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16:14:33
导语:在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将法制教育与主题内容自然融合,有助于调动少年儿童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本来抽象、乏味的法律条文形象化、生活化、实用化,丰富了课堂内容,易于学生接受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样既没有把数学课上成法制课,又不漠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实现法制教育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上好了法制教育渗透课.
二、将法制教育与数学游戏有机结合,上好法制教育渗透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法制教育与数学游戏教学相结合.通过数学游戏活动的开展,实时、合理、有效地进行法制教育渗透,将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同时增强了学生法制意识,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使教学达到法制与文化知识教学双丰收.例如,在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一些学生在摸球游戏这一环节中不遵守游戏规则,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大家在游戏中不遵守规则,游戏就会失去辅助学习的意义.这就好比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遵守法律、法规,我们的国家就不能安定.所以,同学们要从小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样,既将抽象、相对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同时对学生心理、行为等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可见,在数学游戏教学活动中,教师如能结合教学内容,恰当渗透法制教育,将使课堂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三、将法制教育与数学习题教学相结合,上好法制教育渗透课
作为数学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在练习题中做到结合时事、结合法制知识,把有关法制方面的资料编入题目中,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接受法制教育.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小明说,他我制作了一面国旗,长5分米,宽4分米,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结合课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部分内容,我作了如下的说明: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尊重和爱护它,不能随便制作国旗.同时出示《中国人民第一届全体会议主席团公布的国旗制法说明》,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国旗制作的严格与严肃,实现了法制知识与数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完成了学生数学实践与法制的同步提高.又如,在《认识百分数》后,我以教师工资征收个人所得税为内容,设计了有关税率的计算习题,从而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对学生进行税法的教育,明确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这样将百分数的实际应用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了学生对税法的认识.走进数学,我们发现,它就是一本“法制教育”,只要善于挖掘,它总会给你无穷无尽的法制知识,为你教学的有效、顺利开展提供无限的资源.因此,在习题教学中恰当、合理渗透法制教育,将给教学增添新的色彩,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将法制教育与数学生活情境相结合,上好法制教育渗透课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可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的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将法制教育与数学生活情境相结合,“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例如教学四年级《折线统计图》一课时,我引用生活实例:某少年上网成瘾,每天沉浸在虚幻世界中,思想堕落,学业荒废,最可耻的是竟要挟自己的父母,向家庭索取上网费.父母含辛茹苦,得来的却是这样的后果.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怎样能抚平泪水涟涟中的父母心理上的创伤.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认识到上网的错误,使班级中的“网客”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间接地受到法制教育,了解了法律知识,避免了学生因自小无知走上犯罪的道路.在数学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挖掘生活中数学资源所蕴含的法制常识,合理进行法制知识的渗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处处有法制,形成良好的“数学法制新课堂”.
五、结语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教师备课时,要先整体把握知识体系,精准定位“书写提示”的教学目标,理清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强调了第一笔、第一个字、第一行对书写的重要性。要想找准第一笔、第一个字、第一行字,就要考虑到“行款整齐,力求美观”这一知识点的脉络。“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在课标中是第三学段对写字的要求。这一要求在一年级是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字要先描红,写时再改进,达到端正。二年级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及九种具体类型字的写法,虽然对美观没有做过多的要求,但已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了。三年级具体讲了四种笔画的写法及两种书写规则,要求把笔画写得舒展,字形写得优美。四年级重点讲五种行款知识,能书写成段文字做到美观。六年级强调写“行款整齐,力求美观”的四种章法,参照这四种章法,写出自己的风格。每一个“书写提示”的教学目标都不是孤立的,它们是承前启后逐步提升的。把每一个教学目标落实扎实,学生的书写能力才能在课堂上逐步提高。
二、上好书写课,落实“读、写、评”
