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11:02:18
导语: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高校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高端人才群体,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多重期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所生活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学生面临的各方面压力也逐渐增大,导致我国高校大学生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因此,如何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各大高校必须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目前,心理健康在国内外学术界尚无一致的看法。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即不仅能获得和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还能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贡献、服务的能力。
我国学者把“心理健康”的定义作了几方面的概括:1、有幸福感和安定感;2、身心的各种机能健康;3、符合社会生活的规范,自我的行为和情绪适应;4、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5、人格统一与协调;6、对环境能够积极适应,具有现实志向;7、有处理、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8、具有应变、应急及从疾病和危机中恢复的能力。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人员,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远远达不到社会的要求。按照国际标准,学校的心理咨询师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500。然而现实中,许多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不重视,造成学高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匮乏,有专业资质教师的学校更是寥寥无几。据了解,在我国各高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师中,有专业资质的教师不足30%,大多为班主任、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师等兼任。其中一些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和与心理健康咨询的理解也不透彻,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学习,导致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起不到实质性作用。其中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理解与心理学原则背道而驰,已经开展的心理咨询偏重于教育和指导,心理活动课偏重于形式和书本化,缺乏整体构建,缺少预防性指导,师生关系很难做到相互尊重与平等。
2、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经费投入不足是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质量的主要原因,一些学校为了节省教育经费,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课程相合并,并由一个教师代课。同时,对现有从事心理咨询、教育的教师在课程安排、硬件配备和待遇保障等方面的经费安排不足。高校认识不到心理教育的作用和后果,对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引导,导致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在校期间发生错误行为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单一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主要由课堂授课、学校讲座和设立心理咨询室等几方面来完成。虽然这些方法能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但是却不能完全覆盖和影响到学校的每一位学生。而且,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并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反而会让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不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和发展。
三、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必须明确目标和提高认识
当今社会人才必备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作为高等院校,必须站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协调并处理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两者间的关系,把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工作实践和日常工作中去,并给予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和保障。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以人为本,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以前的辅助教育深化为现在的基本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并做一些积极地引导,促使全体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品质。
2、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强队伍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程度高的工作,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品德、较强的专业基础和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要想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从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出发。
(1)人员配备方面。高校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应不低于1:3000,兼职的教师不低于1:2000,条件好的高校应适当增加专职教师人员,实现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同时,每个教学班也需配备一名兼职学生心理辅导员。
(2)加大培训力度。各高校应加强对在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与学习,建立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积极支持心理健康教师参加各类国内外举办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并鼓励其在校内开展关于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讲座。加强学生工作辅导员和兼职学生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定期组织专兼职教师和兼职学生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
(3)提高从业资格的准入程度。高校对于心理健康教师的聘用应符合国家心理健康教育录用标准的要求,特别是在专职教师的聘用上,必须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只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才能准入,确保持证上岗。同时,在辅导员的选拔录用中优先考虑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人员,从而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四、结束语
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我们应该反思以往的教育,摒弃陈旧观念,在注重大学生知识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努力培养出具有新时代思想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的高校大学生。要不断加强高校大学生适应能力、承受能力、调控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步入社会的同时,能够很快的接受和适应社会,并发挥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学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心理教育[J].教育探索,2005(4)
现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然而,我们注意到,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亟待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育实践,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培养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1.学校教育的不良影响。学校是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生活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一些学校重知识传授,轻人文关怀、情感关怀,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中小学生整天处于一种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等。另外,一些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等,使中小学生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
