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竞技体育的产生

时间:2023-10-09 11:02:11

导语:在竞技体育的产生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竞技体育的产生

第1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力;县域经济;对策

所谓产业集群竞争力,指以产业集群的各种资产要素(包括企业、资源、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等)为基础,以企业间的动态网络关系及其层次性递进为运行方式,具有对环境的利用能力和规避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能为产业集群的整体绩效带来实质性功效的强劲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关键在于它具有较强的持续竞争力。研究探讨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策略,对于壮大县域经济和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域产业集群正在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现以嘉禾县铸造产业集群为例,分析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集群发育程度较低

嘉禾县铸造产业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境内现在企业400多家,产值约为100亿元,但这种优势仍主要由小而弱、小而散的企业(包括大量手工作坊或家庭工厂)形成“群体规模优势”,上规模的龙头企业少,既缺乏能够整合和带动整个行业的整机装备或先进制造型企业,又缺乏模具造型、质量检测、技术服务等生产性配套企业,产品销售、配套服务“两头在外”。集群内无序竞争、产品雷同,彼此之间内在联系少,专业化协作水平不高,企业之间纵向分工和横向合作的产业链都相对较短,整体凝聚力、实力、效益不高,产品仍以数量多、价格低为主要竞争优势,尚不具有质量、品牌竞争优势及多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

(二)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铸造企业普遍规模小、档次低,生产技术和装备差,自主创新能力弱,铸件质量和产品附加值不高。在熔炼设备方面,多为小吨位铸铁冲天炉及中频炉,热风冲天炉、冲天炉一电炉双联熔炼工艺及炉前控制等新技术还未广泛推广;在造型和制芯方面,多数企业仍采用砂模工艺,树脂砂造型刚刚起步;在生产产品方面,多为生产毛坯件、半成品,没有消失模造型和高牌号灰铸铁、合金铸造、精密铸造产品,缺乏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

(三)企业融资问题突出

调查发现,大部分铸造企业主要采用滚动式内源性资金积累,发展速度缓慢。企业融资难、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发展资金十分紧缺,严重影响了企业做大做强。主要原因:一是多数企业规模小,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二是县域金融机构放贷不足,2008年嘉禾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仅为9.2亿元,存贷差达30.2亿元,许多企业主要靠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不规范且风险大;三是县域贷款担保能力偏弱,难以满足广大企业的需要。

(四)资源环境压力较大

铸造企业资源消耗高,对环境有轻度污染。目前嘉禾铸造企业主要依靠高投入,尤其是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以产品数量和低价来取胜,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据统计,在嘉禾每生产1吨合格铸件,排出废渣300KG、粉尘50KG、以SO2为主的废气1KG、废砂80-400KG。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严格落实,铸造业面临的压力十分严峻。同时,嘉禾县是全省区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之一,发展铸造产业的土地、生铁、焦炭等资源也很紧缺。

(五)企业主和员工素质偏低

嘉禾铸造从业人员多为家族成员且仅有初中、小学文化。有的企业主思想保守,存在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思想;有的企业主怕失去市场主导地位,不愿倚大联强、强强合作,怕债权债务纠纷,不愿他人参股、入股。多数企业的发展目标不明确,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滞后,财务管理、现场管理、物料管理较为混乱,还处于“作坊式”生产、家族式管理阶段。员工素质也普遍偏低,企业文化薄弱,企业缺乏凝聚力。

(六)政策引导和扶植欠缺

从嘉禾铸造产业集群的发展看,政府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表现在:园区规划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园区产业集群效应不足;对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员培训、产品宣传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够;缺乏行之有效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对企业的引导不够,导致产业发展和企业布局欠合理,延缓了产业集群的发展进程。

二、提升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

提升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当前关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统筹产业发展规划,强化产业规划的宏观引导能力。培育产业集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远的目光和持久的耐心。按照波特的估计,一个产业从开始集聚到演变成为一个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起码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为此,通过制定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将培育县域产业集群作为一届又一届政府持之以恒的事业来做。要结合国家产业、环保、土地政策,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要求,突出地方特色,科学制定产业战略规划,明确产业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最具有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品,重点培育1-3个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如嘉禾当前应重点突出铸造产业集群的培育;按照科学规划、基础先行、差异发展的原则,抓好现有产业园区的定位和整合或高标准规划和建设新园区,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向产业园区集中;注重项目引进和产业培植,努力促使企业做大做强,由“扎堆”向“聚集”向“集群”发展。

第二,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提升骨干企业的竞争带动能力。骨干企业是推进县域产业集聚,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的关键。骨干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迅速确立,有利于形成分工合理、配套完备和减少无序竞争,对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形成和快速发展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因此,要把培育壮大骨干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增强市场竟争力和辐射带动力,作为推进产业聚集的重要任务来抓;要引导各类社会资源向骨干企业聚集,培育一批“根植性”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主动承接国外内产业转移,引进关联性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充分发挥大企业的产业龙头作用和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鼓励骨干企业进行兼并、重组,转换经营机制,积极引进和采用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管理水平的现代管理模式和方法,提高产业集群的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相关配套政策应由支持孤立状态企业转向支持产业集群的骨干企业,由支持单个企业转向支持产业集群的群体企业,拓展产业集聚空间。

第三,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增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能力。在一个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市场中,提高竞争力、取得竞争优势的最佳方式就是不断地技术创新。为此,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构建全公共研发平台和特色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加快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关键技术的研发,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力促进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发挥其在工业化中集约倍增和催化作用,使传统产业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信息技术改造,实现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优化;面向社会引进各类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队伍,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应增进集群内企业的交往,通过业务往来形成内部网络关系,增强企业学习能力,并通过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他企业的信息,提高对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并获得更多创新源泉。

第四,促进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能力。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形成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集群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这种专业化分工既包括产品上下游之间的纵向分工,也包括相关企业的横向分工。因此,要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企业自愿原则的前提下,引导同类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专业化分工明显、企业间协作紧密、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健全的产业集群;要引导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分工协作,鼓励中小企业主动为大企业配套,向高、精、专、新方面发展;积极培育战略联盟供应链,鼓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转移零部件生产,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协作关系,逐步形成以骨干企业为主导、小企业专业化、配套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积极推进产业集群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价值链,不断朝着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使产业集群形成持久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

第五,推行品牌发展战略,提升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能力。品牌建设是产业集群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推进产业集聚过程中,当地政府和企业要把打造知名品牌特别是区域品牌,放在重要位置。为此,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对地方名牌产品、龙头企业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提高产业、企业、产品的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龙头企业推行品牌经营,支持名优品牌企业逐步从OEM(贴牌生产商)向OBM(自有品牌生产商)或ODM(原始设计生产商)生产方式转变,实现从自主品牌到知名品牌、国际品牌的提升。鼓励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区域产品综合品牌,积极采用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产业集群内企业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共创区域品牌,打造产业名县(市)、名镇,如嘉禾要着力打造“江南铸都”,提高产业集群与市场对接的能力;加强自有品牌的营运和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和名牌企业的合法权益;除了兴办市场以外,还可以通过发展电子商务,通过举办国际性的产品或企业交流会等渠道,加强集群的推介和品牌的打造。

第六,加强服务网络建设,创造产业集群的环境营商能力。服务体系不仅决定着产业集群竞争力外部环境,并将深刻影响着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形成过程,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因素。为此,要加强园区(或基地)、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财政、金融、法律、土地等相关优惠政策,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及时有效协调解决产业集群中的关键制约因素,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和监督作用,逐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技术标准体系、物流配送服务体系、人才支撑体系、质量控制体系、营销服务体系、生产管理体系;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产业集群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发展产业集群发展基金、风险投资机构、银行机构(包括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拓展政策性融资担保、租赁、企业债券、资产证券化、信托等金融工具,扩大投融资渠道,加大产业集群的发展资金扶持;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建立失信戒惩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对欺行霸市、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建立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美)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中信出版社,2003.

