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肺部护理诊断

时间:2023-10-09 16:14:45

导语:在肺部护理诊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肺部护理诊断

第1篇

关键词 脑出血 肺部感染 相关因素

资料与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12月出院的脑出血患者287例,男178例,女109例,年龄37~83岁,平均58.9岁;住院天数3~59天,平均16.7天。并发肺部感染 56例患者中,男37例,女19例,平均年龄68.2岁,平均住院天数33.6天,全部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并经CT或MRI证实为脑出血。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查阅所有脑出血患者,病案资料和医院感染登记表,根据2001年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整理分析。

结 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287例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内肺部感染56例,感染率为19.51%。本组287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41例,其中发生医院内肺部感染20例,感染率为48.78%。

肺部感染与年龄、住院天数的关系:≤50岁61例,感染4例,感染率6.56%;51~69岁159例,感染19例,感染率11.95%;≥70岁67例,感染33例,感染率49.25%。住院天数≤7天111例,感染6例,感染率5.41%;8~15天68例,感染13例,感染率19.12%;≥16天108例,感染37例,感染率34.26%。

讨 论

本组资料显示,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内肺部感染率为19.51%。其原因有以下几种:年龄大,生理防御能力降低,易感因素增加;住院时间长,仰卧位,易产生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气管切开,伤口暴露在空气中,气体未经鼻腔过滤和湿润,即直接进入气道,细菌未经阻挡进入下呼吸道增加感染机会。加之意识障碍,使机体应激能力和防御机能下降,吞咽困难等增加误吸的可能性。

综合以上感染因素,应采取的对策:①加强病房管理,定时对病房地面、空气消毒,定时开窗通风,限制探视与陪护,保持室内温、湿度恒定,提高空气质量。②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护理气管切开患者前必须洗手、戴口罩、帽子。减少医源性感染因素[2];加强管口护理,及时换药,吸痰时用无负压吸痰管轻轻插入套管深部,适当刺激患者咳嗽,正确拍背,使痰液咳出再吸出[3]。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激素,防止产生耐药菌株和真菌感染。③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理口咽深部分泌物,减少口腔内细菌的寄生和繁殖,预防细菌向下移而引发下呼吸道感染[3]。选择适宜的口腔护理液,口腔护理2次/日。④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度过危险期后及早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预防畸形,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4]。⑤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对于意识障碍或不能进食的患者,抬高床头30°,进食时抬高床头90°,鼻饲每次先注入食物以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完毕后抬高床头0.5~2小时,防止食物反流误吸。⑥恢复期脑出血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失语等,可致人格衰退,易产生焦虑、悲观、烦燥或抑郁。因此,在护理工作中需耐心、热情、多关心、体贴、安慰病人,克服疾病带来的心理障碍,促进精神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 29:379.

2 吴娅.脑外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河南实用神经病杂志,2003, 6(6):97-98.

第2篇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困难; 早期留置胃管; 肺部感染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0-0111-03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中老年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发病快、恢复慢、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合并症多等特点,其中肺部感染是最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有研究表明,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高达37%~78%[1],其中小部分患者临床上表现为“无症状”吸入食物或液体,即为不明显的误吸,是脑卒中患者MODS(多器官衰竭)的重要原因[2]。而合并肺部感染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肺部未感染者[3]。因此,如何能够早期预防肺部感染成为脑卒中患者治疗、护理工作中的重点。现就笔者所在医院以早期留置胃管预防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工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不同程度吞咽困难患者234例,男132例,女102例,年龄46~87岁,平均(55.87±3.98)岁,入院病程数小时~10 d,平均(2.49±1.28)d,其中缺血性脑卒中142例、出血性脑卒中92例,伴昏迷54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根据患者临床症状、X线、血常规等辅助检查,排除肺部感染,将所有患者按其诊治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观察组1(78例)和观察组2(78例),三组患者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脑卒中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吞咽困难采用GUSS吞咽功能量表评估异常者;入组标准:病程24 h内,经头颅CT及MRI诊断符合诊断标准,并伴随经GUSS吞咽功能评估不同程度吞咽困难、无口腔及咽喉占位病变患者,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原发性肺部感染患者;发病10 d内死亡者剔除[2]。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1)做好基本护理:做好皮肤和口腔护理,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口腔护理2~4次/d,保持患者口腔清洁,防止食物残渣、胃内容物误吸入肺;护理:首先保持功能位,俯/侧卧位4次/d,2 h/次,仰卧位和俯、侧卧位交替进行,每次都进行翻身拍背,病房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温(18 ℃~22 ℃)、湿度(50%~60%)适宜;护理人员进行日常护理时严格无菌操作,减少医源性感染几率,尤其是进行吸痰操作时;根据痰培养结果合理用药,避免患者体内菌群失调,二重感染;排痰困难者可行吸痰、雾化吸入、翻身叩背协助排痰,操作时手掌呈杯状,从外向内、由下至上进行节律性快速叩击,15 min/次,每2小时一次;饮食指导:患者采取坐位进食,以冻状、糊状或药丸状食物为主,尽量减少水、果汁、牛奶等液体类食物,以减少误吸的发生,进食后保持坐位、半卧位1 h,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的发生。(2)相关功能锻炼,吞咽锻炼:正确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鼓腮、磕牙训练,以及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仪物理治疗,锻炼吞咽肌群,增加患者吞咽动作的协调性,该锻炼宜早,昏迷患者清醒后应立即进行该项锻炼,以改善患者吞咽障碍情况,预防误吸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呼吸锻炼:患者仰卧位,于其膝下放置枕垫,放松腹肌进行深慢呼吸,可酌情增加胸腹部压力进行。此外,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性咳嗽锻炼,如老年或病情危重患者可进行刺激性咳嗽,以便促使人体吸入气体与肺部血流分布均匀。(3)心理护理: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里变化和需求,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障碍,施以相应的心理护理,从而激发、鼓励和支持患者,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观察组1 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入院后7~10 d进行留置胃管,并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介绍留置胃管鼻饲饮食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讲解留置胃管过程中的不适感,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并给予舒适,使其放松,以最佳的状态配合护理人员留置胃管操作。操作时动作应轻柔缓慢,切勿暴力,并告知患者配合方法和动作要点,配合好时及时给予鼓励,鼻饲前应翻身拍背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鼻饲后半小时内尽可能不再吸痰,鼻饲时保持头高位即抬高床头30°~45°或坐位(脑出血为15°~30°),鼻饲结束后继续保持原1 h,且不可翻身、叩背、挪移,如出现呕吐时立即予头偏一侧,以减少胃内容物反流或呕吐,避免误吸而引起肺部感染。鼻饲量开始时给予100~150 mg/次流质,如无不适时可逐渐增加至300~400 mg/次,以少量多餐为原则,日总量不超过2500 ml,两次鼻饲时间间隔应>2 h。