2.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环境是维护中小学生健全心理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家庭内部成员关系和睦融洽,孩子性格开朗乐观,适应环境的能力会更强。而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主要成员变动,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
3.社会因素的不良影响。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社会环境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持久性。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中小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二、培养中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对策
1.倡导校园文明,优化育人环境。环境能影响和改变人,它能使人振奋,也能使人颓废。对于学生来说,对其影响最直接的是学校环境、班级环境。有序的学校管理,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风、班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浓的学习气氛,都会使学生在心理上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为此,在校园环境设计上,我们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力求用环境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在良好班风的创建中,以团队活动为中心,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科技文体活动和其他教育活动,活跃校园文化,优化学生的文化生活;力求通过建设优秀的班集体,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同学因你而快乐,集体因你而光荣”的心理体验。
2.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成立心理咨询辅导中心,设立心理信箱,定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定期的心理检查及咨询服务。对已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注意追踪了解、交谈,帮助他们建立解决问题的信心,特别是要与家庭配合起来,共同做好中小学生的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心理问题问卷调查,认真统计分析,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加强心理指导。
3.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各学科教师要强化课堂教学中的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既要结合学习内容训练中小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记忆、注意等智力心理,又要结合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锻炼中小学生的学习意志,培养中小学生的个性,促进中小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发展。另一方面,改革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中小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学得积极主动。
4.优化家教环境,提高家教水平。重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努力提高家长素质。定期开展家长心理辅导课或召开专题家长会,介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介绍心理咨询案例,也可以进行家访,共同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困惑。通过以上工作,使亲子关系和谐;顺其所思,与其所需;同其所感,引其所动;投其所好,扬其所长;用其所为,促其所成。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为孩子提供幸福和睦的成长环境。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与孩子多进行沟通,做孩子的好朋友;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与学校保持沟通,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及早处理。
【关键词】 生活质量;因素分析,统计学;精神卫生;学生
【中图分类号】R 179R 3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 17(2007)06-0513-02
Influential Factors on Quality of Lif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 tudents/MENG Heng, WU Han-rong, HUANG Yan. Department of Adolescent He alth and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Tongji Medical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43003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n q uality of life(QOL) of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 heir mental health.Methods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QOL Sca le, MHT, Conner’sScale and PRS were conducted to survey a cluster sampling of 657 primary and se condary school students.ResultsLearning anxiety, lonelinesstrait, susceptibil ity trait, self reproach trait, somatic symptom, impulse trait, father’s educat ion level and the parents’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their children were sele cted for the logistic equations. With the variables about the mental problems of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excluded, learning problem, physical health of father, the parents’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their children and the total score ofPRS were selected.Conclus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 ents' QOL are influenced by psychological trait,conduct and environment.
【Key words】 Quality of life;Factor analysis,statistical;Menta l health;Students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概念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逐步深入而被引入医疗卫生工作中,成为全面评定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儿童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功能和社 会化发展的关键期,从生活质量的角度关注其健康,可以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儿童生活质量研究列为“特殊人群生活质量研究工作”的第5位[1]。本研究对中小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促 进工作提供实证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市区抽取小学、初中各2所学 校,再从每所小学抽出二、四、六年级各1个班(共6个班),每班50~60人,共计340人; 每所初中各年级均抽取1个班(共6个班),每班50~60人,共计317人。合计中小学生657名 ,其中男生334名(50.84%),女生323名(49.16%)。
1.2 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按统一的指导语及实施步骤,以班级为单 位,对学生进行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2]、心理健康量表(MHT)的调查,并在家 长会上,让家长填写 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及自编的学生一般情况问卷;由各班的班主任 对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进行学习障碍筛查表(PRS)的评定。
1.3 资料处理与分析 对所有问卷进行统一编号。在Visual FoxPro 6.0下 建立数据库,由2名录入者分别进行录入,然后进行录入准确性的比较,并修改录入错误的 数据。以累积百分率10%以下为生活质量低,10%~20%为生活质量较低,20%~90%为生活质 量一般,90%以上为生活质量高,将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分为4个等级,作为因变量;以心理 健康问题(m1~m8)、行为问题(c1~c6)、学生的一般情况( x1~x15)以及PRS总分x16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
2结果