第2篇

“体验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孕育而生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其1999年共同编著的《体验经济》一书中,他们将“体验经济”定义为“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以提供体验作为主要经济提供品的经济形态。”而旅游的本质则是“向游客提供一种离开惯常居住地的新鲜经历,一种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依托的服务。旅游者得到的是游历过程中的印象、感受和体验,而不是具体的旅游资源”。

一、滨海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

滨海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以海洋为依托的绿色环保型旅游活动,如要从本质上改变其低水平、同质化的开发方式,则须以“体验”为触点,并依照以下原则来开发滨海生态旅游产品。

(一)社区参与性原则

滨海生态旅游者越来越崇尚亲身体验所获得的非凡经历。他们试图通过旅游产品直接地参与“表演”,或是与旅游目的地居民、服务提供者进行互动,甚至是情感交流,从而满足自己的特殊需求。滨海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需遵循社区参与性原则,这种参与不只是旅游者的参与,还包括了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参与。因此,我们要多开发一些娱乐休闲、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让旅游者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旅游活动中,与当地居民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和情感共鸣,体验旅游带来的美好感受。

(二)文化真实性原则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其中,这虽能为旅游业增收,扩大其规模,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旅游商业化。这便从本质上改变了旅游原本的文化真实性。滨海生态旅游就是一种以高雅科学文化为内涵的旅游体系,它增强了旅游者保护自然、珍惜民族文化的意识。滨海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应真实地反映旅游产品原有的生态性,并保留其原有的文化意义,而非经后期人工雕琢才得以展现。

(三)整体性原则

滨海生态旅游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它包含了旅游活动中涉及到的吃、住、行、娱、游、购等六方面。其实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结合无形产品与有形产品为一体的整体性旅游产品。滨海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从总体上考虑旅游产品各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从各个环节中带给旅游者畅快的体验,让旅游者得到最大程度地享受。

二、体验经济下浙江滨海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一)滨海生态自然游

滨海生态自然游提倡的是“体验”旅游的真实性。它将旅游产品的最初状态原封不动地展现给游客,让游客远离纷扰的社会,亲近未经任何雕琢的滨海大自然。浙江拥有丰厚的海岸资源和海岛资源,可以开发如欣赏海滨美景、观赏海岸地质地貌,体验海滩、海浪、海水、海风、海鲜等自然旅游产品。同时还可以结合浙江的海洋历史,如“海上丝绸之路”、徐福东渡、、烽火台抗倭等,将这些贯穿于旅游产品中,让游客在体验自然的同时关注其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氛围,产生心灵的共鸣。

(二)滨海生态文化游

浙江滨海地区具有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可以开发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浙江是一个戏剧大省,拥有较多地方剧种,如嵊州越剧、温州瓯剧、宁波甬剧等。越剧则是浙江最具特色的地方戏剧,被誉为“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具有较多耳熟能详的优秀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等。浙江的书画艺术也是流派纷呈,历史上曾出现了如王羲之、褚遂良、吴镇等书画大家。因此可开发“戏曲、书画体验游”,游客通过导游讲解、参观博物馆等方式了解浙江戏曲、书画的发展历史与特色,还可以多添加些游客与戏曲、书画名家互动的环节。

(三)滨海生态教育游

滨海生态教育游主要满足人们寻求自我发展、提升自我价值的需求,也有助于让人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随着海洋经济的大力发展,浙江也越来越重视海洋类人才的培养,在这个大趋势下,我们可以开发一些海洋名校游产品。让游客到浙江海洋学院、浙江航海学校等海洋名校中去,可以让游客“做一天的学生”,在悠闲的环境中与学校学生一起学习和生活,重温学生时代的乐趣。

三、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河北省;产业园区;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049-03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河北省产业园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等诸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长足发展,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是,新形势下产业园区的发展与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不完全适应。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产业园区特色,增强产业园区竞争力。

一、河北省产业园区提高竞争力日益重要和紧迫

河北的产业园区,到现在为止,可以大体分为三类: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产业聚集区,现在共有83个,其中有国家级园区6个。河北省产业园区大多分布在经济发展基础和投资条件较好的“两环”(内环北京和天津、外环渤海湾)和“两沿”(沿主要铁路、公路)地带,成为河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初步形成了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化工、新兴材料、食品等各具特色的产业群体,有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开发区投资置业。

近年来产业园区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加大,已成为项目汇集的隆起高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阵地,优势特色产业加速壮大,产业聚集效应逐步形成。园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也逐步增强,竞争力也有所提高。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产业园区要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一)影响河北省产业园区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第一,用地紧张状况影响开发区持续发展势头。石家庄高新区、唐山高新区等可利用土地明显不足。用地指标不足影响开发区引进项目落地。

第二,开发区建设资金紧缺,基础设施投入普遍不足。全省除少数开发区基础设施投入达到亿元人民币/平方公里,多数开发区投入还在6000万元以下,与国家开发区平均水平4.46亿元/平方公里相比,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明显过少。

第三,各园区对项目的竞争比较激烈。各园区规划定位分析,产业定位、功能定位和规模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趋同、重复。成熟型园区和成长型园区由于产业发展需求,在项目的选择上时有碰撞,而起步型园区更是对项目的需求如饥似渴,园区间的竞争不可避免。虽然这种竞争逐步进入理性状态,但实力、地位、竞争力等方面的不均衡,特别是给予更快更好发展的强烈愿望和对大项目、好项目的强烈渴求,使园区间在一些大项目、好项目的竞争上,难免出现非理性甚至极端现象,客观上形成互相消耗甚至自相残杀。从过来的实践看,几个园区列统一个意向项目,甚至争相审批一个项目的情况不止一次出现。这类竞争所造成的资源内耗、效能损失,必然对全省的整体利益和园区的单体竞争优势造成损害。

(二)河北省产业园区竞争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现全国各地园区在基础设施、优惠政策的管理运行机制方面已基本趋同,投资者选择的可替代性增强,突出特色成为加快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河北省产业园区竞争力不足主要表现为:

第一,产业关联性较差。产业关联性是减少企业间不确定性、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必要条件。

第二,产业链配套能力弱,产业链不完善。现产业园区的龙头企业,为之生产配套产品和零部件的中小企业不多,零配件基本依靠区外采购,造成企业的根植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弱。

第三,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园区大部分企业技术含量、装备水平不高,多数企业缺乏专门的职业技术培训。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

第四,企业的研发能力较弱,技术模仿多于技术创新。缺乏自身产品优势,附加值不高,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

第五,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由于园区内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档次较低,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直接造成其融资困难,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第六,产品品牌效应缺乏。由于产品和企业自身原因,园区内品牌效应不突出。

二、产业集群与产业园区竞争力的关联性分析

要提高河北省产业园区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园区内各企业必须获得重要的协同作用和技术产品的交叉繁殖,加快形成产业集群。

(一)产业集群能够促进河北省产业园区竞争力的持续提高

1.产业集群有利于改善园区要素条件――竞争力的基础

波特认为生产要素的数量、品质、专业化程度、使用效率是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产业集群带来聚集经济效应,这种聚集效应至少在以下几方面有利于园区生产要素条件的改善:第一,基础设施和辅助行业专门服务的共享,提高了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服务的单位成本,增加了基础设施和专业化服务的有效供给;第二,产业集群中的每个企业深深根植于园区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网络的信任机制增加了企业的社会资本,使融资渠道多样化,改善了园区的融资状况;第三,企业集群带来的知识技术的溢出效应,加快了技术在园区的扩散,提高了人力资本的质量。

2.产业集群有利于培育园区主导产业――竞争力的载体

波特认为,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的上游供给产业及其他相关支持性产业,是影响主导产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产业集群由相互关联的企业和机构所组成,这些单元同处于一条产业链上,形成横向或纵向的专业化分工格局,彼此具有很强的共性和互补性,这些都为园区主导产业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3.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园区创新体系――竞争力的根源

产业集群根植于区域社会关系网络中。通过充分利用人与人之间的血缘、亲缘、情缘、地缘关系及强化与政府、社区组织、研究机构、金融机构等行为主体的关系,可以形成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使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我们将园区各行为主体之间在长期正式与非正式交流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系统,称为园区创新网络。在园区创新网络中,各行为主体的信任和交流不仅激发了创新的思想火花,而且,各主体的互动产生的合力使创新更容易成为现实,从而增强了园区的竞争优势。

