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11:02:26
导语:在非遗文化的现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消费 消费行为 消费文化
消费,是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现象,作为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人类的消费不仅是基于人体生理需要和满足的行为,更是一种具有深刻社会内涵的文化现象。
消费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经济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消费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共同信念,即约束居民消费行为或消费偏好的一种文化规范。每个国家、民族甚至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消费文化,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消费文化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日趋严峻,当前我国确定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措施。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全面建设消费型社会的时代。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改变生产方式,更要改变生活、消费方式,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消费文化。
我国消费文化的现状
(一)民族特异性和全球趋同性并存
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具有共性特征的文化物质被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所选择和吸收,渐渐被强化成为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而另外一些传统的、带有强烈的排他性的文化物质被抑制,甚至失去了整体意义和价值,从而出现趋同的全球消费文化。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众多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开始纷纷登陆中国,其中以美欧日为代表的西方跨国公司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跨国公司在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一种全球趋同的消费文化,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国家的消费行为出现了“相似性”。人们在认可商品的同时,也逐渐对西式文化理念与思维方式潜移默化的接受,当这种接受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并产生一定社会效应时,西式文化已在某种程度上成功的确立于社会意识中。
“消费区域差异论”认为,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作为文化内核的价值观、信念等文化要素并不会轻易改变,它们将长久地影响着本文化群体成员的态度和行为。同一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在购买目标、购买动机、购买组织、购买渠道、购买时机等方面会表现出共性,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行为模式则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尽管在全球经济化条件下的中国消费文化显示全球消费文化趋同的一面,但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形成的中国所特有的消费文化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在全球消费文化趋同的过程中尤其显得重要和珍贵,并将长期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与具有强烈个人主义色彩和消费先行的美国消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消费文化具有强烈集体主义特征和储蓄先行的消费倾向,这种文化的差异使得两国消费行为模式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一项调查中,60%的受访者表示在搜寻商品信息时会更注重亲戚、朋友、同事对某产品的意见,并且在做出购物决策的时候会综合考虑家人的意见,有时甚至会为顾及家人的意见而压抑自己的购买偏好。
消费文化的民族特异性和全球趋同性将长期并存,共同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使得中国现代消费文化由单纯的中式消费文化向中外合壁消费文化变迁。
(二)民族共性与地域差异性并存
几千年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的积淀凝炼出了中华民族消费文化的核心内容——传统的民族消费价值观,如中国人在消费中注重“礼尚往来,讲究面子”,注重家庭观念,“根文化”根深蒂固:注重储蓄、崇尚节俭消费等观念体现了中国消费文化的民族共性。
同时由于中国地域广大,亚文化圈数量众多,不同地域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消费文化特征。生活在一个国际大都市,上海人和北京人在追求档次、品位方面虽有共同点,但也存在明显的不同。和北京人相比,上海人更追求西化,体现在品牌选择上,就是更愿意接受进口品牌。零点调查关于消费倾向的研究中,有54%的上海人声称自己“偏爱进口东西”,而北京人中这一比例仅为42%:在2002年零点调查家电消费研究中,上海人对外资家电品牌(如索尼松下等)的记忆度高出北京10个百分点以上(见图1)。
(三)消费文化存在城乡差异并将长期存在
尽管中国消费文化在传统消费价值观的层面上显现出整个中华民族的共性,但由于受经济、政策、历史、教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在消费文化特别是在消费文化的物质表层上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形成两大不同的亚文化群体。
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只要是中国人都很重视“根文化”,都愿意为“根”的兴旺和延续而消费,只是消费的形式和消费的指向有所不同。例如,在中国农村,虽然子女教育的支出在不断上升,而且把希望寄托于子女的教育。但“为儿子娶媳妇,盖房子”看成是人生中最大的责任和最重要的支出的“根”消费观,仍然“根深蒂固”。同样是“根文化”消费,而在城市则有不同理解和不同的消费取向,如很多人选择为子女的教育和事业发展而购买才艺素质教育产品,长期或假期出国留学或语言学习等相关产品。
(四)消费主义文化倾向已经出现并呈扩散趋势
消费主义文化不同于经济意义上的消费,它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他们的符号象征意义。
据调查显示,在城市中有逾七成青年表示自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卷入了象征性消费的行列。男生的皮鞋、领带、表,女生的钱袋、化妆品、耳环等无一不被赋予超越其原使用价值的新含义。最新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奢移品市场价值约为20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销售总额的3%。
我国的乡镇农村居民也都有类似的消费行为倾向,只是消费对象的具体指向不尽相同。据调查,农民之所以有了钱总是要先盖新房,而且不惜代价,有些经济困难的农户甚至不惜抑制基本的生活开支和背负巨额债务的压力盖新房,买“洋高档”,就是要满足面子,赢得尊重和羡慕,表现实力和地位。“新房”和“洋高档”的使用价值已远远超过其象征意义,而仅仅是一种代表财富和现代化的符号。
我国消费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政府要加强建设健康的消费文化
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建设积极健康消费文化。要依靠科学破除迷信,改变人们的不良、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重视对高新科技的研发与应用。科学引导消费文化建设的方向,要能促进各阶层的消费文化建设,还必须不断扩大新的消费行为,顺势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和消费空间,如餐饮消费、休闲消费、旅游消费、文化体育消费等等;加强宣传力度,用合理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态度,引导人们的消费方式向科学、文明、健康化方向发展,增强人们的科学意识,使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生活的价值所在,用科学的消费理论指导人们的消费实践,加大研究、宣传的力度。
(二)媒体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和教育
消费者教育、培训与参与机制重点是建立健康消费文化的社会化体系,重视大众传媒的影响与作用。消费是对人的一种强制力量,在消费社会里,文化不再是为了延续而被生产出来的,而是根据媒介自身,根据一些规则被制定出来的。传媒总是向个体宣扬和灌输普通个体所必须拥有的一套公共文化。
当前我国的大众传媒,必须明确在发展和实践健康消费文化的舆论导向功能。应树立明确的可持续消费价值观念;防止西方消费文化中的“符号”操纵,过分“物化”;坚决反对消费主义文化所倡导的放纵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导向;注重健康、绿色、环保、适度等消费榜样的示范效应;教育引导消费者自觉抵制种种畸形消费、炫耀消费以及消费陋习;重视生态、强调消费伦理;帮助消费者学习消费知识、掌握消费方法、更新消费观念和增强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消费生活质量和消费生活效益,推动健康消费文化的大众化教育。
(三)企业要推动具有我国特色消费文化的发展
文化是社会经济的底蕴,消费文化是生活的底蕴。企业的战略策划是指企业为总体目标的长期性和整体性的谋划与对策。企业的这种战略策划的构思必须对消费文化有深刻的认识。一个企业与消费的关系是鱼与水的关系,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战略计划只能也必须与消费文化同行才能维系并发展自己。当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抢滩中国饮食市场,并受到国人欢迎时,中国的一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快节奏的消费文化,形成中式快餐如永和大王、合和谷等,推出了馒头、大饼、水饺、面条、各种小吃、稀饭等等。中国的快餐文化是多样化、多品种、适合中国人口味,它正是当前具有我国特色消费文化的发展与企业行为的一种结合,同时,它也推动了我国特色快餐文化的形成。美国的快餐文化冲不垮源远流长的中国快餐文化,这是需要中国特色消费文化为基础的,中国企业要在弘扬中国消费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树立一种鼓励消费者消费其产品的价值观念。因此,企业要借助消费文化更好的促进自己产品价值的实现,推动我国特色消费文化建设,从而使我国的企业不仅在国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更可以在国外的竞争中形成中国特色消费文化。