1.2.3 观察组2 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入院后1~3 d进行留置胃管,并护理,留置胃管护理同观察组1。

1.3 评价标准:

肺部感染参照国家卫生部颁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以下符合3条即可诊断,(1)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等;(2)体温:≥37.5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109/L;(3)听诊:干湿音、呼吸音减弱;(4)X线:炎性改变;(5)痰菌培养:阳性[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34例患者经相应护理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8.97%、34.62%、11.54%,由表1可以看出,三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三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对比

组别 肺部感染(例) 肺部未感染(例) 肺部感染率(%)

对照组(n=78) 46 32 58.97

观察组1(n=78) 27 51 34.62

观察组2(n=78) 9 69 11.54

3 讨论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脑卒中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因其发病快、致残致死率高、合并症多,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均不太满意[4]。肺部感染为脑卒中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颅内压升高、加重脑水肿程度,进一步加快患者脑细胞的损害、坏死过程,此外还可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5]。而脑卒中死亡患者中有34%是肺部感染者,吞咽障碍既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1,6],因此,脑卒中患者早期如何有效预防肺部感染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早期留置胃管可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尤其是对于吞咽功能中重度障碍、意识障碍、昏迷的患者。本研究中,观察组1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34.6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58.97%),说明留置胃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预防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而观察组2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11.54%)又明显低于观察组1患者(34.62%),说明留置胃管时间越早,其预防脑卒中肺部感染的效果越佳。然而,张淑琴等[7]、孙琼等[8]研究认为留置胃管反而会导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率增加,其认为与留置胃管会增加口咽部分泌物、损伤喉部隆突与食管上、下括约肌有关。在本研究中留置胃管操作中并未发生喉部隆突、食管上下括约肌损伤,并给予了患者合理的吸痰、协助排痰等护理措施,因此并未出现留置胃管增加脑卒中肺部感染的现象。

综上所述,早期留置胃管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留置胃管时间越早,其预防效果越好。

参考文献

[1]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组.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12):1075-1078.

[2]大西幸子,孙启良.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2-60.

[3]胡必杰,何礼贤,张杏怡,等.我国医院内肺炎流行病学现状:20世纪90年代代表论文的荟萃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3):177-180.

[4] NNIS.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semiannual report[J].Am J Infect Control,1995,23(1):377.

[5]张清颜.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2):105-106.

[6]郭根平,李建华,张谦.早期运动再学习方案对脑卒中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8):598.

[7]张淑琴,杨惠平.脑卒中患者医院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7,6(6):393-394.