2.1 内在因素 表1显示,中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 敏倾向、身体症状及冲动倾向等心理健康问题与父亲的文化水平及家长很难理解孩子等变量 入选,其中除自责倾向、父亲的文化水平外,其他各因素都产生负面影响,即心理问题越严 重、家长越难理解孩子,孩子的生活质量越差;自责倾向越严重、父亲的文化水平越高,生 活质量越高。预测值与观察值的符合率为81.8%。
2.2 外在因素 见表2。
排除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关的变量,以其他变量再次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入选的变量有学习问题、父亲健康状况、家长难理解孩子及PRS总分。学习问题越严重、 父亲的健康状况越差、家长越难以理解孩子,中小学生的生活质量越低;而教师所评的学习 障碍筛查表的总得分越高,中小学生的生活质量越高。预测值与观察值的符合率正确率为62 .8%。
3讨论
本研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中小学生生活质量的因素,共有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 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父亲的文化水平和父母难理解孩子8个变量被选入 方程。在排除与中小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关的变量后,再次做Logistic回归分析,有 学习问题、父亲的健康状况及家长难以理解孩子4个变量入选。笔者认为,可以将以上影响 因素分为3个层次。第1层是中小学生内在的心理特征,它对中小学生的生活质量有直接的影 响。许多研究[3-4]表明,个体对生活质量的评定受个体的个性、需求、价值观及 应对方式等心理特质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同样说明,心理问题是影响中小学生生活质量的主 要因素,其预测结果与观察结果的一致性高于其他因素,外部因素必须通过内因发挥作用。 第2层为中小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家长评定孩子有学习问题和教师评定中小学生的言语及 非言语能力,均是以中小学生的行为表现为基础,而中小学生的行为一方面是他们心理特征 的表现;另一方面会影响家长、教师和同伴对他们的态度,他人的态度又对中小学生的自我 评定有着重要的影响。第3层是环境因素,父亲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及良好的健康状况、家长 能理解孩子的想法,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有效的关怀,作 为社会支持因素对中小学生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包含内外因素的模型 预测一致率为81.8%,不包括内在因素的模型预测一致率为62.8%,可以认为不能忽视任 何一层因素对中小学生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本研究发现,自责倾向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与预计不同,自责倾向越严重,生活质量反而越高 。周步成[5]认为,自责倾向的孩子在失败或做错事时常会认为是自己不好,对自 己所做的事失去信心,经常担心,从而阻碍了自己的行动。这种心理倾向应该会对孩子的生 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可能因为自责倾向的中小学生多为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自 己的严格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更努力地学习,在学习生活顺利的时候,他们有良好的 自我评价。但应注意到,过分自责的孩子在遇到巨大挫折时,常缺乏灵活的心理调试能力, 不能客观地评定自己,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应开展进一步研究。
4参考文献
[1]WHO.Measur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 Children. Report of a WHO/IACAPAP W orking Party.London,UK,1993:3-4.
[2]吴汉荣,刘普林,蒙衡.儿少生活质量量表信度效度分析及全国常模的制定.中国学校 卫生,2006,27(1):18-21.
[3]The WHOQOL GROUP.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WHOQOL):Development and general psychometric properties.Soc Science Med,1998,46 (12):1 569-1 585.
[4]马弘,汪向东,新福尚隆,等.少年生活质量问卷的初步测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13(1):18-19.[5]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1.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心理健康策略
1前言
在中小学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积极向上,勇敢进取,不怕挫折、自信自强等心理品质的培养。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不断增多,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际交往的日趋复杂化,人们的思想也呈现出多元化。学校内外各种因素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多,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更为丰富。为了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使中小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潜能不断开发,心理健康发展,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国自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小学也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者,其作用如何,以及如何对青少年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及班主任的重要作用
2.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趋势
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1997年,我国中小学生各类心理障碍的总检出率为25.20±2.19%,而且呈日渐增多的趋势。有些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疏导,日益积淀,已经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疾患。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迅速,正处于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成人感、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而青春期的出现又使他们产生了许多困惑不安和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具有不可弥补性。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所必需的。
2.2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德育工作主要由政治、思想和道德三个方面组成,教师在工作中把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为思想道德问题加以处理,混淆了思想、道德和心理问题的界限,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新的《德育大纲》对德育内涵作了明确界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深刻认识自己所担负的神圣职责,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规律,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更好地面向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力所能及地发展自己。
2.3班主任的重要作用
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无论是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成实施、内容的组织、方法的运用以及目标的有效整合和协调,都要依靠班主任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所以,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具有重要而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性、独特性和重要性。没有班主任的不懈努力,没有班主任的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中小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就很难得到很好的解决。
3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策略
3.1正面引导
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接受能力,为学生安排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的教育,通俗地讲解心理健康知识,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奠定认识的基础。学生有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不仅为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创造条件,而且使学生根据所了解的心理健康知识来衡量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来衡量自己心理是否符合心理健康的标准。班主任也可以创设一些人际冲突困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解决人际冲突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行为,培养自己的健康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