(四)消费者自身要树立健康消费文化的学习理念
消费者自身要加强对于消费文化、消费知识、消费方法、消费观念以及消费技能的学习与培训。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健康的消费心理。建立科学、有效、符合时代要求的消费价值评价体系,并以此认识消费主义的实质,正确地批判和分析中西方的消费文化,合理吸收西方消费文化的精华,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消费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包括消费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即使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学技术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为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载体和渠道,但也不可实现文化的“同质化”、完全的“全球化”。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以开阔的视野、健康的心态和博大的心怀来大胆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消费文化。
参考文献
1.朱捍华,季瑞国.试论中国当代消费文化的现状和发展态势[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01)
2.任小琴.城市青年消费文化解读[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
3.卢泰宏.消费者行为学-中国消费者透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敦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丰富表现的载体,更是中国文化中最绚烂璀璨的一面旗帜。中国人在传统审美中重视的是意境美的表现,这是艺术创造中主客观两方面之形神情理相统一所达到的审美深度的呈现,是文化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历来贯穿在中国哲学和艺术之中,成为中国美学中最具民族特质的范畴之一。本文结合敦煌不同时期的飞天图案,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境美表现,以及意境美在中国古代艺术之中的主导地位,揭示它如何成为现代服装设计创作的一个重要依据与参照。
关键词:敦煌飞天 意境美 传统文化 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敦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丰富表现的载体,更是中国文化中最绚烂璀璨的一面旗帜。中国和西方的审美意识不同,西方注重写实,而中国人在传统审美中重视的是其中意境美的表现,这是艺术创造中主客观两方面之形神情理相统一所达到的审美深度的呈现,是文化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历来贯穿在中国哲学和艺术之中,成为中国美学中最具民族特质的范畴之一。中国人认为:凭借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熔铸所成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或人生真谛,从而使生活主体的身心超越感性具体,而进入无比广阔空间的那种艺术化境界,是真正的意境。而敦煌石窟中的飞天,则非常准确地表达了中国人的这种美学意境。服装设计艺术的美学意境,主要表现为:创作者将它物化为造型、色彩、纹饰、肌理等艺术形式凝固在服装上,并力求创造出强烈的个性意识,从而体味到浓郁的意境与绝妙的境界。敦煌不同时期的飞天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美的典范表现,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现代服装设计创作的一个重要依据与参照。
在敦煌地区500多个石窟中,现保存着从公元4世纪(十六国)到14世纪(元代)历时千余年的6000多个飞天形象。飞天,原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乾闼婆意译为天歌神,紧那罗意译为天乐神,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一。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敦煌佛教壁画中表现的飞天,则是东方的天使,她借助着大气的浮力和飘动体――飘带,穿着飘曳的衣裙,舞动着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塑造万千风采,构成天国意境。这是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来飞天艺术的成就,发展创作出来的敦煌飞天形象。这些飞天形象呈现出各个时期的不同风格和特点,其造型优美动人,富有韵律感,是民族艺术的瑰宝,是佛教艺术中璀璨夺目的一枝奇葩。
敦煌早期的石窟艺术包括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四个时代,这时的飞天比较率意自由,飞天形象还保留着西域飞天的特点,形体粗犷笨拙,为男性的特征,上身袒露,也有全身赤露者,身体的飞动凭借着四肢的摆动。这和当时的社会审美意识极为相似,因为魏晋时期虽是历史上经济、政治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是历史上最热情的年代,文人高士倡谈玄学之风,认为天地万物以无为本,强调返本归真,一任自然,以服饰形象模仿神仙,创造神仙风采,追求飘逸之美,讲求形体清瘦,散发,袒服,衣衫肥大。例如敦煌北魏第257窟的壁画上所表现的飞天都是男性,造型简单生动,上身裸露,长裙束于小腹之下,舞姿优美婀娜,豪迈大方。
隋代敦煌石窟正处在融合、探索、创新时期,这时的飞天主要表现在体型不同,身材修长,比例适度,身体逐渐灵活,人物形象由男性转为女性,脸型有的清秀,有的丰圆。服饰不同,有上身半裸的,有穿大袖长袍的,有穿短衬长袍的,衣裙裹足,有飘带飞动,线条粗犷而有棱角,腰姿柔软,绰约多姿。飞天的飞态也不同,有单飞的,有群飞的,有上飞的,下飞的,逆风飞的,顺风飞的等等。例如隋代第407窟的藻井图案,就表现的是八身飞天在中心围绕着八瓣莲花环绕飞翔,姿势优美,柔弱无骨的腰身扭曲变化,潇洒自如。长长的巾带迎风舞动,动感强烈,画面丰富,在行云飞花的映衬下,更显得满壁风动,令人遐想,表现了人对神的境界的向往和崇敬,展现出艺术境界与艺术语言中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妙趣天成”的艺术特色。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朝代,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即使是现代人也为之惊叹不已,望尘莫及。当时的服饰表现了对美的释放,对美的大胆追求,其色彩华丽,装饰精美。这时敦煌的飞天已完成了中外吸收、融合的历程,完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达到了艺术的顶峰。唐代洞窟的四壁画满了大型经变画,飞天不仅画在藻井、佛龛、四壁上,大部分画在经变画中,其构图丰富多样,人物造型特点符合唐代的以胖为美的审美原则,脸形圆润丰满,有着丰富的面部表情,体态雍容。裙带线条流畅,轻盈飘逸。佛祖在极乐世界正中说法,飞天飞绕在上空。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云霄;有的手托花盘,横空飘游,还有很多手持乐器,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凸显轻盈巧妙、潇洒自如、妩嵋动人。而中国唐代的女性的披帛,则完全是模仿飞天的飘带,衣服外再加上或宽或窄披帛的服饰形象,也恍若行于空中,俨然仙女形态。例如初唐第329窟的藻井图案,井心画多瓣莲花,花心是五色转轮,四身飞天手持鲜花,乘行云流彩,环绕莲花,飞旋于蓝天碧空。四周再有卷草、方格、垂幔组成,在藻井外围还有手拿乐器的十二身忮乐飞天。画面疏密有致,动静相宜,华丽清晰,令人赏心悦目,仿佛可以忘掉凡间的琐事,身临其境感受神仙的快乐,从而使心灵超越身体之外,而进入无比广阔空间的艺术化境。
五代以后的审美标准转为瘦小玲珑型,服装简单、朴素以取纯朴淡雅之美,所以五代、宋以后的飞天,多为长脸细眼,身材修长,在造型动态上无所创新,逐步走向公式化的衰落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为白描勾线,施以淡彩的侍女画风。线条工夫日臻成熟,飞天的披帛越发窄长,在飘带的拖尾中加以云层、花草图案的陪衬,构图僵化。例如元代榆林窟第10窟,飞天头梳高髻,戴凤冠,着天衣,绛裙,衣裙飘曳,手拿乐器演奏,形象呆板,失去了以往的灵性。飞天这一形象在敦煌石窟的发展历史中,风格特点经过不断演变,在唐代达到以后,就一代不如一代,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艺术生命。
我们对于传统美的认识,是依赖于深厚的民族情感,以及长期积淀的文化素养。传统文化是经历史风雨洗涤的精髓,是现代设计创作的重要依据与参照,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一切美的形象表述,即最深的意趣,其核心是深入“生命节奏”的最自由和谐的形式。这种形式表现在服装上,依赖于数量的节奏、形和线的排列、色彩的和谐等,都是抽象的点、线、面、体的交织结构,为了集中提高深入反映现实的形象及情感,使人在律动与谐和中窥见真理和思想。
中国传统服饰的样式、工艺、装饰、结构、内蕴,都深深地渗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本质,是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民族气韵的体现。在进入21世纪以后,时尚界刮起了中国风,尤其是千禧年、APEC会议等时政因素影响下,时尚潮流将中国服饰文化元素推向流行的前端。国内外设计师纷纷以中国文化元素为设计点,具有中国风格及民族特色的服饰在世界范围流行起来。瑰丽、神秘、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征服了各国服装设计师,也征服了整个时尚届。随着这股时尚风潮,国内的服装设计专业院校及相关的服装研究机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服饰的影响及作用,从广度和深度上展开了前所未有的研究。许多高等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也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对传统服饰文化及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力度,增设了相关课程。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加强传统审美意识的培养,可以避免在服装设计中或盲目跟风,或完全西化设计,或肤浅地拼贴某些传统文化元素。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认识,是提高服装设计能力的有效措施。只有具备深厚广博学识和学养的服装设计师,才能捻轻就熟,贯通古今,以深切的感受设计出真正有意味的作品来。
服装设计作品的美感,最终是通过运用相应的视觉语言,即服装中的点、线、面、色、材质等的相互作用。通过一定的视觉规律,即平衡、节奏、比例、对比、协调等方式,再经由一定的视觉样式,即传统形式、现代形式、传统与现代形式融合的形式、多元文化的表现形式等塑造而成。服装中的点,是服装中最小最灵活的元素,它可以是服装中的装饰,也可以是服装面料上较小的图案。它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服装中的线,是服装的结构线、装饰线、分割线等构成服装结构的形态要素。服装的款式与版型,依赖于线的长短、粗细、距离、虚实等的变化与相互关系,是服装的关键部分。服装中的面,可由不同的色彩或不同面料材质拼贴,分割而成。来自观者的直观感受,往往受服装中面的大小、位置、组织排列等的影响。服装的色彩是设计者的情绪、意趣、心境、审美的反映,是最能感染人的部分。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其色彩一定是最张扬个性、最能体现服装文化底蕴的。服装的材质则是表现服装的重要形式元素。材质的面貌或轻柔、或硬挺、或华贵、或朴素、或精细、或粗简的不同运用,则取决于设计者的意识形态、文化修养和审美心理决定的深层文化结构。
