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社会资源贫困论

时间:2023-10-09 16:14:34

导语:在社会资源贫困论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社会资源贫困论

第1篇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把人类成长的生活环境(如家庭、社区等)看成类似生物周围的生态系统,强调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人与生活周围环境之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发生的影响。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每个人自生来就有与环境系统互动的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个人的意义是环境赋予的,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其生活的环境之中;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来进行。最早提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他用公式D=f(PE)阐明人的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关系,指出D(Develop-ment)即发展,P(People)即人,E(Environment)即环境,认为人的发展就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些环境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影响着人的发展。这些环境系统从主到次分别是: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是指影响个人的生理因素和人格特质因素,中观系统是指家庭、群体等组织,宏观系统一般指大的社会系统。三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中个体微观系统受到中观系统家庭的影响比较大,同时,还受诸如社区、社区文化、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同样微观系统对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构成一个大的社会生态环境共同作用于某一个体或群体,有学者将这一生态环境又做了具体归类:即“滋养性环境和不友善环境。滋养性的环境能在适当的时刻和方式下,提供必要的资源、安全与支持给个人。不友善的环境则缺乏或扭曲了资源支持的提供,因而阻碍了个人的发展”。依此,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并非完全是经济原因所致,更主要是长期不友善的环境的压迫及资源享受不公等原因所致。生态系统理论主张提供多层面、多元化的全人服务,为研究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对策措施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框架,本文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从滋养性环境和不友善环境等外在影响因素,探讨农村女性陷入文化贫困的成因,思考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对策建议。

二、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内涵界定及成因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一)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内涵界定

联合国开发署在《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正式提出“文化贫困”(human poverty)概念。报告指出,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低微、经济贫困,更深刻的是人们在寿命、健康、居住、知识、参与、个人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知识缺乏、参与不足、能力低下、素质不高、权利无法保障、健康状况差等的“文化贫困”。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明文指出:贫困不仅表现为饥饿、寒冷、无助,远离政治生活、绝望、没有尊严同样也是贫困。2000年联合国开发署进一步指出,文化贫困是指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发展能力的丧失,包括文盲、营养不良、预期寿命不足、母亲健康恶化、可控疾病感染,其间接衡量指标包括缺乏获取维持基本生活能力需要的商品、服务和基础设施(能源、卫生、教育、通信、饮用水)的途径。我国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指出,文化贫困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文化滞后于时展并影响到其生存与发展的落后状态。学者秦存强等人分析指出文化贫困的表现是: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他们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卓识;他们视野狭窄,不能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认识他们的困难。中国农村实事表明,女性较之男性往往更易陷于贫困,即我国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是相对于农村男性群体的事实存在。而且从本质上看,农村女性贫困并非是单纯的物质贫困和经济贫困,她们更多的是处于文化贫困状态。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是就指这一特殊群体或个人在接受教育、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价值理念、行为模式以及生活样式等方面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落后状态。作为占农村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女性,她们的文化贫困不仅在家庭内部形成代际恶性传递,对其后代产生难以克服的消极影响,而且严重延缓了农村的发展进程,制约着城镇化的进程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文化贫困是一切贫困的总根源,消除女性文化贫困,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物质贫困和经济贫困,提升农村女性个人的文化素质,进而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二)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成因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1.个体微观系统自卑心理、依赖心理导致其主体意识缺失、社会参与不足等文化贫困。

个体微观系统是指个体生理的、心理的以及社会的系统,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影响或决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在分析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现状及成因时,需要深入分析微观系统三个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许多女权主义者看来,女性生育的生理功能,是她们受剥削的根本,也是她们无法摆脱弱势地位的症结。因为从生理因素上看,女性较之男性,肌肉生长较为细腻,骨骼较小,力气不足。由此限制农村女性多数只能留守农村,导致农村女性不仅经济收入十分有限,而且生活范围、生活内容也十分狭窄和单一,进而致使其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低、眼界狭窄、自卑心严重等心理偏差。在这样的心理系统和生理系统的互相影响下,逐渐走向自闭,拒绝社会交往,进而逐渐被限制在农村社会公共领域之外,而农村女性这种参与公共生活不足的状态又导致其对自身的社会价值认识不足,加重了其自卑心理。此外,农村女性自我认知生理性别意识的弱者定位,使女性人格表现出一定的依附性,她们缺乏自主、自立意识,缺乏独立开辟事业的精神。而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事业又会导致其经济收入的有限和不足。这种物质贫困、经济贫困致使其产生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使其陷入视野狭窄、缺少主体意识、社会参与不足等文化贫困境地。

2.中观系统中婚姻家庭体制的负向影响,造成农村女性知识和能力欠缺的文化贫困状态。

家庭系统和社区系统是对农村女性生存发展状态影响较大的中观系统。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一现象的结果是农村女性婚前、婚后都很难获得对家庭的土地、财产的支配权力,接受教育权也极易被剥夺。家庭因素对农村女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农村女性的受教育机会明显少于男性。

农村家庭受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较深,重男轻女依然存在,导致对女性充满了偏见和禁忌,使农村女性的受教育机会明显少于男性,对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造成了深刻影响。中国从事传统农业劳动的女性人口中,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调查数据显示:“文盲和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村妇女占农村妇女总数的60.9%,远远高于城镇妇女22.7%的水平。农村妇女中文盲、小学、初中文化比例分别为67.7%、67.0%、51.2%,均高于农村男性相应的32.3%、33.0%、48.8%的水平;高中(中专)和大专以上学历中,农村女性所占比例分别为38.8%、27.3%,远低于农村男性61.2%和72.7%的水平”。农村教育的男女差异,造成农村女性知识和能力的欠缺,是导致农村女性易于陷入文化贫困的主要原因。

(2)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使农村财产仅由男性子嗣继承,子女随父姓,婚嫁从夫居,对女性的经济状况与地位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如,一些地方的《村规民约》中明确要求已婚妇女退回承包地,或规定出嫁女的户口所在地进而剥夺其土地分配权。同时,从夫居的家庭体制导致了女性社会网络资源的流失和弱化,农村女性一旦陷入困境,可获得的社会支持十分有限。

3.宏观系统社会资源不足、文化消费有限,体制结构不合理使农村女性处于“失权”文化贫困状态。在探讨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过程中,应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将其放在特定的宏观环境中分析。纵观农村女性生活的宏观环境,发现问题表现在:

(1)农村女性可参与分配的社会资源缺乏。

社会制度决定了社会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如社会性别群体)和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从而导致了特定地区、区域、群体或个人处于贫困状态。农村女性参与社会资源分配不平等待遇集中体现在物质资源、受教育培训资源以及社会参与资源不足等方面。这些都表明农村女性在现实社会中无法与男性一样享有社会资源和占有发展机会。

