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16:14:54
导语: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不断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水平
打好调结构转方式攻坚战,首要的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深化思路,激发思想活力,破除思想障碍,摆脱对粗放发展定式的路径依赖,形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良好氛围。
(一)调结构转方式及其内在联系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转变发展方式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前提,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结果。调整经济结构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抗风险能力,赢得国际经济竞争战略主动权。
(二)调结构转方式是国外存在的普遍现象
1.发达国家政府介入转方式调结构。如上世纪美国面对石油危机压力,以节能为目标、科技为手段调整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转型。当前美国的主要举措:支持和鼓励科技创新、推进绿色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夯实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促进出口扩大、推进“再工业化”、加强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推进金融监管改革。
2.发达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启示。一是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选择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及其既定条件相联系。二是调结构转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历史过程。三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政府再适当干预转方式调结构,必要而且可行。四是完善市场机制,健全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基础作用,实现有效市场竞争。五是教育发展、科技进步是调结构转方式的决定因素。
(三)充分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战略任务
当前,国际形势逼人,国内形势催人。有许多复杂、重大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内经济结构脆弱、发展方式落后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不我待。我国已经进入只有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才能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调结构转方式成为统筹解决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总钥匙或根本途径。
二、准确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规律
正确认识淄博实际,准确把握经济规律,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科学引导我市调结构转方式。
(一)淄博市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淄博市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特征的是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说淄博是一个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重化工老工业城市。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为3.6:62.8:33.6;工业中以重化工业为主;重化工业以化工、能源、冶金、建材等为主,占工业的比重一直在70%以上,2006年以后比重超过80%。我市结构调整的重心在于工业结构调整。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们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推动工业结构调整的规划、政策和措施,如科教兴市战略、环境立市战略、碧水蓝天行动计划等,初步趟出了一条内涵发展道路,基本实现了资源型城市的主动转型、“自费”转型。
但作为一个资源依托型的重化工老工业城市,目前仍然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够强大;资源环境压力仍然比较沉重等。在资源方面摆着一个严酷现实:以往发展所依托的自然资源如煤炭、铁矿石、铝土等主要资源已近枯竭,主要依赖外部调入,近年我市工业企业全年耗煤约在3500~3800万吨左右。来自三个渠道:一是省外购进,占75%;二是省内外地市,占15%;三是我市自产,占10%。更大的发展瓶颈在于土地约束。我市新增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企业搬迁改造、旧村改造以及土地整理复垦等。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坚定不移的走内涵发展路子。
(二)淄博市工业化进程的阶段性
淄博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分析淄博工业化发展阶段,由此推断淄博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功能、作用、发展方向,十分必要、非常重要。国内外广泛用于衡量工业化进程的指标,主要有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以及城乡结构,即城市化水平等四个方面,其中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指标最具指导性。近年来,淄博的城市化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09年的城市化率为62.54%,比全国高出15.94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14.24个百分点,这是淄博的比较优势所在。但尚未跨越工业化中级阶段70%城市化率的上限。按照城乡结构理论分析,我市的工业化进程处于中级发展阶段。
三、积极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一)增强主体的动力和活力
1.增强政府主体调结构转方式的动力和活力。对政府来说,当前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走出认识误区,树立常态观念。(2)进一步形成有利于转调的制度性安排。(3)引入城市研发理念,加强淄博发展研究。2008年,淄博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了“调研年”活动,效果很好。建议引入城市研发理念,整合研发资源,学习一流企业,强化城市研发。主要业务流程是:战略研究科学规划重点突破具体项目课题申报调研论证付诸实施。为使研发人员潜心研究,应有保障和激励机制。面对山东新的区域经济发展布局,面对淄博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基本态势,淄博如何参与区域经济分工与协作、合作与竞争?如何主动融入“一蓝一黄”和“济南都市圈”?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融入全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淄博对策、重大项目战略与实施。
2.增强企业主体调结构转方式的动力和活力。企业是转调的主体。企业和企业化的科研院所集聚着资金、技术、人才等高端生产要素。大企业、大院所是加快转调的重要抓手。对企业来说,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促使企业产生调结构转方式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加快企业转调最重要的就是面向市场需求。完善市场机制,健全市场体系,整顿市场秩序,更加依靠价值规律。
3.增强劳动者个人主体调结构转方式的动力和活力。调结构转方式的根本动力是以人为本,凝聚人心。以人为本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坚持的核心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同志特别强调:“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表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入理解、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突出以人为本,对于打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挥工业比较优势,实施工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发展都市农业,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准确判断所处阶段和局中位置,才能确定发展战略,规划淄博未来。按照前面我们已经得出的“我市工业化进程正处于中后阶段”的基本判断,合乎逻辑的推演出两个相辅相成的淄博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一是夯实工业基础、发挥工业优势,加快工业升级,强力助推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并进而反作用于工业升级,城市转型。二是推动经济转型,走工业化和服务业双轮驱动之路,强力推动淄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工业反哺农业,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突出城中“花园”功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1.发挥工业比较优势,加快工业升级。目前,可能存在着一种认识误区:由于看不到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现实,不能正确认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再加上对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的厌恶,就误认为搞工业不如搞虚拟经济如金融业等更有前途。
2.着力加快经济转型,走工业化和服务业“双轮驱动”之路。经济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我市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中后阶段,发挥工业比较优势是目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还要强调着力加快经济转型,走服务业驱动之路?因为:单一工业驱动乏力,而且从产业演变规律来看,我市经济又正处在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的临界点上。加快调结构转方式,当务之急就是加快提升服务业。2009年我市服务业在GDP的占比只有33.6%,低于全省的34.1%。
3.发挥组团城市优势,积极发展都市农业,走产业协调、生态宜居之路。(1)坚持内涵发展道路,积极发展都市农业。历史上,淄博农业发展思路大致有以下几种:两高一优农业、质量农业、效益农业、精品农业、城郊农业、都市农业等。2009年10月召开的淄博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又作出了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的决策。全市上下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成效显著,形势喜人。但有些问题也需要边实践、边思考;边探索、边回答。从而消除疑虑,提高认识,创新思路。(2)加快发展淄博都市农业的几个着力点。第一,进一步完善都市农业和城市建设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机制。第二,尽快提高都市农业主体素质。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市农业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地转变为兼职兼业。能否在日渐稀缺的农业资源上,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财富,关键就看劳动者的素质。第三,加快推进都市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第四,大力发展生态型、循环型都市农业。既保证农产品优质高档,达到绿色、有机标准,又能创造生态宜居环境,增加淄博城市亮点,提升淄博城市形象。
