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英语学科教育

时间:2023-10-09 11:02:19

导语:在英语学科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英语学科教育

第1篇

主要表现有:(1)厌学与考前焦虑。有些教师为了提高自己在校内的知名度,不负责任地加大学生的作业量与每日的检查量,使大量学生由被动学习而厌恶学习;而繁重的课业负担与考试分数是不能划等号的,每到考前大量的考生还是会寝食不安。(2)敏感与人际紧张。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了对抗心理,师生间经常发生冲突;有些学生则因教师的忽视而自卑,因自卑而与同学相处不融洽,难以融入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有孤独感;也有的同学因竞争而对同学有忌妒现象,甚至为了自己的提高不肯在合作学习中帮助同学,导致人际关系紧张。(3)网瘾与青春期萌动。学习成绩的下降,师长的高压,如果孩子长期得不到成就体验就会从另外的途径寻找成就感,网络使很多幼稚的心找到了寄托而且沉溺其中。随着青春期性生理现象的产生,性心理的萌发并逐渐趋向成熟,递纸条甚至早恋也逐渐进入校园,教师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甚至方法简单、行为粗暴,更为中学生增添了无数的烦恼与困扰。

目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实际也最广泛的途径。英语是主要学科,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自觉地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以及心理辅导的技术,调动和激活学生的心理能量,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引发学生求知内驱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一、关系为先:创设和谐氛围

教师在教学中的情绪状态,直接作为课堂心理气氛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品质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笔者认为,英语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真实的言语交际情境,只要教师调整教学方式,英语课堂教学语境就能换来师生之间真实的交流。长假过后,教师走进教室时说一声:“Nice to see you all again!”就能引发一连串的话题讨论;在圣诞节,师生间“Merry Christmas”、“Did you enjoy yourself at Christmas”之类的问候则能引出有关各国风土人情的随意交谈。教师要平等地与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不能以自己的认识去支配甚至强压学生。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创设融洽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此话不假。

二、教材为本:挖掘心育素材

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是渗透在学习内容之中的,笔者根据初一英语课各章节的具体目标、要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了部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效果比较明显。如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有很多学习常规的教育内容,笔者就把它利用起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础。如时间表达法的教学中,我利用时间的表达来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教育学生学会学习与生活安排。

三、兴趣为源:诱发进取动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置于恰当的位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克服在学习中的害羞和焦虑心理。课堂上教师要遵循兴趣性原则,比如在课前用富于感染力的音乐激趣;可以用图片、优美的体态语、简笔画、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活动等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成功的教育往往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满足。教师要注意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于他们每一次细小的进步,都要及时鼓励。可以选用学生们熟悉的内容或游戏方法,如用Guessing games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竞赛,使学生的兴趣点达到。教师应对学生在活动中的出色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分享他们所获得的乐趣。要让学生看到自我价值,意识到自我潜能,由此摆脱失败的焦虑,克服自卑心理,建立积极健康的学习情感。

四、授人以渔:化解成长困扰

第2篇

关键词:“教”与“学” 创新 教学改革

龚春燕倡导的创新性学习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上的宏观指导。所谓创新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依循常规,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的学习活动。这里的“新”不仅指新发现,也指新发展。学习者更多的是相对自己的创新。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育专家、博士生导师周之良教授说“创新学习就是以创新为目的的学习”,这也是对创新学习给出的最简明的定义。创新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充分重视人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实际上是对“教育中的人”的整体关照的思想。创新学习本身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为了实施创新学习,我们必须把作为教育思想、方法论的创新学习转化为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否则创新学习就成了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收不到实效。因此,学生校内校外的学习活动,只要凸显了创新特征,都可称为创新学习方式和方法,这种新的学习理论也同样适用于英语学科的学习。

笔者将从英语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阐述。外语是通过听与读学会的,听懂了、读懂了,才能说出来,写出来。高中阶段是学生理解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应当侧重训练他们阅读原著的能力,这也可以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提供基础。当然,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时,我们应注意,这四种技能的培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听的方面

