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经济发展一体化

时间:2023-10-09 16:14:33

导语:在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发展一体化

第1篇

论文摘要:杭州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出了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楼宇经济的一体化包括区域一体化和产业一体化两个方面。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分析,提出了杭州楼宇经济实施一体化战略的错位发展、集聚发展和互动发展的三条发展路径,以及在组织、规划、政策、招商、服务、统计考核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楼宇经济是以楼宇为主要载体的经济形态,作为近年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已越来越受到城市政府和理论界的关注。它具有有利于拓宽城区发展空间、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的品位和档次等重要作用。因而,对于已经实现人均生产总值超10000美元,并力争至2015年突破20000美元大关和实现“两个率先”(率先迈入发达城市行列,率先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的浙江省杭州市来说,发展楼宇经济更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为提高楼宇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提出了一体化发展战略。

一、楼宇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一体化,是指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实体通过某种方式逐步结合成为一个单一实体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结合,而是融合(integration),以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经济上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为目标,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具体就楼宇经济来说,其一体化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1.楼宇经济区域一体化。这是一个空间层面的概念,指楼宇经济在整个区域范围内的合理布局和清晰定位,区域内的不同区块之间能够协调发展,强调的是整个区域的竞争力提升。该一体化是通过其带来的磁场效应和结构效应来实现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和楼宇经济的发展。(1)磁场效应,可以优化楼宇经济发展环境,为各类业态和企业的集聚与发展创造条件,形成业态的聚集能量。区域内形态各异的“场”合理分布,能有效提升区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东京通过构建由市中心区、8个副中心区、9个外围特色新城组成的“多核多圈层”的完整“场”结构,确保了其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结构效应,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发挥中心地区和优势产业、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伦敦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在结构效应作用下,以金融业、商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服务产业逐渐超越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在制造业内部仅有印刷出版业等都市型工业得到发展。

2.楼宇经济产业一体化。这是一个产业层面的概念,包括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指楼宇经济各产业之间、楼宇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之间的有机整合的过程,其目的是要促成产业的联动发展。该一体化是通过产业内部的分工合作和规模效应实现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的功能。(1)纵向一体化,可完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避免重复建设和内部不合理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在这里纵向一体化是指同一区域内上下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合理配置。虽然伦敦的制造业比重不断降低,但依托其与创意设计产业的良好互动,印刷、机械制造等仍具有很高的水平。(2)横向一体化,可充分发挥规模效应、节省交易成本,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取得布局上的系统优化效益,还可以集约用地。纽约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大量的金融服务企业和相关产业在纽约集聚;同时金融中心的地位增加了纽约作为保险业的理想交易场所,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

二、基于一体化战略的发展路径

杭州发展楼宇经济要实施一体化战略的根本出发点是要建立一个空间上有序分布、高度浓缩和产业上紧密关联、互动发展的楼宇经济体系。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有三条发展路径。

1.统筹兼顾、错位发展,形成有序分布的产业空间结构。错位发展的基本内涵是差异化战略与合理定位战略。各城区、楼宇经济发展重点区块应在努力分析各自的现实条件、清晰优劣势的基础上,对业态发展方向进行合理定位,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以便都能利用自身优势更好地发展楼宇经济。杭州在“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基础上,又在市区沿钱塘江规划建设“十大新城”和一批多功能的城市综合体。这些主城、副城、组团、新城和综合体是杭州发展楼宇经济的主要载体,对他们必须站在全市的角度统筹兼顾、错位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功能定位、协调发展。市政府层面应该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手段促进各城区之间的合理分工和协作,特别要关注对几个主要商圈、新城等进行的功能定位,防止出现业态同构化现象,减少或避免各城区、重点楼宇之间不必要的恶性竞争,实现差异化和错位发展,最终形成全市范围内有序分布的产业空间结构。

2.“三步走”、集聚发展,形成高度浓缩的产业空间内核。集聚发展是一种或多种产业为追逐外部规模经济、创新效益、竞争效益而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三步走”则是从多元化、特色化到一体化的业态演变过程。集聚发展是实施“三步走”战略步骤的基础也是实施目标,能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先进业态提供条件。“三步走”的起点可以根据各区块的基础、定位不同分别选择多元化或特色化,甚至一体化。如武林商圈、黄龙商圈等比较成熟的区块以及钱江新城等定位较高的新区,不能再走从多元化开始“三步走”的常规步伐,而是要高起点、高规格;而江东新城、临江新城、城东新城等区块则可以允许从多元化起步发展楼宇经济。因此,杭州发展楼宇经济应在主要商圈、新城、综合体和其他重点区块,依据“三步走”的思路有序推进,通过培育或引进品牌化、规模化的企业,并依托这些企业形成高度浓缩的产业空间内核。

3.先进合理、互动发展,形成紧密关联的产业空间衔接。产业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互动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中依据市场规律而实现的产业互补、互利、互促的一种经济合作与竞争行为,这种竞合过程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在楼宇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要强调楼宇经济各业态的一体化发展之外,更要重视楼宇经济业态特别是为生产者服务业态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如四季青服装市场周边地块选择拟发展的楼宇经济业态时,可以优先考虑时装的设计、加工、展示等上下游产业;中国美术学院周边地块则可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各城区在制定楼宇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产业扶持政策时必须结合当地以及杭州的产业特点,促进不同产业的联动发展,促进制造与创造相互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配套,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科技、文化、人才相互支撑,实现多业态、多功能的互动和融合。在构筑产业链时还应当考虑杭州在杭州都市经济圈和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的地位,积极培育一批辐射能力强的产业。最终通过构筑合理产业链、促进不同产业互动发展,形成紧密关联的产业空间衔接。

三、实施一体化战略的对策建议

杭州楼宇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能够真正贯彻实施一体化战略,必须在组织领导、规划控制、政策引导、招商、服务和统计考核等方面做好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在市楼宇经济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领导下,切实加强对楼宇经济的领导工作。各城区要落实专人,明确责任,抓好发展楼宇经济相关工作,进一步贯彻实施市、区两级政府主要领导联系重点楼宇制度。

2.强化规划控制。对尚未规划的地块应尽早规划,明确土地用途。对于规划中及正在建设中的商务楼宇,超前规划楼宇未来主导业态及定位。对于已建成招商的楼宇,原有业态和规划定位不符的,应逐步予以调整。

3.发挥政策导向。尽快梳理出目前已经出台与楼宇经济相关的各类优惠政策,对现有政策要用足用好。同时,要抓紧制定出台引进和培育楼宇经济高端业态、与现有产业互动性强的相关产业的专项政策。

4.实施专业招商。应结合楼宇的规划功能定位、主导业态类型进行专业化招商、产业链招商,充分发挥政府、中介、业主、物业在楼宇招商中的作用,实现招商四方联动,重点培育一支懂产业经济的招商队伍。

5.加大服务支持。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建立楼宇星级管理制度,打造商务楼宇服务品牌。完善服务平台,加快全市楼宇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实现楼宇规划、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的全程服务和监管。

6.完善统计考核。加快建立全市楼宇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配备楼宇经济统计专业人员,建立统计网络。制定楼宇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分解目标,明确责任,并纳入相关部门、城区的目标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左学金等.走向国际大都市[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屠启宇,金芳等.金字塔尖的城市[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李文秀.美国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01)

第2篇

关键词:京津廊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接

“京津廊”是连接我国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廊坊的重要产业区。具有地理位置佳、经济基础好、科技力量强等优势。廊坊是京津一体化得以实现的关键点,其为京津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水资源以及农林产品。廊坊市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实现北京的产业转移以及天津对接北京战略的完成。由于三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短期内完全实现形一体化存在着困难。而形成京津一线的新技术工业区比较现实。对于京津廊来说,调整产业结构是现实可行的,进而完成与京津的一体化。由于廊坊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作用,实现京津廊经济一体化是实现京津经济一体化的前提。

