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传统文化中的礼仪

时间:2023-10-09 16:14:31

导语:在传统文化中的礼仪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传统文化中的礼仪

第1篇

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尊老爱幼、文明守礼、团结同学、积极进取,但在校园里不乏一些缺乏礼仪规范的现象。例如,有些学生上课迟到、交头接耳、玩手机、睡觉、早退、遇见老师不问好等。其实造成高职学生缺乏礼仪修养的原因很多。比如,学生在中、小学成长时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通常不重视对学生的礼仪教育。进人大学后,学校虽开设了礼仪课程,但由于受到专业设置、课时限制、学生就业方向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学更加注重实用性,很少将礼仪学习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教师只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的礼仪教学基本都停留在实用的表层,缺少了应有的传统文化根基。除此之外,目前市场上的礼仪教材也很少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数都是国际商务礼仪的教材翻版,例如教人如何穿衣打扮、如何站坐行蹲、如何使用刀叉等,很少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如此造成礼仪教育的形式化、教条化,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道德培养。义教育应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如果在礼仪教学中融人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将学生言行举止的修养升华为人格和民族精神的教育。第三,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促使学校应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当前的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知,却很容易接纳和认同夕卜来文化。很多学生追求个性,崇尚西方节曰却忘记了中国传统节日,对本民族的文化不了解,也不愿去探知,尤其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一些外来的文化意识形态迅速地影响了中国青少年,使他们对本民族文化越来越不感兴趣,取而代之的是向往和追求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及价值观等。这种趋势若继续持续下去,我们将会丢掉中华民族的精神根本和民族特色。如果不坚守本民族千年以来传承的传统文化,又何谈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实现中国梦呢?又如何能得到全世界的尊重呢?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这种情况也促使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建设和宣传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

我国自古以来有着清晰的以礼仪教育为主的德育理念,还有着严密的礼仪教育实施体系待我们继承与弘扬。对于传统礼仪文化,礼仪教师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忽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礼仪,而应该恰当地与国际通用礼仪相结合。那么,如何在礼仪授课中融人传统礼仪文化之精华呢?礼仪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素质教育。2013年8月18日凤凰卫视的〈濱宇大战略》中的解说员解说道:“在100多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打破了传统的政治社会体系,抛弃了主要由儒家塑造出来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努力学习西方,建立现代文明秩序,但时至今日,现代文明秩序还没有完全确立,而传统文明秩序已经荡然无存,使中国人失去可以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则,无所适从,种种社会乱象由此而生。从“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对中国人的精神素质做了深刻的剖析,致力改造和提高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可惜他们付出的心血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如今,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然而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出现了基本礼仪缺失、行为失去规范甚至道德沦落、价值观混乱等种种严重的问题”。那么,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流强国,需要什么样的国民素质呢?《寰宇大战略》提醒了礼仪老师——中国亟须一场国民素质改造运动。如果再不抓紧进行素质教育,中国梦就是一句空话,而礼仪老师的责任就是当好素质教育老师。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信、利、敬、义”这4个字的重要性。“信”乃礼仪之本,体现在人的行为准则;“利”乃礼仪之道,体现为人的胸怀;“敬”乃礼仪之魂,体现为人的境界;“义”乃礼仪之德,体现为人的责任。比如,在学校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开始上课后有的学生才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有的学生时不时地刷屏手机或者玩手机游戏;有的学生穿着拖鞋上课等,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学生心中没有对自己、对他人、对学业的恭敬之心。《礼记?曲卒L±>中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意思是说礼的实质在于对自己谦卑,对别人尊重,即使是挑着担子做买卖的小贩,也一定有令人尊敬的地方,不要因为贫富和地位等因素而歧视别人。学校虽然在行为上对学生作了硬性规定,规定学生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但很少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树立恭敬之心。如果让学生懂得礼的核心是“敬”,那么就可以让他凡事用这个“敬”字去衡量,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只有“恭敬”的心在学生心中犹然升起时,礼仪操作规范、仪态仪礼等才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再比如,我国古圣先贤将“明德"作为治国之根本,我们在课堂上也应该让学生明白高尚的思想品德是其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是做人的根本。礼与德互融为一体,两者相互印证。现在简说人伦大道,人道者"~?五伦八德。五伦指的是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遵五伦,天降吉祥也。八德者,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礼仪老师不能只摆花架子而忽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精髓,应该在授课过程中融人中国传统文化,将礼仪教育升华为素质教育。

第2篇

论文关键词:传统民宅;伦理文化;传承

1传统民宅建筑中的伦理文化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它以“文化纪念碑”的形式成为文化的象征,记载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尤其是伦理文化的演变历程。没有哪个国家的建筑在功能认识和处理上能够具有像中国传统建筑那样强烈的伦理性。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建筑从来都不只是单纯为了居住、使用,而是秩序、权力、礼仪、道德的体现。

1.1天人合一的伦理观念

“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富康安逸。”无论在晋中,还是在皖南,传统村落大多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形成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格局。这些讲究对于村民的实际生活未必会起到多少实际的作用,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山环水绕、藏风聚气则是天地保佑的象征,同时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建筑学意义就在于建筑物要适应当地的地理气候特点,顺应自然规律,从而实现“回归自然、回归环境、回归人性”的建筑设计思想。

1.2以“礼”为核心的伦理秩序、

古代宗法制度下,封建礼教伦理的教化功能实质上超过了建筑的实用价值,传统庭院式住宅严格的格局布置实为社会礼仪、等级秩序等礼制文化的深刻体现。以华北地区传统住宅建筑的典型北京四合院为例,主要建筑物如厅、堂、长辈住房等,排列于中心主轴线上,附属房则位居次轴,轴线上的房屋布局一般以“前公后私”、“前下后上”、“正高侧低”为原则,其方位设置并不是出于考虑朝向与通风,其用途安排也完全不必顾及动静、洁污、主辅分离的功能结构,甚至其名称也与实际的使用无关。一切秩序只恪守一个唯一的标准,那就是严格的伦理分区,其特点就是明确体现尊卑、长幼有序,男女、内外有别的人文伦理秩序。

1.3美轮美奂的伦理意境

中国传统的伦理与美学思想强调“形神兼备”、“气韵神动”,以“意境”作为各种艺术作品(包括民宅建筑作品)追求的目标。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构思,尤其注重将建筑的客观功能与人的审美心理相融合,借助建筑的形式畅神达意,抒怀。我国传统民居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意味深长的情境给人以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独特印象。她的魅力,既表现在个体外部形象的构造形式、也表现在变幻万千的整体组合气势,以及生动绚丽的色彩、装饰和细部构件的巧妙精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韵味的美学风格。

2缺失的又化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居住模式国际化已成潮流,世界各国以户为单元的普通住宅楼已无本质上的差异,仅是建造标准因经济状况而不同。又由于大部分住宅建设项目给出的设计条件大同小异,尤其是量大面广的多层和小高层住宅,有些设计者不作深入的项目研究,不去挖掘项目的特点,而是盲目地照抄照搬相似的工程设计,导致住宅千楼一面,缺乏个性和本土特点,失去了地域性的标志,失去了几千年来形成的地方建筑风格,也淡化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这其中西风盛行,尤其是中高层和高层住宅似乎非洋不可,甚至连名称都洋了起来,这在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较深的城市尚有情可原,但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璀璨的历史名城却难以让人接受。还应该指出的是,一些项目的盲目抄袭不仅失去了应有的特色,也背离了建筑项目应有的内涵,更无建筑文.化可言。