(2)农村女性可消费的文化资源有限。

目前大部分农村的文化设施比较落后,一些贫困地区没有科技文化图书阅览室,没有有线电视,没有广播影剧院等文化设施。更没有针对农村女性特点的农业科技教育体系来对主要从事农业劳动的妇女进行全面、系统、有效的农业技术培训。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女性文化、科技技能的获得。农村贫乏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氛围造成了农村女性的文化贫困。

(3)二元分割的体制限制了农村女性的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是指“在同一国家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城乡长期分设、分治、分管,致使二者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差别特征”。由于二元结构制的存在,尤其是现代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大多数农村女性无法随丈夫一起进城,不得不留守农村,长期生活在相对闭塞的文化环境中,没有机会接受现代文明和先进思想,消磨了农村女性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致使农村女性的生存方式、生活模式得不到根本上的改变。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的体制分割,专门针对农村妇女发展的扶持政策相对较少,农村妇女难以得到必要的资金、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等资源,这些都形成了强大的阻止农村女性发展的制度。加上社会性别歧视的存在,限制了农村女性个体的发展,使之在接受教育、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价值理念、行为模式以及生活样式等方面处于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文化贫困状态。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治理途径

(一)微观层面:

在个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激发农村女性文化自觉,培养其主体意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人的问题来自个人与环境之间交流的失衡,强调从服务对象的生态环境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的价值理念源于生活内容的基本观点,要改变农村女性主体意识缺失状态,全社会应共同努力积极创造条件,为女性主体意识提升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应通过宏观调控手段为提升女性主体意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切实解决事实上的男女不平等问题,使女性从实实在在的主人地位上产生主体价值;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使女性与男性平等地开展竞争;通过各种社会化途径帮助农村女性进行角色塑造,从而成为主体价值发展的导向与支撑。女性的主体意识是女性对自身价值认可与追求的理性起点和支撑,是激活女性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力。女性的解放和发展关键在于女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即女性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与“文化贫困”呈正相关关系,即拥有文化自觉意识会使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能够了解自身的文化处境,进而促使其主动获取和接受先进文化。反之,文化主体文化自觉意识缺乏或不足,会极大影响或制约主体文化落后状况的改变。由于历史以及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加之社会性别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女性长期以来习惯于“别人的附庸”这一畸形社会角色。改变这种状况的关键对策就是要不断提高女性自身的认识和评价水平,集个人、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积极宣传健康、文明、进步的女性性别意识,努力实现农村女性自身观念的转变,通过文化和教育的影响,培养反文化贫困主体的自我觉察、自我反思和自我审视的能力,使她们从传统角色模式中解放出来,树立良好的现代性别意识,使其从内心深处产生改变其命运的自觉愿望,克服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进而真正帮助其从根本上实现文化脱贫。

(二)中观层面:

改变家庭传统观念,倡导男女平等,发展农村教育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鼓励弱势群体多元化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应建立“家庭———社会”联动互动体系。研究与事实表明,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是影响农村女性智力开发的主要障碍。家庭生活和政治公共领域的决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多数农村家庭血缘的逻辑依然是,只有男性后代才能绵延宗族,而女孩是外姓人,“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受传统父权制思想的影响,农村女孩从小就受家庭的歧视,受教育权力被剥夺,导致女性受水平普遍较低。按照生态系统理论,实现农村女性文化脱贫,需要政府主导下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1.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男女平等,消除性别歧视。

在全社会层面开展男女平等,消除性别歧视教育,使男女平等思想深入每个家庭,让“男女平等”理念从村民生活层面深入村民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女性的氛围,向农村女性和男性宣传社会性别意识,唤起农村家庭性别平等意识。同时,在社会性别意识推广的过程中,还需要电视、广播等媒介积极介入,形成倡导性别平等的良好社会氛围。

2.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消除文化贫困根源。

保障农村女性实现文化脱贫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鉴于中国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分布不合理以及男女参与学习的性别差异等因素,应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重点工作:一是发展女童教育,消除“重男轻女”传统思想的影响,并通过法律保障以及制度安排确保农村女童教育机会得到真正的实现;二是发展多样的农村社区文化,通过潜移默化使其受到文化的熏陶;三要加强农村女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其获取经济收入的本领。

3.通过政策法规减少父权制家庭制度对农村女性应有权力的剥夺。

第2篇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就业;对策

一、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

1.就业形势的严峻挑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大学毕业生人数以平均每年50多万的数量猛增,已从2001年的114万增加到2010年的630万。然而社会需求却相对缓慢:各机关团体面临着精简机构、人员裁汰的压力;国有企事业单位为了适应市场竞争,也面临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压力;而民营企业虽然大有发展,其消化、吸收人才的能力毕竟有限。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贫困生就业尤为困难。

2.经济贫困的制约。在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求职过程支付的费用越来越高。在求职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支出收集信息、制作和投递自荐书、购买学习资料、参加各种辅导班和资格考试、奔赴各地参加双选会等的费用;另一方面,为了增加面试的成功率,还要支出用于形象包装的费用。无论哪一项支出,对于贫困生来说都是一种困扰和负担。高昂的求职成本给贫困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加大了他们的求职难度,甚至有的贫困生因此而只能坐失良机,望职兴叹。

3.心理贫困的影响。由于经济上的贫乏、生活上的压力,贫困生很容易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部分贫困生存在自卑心理,性格孤僻内向,不善与人沟通,直接影响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在择业过程中急于求成,害怕竞争,遇到挫折难以承受,易于产生悲观情绪,对前途丧失信心。在求职过程中,因自身的胆却、不自信,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差等不良表现,常常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4.社会资源的匮乏。随着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人才资源配置的方式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社会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各种人为因素对就业的影响仍然很大。在同等条件下,家庭背景、亲友的社会地位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甚至是非常关键的,如有“内线”的毕业生才可能捕捉到有些单位不对外公布的用人信息;在面试过程中有社会关系的毕业生更容易得到竞争岗位等。这是社会资源匮乏的贫困生在求职时不得不面临的现状。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社会资源越丰富,毕业时的工作落实率和工作质量就会越高,反之就会越低。

5.综合素质的局限。大多数贫困生由于家庭教育经费有限,教育观念落后,培养目标单一,因此,除应试科目外,计算机、个人爱好、文体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被忽略了。虽然在大学阶段有所弥补,但相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有很大的差距。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恰恰是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最看重的,综合素质的欠缺使贫困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二、促进贫困生就业的意义及途径