从本质上来讲,“京津廊一体化”就是指通过必要的规划和整合,在我国的北京、天津及河北廊坊地区建立一体化化的城市群。从而使各个城市发挥其独特的产业优势,并实现分工合作以及环境改造的整体布局。一体化的城市群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经济、信息以及人才的聚集中心。同时也是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经济一体化必将成为京津廊城市群形成的核心,对充分发挥京津廊两大直辖市的各种优势,发展自身经济有着重大意义。

1.京津廊一体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就形成了三大经济合作圈,即环渤海经济合作圈,珠三角经济合作圈和长三角经济合作圈。而北京和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主要城市,是环渤海经济圈规划和发展的核心,并综合发展河北廊坊和保定等地区,从而真正实现经济一体化。总之,京津廊一体化组队我国河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京津廊在区位和经济体系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促进和制约着京津两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京津廊也可以成为两大城市最佳的对接点。因此,京津廊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7个角色。

(1)“信息走廊”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基地。现有华为、中兴、富士康、京东方等一些电子龙头企业落户京津廊,新兴产业聚集并快速发展,形成了医药和电子信息等一系列的产业群。

(2)“信息走廊”促进了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多年来,京津廊周边建立了多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曾被国务院特区办命名为“中国二十佳投资区”,同时也是重点推荐的全国九个省级开发区之一。京津廊的多家企业都是京津企业的共同体。

(3)京津廊交通与供电与京津一体化。京津廊是京津交通的桥梁和枢纽,现已有多条高速公路开通,与国省干线公路和市、县、乡公路相互连通。京津廊供电属于华北电网直供。

(4)京津会展及会务所。京津廊具有完善的服务设施和体系,经常承接北京与天津的会展与会务,曾在廊坊的国际饭店举办过多次大型会展。举办的环渤海精英讲坛和高峰论坛、不但带来了文化震撼,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5)京津廊称为经济核心,成为人们旅游和休闲的首选。许多当地住户和游客都趋向于去京津廊购物和购房等,京津廊的农家院、高尔夫球场和温泉中心等都是休闲观光的首选。

(6)北方城市家具的主要生产地。近年来,随着京津廊一体化的实现,香河、华日家具等多家家具城或企业迅速崛起,在京津廊甚至整个北方地区的家具市场中都有很高的占有率。

2.京津廊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 北京旅游资源。作为首都,北京可谓山清水秀地貌多变,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如长城向来作为旅游者游览北京的必去之地,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之说”。北京的故宫、香山公园、颐和园等都是旅游的好去处。另外,老北京的文化背景,以及其独特的戏曲文化和等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2)天津旅游资源。天津有以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为特点的旅游海滨游乐区,每年还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赛事和娱乐活动。天津的小吃是其著名之处,如享誉全国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天津街麻等都令旅游者垂涎。同时,天津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沉淀的城市,很多的文物和民间艺术出自天津,如天津的相声一直作为国家的传统艺术,受到国内外许多旅游者的青睐和喜欢。

京津廊的旅游行业在京津廊区域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将带动京津廊区域的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将京津廊的旅游事业创建得更好将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3.京津廊交通一体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交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和基础,与京津廊的发展息息相关。交通发展起来才会带动京津廊的经济发展。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京津廊地区铁路的建通,廊坊开发区才得以壮大发展,全市的经济也步入快车道。

从我国区域的经济发展来看,京津廊一体化的实现,改变了以往以行政区域划分的经济模式,使交通更加便利。随着京津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实现,交通设施也会进一步改进才能够适应其发展。动车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应当重视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性。

4.结论

京津廊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北京和天津作为河北周边地区的核心城市,将其与廊坊等城市连接在一起,能够充分利用城市之间不同的优势,开发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从而促进城市群的共同发展。(作者单位: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系)

廊坊市社科联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

参考文献:

[1]郝寿义.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第3篇

一、传统理论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解释的片面性

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主要还是立足于对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产生、发展的原因的分析,如利用比较优势原理、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及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等说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这种解释忽略了一个事实:即世界经济一体化不简单地等同于国际贸易或国际投资。经济一体化产生的一个关键条件是,各国经济甚至政治、社会行为必须在多国共同确立的某种协定的规则或准则的约束下进行。也就是说,世界经济如果称得上一体化,它不仅是各国发生了经贸联系,而且,这种经贸联系的发展还涉及到各国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的选择。各个国家之间可能存在很强的互补和互利性,但是,其间经贸联系可能很少或没有。或者,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经贸联系,但它们并没有组成一体化。这在当今世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所以,用传统的理论说明经济一体化的产生和发展,只是把握了一个方面,即各国之间存在的经济上的互补性和互利性可能推动它们之间经贸联系深化,却忽视了另一方面,即各国如何根据这种互补性和互利性从政策选择上认可某种形式的共同约束规则或准则。应该说,迄今为止所有经济一体化的产生都是这两方面综合的结果,缺一不可。

从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新问题来看,更难以用传统的理论说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经济一体化发展愈来愈走向高度化。高度的一体化不仅要求各国实行自由贸易,加强投资合作,而且,要求各国实现货币政策协调、财政政策协调,走向单一货币等等。新的发展趋向所能产生的利益是传统理论所不能分析到的,有些利益短期内无法度量。更重要的是,一体化向高度发展,更多地涉及到各国让渡问题,这样,远远超越于一般经济利益的权衡。(2)有些全球性问题已经成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因素。如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发展成为数国甚至全球问题;技术进步愈来愈快,作用在增大,各国要求保护知识产权的愿望也会越来越迫切,但它不是一国政策所能实现的;国际金融领域巨大的资本流动对各国经济可以产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于各国单独的经济政策调控所能及的范围;甚至可以说,世界经济已经步入了相互依存的时代,任何一种危机可能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波及,使各国难以幸免,要预防这类危机,需要全球合作。

上述这些变化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市场开放,它们可能促使各国走向一体化,但是,单单用传统的理论无法说明和解释。当今在西方经济学界盛行的对策论可能有助于认识这一问题。由于精细的对策论需要应用艰深的数学,这里,只是应用对策论的基本原理作一些粗略的分析。

二、应用对策论对世界经济一体化产生、发展的分析

1、应用对策论分析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深。一国在制订某种经济政策时,不仅会影响到本国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对它国产生影响。同样,它国制订某种经济政策也会产生类似的双重效应。所以,各国之间在政策选择上存在着利害关系,它们在进行某一经济决策时,不能不考虑到彼此的反应。对策论正是以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害冲突为研究对象,世界经济一体化不过是各国在开放政策方面从利益相互冲突走向协调的结果。这是应用对策论进行分析可能得到的一个结论:当今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已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各国间存在利害冲突,但任何寄希望于它损的企图,只会导致共同的更大损失。所以各国可能会尽量避免选择引起与它国冲突的决策,从而走向合作与一体化。

不同层次经济一体化达到的高度和实现合作的领域不同,其对策模型特征会有些差异。下文分别从贸易、经济调控政策及环境污染的解决等方面应用对策论具体分析各国如何可能走向一体化。

2、走向经济一体化的政策选择模型

(1)确立贸易合作的策略选择。这一模型采用“两国家模型”。假定有A、B两个国家,相互间存在很强的贸易互补性,其中A国为大国,B国为小国(我们也可以设定A、B两国为同类水平的国家,这并不影响分析,只是假定一大国一小国,可以更方便地引申出本文所要论述的另一结论),两国之间有开放市场、封锁市场等政策选择,不同的政策选择决定了两国“支付”的不同。两国可能的政策组合及“支付”(如表1)。

表1两国贸易政策选择的对策模型

B国

开放不开放

A开放Ⅰ(3,8)Ⅱ(0,10)

国不开放Ⅲ(4,0)Ⅳ(0,0)

(表中每一括号内数字左边为A国支付,右边为B国支付)