第3篇

关键词:本文

脑卒中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具有起病急、恢复慢、致残致死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出现预后较差的情况,检测肝功能前白蛋白显著低于正常饮食的患者,影响患者的恢复,再者脑卒中患者中肺部感染是最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高达37%~78%[1],其中部分患者临床上表现为"无症状"吸入食物或液体,是脑卒中患者 多器官衰竭 的重要原因[2]。而合并肺部感染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肺部未感染者[3]。早期预防肺部感染成为脑卒中患者治疗、护理工作中的重点。我科早期留置胃管预防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改善患者的预后及预防肺部感染取得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5 月~2015 年4 月在在我科住院治疗的伴不同程度吞咽困难脑卒中患者58 例,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48~87 岁,平均(55.87±3.98) 岁,入院病程数小时~3d其中缺血性脑卒中31例、出血性脑卒中27 例,伴昏迷19 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神经影像学、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脑卒中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吞咽困难采用GUSS 吞咽功能量表评估异常者;入组标准:病程24 h 内,经头颅CT 及MRI 诊断符合诊断标准,并伴随经GUSS 吞咽功能评估不同程度吞咽困难、无口腔及咽喉占位病变患者,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原发性肺部感染患者。

1.2方法

1.2.1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次晨抽取空腹血查肝功能、血常规等常规检查,入院24h内完善胸片检查。

1.2.2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①做好口腔护理: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口腔护理2~4 次/d,保持患者口腔清洁,防止食物残渣、胃内容物误吸入肺。②护理:选择既安全又有利于进食的,能坐起的患者取坐位进食,头略前屈,不能坐起的患者取仰卧位将床头抬高30°,头下垫枕使头部前屈。③防止感染:病房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温(18 ℃~22 ℃ )、湿度(50%~60%) 适宜;护理人员进行日常护理时严格无菌操作,减少医源性感染几率,尤其是进行吸痰操作时;根据痰培养结果合理用药,避免患者体内菌群失调,二重感染;排痰困难者可行吸痰、雾化吸入、翻身叩背协助排痰,操作时手掌呈杯状,从外向内、由下至上进行节律性快速叩击,15 min/ 次,1次/2h;④饮食指导:患者采取坐位进食,以冻状、糊状或药丸状食物为主,尽量减少水、果汁、牛奶等液体类食物,以减少误吸的发生,进食后保持坐位、半卧位1 h,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的发生。⑤吞咽功能锻炼:正确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鼓腮、磕牙训练,以及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仪物理治疗,锻炼吞咽肌群,增加患者吞咽动作的协调性,该锻炼宜早,昏迷患者清醒后应立即进行该项锻炼,以改善患者吞咽障碍情况,预防误吸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⑥心理护理: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和需求,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障碍,施以相应的心理护理,从而激发、鼓励和支持患者,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鼻饲组 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入院后1~3 d进行留置胃管并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介绍留置胃管鼻饲饮食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讲解留置胃管过程中的不适感,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并给予舒适,使其放松,以最佳的状态配合护理人员留置胃管操作。操作时动作应轻柔缓慢,切勿暴力,并告知患者配合方法和动作要点,配合好时及时给予鼓励,鼻饲前应翻身拍背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鼻饲后半时内尽量不再吸痰,鼻饲时保持头高位即抬高床头30°~45°或坐位( 脑出血为15°~30°),鼻饲结束后继续保持原1 h,且不可翻身、叩背、挪移,如出现呕吐时立即予头偏一侧,以减少胃内容物反流或呕吐,避免误吸而引起肺部感染。鼻饲量开始时给予100~150 ml/ 次流质,如无不适时可逐渐增加至300~400 ml/ 次,以少量多餐为原则,总量不超过2500 ml/d,2次鼻饲时间间隔应>2 h。

1.3 评价标准

1.3.1 神经功能评分:参照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3w进行评分。

1.3.2 前白蛋白测定 分别在患者入院次晨及入院3w后抽取空腹血检测。

1.3.3肺部感染参照国家卫生部颁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以下符合3 条即可诊断,①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等;②体温:≥ 37.5 ℃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10×109/L;③听诊:干湿音、呼吸音减弱;④X 线:炎性改变;⑤痰菌培养:阳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经行统计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时,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P

2结果

入院后3w从NHISS评分、肺部感染及前白蛋白三方面对经相应护理的58例患者进行评定,鼻饲组显著优于常规组,P

3 讨论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对于吞咽功能中重度障碍、意识障碍、昏迷的患者,早期留置胃管可有效改善脑卒中的预后,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对于吞咽功能中重度障碍、意识障碍、昏迷的患者,其临床价值更为重大。通过我们的观察,早期留置胃管能有效的提供给患者充足的营养,保证患者蛋白尤其是前白蛋白的摄入,有文献报道前白蛋白影响着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低前白蛋白的患者预后差[4]。此外,鼻饲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早期留置胃管可有效的预防脑卒中肺部感染的发生。

综上,我们认为对于合并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早期予以胃管留置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组. 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2010,49(12):1075-1078.

[2]大西幸子,孙启良. 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M]. 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2-60.