(三)重点突破抓企业、抓融合、抓人才,重塑淄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优势
要实现新突破、新跨越,重塑淄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优势,就必须打破思想束缚,创新发展思路,采取非常措施。当前要重点突破企业、融合和人才这三抓:(1)重点突破抓企业,实施政府主导的一流企业打造战略,以一流企业群为依托,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2)重点突破抓人才,切实加强转方式调结构的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人才是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优先投入,以人才优势构筑未来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3)重点突破抓融合,积极融入“一蓝一黄”国家战略和济南都市圈,努力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第一,积极融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世界海洋理事会执行主席保罗・霍尔休斯:蓝色经济引领未来经济。“海洋经济等于全球经济”。沿海国家纷纷把海洋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东部率先发展的基础就是海洋区位优势。2009年沿海重大事件:山东、江苏、福建、海南、广西、辽宁等,都被批准为国家战略。还有早些时候的上海浦东、天津新区、河北曹妃甸等。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布局已经基本完成。区域发展战略普遍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依托海洋区位优势,促进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成为最为显著的时代特征。第二,积极融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把积极融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为深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重要平台。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眼于产业梯度差异和产业互补性,制定规划,全面对接;二是鼓励和引导各区县积极参与“黄三角”建设;三是全力支持高青县发展生态、绿色和低碳经济。第三,积极融入济南都市圈建设。把加快融入济南都市圈建设,作为提升我市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发挥“次核”作用,重点在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域搞好产业对接,在科教文化等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快实现市场一体化;二是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山东总体规划与建设: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发展城际高速铁路。以青岛为中心的青、烟、威、荣城际高速铁路已开工建设。济南都市圈城际铁路规划已编制完成,可实现与滨州、潍坊两个主要黄三角城市的1小时交通圈。淄博市则积极推进以张店为中心的“大十字”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的统筹规划,努力完成张店――济南、张店――潍坊、张店――沂源、张店――高青的“半小时工作生活圈”建设,尽早实现淄博北部以经济区、工作区为主,淄博南部以生态区、生活区为主;白天在淄博或济南工作,晚上会济南或淄博休息等重大发展目标。
参 考 文 献
[1]杨冬梅,徐开金.试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均衡.《湖北社会科学》.2010(2)
[2]韩立齐.也谈经济结构调整.《理论观察》.2010(3)
在传统增长引擎的驱动下,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达到阶段性的繁荣峰值11.9%,环比增长1.2%,超过2007年第四季度的11.7%和2008年第一季度的10.6%的水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直状态极差的外贸,5月份也有了超预期的表现,中国前5个月的出口额实现5677.4亿美元,恢复到全球金融危机前2008年同期水平(5450.6亿美元)。但进入第二季度以来,国内外宏观形势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比如,国内收紧信贷投放、清理地方政府债务及严厉调控房地产业,国外欧洲债务危机突然恶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与通胀上行同步出现,5月份的经济数据反映了这一情形――CPI突破3%的警戒线,而投资从第一季度末的26.4%持续下降至5月末的25.9%,工业增加值亦持续回落,中国股市甚至最近引领了全球股市的下跌,成为今年以来全球股市下跌的第一名。尽管5月份出口实现了超预期的增长,但随着欧洲持续债务危机影响的扩散,中国出口的高增长将难以持续。从下半年的形势看,包括4万亿投资拉动效应的必然递减,中央对不良资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清理,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的影响,下半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将可能出现回落。
于是,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出现的“中国经济步入了新一轮快速增长”的声音,让位于5月份经济数据公布后起来的“经济下滑”、“二次探底”的呼声。
然而判断经济形势特别是复杂的经济形势,只看表面数据,不分析前因后果;只看一时段的问题,不从历史及发展中去考量;只看简单的结果,不探究其中演变的规律,肯定很难准确把握形势,得出正确结论。
事实上,从数据看,去年第二季度GDP增速7.9%,第三季度8.9%,第四季度10.7%,今年第一季度达到11.9%,是一路“过高向热”的挺进。如果今年延续这样的增长态势,全年的增长势必超过10%,与现阶段潜在经济增长率比较,一定会引发“经济偏热”,对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没有任何好处。今年正在实施或将陆续出台的放缓公共投资、适当收紧信贷货币政策,加强房地产价格调控,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压缩高污染、高耗能和过剩产能,重启人民币汇改进程以及其它宏观调控措施,实际上是对过去一年经济快速增长,半年来“过高向热”态势的主动调整。2003-2007年GDP10%以上增长并不是“常态”,经济增长的“弦”绷得过紧并非好事,也不叫“又好、又快”的增长。只有在由环境和资源等因素制约的,8%-10%潜在经济增长率之下的增长速度,才是科学的,才可能是“又好、又快”的增长,且又符合追求目标,就不是下滑。中国一直主张GDP增速为8%左右,所以是回落趋稳,回归“常态”,回归适度增长。今年中国的GDP会回落到9%-10%的理想范围。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世界金融危机迅速扩散蔓延,中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事实上,这一轮经济增速下滑从2007年第三季度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2009年第一季度。下滑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这一影响并非下滑的主要原因,主因在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以及政策应对等内部多种因素的叠加作用。所谓“内生性因素为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阶段和增长模式问题,虽然多年来一直强调要从外延性增长转变为内涵式的增长,但目前经济增长方式还是粗放型的,过分重视增长速度而忽视增长质量;二是经济结构的调整进展缓慢,多年来对调整经济结构强调得不够,政策和措施力度也不够,口头多,政策和措施少;三是国内消费需求不足,且逐步下滑。所谓“多种因素叠加”,一是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冲击下,外需严重下滑;二是政策方面,特别是2008年,一系列对企业经营影响重大的政策过分集中出台,如提高环保门槛,人民币汇率升值,“两税合一”税法的变化,大规模取消出口退税、增加用工成本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速;最后一个就是政策应对问题,2008年宏观调控的任务变动过于频繁,有的地方和部门,有的政策和措施,年初对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的苗头重视不够,年底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又反应过度。实际上,中国经济自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的这一轮减速,根源在于长期以来的结构性矛盾,比如投资与消费的矛盾,内需与外需的矛盾,发展方式结构性矛盾,区域结构性矛盾,城乡二元结构性矛盾,国民收入结构性矛盾,等等。如果这些结构性矛盾不解决,经济增长速度迟早都会出现下行。
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实行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以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揽子计划,在刺激政策的作用之下,迅速扭转和遏制住经济增速7个季度连续下滑的态势。但必须看到,在应对经济危机冲击时,强调“保增长”多,对“调结构”、“促转型”重视不够。而这一轮世界金融危机,则再一次告诫人们,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外延扩张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无法继续下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比如,针对部分行业尤其是一些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就需要及时淘汰落后产能,防止重复建设。这方面动手越早,损失越小,动手越晚,代价越大。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6月22日联合公布《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宣布自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包括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料在内的406个税号商品的出口退税。这一涉及较大范围的取消出口退税政策,主要关乎“两高一资”产品,而就在调整相关出口退税的前两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两项举措,表面看似无关联,且政策背景也各有不同,但深思细剖,不难发现,其实这些举措都在为调结构、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
可以确定,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大周期转换与小周期转向的重叠并行之中。所谓大周期转换,就是中国经济面临从投资、出口为主的驱动,向由市场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驱动的经济增长格局转换;所谓小周期转向,就是中国经济自2007年的增长峰值回落之后,正在迈向新一轮增长周期的起点。此二者的重叠并行,无疑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向更好的增长方式转换。但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当一国经济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发展之后,经济增长速度都会回落到“常态”,回落到“适当”,甚至难免会有下滑。从这个角度看,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出现阶段性波动是难免的、正常的。总的来说,对于今年下半年的中国经济,还应持有适度乐观态度。从外部看,跨境贸易和跨境资本继续稳步回升,这将有助于为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持续的“全球化红利”;而欧洲债务危机,其规模及影响毕竟难与次贷危机相比。从内部看,从再工业化及城市化加速的组合等,一定能够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基本稳定,特别是经济领先指标――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连续15个月在正常水平以上运行。尽管5月与4月比有1.8个百分点的下降,但仍在50%的正常水平之上,显示未来经济将呈现增长之势,只不过发展态势较前更趋平稳。中国经济的增速会从“前高”转为“后稳”。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思考;昆明市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155-02
