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

时间:2023-10-09 11:02:13

导语:在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

第1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思路;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417-01

生命教育在我国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进行生命教育的探索和实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但依然面临着理论基础不足,方式方法混乱,复制操作性差,推广困难等等问题。生命教育是一个急迫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应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命教育相关研究也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1 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的思路

1.1 处理心理危机的临床医疗角度

绝大部分学者研究生命教育都是从现实问题出发的。主旨在于针对青少年自杀、伤害和浪费生命的现象提出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教育理念。如吴顺领和蒋洪波在512地震后、邱伟光在对抗非典中暴露出学生生命意思缺乏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倡导生命教育理念;王北生在心理焦虑的角度分析解读了生命教育等。

1.2 以哲学学派为基础的生命教育理论探讨

对生命教育进行理性探讨学者们是从各种视角进行的。李厚刚以老子的“道”为主线论述了生命教育思想,阎光才根据自然主义、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等领域的哲学观点,阐述教育中的生命意义,文雪从教育学理论出发,提出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发展,关注社会的文明进步,引导人追求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完善,寻找生命的意义。高锦泉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以道家、儒家为线索,来解读生命教育思想。刘慧在生物学的角度上尝试构建一种新的道德教育体系。

2 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的内涵是生命教育研究中必须回答的问题,很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比较有见地的见解。但是,关于生命教育的准确定义,没有一个标准的版本。

台湾学者林思玲认为,生命教育的目标是教人:有一颗柔软的心,不做伤害生命的事;有积极的人生观,终身学习,让自己活的更有价值;有一颗爱人的心,珍惜自己,尊重别人并关怀弱势群体;珍惜家人,重视友谊并热爱所属的群体;尊重大自然并养成惜福简朴的生活态度;学会思考生死问题,并探讨人生终极关怀的课题;能立志做个文化人、道德人,最求生命的理想;具备成为世界公民的修养。

台湾学者季洁芳认为,生命教育的目标是教人:探索生命意义进而确定自己的生命意义;了解各宗教、哲学及各专业学科的死亡观,包括死亡的情意、历程及对死后世界的看法;引领人降低对死亡的害怕、逃避,进而能以坦然、积极的态度面对死亡;引领人对人生最后旅程能做事前规划;引领人了解死亡所造成的失落及哀伤,并能自我调适处理,进一步帮助家人、亲朋、同事及同学。

何仁富先生认为,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认为:“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提高生命的质量和增强生命尊严的意识,使学生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实践,它还是教育的价值追求。”

浙江大学的王东莉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多层次的,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要让生命的其他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关于生命教育内涵的解释还有很多,以上只是引用的一部分,虽然他们概括的有角度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生命教育是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价值追求,其目的旨在提高生命质量。

2.2 生命教育的内容的组成

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学者们也有不同的见解。何仁富认为,生命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等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朱虹认为生命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生命的本体价值和生命的精神价值两方面。黄荣认为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一是关爱生命;二是直面死亡;三是生命价值教育。

上述观点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希望通过生命教育来引导了解生命的本质,启迪人们理解生命的内涵,激励人们把握生命的真谛,教导人们珍爱生命的美丽。

2.3 生命教育的途径

生命教育是一项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学者们针对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阐述。徐超倡导在校园文化中渲染生命教育;加强人文学科建设。而邵晓红认为生命教育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通过规划职业生涯,追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积极培养具有现代性和开放性的文化观念。黄荣认为开展生命教育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一是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二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三是将生命教育融入课程内容;四是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实践活动中,进行体验式教学,使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第2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命教育;实践

《品德与生活(社会)》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课程,它更强调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生命意识,形成健全的人格。但就现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安排的现状来看,仅凭每周固定且十分有限的授课时间是很难实现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以及健康人格的养成。所以,授课教师在课程安排上,应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在开展生命意识教育过程中,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生命教育题材,通过恰当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生命的可贵与美好,使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善待生命,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深入挖掘课本中的生命教育理念

生命教育的开展首先应以《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本为教育指导。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生命教学的文献,综合全国及我省优秀课程案例为指导,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采集学生对于生命教育的认知水平以及根本需求,教师应在教学中深入挖掘课本中关于生命意义教育的题材,并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性格特点的不同形成符合教师自身教学风格的课程内容,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深入思考,唤醒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例如,《人类渴望和平》一课,通过讲述战争频发的国家,孩子们的生存现状,感受生活在战争中的孩子们对生命的渴望,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和平的重要性以及生命的美好;《江山如此多娇》一课,通过向学生展示我们美丽的祖国锦绣风光,使学生感受地球上生命的可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多姿多彩以及生命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通过模拟情景深化情感体验

生命意识的培养要以课本内容为依托,但绝不能只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讲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本内容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真看、真听、真感觉,从而使学生产生同理心,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生命含义的体验。例如,在《远离危险》一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一些关于失火、触电等发生危险的相关视频,在课上给学生播放,让学生认识到火、电等如果使用不得当,十分容易发生危险,危及生命。教师应以此为例,让学生开动脑筋,想想生活中还隐藏着哪些危险,例如,高空抛物、马路上不按信号灯指示随意穿行、不设防护网的河边等,让学生了解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危险,带领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安全标示,让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约束自己,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现实生活

生命意识的教育是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美好,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所以生命意识的教育最终还应走出课堂,回归生活。所以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搭建实践的桥梁,让学生在生活中实际运用理论知识感受生活中生命的美好,从而使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爱惜生命。例如,在教授《灾难降临的时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一些紧急避难知识,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避难演习,让学生学习基本的避难、急救知识。当灾难真正来临的时候,学生可以冷静应对,在危难时刻拯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从而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

综上所述,强化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中关于生命意义的教学是当前教育环境下的重要之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强化自身对生命教学意义的理解,在课程的设计上要立足于课本,深入挖掘现实生活中生命意义教育的资源,将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态度和理念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生命意R,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第3篇

[论文关键词]紧急避险;限度条件;法益权衡

紧急避险是基于“紧急时无法律”的理念产生的。其基本含义是,紧急状态下可以实施法律通常情况下禁止的某种行为,以避免紧急状态下可能带来的危险。在大陆法系中,紧急避险一般被视为“违法性阻却事由”,而在英美法系中则被称为“合法抗辩事由”。可见,紧急避险的产生和正当防卫一样已具有漫长的历史。但是和正当防卫相比,在我国刑法理论研究中,对紧急避险理论研究显得有点单薄,尤其关于紧急避险限度条件的研究更是薄弱。

一、各国关于紧急避险限度条件的立法现状

(一)日本关于紧急避险限度条件的立法规定

所谓“所避免的侵害”,是指根据避险行为所避免的损害,即根据避险行为所保全的利益,又称为“保护利益”。

(二)德国关于紧急避险限度条件的立法规定

德国刑法典规定“为使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财产或者其他的法益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避险行为不违法,但所要保护的法益应明显大于所造成危害的法益”。[2]从上面的法律规定可以得出德国刑法典明确要求保护的法益“应明显大于”损害的法益,这与日本刑法“不超过”所避免的损害程度是大相径庭的。

