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客户合同管理

时间:2023-10-09 16:14:37

导语:在客户合同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客户合同管理

第1篇

【关键词】普外科;疼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19-02

疼痛是复合主观感受的一种,是人体对外部环境亦或者是由于自身内部有害刺激所造成的一种不舒适的体验,一般情况下,同时还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改变,是一种极为普遍的外科护理问题。手术后麻醉消失,病患极易出现疼痛感,尤其是在切口处。手术完成之后病患因为内脏受到牵拉,进而造成剧烈的疼痛,从而致使病患出现不安心理,制约了自身肢体动作。疼痛感不仅会带给病患痛苦,严重的将对病患体内器官的生理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导致各种痛苦的出现,加强对患者疼痛的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患的痛苦,同时促使其疾病得到快速治愈。笔者对我院实行普外科手术患者的疼痛症状进行观察与护理,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39例患者,男27例,女12例,年龄在19~79岁之间,平均年龄45岁。12例结肠癌手术,9例胃十二指肠手术,10例胃癌手术,8例直肠癌手术。将39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19例。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手术前后给予身体与心理上护理[1]。

1. 手术前巡访:通过巡访来了解患者是如何看待手术所引发的疼痛。对于刚入院的患者,对其及时进行接诊,并且测量体重、体温、脉搏以及血压等,及时帮助患者了解病区的环境。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询问,具体掌握患者在疼痛时的行为反应与生理反应。

2. 术前准备:手术前的3天,给予患者0.4mg灭滴灵,口服,一天3次,8万单位的庆大霉素,一天2次,20mg维生素K1,一天1次。不但要对肠道细菌加以抑制,同时还应该防止维生素K的吸收发生困难。手术前1天,患者只能食用流质食物。手术前2天,早晚服用泻药,将肠腔内的积粪排出。另外,在手术前的晚上以及手术当日,给患者使用1%的温肥皂水进行灌肠,以便将其中的粪渣排出干净。

3. 手术前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介绍战胜疼痛的感受与经验,以便有效缓和患者紧张的情绪,提升自身的自信心。针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应该亲切、详细的予以回答,从而加强自信心,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配合度。针对不保留的直肠患者,护理人员应该予以关怀,为患者说明实行手术的重要性,对患者焦虑、紧张、不安的情绪加以疏导[2]。

4. 疼痛控制方式:一般情况下,早期的疼痛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麻醉消失到24小时内,其疼痛主要表现为切口疼痛,且患者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进而出现焦躁、沮丧等情绪。第二阶段为手术后的2~3天,主要是由于切口张力增加所引发的疼痛,例如咳嗽、翻身等等。第三阶段为手术后的3~4天,主要是由于肠蠕动所引发的疼痛。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介绍如变换、调节呼吸等自我控制方法,以此放松身心、保护切口,进而最终实现缓解疼痛的目标[3]。另外,向患者介绍各种缓解疼痛、消除不良心理的辅助方法,例如听音乐,躁狂症、忧郁症患者多听音乐,能够有效缓和疼痛,消除各种不良心理。在对普外科手术后的患者采取音乐疗法进行护理时,应该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以及文化水平等特点,选取适当的音乐,使患者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放松身心,减轻痛苦。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当P

2 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的具体情况见下表1所示。其中,观察组中有3例重度疼痛者,对照组中有8例,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在不使用药物的情况下止痛。疼痛作为主观体验的一种,其影响因素多种多样,疼痛的产生与强度,和个体的心理状态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为患者没有清楚掌握有关的疼痛知识,进而出现各种不良心理,例如焦虑、不安、恐惧等等,且对大脑神经调节中枢造成一定的刺激,进而致使内分泌系统调节功能紊乱,血液激素酶分泌不正常,另外,内源性抑痛物质下降且抗镇痛物质与致痛物质增多,最终对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敏感性带来的一定的影响,使患者对切口疼痛的主观感受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对疼痛和疼痛控制的认识与了解[4]。

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缓和患者的疼痛感,促使其快速康复。因为手术完成之后,病灶已经切除,患者的负担消失,其配合治疗与护理的积极性得到明显的提升。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并且鼓励患者维持平稳的情绪与较好的心境。另外,向患者家属说明身体与心理护理的必要性,使家属多关心、安慰以及支持患者,使患者的心情处在良好的状态。综上,对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观察发现,对术后患者疼痛进行有效的护理与干预是极为关键的,是有必要的,良好的护理对患者的快速康复极为有利[5]。所以,加强对手术后患者疼痛的观察,提升身心护理质量,是护理人员必须履行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黄红平.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观察与护理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3):380-380.

[2]张洁,赵霞.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观察与护理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5):113-114.

[3]朱文英,陈秋琴,曾苑香等.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观察与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119-120.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ICU重症监护室,共开设床位16张,床位使用率为100%。现有护士22名,2名男士,20名女士;最大年龄31岁,最小年龄25岁,中位年龄(29.540.47)岁。通过对该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解后可知,其中13名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为本科,7名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为大专,2名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为硕士,5名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为护师。

1.2 方法

1.2.1 将护理质控小组予以建立 首先组织该科室成员,将护理质控小组予以建立,主要成员为主任、护士长以及护理人员等,小组成员的要求需确保资历较深。对临床护士实施绩效考核,并增加ICU患者服务满意度与工时量化考核两项内容。考核对象主要是科室主任、护士长以及全科护士。主要对全体护士的业务质量、工作考勤以及护理工作量进行评估,随后对以下项目继续进行考核,主要内容为: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情况、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以及科研论文等。

1.2.2 绩效考核评价 在主任带领下对护理人员的业务质量进行抽查,主要内容为:护理质量、管床护理人员的认知情况等。工作考勤主要有ICU副护士长负责登记;护理工作量的统计任务又护士长承担,且工作主要由三项组成,即患者病情、等级护理措施以及手术名称等。从护理工作班次来看,主要包括护理班、办公室与药疗班三项,护理工作内容主要为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以及等级护理3项;病区的护士长还需对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进行了解,待患者迁出ICU后对其发放问卷,其内容包含3项,即非常满意、较为满意以及不满意等。专科技能主要包括科室和医院两部分,医院是指护理部门组织的各职护士的操作项目考核,科室主要是指科室每月自行组织的理论操作考核;科研论文主要由科室科研组长统计每季度的情况;民主测评是由科室领导、医师以及护士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ICU护士进行等级评分,主要有4个等级,为:优秀、职称、基本称职、不称职。

1.3 资料处理

收集ICU绩效考核管理前与管理后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调查数据以及医务人员的测评数据。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绩效考核前、后护理质量考核评分