近几年来,云南省昆明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改善,科技贡献率持续上升,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并以创新的理念和思路,超前谋划“后危机时代”的现代新昆明建设,致力昆明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一、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直接相关。针对昆明市三次产业中,工业不强、结构偏重,服务业比重偏低,单位GDP能耗高、环境压力大的状况,要以“调优”农业、“调强”工业、“调高”服务业,以构建循环型生产、集约化增长、集群化发展、节能型体系为方向,推动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逐步从主要依赖数量扩张向提高要素效率转变,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1.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大力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着力抓好保护耕地、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关键环节,全面推进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实现城乡统筹的新突破,大力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精深加工,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
2.切实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以促进优势产业、工业园区、重点骨干企业发展为主攻方向,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突出抓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三个环节,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烟草、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延伸原材料和矿产品链,提升产品附加值。进一步优化轻、重工业结构,优先发展烟草及配套、生物制药、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有色冶金、磷化工产业,巩固提升黑色冶金、建材、能源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煤盐钛化工、农特产品加工等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配套能力,形成特色突出、竞争力强、规模大的产业群体。集聚发展,优化布局,推进工业发展重心向昆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呈贡、安宁、海口、杨林、东川五个工业园区,省级寻甸特色工业园区以及市级特色工业集聚区转移,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企业战略重组与整合,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培育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带动一批小而专、专而精的中小配套企业快速发展。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把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发展层次,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要以现代服务业为龙头,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使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拓服务业发展新领域,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研究与开发、电子商务、信息、法律、咨询、会计等生产业和医疗服务、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业,提高服务业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
二、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在能源资源约束强化和低成本竞争优势弱化的情况下,只有将增长更多地建立在自主创新、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才能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带动转变。
1.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重点支持烤烟、畜禽、蔬菜、花卉、特色经济优质品种的引进选育和良种繁育,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业化技术,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加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2.重点推进工业技术创新。围绕生物制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传统工业等支柱产业,着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打造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的重点,要放在引导和支持工业技术的创新开发上。
3.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要落实好国家和云南省的有关政策措施,建立企业创新投入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要加大对企业研发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瞄准国家和省、市支持的重点产业领域,采取产学研结合等多种方式,建立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依靠自主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要鼓励创办科技型企业,对纳入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产品,在本市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重大工程建设中给予优先采购。
4.强化创新基础条件建设。围绕支柱产业和优势领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及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技投入体系。要重点建设一批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切实加强对自主创新的支撑。要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和大中型企业建设科技孵化器,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建设。要支持在昆高校建立科技园,制定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支持社会力量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5.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工程。要按照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政策措施,鼓励具有原始性创新的发明专利产生。要重点支持烟草、冶金、机电、花卉、生物制药等优势行业结成技术联盟,开展技术标准战略研究和规划,鼓励企业吸收、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标准。
6.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打破行业和市场垄断,打破地域和部门所有制界限,建立健全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统筹机制。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依托重点项目,开发一批关键技术,推动创新成果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用足用好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程。
三、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节能减排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一方面,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使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降下来;另一方面,抓好节能减排,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要站在产业布局层面上,一方面,坚决淘汰落后过剩的生产能力、落后的工艺装置和污染严重的企业;另一方面,鼓励、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要正确处理好发展高载能产业与节能减排的关系。高载能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昆明市有色冶金、黑色冶金、磷化工等高载能产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比较优势,培养了一批全国知名企业,拥有全国领先甚至世界先进的市场工艺和技术,它们的发展对现代新昆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节能减排淘汰的只是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并非淘汰高载能产业。要提升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进高载能产业向低能耗、高产出方向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从现阶段的实际需要来看,实现节能减排的约束性目标,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把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措施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归根结底要靠人的转变来实现。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个基本要求。
1.切实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到优先位置。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要创造有利于人才价值实现的环境和机制,建立体现知识经济社会价值的新机制,为各类人员营造公平施展才能的机会。
2.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确立现代教育观念,使教育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培养人才的创新力,建立科学、高效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展教育的重点放在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上。在切实保证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同时,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要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着力加快农村教育和培训的步伐,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积极改革中、高等教育体制,通过市场机制把更多的社会资金引向教育。通过产学合作、服务全省等多种新途径,改善教育的基础环境,形成现代化开放型网络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五、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保障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取得重大进展,必须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努力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大动力。
