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撞击与生命

时间:2023-10-09 11:02:26

导语:在撞击与生命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键词】生命伦理;教育

一、生命伦理概述

生命伦理学自上世纪60年源美国以来,半个世纪以来,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从伦理观念到实践操作的演进。该理论最早起源于对人体试验、安乐死、器官移植、辅助生殖、生育控制、遗传优生等道德难题的求解,即它是从问题出发的。20世纪70年代末,生命伦理学步入理论构建阶段。一方面它把基因工程、公共卫生伦理、基因治疗、对精神病人的行为控制、遗传咨询等新问题纳入视野;另一方面,它尝试着从具体规范中总结、提炼出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1979年,贝奥切普和查德里斯出版的《生命伦理学的基础》,提出了著名的“四项基本原则”,即自主、有利、不伤害、公正四原则,为生命伦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综上所述,生命伦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旨在论证、倡导、贯彻、推行尊重生命的道德观念。尊重生命是生命伦理学的根本宗旨或主旨。

二、高校伦理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1、从学科建设角度看,一般的示范大学和综合类大学都开设伦理学专业及相关课程,并招收研究生,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等。

2、从普及伦理学教育课程开设情况来看,目前国外本专科高等教育课程中开设伦理教育课程较为普及,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等都设立了相关的专业伦理课程。但在我国,生命伦理还未进入大多数高校的课程。在公众中的传播和普及也较为滞后。具体表现为:

3、对生命伦理教育基本上停留在行为教育和情感体验上,没有从伦理规范的根本性视角来审视生命伦理教育,更没有深入涉及大学生生命伦理缺失和生命伦理教育的价值目标。

4、过度强调外在规范,忽视生命发展的内在诉求。

在生命伦理教育的目标上不重视人的道德诉求,剥离了人本身的诉求和愿景,成为一种空洞的、抽象的口号,最后丧失了它应有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5、原因分析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作如下归纳:

①西方文化中的消极成分对民族传统文化冲击巨大,市场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对金钱和财富的崇拜,新自由主义思想泛滥,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成为当下时尚追求,只顾当下、不讲未来,只求实用、不求深刻,缺乏责任意识和崇高的生活目标。

②转型中的中国,使一些人误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社会,即一切按市场原则运行,经济利益高于以人为本,导致社会诚信缺失,不公正现象盛行,这种社会风气对学生的伦理价值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③在教育培养模式方面,以考试分数为主的评价体系使学生更加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轻视人文精神的学习;学校更侧重政治思想教育,轻视伦理道德教育,多以圣人之道代替公民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④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多以说教和灌输为主,致使学生说得多、做得少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伦理关怀。

三、高校开展生命伦理教育的建议

(一)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建立健全生命价值观和生命伦理观。

生命伦理学的直接任务是解决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行为规范问题,但它的终极价值和使命是弘扬尊重生命的伦理精神。生命伦理学的研究和教育,是从一个特殊的视角―――解决科技发展与生命尊严之间的冲突关系,来向人们、向社会一再强调和反复昭示:人之生命具有崇高价值,这种价值使得每一个人都享有一份作为人的特殊的尊贵和威严,这就是人的尊严。

(二)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出台和完善伦理教育规范和政策

我国政府部门,如卫生部、科技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机构,都已制定了有关管理规范和伦理审查条例,许多单位在开展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时也都建立了伦理审查委员会并努力贯彻生命伦理基本原则,教育相关部门也应适时制定可行的计划,在各高校适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命伦理教育。

(三)高校教学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生命伦理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教学主管部门应与时俱进,通过深入调研在校生伦理道德现状,归纳成因,因地制宜地开展生命伦理的实践教学和教育,特别是在新生入校的学前教育,在校学习的过程监控以及高年级学生在面临就业压力时的伦理层面的文化普及,有助于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认同、道德规范和减轻工学压力。

(四)教学一线的生命伦理教育的开展

1、重视正规课程教育:首先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将生命伦理教育与“两课”分离,更多采取案例分析、辩论、讨论和课堂报告等形式,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育等手段丰富伦理教育课堂。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情景模拟、情景再现、现场演示等方式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处理实际问题,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3、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创造条件让学生依托专业学习走出去,到企业和社会中去,到行业中去体验和处理专业与伦理关系,体会和学习职业道德和规范。

4、高校应合理吸收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关注生命伦理教育组建高校生命伦理研究学会组织,积极响应和组织发起生命伦理研讨会,为类似组织提供必要的资助,设立奖学金并提供参观、见习和实习的场地和机会等同时加强该领域的师资建设。

综上所述:在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高校生命伦理学教育任重而道远。生命伦理教育在我国当前发展水平还较低,只有在意识形态上使公众对生命伦理问题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正确的态度之后,才能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和谐。\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基础文明;调查分析;教育方案

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弘扬大学精神,有利于推动和谐校园建设,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和国家栋梁。因此,高等院校应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方案的新模式。