(三)我国紧急避险立法现状

在我国,根据《刑法》第21 条的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避免遭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3]根据我国刑法条文对紧急避险的规定,可分析出我国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第一,紧急避险的目的必须是正当的,即必须是在遇到危险的紧急情况下,为了避免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遭受正在发生的危险,才能实行紧急避险;第二,必须是面临正在发生的危险,即现实存在的,立即要造成危害结果的危险,或者是已经发生而尚未消除的危险;第三,必须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允许紧急避险,这是因为紧急避险牺牲的是合法权益,所以法律规定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为了保护更大的利益,除牺牲较小的合法权益外,别无他法;第四,实行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这是紧急避险成立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我国关于衡量紧急避险限度的条件的规定。

(四)对各国紧急避险限度条件的立法现状总结

根据各国的立法现状分析来看,一般理论认为,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就是要求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应小于所避免的损害,二者不能相同,更不能允许大于所要避免的损害。

二、国内外关于紧急避险限度条件的学说

(一)国外紧急避险限度学说

1.必要说

此说认为避险行为以自己或他人之生命、身体、财产、自由面临紧迫的危难之际,不损害他人法益,别无救护途径为必要。也就是说,避险行为是避免权利受损害的唯一必要方法,或者是保全自己及他人的法益的最后手段,学理上称之为补充原则。至于避险行为所侵害第三人法益的价值是小于、等于还是大于其所救护的法益的价值,则在所不问。

2.法益权衡说

此说认为,紧急避险的成立以避险行为造成的损害不超过所避免之损害的程度为必要。这就是所谓的法益权衡原则。按照这一原则,为救护价值大的法益牺牲价值小的法益,或者为救护价值相同的此种法益而牺牲彼种法益都是允许的,但为了救护价值小的法益而牺牲价值大的法益,则不允许。

3.优越利益说

该学说是德国刑法理论的通说,认为判断避难是否过当,不应只考虑抽象的法益价值,而应顾及其他与法律评价有关的各种状况,并提出保护优越利益原则。亦即应采取权益衡量理论的观点,经判断避难者所保护的利益是否较其所牺牲的他人利益具有显著优越性者,则避难即不过当。换言之,从理性第三人的观点来看,避难者所保全的利益,让人无可怀疑地认为是优越所牺牲的利益时,则避难行为不过当。

(二)国内紧急避险学说

1.轻于说

该说认为, 紧急避险是两个权益的冲突,这两种都是受法律保护的, 只能牺牲较小的权益来保全较大的权益, 对社会有益才符合紧急避险的目的, 该说在我国理论界得到了普遍的赞同, 是为通说。根据对我国法律条文内容的分析,我国关于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也是采取的此学说。

2.相等说

该说认为, 紧急避险的成立以避险行为造成的损害不超过所避免的损害为必要。按照该说, 为了保全价值大的法益牺牲小的法益, 或者为救护价值相同的此种法益而牺牲彼种法益都是允许的, 但为了救护价值小的法益而牺牲价值大的法益, 则不成立紧急避险。当今各国立法例多数采用此说。我国也有学者支持“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在一般情况下应是所保全的法益大于所牺牲的法益, 但在个别情况下, 两种法益相等也应当认为是紧急避险”这种观点。

3.轻于加必要说

该说认为,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是指在所引起的损害小于所避免的损害的前提下, 足以排除危险所必须的限度,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大于或等于所避免的损害的, 一定是超过了必要限度,即使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小于所避免的损害, 但如果所引起的损害中有一部分不是排除危险所必需的, 则仍然是超过了必要限度。

4.区别对待说

该说认为,在考察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时,应当根据危险的程度、强度、紧迫度、侵害法益的性质、可能造成的损害大小、避险人自身的状况及认识水平、避险能力、保护合法权益的能力等,以及避险行为的状况及其程度、强度、所损害的法益性质、造成损害的大小等方面的因素,全面分析,综合评判。

(三)对紧急避险限度学说的评析

笔者认为,区别对待说主张根据危险的程度、侵害法益的性质、可能造成的损害大小等诸多因素来认定必要限度,具有一定合理性,毕竟法益的权衡不能单凭法益的抽象价值来认定。但是,到底哪些因素是应当考虑的,哪些因素是不应该考虑的,该说并没有提供明确的答案。相等说一方面没有将超过“不得已”程度的避险行为纳入必要限度之中;另一方面,该说将避险行为造成地损害和避免地损害相等的情形也当做正当化的紧急避险有失片面。因为在攻击性紧急避险中,如果要求被避险人承担社会连带性义务,那么就必须要求避免地损害应大于所造成地损害。如果两者相等时,因为避险人和被避险人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值得同等程度的保护,并且人都有利己之心的本性,此时,要求被避险人承担容忍侵害的社会连带性义务就缺乏实质性根据。轻于说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种说法,但是,依照轻于说来衡量避险行为是否符合限度条件,可能会产生一些不甚合理的结果。笔者认为我国关于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的学说一是在表达和概括上不够科学化,在表述上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要素,笔者认为日本的法益权衡说还是比较完善和科学,其认为紧急避险的成立以避险行为造成的损害不超过所避免之损害的程度为必要。这就是所谓的法益权衡原则。按照这一原则,为救护价值大的法益牺牲价值小的法益,或者为救护价值相同的此种法益而牺牲彼种法益都是允许的,但为了救护价值小的法益而牺牲价值大的法益,则不允许。但是允许相同法益的损害其法理依据是什么,这是法益权衡说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关于紧急避险限度条件的构想

(一)将等值损害纳入紧急避险限度的法理思考

紧急避险这种“正与正”的关系是正当与合法的对抗,损害与法益保护等值之时法律允许进行紧急避险的法理依据,笔者认为要考虑排除等值损害的违法性必须从紧急避险的本质予以考察。各国刑法学界关于紧急避险的本质存在着不同的学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违法性阻却说”与“责任阻却说”。笔者认为,从总体上看,以违法性阻却说作为紧急避险的理论根据是比较恰当的。如果紧急避险是为了保全重大的法益而牺牲较小的法益,这既符合功利主义原则的要求,也能为公民的普遍观念所接受,因而其行为没有违法性。如果为了救助等价值的法益而牺牲其他法益实施紧急避险时,单从法益大小权衡的角度并不能直接得出阻却违法性的结论。然而,若考虑到情况紧急,在两个等价值的法益之间只能保全一个时,从社会整体利益衡量,合法利益事实上并没有受到损失,故也可承认这种紧急避险的合法性。综上,紧急避险由于是在情况紧急时,为了保护较大的或者至少等值的合法利益不得已而实施的行为都应该纳入紧急避险的限度范围内。