(二)产业园区发展利于促进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

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产业集群已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产业集群形成和产业集群效应得到发挥的第一条件是产业在地理上的聚集性。产业园区是政府划出一块区域,通过优化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大量企业进驻和发展,使产业园区内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产出远远高于非产业园区,这为形成产业集群和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准备了条件。其次,要使包括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创新优势、扩张优势等方面内容在内的产业集群效应得以有效发挥,除了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外,还必须具备一些条件,例如,形成产业配套,产业之间有着密切的物质和技术联系;企业间信息交流渠道畅通,交流手段和途径众多,企业间形成良好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环境,创新的“产业空气”浓厚;形成被广泛认可的价值观和理念,从而构建区域文化。而产业园区恰恰有利于这些条件的形成,产业园区为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是产业集群的有效载体。

(三)产业集群对提高产业园区竞争力的效应分析

产业园区发展有利于产业集群培育,产业集群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产业园区的竞争力。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之间的互动效应主要有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

第一,规模效应。产业园区具有形成产业集群的优越条件,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实现规模经济,各企业不需要大规模的并购,同行业或者关联产业的企业集中在工业园内,通过企业间的协作共享和专业化生产来达到规模效应。具有产业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可以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要的额外基础投资,并利用地理位置的接近而节省相互间的物质和信息流的传递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产业园区的企业还可以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彼此有效合作,从而形成外部规模效益和范围经济,降低单个企业的平均成本。在产业集群内部,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一起,使园区内部实现了规模生产。企业根据生产的需要,利用空间接近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而且使专业化强的企业生存的空间更大,更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两者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产业园区产业聚集的规模效应还体现在:围绕着园区的主产业,一些相关联的配套产业也会聚集到园区内,为主产业提供原材料、机器设备和其他服务,对这些企业而言,园区内集聚了大量的企业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需求市场,进入园区除了可以获得他们更多的订单外,还可以节约其运输成本和营销成本,从而可以促进这些配套产业的发展。

第二,溢出效应。产业园区的产业聚集功能可以为企业带来正的溢出效应,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信息、知识、技术的溢出效应。产业园区的建立,使企业向其集聚,同时共享信息、知识、技术等资源,而这些资源一般是园区内的和公共信息,而企业的私有信息也会被动的、无意识的、非自愿的向外扩散。园区的溢出效应有:一是竞争效应,园区内同行业的生产企业、供应商、顾客、支持性产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彼此间既竞争又模仿。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他们可能共有一个供应商或顾客,这就增加了经营的透明度,使集群的知识传播的速度达到更快。二是流动效应,园区内的大型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会聘请和培训很多关联、科研和技术方面的人才。而园区内的劳动力在企业间的自由流动,企业内部劳动的流动比率提高,也会促进信息、知识、技术的扩散和传播,形成知识的外溢,降低劳动力培训陈本。三是连锁效应,所谓连锁效应是指单个经济个体的外部行为不但影响到整个行业,而且会波及到其他行业。由于园区内的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对原材料、及其、设备和其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迫使园区内与主产业相关联的配套产业不断采取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主产业的发展需要。这种连锁反应无形中推动了配套产业的优化升级。

三、河北省培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园区竞争力的对策

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表明,产业集群的发展对提升竞争力至关重要。对于河北省来说,可以从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入手,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河北省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产业竞争力提高。

(一)因地制宜地探索合适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产业园区的发展而应根据区域内已经具有的产业集聚基础或者可能形成的产业集群来加以引导和扶持,以提高园区的竞争力。特色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可以有多种选择。比如,在产业链上寻求优势环节,发展特色产业园区;依托现有或具有形成可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色产业园区;集聚适应性技术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园区等。

从国际上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看,“根植性”或“嵌入性”是产业集群成功的关键。不仅当地的特色物质资源应该成为集群发展的基础,而且其特有的历史文化等人文资源也应该被整合到产业集群的资源体系中去。依靠整合本地资源,具有强烈“根植性”的园区特色产业具有无法复制的竞争优势,是实现园区之间错位发展的关键。

(二)加强宏观性、政策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

园区建设总体规划的研究。在产业定位上,立足于京津两大中心城市实现宏观错位、微观衔接、融为一体、自成特色、立足实现域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互动、城乡共进,科学谋划各园区的主打产业、主打产品、主打品牌,培植产业产品的市场自我生长能力和自主竞争优势;在空间布局上,针对河北省的地形特征,在现有园区的基础上,适度延伸、因势调整。

加强对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研究。对于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项目,国家永远都鼓励。据有关部门分析,凡列入河北省十一五规划、对重点产业带动力强和项目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近期省政府在用地问题上可能出现松动。因而各园区在发展中,必须要吃透用好、用足国家产业政策,在紧缩中找空间,在控制中找到出格。

国家重大战略调整的后续效应研究。环渤海区域的重点开发,北京、天津在全国功能定位的调整,乃至北京、天津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都将在不同程度上、不同角度对环渤海区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后续效应将直接作用于周边地区、直接作用于产业、直接影响和左右项目的流向,尤其是对河北省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将更加显现。

(三)加强对园区的分类扶持、分类指导

关键是提高扶持和指导的针对性和集中度,努力做到雪中送炭、一针见血。

一是加强政策扶持。针对不同类型、大项目摆放、专业人才配备的方面实行适度倾斜政策促使迅速实现上档升级,成为旗舰;对成长型和起步型园区可实行市领导包园区、职能部门不定期现场办公、域外招商专业人才聘用资金扶持等灵活政策。特别是对于起步型园区,在国家没有禁止的方面,要允许大胆创新,允许放开手脚,允许适当变通,促使快速成长壮大。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尚未完全成熟的做法,要鼓励园区搞试点、出新招。

二是加强业务指导。几年来,河北省园区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环保、土地、通讯、交通、电力等部门及商务局、发改委的业务指导和主动服务。下部发展中,各园区要进一步加强与业务和职能部门的主动联系,主动争取业务指导,切实把相关部门的人才优势、信息优势、政策优势用足用好,避免在工作中走弯路,在政策上碰钉子。本质的讲,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使业务和职能部门为我所用,为园区发展所用。

三是加强分类督导。核心是根据园区的不同情况,确定有针对性的督导、考核标准,明确工作导向。

四是正确发挥政府作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推动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但是政府对园区产业集群的培育也有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正确界定和充分发挥政府在培育园区产业集群中的作用。第一,制定集群发展规划。第二,优化政府相关服务。要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大力发展服务型的创业中心、质量检测控制中心、开放性行业技术中心等机构。第三,加强区内正式和非正式交流。要引导区内企事业单位成立各种行业协会,要经常性地举行各种信息通报会、研讨会、文体活动等,要创办面向区内社会的综合性网站、出版物等信息传媒,完善沟通交流渠道。第四,强化质量监督,树立区域品牌。政府和行业协会应该引导特色工业园内的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制定地区产品质量和服务标准并监督执行,以树立和维护区域品牌形象。此外还应保护知识产权、规范竞争秩序等。

(四)建立园区产业网络

产业网络是指,一群独立又彼此依赖的企业出于对共同利益的考虑,建立在彼此信任基础上的一种长期“协同”、“关联”和“合作”关系(专业分工、资源共享、技术交流、财物流通等)。产业网络包括垂直网络和水平网络。垂直网络是以价值链为基础形成的上下游一体化网络生产体系。水平网络是差异不大的同业或类似行业之间,以共享资源为纽带形成的竞争-互补的网络生产体系。

地方产业网络是产业集群集体效率的根源。建立园区产业网络必须调整产业布局。对园区的产业布局要努力以分工协作、形成产业网络来安排项目。园区新引进项目要能够弥补本地产业集群在核心技术和产业链方面的缺陷。对于园区已有的产业要重视相关产业网络的建立,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可以对大企业的生产经营体系进行重组和改造,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还要积极地为已经入园的跨国企业提品配套和相关服务,增强这些企业的当地根植性。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第4篇