一、当前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在辽宁省锦州市辽宁医学院、辽宁工业大学、渤海大学3所大学中随机抽取600名学生进行:设计50道题, 内容涉及大学生基础文明礼仪、社会公德意识、纪律观念、生态文明、诚信意识五个方面,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调查结果如下:

1、大学生基础文明礼仪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有96%的学生能够意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这说明,大学生虽然在基础文明礼仪上有所欠缺,但他们还是希望改善自身基础文明状况,提高个人文明素养。

2、社会公德意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有68%的学生的总体评价是“思想积极进步,学习能力较强,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这表明,在社会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良好。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

3、纪律观念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成熟,社会责任感、自律意识、成才愿望增强。但在调查中发现心理问题引起的违纪现象增多。

4、生态文明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93%的被调查者了解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作用,86%的被调查者知晓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被调查者也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多数大学生对于生态保护法规了解甚少。

5、诚信意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有94%的大学生赞成并努力践行“以诚实守信为荣,见利忘义为耻”的荣辱观;在谈到考试作弊的问题时,有54%的大学生表示反感,19%的大学生表示可以理解,18%的大学生认为作弊好过补考,9%的大学生坦白自己也曾作过弊;大学生对自身诚信意识进行评价,认为诚信意识一般的占52%,认为强和弱的分别占36%和12%

(二)当前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分析。当前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主流还是积极上进的,大多数学生思想比较进步、目标明确、态度端正、学习努力,道德水准和思想意识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知行不一。思想认识水平较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注重个人文明素质的养成,造成现实中的受教育程度与基础文明修身程度明显不成正比。究其成因,大学生中基础文明修养问题的出现不是孤立的, 原因也不是单一的,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存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不应该仅仅聚焦于学校教育本身,局限于德育的内容,应该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中,历史地、全面地去分析。

1、长期以来, 我们虽然十分重视思想道德建设, 但往往是对传统文化重批判、轻继承, 对思想教育重政治、轻伦理, 在道德建设中重说教、轻实践, 加之法制教育观念淡薄, 使得“情大于法”、“知行分离”的现象时有发生, 从而导致了青年学生文明修养、道德自律缺乏来自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2、当今世界, 广播、电视、电影、计算机互联网络等传媒技术飞速发展, 资讯交流日趋频繁, 信息共享与日俱增,西方文化无时无刻不对大学生的基础文明起着诱导和催化作用。。

3、社会生活视野的扩大、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竞争的加剧、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使青年学生心理失衡、焦虑加剧, 他们急需宣泄。滞后的心理健康教育, 较低的心理成熟度, 使大学生文明修养、道德自律的形成缺乏来自健全人格的基础保证。

4、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未能切实有效的承担起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责任。

大学生基础文明缺失问题与基础教育中长期只注重应试教育有着重要关系。在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下,分数几乎是学生的唯一追求,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相比,多数教师、家长更看重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输入。当代青年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多,他们从小缺少与人“分享”的情感体验,加上家长的过分溺爱,学校过分重视分数,无形中使学生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缺乏社会公德心,缺少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养成了不会照顾自己、得过且过的懒散作风。

二、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内容,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要求,以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集体主义为原则为核心,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自尊自爱,文明修身,诚实守信、创建和谐校园,争做文明大学生”为重点,以开展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系列活动为载体,以树立优良校风学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教育和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自觉遵守校规校纪,营造文明守纪、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

三、构建健康的基础文明教育体系的对策及方法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构建基础文明教育体系。

(二)注重体系建设,营造良好文明环境。

(三)推进体系载体建设,搭建基础文明教育体系建设平台。

(四)开展基础文明教育体系交流,促进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四、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建设,构建文明教育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坚持常抓不懈

(二)坚持齐抓共管

(三)坚持普遍要求与专项治理相结合

(四)坚持学生自我教育与加强领导相结合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对策

生命意识是指生命个体对生命的自觉认识。生命意识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途径,引起生命个体对生命的关注,培养受教育者正确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健全人格,提升生命的价值。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学校及个人等因素,现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较差,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对自己或他人的生命缺乏正确认识,生命意识淡薄现象日益严重:大学校园伤害事件、漠视生命轻生他伤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震惊和心痛之外,更应反思我们的生命意识教育。

一、学校应加强生命意识教育

现代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教育普遍存在重视专业知识教育与综合能力的提升,但是每个人最需要的生命教育,一直被严重忽视。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传诵生命的气息。”教育的首要问题就是让人们认识生命的本质本源,在认识生命的基础上,尊重生命,创造生命的价值。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审视高等教育,让受教育者学会审视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应当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的。[1]无论是从学生本身,还是学生将来的职业来说,将生命意识教育纳入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教育教学已刻不容缓。