由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矛盾,因而提出了如何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同现代建筑结合起来的课题。梁思成先生等老一辈建筑家将中国建筑史引向了系统的科学研究,但这个课题还不曾解决。经历了30年代的“中国固有形式”、50年代的“民族形式”和后来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时代精神”等建筑文化的探索,其前景仍旧不明朗。而近来,住宅楼市强劲的欧陆风更是虎虎吹来,一时间,美式洋房、北欧风情、法式设计纷纷登场,大有席卷整个楼市之势。这使得复兴传统建筑文化的道路更加漫长而艰巨。建筑是属于社会的.属于人民大众的。因而,要建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需要建筑师、工程师、业主、开发商的共同努力和协调合作。梁思成先生曾对建筑系毕业生说过:“非得社会对于建筑和建筑师有了认识,建筑不会得到最高的发达。……如社会破除(对建筑的)误解,然后才能有真正的建设,然后才能发挥你们的创造力。”

3传统伦理文化在当前住宅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虽然将传统建筑文化与当前规模化生产的住宅相结合的理论还不充裕,但通过透析蕴含在传统民宅中的伦理功能,加之大量的创作实践,我们还是可以探索出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可供参考。

3.1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伦理观

像古村落这种山水田园般的人聚空间和生活场景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的景观层次和生存品质,在今天,这仍然是都市人的理想王国。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一观念已逐步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并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住宅设计中,要体现可持续发展主题,就必须推行可持续传承的文化主题,绿色建筑、绿色文化、绿色思想等都是我们应积极思考的新课题。住宅不仅是生活中的购物大件,更是人类文化主题中极其重要的创造地及承载区,只有在挖掘先人文化瑰宝的同时,融入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主题思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当前及未来住宅发展的新趋势。

比如.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尽量保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尽量靠近生态公园、山坡,充分利用项目的地理优势及景观资源。为居住者打造一个自然、绿色、环保、生态的居住环境;在建筑设计上将绿色引入庭院、引人住宅,比如将多层住宅的门厅扩大而布置成空中花园,把传统的庭院由室外地面移至室内和空中。不但可以很好地实现庭园绿化从室外到室内的延伸,还有利于客厅和餐厅通风换气、采光和降温等室内微气候的调节,改善了居室的居住环境;或者将花草丛中带有微型水景的小品引入厅堂,既方便实用,给居住者带来了绿色,又经济实惠,避免了因制造庭园绿化而带来的建筑面积。

3.2以“礼”还“理”的伦理秩序

如果说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的伦理秩序是封建礼制的产物,是古代民居建筑布局设置的宗法体现,那么,在今天,传统的“礼”应顺应时代要求,剔除不合理的家族伦理观念,取而代之的应是以人文本、合理有序的“理”性秩序,变“礼”为“理”。在住宅建筑的格局、平面空间中,这个“理”字主要体现为——尺度要适当合理,功能分区要清晰合理,交通路线要便捷合理。

3.2.1尺度适当合理

住宅是居住休养生息的安乐窝,其尺度应小而宜人,富有人性化和亲和感,不宜尺度过大,尺度过大形成的大面积、大空间不仅加大各项开支,造成个人经济和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失去了家庭应有的温馨感。普通标准的家庭住房面积在120平方米左右.如设计合理就已很舒适了。住宅的进深与开间应根据住房面积的大小测算出最佳合理值:进深太大,内部空间采光通风条件差,进深太小出房率低,结构浪费,不宜保温隔热,室内空间也不好划分:开间以大为好,可灵活布置各功能空间,大的程度要符合结构上经济性的要求,开间过小室内空间窄长使用不便。各功能房间的面积分配要均衡合理:各功能空间除确保最低使用面积之外,还应使房间平面的长宽比例合理、房间形状方正,以方便使用。层高则应根据户均住宅面积和套内最大功能空间面积来确定。

3.2.2功能分区清晰合理

公共活动区、私密休息区、辅助区要分区清楚、位置得当,避免使用中的交叉干扰、视线干扰、噪音干扰、气味污染。要争取卧室、起居室、厨房和卫生间的“四明”,保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保证住宅的卫生质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住宅功能空间将进一步细化。比如,随着家庭办公的出现,要求住宅中增加相应的工作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专用的家务室已成必须;随着社会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家庭中设置阳光室供老年人休闲已成时尚;如此等等。

3.2.3交通路线便捷合理

合理地安排各功能空间的位置,可缩短户内的交通路线,减少交通所占的套内面积。交通路线的长短还与住宅的进深与开间的尺度比例有直接关系,当比例得当时交通路线最短。

3.3富有地域特色的伦理风格

中国传统民居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我们应从民居建筑中继承经过长期检验后留存下来的宝贵设计遗产,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营造应用现代建筑材料和现代建筑工艺、满足人民群众现代生活方式、体现传统建筑风貌的现代风格建筑。

第3篇

关键词:道德理性;内圣外王;德性自我;道德理想主义;道德自我

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2—0047—04

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肯定人的价值,“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章》)“唯人兼乎万物,而为万物之灵。”(邵雍《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人之才得天地之全能,通天地之全德。”(戴震《原善》)由人的价值而提倡人的相互尊重,推崇人伦秩序和人道精神。黑格尔评述说:“当我们说中国哲学,说孑L子的哲学,并加以夸羡时,则我们必须了解所说的和所夸羡的只是这种道德。这道德包含有臣对君的义务,子对父、父对子的义务,以及兄弟姐妹间的义务。这里面有很多优良的东西。”内中赞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价值向度。肯定个体道德修养、实践的主体性、向善性和推衍性,倡扬理想主义、理性主义特征的道德自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特征。

一、儒家内圣外王的德性自我

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儒家思想将内心修养与国家、社会的平治有机结合,提倡内外贯通的“三纲八目”精神架构,即内圣与外王的统一。牟宗三认为“内圣外王”一语虽出于《庄子·天下篇》,而以之表达儒家的心愿和理想最为恰当。“内圣外王原是儒家思想的全体大用和全幅规模,《大学》中的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即同时包含了内圣外王。”熊十力研习认定《六经》为“内圣外王之学”,指出“内圣则以天地万物一体为宗,以成己成物为用;外王则以天下为公为宗,以人代天工之用。”内圣外王是儒者安身立命和应付世事的根本法规和普遍模式,表达成就道德自我的思想理路。