关键词:纯净水生产企业 问题 对策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纯净水已作为饮用水在千家万户使用。纯净水是采用高科技成果——反渗透技术(RO反渗透膜)制得的,水质纯净,除去了水中大量的有机成分、重金属离子、有害杂质及细菌。清澈、甘甜、富氧、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可直接饮用,被公认为不致病的健康水。近年来在国内日渐流行,成为新的消费热门。我国已于1998年制定了饮用纯净水国家标准标准,标准号为GB17323-1998及 GB17324-2003《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

纯净水原料单一,设备要求也相对简单。就嘉鱼县而言,水资源丰富,作为一个县级城市,现有纯净水生产企业10余家,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县城周边,大多数是未成规模的或私营的小企业,纯净水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近几年,随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工商部门的不断监管,质量总体呈现逐步提高和稳定的趋势。但形势还是不容乐观,特别是纯净水销售旺季,质量问题尤为严重, 通过多年来的抽查情况纯净水生产企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电导率超标。

电导率超标是造成纯净水产品抽查合格率较低的主要原因。电导率是评价纯净水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衡量纯净水纯度的一项特征性指标,反映了纯净水的纯净程度以及生产工艺的控制好坏。电导率超标原因:部分企业使用二氧化氯代替臭氧加入纯净水中,导致电导率超标,或对生产过滤设备的清洗保养工作不足造成,企业未定期及时的对过滤设备、反渗透膜进行反向清洗,导致过滤设备中存在过多悬浮物、胶体、微生物和细菌等,对滤料和滤膜造成侵蚀,使过滤的阻隔力大大降低,成品中的杂质含量过高,电导率严重超标。

二、菌落总数超标。

菌落总数的多少,反映了产品受污染的程度,虽然它不一定代表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但菌落总数较多,则污染致病菌的几率也相对大,预示了食品的存放期短,同时也反映出生产企业的卫生状况差。造成该项目不合格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车间未启用杀菌和空气净化设备,未对生产车间、生产设备和器具定期消毒清理,造成污染而转移到产品中;二是部分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没有设臭氧杀菌工序,单纯依靠消毒剂和紫外线杀菌无法彻底消灭病菌;三是生产区、罐装区和周边环境未有效隔离,造成车间环境不达标,加上操作人员卫生意识差,不注重个人卫生,容易造成人为交叉污染;四是不少企业人员对因温度湿度变化而变化的臭氧注入量至今停留在模糊的经验上,没有执行准确的作业指导书,在混合出水点取水进行臭氧浓度测试被很多企业所忽视,造成臭氧浓度达不到充分抑菌的要求。五是产品贮藏、运输环节控制不力、出厂检验把关不严或根本不进行出厂检验,质量得不到控制。六是夏季气温比较高,湿热的环境易于各种微生物繁殖生长;六是除了企业在生产环节把关不严格外,也与企业存储空桶不当有关。由于桶装饮用水水桶回收使用,在纯净水的消费旺季,不少厂家都会大量存储饮水桶,由于场地限制,有的就随意堆放,甚至露天摆放,就给卫生留下隐患。

三、少数企业无生产许可证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少数企业的在岗人员未取得健康检查合格证明,部分企业未制订净化系统的清洗、维护制度及水源管理制度,有的企业虽有索证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未真正严格落实。

四、企业卫生设施不健全或不按程序操作。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二次更衣间无洗手、消毒设施,未按要求及时更新滤膜或反渗透膜,故意减少消毒液更换频次,未定期对水处理设备进行反冲或消毒等。

五、企业内部质量控制职责不明晰,原始记录和管理文件不完整,质量控制中的关键工艺参数不精确等问题。

纯净水生产企业作为食品生产企业,是食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对企业而言,要采取各种手段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而企业要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管理是否规范,各项检验工作是否扎实、有效。企业所做的管理和检验是一种“自我监督”,那么怎样才能持续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检验能力呢?如何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纯净水生产企业。

1、规范生产场所建设

(1).必须设置水处理车间、灌装车间、回收容器清洗消毒间、包装车间、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等生产场所。回收桶不得露天存放,以免受到污染。

(2).水处理、容器清洗消毒和灌装车间的进口处须安装手的清洗消毒设施(应采用非手动式开关)及鞋靴消毒池(或其他消毒设施);容器清洗消毒车间、灌装车间应设置空气净化消毒设施,入口处应有风淋设施。

2、配齐必备的生产设备

(1)粗滤设备;(2).精滤设备;(3).杀菌设备;(4).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设施;(5).管道设备清洗消毒设施;(6).空气净化设备及风淋门;(7).自动灌装封盖设备;(8).灯检设施;(9).生产日期和批号标注设施;(10).去离子净化设备。水处理设备、灌装线、输水用管材、管件和储水器以及用于水处理、灌装和其他设施消毒的设备必须是经监管部门许可的产品。

3、、严格执行产品相关标准

严格执行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GB17324-2003《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4、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所用原辅材料应符合GB10791-1989《软饮料原辅材料的要求》的规定;包装材料应符合GB10790-1989《软饮料的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规定,不得使用以回收废旧塑料为原料制成的瓶、桶和盖;所用的消毒剂应是食品级并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有监管部门的批准文号;原辅材料中涉及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采购获证企业的合格产品。

5、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及检验人员

(一)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二)灭菌锅;(三)微生物培养箱;(四)生物显微镜;(五)浊度仪;(六)计量容器;(七)酸度计;(八)电导率仪;(九)分析天平(0.1mg)(十)恒温水浴锅。同时,必须具备健全的管理体系和完备的检验制度,更新生产、检验设备,聘请有资格的生产、检验人员,对产品质量能够有效监控。纯净水生产企业的原料和成品检验,特别是对水源的把关检验作为一个关键控制点进行监控,防止不合格水源的流入。为此,要求企业的质量检验制度合理规范、严格执行,记录详细,对检验人员的能力进行严格考核并持证上岗。并且每季度由质检部门与企业检验室进行一次比对试验,比对合格方可正常生产,比对结果作为年审档案长期保存。

6、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及监管

进一步提高生产者合法生产意识,引导企业注重自我约束和管理,加强卫生意识。强化日常生产监管。抽调人手成立日常监管巡查组,加强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生产经营制度、产品出厂检验等方面的把关;加强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检测机构对纯净水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进行定期随机抽样检测,最大程度地防止不合格纯净水流入市场。认真开展年审工作,年审中发现上述问题,要求企业立即停止生产,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通过严格规范和管理,县域纯净水生产企业能够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标签标注的内容与实际相符,严格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的监控。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效益将会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生产性创意产业;产业集群;优化;竞争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0-0036-02

创意性产业作为一种比较新兴的产业,学界对于它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但是如果只是从概念上的使用来看,不论是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英美各国,还是我们国家深圳、上海等地,都采用了“创意产业”这一个词语。与此同时,在外国的新加坡、丹麦和瑞典等国家,还是我国的杭州和北京等地区,采用的则是“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实际上,“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界限并没有划分得非常清晰,单从概念内涵来看,英国有一个工作组是创意产业中的代表将其界定为,这是一种非常具有创造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它来源于每个个体的创造性、工作能力和个人才能的表现,而且能够将这种能力通过开发和运用的方式产生知识产权,最后能够带来财富的获得和创意想法的实现的产业,具有非常宽广的内涵和意义。

一、大湘南示范区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产业集群普遍处于一种经常变化和调整的状态之中,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自身内部和外部之间互相竞争的结果,而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出现,则进一步加强了产业集群的这一种特点。理查德、凯夫斯对于创意性产业的理解为,创意产业的内涵比较狭隘,它是一种提供具有广义文化、艺术或者只是娱乐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而通过对文化产业与创意性产业的了解,我们也将“知识产权”分成了四类,分别是版权、商标、设计和专利,在这每一个类别后面,都有着一个强大的业界力量给予支撑,包括了工业系统、商业系统还有其他各个业界的支持,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