表1中,Ⅰ(3,8)表示A国开放市场,B国也开放市场,则各自获利分别为3和8。Ⅱ(0,10)表示A国开放市场,B国不开放市场,则各自获利分别为0和10。Ⅲ(4,0)表示A国不开放市场,B国开放市场,则各自获利分别是4和0。Ⅳ(0,0)表示A、B两国都不开放市场,则各自获利为0。

从表1可看出,两国不同政策选择组合引起的“支付”的变动,实则反映了两国贸易制度选择利弊权衡的价码。如果两国既存关系达到一定程度,而且,两国充分意识到制度选择的权衡价码,就可能促成两国走向合作,走向一体化。如我们选取两国都开放市场时各国的支付为参照系,具体分析这个问题。从表1来看,相比于两国都开放市场,A国若能单方面关闭本国市场,则它可净获利1(4—3),B国若能单方面关闭本国市场,则它净获利2(10—8)。然而,不幸的是,国际贸易中很少存在这种单方面“恩惠”。一国单方面关闭市场获净利,会促使另一国也关闭市场。这会引起两国较大的损失。此时,相比于两国都开放市场,A国净损失3(0—3),B国净损失为8(0—8)。两国都关闭市场引起的净损失远远大于单方面关闭市场的净获利。在重复游戏情况下,各国会不断修订本国政策,最终可能会达到均衡解Ⅰ,即两国都开放市场。若没有外在约束力量,均衡解Ⅰ很容易因为某一国家试图获取单方面关闭市场的净利的诱惑所打破,从而造成上述共同净损失的出现。根据制度经济学原理,这种情况可能促使某种制度即规则产生,以避免或减少上述净损失。这样,在贸易领域两国走向一体化。

(2)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的策略选择。这一模型仍然采用两国家模型。假定A、B两国都采取货币政策对本国经济进行调节,两国可能采取的政策组合(如表2)。

表2两国调控政策选择的对策模型

(附图{图})

(表中G指经济增长率,P为物价上涨率,括号内的数字是经济增长率减通货膨胀率后的净报偿,每一行第一个数字是A国的,第二个数字是B国的。)

从表2可看出,若两国同时采取扩张政策,则它们都有纯利益,两国都存在一定的通货膨胀,但有较高的经济增长。但是,如果一国实行宽松政策,而另一国实行紧缩政策,则会比两国都实行紧缩政策效果更差。比如说,紧缩国家可能出现货币升值,出口下降,从而经济增长率下降,而扩张国家虽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但是,由于货币贬值造成通货膨胀的代价会超过较高经济增长的利益。考虑到当今国际资本跨国流动的频繁和巨大数量,一国难以单独依靠本国调控政策实现某种经济目标。通过参与决策游戏,不同国家可能实现在经济调控政策方面相互协调。

上述两模型采取“两国家”分析,虽然方便地说明了两国走向一体化的原理,却不能解释,当一个国家与多个国家存在经贸联系,从而它们之间进行贸易、经济调控政策选择时,都存在如表1或表2中所示的“支付”,为什么这个国家不和所有的有经贸联系的国家结成一体化?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如果将上述模型扩展到几个国家,我们会发现,一国与其余的(n-1)个有经贸联系的国家之间的政策选择组合的“支付”有大有小(我们权当作谈判收益),而该国与它国在文化、现有政策体制等方面存在的差别程度很不一样,这样,该国与这些国家进行谈判的成本也就不同。一国与它国能否从一般的经贸联系走向一体化,是在这种谈判收益与成本比较中选择的。所以,我们看到,有些国家间能形成一体化,有些国家间却不能。

(3)关于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全球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解决环境污染需要各国合作,但在此过程中,存在如何分摊成本的问题。由于环境污染问题解决后,各国都可以成为受益者,所以,在分摊费用时,可能出现各国寄希望于“免费搭车”的现象,导致谁也不愿出资,以致环境污染无法解决。对此,对策论利用简单模型,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

假设某一治理环境污染项目可能给n个国家带来的潜在收益分别是P[,1],P[,2],……,P[,n],预计该项目总成本为C。假定

项目建成为止。由于每个参加国都认识到其获益将是P[,i]—S[,i]≥0,所以,从理论上讲,参加国会在一次次游戏下趋于合作,最后由各国达成协议,共同出资将该项目建成。

上述三个简单模型,分析了不同国家在三个不同领域走向合作的政策选择的可能。但这三个领域的政策选择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其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如贸易合作的策略选择可能会促成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这主要是因为前者是引起各国经济政策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原因,而且,贸易合作的程度也是决定经济政策协调“支付值”大小的一个因素。这两者与环境污染也有联系。一方面,贸易合作加强,可能加剧区域内环境污染,从而加强了共同解决污染问题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可能也是推动各国经济调控政策协调的一种动力。

虽然运用对策论分析表明,各国若考虑到它国的反应,在对某些经济领域可能的政策选择作出权衡后,它们可能会谋求合作,也许还会形成统一的约束规则,实现一体化发展。但是,在现实中,要达到这一结果并不容易,谈判和策略选择可能颇费周折,谈判可能还存在不对等关系。

3.各国实现合作的困难和谈判的不对等关系

由于各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偏好和自身的相对优势,在有些情况下,也许会出现数个国家间决策无法相容的问题,从而依照某种投票规则进行决策,无法达成一致协议。例如,假定有A、B、C三个国家,它们在资源禀赋上存在很大差别,处于经济发展的三层次。其中,A国在高精尖产品生产方面占优势,B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占优势,C国在资源密集型产品生产方面占优势。这三个国家分别主张降低高精尖产品、资本密集产品和资源密集产品的税率。于是,当由它们投票选择共同的贸易体制(制订统一的关税率)时,会出现以下偏好序(如表3)。

表3不同国家投票选择的偏好序

降低资源降低资本密降低高精

密集产品关税集产品关税尖产品关税

A国321

B国213

C国132

从表3来看,如果三个国家根据各自的偏好序投票,而且投票是根据多数原则作出决策,那么,根据“阿罗定理”,三个国家在降低不同类产品关税上无法达成一致。例如,若从降低资源密集产品关税与降低资本密集产品关税看,A国和B国对后者的偏好均强于前者,所以,按多数规则,应该选择降低资本密集产品关税这一方案。而从资本密集产品和高精尖产品看,A国和C国均倾向于降低高精尖产品关税。但从降低资源密集产品和高精尖产品关税来看,B国和C国对前者的偏好强于后者,所以,它们两国此时会支持降低资源密集产品关税。可见,三国在进行投票决策时,会出现无限循环,无法达成一致协议。

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提出,如果参加者各方扩大信息交流,并作必要的游说,使参加者都认识到一体化发展可能带给各自的好处,这样,可能会改变某些参加者的偏好序,从而避免出现“投票循环”。

另外一个办法是,各国可暂时避开这一协调领域,而转向其他共同利益交叉多的领域进行合作。如在上例中,可以暂时允许各国对各自相对劣势产品提供关税保护,但相互间可加强资本流入和投资合作,这可能有助于避免不利结果的产生。

从这里可以引申出的一个结论是,如果各参加国能充分意识到各国加强合作的意义,并尽量在某些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走向政策协调,其结果是,它可能促使这些国家在该领域内生产发展和分工的深化。这样,一体化政策或体制选择本身又成了推动某种经济发展格局形成的因素。例如假定某些国家致力于加强环保协作,它们达成了在某些规格的环保产品上享受关税优惠的协议,这可能会促使原来没有环保产品的国家优先发展环保产品。当今世界一些国家为向世界贸易组织靠拢,努力调整本国生产,实际上也说明了这一问题。

由于我们假定各参加国是政治上、经济上自立的国家,因此,任何决策都是各国根据本国对可能获益与所付代价权衡后作出的。通常一国是不能强迫它国作出某种政策选择的,这与70年代前情况有所不同。

从二战后一直到70年代,各国在政策协调方面明显地处于实力不均衡状况。当时,美国居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它的意图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战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制,如战后GATT及IMF所确立的自由贸易、国际金融体制框架,基本上反映了美国当时的利益需要,其他国家只能在此类框架约束下被动地参与到世界经济大循环中去。