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清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政府、市场、企业各自归位。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和恰当地界定、调整政府的经济职能。
一、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1、更好地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简单地把增长当作发展、把增长作为第一位的追求。“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的效率而言的;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增长方式”只回答了在要素投入方面如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发展方式”不仅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在发展道路方面回答了用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什么样的环境代价做大“蛋糕”的问题。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更深刻地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内外需结构不平衡,国内需求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是转变增长方式提出多年而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各方面条件比较好,我国必然成为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最便宜的“加工工厂”或“生产车间”。这就必然带来投资、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而投资、工业的快速增长又必然带动消耗高、排放多的投资品生产的扩张及这些产业的投资扩张。加上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又必然主要依靠附加值低而占地多、消耗多、排放多的贴牌生产方式来实现,这是支撑现阶段粗放增长方式的机制。因此,单纯就转变增长方式做文章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必须从本源上抓好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等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内外需结构平衡了,产业结构优化了,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消耗高的粗放型发展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更强,现实指导意义更大。
3、更全面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惬意的环境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地区不顾自然规律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退化,越来越多的区域成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空间;一些地区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过度开发,导致水资源短缺,绿色空间锐减,环境污染加剧。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快速增长和收入增加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而且也要求以尽可能少的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增长。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确定更全面、更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方针。所以,用“经济发展方式”代替“经济增长方式”,更好地体现了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要的内容。
二、“三个转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这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包括内外需结构、内需中消费与投资结构在内的整体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而提出的。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将严重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国内需求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1979-2005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6%,其中国内需求的贡献率高达92.6%,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只有7.4%。即使近几年,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91.9%,而且我国今后仍然能够主要依靠不断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人口大国尤其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加具备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的有利条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将为经济增长创造庞大的消费需求;工业化进程加速,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的投资需求;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将为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内需空间。
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必须处理好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近几年,我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的贡献率持续降低。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21.7%增加到2006年的40.7%;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由2000年的63.8%降到2006年的38.9%。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增长并不慢。据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指标》,2000-2004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年均增长7%,远远高于美国的3%、世界平均的2.4%。但问题是,我国投资增长更快,从而使投资与消费出现不协调,经济增长过多依靠资本形成;从消费领域自身来看,消费结构性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不强。这一问题,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要保持持久稳定的增长而不是短期的繁荣,必须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把经济发展根植于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2、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大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的。
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大而不强,制造业规模虽已位居世界第三,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世界知名品牌,消耗高、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滞后,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低十几个百分点,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方向出现偏差,近年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不仅没有改变,反而继续强化,进一步加重了资源环境的压力。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2年以来一路攀升,由44.8%提高到2006年的48.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2年达到峰值以来一路走低,由41.5%降低到2006年的3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5.7%降到38.6%。
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影响经济的稳定性。因此,必须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推动发展的主线,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逐步实现农业由弱变强;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实现工业由大变强;加速发展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由慢变快,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经济增长中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而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的问题提出的。
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为2.26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但为此投入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却比产出所占比例高得多。2005年,我国消费石油3亿吨、原煤21.4亿吨、粗钢3.5亿吨、水泥10.5亿吨和氧化铝1561万吨,分别约为世界消费量的7.8%、39.6%、31.8%、47.7%和24.4%。即使考虑汇率因素,我国经济增长付出的能源、资源代价过大,也是不争的事实。
