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地理学科特色

时间:2023-10-08 15:44:16

导语:在地理学科特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地理学科特色

第1篇

地理学科在许多人眼里只不过是“记一记,背一背”的副课,大部分乡镇中学为了应付中考升学,不重视地理教学。新时代的初中地理课堂要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地理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要有机统一,课堂要具有特色。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导演”――地理教师,应以此为出发点,研究探寻各种可行的、有效的、易于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探究初中地理课堂之分组合作式学习,主要包括:确定任务、分组搭配、合作学习和效果评价这几个阶段。

一、确定任务

确定任务阶段即筹备阶段,要精心地设计教学,合理地分工分组。

教师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与基础。分组合作式学习教学能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顺利展开的前提是需要教师精心地准备这堂课。作为地理教师,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注意平时多读书、多看报,关心时事,学习新知识,用鲜活的地理知识来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看报纸、上网也是在备课,平时就要做个有心人。

教学目标下要进行分组学习,在进行地理教学设计时,需要做好学情分析,充分了解学生。如何能充分挖掘分组合作式学习的价值,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地理知识和能力,如读图能力,做好学情分析就很有必要。而且,分组合作式学习并不是不要教师的讲解,课堂上教师的必要讲解是不能没有的,要做到学生会的不讲,通过分组合作学习能解决的不讲,把课堂时间大部分留给学生。

二、分组搭配

1.科学地分组与明确地分工,是分组合作式学习顺利开展的保证

以往的初中地理课有试过分组合作式学习,方式与内容乃至过程都非常简单,导致分组合作容易“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科学分组,就是小组成员的编排要有科学性,这里要讲的是备小组与备个人。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进行分组。为了节省课堂时间,教师可以在课前把小组分好,可根据班级内学生的特点,即按其个性、性别、能力水平、知识结构乃至家庭背景等各种因素考虑,选择采取以下方式分组:“好、中、后进”学生搭配分组、男生女生搭配分组、相近个性搭配分组、学生自愿组合分组等,或是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综合考虑,混合分成四至六人一组,让每个组尽可能具有同样的竞争力,处于同一个水平,尽量均衡。一旦划分好后该小组人员就定下来,以便以后能培养成为成熟的小组。

2.划分好小组后,小组成员的分工也很重要

教师对各个组员进行认真、合理的分工,分给每个人一项适合他的好操作的具体职责,也就是组内角色。每个小组内设立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各一名。交代清楚合作前先要对教师布置的问题进行认真的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同时又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另外,分工要采取轮换法,即角色互换,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不同的角色,得到不同层面的锻炼,实现互补,增进互动。

三、合作学习

一般来说,分组合作式学习可以有讨论式、竞赛式、辩论式等多种形式。具体要看教材内容比较适合采取哪一种。例如,七年级地理教材中关于地球名称的看法:是叫“地球”好还是叫“水球”好?这种情况可以进行随机分组,举手赞成称“地球”的为甲方,举手赞成称“水球”的为乙方。

辩论:地球?水球?

甲方:应该继续称我们的家园为“地球”。

乙方:应该把地球改为“水球”更准确。

学生开始辩论自己所居住的星球是应该叫“地球”,还是应叫“水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辩论的方式活泼又有趣,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讨论式小组合作式学习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任何可以拓展学生思维,渗透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理念的问题都可以采用讨论式,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例如,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哪些问题?对策分别是什么?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四、效果评价

不管采取哪种分组合作方式,都要有这样的过程:个体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全班统一交流。每个学生先要独立思考,然后将思考过程和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小组记录员将信息归纳整理后由小组发言人发言,最后教师做评价总结。努力营造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差异参与的氛围,实行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和集中学习的交替融合。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可忽视。

在分组合作式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是局外人,而是充当着“管理者”“协调者”“引导者”“评价者”等多种角色。教师要组织好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不喧哗,不随意谈论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话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而且,教师在进行学习评价时要因势利导,一般主要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肯定学生的探索,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小组成员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才能调动每个参与者的积极性,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和学习小组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总之,为了让学生喜欢上初中地理课,只要地理教师肯动脑筋、积极探索,寻求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地理课堂教学表现出特色,才能展示地理学科的魅力,才能改变大家对初中地理是“副课”的陈旧观念,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第2篇

关键词:递进式;课程集;工程管理;教学特色

作者简介:谢丹凤(1981-),女,辽宁鞍山人,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郭树荣(1963-),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山东?淄博?25504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72-02

1998年,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将房地产经济、基本建设管理工程、建筑管理工程等专业合并为工程管理专业。发展到今天,工程管理专业逐渐走向正轨,学科体系基本形成,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课程设置、教学与实践环节等方面高校之间还是有所差异。高等教育在全面落实本科优质工程,如何确保教学质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挖掘教学特色。在多年的教学经验基础上,山东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提出了“递进式”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课程集”的概念,将“递进式”教学模式引入到工程管理专业“课程集”的教学中,深入挖掘教学特色,希望能够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一、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特色研究的必要性

工程管理专业是土木工程技术、工程管理与工程经济交叉的复合性的新型学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渐增大,为适用社会主义市场化的需要,工程管理专业发展迅速,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学校从1998年的不足80所,发展到现在的310所。尽管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社会的需求和用人单位的期盼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人才类型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不适应;开设工程管理的高校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学,缺少实践环节或实践性教学内容偏少,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技术人员相比,其对工程项目的掌控能力较低。同时,基于中国的教育体系,大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之前,对其所学专业知之甚少,对工程实践过程缺少基本的感性认识,对工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和管理问题缺乏全局性的概念。

