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

时间:2022-03-29 21:06:04

导语:在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

第1篇

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结合自身优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工作,拓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新领域。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立足桐乡历史文化,构建高校图书馆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联动机制,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馆藏、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开展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平台。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1-0054-03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创新的重要平台。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已经成为全世界的行动,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使命。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地方非遗的研究、保护工作,拓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新领域,推动地方非遗的保护进程。

1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桐乡市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文化底蕴深厚,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古镇文化等交相辉映,石门罗家角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新地里良渚文化遗址有目前已知的全国良渚文化时期最大部族墓葬群。桐乡文化名人辈出,吕留良、茅盾、丰子恺、金仲华、钱君、徐肖冰等文化名人在这里诞生,拥有“文化之邦”“漫画之乡”“摄影之乡”“书法之乡”“篆刻之乡”等美誉。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桐乡市政府近年来提出“围绕人文名城建设,服务文化繁荣,共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指导方针,非常重视地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2012年,根据《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桐乡市政府成立了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全市非遗保护工作的业务指导、科研编纂和管理等工作。截至2016年6月,桐乡市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高杆船技、含山轧蚕花)、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项、嘉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3项。桐乡市通过搭建实体场馆、非遗传承基地等形式,多角度、多形式开展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目前全市建有1个非遗馆、7个非遗传承教基地、2个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3个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2个非遗保护生态试点区,以及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地――乌镇非遗经典景区,内有各级活态非遗项目达三十多项,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非遗文化氛围。

2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的现状

目前,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的途径主要有文献收集与整理、非遗特色馆藏、主题活动推广、传承人进校园、展览、知识竞赛、非遗特色数据库网站的建设等,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青海大学图书馆充分利用地方名俗节庆日,邀请非遗传承人到校园内举办讲座和民间艺术表演,开展非遗项目的互动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海南大学图书馆建立了海南历史文化博物馆,用于保存和展示与海南非遗有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名俗实物等[1];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建立了粤西非遗资料库,对粤西地区的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手工艺等16个大类、100多个小类的非遗项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2];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成立了非遗研究中心,为非遗文化的传播、研究提供了交流平台[3];吉首大学图书馆建立了湘西非遗名录文献,开展了湘西文化研究[4]。

纵观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发展历程,不论从选题、资料收集、人才培养、文化宣传、非遗特色馆藏等方面都趋于完善,但也面临着许多共性的问题。比如:高校图书馆在收集地方非遗资料时会面临信息渠道不畅的问题,因为非遗文化来源于生活,分散在民间。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会利用“文化遗产日”“地方民俗节庆日”举办非遗展览,邀请非遗传承人来校举办讲座和民间艺术表演,类似的宣传模式比较雷同,效果流于形式。

3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的措施

浙江传媒学院于2011年成立桐乡校区,桐乡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学校的研究者开启了新领域。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有责任在学校与地方政府之间搭建地方文化研究平台。

3.1非遗特色馆藏建设

非遗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是非遗保护与传承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图书馆从业人员在资料的采编、组织、数字化服务的提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专业背景,高校更是拥有相关的非遗研究专业人才,在资料的挖掘、整理、保存、数字化方面具有优势,有利于搭建一个非遗特色文献资源体系。围绕各级地方非遗名录,收集名录的基本信息、传承人信息、传承人口述历史、传承人纪录片、抢救性挖掘资料、保护与传承情况等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是非遗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情报检索方面有一技之长,但在地方文献的获取方面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单靠一家或几家高校图书馆无法完成非遗的普查和资料收集工作。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在实践中探索高校图书馆与地方非遗保护部门间的资源共享合作机制,将图书馆、地方博物馆、地方非遗保护中心等地方文化机构统一纳入非遗资源采集网络系统,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桐乡校区图书馆还成立了专门的非遗项目团队,委派专人负责对接地方文化机构,带领师生团队走出图书馆,深入街道、镇、村,开展走访非遗传承人、调研地方民俗、挖掘非遗文化历史等活动。经过多年的资源积累,目前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已经设立了非遗特色馆藏实体馆,对桐乡地区的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民间美术、民间文学、传统戏剧等12个大类、100多个小类的非遗项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资料包括书籍、图片、音视频、实物等,同时对原有非遗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基于Web的地方非遗特色数字资源库,实现非遗资源的永久性保存,将传统的静态展示延伸到互联网平台,建立互动性、开放性的图、文、声、像并举的非遗数字博物馆,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

3.2非遗宣传教育

非遗文化环境的营造是在高校中开展非遗文化宣传的首要工作。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开展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通过举办非遗展览、“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辩论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高校图书馆内营造文化氛围,提高读者对非遗的认知、关注和保护意识,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非遗文化在高校的传播与传承。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利用区域办学优势,与桐乡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建立长达五年的合作交流,目前已成为桐乡市设在大学层次的“非遗教育基地”,在“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中相继开展了“桐乡故事”系列展览,桐乡竹刻、书刻、核刻、麦秆画、剪纸、蛋画、灶头画、花鼓戏、乌镇姑嫂饼、定胜糕、蓝印花布印染等一大批优秀的非遗项目走进大学校园,让传统艺术邂逅现代大学文化,碰撞出激情与火花。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通过举办大学生非遗辩论赛、“美丽桐乡,美丽非遗”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大学生自主参与非遗文化学习,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地方传统文化氛围。

3.3非遗人才培养

随着近年来的文化热、文化遗产热,各高校中与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越来越多,目前,全国有50多所高校开设了文化遗产专业,高校对非遗人才的培养走向专业化,但还不够成熟,非遗教育呈现出“散而乱”的局面。重庆文理学院牟延林等人认为,非遗教育应以理论为基础,构建理论性、传习性和拓展性非遗课程相结合的观点[3];河南师范大学丁永祥主张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应将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课内教育应将专业教育与普遍教育相结合[5];兰州文理学院徐凤提出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唤起大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非遗保护单位的从业人员和非遗传承人[6]。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面向师生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第二课堂,按照学生的专业特点开设非遗技艺传承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到学校开展面对面传承教学,有效促进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当前非遗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比如:图书馆与桐乡市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桐乡市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合作,面向该校服装设计专业开设“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课程;与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合作,面向设计艺术学院学生开设竹编、麦秆画、竹刻、剔墨纱灯等创作型课程,该院学生具有良好的美术功底,能较好、较快地掌握这些传统技艺;将“巡展式”的短时间非遗体验活动拓展为一门相对系统的非遗课程,能让学生全面掌握非遗项目的制作工艺过程。同时,图书馆在引导学生创作过程中结合专业素养,融入自身对非遗项目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现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悟,进而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第二课堂目前已开展了6个学期,每学期开设2门课程,累计接受培训学生超过500人。

3.4非遗社会实践

大学生只有走出校门,深入民间,对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传承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对非遗传承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深入基地对非遗文化进行亲自体验,才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神奇魅力,认识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同时,社会实践获得的图片、音视频、文字则是非常珍贵的资料,可以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收集整理的重要补充。为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联合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按照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的整体工作部署,设置暑期社会实践非遗专项项目,组织大学生实践小分队对不同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调研。这种高校与地方联动的社会实践模式,可以有效利用地方各级文化部门的资源,有利于学生深度挖掘地方资源,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3.5非遗学术研究

高等院校应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为政府主导的非遗保护工作提供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指导及咨询服务。浙江传媒学院拥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基地内有多位文化研究专员,基地每年承接省内大型非遗保护项目,同时面向学校设立10个研究项目,在校内营造了浓厚的非遗学术研究氛围。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目前已经建立了桐乡地方特藏库和非遗特色资源库,同时拥有一支地方文化研究队伍,为相关项目的研究提供资料和实践保证。

4结语

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立足地方文化,同地方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地方非遗保护实践活动,建设非遗特色馆藏,开展宣传教育,搭建人才培养、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的平台,实现非遗资源的永久性保存及传承。

参考文献:

[1]王贤芬.整合海南地方特色资源,建设海南记忆网:以海南大学图书馆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0(5):45-48.

[2]林晓华.粤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12):29-32.

[3]牟延林,谭宏,王天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路径: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1(1):90-95.

[4]朱长菊.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以湘西自治州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5):67-70.

[5]丁永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251-253.