另一方面,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我们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换来微薄的利益,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我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美国《商业周刊》和国际品牌公司2006年公布的全球100个著名品牌中,美国拥有50个,欧洲有38个,亚洲也有11个(其中日本8个、韩国3个),而我国却一个也没有。我国彩电、手机、台式计算机、DVD播放机等产品的产量虽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依赖进口。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本文通过对绩溪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调研,深刻感受到绩溪县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是理念上的升华和思路上的创新。通过园区集约方式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绩溪这个山区小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强工富县"的必要选择;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乡村建设同步推进,是实现农业转型必须坚持的着力点;发挥自身作为古徽州发源地的历史文化生态优势,积极融入省政府规划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是绩溪县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手笔。绩溪县转变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始终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引领转变,以城镇化推动转变,以开放招商加速转变,以特色农业助力转变,以文化旅游深化转变。从而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战略性转型,实现了全县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皖南山区 绩溪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029-02
党的十报告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实际上,从新世纪之初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绩溪县,这个只有18万人口的皖南山区小县,在抢抓东部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中,就始终致力于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引领县域经济走进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新时代,走上了实现跨跃式发展的新征程。全县财政连续七年呈几何式快速增长,各项经济指标和社会事业同步快速增长(见表一)。从2009年开始,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评定的20个科学发展先进县中,绩溪作为皖南山区的一个小县,榜上有名。绩溪县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与探索中,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园区集约发展——绩溪县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新方式
无工不富。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工业化是县域经济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绩溪县经济发展不够,说到底是工业化发展不够。新世纪以来,县委县政府在对如何“强工富县”的实践探索中,逐步提高了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园区集约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必要性的认识。
1.坚持新型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
坚持新型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就是要主攻新型工业。强工才能富县。只有主攻新型工业,才能彻底改变山区农业县的落后现状。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上,要始终不渝地把新型工业置于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不动摇。
绩溪县正是坚持这个理念,紧紧围绕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资本转移示范区,举全县之力扎实推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跨越。逐步实现了工业经济实力稳步壮大,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产生了“工业经济三年倍增”的奇迹。该县“生态工业园区”的黄山恒久链年产3万吨异型链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已于去年正式投产。小小科技、泰昂电力、大鹏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快速成长。合一电气、明雁齿轮、浙南管业等一批工业项目建成以来稳定运营。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亿元左右,增长约40%;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7亿元以上,增长22%以上。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该县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完成技改投入2.54亿元。黄山恒久链公司被认定为中国非标异型链生产基地。7个项目获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等基金支持,13个产品被认定为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企业达12家,民营科技企业达16家。黄山实业、家德钢构等老企业“退二进三”扎实推进。省级不锈钢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体工程完工,新增省名牌产品1个、著名商标2个。绩溪县坚持工业主导型经济增长格局,实现了县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 。
2.突出抓好新型工业园区建设
工业园区是现代工业发展的最佳载体。工业园区使工业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资源共享、管理成本最小、效益最大。工业园区建设已成为发展新型工业的集中区、吸引外资的集聚区、体制改革的先导区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区。依托工业园区上项目,是发展现代工业的有效途径。为此绩溪县重点把握好两个环节:
一是着眼环境保护,优化产业布局。绩溪县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生产力发展状况,集中力量办成有地方特色、能发挥“带动、示范、辐射”作用、能产生“规模、集聚、洼地”效应的工业园区。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现象的发生,特别注意选择好入园企业,引进那些对本地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技术含量较高、环境污染少、有利于充分发挥本地比较优势的企业,形成自身的主导产业。
根据产业发展现状,绩溪县政府着重选择培养不锈钢制造、异型链生产、机械电子、汽摩配及低速汽车四大主导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这四大主导产业大多已初具雏形,其销售收入实现利税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一鼓作气,趁势而上,就一定能把这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二是规范招商引资,坚持科学选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既要强力招商,更要科学选商。绩溪县立足自身生态资源优势,在园区建设之初就定位为“生态工业园区”。“宁要蓝天绿地,不要急功近利”。该县坚持以制度和机制作保障,把好入园企业环保准入关,大力建设环境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产业生态化转型升级。一路走来,该县否决了一批“两高一资”项目,关停了一批重污染企业,坚持突出“青山绿水、徽风古韵”特色不放松。不仅把住了入园关,而且招商成绩效著。比如,2010年引进省外项目16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86.14亿元,增长117.2%;利用外资425万美元,增长26.6%,荣获“浙商投资全国最佳城市”、“浙商投资最佳工业园区”和市招商引资工作进步奖。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
二、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乡村建设同步推进——绩溪县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着力点
结合新农村和美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是绩溪县推动山区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利用、有效实现山区农业经济转型的正确选择。
1.重视龙头企业发展,突出品牌效益
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绩溪县在培育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提出了“科学布局、科技支撑、壮大龙头、做强品牌、标准化生产、优化环境”的正确思路。科学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绩溪县重点扶持劳模实业、五蜂园、丰润生态、山里佬等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基地,新建优质茶园6000亩、优质烟叶500亩、油茶1万亩,巩固发展出口型徽菜原材料基地1.5万亩,扶持发展标准化大棚蔬菜基地,培育绩溪黑猪、、中药材等特色农业。高标准规划、高科技支撑、高效益经营、高水平创建了3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其中板桥绿色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已列入国家级有机水稻标准化示范区予以重点扶持和发展。发挥科龙、登峰、五蜂园三家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现全县长毛兔饲养30万只、商品猪20万头、蜂群8万群的新目标,建设一批具有循环经济示范效应的重点村、重点户。加快绩溪县山核桃、竹笋、籽用瓜萎、金山时雨茶叶等第二批安徽名牌农产品申报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山里佬牌山核桃、徽岭山居牌吊瓜子获首届安徽十佳特产,上庄“金山时雨”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并在“2010年第十七届上海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比中获金奖,在“世界绿茶协会(日本)”2010年名茶评比中获最高金奖;绩溪县黑猪列入国家地方品种保护目录……目前,绩溪县农产品注册商标达60个,拥有省级著名商标4个,市级知名商标4个;拥有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14个,省级名牌农产品8个。随着精品不断涌现,绩溪县农业产业化已稳步进入全省领跑方阵。《安徽日报》曾报道:绩溪县特色农业正以迅猛发展的态势领跑安徽。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高效转化农、畜、禽废弃物,实现变废为宝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它包涵了清洁生产、环保产业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它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不是等污染排放后再去治理,而是从源头开始到经济运行全过程进行治理。从而有效解决人们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尖锐矛盾。绩溪县的农业循环经济已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已向节约资源、能源型的生态经济迈出坚定的步伐。
比如,为实现农村资源的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循环利用,他们积极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连续3年争取到国家的户用沼气建设项目,现已投资1000多万元,到去年底全县的户用沼气池总数可达5000多口,占全县总农户的15%。在大力发展户用沼气的同时,还积极筹建大中型沼气项目。登峰农业有限公司万头养猪厂的国家沼气发电工程已于2012年9月21日开工建设。项目计划建400立方米的厌氧发酵罐两座,300立方米的贮气柜一座,日产18吨的有机复混肥生产线一条。建成后,可日处理猪粪70吨,日产沼气500立方米,年发电14.4万千瓦,年产有机复混肥6300吨。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0多万元,创利税140万元左右。
