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又完善了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整体性。微课视频要求内容不能过于复杂,语言一定要准确,分析总结要精练,总而言之,微课是让学生一看就懂,一听就会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另外,教师制作微课视频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要领:第一点,调整电脑分辨率,确保使用的清晰度。第二点,控制视频时间,一般情况下是5~8分钟,最长不得超过10分钟,因为过长的时间不但起不到“微课”应有的教学效果,还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而适得其反。第三点,引入具有吸引力的课题,教师选择课题时要注意形式选择,一定要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引入具有特色的主题,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四点,编写微课内容时,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微课要根据初中生英语学习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知识点由浅到深逐一渗透。第五点,微课讲解时,需要吐字清晰,思路明确。第六点,制作微课时一定要首尾呼应,一个好的总结能给微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关于“微课”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微课的类型选择要准确

微课的类型非常多,教师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应用时选择适合该主题要求的微课类型。英语语法教学中常用的微课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讲解说明型、主题活动型和解题推理型。讲解说明型是以英语语法中的知识点为主要讲解内容,微课视频推进教学进程。主题活动型是分析英语语法的重点、难点,然后逐一攻破。解题推理型是对无法解决的知识点进行假设,然后具体地讲解和

分析。

(2)保证微课设计质量

制作微课内容是十分考究的一件事,因为在设计微课前,教师要不断研究教学业务,认真探索新的微课类型,增添设计趣味性,让学生在微课的应用中掌握英语语法,做到每个学生都自主参与到英语课堂当中。新课标要求教师提高课堂中教学问题艺术,能够吸引小学生听课的热情,将被动传授知识变为主动吸收知识。教师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也要明确课程进度和学习目的,这样才有利于设计,一个成功的微课设计胜于十个普通的课件。

“微课”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制度进步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当代教学模式学习英语语法的典范。微课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新兴手段,让被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显。微课,它既是互动式教学的内在要求,又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微课可以让学困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在微笑中快乐地学习英语语法。

参考文献:

[1]王丽娜.微课在英语语法复习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5.

第3篇

从知识板块分析结果来看,中学英语微课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不同板块的知识交叉过多,主题不明,颗粒过大。有的作品符合“时间短”的特点,却忽视了知识的“碎片化”。部分教师为充实微课内容,在一个微课中穿插讲解多个延伸知识点,导致微课内容繁杂,主题不明,颗粒过大。如某作品的主题为“从句讲解”,但其中穿插讲解“It基本句型”知识点,结尾处并未对从句知识点进行课堂小结,顾此失彼,冲淡主题,可能反而影响了该微课的针对性。

第二,知识型微课与技能型微课比例失调。初高中微课多集中分布在句法、词汇等知识型课程,其他板块所占比例较小,语音类微课为零。由此可见,微课在句法、词汇等知识型课程中的适用性已得到普遍认同,而互动性较强的(如语音类)技能型微课,其设计和制作可能还存在一定阻碍或这类微课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适用性欠佳。同时,技能型课程偏少,这与部分教师“重知识,轻技能”的观念有一定关系。

第三,微课结构不完整,微课资源组织松散,聚合性欠佳。分析发现,本次大赛获奖作品中鲜有参赛者提交辅助教学内容,这说明教师对微课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中学英语涉及的知识点之间往往相互关联,但一节微课只针对单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知识相对零散,难成体系。分析发现,大赛获奖微课资源只能通过获奖名单的超链接获取,组织状态松散,并未形成资源的有效聚合,难以真正应用到教学实践。由此可见,微课资源建设体系化问题仍是其顺利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一大阻碍。

第四,“旧瓶装新酒”,微课呈现方式“趋同化”。以句法为例,句法教学是语法教学的一个分支,在中学基础英语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认知语法观强调基于语言应用的语法教学,其理念是遵循“语言使用―语法结构―语言使用”,即通过情境创设引出语法点,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语法点。对中学生而言,某些语法点较为抽象,当教师采用“演绎法”进行教学时,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虽然也能掌握语法规则,但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相比之下,采用归纳法效果更好。以初中组“定语从句中只用that的常见情况”和高中组“Subject Clause”两个作品为例,两者属于句法类微课,讲解时教师都采用“演绎法”,逐条讲解语法规则并辅以试题机械操练,既没有充分的情境创设,也忽视了与“听众”(学习者)的互动。这种因循守旧的教学策略不符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微课建设思想,跟传统的教学相比,存在“旧瓶装新酒”之嫌。

中学英语教学有语音、词汇、句法、写作等若干板块,不同板块对呈现方式有不同的需求。分析发现,大赛微课大多相当于“PPT+配音”的“视频化”课件,呈现方式高度“趋同”。如有的作品句型讲解基本是文字呈现,枯燥乏味,缺乏情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中学英语要注重呈现方式的多元化。