第2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实现群众文化创新建设的途径

(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当前,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一大愿望。因此,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首先就要以尽大可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动力源泉。从最大可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进行群众文化创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端正方向,而不是盲目跟风。对于文化工作者来说,坐在办公室里,靠凭空想象,是实现不了群众文化创新的。文化工作者要深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去,了解和群众的生活实际,感受群众的精神需求,在同群众的密切接触中探索群众文化创新的路径。

(二)要着眼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新时期的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尽管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但无不带有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广大群众对传统文化也是情有独钟的。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建设群众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功能和内在动因。当前,我们要创新群众文化建设,必须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整合发展和优化创新。群众文化来源于人民群众,又服务于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群众文化本质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声。群众文化要遵照“去除旧的的,保留新的”方针,立足于新时期的社会实践,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并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三)要培育新型的群众文化管理人才。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只有管理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才会有坚实的基础保证。因此,群众文化创新建设必须注重培育新型的群众文化管理人才队伍。群众文化的管理人才,除了要有专业的艺术技巧,还要有对较强的组织能力,要有对市场的敏锐观察力,更要有乐于为群众文化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群众文化人才要不断地更新观点看法,更新知识,提升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群众文化工作能力。还要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不仅要做文化活动的享有者,也要积极地做文化事业的建设者和奉献者。要让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投身到群众文化建设事业中去,尊重他们的创新精神,保护他们的创新积极性,让他们在参加文化活动充分享受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创造文化带来的愉悦与满足。

二、保障群众文化持久发展的几个关点

(一)要摸清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兴趣。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必须由过去以管理者和组织者为主,转向以群众为主,把人民群众是不是喜闻乐见,是不是有兴趣,作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前提。因此,群众文化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和群众进行面对面的座谈交流,摸清哪些文化活动形式与艺术门类是大多数群众感兴趣的;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群众中蕴藏着求新、求美、求异、求奇的巨大热情。所以,“摸兴趣”的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要及时准确地摸清群众对文化活动的新的兴趣,及时调整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能让群众文化活动落入“面孔老、味道老、套路老”的窠臼,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更具持久发展的生命力。

(二)要突出群众文化活动的地域特色。文化是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等地域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群众文化积淀越深厚,地方特色就越鲜明和独特。因此,要想让群众文化既要创新,又要可持久发展,就必须突出地域特色。要从本地的民俗活动中挖掘、提炼、传承、发展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对于已成形的、有基础的文化作品,通过不同形式的表现手法予以改造创新,集中群众智慧,进行研究和设计,精心创作打磨,从而形成既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又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

(三)要构建多种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载体。要大力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站,大力兴建文化广场、文化公园、剧场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使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宽敞,使参与群众的心情舒畅,保证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持久发展的生命力。要大力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书屋、信息资源共享互联网工程,夯实基层群众文化服务设施,构建完善的群众文化服务网络,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权利,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三、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

(一)群众文化不能拘泥于任何一个环境和方式,而应该开展多种形式,利用多种空间。如目前流行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商业文化、老年文化、青少年文化和老年文化等,都是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如果这些空间利用好了,那么群众文化工作就能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比如,校园文化,它是以满足学生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艺术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社会性文化。随着学子们从校园走向社会,校园文化的发展能有效地促进社会文明和家庭文化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良性循环,因此,校园文化是提高学生素质乃至整个社会群体人的素质的摇篮。

第3篇

审美体验的本体特征

体验作为审美过程和美学接受领域的一个重要术语,直接联系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具体说来,是审美主体在对象的引发、诱导和共鸣中,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美学经验的“前理解”为前提,达到“视域融合”的物我不分、主客统一的审美境界,是一种“审美之中主体心力情感投入、体悟、拥抱对象的心理活动”[6]101。事实上,对于审美体验的界定,中国古典美学有着丰富的资源,而体验本身也浓重地印有“品味”“涵泳”的意味。审美体验在审美过程中起着理智与情感、主体与对象的中介作用,陶冶、净化的过程正发生在其中。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中云:“夫唯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怿,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盖闻兰为国香,服媚弥芬;书亦国华,玩绎方美;知音君子,其垂意焉。”[7]715只有从内心感知文学和艺术,才能像登上春台和赏玩国花一样让人流连忘返。“手挥五弦,目送归鸿”,审美也就达到了体验与共鸣的境地。中国美学中关于“意境”“意象”的阐述,则更直观地道出了审美体验的魅力。意境的关键在于虚实相生、超以象外,有情有景正是审美体验生发的前提,而主体以精神性的生命体悟灌输至外物之中,同时又从外物的特征体察自身生命的存在,最终通达“超以象外”的妙悟至境,方为大成。王夫之曾在论述《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时表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8]140。正是主体的情与现实的景密切结合,产生的“象”又超出了世间的哀乐,给人以充盈而又强烈的历史时空情怀。“关情者景,自与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9]144中国古典“目击道存”的体悟方式往往以直观性体察万物,“天下何地无村,何树无木叶?”[10]250屈原悲愤而又伤感的“袅袅秋风兮,洞庭波兮木叶下”[11]65,诸葛孔明鞠躬尽瘁的“秋风吹面,彻骨生寒”[12]1273,都是审美体验的千古绝唱。审美体验既有心理学层面的意义,又有审美发生论的价值。在西方,体验重点强调的是对生命的经历和感受。“experience”兼有动名词和动词的特征,也可以作名词“经验”讲。但是普通日常生活琐碎的经验并不能全部构成体验,体验不仅仅是经历,更是获得一种永久意义上的感受。“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他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了一种使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个东西就属于体验。”[13]78审美活动能否生发出主体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不论什么艺术的欣赏,当艺术形象相应地表现着欣赏者的体验的经验,它才可能成为调动体验的活动,从而唤起共鸣的对象。”[14]24里普斯的“移情说”与中国古典的心物合一、情景交融有相似之处,只不过在话语方式和主体界定上有所不同。“这个道芮式石柱凝成整体和耸立上腾的充满力量的姿态对于我是可喜的……我对这个道芮式石柱的这种镇定自持或发挥一种内在生气的模样起同情,因为我在这模样里再认识到自己的一种符合自然的使我愉快的仪表。”[15]41-43主体以自身独特的色彩给予向客体倾注自身生命的力量,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审美对象就同时具有了主体的特质与色彩,审美的欣赏活动也就变成了“对于自我的欣赏”。简单说来,主体欣赏的其实是“物化的自我”,而外物在被观照中也带有了主体情感的力量。“在这种模仿里我的内部活动是在双重意义上只和所见到的对象联系在一起。……我和它完全同一了,我也就感觉到自己在它里面自由、轻松和自豪。”[15]41罗曼•英加登认为在移情的基础上产生了“同情”,而同情也正是审美体验的关键,“当它(对象)在情感的同情中得到理解时,这就把我们所想象的人物的欢乐或欢悦的赞叹‘移入’被感知的现象并且彻底转化了它。一旦发生了移情现象,就产生出一种奇怪的同想象中的人物及其状态的直接交流或友谊,我们产生的情感非常类似于我们在现实中接受这样的人和他的心理状态时可能具有的情感……这些共同的情感体验就是审美经验主体对所构成的审美对象情感反应的最初形式”[9]212。但是以上还都是立足于传统的审美经验,面对审美泛化的消费时代和文化工业,审美体验情结已经渗透至个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审美现代性语境中的审美体验也将放下精英式的话语言说,以更加宽广的视角和多元的路径进行新的转型。“众所周知,审美经验丰富和深化了人类生活。它们还对个性的形成有着良好的影响……所以几乎在人类文化的每一个水平上,我们都发现了追求审美经验的倾向。”[9]393

消费时代的精神需求特征与美学体验结构

美学体验结构在消费时代首先呈现出“符号”建构的色彩。“消费社会是一个被物包围,并以物的大规模消费为特征的社会,这种大规模的物(商品)的消费,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整体上的文化转变。”[16]36消费社会仍然是以市民大众为主体组成的社会形态,其主要的消费群体是中产阶级。因为现在机器大生产的福特主义的盛行,“理性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劳动模式使得劳动时间与家庭休闲时间泾渭分明。因为劳动者在上班之余不可能短时间恢复体力,所以从事生活资料的家庭生产主要依赖于市场与消费。同时,有限时间内文化和娱乐的需求也是付诸整体社会的消费。工作与休闲的二元对立模式越来越明显。多种多样的商品和物质文化生产保证了劳动者休闲与生活的选择,“符号体系和视觉形象的生产对于控制和操纵消费趣味与消费时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更有甚者,形象自身也变成了消费,而且是最为炙手可热的商品”[16]38。鲍德里亚认为当代的消费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号,以及附加商品之上的审美文化意义。于是,对于生活和艺术的体验就成为市民社会普遍而又多元的方式,古典时期精英化的知识分子独语言说已经让位于群体式的聚众狂欢。曾有学者谈及对大英博物馆的游历体验:“阅览室还是环形的,四周堆满书,游客可以进去,坐在阅览室里面模拟看书,当然不可能真正地阅读。阅览室的门口还有一块牌子,说明曾经有多少名人来这里看过书,马克思自然名列其中。这就给游客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让你也以为自己是在和名人分享同样的阅读空间。可以说,大英博物馆阅览室的旅游效果完全体现在所谓‘体验经济’或‘虚拟经济’的原则。”[17]5神圣的知识体验与超越时空的怀旧情怀确立了其独一无二性。“神圣”与“超验”的符号意义成为审美体验对象的重要因素。