3.2培养健康的心理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情绪丰富,但不稳定,易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在教育中小学生时,要动之以情,使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的亲切关怀,产生与心理健康标准要求一致的情感体验,形成丰富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情绪,进而理解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准则。班主任要善于捕捉学生表现出的不良情感,及时纠正,善于发现学生的健康情感,及时肯定,使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了感性认识,并产生愉快、自豪和向往的体验。
3.3锻炼坚强意志
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表明,他们的自制力、坚持性、自觉性较差,行为习惯往往跟不上情感认识的提升水平,意志行动还不成熟。但中小学生的自尊心又比较强,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或奖励,为了表明自己能完成任务,在一段时间内,他们大都能够抑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自觉地遵守规则,表现出较大的耐心,把道德行为坚持到底。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要多给学生以鼓励、支持和赞扬,不断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树立坚持道德行为的自信心。除此之外,班主任要对中小学生安排适度的受挫锻炼,鼓励学生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去完成,从而达到锻炼意志,培养自律能力的目的。
3.4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了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使中小学生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一定要恪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育人理念,以身作则,做学生道德行为的榜样和示范者。此外,班主任要为学生提供实践道德行为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自参与的道德活动中,学习道德规范并迁移到实际生活中。也就是说,班主任要在中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活动,使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养成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最终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
4结论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心灵感化教育,它的显著特点是教育者要调动情感的力量,尊重和理解学生,满怀热情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帮助学生形成稳定而健康的情感,坚定的意志,健全的个性,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学生走上成功之路。班主任作为教育工作的主力军,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榜样与示范作用,才能发挥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永刚.班主任在儿童道德启蒙教育中的作用与实施策略[J].班主任,2006(11):7—8.
[2]陈美和,姬端维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23(3):56—59.
[3]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三大挑战:第一,深刻的社会变革使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带来强大的冲击;第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需要深入研究,达成共识;第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不适应性,从客观上看缺乏科学指导。
面临巨大的挑战,我国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已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2009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很大进展。第一,在组织机构保障方面,各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有所发展。55.6%的区(县)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81.4%的区(县)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区(县)教育工作规划;83.1%的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75.5%的学校校长(副校长)分管该机构,95.4%的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规划,84.3%的学校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出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规章制度。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得到重视,心理教师数量有所增加,开始重视专兼职心理教师培训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第三,在教学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初见成效,初步形成了以科研带工作的氛围。第四,在家庭教育方面,心理健康教育逐渐从学校走进了家庭和社区,中小学能够自觉地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2010年2月召开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认真研究在目前网络化、信息化、多元化、社会节奏快、学生流动性大的情况下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做实的问题,要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要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因地制宜加强工作,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泛化,避免用行政化、群众化的方式指导工作。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以下简称微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这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契机。目前,我们已不需要在改变观念上做文章,而要在如何做好、做实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下工夫。可以说,整个社会都在关注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样的大环境非常有利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遇,应对挑战,推动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策略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是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它顺应了统筹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现实需要。笔者认为,在思考如何顺应新形势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时,我们应该在观念上更加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行动上更加积极地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方法上更加科学地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制度上更加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出高招、见实效:一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二是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政策指导与宏观管理;三是加大学术研究的政府投入,鼓励各种学术研讨和成果不断涌现;四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逐渐规范培训课程;五是鼓励基层以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而言之,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策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深入研究和把握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发展规律
首先,深入研究我国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具有如下特点: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信息快速更替,互联网等新型媒体迅速发展:“四二一”(祖辈4人、父母2人、孩子1个)现象较为普遍,家庭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不同的意识形态、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共存。复杂的社会环境给中小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其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需要我们对其加以重视和研究。