实施前护理质量考核评分为(86.941.78)分,实施后护理质量考核评分为(91.250.73)分,两组评分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07 7,P=0.000 0)。

2.2 考核评价结果分析

实施前,医务人员优秀率为76.62%,实施后,医务人员优秀率为92.00%;实施前,患者满意度为84.53%,实施后,患者满意度为94.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 讨论

ICU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导致很多护理人员工作情绪存在负面态势,大部分护理人员只是满足日常工作的需求,对于大手术或是危重症患者并不愿意护理,尤其是在与患者或是家属沟通方面存在漏洞[3-4],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就ICU病房而言,其环境相对特殊,且属于封闭式,一旦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知情不报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实施Performance appraisal management后[5-6],会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进行调动,工作积极性会明显提升,与此同时,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会明显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显著降低。

3.1 护理质量效果评价

通过实施护理绩效考核,该院将护理不良事件登记表进行了完善,同时定期检查护理人员的实施情况,最后利用该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措施,对无护理差错事故的护理人员予以奖赏,对存在护理差错事故的护理人员,根据护理差错事故大小,实施惩罚[7-8]。

3.2 合理人力资源调配,避免护理工作的重复出现

每个护理人员自身的护理水平各不相同,为此,应该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依据层次进行实施,随后依据结果合理安排日常工作。就护理人员而言,在护理期间对其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科学管理确保规范化和有效性可以使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率进行显著降低。此研究通过对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并对其日常工作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依据护理人员自身存在的差异性合理分配。随后制定相应的护理工作体系,加之与护理绩效考核相结合可以使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显著提升。

3.3 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投诉事件频繁发生,因此看,护士长需事先对投诉内容进行了解,而后对护理人员与护理工作进行等级分化,然后对投诉内容进行调查,若属实,则应该通过护理绩效考核,将患者满意度与奖惩制度进行相结合。在患者反映中表扬的护理实施奖励,若护理人员出现投诉事件,需依据该院的惩罚制度进行惩罚。对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进行了解,一次督促医护人员的护理行为。该次研究中,实施前,满意人数235例,满意度为84.53%,实施后,满意人数306例,满意度为94.15%,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护理绩效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3.4 加强护理服务于礼仪

在护理绩效考核中,护理人员的服务和礼仪需全部纳入,随后组织重症监护室护士进行日常礼仪培训,主要包括:行、站、坐等,对于新进护士来说,应该进行礼仪的考核,考核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给患者静脉输液,与患者交谈,对患者行口腔护理操作等。在进行交接班工作时,护理人员的走路情况和操作情况需严加关注,确保较轻。在交接期间,不应对住院患者造成影响,因此,可在在不影响患者休息的情况下,完成交接班的工作,以此将医疗隐患进行有效消除。

3.5 全面考核

第3篇

关键词:儿科;沟通;护理

人们通过交流传递信息,以各种方式,如文字、手势、语言等建立社会关系。在儿科护理中,不仅人群密度高而且容易哭闹,家长们焦虑和烦躁,再加上孩子是一个特殊的患者,他不像成人那样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并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不一样,所以在孩子治疗过程中,要发挥护理人员的一些具体技能。在护理过程中容易产生令人不快的问题。如果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护士和患者以及他们的父母之间会相互信任,这种信任不仅有利于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的发展,更有利于患儿病情的恢复。但护士如果用不适当的语言沟通,孩子和父母都会极为反感,即使是正常的治疗也容易使护理人员的护理变得困难。所以沟通是最基本的工具,与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沟通非常重要[1]。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正确处理好了护理人员与患儿的关系,并对其父母和谐相处是治疗的基本,同时也是患者克服疾病的基础,沟通在护患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桥梁,通过知识、技术的纽带,使护士工作更加顺利,使患者及家属更感激。

1 目的

1.1护士与患者及家长沟通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护理人员的短缺导致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我国护士文献报告中无论是绝对还是相对数严重不足,护理人员短缺,工作超负荷,单调的重复性工作,责任心强,导致护士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导致护理人员带着这些消极情绪接触患者和他们的父母。因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沟通不够,孩子的父母给出相关的问题往往没有及时回答。在实际操作中,技能操作中往往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最终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家长经常对医务人员提出要求,希望能够快速解决自己孩子的问题,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护理人员往往无法满足家长的需要,因此,护患关系将在治疗过程中产生了一个阻碍作用,最终不仅导致了护患关系紧张,还影响患者病情的恢复。最后,它会导致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的恶化,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1.2护理工作人员和患者及家长沟通过程很重要,护理人员对患儿需要进行一些操作,患儿和他们的父母有时无法理解护理人员的行为,如果这个时间护理人员不能很好地给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解释,或在解释过程中不给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些良好的态度,最终护患关系变得紧张,对康复的孩子会产生消极结果。当然,沟通的过程也要尽量避免一些负面因素的沟通。通过不断的实践,最终使护士在工作中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

2 方法

2.1护理人员非语言沟通能力 护士在外部形象上要有尊严和吸引力,包括手持器械、服装、精神状态等。一个良好的形象能给患者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在护士长沟通中也有重要作用。在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听从孩子和家长的倾听,而在倾听孩子的言行举止、动作等过程中,要理解孩子说的和父母的表达含义。倾听过程不轻松,应集中精力、保持适当的距离,自然的姿势,不要随意打断患者和他们的父母说话。说一段,点点头,笑笑,露出怜悯之神情,然后让它继续描述病情的状态,最后,护理人员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将重点重复,让他知道你理解,让一个人感受到你的关注,让患者在康复中树立信心。

2.2护理人员在语言沟通时应注意儿童的问题,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宝宝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他们更多的是为了表达对身体和精神的需求。3岁的孩子经常口齿不清,也让人很难理解他们的需求。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虽然已经能说少量的语言和可以用身体动作描述要表达的东西,但容易夸大事实,所以护理人员可以听他们家长的长篇叙述,并且耐心倾听,和孩子们建立感情,消除孩子的敌对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在沟通中发挥好作用。因为孩子的父母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例如父母的教育,理解,耐心等,也要求护士在与他们沟通采取不同的方式。在儿科,虽然孩子是患者。但因为他们不能很好的表达,也无法理解这种疾病的后果,所以父母在沟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

2.3护理人员避免语言交流的消极因素 由于患者的增加,他们需要更高质量的服务,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经常与孩子和家长缺少接触,导致护理人员相对缺乏沟通,结果使护士与患者缺乏了解,患儿及家长均不满意,护理人员的工作疲劳使护士在沟通中无法掌握最佳的语气,结果使沟通恶化。而护理队伍中的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也使得沟通不能产生好的效果[3]。为了使沟通成为可能,并取得好的效果,护理人员不仅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还要在临床工作中发挥其沟通能力。平时,可以在这方面多读些书或文章,这样他们就能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3 验

在儿科护理的过程中,由于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因此针对儿科患者的特点,创造了一种多样性的儿科护理人员沟通艺术。因此,护理部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对这方面的培训,最终使护患关系得到改善,护患能最终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岳树锦,成翼娟.影响护士应用治疗性沟通技巧的因素及政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8,18(10):891.