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势必导致课程之间的粘连性大,如果仅仅是各门课程之间独立的、拼盘式的授课,没有良好的协调、互补、递进,则不容易把握学生对专业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存在模糊不懂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后续课程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教学效果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也只能是被动接受。鉴于此,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推行了“递进式”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希望能够深入挖掘“递进式”的精髓,提出了“课程集”的教学思想,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界面进行衔接处理,以期望能够克服拼盘式课程教学的缺陷,发挥“课程集”1+1>2的优势。

二、“课程集”的涵义与教学思想

“课程集”概念的提出来源于项目管理的综合集成思想。1990年,钱学森等在系统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概念以及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论: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之后,一些学者对综合集成思想进行了极大地丰富和完善,[1]其宗旨是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整体最优化。目前,集成思想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较多,用集成思想来指导教学过程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在集成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工程管理专业递进式课程设计的教学研究经验,提出了“课程集”的概念,将工程管理专业“课程集”定义为:为完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结构,将涉及工程管理专业技能的有逻辑关系的课程进行整合而形成的递进式集成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的集成、课程教学的集成、案例教学的集成。

目前与“课程集”相关的概念还有“课程群”、“课程组合”、“系列课程”等,其宗旨也是将相互关联的课程进行整合,但是具体的操作环节没有考虑到“递进式”的教学方式,很少有连续不断地在后续课程中纠正学生在先行课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薄弱环节的做法。而“课程集”强化了递进式教学理念,其教学思想为: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以本专业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为主线,将相关主干课程进行整合,以课程间的逻辑关系为结合点,通过对课程的重新规划,[2]删除交叉课程间的重复,填补课程界面间的空白,体现课程之间的递进关系以及修正关系,在后续课程的教学中解决先行课程的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不断地发现并修正教与学中的薄弱环节,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各门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进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够达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状态,克服各门课程单独教学的分离性,实现课程集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即1+1>2的优势。

三、“课程集”的框架构建与教学特色

1.“课程集”的框架构建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集”的构建框架起始于递进式课程设计,构建理念来源于综合集成思想,构建特色在于发挥1+1>2的优势,构建核心是整合集成教学计划中各个教学环节的资源。当然,并不是将所有课程都纳入“课程集”,而是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进行筛选定位,有针对性地构建“课程集”,主要是:将6门专业核心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纳入“课程集”,发挥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1+1>2的优势;将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案例纳入课程集,发挥案例教学环节1+1>2的优势。工程管理专业“课程集”框架构建图详见图1。

第3篇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基本学科之一,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地理学类包括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三个专业,经济地理学也自然成为三个专业的主干课程。从2009年开始,中国科协开展了学科发展研究。在地理学学科发展研究中,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指出,“明确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经济地理学的科学地位得以进一步明确和巩固,这既体现了地理学学科结构的客观要求,也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但是,目前高等院校特别是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并未真正凸显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地位,而经济地理学教学在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地理学科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明显薄弱,同时,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更因为中学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现实,加强高师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及其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一、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国内高师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如下问题:课程体系设置重自然轻人文-经济;课程内容选择与学科根基有偏离倾向、重国际轻国内、与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脱节;教学环节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选择与学科综合性特点及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不适应;等等。要解决国内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顺利实现地理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优化和教学方法改革是目前国内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面临的当务之急。我们以为,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必须立足学科根基——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即经济活动地域布局体系研究,凸显学科特色,并遵循经典与现代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结合、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学科内容与教学方法相结合等原则对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整体优化改革。近年来我们主要围绕科学制定培养方案、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探索综合性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探索。

二、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

1.修订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科学架构经济地理学课程体系。修订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地位,应明确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以突出课程的实践教学地位。鉴于课时及经费等实际情况,经济地理学课程实习可与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联合进行,并在培养方案中以“人文-经济地理课程实习”课程的设置来体现。同时,在理论课程设置上,增加区域分析与规划、中国区域发展论、可持续发展概论等必修或选修课程,适当时候还可以设置农业与工业地理、城市经济地理、乡村经济地理、第三产业经济地理、现代服务业地理等选修课程。

2.改革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创新经济地理学内容体系。针对目前流行的主要教材内容选择的缺陷,在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等原则指导下,经济地理学理论教学内容改革优化的逻辑思路是:

(1)人类经济活动必然面临区位选择: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关系,即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布局体系或经济活动的区位与空间组织的学科。明确经济地理学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学科特点与内容体系等基本问题。(2)经济活动区位因素分析:经济活动区位因素的影响分析是经济活动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的基础。(3)区域产业部门结构与布局:产业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变化的交互作用导致产业结构演变和产业部门布局差异,该部分内容包括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第一产业布局、第二产业布局、第三产业布局。(4)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产业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差异及其演变必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该部分内容可以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模式、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模式、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等。(5)经济区划与区域发展规划:经济活动区域分异必然导致区域分工及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经济区域划分、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分工与协调则成为必要的内容。(6)经济活动全球化及区域影响:全球化发展使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空间扩大,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的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影响等内容。(7)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