(一)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加强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有的学生对医生职业角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不够主动,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缺乏正确与深刻的认识。为此,学校可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参与生命科学相关活动。由于目前高校没有专门的生命教育相关的课程与统一的教材,医学院校可以结合学校及学生的特点,编写校级教材如生命的发展与关怀、理想与信仰、生命与死亡、人际交流与沟通等,开设生命教育相关的课程。也可在已开设的课程中或不同的教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通过解剖课,培养学生对逝去生命的敬畏之情;实习中,目睹生老病死,感受生命诞生的喜悦、脆弱与短暂;组织学生参观医学院校的生命科学馆,从人的自然生命入手,认识生命诞生的偶然性、孕育生命的艰辛与喜悦,感受生命的神奇与脆弱。引导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滋生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之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既对生命个体进行了生命意识教育,也起到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珍爱生命的同时尊重他人的生命。现代大学生有很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或留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与他人有效的沟通交流,性格内向、自卑,不能独立地解决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自我与社会的冲突、人际关系中的闭锁心态、舆论环境中的逆反心理、历史变革中的困惑心态、职业选择中的焦虑、恋爱婚姻中的人格变态等等问题。[2]一些学生往往将生活中一时的挫折、痛苦当成“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压力蓄积中各种心理问题滋生,问题严重者甚至决定放弃自己的生命或者剥夺他人生命,漠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为此,学校应加强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由对医学生进行人的自然生命教育,进而开展人的社会生命的教育,引导学生坦然面对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摆脱心理危机,培养自信开朗的性格,建立彼此友好信任的人际关系。

(二)开展系列活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充分运用多种手段,促使学生情感世界得以丰富,人文素养得以提高,更加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以文学陶冶学生情操,提升生命价值。医学注重的是生理,文学更侧重于心理。好的文学作品可以起到洗涤人心灵的作用,对价值观人生观和生命意识的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培根曾在《论读书》中说“读书能陶冶人个性……可以铲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碍,正如适当的运动能够矫治身体上某些疾病一样”。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文学治疗之所以能产生效力,就是因为它能满足人类的五种高级精神需要:1.符号(语言)游戏的需要;2.幻想补偿的需要;3.排解释放压抑和紧张的需要;4.自我确证的需要;5.自我陶醉的需要。[3]教师通过安全教育、生命意识、文学欣赏等讲座,向学生推荐阅读凸显生命的作品,关注生命存在的状态,勇敢应对人生中的挫折与苦难,培养生命意识。如散文《生命生命》(杏林子)、《谈生命》(冰心)、《提醒幸福》(毕淑敏),小说《命若琴弦》(史铁生)、《热爱生命》(杰克•伦敦)等作品。以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引导学生珍惜生命;散文以法国蒙田的《热爱生命》、张晓风的《敬畏生命》引导学生热爱敬畏生命;通过余华小说《活着》主人公福贵目睹身边7位亲人相继去世,但他依然坚韧地活着,直面人生,达观友好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和给了他太多苦难的这个世界,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他们顽强勇敢地直面战胜人生中的苦难与挫折;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关于人生意义的名言“人的生命仅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与毕淑敏的“人生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确立一个人生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之奋斗。运用文学手段,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阅读中探究人生、点亮生命。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安排读后感写作或演讲、辩论、诗词朗诵、征文比赛等活动,制作手抄报、黑板报、校园刊报,引导学生把文学与生活相结合,在对文学作品深入理解之上进行评论,表达自己的生命情感与意志,疏解负面情绪,健全人格,释放生命的张力。组织学生观看“最美孝心少年”视频,开展“诚信、责任、感恩”等主题班会活动,充分认识生命的责任,培养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以现实中的例子激励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如力克•胡哲虽然天生没有四肢,但他勇于面对身体残障,凭着信心成长,创造了生命的奇迹;重庆姑娘廖智曾遭遇两次地震,被活埋26个小时,失去女儿,失去双腿,失去婚姻,却不放弃生的希望。观看视频《开讲啦》毕淑敏的励志演讲,通过毕淑敏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如何面对人生中学习、求职、经济等各种压力,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缓解压力。

(三)教师以身作则,起到榜样作用

教书的最终目标是育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引路人。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生命意识对学生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若想有效地培养心理健康、正确认识和对待生命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心理健康、尊重热爱生命,宽容平等地对待每个生命个体。在“授业”的同时,更应注重“传道”与“解惑”。一方面,将自己对生命正确理解之“道”传递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生命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对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对生命认识等心理之“惑”及时给予指点与解决,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正确对待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培养学生具备博爱、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做到教书育人。综上,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充分利用人文环境与教学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与方法,开展生命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升生命质量。这既关系到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也影响着校园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家庭配合支持和社会关注宣传,共同进行生命意识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成员之间应常常进行交流沟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对家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不可溺爱,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与开朗的性格,教导孩子遇到问题应积极面对有效解决,及时调整心态,乐观面对生活,驱走负面情绪,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家庭。一方面,大学生可以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医学生进行义诊、到福利院关爱老人与孩子等,善待他人,珍爱自己。同时,社会也应通过互联网、电视、街头标语等形式宣传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呼吁人们相互关爱,珍爱生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生命是单向通道,每个人都应该珍爱敬畏宝贵的生命。通过学校教育、家庭配合支持和社会关注宣传,共同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帮助现代大学生摆脱心理危机,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学会感受生命、审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加生命的宽度,让短暂的人生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缪小云.试论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施状况及途径[J].北方文学,2013(4).