但是进入消费时代,独一无二的体验已经改弦更张,大规模技术复制与“拟像”情结的时代已经来临。虽然有学者从“光晕消失”、“仿像”的平面化和无深度来批判后现代,但是不可逃避的是:对于符号消费的体验性和身份建构性已经深入市民社会,使以前贵族可以体验的审美对象(大英博物馆)为更多人所体验。拍摄精美的纪录片和《卢浮魅影》等新时期的影像再现了卢浮宫等的体验价值,甚至还创造了更为丰富的情怀。可以说,古典时期一元的体验价值已经更改,“贵族式”的符号价值不断产生。“天安门站一站就给钱,景观看一看就给钱”,正是以符号虚拟体验的建构满足大众心理需求,甚至往往越是价格昂贵、历史浓厚的审美对象,消费者体验到的符号价值、审美价值和自我认同越是强烈。“印度一个宾馆,400美元一天,比一般的五星级宾馆高出3至4倍,因为该宾馆在印度最古老的一列火车上,每个零件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6这正是消费时期审美体验的符号建构。根据马克思人的社会实践性理论,人具有“两个尺度”上的生产意义。可以按照“物种的尺度”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更要以“内在的尺度”来实现自身文化和意义等层面上更高层次的要求。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也是按照层级结构细化了人价值需求的层面,它们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的需要,爱的需要,自我发展的需要。”边沁从个人满足与快乐原则出发,也划分出若干个层面:“感官的快乐,财富的快乐,技能的快乐,和睦的快乐,名誉的快乐,权势的快乐,虔诚的快乐,仁慈的快乐,作恶的快乐,回忆的快乐,想象的快乐,期望的快乐,基于联系的快乐,解脱的快乐。”[19]90美国当代经济学家蒂博•塞托夫斯基从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角度认为现代人的需求可以大致区分为“社会舒适”与“个人舒适”。在他看来,所谓的“虚假需要”正是最有价值的社会与审美等高层次需求,因为经济现代化和审美现代性的进程已经将美学渗透至市场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理论上是无法区分基本生存的“真实需要”和更高层级的“虚假需要”的,美学早已进入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社会实践被看作是文化的,但立刻就在符号体系中消失得无影无踪。”[20]147市民社会中大众的体验渴望促使美学体验与“身体”密切结合起来。冗杂、重复的社会生活需要审美的“良性刺激”,身体在消费中也创造了新的神话。人的本质也从抽象的形式原则转化为充满欲望和现代感觉的“生命”。身体地位也成为一种文化表征,反映着特定的社会关系与组织模式。这都是符号建构与美学转型合力的结果。

其次,美学体验结构呈现多层面性。消费社会处在后现代良好的科技条件和工业生产中,第三产业旅游业、休闲业等的风生水起也不断激发、促进了消费体验,而美学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地贴近现实,可谓“飞入寻常百姓家”。美学体验从表征结构角度可以划分为四种。第一,“怀旧性”。这种体验指向历史维度,以再现的空间感和乡愁体验为核心,对抗消费社会中的世俗性。如参观革命老区,考察敦煌,观看《激情燃烧的岁月》《高考1977》等影片。第二,“尝试性”。如自然生态“农家乐”餐馆的兴盛,对时尚的追求,苹果等电子产品的花样翻新等。时代的快速更新一方面带来审美的更迭,另一方面却是回归自然的体悟。第三,“挑战性”。如恐怖电影、蹦极等富有挑战性的文艺活动。审美的高峰体验刺激了平庸生活的心灵,也从极端性上与“崇高美学”遥相呼应。第四,“幻想性”。指借新媒体的高新技术,以网络空间、科幻影视、他者变异等多种形式体验美学的自由性与开放性。如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以审美超越再现后现代景观的时空自由,以主体间性的回归重构历史与文化体验,带给现代无穷的魅力,成为后现代最为明显的景观。时空变异也成为幻想性美学体验的重要因素,高新技术把缩微和变形的世界景观再现,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和迪斯尼乐园都为局限在一处空间的个体提供了丰富的场景转换,极富审美魅力。美学体验不仅是在表征层面,更是对客观外物和主体自身的独特感受,更为侧重审美心理学的角度。美学体验从意义结构出发可以划分为三种。第一,主观意义式体验结构。主体通过美学体验不仅是满足自身层面的“需求”,更是在资本主义压抑和理性的统治中,找寻感性舒张和自我实现的价值。由此,体验层面上的审美文化就具有了反抗性和颠覆性的色彩,带有西方微观政治革命论的印记。主体性也在网络空间、艺术设计等后现代语境中重新获得确证。主体在消费中首先是自由的狂欢和游戏的愉悦。

“艺术也和手工区别着,前者唤作自由的,后者也能唤作雇佣的艺术。前者人看作好像只是游戏,这就是一种工作,它是对自身愉快的,能够合目的成功。”“促进自由艺术最好的途径就是把它从劳动转化为单纯的游戏。”[21]150这种心理满足感是在如游戏般自由的消费中得到的,如消费社会中的网络游戏、“达人秀”、“好声音”等等,本身就是对平民自由精神的舒张。“如果我们就与艺术经验的关系而谈论游戏,游戏不是指行为,甚至不是指创造活动或享受活动的情绪状况,更不是指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所实现的主体性的自由,而是指艺术作品本身的存在方式。”[13]130审美体验不仅具有主体性个人的自由,而且在后现代生存和存在的本置上,美学体验在消费时期彰显了自身存在的合理性。第二,区隔式认可体验结构。通过对文化产品消费的不同,来建构主体的身份与符号意义,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经济和社会层次较高的消费者群体中。“要提高消费者的美誉,就必须进行非必需品的消费,要追求名誉,就必须浪费。除非与衣食无着的赤贫者相比,否则,徒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是带不来声誉的。”[22]22消费的联想意义由此产生,因为经济实力、文化层次、审美能力和消费趣味各有不同,所以从不同主体的消费中可以表达出相关个人的本体信息,布尔迪厄将其界定为“区隔”(distinction)。他认为消费中的区隔体验带来社会层次的差异感和优势群体的满足感、认同感,一辆汽车、一块手表或者是休闲场所都体现出社会权力的区分。美学成为意识形态权力话语的表征,但这同时也给了市民阶层以认知和反抗的权力。第三,群体意义式体验结构。消费活动中的美学体验不仅是主体个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更是代表、融入某个集体或某个阶层的审美趣味,带有“共同美”和“审美共通性”的属性。“心理学无法解释这些色彩斑斓的意象,除非把素材收集起来加以比较,提供一套专供讨论的术语。根据这套术语,在幻象中出现的东西是集体无意识。……一个事实是,在意识缺失之时———梦境、麻醉状态和精神失常状态———浮于意识表面的心理产物或内容表明了心理发展的原始阶段的全部特征。”[23]241人们在精神深处不自觉地带有集体美学倾向的意味,并以自身的消费行为和美学取向、文化心理适应自身所在群体的亚文化,一方面彰显自身在某个团体、某个年龄阶层的审美品位,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获得同伴和他人的审美共鸣与文化认同。如电影《失恋33天》,除去感情的真挚、鲜明的形象和妙趣的语言之外,影片的成功更得益于对“80后”生存状态和人文情感的关注。黄小仙的率直纯真,王小贱的执着个性,大老王的幽默洞明都成为年轻群体同感共鸣的对象,百花奖影帝影后更是群体审美认同给影片的最高褒奖。消费时代的美学转型在群体体验中获得了如此温馨的价值和感人深思的力量,在后现代语境中将继续深刻影响着群体与社会。

第4篇

(乌鲁木齐市工人文化宫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群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创造的精神财富。群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为实现、维护、发展好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和谐社会主义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群众文化建设 群众文化权益 和谐文化

群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创造的精神财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必须努力建设和谐文化。

一、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任务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也是落实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内在要求。群众文化建设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实现和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群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为实现、维护、发展好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和谐社会主义发挥积极的作用。

1.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为满足精神生活需求,以自身为主体,以自我娱乐自我教育为目的进行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综合性、普及性、传承性的各类文化活动。群众利益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物质利益,也包括文化利益。群众文化建设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和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之一。

2.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3.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促进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是文化服务的对象,同时又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搞好基层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增强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在全社会培养健康文明高尚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提高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用和谐之美陶冶人们的精神,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即要坚持为了群众,也要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群众文化建设直接以广大群众为服务对象,以满足广大群众和精神文明需求为根本目的。

二、结合实际推进群众文化建设

新疆是个多民族生活的地区,群众文化的发展,能够丰富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人民群众具有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权益,并且优秀的文化要服务于大众,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和良好的文体条件。

1.加强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群众文化建设的载体,是实现人民权益的依托。党的十报告提出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的要求,可是现实中,依然有许多现象和问题与其背离,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要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文化权益,需要在几方面再“加速”。首先,要实现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的均衡配置,让老百姓在自己居住的区域周边也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节目。其次,在软件方面,要发挥海纳百川的精神,放眼世界,吸收精华,提高民族的整体素养,让普通老百姓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第三,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电台、电视台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代表国家文化形象的重点文化设施,完善大中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在巩固县(区)有图书馆、文化馆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在地广人稀地区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因此,落实文化资源共享问题应摆在群众文化的重要日常上。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群众文化设施布局,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文化设施资源共享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城区共享,社会共享和区域协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机制。如:工人文化宫、群艺馆、少年宫、图书馆、体育场馆、各县(区)、产(行)业、企业的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实施,其服务对象应是面对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公共文化资源应该使它具有文化的全民性,同时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创新文化服务理念和机制,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形成社会参与人民大众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