1.促进贫困生就业的意义。

(1)贫困生顺利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2005年5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一定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发展生产力来解决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使所有人都能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促进贫困生顺利就业,有利于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状况;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贫富差距、城乡差距,逐步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增强劳动者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贫困生顺利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重大举措。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协调和化解社会系统中各要素之问及其内部的矛盾,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虽然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和谐的,但由于历史原因,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各种社会群体之间存在着不平衡、不公平、不和谐的现象,教育机会均等、就业机会均等、社会资源共享等还没有完全变成现实。高校贫困生是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下刻苦学习、努力成才,眼睁睁地盼着大学毕业后能顺利就业,早日摆脱贫困,过上自食其力的生活。如果就业完全由市场来决定,结果无疑是经济、资源、基础、心理等条件较差的贫困生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其就业率偏低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贫困生群体的就业得不到保障,利益格局就会失控,社会矛盾就会加剧,危及社会的安全问题就必然会出现,并将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促进贫困生顺利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2.解决贫困生就业问题的途径。

(1)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宏观引导与政策支持。高校贫困生就业有着特殊性和复杂性,客观上要求政府出台强有力的就业政策,为贫困生提供就业保障。目前,中央和政府高度重视贫困生就业问题,已出台了一系列帮助贫困生就业的特殊政策。但地方各级政府对解决贫困生就业问题的认识和执行中央政策的力度明显不一致,有的对解决贫困生就业问题已经有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有的仍停留在政策宣传阶段,实质性的行动很少。因此,中央政府要充分发挥在推动贫困生就业系统工程中的主导作用,做到统一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对社会、学校、贫困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调派贫困生到一些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就业;出资鼓励校企合作,对贫困生实行“定单式”培养;为贫困生自主创业提供特殊基金;对一定年限内未就业的贫困生给予特殊关照等,为贫困生就业提供切实保障。

(2)社会要积极配合,大力拓展用人空间,为贫困生提供就业岗位。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社会历史问题,更是一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既定的客观条件决定了贫困生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失败率高和就业率低是必然的结果。因此,社会要主动关心和帮助贫困生群体,特别是用人单位要自觉承担起为国分忧为民解困的重任。一方面,要学会识才爱才,“选优扶贫”,理顺用人招聘机制,逐步杜绝人情因素,坚持公开公平的竞聘原则,让贫困生凭个人能力就业;另一方面,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大力拓展用人空间,主动接收贫困生中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求职者,使本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拥有合理的人才资源保障,为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第3篇

关键词: 高校就业 贫困生 帮扶体系

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是贫困家庭脱离贫困的重要途径。调查统计显示,目前普通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15%。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2013年更是被称为最难就业年。贫困生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就业工作中应该受到更多关注。由此可见,建立一套完善的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迫在眉睫[1]。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较弱的原因分析

(一)基础教育不足对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贫困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家庭背景,相比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基础教育明显不足。由于经济条件所限,贫困生在第二课堂和对外界的认识的方面滞后,在大学校园的文化活动和人际交往中,由于才艺、普通话、见闻等方面的能力缺乏,使其失去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锻炼机会,相比之下,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较差,如今,企业要求毕业生在全面发展的背景下,贫困生就业时往往处于劣势;多数贫困大学生来自偏远乡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与城镇相比差距较大,特别在英语和计算机技能方面,来自偏远乡村的学生几乎是零基础,现在企业对毕业生的计算机和英语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学教育方式趋于信息化,让来自偏远乡村的贫困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也显得吃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由于基础教育的不足,贫困大学生往往输在起跑线上。

(二)不良的心理和心态对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由于自身生活环境及特殊成长经历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进入学校后,同学间的互相攀比,让贫富差距表露无遗,而大学生活中,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又不如别人,贫困大学生很容易因此产生自卑心理,在就业时,常常有不如别人的想法,表现得不够自信。另外,很多贫困大学生来自山村,考上大学走出山沟,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甚至是全村的骄傲,面对邻里乡亲的厚望,他们希望自己出人头地,找到体面的工作衣锦还乡,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因为过高的择业期望值而错失许多好工作。不良的心理和心态使得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中更容易丧失工作机会[2]。

(三)资源和信息的缺乏对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在我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多数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简单,社会关系资源处于弱势地位,往往缺少来自家庭和社会关系方面“人脉”的支撑,制约了他们通过自身社会资源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如求职简历的制作与打印费用、往返参加各类招聘会或到用人单位现场实习面试的交通住宿费用,等等,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由于经济困难的原因,以及求职面试本身存在不成功风险,他们无法支付这些相对昂贵的求职费用,只能等待学校组织的各种就业双选会,导致贫困大学生往往因此而丧失许多就业面试应聘机遇[3]。

二、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

(一)开展实用技能培训班,提升贫困生的综合素质。

如今,助学工作的内涵在不断丰富,除了单纯的经济扶持,更加注重对贫困生的励志教育和素质拓展。开展一些特色的教育培训课程,激励和帮助贫困生树立信心,开阔视野,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比如针对贫困生社交礼仪、英语口语、计算机技术、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技能明显落后于其他同学,而开设相关的免费培训课。如形体课、英语口语课、常用办公软件培训课、演讲与口才等[4]。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摆正贫困大学生就业心态。

态度决定一切,而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时,容易出现由于自卑而不敢接受挑战,或者想要出人头地而期望值过高的问题。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校应该重视其自我定位教育、自立自强教育、感恩教育。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懂得自我接纳。端正心态,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能因为自己某方面不如别人,就因此否定自己的价值,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就业时遇到的困难。就业时,可以通过适当的性格分析工具,让贫困大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职业方向。通过专业的测试和评估,让贫困大学生有更清晰的自我定位,学校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应该更加关注贫困大学生,使贫困大学生摆正就业心态。

(三)拓宽勤工助学途径,重视勤工助学对综合素质提高的影响。

目前,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多停留在诸如卫生清洁、图书馆管理员、运动场馆值班、饭堂打饭、物品搬运、资料整理等低层次的劳务型、事务型、服务型工作上。这类勤工助学活动虽然能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务实精神,但它很难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和实践需要相结合,对学生专业知识应用和技能的提高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开发勤工助学岗位的同时,应该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建立大学生勤工助学基地,通过在企业的勤工助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转化为相应的操作技能,更加了解企业的运转方式和企业人的生存方式[5];可以与企业合作,设立一些对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如企业产品生产、产品市场调查、产品宣传和推广等活动;设立贫困生低成本创业基金,给贫困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创业基础,一些成本较低的创业项目,如校园废品收购、免费派送附广告的复习资料以赚取广告费等。好的勤工助学项目不仅能改善贫困生的生活条件,更是提高其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挖掘社会资源,拓展贫困生人际关系网。

贫困生由于多来自背景较简单的家庭,缺乏家庭的人脉关系。学校可以搭建平台,扩展贫困生人际关系网。如构建校企论坛,让企业人事部门与同学们面对面或者网络联系;邀请相关企业的杰出员工或者成功校友,作为同学们的导师,帮助同学们解决大学成长阶段的困惑;举办主题座谈会,让有相同兴趣和目标的同学相互交流,互通有无。贫困生在大学四年间,可以通过参加校内外的各类活动拓宽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只要学校搭建好平台,贫困生积极参与,一定能在就业时弥补家庭贫困带来的弱势。

(四)设立贫困生求职基金,助贫困大学生起航。

贫困生经济困难是最直接的弱势,学校可以引用社会资源构建贫困生求职基金,对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予补贴,让他们在求职时免去后顾之忧,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找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周茹.建立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2013,1:153-155.