根据“书写提示”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位置,我们安排教学流程时,要注意目标的定位,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发展学生的读帖能力、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如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中“书写提示”的课堂教学的。师:谈到书法,每一幅作品都是讲究章法的,也就是有一定的格式的。请观察这幅书法作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师:除了书写时注意格式,还应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师:要想整齐,就要诗句居中写,上下左右文字对齐,字距、行距要适当、匀称,还要注意每个字的笔画、结构这些细节。请你再仔细观察,有哪些字比较难写?学生交流。师:选取你喜欢的一种格式,试着仿写一下。学生练写。同桌交换,互相提建议。师:请同学们根据同桌给你的建议再写一遍。老师巡视,选取典型的作品全班讲评。师:我们来看这幅作品,你觉得这幅作品的优点是什么?你有什么样的建议?学生交流。师:再来看这一幅,说说你看到的作品的优点和你的建议。学生交流。师:根据刚才大家的建议,拿出你最好的水平,把自己的作品再写一遍,写完之后来前面,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学生展示、欣赏。师: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要想书写好一段文字,必须讲究一定的章法,做到行款整齐、布局合理、大小均匀、文面整洁,还要注意每个字笔画之间的穿插避让。如果在平常的每一次作业中,都按这个要求去认真书写,那么你的字定会越写越漂亮!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读、写、评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不知不觉,学生的书写能力就提高了。
三、习得技能,养成习惯,提升素养
一、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目的有所偏离。
学生“多多益善”,学生成名成家。小学生书法教学中的这种“功利”色彩偏离了书法教学的宗旨。书法教学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创造精神的同时,还包括着做人的学问以及正确的义利观、荣辱观。著名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艺术以人格为先,技术为次”,“我教艺术科,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
小学生书法教学,不仅是学习技巧,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塑造。
目前的小学生书法教学这种功利意识,使得重技能培训、轻审美能力培养的趋势有所严重,小学生书法教学应有的价值被忽略、低估甚至偏离。
2 教学内容随意。
教学内容的主观随意性,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至今没有统一的相对完善的书法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二是即使有了大纲、教材,一些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主观随意性还是难以避免,因为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专长而选择教学内容、选择书体、选择范本。这种教学的结果是,教学内容单一、教学进度无序、学生书体雷同、方法机械、过程盲目。
一本字帖,一个班,一节课,几个范字,教师演练、示范,讲得头头是道,而学生呢?犹似握笔做团体操,教学内容的主观随意性,也使得一些学生不能按自己的性情去选择范本而学书,学生学习的效果当然是事倍功半,不尽如人意。
3 教学方法滞后。
过去我们中国传统教育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育,往往老师主动,学生被动。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精神。
现行的课堂书法教学,应始终贯彻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要有针对不同层次的不同教学方法与教学步骤,以保证教学计划的切实可行与目的的顺利实现。比如教学实践中的直观、形象、示范、讲评与深入浅出的例证等就是一种普遍要求。
“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教学方法的探索应以方法意识为基本出发点,讲究教学思想、讲究教学结构、讲究教学技巧等。如在临摹教学中,依次分为“准确的临摹”、“分析的临摹”、“印象的临摹”,这其中不但量化了传统学习中的摹写、意临等阶段的技术指标与时间进程,并对碑帖选择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做了既有序又前后呼应的设置,每个单元都有训练目的与相关知识,使这一单元的训练相对完善。又如技法教学中的“形式训练”,t是把过去对一本字帖中单字的死记硬背转换成一种对线形、线质、线律的点画类型分析,把结构转换成一种规律、构成、形式的整体把握。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少儿书法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探索势在必行。
4 教学场所简陋。
目前,小学素质教育正愈来愈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家长们希望孩子们通过学习提高艺术修养。由此,校外的少儿书法培训就成为热点。
目前教育部门不允许业余时间在学校举办如少儿书法教学此类的培训班。教师只好租用单位空闲的房子,或者干脆在家里办班,如能把学校的教学场地利用起来就好了。
5 师资水平高低不齐
目前,从事小学书法教学培训的师资主要有三类。一是退休教师。他们的教学往往是私塾式、师徒传授,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以自己的经验阐述书法教学。二是学校的在校老师。这批
教师应该说成为目前少儿书法教学培训的主流,也取得很大成绩。问题是业余的教学,不是义务教育,缺少严格的督察和管理。三是社会力量。诸如文化部门书法工作者,这些人往往有较高的书写水平,但对教育理论知道不多,导致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合理。他们的书写与学生学书的实际有脱节,不一致。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往往是利用暑期集中一段时间办班,无法保证学生学习的连贯性。
除上述几种现象外,还有学生学书的盲目性等等。
二、对策
中国书法艺术有鲜明的民族性,它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已深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书法艺术越来越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书法艺术发展到今天,要继续推进书法艺术事业的繁荣,就不得不抓好书法教育,尤其要强调“从小学抓起”,小学书法教育是书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就目前的小学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之对策。
第一,呼吁国家教育部门、政府文化部门联合制定有效的文化教育法规。把少儿书法教学纳入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的轨道,对目前业余少儿书法教学培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妥善的解决措施。
第二,希望教育和文化部门着手制定一个相对完整的,能涵盖不同艺术门类、不同参与对象、不同类型的社会业艺术教学大纲,只有这样,小学书法教学才能健康、有序地得以进一步发展。
第三,希望教育和文化等部门联手合作,对小学书法教学这块市场进行统一管理、督导、检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一定制度的保证下,少儿书法教学才能规范、出效益。
第四,加强对书法艺术本质的认识。中国书法内涵极其丰富。书法需要技巧和文化的长期磨炼与积累。少儿书法教学就需要端正学书思想、态度,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因为较快地掌握书法的一些基本技能和形式,短期内取得一些成绩而沾沾自喜。书法的包容性很强,境界很高,学无止境。