从录制方式来看,技术仍然是制约微课质量提高的一大瓶颈。

结合大赛微课的类型,本研究按照微视频录制方式将大赛微课分为录屏型、摄制型、混合型三大类。统计得出,录屏型微课占88%,比例最大,摄制型较少(12%),无混合式。由此可见,录屏型相对其他类型微课在中学的应用更为广泛。观摩发现,录屏型微课普遍还存在PPT课件粗糙、声音不清晰、音画不同步、后期剪辑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微课的制作涉及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素材的编辑,对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微课的质量与教师制作微课的技术水平直接相关,由此可见,技术仍然是制约微课质量提高的一大瓶颈。

微课教学设计“五步骤”

微课的开发、应用及维护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循环过程。针对当前微课存在的一些问题,英语教师可以遵循英语微课教学设计的“五步骤”,提高所开发的微课的质量。

1. 教与学的分析

第一,学习者分析,提高微课针对性。“以学习者为中心”是微课建设的核心理念,学习者分析是对这一理念的具体落实,是微课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年龄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不同学段的学习者由于年龄差异,其兴趣点、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等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学习者分析,教师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制作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微课。

第二,教学内容分析,促进选题精细化与多元化。中学英语微课的选题应以实用为导向,明确主题,遵循“一课一点”的原则,精心筛选出教学中的重难点和易混淆点,促进选题精细化,避免教师将微课变为40分钟课堂的压缩。此外,教师应摒弃“重知识,轻技能”的传统英语教学观,对不同知识模块的微课进行开发,促进微课多样化发展。

2. 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教与学分析的结果,选用适宜的教学法,针对不同知识点确定教学目标,防止不同知识板块的交叉。新课标将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分为五个方面,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教师可参照这一标准,根据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并将其分解到具体的微课中,以便引导学习者积极学习。

3. 制定教学策略

不同知识类型的微课,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在制作微课之前,教师应根据微课内容,精心设计和组织微课内容及其呈现顺序和方式,尽可能使微课的质量达到最佳。

4. 制作与开发

微课的制作与开发是微课教学设计的核心阶段,对教师信息化技术要求较高。相关教师要积极参加微课理论与技术培训,争取做好以下几点。

(1)脚本编写与课件制作:教师在制作微课之前要精心编写微课开发脚本,制作高质量的PPT课件。

(2)微课视频录制与剪辑优化;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合理控制时长,选用最佳教学方式,利用多元呈现方式创设情境,多模态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微课的剪辑优化主要是指片头、片尾和字幕的添加,是提高微课质量的重要环节。

(3)配套辅教学资源开发;为保证微课结构的完整,教师还应开发配套微教案、微练习和微反思等辅教学资源,或在微课中引入游戏机制,设置趣味问答、闯关测试、自动反馈等模块,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资源聚合的技术性处理。为避免微课过度“碎片化”,教师可参考“可汗学院”的“Kownledge Map”,以知识点为单元,利用语义互联技术实现“微课互联”,帮助学习者构建系统的英语知识网络。

5. 动态维护与更新

微课作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半结构化动态性教学资源,易于扩充,能不断为教学补充新鲜营养。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对微课进行“跟踪式”更新,“以用促建”,使微课切实服务于教学实践。

注:本文为西华师范大学“翻转课堂试点项目”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8-233.

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8.

范晓慧.英语语法教学:从规则到情境[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94-96.

林正军,姜晖.认知语法观指导下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2,06:80-85.

单莹.从幕课、微课看碎片化和娱乐化学习[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1:18-19.

蔡跃.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3-29.

Knowledge Map[EB/OL].https:///exercisedashboard, 2015-4-28.

何晓萍,蒋鑫.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9:43-46.

第4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将微课合理运用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已成为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文章在分析微课概念与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对“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和应用策略进行了详尽的探讨。

关键词:

微课;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微课教学开始被引入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引入不仅有效地减轻了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量,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本文就“微课”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进行分析,以期可以更好地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一、“微课”概念及主要特点

“徽课”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以视频为主要教学载体,紧紧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任务而进行的师生教与学的教育过程。从定义上来看,课堂教学的微视频是微课教学的关键。“微课”也是“课”,但并不是传统课堂的简单微缩。“微课”不仅包括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以及教学环节,而且包括教学反馈和教学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微课”和传统课堂相比,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目标明确。一堂微课只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具有十分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②无生教学。微课视频的设计和录制过程都是教师独自进行的,没有学生的参与。③时间较短。根据中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的特点,一般以五至八分钟为宜,最长都是控制在十分钟左右。④及时反馈。教师只需要将事先录制好的微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而自己则成为教学旁观者,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并给予及时的信息反馈。

二、“微课”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微课”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但其由于一些客观局限性而难以完全替代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因此,在引入“微课”教学时,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辅原则