第一,要科学选择听的材料。我们要注意三个方面,即注意筛选听力材料的真实性、可理解性和多样性。真实性是指听力的材料无论难度、主题如何,语言都应尽可能真实自然,有交际意义,符合英美国家使用语言的习惯。可理解性为现代语言教育所提倡,它是指语言材料在难度上应该以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以不拘泥于学生的目前水平,稍高于现有水平为佳。多样性指的是听力的题材和体裁要多元化,以适应日后多样化的交际情景。第二,在扩大听的输入渠道的基础上,训练听力技能技巧。传统英语教学中没有专门的听力训练体系,听力活动一般包括在以句型或课文为中心的综合教学中,着重于语言形式的听辨和记忆;信息的输入,即以理解语篇内容为目的的听的活动明显不足;听力技巧的专项训练也通常被忽视。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充分的、以理解内容为目的的语言输入是形成交际性听力乃至决定整个语言学习成功的关键;同时,有效的听力培养须对听技能技巧加以针对性的训练。第三,听力练习的多元化。耳听练习,一般可分为分析性听力练习和综合性听力练习。在教学中,在难度较大的综合性听力的训练之前,有必要进行简单的分析性听力训练。其中分析性听力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听前对所要听的材料预先进行阅读和分析整理;二是指把所要听的整体材料分解成更小的词组、句子、段落等部分,再整合训练。综合性听力则是模仿日常交际生活而进行的真实的、自然完整的听力实践练习。

说的方面

第一,以听为基,以听促说。听和说是人们口头交际活动的两个方面,根据人们先理解后表达的学习规律,口语活动中则表现为先听后说。这包含两层含义:首先,从听入手,先听后说。这主要是针对音素和某个语言知识点来说的,教师先要让学生听清听准,再模仿重复。其次,理解先行,输入大于输出。这是就语言教学的整个过程而言的。听是一种言语输入,学生经过大量的听的活动,扩大了语言的输入量,在语言的大量接触中逐步内化语言规则、吸收扩充词汇、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第二,以句型、课文教学为核心,从形式操练到交际活动。课堂教学中说的类型大致可分为操练性的说和交际性的说两大类。以语言形式为中心,掌握语言的吐字发音和句型结构等为目的的操练,而运用语言传递某种思想内容,表达某种交际意图时,说才成为交际性的说。开展以内容为中心的练习要求教师选好话题,以便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内容表达上来。第三,正确处理口语中“信”与“达”的关系。口语中的“信”指的是准确,“达”指的是流利。语言教学中,流利与准确是一对矛盾。流利强调意义的完整表达,准确强调语言形式的正确使用。

读的方面

第一,选择合理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选择与听力材料的选择一样,属于语言输入,要注意语言的真实地道、难度的适当和题材及体裁的多样化。阅读材料应以当代书面语为主,尽量采用外国人士的作品,要有真实性;阅读题材要广泛,除考虑思想内容健康外,还应注意一定的知识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各方面;阅读材料的选择还要兼顾趣味性和知识性。第二,在明确阅读教学总任务的基础上进行精读和泛读的分工,体现语言教学的整体性。这个总任务包括:引导学生从事大量以理解内容、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活动,并从中培养读的兴趣和习惯;使学生掌握和扩大词汇量;训练阅读的认知技巧。高中课文精读教学,应切实落实读的训练,突出阅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改掉轻声朗读、唇读和指读等不良阅读习惯;把语言知识教学和阅读技巧训练相结合;不可用朗读代替默读,虽然朗读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记忆,但也有其弊端,朗读易助长出声阅读的习惯,不利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内容上,重复朗读无信息量可言。第三,在精读泛读活动中培养阅读技巧。阅读活动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就是扩大输入、阅读欣赏,这类活动以读为主,可配少量题目,用以检查对材料的一般理解程度。另一类是有针对性地训练阅读技巧,这些技巧包括:预测所读内容、抓主题大意、抓特定细节、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推断隐含意义、辨认语段过渡等。

写的方面

第3篇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6―0059―01

一、培养学生的协同精神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但要利用教材固有的思想内容,诉诸教师的课程价值取向,还要使教学方法有助于社会精神的培养。学科教学如果一味地灌输,其重心如果放在学生被动地学习、自私地吸收和排他性竞争上,学生养成的将是个人主义的意识和习惯,学生的社会精神不但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将因为没有得以充分利用而逐渐萎缩。由于被个人主义学习动机所取代,学生反而会逐渐养成的倾向。相反,学科教学的重心如果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贡献、相互合作和互惠共享上,学生养成和不断发展的将是民主生活的意识和习惯。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任务让同学们合作完成。在合作的同时,同学们会学会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尤其在小组讨论中更能体现这一点。