3.注重课程教材选择与建设,提高经济地理学教学效率。目前比较通用的经济地理学教材主要有: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经济地理学》(李小建等编)和国家教委重点教材《经济地理学导论》,这两部教材均为国家重点教材,但根据学科发展背景和基础教育实际,这两教材都不能很好地满足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之需。鉴于《经济地理学导论》教材符合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内容丰富且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结合紧密并与现行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内容衔接较好,通过教师优化更新教学内容,该教材更适合师范大学教学需要,因此,可以选择使用《经济地理学导论》(修订四版)作为本科教学的主教材,而将《经济地理学》作为辅助教材。当然,也可以将这两部教材的教学地位互换,还可以参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区域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唯教材是从,必须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充分突出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材。教师要力求实现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体系经典与现代、国内与国际、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相结合,从而发挥教材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科学高效的引领作用。

第4篇

[关键词]应用大学转型;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0-0065-03

[作者简介]林俊良(1986―),女,广西贵港人,硕士,钦州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重金属污染评价。

应用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应用型大学既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也重视学生的实践。这样,学生既有本行业扎实的基础知识,也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所学知识更接近岗位,对产业调整适应更快。应用型大学的试点,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有利于提高教学内涵和质量。

钦州学院是目前广西沿海唯一的公立本科院校,是北部湾大学的筹建单位,同时也是广西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学校之一。学校在筹建北部湾大学的同时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挑战。应用型大学转型是针对研究型大学提出来的,它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应运而生,是高校为满足地方发展需要而对人才培养方向做出调整的过程。而培养既具有自身特色又符合地方需求的人才是应用型大学建立发展的灵魂与宗旨。而转型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

一、实践教学在人文地理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应用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的区别在于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已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使其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适应工作;既提高学生走向社会的信心,也为地方培养实用型人才。在高校教学与社会需求衔接过程中,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曲艺[1]提出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面向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大学。可以说,通过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是高校完成转型发展的可行方法之一。

根据地理学学科特性,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及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三大分支。课程所选用教材是赵荣主编的《人文地理学》(第2版),属“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以总―分―总的形式,将工业、农业、民俗、人口、宗教及政治等几个主要的部门地理囊括在内。其中工业、农业又是经济地理的范畴。资环学院将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实践教学结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为期一周的野外实践活动。

二、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现状

(一)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王国梁[2]认为野外教学是课堂必要的延伸,可分为短途实习与长途实习两种,其中短途实习也称专题实习,为期1~2天,行程200千米以内;长途实习也称综合实习,为期15天左右,行程1000~2000千米。目前钦州学院资环学院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与经济地理野外实习结合一起,为人文经济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实习的时间为一周左右,即两门课程一起开展野外实践教学活动,平时的教学活动基本上都在课堂完成。学生真正参与到野外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另外,在野外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路线涉及区内的其他城市,为了到某个点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师生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乘车路途上,不仅在实践教学点开展活动的时间减少,也增加了师生路途疲劳感,以致实践活动的效果达不到预期所想。还有,由于学院资金、教师资源及个人时间精力等问题,难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人文地理学的实践教学中。

(二)野外实践教学内容地方性不明显

野外实践教学内容的地方性取决于实习的路线,而课堂上的实践教学则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内容。在野外实践教学中,资环学院人文经济地理野外实习主要围绕广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红色革命老区、具有生产规模的企业、工业及东兴东南亚民族风情等面向广西特色的人文经济物象。让学生通过实习相应地了解掌握广西人文经济历史与现状不仅帮助学生扩大视野,也帮助其提高主动观察、思考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但北部湾的开发、北部湾大学的筹建、应用型大学的转型等学校所面临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不得不引人深思。培养服务地方的人才是应用型大学的职责与使命之一,需要从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模式等方面体现,但是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来说,人文经济野外实习是该课程实践教学中突出地方性的核心内容。目前的实践教学内容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地方发展的需要,也没有充分体现地方性特色。

(三)课堂实践教学内容简单

从实践教学的授课形式来分,可分为直接实践教学与间接实践教学。直接实践教学是指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到真实情景所发生的教学活动,包括野外实习、调查活动等;间接实践教学则指教师为了与学生一起完成相关教学内容,通过讲授、讨论、模拟等方式让学生间接地体会到某情景所发生的教学活动。根据人文地理学目前的教学情况,学生除一次人文经济野外实习的直接实践活动外,大部分实践教学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完成的,即间接的实践教学活动。经对学习该课程的学生进行调查,75%的学生反映课堂教学缺乏实践教学内容,内容偏于理论知识的讲解,部分内容与社会发展衔接性不强;希望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到更多与社会实践相关的知识。其实,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已经注意到尽可能地搜集与课堂知识相关的视频和案例,将其融入到课堂中。或许在传统教学中,该教学方法行之有效。但是社会知识的更新、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以及“90后”学生追求个性、向往开放自由的特点,使得课堂上简单的视频与案例讲解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另外,由于授课时间的有限性,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完成连续的讨论。当学生已经准备好的材料和发言多次因为没有时间而未进行时,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会受到影响。

三、人文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为改善资环学院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现状,不仅需要在增加教学实践内容的同时丰富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形式,更需要突出地方特色,从地方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实用型人才,为地方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源基础。