1.反求诸己的内圣

儒家传统思想重视德性价值,对于德性起源,最初曾从作为自然象征的“天命”寻求本体根据,最终依据还在于个体心性,扬善抑恶取决于自我选择。“内圣者,内而在于个人自己,则自觉地作圣贤工夫(作道德实践)以发展完成其德性人格之谓也。”“此‘内圣之学’,亦曰‘成德之教’,成德之最高目标是圣、是仁者,是大人,而其真实意义则在于个人有限生命之中取得一无限而圆满之意义。”内圣是通过自我修养达到人格至善、圣贤境界,成为具有最高道德修养的人。“圣人,道德之宗正。”(王廷相《慎言·作圣篇》)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把他所认为的重要人类美德和有价值的道德规范,都包括在“仁”之内,成“全德之称”。对于“仁”的恪守和扬展,归根于自身的追求:“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赞同并教导学生“吾日而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表达重视个体德性修养、建构道德自我的理想追求。孟子坚称人伦道德是区分的根本标志,宣扬去利怀义的价值观,肯定内在道德价值重于权位和财富:“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孟子·告子上》)在明确肯定德性社会价值和内性本善基础上,认为道德修养的重要任务在于存心养性、反躬自反求放心:“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离娄下》)“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内在的德性(内圣)构成着理想人格(君子)的根本特征,理想人格(大丈夫)的崇高性,在于具有坚定的操守,不为外在的力量所、所移、所屈。程朱理学将仁义道德提升为天理以确证其社会价值,并且论证人性与天理道德的关联,肯定善性人心的天性根源,道德涵养主要是依靠主体自身努力的自治过程。“人苟以善自治,则无不可移者,虽昏愚之至,皆可渐磨而进也。唯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与居,不能化而入也。”(《伊川易传》卷四《革传》)“愿以愚言思之,绌去义利双行、王霸并用之说,而从事于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之事,粹然以醇儒之道自律。”(《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答陈同甫》)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纯乎天理,意味着纯乎心性内圣;将自我心性的完善放在首要地位,将经天纬地的外在抱负,回归内在的心性涵养。“向内便是入圣贤之域,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徒。”(《朱子语类》卷一一九)陆九渊认为万物皆备于我,通过存心、养心、求放心以“保吾心之良”,强调“收拾精神,自作主宰”(《象山先生全集·年谱》)。王阳明以良知天德作为立身本基:“君子之事,进德修业而已……故德业之外无他事功矣。乃若不由天德而求骋于功名事业之场,则亦希高慕外。”(《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五《祭朱守中文》)牟宗三肯定先秦儒学“内圣”精神并对宋明儒学概括指出:“周廉溪、张横渠、程明道、陆象山、王阳明、刘蕺山这些思想家正是照内圣说。”

2.推己及人的外王

以道德胸怀、道德人格力所能及、不遗余力地推己及人,主动地建功立业,是道德自我的现实衡量标准与价值实现途径。牟宗三说:“以往两千年来,从儒家的传统看外王,外王是内圣的直接延长。”“以前从修身齐家一直可以推展到治国平天下。”外王是用“内圣”之学、自己的知识、才能、人格造福于民众,使个体心性修养的人格境界化为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事功,达到与社会的融洽和谐以及小康、大同的社会局面。孔子将立“仁”的重要途径规定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注重于践履仁爱精神以影响他人和造福民众,为政者要正身明道、修身进德、率身以正,达致修身立德与社会关怀的统一。“全部社会及政治生活,自孔子视之,实为表现仁行之场地。仁者先培养其主观之仁心,复按其能力所逮由近及远以推广其客观之仁行。始于在家之孝弟,终于博施济众,天下归仁。”孟子以仁义之心崇尚兼善天下为己任,提倡“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居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表达“仁者爱人”的广泛伦理关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把道德仁义作为政治的根本原则和重要途径:“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有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告子下》)荀子认为,完美的人格总自觉地承担并完成广义的社会历史使命:“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要时立功之巧,若诏四时,平正和民之善,亿万之众而博若一人;如实,则可谓圣人。”(《荀子·儒效》)唐代韩愈认为:“自古圣人贤士皆有求于闻用也,悯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义,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善天下也。”“君子居臣位,则思死其官;未得其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争臣论》)主张圣贤君子以天下兴盛为己任,笃行仁义和济世救民。理学将内圣人格由社会层面进一步提升为天地境界,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抱负。王阳明认为:“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传习录》)儒家以刚健有为的实践精神,主动广泛地关怀、影响他人与社会,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与建功立业活动,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共识和政治化信念表现出价值承担意识,成为政治生活的内在要素。

二、道家和佛教的德性自我价值

中国道家和佛教思想注重对世俗生活物欲的超越,追求心性自由,具有真切的关怀意识和道德境界,体现着道德自我价值建构的恢弘精神意旨。

1.道家自然德性价值和自由精神追求:少私寡欲、见素抱扑

道家以道法自然的德性论为基础,主张淡泊宁静、自然无为。主张绝仁弃义,消弥对形式上的“下德”的偏执而挺身于因循自然天道和客观德性的“上德”境界。劝导世人执著于净化和涵养灵魂,提升德性境界。老子倡导人生在世应该尊道贵德,依循本性而自然生活,顺乎自然之道,不失性命之情,不爱慕虚荣,不崇尚奢华,抛弃名利之争,超脱世俗的束缚和桎梏。以“道冲而不盈”的道体理论,反对“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老子》24章)。超越亲疏利害贵贱局限,以豁达开阔的胸襟和无所偏执的心境对待一切人、物、事。主张无欲、无为、无争,以博大的天地胸怀修道、积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8章)。达到与民同举、万物同体,使自然、社会生生不息。“重积德,则无不克,则莫之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视为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老子》59章)陈鼓应先生称老子“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观点,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伟大崇高的道德学说之一。“一方面他关注世乱,极欲提供解决人类安然相处之道(如‘无为’、‘不争’、‘谦退’等观念的提出,乃在于呼吁人收敛一己的占有和冲动,以消解社会争端的根源),另方面,他要人凝练内在生命的深度(如‘虚静’等观念的提出,乃在于期望人们发展主体的精神空间)。”庄子注重以自然主义之“德”对“道”的贯通,“德兼于道,道兼于天”(《庄子·天地》)。在循道崇德基础上,追求静虚自然。“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庄子·天道》)“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庄子·天运》)肯定个体存在、人格独立以及精神解放和自由。“道流而不明居,德行而不名处,纯纯常常,乃比于狂,削迹捐世,不为功名。是故无责于人,人亦无责焉。”(《庄子·山木》)只有独善其身,消除张扬形迹,不以炫耀自居,不自求声名的纯朴平常之人,才能免予祸患、成全自身。后世道教学者力倡先人后己、恕己及人、舍己为人,劝人慈心于物、扶危济困、积善立德。“夫道者,其为也善自修以成务;其居也善取人所不争;其治也,善绝祸于未起;其施也,善济物而不得;其动也,善观民以用心;其静也,善居慎而无闷。此所以为百家之举长,仁义之祖宗也。”(葛洪《抱朴子内篇·明本》)道家思想以自然大道、天性之德对世俗物欲、功名利禄的超脱以及对人性本真的驻守、留恋和和回反,扩展了道德思维的空间和个体道德胸怀,提升了中国人道德境界追求的精神气质与人格自由内涵,是成就道德自我的宝贵价值诉求。

2.佛教因果轮回与佛性修行的德性价值

佛教以德性范畴为佛性价值,以善恶因果说表达对善性的信诚,注重于个体的顿悟觉解,佛性是中国伦理精神和道德人格的内在构因以及道德自我的体现:

(1)劝善止恶的人生观。佛性是人的本性、本分以及众生得道成佛的原因、根据和可能性,觉、慈、仁、善为佛性四大要素。觉为智慧,慈是胸怀天下、悲悯众生的道德情怀,仁心要求超越小我、自度度人、普度众生,佛性即是善性、佛理。“善性者,理妙为善,返本为性也。”“从理故成佛果,理为佛因也。”“涅架惑灭,得本称性。”(《大般涅桨经解集》)善恶观是佛性核心,“以顺益此世他世之有漏无漏行为为善,反之为恶”(《成唯识论》卷五)。以“戒、定、慧”绝灭“贪、嗔、痴”三毒,达到“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以抑恶扬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陀释迦牟尼经常告诫并在临终之际对弟子所作的重要嘱咐,本意是劝人止恶行善。“律师度人为善,弟子禁人为恶,言虽有异,意则不殊。”(《续高僧传》)“可以说,佛教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学说是佛教教义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以善恶观为原则,实行严格的戒律,包括“五戒”和“十善业道”,教人处处止恶修善。