探索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湘南示范区”作为湖南面向外界的一个美丽的代表性品牌,开始进一步地凸显出了这张品牌的价值。“抓示范区建设,必须要抓重点,要有突破。点线面的突破,先要形成点的突破,再逐步实现线的突破,最后实现面的突破。即首先要有一个企业,然后要有一个产业,最后形成一个产业集群。”这是湖南省政府在大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首批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大会上所重点强调的内容,为了保证这个项目的良好运转,湖南省还下达了5 000万美元的指标用于保证土地计划指标。衡阳,作为大湘南产业转移的重要一极,近三年以来,全市所承接的转移项目有630个,占全省的38.3%,加工贸易企业有130家,资金注入有380亿元,占全省比例的24.8%,而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的额度为14.6亿美元,占全省的17.8%,并且以每年增加100%的速度在上升。同样,在加工贸易中,衡阳市进出口加工贸易有2.06亿美元,郴州市有2.73亿美元,永州市有0.52亿美元,三个地区的涨幅较之于全省水平分别高出193.2%、47.4%和12.3%。而且目前所面临的企业辐射范围扩大,大湘南示范区的发展前景一片良好。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有座落于白沙洲的富士康工业园,还有落户在郴州经济开发区的奥美森自动化工业制造专业园,总投资更是拥有28亿元的强大规模,此外还有每年产600万双彪马鞋的湘威鞋业,这些企业在大湘南示范区都拥有强大的发展规模。

这些企业的引入,也是创意性产业中的部分代表。如何才能让企业更强大的发展,保持一路平稳的运营是必不可少的,而保持持久的创新力、研发能力更是重点中的重点。目前大湘南示范区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虽然大湘南靠近港澳广,在承接产业转移上有着良好的区位条件,但起步晚,进展慢。与沿海地区和沿江重庆等示范区相对比,大湘南示范区无论区位优势还是资源优势良好的,短板主要在基础设施和园区产业配套等要素保障方面,而且差距明显,也正因为此,湖南省政府和省委都强调大湘南统筹协调,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来为示范区转移大批企业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2.没有充分发挥好可持续发展观。大湘南如何将更多的竞争力产生在生产性创意产业上,关键在于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只有将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工作做好了,大湘南的特色和潜力也就表现出来了,从而吸引外资企业或者所有愿意来到湘南投资建厂的生产性创意企业真正转移到大湘南来。

3.产业配套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产业集群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汽车零部件、新材料以及装备制造上,更是缺乏龙头企业的带领、以及配套企业的相互衔接、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完整产业链。这些额外的付出,会直接加载在企业的盈利上,加载在企业运营的直接成本上。有句话说得好,“好钢用在钢刃上”,所以企业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就要把自己的资源集中在企业最具优势的环节上,这样以来可以加强企业的效率性和灵活性,因此提升示范区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力的重点工作是延伸生产性创意企业的产业链,这也是做强做大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必需迈出的关键一步。

二、提高生产性创意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对策

1.加强创意性产业之间的互动。创意企业互动的成功模式不外乎三个:规则型互动、中间型互动和随机型互动,相对应的互动关系结构也有三种:权力科层结构、交易耦合结构和协同网络结构。因此,加强创意性竞争企业或者共生企业之间的互动连接关系的稳固程度主要取决于相互作用系数和创意因子的大小。显然增强创意性企业之间的互动能够有效地提高竞争力的影响力。

2.产业招商与项目推进齐头并进。既要注意做好产业招商和构建产业集群的的工作,加大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力度,并从全局战略出发,积极促进相关企业的发展和引进,加快创意企业的集群化和链条化发展。又要重点落实好创意项目引进的工作机制,从企业项目的签约、融资、投产这一个系列的过程中,要做到每个项目配有专门的负责人员,而且要拿出一套可实行的发展方案,以强有力的手腕坚持到底,特别是对重点生产型创意项目进行跟踪落实政策,坚持产业招商政策并且要做好相应的项目推进工作,做好两个工作一起抓,同时进行。

3.注重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在大力完善园区内的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外来投资环境,积极打造承接“洼地”。继续强力推进以标准厂房建设为基础的园区建设,进一步增强产业园区综合承载能力,为入驻的企业进一步完善海关、检验检疫、保税物流、集中验放等功能,重点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和通关成本,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等,这样才能扩大园区吸引外界投资的吸引力。

4.充分挖掘旅游资源要素禀赋优势。区域的要素禀赋差异是区域产业互补性的前提,而区域间的产业的梯度差则是区域融合的主动力。大湘南地界宽广,所含有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这种区域间互补性的旅游资源又为大湘南三市的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支持,特别是其中流动的旅游要素极大地促进了大湘南三市旅游产业发展,即使那些不完全流动的旅游要素的也会吸引部分旅游企业来到大湘南谋求发展,正是这些不流动的旅游要素的禀赋优势成为承接大珠江三角洲旅游产业转移的直接动力,所以大湘南三市政府在今后的政策制订中要注意发挥好大湘南的地区和资源优势,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的政策红利。

5.加强招商力度,延伸产业链。产业链配套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原材料供应与产品市场、资讯渠道等方面。珠三角的产业发展有着鲜明的产业集聚特征,产业链配套已比较成熟。东莞地区主要以台商为中心,产业集群的主要形式来自于外资,形成了东莞电子和PC产业的高度聚集,相比之下,大湘南地区的配套产业还比较落后。创意产业引起特殊的资源依赖方式、产业竞争强度、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特征而不同于传统的产业,因此大湘南已经得到了深切的关注与研究。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了大湘南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因此大湘南三市政府在制订公共政策时致力于鼓励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更多有潜力的企业家在示范区成功开展创意产品开发。

参考文献:

[1] 关祥勇.创意企业与创意产业的共同演化[D].西安:西北大学,2011.

[2] 汪鼎喜.浅谈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和比较优势[J].经济师,2011,(10).

[3] 李晓青,何玉身,曾晓妹.略论粤湘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与承接[J].热带地理,2008,(6).

[4] 黄昭晖.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5] 李雪玲.关于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M].长沙:湖南出版社,2012.

第6篇

关键词 城市;聚集;乘数效应;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F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9)05-0042-03

作者简介 王妙英,北京城市学院经济管理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管理工程;(北京100083)

孟祥林,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与区域研究。(河北保定071003)

一、城市得以产生的前提分析

1、个体城市产生的农业剩余财富前提。城市是非农人口的聚集地。第一产业的充分发展促使第二、三产业的出现进而聚集和加强了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继而导致了不同产业构成在空间场所上的分工,这个分工过程决定了以非农产业为经济核心的城市不能生产农产品,城市人口所必需的粮食需要由城市区域外部的农业产业提供,所以只有农业的发展和发达,城市的兴起和成长在经济上才有可能,农业剩余是非农化和城镇化的物质前提。第一,农业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是一切分工的基础。如果农业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产品仅够直接生产者本人消费,即使有部分劳动者想专门从事非农产业但由于缺乏坚实的农业基础而不得不重新从其他产业中回归到农业产业中来。第二,农业剩余产品的出现首先使内部分工开始出现,农业内部分工更细且出现专门服务于农业的“原始工业”。第三,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剩余产品增多,非农产业从农业中独立出来,社会出现了生产农产品的农民和加工农产品的工人。第四,在数量上有多少农民能转化为工人不取决于非农产业发展的愿望,而完全取决于农民能生产出多少粮食并以之养活脱离农业产业的工人。如果农业产业能为其他产业提供赖以满足其基本生存需要的足够产品,就使得农业产业中富余的劳动力有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可能,且不会造成重复性回归,城市化进程便成为一种可持续的过程,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第一个必要前提。

2、个体城市产生的农业剩余人口析出前提。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农业出现了剩余劳动力,该条件只是为城市的产生创造了可能性,而要将其转化为现实性就必须使富余的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产业中析出。这需要通过农产品的商品化过程实现。农业的商品化会极大地推动劳动力的非农化进程,具体表现在:促使农业分工和专业化进而加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充分释放;使生产要素在结构调整中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冲破生产要素流动的各种阻力;在产品商品化过程中加强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并且加强科技的应用力度;通过建立各种机制和通道加强农业过剩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排放;加速农业劳动者间使用生产资料的组合关系发生变化并通过农业内部劳动过程的细分加剧农业劳动力分化;加强农业产业与非农产业间的联系从而建立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联系的系统,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信息条件;通过加速市场的发展拓宽农业劳动力吸收的路径从而强化农业过剩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因此,城市现象的发生除了前面所提及的第一前提外还必须有第二个前提,即农村还必须提供有劳动能力的剩余人口。第二、三产业为农业提供了新工具,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在生产效率提高后又可以提供更多的剩余粮食和剩余劳动人口进城从事非农产业活动,这个往复过程不断叠加,城市化也就随之得到发展。