协同是习得第二语言的关键,学习就是学习者与社会认知环境不断协同的过程,并将这种体验融入自己的学习模式当中。协同跟人的信念和情感有关。人们读鲁迅的作品,是因为相信他是伟人,崇敬他,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喜欢与否属于情感因素,情感也能协同,这点对英语学习很重要。比如,一位老师的人品和学识受到学生的尊重,就会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或协同。这样的老师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教的课学生爱听,所教的内容容易被学生吸收。一旦学生对上课的老师反感,师生协同断链,学生就不跟着学了,对该科目也将产生反感。为什么有些学生不喜欢英语课,除了英语这门语言本身的原因外,教师的教法和教师自身的修养也是重要的原因。

二、发扬课堂民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采取民主的方式领导学生集体,对待学生,学生将向着情绪稳定、态度友好、具有领导能力的方向发展;如果采取专制的方式领导学生集体,对待学生,容易导致学生情绪紧张、态度冷漠、攻击性强、自治能力差;如果采取放任方式领导学生集体,对待学生,将易于使学生向无组织无纪律方向发展。可见,民主教育的最佳方式是教师以民主作风对待学生。同样的道理,教育学生平等待人的最好方式是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教育学生关心他人的最有效方式是教师关心学生。教师在课堂生活中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远胜于他们口头上的道德教导。

三、营造积极进取的课堂氛围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在与同伴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提高对新知识的理解,并在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的引导和帮助下获得最大程度的学习和发展。课堂里的教师就是那个能够影响学生学习水平和发展潜力的关键人物。只有提高教师的语言掌控能力以及课堂设计和把握能力,才有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才能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增加对英语学习的投入。教师在课堂上的基本任务是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愿意使用语言,同时获取信心、提高兴趣。教师在课堂上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首先是高质量的语言资源库;又是一个导演,设计出各种情境激发学生使用语言应对交流需要;还是一个指挥家,调动全班不同能力的学生在自己的发展区域内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时,还是一个心理咨询师,需要察言观色,激励学生在语言运用和训练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增强自信、积极投入。这样的教学多面手,是促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下不断进步的推动力。

第4篇

    一、英语学科教学的基本性质

    (一)英语既是语言工具性学科,也是一门文化学科。它受语言学、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交际学等多种学科观点的支撑与滋养。但传统上,我国一般将英语学科性质定位于语言工具性学科,窄化了该门学科的性质与功能。随着当前我国教育改革领域的推进,有了较为丰富多元的认识,认为英语学科既有工具性价值,也有人文养成性价值。

    (二)英语首先是语言学科,“学外语是掌握一种工具”已成了国内外外语界的共识。为此,英语教学的工具性目标注重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但是,仅仅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学习、积累、应用英语,丰富情感,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

    (三)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最大的教育诉求在于“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材莫定基础”(《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这个目的的重点在于普遍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所以在英语学科的目标定位上,最根本的立脚点应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同时强调语言目标与人文目标的整合。

    2001年我国英语教学改革也强调语言目标与人文目标的整合,但对人文目标的强调也主要是涉及到交流沟通能力上,而将合作学习、文化意识、学习策略、情感与态度等或置于教学内容或置于教学策略的层面。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理解是:英语教学的人文目标其实也正是其育人价值的体现,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交际能力,这几种能力与学生的终身学习相关,是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的,而非在策略层面。

    二、英语学科教学的教育价值

    英语学科教学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根据上文对英语学科性质的分析,新基础教育研究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把握英语学科教学的教育价值:

    (一)英语学习可养成学生开放的观念与批判性接收文化的意识。正如一位老师说:“通过英语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到本国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政治、文化礼仪、习俗风貌。学习包括表达思维活动、情感态度、、道德态度、社会文化等三十多个语言功能项目。这些语言材料的学习,使课堂呈现出多元和丰富的状态,学生需要一种平等开放的意识,更要唤醒和养成判断和选择的自觉意识。”

    (二)英语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思维转换的能力。英语的学习是需要学生从一些线索中主动发现和揭示其中的内在联系,形成音形之间的连接。例如: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呈现的迹象,去猜测人物的心情等等,都需要学生开展智慧性的学习活动,在主动发现中学习。此外,英语语言自身的规范性、语序与时态相互转换的丰富性以及基本语言的生成能力,将培养学生思维的细致性与丰富性,以及思维和行为的灵活转换能力。