第五,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是少儿书法教学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的素质关乎教学的成败。要加强对少儿书法教师的师德教育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对学生爱好性情不可强求,要因材施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兴趣,开发灵性,掌握方法,培养独立创新的精神,在学书过程中更要打好基础,强化能力的训练,教与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便不复存在。
第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作为政府的文化部门,更应加大力度推进文化建设,加快文化设施改造。群艺馆、文化馆、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都应该开辟固定的教学场所,让青少年学有场所,同时也有利于教学的管理和指导。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第一小学)
趣味语文
种童炒对
明朝江西吉水有个孩子叫解缙,他家境贫穷,但他七八岁就能吟诗答对,邻居们都称他为神童,
一年中秋、知府大人来到吉水,他想亲自召见解缙,以试其聪慧颖悟。知府见解缙稚气未脱,便先笑问:“小孩儿,你父亲以什么维持生计?”
解缙答道:
慈父肩挑日月。
知府大人又问:“那你母亲呢?”
解缙又答:
家母手转乾坤。
知府一听,高兴地说:“果然名不虚传!”当即命随从赏了解缙五两银子,
原来,解缙的父亲以跳水为生,母亲以磨豆腐为生。
开心果
不公平
老师罚两个不守规矩的孩子在放学后留下来,把自己的名字写一百遍,一个小孩写完回家了。另一个仍在写着。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教学困境;改善策略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智能化信息技术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并且这种渗透人才不断的加深。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技能目前已经成为各大企业对人才的最基本需求。当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一、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不足
首先,从学校教学安排层面来看,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主要表现为:其一,相关教学领导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将来发展、就业的重要性。在应试教育下,很多中小学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安排比较少,甚至存在很多占课的现象,往往难以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另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匹配。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但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本中的内容相对浅显,很难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甚至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其次,很多中小学为了完成和应对教学检查等工作,所开展的信息技术教学过于形式化。教师的教学大多围绕理论,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操作的时间很少,而且限制较大,学生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而不同学生之间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教师往往要花费角较多的时间完成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此外,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设备,但是受制于学校的重视程度和经济条件,很多学校并没有引进足够的教学设备。或者一些学校虽然引进了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但是在教学安排上欠缺考虑,造成了教学设备的浪费。从教师的层面来说。受到学校的影响,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并不重视,因此在教学上往往不够认真,严重限制了教学质量。并且,很多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水平上存在严重的不足,一方面,中小学校为信息技术教师提供的薪资较低,难以激起教学热情。甚至很多教师会主动将课时让给其他科目的老师,尤其在农村中小学,这种现象十分常见,甚至有时一学期上的信息技术课程也寥寥无几。另外,由于专业水平的不足,很多教师在展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比较落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信息技术教师一般并不严肃,导致在课堂中的威慑力不足,经常要花费大量时间维持课堂秩序,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未来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首先,各中小学需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加深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基础信息技术能力为教学目标,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集合科学性和实践性于一身,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融入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学校应该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引进信息技术的教学设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设备引进时,需要避免盲目性,考虑学校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偏好,实现各种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另外,学校需要招聘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学人才,构建一直高水平的信息技术教学团队。同时也应该注意加强教学理论、教学技巧培训等工作,信息技术发展才迅速,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够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为学生教授最新的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基础信息知识的教学,更应该适当的为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中小学一般都是教学生如何打字、做基础性表格这些内容,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对这些内容都是十分熟悉、熟练的。因此,教师可以适当的教学生运用一些软件,比如如何利用word做图标,如何利用ppt制作动画等,使学生发现更多的乐趣。