第4篇

【关键词】院内感染 肺部肿瘤 病原菌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290-02

据调查,肺部感染在所有医院感染中一直居首位,死亡率也一直处于高位。肿瘤患者由于年龄普遍偏高,病程长,免疫功能缺失或低下、器官功能衰竭,生理屏障受损等,易引起医院感染。因此,进一步分析引发肺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成因,对从根本上降低并发感染率,提升肺癌手术患者尤其是广大老年患者生命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1]。本文旨在探讨肺部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特征及防治对策。

1 材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我院于 2011 年 9 月 ~ 2012 年 12 月收治肺癌患者 886 例,其中男524例,女362例,年龄38-82岁,平均61. 5岁。

1.2 诊断标准 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医发[2001]2号)。

感染诊断依据为:①临床资料,包括直接观察感染部位、体征、症状;②病原菌培养;③专业诊断:包括X线、CT、B超、病理活检等[3]。

1.3 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对象的疾病部位特征及院内感染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院内感染细菌培养结果

75例次感染中,101例送检细菌培养,64例次细菌培养呈阳性,5例次真菌培养呈阳性,其他患者为仅有临床诊断或由于应用抗生素等原因未培养出病原菌。检出病原菌种类株数为(结果见表1)

2.3 术后呼吸训练: 术后胸部包扎松紧适宜,平卧时头与躯干抬高 30 ~ 45 度;保持呼吸道通,术后 6h 内史患者去枕平卧,头部偏向监测,防止呕吐和误吸; 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形成等综合护理以降低感染率。

3 讨 论

恶性肿瘤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是影响原发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2]。肺癌患者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呼吸生理的重要变化是肺活量,残余气量增加,肺和毛细血管结构的改变,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氧利用系数降低,膈肌活动幅度减少,易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吸氧,早期合理运用氧气疗法是预防呼吸衰竭,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措施[3]。

肺癌术后院内肺部感染75例,感染率 8.46%,与文献报道结果相近[4]。院内感染主要感染部位为上、下呼吸道及泌尿道。院内感染细菌培养前三位的菌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医护人员加强手卫生意识,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侵袭性操作,避免交叉感染[5]。如有需要,需多次反复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临床医生应以细菌学做指导,熟知临床各种产霉素及多重耐药菌的用药特点,明确病原,选用敏感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激素,以防止耐药性的产生[6]。

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肥胖、营养不良等基础性疾病,住院时间长和手术治疗是影响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外源也是导致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7],本调查中真菌感染的比例已经上升到6.14%,这提示我们对真菌感染的发生亦应有足够的重视,及时选用抗真菌药物控制病情。

因此,院内感染是影响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减少院内感染造成的病死率,才能将肿瘤诊治工作更加完善的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宋虹予.老年人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1,( 07Z) : 22 -24.

[2]丁清.恶性肿瘤患者医院内感染预防与诊治探讨[J].中外医疗,2008,9,25.

[3]张伟英,周焉. 开胸术后再次气管插管原因初探和护理对等[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 8): 624

[4]温昱,张鹏.肺癌术后肺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9,15(3):411-412,437.

[5]李绍梅.338例院内感染病例调查统计分析[J].卫生软件学,2008,22(1):10~12

第5篇

【关键词】 呼吸机;肺炎;护理

呼吸机机械通气是ICU常用治疗方法,它为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提供了生命支持,争得了治疗时机,为重症患者赢得了第二次生命机会。但危重患者的低抵抗力和呼吸机相关感染,又将患者推向新的危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已成为导致院内感染的第二位常见原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通常指无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所并发的肺部感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年3月至2009年7月笔者共参与主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9岁。9例食管癌根治术后,7例肺癌根治术后,2例严重胸外伤。

1.2 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所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定义为[1]:使用机械通气48 h后X线胸片检查显示:肺部有浸润阴影或出现新的浸润阴影,体查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白细胞>10×109/L,体温37.5 ℃以上,呼吸道有脓性分泌物,从支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出病原菌或新的病原菌。临床一般提倡VAP临床诊断标准是:(1)发热;(2)白细胞增高;(3)气道分泌物呈脓性3项中具备2项以上。

2 护理体会

2.1 原因 常见的来源是呼吸治疗的器件关,尤其是湿热的,如加热湿化器,G-菌在这种环境中容易繁殖,预防这种原因引起的医院内感染是可能的[2]。另外一个潜在感染途径是ICU工作者的手,可在患者间带菌传播。工作者非常忙碌,如果不懂得洗手的话,那么感染很容易在患者间发生。另一个感染的原因是吸入,吸痰时放气囊之气后可发生吸入。气囊以上的口腔内分泌物通常含有许多细菌,放气前吸引可预防此类吸入性肺部感染的发生。

2.2 护理措施

2.2.1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叉感染 操作前后要严格洗手;吸痰时要严格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器官插管的气囊必须充气,压力合适,防止咽部的细菌流入气道;病房要定时通风,定期消毒[3]。

2.2.2 正确采集痰标本,合理应用抗生素 注意采集痰标本前,先吸净口腔、气囊周围痰液后,换干净吸痰管,给患者翻身,拍背,尽量使肺部远端痰液导入支气管后再行吸痰,痰标本及时送检,避免因采样方法不正确或标本污染导致检验结果错误,以求最大的阳性率和准确率,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

2.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每2 h给患者翻身拍背一次,鼓励清醒患者深呼吸和咳嗽;每日做口腔护理4次,鼻饲时先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采取半卧位,鼻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呕吐导致误。

2.2.4 呼吸机管道回路的消毒灭菌 使用中的螺纹管、湿化器、附件等每周更换,环氧乙烷消毒;保持积液瓶位于管道最低位置,及时倾倒积液瓶中的水。

目前对VAP的研究关键问题是VAP的预防,其根本保证仍在于加强管理以及强化预防医院内感染,并付诸实施。

参考文献

1 刘明华,张庆玲,府伟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流行病学和诊断进展.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116.