(二)法益权衡说下的法益衡量探讨

笔者认为, 在判定是否符合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时所进行的利益比较, 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首先,人身权的价值应大于财产权。人身权大于财产权应当自然地包含下列含义:第一,本人的人身权大于他人的财产权,也就是说, 允许个人实行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尽管损害了他人的财产权, 但同时保护了本人的人身权, 应将这种行为认定为符合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第二,他人的人身权大于本人或者第三人的财产权,在鼓励牺牲他人财产权以保护本人人身权的同时, 也要鼓励牺牲本人或第三人的财产权以保护他人的财产权。其次,人身权当中, 生命权居于最高的地位, 优于其他种类的人身权。人身权的本质在于其与人身的紧密联系, 从而与财产权相区别。然而, 不同种类的人身权与人身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并不相同。一般来说, 人身权价值的大小, 取决于该人身权与个体人身关系的紧密程度,人身权与人身结合得越紧密, 该人身权的价值就越高,比如, 健康权与人身结合得比隐私权要更紧密一些, 因此, 其价值应比隐私权更高一些。财产权之间的比较, 以其价值大小为准当判定某一行为是否符合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时, 首先要看所损害或牺牲的财产权的价值是否小于所保护的财产权的价值。与前面所讲的生命权与财产权之间的比较相类似的是, 行为人在行为时对财产权价值所做的判断和比较, 也无须考虑财产权的归属者问题。国家安全和利益在所有法益中居于最高地位。

第4篇

[关键词]生命哲学;高校;生命教育

教育不是工具,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1]是对人生命本真存在方式的开启。建基于不同哲学理念下的教育理念大相径庭。笔者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高校生命教育如何走出工具理役的阴影,引导当代大学生不仅寻求谋生技能,更要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一、生命教育的哲学背景和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冲击传统的形而上学,反对自然科学和理性对人的自由的窒息,提升个人意志、情感的地位,欧洲产生了一个新的哲学流派———生命哲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狄尔泰、齐美尔和法国的柏格森,其中,最具有代表性且影响最大的是法国思想家柏格森。柏格森认为,“生命”是主体对自己存在的体验,是心灵的内在冲动,具有“流动性”的特质。生命之流是世界的本质、万物的根源。作为自我体验的“生命”,逻辑、概念、分析等理性手段无法也不可能理解其内在的深刻性,只有直觉、感悟才能体验生命的本真内涵。这种把情感当作人的思维和观察事物的出发点和方法,肯定了生命的存在意义和创造价值,将哲学关注的向度由外在(物质世界)转向内在(精神世界),强调人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意义,对生命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渊源于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生命教育,表达的是对人的生命本质和意义的探索。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娜•华特士首次倡导生命教育理念,引起了西方学者们的普遍关注。“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性发展的运动。”[2]20世纪90年代,这一现代教育理念进入我国台湾和香港教育界并逐步波及内地,形成一股新的教育思潮。2010年,教育部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生命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决策,显示生命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诉求引起了国家的重视。长期以来,高校片面强调教育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使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异化为知识和技能,导致了价值取向的错位。

二、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和唤醒生命本真状态的过程,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3]3但是,如前所述,时下的高等教育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的驱使下,工具理被无限放大,教育塑造人的功能被忽视。生命教育严重缺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高等教育理念的异化

大学是什么?大学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每个高等教育者不得不面对的根本话题。对这些话题的不同解答将导致不一样的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和结果。18世纪的启蒙运动,高高树立了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大旗,自此工具理性高扬,价值理性式微。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化思潮下,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主要是与西方社会接轨、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衡量教育计划和活动的标准往往是“对口”“适应”“模式”“定位”。教育本具有的活泼泼、生动动的生命特质被抹杀。培养的学生也仅仅成为了一种物化存在、奴役存在和工具存在,缺乏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性、主动性和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无论是教学资源的使用、教学大纲的设置、课程的编制或就业率的统计等,重物轻人、重指标轻思想、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突出,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忽视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培养。二是缺乏生命意识的理念。目前的教育,大多着力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授。在普遍追求的成绩学分化、学历证书化的功利心面前,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被自然遮蔽了。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拷问得不到教育的回应。

(二)生命教育内容的边缘化

雅斯贝尔斯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3]3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围绕生命的应然教育,实现对生命的尊重和呵护,促进生命个体和群体福祉的增加。这意味着高等教育不只是通过“专门技术的训练将人制造成最有用的工具”,[3]3而是要努力造成一个‘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和健康精神的“完人”。这与中国文化中强调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有同构的意义指向。在这一教育过程中,课程教育一直被视为是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便开始将生命教育列为学校教育科目。而国内的学校教育,由于教育理念的偏颇,教育目标的功利化,很少有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生命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师资配备等一系列内容远远没有形成完整的独立体系。生命教育内容也仅仅穿插在哲学、思想政治、心理教育或者大学语文等课程之中或某些校园文化活动中。生命教育内容严重地被弱化或边缘化。

(三)生命教育文化活动的缺失

“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4]文化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方式链接着不同的生命个体。高校的校园文化在陶冶大学生情操、开启心智、扩大视野和塑造性格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国内各高校都普遍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教育引导的作用,通过举办各类人文讲座、艺术表演等活动,陆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然而就总体而言,在奉行工具理性的主流思潮下,关于生命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微乎其微,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效果也很难触及大学生的内心。同时,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精神空虚的现象日趋严重。关于生命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跟不上学生对生命教育的渴望度。由于校园文化活动中缺乏普遍的精神关照,缺乏对生命价值的体悟,以致于大学生的漠视生命的现象和行为越来越普遍。

三、高校生命教育建构路径

生命哲学视野要求高等教育管理者必须摒弃工具理性和科技张扬的心态,认真审视教育的生命意义,切实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质量与存在价值,把教育真正落实到人之为人的生命教育上。笔者从这一角度,探索高校生命教育开展的几个方面。

(一)树立敬畏生命的教育理念

敬畏生命理论是由德国思想家、神学家阿尔贝特•史怀哲提出。“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5]9他认为,“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5]9人类应如敬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去敬畏爱惜所有的生命。并指出,“敬畏一切生命是自然的,完全符合人的本质”。[5]9人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是人对待自我方式的投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旦我们尊重了宇宙中的其他生命(包括人类的不同民族、种族乃至不同生物种族),也必然尊重自身的生命;反之亦然。“由于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我们与宇宙建立了一种精神关系。我们由此而体验到的内心生活,给予我们创造一种精神的、伦理的文化的意志和能力”。[5]9因此,高校生命教育要以敬畏生命为第一要务,把恢复生命的神圣性作为生命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

