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

时间:2023-10-08 15:44:17

导语:在分子运动现象探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

第1篇

例1 液体表面部分分子挣脱其他分子的束缚,逃逸到空气中,这是蒸发的微观本质;同样,固体表面分子也可以逃逸到空气中,这是升华的微观本质;把糖块放进水中,糖分子会跑到水分子的间隙中去,这是溶解的微观本质.由此看来,上述三种现象有着相同的微观本质,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通过上述三种人眼可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出微观世界的分子的运动状态是 .

解析 分析题意时,我们应抓住题干每一种现象都涉及的两种物质、分子、间隙及逃逸,弄清第一个词想说明的问题,再通过分析、概括题中叙述可知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存在间隙,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可彼此进入对方.由题中三种人眼可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可以推断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答案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存在间隙,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可彼此进入对方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说明 (1)物理概括,就是根据所提供的物理情景,在抽象分析的基础上,把所有反映物理事物本质的属性结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关于物理事物的整体的和一般的认识,进而把这种一般的认识推广到同类事物,把握同类事物的共同性和一般性.(2)由可以直接感知(包括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的宏观现象去推测不可直接感知的物质的微观本质,是探究物质结构的常用方法之一.

例2 如图1所示,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棉线;图乙是将铁丝圈浸过肥皂水;图丙表示用手碰一下棉线的一边;图丁表示一边的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另一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组成物体的分子不停止地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

解析 图乙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棉线两边的肥皂液薄膜对棉线都有吸引力,所以棉线仍是松松的;而图丁棉线的一边肥皂薄膜破了,而另一边没有破,没有破这边肥皂薄膜就对棉线有吸引力,所以棉线就紧紧弯向有肥皂薄膜这边.本题应选D.

说明 本题极易错解,原因之一是对这一个实验的过程不能很好理解,尤其是对于图乙中棉线是松松的不能正确理解,误认为此时线不受肥皂液薄膜的引力;其二是没有搞清楚本题棉线弯向另一侧的原因.四个选项的阐述一个都不错,但对本题原因的解释只有选项D是“对症下药”的,其余都是不符合题意的.

例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焊锡可以将电路元件焊接牢固,是因为锡和元件的物质间存在着分子引力

B.当温度降到0℃时,水分子的运动就停止

C.汽车行驶时,带起一股灰尘在空中飞舞,这不是灰尘的分子运动

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分子间空隙很小

解析 用焊锡把电路元件焊接牢固,是因为元件与焊锡、焊锡与元件间存在着分子引力,使元件与元件焊接牢固,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物体的温度下降,分子的运动速度将变慢;从理论上讲,只有当物体的温度降到绝对零度(-273.16℃)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才停止,而实际上物体的温度只能无限接近绝对零度,而不可能降到绝对零度,所以说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汽车行驶时,带起的灰尘在空中飞舞,这不是灰尘的分子运动,因为灰尘与分子比较,灰尘太大了,分子太小了,灰尘运动不代表分子的运动,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大量的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固体、液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在压缩时,分子会产生很大的斥力来阻碍外力的压缩.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本题应选B.

例4 如图2所示的各种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解析 在水中加入红墨水后整杯水会变红,是由于水和红墨水之间发生了扩散,故A项说明分子是运动的;酒精混合后,酒精分子钻进水分子的空隙中的同时,水分子也钻进酒精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故B项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磨平的两个铅块紧压后使分子间距离小到可以相互吸引而粘在一起,能吊起大钩码而不被分开,故C项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是由于煤与白石灰之间发生了扩散,煤分子运动到白石灰内部造成的,故D项说明分子是运动的.本题应选C.

说明 这类问题将有关分子的实验和现象组合到同一题中,较全面地考查了分子运动理论的有关知识,在观察图时必须结合题意并注意图示的有关文字说明,正确理解图意,最后作出正确判断.

例4 小丽、小兰、小宇同学分别属于不同的课外探究学习小组.小丽同学的小组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口对口连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如图3所示),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后,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跑进上方的空气瓶中,当然也会有空气跑到下方的二氧化氮的瓶中,最终两瓶中气体的颜色相同.另外,小丽还从《物理周刊》上获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得多,不可能靠浮力进入到上方的空气瓶中.

(1)小丽同学的小组探究活动的发现

(能/不能)作为分子运动的实验证据.

(2)小兰同学的小组在探究活动中将“二氧化氮气体”换成另一种密度未知的有色气体,出现了与小丽同学的小组活动同样的现象,总结出分子运动的结论.小宇小组的同学在对小丽、小兰小组的探究活动分析、评估时发现小兰小组的活动及结论有问题.

①小兰小组的实验现象不能作为分子是运动的证据.请你说明其中的原因.

②只要对小兰小组的实验稍作改进,根据实验现象仍然可以得出分子是运动的结论.请你告诉小兰应该如何改进.

解析 在小丽同学小组的实验探究中,将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之间的玻璃板抽去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表明空气和二氧化氮彼此进入了对方,由于空气密度小于二氧化氮的密度,所以物质之间的这种扩散只能是分子本身运动的结果,故能表明分子是永不停息地运动的.对于另一种密度未知的有色气体来说,它的密度如大于空气密度则能说明,如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则不能说明,有可能是浮力产生的.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再做一次实验,将有另一种密度未知的有色气体和空气的瓶子上下调换,如出现相同的现象则可得出分子是运动的结论.