    (三)英语教学的改革追求对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具有潜在价值,尤其是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交际能力。“新基础教育”的英语课堂教学追求“开放”、“互动”、“生成”。解放学生的思维,打破传统个体学生的局限性,发挥教师与学生群体的智慧,生成内涵丰富而多元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在多元思维中进行“转化”的能力。这几种能力与学生的终身学习相关,是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

    (四)英语学习还可使学生在中国文化与国外文化的双向沟通与交流中,养成多元文化素养与尊重各种文化的意识与态度。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第5篇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网络教学资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网络信息资源也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们的手机基本上都是3G带上网功能的。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老师们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因势利导把有益的网络信息资源渗透到自己的日常英语教学中去,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教学服务,使有益的网络信息和学科教学相得益彰。

一、利用网络资源辅助英语教学是时代的要求

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形成了重要的冲击。教育必须具备先导性和基础性,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基于信息技术、面向素质教育为基础、全面铺开的。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这样要求:“要注意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教育部要求中小学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科技文化发展动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这样要求: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职英语教学中融入网络教学资源符合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中职生具有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兴趣爱好广泛、思想活跃、心理问题较多的特点,而且他们没有普通高中学生的高考压力,相对地有较多的时间去浏览关注网络信息,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引导他们积极而良性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把网络信息资源渗透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去,使有益的网络信息和学科教学相得益彰。

二、教学中融入网络教学资源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而网络信息现在已成为中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把网络信息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也就是把教学和生活融合起来。

布鲁纳的教育名言:“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近代教育科学的创始人赫尔巴特主张教学方法有两大基本原则,其中的第一原则是学生的兴趣,他认为教学必须先引起学生兴趣。上网已成为学生们每日的最爱,网络信息资源丰富而又引人入胜,网络信息资源无疑是我们英语教学的好材料,学科教学融入网络信息也就是融入学生的兴趣爱好。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深入地认识教学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使教学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网络教学资源,对学生网络信息的关注点进行正面引导,进而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进行积极的引导,就是使教学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以美国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实用主义教育学基本观点中的第一点就是: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网络资源已经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网络教学资源就是让教育为当下的现实生活服务。

三、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网络信息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递迅速,途径便捷,有诸多国内或国际范围内的可共享资源,对英语教学人员来说,真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将网络信息资源作为外语教学参考资料和辅助教学资料,那么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的前景将十分广阔。

四、在教学中融入网络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融入网络教学资源,必然将带动学生主动地在网上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源,这样既调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也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既扩大了学生们的知识面,推动了学生专业的进展,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渠道;同时将网络资源用作语言教学工具,也可以激发学生在课外使用英语,并且使英语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国台湾学者温世仁先生在其专著《教育的未来》中指出:“我们把学习的触角切入互联网,那么将会将全世界的资源化为自己的资源”;“未来的教育必须应用计算机科技促进教育现代化”。他认为全球资讯网所连成的知识网络,让学生不必再记忆零碎的资讯,同时能扩充他们的学习范围。笔者本人的理解就是网络教育资源使得知识系统的网络更庞大而其经纬线更清晰、更有条理。

五、可服务于英语教学的网络教学资源是多样的

根据获取网络教学资源的执行者来分形式可以是多样的,首先,教师可以上网获取文献资料、教材、教参资料、考试试题、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教学可用的资源,用来制作形式活泼有趣、内容新颖的课件,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趣味性和课堂的容量等;其次是老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预习与下一节课相关的知识或信息,鼓励和发动学生上网搜查材料,也可以在课后作为当堂课教学的延伸和扩展,让学生搜集相关的信息资料;再次,利用网络的另一条途径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分小组当堂上网搜集资料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给学生创造合作和竞争并存的学习氛围。

从英语学习的内容上来分,网络教学资源更是多种多样的,有趣味英语短文,疑难解答,全英语发音的视频音频材料、中英文对照的视频音频材料等等。

从交流途径来看,可以通过论坛或者聊天室开展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针对教学方面的问题探讨,还可以和国外的友好学校的学生开展同一个活动,以此来传递信息,从而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比如,我校就在网上和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几所学校开展“同读一本书”的活动,这样既加深了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此外,通过个人博客,互不相识的教师之间可以交流教育教学见解,互相传递教学资源;学生之间可以互通有无,如此之类,不胜枚举。