3.将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与新农村、美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
绩溪县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安徽最美乡村、“三江”最美源头、全国文明县城三大目标,着力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统筹兼顾、以点成线、以线带面,全面建设美好乡村。几年来,该县结合生态、文化、旅游的独特优势,通过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村庄改徽、河道整治、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等项目,着力打造登源河历史文化生态旅游和215省道生态特色产业2条示范带,建成了仁里、龙川、孔灵、高迁、郎家溪、湖村等一批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美好乡村精品村。他们充分发挥美好乡村建设示范带沿线村庄特色产业优势,逐步形成了示范带特色农业迅速提质增效的良好势头。其中,徽菜原料、大棚蔬菜、经果林、山珍、蜂产品等产业优势,在美好乡村建设示范带尤显突出。全县特色产业基地超过30万亩,其中示范带沿线村庄占60%,有徽菜原料基地 11万亩,大棚蔬菜450 亩,经果林300亩,竹笋两用林6万余亩,蚕桑2000亩,培育了一批特色专业示范村。同时大力发展美丽乡村旅游业,成功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龙川成为全市首家国家5A级景区,湖村、水村、仁里、孔灵分别创建了国家4A、3A级景区,规范化农家乐发展到130家,仁里村成为全市“农家乐”旅游示范村,2012年示范带沿线“农家乐”接待游客71.2万人次,仅此一项增加示范带沿线农民收入1300元,成为农民新的增长点。
三、彰显历史文化生态大优势,打造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绩溪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大格局
绩溪县位于黄山与天目山的过渡带,也是长江与钱塘江的分水岭,自然禀赋独特。绩溪县徽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观众多。颇具徽派建筑特色的古村落、古民居比比皆是,砖、木、石三雕精妙绝伦,是正在开发崛起的文化旅游胜地。古往今来,绩溪县以“邑小士多,代有闻人”著称于世,涌现了许多名人,近代就有“五四”先驱、“红顶商人”胡雪岩、徽墨大师胡天注等。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绩溪县积极抢抓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历史性机遇,以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为重点,着力推进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复合型转变,旅游产业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旅游品牌向国际旅游目的地转变,旅游服务向人性化、标准化、信息化转变。积极创建旅游产业转型示范区。
1.坚持政府主导旅游,推进徽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绩溪县发挥政府应有的职能,为推进徽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做了好大量的基础性普查和抢救工作。一是全面调查、清理现有具有开发价值和潜力的文化遗址、遗存,尤其是保护好明清两代品相基本完好的古民居、古祠堂、古水口、古牌坊、古廊桥。二是制定抢救性文物保护规划,列出县保、省保、国保申报名单,分批分片采取不同的措施。三是筹资征集、收购、接受散落民间的三雕物件、族谱、契约、图书、民俗物品等。为展示灿烂的徽文化,增加城市文化内涵,绩溪县面积为7000平方米,总投资为4555万元的“绩溪博物馆”即将建成。旨在通过博物馆的建设,着力整合绩溪丰富的徽州文化资源,促进以博物馆为核心的古城区文化旅游的跨越发展。
2.推进旅游品牌创建,完善品牌发展机制
【关键词】泰州市;苏陈镇;镇域经济;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区单位。作为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镇区是介于市与乡之间的较低层级的城镇居民点。它起着联系城乡经济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地。加强镇域经济理论研究,推进镇域经济科学发展,对统筹城乡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以及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打造好镇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作为县域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镇域经济概念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从行政区的角度看,镇域经济是指镇级行政区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它受到行政区划边界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从经济区的角度看,镇域经济是以镇为中心形成的开放经济系统,是镇域范围内各种要素和产业有机构成的经济综合体。镇域的边界通常以镇的吸引或影响范围来界定。在这种情况下,镇域的边界将是模糊的、变化的。
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县域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看,省域经济强往往强在县域经济,而县域经济强则往往强在镇域经济。同时,作为镇域经济的核心,小城镇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它架起了融通城乡的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二传手”作用,促进了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的相互影响和互动融合。因此,发展和壮大镇域经济,对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泰州市苏陈镇的发展现状
苏陈镇是历史古镇,东与省级姜堰经济开发区连为一体,西与泰州海陵区接壤,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全镇总面积44.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18万亩,辖行政村16个,1个居委会,238个村民小组,10987户,总人口4.15万。境内水陆交通便捷,新老通扬运河、328国道、宁启铁路穿境而过,泰州火车站位于镇北。通过近几年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苏陈镇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已经在逐步缩小,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相对较好,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先进镇街相比,不少方面仍然相对滞后。面对当前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如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那么赶超目标就难以实现,跨越发展就是纸上谈兵。
3.打造崭新苏陈镇的基本路径与对策建议
3.1打造崭新苏陈镇的基本路径
如何打造崭新的苏陈镇?就是要推动其实现镇域经济的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观。走科学发展之路,就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走全面发展之路、协调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所谓镇域经济科学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实现镇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特色鲜明的镇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总的来讲,实现镇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应该走特色化、品牌化、专业化、集约化和生态化的发展道路。
3.2打造崭新苏陈镇的对策建议
围绕上述基本路径展开思考,打造崭新的苏陈镇其根本的出路就在于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开放创新水平,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镇情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亿元,同比增长17.4%;财政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730元,同比增长16%。
3.2.1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围绕“保增长、促发展”,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全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快速发展。一要做优做强工业经济。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突出培大育强,加大扶持力度,倾力培植一批发展前景好、税收增长快、竞争能力强的企业。二要加快发展服务业经济。围绕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主动接受火车站街区和城东市场群的辐射,大力培育市场物流、服务外包和科技信息等新兴服务业态。围绕泰州大桥北接线纵贯苏陈南北的机遇,合理规划好产业布局,力争在大型专业市场引进上有所突破,确保实现服务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加大对房地产项目的协调服务力度,着力推进欧亚、恒隆房地产建设,今年开发面积不少于10万平方米。三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郊型高效农业、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快速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继续加大招商力度,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效农业示范区。全年新增“三大合作组织”12个,新增投入500万元的高效规模农业项目6个,新增高效规模农业面积4000亩。
3.2.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镇村统筹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方面,也是统筹镇村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镇区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一要重点拉开集镇框架。尽快完成迎春路东延、晨光大道“两路”红线范围内的房屋搬迁,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拉开集镇框架,改善镇区交通环境。同时将道路两侧的开发建设作为重点,发挥道路经济的拉动作用。二要逐步完善镇域功能。进一步完善垃圾中转站功能,协调垃圾中转站早日投入使用。加快新农贸市场建设,下半年搬迁到位后,着手彻底整治西大街。结合集镇实际,争取群众支持,启动西支河整治,确保整治效果。对大冯农贸市场进行改造,进一步改善市场环境。
[关键词]实践;科学发展;发展方式
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依据