(一)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野外实践教学是学生亲身体验直接参与的教学活动,课堂实践教学是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参与教学活动间接地获得实践经验,掌握实践知识的教学活动。资环学院将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实践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这不仅考虑到了地理学的学科特性,而且结合了教材内容的特点。但是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及学生发展条件的转变,一周的野外实习难以满足人文地理学教学的需要。在实习过程中,师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乘车上,真正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比较少,以致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学院可为学生增加一次人文经济综合野外实习,也可适当地减少实践教学点或缩短野外实习的路程,合理安排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节点,让学生能更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实践活动内容。此外,课堂实践活动也是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经费及时间精力的不足,使得教学内容中所需的实践教学活动不能都由野外实习完成与实现,而课堂的实践教学正满足与弥补了教学现实中的这一缺陷。教师可通过视频、模拟、组织讨论、观点辩论及课后调查等方式间接地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其若身临其境地参与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与野外实习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此外,增加专题性的短期实践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及时地掌握巩固所学知识,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安排如图1所示。

(二)突显地方特色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教学,既可帮助学生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也从侧面反馈课堂教学的欠缺。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要面向广西、面向全国,更要突出地方特色。在此主要讨论四个专题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目前发展的形势来看,学院地方特色指向海洋性、北部湾区域性。专题性实践教学为短期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时间为1~2天。

实践教学安排如下:专题一组织学生调查并分析钦州市人口、民族组成的情况,培养学生查阅、获取资料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专题二属于经济地理学的范畴,在设计实践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地方特色,现代农业种养模式及优势工业等。其中,莲藕套种(套养)水稻(鱼)农业示范基地位于钦北区那蒙镇竹山村,基地模式为“藕+鱼+鸭+稻+鹅+沼气”,改进了广东桑基鱼塘模式,充分利用与发挥了当地的地理环境优势。此外,位于钦州市南部沿海的钦州港经济开发区的工业技术水平与规范管理也是值得让学生了解与参观的。专题三包含内容较多,组织学生参观三宣堂、冯宫保、冯子材墓、天涯亭、广州会馆、基督教堂及建于明清时的灵山县大芦村古文化住宅群,并对比钦州老街骑楼及沿街建筑物的变化。专题四组织学生就时事政治问题开展辩论赛,提高学习思考问题与现场反应能力。

由于人文地理学学科的综合性,专题性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体现连贯性与承接性,环环相扣。在进行某一专题的实践活动时,又会涉及另一专题的内容,这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与学生的积极配合。

(三)提高经费支持

实践经费的充足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践教学活动能否按时开展,在增加外出次数的情况下,若实践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自身,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提高对实践教学活动的经费支持,既提高学生配合的积极程度,也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完成应用型大学转型的使命。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旅游专业;旅游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近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旅游业一直以持续增长的势头迅速发展,与此相适应,旅游教育也获得长足发展。截至2008年底,各层次设置旅游专业的学校高达1726所,其中高等院校897所,为旅游业各部门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在这一片大好形势下,旅游教育中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我国旅游专业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略陈管见。

一、握学科定位,避免学科泛化

旅游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历史较短,总的来讲还很不成熟,加上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有着不少缺憾,其中的突出表现之一是缺乏统一的研究对象和鲜明的学科特色。旅游学科在学科之林中始终没有一个适当的地位。由于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的薄弱,目前只能广泛利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广泛地移植其它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这一方面强化了旅游学多学科相交叉的综合性特点,另一方面也使本学科的独立性和特色大打折扣。在学科研究上,旅游学科似乎把世界上的一切事象都包括在自己的研究范围内,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美学、地理学、历史学、心理学、市场学等学科知识都有涉及,许多教材内容越来越泛化,结果是把旅游学科变成了无所不及、无所不包的大杂烩。现在旅游学科中的许多课程内容繁茂芜杂,学科界限不清的现象相当严重。所有这些,大大削弱了旅游学科的学科特色,降低了旅游学科的科学价值和旅游学科理论对旅游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旅游学科若不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定位,肆意泛化,最终会削弱自己的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缺乏明确的研究对象、肆意泛化的学科会像脱缰的野马、飘泊的船儿一样危险。旅游教育也应像旅游学科一样把握好方向,各门课程应慎重选材,避免“泛化”现象,力求把“货真价实”、“经世致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适应市场需求,突出办学特色

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各地办学的积极性都十分高涨,旅游院校因之快速增加。但在适应市场需求方面,许多院校办学方向模糊,模式单一,定位不准,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各校一个面孔,培养出的毕业生都差不多,无法适应旅游市场的多种需求。具体表现在课程设置缺少创见,关起门来办学,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针对性差,因人设课的情况比较严重,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

特色是旅游院校的生命。本来,每一个旅游院校或旅游专业,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而许多学校正是分别依托于像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地理学、外国语、农学、林学等不同的专业背景来办学的,按理说应该培养出多样的人才。可遗憾的是,由于惯性思维的惰性,人们多不愿意积极创新,大家几乎都生搬硬套旅游管理专业统一的人才模式,丧失了自己特有的学科背景特色。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学校或学院(尤其是管理学院、商学院)无视旅游专业的特殊性,硬性将旅游专业纳入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前两年按工商管理学科要求开设大量平台课,第三学年才开始专业分流,旅游专业的学生真正学习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仅一年时间(大学第四学年要进行毕业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导致旅游专业特色丧失殆尽。同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也缺乏鼓励办学特色的激励措施,结果就出现了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当然,近几年来,也有少数学校的旅游专业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市场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但就全国来看,真正有实力、有品牌、办学特色鲜明的院校寥若晨星。