笔者时常把网络信息引入课堂教学,我发现每当同学们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网络信息出现时,回答问题的声音和自信心都会提高,师生之间也找到了共同的关注点和默契。如上个月有次在教学compete这个单词时,我便用刚刚举行的NBA全明星赛来举例,我发现班上有两个英语特差整天用手机上网但爱好运动的同学却意外地和同学们一起阅读英语例句,积极讨论起来。这说明我们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网络信息的关注点加以研究,引导并积极利用,从而使有益的网络资源和学科教学相得益彰。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素质教育;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的理念与要求也已经在实践教学中有所体现。初中作为小学与高中过渡与衔接的一个阶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关注学生综合英语素养的提升,增强学生使用英语交际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是现代英语教学的根本理念与根本目标。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分析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实问题,立足于初中生英语储备以及其他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主动改革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式与措施,切实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推进初中英语教学实现现代化、素质化的发展与进步。

一、现阶段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目前,绝大多数院校与初中英语教师都已经关注到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通过多种方式主动调整英语教目标,显著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与限制,现阶段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依然存在诸多现实问题与缺陷。

(一)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与限制,绝大多数初中英语教师将大部分教学时间用于英语基本知识的讲解,包括词汇、词组、语法等等,没有将英语思维教学、英语语感培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教师全程占据教学主导地位,没有时间与经历关注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程度、消化程度,也无法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与平台,长期以往,必然会让学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是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二)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成效有限

兴趣是确保学生始终保持浓厚学习欲望与学习主动性的根本保障,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堂教学能够给予学生更多新鲜、新奇的学习体验,从而真正爱上英语学习。但就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多采用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法,既]有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的变化调整教学措施与教学方式,也没有有计划、有目标地设计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导致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毫无变化,长期沦为应试教学的附庸,与素质教育、新课改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三)考核方式机械,学生成绩含金量不高

必要的考核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效的主要方式,也是帮助教师与学生制定下阶段学习计划与学习的重要依据。当下初中英语考核依然采用传统笔试,重点关注学生对单词、语法的记忆,涉及到对学生综合英语使用技能、语言组织能力的内容相对较小,忽视了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形象性、生动性的本质属性,将英语教学等同于自然学科教学,使得学生英语考试成绩含金量相对不高,关注初中英语考核方式调整与创新是当前英语素质化改革的首要任务。

二、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

英语教学是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行素质教育与新课改教育政策的主要阵地,尤其是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关注学生综合英语素质的提升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与核心。为了始终确保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深远意义与现实价值,我们要讲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推上日程,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全面思考,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有效组织教学,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英语学习乐趣。在分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与初中生实际情况基础上,我们可将优化初中英语教学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推行学生本位教学原则,激发学生参与激情

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地位是素质教育与新课改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机械、僵化,教学成效有效的根本方式。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可主动将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英语学习的魅力。具体到实践操作中,教师可以采用对话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比如教师可以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多个热点话题,该不该扶起摔倒的老人“Should we pick up the old man when he is falling down”)、萨德事件(“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等等,同时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整个事件的理解与人事,设计多元化提问,“Why do you have this idea?”、“If you are in the same environment, what would you do?”等等,给予学生深入分析事件、探究事件的机会,大大激发学生使用英语对话的能力,培养学生英语意识,推进高效、优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

(二)创新教学方式与教学措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前文已经说过,主动创新与改革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是优化与调整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有效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趣味性与吸引力的关键步骤。为此,教师可以尝试引入小组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目标导向法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其中。比如,在进行新课“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由学习小组自主通过查字典的方式预习课文,总结本节课的难点与重点,在小组内部解决学习难题,并在课堂教学环节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互相提问,互相检验学习效果,旨在通过这种方式丰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性与探究性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创新性地将多种教学方式有机融合,根据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与变化调整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让英语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建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

(三)调整考核方式与考核重点,提升英语考核成绩“含金量”

调整初中英语考核方式与考核重点,既是提升初中英语考核成绩“含金量”的必要方式,也是凸显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目前,为有效改编机械化考核模式,增加主观性试题比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优质英语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闪电狗(Bolt)、丛林大反攻(Open Season),在期中/期末考试中,教师可以提前设计考试题目,诸如“故事情节接龙”,“电影改编”等等主题,要求参加考核的学生在短暂思考之后,根据题目要求或是用接龙的方式向全班学生复述故事,或是对故事进行合理化改编等等,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语言组织、现场发挥情况等等打分,将学生综合表现作为总成绩的重要部分,从而通过这种生动、多样的考核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语言沟通能力,推进初中英语实现根本性的改革,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高效性与针对性。