三、聚集及其双向作用对城市体的空间影响

1、聚集的二重乘数效应与城市的产生。支撑城市发展的全部要素是在“比较优势利益――功能互补利益――机会选择利益”等三种动力机制作用下通过双重乘数效应实现的。第一层次乘数效应,即第二产业的经济增长推动城市第三产业的相应发展(聚集作用于成长);第二层次乘数效应即城市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形成投资环境的改善带来新一轮工业项目投入(成长作用于聚集),两个层次的乘数效应交互作用产生了不同形态和规模的城市。

第一层次的乘数效应――由“聚集”作用导致城市“成长”的机理。研究表明,导致城市发生和成长的聚集过程往往是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的作用相关联的,这种始发性的工业就成为推动城市成长的增长极,进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工业,城市在不断扩大了的经济规模的基础上深度发展,区域内外的经济体对这些发展机会的充分利用又相应促进城市聚集的进一步发展,整个过程便是城市发展过程的第一层次的乘数效应。由此可以看出,第一层次乘数效应作用过程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工业项目数量和规模的扩展,还在于流入城市体内的异质生产力能否与原有生产力形成质的交融,实现异质要素同质化,促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同向力,使得分散杂乱的要素成为按照一定秩序排列的为实现特定目的(城市成长)的功能整体。这是第二层次乘数效应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基础。城市在聚集过程中实现的规模成长实际上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城市化过程中个体城市作为一个系统对生产力要素的引入不是机械嵌入而是要借助自组织过程中经济系统的主动优选进而进行消化与调适,使外来要素成为个体城市系统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

第二层次的乘数效应――由“成长”引致城市成长进一步引发“聚集”的机理。城市由一个点开始通过要素聚集逐渐成长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地域经济复合体,城市成长总是伴随着城市聚集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城市成长过程就是经济质的流动和累积过程,并且这个过程进一步创造经济质的流动和累积,在空间上表现为城市聚集规模进一步扩张,使得城市投资环境和内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分工得以进一步深化。深化和精细的分工使得区域内产业和部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使得创新活动在城市域内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创新活动深化和逐渐扩展到相关产业链条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推动了城市自身的发展,城市系统成长过程中的功能创造主要表现在城市投资环境的改善,改善后的城市环境使城市成长为城市聚集的推动力。所以,第二层次的乘数效应中的城市成长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产业的成长,由于不同产业之间特有的关联效应和产业本身的聚集效应,使得密切联系的产业部门在空间分布上通过产业链条表现为明显的集中趋势。而城市借助于这种聚集优势不断扩展其规模。

三个动因和两个乘数的作用机制使得城市在一定的空间条件下产生,通过自身的发展创造进一步聚集的条件,这种过程可以通过简单的模型来表示(如图1)。图中表示了城市中两个经济体的聚集过程及其聚集后所产生的效应。假设两个经济体生产同类产品但分别处于不同市场区域,经济体(左图)具有需求线D1和供给线St,形成均衡的价格Pt和均衡的产量O1,经济体:(右图)具有需求线Dq和供给线S’1,均衡

水平时的价格为P2和产量为O2。如果两个经济体之间由于某种生产联系需要聚集在一起,如果在同一个市场中进行生产时经济体:的供给曲线在经济体t的市场中位于s2的位置(假设D。不变化),这时经济体,的价格由P1下降到P2,均衡产量在Q3

2、聚集的双向效应与城市体的空间聚散。根据宏观经济理论,一定时期内的国民收入是由该时期的生产要素投入量F和要素生产率(P)所决定的。用函数表示就是:Y=f(F,P)。在技术水平一定时,要素生产率相对稳定,国民收入Y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δY/δF>0即经济增长是要素投入的增函数,δY/δP>0即生产水平是劳动生产率的增函数。但是在城市经济中要素投入行为并不完全按照一般生产规律进行,聚集作用表现为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的双重效应:当聚集经济超过聚集不经济时,即使生产技术水平不变,该城市的要素生产率也将高于其他城市,从而吸引要素流入的速度增加,促使经济呈现累积增长。聚集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运用Baumol的累积非均衡增长模型得到很好地说明。该模型包括两个表示收入变动的线性等式:Y=a-βD1和Dt=γ―δY10方程中Y表示聚集的效果,D表示生产消费需求,t是经济发展周期,D1表示第t期的消费需求,t+1表示当期的后一期,α,β,γ,δ等都是常数项系数。第一个公式表示:下期的聚集效果是本期生产消费需求的减函数,即本期的生产消费需求越高(低),下一期的聚集效果就越低(高);第二个公式表示本期的生产消费需求是本期聚集效果的减函数,即本期的聚集效果越高则本期的消费需求就越低。这两个式子的综合意义是:若本期因集聚不经济所导致的损失增大(减小),未来的收入就会变小(变大),即下一期的聚集水平依托本期的聚集收益(损失)程度,相反若本期聚集经济所导致的收益增大,未来的收入就会变大。将两个式子合并得:Yt+t:α―βγ+βBY10该方程可以表示:下一期的收益水平是本期收益水平的函数,从方程中可以看出,若B8>1时,本期的收入会导致下期的收入增加,于是经济态势呈现累积性扩张;相反,若βδ0且βδ

经济发展的这种作用规律正是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的表现,当一个城市区域出现经济发展的累积性扩张时即出现聚集经济,反之则出现聚集不经济。这个思想可以通过图3说明。图3中1线为城市经济的均衡增长路径,即如果城市沿着1增长则不存在聚集经济也不存在聚集不经济。m线表示受聚集效应明显影响时的增长路径,聚集所产生的经济或者不经济用m线与1线之间的面积来表示。m线高于1线时表示聚集经济产生,高出的部分越多表示聚集经济越显著,m线低于1线时表示聚集不经济,低出的部分越多表示出现聚集不经济的程度越大。当聚集效应比较明显时,城市的收入变动将表现为第一种情况,图中表现为累积方向,当聚集效应较小或者为O时表现为第二种情况,图中表现为收敛方向。当聚集经济效果明显大于聚集不经济时,由于大量要素的流入,城市的收入将大于均衡值,图中表现为m与l的交点Ye的右边,城市经济呈现出累积式加速增长态势。当聚集经济不明显时,即m和1交点Y。的左边,城市经济将呈现加速衰减态势。图中描述了A、B、c三种均衡状态,城市的规模依次是A

参考文献:

[1]叶强.集聚与扩散――大型综合购物中心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2]奥莎利文著.周京奎译.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第7篇

关键词:供应链 林产工业 核心竞争力 提升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208-02

国有林区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陷入了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生态环境恶化的境地。作为在国有林区占据重要地位的林产品加工企业,其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对解决资源、经济与生态环境三方面的问题都将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与国有林区的其他部门一样,多数国有林产品加工企业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效率低下、机构臃肿、竞争力弱的问题。到了20世纪90年代,绝大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不但没有起到振兴林区经济的作用,还成为国有林业企业的经济包袱,进一步加重了国有森林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林产工业企业要想可持续的发展,其经营必须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针对生产经营活动内容做出决策。而供应链是20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有效途径,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供应链管理为视角,探讨黑龙江省林产加工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下进行生产变革,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也是林产加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理性的选择。

一、供应链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1.供应链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所谓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的生产概念发展来的,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将供应商的活动视为生产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加以控制和协调,这就是向前延伸。后延是指将生产活动延伸至产品的销售和服务阶段。供应链就是通过计划、获得、存储、分销、服务等这样一些活动而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衔接,从而使企业能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