答案 (1)能 (2)①有色气体跑到空气瓶中去的原因可能是有色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有色气体在浮力作用下上升,而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②在前面的实验的基础上,将一瓶同样的有色气体放在空气瓶的上方,重做前面的实验,观察有色气体能否进入空气瓶中去.

说明 实验结论是对相关实验条件、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而概括出来的.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有可能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抓住实验条件,把握实验的本质,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5 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水平地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4甲所示),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将玻璃板放到恰好与水槽内水面相接触位置(如图4乙所示),并慢慢向上提弹簧测力计.试说出这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有何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解析 把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把玻璃板放在水面上后,玻璃板与水之间存在分子间的作用力,向上提弹簧测力计,使玻璃板与水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

说明 解答题以小实验或生活中的应用为命题背景,着重提升分析实际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解答题,其一般步骤是:首先应弄清题设的条件和要解答的问题;其次是根据题设的条件和要解答的问题确定需要用到的物理知识;其三则根据物理知识和“条件”“问题”进行逻辑推理;最后组织文字阐明结论.

第2篇

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是求知的动力和积极思维的前提,学生只有对学习物理产生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物理,取得良好学习效果。因而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显得十分重要。多媒体由于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形象、直观、富有趣味性,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在上序言课时,首先让学生观看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转、公园里的翻滚过山车、快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足球运动踢出的漂亮“香蕉球”、运载火箭升空等一组镜头,学生立刻被所观察到的画面所吸引,产生求知的渴望。教师指出要解释以上所观察到的现象,必须要学好物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再如在引入“温度”概念时,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几幅在同一季节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和南疆鲜花盛开、瓜果累累图片及吐鲁番盆地“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图画,使学生在享受美的熏陶同时,联想到热和冷两种不同感觉,加深对温度这一抽象概念理解。又如在讲到重力大小可能随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时,教师不妨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景海鹏、刘洋、刘旺在神舟九号太空舱中生活情景片段,这可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仿佛亲自遨游太空、体验到了失重状态,无形中加深了对重力概念的理解。

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起到放大作用

物理实验中的许多基本仪器、仪表,是学生在课堂上第一次接触的,仪器本身小,刻度也小,可见度差,使用很不方便,给教学造成困难,成为不应有的教学难点。现在有了计算机,教师可以自己制作投影片;也可以学习一下“物理画板”这一小软件的使用,利用人家制作好的现成的东西进行演示;还可以从网上下载现成的课件作演示。他们都可以很方便地把演示内容进行多次放大,例如电流表、电压表、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多用电表等的使用和读数,教师好讲解,学生好观察并且容易掌握他们的正确使用方法,还可以在课堂上让全体学生进行准确的读数练习。

在教《分子运动理论》这一节时,我从网络上下载了分子运动的Flas,又从“教学资源网”的“物理”网页上下载了分子运动的画面,在教学时,先放动画,学生就像看他们平时爱看的动画片一样兴奋。接着我问他们:“想不想看更准确生动的分子运动?”学生当然愿意,我就给他们播放了分子运动的画面,使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在学生心中有了具体的形象。

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做一些在实验室不可能完成的探究性实验

在物理课程教学中,很多内容是很难通过解说就能解决问题的,一些探究性实验在实验室不可能完成。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核能的利用、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匀速直线运动和受力分析等,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便是讲一节课,学生也难以理解,反而只会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畏惧感。这些知识完全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大家看到模拟的直观的情况,这不仅可以将内容讲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

第3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科学探究;改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1-0093-02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曾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化学教学中更应充分应用实验这一手段。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但教材中的实验由于受到教学资源或其他因素影响,往往达不到设计的效果。我们不仅仅要做实验,更应改进实验教学,探索实验方法,完善实验理论。在多年的一线教学中,我对几个实验进行了改进,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不错,与大家探讨。

一、实验名称:不纯氢气爆炸

1.改进原因:

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实验7-2。目的是演示可燃性气体粉尘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此实验演示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不易成功。

(2)操作过程繁琐。

(3)有一定危险性。

(4)污染环境。为此我设计了一套爆炸实验装置。

2.实验装置图:

3.装置说明:

(1)将橡皮塞打2个小孔,插入两根铜丝,小头在上固定在铁架上,上端铜丝弯曲,距离约0.5mm,下端铜丝用导线分别与废旧打火机压电陶瓷的两极连接(2)使用时,用小塑料瓶在实验室收集爆鸣气,塞上瓶塞倒立移至实验现场,去掉瓶塞,塞上带导线的橡皮塞,然后按下打火机即可。

4.改进意义:

(1)现象明显(声音大,有火光,塑料瓶飞出很远)。

(2)安全(塑料瓶飞出方向可调),环保。

(3)操作简单,成功率100%。

(4)此实验既可演示爆炸的危害,也是对氢气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二、实验名称:简易灭火器———灭火器原理演示

1.改进原因:

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P130探究实验———灭火器原理演示,在实验中易出现以下问题:

(1)操作较复杂。

(2)存在安全隐患(冲开瓶塞,玻璃仪器破损)。(3)喷射现象不够明显。

2.改进装置图:

3.装置说明:

(1)将大饮料瓶塞打孔,安装废旧轮胎上的气门芯,将废旧试管两支栓上棉线放入塑料瓶中。

(2)实验时,先将塑料瓶内装入约1/4碳酸氢钠浓溶液,然后向两支试管中装入浓盐酸,将废纸在废旧铁盆中点燃,在2米外将塑料瓶倾斜,喷口对准火堆即可。

4.改进意义:

(1)安全,不会破裂、爆炸,喷出水流方向易于控制。

(2)操作简单,倾斜即可。

(3)现象明显,喷射水流可达2-3米,灭火效果好。

(4)材料易得,废物利用,可重复使用。

三、实验名称:分子运动现象

1.改进原因:

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P49探究实验———分子运动现象。实验过程中现象明显,但需要时间较长,需要药品用量较大,实验体现分子运动的过程不够形象、直观,趣味性不强。

2.改进装置图:

3.装置说明:

(1)用细铁丝做成一棵小树,放在瓷井穴板上,在树上点缀用棉球做成的花朵。

(2)实验时,棉球上滴加酚酞溶液,然后在瓷井穴板中滴加少量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罩住小树即可。

4.改进意义:

(1)反应迅速现象明显,趣味性强。

(2)小花从小至上依次变红,形象直观,展示氨分子从瓷井穴板向四周运动的过程。

(3)更换棉球后,装置可重复使用,且药品用量少。

四、实验内容:燃烧的条件

1.改进原因

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实验7-1,探究燃烧的条件。该实验存在以下不足:

(1)白磷在铜片上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污染环境,危害学生。

(2)需边制取边通入氧气,操作较复杂。

(3)用导气管向水中白磷吹氧气易造成白磷位移,燃烧不够连续,甚至造成白磷浮出水面。

2.改进装置图:

3.装置说明:

(1)用一只大烧杯罩住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

(2)用一支大试管收集一试管空气或氧气,然后管口向下伸入热水中,罩住白磷。

4.改进意义:

(1)铜片上的白磷燃时,用大烧杯罩住。燃烧现象明显,不会造成白烟外逸,安全环保。

(2)用收集有空气或氧气的大试管伸入水中罩住白磷,操作简单,白磷在水中燃烧现象明显,持续时间长,且白烟不会外逸。

参考文献

[1]蔡亚萍.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论(2005年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8-11

[2]肖常磊,钱杨义.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6-53

第4篇

在活动中学生自发地、自主地学,学得兴趣盎然,收到很好的效果,探究与故事塑造片片精彩,现提供其中两篇与大家共享:

故事一: 食品包袋中的探秘

――有关气体成分的趣味实验

香香甜甜的蛋黄派是奇奇最爱吃的东东,学习空气的有关知识后,奇奇对鼓鼓的包装袋内的气体充满了好奇。包装袋里面究竟充入了什么气体呢?它有什么作用呢?奇奇开始了新的探究。

带着问题奇奇立刻上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了解到这样包装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食品挤压变形或食品腐败,且从经济性、环保等因素考虑,工厂使用的包装气体是空气或空气的成分之一。

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刚学习的空气等有关气体的知识,奇奇对包装气体的成分提出三种猜想,奇奇将猜想及猜想的依据绘成表一:

如何验证猜想呢?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奇奇采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空气和氮气。

具体的设计思路如下:

①用注射器将包装内的气体抽出,将其压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包装袋内气体是二氧化碳。

②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再将包装袋内气体抽出,用排水法收集于集气瓶,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燃烧情况;若木条正常燃烧,则包装袋内气体是空气;若木条熄灭,则包装袋内气体是氮气。

说做就做,想揭开秘密的奇奇立即从家中找出三包不同种类的充气包装食品,向化学老师要来石灰水及注射器,对三袋不同充气食品进行了实验,将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绘成表二:

看来如果食品包装充气的目的,只是为了防止食品挤压变形,那么最容易获得、最经济的气体是空气,奇奇又一次地体会到探究的收获与充实。

奇奇决定将今天的实验探究及记录整理成科技小论文,发给学校的科技报,让更多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也愿更多的同学能像自己一样喜欢化学,喜欢实验探究。

故事二: 有趣的分子“赛跑”

――有关分子运动快慢的实验探究

通过前面的学习和不断进行实验探究,奇奇慢慢地学到了不少新的化学知识并掌握了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实验探究也越来越让奇奇感受到了化学的无穷魅力。这不,课本上的一个叫“空中生烟” 的魔术又一次让奇奇大开眼界,当老师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揭开了“魔术”的秘密后,奇奇聪明的小脑袋中又迸出了一连串的新问题:各种各样的分子都在一刻不停地“跑”,它们“跑”得一样快吗?分子是不是也象人一样,越胖一般跑得越慢而越瘦一般就跑得越快呢?想到这里,奇奇决定探究一下:分子的“胖瘦”(分子的相对质量大小)与分子“跑”的快慢有没有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接下来奇奇提出了自己的三个猜想:①分子越胖(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跑”(运动)得越快;②分子越瘦(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跑”(运动)的速率越快;③分子的“胖瘦”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与分子“跑”的快慢没有关系,无论“胖瘦”分子“跑”(运动)得一样快。

通过课本上的“魔术”,奇奇已经知道: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分子,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分子,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大量白烟(即氯化铵固体)。何不根据这些知识让氨气分子和氯化氢分子比一比,看谁“跑”得快呢?