第6篇

关键词:脑血管病肺部感染分析

肺部感染是脑血管病比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分析了板溪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脑血管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的发生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收集板溪县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40例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8~80岁,平均61.2岁。其中,脑梗死8例,脑出血患者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采取以下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2、诊断方法

脑血管病继发肺部感染诊断标准[1]:入院48h后的患者;出现咳嗽,咳痰或痰性状改变或发热;肺部 音;胸部X线检查示肺部炎症;白细胞升高或降低,伴或不伴中性增高。

二、结果

本例患者分布感染发生在入院后的3d~2个月,治疗中应用广谱抗生素,经积极治疗与合理的护理,实验组治愈12例,占80%,死亡1例,占2.5%,好转7例占17%,患者满意度99%。对照组治愈15例占75%,死亡1例占5%,好转3例,占15%,患者满意度为80%,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治愈率及满意度明显增加。

三、护理措施

1、呼吸道护理给予正确的呼吸道护理,卧床患者给予定时有规律的翻身,每2h一次,鼓励其咳嗽,防止分泌物滞留,以利于痰液排除,痰液黏稠这要利用雾化吸入来湿化气道,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保持口腔清洁。对于需要吸痰的患者,吸痰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并嘱咐患者积极配合以利痰液的排出。

2、心理护理由于此类患者老年人居多,并且该病需要卧床,老年人往往比较悲观且不能接受,产生不良情绪,给护理带来不便,我们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文化背景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指导,首先护理人员要态度端正,给患者以信心和安全感,及时的同患者谈话,了解患者的感受,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消除其焦虑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取得患者的合作,要求患者家属积极配合,从而调动患者的信心,积极配合护理的实施。

3、饮食护理饮食原则为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对于昏迷或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发病2d后给予鼻饲流质饮食,鼻饲时患者取30°斜坡卧位,进食后保持半小时。对于大量应用脱水剂的患者应注意补液,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而对于进食较少的患者可以静脉输入高营养药物。同时多饮水,提高患者免疫力。

4、抗生素的应用发生肺部感染后要及时配合医生做好痰培养,正确收集痰标本,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按时给患者用药。而对于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应及时观察有无口腔黏膜霉菌感染,并作相应处理。

三、原因

1、长期卧床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部分脑血管患者,自主神经紊乱,气道分泌物增加,又由于长期卧床,活动受限,呼吸功能受到限制,分泌物不能及时排除,增加了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而由于有些患者,长期卧床,年龄偏大,并且患者体质比较差,可使部分分泌物反流入气道,使肺部感染。

2、用药不当引起脑血管患者常需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而常规预防性的抗生素治疗可导致肺部感染的增加[2]而所应用的药物中糖皮质激素的大剂量应用,可增加继发感染的机会,并且抗生素的滥用还可使鼻部正常菌群失调,而耐药菌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3]。

3、其他因素心理因素也可引起肺部感染,脑血管病患者需要卧床,并且还可者转移注意力,如听音乐、冷敷、皮肤刺激疗法等,帮助患者缓解腹痛。在治疗时,由于禁食时间长,输液量大,住院时间久,患者容易产生厌烦、精神萎靡、焦躁心理,护理人员要与病人多沟通,让家属一起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认真听取患者主诉,耐心给予解释,让患者以更好的心态配合治疗,达到满意的效果。

四、出院指导

急性胰腺炎患者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后,要指导患者在生活上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防止过度劳累。饮食上禁酒,少食多餐,不能暴饮暴食,进食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忌油腻食物,避免复发,如再次出现腹痛或腹胀时,要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第7篇

【摘要】目的:探讨肝胆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肝胆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经采用抗生素治疗,同时辅以雾化吸入,并给予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全身静脉营养支持等护理干预后,痊愈出院。结论:对于肝胆手术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应进行综合性分析,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可促进肝胆术后并发肺炎的痊愈。

【关键词】肝胆外科;围手术期;肺部感染;护理

肝胆手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尤其是年老体弱、严重创伤、长期吸烟和有慢性支气管病史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后容易出现呼吸衰竭,甚至诱发心力衰竭及多器官功能障碍,导致术后病死率增高[1]。现对2006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所收治的85例肝胆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l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85例,男31例,女54例,年龄37~82岁,平均65岁;其中胆囊结石并胆囊炎48例,单纯胆囊炎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8例,胆总管恶性肿瘤10例,肝癌4例,胆囊癌3例,胰头癌6例。手术方式:腹腔镜胆囊切除51例,开腹胆囊切除3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6例,Whipple手术12例,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6例,肝叶切除7例。所有患者的肺部感染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制定的《医院内获得性支气管与肺部感染诊断标准》[2]和Dilworth关于《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积分标准》中的肺部感染诊断标准[3]。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①术前加强知识宣教。入院后嘱患者戒烟,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咳嗽、排痰、深呼吸、胸部叩击,雾化吸入及使用祛痰药物的重要意义。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饮食,戒酒,按要求做好术前禁食水及胃肠准备工作,预防术后腹胀、呕吐。②教会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鼓励患者术前1周练习深而慢的呼吸,进行有效咳嗽训练;束腹胸或呼吸训练,用腹带束住患者腹部,松紧适宜,以制造术后生理状态,加强患者有效的胸式呼吸,代偿术后因切口疼痛引起的低效型腹式呼吸。