(二)构建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

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个系统工程。生命教育的实施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多种教育力量的共同参与,它涉及政府决策、课程教学、教师素养以及学校文化等多个方面。第一,以全人教育规划通识教育,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应以全人教育为理念,围绕处理好与他人、社会与自然的三个向度,以个体的知、情、意和行为四大目标来开展。这就必须组织专家制订生命教育课程纲要,编写相应教材。借鉴台湾生命教育经验,课程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开展。最高层面是“价值教育和终极关怀领域”,思索的核心问题是我是谁?我为什么存在?第二是伦理教育层面。其核心问题则是什么是真善美以及如何追求真善美?第三层面是品格教育。即人在实践领域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践行。这三个层次由下至上循序渐进、相互紧密联系。同时,在相关专业教育中增加伦理学、生死学、心理学等人文课程的设置。[6]第二,培养生命教育的师资队伍。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生命教育工作基本是由思想政治工作者、心理健康工作者承担,生命教育涉及的哲学、伦理学等知识素养也是现行师资队伍所欠缺的。为此,教育部门和高校要鼓励生命教育研究所的设立。开展各类生命教育专题演讲、研讨会或工作坊、座谈会、学生生命教育社团活动、生命教育读书会等各类活动,加强对高校学工队伍的生命教育课程培训,提升其生命教育的知识素养和人格素养。第三,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生命哲学认为,人不是靠逻辑思维来认识生命的,而是靠直觉和体验来把握生命的。因此,生命教育是内在于生活的一种体验式教育。高校要着力拓展大学生的实践教育领域,把生命教育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在丰富的实践内容中让学生获得多维度的生命体验。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时,侧重于他们的伦理体验,使大学生明了生命的诞生意义与价值,感悟生命的珍贵。“生命即生活”,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生活体验,学生才能更加珍惜生命,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第四,营造富有生命教育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春风化雨般的文化育人功能。高校生命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大学生以生命为本,尊重生命、探索生命,培养敬畏生命的神圣感,并由己推人、社会和自然界。培养人之为人的悲天悯人的道德感,认识并突破人的物质有限性,探索和实现人的精神超越性。正如康德所言,“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为此,高校的校园文化要在深化生命教育的文化内涵、营造生命教育的文化环境、举办生命教育的文化活动着力。要加强生命教育文化论坛、沙龙、讲座的建设,通过一批富有个人魅力的讲师团在学校创建生命教育品牌,引领大学生思考生命、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优美的环境塑造人。作为文化教育的物质载体,现代化的硬件设施、绿色生态的校园环境、人文高雅的校园建筑、标识、展板、雕塑等无声地透露出生命教育的意味。校园文化活动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而潜在的课堂,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多次层、多角度、全方位的生命教育文化活动,以“生命价值引导”“生命伦理学习”“生命人格树立”为核心内容,努力把生命教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使学生在浓郁的生命教育文化氛围中受到教育和陶冶,增进生命教育体验,提高生命教育意识,最终实现生命教育自觉。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3,(9).

[2]王煌,喻芒清.关于高校生命教育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3.

[4]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4.

[5]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9.

第5篇

【关键词】 生命教育 英文诗歌 赏读与创作 选修课

一直以来,英语被当作实践性很强的工具科目来对待。既偏离教学初衷,也伤害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脱离此困境并提高学习活动价值呢?通过具体的教学研究及观察,笔者以为,多发掘英语教学的维度,改变教学的枯燥形式,并将生命教育融入其中,实现教育的本质功能。

1.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英语教学中实现的可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有些现象却让我们不安。前不久,一位高三“学霸”用数字留下“I am in water”的密码后投河自杀,除性格内向,他人无法探知为什么品学兼优的他做出此种选择。

此背景下,作为教师应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还缺什么?”答案是,缺与物质发展相符的精神文明高度,尤其对生命的珍爱。而全人教育(Whole Person)中生命教育为教师提供了绝佳的教育素材。

何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教育关于人类面对生死的问题,目的是让人们学会尊重生命,学会积极生存,健康独立地发展……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由此看出,生命教育既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最高追求。

从实际操作看,生命教育与英语教学结合可行吗?答案是肯定的。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学者华特士(James Donald Walters)提出了生命教育理论,他指出:生命教育具有丰富内容和广泛适应性,既可作为独立的学科,也可渗透其他学科,是当代教育实践中有影响力的一环。

2. 英文诗歌赏读与创作选修课的意义和与生命教育的契合

在庞大的英文资料与内容中,为何将似乎晦涩难懂的英文诗歌列为选修课呢?从接受能力讲,高中生具备一定的英文基础。诗歌字字珠玑,朗朗上口,适于记诵, 可实现语言的积累。随着年岁增长,高中生世界观逐渐形成,亟需营养丰富身心。英文诗歌符合该要求,作为最有内涵最需思考与欣赏的一种文学形式,篇幅虽小,但描述人生百态,不仅提供人文素养,还从价值观上植入生命可贵的生命教育理念。常读诗能事半功倍地阅人生,从而多一份对人生的理解和宽容。因此,生命教育与英文诗歌有先天的契合性,适合进行互相渗透教学。

3. 如何将生命教育与英文诗歌赏读与创作进行整合与渗透

高中生自我意识独立,寻求创新,英语诗歌正契合了这种心理特征。为与生命教育进行整合与渗透,可赏析与生命相关的诗歌,这有助于学生开阔因繁重学习压力而压抑的内心,精神释放的同时从诗歌中汲取生命的力量与勇气。如,英国诗人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脍炙人口的作品《假如》。通过多媒体,笔者图文并茂配乐朗诵该诗,

“If you can keep your head when all about you

Are losing theirs and blaming it on you,

... If you can dream――and not make dreams your master,

... If you can fill the unforgiving minute

with sixty seconds’ worth of distance run,

Yours is the Earth and everything that’s in it,

And―which is more―you’ll be a Man, my son!”

接着通读,赏析,后给出译文。开始没有“入戏”,但随着赏析的深入,大家感受到了此中的微言大义。最后全班跟读,从娓娓道来到气势如虹,融入对生命的体悟与热情,将该诗表现的淋漓尽致。内涵生命教育的诗歌还有很多,如《西风颂》(Ode to the West)、《当你老了》(When you grow old)等。

诗歌赏析似乎不太难,但提到诗歌创作,许多教师就皱起眉头。诗歌是严谨的文体,好的诗歌创作需要一定的语言功底和文学底蕴,高中生能完成吗?笔者以为可以,但要变一下思路,从简单仿写开始,徐徐打开创作之门。如为感悟英文诗歌韵尾,用给首字母留白的方式填词,如小诗《雨》:

Rain on the flowers,

Rain on the t( )

Rain on the green g( )

But not on m( )

空格中依次填上,tree, grass, me,既生动有趣又使学生印象深刻。在打下一定基础后,请大家写些关于生命的诗歌,从自我创作中体悟生命可贵,是比赏析更为有效的方法。

通过更多的实践,生命教育在英文诗歌赏读与创作选修课当中将有更多的整合与渗透渠道,实现教育真正的价值。

[1] 孙毅. 高中英语诗歌写作教学的尝试[J]. 上海教育科研, 2008(02).