有了这个好主意,奇奇就开始设计并动手实验了:如图,在玻璃管两端同时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并将玻璃管两端塞好橡皮塞。奇奇瞪大了眼睛,仔细观察,玻璃管中立刻就产生了白烟,并且C处产生的烟较多,看来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跑”得更快。

哈哈!看着眼前的现象,奇奇已经得出自己的结论:氨气分子比氯化氢分子“瘦”(氨气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氯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而实验中在C处产生的的烟较多,由此可得出,分子越“瘦”(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跑”得越快,越“胖”(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跑”得越慢。

看来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分子“跑”的快慢可能会不同,关键是由分子的“胖瘦”决定的,那么同种分子在不同的条件(如温度)下“跑”的快慢是不是也会不同呢?奇奇的小脑袋中总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大科学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接下来,奇奇想看一看分子“跑”的快慢与温度是什么关系?

奇奇想起平时妈妈冲咖啡时总是用滚开的水而不用温水,所以奇奇猜想:分子“跑”的快慢与温度一定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跑”的就越快。怎么样证明自己的猜想呢?奇奇决定让纯蓝钢笔水在冷水和热水中进行一场“比赛”。说做就做,已经能熟练操作实验的奇奇将等量的纯蓝钢笔水分别滴入到等量的热水和冷水中,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第5篇

一、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如果注意观察实验,其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学生专心致志地获取知识,学习兴趣盎然,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强大动力。例如在演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我没有边演示边讲解,而是在实验前强调:我的演示实验中有一些注意事项,你们要仔细观察,做完实验后四个组比赛,看一看哪一组说出的注意事项或者提出的问题最多。这样,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都睁大眼睛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后,各组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实验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

良好的观察能力是一个优秀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如“铁的性质”教学中,学生在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时,很容易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但易忽略“放热,有黑色固体产生”等现象。为了使学生能够观察并注意到所有实验现象,在做实验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一看铁丝是银白色的,集气瓶里有少量水,让学生摸一摸集气瓶外壁是凉的,然后演示实验。做完实验后,再让学生看看集气瓶内有什么,用手摸一摸集气瓶外壁,这样就使学生体验和观察到了“放热,有黑色固体产生”。

观察化学实验,不只是动动眼睛和其他感官就行了,还要开动脑筋去分析和判断。如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思考“为什么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试管口为何要略向下倾斜”“实验结束时,为什么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为什么导气管不能伸入反应试管太长”“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要正放在桌面上”等问题。这样,既防止学生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难以抓住关键的实验现象,又能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三、实验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可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实验设计),或将结论改为实验,或将习题改为实验,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会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讲“分子的性质”时,把品红在水里的扩散、20毫升水和20毫升酒精混合等都设计成学生实验;又如在做“氨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时,适当引导学生意识到氨气对空气的污染、药品用量大的问题,提出怎样改进实验,既节约药品减少污染,又能使实验现象明显?这样学生很有兴趣,纷纷提出方案。虽然有的学生的方案不可取无法操作,但是只要他们动脑想了,开口说了,也就达到强化他们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了。

第6篇

关键词:科学探究教学;目的性;情境性;可行性;拓展性

传统的教育由于对个人的认识重视不够,使得科学教育往往是在基于“空白头脑”假设或“教师主导”假设的前提下进行的。于是有了“满堂灌”、“接受式”、“教师主宰课堂”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而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学习并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输入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地将新的信息、观念与适当的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通过新、旧经验之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积极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知识以意义的过程。这种过程是能动的、深刻的,是一个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的操作过程。

因此,在科学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帮助学习者找到学习过程中的“已有知识经验”和“新知识”之间的缺口,促使学生调整内部认知结构,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主动建构”。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精心设计,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领路人、引导者。目前,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探究都是有价值的。那么,什么才是有价值的探究?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体会出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教学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目的性;2.情境性;3.可行性;4.拓展性。

一、科学探究教学需要增强目的性

[案例1] 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学片段

教师演示:浓氨水滴到酚酞溶液中。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酚酞变红色)。

教师讲解: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色,是氨水的一种性质。

教师演示:分子运动的烧杯实验(教材插图所示)。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罩在大烧杯内的酚酞溶液逐渐变成红色)。

教师提出问题:酚酞溶液遇到氨水才能变成红色,而烧杯中的酚酞溶液没有遇到氨水,为什么也能变成红色?