第4篇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主要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引起,主要发生在早产儿,是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导致早产儿死亡和病残的主要原因[1],临床以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病理以出现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为特征,又称肺透明膜病。近年来本院儿科和产科合作,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RDS取得了满意效果,大大降低了患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收入本科NICU诊断为新生儿RDS并同意接受国产PS(柯立苏)治疗的32例患儿为治疗组,采用回顾方法将本院2008年5月前收治的诊断为RDS并常规给予机械通气的30例患儿为对照组,新生儿RDS的诊断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的诊断标准[2],排除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宫内感染性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患儿产前均未使用糖皮质激素。两组患儿胎龄28~33周,出生体质量1100~1500 g,在性别、胎龄、体质量、X光胸片分级方面[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

2.1 一般方法及观察指标 治疗组患儿发病后12 h内气管插管下给予PS(柯立苏)治疗,均应用1次为70 mg/kg,后拔出气管导管运用NCPAP治疗,对照组未使用PS,诊断新生儿RDS后即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柯立苏为一种国产PS,自小牛肺中提取。观察两组患儿均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气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的氧合指数(PaO2/FiO2)、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情况。

2.2 呼吸机参数 治疗组(NCPAP):呼吸末压力4 cm H2O,氧流量初始为10L/min,病情稳定后渐下调;吸入氧浓度(FiO2)随病情调为30%~50%,当CPAP压力降为2~3 cm H2O,氧浓度降至30%以下时血氧分压仍维持正常,便可改为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对照组(机械通气组):呼吸机初调参数PIP:20 cm H2O,PEEP:4 cm H2O,气体流量10 L/min,呼吸频率40次/min,呼吸频率40 L/min,吸呼比1:1.5,并根据病情及血气变化调节相应参数。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指标变化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经治疗24 h、48 h后PO2氧合指数增高,FiO2、PaCO2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情况比较 治疗组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临床上以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主要发生于早产儿,随胎龄增加,RDS发生率下降。PS替代疗法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预防和治疗RDS的有效措施。PS制剂有很多种,本研究运用的是一种国内生产,自牛肺中提取的肺表面活性物质柯立苏,本研究提示患儿氧合状况及肺部换气功能逐渐好转,并且在用药1 h后作用最明显,说明柯立苏可迅速降低肺泡气液界面张力,增加肺顺应性,有效扩张萎陷的肺泡,改善肺泡通气和换气功能,且95%的患儿应用1次70 mg/kg的柯立苏就可取得较好疗效。早期应用可阻止或减轻RDS的发病,减少呼吸机的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呼吸支持中最基本的治疗手段,早期CPAP辅助呼吸有利于增加跨肺压,扩张肺泡,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肺顺应性和通气/血流比值,使气道直径增加,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消耗,改善肺顺应性[3]。两者联合应用有协同促进作用,可提高RDS治愈率和成活率,改善预后。

本研究显示患儿在应用柯立苏治疗后PaO2、氧合指数显著上升,FiO2下降,呼吸功能明显改善,NCPAP为非侵入性操作,不需气管插管,减少了患儿感染的机会以及气管内插管引起的其他并发症,操作简便,便于推广,同时也便于护理和治疗,柯立苏联合CPAP后,减少给氧时间,避免了早产儿长时间高浓度吸氧所致的并发症[4],以及呼吸机运用过程中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率。本研究治疗组患儿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减少,上机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低,后遗症发生率低。另外,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气漏,这说明在合理控制呼吸机压力并根据患儿潮气量、肺顺应性等情况做合理调整的情况下,有效避免气漏发生还是可能的。

本研究通过产儿两科合作,对存在RDS高风险的患儿,出生前后及时与家长沟通,密切监测病情,及时床边拍X线胸片,早期明确诊断,及早运用PS配合NCPAP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刘翠青,马莉,马海燕,等.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68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4(24):275.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21.

第5篇

(一)加强经济合同风险管理降低企业经济风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但最直接的风险来自确定买卖双方权利义务的经济合同,例如,企业未对违约责任进行认真审核,如果无法按期交货,则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再如,企业对于一些老客户,在销售过程中未与其签订经济合同,当客户无法偿还货款时,企业则面临举证责任难等问题。企业通过加强合同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合同中隐藏的潜在风险、减少由于工作人员马虎使企业面临风险、提醒企业按时、按量履行合同、提高对企业合同保管重视程度,最终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经济风险。

(二)加强经济合同风险管理提升企业信誉度。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企业若想生存并发展,不光应有合格的产品、诱人的价格,而且应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可以保证企业与良好信誉的客户签订买卖合同,可以对签订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实时跟踪,保证按时交货,在企业面对违约、合同变更中,能够按照法律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减少客户及自身的经济损失,并给客户留下守信用的形象,利于今后与客户长期合作,健康、持续地发展。

(三)加强经济合同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经济利益。规范、合理的经济合同可以保证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经济利益,但由于企业对于合同条款的漠视,将导致企业出现违约时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强经济合同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各个业务部门对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通过对合同条款的实时跟踪,不断降低企业成本,保质保量地完成合同义务,正确地处理合同变更、纠纷,使企业创造更多财富。

二、企业经济合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对经济合同管理重视程度不足。企业领导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将主要精力放在扩大产品销量、降低产品成本上,对于签订的经济合同重视不够,甚至在发生买卖行为时未与客户签订经济合同,无法保护企业经济利益,使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

(二)企业经济合同行为不规范,易导致企业承受巨大经济损失。由于企业对经济合同管理重视不够及工作人员法律知识的匮乏,在签订经济合同时,未将交货地点、违约责任、自然灾害免责条款等内容列入合同中,甚至缺少必要的法人签章或企业公章,一但发生法律纠纷时,则面临复杂的法律诉讼过程。

(三)缺乏有效的经济合同管理手段,降低合同风险管理效率。企业经济合同管理方式落后,对合同编号管理不严,经常造成合同丢失,当发生法律纠纷时,无法向法院提供有效凭证;未能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合理使用合同管理软件等网络计算机技术,合同签订、修改、变更存在随意性,合同条款的修改及管理无专人负责,合同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违约风险及人、财、物的浪费。