第6篇

[关键词]可可西里;《可可西里》;文化价值;生态环境美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不少人为了金钱丧失理智,盗猎分子为了谋求高额的经济利益,大肆屠杀藏羚羊。藏羚羊的数量急剧递减。为了保护家园,保护藏羚羊,维护生态平衡,可可西里当地政府成立了一支巡山队。电影《可可西里》就是讲述这支巡山队的故事。美丽寂寥的可可西里,在雾气笼罩的原野上,随着最后的枪响,巡山队长日泰被一群盗猎者残杀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一场充满正义的较量因此变得粗犷、野蛮了许多。鲜血染红了戈壁。《可可西里》这部电影可以拷问所有人的心灵,引发人们对于生命、死亡和金钱的思考。其中,电影中的生态环境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可可西里,在蒙语中的意思是“美丽的少女”,《可可西里》整部影片都是在可可西里真实的环境中拍摄的,其生态环境值得人们关注。

一、《可可西里》的文化价值

在蒙语中,可可西里又叫“美丽的少女”。作为中国境内最后的原始荒原,可可西里神秘莫测,广阔浩瀚,平均海拔4 700米,是“高原精灵”——藏羚羊最后的栖息地。可可西里独一无二的自然风貌,为电影效果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它那神秘莫测的文化形态,又能为电影提供别出心裁的创作题材。可可西里是神秘的,是浩瀚的,可是进入可可西里,人们面对的不仅仅是荒无人烟的沙漠,还有稀薄的空气、肆虐的风雪、险恶的流沙以及盗猎分子罪恶的子弹。所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吞噬人的生命……

为了在影片中真实地展现可可西里的自然风貌,《可可西里》剧组的所有成员花了整整五个月的时间,不停转场于青海的格尔木、玉树、冷湖和五道梁之间,他们的足迹遍及大半个青藏高原。由于他们面对的是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所以很多剧组成员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头晕、头痛、缺氧、呕吐、感冒发烧对他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由于缺氧,很多人晚上睡不着觉,有的甚至出现心脏病、肺部感染等情况。导演陆川在采访中说道:“《可可西里》这部影片基本是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实地拍摄的,由于地域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可能受到死亡的威胁,别说是在雪地上、狂风中快速地奔跑,就算是在冰天雪地里维持一个人的正常活动都是一种奢望。在可可西里,人的生命完全处于非正常状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拍摄影片,《可可西里》本身就成了一种向死亡奋力抗争的文化仪式。如今,商业电影愈演愈烈,“暴力电影”“嬉笑电影”“电影”都是博取观众眼球的手段,然而,《可可西里》的出现,说明“生死电影”成了可能。所有参与到《可可西里》拍摄过程中的人都是在用他们自己的生命“书写”电影,他们身上具有一种独特的电影精神。而将电影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思想就是这种电影精神的精髓。也许,不光是电影,人们还要为很多其他事情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是,当今的电影领域毕竟不是生死搏杀、正义与邪恶相互拼杀的战场。这是一个和平年代。为此,一系列问题开始出现:电影是否需要用生命去兑现其价值?当现在的电影本色已经被“金钱”“利益”所充斥的时候,电影中的艺术精神还是否能经得起人们宝贵的生命?当电影这座“梦工厂”离我们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远的时候,电影中的理想主义是否还能继续赢得观众的认可与青睐?电影《可可西里》的出现,使上述疑问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上空烟消云散,所有问题都有了答案……

我们现在看到的《可可西里》与当时导演所构思的框架发生了很大变化。影片原来构建的是一个关于枪战、侦破为一体的故事,现在呈现给我们的是巡山之旅与生死之旅相互交融的故事;剧本原来写的是一个名叫尕玉的来自北京的警察隐姓埋名加入武装巡山队的故事,现在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新闻记者亲自经历全部巡山过程的真实记录;本来,导演陆川想要拍摄的是关于“生命与信仰”的电影,但是现在呈献给观众的却是“理想与死亡”的影片;本来,《可可西里》具有很强的情节剧的色彩,但是现在却具有很强烈的纪录片风格……这一系列变化是明显的,导演当初想在影片中表现的东西现在统统删除或改写了。这种变化不是坏的,如果说所有这些改变都是导演亲历可可西里真实风貌之后才决定的,那么这些改变意味着导演个人艺术构思的转向,整部电影的美学定位调整以及一种价值取向和文化立场的根本改变。陆川和《可可西里》剧组用勇气、意志和最本质的拍摄方式,完成了一次电影的旅程,也是一次对电影人考验的旅程,严寒酷暑、艰苦病痛甚至是意外的死亡,种种似乎是上天“赐予”的艰难,而今他们终于走出了可可西里,实现了这部电影的真正价值。

二、《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美学的体现

(一)关于生态环境美

一直以来,人与自然的话题都是我们所用心钻研的永恒主题。原始社会,人与自然是和谐相处的,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开始变得急功近利,他们对这一永恒主题的认识开始变得模糊。如何使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这是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人生成于自然的事实决定了人必须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人对自然的过分占有和侵犯,反过来构成了自然对人类的惩罚。自然生态的破坏,能源的危机,环境的污染,都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自从成为人类以来,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1)人与自然的关系;(2)人与人的关系;(3)个人内心思想、感情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其中尤以第一个关系最为重要,而且就现状看来,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高尔基说过:“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爱美是人的天性,美的生活是人们为之追求、奋斗的终生目标。人们几千年来的顽强拼搏,与其说是在改造自然,不如说是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和实现美好的生活蓝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态环境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这一点观念在电影《可可西里》中展露得一览无余。

(二)《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美学的体现

可可西里,藏语意为“青色永恒不变的土地”;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可可西里是地球上的第三大无人区。也是世界上仅存的古老、原始而又完整的生态环境之一。面积仅次于南极、北极。它位于中国的青海、、新疆之间。海拔在4 500~5 500米之间,氧气含量不足海平面37%,常年气温零下4 ℃,完全不适合人类生存。它的腹地太阳湖和西金乌兰湖更是千年冰封,即使是盛夏的7月,气温也往往在零下30 ℃。通常,人们把可可西里视为生命的。这里虽然气候恶劣,但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一批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就有20余种。世界独一无二的藏羚羊是可可西里的骄傲。每年6~10月,成群结队的藏羚羊翻过昆仑山脉和一道道冰河,历经艰险,在雪后初霁的地平线上涌出,它们身材步履矫健,奔跑如飞,被称为“高原精灵”。然而,由于利益和欲望的驱使,盗猎分子大肆屠杀藏羚羊,给它们带来灭顶之灾。这些残酷的现实,让导演陆川用电影的形式记录下来。《可可西里》中,青藏高原的景色一览无余,那是一片“野生动物的乐园”。但由于盗猎分子的侵入,这片纯洁的土地染上了鲜血,为了保护那些仅存的藏羚羊,一支巡山队成立了。然而,这支巡山队面临着尴尬的境地,他们没有国家正规编制,没有政府经费支持,他们的生活十分窘迫。

《可可西里》中有这么一段情节:由于巡山队的人太少,队员阿旺只能留在一个叫不冻泉保护站的地方,这里与世隔绝,没有电视机,没有其他任何打发时间的工具,只有一台破旧的收音机,阿旺是寂寞的,是孤独的,但是他在不冻泉保护站一守就是三年,为的就是心中那份理想——保护藏羚羊,保护可可西里那祖先世代一直守护的家园和净土。面对恶劣的生活环境,巡山队没有退缩,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下闪烁出璀璨的光芒。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正是《可可西里》体现出的生态环境美,因为有这支巡山队的存在,再恶劣的环境也变得美丽。