传统审美意境的形式构成,依赖于服装中的点、线、面、色、材质这些因素综合运用形成可观可感的综合艺术效果。在传统服饰中,盘扣即是服装中的点;滚边是服装中的线;色块的拼贴则构成面。点、线、面的组织排列、节奏、律动、层次统合成馥郁、婉约、内敛的服饰风格。传统服饰中的点、线、面的形式美构成的根基,在于我国传统的审美习俗――对完满、错落有致、气韵的追求。这也是民族心理的体现,是传统审美形式构成的根本。中国唐代或宽或窄披帛的服饰形象,就是模仿飞天飘带而来。五代以后美女的披帛越发窄长,其飞天的韵味益浓。又如,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高士,以服饰形象模仿神仙,创造神仙风采,追求飘逸之美。于是,风过处“飘然若仙”、“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在现代服饰设计中,设计师谢锦添为电影《卧虎藏龙》中周润发扮演的男主角设计的服装,以素色为主,并且加宽了的袍服,使其行走于山林洪泽之间,衣袂飘飘,烘托了人物世外高人的特点。凡此种种,皆以服饰成功地创造出了意境美。
总之,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服饰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飞天只是符合历史发展和审美的一种表象,是通过所呈现出来的意境来拓展人们的想象力,达到写意与美的统一。只有带着深厚的民族情感,通过长期积淀的文化素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将深味的传统精髓渗透进新时期的设计创作。惟其如此,才能以厚重深沉的笔墨,勾绘出真正富于民族精神的服装设计作品。优秀的设计不是简单地照搬某些民族元素,不是将剪纸、刺绣图案置于服装之上,就能体现民族服饰的文化。而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高度强调在生活与自然中领悟本体意识的存在与张力,视自然为生命的家园和心灵的的归宿。对于传统美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经由视觉语言元素的表述,形成或华丽富贵,或平淡素净的不同的意境美。新一代的服装设计师有责任有义务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宁可:《敦煌的历史和文化》,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2] 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3] 沙武田:《敦煌文明再现》,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4]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关键词:溱潼会船节 开发 现状
2004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等联合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国掀起了包括传统体育文化在内的一股非遗保护热潮。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错综复杂,不同自然生态环境和生存方式衍生了带有鲜明的区域性技术风格、素质特点、民族品格的体育文化特征。
当今时代,重视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的传统文化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使它成为全民健身的一部分,成为现代社会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对其保护、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溱潼会船节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近年来,当地政府本着以船会友,以节招商的基本思想,带动当地新农村建设,本文对会船节的一些保护和开发现状进行归纳,以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基础性研究。
1.会船节传承的来源和沿革
公元1131年,相传南宋时期岳飞的义军与金兵激战溱湖,金兵大败,义军伤亡惨重,当地百姓为了祭奠死亡将士,在清明节,自发组成篙子船争先祭扫。以后,每年的清明节第二天,来自四乡八镇的船只、船民来此聚会,会船成为习俗。
以溱潼会船节在组织模式上仍然采用生活风俗遗传,以“溱潼会船”为主要品牌的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影响力,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2.溱潼会船节开发现状
2.1扩大影响,形成品牌
会船的主要场所——溱湖,建成溱湖国家湿地公园,2010年7月开始进行创建5a风景区的准备。湿地公园内现有植物110多种,野生动物70多种,每年都有30多种近10万只候鸟在此栖息,风景区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形成以溱湖为主体的水环境景区,会船节为品牌的湿地人文景观。
每年会船节前夕,奔赴上海、南京等地召开新闻会,扩大会船节的影响。邀请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高密度、大容量的报道,到2010年,溱湖风景区已与长三角及周边省市1500多家旅行社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
“一湖、一地、一镇、一园”特色鲜明。一湖,即溱湖,一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一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溱潼,一园,江苏河横生态科技园,开发了百年牡丹观赏、千亩油菜花观光、循环经济园等农业旅游项目,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现代农业、接受环保教育、体验农家风情的基地。
“十一五”期间,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新兴产业、支柱产业来抓,形成了以“泰州华侨城、溱湖风景区、溱潼古镇”为重点的旅游核心区,促进了旅游业由“开发型”向“品牌型”转变。
2.2溱潼会船节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作为现代体育旅游的一个重要内容,溱潼会船节独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具有比现代体育项目的开发更为优势的地位。会船节拓展了当地的旅游文化空间, 成功培植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坚实基础。近年来,溱潼镇依托悠久的历史资源优势、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深厚的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让这个千年古镇赢得了越来越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以溱潼会船节为品牌,旅游业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旅游景区周边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在溱潼会船节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下,当地居民利用地域饮食文化和自然资源,在自家门前办起了农家乐,用自家美食招待五湖四海的宾朋。
2007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2.3溱潼会船节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溱潼会船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由于会船节的知名度在国内不断增强,会船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调查中发现仅篙船一项就达65条之多,参加会船人数达数千人。为了保证会船节的秩序及观赏性,大会不得不规定限制各乡镇参加比赛的船只数量。
近年来,会船节期间增加了群众体育节,溱潼镇因此获得了群众艺术之乡、体育强镇等殊荣。201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组委会评选为年度体育旅游精品。
2.4溱潼会船节对当地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
2005年以后形成以“会船节”为文化支撑的,实行产业联动通过品牌效应,实现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近年来更是在会船设计上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如2008年的时候有设计祥云、鸟巢等的会船,溱湖上出现天天有篙手,日日来会船的场面,促进了当地群众的参与程度,增加了就业机会,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增加知名度,打造品牌,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在历届会船节的活动安排中,文化活动由2004年的群众文化表演,民间艺人表演,到2010年的茶文化节、古茶花观赏节、中国湿地论坛等多项文化活动,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这里共展风华。
当地相关部门在拯救保护里下河这一水乡水上庙会,使其成为本地区特有风俗的活化石的同时,正极力拯救和保护一批与会船相关的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对其进行原汁原味的保存、传承。带动了当地一大批富有民俗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热潮。
农村传统体育文化是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发展具有鲜明娱乐性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r] 2008(19)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研究;校企合作