(2)善恶因果和轮回报应。佛教将因果论与业报说相结合,宣扬善因乐果、恶因苦果的因果报应、业报轮回之说与弃恶修善之教,构成佛教世间伦理的思想基础。佛僧智颚以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处于因果链接之中,一切众生生命运动有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流转。慧远强调人的行为、意识直接主宰他以后的命运,人生的一切祸福际遇、轮回趋向都是由个人在世的身、口、意“业力”的染净甚至前世的言行意识所决定,“三业殊体,自同有善恶定报”。“业有三报:一日善报,二日生报,三日后报。”(慧远《弘明集》)芸芸众生,按照各自的业力在六道中不断流转,自业自报,自作自受,无可避免。主体自身的业力善恶行为对个体现世和来世负责:“不思议业力,虽远必迁,过曝成熟时,求避终难脱。”(《有部毗奈耶》)“自作自受”的业报轮回说重在行为的责任,强调个人将承受自己行为所带来的一切后果,人类自身将对自己行为负责。业报轮回的因果律被视做是自然之势、必然之数,成为人们必然的伦理律令和规则,并逐渐成为佛门信众和广大社会公众的自觉德性信念,不断强化人们的善恶观念和迁善远恶的习行。

(3)佛性修行与成就人生。佛教主张“欲得净土当净其心”(《维摩诘经》卷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是以破除悭贪、邪恶、嗔恙、懈怠、散乱、愚痴“六弊”所必须的自我修养功夫。人心性本净,具有“真如”本心,信佛修道,就是通过宗教修行,逐渐去染成净,使众生具有的佛性与佛的真如本性结合,实现由凡人圣、得道成佛。禅宗慧能把修行归为修心,目的在于自观本心、回复本心、自悟修行、无念无著,以自性内见功德、见性成佛、顿悟成佛,只要着力向内求法、净心、自悟即可顿悟成佛,反观寂照,洞见自心本具佛性,发现本性具足德佛智,扫除妄念迷障。“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狂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依归。”(《坛经·忏悔品第六》)人生诸苦最终根源在于个人“无明”,对诸法实相、佛教真理的愚昧无知。明白诸法实相,抛弃我、法两执,就能脱离痛苦,解除苦难,进入常、乐、我、净的涅槊境界。人类一切活动,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成佛立业的“妙道”。佛教中国化进程中融合儒道,关注社会伦理和当下人性、人心,教人持戒奉法、禅定自律、修身治心,做到自利利他、自觉觉人、自度度人相统一,以慈爱怜悯之心济助众生,与儒家仁义之道、仁爱之心共通相擎。“在个人与他人、整体的关系中,佛性强调的是克己自律、宽容宽厚,改变甚至克服自己的欲望而维护人伦秩序,这与儒家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三、当代新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道德自我

当代新儒家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为己任,肯定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心性道德价值和道德的理想主义特征。梁漱溟等人肯定道德理性和人文理性“亦是中国文化特征之所寄”。杜维明认为,传统人道主义最关心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通过自我努力而成为圣人。成圣理想的实现,依赖于对真实人性的本体论理解。圣贤人格是转化、升华了英雄豪杰的狂狷之气,又含蕴个体内在生命冲动而显示出来的纯净而又精深的人性光辉,充分肯定儒家思想对自我面临环境的揭示以及成就道德自我的内在性和必然性,凸显人在实践活动中的道德主体性和道德价值。

1.唐君毅:道德自我与文化意识宇宙的张扬

当代新儒家唐君毅指出:“西洋文化中心在宗教与科学,而论其文化为科学宗教精神所贯注支配。中国文化之中心在道德与艺术,而论其文化为道德与精神所关注支配。”“中国文化本身之需要,只是要充量发展其仁教。因此一切科学之价值都只是为了我们要发展此仁教。”唐君毅把道德理性看成是文化意识的主宰,道德自我是其道德学说的中心观念。相对于现实自我,道德自我又叫超越自我、精神自我、道德理性或形上自我,是不为时空所限制的自我。道德自我的自性自体是道德理性,其超越于时空限制,比现实自我更为恒常和真实。道德理性或道德自我是创造文化活动或文化意识的心灵精神和自我。“道德自我是一,是本,是涵摄一切文化理想的。文化活动是多、是末,是成就文明现实的。道德之实践,内在于个人人格。文化之表现,则在超越个人之客观社会。”人类一切文化活动,都有道德理性或道德自我的支持,都统属于并是道德理性或道德自我的分殊表现。道德理性以它的超越性、主宰性以及由此引出的普遍性和必要性而具形上性,并因此被贞定为文化理想或文化活动的精神本原。一切文化活动皆由人之自我发出而又辐辏于人之自我之内,人之自我的最后是道德的或人格的肯定。道德自我属于心主体本身,是“本身为内在的,属于吾人之心之‘能’的,而不属于吾人之心之‘所’的”。先天纯善的人性或道德自我,在人类道德活动中表现为仁义礼智信诸德。现实中的不善或恶源自于陷溺、昏蔽于物欲,只要克服当下的不善之念,通过自反自觉,可以回归纯善的道德自我。“余以中国文化精神之神髓,唯在充量的依内在于人之仁心,以超越的涵盖自然与人生,并普遍化为此仁心,以视自然与人生,兼实现之于自然与人生而。”以道德理性为文化价值辐射中心,以道德自我之建立和价值展现,彰显文化意识宇宙道德理性之光,构成着传统文化中个体人生思维和精神架构的根本特征。