除了在课堂上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之外,教师需要适当安排课外知识拓展,为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比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资料收集,组成团队共同制作图片、图表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信息技术的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安排信息技术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重,适当的简化教学步骤,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分析与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学生进行知识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观察,充分了解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可以加强指导,从而形成计算机教学课堂“教学-讨论-实践-自主创造”的全新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想法和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程对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着程度不一的不足,需要相关教育人员共同努力,改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使中小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信息技术并运用到实践中。
作者:石祖辉 单位:贵州省长顺县第三小学
参考文献:
[1]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走向[J].新校园(中旬刊),2016,(01).
[2]赵彩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问题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和力,吴丽贤.潮州市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04).
【摘 要】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应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重点,提升学生在语言方面的理解能力。快乐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提升教学水平。文章针对快乐教学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快乐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 应用
快乐教学法旨在为学生创建活泼、有趣、和谐的教学环境,被广泛应用于小学阶段的各个学科教学中,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为了顺应新的课程标准,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快乐教学方法进行推广。快乐教学法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但其核心思想却由来已久。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对快乐教学方法的一种间接表述。
一、快乐教学法的概念及其意义
(一)快乐教学法的概念
快乐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其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快乐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游戏、娱乐、表演及绘画的方式,为学生打造一个相对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适当地使用多媒体设备,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知识学习上。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进行自主思考,锻炼思维能力,从而实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目的。快乐教学法并不是一套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其主要是在快乐教学的理念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目的和其他教学方法一样,旨在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在快乐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
(二)快乐教学法的应用意义
语文是小学阶段中极为重要的科目,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针对快乐教学法在小学阶段教育中的应用意义,教师首先需要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及主要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很多人认为,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与任务为教会小学生读写,并且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教育,使小学生学会讲文明,懂礼貌。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应付考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虽然这两种不同的想法本身没有错误,但是从目前教育改革、发展理念角度来看,其无疑是片面的。新课标为语文教学提出了更为全面且高要求的教学任务,强调要在完成读写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文学鉴赏、问题分析、阅读理解及写作能力,还包括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及道德思想素质。也正因如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
快乐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能够有效地消除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乏味感与排斥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并促进对自身的反思,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另外,快乐教学方法还可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一种良好、快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团结观念、集体观念。