[2]王自华,施媛,刘丽等.浅谈高校对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2011,3:213-214.

[3]李希平,相雷,吴志毅.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学生涯发展教育研究——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视角[J].教师观点,2013,11:125-127.

第4篇

一、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机制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社会文化也更突出人文、人本主义。国家、社会、学校等各个层面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和资助工作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提高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效能,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机制具有非常重要和远大的意义。这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教育与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更是学生个体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目前,国内高校已初步建立起国家、学校、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化资助贫困生机制,可以说已经具备了较好的解决了高校的贫困生问题的基础。但是经过在实践工作中的不断摸索,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缓解经济困难的同时,应该注重帮助其成人成材,更好的适应和融入社会大环境,尤其是加强心理方面的帮助与扶持,帮助其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机制实践与探索的几点建议

实际上心理疏导只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的一个过程,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要融入更多文化的、人性的、教育的、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自强、自立、自信”的奋斗目标。加强心理的引导和教育只是推进学生健康成长,将来走上社会能成为一名综合素质较高的有用之才。如果理性的分析,我认为无论是社会、家庭、学校帮助和教育都是外界的客观影响,都具有阶段性、时间性和局限性;就学生个体而言,不能形成这种对外界帮助的依赖和习惯,长此以往会抹杀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长远的努力与奋斗的动力与潜力。

(一)政策扶持与社会救助

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由于研究视角和目的的不同,研究者们对社会支持的定义也就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社会支持是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包括正式的社会资源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源。正式支持是指来自政府、社会正式组织的各种制度性支持,主要是由政府行政部门,如各级社会保障和民政部门,以及准行政部门的社会团体,如工会、妇联等实施。非正式的支持主要指来自家庭、亲友、邻里和非正式组织的支持。

(二)家庭教育

父母和亲属是家庭环境的基本组成元素,是学生走上社会的第一任教师。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对学生个体的影响是最早、最深刻的。例如: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成员的关系、父母的文化素质、家庭成员政治地位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学校帮扶

(1)学校贫困生认定、评选、资助、监督、思想教育、心理咨询等环节的规范化、科学化、人本化;(2)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大力发展高校的育人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文化前提和思想基础;(3)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互助活动,例如朋辈心理咨询互动活动,加强学生的自信、自立、自爱、自强教育。(4)搭建信息化心理咨询平台。保留足够的私密交流咨询空间,避免出现人为因素导致贫困生情绪上的消极影响;(5)重视和加强贫困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培养提升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节与平衡能力,增强自

信心。

(四)个体自救

第5篇

[关键词] 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4?0095?03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但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激增、就业结构失衡、就业市场相对饱和,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现状更为窘迫。因此,如何多措并举,标本兼治,有效提高地方院校贫困生竞争力和就业率,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成为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地方院校贫困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贫困大学生是指在校就读期间支付生活费、缴纳学费、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及日常生活用品没有经济保障的学生。当前,对毕业于地方院校的贫困大学生而言,除了面对国家整体就业形势的压力外,还存在特殊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就业能力相对不足

就业能力是一种以学习能力为基础,通过教育培养获得的与职业相关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力因素是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地方院校贫困毕业生大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和城镇低保家庭、农村贫困家庭、残疾人家庭,家庭经济基础较差,自幼很难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综合素质方面基础较差,自信力、理解力、沟通力、协调力和说服力等就业通适能力相对不足。大学就读期间,一些贫困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有的选择在社会上兼职赚钱,有的埋头于学业,希望考取好成绩,拿到奖助学金,忽略了对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还有一些贫困生性格内向,缺乏参加班级和学校活动的热情,失去了锻炼自己就业通适能力的机会,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就业面试时较为拘谨,不能有效推销自己,难以让用人单位了解和赏识,因此失去了很多就业的机会。

(二)就业观念偏狭保守

大学生就业观是由就业动机、就业定位、就业选择、就业途径及方式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当前,许多贫困毕业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就业观念单一、消极,就业期望值过高,服务社会意识差等现象。这既与贫困生特殊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又与社会舆论误导、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导紧密相连。因特殊的成长环境及缺乏有效的专业教育引导,贫困生不能很好的将个人喜好、能力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就业方向迷茫,就业观念落后,认为考上大学就是要“跳出农门”“吃上皇粮”,将择业作为跳出贫困、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较少考虑国家需要和社会利益。就业期望值过高,希望到工作环境好、福利待遇高、体面又稳定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上班,希望到经济发达城市特别是东部沿海各大城市工作,不愿到家乡、基层以及较为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工作,以至与许多就业机会失之交臂。此外,大学生成功创业,既能解决自身就业问题,又能够带动他人就业。但部分贫困生对自身、对创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创业期望值太高,存在“身份”观念,在创业中患得患失,从而阻碍了自身创业的成功[1]。

(三)就读院校影响较小

地方院校大多处在地方,远离中心、发达城市,并且大多升本时间不长,缺少名牌、重点大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上许多地方院校办学定位趋同,在扩张过程中盲目攀高求大,所设专业没能有效地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缝对接、同频共振,没能找准与市场需求的有效结合点,导致服务社会能力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一些院校学科建设滞后,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同类专业人才过剩,导致供大于求。有的院校盲目增设新专业,对加强学科内涵建设、特色建设的意识不高,措施不力,培养的人才专业基础较差,竞争能力不强,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和认可。加上人才市场上存在“僧多粥少”和“就业歧视”的现实,招聘单位多会优先录用重点、名牌大学生毕业生,这就导致贫困生在就业竞争中更加处于劣势。

(四)社会资源比较匮乏

截至目前,中央有关部门和各地已经出台了许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文件,在着力打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制度,在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力度,但管理体制还不健全,政策落实还不到位。在聘人唯熟、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仍然存在的今天,各种人为因素对毕业生就业影响依然很大。在同等条件下,家庭背景、亲友的社会地位所起的作用非常明显,甚至非常关键。然而,贫困生主要来自边远农村和城镇下层,经济窘困,社会关系较窄,依靠家庭背景支持就业的可能性小,几乎没有社会资本可利用。加上贫困生就读的地方院校大多远离中心、发达城市,难以有效吸引用人单位进校选聘毕业生,加大了贫困学生就业成本。同时,不少地方院校财务压力大,用于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的专项经费不足,就业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就业帮扶指导力度不够,不能及时有效地为贫困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帮扶指导,使得贫困生顺利就业受阻。