广东是我国四大制鞋基地之一,位居沿海发达城市,地理位置的优越,省外、海外品牌纷纷入粤,使广东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鞋都和鞋业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有“中国十双鞋,广东有其五”“全球十双鞋,广东有其三”之称。在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有广东鞋的踪迹。但无须讳言的是,广东自主品牌及产品的研究及创新工作做得相对有限。近些年来,广东制鞋行业正奋起直追,着力加快品牌发展。要发展,就要有创新,要创新就要有新的技术和艺术灌入其中。非遗创新,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聚焦非遗与时尚融合之美,推动非遗活化传承、价值转化的过程。作为时尚之都的广州,助力文化产业新发展是当下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省级非遗工作站申报工作,其中服装服饰工作站落户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非遗工作站(服装服饰工作站)应运而生,将深度整合时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通过非遗文化赋能,优化提升全产业链,促进跨界合作,形成多业态、跨区域影响力,推动湾区时尚产业融合发展。制鞋行业作为服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品牌建设及产品创新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1价值所在,引领国潮
1.1应用价值
要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融合,以文化产业为载体,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方式,提升广东制鞋在中国乃至世界制鞋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使我国制鞋行业一改往日低端、廉价的加工状况,能够健康、飞速的发展,在这种情形下,以传统文化催生经济转型发展,在弘扬传统文化上具有很好的现实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近几年,随着我国在传统文化的大力推广下,国潮品牌应运而生。其设计理念将本国文化、元素添加在设计中从而形成。广东制鞋紧抓社会发展命脉,经过多年发展和培育,现已形成非常完善的皮革、制鞋产业链。据中国市场调研在线的中国女鞋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7年)显示,虽然我国制鞋行业受欧美市场受金融海啸影响进口数量下降,而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日益旺盛,所以在未来的十年里,中国制鞋市场仍将呈现迅猛上升的趋势。而广东,作为我国制鞋行业引导国内潮流的重要基地,接受最新国际流行讯息以及时尚元素的重要城市,企业对设计水平的发展非常重视,品牌建设更是行业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发展趋势。产品升级、品牌转型、发扬传统文化,无疑未当今鞋类设计师提供了很好的设计灵感,产品遵循在不同品类或风格的鞋产品当中,融入中国元素,既展示出新时代鞋靴个性的一面,又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1.2学术价值
目前在全球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融入各行各业。广东制鞋产业链以达到全国领先的生产制造水平,年产品出口总值远超越其他生产制造国家,如印度、越南、巴西等国。而在设计与文化引领方面,国外一线大牌仍处于主导地位,中国制鞋业没有形成属于本国独特的文化创意,加之当前本土鞋类优秀设计人才紧缺,中国鞋类设计环节较国际一线品牌有明显欠缺。如何打破设计环节,打造属于中国的鞋类世界品牌,广东制鞋行业的转型与升级是发展必然趋势。提高整体制鞋产业链,向全球制鞋产业链上游迈进,是广东制鞋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品牌建设、产品研发设计是目前广东制鞋企业迫切需要加强培育的方面。随着新时代文化创意全球发展的步伐,呈现以传统文化为主导,以产品创新创意为主要导向的发展现状。本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的宗旨,以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传统制鞋行业转型升级,对广东制鞋行业的资源整合、技术创新、文化素质提升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非遗文化传承下广东地区制鞋行业设计目的、开发方向与工艺技术等问题,行业、企业以及高等教育制鞋专业进行研究探讨,有利于转变当今制鞋行业“模仿”设计现状,努力推动和发展广东制鞋行业产业升级,企业转型。同时,依据企业、社会需求,对高等教育鞋类专业提供行业需求,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质量,有利于高职、本科等鞋类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培养适合新时代企业需求的高级专业人才。
2行业快速发展,引导新型人才
制鞋行业属于工业密集型产业,而中国在全球制鞋行业中一直处于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和消费大国,其鞋类产量、出口产量和消费产量分别接近全球的60%、70%和20%。中国鞋业的发展,可以说为全球鞋业消费市场提供了来源稳定的产品供给,与此同时,中国鞋业发展的外溢效应,为周边国家依托中国鞋业强大的供应链从而实现鞋业快速崛起,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但中国鞋业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其自主品牌及产品的研究及创新工作做得相对有限。基于此种原因,借助文化创意的全球化兴起,越来越多的原创品牌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兴起,而要独特,就要创新,要发展中国制鞋行业,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将两者紧密结合,提升广东制鞋业的同时,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水平,创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就要了解鞋靴,了解鞋的各个构造以及从鞋类演变的历史开始。要发展就要创新,无论是从工艺技术创新,还是造型设计创新,只有根植我国传统文化,汲取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华,才能彰显中国鞋靴设计师的人文情怀,并由此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鞋靴品牌文化产物。目前,国内对于鞋靴文化的整体发展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研究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的学者,以及研究纺织服装学的学者对此都有一些研究成果,例如:《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鞋履艺术在现代鞋靴设计教学的应用研究》温州大学,刘阳,硕士论文,2018年;《论鞋靴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温州大学,顾任飞,中国皮革,2013年06期;《继承传统文化与鞋类时尚创新》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彭艳艳,西部皮革,2011年21期。但专门研究非遗文化并应用到鞋靴产品当中的机构、学者或企业还相对较少。在企业方面,设计师具有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使命,是一切文化作品的创造者。只有顺应时展,不断通过新品理念、产品质量、产品特色、产品服务等方面提升品牌产品价值,这就要求鞋类设计师既要有丰富的鞋产品技术设计能力,又要掌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审美,同时,鞋类产品必须符合当下时代的审美产物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处理好技术与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与现代科技等之间的关系,设计出代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潮品牌产品,向社会展示创意转型成果。在院校人才培养方面,随着市场整合、消费者需求的提升,使得制鞋行业从早期的培训机构上升到中专层次的《皮革制品设计专业》、高职层次的《鞋靴与工艺设计方向》等,以及本科层次的《皮革专业》、《鞋靴与皮具设计方向》,至现今《鞋屡设计》研究生方向等。教学层次不断提高,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逐步细化,涉及鞋靴工艺制作、鞋靴款式设计、鞋靴样板设计等分门别类的进行高等教育教学。依据不同层次鞋类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从技能型专门人才到设计类创新型高级人才,通过院校理论教育,让学生掌握该层次教育教学过程中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素养,加强非遗文化知识,以及在鞋靴设计当中给予创新,为根除中国鞋靴设计的一味模仿、抄袭现象提供有力依据,为高校鞋类专业及制鞋企业培养具有强烈民族意识,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新一代鞋类设计人才,给予有益意见。
3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赴新时代
企业发展是高校教育的风向标。近年来,职业性院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高院校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增强高校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教育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多方位合作办学等模式。如:企业管培生合作、学生就业合作、订单式培养、冠名班合作、名师工作坊等。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劳动者。对于广东制鞋而言,早期的样板师已退出时尚设计舞台,成为幕后支撑的主力军,而鞋靴设计师更多为年轻、潮流的90后、00后,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汲取时尚新理念,将制鞋行业引领国潮达到创新设计新高地。
4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也是一个国家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在研究和传承前人文化的同时,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然而即便如此,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遗资源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多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因此,在加强保护非遗工作的同时,各行各业也将非遗文化资源、文化传承引入行业建设当中,力争通过自己行业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现我国特有的文化底蕴。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广东制鞋行业着手,挖掘并深入中国非遗文化特色,结合院校人陪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努力推动或发展广东省乃至中国制鞋行业的发展里程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凤华.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形成命运共同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