供应链管理的幅度较企业管理要宽泛,最终依靠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战略决策,要求采用系统集成化的管理方法来统筹整个供应链的各个功能。供应链管理协调不同企业的目标,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并由此使链上的企业获得目标利润。在供应链管理中,一起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运作。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的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等联系在一起,并对之优化,使各个相关企业形成了一个融会贯通的网络整体,在这个网络中,各企业仍保持着个体特性。但它们为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合作,实现多赢的结果。林产加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林产加工企业能够及时掌握并且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经过长期精心培育而建立起来的独特的差别优势,是能够增强其在该业态中以及整个林产工业产品市场范围内的竞争地位的关键能力。林产加工企业为了长期的生存,需要在市场上建立持久竞争优势,即核心竞争力。

2.供应链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从其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重视企业内部环境条件和管理机制,针对企业内部资源的协调和整合,而且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及其影响。以供应链及其管理思想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除了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外,还需要分析目标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其所处的行业竞争格局、竞争对手的现状与未来行动,考查供应链上与其紧密相关的供应商、物流企业、销售商的运营状况与合作可能性以及顾客的需求变化等等,通过分析判断这些相关因素和相关企业的动态、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目的是客观、有针对性地找到目标企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有的放矢地协调、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抓住机遇,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

综合分析供应链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企业其核心竞争力得以体现和有效的前提是必须满足顾客的需求,不但要处理好内部问题还要考虑外部关联环境,尤其应重视供应链的建立与管理。

二、黑龙江省林产工业企业的现状与竞争态势

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2000年,黑龙江森林工业系统林产工业四大类(人造板、家具、造纸和林产化工)产品产值仅为8亿元~9亿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分别占1999年、2000年林业系统工业总产值的18%~20%。即使在上述四类产品中,初级或中间产品也占有绝对优势,比重大致依次为75∶14∶6∶5。在比重份额最大的人造板中,较为传统的胶合板、纤维板和刨花板产品仍占人造板全部产值的76%以上。长期以来,黑龙江森林工业系统林产品工业劳动生产率偏低且初级产品偏重的产品结构,是黑龙江森林工业系统长期落后和亏损的主要原因。随着林区经济的发展和林业科技进步,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相继得到发展,截止到2007年,森林工业辖区内共有林产工业企业1355户,其中国有企业54户,集体企业59户,非公有制企业1242户。总局和管局直属企业16户,林业局所属企业1339户。直属16户企业全部为国有,其中有1户实行租赁经营。林业局所属企业中,国有企业38户。2004年末林产工业在册职工9.2万人。2007年,林区林产工业拥有固定资产45.9亿元,其中国有30.5亿元,国有资产中40个林业局拥有21.5亿元,16户直属林产工业企业拥有24.4亿元,形成锯材、人造板、家具、木制品、制浆造纸、林化和其他类别等7大类33个产品系列的产业规模。2009年,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林区产业总产值完成297亿元,增长21%,增加值完成124亿元,增长23%,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行业实现了扭亏为盈。完成木材生产394.5万立方米,销售木材409.7万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33.9亿元。加快人造板、家具、地板等精深加工业发展,木材加工园区达到12个,实现林产工业产值60.5亿元,增长15.3%。

虽然,2009年黑龙江森林工业林区实现了扭亏为盈,但在黑龙江省的农业、石油、煤炭、森林工业、农垦、装备制造这六个群体中,森林工业的收入是最低的。浙江省林业产值达到1600亿元,每万公顷林地产出达到2.2亿元。江苏邳州是个县级市,他们坚持以林业产业立市,年产人造板800万立方米、家具150万件,产值达220亿元。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林区缺少拉动作用强的大龙头、知名度高的大品牌、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和市场占有率高的主打产品,替代产业和新兴产业未形成规模,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木材。黑龙江省林产企业要想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稳固其生存发展地位,就必须引进管理的新思想、新技术等,不断提高和保持其持续核心竞争力。大量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供应链及其管理是企业与其相关企业获取联盟整体竞争优势的一个切实有效的途径。因此,黑龙江省林产加工企业应以科技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突破口,重视供应链管理,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基于供应链的黑龙江省林产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途径

核心竞争力的存在又使其无法像其他生产要素那样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买卖。企业生产涉及设计、原材料供应、生产、物流、销售等诸多部门,各部门有其相应的职能并具有相应的能力,但这些能力不会自然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必须通过企业的组织、协调、控制等对资源进行有效控制和整合,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主要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打造绿色供应链,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绿色供应链是随着供应链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是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的有效解决途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还包括废物使用者和处理者,物流网络的各节点企业之间不仅存在正向物流,而且在废物、副产品、回收物的循环利用的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逆向物流网络。它以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商等企业和最终用户,其目标是使得从原料采购、产品制造、分销、运输、仓储、消费到回收处理的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达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三重目标的统一。对于林业来说,林木资源附加值最高的用途之一就是用于制浆造纸;对于造纸业来说,最佳原料正是木材纤维原料;而对环保来说,木浆比草浆的制浆过程更便于污染物处理和实现清洁生产。因此,林、浆、纸相互渗透,形成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产业链是顺理成章的。而且,世界许多林业和纸业发达国家的林、浆、纸结合已获得巨大成功,并有效地实现了林业产业和生态系统的双赢。在美国、加拿大、日本、芬兰、瑞典等经济发达国家,林业造纸已作为绿色产业,成为其国民经济10大支柱制造业之一。通过林业绿色原料生产、绿色采购、绿色半成品和成品生产、绿色营销、利益分配、利润反哺绿色原料生产等环节,实现价值链的增值和良性循环。通过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森林认证、分类经营、纸浆林生态价值和环境效益的发挥、造纸污泥用于速生材复合肥和土壤改良剂、自然界的碳循环等环节,实现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

2.林业资源的生产加工过程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供应链管理在把整条供应链上的活动作为一个连续的、无缝的过程来加以规划和优化的同时,要求企业根据变革的需要进行必要的业务重组和流程再造,依照“用户需求”和“流程管理”的思想对企业进行优化重组,据此提升整条供应链乃至整个企业的竞争力。供应链管理不单一强调林产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更看重高效率、精细化的中、小型企业运营规模。从理论上说,企业高效率、高竞争力的实现必须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生产能否高效率,能否获取相对竞争优势由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和客户的满意程度来定。因此,林产企业必须首先满足客户需求。然后再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协调外部供应链上的相关供应商、销售商,并使其付出的成本最小,从而逐渐地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黑龙江省依托已有的成熟技术、成熟设备,在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指导下,搞好了木材精深加工,实现从原木生产向板材、人造板、家具、地板等精深加工产品生产转变,强大了林产工业,为组建人造板、地板、家具等公司,加快产业龙头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构筑了基础。

3.构建高效的供应链平台。供应链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主要是通过降低成本、提高综合绩效、缩短企业定单处理周期、降低库存、缩短现金循环周期、提高服务水平来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获取应以供应链管理平台为基础和前提。一般而言,供应链管理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与库存、缩短企业定单处理与现金循环周期、提高服务水平来达到的。因此,构建林产企业供应链管理平台应以链上林产企业为主导的一系列相关企业的经济利益为同一目标,重视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环节过程的建设、协调和控制。区域林产企业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的平台,必然要涉及林产企业的价值链及其供应商的价值链、销售商的价值链以及企业客户的价值链。通过这个平台,林产企业应该基于其供应链管理,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变化和顾客的需求,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提高企业生产运作能力以及自身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为顾客带来独特的价值和利益。同时,林产企业供应链管理平台既然是以林产企业为主的涉及供应商、销售商、顾客的企业实体的集成。因此,供应链上的林产企业应特别注重与这些企业的协作,这种企业间的协作是为了维护共同利益而形成的。

[本文为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LBH-Q09178)和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0B046)]

参考文献:

1.何浩然.国有林区林产品加工企业效率分析[J].林业科学,2007(11)

2.包菊芳.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供应链绩效评价[J].技术经济,2006(11)

3.张智光.林业产业管理的新动态林业绿色供应链[J].林业经济,2008(12)

4.龙勤.区域林产企业供应链管理与核心竞争力培育[J].经济师,2007(6)

第8篇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营 农业技术推广 服务 探讨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026-01