2.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丰富载体。广大群众参与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群众文化是社会实践主题为美的规律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在社会化满足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在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应不断巩固和壮大基本文化阵地,注重把城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作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好送文化、送图书下基层、下企业、下社区、下乡的活动。继续开展寓教于乐,身心健康的种类群众文化活动,经常性举办各类唱响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和大众体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鼓励广大群众和老百姓自编自演各种文艺节目,组织各类群众性协会的文艺团队,广泛参与开展各种健康文明的业余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在和谐文化建设中主力军作用。

第5篇

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专业化的社会分工让各种创新形式层出不穷,勘探、开采和服务的专业化不仅让全球的油气储量和产量稳定增长,而且拓展了油气开采的新领域。近几年以来,美国在非常规油气方面取得的突破就是最现实的例子。

专业化分工与页岩气革命

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或许是21世纪石油天然气领域最重大的突破。2011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已经超过1800亿立方米,这场革命一举改变了美国将大规模进口天然气的预期。美国不仅可以实现天然气自给,不久的将来它还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天然气出口国,继而使世界天然气供求格局发生重大的变化。

页岩气革命还大大扩展了天然气蕴藏的资源量,使一些原来能源缺乏的国家,例如中国,也有可能发现巨额的页岩气储量,初步的估算,全球天然气储采比可以成倍增长,有专家估计,按目前的产量,天然气资源足以使用200年以上。

页岩气革命还让美国气价大大下跌,目前美国的天然气价格仅相当于石油价格的1/6, 天然气发电和天然气化工重获低成本的优势。不到十年,页岩气为美国创造了60万个就业岗位,给美国经济注入了巨大的动力。

而低气价迫使页岩气生产商把投资和注意力转向页岩油领域,从而促进了页岩油产量的快速增加,进而增加了美国本土石油产量的增长,2010年美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在过去十年首度降至50%以下。而页岩气革命还引发了全球页岩气勘探投资的热潮,石油工业将可能进入非常规油气新的历史阶段。现阶段,天然气是最现实可行的洁净能源,IEA预期世界能源将进入天然气黄金时代。

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证明,页岩气的分布是广泛的,而开采页岩气的主要技术也不是全新的。为什么页岩气革命只发生在美国,而不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呢?

欧洲一家能源研究机构分地下和地面以上两组因素对比了欧洲与美国的异同。地下因素主要指储层条件和技术可能和可行,地面因素主要是指,区块获得的难易、平均单位面积的人口密度、企业家精神、专业社会分工和石油服务人才力量是否充分和完备等。对比的结果显示,美国胜出的主要原因是其地面上的因素比欧洲更优越。

事实上,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大大促进了美国页岩气的开采。美国石油工业是个完全充分竞争的行业,全美至少有7-8千家石油公司(没有人认真统计过),85%的天然气产量是中小公司生产的,除了几家著名的跨国石油服务公司外,更没有人能说清楚,美国到底有多少石油服务公司。企业家精神、明细充分的专业分工均源于自由充分的市场竞争。技术、人才、资本都可以通过竞争在市场获得。充分市场竞争是美国创新的根本动力,也是页岩气革命成功的原动力。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他著名的《国富论》,这本奠定古典经济学基础的著作的第一章,讲的就是分工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推动社会进步的。以分工合作生产为例,他分析了分工合作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的,并将这一原则推广到整个工业社会。自那以后,“社会分工促进社会进步”就成为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社会生产效率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完善,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全球化的新阶段。

分工细化推动石油工业

150多年现代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石油工业专业分工不断细化和完善的过程,是技术创新进步,效率不断提升的历程。1859年德雷克成功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开启了全新的石油时代。德雷克的成功就是完成了一口69.5英尺的油井,并获得了大量的原油。为表达对德雷克的崇高敬意,宾斯法尼亚州政府在泰特尔斯维尔镇修建了“德雷克油井公园”和“德雷克油井博物馆”,每年都有大批游客到此参观游览,了解历史表达敬意。

当年,石油公司很大程度就是钻井公司,石油公司成功的标志就是钻出了大量的石油。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技术要求的日益复杂,专业分工迅速细化、社会分工随之形成。当今世界四大油田服务公司: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和威德福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油田服务公司,从来就不是某个石油公司的下属或“存续”。

石油公司处于石油工业价值链的上方,它最重要的投资在于获得地下资源,开采资源,把石油天然气资源变成石油产品,在市场上作为商品卖给顾客,收回投资,获得利润。石油服务公司最重要的投资在于人力资源、技术和专业装备,为石油公司提供专业的服务获得回报和利润。设备制造公司则是为石油公司或服务公司制造专业设备、成套设备而得以生存和发展。在石油工业价值链上还有各种各样的专业公司,为不同的客户和需求提供专业的产品和服务,例如直升机服务、通讯IT服务等等。

石油工业既是社会的一部分,本身也是个小社会,有着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规律。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实事求是发现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还是从意识形态出发,自以为发现了极终真理而扭曲客观规律。百年社会实践,百年石油工业都告诉我们,前者是可持续的,而后者是不可持续的。

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一个规律,也是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发现的一个普遍规律,就是“社会分工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今天中国石油工业的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国内从来就不存在一个石油服务市场。“有需求,无市场”的现状有历史的原因,有近些年国企改革滞后的原因,更深刻的原因是,我们不相信社会分工,不相信市场。

第6篇

摘要:文章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分析高校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并重点论述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保存和保护等工作环节中应发挥的职责与功能。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7-0055-03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又称口头或无形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文化遗产而言的。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定义为:“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遗涉及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五个方面的内容[1]。

非遗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不脱离本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民族个性和民族审美标准的活态表现。它以人为核心,以声音、技艺和形象为表现手段,以口传亲授的方式传承和延续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社会性、无形性、多元性、活态性等特征。

非遗堪称一个民族和地区精神的博物馆及生产、生活、艺术的百科全书,它凝结了民族的智慧与精神,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历史的“活”的见证,体现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著名文学家冯骥才先生认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类物质遗产一样,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宝贵的共同财富,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而无形的文化,往往比有形的文化更为重要。”[2]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许多珍贵的非遗实物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一些依靠口传身授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技艺正濒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境地,加强对我国非遗的保护已是刻不容缓。

2 高校图书馆与非遗保护的关系

2.1 保护非遗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能

非遗作为人类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人们的珍惜和重视,抢救、保护非遗是人类共同的使命。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逐步开展,图书馆作为保存和传播信息的重要科研服务机构,已经成为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参与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图书馆的职能归纳为四种,即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3]。其中,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的所有类型图书馆的首要职能,这为高校图书馆参与和保护非遗提供了理论依据。

非遗保护工作在传承中华文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始终贯穿于图书馆的所有工作环节,是图书馆得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高校图书馆作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平台,具有其他文化单位或机构不可比的实力和优势,在整个非遗保护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当前非遗濒临消失的困境,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积极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保护非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

2.2 保护非遗是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的需要

保护非遗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对高校图书馆提出的工作要求和任务,同时,参与非遗保护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它从校园书斋式服务走向民间田野,从民间活态文化中汲取营养、吐故纳新,使传统图书馆工作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服务理念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非遗保护工作给高校图书馆创造出新的知识服务生长点,使它打破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从单一的“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多元化信息服务模式转变,从而实现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3 非遗保护工作可以扩展和深化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图书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职能,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会随着文献载体的不同及人类对知识需求的不同而不断地扩展和深化。高校图书馆除了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信息保障之外,还担负着保存地方传统文化、为本地政府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和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职能,是整个非遗保护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从古代的藏书楼到现代化的图书馆,图书馆的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变化,保护非遗是新形势下赋予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参与非遗保护的过程中,图书馆的职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收藏图书,而是突破了传统的、旧的馆藏资源建设理念,利用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对非遗进行保护,通过对散落于民间的非遗资源的挖掘、搜集、整理、保存和利用,挽救了大量濒危失传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技艺,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从而形成本馆的地方特色文献体系,同时也使图书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的社会职能得到了扩展和深化。

3 高校图书馆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应发挥的职责与功能

3.1 高校图书馆在非遗资源收集、认定环节的职责与功能

高校图书馆在长期的工作积累中形成了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为图书馆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是人们获取非遗资源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地方文献和古代文献,它们是了解某一地区文化的主要资料来源,可以为非遗的收集和认定提供重要依据,从高校图书馆保存的地方文献中,可以获得大量与非遗相关的有价值线索。比如:民俗的记载大多分散在各类典籍志书中,一些口头传说、神话故事等往往散见于历代的民间戏剧、故事和图画中。古代文献对于非遗的追溯和考查也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很多古籍本身就具有史料价值,有些古代文献的内容也与非遗相关,如我国古代文献《山海经》中,就有大量神话传说和涉及民俗文化起源的内容。

吴慰慈先生曾说过:“图书馆工作的任务,就是充分揭示文献的形式信息和内容信息,从而使文献的内容信息得以传播。”[4]高校图书馆在非遗的收集和认定环节要充分发挥其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职能,即对馆藏文献资源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充分揭示,进而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利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要主动配合有关调研人员,为他们提供收集和认定工作所需要的地方文献、古代文献以及有参考价值的地图、手册、年鉴、百科全书等相关文献。同时,高校图书馆还要组织馆内专业人员对本馆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分类,并对文献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从有关文献中寻找与非遗相关的内容和信息,主动为非遗的调研和认定工作提供线索和佐证。