[2]高鸿.企业举办和参与是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
[3]覃大立.传统手工艺自主创新之我见[J].新美术.2012(03).[4]徐燕琳.广东传统非物质文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08).
[5]郑士林,张冬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高校素质教育对接路径新探———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
[关键词]文化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一、文化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客观认识历史、开展文化创新、保护文化多样性等有重要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意识形态和观念的转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正受到威胁,大批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遭受破坏,甚至濒临灭绝,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刻不容缓。
(二)文化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文化馆主要围绕国家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普查与申报。普查摸底是开展非遗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主要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调查,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并建立完善的档案和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通过整理、撰写资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进行申遗。
2、抢救与保护。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员刘锡诚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归根到底,是对传承制度、传承环境和传承人的保护”②。对于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通过开展科学记录、鼓励传承人带徒传艺、举办非遗文化表演、展览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3、传承与发展。文化馆主要采取开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举办各类活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等手段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在尊重非遗文化的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科学合理有效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文化馆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保护意识不强
当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人绝大多数是老一辈观念保守的老人,他们对政府对非遗文化保护政策不了解,对非遗文化保护缺乏深刻认识,思想上顾虑重重,难以将技艺发扬光大。另外,人们普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忽视对非遗文化管理和传承的现象严重,使得文化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困难重重。
(二)专业人员缺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常复杂繁琐,加上非遗文化自身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容易受到人为损坏,挖掘、收集、建档、开发保护等工作均需由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完成。虽然很多地方已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但专业人员非常少。如河源市多个县区设立了非遗保护中心,但均仅有一名编制,非遗保护工作主要依靠文化馆临时负责保护和实施工作,且多数文化馆业务干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半路出家,缺少专业的知识和专业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缺乏经费支持
由于历史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分布在农村地区,对它们的普查、建档、保护、传承以及研究、开发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经费欠缺严重制约了普查和保护工作的开展。如河源市和平县由于非遗保护经费欠缺,自2007年至今只有21个非遗项目成功录用为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其中猫头狮等2个项目录用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四)传承工作不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当前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方式基本都是师傅传徒弟的形式,传承形式单一、范围狭窄。在不能获得国家足够投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项目传承人对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动力不足。③
三、文化馆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发挥作用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非遗保护环境
1、运用新闻媒体和自媒体进行非遗宣传推广。运用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宣传,如2014年河源市和平县文化馆通过邀请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文明密码》栏目组拍摄《席床生日节》、《猫头狮》、《全牛宴》三个非遗专题节目,广泛推广了该县代表性非遗项目,凝聚了社会保护非遗共识。同时,充分利用自媒体,通过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公众微信、微博等普及非遗知识,提高群众保护非遗意识。
2、积极组织非遗展演、展览和交流学习活动。及时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展览、积极举办和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表演赛、文博会等活动,向群众展现民间非遗的魅力,营造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氛围。
3、在开展挖掘、普查工作中进行非遗保护宣讲。在开展挖掘、摸底普查工作的同时开展非遗文化保护意义和价值的宣讲活动,让传承人和广大群众形成保护意识。
(二)加强队伍建设,强化非遗保护工作基础
1、建立保护机构,配置专业人员。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争取地方党委支持配置足够专业人员,形成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有力推动保护工作的开展。
(三)加大经费投入,确保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1、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单位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入,建议和争取政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2、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多渠道筹集资金,争取政府支持,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
(四)建立传承机制,形成规范非遗传承体系
1、积极申报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普查和建档工作,全和完善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管理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传承人,确保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薪火相传。
2、组织帮助培养传承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把具有民间特色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相关教材,邀请传承人到学校开展教学活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学校教育是全民参与保护的最有效方式之一。④另外,鼓励和支持传承人通过开展培训班或兴趣班等形式带徒讲习、传授技艺,举办各类展览、演出活动为他们提供展演平台。为避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断层,建立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专业队伍,使濒临灭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至于消亡,为传承起过渡作用。
3、完善传承人激励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和经费。每年可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给予适当奖励。另外,我们可借鉴国外的做法,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无形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或保持团体授予“人间国宝”荣誉称号并确定其责任和义务,获得认证后,可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保护和财政支持。⑤
(五)合理开发利用,促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
1、发展“绿色产业”。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开发其潜能,发展“绿色”旅游产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包装成体验性、参与性和观赏性的旅游项目,如河源地区可将客家山歌表演、特定节日的民俗表演等穿插在旅游景点中。