[2]黄书泉.天生我才必有用[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第4篇

【关键词】幼儿体检;营养;生长发育状况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35―02

为探讨五华区幼儿园儿童的营养现状及变化规律,将2009―2012年幼儿园体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掌握集体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保证幼儿园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2012年3~5月份对五华区管辖幼儿园在园儿童进行的常规体检结果及儿童系统管理工作报表,包括体重、身高、血常规、龋齿、视力筛查等。所有检查项目均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化仪器进行检查。

1.2 方法和诊断标准 体重、身高的评价均参照《WHO标准0~7岁儿童体重和身高参考值及评价标准》[1],其中体重、身高中位数即达均值:X-1s≤WA≤X+1s、 X-1s≤HA ≤X+1s;体重低下:WAX -2s;发育迟缓:HAX -2s;肥胖:WHX +2s;消瘦:WHX -2s;贫血:Hb110gL;龋齿:按全国牙防组制定的诊断标准;视力筛查:采用德国进口HEINE检影镜、标准视力E字表。

1.3常规全身体检(内、外科、血常规十八项分析检查)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儿童体重、身高达标情况 体重、身高达均值人数占总体检人数的百分比,体重、身高达均值率自2009年的41.4%、49.6%上升到2012年的43.85%、47.64%,与国内其他文献一致[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

2.2 营养性疾病检出情况 体重低下、发育迟缓、消瘦发病率逐年下降,自2009年的4.07%、4.84%、4.15%下降到2012年的3.17%、3.52%、1.9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2.3龋齿、视力筛查检出情况 2009―2012年资料显示,在园儿童的龋齿发生率均在35.4%左右,各年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2~6岁儿童群体屈光筛查,屈光异常率为18.98%左右,与其他文献报道一致。

2.4有三种与膳食营养有关的疾病在学龄前儿童中呈现高发病率,一是反复呼吸道感染,二是超重与肥胖,三是潜在缺铁及缺铁性贫血。

3讨论及对策

3.1幼儿园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逐年改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加强管理及保健人员的配备,每年对幼儿园保健人员的卫生保健知识加强培训,各幼儿园均提供每日二餐一点或二餐二点的伙食,全部开展了膳食营养分析,并做到先算后食,从各方面保证了儿童的营养摄入,使集体儿童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仍有小部分私立幼儿园,因为办园规模较小,师资力量薄弱,同时存在克扣儿童伙食费的现象,使部分幼儿园存在儿童膳食营养供给的不足,制约了幼儿园集体儿童的生长发育。

3.2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和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有三种与膳食营养有关的疾病在学龄前儿童中呈现高发病率,一是反复呼吸道感染,二是超重与肥胖,三是潜在缺铁及缺铁性贫血,现将其问题及对策简要阐述如下:

3.2.1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预防保健措施:增强体质,可以通过适当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加强体格锻炼。室内保持新鲜空气,经常通风。确实体弱的儿童可适当时要药物来增强机体免疫力。

3.2.2超重与肥胖:儿童肥胖的发生与饮食密切相关,每餐主食过多,经常吃油炸食品,甜食,进食速度过快,暴饮暴食是引起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另外运动量少,使得能量消耗过少,过多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是导致肥胖的另一原因。所以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运动行为对预防儿童肥胖有重要作用。

3.2.3潜在缺铁及缺铁性贫血: 预防儿童潜在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重在改变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解决偏食和挑食问题,做到膳食多样化。适当让孩子多吃一些含铁、含维生素C/A和叶酸多的食物,如胡萝卜、西红柿、菠菜、蛋黄、猪肝和豆类等,另外要注意做到一日三餐有规律,防治消化道疾病,以维持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吸收。

3.3屈光异常和龋齿:儿童视力异常可能与儿童不良的用眼习惯、父母对眼保健知识的缺乏以及托幼机构对眼保健工作重视不够有关;而且视力异常主要由远视、散光构成屈光不正主要类型,先天性、儿童早期的远视或散光,于发育期间未经矫治,易形成弱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眼屈光由远视向正视变化,远视的患病率逐年减少,近视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目前有学者认为我国单纯性近视人数不断增多与现代文明发展,多媒体的高速发展,视觉负担加重有关,与视觉环境不佳有关,甚至与饮食有关。因此,应抓住学龄前这段时间,对弱视患儿实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应加强幼儿园视觉环境的改良及儿童膳食的合理搭配,从而减少视力障碍的发生。儿童龋齿在园儿童的龋齿发生率均在35.4%左右,各年度差异无显著性,做好口腔保健起到重要的作用,应引起大家的重视,关键是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它不仅对儿童的口腔健康有益,而且也对儿童的全身健康有益。儿童应注意平衡膳食,做到不挑食,特别是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营养又丰富的食物,这样,既有利于牙齿的自洁作用、不易患龋病,又有利于口腔颌面的生长发育,促使牙齿排列整齐,增强咀嚼功能。儿童的口腔保健,不仅仅与口腔本身状况有关,而且还与全身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定期口腔检查就是在没有口腔疾病或自己没有感觉到口腔有问题的情况下,定期让口腔医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而不是已经发现有问题才去就医。