2.牟宗三:道德理性主义的自信

传统(儒家)伦理分为心性伦理、制度伦理与日用伦理三个层面,心性伦理以探讨“性与天道”问题为核心,面对的是精神生命的终极托福即“安身立命”问题,表现出强烈的道德理想主义价值取向。牟宗三高度概括和颂扬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的心性道德:“中国人生命的学问的中心就是心和性,因此可以称为心性之学。……人类还有其他方面的文化与学问,比科学民主对人类更为切身的,那就是正视生命的学问,即是上面说过的心性之学。”儒学的核心是内圣或心性之学,一旦确认内圣的主导地位,则外在的活动皆有所本,追逐物欲的机械人生将转换为主体的自我实现,并由此泯灭内在邪恶。“内心之明是性诲。在步步彰显中,即是‘自觉地求实现’之过程,同时亦是‘从根本上彻底消化罪恶’之过程。此之谓内圣工夫。”牟宗三提出要肯定儒家“内圣成德之教,接续民族文化生命之本源大流”,“若是真想要求事功,要求外王,唯有根据内圣之学往前进,才有可能”(新版序)。中国文化为从仁义内在心性的“综合的尽理精神”下的文化系统,尽心、尽性、尽伦、尽制,统之以尽理把握生命,侧重于道德理性在德性人格中之神智妙用“理性之运用表现”并超越知性。区别于西方外向、以物为对象,使用概念抽象地思考对象,侧重于知识理性在主客对立关系中层层展开的“理性之架构表现”的“分解的尽理之精神”文化系统。“概社会底层,在五伦的维系下,以综合的尽气精神来鼓荡,而文化生命,理性世界,则以道德价值观念所领导的‘综合的尽理精神’为主脉。”中国文化生命之上透,其境界虽高,而自人间之实现“道德理性”却不足。“中国不出现科学与民主,不能近代化,乃是超过的不能,不是不及的不能。”缺少知性方面的逻辑、数学、科学与客观实践方面的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中间架构性”层面成就,使道德理性不能够向外活动、向外表现、向外打通(或称之为向下落实、向下撑开),外王理想不能积极地客观地实现出来,只能够内缩于个人的道德理想领域而显“窒息之虞”。今天要弥补传统文化的缺陷和不足,把道德精神落实到外王事业,以“道德理性(良知)的自我坎陷”,自觉地从“无执”转为“有执”,从德性主体转出指向对象的知性主体,从与物无对的“直觉状态”和“运用表现”转为主客对列的“知性形态”和“架构表现”,使体现“分解的尽理之精神”和“理性之架构表现”的科学、民主有所依附。道德的理想主义即儒家式的人文主义,须由道德理性、良知、德性主体经过“坎陷”、“曲折”,在道德理性之客观实践一面转出政治并肯定民主一面,由政统之继续而建立民主政体。由学统之开出,于精神主体性转出知性主体以肯定科学、发展科学技术,并为逻辑、数学、科学的发展提供内在根据,此即“儒家的当前使命——开新外王”,其目的在于张扬道德理想基础上在实践层域发展民主政治和科学技术:“今天这个时代所要求的新外王,即是科学与民主政治。”由之既肯定了中国道德理想主义特征,又析解出其现代化的必然出路。

以道德理性理解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内在德性修养为立身处世的本基,以与人为善、兼善天下为悯世情怀,是传统儒家、道家以及中国化佛的共通精神主旨。道德理想主义特征的道德自我价值诉求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精神的显性特征和主脉,成为个体人格追求的精神本旨。

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昆曲;影响

一、高雅的审美情趣

校园文化作为随着学校诞生而产生的一种文化,是在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由所有成员共同创造、随着时间慢慢积淀而形成的,是校园内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高雅的校园文学对学校教育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校园文化存在着严重的价值观念缺失现象。在校园中,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和实用化,“厕所文化”、“走廊文化”等现象时有发生,而要想治愈校园文化中的这种“低俗”之气,就需从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有着极强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而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艺术在六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几经起起落落,更是中国戏曲艺术最完美的表现形式。“清曲为雅宴,剧曲为狎游,至严不相犯”,一言以蔽之,昆曲胜在“雅”,而这“雅”足以弥补现在高校中存在的低俗之风。

昆曲是集音乐、舞蹈、文词、说唱、美术等为一体的艺术,它的“雅”首先表现在文词上。昆曲极其注重戏曲语言的文采。《西厢记》中,“哭声似莺嗽乔林,泪珠儿似露滴花梢”【1】、“香消了六朝金粉,瘦减了三楚精神”【2】就是典型的例子,其语言运用情动天地、辞采照人,为后人传唱。毛纶评曰:“所谓文胜者何也?曰《西厢》为妙文,《琵琶》亦为妙文……而《西厢》之文艳,而艳不离野者,读之反觉文不胜质;《琵琶》之文真,乃真而能典者,读之自觉其质极而文。夫是之谓文胜也。” 【3】其中说的就是昆曲文词之“雅”。

在舞台表演艺术上,昆曲也及其注重其“雅”的表现。“中国戏曲的舞台美术……景物造型一直保持着比较简化的局面。” 【4】在青春版《牡丹亭》中,景物造型也体现出了比较简化的特征,但却更注重凸显出“雅”的气质。舞台中布排了六副书画作品,杜宝出场时,舞台背景挂着“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四句诗,有着化繁为简的布景智慧,这诗,向观众表现出的是杜家背景之大和杜宝为人的潇洒,胜过豪言万语,大大加强了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也进一步让大学生了解到诗画在表达艺术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传统艺术的情感认识。

二、独特的人情风韵

近些年来,校园中相继出现了很多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从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到“金城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大学生,本为“素质”、“知识”的代名词,却何以出现这般事件?究其原因,是现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和情感的缺失。而文学作品中塑造的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活生生地向我们诠释着感情的真谛。向这些优秀的人物学习,足可以弥补现代大学生匮乏的情感。

昆曲作为戏剧的瑰宝,情节缓慢,甚至拖沓,疏于叙事,但却放大了感情。“一切景语皆言情也”这句话在昆曲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赞情致,批理性”的《牡丹亭》中,感情也被格外放大。明朝的王思任这样评价《牡丹亭》中的人物:“杜丽娘之妖也,柳梦梅之痴也,老妇人之软也,杜安抚之古执也,陈最良之雾也,春香之贼劳也,无不从筋节灵髓,以探其七情生动之微也。” 【5】剧中的人物,无论何种性格,最后的结点都落在一个“情”字上。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 【6】这是汤显祖对杜丽娘的集中概括。她对柳梦梅的一往情深、苦苦追寻可谓是《牡丹亭》的主旋律,“痴”也成为其感情的主线。丽娘望尽天涯路却不见君,只好沉浸在郁郁寡欢的相思之中。柳梦梅离开之后,她一切的活动只是画画,画毕后题“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她深深沉浸在这份相思之中,坚守着真爱,似乎周遭的一切都与之没有关系。“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如此真切的感情,放眼现在的大学生,已不多矣。

不只《牡丹亭》,昆曲中还有很多有情有义的人物形象。《思凡》中勇于摆脱束缚与和尚私奔的小尼姑,《绣褥记》中为了爱情不惜自毁美貌的李亚仙,《水斗》中为了爱情而战的白娘娘等等,无一不是勇敢的女性形象。在她们心中,深深藏着的是对“情”的坚守。不只爱情,类似《牡丹亭》中杜父杜母的爱女之情,杜丽娘与春香的姐妹之情,甚至柳梦梅与园工的主仆之情更是数不胜数。这些都在向世人展示着昆曲“情”的独到之处,为后人深思,更为今天的大学生提供了感情的范本。

三、深刻的意蕴哲理

“昆曲是一种奢侈品,它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闲暇的时间,让我们能够心游万仞,在审美中完成一个从容而优游的穿越,然后找到自己的人生真谛。” 【7】于丹所说的“人生真谛”就是昆曲中所包含的意蕴哲理。“理”的指导,对于现在大学生的行为处事、思想方式、人格修养等都有着积极意义。

昆曲中的哲理层面首先体现在追求个性解放的呼声中。《墙头马上》中,李千金与裴少俊私定终身,并随之来到裴家。裴少俊担心父亲不能接受这个未经明媒正娶的儿媳妇,就把李千金藏在了后花园,以在后花园读书为借口得以夫妻团聚。但这样的日子并不久,不久,老爷催裴少俊考科举,李千金的事情败露,母子三人被赶出门。后来,裴少俊高中,李千金凭着父亲的官高权重压倒裴老爷,迎来了故事的大团圆结局。不同于《玉簪记》着意写潘必正和陈妙常的相爱,《墙头马上》的主线是抗争,主要刻画的是裴少俊夫妇与裴老爷的抗争,与封建势力的对抗。其中,李千金无处不在咄咄逼人地宣扬着“恋爱自由”的主张,这个抗争对现代的恋爱观还有很大的影响意义。相比现在,虽是“婚恋自由”的时代,却沦落到另一种“包办之中”,“车”、“房”、“钱”在现代恋爱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与先人相比,似乎少了很多勇气。