2、向知识产权转化。通过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编辑成册,出版书籍。对历史文化意义重大、代表性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戏剧、电影等拍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知识产权。
结语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弱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道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攻坚克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条;
[2]张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摘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09(12);
[3]王天祥,刘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和困境.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4):P13;
[4]春潮.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吉林体育学院报,2010(6):P13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传承 改革
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公共艺术课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以往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研究还较为肤浅,对于高等教育的公共艺术课程而言,对其研究应该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然而,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从学校的总体重视程度,到教师的教授,再到学生的学习等各个环节,都不能与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相适应,也不能满足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显得十分迫切。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公共课保护教育的必要性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渊源悠长,其中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不胜数,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并且就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各种各样的艺术表演与实践的形式;形式多样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知识体系,以及民间传承下来的各种各样能工巧匠的绝技、绝活,还有千古传承文化工艺、实物与文化场所等。可以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量在世界位居前列。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范畴
我国是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56个少数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文化生态和艺术资源非常丰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量之多且独具中国特色,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所难以媲美的。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几方面:1.口头传承。是以语言为文化载体的传承形式,如口传民间文学、口传语言文字、口传濒危神话谣谚故事等;2.表演艺术传承。是以音乐、舞蹈、戏曲为文化载体的传承形式,如民间地域性很强的曲艺、音乐和舞蹈等;3.民俗传统。是以民间活动为文化载体的传承形式,如礼仪、节庆和游戏等;4.天象干支传承。是以天、地、人为文化载体的传承形式,如天文、地理、医药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5.手工艺技能传承,即以美术手工和制作技艺等为文化载体的传承形式,如传统生产、制作技艺等;6.各类文化和自然保护区域等。
(二)高校公共课程教育应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任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我们仍要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改革,这对高校教育是一项责无旁贷的义务之举。因此,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下,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相结合是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处在全面深化的时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培养相关人才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高校公共课程改革
(一)公共艺术课改内容
高校需要重新认识公共艺术教育,改变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融合其中,提高其所占比重。要创新教学方法,提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兴趣,并主动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活动中去。
公共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推动力,亦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高校要想在根本上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就要摆脱传统的教学体系结构,研究公共艺术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永久传承下去。
从教学内容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提供给公共艺术教育更多的教学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所代表的时代文化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让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能够更直接地让学生接触到我国的传统文化。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时俱进,提升文化内涵是十分必要的。艺术教育也要与时代文化和人民需求融为一体。在传统课程中加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会提升学生的感知力,而课程中的互动模式也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吸收教学内容。传统课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融可以突破文本形式教学的障碍,且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公共艺术课程本身就是要向学生宣传公共责任,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优秀品格。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和各个学科相融合,针对不同的情况,各个学科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课程,使其在不同的环境中都有效传承。
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时要强调地方特色。文化的不同所带来的课程效果也不同。文化教育能够增强民族归属感,使公共艺术教育更加完善。地方文化特点可以引导出学生内心的自豪感,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且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的稳定繁荣提供了基础。
(二)公共课程的改革目标
首先要创新教学模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程水平整体提高,同时让优秀的师资力量与文化资源相结合,制定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计划,突出课程特点。教师在授课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解,或者在课外进行相关内容的体验,以达到传承非遗文化的目的。
其次,在对非遗文化的教学中要将实践放在首位,创新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学校组织的活动与展览,深入了解文化内容与文化现状,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高知识水平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在教学中,为了保证多样性,要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相融合。另外,公共艺术课程中涵盖的学科要保证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爱好和需求。
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寻找机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创新型的教育模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企业合作可以给学生提供崭新的学习天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对相关企业的调研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非遗文化的深刻内涵。
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中,公共艺术教育应该进行课程的创新改革。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充分运用自己的优势,要将非遗文化产业发扬光大,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刻内涵深深地印到每位学子的思想之中,落实到他们生活和学习的践行之中。
(注:本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等艺术实践教学改革中的传承与拓展”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2014010838)
参考文献:
[1]魏娜.试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J].职业技术,2014(8).