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一个更高的层次、更重要的角度强调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2010年2月3—7日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专题研讨班。十七届五中全会把它作为“十二五”经济发展的主线,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新的发展中中国继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突破我国资源短缺瓶颈制约的现实要求。从我国进入21世纪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面对的资源问题——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从小到大课本上讲的:地大物博。现在我们改一个字地大物溥。我国的矿产资源总量在全球排第三位,但人均水平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60%;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在全球排第6位,但人均水平是全球的1/4(25%);我国的耕地资源总量在全球排第四位,但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排名世界第126位,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以下。能源资源——三大常规性资源:煤、石油、天然气。从煤来说我国总量在全球第三,但人均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60%,确实是总量大,人均少。进入21世纪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07年、2008年、2009年来超过50%。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21世纪的发展中我们突破资源短缺瓶颈制约的现实要求。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压力的现实要求。我国现在生态环境的态势:局部改善,总体恶化。三大常规性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废弃污染(垃圾污染)和荒漠化严重。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现在是世界第一;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按我国的统计现在美国第一,我国第二。若干年后我们可能超过美国。现在面临着和生态环境有关的国际压力:一是国际责任方面的压力。二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以生态环境为借口对我们中国设置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才能实现低排放,低污染。才可以缓解生态环境恶化压力,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压力,真正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适应全球经济新调整的现实要求。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的经济进入了深度调整期,一是速度的调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在调整,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从2002—2007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是4.4%,从全球发展的角度来讲这是个中等偏上的水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在2003—2007年,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外部环境比较好。但是,2009年全世界的经济是负增长,2010年后世界经济开始复苏达到2%,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较低,2009年美国、欧元区等16国、日本都是负增长,美国占全球总量的25%,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之和是全球总量的50%~60%,如此比重的发达国家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乏力,很难带动世界经济很快进入一个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的调整。美国为什么发生金融危机?美国人高消费。中国人光挣钱不花钱,美国人挣钱不多,花钱很多。这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原因是世界经济失衡,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金融监管乏力才引起的。今后若干年内美国等西方国家消费率会有所下降,人们也总结经验了,得向东方国家学,向中国学存点钱,储蓄率上升,意味着国际市场需求量会相对缩小,三是贸易格局的调整。全球贸易的增速会下降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强化。在“后危机时代”,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我们怎么样适应这些新特点,如何适应全球发展的新的挑战,只有一条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不管是从中长期发展和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来看,还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适应全球经济新调整迎接全球经济新挑战的现实要求来看,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不能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时期。
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
(1)经济发展的内容。在很长的时间内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从全球发展过程中也是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少10~20年时间,到20世纪60年代前,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加区分。其实在我国改革开放后一定的时间里,也有这种看法。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什么?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包括生产部门的实物增长和服务部门的劳务增长在内的实际产出的增长。
在一定的时期以后,经济总量虽然有所增加,经济活动的规模有所扩大,但社会经济结构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变好,甚至恶化,收入分配状况没有变好,收入分配的差距拉大了,进而引起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中尖锐的矛盾和问题。典型的就是拉丁美洲国家,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在经过10~20年较高增长后,在20世纪80年代陷入了所谓失去的10年。这种发展的实践引起了人们的深思,经济发展到底等同不等同于经济增长?最后人们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那么,经济发展是什么?经济发展中不仅要包括GDP的增长,还要包括经济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高度化演进。用我国的语言就是优化升级。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增长而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分配改善、生活提高、福利增进、制度创新等所有内容在内的经济进步的一整个社会过程。
(2)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是社会经济活动中实际产出量的增加。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劳动、资本这些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式、结合的方式、消耗的方式并产生效益的这些具体方式有机结合而成的过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工业化的推进中,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实现经济增长的,形成经济结构的,进行收入分配的,表现生活质量的,影响生态环境等这些具体方式有机结合而成的总体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工业化的推进中,经济发展要在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收入分配的更加公平合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能源资源的节约等这些内容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转型。它是在更高层次上,更重要的角度,更全面的对我们经济建设中推动经济转型的一个总体认识。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我们党对我国现代化发展阶段的敏锐洞察,是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航船的战略抉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任务和路径选择
(1)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特征和面临的矛盾。①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2001—2008年我国的进口率从2.1提高到7.9,外贸依存度从38.9提高到59.8,投资率由36.5上升到43.5,消费率由61.4下降到35.3,我国的居民消费率是世界上所有经济体中最低的。投资严重偏高,投资率高,出口率高,关键是储蓄率高,在储蓄率保持高水平的情况下,想要压低投资和减少进出口率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储蓄率高?有三个决定性因素:一是人口结构和居民的消费结构。二是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三是经济体制和政策因素。②经济增长高度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扩张,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还出现了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为什么大家对发展重化工业这么感兴趣?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还是我国的财税体制对工业发展有激励作用。地方政府为什么愿意搞重工业?因为它投资规模大,增加值率大,增值税率大,对GDP作用大,效益大。如果地方政府不是以增值税为主体的话,可能会发生变化。③经济增长高度依赖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④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生活水平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同步增长。⑤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但我们的发展理念中对人力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偏低。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①转速度。从高速的经济增长向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持续和稳定适度的增长转变。②转需求。外需带动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转变,力足扩大内需为主,把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结合起来。③转支撑。从技术引进依赖型经济向自主创新支撑型经济转变。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继续参与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自主创新。④转资源。从资源支撑(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⑤转结构。以提高居民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来推进国民收入分配标准。一是调整政府与企业的收入分配关系。二是调整政府与居民收入的分配关系。三是调整居民与企业的收入关系。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在“加快”上下工夫,见实效。一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二要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坚持不断地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还要在重视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上下工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着力点。