1.2.2 术后护理:①基础护理: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自主呼吸的恢复情况,定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并观察中心静脉压的变化,避免加重心肺负荷。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全麻术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患者清醒后无力咳嗽排痰,必须采用辅助方法,如辅助咳嗽法、手击震动法、刺激咳嗽法、雾化吸入法。③保持病室洁净和空气新鲜,严格探视、陪护人员的管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感染知识的教育,使其主动配合医疗护理工作,减少感染机会。④控制感染:术后保持腹部引流管的通畅,防止膈下积液和膈下感染,以免影响呼吸运动引起肺部感染。严格遵守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及时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合理有效应用抗菌药物,但要避免大量使用,防止造成菌群失调。⑤有效减轻疼痛,必要时可使用镇痛泵。⑥注意腹带松紧度:肝胆术后患者常安放腹带,可使翻身和咳嗽时腹壁切口的组织抗力减轻和缓冲,进而减轻疼痛。可根据情况在腹带与切口及周围皮肤接触处放置毛巾垫,使患者感觉舒适,利于调整好腹带的松紧度,并固定牢靠,不上下窜动。⑦穴位按摩:即按摩脊柱两侧的华佗夹脊穴,不仅可使患者即刻感到周身轻松,也可调节五脏六俯的功能,利于排痰、胃肠功能及全身功能的恢复。⑧更换与引流:如长时间采取某一种卧位,由于肺下部淤血,分泌物潴留可引起肺不张、肺炎。因此,应鼓励病人多活动,包括尽早下床活动,多做床上运动,卧床病人至少每2h翻身一次,避免发生肺部并发症。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采用抗生素治疗,同时辅以雾化吸入,并给予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全身静脉营养支持等护理干预后,痊愈出院。

3 讨论

肝胆手术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常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外科手术可引起呼吸容量减少,造成呼吸增快变浅,再加上切口疼痛,患者不敢咳嗽,呼吸道痰液多且黏稠,难于咳出[4]。②鼻通气受阻致口腔粘膜干燥,降低粘膜吞噬、排除、消灭细菌的能力。③口腔呼吸道常寄菌过度生长并持续吸入肺部引起肺部感染。④术前留置胃肠减压管。留置胃肠减压管可破坏上呼吸道正常的防御屏障,导致细菌进入呼吸道。此外还可能与患者术前下述情况有关[5]:①吸烟史:吸烟可致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支气管收缩痉挛,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受抑制,支气管杯状细胞增多,黏液分泌增多;导致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使肺泡中的吞噬细胞功能出现障碍,从而易引起肺部感染。②既往慢性肺部疾病史: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由于气道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纤毛稀疏、脱落、运动功能减弱,腺体分泌增加,容易造成痰液瘀积,而使肺部感染发生率增加。③脑血管疾病史:患者常伴躯体运动障碍、吞咽困难等,容易发生口咽分泌物气管反流、误吸而导致肺部感染。

对于已经并发肺部感染的肝胆手术患者,其护理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加强呼吸道管理。肝胆手术后由于疼痛,患者不敢做深大腹式呼吸及咳嗽排痰,极易造成部分肺不张、痰液积聚,引起肺部感染。因此,应帮助患者改变,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从而促进有效排痰,改善肺泡通气量。②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应帮助患者定时翻身转换,保持床铺平整,整洁。③加强病室环境管理。患者处于舒适的环境中能有效缩短适应期,缓解不适,同时也体现了人文关怀。④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肠蠕动,防止腹胀和粘连,还可增加肺通气量,有利于肺扩张和分泌物的排出。⑤改善机体营养及饮食护理。大多数肝胆手术患者因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而出现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使机体的抵抗力减弱,术后无力排痰,故术后应保证患者营养摄入。

综上所述,对于肝胆手术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应进行综合性分析,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可促进肝胆术后并发肺炎的痊愈。

参考文献

[1] 王华.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2):111-112.

[2] 邓伟吾.医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诊断标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0,13(2):372-373.

[3] Dilworth JP,Whtte RJ.Postoperative chest infection after upper abdominal surgery:an important problem for smoker[J].Re Spir Med,2008,86(3):205-210.

[4] Boni L,Benevento A,Rovera F,et al.Infective complications in laparoscopic surgery[J].Surg Infect,2006,7(2):S109-S111.

[5] 肖西平,李娟,郭洪霞.普通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8):564.