80年代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发达国家如日、欧的力量日益强大,发展中国家地位也极大地得以提高。各国谈判力量增强了,当今世界多边体制已很难由个别国家操纵。尽管如此,但是在实现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由于国与国之间的不同政治企图和经济上实际存在的差距,加上历史形成的某些大国的实权地位,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仍然存在不平等的问题。除了其它原因,正如前文表1中所示,我们曾假定A国是大国,B国是小国,相应地,两国相互开放市场后,A国获利相对少些,B国获利相对多些。因此,若两国为走向一体化进行谈判、协商,它们利弊权衡的筹码就不同,对谈判所愿作出的让步也就不一样。大国倾向于少一些让步,小国往往迫于对大国市场较严重的依赖关系,可能不得不多作出一些让步。

三、运用策略选择分析经济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第4篇

摘 要:近年来,区域经济合作和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主旋律的趋势日益强劲,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和京津唐 地区三大城市群三足鼎立态势渐趋明朗,怎样更好发展已成为热点。

关键词:中国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027-02

1 引言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随着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关注度日益增加,它在各国发展经济过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其他欠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法宝。

2 区域经济与城市群

2.1 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的含义

所谓区域经济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通过资源的优化与科学整合,发挥不同城市各自地理或原材料等发展经济必要条件的优势,集中优势人才,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建立一个在经济方面拥有比较优势的区域集团。发展的关键:(1)中心城市的带动和战略支点作用;(2)充分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的选择,打破行政壁垒,实现中部区域经济的联动、协调发展;(3)充分利用产业集群所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特性,构筑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支撑平台。

所谓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高密度的聚落;(2)一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枢纽;(3)拥有发达的网络结构;(4)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目前,一般认为世界上有五大城市群,分别是:(1)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城市群;(2)美国五大湖大城市群;(3)日本东海岸大城市群;(4)英国大城市群;(5)欧洲西北部大城市群。其中,以美国东北部的“波士华”城市群和日本东海岸城市群最为典型。

从涵义上看,建立城市群是发展区域经济的一种有效手段,二者的共同的目的就是发展经济,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2 长三角城市群基本概况

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地域范围涉及两省一市,包括1个直辖市:上海;3个副省级市:南京、杭州、宁波;11个地级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和浙江省的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共16个城市。土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人口757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9%。其中科技人员占区域总人口的3.8%。

3 长三角发展区域经济建立城市群的优势

长三角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升势头特别明显。2008年前三季度,长三角16城市GDP总计2.8万亿元,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到近五分之一,成为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目前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投资环境优良、创新能力突出的地区之一。

对照国际上五大城市群,我们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构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面向海洋、依托长江、倚靠内陆发达交通联系世界各地的区位优势;(2)经济实力雄厚;(3)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4)交通网络发达;(5)以上海为中心的龙头城市;(6)专业批发市场的迅速发展。

4 长江三角洲构建城市群的问题与劣势分析

4.1 核心城市现代化功能不完善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的核心城市,在现代化功能的发挥方面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第三产业比重不足与落后,上海金融中心虽已建立但还不成熟,在资金筹集、对外贸易领域,上海与一般大城市地位相似,国家级或跨区域的大银行、大集团数量较少。城市内部交通信息体系尚不发达,影响了城市功能的组织。

4.2 行政区划分,各区矛盾日益尖锐

地区之间各自为政,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区域的经济合作。长江三角洲分属二省一市的16个城市,行政隶属关系非常复杂,地区之间的协调难度很大。再加上长期的条块分割管理,更助长了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的不良风气。这种不良风气严重干扰了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4.3 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城市间分工不明确

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地方收入,各地在发展经济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几个税大利高的产业上,再加上长江三角洲地区内部自然禀赋比较相似,因而本区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十分严重。产业结构趋同使得各地区不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也使得投资和生产分散,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了国家的整体经济效益;更为严重的是会形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导致生产能力闲置和资源的浪费。

4.4 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本区域人口密度高,土地承载压力本来就很大。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急剧增加,更加恶化了生态环境,使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4.5 城市建设用地较为紧张,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近年来,由于经济迅猛发展,长江三角洲一些地方在用地上出现不尽如意的现象。江苏省每年用地总量达几十万亩,且用地结构不尽合理,工业用地增加迅速,但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粗放利用现象严重。一些地方土地大量转用、征用后又得不到及时充分利用,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在城市建设中,不顾实际搞“大马路”“大广场”,使原本十分紧张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5 对长江三角洲构建世界城市群的对策建议

5.1 把龙头城市-上海建成世界级城市

上海举办2011年世博会的成功,为上海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既要以现代化世界级城市标准来建设上海,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又要不断强化上海对外的辐射功能,因此未来上海发展应围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这一主线。除了充分发挥已有的自身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科技实力、管理水平、开放环境等优势,还要不断强化创新和服务功能,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三个中心”。

5.2 各地加强合作,构建统一、开放、规范的市场体系,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合作显得尤为重要。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单靠一个城市将显得力不从心,合作则可以取得双赢和多赢,倘若各城市能加大合作力度,我们得到的将不是“1+12”,而是一个发挥城市群的集合能量的过程。

5.3 加强重点基础设施的协调建设

基础设施是发展经济的硬件,应该在充分发挥长江内河航道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和管道运输,建成合理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发展创造高效、便捷、安全的综合运输条件。具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开发长江深水航道和深水港。

第二,加强一系列高速公路、铁路和大桥的建设。

5.4 强化产业整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群落

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们必须在全球层面即世界经济一体化上看待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整合。要根据各城市的资源禀赋特征,深化产业分工,分工和专业化的增进是现代生产方式变革的主要特征。

5.5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6 积极推进政府职能改革,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政府职能改革是诸多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也是上述建议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首先,政府应弱化经济功能,强化社会服务功能。

6 结语

发展中国经济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而长江角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收益最大,地理位置资源优越的宝地,必将担负起壮大中国经济的使命,上文通过分析长三角地区的优势与劣势,很鲜明的指出了今后需加强与发展的方面,通过更加科学的发挥比较优势,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最后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完成建立世界城市群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甬军.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新探索[J].中国经济问题,2001,(6):4-8.

[2]张可云.“合纵连横”谋崛起――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态势[J].中国经济问题,2005,(2).

[3]徐清梅.中国城市群几个基本问题的观点评述[J].城市问题,2002,(1):12-15.

第5篇

县域经济是属于区域性经济概念,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总量的总和。它以县城为中心,集镇(尤其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总体。县域经济是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一、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截止目前,我省行政区划有86个县(市、区)。其中有66个县、19个区、1个县级市。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县域经济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县域的经济总量提升,城乡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农民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并向小康迈进。

(一) 县域经济总量相差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甘肃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省份,县与县经济差距较大,自然条件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截止2011年底我省县级生产总值最高4505743万元、最底3419万元。财政收入最高137858万元、最低246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最高2532888万元、最低39812万元。就目前而言,我省县域经济仍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

(二)城镇化发展水平低,进程缓慢。我省受自然条件限制,县级城市建设差距也不小,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化的必备条件不足,与东部县市相差很远。截止2011年,我省城市化率平均为38.75%。近年来,我省城镇化水平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以上。如分县看城市化率差距更大或者说远达不到城市化标准。截止2011年全省县(区)人口数为,最高128.53万人,最低为1.04万人。2011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14175.88元,最低2061.65元。如果按城市化标准考量我省各县综合指标,尚有很大差距,大多数县级城市要达到城市化要求,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东部沿海县市城市化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其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已和大、中城市接轨。而我省大多数县级城市仅仅是起步阶段。

(三) 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基础差。我省经济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主,且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工业化比重小,产业结构不合理。虽然我省中小企业逐年递增,总体来看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市场竞争力。