三、加强企业经济合同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企业法律意识,防范潜在经济合同风险。目前,我国企业经济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缺乏法律意识,未能按照合同法律规定条款进行合同签订、履约,最终导致企业间产生合同纠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丧失商业信誉。企业应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学习、更新法律知识,以法律武装头脑,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争取最大利益及避免发生违约行为,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例如,企业在签订经济合同前可由法律咨询部门或聘请法律中介机构对合同条款进行严格审核,及时发现针对本企业存在的潜在不利条款,并对合同中担保人及资产抵押物价值、资信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保证客户违约时企业利益得到足额补偿。

(二)建立健全企业经济合同风险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经济合同行为。一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本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制度,使企业在签订、履行、归档过程中能够按照制度执行,降低企业经济风险,提高企业合同管理水平。制度的内容不仅应涵盖合同签订等全过程,包括对合同的洽谈、审核、终止等全部程序。例如,在与某客户签订合同前,由销售人员对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取证,如果选择赊销方式进行销售,还应取得客户的资产抵押或担保,并对抵押资产进行评估,避免企业由于客户无法支付货款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而且应该详细规定各个业务部门在经济合同管理中的职责范围,给予合同管理部门一定的配合、支持。同时,制度中应体现部门、员工合同管理奖罚制度,督促、鼓励员工重视合同管理工作,促使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在企业内部成立法律咨询机构,由该部门专职负责经济合同涉及的法律事项。同时,该部门应与合同管理部门联合制定合同审核、归档、纠纷处理等制度,保证企业经济合同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并通过采取事前审查、事中跟踪、事后监督手段对经济合同管理全过程进行监控,保障企业合法利益不被侵害。三是合理使用网络计算机技术,对合同审核、签订、履行跟踪、变更、终止全过程进行监控,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恶意篡改合同行为的发生。

第6篇

1.1 物流外包合同

物流外包合同是一份由交易各方达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其中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承诺在一定的条件(如数量、质量、价格、送达时间、采购时间等)下向物流服务需求方(通常理解为制造和销售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而物流服务需求方根据合同的规定(包括合同的激励因素和惩罚因素)向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支付一定数量的报酬或其他商品或服务。物流业务涉及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订单处理、生产计划、采购、客户服务、配送等活动。根据外包的业务范围,可以签订一份主合同,再分别签订具体的子合同,,形成一个合同体系[1]。HP、IBM等跨国企业在外包物流时,至少会要求物流服务提供商与其签署两份文件:一般条款和工作范围。一般性条款规定一些非操作性的法律问题,如赔偿、保险、不可抗力、保密、解约等;工作范围则对服务细节进行具体描述,如运输方式、交货期限、仓储方式、考核标准等。

1.2 物流外包合同风险

企业物流外包的目的是建立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战略同盟关系。这是一种基于相互信任,通过彼此间的信息沟通实现风险共担和利润共享的一种企业合作关系。双方通过精诚合作所产生的利润比各自独立运作所产生的利润更大,可以说这是一种1+1>2的对策[2]。但是,如果合同不完善,不能通过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力、义务,那么,就无法有效地约束当事双方的行为,结果双方都会为单方面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对方的利益。例如第三方物流企业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来处理每一个环节;第三方物流公司不按客户要求来完成物流业务;为了大客户的业务而放弃小客户的业务或推掉小客户的业务;泄露对方的商业信息等。合同不完善最周会导致物流外包的失败。Barthelemy(2003)调查分析了近百家企业外包案例后,发现有近69%的企业物流外包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合同管理不当[3]。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显示,2001年实施物流外包的企业92%遇到合同纠纷,其中20%的企业遭受到合同纠纷5起以上。

2.物流外包工程的合同风险分析

2.1 社会环境风险因素

从社会环境的角度看,物流外包工程风险可以分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不可抗力风险[4]。经济风险主要是指经济社会中出现的物价非正常上涨的风险、金融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是指地方保护主义、行业保护主义、异域歧视政策、差别政策所带来的风险;不可抗力和自然环境风险是指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不可预见、不可抗衡的自然灾害(地震、台风、洪水等)。这些风险都会导致不能按照合同条款来执行。

2.2 信用机制不完善,合同信息泄露

企业在将物流业务外包的同时,也不得不将公司经营的相关信息告知第三方物流公司。但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并非只为一家企业提供物流外包服务,在掌握了众多客户的信息资源后,物流公司有可能会把有价值的信息透露给企业的竞争对手,企业商业机密的丧失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掉先机,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巨大风险。例如,企业在与物流公司签订外包合同时,必须告诉对方本年度的销售额,另外也要向对方提供需要送货的客户信息如客户名称、送货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等。这些商业机密一旦被不良物流服务商卖给竞争对手,则客户可能被挖走,或者企业被迫要降价或采取其他的方法才能留住客户。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违约后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也没有相关信用档案。违约的低成本导致很多中小物流企业服务意识薄弱,在签约前做出很多空头支票,一个地方的客户骗过来了,换个地方照样开业,又用同样的手段对付新客户。

2.3 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

合同管理人员素质是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重要因素,主要涉及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因素。知识结构因素是合同管理人员由于知识结构单一或对经济社会变化的敏锐性不想,缺乏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的准确分析、预测,造成合同在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能力水平因素是合同管理人员未能发现合同中条款不合理的风险;发现问题,但未提出合理性改进意见的风险;起草合同人员未采纳合同审核人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的风险等,致使合理管理过程中的存在风险。

2.4 合同管理过程风险

企业在合同管理的每一个过程中都存在风险。但常见的合同风险因素主要有合同审核风险、合同的正式签署风险、合同履行风险、合同纠纷处理不当风险。

2.4.1 合同审核风险是在合同审核过程中没有风险或纠正合同不当内容和条款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审核人员因专业素质或工作态度的原因未能发现合同文本中的内容和条款不当的风险;虽然发现了问题但未提出恰当的修订意见的风险;合同起草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合同审核人员提出的改进意见或建议,导致合同中的不当内容和条款未被纠正等。

2.4.2 合同正式签署风险是指正式签署合同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文本不合理,超越权限签订合同等。合同条款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合同条款存在不合理、不完整、不严密;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等方面。

2.4.3 合同履行过程中风险是指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违约风险,即本企业或对方没有恰当地履行合同中约定的义务。