三、结束语

初中英语作为初中课程教学中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高校的英语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能够为学生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2]。为此,我们首先必须正视当前初中英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不断挖掘改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措施,尝试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转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有效地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英语,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爱上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第7篇

论文摘要: 本文探索了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开展现状,指出了英语第二课堂教育具有优化语言实践环境,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的积极作用,总结了英语第二课堂教育实施的效果和经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近几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和深入,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英语教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而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如何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思想过分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忽略语言能力的培养。旧的英语教学大纲过度强调阅读,并成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忽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应试教育色彩浓厚。这导致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上重点讲授词汇、语法知识点,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和引导,使相当数量的学生患上了“外语聋哑症”。“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等特有名词的应运而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听说等实际应用能力的欠缺。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同于其它科目的学习,它不仅需要有足够的通过课堂学习而获得的语言输入,还需要有足够的机会在适当的情景语境下进行语言输出的练习与实践,继而达到巩固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和提高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大力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一个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英语第二课堂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真实环境与条件。

英语第二课堂是指为学生在课外进行有序语言实践活动提供环境和指导。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对外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学生能够把课上所学用于实践,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实践中的问题反过来指导和激励课上学习,学与用互相加强、互为动力。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英语第二课堂的充分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教学目标的实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而且有利于丰富校园与文化生活,活跃英语学习的校园氛围,更有利于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

1.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现状

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起步较晚,发展很快,效果很好,空间很大。早期的英语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组织的形式多以学生社团(大学生英语俱乐部)发起,挂靠系部的形式为主,缺乏系统的指导和统一规划,没有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英语第二课堂对于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体现。然而近几年来,我校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归功于语言文化学院领导对开辟与建设第二课堂的高度重视和校团委领导下的大学生英语俱乐部的不断成熟与壮大。我院领导在抓好第一课堂建设和改革的同时,致力于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和发展,组建学科辅导团队,积极发动青年教师,形成固定的成员,为参加各类竞赛的学生专门辅导,把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加大了投入,在启动我校英语改革工程时,加强英语第二课堂建设被定为一项重要的子工程。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第一和第二课堂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在我校的实施。

1.1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模式的实施及效果。

语言文化学院加强了对英语角,大学生英语俱乐部举办的英语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并先后成功举办了口语技能竞赛、大学生英语风采大赛两大赛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我院以全国大学生“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为契机,组建兴趣小组,指定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指导参赛学生,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专项技能。在全国性的英语竞赛和比赛当中,认真组织好竞赛的初赛组织工作,做好选拔最优秀的学生代表我校参赛,以彰显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展现我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风采,扩大我校的影响力。大学英语部组织我校学生先后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西门子杯”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在全国大学生中具有很高的影响力的、全国性的高水平英语竞赛,不断取得突破性的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各类竞赛的参赛人数和获奖人数逐年增加,我校大气科学系02级林娜同学在2005“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江苏赛区)决赛中以绝对优势获得一等奖,综合得分在三名获一等奖的选手中排位第一,并代表江苏省参加了全国总决赛获得优秀奖,实现了我校学生参加英语演讲类比赛中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改写了该奖项的一等奖一直由少数高校包揽的历史。2007年我院04级秦岭同学获得了江苏省一等奖,2008年我校08级应用物理专业赵骉同学获得三等奖,07级国商英语专业蒋欣获得优胜奖。大学英语部由于出色的组织表现和取得的突出成绩,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证书,多位参赛选手的辅导教师获得优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同时,我院还组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提高了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2008年我校共有870名学生参赛,我院英语专业的黄戈同学获得B类一等奖;05级气候专业徐婉筠同学获得C类特等奖;07级财务管理专业的赵畅获得C类一等奖。我院主办的“语言文化周”已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品牌。我校建立了大学生活动中心,为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专门场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文化氛围,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和学风建设都更上了一个台阶。