[2]田中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4(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蓝印花布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57-02
2006年,蓝印花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江苏省南通市的吴元新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传承与创新古老的中华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增进学生对于“非遗”文明的认识和了解,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本课题试图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为引子,将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文化及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相联系,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让青春勃发的生命获得祖国深厚传统文化的滋养。
一、活动实施背景分析
南通蓝印花布是传统的汉族民间工艺印染品,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现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主要用来制作日常的衣服、被面、蚊帐、枕套、包袱布等。蓝印花布图案朴素优美、吉祥如意,大多取材禽走兽、花草树木与神话传说,如:五福(蝙蝠)捧寿、吉庆有余(鱼)、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等。
蓝印花布是一种曾广泛流行于江南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她那朴拙幽雅的文化韵味,在我国民间艺术中堪称独树一帜,千载之下依然散发着东方文化魅人的芳香。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年轻人对其更是感到十分陌生。
针对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对于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的认识现状,笔者制作了300份调查问卷,通过网络调查及实地调查两种方式,面向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详尽的调查。结果显示,情况不容乐观。有55%以上的学生没有听说过蓝印花布或对蓝印花布知之甚少,非常懂蓝印花布的学生人数不到20%。
二、“蓝印花布进校园”活动思路与具体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光酝酿的珍贵宝藏,是历史的伟大赐予。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应成为新时期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蓝印花布进校园”活动以“青春中国梦,风尚蓝印花”为主题,从“蓝印花布进课堂”、“蓝印花布进社团”、“蓝印花布进宿舍”、“蓝印花布进节会”四个方面着手,让以蓝印花为代表的南通“非遗”文化走进大学生生活,成为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
1.蓝印花布进课堂
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人文系为主体,开展“蓝印花布进课堂”活动。活动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课前准备
笔者在查阅大量关于蓝印花布的文献资料后,围绕蓝印花布的发展历史、制作过程、传人故事和未来展望四个方面,精心准备相关课件。并将讲课内容分为“蓝印花布的前世今生”、“揭开蓝印花布背后的秘密”、“蓝印花布,匠心传奇”、“蓝印花布的创新之路”四大专题。同时,搜集了大量关于蓝印花布的生动鲜活的图片与视频,用于课堂展示。
(2)课堂组织
2016年6月,蓝印花“非遗”公开课在航空3153班教室正式开讲,听课的除本班学生外,还有学校的一些老师与对蓝印花布及非遗文化感兴趣的同学。课堂上,笔者先通过PPT演示,将蓝印花布隽永的东方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然后通过“蓝印花布的前世今生”、“揭开蓝印花布背后的秘密”、“蓝印花布,匠心传奇”、“蓝印花布的创新之路”四大专题,依次讲解蓝印花布的发展历史、制作过程、传人故事和未来展望。期间,穿插与学生的各种互动,尤其是“蓝印花布的创新之路”部分,学生们参与非常踊跃,并且有许多同学开动大脑,积极思考,跳出常规套路,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许多充满建设性的想法,如采用VR虚拟现实工具表现蓝印花布的文化内涵与东方韵味;建设网店、微店等销售渠道推广蓝印花布产品;以及建立蓝印花布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广蓝印花布文化,等等。
(3)课后作业
公开课结束后,笔者以“如何更好地宣传与推广蓝印花布”为题,为同学们留下了一道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积极的尝试。其中,王莉莉同学还主动联合其宿舍的同学,开设了蓝印花布的微店进行试水,并取得了一定的关注与良好的反响。
2.蓝印花布进社团
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广大青年知识、技能、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而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是广大青年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非遗文化进社团,能够更多大学生能够参与到蓝印花布及其他非遗文化的保护中来,砥砺思想情操,提高综合素养,并在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中播种激情和希望,收获成功和喜悦。
“蓝印花布进社团”的具体实施步骤主要体现在:在各大社团的日常活动中植入对于蓝印花布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推广,如以蓝印花布作为传统文化研究协会的研究课题及活动奖品,在学校社团的活动宣传栏中开设“品味蓝印花布之美”专题等。其次,动员并协助学校某些大型社团开展与蓝印花布相关的系列活动等。
此外,我们还在学校团委的领导下,发起成立蓝印花“非遗文化继承者工作室。各个院系对蓝印花布及非遗文化感兴趣的同学纷纷积极加入进来。并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开展了参观“吴元新大师工作室”,举办“蓝印花布艺术作品展”,受到校内外人士的高度称赞。
3.蓝印花布进宿舍
宿舍文化以宿舍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由涉及宿舍生活各方面的价值准则、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公共行为和学习生活习惯等所组成,具有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力。众所周知,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因此,“蓝印花布进宿舍”是“蓝印花布进校园”的重要一环。
一般而言,大学生宿舍文化大体可分为表层、中层与深层。表层宿舍文化即宿舍的内部设施、布局结构、卫生状况等。中层宿舍文化即学生的学习、生活制度、道德行为规范及执行情况。深层宿舍文化则主要指宿舍成员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及其外化。这三个层次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互为转换,构成一个特殊而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由此出发,我们在系团委的领导下,发起了蓝印花宿舍装饰大赛,竭力使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由表及里,润物无声,悄然进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成为闪亮在学生们视线里的一道别样风景。
同学们各出奇招,有的用蓝印花布作为“壁纸”贴在墙上,有的用蓝印花布设计窗帘,有的以蓝印花布作为寝室锦旗,有的甚至用蓝印花布制成了一床特别的床单,可谓花样百出,精彩纷呈,也进一步增进了大家对于蓝印花布这种古老的民族工艺的关注与了解。
三、活动实施效果评价
一、目前“非遗”保护及发展现状
“非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文明和历史印记,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从目前我国“非遗”保护现状来看,其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口头文化、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等等都属于“非遗”的范畴。随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渐消亡以及工业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从根本上关系到我国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从目前的文化保护现状来看,国家及社会都加大了对于非遗保护的重视度,强化了文化保护意识,并在短期内取得了有效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工作力度不够、保护观念滞后、缺乏资金支持、法律援助、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从根本上降低了非遗文化的保护效果,不利于推进文化传承。
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指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1.发展曲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来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呈现出在曲折中发展的态势。由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历史曲折漫长,经历了停滞—发展—退潮一再发展的阶段,致使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而使之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对其重视度不够。虽然很多高校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机构,开设了艺术教育课程和公共选修课,但其职责划分、发展定位、相应政策实施等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是制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根本障碍。
2.师资薄弱,有待提高。师资队伍自身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大多从艺术院校或师范院校毕业,本身在校期间受专业艺术教育培养模式单一的影响,造成知识面单一、人文知识浅薄等缺陷。同时,学校也很少为教师成长、专业能力提升提供有效的培训机会和学习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本身的发展和成长,不利于从根本上提升个人素质,很难发挥教学价值。
3.教材单一,有待修订。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教师使用教材的随意性比较大,存在专业艺术院校的教材“压缩”使用和按专业教学设置课程情况,缺少对公共艺术教育本身的教学规律的研究。地方高校没有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地方院校特色,弘扬民族文化的教材。此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材更新速度十分缓慢,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很多年前的旧资料,无法带给学生最新颖的材料和知识,不利于突出时代化的教学特征,这就很难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综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进步。
4.认识不足,有待加强。大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也制约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大学生认为艺术教育可有可无,与专业教育无法相提并论,忽视了公共艺术教育对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在进行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时,不注重提升个人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鉴赏力,而是将过多的精力放到了对于书本趣味性的关注上,从而在根本上降低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十分不利。
5.机制缺陷,有待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处在摸索阶段,组织管理、制度保障、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及教学设施等还都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之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在进行课程开设、教学目标等方面无法形成统一共识,这极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力,对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十分不利,影响了高校人才的培养速度。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改革