三、改革课程结构,进行优化整合

课程是“课”与“程”的结合,其中“课”是指科目,“程”是指学程。要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优选应开设的科目门类,并按知识学习的逻辑结构安排学习程序。目前在我国旅游实践教学中,已形成了“产业本位的课程”(注重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人文本位的课程”(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学科本位的课程”(注重理论基础与学术训练)三种课程设计理论流派,它们分别着眼于产业的用工需求、学生的人文养成、学科的独立地位,这一方面反映了研究者不同的主体代人和价值选择,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旅游专业所在的学校的身份层次(研究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学型高校、职业技术学院)与教师的生存策略,如教学型高校、职业技术学院明显是倾向于“产业本位的课程”设置。我们认为,截然按照“产业本位的课程”、“人文本位的课程”、“学科本位的课程”三种课程某一种进行设计,必然会出现偏颇,最好是根据需学校实际情况适当融合。

旅游学科涉及的知识极为广泛。面对大千旅游世界,一个合格的旅游工作者需要掌握的东西太多了,从天上到地下,从远古到当今,从本土到世界,从自然到人文,从古代文化到现代科技,从心理行为到经济管理等等。说得极端些,旅游工作者最好是百科全书式的人,但那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根据培养目标进行科学研究,认真甄选内容,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

面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教学内容不断增加的趋势,旅游专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地组织课程、有效地进行教学?这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政治理论课、外语课、计算机课、数学课、经济管理类课程已占据了大量空间,剩下的可供旅游类课程设置的空间已非常有限。显然,在课程改革上不应简单地增加课程门数,那样只会进一步加剧课程与总学时的矛盾,并且将进一步肢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正确的做法是通过课程改革,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将新的教学内容、要求与原有的课程进行融合,适当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课程的纵向与横向的一体化。例如,可以将“旅游资源学”的内容合并到“旅游地理学”讲授;可以将“旅游文化学”与“旅游美学”合并成“旅游文化与审美”一门课程讲授,如此等等。有些扩大知识面的课程可以采用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如“旅游文学”、“旅游应用文写作”、“文物与考古”、“生态旅游”、“会展旅游”等等。国外教育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最缺乏的是跨学科的广度与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旅游专业课程的优化整合无疑能够为弥补“跨学科的广度”这一缺憾贡献绵薄之力。

四、课程统筹规划,教学分工协作

由于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缺乏统筹规划,因而就出现了在同一系列教材中不少内容重复编写和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出现的问题。比如,对于“旅游资

源”,《旅游学概论》要提纲挈领地讲,《导游基础知识》要有重点地讲,《旅游地理学》、《一中国旅游地理》则是大张旗鼓地讲,而《旅游资源学》、《旅游开发学》、《区域旅游规划》更是名正言顺地讲。尽管教材编写者和教师会认为自己各有侧重,某门课非讲不成,但对于学生则难免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对同一内容,“你方唱罢我登场”,反复“炒现饭”,一则造成学生厌倦情绪,二则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解决的有效办法之一是相关课程的教师在教学上进行沟通,合理分工,前面课程讲过了,后面的课程就不重复讲了,或从新的角度去讲。或者将相关度很大的课程合并为一门讲授。

现在有些旅游专业的教材内容名不符实,亟待进行调整改革。以旅游学的分支学科旅游地理学为例来说,它是介于旅游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目前有太多的教材把《旅游地理学》编成了《旅游资源学》,以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来介绍各种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天长日久,大家习以为常,似乎理所当然。其实,旅游地理学理应从地理学的角度去研究旅游资源和旅游者,从地理学的角度去研究旅游现象和旅游开发及管理,用地理学的理论、地理空间的观点、人地关系原理分析解决旅游问题。这些都需要在理论研究上进行深化和创新,由于受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由于基础研究远不如实际应用、规划开发“实惠”,所以现在还很少见到有这方面积极的探索者与创新者。另外,还有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将“旅游需求预测”、“旅游消费行为”、“旅游客源市场”之类的内容也编写在内,这是不科学的,因为这些根本就不是旅游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完全可以分别放在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学中去讲授。

五、根据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形势发展设置课程和编写教材

旅游专业有着一些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旅游财务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导游等。具体到某门课程,对于不同专业方向有着很大差别。例如,《旅游资源学》对于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财务管理专业方向,可做一般性了解;而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景区管理、导游专业方向则应重点了解,讲授中应该具有一定的知识广度与深度,并且要求涉及相关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以保证其专业知识素养。这就要求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区别。

具体到某一课程的设置来说,我们可以《旅游外语》为例。《旅游外语》是各层次旅游专业均应开设的课程,即便他们已各自开设了通识性的外语课程,包括口语、听力、阅读与写作等,但对于将来要从事旅游工作的各专业、各层次的学生来说,还是很不够的。因为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人员交流将日益广泛,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要到中国来旅游。另一方面,在京、沪、穗等大城市,国民出国旅游的热潮也已经到来,比如北京旅游业界现在最缺的就是出国游的领队。旅游业是涉外性最强的一个行业,因而这个队伍中需要大批外语水平较高的人加入。目前旅游外语这一课程的设置比较混乱,有的开有的不开,有的开课时数占到总课时的一半左右,将“精读”、“泛读”、“口语”分别作为一门门的课程来开,几乎把学生当成了准外语专业的学生。外语课时开设多少,大家远没有达成共识。在专业课学时数普遍较少的情况下,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专业课的讲授中尽可能地用双语教学。再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旅游业中普遍缺乏小语种(如朝鲜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越南语等)的导游,而众多高校大多由于自身师资的缘故,多数都把《旅游外语》开成了《旅游英语》,这种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象,远远不适应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应该引起旅游院校的高度重视。