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消瘦、贫血患儿逐年下降而肥胖儿逐年升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儿童保健工作的全面开展,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消瘦和贫血的患病率已得到有效控制。 可能与膳食的搭配、均衡的营养及与儿童的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同时,肥胖儿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是现在有部分的家长陷入一个误区,片面强调营养和过度喂养,同时户外活动少、过度保护以及不良的饮食行为,导致肥胖儿的数量不断增长。幼儿园保健状况有待改进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质量直接影响着集体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提高保健人员的卫生保健知识培训,提供儿童均衡的膳食营养,加强儿童的体格锻炼,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卫生保健知识,共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第5篇

(2019年10月23日晚上)

A同学(医药技术系):有的课程实践性不强,虽然理论上懂了,但是要去真正操作才会理解透彻。要加强实践教学,技术技能人才应强调实践性。

B同学(物联网技术系):专业课的知识应该和生活结合起来,教师讲一些生活上用不到的知识,理解困难,听起来乏味。

院长回复要点:赞同同学的观点,专业课要和生活结合起来,例如如果把浙江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智能家居融入到课程,学生会更加感兴趣。

C同学(生物与环境工程系):专业课的实践课时安排不合理,有的实验要4节课才能做完,但是只安排了2节课,做到一半就得停止,下次又要继续重来,希望增加实践课时。

院长回复要点:举例以前读大学时做化学实验的情况。要求所有教学系,教学管理上,实践课程要根据实践项目的时间来确定课时数。

D同学(口腔医学系):理论课与实践脱节,实践课少,专业技能提升不高;专业理论课课程安排紧,教学进度快,一些老师为了赶进度,照PPT念;学生每天晚上复习到12点,但是还是复习不过来每天所学内容;听说以前可以有很多机会去实践,但是课程加了后,有的实践项目现在学生不能做了。希望加大实践项目,更注重实践课程。

院长回复要点:医药卫生专业资格证考试难度大,需要加大理论课程教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三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如何获取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学们要善于和老师沟通。

E同学(旅游系):虽然实践课程多,但是大多数都是在实训室完成,只知道如何带团,但是具体怎样带好一个团队,希望加强与旅行社、酒店等平台的合作,让学生由实战的机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形成了服务的意识,也知道如何服务好服务对象,但是感觉没有学到管理的知识,希望加强。院长回复要点:充分利用好学校图书馆、喷泉等资源,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F同学(医药技术系医学检验专业):作为医学生,对医疗紧急救护知识冻,是否可以在大一增加课程,教授紧急救护知识,因为紧急救护叶关系到日常生活。另外有部分学生是外省的,希望老师上课不要用方言,尽量把普通话说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院长回复要点:通过华夏基金会项目、选修课等把事情做好。

G同学(护理系护理专业):希望上课时老师讲完专业知识,要和学生多些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要一讲到底;有的专业课,希望老师多拓展一些医学专业知识,医学多学一些,对生活有用,是很好的。

院长回复要点:同学们要成为课堂改革的推动者,通过多问老师来推动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大家还要自信,动手操作能力强,是我们职业院校学生的优势。

H同学(生物与环境工程系):大一同学反应个别教师言行过激,上课的语言、方式、考核制度让同学感到害怕,害怕被老师挂科,大家都说要注意XXX老师。

第6篇

美国科学家哈罗德·克莱顿·尤里是宇宙化学的第一人,他因为发现了氢的同位素——氘,在1934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1年,物理学家伯奇和天体物理学家门泽尔首先提出了“氢除含有原子量大约为1的一些原子外,还含有原子量大约为2的一些原子,后者所占比例约为1/4500”的假说。当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的尤里对这一假说非常感兴趣。1931年年底,尤里教授等人把4升液态氢蒸发到只有几立方毫米,在进行光谱分析后发现一些新谱线的位置正好与预期的原子质量为2的氢谱线一致,从而发现了重氢。尤里称它为deuterium,在希腊语中是“第二”的意思,中文译名为“氘”。欧阳院士认为:“氘的发现是科学界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现在最常见的是氧化氘(D2O,又名重水),它的主要特性与普通水(H2O)大不相同。后来重水成为制造原子弹所需的重要材料之一。”

尤里还是宇宙化学、天体化学的创立者。他在1952年发表了宇宙元素丰度数据,发展了元素起源和宇宙学理论。尤里还研究了恒星、太阳系、行星的化学组成和起源。他还认为地球的原始大气应当和现在的木星大气相似,主要由甲烷、氨和氢组成。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处于金牛T型变星阶段的太阳,驱散了地球的原始大气。现代地球的大气层是次生大气层,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排气过程,以及经过漫长的与地球水体和生物界的协调演化过程,将火山大气层二氧化碳大气层逐步变成了现今的氮氧大气层。“我们现在对于地球、木星、太阳等化学成份的了解,都是从尤里的模型发展而来的。他研究了各种类型的陨石按什么样的比例、怎样构成了地球、火星等行星,而对陨石的研究就可以给出相关证据。”欧阳院士介绍道,“在陨石研究方面,尤里对陨石进行了分类,还提出了太阳系的行星是由各个行星胎吸积各种类型的星子(相当于各种类型的陨石)形成的理论,并认为在别的行星上也可能产生生命。”