昆曲中的哲理层面其次还体现在中国人理想的文化追求中,即“内外结合”的艺术追求。王充曾说“外内表里,自相副称”,也就是注重内求和外求的双向式追求。艺术的内蕴,必须靠自身的亲身体验才能集聚,从而外化为“言”,在这过程中,外在的感知和内在的体验必须相结合才能达到真正的艺术追求。昆曲有着几百年的艺术经验积累,理论上与中国古代的艺术哲学相符合,表演上则注重演员修养的积累和基本功的训练。真正达到了“内外结合”这一高深法则的运用,展现了外形结构之美与内含意韵之美的完美统一,既有题中之精蕴,又有题外之远致,这一审美效果堪称完美。当然,这一“内外结合”的法则并不仅仅局限于艺术追求方面,它所彰显的还有为人的品格气质,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人格范例。即既要有很深的内在修养,还要外化为实际行动,这样才是真正合格的人。

注释:

[1][2]王世贞.曲藻[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959:29.

[3]毛声山.绘像第七才子书卷之一自序[A].侯百朋.琵琶记资料汇编[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276.

[4]章诒和.中国戏曲[M].北京:文化艺术出社,1999:161

[5]王思任.汤显祖全集[M].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2572

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端午节为例,从文化象征的视角,通过列举端午节多彩的民俗事项,挖掘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最终对端午节日旅游的发展提出探索性建议,以期能给中国传统节El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2008年,国家对法定节假日做出调整,将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增定为具有三天假期的小长假日。旅游业是为“窗口行业”和公认的“朝阳产业”,从文化象征角度探讨中国传统节日旅游的发展,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践行意义,还可以使旅游业由于传统文化的注入取得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最终实现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融。

一、端午节文化象征意蕴挖掘

何星亮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象征系统进行论述时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形式多样,隐藏在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他从文化习俗和信仰的角度分析了二元、三元、五元、八元思维结构。根据端午节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本文采取三元思维结构,并基于“三才“即“天”、“地”、“人”的视角对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象征进行解读。

(一)天:崇尚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的传统节日无论是在节日设立的时间、节日的诸多风俗还是在节日的演变上,都体现了要顺应自然节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针对端午节来讲,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很多,其中有一个便是“源于夏至说”。在中国古代,夏至和冬至由于处于季节变化性较大的时间节点而备受重视,是中国古代两个最重要的节气,也被当做重要的节日来过。古语有云:“冬至如大年。”冬至节日一直保留至今。夏至也曾经作为节来过,后来是端午节的盛行,夏至作为节日的活动内容才被挪到端午节了。从这个角度讲,端午节的出现是和季节交替密切相关的。它可以看作是自然对人的生活的制约,人对自然的一种认识、顺应与把握。它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智慧对变化自然的一种适应。

(二)地:鲜明的农业文明特色

端午的产生主要是源于农耕生产中产生的应时而作,张弛有度的自然生活习惯。端午节万物孳生,它的选定正是夏伏这一特色的最好体现。入夏,农事渐忙。收获的季节尚未到来,青黄不接,而且此时天气春意已消,逐渐燥热,天灾地孽开始出现。端午节期间的多种民俗事项都表达了人们对农业丰收的渴盼。拿吃粽子的习俗来讲,粽子古称角黍。黍是中国古代五谷(稻、黍、稷、麦、菽)之一。古人认为黍具阳火之性,又称“火谷”。角黍之所以要用菰叶包裹,是因为菰叶生于水中而属阴。菰叶包于黍外,象征“阴外阳内”、“阴阳相合”之状。表达古代中国人祈求端午之后阴阳调和,风调雨顺的愿望。

(三)人:对个体生命的关爱,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和对爱国主义的弘扬

中国的传统节日处处显示出人的主体地位,对个人、家庭、国家三者的关注几乎是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核心内容。端午节中,采用多种厌胜之物如艾蒿、符图、雄黄酒等进行驱邪避瘟,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姻亲交往、朋友相聚、师生互礼则表达了对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视;尤以家庭关系为重,寄托了人们以过节的形式维持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美好愿望;通过吃粽子、划龙舟等来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体现了端午节对爱国主义这一国家、民族永恒主题的弘扬。

二、文化象征视角下端午节日旅游发展对策探析

从“天”、“地”、“人”的视角对端午节进行传统文化象征解读可知,端午节以其独特的节日象征符号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在运用端午节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进行旅游载体化运作时,要在宏观上把握好端午节日旅游这个基本特征。具体来说可以从“处理好三对关系”和“发展好一个产业”两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处理好三对关系

1.西方外来文化与东方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群体性的特征。绝大部分象征符号反映群体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状态。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群体文化心理写照。中国的传统节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取向,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折射。在全球化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洋节日文化个性化强,没有固定模式,对好奇心强、爱赶时髦、爱模仿的年轻人有吸引力,结果使得传统节日备受冷落。对此,一方面顺应世界文化交流的大趋势,认清并承认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盛行的事实;另一方面,不能对此状况“听之任之”,而应审时度势,加大本土节日文化宣传和建设:保护中国古老文化的根。同时,积极吸收西方传统节日中有益的、能唤起人类共同美好情感的成份,为己所用。

2.社会政治文化与大众娱乐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多重性的特征。其表现之一为同一种象征符号因其本身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而被人们赋予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其多彩的民俗事项使其蕴含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目前,对于端午节文化的宣传大都停留在其作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的狭隘范围内,过分强调其纪念性的内容,夸大其政治性的色彩。这导致了端午节日的严肃性有余,活泼性不足,使得普通民众融入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匮乏,形式单一。因此,在发展端午节旅游时要充分展示其传统文化的魅力。除了注意发挥其社会政治功能外,还要积极地融人大众娱乐文化,创新各种节日文化活动形式,让人们在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感知并寻找传统文化的灵魂。

3.现代流行文化与传统古典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传承性的特征。传承性强调象征符号在社会演变中基本的表现形式和所具有的深层文化内涵的稳定性。节日符号的传承性决定了其在文脉相传中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节日具体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固步自封。传统节日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不断变换的社会时空中进行的,其演变与与时俱进是一种历史衍义的潮流。符合民众心理的节日文化形式的“以旧换新”是十分必要的。在发展端午节日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要破除目前端午节就是吃粽子、划龙舟的单调节日模式,积极利用现代流行文化载体和手段,通过探索流行文化的创意、生产、传播与青少年的审美、志趣、利益情感诉求以及休闲娱乐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吸收其中极具活力的、能唤起强大的市场感召力和情感共鸣度的流行文化元素,来充实传统节日的现代感,实现现代流行文化和传统古典文化的有机融合。

(二)发展好一个产业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潜能的产业。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文化产业的范畴之内,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点和文化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开展端午旅游时,要坚持文化大产业的发展观念,积极利用旅游产业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的优势,将端午节诸多传统文化象征符号诉诸于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感性载体之上,打造端午旅游文化大餐。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多行业联合运转。将和端午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和销售、新闻媒体、出版等各行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端午旅游文化大产业链,积极开展产业链条上各个节点的呼应合作,促进端午节象征资本的扩张。