语文作为一门集人文性、工具性于一体的学科,是人们进行语言、思想交流的实用工具。其应用性极强,再加上学科知识体系相对复杂,使得其融合要求较高。而微课教学本身知识点较为单一且缺乏系统性,再加上其知识的单向传输且缺少现场教学的互动性,使其难以完全替代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微课教学的辅原则,既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又要防止过度依赖“微课”,合理应用微课教学资源。

(二)针对性原则

由于语文微课教学具有目标明确、时间较短以及内容较少等鲜明的特征,因此教师在利用“微课”开展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应尽量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展开教学,而不是盲目使用微课教学资源,不加选择地使用微课教学资源。这样不仅难以充分发挥“微课”应有的积极作用,反而会对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干扰,进而降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必须始终坚持微课教学的针对性原则,对其进行慎重使用。

(三)有效性原则

“微课”之所以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果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整个课堂就自然会轻松多了,从而使得“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中学语文教师在对微课教学资源进行选择、开发和利用时,必须始终坚持有效性原则,以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为目标,真正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三、“微课”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微课”开展课前自学

随着网络技术以及智能通讯设备的不断普及,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变得可能。微课视频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随时随地的播放和暂停,可以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课前自学。在课前,中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发放“微课学习任务单”,并将事先制作好的微课视频上传到学习平台,学生在家就可以下载相关的学习资源,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自主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上课前由语文课代表将任务单收齐上交,教师则可利用课前时间进行批阅,分析班级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运用“微课”进行课堂导入

经过长期的语文实践教学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课程的导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情绪的铺垫和积累。如果只是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解进行课堂导入的话,即便再声情并茂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微课”实施课堂导入。例如,教师在进行《荆轲刺秦王》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堂导入,可以将课前编辑好的电影《英雄》的微视频给学生播放,帮助学生感性地认识这一事件,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得接下去的课堂教学轻松自如、一气呵成。

(三)运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更具情感性和形象性,然而由于受限于学生认知能力,使得在中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难以感知和理解一些语文知识,甚至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如果缺少了对文章内容的感知能力就难以真正体会到文字的美丽。而从教学需要出发设计与语文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场景,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与理解教学内容。而微课教学主要以微视频为核心内容,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和课文意境相关联的微视频,为学生创建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所创设的情境中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例如,在进行《赤壁》教学时,如果只是单纯依靠教师言语讲解和学生的文字阅读是很难对课文有更深刻的体会的。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对《赤壁之战》的场面进行情景创设,从而让学生充分感知《赤壁》这篇文章中的意境,加深他们的印象,使其能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

(四)运用“微课”突破重难点

每一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它们是中学语文教学任务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只是通过语文课堂上几十分钟的学习,是很难真正消化和理解重难点的。因此,如何有效帮助学生突破语文知识的重难点是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都应重视的问题,同时这也是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师可以应用“微课”将语文重点知识突显出来,将难点知识进一步细化,从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向沙漠进军》教学时,可以利用微视频向学生展示沙漠形成的原因及其如何向人类进攻的,在学生对沙漠有了初步的认知之后,再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如何抵挡沙漠进攻等问题。在学生讨论完成之后,再将环保专家的解决方案播放给学生,进一步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五)运用“微课”设计课堂提问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语文教师就必须精心设计语文课堂提问,以巧妙设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微课”不仅可以向学生直观展示语文教学内容,也可以优化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播放微课视频之后,就可以结合微课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自主思考,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来提问,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学内容。

四、结语

“微课”应用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是新课程改革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同时也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去探索和实践微课教学,保证中学语文微课教学得以顺利实施,进而不断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

作者:彭佳佳 单位:集美中学

参考文献:

[1]邱媛.对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课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5(7):156-157.

第5篇

关键词:微课;学科教育;思品课堂;教学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271-03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让政治教学更精彩。我们的多媒体家族又迎来了一位新成员――“微课”。所谓“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其“微”字主要是指利用5-10分钟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例题、作业题、或教学经验的一种“微”视频。

做一个时尚达人,应该没有一个不会玩“微信”“微博”的,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政治老师,不会玩“微课”,那你就“out”了。笔者将“微课”引进课堂,在调动课堂氛围,提高教学实效等方面,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本文就以粤教版教材为例,从“微课”的价值和实践视角略陈管见。

一、“微课”与以往传统课堂的区别

微型课是形体齐备而规模较小的课,是一个完整教学过程的浓缩,与常态课的最大区别在于时间短且没学生参与,其基本环节如导入、讲解、总结、板书、练习、作业,组织教学等,一般都应该有,具体可结合学科特点及讲题内容简单设计教学环节。综合起来,有四点区别:

第一,时间长度不同。优质课、精品课视频的长度是45分钟或40分钟,而微课的时间跨度是5分钟至10分钟。根据脑科学的研究,学生的注意力保持相对集中的状态一般不超过十分钟, 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找到最核心的内容,用10分钟将核心内容讲完。