教师在快乐教学过程中实现德育内容的有效渗透,最终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快乐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快方萄Хǎ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学习不再费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入游戏、绘画等元素,不断满足学生爱玩的天性,同时让学生学习到知识,使其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快乐教学法也可以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是确保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可以让学生积极地跟着教师学习知识,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未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只是一味地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强化学生对字词句的知识性记忆,却忽视了对课本重点知识的讲解,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发生偏移,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小学生的思维潜力,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往的枯燥死板的课堂教学模式,极易引起学生溜号的情况,教学效率过低,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在死板的课堂教学中,学习是被动的,无法有效提高学习成绩;但是,如果学生在热闹、有趣、尽情交流的课堂上进行学习,则会增加快乐的感受,同时对知识的吸收与记忆会非常深刻,从而会自主进行学习。因此,教师要在引入快乐教学法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快乐教学法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快乐教学法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进一步体现出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因此,快乐教学法无论是对学生而言还是对教师而言都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值得被广泛地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关键词:中小学书法教育;教育现状;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242-01
一、书法教育文化价值的渊源
教育的文化价值是指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专门活动,通过文化进一步挖掘人的知识及技能的潜力,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的道德自律性,从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达到人的全面和谐与充分自由的发展。书法教育自古至今贯穿于中国的教育之中,肩负起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对于其文化价值的讨论古已有之,西汉著名的辞赋家扬雄在《法言・ 问神》中提到:“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认为书法可以表现书写者的内心,反映其品质,首开“书如其人”的思想先河;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更加注重人品、书品与文品的关系。直至今天,人们仍将“书品”作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之一。书法对于培养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性情有着重要作用,其文化价值历经时间考验,沿袭至今。因此,对于中小学书法教育文化价值的讨论极具意义。
二、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文化价值的体现及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高尚文化素养
中小学生接受书法教育能够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历史上,许多成就斐然的书法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例如:“书圣”王羲之是极富文采的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颜真卿在文学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从现代的教育意义来看,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内外兼修”,其书法作品才能呈现出高雅的艺术趣味,在众多的书法作品中脱颖而出。所以,在中小学的书法教育问题上,教师应该结合语文教学使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学知识,并充分发挥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德育、美育功能,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
(二)增加学生的文化广度和深度
教师在进行书法教育时可以引导学生接触书法美学、书论等,使学生逐步建立起正确的审美标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同时,书法教学和语文教学相辅相成,二者可以通过教学过程中的相互渗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中小学生在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同时能够领会书法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能够运用书法将生活的实际体验恰当地表现出来。从这一角度看,书法教育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三)增强学生学习的辩证思维
每个汉字都有不同的写法和不同的含义。形式上,书法表现的是“一笔一划,一横一竖”,深入来看,书法艺术体现的是精神哲学。汉字的线条折射出艺术家的创造方式和心灵追求。人们常说:思维是辩证法的统一。在书法教学中进行书法的文化教育工作,其潜在的辩证思想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维,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思维能力。
(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中小学在学习书法时,不必太刻意追求文本知识。汉字虽然从形象上区分,但确有其丰富的想象力,不必统一写法和形式。例如: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代表作《瘗鹤铭》出入笔法笔意,纡徐蕴藉,传达出古朴高浑之风流,雍容秀拔之气骨。中小学书法教育应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丰富他们的语文知识,提升、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化基础。
(五)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书法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的,教师需要采取完善的教学计划,灵活的教学方式和适宜的教学进度将其变得灵活。教师和学生可互为参考对象,相互评价,通过欣赏和被欣赏的角色转换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老师在批阅学生的书法作品时可褒贬共评,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校可以举办书法比赛,定期对好的书法作品进行展览和表彰,从而为学生提供不断进步的动力,增强学生对书法学习的愿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全文围绕了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文化价值展开论述。笔者认为书法教育需要广大教师切实地把这一事情提到日程上来,发挥教学的积极热情,将书法教育深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学校、老师、家长共同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环境的质量,优化学生的书法教育,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让书法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真正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一、书法教育课程开展方面