第6篇

加强学科建设,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空间

贯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应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科建设的规模和水平,增加其在国家学科建设整体布局中的权重。在坚持为指导的前提下,本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要求,构建经史子集门类贯通、科研教学相生相长的学科优势平台。发挥学科建设的强大带动作用,整合队伍,钻研高深学问,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道统;学以致用,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及教育教学活动;培养通才人物,造就大师鸿儒,不断壮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面向社会公众,举办培训讲座等宣传活动,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开展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讲深中国故事,传播中国话语,展现中华文化气派,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文化感召力。简言之,只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建设成就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成就等量齐观,才能在更高层次上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更好地承担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

加强经典教育,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基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分学段有序推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案中,贯穿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相互衔接的国学经典教育思路。复兴国学经典教育传统,重在上路前行。精心鉴别,优选文本,探索文化概论课程与经典阅读课程、专业经典教育与通识经典教育、课堂导读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这是一个民族文化感受力深化的过程。在网络文化快餐流行的今天,培养青少年研读国学经典的良好习惯,有助于他们在微言大义、深水静流的不断浸润中,在字里行间、墨香韵律的反复熏陶中,沉淀思绪,静观玄览,真切感悟中华文明“活的灵魂”。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理解力提高的过程。把握国学经典中蕴含的独特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态度,形成先在的文化知识框架,有助于洞悉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节日、习俗、古迹、文物等文化形态中深藏的民族精神密码,充分领略其无穷魅力所在;这是一个民族文化塑造力加强的过程。

第7篇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视阈;文明礼仪;研究

从周代礼乐文化的发源,到党的十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建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勃勃的生机。而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的负面新闻曝光率不断增多,折射出中华礼仪文化在传承、教育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失。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是大学生不容推卸的责任。高等学校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引领者,理应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传承礼仪文化,着力构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体系。

一、中华优秀礼仪文化的定位

中华民族创造的许多独具特色的礼节、仪式、习惯、规章、典制等礼仪文明,形成了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优秀的礼仪文化传统主要包括:重礼讲仪的良好风尚,以知书识礼为美德;礼仪规范的合理内容,将人类千百年来凝练起来的精粹吸取下来;礼仪修养的先进典范,以之作为学习、践行礼仪的榜样;中华民族礼仪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心。作为高校工作者,要在进行礼仪传统教育中,要帮助学生着重领会礼的精神内涵。

同时,大学生传统礼仪文明教育要立足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并不是全盘照搬,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创新。《礼记・礼器》云:“礼,时为大。”这是说,礼之为礼,不应是刻板的教条和一成不变的戒律,在于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更新,这是礼的内在要求和原则。

二、大学生传统礼仪文明的现状

(一)礼仪文化认同缺失

传统礼仪文化是我们中华“礼仪之邦”几千年的积淀的宝贵资源,可是现代人却忽视了礼仪文化的存在作用。这些误读不仅使礼面目全非,并且把礼的真正精神也一同湮没。大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和礼仪懂之甚少,取而代之的是,对国外流行时尚多有了解,对国外礼仪的盲目追逐,以为拿刀拿叉就是时尚,以为拥抱取代鞠躬和握手就是现代文明。我们的传统礼文化在现代青年慢慢消逝。

(二)礼仪修养意识淡漠

《礼记》:“礼也者,理也”,也就是说,礼就是要先要尊敬他人,讲道理。现在大学生缺少谦敬意识。现在很多大学生不尊重长辈,不敬重老师,不尊敬同学的现象时有发生。缺少公德意识。在校外,有些学生更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既妨碍和影响了他人,又损坏了大学生自身的良好形象。

(三 )礼仪文明知行不一

《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有些学生不懂得谦虚、礼让,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知礼而不会行礼,即主观愿望、礼仪动机与行为方式及效果之间相脱节和矛盾。大学生基本礼仪的欠缺,直接影响到大学的个人素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同时,这种现象也暴露了我们现代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三、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原因

(一)历史遗留问题的冲击

近代以来,由于我国落伍并挨打,不少人把它归咎于以礼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发起了一次一次批判旧文化的运动。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导致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对中华文化重视不够,中华传统的礼仪文明当然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礼仪之邦”丢掉了礼仪文明,文化因割断而无法传承,招致的结果是道德滑坡,人的素质下降,不健全甚至是不道德的人格的生长和西方礼仪和文化的乘机“进攻”。

(二)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借鉴西方礼仪的精华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如果趋之若鹜,失去了民族的自尊,那么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

(三)多方面教育体制的不合理

家庭传统礼仪教育的淡漠和偏失是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的缺失的第一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从小生活在家庭里,受到最初的、往往也是最有实效的启蒙教育。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加强教育者(主要是父母)自身的礼仪修养。学校传统礼仪教育的弱化和缺失是另一个原因。教师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也容易忽视在礼仪教学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同时,社会传统礼仪教育的错位也易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

四、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

(一)系统全面,营造传统礼仪环境。

校园的环境熏陶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传统礼仪活动,如开展传统礼仪方面的讲座、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如上海电机学院每年举办一次校园礼仪大赛,以礼仪文化为主题,促使大学生展示自我风采主动弘扬中华礼仪文化。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媒体工具,介绍历史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这样,学生在校园内处处感受到礼的存在、礼的气息,就可以在良好的校园礼仪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和熏陶。

(二)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开设专门的传统礼仪课程。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开设传统礼仪教育的课程,既可以有效的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在重大典礼仪式中,蕴涵着丰富的、可以进行礼仪教育的资源。学校可以利用这些场合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如毕业典礼中可以举行“谢师礼”,毕业生在向老师行礼的过程中感谢老师培育学生的辛劳,永远记住学校和老师的培育之恩。

(三)创新发展,发挥新媒体的教育优势。

礼仪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内涵,而新媒体的丰富性和开放性,逼真生动的情景模拟,饶有兴致的传统礼仪故事再现,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新媒体下的大学生传统文明礼仪教育,贴近学生,贴近社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制作生动直观的德育软件用于礼仪教学,依托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开展线上微讨论、知识竞赛等活动,举办在线传统文化展览,拓展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体验,健全其人格。

参考文献:

[1]孙晓凤.新时期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现状及改进措施[J],青少年研究,2010(1).

[2]桂署钦.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9).

[3]俞琳娜.90后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现状及原因对策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5).