学生:a烧杯内滴入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b烧杯无关;

学生:大烧杯中可能存在某种物质,与a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色;

学生:烧杯b中的浓氨水会挥发,可能是它使a中的溶液变色。

……

教师:对!就是烧杯b中的浓氨水挥发,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是酚酞溶液变红色了。

教师:请同学们把本探究实验的现象记录在书上。

教材中安排本次探究,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分子的特性,形成微粒观,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想象力,要达成上述目标的最好形式则是开展实验探究。在探究教学中,虽然不主张每个活动学生都要严格遵循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等完整的探究步骤,但是教师对科学探究的涵义、要素、基本模式等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从课堂实际来看,教师在这方面比较欠缺。如不明确“氨水使酚酞变红色”这一实验在探究中的地位,如学生没有充分体验“氨水刺激性气味”,难以联想到氨分子能够运动,这使得猜想与假设的环节难以有效组织和实施。由此教师只是机械地执行教材,泛泛而“探”,最终结果学生只是知道了两个实验事实及一个分子运动的结论,观念的培养、能力的提高可能成为一句空话。上述案例,也可以反映出教师没有深入地钻研教材,没有较好的领悟教材编写者的的意图,教学的目的性不强。

二、探究问题设计需要呈现情境性

[案例2]人教版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一节教学片段

片段一:课前预习,让学生走进生活

教师事先布置了与学习内容密切联系的几项任务:(1)在家烧一壶开水,观察沸腾前的现象。(2)准备开水和冷水各一小杯,试试哪一杯中溶解的蔗糖多?在两杯开水中分别溶解食盐和蔗糖,哪种溶解得多?(3)打开一瓶雪碧,仔细观察所发生的变化?

片段二:知识运用,联接生活现象和生活问题

本节内容学习完后,设计了如下面向生活的问题:(1)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2)夏天,阵雨来临前,鱼塘里的鱼常出现“浮头现象”,这是为什么?假如你承包了鱼塘,该怎么办?(3)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为什么常出现白色斑迹?用什么办法可以洗去?

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化学教学应该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简言之,化学教学应以生活为本。片段一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接触生活,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真正认识到知识其实来源于生活,增强对科学的感悟和理解,同时在实践中积累相关经验,萌生相关问题,如烧水时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为什么温度升高,这些气体在水中就会“待”不住了等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深入学习的动力。片段二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化学知识的真正价值,增强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信心和动力。本案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用化学知识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自觉应用化学知识分析、处理简单的生活问题,让化学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素养。

[案例2]人教版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

创设情景:向烧杯(底部粘有一小木块)中注入半杯水,加入三药匙naoh并不断搅拌。

观察现象:小木块脱落。

讨论与交流:可能是naoh加入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升高,使烧杯底部的石蜡熔化,因而木块掉下来了。

产生疑问:是不是所有的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都会升高?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为什么会升高?

活动与探究一: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学生:阅读教材,明确活动目标、实验用品。

设计实验方案:(1)取三只烧杯,各注入100 ml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2)将两药匙nacl、nh4no3、naoh分别加入上述三只烧杯中,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3)用手背小心触摸三只烧杯的外壁,有什么感觉?(4)计算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填入表中。

分析:溶解时温度发生改变的原因。

活动与探究二:尽可能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对下列问题任选一个进行探究。

设想一种实验方案验证naoh溶于水时大量放热。

设想一种实验方案验证nh4no3溶于水时大量吸热。

设想一种实验方案既能验证naoh溶于水时放热,又能验证nh4no3溶于水吸热。

……

在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内容一般采取验证性的教学策略,实验的目的仅在于理解所学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案例中,教师借助趣味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假设、实验、解释、交流、拓展的探究环节中,经历了知识的产生过程,改变了他们的学习方式,了解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三、探究过程设计需要落实可行性

设计具有可行性的探究过程,也就是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超过学生实际能力的问题,可以把原课题分成若干小块,这样便于操作,问题的研究更能落到实处。

[案例3]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学片断

师:演示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师: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请同学依据这个原理把上述实验做个简单的改动,证明分子的运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生:可以用两杯等量的水,一杯是室温下的水,一杯是热水,同时放入等量的品红固体,观察品红扩散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学生在这里用了两次“等量”,一次“同时”)

师:这个同学的方法非常好,请问你设计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生:物理学中我们学习过“控制变量法”……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很好地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初中物理已经教过的一些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化学教学中对比实验设计的一个难点,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探究的价值在于:知识的结论是教师直接“给”的,还是经过真正的“引导”由学生自己得出来的。“给”永远只能是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发活的源泉。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教,如何去导。教师习惯于直接“给”知识,已成为一种惯性。事实上,贯穿于学生的任何一个学习过程,都可以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教师应关注学习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习的过程。

四、探究结果设计需要走向拓展性

新课程要求我们,让学生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探究教学的时候,要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成功的探究课堂能给人留下值得思考的东西,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化学学科思想的内涵,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

[案例4] 人教版第二单元课题3关于“催化剂”的概念教学

在安排学生分组实验时,设计了以下5个对比实验:(1)部分实验小组只加热过氧化氢溶液;(2)部分实验小组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3)部分实验小组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4)教师演示将加热制取氧气后的混合物溶于水,过滤分离得二氧化锰,然后另取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过滤得到的二氧化锰。(5)教师演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然后设疑:有的化学反应对生产、生活不利,如钢铁的腐蚀,食物的变质等,我们可以采取什么办法?学生马上联想到可以利用某种“催化剂”减慢其化学反应的速率。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催化剂特点。

学生在学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形成“催化剂”的概念,但在实际的教学反馈中我们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常会出现以下错误:“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所有催化剂都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过氧化氢分解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本案例中教师通过设置了多组对比实验,学生自然就领悟到:二氧化锰和硫酸铜溶液都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后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在这一特定的反应中起了催化作用,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归纳,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比较、综合、类推等方法,学生就能完整地掌握“催化剂”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当学习者面临新现象、新问题时,就会根据情境中的线索,调动头脑中事先准备好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先前经验。

[案例5]人教版第七单元课题2 《燃烧和热量》教学片段

实验演示:镁和稀盐酸的反应

观察现象:(1)产生大量气泡。(2)有“水雾”?有“烟”?