1.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语言实践环境。

我院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扩展英语第二课堂的范围,优化语言实践环境,精心打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内容和形式,致力于打造具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基地。我院利用无线电波播音系统,创办了“空中英语课堂”,在课余时间,结合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英语听说学习内容,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英语学习方法讲座,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并扩大知识面和提高深度难度,使英语第二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随着我校大学英语教改工程的实施和深化,我校网络自主学习中心顺利建成并已经投入使用,广大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可以利用大量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英语水平,运用适当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自主英语学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为第一课堂中由于大班教学中很难解决的个性差异所造成的“好的吃不饱,差的撑肚皮的”难题,使第二课堂成为了补差补缺、因材施教的场所。语院先后聘请了多名外籍教师担任大学英语口语、视听、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原汁原味的英语课堂和英语学习环境。语院还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如外教讲座、名师讲座、学习方法讲座等。为了加强学生四级后的英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我院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过四级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选修课程,如英语口译班、英语实用能力培训班、英语提高班,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选择包括跨文化交际、外教口语、视听等课程在内的选修课程,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建立起了多方位、立体化的第二课堂活动基地。但是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提高之处和巨大的拓展空间。

2.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与大学英语教学

2.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境,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英语第二课堂虽然对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第一阵地仍然是第一课堂,第一课堂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所以,为进一步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必须深化大学英语教改工程,充分利用不断改进教学环境,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我校目前已经拥有英语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自主网络学习中心等先进的教学设施,但是目前的利用并不是很充分,应该在今后的第二课堂建设中,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设施丰富英语第二课堂的形式和内容,提高英语第二课堂的效率,进而反作用于第一课堂教学。

2.2重视英语第二课堂,加大投入。

目前我国各个高校对于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抓好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对于推动学校学风建设和促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公认。很多学校大力拓展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了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估中,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学校加强了对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加大了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搞好了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大学英语部在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发挥了外籍教师和大学英语部教师对英语第二课堂的指导作用,为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加强了对英语角活动的指导,邀请外籍教师进行指导,努力使英语角的活动特色鲜明,并成为学生进行自由语言表达、思想交流、运用实际语言交际能力进行英语会话、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场所,使每学年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和开展有规划,有组织,有投入。

2.3创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

我们发扬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联合各相关部门和学生社团,努力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创造具有南京信息工程的大学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系列活动,进而推动我校学风建设。在继续保持和加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传统三大板块(英语角、宣传窗、讲座)基础上,联合团委和学生英语社团应该不断发掘新的英语第二课堂的形式,丰富英语第二课堂的内容。同时利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有利时机,积极响应学校提出的实施“五个一”英语学习工程的号召,使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效,有成果。未来可开展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包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英语活动月”系列活动,包括各类英语竞赛(英语小品,口语,写作,翻译,英文卡拉OK,英文书法,知识问答,词汇)、学习交流活动(校际英语学习交流活动)、电影赏析、学术讲座(外教讲座周,四、六级名师讲座等)、英语游园、大型英语文艺晚会,等等。创办“大学生英语学习报”使其成为我校大学生展现英语才能和学习成果、了解英语学习和英语动态、交流英语学习体会心得的主要途径之一。加大校际间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交流,和兄弟院校交流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经验,联合举办大型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建立内容丰富的大学英语学习网站,加强和搞好我校英语学习网站建设,已经具备了各个方面的条件,是适应和深化大学英语教改工程的需要和重要成果之一。在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要使活动形式多样化,有丰富的内容,更要始终体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特色,坚持走创造具有本校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的发展之路。

3.结语

理论的研究离不开实践,实践的进行需要理论的指导。我们在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边实践边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际建设相结合,提高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效果和效率,把实践中的经验升华为理论进而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经常组织开展全校范围的关于第二课堂活动及效果的调查,了解学生的愿望和要求,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为最终目标,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提高我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效果和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刘春燕.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J].外国语,2004.4.

[2]高燕.开辟大学英语教学第二课堂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62,64.

第8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核心素养;策略探究

一、目前初中英语阅读学科教学的现状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往往是帮助学生应对各类教育考试,这样的教学难免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注重知识而不注重英语阅读的学习方法,只在乎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处于主动一方,而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一方,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学生的自我个性和特点得不到体现,最终导致好的学生越来越优秀,差的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与探索的能力将会被掩埋,不利于学生今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二、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法探讨