二、扩大地方院校贫困生就业出路的策略

实现贫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学校和贫困生三者的共同努力。为此,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就业竞争中,就业者自身素质是关键。要真正解决贫困生就业难问题,必须有效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作为地方院校,应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明确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突出职业适应性。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上,构建“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体制上,突出学校和业界“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在专业设置和建设上,瞄准产业分类和职业分类,增强专业适应性。在教学环节上,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通过实验、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提高应用能力。在质量保障上,探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另一方面,作为贫困生,在进入大学后,应珍惜美好时光,勤学苦练、自强不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主动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多参加班级、社团、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各类竞赛、“三下乡”实践活动等,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二)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强化职业生涯引导

针对贫困生普遍存在着就业观念偏见,国家有关部门和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观念教育。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就业政策宣传,营造正确的就业舆论环境,引导贫困生消除传统就业观念影响,降低就业期望值。组织贫困生参加下基层座谈会,向贫困生详细介绍下基层政策,积极鼓励贫困生响应国家对于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为贫困生日后建功立业打牢基础。其次,高校应加强贫困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结合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实际需求,把形势教育、国情教育和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市场预测、就业政策导向、就业素质准备等结合起来,创设教育情境,组织贫困生参加服务社会及勤工助学等各类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帮助贫困生确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成才观。最后,高校还应创新大学班级管理模式,探索采用新的能够增强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其综合能力的班级管理模式,对贫困生采取单独的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贫困生对自己的兴趣、能力、职业价值观以及个性特点进行客观评价,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及时更新就业观念,减少就业偏见,制定合理而现实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满意就业。

(三)规范就业服务管理,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当前,一些地方院校提供的就业服务与贫困生的需求相差甚远。为此,首先,应加强高素质就业服务队伍建设。在校、院(系)、各个专业建立就业服务机构,通过公开招聘、对兼职教师、优秀辅导员进行职业培训等途径,扩充就业服务队伍,提高人员专业水平,增强服务指导实效。其次,应完善就业服务手段和方法。一是筹建贫困毕业生数据库[2],明确贫困生个人状况、就业意愿、困难等级等,以便有针对性的向用人单位优先推荐;二是加强就业信息网站建设,及时向贫困生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三是为贫困生组织专场招聘会,邀请信誉较高的用人单位入校招聘,降低贫困生就业成本;四是实施“订单式”培养,根据贫困生求职意愿,结合专业实际和企业用人需求状况,由企业和贫困生签订协议,组成帮扶对子,毕业后定向工作。最后,规范就业服务管理,开展就业服务评估。将就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纳入日常教学计划、教学督导和教育研究改革之中,保证就业课时和授课效果。同时,建立一个完善的就业服务评价体系,将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就业服务质量情况纳入年终综合考评,与其评先评优和职称、职务晋级挂钩。

(四)整合教育教学资源,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贫困生就业观念保守、不敢挑战的特点与其缺乏创新创业的意识和技能有很大关系。因此,地方院校必须重视贫困生创新创业教育,丰富贫困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孵化措施、后援支撑[3]。首先,针对贫困生的特点,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采取分层创业教育模式,引导贫困生主动投身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贫困生的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创业心理、开拓精神等创业综合能力。其次,转变创业教育理念,构建和完善贫困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为贫困生创业争取政策、经费、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便于贫困生既能实习观摩,又能参与真实的创业过程,明确创新创业的就业目标,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再次,完善贫困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保障激励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改善软硬件条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对有价值的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激发贫困生创业的热情。最后,地方院校和政府部门应携手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和环境氛围,为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宽松的环境。

(五)完善社会资助体系,缓解就业竞争压力

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尤其需要政府、社会的关心以及学校的指导和帮扶。首先,政府层面。一是应构建全国大学生就业网络,实现毕业生资源和招聘信息的共享,为贫困生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降低其就业成本,保证其充分就业;二是建立贫困毕业生失业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险制度,把未就业的贫困生纳入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加大对促进贫困生就业的资金投入;三是深化体制改革,调整社会分配制度,提高基层的工资待遇,引导贫困生向国家急需的岗位流动、到民营企业或西部基层单位就业。其次,社会层面。一是要积极配合,主动关心和帮助贫困生群体,学会识才爱才,“选优扶贫”,坚持公开公平的竞聘原则,让贫困生凭个人能力就业;二是大力拓展用人空间,为贫困生提供就业岗位,主动接收优秀贫困毕业生[4]。最后,学校层面。一是应健全和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尽量为贫困生的学习、发展解决后顾之忧;二是加强贫困生就业信息服务,积极为贫困生搜寻、需求信息,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的贫困毕业生;三是帮助贫困生提高就业技巧,包括如何参加面试、如何“推销”自己等;四是为贫困生提供就业心理援助,帮助贫困生客观地分析自我,合理定位,增强求职勇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张亚锋,郭萍倩.高校贫困生就业观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2):104-107.

[2] 姚利,廖颖.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职教论坛,2011(11):84-86.

第6篇

关键词:城市;贫困;社会排斥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8019702

1 理论综述

法国Lenoir是最早提出社会排斥概念的学者,他只是简单的描述了经济领域中的排斥现象。Gough和Olofsson(1999)认为社会排斥是社会分化研究的延伸,社会排斥的部分理论是来源于社会学的研究。Burchardt等(1999)指出,社会排斥是个人生活居住在一个社会中,没有以这个社会的公民身份参与正常活动的状态。Saraceno(1997)认为,公民被社会排斥,是公民参与国家、社区及市民社会活动的权利没有实现或者没有完全实现。Giddens(2001)认为社会排斥是社会成员中断或者可能中断参与社会的表现。他认为社会排斥可以有多种形式和内容,主要有经济方面的排斥、政治方面的排斥和社会方面的排斥。

2 我国城市中贫困弱势群体面临的社会排斥

在我国,依据社会排斥理论将我国城市贫困弱势群体面临的社会排斥具体划分为三个向度:即经济、政府和社会关系三个方面,表现为市场经济排斥、社会保障排斥及社会地位排斥。

2.1 市场经济排斥

(1)劳动力市场排斥。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一种多元化的态势,劳动力市场的这种多元化对于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尤其是对处于社会底层――城市贫困群体的影响尤其深远。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两个最基本的层次:“一个是普通的劳动力市场,即劳工市场,一个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市场,即人才市场”。显然高素质劳动力的就业情况要优于普通的劳动力,而且高素质劳动力的工资待遇比较高,上升的空间比较大,工作也相对稳定。相反,在普通劳动力市场,劳工们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而且缺乏就业的保障,工作的环境非常差,基本没有额外的福利待遇。城市中大部分的贫困弱势群体由于受到自身条件以及不同外界因素的制约,他们基本上集中于普通的劳动力市场中,从事着“脏、苦、累、险”等别人不愿做的工作,工作时间往往远远超出法定的劳动时间,他们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安全都得不到保证。这些被边缘化的贫困弱势群体由于得不到发展机会尤其是就业机会,再加上本身资源的缺乏,从而遭受到了各种社会排斥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排斥。