其次,准确把握当代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当代中小学生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学生承受着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为此,深入研究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尊重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已成为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世界,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既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缓解他们的压力,消解他们的焦虑,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的心理品质。
最后,着重分析当前中小学生成长中的突出心理问题,尤其要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和有严重不良行为学生的针对性研究,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研究青少年的自杀问题、网瘾问题、校园暴力问题、性健康问题和违法犯罪问题等。
(二)引进国际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亦越来越高。这使得关注人的积极情感的积极心理学逐渐成为心理学发展的趋势。在2009年6月召开的第一届世界积极心理学大会上,积极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宏伟目标:到2051年,人类有51%的人将达到“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那时有51%的人口能经常感受积极情绪,感觉到人生有意义,能够与周围人和谐相处,能够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幸福感、满足感、开放、好奇、愉悦、热情、感激、希望、幽默等;二是积极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质,包括自制、勇气、正义、仁慈等;三是积极的社会制度系统,如积极的工作制度能够促进和谐的工作环境,积极的家庭关系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等。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理念来引导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实现到2051年我国“健康成长”的人口达到甚至超过51%的目标。
(三)积极推广好经验和好做法
各个地区和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都会形成自己的经验和特色,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各地区和各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好做法,将有助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整体工作的提高。在总结经验时,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和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章制度建设;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三是各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做法;四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进展及取得的实效。
(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关键词:中小学生 心理素质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1.引言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一直以来就是我国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中小学生因家庭原因、学业原因、情感原因所发生的悲剧,更将这一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使我们也不得不反思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到底怎么了?心理健康作为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和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知识水平一起成为了决定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也十分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2012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为新时期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和指导。
2.当前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与成因
《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并确立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等都因素都造成了当前学生心理素质不高的现状。
2.1当前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
一是心理承受力低。这是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他们从小开始就在家庭、学校的呵护之中成长,加之独生子女的身份更让使其难以感受到挫折的存在,这就造成了学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事事以我为中心的心理误区,一旦出现问题,极易造成心理问题发生。
二是自我调节能力低。对于突然出现的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等情况,学生不能够很好的调节自己,面对问题时不知所措,造成心理问题积累,易出现突发性的心理障碍。
三是心理疏导力度低。中小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健全,需要教师、家长、朋友等外界因素的帮助。但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度不够,而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与外界的沟通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界因素的接入效果,影响心理问题的解决。
四是心理定位不准确。“早熟”是当前中小学生体现的一个突出的特征,特别是随着网络、手机、移动通信等高技术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也造成了学生“成人化”趋势的加剧,但这种“成人化”仅仅体现在思想上,而在心理方面还远远没有达到实际的需要,早恋等问题发生几率提高,这种心理定位的错位也影响了学生心理素质健康。
2.2造成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低的原因
一是家庭关注方向有偏差。许多家长过分的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将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而社会学习资源的不均衡,也加剧了这一问题的发生。但在对于学生心理素质成长的教育环节则给予的关注不够,这样既给予了学生过于沉重的心理负担,但给予学生心理的关注不够。
二是学校干预机制不健全。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场所,对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者。在《纲要》中,也对于学校的职责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具体指导并不多,往往口头多于行动,特别是在工作的针对性方面还有着诸多不足。
三是心理教育介入不及时。就学校心理辅导员自身而言,一方面,自身素质不高,对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对学生心理特征掌握不准确,工作方法单调都影响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学校对于专业教师的扶持力度不够,在职称、职务等等方面关注度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的工作热情。
3.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环节
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新时期学生所呈现的心理特点,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必须立足在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加强学校、家庭、课堂三者的沟通,从转观念、强沟通、多关注、提素质等方面做好工作。
3.1转观念,加强对心理教育的关注
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学校、家长要进一步强化认识,切实认清心理教育工作的积极意义,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抓好。对于学校而言,要落实和完善科学的心理素质教育方案,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学习、情感、人际交往等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对于家庭而言,除了在生活、学习上的关注外,更要注重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降低、缓解学生对家长的抵触情绪,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疏导学生心理。
3.3多关注,及时发现纠正存在问题
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心理问题的发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注重日常心理问题的关注和介入,对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制度上关注。学校、班级要建立科学可行的制度,通过班务会、班主任、教务会、学生工作会等时机及时发现、纠正学生的心理问题。二是技术上关注。目前学生拥有和使用手机的比例增大,学生通过网络交流比例增加,因此学校和教师要注重采取技术手段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如可以通过微信、微博、QQ群等形式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三是组织上关注。学校、班级要通过学生会组织、班级组织等相关的组织形式,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