在《可可西里》中,导演陆川为了彰显正义的存在,真实地塑造了巡山队员与盗猎分子之间的斗争,巡山队员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让观众印象深刻。此外,影片还展现了人物的生态观念。巡山队员没有经费支持,没有国家编制,他们的成立体现了他们的生态意识。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为了保护那些可怜的藏羚羊,他们走到了一起。他们不畏艰险,不求回报,成了生死相依的兄弟。盗猎分子的凶残更加坚定他们的信念。巡山队队长日泰面对盗猎分子说了这么一句话:“你杀了我的羊子。”可见他对生命的惋惜和对盗猎分子的谴责。虽然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崇高的理想,但是这最淳朴的一句话却深深体现出他的生命观念。为了那片净土,日泰还是牺牲了。他死在了盗猎分子的枪下,但他不是白白牺牲了,留下的是我们这些观众对生态环境的思考,思考我们有什么能做的。

影片中的马占林说过这么一段话:“草地在减少,所以牛羊不能放;土地在消失,所以骆驼不能放。现在,只剩下雪山和沙地。”导演陆川通过这样一段话,充分说明可可西里人民生活的艰难,反映了生态环境变化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在马占林身上也看到了“生存第一,良知第二”的动物本能的表现,只要能活下去,什么做人标准,什么道德底线,统统都可以放到一边。因此,家园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藏羚羊大批死亡,这就是生存面临威胁的情况下所必然产生的。一方面,巡山队自发成立,拼命保护藏羚羊,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另一方面,可可西里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生存大于一切。这两种对立的观念最终都要回归到生态环境问题当中。这就是——保护生态环境迫在眉睫。回复生态环境美势在必行。

三、结语

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也没有刻意的煽情,但是观众的内心不可能无动于衷,那荒原上成百具的藏羚羊的尸体会让大多数人潸然泪下。虽然《可可西里》不是关于环保主题的电影,但是我们确实看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号召存在。原始与文明、生存与死亡、人与自然,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影片是关于巡山队如何克服严酷环境保护环境的,但是在这背后,隐藏的就是我们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还我们的生态环境本质的美丽!

[参考文献]

[1] 刘顺,贺闱.对《可可西里》中的一场女性缺席谈话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07(10).

[2] 胡丽娜.承重生命——影片《可可西里》的主题解读[J].时代文学,2009(05).

第7篇

关键词:哲学;人文关怀;研究综述

人文关怀是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整个自创立开始就贯穿和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精神。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哲学的人文关怀维度长期以来却被遮蔽,甚至歪曲了。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终极关怀等新词层出不穷,这不时唤起文明社会的公民对人的思考,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尤其引人瞩目。为此,重新解读哲学的人文关怀维度,不仅能够恢复理论的本真面貌,而且对于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一)把哲学当成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从产生到现在,从社会主义像一个“幽灵”到现在人类社会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人信奉并生活在其中,其间所经历的大都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对压迫民族的阶级斗争。在这样残酷的斗争形势下,人们主要把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而对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的另一维度也就自然被掩盖和忽略了。

(二)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哲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当人们仅仅着眼于从“科学论”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哲学时,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的维度也会被掩盖起来。因为“科学论”这种理解仅仅关注的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或“必然性”,根本上否认了人类争取自由和解放、探讨和追求“人文关怀”的必要性,把科学性与人文性对立起来,甚至用科学性去否定人文性,这就必然会导致对马克思理论形象的误解和扭曲。

(三)历史政治条件的限制

东方社会长期以来处于亚细亚式的、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下,人民独立的人格及其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人文关怀缺乏相应的土壤。这就使得东方社会学者在解读马克思哲学文本时,自然而然地把人文主义这一基本维度给掩盖起来了。

(四)历史社会条件的限制

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主要精力完全放在争取解放和夺取政权的斗争中,远还没有达到建立和谐社会和“人文关怀”的社会条件。不管是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都是经过急风暴雨般的极其残酷的阶级斗争,根本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更没有条件去实践马克思哲学所提倡的人文关怀。

二、人文关怀的内涵研究

对于人文关怀的内涵,学者主要从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人的精神、生存状态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几方面展开研究,归纳如下:

(一)人文关怀是对人的哲学思考

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从不同视角进行了阐述。一种较为突出的观点认为,哲学强调对人的权利与尊严的认可、对人的生存状态与现实状况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发展前景与自身命运的思考,体现了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心灵的解放,蕴含了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关注,对人的生存与精神给予了更高层次的关注。俞吾金教授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人文关怀已经超越了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引导人们从对功利主义的物质欲望追求转向精神境界的崇高追求,唤醒人们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自主意识,获得来自内心的强大人生动力,突出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对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的执着追求,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是哲学范畴对人的思考。

(二)人文关怀是一种人本精神

就这一问题,大多数学者达成一致,主要从西方人文主义和本土人文关怀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方面,西方哲学阐述了人文主义是一种人文精神。对此学术界有这样几点共识:一是西方人文主义宣扬人要从宗教中解放,强调自我存在的尊严、价值和权力,充分显示了对人主体意识认识的自觉性。二是西方人文主义反对禁欲,宣扬人的幸福与自由。三是西方人文主义主张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科学观。四是西方人文主义主张脱离虚幻主义,塑造主体人格和思想。

另一方面,我国学者也认为人文关怀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对此,贾高建指出,“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陈西文也认为,“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与行为扩展,以人作为一切价值的出发点和源泉,以人为尺度和标准去衡量一切价值的精神,是在人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文化价值体系。”另一种类似观点认为,“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的一种发挥与实践,而人文精神则是人文关怀的一种信念与动力”。段向云认为,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具体表现为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它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

(三)人文关怀是一种人本文化

对此观点,刘建娥认为,人文关怀作为一种人本文化,一种人文情节,强调对人的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重视人的作用,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精神和人的主体性,是对人生命存在价值的终极关怀。季俊昌、马艾云从管理学的角度,指出人本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一种人文关怀的人性化管理,进而说明人本文化蕴含着人文关怀。袁祖社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人本文化的公共性价值逻辑就是按照“人的方式”把人实现为人,而“人的方式”就是人之为人、人成为人的条件、根据,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及人之为人的自主本性的自我创生、自我呈现的过程,是人所追求和力求实现的最理想的价值目标,这无疑间接阐述了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从而论证了人文关怀是一种人本文化。

(四)人文关怀是一种生命关怀

王俊拴、赵菲指出人是人文关怀的对象,离开了现实存在着的人,人文关怀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有学者持相同观点,指出人文关怀包括对人的人性化生命、整体性生命、发展中生命的关怀;人文关怀的特征表现为:尊重生命,彰显主体性,回归生活,追求崇高。然而,从另一方面说,将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是充分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其生命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其生命的生成和完善,使之及于与之密切相连的对一切生命的热爱,并始终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可持续的生命关怀型德育模式。而以人为本是人文关怀的基本维度,这无疑对人文关怀是一种生命关怀的内涵再添佐证。

三、哲学人文关怀的思想内容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哲学思想中的人文关怀

(一)从哲学本身层面探究哲学人文关怀

段向云认为,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处处体现着对人的深切关怀。马克思写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时,“人”已经是马克思视野中的焦点之一。张奎良提到,以人为本在哲学中的意义和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哲学的任何层次上,人在马克思那里都是“本”。正因为人是“本”,是目的,而不是手段,马克思才把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历史演进的终极目标。孙正聿指出“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人类的哲学思想,归根到底是对人类自身的存在的关切。