(2)长期的收入贫困。

长期的收入贫困是与劳动力市场排斥密切相关的。大量的城市贫困人口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技能等原因,他们更容易遭遇到下岗或者失业,另一方面,他们也很难得到“高收入”的工作机会,只能从事于普通的劳动力市场中,工资收入水平非常低。占城市贫困弱势群体很大比重的农民工的收入同样不容乐观,农民工们经常加班加点,却只能拿到非常微薄的收入,他们无法按照劳动法规定,得到加班的额外收入,他们没有休息日,没有假期,而且农民工工资还会经常被拖欠或克扣。

2.2 社会保障排斥

城市中的贫困弱势群体往往被排斥在制度保护以外。在我国,户籍管理制度将公民分为农村户口及非农村户口,农村人口无论是在就业还是社会福利尤其是在社会保障等方面都享有不平等的公民身份。近年来,经过不断的改革,虽然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城乡之间的各类矛盾与问题依然突出,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依然存在。正是在这种情形下,户籍制度使生活在城市里的贫困弱势群体的主要构成人群――进城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子女教育、住房、劳动就业等多方面遭到社会的排斥,他们无法与城市中其他的市民一样享受同等的社会权利及保障。可以说户籍制度是造成其他各种社会排斥的主要根源,导致农民工在医疗、教育、养老、工伤、失业、生育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无法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很多社会保障制度直接把农民工群体排斥在外,使得他们根本享受不到城市的公共福利。

2.3 社会关系排斥

我国贫困弱势群体面临的社会排斥,不仅表现为被排斥在经济、制度之外,还往往由于缺乏有效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支持而被排斥在各种社会关系之外,使他们无法正常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

(1)有效社会资本的缺乏。

“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从集体性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每个会员提供支持”。处于优势地位的群体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他们往往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地位控制着各类社会资源,使社会资本处于自己的垄断当中,把其他群体尤其是贫困的弱势群体排斥在外。另一方面,贫困的弱势群体由于社会关系网狭窄、缺乏有效的社会资本,在他们遭遇到困难或问题的时候,只能求助于和自己同样处于弱势地位、同样缺乏社会资源的人,使得他们在困境面前根本就无力改变现实。

(2)社会关系网络的缺乏。

城市中的贫困弱势群体受到收入的限制,他们拿不出大量的金钱进行交际应酬,无法做到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互利互惠,无法使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时常更新,无法与其他社会群体实现良好互动,也就无法建立起广泛的、有效的、质量高的关系网,更无法得到来自其他群体有力的社会支持。一旦贫困弱势群体的社会关系网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并且继续恶化下去,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后代与其他群体建立社会关系网络的难度,贫困弱势群体也将更难通过自身努力来获取与其他群体相同的待遇。

3 缓解城市贫困的路径

缓解城市贫困居民贫困状态或者是反城市贫困的路径应基于两个视角:第一,国家政府应承担起构建城市底层贫困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和网络,切实维护和保障城市底层贫困居民的生存权益,建立起能够支撑他们生存的社会网络体系;第二,从反排斥的视角,应弱化城市底层贫困居民遭遇排斥的力度。

3.1 创建公平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弱化市场经济排斥

增加城市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是改善城市贫困人口生活,提高他们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城市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群积极就业,并且建立起公平公正的劳动力市场,要积极建设相对完善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增强社区的就业服务功能,为城市中贫困再就业人群免费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及指导。同时,也可以通过宣传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积极鼓励城市贫困弱势人群自主创业或者灵活就业,使城市中贫困人口尽快摆脱贫困。

3.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弱化社会保障排斥

在我国,针对城市中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很多诸如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狭窄、保障体系不完善、没有形成统一的保障体系等不足。因此,要不断扩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要不断完善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及教育救助等相关的救助制度;要培训社区社会保障工作人员进行救助的鉴别和管理,有效促进就业,保障贫困人口分享社会成果的权利。

3.3 拓展社会支持网络,强化社区功能――弱化社会关系排斥

城市中底层居民的贫困具有多重性,经济因素、制度因素以及社会关系因素造成的贫困,这些原因导致这些居民陷入贫困的泥淖中而无法获得外部社会的支持。目前社区在贫困居民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还不强,即使社区内居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社区也往往会无可奈何,不能有效的保护居民的利益。社区应开展对底层贫困人口的专项扶持工作,对于居民日常生活产生些影响力,同时要帮助底层贫困人们成立各种活动组织,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活动,建立一种良性的社会组织网络,通过各种活动改变贫困人群对于自身的认知,开拓他们的社会生活网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而改善贫困人群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Silver,H.Social exclusion:Rhetoric,reality,responses[M].Genev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r Studies,1995:60.

[2]钱志鸿,黄大志.城市贫困、社会排斥和社会极化――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4,(1).

[3]Rose.The Welfare State East and West[J].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4]Evers.Shifts in the Welfare Mix:Their Impact on Work,Social Services and Welfare Policies[J].Euro social.Vienna,1988.

[5]马广海.社会排斥与弱势群体[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资助工作;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同年12月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宣布“十三五时期,‘互联网+’行动计划将成为中国网络强国战略中的重要一环。”由此,“互联网+” 必将成为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高校资助工作亦是如此。1952年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正式开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体系。而在“互联网+” 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优化资助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好完成自己的学业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现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贫困生认定标准不合理

做好贫困生工作的基础是科学有效地进行贫困生认定,当前我国多数高校贫困生认定的依据是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多数高校仅仅根据当地民政部门盖章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学生自我称述以及本班同学的民主评议等对贫困生进行认定。由于缺少合理的标准和监督机制,经常出现漏报和谎报的现象,使得真正的贫困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帮助,偏离了资助工作的初衷。

2.贫困生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

贫困生在高校中往往要承受来自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他们属于特殊群体,在经济资助的同时应该进行心理辅导,但高校中少有针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自卑是目前高校贫困生最常见也是最突出的心理问题。由于新环境下各种诱惑和对贫困生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的影响,加上自身条件的限制,部分贫困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不适应大学生活的现象。再如消极依赖心理,部分贫困生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无偿帮助后而变得懒惰,将“贫困”作为经济来源的手段,消极坐等资助。所以,高校在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应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让贫困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成长。