第二,微课视频只有声音和板书。不出现教师的形象,学生观看板书的演示、听教师的讲解,这样注意力会更集中。所以,微课必须画面精美,再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在短小精湛中,微课就美到了极致。

第三,微课体现“混合学习”模式思想。微课视频中虽没有师生的互动,但是要求互动在真实的课堂中实现的。可以将微课视频与在线测试相结合,也可以直接发一张纸质的测试题,用于学生的自我测试,其实质是引导学生更深度的学习。

第四,微课更多地是借助数字化和大数据技术,微课程就是要把老师的课程用数字化手段处理,数字化的最大好处是同学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反复来观看。

总之,微课,不是课堂搬家,也不是教学过程的重新呈现、电子化,而应当,犹如高手指点新手,点到为止,做到让学习者一点就通,一点就透,巧妙地将在线学习与面对面的教学、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其应用和迁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微课”对政治教学的辅助作用

实践证明,融“微课”于教学中,给予了学生更新奇的学习感受,就像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一样。学生面对的是一位位优秀老师的影像――

瞧,我们的老师就站在视频中央,像《百家讲坛》里巧品三国的易中天,又像是“美女教授”于丹,侃侃而谈,短短五分钟内,我们 “妙语吐兰”,“字字珠矶”,集百家老师之美,而且又时、空无限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打造高效课堂。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身边的导师!如果有的同学因病或活动没来上课,或者对这个知识点一时没有弄懂、吃透,,可永久定格的微课更成为这部分学生自我拓展深入学习的推手和助力。“微课”,真正成为解决传统课堂之外的学习问题的小课堂!

我们的口号是:微到极致便是质量!能五分钟之内就能讲清楚的问题,为什么要用到5分钟以上!那可能是在,有意无意地培养学生的惰性思维!

所以,我们的微课不微,功效甚大,结合本人实践,究其作用谈谈三点体会:

1、“微课”不微 情真最美

微课是一种新颖的授课方式,它确实吸引学生的目光,作为一名初中的政治教师,我也进行了几次有益的尝试。比如:与新一届的学生见面,想着让新同学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免不了要做自我介绍。因为人往往存在先入为主的心理,第一印象能对人的认知产生关键作用。怎样精彩地介绍自己,赢得学生好感。增进师生的了解,并热切地盼望着新老师的课能早日到来。让咱也当一回微课的女主角吧。我就借鉴了微课的形式,制作了以“我”为主题的自我介绍。

在这个微课中,我放上了我和往届孩子的上课、郊游、开运动会、互动的照片,照片上是我们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放上了我们历届的学霸对母校的祝福,放上了我的全家福,放上了我对他们的欢迎、期盼,配上了好听的背景音乐,整个微课程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同时,在微课中适当地设置提问,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在课上就微课程中的问题展开讨论。这样,让学生对新老师的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对老师的教学风格有个初步的了解和适应。师生感情的第一次碰撞,收获了良好的效果。

平时课堂上对微课的制作和运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且一般微课的制作工具简单。

上届的学生在毕业时也做了一个微视频《××山下的日子》也大获成功,后来,让我作为微课运用在3.2师生情谊的这节课中,也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届学生把他们初中三年难忘的点点滴滴,从初一到初三的一张张照片,纯真的笑脸、求知的激情、成长的渴望,校园里的欢声笑语,操场上矫健的身影,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全部汇聚在短短的5分24秒内,并套用《北京东路的日子》的曲调,自编歌词,自己演唱,自制视频。现在只要在百度上输入《××山下的日子》,随时可以看见这段视频。用来进行爱校、爱师教育,比我们说什么都有用。歌曲一唱,莘莘学子意、浓浓的师生情马上洋溢。甚至比校歌还流行。

这两次微课的尝试,与传统线下课程相比,学生体验到了一种轻松愉快,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师生情感的好坏很重要,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在微课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选取恰当的内容,及恰当的媒体进行教学,就会增进师生情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微课虽短,作用不微,情真意切才最美。(附上学生改学的歌词)

合唱:开始的开始 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 渴望变成天使:歌谣的歌谣 藏着童话的影子:孩子的孩子 该要飞往哪去