(四)多数县域财政十分薄弱,入不敷出。截止2011年,全省县级财政收入最高137858万元,最低2464万元。我省收支倒挂县域比例高达87.2%,财政赤字从根本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许多县缺乏改善公共设施、提供社会服务的能力,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二、推动甘肃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建议

城乡一体化是指农村城市化,农民生活生产方式的升级,逐步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加速全社会整体化推进,实现共同富裕。

大家知道,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要素集约化和产业多样化的社会有机体。城市化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过程。具体表现在城市的生产、生活、社会活动,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体现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从而使城市社会、经济、生态和谐全面地协调发展。可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助推器。

鉴于甘肃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然环境制约、经济结构不合理、财政收入不足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省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步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 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我省的经济发展受自然条件制约严重,又处西部于不发达地区,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必须实事求是,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全部照搬东部地区的模式,而是应该探索甘肃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各县应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等制定经济发展目标。要注重当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同时也要注重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目的使县级城市俱有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完美结合。

(二) 发展县域经济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摆脱我省自我封闭的情况,依托国际国内市场,根据市场竞争导向初步确立未来的前瞻性竞争战略,使县域经济融合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重视发展二、三产业,通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结构,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三)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1.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而言,应当实施分层推进战略。夯实乡镇经济,提高县城城市化率,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应考虑各县经济总最的大小及发展空间、区位优势等因素。2.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下大力气扶持一批注重科技创新和农副产品加工的外向型企业,力求把整个县域经济中的主导经济形势向民营经济方式转化。3.着眼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承接劳动力密集型、配套加工型产业,建设初级产品的加工基地和辅助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四) 着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壮大一批经济强县,提升一批中等发展水平县,帮扶一批经济欠发达县。选择一批优势县及小城镇优先发展,促进其加快向城市转化。对城市化率较高的县,建议逐步就地城市化。当前,不应全面推行农民转入大、中城市。否则造成城市资源紧张,就学,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突显,反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这是一种代价高昂的城市化道路。

第6篇

关键词:城乡;经济;一体化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城乡居民能否妥善安置就业,这是中国保障民生计划中的重点。从近年来的数据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就业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三大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也都有提高。这得益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后,由于中国长期坚持市场经济和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中国的私人资本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以民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为主体的企业单位快速成长,这消化了城乡人力市场上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效的推动了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提高了城乡就业人员的社会生活水平。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在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方面都有显著进步。城乡高中教育的普及程度更高了,城乡文化卫生机构覆盖的范围更广了,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了。尤其是在城乡社会保障方面,已建立了较完备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体系,保护了城市就业人员以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切身基本利益,有效维护了城乡社会经济在人员调配上的交流互动,为城乡居民社会生活一体化创造了前提条件。

一、城乡经济分割严重制约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在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矛盾中,最突出的一对矛盾是现代化大工业与传统的农业并存,现代城市与落后的乡村并存,并且,在二者之间存在有很大的断层,这种双重的非同质经济结构称之为二元经济结构,它是落后国家、落后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普遍存在,为我国区域经济打上了“落后”的印证。

在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十分明显,并且远远大于一向为人们所关注的东、西部之间的区域差异,构成我国最大的经济差距。

二、我国城乡经济分割的原因剖析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由多重原因相互交错作用的结果:

(一)我国对特殊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建国初期,我国5.5亿人口中4.9亿在农村,农村经济以封建、保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齐占绝对统治地位,衣不保暖,食不果腹,识字人数仅占十分之一、二,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的中国工业化进程步思维艰。

(二)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非经济因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城市经济发展普遍与区域发展相脱节,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城市发展的原动力不是来源于区域经济基础,而主要来源于行政力量,这是我国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所决定的。

(三)市经济结构具有超稳定性,城市与乡村产业循环联系薄弱。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化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标志,在传统体制的长期作用下,我国城市经济形成“大而全,的结构特征,升级缓慢,具有典型的超稳定性。

三、加强城乡联合的对策

要加强城乡经济联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必须变革旧的观念,把发展乡村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部分;必须探化体制改年,建立开放的区域经济环境,培育区域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必须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发展乡镇企业,使之真正成为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棚桥梁:最后还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支新型的农民队伍,新型的乡镇企业队伍,新型的农村干部队伍,在更深一层次六农村经济发展、城乡经济联合创造条件。

(一)更新区域发展现念,审视乡村经济的发展。很久以来,人们谈起区域发展,自然地要用工业发展、城市发展、大项目的建设等概念取而代之,极少把乡村经济的发展放在应有的地位,以致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二元经济结构难以钥转。乡村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普遍落后的乡村中镶嵌着若干发达的城市决不意味着区域经济的发达,相反这正是区域经济蒋后的标志 在二元结构普遍存在的我国,乡村经济的落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乡村经济应该成为我国区域经济长期的发展重点,在思想观念。投资分配、基本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必须灾出这一贯重点把它放在应有的地位。

(二)培育区域市场体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组织区域经济。城乡经济联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传统的计划体制人为地扼制了这种要求,割断了城乡经济联系。市场机制的作用必然使区域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及各部门企业之间的多贡经济关系回归正常,按经济规律要求的轨道运转。在我国竞争制度尚不健全助条件下,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必须积极培育区域市场体系,其中包括纵向市场体系(含全同性市场、大区市场、省级市场、县教市场、乡镇市场等)和横向市场体系(含生产资料市场、消费的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这样“看不见的手’将地过一系列的价格和市场,协调省复杂多样的区域经济关系,解决看数以干百万计的区域经济问题,建立起正常的区域经济秩序,为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城乡之间经济技术联系的建立与加强刀至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创造必要的区域经济环境。

(三)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构筑城乡经济联合的科学大道。市场机制是组织经济社会的一种办法,但不是唯一的办法,更不尽善尽美,需用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弥补其不足,以共同主宰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调节主要是对微观经济活动作基础性调节,政府调节是对经济活动的高层次调控。一方面政府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财政、信贷、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及各种法律法规引导并规范各区域、各部门、备企业的经济活动,特别是促使大中城市调整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民加速产业循环过程,强化城市的扩散效应,并由此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联合;另一方面,要花大力气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农村经济发展纳入区域关济大循环的轨道,引导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健康、科学迅速地发展。

(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经济,建立农村地区的经济生长极。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点,是乡村经济中先进生产要素的集合,小城镇数量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本身即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目前,小城镇经济建设的核心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市化的主要力量。

(五)努力提高农村民众素质,转变农民封闭、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城乡差异最大的表现为人口素质的差异,包括文化水平的差异和思想观念的差异,其中前者决定后者,人的文化素质越高,就越追求个性,追求发展与进步,乐意并容易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及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勇于开拓。所有这些正是我们的农民所普遍缺乏的,也正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迫切需要的。

参考文献:

[1]蒋清海,《中国区域经济分析》第151页,重庆出版社.

[2]翟志成 方齐云 《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02第7期.

[3]王晶;城市经济结构的空间演变与城市财政[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10期.

[4]姜爱林;论城镇化水平的不同测算方法[J];天府新论;2002年04期.

[5]石正高;试谈城乡经济一体化――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J];理论导刊;1989年05期.