作者单位:415500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

(上接第186页)

2结果

在采取如文中所述的护理方式2周之后,对照组的100例患儿中,有56例患儿成功治愈,有18例患儿的病情好转,有效率为74%;护理组的100例患儿中,有78例患儿成功治愈,有18例患儿的病情好转,有效率为96%。详见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两组患儿的疾病治愈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小儿肺炎是儿科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该病如果没有接受及时处理,就容易诱发各类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儿的死亡。如果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气促、脸色青紫,则说明出现了肺部并发症,且有可能并发脓胸;如果患儿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并表现出烦躁不安,则大多伴有心力衰竭。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全面观察、进行科学的心理护理和呼吸道管理,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氧疗,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小儿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除了文中所述的护理方式,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也应对患儿的呼吸情况、精神状态以及体温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一般来说,患儿在患病以后,食物的摄入会受到很大影响,另外,呼吸加快、出汗、发热也会加速水分的丧失,所以除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喂奶的顺利进行外,也应注意热量和体液的补充,以便使患儿的喉部湿润,呼吸道保持畅通。喂奶时,应采用小勺,避免奶瓶喂奶容易诱发的重喘。在日常监护过程中,也应对患儿鼻腔内是否存在干痂进行监测,如果存在,应使用蘸水棉签轻轻剥离,消除鼻腔阻塞所导致的呼吸不畅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霞.交流技巧在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1,(25):33-34.

第8篇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临床观察;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1(b)-044-02

86 cases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clinical observation

CHEN Zhi, LIN Shunjun, GAN Zhenxiong, HUANG Zhihong

(Xiao Jinkou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51602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ulmonary infection of acute stroke with clinical features of 86 patients and related treatment.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86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316 patients with stroke patients, 86 cases of pulmonary infection, accounting for 27.21%. The incidence and nature of stroke patients, ag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time and other factors related to bed.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should be treat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primary disease,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 to develop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programs, while doing work relate to protection, to reduce mortality and improve prognosis.

[Key words] Pulmonary infection of acute stroke; Clinical observation; Integrated control

肺部感染为临床常见疾病,急性脑卒中患者由于各种因素,如意识障碍、长期卧床等,容易发生肺部感染。由于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并发肺部感染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造成病情的恶化,严重时造成患者的死亡,因此,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十分重要[1]。2004年6月~2008年6月本院共收治3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86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脑梗死114例(脑梗死组),脑出血202例(脑出血组)。本组86例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中,男65例,女21例,年龄45~78岁,平均63.5岁。本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96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经相关影像学检查确诊。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1999年肺部感染诊断标准。

1.2 方法

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病情及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切断感染的途径、保持呼吸道通畅、缩短卧床时间等,防治结合,综合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资料进行χ2检验,以P

2 结果

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患者脑卒中的性质(脑出血和脑梗死)、意识状态、卧床时间长短、年龄等。

2.1 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发生肺部感染的比较

本组患者中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7.21%,脑出血组肺部感染率明显高于脑梗死组患者,详见表1。

2.2 患者的意识状态与肺部感染的关系

86例患者中,61例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占总数的70.93%,25例无或者无明显意识障碍,占总数的29.07%。其χ2=10.67,P

2.3 肺部感染与患者年龄的关系

316例脑卒中患者中,50岁以下患者92例,其中肺部感染患者为14例,占15.21%,70岁以上患者为114例,其中肺部感染患者72例,占63.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7,P

2.4 肺部感染与长期卧床的关系

本组患者中,其肺部感染发生时间多为入院后1周。其中1周内发生感染11例,占12.79%;1周后发生感染75例,占87.21%,两者比较χ2=22.56,P

3 讨论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发病后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同时造成家庭及社会的沉重负担。因此,充分认识脑卒中的严重性,提高脑卒中的治疗与预防水平、降低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是当务之急。由于脑卒中患者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年龄偏大等因素,常并发其他疾病,其中,肺部感染较为常见[2],由于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易造成多脏器的衰竭,常为急性期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临床上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①积极治疗患者的原发病(脑出血和脑梗死),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急性脑卒中的抢救成功率[3]。②切断传染源,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同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加强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适当应用激素。③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术,同时,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如口腔护理、吸痰及相应的雾化治疗等。④尽量减少患者长时间的卧床,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⑤已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应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长期应用抗生素时,避免真菌感染的发生[4]。⑥老年人的生理解剖特点决定其易并发肺部感染,临床上应加强护理。

本组中可见,急性脑卒中并发肺内感染与其相关性因素,包括脑卒中性质、意识状态、年龄、卧床时间等,均经统计学检验后可见P

总之,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综合防护治疗[5-6],同时加强医院的护理及医院感染的管理,控制感染,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赵霞,张建岭.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192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09,31(21):2919-2920.

[2]李琨,孙瑞红.急性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康复[J].航空航天医药,2009,19(8):39.

[3]张向农.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45例临床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33(4):421-422.

[4]徒强.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86-87.

[5]范波.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135例临床分析[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8,5(8):736-737.