爱国:当某天 你若听见 有人在说 那些奇怪的语言

四七:当某天 你若看见 门口的小店还是少年游殇:当某天 再唱着 这首歌会是在哪一个角落

小殷:当某天 再踏进 这校园会是哪片落叶 掉进回忆的流年

女生:表示 从综合到新楼的距离 原来只有三年

男生:表示校内校外贴吧微博 很多好基友

合唱:各种卷子教参都搞不懂 还有五号楼

合唱:各种曾经狂热的海报照片 卖几块几毛钱

殇:我们穿上西装假装成长 胶片挥霍习惯的笑脸

乌拉:悲伤一发 寂寞唏嘘 痛的初体验

小凝:毕业和高中的字眼 格外扣人心弦 各种莫名的感伤 只说句

合唱:九中再见

爱国橙味乌拉琛若瞳:十年后 你若听见 有人在说 这些奇怪的语言

同上:十年后 你若看见 门口的小店 还是少年游

男生:表示从综合楼到新楼的距离 原来只有三年

女生:表示校园内外贴吧微博 很多好基友

合唱:各种函数宾从都仍不懂 还有作业本

合唱:各种曾经狂热的海报照片 卖几块几毛钱

殇四七凝小殷:我们即将分别 独自浪在 岛内岛外不同地点

同上:瞥见蓝白的校服 还会以为是我认识的谁

合唱:秋和 美芬 阿德 林恬 九中我爱你

四七:也或许谁都忘记谁的名字 但记得

合唱:金榜山下的日子

2、“微课”不微 高效最美

微课程不等于课堂过程中的一小段切片,微课程也不等于完整课程的局部课程,它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一句废话都要不得。

在初一上3.1《 3.1我和父母》--------第二课时 化解“爱的冲突”这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回忆,生活中成功化解与父母冲突的例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选择平日与父母的一个冲突,分角色扮演家长和孩子,既要表现冲突,又要表现解决方法,时间不超4分钟。课前,我们一起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学情特点,选择冲突,甚至有一组学生还请我扮演了其中的一个角色,学生在课前就把录制好的视频交给我,视频中,父母子女之间围绕冲突的对话场景,提出问题,构建与课内学习目标的联系,为具体知识的学习营造氛围。我精心挑选好的片段,然后充分运用到课堂上,省去了课上排练的时间,效果极好,不会笑场,好的案例还可以各班通用。节省出来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总结解决亲子冲突的方法和技能。帮助他们认识父母的爱,体会父母的辛苦。一个教学难点轻松突破。就整节课上课的情况来看,微课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节省了课堂时间,使得整个课堂教学重难点突出,整个教学流程更加流畅,课堂气氛更轻松,学生的表现也活跃了许多。

现在的学生对抽象的政治理论往往不感兴趣,特别怕说教。如在学习《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时恰逢“感动中国人物刘丽来学校的道德讲堂做讲座”。作为老师首先引导学生从新闻媒体收集资料走近刘丽。刘丽在讲座中从自身成长的历程开始讲起,从小渴望上学,因家境贫寒不得已辍学,因学历低找不到收入高一些的工作,到稍有能力了以后勤俭助学的讲述。告诉学生要好好珍惜学习的机会,发奋求学。孩子们听讲时神情认真,会后与刘丽兴奋地交谈。事前学生们准备了问题,刘丽也给予认真的回答。给予学生满满的正能量。

了解了刘丽,在课堂上探讨刘丽成长的历程。感受刘丽稍有能力了以后勤俭助学的人生体验。

交流对自己今后人生道路的启示,这样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表面,而是实现内心的感悟,产生心灵的震撼,最终内化为道德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全。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和提高。这些视频经过精心剪辑,主题鲜明、资源构成情景化,就是很好的微课,这样的机会难得,今后几届的孩子都用得上。正所谓,有限时空,无限应用。

总而言之,本节课因为微课的使用,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3、“微课”不微 创新最美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具有创造思维的老师,老师不仅要主动更新知识,也需要主动更新技术。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也是一种创新。

四川的一位地理罗老师这两天火了!他把地理教学和神曲 《小苹果》神奇地结合在一起,自己填词、演唱制成了一段地理教学微课。“山东山西分两边,广西广东左右站,两河两湖还在中间”,跟着《小苹果》的曲调哼唱,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不知不觉中就被记住了。罗老师的这段微课在学生中大受欢迎,教学当天下午就有学生把视频偷偷晒到了网上。

这个微课大受欢迎,学生们课间学着哼唱,回家也唱。还有学生把视频发到了网上。通过不断变换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各种感官来加强记忆,学生是那么快乐,学习也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

学生唱起这首歌时手舞足蹈的,你都不愁他回家不通网络、手机、ipad平板电脑去听去唱。这些都是传统线下课堂难于达到的,这样的微课创新,让学生简单地、快捷地、快乐地掌握地理知识。”这不正是我们老师所期盼的吗?