第7篇

关键词:经济集聚;发展地理不平等;一体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6-0027-03

1.引言

集聚、移民和专业化等市场力量以无可比拟的规模和速度改变了当今世界最成功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的经济走势。Krugman(1991)指出当制造业的厂商选择了某个地区,他们将会雇佣当地居民并在当地消费,从而创造出前向和后向联系。这样,更多的工人、更丰富的多样化和实际收入的上升,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工人来到这个地区。而为了减少运输成本,更多的厂商也会选择进入该地区,从而形成一个自我增强的循环。世界银行(2009)研究表明,人类居住区的日益密集化、工人移民和企业的集中缩短了市场距离,减少了市场分割,从而对经济的成功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的迁移和专业化生产是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城市化之所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在于城市化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科学技术创新、劳动分工深化、信息知识外溢、投入设施共享等,并产生聚集和扩散效应。城市在城市体系和经济区域中发挥的效应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但基本形式只有两种:集聚和扩散。(1)聚集效应。城市能够以优势的环境与条件吸引众多个人、企业和机构在城市内集聚,使城市成为各种要素的集聚中心。城市的集聚主要源于其规模效益、市场效益、信息效益、人才效益、设施效益等,正是这些效益的吸引,使得区域中的资源、人才、资金、信息、交通和技术等向城市集聚。(2)扩散效应。除了产生聚集效应外,城市还不断拓展自己的腹地空间,以其技术、资金、管理、观念、生产体系等优势提高和带动腹地的经济发展,产生扩散效应。从单纯的经济活动看,城市的集聚是为了获取规模效益,然而过度集聚也会导致集聚不经济,如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济系统受利润和价值规律的支配,与其他系统在工业内部各行业间、产业间、城乡之间及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共同形成城市的扩散效应。扩散也是进一步增强集聚能力的表现,城市的产品与服务最终必须在市场上才能实现其价值,而城市本身的市场有限,因此城市必须向农村、向其他城市扩散。城市的扩散功能主要源于中心城市自身结构的优化、科技进步的推动、规模效益的消失、土地价格的上涨、生活费用的攀升等等。通过扩散,城市的实力不断增强,集聚力进一步强化。

跨国的研究表明,平均而言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与人均 GDP增长的简单相关系数可高达 0.85(Henderson,2000)。Lucas(1988)首次较为明确地提出了城市与经济增长的命题。此后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不仅为理论界所关注①,而且日益为各国政府及政策研究部门所关注,1996年的联合国人居署报告《城市化的世界》和 1999―2000 年的世界发展报告通过对全世界大量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的考察,进一步指出“城市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消除贫穷的重要途径和措施(UNCHS,1996,WDR,2000)。

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周一星(1997)较早地利用 1977年世界上157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发现了二者是一种十分明显的对数关系:y=α+βlnx,其中y为城市化率,x为人均GDP;王金营(2003)利用OECD国家和其他主要国家的数据,对城市化和经济增长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使用Logistic模型对英国、日本、美国、韩国、德国、巴西和印度等国家的城市化率和人均GDP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较好的拟合;徐雪梅和王燕(2004)则利用中国2002年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模型,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促进人均GDP提高4.17%。总体而言, 目前学术界对城市化发展研究主要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与分析, 而就城市化对经济地理变迁和增长的影响研究还很少, 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探讨。

2.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以城市化为主导的集聚及外溢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多样性,导致了不同区域生活水平先分化再趋同

2.1以城市化为主导的集聚及外溢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多样性

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增长了一倍以上,达到了45%,其中,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5%,但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仅为38%。总体来看,城市化和强劲的经济增长相辅相成,城市是GDP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研究(2008),在过去十年内,中国总体GDP增长的50%来自于城市固定资产投资,2007年支出最高达到6.4万亿人民币。个人消费的增长也主要出现在城市,因为中国快速增长的中产阶层主要集中在城市。从1990年到2005年期间,中国城市消费市场崛起为一支独立的增长引擎,占总体GDP增长的26%。

从各省区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看,见图1,经济发展水平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上海、北京、天津和广东的城市化水平都超过了60%,已经进入从“极化效应”向“扩散效应”的转化阶段。在城市扩散效应基础上形成的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三大都市圈的城市化水平均超过了51%,带动了整个东部地区的城市化经济发展。总体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集聚的现象变得逐渐显著,地区GDP占全国GDP的比重在省与省之间差异日益扩大。2007年,广东省和黑龙江省GDP占全国的份额分别为10.1%和2.5%,分别是其1978年水平的1.86倍和0.5倍,其GDP份额增幅和降幅分别居各省区之首,见表1。各省区中,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山东等东部沿海省份GDP占全国的份额从1978年的24.82%上升到2007年的40.1%,表明这些省区的集聚效应较大;同期其他省区GDP份额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邻近东部沿海的省区的GDP份额下降幅度较小;离东部沿海较远的省区的GDP份额一般来说下降较大。

图1各省区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随着经济的集聚,生产和运输中规模经济趋于显著。生产成本的降低为更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提供了契机。陈良文、杨开忠(2006)发现,1993―2003年间,我国各地区专业化指数呈明显上升趋势,表明各个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趋势加强;利用基尼系数、CR指数和SP指数测算整个制造业的集聚水平也表明,我国整个制造业空间集聚的特征加强。林秀丽(2007)发现,我国西部地区专业化程度很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滞后;而东部地区既有产业多样性,又有几个产业有一定的专业化程度,从而带动了经济的强劲发展。东部地区产业多样性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超过了资本、劳动力和产业内集聚的影响。但产业集聚对产业发展仍然是正向作用,东部省区最大,其次是西部省区。这表明,地理位置邻近的产业多样性引致的产业间的“溢出效应”(也称Jacobs型外部性),比产业集聚更能促进经济增长。

2.2集聚效应导致了不同区域生活水平先分化再趋同

随着收入增加,不同区域城乡人均消费水平先分化再趋同,见图 2。在人均GDP达到3万元(2007年价格)前(大多为中西部地区),城乡人均消费差异较大,平均为3.2∶1,最高的贵州为5∶1;在人均GDP达到3万元后,城乡人均消费差异缩小,平均为2.8∶1,最低的浙江为2.1∶1。上述研究表明,以城市化为主导的集聚及外溢在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多样性的同时,导致了不同区域生活水平先分化再趋同。不平衡的经济增长可以渐次达到和谐性发展。即当经济从低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增长时,生产也随之集中(集聚到城市和沿海地区);与之同时,随着收入增加,经济密集区和非密集区的生活水平趋同,但趋同之前有个分化过程。

图2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消费差距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下同。

3.经济集聚的启示和政策讨论

经济增长是不平衡的。在过去两个世纪里,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人口和生产在国内某些地区的集中。虽然发展活动并非给所有地区都带来经济繁荣。然而,使生产活动分散化并不一定促进繁荣。因此,阻止集中就是阻止增长本身。在空间上均衡分配经济活动只会阻碍经济增长。这样,生产中的空间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由于集中能促进空间效率的提高,国家内部的空间差异甚至是一种有益的现象。随着经济增长至较高水平,收入和生产方面的差异会缩小,但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并且差异永远不能完全消失。尽管如此,和谐性发展仍然可以实现。成功的发展表现为在政府政策的协助下,逆转这种由集中所导致的基本生活水平差异扩大的趋势,即对聚集、迁移、专业化等市场力量辅以经济一体化政策,这样,即使那些远离经济机会的人口也可以因财富不断向少数地区集中而受益,国家也能实现空间效率和公平的兼顾,为市场青睐地区和机遇不佳地区之间生活水平差距趋于缩小。这表明通过经济一体化可以同时享受不平衡增长与和谐性发展带来的好处。

鉴于不平衡的经济增长可以渐次达到和谐性发展,经济上取得成功的国家就是一方面促进生产活动的集中化,另一方面通过实行各种政策来使各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包括营养、教育、健康、卫生)均等化。因此,要获得经济集中化和社会平等化这两个方面的效益,就需要采取有利于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并通过经济集聚和增长解决不平衡问题。根据成功的城市化经验,乡城转化得以成功进行的基础是一套非空间政策。而如印度几十年采取的主要依靠针对性措施促进工业的政策,无助于落后地区追赶先进地区生活水平。政策可以加速基本生活标准的趋同,这样,不必等到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居住在最落后地区的人们就可以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和基本福利设施。这意味着,解决经济在东部地区集聚导致的发展地理不平等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取代传统的针对地理空间的干预措施,制定无空间区别的发展机制,推进落后地区和先进地区的一体化。也就是说,针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密度低、运输距离远和市场分割等问题,政策的首要选择就是运用无空间区别的发展制度,并辅之以缩短距离的基础设施和具有地理针对性的激励措施等工具,在允许、甚至是鼓励“不平衡”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拉近落后地区和先进地区的距离,也就是说通过实现经济一体化,保证社会发展的和谐和生活福利的普惠。