(二)哲学是“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

张强认为,哲学的理论魅力,主要体现在“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实践转向”彰显“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促进“实践转向”。“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的交相辉映造就了哲学永恒的生命力。另外,学者张均瑶也认为,哲学以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出发点,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马克思在研究思想时主要是以“现实的人”或“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为立足点,综合分析了社会历史、哲学、人文价值等方面的学说。这些都充分说明,人与人文关怀都是贯穿马克思哲学的重要思想路线。而哲学的根本是“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之间的融合。用实践的观点将人的现实生存关怀作为基石,更进一步关注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精神追求,是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进行的深刻探讨。

(三)从人的本质层面探究哲学人文关怀

张奎良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哲学的最高问题,马克思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如此密集地阐释哲学的最高问题,表明新的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与人的本质的密切关联,说明只有达到人的本质的最高境界,哲学对人的认识和理解才是完整和深刻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执着探索根植于他对全人类彻底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怀。

(四)从社会治理理念层面探究哲学人文关怀

从社会治理理念进行分析,高湘泽认为,人文关怀是社会治理理念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根本追求、也是中国化社会治理理念及其实践的应然要求。新时期中国社会治理理念及其实践的发展历程,在一定意义上是逐渐自觉、全面地回归和实践人文关怀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的历程。

(五)从教育层面探究哲学人文关怀

孙迎光认为,马克思理论中“全面发展的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他认为: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的人不是简单地各个局部的累加。如果局部本身是拥有式的,累加成的全面就是拥有式的全面,这样的人就是拥有型的人,这种人拥有得越多就越片面。全面也不是“全才”,在某一领域,若一个学者的研究活动不再受功利性的拥有欲的支配和专业性的奴役,他在这一“局部”就不再“愚蠢而片面”,他就能达到“全面”:他全面获得自己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

四、未来展望

第一、只是进行直观的理论分析。学者在对马克思人文关怀研究的时候,更侧重于对理论本身的理解而不是侧重对人文关怀的思维方式的深入研究,这样,我们在生活中也仅仅是对理论本身的了解,并没有内化,理论固然重要,但是我们更应该把握理论背后的思维方式。这样,就可以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在生活中用哲学的方式去思考问题。

第二、研究视野比较狭窄。纵观学界关于人文关怀的研究,不难发现,大多学者是站在“理论”这个学科进行的研究,并没有跨学科的研究。尤其是对哲学教育学科的研究,人文关怀涉及的更少。

第三、对人文关怀的研究并没有涉及到“人的形而上学”本性,运用人的形而上学本性,在教育过程中,激发教育对象的潜能,而不是进行灌输教育。

第四、有些地方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只是追求的是量或广度上的概念,并不是激励人去克服自身的局限性,走向自为的、完整的人,而是激发起人的片面性动机并且要把人固定在这种片面性水平上。

[参考文献]

[1]周嘉昕.马克思著作中的“人”―基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概念史考察[J].学术月刊,2015(10).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2页.

[3]孙正聿:标准与选择:我们时代的哲学理念[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6).

[4]孙迎光:马克思“完整的人”的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南京社会科学,2011(5).

[5]段向云:的人文关怀及其在我国现阶段的体现[J].理论导刊,2004(7).

[6]张 强:哲学的“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0(4).

[7]高湘泽:新时期中国社会治理理念的人文关怀[J].广东社会科学,2009(1).

[8]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9]俞吾金.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N].光明日报,2002.02.06

[10]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思想资源[J].浙江学刊,2005(3).

[11]贾高建.与人文关怀[J].理论前沿,2000(2).

[12]《政工导刊》编辑部编.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新世纪新阶段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域新思路[M].西安出版社,2007.

[13]胡佛.人文关怀与现代生活[A].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交流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华人文精神的呼唤[C].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

[14]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育人机理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9(19).

[15]刘建娥.论人文关怀[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1).

[16]季俊昌,马艾云.人本文化视界下的学校管理创新策略[J].广西大学学报,2007(10).

[17]袁祖社.“人本文化”的公共性价值逻辑:按照“人的方式”把人实现为人[J].思想战线,2008(5).

[18]王俊拴,赵菲.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灵魂[J].社科纵横,2013(1).

[19]陈媚林.论和谐文化的人文关怀[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4).

[20]林瑞青.生命关怀:学校德育现代模式的重构[J].江苏大学学报,2005(3).

[21]张奎良.哲学中国化的基石与灵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22]张均瑶.哲学中的人文关怀[J].文史哲,2011(1).

[23]张奎良.人的本质:马克思对哲学最高问题的回应[J].北京大学学报,2015(5).

[24]陈适宜.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在中国的实践[J].求索,2006(2).

[25]李春英.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

[26]徐长福.从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价值维度看“人文关怀”问题[J].哲学研究,2003(3).

[27]周世兴.论马克思的“有个性的个人”[J].教学与研究,2007(12).

[28]李文堂.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J].南京大学学报,2010(6).

[29]张国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四重含义及其现实意义[J].甘肃社会科学,2015(6).

[30]朱志勇.马克思话语中人的本质及其发展[J].河北学刊,2007(6).

[31]张奎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全景展示[J].天津社会科学,2014(1).

[32]郭大俊.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人[J].哲学研究,2007(12).

[33]阿格妮丝・赫勒.马克思与“人类解放”[J].与现实,2012(2).

[34]赵卯生,杨晓芳.的重建与人的解放―阿格尔建构生态学旨趣探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5).

[35]阎孟伟.完整理解马克思的人的解放理论―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再解读[J].西南大学学报,2014(4).

第8篇

1.护理伦理学教育现状与思考

2.关于美德伦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3.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希腊化哲学的范式转移

4.作为普遍哲学的伦理学——论斯宾诺莎伦理学概念的内涵及其多重维度

5.国外信息伦理学研究进展

6.论伦理——伦理概念与伦理学

7.德性论与伦理学

8.当代伦理学发展的三维向度

9.农业伦理学:一个有待作为的学术领域

10.护理学专业伦理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11.西方伦理学概念溯源——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概念的实存论阐释

12.工具—价值理性分野下西方行政伦理学的变迁

13.应用伦理学的论证问题

14.厘清伦理学的对象与定义

15.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

16.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

17.中国生命伦理学的“问题域”还原

18.一种批评理论的兴起:《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解读(英文) 

19.文学与伦理学: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的“自由空间”

20.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

21.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发生与垦拓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医学伦理学——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之三