其实,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也可以编一些歌谣,嚷嚷上口,再配上学生喜爱的歌曲唱起来呢。比如:改革开放好形式, 感谢小平设计师,特色理论有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个中心”“两个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是尺子。让学生喜欢,乐学,作为学习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享受主动学习带来的良好心理体验。一而再,再而三,这种体验就可能转化为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使初中政治更亲切、更自然地走近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微课的运用,为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注入了新鲜的元素。同时让学生对初中政治课的视角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所以,“微课”就是一种创新课堂。它不仅能跨学科交流,如把政治教学和音乐结合,而且能让学生的学习时间既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更能让老师随时可以玩时空穿越,政治老师只要把优秀的微课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电脑,手机,在网上选择所需的微课知识点。反复观看、琢磨,短短几分钟的微课可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要领,牢牢把握知识的重难点,创新的思维让政治教学更精彩更美,

三、微课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微课是时代的产物。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微课好与不足,适不适合您,您只有去研究了,真正实践了才知道,只有实践了,您才有发言权。笔者通过研究与反复实践,坚持认为,微课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当然,也不能完全代替课堂教学!

一些老师对微课所产生的认识不足,主要有如下原因:1、选题不太好,是传统教学就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做成微课了。不适合用多媒体表达,不是典型、重点和难点问题。2、课堂搬家现象比较严重、缺乏启发性、没有设置悬念、情景。3、有些教学过程,未免太过繁琐,“微到极致就是质量”。4、缺乏设计性、创意不够新颖。5、拍摄画面不清楚、声音不够清晰。6、实效性不强,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当中的教学问题,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所以,在“微课”教学中,我们要注意

1、学科内容要适合

教师应灵活选择微课的内容、学科的什么内容更适合翻转教学的问题。比如,适合视频学习的内容主要有:需要重复讲解的内容、基本的事实和定律、已成定论的观点、基本的方法和规律、基本的演示和操作步骤,等等。

2、切入课题要迅速

由于微型课教学时间短,切入课题必须迅速。可以设置一个题目或问题引入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

3、讲授线索要清晰

在微型课的讲授中,要尽可能地只有一条线索或只说一个知识点。在这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着重进行主干知识的讲解与剖析,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时间内圆满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4、教师语言要得体

在微型课中,时刻谨记您的教学对象是学生。要想上得有激情,除了要具备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外,还得有点演员的功底。教师语言在要求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还应做到准确,逻辑性强,简单明了。

5、课堂板书要简约

板书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要给学生提示性信息,例如:用颜色线标识;用符号图形标注;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要真正起到对内容要点的提示作用。在微型课中,部分板书可以提前准备到纸板上,以挂图的形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展示在恰当的位置,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6、课后小结要快捷

在微型课的结尾,一定要有小结,用二三分钟时间对一节课的教学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微型课的课堂结构趋于完整。微型课的小结,不在于长而在于精,在注重总结内容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科方法的总结。

总之,微课不能替代课堂教学,它是把知识最高效地传递给学生,把知识特别是难点放在微视频里。微视频本身不改变教学方式,而是翻转课堂上改变教学方式。微课不微,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让微课翻转课堂早日成为现实,让微课给政治教学带来又一春!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

[2] 胡铁生《区域性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思考》

第6篇

关键词:古诗文;“合纵连横”;策略

一、“看孙郎”引发的微议

笔者曾参加一次教研活动,观摩了几堂《江城子?密州出猎》课,各位参赛教师费尽心思,设计新型者有之,构思精巧者有之,重视语言品味者有之。而最令笔者觉得有意思的,是诸位评委老师对一位男教师“看孙郎”的设计的微议。

教学片断:

师:“狂”字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找出来后读给同桌听一听。

生1:“亲射虎”,居然说要亲自射虎给随从看,射虎可不是容易的事。

生2:“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如此盛装出猎,也是“狂”的表现。

师:不错,分析有理。还有同学补充吗?

生1:“看孙郎”应该也可以算他“狂”的表现。“孙郎”是“孙权”,他可是当时吴国的国主。身份上差太远了。他这里以“孙权”自喻,有点狂的吧!

师:大家怎么看?(生们赞同生1。)

师:苏轼可是我们眼中才华横溢之人,他以“孙权”自喻真的狂吗?你们能谈谈孙权有多了不起吗?(生显难色)

师出示PPT:

对孙权的相关评价

(1)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

(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

(3)孙郎矫矫人中龙,顾盼叱咤生云风。――元好问

(4)当今惜无孙仲谋。――

师:看看孙权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苏轼以他自喻,可窥探出他的什么心理?