就实现经济一体化而言,最佳途径是充分发挥聚集、移民和专业化等市场力量的作用,任何制约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行为都只能适得其反。由于城市化在二元经济中的集聚作用,城市化所伴随的经济密度增加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再向后工业经济的转变密切相关,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推进是大势所趋。因此,应通过城市化发展促进二元经济的集聚,从而把三农问题的解决纳入到统筹城乡发展的框架之中,把重点放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城市发展上。具体而言,区域政策应根据区域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经济密度的差异有所侧重。(1)在城市化水平向中期阶段过渡的地区,鉴于城市化水平低和城市经济密度不高,政策的首要选择就是提供基础服务和优化环境,促进城市化和提高城市经济密度。(2)在城市化处于中期阶段的地区,随着经济活动的较快集中和城市的迅速扩张,工业化经济了导致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从而要求商品和服务的快速流通。对这类拥挤的地区,无空间差别的公共服务应当继续发挥对城乡一体化的促进作用。而且,即使这些服务到位,城市的日益拥挤仍然会导致运输成本的攀升,从而影响到企业对地理位置的选择。这就需要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以缓解日益恶化的拥挤堵塞问题,扩大经济密度利益的受惠范围, 从而维持这些地区的一体化。(3)在面临一体化挑战的地区,应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一体化制度建设,即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将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连接起来并促进市场准入,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劳动力等要素和生产的聚集,以促进高效、普惠和谐的城市化发展。

注释:

① Henderson(2004)已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综述。

参考文献:

[1]陈良文,杨开忠.地区专业化、产业集中与经济集聚――对我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 经济地理,2006.12.

[2]Henderson, J-F Thisse eds. 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 2004, Vol. 14, Geography and Cities J.V.().

[3] 林秀丽.地区专业化、产业集聚与省区工业产业发展[J]. 经济评论,2007.6.

第8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对策

据统计,我国人口数量已达13亿之多,有着极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劳动力素质水平却不尽如人意。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中,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占职工总人数将近80%,与其相比,我国企业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还不到员工总数的40%。所以,实践证明,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对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离不开重要的人力资源的支持,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京津冀三地的高职教育协同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和政策方面,京津冀三地高等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政策的支持;二是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缺乏统筹规划,缺少宏观的长远计划;三是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得不合理,导致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一、政府正确引导与政策支持

1.政府应当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确立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帮助学生及家长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理念。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虽然也已经招收本科及研究生,但是人们对高职教育只收专科生或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偏见还根深蒂固,政府应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在现有的高职本科院校的基础上选拔一些重点示范院校,使学生经历了高职本科院校之后,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水平自由选择更高层次的高职教育类型,从而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统一引领到正确的轨道上。

2.完善促进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促进京津冀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要抓住这一机遇,打破阻碍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各种管理体制,为实现三地高等职业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深入合作提供条件。同时,京津冀三地政府要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制定长远规划,提供保障制度和措施。再者,为打破院校、院企、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促进高校、企业、社会团体各种资源的自由并合理地流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提供各种鼓励政策,鼓励院校、企业、社会之间积极深入合作。

3.冲破行政壁垒,深化体制改革,打破京津冀三地高等职业教育各自为政的局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能够闭门造车,要充分考虑到整个区域经济的整体利益,为区域经济培养合适的人才。在京津冀各方面协同发展的大趋势下,人才培养势必要求三地相互交流与相互合作。首先从观念上改变认识,应将京津冀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看做一个整体,从全局的意识、长远的目光看待京津冀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再者,从行动上冲破壁垒。由国家统筹规划,三地政府成立专门的高等职业教育合作促进部门或者制定相关的政策,为三地的院校、企业、社会的合作提供绿色通道,保证各方合作的过程无任何障碍;同时,还要鼓励个别的成功合作,从而促进更多方面的合作,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能够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秀人才,为三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人力保障。

二、京津冀共同制定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规划

京津冀三地高等职业教育各具特色,教育资源各有优势,但是,京、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河北省,因此京津两地应帮助河北高职教育的发展,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合作的战略作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全局的意识来分析问题,制定统一发展规划,从而有效地整合规划京津冀区域的高职教育资源,加快京津冀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一体化进程。首先,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联合研究京津冀三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各自的特点、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再联合社会、企业、研究院所等机构共同商讨,如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目标进行统一规划与部署,为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人才自由流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而制定各自的行动纲领和方案。其次,政府应当鼓励院校、企业、社会等机构自由组合,根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深入合作,实现各方共赢,为这些合作多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再者,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走廊”政策,保证京津两地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科研人员按需要向河北流动,河北院校也要形成去京津两地高校、科研院所培训学习的机制。最后,三地政府应当支持合作办学,为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而积极参与协同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企业、社会机构给予政策倾斜、经费支持等。

三、积极设置与京津冀一体化建设联系紧密的学科专业

在京津冀一体化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各高等职业院校应当在办学目标、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进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大力扶持和重点建设一批符合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所需要的学科专业,然后通过这些重点学科专业带动帮助其他学科专业不断改革,最终只保留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北京正由生产型转变为服务型城市,同时,北京也正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势必引发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天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所以京津应当重点加大物流、文化、金融保险、旅游学科建设,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加大重点学科专业的建设力度,对于重点学科专业要去冗留精,使其向高、精、尖方向不断发展,对于不必要的学科专业进行精减,对于专业方向发展不合理的学科进行改革。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突出特色,应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赢得企业、行业、社会的认可,为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应不仅注重自身的内涵发展,还应注重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控制招生规模,做到宁缺毋滥,不断提升招生对象的质量。集中所有优势资源培养一批质量过硬、高技能的优秀毕业生,或开办特色班级或专业,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创新办学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有所不同,其专业设置灵活,课程实践性较强,与行业企业的密切程度更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应大胆探索实践,不要拘泥于传统高校的思想和体制束缚。例如:可建立与区域经济相连接的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社会的联合办学。一方面,可以加快京津冀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培养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企业的引领作用。同时,为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京津冀地区应建立由政府、企业人员、专家、教师等组成的相关组织,监督其发展进行情况。为保障人才在区域内自由流通,可建立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信息网,运用网络等相关先进的信息传递手段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及时用人单位、求职者等信息,从而使各方了解京津冀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动向。又比如,积极开展社会化办学模式,即高等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家长三方合作。高等职业院校应建立健全机制,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使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行业企业、家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培养行业企业、家长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行业企业则会为学校提供实践基地和各种实践设施设备,家长也会主动募集各种社会资源、提供就业岗位信息、提出各种人才培养意见或建议、帮助处理学校事务等。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2013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吴岩,王晓燕,等.探索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8):1-7.

[3]彭永芳,谷立霞,朱红伟.京津冀区域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15):3236-3240.

[4]高兵.依托职业教育打造“环京津人力资源储备带”[J].教育与职业,2010(23):9-11.

[5]解艳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高职教育需求分析与发展对策———以人才需求为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08(1):33-36.