第6篇

一、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制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各类学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及学业质量标准落实到各个学科中去。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满足学生对即将来临高考的学习的诉求以及实现学生个人未来发展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具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练习,引导学生能?蚪?所学习到的地理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现实中去,让学生真正得到地理知识、技能及方法,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环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观念,即可视为其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培养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高中地理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进一步落实新课改标准,助推地理学科不断向前发展,还能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对充实国家人力资源、提高公民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就地理学科而言,学科素养的培养能够促使地理教学方式更加优化,并由单元教学向素质教学进行转变,便于高中地理教学进一步发展。(2)就教学者而言,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不断提高教师对地理教学的掌控能力,极大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有助于改善教师跟学生的关系,对教师教书育人有着重要的影响。(3)就学习者而言,核心素养的渗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其他观念,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一)以生为主,为其核心素养发展拓宽空间

在传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注重地理知识的讲授,从而忽略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导致学生不能够将地理知识更好地和现实结合起来,处理现实地理问题能力弱。这样的高中地理课堂限制了学生发展,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所以,教师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要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要以生为主,学生占据课堂学习主位,让学生主动探索地理知识,并主动分析、理解、掌握地理知识,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结合,以提高学生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懂得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探索,并适时地加以引导,以便提高学生探索的效率,只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在教学“农业区位因素”一课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概念、特点以及常见的分类,再让学生试着找出农业区位因素,先让学生个人进行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出农业区位因素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区位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联系的普遍性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接受水平,选取适合学生进行探索活动的内容,借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地域联系”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图像和影音素材,采用比较和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把握住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借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实例讨论入手,理解交通运输、商业贸易以及通信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更要帮助学生深切感受到随着地域联系的加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多样化课堂,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特色

第7篇

[关键词]: 初中生、学习地理、困难、对策

2004年秋季开始,我省使用初中地理新教材。从新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看,新教材反映了地理学科教育和教学的本质,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和新思路,突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和反馈,我们发现,尽管新教材在知识难度上比以往教材有所降低,但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仍相当突出。这无疑是制约地理学科教学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全国新教材试点省份-----江西省,在对学生学习新教材调查问卷中发现,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困难仅次于物理,居第2位,我校对高一学生也作了前后两次调查,结果也表明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困难超过了数学、英语、化学等学科,普遍感到地理难学,学不懂。那么,造成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作为地理教师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一、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

1.对地理学科的特点不了解,缺乏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从地理学科的内容来看,地理主要是阐述地面各种地理事象的分布,并探究其原因;反映地理事象间的相互联系和地区的差异;探寻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规律;阐明人与地理环境的正确关系。因此,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推理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并非许多学生所认为的地理就是地名加物产,学地理只要划一划,背一背就能了事。正是许多学生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而形成了地理学习过程中常常重记忆,轻理解;重突击,轻平时,简单搬用初中社会课的学习方式,不注重理性思考和推理,强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今年使用的新教材,地理学科的特点更趋明显,这样的学习方式当然更加难以适应,难怪学生经常说:地理书很好看,地理课也很好听,就是地理作业最难做,甚至有时无从入手。

2.存在不良学习心理,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思维品质的差异上。地理学习中学生思维品质缺陷的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思维的广度不够,综合能力差。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品质要有一定的广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但不少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地理成因的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关于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大部分同学只会从太阳辐射强度这一原因去考虑,只有少数学生能同时想到日照时间这一重要因素的影响。

( 2)思维的深度不够,分析、鉴别能力差。有些学生常把一些词语形式相似的概念混为一谈。

( 3)思维变通性差,常受思维定势的束缚。例如在讲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时,有意向学生提这样一个问题“当北半球是一月时,南半球是几月?”不少学生会回答:“是七月。”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在平时未必会答错,其原因在于受已形成的“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这一思维定势的影响。

( 4)思维的逻辑性差,考虑问题缺乏条理性。

3.学习地理的动机、兴趣、需要不足,缺乏学习的内驱力

学生感觉地理难学,成绩无法提高,与学习地理所必要的学习动机、兴趣和内心需要是分不开的。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跃的内部动因或动力,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地理学习动机是推动地理学习的直接动力。

学生进入初中后,往往在各种因素的引导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地理是一门副课的错误想法,甚至大部分学生刚入初中,就给自己的 “奋斗目标和爱好志趣”定位在理科上,从而潜意识地产生了我是学理科的,地理与我无关,不需多“浪费”时间,充其量只要应付会考即行。由此而来,对这些学生来说谈不上有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从而无法产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自然,明显影响了其思维与主观能动性,结果,当然觉得地理是不好学的。

4.初中学科知识衔接不够,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

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地理(特别是自然地理)涉及到许多本学科的准备知识,如地球、地图的基本知识、气候的基本知识。从我省初中教材看,仅初一《社会》涉及地理学科内容。为了减轻初中生的学业负担,体现综合学科特色,初一《社会》教材已大大简化了原人教版初中地理内容,把原二年学习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压缩到初一《社会》中教学。尤其是对地球、地图、气候等知识的编写显得更为苍白,再加上客观的中考制度不考初一社会,因而本已浅薄的地理知识,再要到二年后重新学习,学生多半早已遗忘,往往使初中地理的教学显得十分被动,以至于常常要为了完成教学要求,必须要不断回顾初中知识,甚至要补充缺乏的知识。

其次,相关课程如立体几何,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也相对缺乏,从而导致教学中的知识 “断层”,增加了学生对有关地理知识理解的难度。