[4]李彬.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第8篇

一、加强对大学生实施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大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对人才的竞争。21世纪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还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具有健全的人格。这不但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中开展的传统礼仪教育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着眼于大学的实际生活,把礼仪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并让学生在生活中把所学的礼仪知识表现出来。传统礼仪是拓宽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的要求,也是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智育发展

大学生的智育发展和大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智力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时代需要的人才既需要有创新的思维方法,又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高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把传统的利益知识作为理论知识渗透到对大学生的整个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传统礼仪文化培训,丰富大学生的礼仪知识。通过对大学生实施传统文化礼仪教育,让大学生学会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说话、学会穿衣打扮,让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学会利用传统礼仪文化来交际,和教师搞好关系,和同学搞好关系,学会合理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在人际交际中处处有礼,促进大学生智育的全面发展,为今后的职场生活奠定基础。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传统礼仪文化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大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礼仪的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文化水平。礼貌谦逊、为人诚恳、尊老爱幼等都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礼仪可以引导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表现出一个人得道德精神。礼仪处于社会公德的范围,包括了社会人的一切行为。通过对传统文化礼仪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到传统文化礼仪的真正内涵,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引导大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传统礼仪文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二、利用传统礼仪文化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礼仪文化教学是一门集礼仪实践教育、文化教育以及思想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教学。要在传统礼仪教学中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让大学生喜欢上这一门学科,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综合性的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传统文化礼仪的课堂教学中来。同时,教师还要做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以及通过提问的方式等,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一些管理传统礼仪的视频和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

知识和行为的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效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传统礼仪文化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要想实现大学生知识和行为的结合,就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传统礼仪文化的知识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内容也纷繁复杂,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要遵循思想、文化以及礼仪三要素并重的原则。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的提高,道德修养的养成。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尤其是要针对面对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礼仪丢失现象,选择相应的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讲解,帮助学生矫正不恰当的行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的内容还要体现出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内容,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通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教学内容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特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效率。

(三)注重对课程的建设

就目前来说,高校在实施传统礼仪文化教学的过程中,课程资源短缺一直制约着高校传统毅力文化课的开展。高校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鼓励更多有利条件的教师开设传统礼仪文化课程,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渗透到传统礼仪文化课程中,把传统礼仪文化纳入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在课时课酬、教学条件、教学设备上给予满足,并加大对传统礼仪文化师资团队的建设。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实时的组织礼仪文化讲课,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传统礼仪文化课程中来,也可以成立传统礼仪文化协会,加大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宣传力度,让大学生在学院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传统礼仪文化的气息和魅力,从而让学生养成学礼仪、讲礼仪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的传统礼仪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今的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目前的高校来说,学生的宿舍、食堂、实验课,以及教学课堂等多个角落都有计算机的进入,对大学生的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开展对大学生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丰富传统文化礼仪教学的知识和内涵。当今的网络无处不在,具有及时性、开放性以及丰富性的特点,高校通过网络开展传统礼仪文化教育,更贴近当今时代的发展、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让大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有了更浓厚的兴趣。高校在对大学生实施传统礼仪文化教学中,可以在学校的网站内建立起与传统礼仪道德相关的主页或者论坛,教师通过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9篇

1 现代体育竞赛的传统礼仪文化内涵

礼仪,是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日常的社会生活当中形成的一种具有规范性的行为准则,受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通过辛苦的劳动所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财富的总和。传统礼仪文化世代相传,在发展中不断的整合、创新和完善,到目前为止已经积累了比较深厚的文化内涵,文化中的)从采和神韵都被世界人民所喜爱和敬仰

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主要就是指人们在现代体育竞赛的交流当中,运动员所体现出来亲善友好、崇尚礼让的文化形态,这其中包含了精神、物质和制度文化上的涵义。精神文化主要是运动员对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是对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例如:在男子体操的比赛中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刚柔井济”;物质文化,主要就是运动员的衣服等外在的东西;制度文化主要就是运动员参加竞赛时所表现出的行为举止;物质文化是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是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后得出的结果,与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紧紧相连,密不可分,又对精神文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主导作用·

2 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作用

2.1 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是所有参加人员道德知行的路径

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注重的是对人的行为和举止进行教化和规范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就是“知行”,在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学习和演小的过程中,要引导运动员知道仁义、遵循礼仪。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通过赛事,这种传播形式不仅仅满足了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井且还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在对人们进行教育的同时还提升了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增进社会稳定,有效的提升了人们的道德文化修养

2.2 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是我国民族形象的伟大体现

自占我国就被称作“礼仪之邦”,礼仪,是所有君子们所追求和向往的个人形象。礼仪所包括的内在和表象体现在两个为而:一为而的是内在形象,主要是人品、修养、素质和气质等为而;另一为而就是表象形象,主要是通过人的行为、语舀以及服饰等体现出来的形象。表象形象是人们在视觉上的形象,是对人的异,格形象的外在体现,因此,只有将内在和表象有效结合,融于一体,这样做刁能够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运动员在体育竞赛的赛场上,所塑造出来的形象不只是代表了自己,更是代表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形象

2.3 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是对外交流的窗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竞赛也在市场化的运作中,我国现代体育竞赛也参与到了国际性和职业性的体育竞赛当中,这时,体育文化礼仪显得尤为重要,运动员在体育竞赛中体现的不仅仅是技能为而的比赛,更是中国的代表,在运动员的语舀、行为和服饰等为而所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和精神而貌,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状况、社会风尚和文明程度。通过体育竞赛可以增进国与国之问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践,井且充分的展现了我国自占被称作“礼仪之邦”的风貌

3 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3.1 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

3.1.1 重新认识体育竞赛礼仪文化的内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问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自从西为文化传人我国以来,在我华夏大地卜决速传播,井且有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趋势,使得我国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然而,西为国家的体育竞赛利益根本就不能够满足我国现代体育竞赛的发展需求3。因此,在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中,应该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以德服人、崇尚礼让、从容不迫、与人为善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传承下来,使其可以充分的应用于我国现代体育竞赛当中,成为我国体育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1.2 将传承与发扬完美结合

礼尚时宣—将礼仪文化所具有的时代性充分的解释出来,同时因为我国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明确了为向,不能将其原封未动的传承下去,而是应该以全世界文化多儿化的为向为视角,以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创新思维为式作为价值取向,借鉴和汲取各国礼仪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完美的融合到我国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当中,打开思维模式,创新礼仪文化形式,打破传统的文化传承的禁锢,构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符合国际要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不但要体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还能够充分体现我国现代化社会决速发展的需要。

3.1.3 从规范化人手,完善竞赛礼仪文化的可操作性

如果将一个国家的法律当成是硬性的规定的话,那么一个国家的软性约束就是礼仪。对此,建立完善的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要从其规范化为而人手,完善竞赛礼仪文化的可操作性,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让人能够容易理解的、容易推行的、容易接纳的、同时还要容易操作的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规范,这具中一定要将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仁爱、和谐的传统文化理念充分的展现出来。

3.2 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发扬

3.2.1 增强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礼仪素养

教练员的行为举止和思想道德异,德会直接对运动员的行为举止和思想道德尸,质产生影响,会影响运动员在体育竞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礼仪和素养。裁判员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要礼理兼备,这也是保障我国现代体育竞赛能够顺利进行和完成的重要因素。对此,就要求教练员和裁判员必须理解和认识到礼仪文化的重要作用,时时刻刻都要起到舀传身教的主导作用,促使运动员能够在竞赛中真正地感受到我国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运动员也要不断的认识和学习竞赛礼仪文化相关的知识,深刻理解我国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内涵,有效的提升自身的礼仪文化和道德品质的素养。

3.2.2 提升体育竞赛礼仪文化的保护意识

提升体育竞赛礼仪文化的保护意识,保护我国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这不仅仅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的根本要求,同样也是世界文化多儿化为向发展的根本需要。因此,应该根据相应的国家政策,采取积极主动的实际行动,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社会全员参与的民众路线,从根本上肩负起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同时还要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问的沟通与合作,动员和鼓励全民积极地参与其中,与社会各界、各院校等通力合作,明确各自的职责,井且构建科学的、完善的、合理的运行机制,进一步促进我国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长远发展

3.3 扩大竞赛礼仪文化的宣传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