3.贫困生的跟踪管理工作不细致

当前,为了能让贫困生在高校正常地学习生活,除了政府,社会各界也都加入到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队伍中,然而资助工作重视了社会给予,却忽视了贫困生的社会回报。部分贫困生没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滥用资助金,浪费社会资源。部分贫困生受利益的驱使,甚至铤而走险,缺乏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高校层面虽然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但没有对贫困生进行细致有效的跟踪管理,缺少对贫困生经济行为的监督,不利于培养贫困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更不利于贫困生今后的发展。

4.贫困生的动态关注和人文关怀不明显

首先,资助工作一般是在学年初开始,并且后续的资助是以一开始的认定为主要依据,缺乏动态认定机制。但在高校学生现实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出现意外导致家庭陷入经济危机。类似这样的学生并不能及时纳入资助的名单,一学年后,可能会由于经济和心理压力而严重耽误学生的学业。其次,需在资助工作的公示阶段加强人文关怀。虽然,公示的初衷是为了确保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但将贫困生的姓名甚至是家庭经济情况公之于世的同时,应考虑贫困生的心理感受,照顾他们的自尊心。

二“互联网+”对高校资助工作的新要求

1.资助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是关注“互联网+贫困生思维”

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如影随形的“伴侣”,贫困生也不例外。贫困生同样已经习惯用互联网来便捷地获取信息与资源;对资助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特征,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学生相对于现实更愿意在虚拟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微信、微博、QQ等交友平台流连忘返。通过网络,个人交友空间迅速扩大,不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也在激烈碰撞 。所以,通过互联网全面了解贫困生的时代特征和实际需求,才能真正完成资助工作,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

2.资助工作可持续进行的保障是审视工作盲点

从之前分析的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中可以看出,现阶段单一的贫困生认定模式;机械的贫困生管理方式;虎头蛇尾的运作机制;闭塞的宣传渠 道、有限的资金来源渠道和单一的资助平台大大削减了资助工作的成效。所以,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管理资助各项工作,突破工作盲点,才能有利于资助工作的持续高效运转。

3.资助工作改进的有效途径是选择“互联网+”的工作路径

依据贫困生新的特征,利用“互联网+评议”“互联网+思政教育”“互联网+跟踪监督”“互联网+动态管理”等模式,改革贫困生管理与监督工作,创新资助工作的实现机制与路径,将会大大提高资助工作的成效。

三、引入“互联网+”创新Y助工作的路径

1.“互联网+大数据”完善贫困生认定体系

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困生家庭情况的动态变化不同,对大学生贫困程度的认定没有明确的标准,因而在贫困生认定的工作量大,效率低。准确掌握贫困生的家庭情况、生活方式、心理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做好认定工作的关键。

“互联网+大数据”为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大数据在这项工作上的运用,通过采集、整理和分析大学生的交友、学习、消费、活动等方面的数据,可以得出大学生实际的经济状况,为贫困生的认定提供依据。大学生的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消费、消遣记录获得,也可以从大学生日常的生活表现、学习情况等方面获得。另外,这些整理的数据应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并由专人维护,定期更新数据,运用专业软件为每位贫困生打分,对学生的贫困程度进行分类与评估。

2.“互联网+资助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助力资助工作

互联网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也深深影响着贫困生的生活、学习、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互联网搭建资助平台,向贫困生提供国家政策解读、申请资助流程解析、社会资助信息、心理疏导、兼职信息等,可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各方信息,缓解经济压力,也能为未来的就业作准备。资助平台能够实现资助者和被资助者面对面,资助资源和被资助者面对面,相关资助信息也能及时公示。

资助主体不仅仅只是政府和高校,还应包括社会组织、慈善人士等在内的所有社会力量。资助的形式可以是直接资助,即直接向已经确定的贫困生进行资助。也可以是间接资助,即提供资金、物品和相关服务等,再由主管部门依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学生申请进行统一分配。正是网络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资助主体和资助资源聚合在一起,最大化资助成效。

另外,政府和高校还应将工作重点放在为贫困生提供心理疏导、思政教育、学习辅导、提供兼职机会上。首先,通过打造专业的心理中心,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贫困生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同时通过微信、QQ、微博等网络平台为贫困生建立交流空间,使他们能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其次,政府应作为媒介,加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将相应的兼职信息在资助平台上,指导贫困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爱好选择合适的岗位兼职。最后,还可以通过资助平台招募志愿者,为贫困生提供线下的学习辅导,考虑到部分贫困生心理较脆弱,辅导的形式和地点由志愿者与贫困生自定。同时,也可通过资助平台搜集整理各学科的学习资源,供贫困生网上自学。

3.“互联网+动态管理”保障资助工作的可持续性

高校应成立由校领导直接负责的资助工作监督管理机构,管理贫困生认定,资助,兼职帮扶、心理疏导、资助平台运营管理等工作。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用动态的思维及时更新资助对象信息并给予应有的帮助。首先,资助金是政府向贫困生直接发放的经费,为了监督资助金的使用是否合理,可将一部分资助金以校园卡、购物券、餐券的形式发放,另一部门的资助金可作为专项基金,支持贫困生以后的就业与创业。其次,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团,通过社团模式,加强区域贫困生的交流,教育贫困生学会感恩,在获得帮助的同时应该积极发展自我素质,早日回馈社会。让贫困生做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最后,通过资助平台定时定点将资助信息在官方网站和公告栏内,接受大众监督。

另外,除了管理,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也是资助工作的重点内容。通过建立政府、高校、社会的三级监督体系,有效地确保资助发挥最大作用,即政府监督高校,高校监督学生,社会全面监督。通过网络联合社会设立共通的举报渠道,方便管理者与监督者沟通,管理者应及时将举报及处理信息告知监督者,保证监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互联网+隐性资助”保护贫困生隐私

我国公民都享有隐私权,即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的权利。但在实际资助过程中,有的高校为了保证资助的公平性,将贫困生的所有个人信息公之于 世;有的企业为了提高知名度,甚至将贫困生搬到银幕、报纸上。这些做法都是不妥的,保障监督者知情权的同时,必须保护被资助者的隐私权。首先,应该取消现有的张榜公式的做法。其次,通过互联网的数据处理技术进行隐性资助,通过互联网数据分析,专家会谈认定贫困生,略过申请公示环节,直接为贫困生提供资助。同时,定期向社会公布高校资助工作成果,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隐私权,也能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增加资助工作的人文关怀。

四、结论

高校贫困生资助是一项复杂而又必须做细的工作,关系到国家、社会、家庭、人等多个方面。在现阶段的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传统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资助工作。依据当代 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特征,结合“互联 网+”的理念,探索一条新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路径,涉及贫困生的认定、帮扶、管理监督等多各方面,可为贫困大学生缓解经济、心理压力,使高校资助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第8篇