5.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与切入点不准,缺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产生对地理学习的抑制情绪。

地理新教材是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指导下编写的,具有时代性和超前性,特别是强调了生活的地理和学习的实用性,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要求。使用了多年的老教材,我们当然有解不开的情结和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因而难弃传统的思维和方式,乃至全搬以往的教学方式,形成了新教材,老套套的不协调局面。学生自然感到我们的教学空洞、乏味,久而久之产生了对地理学习的抑制情绪,影响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

二、对策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保证必要的时间投入,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千方百计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地理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绝大多数的地理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理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尤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达到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2.把握新教材,注入新思路

地理新教材体现了创新精神,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在新教材、新任务的背景下,要有新思路。

( 1)树立现代教学新观念。新教材的推行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弘扬,使未来人才的规格多种多样,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为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以学生为本的主体观。当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的社会,学生的视野十分开阔,个性化倾向明显,教学中要多采用开放式、活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其充分地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中,产生对地理探索的浓厚兴趣。

( 2)推广学法指导。初中阶段学生无论在智力还是能力都比初中阶段有了一个大的飞跃,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索、研究及实践,能够运用一些地理知识去解决地理问题。学生迫切希望教师把学习方法的指导纳入到教学任务中。为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在“知地”---------了解地理事实,“明理”-------理解地理原理的基础上,会“说理”--------用实例说明地理原理,“析事”-------对社会中出现的地理现象,会用地理原理进行判断、分析、评价。特别要指导学生掌握识记方法,积累地理知识;指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理解地理知识;指导学生广泛联系实际,注重知识应用;指导学生读图方法,提高识图能力。

( 3)增强实践活动。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活动”或“研究性问题”。如何利用好这些材料,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与深入探究的有效载体,一旦学生投入到这些与日常生活或自身需求紧密联系的“活动”中去,那么,它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将是巨大的,也必将大大消除学生对地学习的抑制情绪,有利于克服学习的困难。

4.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课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识点,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它犹如学生学习途中的绊脚石,阻碍着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地理教学难点大致可以分为理解性难点、记忆性难点和运用性难点等三类。

( 1)理解性难点及其化解

理解性难点主要是地理概念、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地理原理等内容,这些知识的高度抽象性、或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联系能力的高要求,以及说明事实材料的过于概略是导致学生理解困难的关键。教师在突破理解性难点时,要讲究教法的直观、形象和具体,要讲究新旧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要补充相关的感性素材,教学中多运用图示解答、演示实验、联系生活、形象记忆等方法。

( 2)记忆性难点及其处理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记忆性难点,主要是一些地理事实过于集中而彼此间又联系松散的地理知识。为了减轻记忆负担,强化记忆效果,加强知识积累,教学中可采用:加强横向联系、赋予记忆材料以一定的意义、编歌诀、构建知识结构等方法。理清各个知识点间的从属关系,把同类或相关知识归纳整理成为系统化、条理化、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可帮助学生实现整体记忆而提高记忆效果。

( 3)运用性难点及其突破

运用性难点多存在于读用地图和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具体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我们应讲究应用障碍的针对性,要力求巧设问题情境,增加问题层次,减缓问题坡度,必要时可提供相关图表甚至实物或模型,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逐步求得结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努力挖掘本学科在学校中的作用,使地理教学具有良好的外部条件。

地理学科在学校(特别在重点中学)中常常被认为是副课,是 “小儿课”,出现学校不重视,学生不主动的不良局面。地理教师教得很辛苦,却得不到理想的成绩或肯定,改变这种局面的唯一力量在于我们地理教师本身。我们地理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师德,敬业的精神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外,争取良好的外部发展空间也至关重要。有效的途径依然是要把握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打造地理品牌,营造浓厚的学习地理的气氛,。

( 1)在研究性学习中可大显身手。地理研究性学习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有利条件,这是由我们地理学科的内容所决定的。通过地理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改变学生对地理的看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应用地理知识的主动性,当然也有利于地理学科在学校中创出特色和品牌,为学校争得荣誉,从而改变学校在看法上对地理学科的偏差。

( 2)在课外活动和观测上有独特的优势。地理课外活动和观测对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和解决地理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地理课外活动的种类很多,如天文气象观测、地震环境监测、工农业调查、交通流调查、模型制作、模拟实验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加我们地理学科在学校第二课堂中的份量,扩大地理学科的知名度,把学生吸引到地理活动和地理教学中来。

4.深化初一《社会》教材和中考内容的改革。

第8篇

【关键词】 能力 主干 地图 可持续发展 热点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1-030-01

地理由于其综合性强,理科色彩明显,难度相对较大,往往成为文综得分的瓶颈。高考能否达到预期目的,考出考生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试题。命题是有效测量的重要保证,又是决定考试成败的关键。纵观近几年文综地理试题,地理学科命题已日趋成熟,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特色和思路。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或者说趋向:

1. 强化学生能力的考查。“3+X”高考改革的重点是考试内容的改革,即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考查。高考所强调的地理能力是建立在一般学习研究能力之上的带有地理学习研究的要求和特征的能力。能力的表现和考核方式应该是多方面的,在文综地理试卷中,突出和强调了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目标,它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审题能力。要求在阅读试题的基础上,一方面,知道试题提供了哪些信息,哪些是有效信息,从这些信息又能得出什么新的信息;另一方面,知道试题问什么,是怎么问的。

(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一方面要求调动与问题有关的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要求运用所学知识与试题信息分析问题。