3.2 高校图书馆在非遗整理环节的职责与功能

非遗形式多样,纷繁复杂,每一项非遗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有关工作人员除了要对它们进行寻访、记录、管理和研究外,还要厘清每一项非遗产生的历史渊源、表现形式、艺术特征以及其存在的各种价值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非遗保护工作的难度。只有对庞杂、零散的非遗资源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难度,从而使非遗保护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高校图书馆在非遗资源的整理环节中,应选派专业技术馆员主动参与非遗的记录工作,利用声像设备对非遗的表现形式和表现过程进行录音和录像,把非遗的面貌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并和有关非遗的文字描述、数据统计、价值鉴定等各种研究记录加以整理后保存下来,成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文献,这样既能够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又为非遗研究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同时,高校图书馆还要在非遗的科学分类工作中发挥经验指导的功能,把内涵丰富的非遗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科学分类,对于同一类别的非遗可以采用相似的工作方法。对非遗进行科学的分类,也就是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可以使非遗的整体特征更加明显,各部类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晰。

3.3 高校图书馆在非遗保存环节的职责与功能

杜定友先生曾说过:“图书馆的功能,就是社会上一切人的记忆,实际上就是社会上一切人的公共脑子”[5]。图书馆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保存人类社会文化遗产和传承人类文明的职能,它不会因为社会或机构的变迁而导致文献资源的缺失。高校图书馆在非遗的保存环节要充分发挥其保存人类文明成果并提供给人们利用的职责与功能,使人们能够无障碍地获取非遗资源。

在文献资源的保存方面,高校图书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文献资源维护的技术,可以避免文献资料老化、难以复原的难题,而且在非遗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方面尽显独特优势,可针对非遗存在形式的特殊性,通过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实现对非遗资源的永久保存。同时,高校图书馆要加强与其他文化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非遗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方面走联合建设之路,实现非遗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非遗资源的检索需要。

3.4 高校图书馆在非遗传承环节的职责与功能

作为人类知识宝库的图书馆,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它是指导大众学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的场所。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化信息中心,担负着对高校学生进行文化宣传、教育的任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以及现代化场所或设施,为开展非遗宣传和保护活动提供了便利。高校浓郁的文化氛围也为非遗提供了文化土壤,高校图书馆可将馆藏资源转变为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其场所优势,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开展非遗的宣传展示活动。

图书馆可以利用地方民俗节、文化节,邀请非遗传承人来校举办展示展演活动,如:将民间刺绣、剪纸、歌舞等绝技通过现场表演的方式呈现给广大师生,调动他们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加入到非遗保护的行动中来。图书馆也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的形式,把非遗专家和非遗传承人请进校园进行理论讲解和现场表演,对大学生进行非遗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使他们对非遗产生浓厚兴趣,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例如:对于中国的国粹――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就可以采取讲座的形式,同时聘请京剧演员进行现场表演和解说,使大学生真正体会到京剧的艺术魅力,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4 结语

非遗保护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文化工程,需要集合全社会的力量来完成。高校图书馆在非遗保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同时,参与地方非遗保护工作,既是其职能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高校图书馆通过参与地方非遗保护工作,不仅挽救了大量濒临消亡与失传的非遗,使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弘扬,而且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特色,提升了图书馆的文化底蕴,同时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知名度,这项工作也将使图书馆在高校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Z].巴黎:2003-10-17.

[2] 杜秀芬.少儿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25-27.

[3] 邢菲.论图书馆社会职能在文化发展建设中的作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11):17-18.

[4] 吴慰慈.图书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0-91.

第7篇

在春节期间很多地方会举行一些传统的活动,比如组织龙灯、彩莲船、腰鼓到群众家、援建工地拜年活动,营造节日氛围。下面是小编整合的虎年春节文化主题活动总结范文,共同阅读吧,肯定对你有所帮助的。更多活动总结点击春节活动查看。

虎年春节文化主题活动总结范文1为进一步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根据区委文明办的工作要求,现就我局“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

利用春节、元宵节时机,开展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走访、慰问、座谈等活动,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深化结对帮扶工作,开展慰问孤寡老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帮扶对象慰问等活动,局领导带队走访慰问了浮桥街道浮桥社区结对帮扶的未成年人徐景丽,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让他们过一个舒心、温暖的传统节日。开展向离退休干部、职工节日慰问或团拜活动,我局主要领导组织干部走访慰问了本单位退休干部,并送去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在走访慰问中,局领导与老干部们亲切交谈,向老干部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并且详细的了解每一位老干部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对老干部们多年来为我区文体旅游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二、开展节日志愿服务,让和谐融入群众生活。

积极组织开展“邻里守望,情暖鲤城”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参加区宣传系统组织到鲤城区福利院的党员自愿服务活动,使广大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感受社会的和谐与温暖。

三、开展节日文化活动,丰富群众传统文化生活。

组织民俗展示、体育健身、歌舞表演、花会灯会、联欢联谊等活动,开展鲤城区非遗摄影展,此次摄影展由鲤城区文体旅游新闻局主办,鲤城区文化馆承办,鲤城区摄影家协会协办。展览从春节持续至元宵。共展出64幅“非遗”摄影作品,分为大师作品、古城生态、非遗现状三部分,是从鲤城区摄影家、文化工作者摄影采风创作的五千余幅图片中遴选而出,让参观者通过这六十多幅画面欣赏古城的“非遗”的魅力。1月25日至2月9日,我市将举办元宵民俗灯展活动,鲤城区设2个展示区分别是中山路和新门街西段,花灯布展题材突出“羊年”,主要悬挂传统工艺花灯、少儿手工创意挂灯。

虎年春节文化主题活动总结范文2为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根据有关要求,_总工会结合自身实际在春节期间认真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引导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真对待传统节日、由衷喜爱传统节日,传承节日文化。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

1、总工会高度重视主题活动的开展,专门印发通知,对活动开展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并将具体活动进行任务分解,落实到人,保证活动实效。

2、总工会把开展好主题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进一步加强活动组织落实,促进_总工会委会凝聚力,推动工作开展。

二、走访慰问送温暖

(一)慰问困难群众

春节前夕,总工会代表来到八县一市看望当地的劳模对口帮扶困难群众。党员干部代表来到群众家中,详细询问了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了解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振奋精神,克服困难,管委会将尽可能的给予照顾帮扶,使他们早日脱贫致富。并给困难群众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祝他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此次慰问共发放慰问金10000余元。

(二)走访慰问企业单位二十一家

春节前夕_总工会深入到企业单位对在一线职工进行走访慰问,详细询问他们的工作,生产生活状况,了解在干着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可克服困难,在工作中的优异的成绩,此次发放慰问品及慰问金30万余元。

(三)为困难女职工发放救助金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_总工会对州域内100名患有大病的困难女职工进行走访慰问,在走访中,慰问组对女职工工作中付出的辛劳,做出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同时鼓励他们她们立足本职工作,成为加快推进_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此次慰问发放救助金20万余元。

虎年春节文化主题活动总结范文3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文体活动越来越显得重要,它不仅使对学科有兴趣和有才能的学生得到生动活泼,自由的发展,更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能通过课外文体活动推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现将本学期的课外文体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本学期文体活动组织严密,活动有效。严格按照学期初制定的计划,及早动手,积极筹划,使课外文体活动时间、地点、人员固定,保证了活动的稳定性。另外,活动内容全面、具体,教师提前备课,活动时扎实有效。小组成员对活动内容掌握较快,每次都达到了较好效果。学生不仅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而且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大大提高,自学能力也有一定发展。

二、主要经验和体会

1、教师要提前备课。

课外文体活动和其他课程一样,也要有一定内容,但还要更能吸引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之前多方搜集材料,精心备课,安排好每一节课的每一环节,以免活动时失控。

2、内容要多样化。

本学期主要以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多个项目,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探索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3、针对性教育。

活动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发挥他们的长处,补足他们的短处,教师分类指导,指定不同的目标,实施不同的教育。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活动有时比较缺少目的性,学生不知如何学习。以后要制定具体、明确的目标,严格要求和管理学生,要形成正规的管理模式,制定良好的纪律来规范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

二十一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教师应该把提高学生素质放在首位。文体活动为培养学生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园地,我们要充分利用起来,使学校体育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虎年春节文化主题活动总结范文4为了推动精神文明创建运动赓续深化,富厚学生寒假生活,匆匆进学生康健发展、全面成长。我校在20_寒假特举行“我们的节日—春节”社会实践运动。

一、运动要求

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扶植的教导,施展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功能,调动学生积极介入到运动中,使传统节日成为一个传统文化与今世文明相结合的内涵富厚的教导形式。运动内容要突出辞旧迎新、团圆安全的主题,突出“红红火火过大年”的节日氛围,营造家庭和蔼、安定连合、欢畅祥和的喜庆气氛,充分掘客节日文化的教导意义。