2.4.4 合同纠纷处理不当的风险是指在处理合同纠纷过程存在不当行为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包括:物流服务购买方及供应方未及时向相关领导报告合同纠纷和拟采取的对策;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纠纷的扩大和发展;未与对方有效协商合同纠纷解决办法,或合同纠纷解决办法未得到授权批准;未收集充分的对方违约行为的证据,导致本企业在纠正处理过程中处于举证不力的低位;未按照合同约定追究对方的违约的责任等。

3.合同风险的防范管理

3.1 完善物流外包合同条款,明确分工,同时建立激励机制

企业可以与物流服务商签订两份协议,一份为一般性条款,规定一些非操作性的法律问题,如保险、保密、赔偿、不可抗力、解约等法律问题的内容;另一份为工作范围,尽可能明确具体内容,可操作性要强,避免产生歧义的条款,内容要明确具体,合同中明确合同终止条款。如果协议中缺乏终止条款,双方合作关系在应该终止或变更时,无疑会为是否终止合作关系产生一系列的纠纷。

物流外包合作是基于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因而要求物流服务供应方和购买方和磋商合同时,必须对合作中各自的责任在合同中进行明确分工。从总的责任分工来说,物流服务购买方在程序和系统的设计方面起领导作用,而物流服务供应方则在执行这些活动时起领导作用。具体执行物流合作方案是,必须在明确合作各方的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合作目标制定完成各项任务的规则和要求,并按照供应商的绩效评估指标(质量考评指标,供应考评指标、经济考评指标、合作与服务指标)对工作绩效进行适时评估。当合作中出现问题时,就可以及时进行协商改进,避免事态的恶化和造成严重损失,从而防范合作风险。

同时,合同要建立激励机制,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设计完善的合同条款。也可以聘请专家参与谈判,建立合同跟踪管理制度,在合同执行前,执行的过程中及执行后对其进行跟踪,保持信息的顺畅。另外,签订合同需要双方反复的磋商,直到取得一致的意见,合同才告成立。所以待合同的主要条款确定后,双方可以选择先草签合同,等其他次要条款确定后,再正式签订合同。也可以选择在签订合同前先进行合同的试运作,时间长短根据合作业务的复杂程度而定,让服务商对企业的物流业务有一个了解熟悉的过程,然后再切换到正式合同来运行。

3.2 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是使合同双方增强互信、加强合作、确保合同签订和履行顺利进行的平台。为此,应建立并完善分级信用等级制度,对合同当事人的组织机构、经营现状、财务状况等情况进行信用评价,划分等级,建立合同对象的商业信用档案等,并纳入日常动态管理。在合同签订和履行的过程中,对于信用良好的单位可给予优先考虑,反之,则从严管理。

3.3 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及人员

物流服务购买方和供应方都应建立一支包括经营管理人员、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管理人员、法律顾问等在内的专业团队人员,负责合同的订立、签订、实施、控制。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可以一定程度保障物流外包合同管理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因为每一位新人员参与外包合同管理都要经过一定的磨合期才能顺利开展工作,会破坏整个物流外包管理流程的连续性,专职的合同管理机构和队伍有利于企业快速积累物流外包管理经验,不利于企业积累物流外包合同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技巧。

物流外包合同涉及物流服务需求方及供应方、服务需求企业的客户、销售市场中的顾客,涉及物流活动中的运输、仓储、包装、加工、信息处理、配送、验收等各环节,过程长、环节多,因此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必须有爱岗敬业、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水平,具备一定的合同谈判技巧和心里素质,熟悉业务,掌握合同的有关知识,熟练掌握与合同签订、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3.4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体系

合同流程管理一般是由合同调研、策划、谈判、拟定合同文本、审核、签订、履行、变更或转让、终止、存档的等环节构成。明确合同流程管理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确保每个环节有制度、有落实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实施对合同的全过程监督,就要在合同的准备阶段、签署阶段、履行阶段和履行后管理结算,制定专人进行监督,开展综合评价,以确保签约合同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合同表示真实、条款完备、表示规范、签订手续和形式完备,能有效防范于控制合同管理风险,实现合同流程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3.5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

企业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合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双方经常进行信息交流,通过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信息化管理体系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单位内部局域网实现各单位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全面掌握合同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推广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执行力差、管理人为因素大的问题,能够有效实现过程管理控制,适时反映合同管理状况,最终达到对合同管理过程加以控制的目的。

4.结语

物流外包合同是物流外包管理中的重要,也是防范物流外包风险的主要杠杆。物流外包合同管理是物流外包管理的主要内容,它贯穿于整个物流外包过程,物流外包中的成本控制、风险控制、服务质量控制都可以通过合同管理来完成。物流外包合同管理的目的是充分体现物流需求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要求,并使物流服务外包商能完全理解这些要求,从而能帮助企业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率与有效益的流动和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提高企业客户的满意度。加强物流外包合同管理,规范并完善物流合同,实时监督物流外包合同的实施,能有效控制物流外包项目的质量、交货期、成本,规避风险,减少纠纷,保证按期、按量、按质地完成物流任务。

参考文献

[1]怀劲柔,崔南方.企业物流外包战略中的合同管理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06(1)::5-7.

[2]戴艳玲.物流外包风险防范探析[J].经济师,2010(3).

[3]Barthelemy,J.The Seven Deadly Sins of Outsoucing[J].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2003,17(2).

[4]敬春菊.物流地产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

第7篇

一、背景

国外合同管理在60年前就有管理方法,自1959美国就成立了合同管理协会NCMA,专门为企业做依据和参考。早期合同状态分为七个部分,①合同执行,即合同准备、合同分析、合同类型、合同付款、合同执行文件、合同执行计划。②日常合同执行。③合同变更,即变更基础、加个变更、主题名称变更及协议。④转包合同和权利义务分配。⑤纠纷解决。⑥合同效力补救和终止。⑦合同结束。国内合同主要研究关注点大多是建筑工程、劳动合同、项目合同、招投标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企业合同数量日益增加,计算机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以企业需求为基础,IT技术为支撑,通过构建信息管理系统,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合同数据,为管理者增添决策依据,从而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已成为各类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开发思路