1.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将“非遗”文化与公共艺术教学课程有效结合起来。公共艺术教育不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过于注重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借用其他学科那种固定的标准衡量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它是在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艺术教育本身的规律的前提下,以培养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基本能力为目的,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艺术知识水平的提高为己任的素质教育。因此,应该积极明确教学目标,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培育他们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个人的进步与成长,为他们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2.构建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较为系统的、特色鲜明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推进非遗文化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统一,以此来不断强化教学效果。由艺术素养选修课程、实训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三类型”课程体系。根据院校具体情况和教育部关于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的指导意见,确定课程内容。确立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基本目标,从而来完成课程的有效设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价值需求来选择合理的课程,以此来不断地提升个人的艺术鉴赏力和文化素质,促进他们价值观的培育和提升,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3.找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契合点,找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契合点,是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也是增进人才培养的核心保证。将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有机结合,充分关注地域文化艺术的传统特色,深入挖掘地域性民间艺术资源,积极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把民间文学、美术、音乐等文化素材转化为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有计划地开展以地方文化艺术为主题的系列课程群建设。与此同时,更要充分地挖掘本校教育中的核心优势来完成教学设计,从而提升教学的对应性和高效性,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4.培养公共艺术教育教师能力,不断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能力,对于增进教学效果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模式的灵活度和高效性。派教师向当地文化馆、群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教学习;同时利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契机,邀请民间艺人到院校进行现场演示或开办讲座,让学生能多方位体会民间艺术;构建“双师型”的高校教师队伍,即要提升教师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同时还要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精神,对非遗文化进行深入研讨。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
5.整合学院各部门、分院资源,发挥本院义乌地方文化研究所这个平台的优势,结合公共教学部、团委、义乌地方文化研究所、建筑与艺术分院,开展别开生面、类型多样的教学活动。从“大公共”出发,推广普及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针对不同学院的学生,来制定富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以此来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效果,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同时保留课程之间的差异性,,打造高效的公共艺术教育平台,为社会发展培育多维、立体化的人才。
6.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是不断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的关键,从而促进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融合。依托学院各艺术社团、艺术节、文化节等载体,踊跃开展活动,注重公共艺术的实践。学院目前设立合唱团、舞蹈队、古筝队、戏曲协会、书法协会等24个院级社团,覆盖学院50%以上的学生。各类艺术社团、艺术节、文化节、暑期社会实践,均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艺术活动,保证了艺术活动的高参与度、高覆盖面。老师应该积极带领学生走访民间,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鉴赏力。
四、结语
“非遗”视野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地域文化的融合统一,对于传承地域文化、促进文化进步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同时也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实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创造了条件。具体到实践过程中,应该明确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构建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找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契合点、培养公共艺术教育教师能力、共享学院各部门资源、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促进高校教学资源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地域文化的有效融合,从而更加深入地挖掘高校教学本质,为人才发展和进步助力。
P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地区;数字化保护;政府主导机制
黑水县坐落于川西北,阿坝州腹心地带,主要居住人口是藏族,根据2014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黑水县总人口中藏族57 821人,占93.65%;汉族3 341人,占5.41%;羌族476人,回族64人,其他民族42人,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在黑水县总人口总占94.59%,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保存完整、自成体系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黑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黑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为五大类:一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学,包括民间故事、各种传说、歌谣、谚语等。二是历史悠久、盛传全县的民间舞蹈、器乐。至今流传民间的舞蹈五十余个,鼓、锣、钹、萨呐、芒桶、双管藏笛等民间器乐十多种。三是祝愿人寿年丰、世界和平、生活美满的措尔若节(坐山会)等特色节日。其中,在庄稼丰收后举办措尔若节,全寨男女老少齐聚山顶敬山神、赛马、跳锅庄、情歌对唱,热闹非凡。四是源远流长的民间美术,包括刺绣、雕塑、绘画等。五是技巧性很强的传统手工技艺。现存木碗、本地服饰制作和青稞酒酿造等技艺。
截至2015年底,黑水县共有“卡斯达温”、“阿尔麦多声部”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圈德迪”、“敬河神”等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圈德迪”属自发式传承,健在的老艺人越来越少,目前它正处于高度濒危状态。“圈德迪”的表演方式是随着黑水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的产生而产生,据调查自有了大小麦种植就产生了这种舞蹈,古老的黑水祖辈们把麦秆和鹰毛制成头盔戴在头上,最早的含义是用于庆祝丰收;后来由于各个部落的战争,慢慢演变成为争夺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而后它演变成为一种舞蹈,流传至今。
二、黑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
(一)黑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就
从“文化强县”的战略高度,县政府坚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多措并举,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目前,政府已三次组织文化系统精干力量进行全面普查、整理收集民间故事、传说等106篇,民间舞蹈25个;在此基础上,精心申报保护名录,成功将卡斯达温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申报省级、州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32项、105项。同时,以开发旅游为契机,坚持把开发民俗文化作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手段,加大培训力度,积极传承民间艺术。相继建立起了红岩乡俄恩村卡斯达温传习所、知木林乡阿尔麦多声部传习所、扎窝乡朱坝村卡斯达温传习所、维古乡维古村卡斯达温传习所及石碉楼乡苦瓜村二人舞民俗文化传习所等5个文化传习所。通过一名老艺人带5-10名学员的方式,培训200余名学员。举办卡斯达温培训班8个,组建民间歌舞演出队一个,培训学员300余人。为更好地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县政府与文化部门、各乡镇签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书,并对老艺人给予资金补助。
由黑水县政协带领县教育局、县文体广新局、县政协经科委和文教卫生委等单位负责人以及部分县政协委员,深入黑水县五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采取现场查看、交流座谈等方式,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为让当地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祖辈留下的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对当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引导社会公众关注并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高对阅读图书的认识,黑水县文体广新局开展了文化遗产日暨文化惠民宣传活动。活动通过展板和免费发放宣传资料、音像制品和图书的形式进行,共发放《非遗法》等资料500余份。
黑水县开展“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人心,宣传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相关的法律与法规,活动以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工作人员面对面讲解等形式向过往行人宣传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组织工作人员向过往行人免费发放藏汉双语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为让广大青少年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阿坝,并积极参与“非遗”保护活动。州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州教育局联合主办的“魅力阿坝美丽家园――阿坝州优秀摄影作品暨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巡回展”在黑水县芦花完小举行。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让学生们了解了当地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目前,黑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财政投入不足、传承出现断脉、生存危机较大和地方政府对数字化保护认识不足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全县有17个贫困乡镇,建档立卡的64个贫困村(社区)种有2 050户贫困户。黑水县财政局2015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107.5万元,其中,综合性传习中心105万元,传承人经费2.5万元,这些经费都远远低于江苏等城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投入的平均水平
黑水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创造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卡斯达温,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圈德迪、阿尔麦多声部民歌等。近年来,由于受现代文化的冲击,黑水年轻一代不愿意学习本民族民俗文化,少数掌握本民族民俗文化的民间老艺人因离世等原因导致黑水民俗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该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制度不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缺乏相关的制度要求和具体的保护标准;该县各级政府还存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的专业人员不足等困难。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有效机制
(一)政府主导机制
政府要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关心力度。要拓宽思路、创新形势、多措并举,积极协调解多方面的关系,通过各种有效渠道来决好传承人的实际困难;要加强对传习所设施设备的管理。要明确责任人、签订责任书、完善管理制度等,切实加强对非遗产传习所的设施设备的管理,加大对非遗文化载体的数字化收集力度,有效抢救、保护、传承好黑水县的非遗文化;要积极指导组织开展好传承活动。积极指导,有序组织,利用节庆、婚聚等时机搞好庆祝活动,搭建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平台,营造保护与传承的深厚氛围。
(二)民众参与机制
要增强对非遗保护与利用重要性的认识。要强化网络的宣传,注重引导,进一步提高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民族的发展、精神文化融人到社会生活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三)决策保护机制
黑水县政府除了参照《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四川世界遗产保护条例》之外,还可以根据黑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保护决策。县政府可以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多渠道筹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并实行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政策,以调动黑水县人民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四)社会团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