二、运动内容

学生及家长在春节、元宵节期间运动的精选相片作品集,可选贴春联、包饺子、做元宵、猜灯谜、逛花灯等突出“红红火火过大年”的节日氛围,营造家庭和蔼、安定连合、欢畅祥和的喜庆气氛,充分掘客节日文化的教导意义;可选参看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获取知识的拓展运动;也可选进社区关切关爱空巢家庭、孤寡白叟、残疾人、艰苦户的志愿办事运动,普遍传递正能量做。

三、介入方法

家长将孩子在春节、元宵节期间运动的照片制作整理后发送给班主任。班主任进行评选,将相符标准的优秀作品上交学校参加小学20_年“我们的节日—春节”实践运动展览。

四、上报光阴

开学后第二周周五前上交给班主任,班主任进行低级评选,第三周班主任将班内相符标准的优秀作品上交学校,第四周学校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及表彰。

五、作品要求

1、春节、元宵节期间运动的4-6张相片制作而成。

2、要不合视角、多种运动内容。

3、制作精致、像素清晰,a4相纸能清晰打印。

虎年春节文化主题活动总结范文5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春节这个佳期,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教师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对退休教师的送温暖活动。现将本次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活动组织,精心策划实施

领导小组成员实行分工合作,对全校教职工实行摸底调查,并建立困难职工档案。经过调查,我校在职教师均无困难,退休教师中,有崔大明、李廷源、彭茂兰、左哲夫、范祖武五位教师,因年老体衰,常生病住院,经济较为困难,其余退休教师精神矍铄,身体健康。针对以上情况,我校决定对较困难的五位教师采取给予适当现金进行慰问的方式表达学校的一片敬意,对绝大多数退休教师采取请回来,开座谈会的方式表达学校的一片深情。这样,让他们都能从后山小学这个集体中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二、以行动见真情,让温暖传万家

2月19日,冬阳暖暖,情意浓浓。在学校工会和退协的共同组织下,我校退休教职工二十多人来到学校欢聚一堂,举行迎春座谈会。会上,首先学校工会领导和退协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学校一年来的工会工作和退协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接着,学校张校长向全体退休教职工介绍了学校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工作思路,衷心希望退休教师要尽其所能为学校的发展发挥余热;最后,学校领导和退休教师们促膝谈心,谈时事,谈家事,谈人生,谈理想……笑容泻在每个人的脸上,甜蜜荡在每个人的心头。各位退休教师深情回忆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感慨祖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变化,由衷感受到生活在这个新时代,心情舒畅,晚年幸福!

整个座谈会充满了温情,大家在热烈的氛围中交谈着,退休教师们都感到有一种回家的温暖。政府党委书记陈俊和、分管教育的副镇长彭道学两位领导也前来看望并慰问全体退休教师,祝他们晚年幸福安康,同时,真诚地希望他们能为后山教育的发展出谋划策,指点迷津。会后,全体领导和退休教师共进午餐,提前享受中国传统佳节—春节的快乐、祥和。

第8篇

1996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分析了当时国际、国内形势,针对美国高中阶段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标准低、学生素质差的老问题,启动了“新型美国高中”试验项目(NewAmericanHighSchoolInitiative),旨在探讨新时期高中阶段的培养目标、普职融合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及其他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

对于“新型美国高中”项目,各地高中纷纷跃跃欲试,既将之当作一种荣誉,更视为学习、提高和确定本校发展方向的好机会。1996年,经学校申报、州教育厅考评、教育部实地考察打分,美国教育部通过严格遴选,确定了12所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高中为项目校;1998年,从当年的120所“蓝带优质奖学校”(BlueRibbonSchoolsofExcellence)中挑选了7所项目校;2000年,又选定了30所项目校,2002年最后选定6所项目校,使项目校总数达到了65所。

教育部专家打分主要依据四个方面:

第一,符合“新型美国高中”的12项指标(满分为60分,略);

第二,学校能够得到社区的支持,有切实措施将全体师生吸引到项目中来(满分为15分);

第三,具备收集资料、科学评价的能力(满分为15);

第四,具有综合信息、传播成果的愿望和能力(满分10分)。

教育部希望在项目学校里,“所有的学生既达到具挑战性的学业标准,又获得交流、解决问题、计算机和其他技术技能,以便既能升学,又能就业,成为21世纪信息化、全球化社会中负责任的成员。”为此,教育部对项目学校进行跟踪研究和评价,提供信息、专家指导和经费支持,力求积累经验,推动更多的高中进行改革。教育部不向项目校平均拨款,而是罗列出带经费的课题,如综合高中的课程设置问题、高中最佳规模问题、课时长度与学生注意分配等,供项目校申请。教育部还委托布朗大学作为项目校的技术支持单位,帮助解决项目校在数据收集与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难题。项目校之间也常来常往,取长补短,不断提高。

二、“新型美国高中”措施

1.提高学业标准和期望

“新型美国高中”项目认为就美国的现状而言,对学生期望高一点,学生的进步就会大一点。提高期望,包括为全体学生创设肯定的、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学业成绩标准,消除普职分轨,强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品质。“新型美国高中”的标准比同学区其他学校高,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提高学业水平。纽约经济高中、特拉华州的萨塞克斯技术高中、密苏里州的盖特卫高中采取的措施有:(1)消除低水平课程和大的分轨;(2)提高必修课的深度和广度;(3)在学分、年级平均成绩方面提高毕业要求;(4)提高有特殊需要学生的标准。项目校认为,提高学业标准与提高课堂要求不同,如果标准不提高,只是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加码,则往往适得其反。

2.创设小的学习环境,方便师生协作

研究认为,在较小的学习环境中,师生容易熟悉,教师可花较多时间与一个个学生在一起,启发答疑。在这种家庭般的氛围中,学生易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把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使教室行为与外界工作结合起来。高中、加州的在所有“新型美国高中”里特别提倡小环境教学,具体的措施有:(1)建立“校中校”,即在大校中按学科或职业分成若干学部,各学部享有一定的自;(2)控制班额,每班在25人左右;(3)增进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指导顾问之间的接触,建立亲切、熟悉的关系。据反映,这种氛围确实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学生增强学习责任感,社会更愿出资赞助这样的试验。

3.依据职业需要和学生兴趣设计课程

人人承认普通教育和职业训练对受教育者缺一不可,但对二者敦重敦轻、是分是合、如何实施则已争论100年。“新型美国高中”高高举起普职结合综合高中的旗帜,并称这是未来高中的基本模式。项目校通常的做法是:(1)以特定的职业领域或较宽广的行业为课程发展的有机主题,并与农业、保健服务、金融服务,或住房建设、自然资源、通讯技术等联系起来进行课程设计。(2)以职业为重点进行跨学科课程重组,创设着重职业的课程(career-focusedcurricula),并超越技术和学科实现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的结合,使教学成了一个融合的、综合性的过程。(3)对学生,有时还有教师,以职业大类或行业分组,因其有共同兴趣,便于相互启发。例如,纽约州散德斯贸易和技术高中把课程分为四类,即技术类、专业类、职业类和学术类,共12个领域,即化工科技、汽车机械、自动供热和制冷、美容美发、时装设计、木工科技、印刷科技、建筑技术、环境科技、计算机工业设计、电子与计算机、餐饮服务与管理等。学生从高二起需选修一个领域,每天两节专业课,直到高中毕业为止。这所高中的所有课程都围绕各专业开设。当然,专业课只是主线,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仍占主要分量。学生可于高中毕业前参加资格考试,通过者获专业资格证书。

4.通过提高教育者的专业水平来提高学生的成绩

“新型美国高中”认识到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明了学生的需要,对综合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教师要亲自参与项目,获得专业发展。教师的进修提高不在于出去开几次会、参加几个研讨班,最重要的是结合自身和本校的实际,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在职进修,不断学习和自我提高。教师的提高计划由教师参与制定。实践课教师需要到第一线“充电”。教师年度考评结果可让全体教师查看,使得每位教师都有上进心和紧迫感。

5.将课堂学习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

高中学生尤其家庭经济条件差的高中学生,往往在放学后和周末到零售店、快餐点打工,这与长远的职业兴趣并无太大关联。如今,为求社会实践时效,“新型美国高中”特别注意选择合适的地方让学生锻炼,视工作作为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科与学生需要更为相关。新泽西海洋技术高中常把学生安置在海上或船厂进行实习作业。纽约散德斯贸易和技术高中,定期安排修习自动化供热和制冷专业的学生到现场实习,将之当作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可获得少量报酬,初尝了劳动的甘甜。

6.为学生深刻领悟升学和就业提供咨询指导

“新型美国高中”重视咨询辅导,咨询员深入到“校中校”、学部、教室,增加了解学生的机会。不仅如此,项目校还增强全体教师的辅导功能,使他们既做教师,又当咨询员,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测定学生技能和兴趣,促进学生的职业意识或升学意识形成;通过见习、企业参观、职业见面会、请企业代表到学校等形式,让学生接触职业和工作;将职业意识的培养贯彻于小学、初中和高中。事实上,项目校的多数学生毕业后并不直接就业,而选择升学。但咨询员让学生们感到,即便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而言,所掌握的职业技术也是十分有益的,它们激发了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动手能力,深化了对理论的理解,对增强未来竞争能力和实现完美人生有益。同时也是日后挣钱交学费的手段。