23.应用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24.全球化视阈下的生态伦理学研究述论

25.我国医学期刊论文的伦理学评价

26.康德伦理学的历史遗产——兼论商谈伦理学与康德伦理学的内在关联

27.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

28.永恒的道德 无尽的思念——写在俄罗斯著名伦理学家季塔连科教授20周年忌辰

29.基因工程药物引起的伦理学问题

30.后现代状况下的伦理学志向与文化更新——梁燕城、万俊人对话录

31.对于伦理学研究中的生物学进路的五重辩护

32.境界伦理学的典范及其改善——有关冯友兰《新原人》的思考

33.铸造新德性:环境美德伦理学刍议

34.中国环境伦理学的十大热点问题

35.实验伦理学:研究、贡献与挑战

36.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

37.西方计算机伦理学研究概述

38.真、善、美视界中的伦理学

39.关于工程伦理学的对象和范围的几个问题——三谈关于工程伦理学的若干问题

40.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建构:聂珍钊访谈录

41.中国古代伦理学的身体性

42.反思应用伦理学——兼论应用伦理学与理论伦理学的关系

43.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回溯与展望

44.生命伦理学的中国难题及其研究展望——以现代医疗技术为例进行探究的构想

45.论伦理学研究的基本性质

46.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现状和走向

47.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历史承继及其理论特征

48.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研究综述

49.中国古代有伦理学吗

50.生态伦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51.比较安全伦理学的创建研究

52.身体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的后现代视域

53.平等对待与道德关怀——霍耐特的政治伦理学构想

54.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学特征

55.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伦理学问题

56.医学伦理学新进展与发展设想

57.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

58.伦理学与西方规范伦理学的联系和区别

59.信息伦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思考

60.伦理学究竟研究什么

61.当代伦理学的新发展:女性主义伦理学评介

62.应用伦理学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

63.康德伦理学的当代复兴——西方康德伦理学研究述评

64.重建现代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学思考

65.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

66.打造塑造医学生高尚医德情操的优质课程群——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之四

67.关于伦理学性质与方法的辨正

68.论环境伦理学的两种探究模式

69.微观、中观和宏观工程伦理问题——五谈工程伦理学

70.中国民族伦理学研究概述

71.法伦理学如何可能——法伦理学的属性、使命和方法

72.究竟什么是应用伦理学?(专题讨论)

73.工程与伦理的互渗与对话——再谈关于工程伦理学的若干问题

74.第一哲学作为伦理学——以斯宾诺莎为例

75.在个体善和城邦善之间——亚里士多德论伦理学和政治学

76.应用伦理学:冲突、商议、共识

77.论伦理学的性质——兼论理论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的关系

78.信息伦理学的本体论基础

79.道德学与至善学——康德的两种伦理学及其内在融贯性问题

80.我国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

81.论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基础性与战略性地位

82.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一种当代的进路

83.绝对命令伦理学和协调伦理学——四谈工程伦理学

84.文化多元与全球化境遇中的生命伦理学

85.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评聂珍钊教授《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

86.道德研究的新领域:从规范伦理学到元伦理学

87.法律论证的伦理学立场——以代孕纠纷案为中心

88.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的新高度——“第四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89.当代西方规范美德伦理学研究近况

90.中西德性伦理学比较研究

91.现代性语境中的文学叙事伦理学

92.现代技术伦理学的理论可能与实践意义

93.生命伦理学研究的最近进展

94.后现代西方伦理学导论

95.什么是应用伦理学?

96.多元视角中的德性伦理学

97.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三维指向

98.环境美德伦理学:环境关怀的一种新尝试

第9篇

【关键词】人文关怀 生命教育

古人主张“文以载道”,写文章从来都是力求“文”、“道”合而为一的。虽然“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有不同的具体内涵,但无论哪种解说,都是紧紧围绕着对生命、对人生的解读展开的。在新课改的理念中,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已经确立起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者中,“知识与能力”目标一直以来都为教师们所重视,“过程与方法”也常被提及。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影响越来越深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逐渐为教师们所接受。而人文生命教育提倡生命意识,探求生命意义,正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贯彻人文生命教育是语文学科当然的目标。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语言这门工具同时又让学生领悟到语文的美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以努力。

一、构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人文教育,从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孟子到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如“知情意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都有许多关于人文教育的论述。其实,世界上发达国家都是很重视人文教育的,美国教育家贝斯特就主张通过讲授历史哲学、人文艺术,甚至宗教等给学生以人文价值的教育。西方很多国家在学校教育中都有一套完善的通过阅读讲授西方经典来灌输其人文思想的作法。由此可见古今中外,对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视的。

但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育人思想的淡薄,有的学生确实学到了知识,但却忽略了做人。缺乏健康的心态,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不易面对困难,比较自私狭隘,甚至有因老师、父母的批评,同学间的一点小矛盾就怀恨在心。教育的异化、人文教育的淡化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教育缺乏了对人自身的关注与关怀。语文教应该回归到人文教育的轨道上来,重视对人自身的关怀与完善。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做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主体的人,有自己的独立人格,独立的个性,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主体意识,要相信并尊重他们。在我们的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多给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我想他们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意想不到的惊喜的,如在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我让学生来谈他们眼里的徐志摩,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思考从徐志摩的才华谈到了徐志摩的情感世界,从徐志摩的情感谈到他的内心世界,从他的《再别康桥》谈到他的《无题》《生活》等。你看一看似简单的作者简介,学生却谈了那么多而且处处闪耀着智慧和理性的光芒,经过这一铺垫,再去引导学生学习《再别康桥》时就要容易得多了,他们的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会积极地去欣赏语言文字的美,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幸福,这样他们不仅完成了教学做要求的内容,还掌握了诗歌的语言。

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环境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每一个人与众不同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张开思想的翅膀,让他们看到自己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在思想、感情、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不 可替代性。

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语文教材,特别是现在试行的新教材,编排的都是一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的现当代名篇佳作、古代经典之作。因此在我们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点,突出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地位,突出人文精神,让“师生共处于一种植根于语文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之中,充分激活本来凝固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感交融,造成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文化情境,从中体会语言的妙处,学会语言的本领”。

二、构建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我们在媒体上经常看到有关青少年自杀或杀死亲人同学的报道,不由得使人心头一阵阵发颤,同时也让人感到唏嘘不已。是什么原因诱发了这些正处于儿童或少年时期的孩子作出如此不可思议的抉择?是他们一时情绪冲动昏了头脑?还是生活本身对他们有什么不公,让他们失去信心和希望,体验不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与残忍?我以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悲剧,除了家庭期望值过高、学习压力过大等大家所共知的因素以外,与我们一直缺乏对生命的教育,即在引导学生从小就懂得如何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方面有很大的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当然造成当代中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除了社会的功利主义泛滥,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漠视和推崇等因素外,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教育应以人为根本,应全面关注人的生命本身,这应该是教育最初和最终的意义。可是,受应试的束缚,一直以来,形成了重知识灌输轻人文培养,重素质教育轻生命教育的局面。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于这一点我想我们语文学科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在我们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浩如烟海的文学著作中,有关生命主题的文章或著作多得不可胜数,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这种别人没有的优势,扛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大旗,加强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那么如何去操作呢?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一个帮助,三个引导”。

总之,对于语文教学,我们要切实做到,把语文课堂还位给学生,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体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语言,掌握语言,运用语言和欣赏语言。并且在学习中学会关怀他人、关怀自己,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以及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参考文献】

[1]《营构与创造―语文教学策略论》、《理解与建构―语文阅读活动论》(曹明海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关于“人文精神”的定位问题》孟建伟,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