探究一:生成的是何种气体?

学生猜想:可能是氢气,可能是氧气。

学生争辩:大多认为是氢气。

收集证据:(1)实验:点燃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该气体能燃烧。

(2)事实:参加反应的是mg和hcl。

得出结论: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并推理相关化学方程式。

探究二:是“雾”还是“烟”?

收集证据:再做6个相同的实验,每组传递下去。(要求注意观察试管壁上的现象和手的感觉。)

学生交流:试管壁上有水珠,手感觉发烫。

学生解释:(略)

得出结论:由于该反应放出了大量热,溶液中的水形成了水蒸气。因此,这是一个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教学内容,教材安排了“镁和稀盐酸”的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化学反应中伴随的能量变化”这一事实。该实验的设置,教材的要求明显是比较低的,教师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创设,基于以下两点的考虑。首先,本课时难度不大,整体思维含量不高,如果按部就班,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学习积极性也不是很高。若能充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则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挑战,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强烈的求知欲支配下,学生的思维时而发散(如猜想环节),时而收敛(如“探究一”,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得出结论),时而推理(如“探究二”,学生得出结论就是一种合情推理),学生的情绪始终是高涨的,处处闪烁着理性思维的光芒,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本案例中,学生猜想是“烟”,就是生活经验的负迁移;猜想是氢气,则缘于知识经验,学过的气体就那么几种,灵活点的学生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就更有把握了;能正确推理写出专业性很强的化学方程式,那更得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探究二”中结论的得出,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物理知识。

综上所述,我们设计的科学探究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而不能是空中楼阁。这就需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与深度挖掘,渗透了基础知识、浸润了科学方法、调动了情感,教学的内在价值才能得到充分提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实验资源,改变实验“照方抓药”式的设计,多些反思和改造,提升实验的功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丰富的同时,学习兴趣、探究意识、思维能力、科学方法同时都得到了培养。

第7篇

一、重视转换法,帮助学生发现物理运动规律

在物理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摸不着与看不见的抽象化的微观现象,当我们对其运动等规律进行研究时,则可以通过转换法将其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摸得着、看得见的宏观现象,然后对其进行认知.如电流的存在、分子的运动等.在动能与何因素相关的回答中,学生会回答:平面上小球,其滑动越远,动能则越远,即把动能大小变为小球运动远近.这都是运用了转换法的科学方法.

例如,分子运动的研究,分子运动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不容易研究,而科学家则是以墨水的扩散现象的研究来认识这一内容的,这一方法则于科学上成为转换法.

在学习中,学生遇到如下研究问题,也可运用转换法进行解决:①电流是看不见且摸不着的,当判断电路中是不是存在电流时,可利用电路中灯泡能否发光进行确定;②通过磁感应线对磁场问题进行研究;③在电流与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研究中,首先让电阻保持不变研究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然后使电压保持不变研究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④电流的研究,可将其比喻成水流;等等.

二、把握类比法,启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与联系

在学习抽象化的物理量时,因难以理解,教师有时会拿出学生比较熟知的、看得见的、与其类似的量加以对比,以帮助学生学习.

例如,电流形成的教学,教师则可用学生所熟知的水流展开对比,进而获得结论:电流形成的原因是电压的作用.在教学电学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水在水压的迫使下而沿一定方向流动,水管中则形成水流. 展开类比,自由电荷在电压的迫使下而定向移动,电路中则形成电流;抽水机是水压的提供水装置,当水流于涡轮经过时,所耗水能则转为涡轮动能.展开类比,电流于电灯中通过时,所耗电能则转为内能.

同样的,在分子动能的学习中,可类比于物体动能;在功率的学习中,可将功率类比于速度.

三、注重推理法与理想化物理模型,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推理与模型建立

推理法即以逻辑推理法来说出因果关系获得结果的一种方法.通常我们对某一观察现象加以解释时就是在展开推理,抑或作出推论.在物理学习中,通过合理推理可以揭示出规律本质.如“真空能否传声”、“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等.

在物理学习中,其现象与过程通常较为复杂,涉及的因素较多,通过模型法可以简化与纯化物理学习与研究.但在简化后,其模型必须体现原型中反映的知识与特点.同时,模型法的灵活性是较大的,每一模型有其限定的运用范围与条件.在初中物理课本中,有些知识采用了这一方法,如求液体对某一容器底的压强,可选一液柱为研究对象进行简化,简化后物理模型仍保留原特点与知识.

四、注重积累法与放大法,帮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与效

在科学方法中,积累法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在微小量的测量时,可把一微小量进行积累而得到较大的量.如对一张纸厚度的测量,可先对一百张纸的厚度加以测量, 然后把结果除以100, 会让测量结果与真实值更为接近.这一策略就是运用了积累法.此外,测量导线直径、每次心跳的时间、一张邮票的质量等,都可以利用积累法完成.

在物理教学中,有些实验现象虽能看见,却不清晰,这时我们需将其效果加以放大,然后展开研究.这一方法称为放大法.