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必要性

1.基本情况

商城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全县土地总面积21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34万亩,山场202万亩,水面21.95万亩,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重点县。全县辖17个乡镇、4个管理(办事)处、1个工业聚集区, 370个行政村,总人口75.45万人。

2.专业队伍现状

近年来,商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虽然得到不断加强,但因多年欠帐,仍不能满足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需要。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2008年调查全县拥有农业(种植业)大中专院校毕业技术人员134人,其中:农业局系统专业技术人员68人(包含退休人员18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农业专业技术人员48人,平均每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还达不到3人。2008-2013年,商城县农业局共新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13名。二是工作缺经费。县财政没有专项经费用于农业部门开展技术推广工作,下乡缺交通工具、培训缺设备等问题比较突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依附于乡政府,也没有自己独立发挥空间,县乡两级都没有专项经费用来开展技术推广工作。三是培训无场所。

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可行性

商城县农业生产以优质粮油、畜禽、蔬菜、水产品、茶叶、蜂蜜、中药材等为主,全县已有40万亩土地用于规模经营,拥有各类种养大户、流通经营大户近6000人,已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07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32家、县级示范社34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15家;家庭农场26家。这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基本上都是各产业的代表,他们既有规模的办公场所、生产基地、机械设备,还拥有大量的实用技术人才,软硬件水平都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可以承担起农民技术推广服务的重任。

商城县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它可以实现上联县、乡农业推广单位,下联组织成员,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在农业新品种推广、技术集成、机械使用等方面起着示范带动作用,弥补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断层”问题,成为农业科技入户的有效载体。

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几种形式

1.通过农业部门技术人员指导农业生产参与技术推广

县、乡两级农业技术人员指导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生产,进而将先进技术扩散至全县,是现阶段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主要形式。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基本上和农业部门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关系,县农业科技人员对其生产经营给予指导、建议并提供技术支持,有的生产经营主体从成立到壮大都伴随有农业科技指导人员的辛勤汗水。另一方面,科技人员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的生产操作平台,可以不断开发、引进农业新技术,推动全县农业技术实现跨越发展。

2.通过直接从事农民科教培训参与农业技术推广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直接参与农民科教培训工作可以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作为学员实训基地。商城县农广校每年都会根据开展的农民科教培训工作,选择一批综合条件优良的生产基地供学员实践,生产基地为学员提供教学设备并指导学员实践活动,农广校按照签订的协议给予生产基地一定的培训经费。二是被选拔为农业科教培训基地,直接承担学员培训任务。

3.通过实施农业项目来参与农业技术推广

实施农业项目是目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另一重要方式,在项目建设的同时可以有力提升生产经营者的技术水平。例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示范县建设、粮油高产创建,这两个农业项目已在商城建设多年,项目涉及乡镇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田大户、家庭农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有力地提升了全县农业科技综合水平。

在当前农业生产越来越依靠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央逐步加大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扶持之际,农业部门的项目建设正加快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倾斜,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整体水平基本上代表了这个县的农业科技水平。

4.通过开展有偿技术服务促进农业技术推广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技专业服务公司等生产经营主体利用人才、机械等资源优势为普通农户开展有偿技术服务,可以让农业科技的提升惠及到商城县山区广大农业生产农户,尤其是在当前农村越来越空心化、老龄化,普通农户通过购买社会化、专业化的农技服务,农村“3860”部队种好田也不会只是梦想。商城县有国家级示范社高科农机农艺公司,该公司建有大型的育秧工厂,组建有专业的农机服务队伍,为全县农户提供育秧、机械作业社会化服务。

5.通过出售生产资料来推动农业科技推广

现阶段,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示范下,农民的种子、农药、化肥、机械等生产资料逐渐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渠道来购买,有些产供销一体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了能收购到品质好的农产品,都选择将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生产设备提供给农民,并传授农民适用的生产技术,这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农业科技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著.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 上海三联书店, 2005

[2]高启杰主编.农业推广学[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

第9篇

关键词:钢铁企业;绿色产品策略;绿色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024-03

引言

钢铁工业曾经是世界工业化进程中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在过去的100多年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无论产值、产品结构,还是工业技术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进入21世纪,钢铁仍然是人类不可替代的原材料,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传统钢铁行业一直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灰色行业,在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时代潮流的当今时代,钢铁企业如何转型,如何制定企业营销策略,实现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笔者将从钢铁企业基于绿色产品策略所带来的企业竞争力做出讨论。

一、我国钢铁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必要性

我国的钢铁工业自1979年后,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产量增加了3倍,1996年成为全球第一大产钢国,并且近几年一直保持钢铁粗钢产量世界第一的地位。然而从总量角度看,我国的钢铁生产,供求基本平衡,但是从钢铁产品质量和结构角度看,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生产集中度,专业化程度较低

中国现有钢铁企业800家左右,但据2011年WBS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年产量在300万吨以上的只有宝钢、江苏沙钢、鞍钢、武钢、首钢、中国钢铁6家产钢企业[1];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的只有34家企业,总产量占不到全国的50%。而韩国浦项1家钢铁厂的钢产量就占全国钢产量的65%,欧盟中6家钢铁企业钢产量占欧盟15国整个钢产量的74%[2]。我国钢铁企业集中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这不利于实现产业规模化,提高生产效率。

我国国内很多钢铁生产企业,都是“一锅出”。即一个企业,钢管、钢板等全都生产,专业分工不明确,行业产业化程度低。而发达国家的钢铁集团,大都实现了专业分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钢铁产品质量较低,利用率低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1.1%。但是由于技术装备、技术研发、科技创新等能力的不足,中国的钢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50%,许多先进生产技术、高端产品研发和应用还主要依靠引进和模仿,一些高档关键品种钢材仍需大量进口[3],这就导致了国内钢材的利用率低、资源浪费。

由表1可看出,国内钢铁行业综合能耗呈下降趋势,但总体仍高于世界水平,发展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也表明,我国的钢铁生产粗放,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不利于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

据国家工业部门统计,中国钢铁行业落后技术装备占相当一部分比例,如炼铁高炉中约有4 50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属于落后的,约占总能力的33%,具有竞争力的生产技术只有67%[5];轧钢设备中,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设备不到50%,并且中国钢铁企业研发投入低。这就导致了国内钢铁生产能源消耗率高、产业结构不均衡、传统产品过剩,但是高附加值的产品供求失衡。

(三)钢铁强企业实施绿色产品策略的必要性

打造绿色钢铁企业,已成为21世纪钢铁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实施绿色产品策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是钢铁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钢铁企业必须自觉、主动地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趋势。

随着当代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越来越体现在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不断追求上,越来越体现在人们对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上。这种趋势对钢铁行业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资源、能源与环保等方面的要求。钢铁工业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和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钢铁工业。

二、企业绿色产品策略和绿色竞争力理论

(一)企业绿色产品策略

绿色产品是指生产过程及其本身节能、节水、低污染、低毒、可再生、可回收的一类产品,它也是绿色科技应用的最终体现[6]。绿色产品策略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策略,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必须以绿色产品为载体,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满足绿色需求的绿色产品。

人类的工业文明仅仅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就已经让地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时也是人类应该承受的代价。随着资源短缺、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淡水的枯竭、大气层的破坏、地球变暖等等生态及环保问题的加剧,人们开始将生态观念及HSE即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环保(Environment)观念根深蒂固地扎根于人们的思维理念中。将企业生产与发展环境经营相结合,实现企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市场趋势。

(二)企业绿色竞争力理论

企业绿色竞争力是基于环境保护、绿色贸易体制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而提出的概念,其内涵集中表现在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三个方面。发展度指绿色竞争力的直接目标是企业发展和盈利;协调度指企业与环境并进退;持续度指竞争力的长期优势地位同企业可持续发展相联系[7]。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概括了企业健康发展的绿色竞争力的内涵,同时符合时代潮流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成为企业发展新潮流的导航。

实现绿色竞争力的途径有很多,如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等。绿色营销作为企业经营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制胜关键。就钢铁行业来说,作为一个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产品策略也是营销策略组成的重中之重。因而,钢铁行业实现绿色产品策略,能促进企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对于培育并提升绿色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