目前,能够担任书法教学任务的教师数量极少,这是制约书法教育教学发展的首要问题。教师书法素养亟待提高,很多小学,尤其规模较小的和偏远的小学,更严重缺乏合格的书法教师。另一种现象是将书法课推给语文教师,语文教师觉得是一种额外负担,不乐意接受。即便勉强接受,又因为自身连字也写不好,当然难以胜任。再加上领导抓的是应试教育而轻视书法教育,使书法教育师资问题难以真正有效地解决。
当前,教育管理方式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未得到真正普及,使得书法教育和其他体育艺术等教育一样,最终沦为一种形式,甚至最后连形式也不不复存在了。现在小学一年级学生有的书包达5公斤之重,学生写字像鸡叨食一样慌乱不停,只顾赶作业,只怕到校进班挨批,哪里顾得字迹好坏。教师只顾抓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谁还管书法和体育。这是书法教育当前遇到的另一个制度和管理上的障碍。
二、书法课堂教学方面
1.忽略兴趣的促进作用
书法确是一门修身养性的艺术,它需要练习者静心专一,持之以恒。但在教学中,教师同样要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活泼、好动。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兴趣就成了关键。只有在兴趣的引领下,学生才会产生练习书法的动力,才能静下心来,真正领悟书法的艺术魅力,成为真正的书法爱好者。
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呢?教师首先要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如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让学生直接获得审美体验;介绍大学早已开设书法专科、本科班,学好书法照样可获得书法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展示美好前景吸引学生;介绍著名书法家的事迹。
2.过早地让学生搞所谓创作,不重视长期的基础练习,急于求成
现在的各类比赛很多,有些教师不让学生潜心苦练,而是投机取巧,搞所谓创作。如一位教师在讲解了五个字的偏旁与结构之后,让学生写两遍。接着,就请学生创作一首古诗,学生就会埋头苦写。书法基本功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有十年、二十年的刻苦练习是不可能写好的。在书法面前任何人是撒不了谎的,因此必须老老实实,一点一点琢磨,功力是磨出来的。“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要写好字,必须持之以恒,专心致志,锲而不舍,万万不能半途而废。
为了展现学生多方面的才艺,现今各学校常常举办各种书法大赛,也就激发了学生创作的需要。但是,小学生正处于书法的启蒙阶段。临摹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是习字过程的必经阶段。当然,从学习的目的来说,是不能以此为止境的。古人优秀的书法作品,是积累了很多年和无数人的写字经验而创造出来的。所谓创造,只能是由学习中间达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然后才能自出新意,变化笔法,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一、以课本为依托全面开发学生身边的可利用资源
由于口语交际能力目前是作为考查科目出现在教学环节中,因此习惯以成绩定乾坤的教师还没有掌握好该怎样利用课本的教育资源来开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课程教学。口语交际能力说白了就是小学生的说话和表达能力,因此,在初期我们可以以课本为依托,引导学生多多参与话题的讨论和交流。例如,我们可以将课本资源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像讲故事一样看图说话。此外还可以提供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供学生自由发言,以“过年”为例,请大家踊跃发言,说一下我们当地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家人们都会进行哪些庆祝活动,家里来了亲朋好友我们应该如何招待,过年去往亲朋好友家里应该如何问候,这些问题学生平常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可以学到很多,自然表达起来也有话可说。
二、多样化提供学生训练的机会,将口语交际与教学活动相结合
在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巧妙整合各类教学资源,让课程展开的过程自然而充满活力。例如,六一儿童节前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六一进行主题演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上台发言的机会,教师进行甄选之后再选择优秀的题材报到学校。期末考试之前学生都会有段时间较为松懈对放假充满期待,这时候教师可以以放假为主题让学生说一下自己的假期构想,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假期进行合理的规划,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管理意识。在口语交际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虽然没有考试标准,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引入竞争模式,让学生试着比一比、说一说,集思广益,调动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和表现的欲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三、结合当地资源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生活的周边环境中就有很多的资源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素材。沙坡头区历史悠久,3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是“丝绸之路”边陲要塞,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坡头、寺口子旅游区、一碗泉旧石器遗址、古代岩画、中卫高庙、双龙山石窟、海原“环球大震”遗址等多处古迹名胜。在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谁不说我家乡美”为主题的素材征集活动,学生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录我们当地流传千年的故事,也可以用图片的形式辅以简单的讲解,向我们展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巨作,还可以采用小品、相声等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来展示当地的民俗风情。大?Z文的课堂展开方式是多样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多种素材,课堂则只需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观赏过程中学生鲜活的思路就是流淌的智慧。