课后,听课老师对该环节的教学设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大致分为两类:

一些教师认为,本环节的设计是低效的。如此浓抹重彩对孙权进行“看”,只是游走在本位教学的边缘,并没有真正有效地融于教材的学习。这会致使拓展材料与文本教学分离,减弱教学重点的突破力度,直接导致语文课的浮夸和低效。

另外一些教师认为,重视外延的广度与文本挖掘的深度,是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要求之一。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文本的广度与厚度来高效组织教学,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值得提倡的。对孙权的拓展,其并非为孙权而拓展,而是为了证明苏轼之“狂”而加以拓展。经过拓展,学生对孙权有了新的认识,对“苏轼之狂”的理解自然有了新的高度。

笔者认为,教学拓展是否需要的唯一标准是学生的认知基础,是否合理则看其与教材的有机统一。教材中总会出现学生没有经验或缺少感悟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在全局把握的基础上,在对学生的认知基础有精准的估计后,合理地利用教学材料来组织课堂教学,推动学生有效学习。

本课教学中,孩子对孙权认知的欠缺直接影响着他们对苏轼当时的情感的感悟。此时,教师把古今名人对孙权的评价整理出来,让同学们对孙权有些感性的认识,架起了一座能通往苏轼情感领域的桥梁。

二“合纵连横”之玄机窥探

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阵地,具备了无限的可开发、可利用的空间。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精心整合教材内容,以课内材料为主,课外材料为辅。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阅读基础、阅读心理,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乘势插入“纵横”资源,课内课外互相渗透,互相借鉴,不同角度的几个信息在结合教学中形成了合力,能保证学生面对重点、难点时,有充分的自主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收获的空间,促进学生的期待视野与作品融合,提升阅读感悟。

1.初涉文本:“纵横”修栈搭桥,构建品读平台。

在学生对诗词的感悟过程中,教师首先会利用朗诵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多形式地反复诵读,可以初步建构起属于学生自己的诗意理解。而厚积的“感”使准确的“悟”有了基础。

本人在教学《湖心亭看雪》时,诵读先行。当第一轮读顺诵读,第二轮释义诵读之后,进行第三轮的内化诵读。此时的诵读,我首先从形式上下了工夫。首先是无句读诵读。在前两轮诵读的基础上,我将其标点全部删去,并把文字作仿古处理,即从右往左竖式排列。这样,既强化学生读顺课文,同时也把古时文章的形式无痕引入,感受中国文化的变迁之一二。第二步是省略诵读,第三步是拆解诵读。按照的文章表达方式的不同,我将其分为:“记叙――描写――记叙――描写――抒情”五个部分。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短文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的表达特色。此处,穿了作者对雪景的白描手法。然后是配图诵读。我把黄永玉创作的《湖心亭看雪》写意图引入课堂,此画极其传神地表达了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以及“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眯、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意境。欣赏黄永玉的画,诵读张岱的文,其文画皆美,真可谓相得益彰,妙趣横生。最后进行书法诵读。《湖心亭看雪》历来是书法家的宠儿,作品较多。我选择秦理斌的作品,秀气潇洒的书法,琅琅回响的诵读声,那是一种绝唱。

2.品词酌句:“纵横”共融升华,提升品读品质。

教师在深入挖掘文本教材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拓展课外资源,接触更多的信息,利用丰富的信息内涵唤醒学生潜能,丰盈学生情愫,与学生的情感链接,实现文本的情与学生的情相激相荡。让他们在教师的启发引领下,感受更浓郁的人文情怀,与诗词作者的心路、思路相通,从而品味语言,陶冶情操,提升品味,体味人生。

在品味诗词语言,纵有情满于心而表达不力之时。我在教学中,爱以“纵横”来补拙。举几例:

(1)同一作者不同作品互鉴:

品《望江南》之“梳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O洲。

温庭筠《望江南》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菩萨蛮》

一比较,学生便能体会,“女为悦已者容”,这“容”是为着心上人才有意义的。正因为《望江南》中的她期望着丈夫会回来,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会认真梳洗。

(2)同一时期不同作品玩味:

品《破阵子》之“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林安邸》

林升《题林安邸》中的“醉”字,可以看到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他们“直把杭州作汴州”,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而辛弃疾的“醉”是借酒浇愁,而“醉”的行为仍是“挑灯看剑”,在对比中辛弃疾的爱国情感便跃然而出。

(3)不同诗歌同一意象:

温庭筠的《望江南》教学时:

①关于“独倚”

教师补充相关资料: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小结:“倚楼”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写尽了女子的孤独,女子的等待,充满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②关于“白O洲”

教师补充相关资料:

送人发,送人归,白O茫茫鹧鸪飞。(张藉《湘江曲》)

惟见分手处,白O满芳洲。(赵徵明《思归》)

小结:“白O”“白O洲”的意象与送别主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断,肯有美妙意象的“白O洲”是古代水路送别之地的泛称。

(4)相似细节类比品味:

在分析《小石潭记》结尾同游六人与前文“寂寥无人”的矛盾之时,同学们很是茫然,认为这就是一处错误。笔者适时引入《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柳宗元是有意制造这样的矛盾,是想表达内心不为人知的寂寞和忧愁,也印证了柳宗元《江雪》中的千万孤独。

3.解难释疑:“纵横”化暗为明,突破品读难点。

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难点、疑点,这时利用拓展材料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做到“无师自通”。因为在对原有课文理解研读的基础上,又呈现了另一个信息,另一种认识,另一种思维,学生在阅读这些拓展的材料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对比、整合,信息之间互相渗透、相互补充。这有助于学生较为准确而深入地理解阅读文本,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

案例《江雪》的“质疑探究”环节:

生:老师,我觉得这首诗有问题。

师:有问题?你说。

生:诗中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想必江面也一定结了很厚的冰,诗人怎么可能在江面“独钓”呢?再说,就算江面没有结冰,天这么冷,鱼儿早就躲到江底了,诗人怎么可能钓得到鱼呢?