7.将每一天组织成灵活、相关的部分

有些“新型美国高中”认为,传统的每节45~50分钟的课时太短了,应予以改变。他们认为,每节可增至70分钟,甚至120分钟。或者学生每天上4个90分钟的正课,要比通常的6节到7节效果好。还有的项目校尝试将学年分成3个12星期的学期,改变传统上的2学期制。

试验者认为,课时变长便于教师深入探讨和演绎一些学科问题,更好地设计和实施以项目或工作为基础的学习机会,特别是与同事一起实施一些跨学科的项目,并可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益。另一方面,课时变长,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做更多更深的实验,有利于学生集中学习、探究一些学科,避免浅尝辄止。课数减少,纪律问题下降,教师可不必花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堂管理,而是将更多的时间真正用于课堂教学。

8.评价学生重看动手能力

标准化测试有其弊端,有的学生书面考试成绩不佳,但动手能力强。“新型美国高中”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作为评价标准。波士顿的分威高中设立由2名本校教师、1名校外专家、1名管理者、1名家长和1名学生组成的毕业评价委员会,集体对学生进行评价,避免一人打分可能出现的偏差。他们采用“标题性评价体系”(RubricSystemofEvaluation),充分考虑学生的动手能力,确定其是否超过、达到或未达到标准要求。

9.与两年制或四年制高等教育机构建立联系

“新型美国高中”不反对学生升学,认为不让学生升学的高中教育是没有吸引力的。它们支持1990年《职业教育和应用技术法》,将学术知识和职业技能融合起来,引导学生掌握,重视增强职业和中学后教育联系的意识,帮助学生作出选择。高中课程中加入升学预备内容,着重对中学后各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准备,而不仅是普通的四年制院校。“新型美国高中”普遍开设了大学承认学分的AP课程(AdvancementPlacement),在高中和大学课程之间建立了联系渠道。据散德斯贸易和技术高中校长凯斯琳?麦尔斯博士介绍,她的学校与曼哈顿学院、纽约州立大学、圣约翰大学、纽约理工学院、维切斯特社区学院等校建立了协作关系,定期请这些院校的教师来校指导教学,或为学校工作提出参考意见,彼此相当熟悉。各高中也尽量利用大学的资源来丰富学生学习领域,例如,芝加哥农业高中每年派高年级学生到大学,在教授指导下从事6个星期的研究。

10.建立教育者、家长和社区的支持联盟

把社会教育资源引入学校,比简单地将学生推向社会更有效果,这是“新型美国高中”的普遍观点。现在,校外学习机构、图书馆、博物馆,都由教育部门统筹管理,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校友会献计献策、捐钱捐物,在项目进展中亦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家长踊跃参加家长会和学校活动,对学校的改革给予理解和支持,如对学校开设职业科目,不认为是耽误学生时间,鼓励学生修习,协同学校实施良好的教育。

三、“新型美国高中”启示

1.提高质量是核心

在美国,作为义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中教育,普及已经实现,提高势在必行。事实上,从《国家处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到《2000年教育目标法》,20年来,联邦政府一直为基础教育质量过低而担忧,为提高质量建章立制、寻求出路。“新型美国高中”欲独辟蹊径,在提高质量方面先行一步。所以,在项目校中最核心的就是提高教育质量。就面上的情况看,不少州也提高了高中教育标准。马萨诸塞州从1998年开始对高中生的英语、数学、科学、历史按新标准实行全州统考,并从2001年起,将英语和数学成绩与是否准予毕业联系起来。可见,高中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是追求质量提高。

2.走向综合是趋势

从“新型美国高中”到其他高中,走向综合是基本趋势。首先,培养目标是综合的。没有人再声称自己的学校单搞升学预备教育,抑或是就业预备教育,而强调培养具有良好品德的,具有综合素质的、高质量的高中毕业生。其次,教育结构是综合的。消灭初中阶段的职业学校,将其彻底进行普通化改造;淡化高中教育阶段普高和职高界限,提倡综合高中。据美教育部2002年统计,当前综合高中已占高中阶段学校总数的五分之四。再次,课程内容是综合的。有的项目校以职业为大类,对课程进行改造和重组,不再是单科的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而变成自然、科学、社会等综合课程。第四,培养人的途径是综合的。不再只靠课堂教学,而提倡通过动手试验、社会实践、半工半读、与大学联合等多种途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第五,考试和升学标准是综合的。美国大学招生过程中,不仅SAT或ACT考试侧重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而且录取时还综合权衡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表现、动手能力和已取得的成绩。

3.项目推进是“突破口”

“新型美国高中”是美教育部以项目为“突破口”推动全美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据美教育部项目负责人盖尔介绍,在这样一个教育地方负责的国度里,光靠行政命令或法律规定来推动工作是很不够的,而设计一个个项目,吸引和指导基层学校参与则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如1985年启动的“2061计划”、2001年启动的“准备美国未来”(PreparingAmerica''''sFuture)项目,都是教育部从不同角度调动地方积极性、引导教育改革的措施。

“新型美国高中”项目已取得一定成果,使接触它的人颇感耳目一新。对这一项目,美教育部今后不拟扩大,而希望切实进行试验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推进整个高中阶段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资料:

1.AimingHigh:StrategiestoPromoteHighStandardsinHighSchools,USDepartmentofEducation,1999

第9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认同;消费社会;波德里亚;资本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12-0049-04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对我国文化产业作了准确的定位:将整个文化部门分为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所指涉的范围相当广泛,它可以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可以单指人们的精神产品,还可以更具体地指具有象征意义的文本。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指当代文化创造与复制的产业。

文化产业在今天的发展态势非常迅猛,成为我国目前文化事业的支柱发展方向之一。现代的理论分析文章多从政策激励,产业集群分布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而民族文化产业指的是以生产、销售带有民族特性的文化产品或者服务为核心为特性的产业,民族文化产业同其他外来产业相区别的特性主要是其本土性。民族文化产业的来源是扎根于本土文化资源,面向当代大众的。而本文感兴趣的是民族文化产业的深层驱动力到底是哪些因素?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了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的发展需要怎样的努力等等。本文为了回答以上问题,从当代文化产业的现实出发,结合理论的研究方法,进行民族文化产业的驱动力探讨。

文化产业的概念和架构,可以说是从国外引进的。文化产业(另外一种提法是创意文化产业或者创意产业)的概念由来是从英国输入的,反映了英国的高度发展的工业国家之中进行产业变革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努力。然而英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创意产业的繁荣有其自身的深层次原因,并不能仅仅从发展的结果和政策法规等具体的表象进行引申推断。比如西方的文化产业多集中在大城市的区域之中,通过智力的集中形成创意的勃发。而中国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差别巨大,文化相关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因此中国当前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同的背景和环境,从受众的需求,市场的规范,产业政策的引导等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无法简单的照搬欧美的产业状况。因此,当前对于民族文化产业的深入研究必须从更深层次上进行研究,必须追根溯源,找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真正相关因素,以及踏实分析这种因素对于民族文化产业的影响。

本文提出民族文化产业的理论架构假说,如图1所示:在意识形态、资本运作和民族认同三方面的合力之下,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转化成可以赢利的文化产品形态。最终形成民族文化产业的繁荣。

意识形态决定了民族文化产业的形态,英国文化产业成功的原因在于艺术的高度发达,金融业和服务业等经济手段的运作都非常成熟,最重要的还是意识形态上的需求,这种需求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大量生产的扩大和消费。

资本运作有效地发展了民族文化产业,通过包括宣传,广告以及其他有效的营销工具,使文化产品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并最终完成消费。

民族认同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尽管意识形态和资本运作有力地保障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最终结果和价值还是需要通过正面和积极的社会效益体现出来,以民族认同,民族和谐为标志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才是符合当前中国的发展利益的。

在决定文化产业形态和发展的因素之中,最重要的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种价值观,包含了对于道德,审美的众多意涵,因为文化产业本身就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功能性相区别的,因此在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之前,受众中的意识决定了他们的价值观念。

意识形态具有一定体系化的特点,是对于世界和现实的观念集合,意识形态最终决定了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代意识形态的变迁具有自身的特点,由于信息网络的发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天的意识形态的系统性和封闭性遭到冲击,包含了诸多不同意识形态体系的互相渗透和叠加,作用于不同的受众身上,形成了意识形态多样性的特性,这种特性也是造成文化产业多样化的原因之一。

人们之所以会对某种文化产品进行消费,是因为这种产品在某些方面符合人们深层次的意识形态。这些观念是在长期的过程中根植于人们心中,比如长期教育,少年时的经历,体验等等。习惯,风俗对于意识形态的形成也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现代的网络社会之中。任何具有文化信息含量的符号可以非常迅速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它对大众发挥的影响是以往任何文化载体无法比拟的。同时,文化产业市场化意味着资本可以生产法律允许下的任何可以牟利的文化产品,在这种状况之下,大量的文化产品必然被大量的生产出来。

在中国意识形态对于文化产业的突出例子是,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学者们对于文化产业的态度转变,一种观点是认为所谓的文化产业只是一个幌子,对于文化本身的发展并无助益。其根本目的在于利用文化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产业与“市场经济”一样,本身虽是一种手段,必须把文化产业纳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的理论探讨渐渐离开了为什么的范畴,进入了怎么发展的范畴,在我国,对于文化产业这个词语的发展和应用本身就是充满了政治化的。