应对新难题

湖南省多年的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但任务仍然艰巨,同时长期累积的制度缺陷、政策割裂等问题日渐突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任务倒逼。目前,湖南省约有贫困人口596万,按照2020年如期脱贫目标,每年需减贫约100万人,任务艰巨,而且越到后面,扶贫难度越大。财政作为扶贫的主力军,承担着筹集资金、优化政策等重要职能,面对新的任务,责任和压力也更大。

制度悖论。现行扶贫机制体现了社会公平,有利于发挥政府调控作用,但也存在效率低下、利益固化等问题。由于缺乏公平的甄别机制和退出机制,容易导致越扶越贫、争抢贫困帽子、不以贫为耻反以贫为荣的现象,扶贫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扶懒,违背了政策初衷。

政策割裂。虽然支持扶贫的政策越来越多,涵盖了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但扶贫资金部门化、政策碎片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资金、政策边际效益递减显著。以就业培训为例,包括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移民培训等9个,分布在多个部门,难以形成合力。

厘清新思路

面对艰巨任务,财政扶贫必须进一步厘清思路,以推动精准扶贫为核心,把精准的理念和要求落到具体工作中。

精确识别,有进有退。一是严把入口。建立台账管理制度,利用农民补贴网,准确记录家庭、收入等详细状况,并实现联网,随时更新。二是畅通出口。对贫困人员生产生活状况定期回访,掌握变动情况。加强公安、社保、扶贫、财政等相关信息比对,对不符合标准的采取措施退出。对贫困县建立年度调整和总额减少制度,广泛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三是正向激励。优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般性转移支付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专项转移支付考虑努力程度,从增量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鼓励脱贫。

精准施策,定向支持。一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一区一策,不搞“一刀切”。厘清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关系,具有交通、资源优势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扶贫;对于发展产业比较困难的地区,大力发展特色职业培训,帮助贫困人口转移就业。二是定向支持。非竞争性产业类资金保存量、调增量,增量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同时,对贫困地区出台特定扶持政策,如对贫困地区教育、卫生等人才培养给予专项补助。

精细管理,整合资源。一是整合政府政策。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资源,拼盘做菜、各记其功,形成扶贫合力。二是调动社会资源。引导民营企业到贫困地区设立生产基地,促进就业。采取贷款贴息、项目扶持的方式,支持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引导市场主体与扶贫对象结成利益共同体。引导各种公益组织帮助贫困人群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引入市场机制。在就业扶贫领域,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特别是在就业培训上,改变分指标的方式,通过设置准入门槛和政府采购,确定多种类型的定点培训机构,贫困人群按需选择。在产业扶贫领域引入竞争机制,调动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积极性。

走出新路子

新时期财政扶贫必须紧紧围绕兜住底线、加快发展这两个方面,以机制保基本,以平台促发展,以整合提效益,努力闯出一条新路子。

以省为主构建两大机制。一是健全完善医疗保障机制。在基本医保全覆盖基础上,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完善医保兜底机制,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支持困难群众参保,对缴纳个人参保费用存在困难的群体,通过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等资助参保。

二是健全农村低保兜底保障机制。改革农村低保标准盯住机制,改为盯住贫困认定线,并通过持续提标,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坚持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统筹推进,做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

以县为主搭建四大平台。一是产业发展平台。统筹整合产业扶贫、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实施产业示范带动,重点支持一批扶贫产业示范园、示范片建设。健全农业信用担保体系,推广小额贴息就业贷款,探索建立“财银保”贷款保证保险,通过保险调动银行加大投入,改善贫困地区金融服务。

二是就业培训平台。统筹整合春潮行动、雨露计划、阳光工程、星火计划、岗位证书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等培训资金,搭建“贫困人口就业培训”平台,按照问需于民、集中汇总、分口实施的原则,提高转移就业培训和就业对接服务的效率。

第9篇

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强弱反映出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对高校的评价。贫困毕业生的顺利就业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但实际上他们的就业能力并不高,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1.1学生。从贫困毕业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其就业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就业目标模糊,期望过高,导致盲目投递简历,成功率不高;(2)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不扎实,没有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3)就业心态浮躁,心理承受能力较差;(4)社会实践能力不足,面试技能薄弱;(5)社会资源匮乏,经济压力较大。

1.2高校。高校是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者,然而其在追求高就业率的时候并没有充分重视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1)高校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相错位,学生毕业后就业面变窄;(2)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合理,创新创业教育滞后;(3)就业指导课程形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忽略贫困毕业生的真正诉求;(4)缺乏系统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力量薄弱;(5)高校会把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分配给学校的招就处或者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来做,校内部门之间缺少联动,负责部门势单力薄,无法共享学校资源,以致对贫困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无法提供应有的保障。

1.3企业。企业是检验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高低的试金石,企业认可和需求也是高校开设新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方向标。企业在人才招聘过程中提出的要求有些急功近利,缺少耐心,多数企业希望能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缺乏相应的培训机制以增强贫困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1.4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政府责无旁贷。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政策支持是增加高校学生就业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近几年,国家各级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促进学生就业,然而,针对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帮扶措施却很少,政策制度和管理工作不到位,相应的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没有搭建较好的平台用于贫困学生的社会实践,政府在毕业生就业选择中出现责任的缺位。

2、提升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主要途径

2.1贫困毕业生要与时偕行,既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高校贫困毕业生大都来自经济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这使的他们在社会经验、人际交往、组织管理、兴趣特长等方面赶不上其他同学,需要他们进入大学后培养自立、自强、勤奋、好学、敬业、有抱负等优良的人格品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和知识技能比赛,扬长补短,激发奋斗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举办各类职业生涯规划和技能培训,增强贫困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同时,贫困毕业生要摆脱“受助”的精神依赖,提高自己情绪的调节能力。

2.2高校课程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注重贫困毕业生的养成教育;提高贫困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关注贫困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保障性资助向发展性资助的重要体现。高校要健全科学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体系,重视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办“自强补习班”,夯实贫困生专业知识;要重视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加大经费投资力度,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让毕业生能充分认识到企业的需求和时代的要求,转变就业观念,合理定位择业目标。加强就业政策法规的指导,“使毕业生认识到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不足甚至短缺”。

2.3企业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探索建立“校企合作贫困生培养体系”新模式,企业通过与高校合作办学,可以同贫困学生达成培养协议,资助他们在校完成学业,假期提供实习;学校除按照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外,根据用人单位的人才需要,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由企业提供教学指导,让毕业生提前接触到该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工作流程等,缩短了企业对所需人才的培养周期,实现共赢。此外,企业要客观公正的对待贫困毕业生这一特殊的求职群体,重视挖掘他们就业能力,避免就业歧视。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