例如,对于声音的震动,常常难以观察,我们可借助小泡沫放大其现象.

又如,压力作用于玻璃瓶,在观察中,可把玻璃瓶形变导致液面变化进行放大,使其成为小玻璃管的液面变化.

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与效果,并体验实验的乐趣.

第8篇

探究式教学以其未知性与问题性、发现性与探索性、过程性与开放性、主动性与互动性而有利于学生掌握与应用科学知识,建构与发展科学概念,理解科学本质与科学过程。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手段,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过程当中是否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将会直接影响到探究活动实施的效果。在探究实验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应是适时的、有效的,让学生深入思考、发挥思维能力、掌握实验操作要领,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并逐步养成化学实验研究所必需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1 以新的实验教学理念为导向

1.1 重视实验的探究过程

根据实验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可将实验分为探索性和验证性两类。探索性实验就是为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变化和组成,以及与其相关对象的关系等而设计的实验。验证性实验就是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者提出了某种假说,为了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在认识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各自的作用,均不可偏废。但无论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索性实验,在实施过程中都必须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

例如,关于分子运动的实验,如果将盛氨水的小烧杯与盛浓盐酸小烧杯靠拢放在一起,并用大烧杯将它们罩住。不久可以观察到两个小烧杯上方出现白烟。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证明两种不同物质分子在运动到一起后发生了反应。如果做完实验,教师就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尽管是先观察实验,后得结论,也不能说这就是探索性实验。因为学生并没有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探索。应该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学生对为什么出现白烟的可能提出几种猜想,并让他们提出证明猜想的假设,然后通过实验验证。究竟是氨气分子运动到了盐酸的烧杯里,还是氯化氢分子运动到氨水的烧杯里,或也可能是两种物质的分子都挥发并扩散了出来。经过分析、交流讨论,获得两种物质都具有强烈的挥发性,浓氨水和浓盐酸中都有人眼看不到的微粒逸出,这些微粒相互接触就产生白烟。只有这样结合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最后得出结论,才是探索性实验,才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必须努力增强探究过程。

1.2 引导学生设计探索性实验

学生设计探索性实验是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设计探索性实验时,教师只需提出探索性问题,而实验方案的设计、步骤的实施、结论的给出等这些工作要让学生亲自去做。

例如这样一个实验探究题:怎样检验出长期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口附着的白色固体的成分?问题提出后,全班学生分成几个探究小组,先小组内进行讨论,提出制取白色固体的可能成分,要求学生对每种成分的可能与否运用已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理论推导,然后小组分头进行实验,对每种推测的成分都要进行实验验证。学生在实验探索中不仅熟悉了常见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而且还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整体素质。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最终学会了用实验研究来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独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缜密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在高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以教材中的信息为实践探究的源泉

2.1 对部分修正内容的实践探究

新课标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不少知识的叙述与旧版教材有些许出入。

1)浓H2SO4不慎沾在皮肤上的处理问题。人教社(2012版)教材九年级化学(下册)这样叙述紧急处理方法:“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碳酸氢钠溶液。”[2]53而旧版教材却是“如果不慎在皮肤或衣服上沾上浓硫酸,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针对新、旧教材中的这一修改,教师可引导进行实证探究,以不同体积比的浓硫酸与水进行混合互溶试验,进一步测定溶解释热的温度,并最终得出结论:旧版教材中强调先应立即用布拭去浓硫酸旨在为了防止稀释时浓硫酸释放的热造成实验者皮肤灼伤,但前提条件是水与浓硫酸的体积比要小于4:1;新教材的修改则更加体现了客观现实性,实验时不慎沾在皮肤上浓硫酸的量不会很多,用大量的水冲洗足以把热量吸收,所以不会造成皮肤灼伤。

2)CO32-与Cu2+在水溶液中的反应问题。在进行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相关知识的教学时,经常要用到教材附录1的“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2]114。湖北省初中阶段化学教学使用的是人教社发行的教材,在于2010年11月第8次印刷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109页附录1中,把以往由CO32-与Cu2+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由“不溶于水”修正为“不存在或遇水分解”。根据这一修改,使笔者联想起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CO32-与Cu2+的反应常常认为产物是CuCO3沉淀,但看来事实并非如此。

在一线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了一些教材中的细节问题,但笔者却认为正是此类的细小知识更能突显学科知识的完备性和科学性。如果教师和教研人员能在这些问题上加以注意并认真推敲的话,那么在如试卷命制、教学研讨等活动中即可避免出现一些知识性的错误,再者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能力也大有益处。

2.2 对探究性实验的再延伸与再应用

新课标教材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而不再硬性规定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在进行“空气中O2含量的测定实验”的教学中,学生们联系化学知识明白了设计此实验的原理,教师不妨待学生学习了“碱的化学性质”一章后留给学生一个实验探究实践题:“空气中CO2相对含量的测定”。学生大多想到用澄清石灰水或NaOH溶液进行实验测定,但事实上利用以上两种试剂进行测定的可行性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两种碱性试剂腐蚀性强,在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二是需要一种合适的仪器并配合使用上述试剂,使实验测量结果准确度大大提高,但目前中学阶段的常规仪器还无法达到这一要求。