3.3强沟通,提高对心理问题的干预
增加沟通,是发现纠正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一是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专业心理教师还是授课教师,都要始终把学生心理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在课堂、课下,采取多种方式交流思想,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处理面临的各类问题。二是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之间的是平等的,更能够了解其心理,因此有效的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时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学校、教师要善于培养班级的心理教育骨干,通过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来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几率。三是注重家庭成员的沟通。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家长自身也要提高对学生的关注,在工作之余主动与学生交流,与学校、与教师沟通,形成一个信息共享的整体,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发挥应有的作用。
3.4提素质,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
对于专业教师而言,提高自身素质是确保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和基础。一是要正确看待学生心理问题。教师要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了解新时期学生心理的特点,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二是要掌握必须的工作方法。要主动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较好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三是要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增强对自身工作的认识,切实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放在为学生长远发展的地位来看待,学校也要为专业教师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工作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脱秀兰.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J].祖国,2013(6)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各地要大力提倡兴办寄宿制学校。2004年国务院公布的《2003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多年来,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积极推行“寄宿制工程”建设,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寄宿制工程”的实施,对扩大“两基”攻坚县义务教育规模,保证西部地区学龄儿童正常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此引发的寄宿制中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却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为此,了解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对其原因加以探讨,提出对策,以促进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甘肃省酒泉市等6个地区32所中小学校的寄宿和非寄宿学生共3600名,发放问卷3600份,回收问卷3480份,其中有效问卷3446份,问卷有效率为99.02%。
2.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获取研究数据,然后使用SPSS11.5和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1)儿童孤独感量表
由Asher,Hymel和Renshaw于1984年编制的儿童孤独感量表,是用来评定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会不满程度的量表,适用于3~6年级学生。该量表有24个项目,可用于评定3~6年级学生的孤独感与社会不满程度。其中16个条目评定孤独感、社会适应与不适应感以及对自己在同伴中地位的主观评价(其中10条用语指向孤独,6条指向非孤独)。经反复使用,有很好的信效度。
(2)情绪-社交孤独问卷
情绪-社交孤独问卷是由Vincenzi和Grabosky于1987年为区分R.S,Weiss(1973)提出的孤独四种类型所设计的,属多维量表,包含15对描述。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效度较高,为0.76。本研究中,主要采用此问卷测量中学生的孤独感[1]。
(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中小学生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而成的,可用于综合检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除港、澳、台之外)几千所中小学得到了广泛使用,普遍认为符合测量学的要求。全量表的折半信度系数为0.91,说明该量表测题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重测信度为0.667~0.863,证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的相关系数为0.59,是全国较好的心理测量工具之一[2]。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寄宿和非寄宿中小学生孤独感现状调查
(1)寄宿和非寄宿中小学生孤独感现状
以孤独量表总分≥46分为存在孤独感者作为划分标准,本研究中选取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共1312名,其中存在孤独感者176名,占总人数的13.4%。
表1 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存在孤独感人数和比例
表1显示,5.8%的非寄宿小学生存在孤独感,41.8%的非寄宿小学生不存在孤独感,9.6%的寄宿小学生存在孤独感,44.8%的寄宿小学生不存在孤独感。说明寄宿小学生和非寄宿小学生的孤独感都较低,但寄宿小学生孤独感高于非寄宿小学生2.6个百分点。
(2)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现状
以孤独量表总分≥46分为存在孤独感者作为划分标准,本研究中选取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共2360名,其中存在孤独感者226名,占总人数的9.5%。
表2 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存在孤独感人数和比例
表2显示,3.8%的非寄宿中学生存在孤独感,58%的非寄宿中学生不存在孤独感,5.7%的寄宿中学生存在孤独感,32.5%的寄宿中学生不存在孤独感,说明寄宿中学生和非寄宿中学生的孤独感都较低,但寄宿中学生孤独感高于非寄宿中学生1.9个百分点。
2.寄宿和非寄宿中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1)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3 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在是否寄宿上的
差异(df=1310)
表3显示,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在是否寄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孤独总分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2)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4 中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在是否寄宿上的
差异(df=1962)
对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总分、心理健康各维度和心理健康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test,结果如表4所示,情绪孤独、社交孤独、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在是否寄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四、分析与讨论
1.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在是否寄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孤独总分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2.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提示,寄宿中学生的情绪孤独、社交孤独、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与非寄宿中学生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寄宿中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寄宿中学生。寄宿中学生的自责倾向高于非寄宿中学生,所谓自责倾向,就是指中学生比较自卑,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常将失败、过失归咎于自己。寄宿中学生相对于非寄宿中学生,由于很少回家,有时候父母给的生活费往往不足以应付学校的花费,因此,很多时候寄宿中学生都要从朋友或老师那借钱,这就使得他们比较自卑;同时,某些寄宿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在中学生攀比心理的影响下,也会造成自卑。寄宿中学生的恐怖倾向高于非寄宿中学生,恐怖倾向和自责倾向相联系,如体育竞赛时,有些学生会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加入才会输的,而一直放在心上;在受到责备、打架之后或成绩不好时,常会认为是自己不好。这样,就对自己所做的事失去信心,阻碍自己的行动。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不认为是他人的问题,而经常认为是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