尤里在研究生命起源方面也颇有建树。1953年,尤里和学生米勒(Stanley L.Miller)共同设计了一套仪器,模拟原始地球大气的成份和条件,在甲烷、氨、氢和水蒸气混合物中,连续进行了一星期的火花放电后,形成了十多种氨基酸。这说明原始大气有产生蛋白质的可能,为研究生命起源问题开辟了重要途径。他还参与了“海盗”号火星着陆器探测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尤里还参加了美国政府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他利用掌握的同位素化学方面丰富的知识,对于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发挥了很大作用。

宇宙成因核素的开拓者

威拉得·法兰克·利比是美国物理学家,一生致力于放射性碳定年技术与方法的发展,为考古事件的精确定年开创了新途径,干196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欧阳院士告诉我们:“宇宙线作用于大气中的14N,能生成放射性的14C(半衰期为5730年),14C属于宇宙成因核素的一种。大气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含有三种同位素,即12C、12c和14C,三种同位素的丰度比较稳定。三种同位素都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参与生物界生命过程。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生物体内12C、13C和14C含量的比例是稳定的。一旦生命过程结束,就不再有碳的交换,那么生命体中14C含量会因衰变而随时间减少。因此,通过稳定的12C和放射性的14C相对含量的测定,可以准确算出某一样品终止碳交换至今的时间。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考古学家确定考古事件的年代,帮助地质学家确定地层中冰川的年代历史、古火山喷发的期次、古海洋平面以及沉积物的沉积速度,还可以帮助地理学家研究古代气候的变化等等。”

欧阳院士曾把这种方法用在马王堆女尸的年代鉴定上。他们选取了女尸的棺木和堆放在棺木周围的木炭样品,精确测定了女尸的年代。但欧阳院士也指出,14C测年法最长只能测定两、三万年的时间。时间更久远的样品,可以用其它的同位素测年法。陨石的年龄有46亿年,就是用别的同位素测定的,如铀铅法、铷锶法、铼一锇法和铅一铅法等。

宇宙线与行星、月球、小行星和陨石物质相互作用,能产生字宙成因核素,如26Al、53Mn、60Co等,测定宇宙成因核素可以获得行星和月面撞击坑的形成年龄、行星与月球表土暴露在行星际空间的年龄、小行星相互碰撞破碎的年龄、小行星碎块在行星际空间运行的年龄、火星与月岩被溅射出母体的年龄、陨石降落至地球后的保存年龄等。宇宙成因核素的研究与测定技术已成为宇宙年代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行星、月球与小行星表层的暴露历史,小天体撞击行星与卫星以及相互撞击的历史,以及陨石与小天体在行星际空间的运行历史提供了精确的时标。揭开小天体撞击地球诱发恐龙灭绝之谜

欧阳院士还介绍道,另外一位对天文学有所贡献的是西班牙裔美国粒子物理学家刘易斯·沃特-阿尔瓦雷茨(Luis Walter Alvarez)。他因发展了气泡技术和发现了许多共振态而荣获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但他的影响更为广泛的工作是提出小行星撞击地球,诱发地球气候环境灾变,导致6500万年前以恐龙为代表的70%的物种灭绝的假说。阿尔瓦雷茨的文章发表在1980年的《科学》杂志上,并由此逐步建立了小行星撞击地球诱发地球气候环境灾变和生物物种大灭绝的学说。

1980年,阿尔瓦雷茨与其子沃尔特·阿尔瓦雷茨(Walter Alvarez,地质学家)等人研究欧洲地层时发现,在全球的白垩纪与第三纪交界的界线层中的锇、铱、铂、钌、铑、钯等铂族元素的丰度高于地壳平均含量的三、四倍,这一界线层的年龄刚好是6500万年,正值恐龙灭绝事件(6500万年以前)之时。陨石和小行星上的铂族元素含量比地壳的平均值高出1个~2个数量级。小天体撞击地球后,它们的全部物质和撞击挖掘出的撞击坑内的物质完全混合,大大稀释了铂族元素的丰度,但仍然比地壳的平均值高3倍~4倍。撞击产生的浓密尘埃和大火灰烬,弥漫在地球的大气层中,并缓慢沉降到地球表面。