我们参照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再添加一种高灵敏度的指示剂,并配合自身带有刻度的密封性仪器,使用注射器作为测定仪器,将滴加指示剂(酚酞试液)后变红的稀氨水作为反应试剂,这样一套简易的设计就可初见雏形了。

3 从实验现象的异常现象切入

实验教学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化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由此可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探究情景,指导学生从平常的现象着手探究,非常必要。

笔者在指导学生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学生发现:铝与同pH的盐酸和硫酸在常温反应时,两者速率相差很大[3]。于是,笔者鼓励学生大胆假设、积极探究,学生进行了下列假设和实验:

假设:①Cl-对反应有促进作用;②SO42-对反应有阻碍作用。

实验设计:取两片等质量、外形和组成相同的铝片(氧化膜已经被完全除去),分别加入到盛有同体积、同pH值的稀硫酸和盐酸的两支试管(相同体积)中。①再加入少量NaCl或者KCl固体(或者其他可溶的氯化物固体)于稀硫酸的试管中,如果能使反应速率加快,则假设①成立;②再取少量Na2SO4或K2SO4固体(或者其他可溶的硫酸盐固体)于稀盐酸的试管中,如果能使反应速率减小,则假设②成立;

结论:Cl-对反应有促进作用。

教师提出问题:要加快铝与稀硫酸的反应,应该采用什么措施?

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过查阅资料,提出了以下措施:

①加入含有Cl-的可溶性氯化物;②给反应体系加热;③将铝片用铝丝(或铝粉)代替;④增加稀硫酸的浓度。

实践证明,从实验中的异常现象切入,能促使学生捕捉化学反应的奇特现象和细微变化,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4 运用探究性实验进行教学的反思

教学实践和课堂观察表明,运用探究性实验进行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能力,围绕着产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教师再适时地加以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探究。因此,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中,既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又可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然,实践探究型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设计的问题有时也许会脱离初中学段学生的实际,无法吸引起学生对该问题的兴趣;有些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把握不够,还需要进一步钻研教材;在探究性实验中,有时学生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控制,学生自身个体差异性大,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低,难以收到实效。这些都需要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加以完善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14.

[2]王晶,郑长龙.义务教育教科书(2012版)・化学: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第9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探究实验;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59-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创设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

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学生能专心致致地获取知识,引起注意,学习兴趣盎然,产生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以往有学生反映,学习化学难,对教材内容不理解,记不祝他们在完成作业时屡见错误,常常是由于不注意或没有留心引起的,而创设趣味实验进行教学,效果就很理想。如在讲授酒精性质时,用一块棉手帕,在盛有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展开手帕,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奇妙的实验表演,一片哗然欣喜,学生注意力集中,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学生进入了学习心理的最佳状态。

2.投影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不断用实验启发学生积极感觉、知觉事物的变化,自觉地进行观察实验中表现出来的现象,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借助摄影演示实验,即能放大实验现象,增强实验的可见度,更易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的观察。例如,教学《分子运动》时,把一培养皿放在投影器承物玻璃面上,在培养皿中加入约2/3体积水,然后用药匙取一小粒品红,放入到培养皿中。品红是一种红色染料,最初在水中缓缓溶解,渐渐地明显分成两支,待片刻后,扩散完成。此时,分子运动的全过程通过光学投影到银幕上,学生都真实清楚地观察到,并透过观察到的现象,认识分子是处在不停地运动状态中。这就避免了以往教师枯燥无味的说教,又把微观物质运动状态,通过投影产生清晰的表象,展现在学生眼前,直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加深对分子概念、性质、结构的理解。实践证明,借助投影演示实验,能强化实验演示效果和实验的直观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组织分组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得的理论知识。做实验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因此,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学生分组实验。对每一章每一节实验做到实验目的明确,要求具体,计划周密,要使学生学会,掌握操作技术。例如,使用试管的操作方法,要求他们能正确地拿试管,夹持试管,洗刷试管等。在进行碱和酸的反应实验中,要求他们会振荡试管,用试管加热物质,注意试管的倾斜方向等。要使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培养动手能力。

学生动手实验时,教师必须及时防止和纠正在实验操作上的错误,训练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例如:学生做粗盐提纯的实验时,常因仪器不干净,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做不出理想的实验效果,教师就应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操作上的错误后,重新操作,保证实验现象明显,效果良好。学生动手操作,掌握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技能后,坚持经常练习,久之就会熟能生巧。事实证明,通过组织分组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4.利用选做实验,培养思维能力

通过选做实验,可以培养和诱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在对某些化学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中,认识物质变化的规律和实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而且还能使他们逐步学会从事物的本质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选做的实验内容有九个。根据教学进度,有目的地选做实验,应用实验课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学生学完酸、碱、盐知识后,选做鉴别氯化铵、硫酸铵、碳酸铵、硝酸铵等四种盐的实验。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让他们动脑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验过程中许多学生都能主动、认真地联想以前学得的知识,专心研究和组织实验程序,找出"鉴别"、"区别"或"分别"认识的几种不同的物质解题答案。然后他们根据四种铵盐各自的特性,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将其一一区分开来,并说明实验的根据,解释所出现的特殊现象。在物质的鉴别过程中,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通过实验、分析、鉴别,推断出所鉴别的某种物质。这种实验过程,就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可见利用选做实验,不仅达到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培养。

5.布置实验作业,培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