四、结合电视节目展开口语交际教学创新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汉语在国际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现在电视里面推出的很多语言类节目本身都具有典型的意义,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借鉴和模仿。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栏目精心选取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从多个角度对选手进行诗句、用词、意义等方面的考查,形式灵活多样且极具挑战性。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二,首先我们可以对学生已经学习的字词进行一些考查,设置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让学生试着从字音、字义、组词、特殊场合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技能实践,将学生口语交际的课堂与语文学习巧妙结合。
五、构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的教学模式
(1)多样化情境课堂,加强师生互动,刺激口语交际课堂。要摆脱苍白枯燥的语文教学课堂模式,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模仿情境中的角色,提高语文教学的娱乐性、趣味性。例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我们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什么是爱国情怀,怎么做是热爱自己的国家?让学生自主大胆设想。这样的情境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娱乐性,同时孩子们可以大胆想象,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进而语文学习效果也就如鱼得水。学生在小学阶段,心智都在快速发展,创设情境锻炼学生应变思考能力就十分重要。老师和学生的亲切交流对于学生们的素质培养也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一、有效提问的原则
有效教学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二、有效提问的方法
学生的智慧潜能如宝藏一样需要开采、需要激发,“知识即是力量,方法即是智慧”。美国哈佛儿童教育学家尼普斯坦说:孩子的表现不如父母的意,老师觉得孩子教不会,其实这是因为大人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激活孩子的智慧潜能,只要用对方法,即使最顽劣的孩子,也是可以教好的。
要想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学习方式和技巧。尼普斯坦教授经过长期研究,提出如下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善问“十字诀”的办法,这“十字诀”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学生问答学习。
例:即是多举例。
比:比较知识和知识间的异同。
替:让学生多想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
除:用这样的公式启发:“除了……还有什么?”
可:可能会怎么样。
想:让学生想各种各样的情况。
组:把不同的知识组合在一起会如何。
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
类:是多和学生类推各种可能。
三、有效提问并学会倾听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果教师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用只有惟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同一方向迈进,那么学生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方向。这种“满堂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满堂问”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并没有领会学生,没有领会只因为没有倾听。很少人会想到: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四、有效激励
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教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一)热情。
两层含义:一是对学生热心。主要通过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支持性的关系。这种安全的、轻松的、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二是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有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具有求知热情的教师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值得去孜孜不倦地追求,并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求知和求信仰传达给学生。
(二)期望。
学生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学生会将教师的期望内化为对自己的期望,进而影响自我评价和努力程度。教师的期望可能帮助学生成功,但这只是一种可能,只抱有期望,没有相应的帮助措施并不能有相应的效果。只有教师把期望学生成功和帮助学生成功结合起来,才能使期望在学生身上实现。教师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成功,有成功体验。教师要使期望促进学生成功,除了语言,更需要用教学行为来表达对学生的高期望。
(三)可信任感。
有效教师总是那些学生感到值得信赖的教师。可信任感有助于创造一种轻松的、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相信教师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教师通过坦率、诚实的师生交往建立可信任感。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可信任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教师的学识;二是教师的人格。人格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理想。
五、做一名有效教师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人类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书本和网络资源的出现,使学习者由原来的“听讲学习”转向“阅读学习”和“发现学习”成为可能。但这种转向的程度是有限的,教师仍然在充当“供给者”、“提供者”的角色;学生仍然只是“接受者”、“承受者”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由原来的“供给者”转向“激励者”,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成为“发现者”和“建构者”。
(二)提问方式转变。
教师“满堂灌”不对,“满堂问”也不好。提问不等于启发教育。不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提问并不能达到启发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的目的。有些教师一堂课要提70―80个问题,这样学生怎能有时间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要选择重点加以讲解或引导学生探究,而不能一味按学生的提问组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