师:(惊喜)对呀!天这么冷,鱼儿早就躲到江底了,诗人怎么可能钓得到鱼呢?那么,诗人究竟在钓什么?看来,我很有必要将诗人的生平事迹向大家做一个简略的介绍……听完老师的介绍,请大家再读一读诗,结合诗人的生平想一想,诗人真的是在江面上钓鱼吗?

(附柳宗元生平简历:字子厚,河东人,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政治改革家。唐朝安史之乱后,积极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济革新”,革除弊政,打击权奸,触犯了宦官和官僚贵族利益。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此诗就成于此时。)

生:我认为,诗人在江面上并不是真正地钓鱼,而是为了借助茫茫的雪海,借助钓鱼这种方式,调整自己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的悲愤、愁闷、凄苦心情。因为我也有同感,如果考试考差了,或者遇到其他事情心情不好,就喜欢一个人看看书、玩玩电脑什么的,以此来调整自己的坏心情。

生:我以为,诗人“独钓寒江雪”,不但不是说诗人对生活、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反而表现了诗人高远、圣洁的心境,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坚韧性格。诗人寒江独自垂钓,是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等待冬去春来,期待自己政治上的春天,正如他自己所说――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师:同学们,你们的理解非常深刻,读出了诗人的品质,悟出了诗人的精神,让一位有血有肉、独具个性的诗人活生生地伫立在我们面前。

这一案例,“天冷,诗人怎么可能在江面‘独钓’呢”,这是一个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后提出的疑问,也是教师没有预设的问题,但这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悟出诗人品质,因此教师非常惊喜,及时捕捉学生生成的问题,因势利导改变预设的程序,进行有效拓展,迅速地将学生的问题与自己对诗人的拓展了解融通起来,并在动态生成中,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感悟。引领他们走进诗人的感情世界去体验、捕捉诗人高远圣洁的情感旋律,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让学生及时获得情感体验并提升主题。

三、结语

“推波助澜――‘纵横’变身催化剂,提升品读感悟”措施的成效反思

入境――碰撞――初悟。“纵横”常于此时深入。

对于文本意义的感悟,有赖于多方因素的相互作用,譬如将文本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景中、投射到读者的知识和经验背景中。因此,教师除了领悟文本内涵,还要把握其背景,搜寻并引入相关信息,在文本容易引发认知冲突、思维碰撞、情感交融的地方,整合策略,以满足学生潜心涵泳、自有所悟的需求,使对话走向纵深。融拓展出文本,推波助澜。

细品――共融――升华。“纵横”常于此时生成。

精彩的生成包裹着语言、思维、情感的和谐共生,都是学生创见性的成果,也都是教师在智慧的付出和欣喜的发现中即时诞生的。生成之“纵横”稍纵即逝,捕捉到了,就能成为课堂张力,使课堂充满朝气,能撞击成课堂心灵的火花。因此,教师在引领学生的同时,也要利用好文本,引导表达,开拓和生成自我建构、自行发现、自由创造的机遇。

疑难――探究――化明。“纵横”常于此时突破。

诗歌的品读感悟,除了课堂感悟与生成外,更有相当多的地方处在不能描述清楚的“愤悱状态”,即诗词的模糊处、深奥处。因此,教师在疑难纠缠处引导学生旁征博引,制造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形象与抽象的思维碰撞,分析探究直至化暗为明,突破阅读难点,对文本做出诠释,使感悟更明晰。

“纵横”的方向、途径是无比广阔的,其高度、深度、广度的把握,也是值得教师仔细斟酌的。在最值得“纵横”的时机、地方去“纵横”,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笔者思考,“纵横”必须符合三个教学实际:一是教材实际,不能牵强附会,不能偏离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二是学生实际,要因材施教;三是课堂实际,要考虑时间、场地、情景的限制。

所以说,学习资源的引入并非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必须有节制,适可而止,资源再好,也要看是否与课文有共通之处,是否对教学有所帮助。必须能慧眼识珠,根据教学重点、难点的设计,斟酌何时引进何材料。总之,要根据情况而定,切不可追求拓展材料的数量,拓展材料要因需而定,因材而选,精挑细选。

参考文选:

[1]王德俊.新课程教学设计.初中语文[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