欧阳院士认为:“小天体在行星际间运行的速度是每秒45千米,地球公转的速度是每秒30千米。它们对撞的速度达到每秒75千米,而若小天体追上地球,每秒也至少有15千米的速度。这么高速的碰撞能产生多大的能量?根据物理学定律,算下来的结果十分惊人。假如有一个10千米大小的天体撞击地球,产生的能量就相当于地球上全部核武器共同爆炸能量的几千倍。小天体撞击地球时要先通过大气层,它压缩大气会产生很强的冲击波。这个高温高压的冲击波,就像氢弹爆炸一样,可以燃烧地球上所有的可燃物质,引起森林大火,甚至全球大火,而燃烧的灰烬我们都可以找到证据。”

“超高温超高压的强大冲击波撞击地球表面,能产生巨大的地震,并进一步产生全球规模的大海啸。而小天体撞击地面后,会形成直径200千米的巨大撞击坑,把撞击坑里所有的岩石、土壤全部粉碎、气化、融熔并向外溅射。大量粉尘弥漫在平流层,遮盖了90%的照射到地面的阳光,所以在地球表面看到的太阳是非常灰暗的。另外,由于缺少阳光,地球变得很寒冷,我们测到地球表面年平均温度下降了14度,这是典型核冬天的表现,那是一个寒冷、昏暗的地球。所有植物的光合作用都因此被抑制或停止,大批植物死亡,而以植物为食的动物,由于食物链中断也大批死亡,这就导致了地球生物物种的灭绝事件。”

欧阳院士告诉我们,“这个事件已经找到了证据,因为生物的尸体都埋藏在地层里。现在,撞击坑已找到了,大量证据表明小天体撞击在墨西哥北部的尤卡坦半岛,科学家们打了很多钻孔探测,确证是造成那次事件的元凶。携带了这些证据的尘埃,最后都要慢慢沉降下来。我们在拉萨附近的岗巴地区找到了大量的证据,是在白垩纪与第三纪地层交界处、厚度约1厘米的界线层里。那时的地区还没有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而是属于海洋,直到70万年前才上升成为山脉。我们测量了拉萨附近界线层形成时的年平均温度,比正常时期要低14度。所以当时的地球是一个寒冷、黑暗的地球,全部证据都已找到了,而且全世界100多个地方都找到了相似的证据。我们地球上生物物种的演化是很艰难的,经过了多次的劫难。而恐龙灭绝这一次还算中等的,还有更严重的生物物种灭绝事件,有90%的物种从地球上被消灭了。”

第7篇

1858年,达尔文在伦敦将他的“进化论”公布于众,然而,这种150年后仍有科学意义的学说在当时不但没有引起任何的轰动,反而遭到当时科学界的冷嘲热讽,伦敦科学家协会的主席在当年的年会上说:“今年没有任何的发现。”当然了,神学界对这一学说更是恨之入骨。殊不知,达尔文提出的这一理论成了日后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学说,并且因此创建了一门全新的学说――生物学。

然而任何学说都有其时代的局限和不足之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也不例外。按琼斯教授的说法,达尔文最大的不足便是没有解释人类的起源这一最为人们关心,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有关人类起源的话只有一句:“人类的起源和它的历史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此外,琼斯教授还认为,达尔文的学说在其广义理论上也存在许多缺陷。

针对达尔文进化论和《物种起源》一书的不足,琼斯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科学观点,并且准备写一本巨著。琼斯在他的著作中要阐明的第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人类的起源。他认为,人类这一当今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也许已经步出了进化”历程,也就是说从生理上不再进化了,只是人类的思想和创造出的机器仍在进化中。此外,琼斯教授还认为,达尔文在提出进化理论时回避了机会在物种起源与生物演变中的重大作用。琼斯主张,进化不只是像达尔文所说的那样仅仅只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结果,机会在进化中也起了相当的作用。他指出,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有些物种的灭绝和进化是由于陨星撞击地球的结果,比如恐龙的灭绝。他还举了个简单的例子说,大象产生的性激素与飞蛾产生的性激素化学成分完全相同,这当然容易造成大象的“误会”。琼斯说:“这对蛾来说是危险的,然而这是进化中的一个失误,而绝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另外,琼斯教授还在他的著作中对当今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科学家的进化理论提出挑战。他首先攻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蒂文・杰伊・古尔德和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查德・道金斯以“古怪”的方式对待进化这一课题。他认为,道金斯提出的“自私基因”之说,也就是任何生命都是按基因的利益进行进化的这一学说根本不足以说明生命有差异的原因。至于古尔德教授认为进化是突然间发生的,这与琼斯认为的进化是个逐步的过程的观点截然相反。琼斯教授满怀信心地说:“我的长处在于我对生物学有着特别宽的知识面。”琼斯教授打算用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的方式写成自己的著作,也就是说他将用大量的逸闻趣事、丰富的例子,从细胞到现代艺术各个方面来谈物种起源这个问题。

(摘自《青年参考》)

阅读思考:

1.1858年,达尔文的进化论公布于众,当时的反响怎样?