第9篇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肺部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200-01

作为神经系统的常见的多发病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比较高。而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常会并发肺部感染,且易引起死亡,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常常受该并发症的影响。我院在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收住急性脑梗死患者589例,其中住院期间出现合并肺部感染者达117例,经专业的治疗及护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得到了明显的控制,治疗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综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我院收住的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117例并发肺部感染,其中81例为男性,36例为女性,年龄42~83周岁,平均(70.1±4.6)岁,感染率为17.26%。有89例患者的感染住院时间在3至15天,占76.07%,28例为15至30天,占23.93%。另有91例患者有吞咽功能障碍,占77.8%。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人数为91例,占77.8%。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峰时间为3至15天。

1.2诊断标准:本组所有病例都与有关部门制定的诊断标准相符,且通过头部MRI及CT检查确诊,以《医院感染学》制定的医院感染相关标准为依据,此117例患者均被确定为院内肺部感染患。在将发病前肺部感染者和既往咳嗽病史患者排除在外的基础上,若患者在脑梗死急性期出现以下临床症状中的三项以上,就进行确诊:(1)痰培养提示存在致病菌生长;(2)患者有胸闷、胸痛、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3)X线胸片检测提示炎性症状;(4)肺部闻及干湿性音,呼吸音降低或肺部出现各种程度的实质变异体征;(5)体温大于37.5℃,且出现白细胞计数大于109/L。

1.3方法:若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即在第一时间进行专业且有效的整体护理干预。包括如下内容:

1.3.1常规护理:应关注脑梗死患者睡姿,建议采用半侧卧位或侧卧位,头部稍高,防止气管内流入口腔分泌物,床旁准备吸引设备,一旦呼吸道内有分泌物或呕吐物进入则及时清除,以降低误吸概率。注意保暖。每天进行药物熏蒸或紫外线消毒,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定期通风,以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

1.3.2口腔护理:对尚具备一定自理能力的患者,应协助其随时漱口,保持口腔湿润。若患者无法自理,则须每天2次,为其进行口腔护理。吸入性肺炎的主要病因即是有口腔疾病的患者口腔中分泌物增加,因此须定期进行咽拭子培养,关注患者口腔中是否有霉菌或溃疡等感染情况,并及时进行诊治。

防止设备受到医源性污染,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应严格遵循相关制度,吸氧鼻塞和输氧管等设备不得多人混用,必须每天更换,对各类一起的置管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管理,确保室内环境的卫生清洁,定期通风消毒。含氯消毒液对所有物体的表面进行消毒擦拭,对人员出入进行严格限制,避免交叉感染。

1.3.3气道护理:患者机体的缺氧状态可通过吸氧加以改善,使得脑水肿症状减轻。在吸氧过程中,氧流量的控制应以患者病情为依据,须避免误吸情况的发生。吸氧时将患者头部抬高30°,侧向一方,及时将其口腔中的分泌物清除。避免鼻饲时过量过快的注人,鼻饲后1至2个小时内应保持,避免因胃内容物返流而造成误吸。定时为患者翻身并拍背并变换其,以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若患者清醒则应鼓励其主动咳嗽排痰并进行深呼吸。若患者痰多且病情允许,可辅以呼吸道的雾化与湿化和引流。在室内温度、湿度保持恒定及控制患者体液平衡的基础上,若患者出现痰稠或经气管切开手术,则可进行常规雾化吸入氨溴索、有效抗生素和生理盐水,用药频率为每天2至3次,若患者经气管切开手术,为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湿润,应向气道内每30至60分钟滴入5ml左右的湿化液。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是吸痰,故吸痰时务必以定时、及时为原则。为了将痰液稀释,提高吸痰效率,可在吸痰前将10ml湿化液滴入气道内。吸痰前后给予患者2至3分钟的高浓度吸氧,防止患者因缺氧而窒息。吸痰管应为一次性用具,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时间不应超过15秒,防止负压过大造成患者的物理损伤。

1.3.4进食护理:对患者进食及吞咽情况加以密切的观察,对患者神经功能情况进行测评,并同时评估患者床旁吞咽困难度。尽早为有吞咽困难的脑梗死患者插鼻饲管,为了防止因进食过多或过快造成患者出现胃痉挛呕吐,建议采用间断鼻饲流质。

1.3.5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治疗早期,应选用正确的抗生素,对患者的面色、体温、意识、呼吸、脉搏等什么特征加以密切的关注,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若出现高热则应及时进行药物和物理降温。若SaO2小于90%,同时伴有吸气性呼吸困难,首先应对患者是否存在痰液阻塞情况加以考虑,在进行吸痰时,对痰液颜色、数量和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定期进行肺部听诊,对肺部感染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结合患者药物过敏试验和痰培养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2结果

经过整体的护理和干预,所有急性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7例患者2周内复发,复发率为5.98%,治愈107例,治愈率91.45%。将该情况与我国有关部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对华东地区进行的抽样调查情况进行比较,有明显的改善,详见表1。

3讨论

整体护理使护理工作的落实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护理方式和潜在风险等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及干预,显著降低了急性期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提升了患者的生存品质。

参考文献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