意识形态的发展可以从国家的内部特点和外部特点进行分析,意识形态对于内部来说,是通过文化产业确立统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对于外部的来说,在国际形势和信息产业极大发展的情况下,还必须同其他国家的意识形态进行竞争,这些都促进了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比如今天看来,文化产业的全球化是发达国家向世界输出其自由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手段。西方国家特别重视对于少年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少年时期,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通过把包装精美的,内含西方民主、自由、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艺术、影视及游戏作品,在不知不觉中使青少年受众受到熏陶和影响。从而改变对人生及社会的看法,接受西方的意识形态体系,最终改变行为模式和决策。

以动画电影为例:美国的好莱坞是造梦工厂,其影响的受众人群遍布全世界,以外民族文化为表现对象,比如《木兰》中的时代背景,在其瑰丽的影像和曲折生动的情节下面,是美国文化中一脉相承的自由和民主的理念。这样通过视觉与故事精美技术包装过的,是长期以来一直贯穿其中的自由主义的内涵,但恰恰是这种内涵,为全世界的青年观众所喜爱。另外一个例子是比如对于畅销小说《哈利波特》系列的文化解读。作为西方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为成功的文化产业,哈利波特在对于角色的设置上流露出的民族意识形态,我国文化学者对此具有非常有趣的解读。但是对于观众来说,观众也绝对不会照单全收制片商在文化产品之中的意识形态,是因为当今网络的发达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众之间互相交流得到空前的发展,因此,在很多时候,大家会用一种较为疏离的态度来看待这些文化工业的产品:只需要特技,视觉和感官上能够给予充分的刺激,而不用考虑作品的主旨和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的“免疫”或许正是当今文化产业的特点。

意识形态产生需求,意识形态投射到文化产品之中,最终作用于人的心理,使人们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安定感,在这种安定感的掩盖之下,受众不会去思考自己的地位和处境。人们消费文化产品的动机仅仅是寻求一种休闲或者放松,或者一种感官上的放松,但是当他拿起一本书,开始玩游戏,开始看电影时,这些文化产品背后的观念就开始进行影响他们。由于人们的心理特点以及惰性的作用,人们对于曾经看过,可以理解,具有习惯视点同时又具有新鲜感的事物更加容易接受,同时这样的接受也会不断地加强文化产业在受众头脑的印象。意识形态为了达到自己的种种目的,创造出形形,外表多样的各种产品,但是其背后的价值体系同大众的集体想象具有共性,符合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文化产业是卖给大众的产业,文化产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既是找出符合最多数人的意识形态的公约数,然后通过精美的包装推销出去(如图2所示)。

决定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识形态,还包含有民族特有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某一民族同其他民族身份区别开来的不同的,确定自身身份的文化形态,是一种集体的潜意识和看待问题的方式。民族意识形态在当代人的心灵总是具有优先级的,领先于各种政治、经济和宗教的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团结和发展的过程中累积下来的,这种意识形态的投射目前还缺乏非常完善和系统的开发,因此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就必须首先寻求当代各种意识形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然后把这些元素同民族传统的意识形态加以结合,才能开发出成功的文化产品。比如最成功的国产动画系列片《喜羊羊与大灰狼》,仔细分析其表现背后的设置,不难看出其包含的多种意识和观念的杂糅,比如对于强者和弱者的比较,日本动漫的搞笑因素等等。

在我国,在统计文化产业的规模和产出时,一般把文化产业分为盈利性质和非营利性质。很多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等等都属于非营利的性质,享受纳税人的补贴。这样的做法,对于没有进入当代市场体系的濒临灭亡的某些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完全市场化的领域,资本的力量迅速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在当今社会,资本的属性变成了文化产业的主要代表属性。其最终的目的除了赚取利润外没有其他的目的。

诸多思想家都对文化的资本化或者商品化做了批判。当文化和资本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会带来某些弊端,“文化工业会导致文化的平庸化”,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家阿多尔诺如此认为。大众文化的从文化的内容到形式以至推销等诸方面,突出迎合大众的心理,实现了与商业的有机结合和强力的联姻,以文化商品的形式大量倾销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文化是垄断资本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模式。阿多尔诺特别强调,由于文化工业的最显著特征是使文化及艺术产品商品化,这会导致只追求经济效益;这样,文化工业就不仅把文化推向了单调平庸,而且把大众也推向了单调平庸。文化工业形成一种工业产品的标准化。而文化工业的标准化会带来其产品的划一性。由文化工业的标准化、划一性,形成了文化产品的“无风格”。

从文化批判的观点看来,我国文化产业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牵涉到了多方面的利益。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之中。资本对创意的激发和产品的生产,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正是资本的作用,给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以机会,如果没有资本,比尔盖茨也无法创造微软,Google今天只是在车库里面坐着搜集全球所有信息的美梦。但是资本的特性永远是把盈利放在第一位。当今人们必须时刻提防和小心各种文化话语背后的经济需求。这里需要的一种策略性的方式发展和壮大民族文化产业,同时又不会在金钱的磁力下迷失原来的方向。

在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的资本扩张性在旅游业,尤其是“民族旅游”“山区旅游”方面表现得特别明显。资本的无限制的流动,使其他的因素不再成为阻扰的因素,一切不再是问题,只要是交通比较便利,具有一定新鲜感的,具有开发潜力的地区。不管当地生态环境和特性,大批热钱会蜂拥而来进行开发。文化商品化的发展变成一种现代化的生产模式,使原生性文化发展成为一种旅游文化产品。比如,在旅游行业中,现代神话“纳西古乐”就是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中的一种营销手段、一种宣传结果。各种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和原生景观,都在资本的运作之下得到勃发。

成功的民族创意产业需要资本的不断累积,文化产业中的资本是在民族的长期积累中形成的,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资本永远是一种双刃剑,资本具有本身不断增殖的力量,资本会驱使传统文化改变其形式,无法用简单的好或者坏进行评价。而是需要智慧和力量加以引导和改变。

个人的民族认同同样直接影响到文化产业的有效发展,在物质的消费社会中,全球化的生产日益深刻地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物品都是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观念,今天国家的观念更加弱化,人们之间更多的是互相融合,互相影响。文化产业作为当代人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对于人们的民族认同和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认同作为一种驱动力,能够把关于民族的符号。历史和今天融入到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从而把民族的特性注入到文化产业之中,始终通过文化产业强调一种民族认同。民族认同的内在要求同样来源于一种生活的焦虑。

中国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民族的认同对于国家的强大和繁荣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议题。人类的历史中通过数千年形成的文明使人类的协同成为可能,民族文化是粘连这种系统的最有效的方式。美国社会学家桑德斯认为,同传统阶级分层一样,消费分层在形塑人们生活、决定社会关系、影响社会冲突模式方面同样重要。具体而言,消费分层在以下三方面起着作用:形塑物质生活机会(shaping material life chance)、建构政治联盟(structuring political alignments)、形塑文化体验和个人身份(shaping cultural experiences and identities)。在文化领域由于大众往往倾向于通过个人财产展示抽象的自我和将个人身份识别具象化,并通过所消费的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品牌等级获得社会等级,因此,消费领域私人产权经常与个人身份识别(personal identity)相关联,或者说消费提供了一种符号系统的意义,而这种体现在民族文化产业中的符号正是在民族认同的驱动力下形成的。文化产业能够创造和宣扬新的文化符号,使不同的文化符号能够进入人们的心中。使我们都能够了解,通过文化符号塑造民族和国家以及关于我们自身的观念。

这里的例子也是在民族文化产业中关于民族意象的创造,这种创造形成的机制体现了想象和认同力量,以及对自己民族身份的定义。国外许多对于民族特色旅游的多项研究表明,旅游地是意象表征的结果,是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与销售商、土著居民以及游客共同地、社会性地重构原地方后形成的一个“非真实世界”,简而言之,旅游地的本身就是一个“意象”。苏格兰旅游委员会案例Caroline·E等人以苏格兰旅游委员会的例子发现了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物质性的景观被反复重构成了意向之中的景观。其研究发现三个媒介在对于意向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市场调研机构提供游客需求信息,并由此提出形成苏格兰地方特色的关键性图符(icon);专业摄影师运用技术和社会文化知识选择性地拍摄景物:导游手册编辑设计人员使用媒介话语精心编排出一个极具劝服功效的导游手册,最终完成影像表达。其结论在于,旅游地实际上是一个“意象”(image),它由旅游运营商“经营”(operate),由市场营销人员包装。

除了旅游这种直接的体验之外,旅游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是极好地体现民族文化产业中民族身份认同的例子,各种形形的旅游纪念品,其原型是当地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之中累计产生的极具生活情趣的实用用品,但是在旅游开发景点,大量复制的廉价的用品为人们所购买,这种产品早已脱离了原有的语境,只能作为一种符号为旅游者带回家里,作为去过某地的证据供奉起来,展示出自己对于生活品味和一种在远方意向的记忆而留存下来,这样的过程同样是民族认同力量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