[关键词]经济增长速度;经济转型;供需矛盾;“十二五”规划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9-0082-02
适当地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纲领,是近年来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亮点。放缓经济发展速度并不等同于停止经济发展,它不是退步,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将国民经济发展与环境、能源问题紧密结合,从而达到高质量、多元化、低损耗、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但是就这一问题的实施而言难度较大,各方面工作内容都需要进行详细安排和统筹,克服政府和民众的困难心理。
1经济发展方式分析
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涉及发展动力、活力、竞争力、协调力、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综合问题,是关系到经济发展质量、社会福利、经济效益的重大民生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近几年的工作重点,是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活力和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是协调经济与环境、能源关系的重要手段。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和支柱,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它关系着经济的活力、动力和竞争力,只有从企业入手,改变企业工作现状才能更好地落实经济增长新方式,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作贡献。对于企业而言,它的发展动力、竞争力和经济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与企业所处经济环境和经济制度息息相关,如果经济长期保持着高速增长,那么不管是什么企业都能够得到长久生存,而企业也就不存在实质性竞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也就无从说起了。为此,只有在经济增长模式不断变化的前提下,企业才能彰显出其生命力,才能促进企业稳步发展,为经济增长作贡献。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要深入了解当前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先进、科学的技术对企业内容进行统计。
2经济减速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我国经济不景气的表现,是受到国外经济影响而产生的问题。其实不然,降低经济速度并非意味着经济不景气,出现了经济问题,而是为了更好地、持续地发展经济。改革开放至今,在三十多年时间里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但是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以及能源问题都十分突出。这主要是因为高速度的经济发展态势必然会产生高投入和高排放,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经济发展过度,出现能源供给紧张、环境过度破坏等不良问题。
目前,我国的经济状况已经到了饱和的态势,在这种条件下要想继续高速发展经济根本不可能,因此只有保证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从而缓解生态、环境和能源压力。从“十二五”规划至今的三年多时间里,我国经济还保持着稳定发展的态势,但是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降低。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重视国民经济是一件值得称赞和表扬的事情,然而国外经验和国内实践告诉我们,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并非好事,一旦超过限度,必然会给社会、生态、环境和能源带来负面影响,造成事与愿违的局面。
从传统经济发展战略到现在,我国经历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体制,分别为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两种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引发的问题也极为严重。长期以来,经济过热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常见问题,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过快而引发了其他的矛盾和困难。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因为经济规划不合理造成的,总而言之,经济不能够没有发展速度,但是也不能产生过快的增长速度。因此,“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理念是我国当今经济发展的最正确决定,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准确信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里程碑。
3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是转变经济方式的必经之路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作用十分突出,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也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特点:
首先,适当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意味着从片面追求数量转变为提高质量和效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往往只求数量的扩大,较少考虑质量、生产的代价,产品是否有销路。适当降低经济增长速度不是不要数量,而是为了更好地保证生产和服务的优质高效,真正发挥出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价值。
其次,适当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是为了把经济增长的拉力从较多地依靠外需转向内需,从积累转向消费。长期以来,我国的外向依存度偏高,超过了德国和日本,投资依存度也偏高,超过了消费,这导致经济增长具有不稳定性。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发展应以国内市场为主,过分依赖出口绝非长远之计,而且积累率过高抑制消费,同样不能长久。
4努力克服前进中的主要困难
4.1把遏制通货膨胀列在优先位置
这次通货膨胀,影响着国内外,原因有多种,影响很深远。油价和米价源于自然资源的约束,涨价有其必然性;房价、教育和医疗之贵,同样有其存在的理由。从总的方面来看,物价调控必须从源头开始。因而,当前我国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金融政策,而不是一般应对通货膨胀的“双紧”。
4.2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多年来国内学者一直呼吁解决“三农”问题,也有过周密方案,但始终是“农业真难,农村真穷,农民真苦”,“三农”上的改变步伐赶不上整个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对它的期待。
4.3将发展创新作为主要经济发展出路,这是实现经济、环境、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科教兴国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观念,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得出,人才兴国、人才强国是最正确的社会发展观念,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成果。但是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相比较,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的不足,中国是否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不同人们的心中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经济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都已经取得了较高的水平,以此来衡量和判断我国社会经济可以发现我国的经济已经达到了发展的中级阶段,而且我国的科学技术以及经济水平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绩。但是就总体进行分析,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过快而引发了许许多多的其他新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步,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4.4将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作为检验科学发展的最终依据做好经济增长的检验工作,从而落实从实际出发的社会发展观念。这种发展模式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工作中值得钻研和探讨的全新问题。在目前经济发展中,我国需要改善的民生问题主要包含教育、医疗、住房等,这些问题如何得到妥善解决是民众关心的焦点。
5结论
总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国民经济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就上述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好发展不容忽视,是“十二五”规划的基础,而且是我国未来规划的重要途径,是一个令人鼓舞、全民不懈努力的现代化发展途径,要做到迎难而上,从而实现科学、稳定、快速、持续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胡鞍钢,鄢一龙,王亚华.中国“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与指标[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05-112.
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股份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说,实现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他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在调整结构、促进协调发展、提高质量效益,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为此,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等高科技产业;推进重大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制定并实施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要加快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要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要加快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鼓励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
张平说,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制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完善所有制结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推动电网企业主辅分离,制订铁路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继续落实邮政体制改革方案,研究电信企业全业务经营模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努力实现公平准入,促进个体或私营经济以及中小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