(一)实施英语分层教学,逐步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

采用分层教学法,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我个性,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在做好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时,开展分层式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应尽可能地让每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和提高,这样才能实现学习的高效率,从而更好地提高英语阅读成绩。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将学生划分为高等、中等、一般三个层次,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多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多给他们补充课外知识,促进文本阅读的升华,丰富他们的视野。对于中等的学生,教师应保证其在掌握基础知识时,培养他们的语言技能。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教师可把重点放在英语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练习上,逐步扎实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水平。这样分层次的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整体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认知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语言能力。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加深对原有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英语实际应用的技能,通过设置难度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他们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有助于学生明白学习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加深对实际生活的理解和认知。

(二)帮助学生掌握课本关键内容,注重学生情感与思维的拓展

只有抓住了英语阅读中的重点内容,英语学习才能更加高效和轻松。所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抓重点内容,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鉴赏的能力,让其养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对文章重点内容进行鉴赏是学生与课本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这个动态过程实现了学生的思想与心理交流,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并延伸文章思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想象力。文章鉴赏不受文本内容的限制,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广泛学习,让他们了解全世界国家的文化和当地的民族风情,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种阅读引导,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9篇

微课是教师以视频为载体,将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结合图片,音频等资料,在数十几分钟内加以呈现的一种简短、完整的教学方式。(A micro -course is a short recordedvideo which presents a single,tightly defined topic)。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形式新颖,内容精炼,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彰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微?n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普及的积极意义

针对高职学生生源多样化,基础下移,整体英语水平较低的特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在很多高职院校实行了多年,整体表现为修改教材内容,增加听力口语授课量,改革评估模式等,并在一段时期以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然而随着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普及,手机成了学生手里的“玩具”,其出现极大的分散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不小障碍。微课这种新型教学资源的出现,顺应了学生的心理,以手机为终端的学习模式更易于他们接受,加以合理利用,能为教学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1、促进英语教学改革进程,提高教学质量

微课这种形式从出现伊始,便以其短小精致,高效方便,生动形象的特点俘获了全国上至高校下至小学师生的心。它是学科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结合的产物,是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教学当中的体现,顺应了教学改革的发展潮流和整体趋势。微课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融入了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为促进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2、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微课随点随播的特点,能使学生根据个人时间来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视频学习。针对大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又碍于面子不敢不愿向教师提问的问题,也可通过重复回放视频解决,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放弃抵触心理,增加英语学习兴趣。加之微课时间一般控制在十分钟左右,精准投放知识点,符合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期集中地生理特点,也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微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可用微课资源不足

微课目前在国内互联网内的主要资源有网易公开课和一些全国性的大赛的视频资源,可选范围不大,按学科类别遴选,每个学习层次的课程又逐级递减,加上要选择能贴近本专业和学生实际水平英语视频,数量又减少大半。

2、对英语教学改革与微课应用缺乏认识

当前高校的英语教学法仍停留在教师教授与学生被动接受的任务驱动法下。虽然大部分学校已经开展微课竞赛,鼓励教师参与微课创作设计,然而微课在教学中的地位显然没有充分被认识,许多老师把微课当作任务来做,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要从根本上认识并结合微课与课堂教学,还需学校教师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

3、微课设计缺乏实用性、系统性

前文提到,现阶段高职英语可用的网络微课素材本身数量有限,现存素材中又由于缺乏制作经验,存在许多实际性问题,如,没有根据学生当前英语应用能力选取制作内容,没有考虑学生兴趣点,没有系统化素材内容等。

三、微课的运用与高职英语教学结合的有效途径

1、积极扩展教学资源

微课在我国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尽管每年都有全国性的微课大赛举办,然而优秀的、高质量的微课视频仍旧数量有限,这是微课普及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扩展微课教学资源,使其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就应积极鼓励教师制作优秀的微课,如,开展微课比赛,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微课制作,也可在初期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视频。此外,加强微课资源共享力度,也能很好的解决本校微课资源不足的情况。

2、尝试翻转课堂,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互联网时代,结合互动教学与翻转课堂是大势所趋。教师应当以实际教学成果作为评估手段,鼓励学生课堂外在线学习,探索如何将课堂学习与线上学习有机结合,实现真正意义的取长补短,个性化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果。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的制作,应符合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运用基本教学技巧和教育心理,充分体现高职院校英语的教学特色。在教学的设计和内容选择上,应了解学生真正所需,针对不同专业开展职业英语教育,着重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线上学习,并与学生进行留言互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开发微课应用的新模式

微课具有不同的展示方式,具有主题突出,内容具体,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在微课设计上围绕以上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以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5、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