合同管理与销售、项目实施、财务、物资、客户关系等都有所关联,涉及到相关部门问的协同。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各部门间信息的一致性与沟通的及时性,往往是影响相关人员协同作业效率、进而影响公司效益的重要因素。合同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公共的合同相关数据平台,对合同生命周期内所有信息及关联操作进行了整合和控制,改善了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和作业协同,不仅使运营与管理更为规范、更为有效,而且有助于提高履约率、提高客户满意度、缩短合同收款周期等,为企业带来直接和间接的效益。IT技术的革新,为合同管理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新手段。B/S架构的兴起对应用架构带来了重大变革,统一将浏览器做为客户端大大降低了开发难度及维护成本。服务端方面SSH框架越来越受到开发者的青睐成为Java开发的主流。异步脚本(AJAX)技术使得前后台数据交互时不必刷新页面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JSON格式减少了前后台交互的数据冗余。企业管理软件开发经验的日益丰富,使得业务需求越来越明确。功能展现不再能仅是简单的数据堆积,更需要有意义的数据组合,并通过图表、列表等形式,对比、多维度等手段,给用户最直观最友好的展现。ExtJs是在Js的基础上进行封装成为一组可扩展的页面展现控件,统一了页面风格,增强了开发效率,提升了展现效果。另外,相关技术能够满足合同管理系统其他系统间的数据交互需求,支持一体化的管理方案,并满足对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的更高要求。本文针对一套B/S架构,基于SSH框架,采用ExtJs控件,适用于企业级应用的合同管理系统,依次就发展背景、核心技术、功能设计以及技术实现企业所要求的功能。

三、功能需求及设计实现

(一)权限要求

管理员具有最高级别权限,能够开设、新增普通合同用户,管理能够对所有合同信息、包含新增处理、变更处理、违约处理等,对于删除合同信息请谨慎使用,删除时提示2次是否确认,同意后合同即被删除;部门管理权限,对企业部门进行信息维护;合同类型维护,由于合同具有不同类型,且可以自定义类型,定义后普通用户在新增合同的时候即可以选择合同类型;付款方式维护,为规范付款方式,管理员对该信息字段进行维护,定义后普通用户在进行合同结款的时候选择付款方式。普通用户能够对合同进行正常维护,具有新增功能、变更功能、违约功能、续签功能;进入合同系统后,在首页能够掌握合同基本数据信息,如合同总数、正常进行合同数、结束合同数量、延期合同数量等;合同起始需新增信息,编写合同开头编码、合同编号、名称、类型签署部门、合同项目、金额、生效日期、终止日期等合同信息;新增合同乙方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合同信息较多,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各种查询功能,为此,该系统应提供合同编号、合同名称、乙方名称、进展情况、终止日期、结束日期、使用部门、签署部门、付款方式、是否预提的组合查询,并且支持模糊搜索;针对合同信息量较大,在生成查询结果后,导出excel存档;预提合同,在合同维护里有预提合同维护,该维护里有预提资金记录,此功能模块针对合同未签署前的资金流动。

(二)客户管理

客户为创建合同时的必选对象,基本资料共有两个部分:客户资料和关联信息。基本信息包含客户基本信息、开票信息、联系人、客户备忘、客户附件等。关联信息有多项内容,含合同信息、合同标的、审批信息等;对于客户的基本资料和关联信息此处设置必要的打印和查询关联。对客户基本信息进行增、删、改、查功能;查询条件:客户名称、客户编号、开票名称、行业等。

(三)发票管理

发票管理用于发票在系统上的记录。发票按来源分为两类,接收、开具。接收类的发票根据对象不同分为合同类发票,非合同类发票,此类发票接收后,商务确认后,记录接收发票记录。开具类发票,根据对象不同分为合同类发票,非合同类发票,此类发票经领导审批后,才可开具,审批的同时登记开具发票记录。相关功能:发票增、删、改、查功能;查询条件,发票类型、开票日期、发票对方、纳税识别号。

(四)统计查询

合同签订数量进行统计,根据年月和签订数量进行计算,生成折线图;根据合同签订状态,正在进行、延期、已结束的状态进行计算,生成饼状图;根据合同归属部门,对自定义部门的合同数量进行计算,生成锥形图。

四、非功能需求

(一)授权和认证

对登录用户身份信息,反复认证,并提供数据库认证,LDAP认证,USB-key(数字证书认证及串号验证)认证等多种身份认证的方式,本课题主要采用LDAP认证方式。对已登录用户经行全局会话控制,认证会话超时或注销时,实现门户及其他应用统一注销,为单点登录功能开发相应的认证接口。

(二)约束与安全

1.需求约束:系统中跟其他系统的接口,统一使用webservice模式;界面要使用公司统一的软件操作界面。2.软件质量:正确性:以软件需求为准,实现所有功能模块;高效性:能够在以秒计的时间中返回用户操作响应。避免反应时间过长的情况;可靠性:系统中显示的数据必须是正确的,能够给用户提供决策依据的数据;安全性:跟数据库的交互只能通过软件进行。系统中各个部分要包含身份验证功能,不能通过页面直接访问;可维护性:系统主要采取模块方式开发,降低不同模块间的耦合度;可移植性:能够在Windows、Linux、Solaris等多种服务器上进行部署。3.隐含约束: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中的子功能也要相互独立,如:增删改查都要作为单独的功能分开,便于管理员的权限分配;尽量减少弹出窗口的使用。随着数据整合的深入,在建立数据中心的同时,对信息来源数据实现抓取操作,将抓取后的数据作为身份认证的依据,以用户身份用户名举例,用户在数据整合之前记忆多个用户名,在增加业务系统的同时也增加用户身份的负担。因此,建设认证服务来实现统一用户管理势在必行,随后权限管理和身份认证也提升到日程。这样,合同管理在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平台实现单点登录尤为重要。

五、总结与展望

第8篇

关键词:合同管理 风险因素 评级 对策

1.问题的提出

合同也称契约,是当事双方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明确相互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或是以文字或语言自愿约定、共同遵守的规则[1]。合同几乎是企业所有商务活动的基础,因此,合同管理对于各企业的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对合同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建设及国际工程合同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管理、项目合同管理等方面,已逐渐在向更大范围的企业合同管理扩展,并开始研究如何规范操作流程,如何利用定量研究方法来精确设计合同[2]。随着我国对合同的日益重视,各地逐渐成立合同管理协会,开展“重合同守信用”评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合同管理的发展。

我国对于合同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空白,在众多文献中合同风险管理的思想虽有提出,但是侧重风险管理的内容过于粗糙和笼统,而且均为定性描述。合同风险是合同的不确定因素[3],本文将系统地提出影响合同管理的风险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合同风险分级和合同审批的管理对策。这些风险因素分析和对策研究成果必将有助于企业制定合同风险管理的战略,充分地分配资源,为企业的合同风险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2.合同风险因素分析

造成合同风险的因素有很多,按照合同风险不同的成因来源,可将合同风险因素大致分为资本信用风险因素、流动性风险因素、市场风险因素和合同操作风险因素四大类型[4]。为了方便合同风险因素的细化分析,本文将着重研究企业经营中最常见的企业销售产品或服务的项目合同。