2.琼斯教授向达尔文学说提出挑战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文意,归纳出达尔文的学说的三点不足之处。

4.请归纳琼斯教授新进化论著作的主要内容。

5.论述琼斯教授著作体例构想的两项是()

A.人类的起源和它的历史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

B.有些物种的灭绝和进化是由于陨星撞击地球的结果。

C.“自私基因”不足以说明生命有差异的原因。

D.进化是个逐步的过程。

E.用达尔文《物种起源》的方式写成新著作。

第8篇

清明节吃鸡蛋原因一、源于古代的上祀节

吃鸡蛋,是源于古代的上祀节。人们为婚育求子,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并涂上各种颜色,称“五彩蛋”,他们来到河边把五彩蛋投到河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争捞、剥皮而食,食后便可孕育。现在清明节吃鸡蛋象征圆圆满满。在农村的一些地区,还有儿童之间“撞鸡蛋”的习俗。倘若要探究清明节里吃鸡蛋、撞鸡蛋的象征意义,其中应该还寄寓着人们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

清明节吃鸡蛋原因二、和寒食节有关

寒食、清明节里斗鸡子(卵)之戏,真正的源起,应该还是归于先秦时代某些地区的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无疑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再者清明日的郊游踏青,熟鸡蛋也是便携的食品。事前的撞击剥皮,难免引起孩童两两相撞的兴趣。

清明节吃鸡蛋原因三、源于对生命的尊崇

倘若要探究清明节里吃鸡蛋、撞鸡蛋的象征意蕴,其中应该还寄寓着人们对于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鸡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生育与生命的象征。传说,开天辟地的盘古在鸡蛋中化孕“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艺文类聚》),商的始祖契为“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史记》)而生,秦始祖大业也是“玄鸟孕卵,女吞之”受孕(《史记》)。民间习俗,妇女生孩子后,给四邻八舍报喜讯,送的不也是鸡蛋吗?清明的祭祖扫墓,其中不也有慎终追远的生命意识吗?春季里万物化育,是生命的季节,诸多民俗事象都在深层的生命意蕴上暗合。在扫墓时,将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壳丢在坟上,象徵「脱壳,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孙皆出人头地。

清明节“碰鸡蛋”的习俗

清明还有“碰鸡蛋”的习俗,小孩子们在这天将煮熟的鸡蛋互碰,谁的鸡蛋先破,谁就算输了。在今天的孩子们中间“碰鸡蛋”是不太常见了。不过这小小的“碰鸡蛋”,并非是一时一地穷壤僻野里的节俗,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表示“碰鸡蛋”可溯及六朝时代。梁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荆楚之地(今湖湘)寒食日里有“斗鸡、镂鸡子、斗鸡子”的习俗,并转载《玉烛宝典》句“此节,城市尤多斗鸡卵之戏”。唐代诗人元稹在诗歌《寒食夜》中也载录了这一民俗“红染桃花雪压梨,玲珑鸡子斗赢时。今年不是明寒食,暗地秋千别有期”。可见“碰鸡蛋”是大有来历的。

第9篇

头发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不仅可以使头皮免遭雨水、保暖御寒、使头部免受高温,还能吸收或转移一些撞击的能量,保护大脑不致受伤。同时,头发也影响人的美观。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代表着青春、活力、健康与生命之美,而当青丝变白发时,让人难免感叹岁月悠悠,青春易逝,与之相伴的是衰老与枯萎。是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怕老去,尤其是女人。于是,对于不期而至的白发,我们突然会变得像一个斗士,立志要将白发赶尽杀绝——白发胆敢来入侵,定要叫它去光光!对镜拔白发成了许多人每天的必修课,抑或,十八般武艺全用上,羊胎素、染发剂、化妆品、假发等,不遗余力地与时间作战、与自然抗衡,去打一场注定不会赢的战争。

其实,除了遗传与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未到时节的白发,大抵是与情绪和压力有关。“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的《秋浦歌》让我们看到多么深重的愁思——三千丈,让人何以能承受。七国之乱,伍子胥欲投奔吴国,要过昭关。然而过昭关难于登天。伍子胥一夜之间急白了头,相貌大变,遂过关入吴,留下了“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头”的传说。诗人白居易也写到“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可见,愁生白发,自古有之。当我们不能与时间拔河时,我们能做的是让愁烦远离我们,为了不过早地让“白发与忧愁齐飞,头顶共月光一色”,我们要学做快乐达人,遇事镇定自若、避免大燥大怒,能恰当宣泄情绪,热爱运动、拥抱自然,就可让衰老的时钟不至走得太快。

说在奔腾不息的时间长河中,人类是那么渺小与无力,但人却有超越现实的法宝。即使谁也逃避不了白发上头的命运,我们却能享受春华秋实、生命自然更替的过程,因为二十岁的诗意代替不了四十岁的沉稳,更代替不了六十岁的淡定。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各自的精彩;如果还能用我们这凡胎俗脑悟透一些人生的真谛、宇宙的法则,获取智慧与真理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那么白发就是时光颁给我们最华美的奖章、加给我们最荣耀的冠冕。正如《圣经》上所说:“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当我们以内在的更新来代替身体的衰老时,便有了由内而外的活力与魅力;当我们这短暂的生命能与永恒相连时,即使在人生的秋天,也能绽放出最美的色彩。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