五、建议
寄宿制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应把对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范畴,大力加强对寄宿学生的心理辅导,减轻学生的孤独感。
寄宿制学校应加强心理教育,对刚寄宿的学生进行摸底,对不同家庭,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心理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加强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训练,并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社会支持,减轻孤独感。
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情况。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例会或进行家访,通过协调、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同时,针对农村家庭思想观念落后的情况,学校应积极引导家长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心理变化提供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
学校应大力开展学生课余生活方式、兴趣爱好与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拓展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在团体游戏中提高交往能力,发展同伴关系。此外,学校还应探讨如何为学生营造朋友式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以增强寄宿生的社会支持系统。
父母从小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交往、合作以及竞争的能力,提高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同时,寄宿学生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不仅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学习费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鼓励孩子,关心孩子,尽可能地多看望孩子,以降低孩子的孤独感。
参考文献
[1] 谢华,苟萍.近十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孤独感本土化研究综述.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2] 刘朝军,田素英.寄宿制和非寄制学校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临床康复,2004(8).
[3] 李传银,许燕.孤独心理研究的回顾.社会心理研究,1999(3).
[4] 胡云霞,董正旺.福建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6).
[5] 程龙.安徽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校医,2009(4).
[6] 夏瑞雪.西部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5).
通过老师讲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绪论一课,并通过认真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了深刻的体会。我认真思考、理解、考察,与别人讨论,这激发了我对学习研究的热情,扩充了知识,拓展了视野,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老师生涯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从心里接受了这门课程,愿意将自己的体会跟大家分享。
老师给我们讲授了六个大问题,包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途径、策略,心理健康概念的历史与发展,心理健康标准的探讨,青少年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和心理疾病的防治。虽然不是很多内容,但这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我对这六大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懂得了作为一个中小学老师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对自己,而且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类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我们人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有得必有失,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些弊端。我们如何对待这些因发展而带来的问题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在是太必要了。注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需要;注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发展的需要;注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发展特点的需要;注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作为老师一定要正视现实,做好心理准备,正确客观地实施教育方针,深入探讨根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这样才是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正确引导人。
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这说明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统一的,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这样才是真正的健康。心理健康教育从内容上可分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两项任务。要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调控能力,要帮助学生摆脱不利的心理状态,要有助于自我教育,要有助于生产劳动,要有助于医疗,要有助于各方面的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
怎样的心理素质才达到心理健康呢?传统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是否正常,情绪是否稳定,心理机能是否平衡,行为规范是否与社会相适应,意志是否坚定。这种观点有它的合理之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观点都被淘汰了。因此,近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人格完整,适应环境良好,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追求。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比较合理的,我们就以这几方面判断中小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这是每个中小学老师都应该懂得的。
在今天社会,青少年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是存在轻重之分的,由心理异常,到心理缺陷,到心理障碍,到心理变态,最后发展为心理疾病。现在中小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本来属于他们的假日假期,也都被送去什么少年宫、辅导班去了,有些有兴趣的还能承受,可那些硬逼着去的,可苦了他们。每年都有那么多学生自杀了,曾口头说过要自杀的也不少,这一股势头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了。我想这些不仅是因为压力大造成的,还因为是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造成的。这些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如果不注意,将会对学生,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面对这些心理问题,我们该如何做呢?惟有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塑造中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呢?下面我将提出我的看法。
第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遵从一定的原则的,不是随便地进行的,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真正地塑造中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这包括几个原则:
1、教育性原则。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教学化、医学化、科研化的倾向。中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要注意把握好教育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