(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与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表达能力。要求在完成前两项能力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科学规范、逻辑严密的将符合问题的答案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指导学生做题时,一定要熟悉这种思路,强化这些能力。

2. 侧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在高考有限的时间里,要利用文综试卷中有限的几道地理试题,能考查到的地理知识是有限的。试题往往考查的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同时也合理引导地理教学和学生备考。具体来说,地理的主干知识有以下几个方面:自然地理中如物质的运动变化、圈层特征等;人文地理中如人类活动的区位、人地关系等;区域地理中如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中国主要地区和省区的区域定位和区域分析等。这些主干知识一方面是学科的基础知识,是可再生知识不会陈旧;另一类是应用性很强的知识,与社会实践关系密切。在考查这些主干知识时,往往不是孤立地考查某一个知识点,而更多是综合考查知识的交结点,注重学科内综合,如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综合。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对主干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更要重视知识网络的构建、综合能力的培养。

3. 地理图像的地位日趋重要。地图是地理学的工具,最能体现地理学的特色。地理图像极高的内容综合性和概括性及方式的多样性和变化性,特别适合对学习能力和综合知识的考查,因而备受命题者青睐,常被用作高考命题的信息载体或设问来源。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套试卷中约有6~8幅图,大致是每两道题一幅图,同时图的数量还有上升趋势,形式越来新颖,内容越来越丰富。出现在试卷中的地理图像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中学教材和地图册;二是相关机构的统计和研究结果;三是大学教材和地图册。这些图像经过缩放、裁剪、组合、变形等手段处理后,结合考试需要和学生实际出现在试卷中。具体来说,在试题中出现频率高的主要有以下三类地理图像:一是分布图,包括政区图、地形图、等值线图、经纬网图,反映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状况;二是统计图,包括结构图、表格、坐标图等,反映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和组合状况;三是示意图,包括地理过程示意图和地理原理示意图,反映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中要加强对学生读图、用图、填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同时要重视对课本或地图册中一些重要的地理图像的理解和把握。

4. 倡导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观。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高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通过试题呼吁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这类题在高考中的比重在逐渐增加。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以某些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案例,如生态工业园为例,让考生分析其形成条件、综合效益、发展方向;二是通过试题大量引用我国的古文古诗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三是以一些地区的典型环境问题为例让考生分析其形成原因、深刻危害、进而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从而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平时要让考生有意识地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积极付诸实践。

第9篇

关键词:地理 素质教育 教学改革

众所周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但近年来,传统的地理教学受到中考指挥棒和高校地理专业较少等因素的影响,重理论轻应用,重分数轻创造,在启迪学生的智能和重视学生的个性方面显得很薄弱,导致中学地理教学始终处于尴尬地位,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应有的技能,因而使得地理教学在平稳和求精中得不到可持续发展。所以中学地理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下面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从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影响因素、遵循原则、实施方法和注意问题等方面浅谈

一下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

一、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归根结底还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纵观之,地理学是一门专业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时空规律的科学,在当今的中学学科体系中也是一门生命力极强的科学。中学地理学科的基本任务在于通过有关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培养认知能力、实践能力,逐步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类所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并形成对这些问题采取良好行为方式的健康情感、积极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念,从而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学生而言当然首先应该较全面、较系统地接触地理知识,从感性上培养学习兴趣,逐渐树立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从而为进一步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发展能力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最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影响地理教学改革的“情感”因素

教育要改革,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发扬教学民主,在课堂上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发挥学生的自由创造才能。但在目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往往强调地理事而缺乏地理情趣,也往往过于严谨而缺乏生动活泼。但对于学生而言,势必对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性不是很强烈。所以应从“情感”入手,不但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激发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三、地理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基础原则

1.体现学科特色,突破传统束缚。

地理学向来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其特色。近年来由于社会因素地理课时一直得不到保障,学生始终认为它是副科而缺少自主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突破传统束缚而体现学科的特色,是每个地理教师应积极探索的问题。本人认为应该让学生乐学、会学,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响应素质教育,体现和谐持续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在改革中求生存,促使地理教学得到较大的发展。故此首先要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既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出现的地理现象,同时还要让学生形成科学辩证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使学生由“学会”转为“会学”、“会钻研与创新”,逐渐形成以和谐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从而体现学生共性和个性都得到及时适宜适度发展的全新素质观。

四、地理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法

中学地理教学改革要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地理学习效果评价进行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发展地理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具体的实施方法现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归纳如下:

1.侧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动手首先可以对某些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如可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做出地轴,画出经线、纬线。地轴和经、纬线及其划分是教学中的难点,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理解这些内容是非常困难的,再加上刚接触地理课程,对这些问题更不好解决,结果在日后的地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方面对学生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其次学生通过动手查阅资料,对查阅的东西自己去归纳和整理,培养了发现事物能够创造思维的能力。其实查阅资料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项重要技能,这种技能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益处的。

2.侧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图能力也是学习地理的一项重要技能,对它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地理学习。对于读图,我个人认为应更多地强调读图的方法,只有掌握基本方法,才能从图上发现和读出更多的信息。在具体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半开图的形式,开图部分的内容重点是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考查学生最基本的读图方法,以及通过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几次教学实践,学生基本都能明白从地图中学习地理知识的捷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加强读图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3.兼顾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技术发展的时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第11条明确阐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而在地理教学中适度地应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的方式,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教学改革得以显著提高。

五、地理教学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