2.1资本信用风险因素

资本信用风险因素即企业的资本信用风险,主要包括企业资本资源是否充足、确定,客户信用是否良好,企业净资产数量等。从项目合同角度分析,资本信用风险因素为合同总价,项目收益率以及客户信用:

2.1.1合同总价

合同总价是合同风险因素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合同总价带来的风险与企业自身的资源密切相关。如果企业自身具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及净资产量,那么即使是较高的合同总价对于该企业而言也不具有很大的风险。相反,如果企业的资源有限,那么就须认真评估该合同总价对于自身的影响,因为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

2.1.2项目收益率

根据合同价格以及企业自身对项目的投入,可以计算出该项目的收益率。项目收益率直接影响到企业资本的累积。项目收益率的高低能够反映出项目投资对收入分配的作用、以及劳动力配置效率的高低。如果项目收益率低于该项目所属行业或企业所规定的基准收益率,那么可以认为该项目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具有很大的风险。

2.1.3客户信用

客户企业的信贷可靠程度直接影响项目的推进和收益,因此在合同签署前,应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

2.2流动性风险因素

流动性风险因素即客户的流动资金风险,包括产生现金流的能力,即短期偿债能力。有的客户企业其资本资源很丰富,但由于资本结构不合理,大多为固定资本,而且其赢利能力又有限,不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流,甚至长期存在负现金流的情况。这样的企业,如果不能解决短期融资的问题,则存在流动性风险,与其进行交易的风险会很大。

2.3市场风险因素

市场风险因素主要是行业整体发展情况、重大突发事件及法律法规等方面引起市场变化导致的风险。如果项目合同中涉及到外汇,那么汇率的波动会对项目产生重大的影响。汇率一旦发生变化,原先预计的合同成本和利润都将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合同总价较高且汇率变动频繁时,该项目合同的市场风险较大。

2.4合同操作风险因素

合同操作风险因素即由于在合同订立、效力、履行方面的操作不当所导致的风险。这种风险将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包括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在项目合同中,合同操作风险因素为合同支付,合同担保以及关税支付:

2.4.1合同支付

合同支付可能存在多种风险,首先客户可能由于自身资金周转的问题而逾期支付合同款项,这是企业常遇到的合同风险,逾期付款问题会对债权人企业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在合同中应有相关条款规定双方的权利。

在总价固定且时间周期较长的项目合同中,企业还需避免成本上升所带来的风险。长期的成本上升会不断压缩项目的利润,使其达不到原本的收益水平甚至导致项目亏损,存在较大的风险。

在项目合同的支付条款中,还可能出现一些较特殊的条款,如客户全权处理有关支付的问题,即合同的支付完全不受控制;支付以实物形式进行;合同的支付须等到客户收到款项后进行等。这些特殊条款都使得债权人企业对合同支付方面的控制大幅减少,从而增大了合同支付的风险。

2.4.2合同担保

合同担保是指合同当事人依据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由客户或第三方向企业提供的以确保债权实现和债务履行为目的的措施。合同担保条款的存在与否,影响到合同中债务的履行和债权的实现。

2.4.3关税支付

当项目合同涉及进出口与关税时,关税支付问题显得至关重要。这里的关税支付风险不仅包括进出口税及关税费用还包括申领客户所在国进口许可证的问题。进出口税及关税费由客户或企业自身来承担,抑或这些费用已包含在合同中,这些问题对合同的收益影响很大。另外,客户所在国进口许可证的申领流程繁琐,申领时间周期长,如果进口许可证的申领受到当地政策法规的阻碍会造成合同双方重大的损失。

3.合同风险的管理对策

从合同风险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防范合同风险必须重视合同订立到履行的各个环节,只有在上述各环节消除风险因素才能有效减少合同风险损失。本文认为,企业防范合同风险的具体措施应是从合同订立的角度讨论合同风险的防范,做好事前的控制工作,并从具体的操作入手探讨直接对策。

3.1风险评级制度

合同风险评级就是以合同风险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影响大小为标准,来确定风险大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第一,它可以表示某种合同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第二,以合同风险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进行分类,有助于制定合同风险管理的战略。

合同风险评级主要取决于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一个大型企业也许面对几十万的损失可以一笑置之,而对一个小企业可能就是致命的打击。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决定了合同风险分级不是事先制定的标准,而是根据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在评估过程中予以确定的。

风险分级最终价值在于资源分配,对于风险等级高的合同风险,属于企业应当投入较多精力和物资进行处置的合同风险;而风险等级较低,对企业影响微小的合同风险则无须投入过多的关注。通过这种资源分配,在确定的资源投入前提下,能更有效利用企业资源解决合同风险,产生更大的利益保障。

下面仅根据上述的合同风险因素分析风险评级制度。

3.1.1资本信用风险评级

资本信用风险因素主要与客户的信用以及企业自身的规模和资源有关。评估一个企业的资本信用风险有助于了解其实力和规模。一般而言,公司的治理结构越清楚,资本越充足,与其进行交易的风险越小,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如某家大型工业企业将合同总价的风险等价分为3类,分别以3千万人民币和1亿人民币为界限划分风险等级。

3.1.2流动性风险评级

流动性风险评级主要根据客户企业负现金流的情况及订单额度划分,如果客户企业存在长期负现金流的情况并且时间超过项目合同的执行期,订单数量又较大,那么该项目合同的风险等级会较高。

3.1.3市场风险评级

市场风险评级主要根据汇率波动的情况来划分,这是一个会计估计问题,重点在于如何对合同总成本做出合理的预计。如果企业可以对未来合同执行期间的汇率波动趋势做出比较可靠的估计,应按预计合同发生时的未来汇率作为估算的基础并计入合同总成本中,那么合同的风险等级就较低;如果无法合理估计未来汇率走势,只能暂按现行汇率估计总成本,且合同中没有相关的货币条款的保护,合同的风险等级会较高。

3.1.4合同操作风险评级

合同操作中的合同支付风险可以通过合同中的条款评级,其宗旨自然是保护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例如客户逾期付款风险因素中,合同是否有条款规定企业有权在逾期付款的90天后索要利息,推迟工作及终止合同;成本上升问题中,合同是否有专门的价格调整条款;以及合同中是否存在上述因素分析中的特殊条款等都会成为风险等级的划分依据。

合同操作中的担保风险评级可以通过合同中是否有担保条款及担保费用占合同总价的比例来衡量。如果项目合同中不存在任何担保条款或者担保费用占合同总价的比例很小,则说明该项目不需要过多的担保条款来保证合同的债务履行和债权实现,合同担保风险等级较低。