3、差异性原则,也叫个性化原则。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包括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同一年龄段的中小学生群体,其心理发展具有大体相同和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而不同年龄段或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群体则无论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4、保密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保密性很强、职业道德要求很高的十分严肃的工作。心理老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要遵循保密性原则,对关系到学生的隐私、名誉、人身等问题要严格给予保密。
5、主体性原则。心理辅导的实施过程中,为充分发挥老师主导作用基础上的学生主体作用,要以学生为本。作为老师,一定明确这些原则,这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地落实。
第二,加强老师学习,提高老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心理素质。现代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使一些老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老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良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老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老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老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老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第三,在中小学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目前不少中小学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人格完整,适应环境良好,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追求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体育心理 健康教育 功能
一、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
(一)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小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群体,他们的身心发展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相对来说缺乏相应的自我调节和自我认同能力,因而很容易受到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使研究迅速向纵深方向发展,中、小学生目前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焦虑问题
焦虑是指个人预料会有某种不良后果或模糊性威胁将出现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状态,通常表现为紧张不安、忧虑、烦恼、害怕或恐惧,可能伴随全身出汗、颤抖、心跳加快等生理上的症状。学习焦虑是学生由于内心某种矛盾而产生的不安或不愉快的心理反映,它是学生群体中一种特定的紧张状态。
2.人际交往障碍问题
人际交往障碍,主要指在人际交往中焦躁不安,对人焦虑,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被人说了什么总想不开,无所适从。障碍性过强的学生往往没有魄力,缺乏组织能力,搞不好人际关系。这种倾向在当今中小学生中日益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
3.挫折忍耐问题
小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交往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和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但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4.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指的是人在面对变化了的环境后,产生的焦虑、不安与不适应的生理与心理状态。包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障碍两种。适应障碍主要表现为一种逃避与自我保护状态,适应障碍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生存能力。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首先,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影响
社会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社会观念通过家庭和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间接的影响。可以说,社会观念直接影响了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取向,目前社会上唯学历是举的用才取向是导致学生学业压力过重的主要原因。另外,学生的社会交往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直接的影响,学生在学校中的同伴交往,以及校外交往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家庭因素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一味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对孩子过分保护,在许多事情上包办代替,养成他们依赖性强、任性固执的个性,使他们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抗挫折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另一方面,独生子女化又导致家长对孩子产生过高期望,希望孩子不仅在学业成绩上有突出表现,还应具备一定的艺术特长,为实现这一目标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其结果给孩子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
其次,来自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担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任,但是学校教育也会产生一定的负向功能,从而不但不会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反而会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最后,学生的个体因素个体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四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学校教育因素。
二、我国学校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一)体育运动对心理素质培养的作用
人的发展是身心两个方面的同步发展,身、心发展两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体育运动在促进人身体发展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力。身体发展是心理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心理状态来自于大脑这个物质实体,心理健康首先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可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体育运动可以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体育运动有助于使学生认识自我。
(二)学校体育对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学校体育具有活动的动态性、身体活动的实践性、组织操作的复杂性、人际交往的频繁性、心理体验的复合性等特点,使学校体育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态,排除心理困扰,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品质等,具有其它教育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1.学校体育有益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2.学校体育有益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3.学校体育有益于学生的智力发展
4.学校体育有益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依靠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更多地应在各科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校体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体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体育活动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并通过运动项目对学生提出身体和心理上的挑战,促进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学校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研究和摸索,笔者有理由期待我们会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姚本先.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03,(2).
[2]胡春明.试论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6).
[3]陈峰.试论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J].第20卷.湖北体育科技,20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