第9篇

关键词:宁波-舟山港;港口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4-50 -02

位于“一带一路”开放战略和长江经济带这一东中西合作战略结点上的宁波-舟山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是“一带一路”及江海联运的重要枢纽。因此宁波-舟山港经济圈是宁波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现状

宁波通过整合港口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构建宁波-舟山自贸区,发展临港相关产业,加快大宗商品发展等全面促进宁波-舟山港经济发展,实现由“国际大港”向“国际强港”转变,推进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一)港口年吞吐量

2006年以来,浙江省宁波港与舟山港被政府合并为宁波―舟山港,有效地促进了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2009年以来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不断增加。2016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累积达到215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5%,增幅位居全球前五大港口之首。

(二)自贸区建设

2016年浙江省新设立自贸试验区。而以海洋产业投资透明化、大宗商品贸易便利化和提高海洋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等为重点的舟山自贸试验区,围绕大宗商品贸易便利化,加快促进油品等储运中转便利化,放开石油投资市场准入,开设舟山国际油品交易所,探索开展油品期货交易,推进了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三)经济圈建设

1.临港工业

波临港工业经历三十几年的有效发展,竞争力大大增强,形成了延绵20多公里的沿海临港产业经济带。同时,宁波-舟山港已经形成了电力、石化、机械设备等行业为主的临港工业体系,结合宁波地区资源分布,形成自身石化产业链。此外,临港工业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工业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工业转换的过程。

2.多式联运枢纽中心建设

宁波-舟山港创建了江海联运港口联盟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江海联运“船-港-货”一体化航运电商平台。2016年上半年,宁波―舟山港累计完成海铁联运业务量超过10万标箱,同比增长25%,创历史同期新高。海铁联运已成为宁波―舟山港建设亮点,抢先制定海铁联运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开通了国内海铁联运通道和国际过境通道,并且在海铁联运、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港口与铁路集装箱联运全过程物流信息衔接等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3.大宗商品贸易

宁波-舟山港依靠良好的深水岸线资源成为了我国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宁波大宗商品的进出口都是在宁波-舟山港进行装运、卸载。2012年~2016年宁波大宗商品的交易额不断增加,交易额增长率也不断增加。而且宁波是国家大宗商品电子商务的试点,已经构建了完整的现货商品交易服务体系。

宁波-舟山港是国内最大的铁矿石中转基地和原油转运基地,也是国内重要的液体化工储运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储运基地。宁波-舟山港的油品中转量在长江经济带中占较大比重,油品的储存量占全国的40%,铁矿石也占全国储存量的30%。其中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拥有40万吨级矿石船直靠能力的码头,大大提升大宗物资保税储运、加工交易能力。

4.高端港航物流服务业发展

宁波-舟山港的高端港航物流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宁波、舟山两地聚集了港口航运与建设、航道疏浚与管理、海上救援、金融保险、海关事务等机构及相关产业。另外,宁波-舟山港的航运物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良好。宁波-舟山港注册营运船舶数量已达2100多艘,重量超过1000万载重吨。

二、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问题

在宁波-舟山港口经济发展进程中,宁波-舟山港积极面对机遇与挑战,但在这过程中,当然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一)港口企业

1.港口企业融资方式单一

港口行业的资金需求量大,并且建设和回收的周期较长,从而导致企业的融资问题尤为严峻。2015年底有三百多家企业排队申请IPO,但港口企业中除了拥有大型资本的企业可以申请成功,对于其余的企业则非常困难。同时,由于舟山港港口分散,企业分散,导致企业合作度不高。企业大多选择小型投资或银行贷款。宁波-舟山港缺乏大型资本战略合作的选择,发行债券受到限制,最终导致融入的资金远远无法满足企业实际的需求。

2.专业人才缺乏

虽然港口资源丰富,临港工业总产值不断增加,但宁波-舟山港缺乏完善的劳动力培养和实训机制导致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导致很多港口企业存在分工不合理现象,降低了工作效率导致临港工业经济发展不景气。总之,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

(二)江海联运发展滞后

宁波市作为江海联运的重要物流中转点,但江海联运刚刚起步,虽加强杭甬运河自身建设和与长江黄金水道沿线码头的合作联盟,但其发展仍然滞后。由于当前政策的限制,运输方式涉及到海事管理和海关监管等宏观问题,加之“江船”和“海船”运输不兼容的现实,仍然有很多矛盾限制着江海联运的顺利发展。

(三)港口间竞争压力大

虽然宁波-舟山港位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洲经济区,具有一定的战略地位还拥有着坚实的发展基础。但是该港附近还存在着不少竞争者,例如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由一个狭窄的杭州湾,共享水域和国际航线,许多资源的内陆地区交错。类似于嘉兴港、温州港等老牌港口也拥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仅仅是国内的,国外的临港港口包括日本港,韩国港等均有竞强大的实力。

三、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针对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去探索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升港口经济发展,推进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的发展。

(一)港口企业

1.强化政策管理,拓宽融资渠道

为了促进舟山港口经济发展,拓宽融资渠道,政府与港口企业都应做好相应的规划。第一,创新融资方式。港口企业可以注册“投融在线APP”用户,进行线上交流或线下约见,真正实现了企业股东与价值资源的就近对接,提高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第二,改善融资环境。政府应该加快融资平台的建设和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与指导,借鉴国内外的融资经验,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促进银企交流,扩大金融规模,进而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中小企业金融快速发展。第三,推进港区企业股份制改造。充分利用股份制改造的机遇,优化港区企业资本结构。

2.引进专业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政策

为了加强宁波-舟山港专业人才的引进,政府应不断创新人才引进的方式,完善人才激励政策。第一,提升人才引进力度。政府要在综合配套能力上实施优惠政策,逐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升人才引进力度。第二,提升人才竞争力。政府应致力于加强海洋港口领域高等院校、重点学科建设,打造国际化港航人才培训基地,培养技术型人才和资深学者,扩大人才储备。第三,加强专业人才信息交流、加强港口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专业人才不断突破。

(二)物流发展

1.构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

2016年浙江省经国家政府同意在波设立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宁波-舟山港要致力于把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创新江海联运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江海联运重大项目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将其建设成为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宁波-舟山港作为江海联运的重要中转节点,踊跃参与长江经济带“无水港”建设布局和长江黄金水道沿线码头合作联盟,积极拓宽“通江”渠道,促进港口与沿江腹地联动发展。

2.加快空港物流发展发展

可借鉴伦敦、新加坡等港口发展战略,创新推动港航物流的突破性发展。一是加快建成投用机场扩建工程,加强与国内大型枢纽机场的合作,提高配套设施建设和综合服务能力,优化航空网络,提高货物换装的便捷性和兼容性。二是加强机场与临港工业园区联动,拓展航空货运市场。宁波机场应立足现实,采取错位发展,加快与宁波-舟山港临港工业园区的合作,推进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三是转换经营机制,成立货运公司,组建一个“责、权、利”三位一体的独立实体,并将货运吞吐量和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彻底打破“大锅饭”的分配方式。

(三)加强与港口的竞争与合作

宁波-舟山港应加强长三角港口群的竞争与合作。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应该根据自己的条件,科学分工,形成分工不同的支线港,完善主要港口或内陆港口和区域集装箱港口的网络布局。同时汲取上海港的经验,推进港口企业专业人才培养与信息服务功能建设。这样有助于提升长三角港口群的竞争实力,拉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推动港口资源的合理规划。另外,宁波-舟山港可以循迹“海上丝绸之路”,拓展国际港口联盟,与国外港口签署建立友好关系协议,互派人员进行培训、技术交流等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进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的发展。

四、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宁波―舟山港作为关键的国际性港口,它要抢占世界发展先机,发挥世界第一大港的优势,优化港口资源的整合和配置,利用和发展港口优势、开放优势和产业优势,通过对内整合管理和对外吸收融合,实现优势的强强联合,拉动临港工业的发展,加快促进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大方.打造港口经济圈 再创发展新优势 刘奇调研宁波港集团公司[J].宁波通讯,2015,(02):34-35.

[2] 孙弋弋.宁波:服务“一带一路”,打造港口经济圈[N].中国经济导报,2015-03-03A01.

[3] 邢伟.宁波港口经济圈的创新体系建设[J].中国港口,2016,(07):23-26.

[4] 李雪.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资源整合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5.

[5] 钱肖娜,刘煜.舟山港口经济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183-185.

[6] 俞永均,金旭孟.宁波全力打造港口经济圈[N].宁波日报,2014-11-25A03.

[7] 陈飞龙.打造“港口经济圈”要充分认识其内涵与定位[J].宁波通讯,2015,(07):19-20.

[8] 唐黎雅.新视角下的港口经济圈[J].宁波通讯,2016,(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