合同操作中的关税支付问题同样需要分级管理。从企业保护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企业总是想避免支付在客户所在国所发生的进出口税及关税费用,同时又不对得到客户所在国进口许可证负责。关税支付风险的评级可以根据这些思路来进行,如果项目合同中明确地指出进出口税及关税的费用分摊问题并且企业对得到客户所在国的进口许可证不承担任何责任,那么该合同的关税支付风险等级较低。另外,如果合同中包含一条保留条款,以保证在得到进口许可证及没有其他障碍影响出口的条件下履行合同,那么该项目合同的关税支付风险也较低。

3.2合同审批制度

在项目合同风险评级分析完成的基础上,企业可根据上述的风险分级依据制作问卷。问卷的问题即项目合同风险评级的各项依据,问卷的选项为不同风险等级下的风险因素情况,然后企业有关部门要对这些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每个问题事先授予的权重来综合得出该项目合同的风险等级。在现代研究和调查中,问卷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项目合同中的风险问卷不仅可以科学地得到项目合同的风险等级还可以为后续的合同审批工作提供充分的依据,便于审批流程的推进。

在项目合同的风险分级后,对项目合同的风险得到了科学、系统的评估。这些评估需要直接反映到企业上级各个部门,上级各部门会根据部门自身的情况、合同的风险等级及合同条款内容等多方面对项目合同进行审批,以保证项目合同符合企业的规章制度,保证项目的进行有利于企业的收支,避免企业投资过分集中于少数项目而造成畸形发展[5]。

就大部分企业而言,项目合同的审批的流程为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分管副总——总经理。经过这一系列的审批流程,表示该项目合同已受到企业的认可,合同的风险能够被接受并且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

4.结语

本文在一个比较务实的层面上分析了合同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采用风险分级和合同审批的制度来对合同的风险进行管理。企业内部建立健全合同风险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途径,也是企业实施防范合同风险的具体措施和手段之一。同时,文中提到的合同风险问卷对于各企业完善合同风险管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任明.企业合同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

[2]沈敏.合同风险研究[D].四川大学,2002

[3]袁亚东.建筑工程施工合同风险因素及管理对策[J].建筑科学,2009,32:50

第9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租赁合同

中图分类号:F7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1

一、租赁合同管理精细化是一种趋势

精细化管理最先产生于制造业,丰田公司提出了“管理从生产细化开始”的思想,并在此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细化、改进,从生产的各个环节着手,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创造了精益生产的方式,从而创造了超越欧美汽车行业的神话。中国的海尔公司也同样秉承这样的原则,提出“明天的目标比今天更高”,逐步走向世界,成为全球知名的跨国企业。

租赁业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行业, 它的兴起与发展打破了传统信贷和金融机构体系的束缚, 使生产企业在技术改造上对金融方式和贸易方式有了新的选择。它涉及的领域大致可包括:专业设备租赁、交通工具租赁、人才租赁、书籍音像租赁、服装租赁、玩具租赁、户外运动用品租赁等,我们所熟知的房屋租赁也包含在内,也是租赁合同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租赁合同管理是从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的一系列行为,并都要有迹可循、有迹可查。

精细化管理在租赁合同管理中同样适用,就是在合同管理中追求“精”、追求“细”。“精”体现在质量上,追求尽善尽美,提供优良有保障的标的物;“细”体现在服务上,企业要提供细致的服务,人性化的服务。在这种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企业业务过程的管理理念指导下,企业势必会拥有良好的客户满意度和社会信誉,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浪潮中站稳脚跟。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管理手段,已被各行各业的管理层所重视,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面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应该看到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伴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实行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途径,精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决定未来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

二、租赁合同管理中的求精求细

我国法律对租赁合同有比较明确的规定,租赁合同的内容主要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以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并规定了出租方和承租方双方的义务。虽然租赁合同有其签订的范本,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一旦解决不好产生租赁合同纠纷就要对簿公堂。正是租赁合同在管理上存在的不完善,一些企业经常会因此而需要派大量人力物力来解决由此而产生的纠纷,浪费了资源、资金、人力,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有可能造成对企业信誉的损害。

精细化合同租赁管理就是要以“细”为起点,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个租赁事项都建立起相应的流程和规范,实现租赁管理的日臻完善,力争无死角。有很多企业认为租赁合同就是一纸合同,没有什么可拓展延伸,也没必要再深入管理。其实正所谓“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要想做好租赁,在合同管理中就必须要精益求精、关注细节、细中求精,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更长远的动力支撑。

以房屋租赁业为例,企业主营收入为房屋租赁收入。房屋租赁经营成败,取决于房屋租赁合同管理。房屋租赁合同的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在每一个环节上清晰可控、规则细化 、客观量化,如:

1.登记客户信息,租赁房屋的地址、房号,房屋面积、场地面积,租赁用途,租赁期限、租赁价格、合同金额、合同押金、租金支付方式等。

2.房屋租金收缴管理及统计。

3.停车费收缴管理及统计。

4.水电费收缴管理及统计。

5.催缴应交未交租金管理。

6.承租户中途退租管理。

7.承租户拖欠房款及水电费管理。

8.承租户合同到期退租退押管理。

9.承租户要求减免租金等管理。

10.客户(承租户)服务管理等。

以上这些工作在实施中,层层落实、层层管理及统计汇总,工作量极其繁琐,存在重复劳动。应当应用精细化管理方式,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运用现代技术,从量化到信息化,开发租赁合同管理软件,实现资源共享,设立应交未交租金预警提醒平台,也便于资产管理责任者及时监控、跟踪资产运营情况,辅助决策和技术分析。

三、充分发挥租赁合同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在租赁合同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运用信息化手段。随着产业信息化的深入,信息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各行各业,如果一味遵循传统的管理手段,企业将会被这股信息化的潮流所淘汰。在我们的租赁合同管理中同样也不可避免的需要采用这种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要求我们在租赁合同管理中积极推进信息化进程,应用SOA管理模式与云计算结合构建协同办公平台,利用各种电子化终端,开发租赁合同管理系统软件,采用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等科学管理手段,诸如合同文书的起草、审批、签发、退租、变更、归档、租金计算等运营,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运作进行。合同的客户信息及应收实收租金等均可资源共享,既减少重复劳动,节源增效。

其次,管理租赁合同。如果说信息化是外在的技术手段,那么租赁合同的管理和完善才是内核。精细化管理要求在租赁合同中细致更细致,从制定公司制度到业务流程,任何过程都不能放松,做到规范化、细分化和个性化。要规范管理制度,要做到合同条款本身内容详细、完善,做好可能发生问题的处理措施,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