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小学阅读要点

时间:2023-10-09 16:14:55

导语:在小学阅读要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学阅读要点

第1篇

一、夯实基础知识

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固的地基,很难建起高楼大厦,同样,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阅读和写作。因此,在小学阶段基础知识是重中之重。复习时首先将基础知识分类,按教学单元进行复习,简单的知识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复习,教师抽查。易错的让学生在小组内辨析、交流,教师总结、点拨,同时,把字词的复习和阅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字词句的训练和阅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使学生既复习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阅读能力,还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教学策略。后进生的作业要少而精,多以鼓励为主,让他们尝到成功的乐趣,优秀生的作业要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通过抽查,进行相应的指导和练习,达到优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饱的复习效果。

二、抓实阅读教学

1.紧扣单元要点,上好精读课文

小学语文课本每单元有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还有拓展课文。精读课文是学生学习阅读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例子”。因此,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独立学习生字新词,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阅读感悟,阅读收获,最后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总结归纳课文中遣词造句的方法规律,学习作者布局谋篇的写作方法技巧。

2.紧扣单元重点,做到导中有练,练中有导

略读课文和拓展课文是很好的复习材料,切忌教师多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精读教学中学到的方法规律,做到举一反三,在复习中,让他们自己设计阅读练习,明白怎样审题,怎样解答。

3.紧扣单元要点,落实背诵与默写

课程标准要求背诵的篇章、诗句必须让学生熟记,让学生自我检查、生生互查、小组互比、全班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背诵的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古人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道出了积累语言的妙处。因此,背诵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重要渠道。

4.紧扣单元要点,进行综合归类

以课文为主,设计单元测试练习,通过检测,使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对课文的熟记,做到温故而知新,把方法转化为比较熟练的技能。

第2篇

一、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内容

浩瀚如海的书籍,良莠不齐。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上一个好朋友,反之,读一些不适合学生的书,学生的阅读不仅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指导阅读很重要。

1.推荐好书目。指导学生读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读物。

2.课内指导阅读。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十二册第四组几篇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课文时,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先读通、读懂,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感悟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然后建议学生运用学习本组课文所掌握的方法阅读同类的文章或作品,提高阅读能力。

二、指导学生学会做阅读笔记

做阅读笔记是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高分析理解能力的好办法。那么,怎样做阅读笔记呢?

1.摘抄。即用笔记本、日记本摘抄所读文章的精彩片段,或是名人名言、成语故事,或是描绘景物优美细致的句子等。摘抄后可以加上眉批旁注。

2.剪贴。语文学习中教师经常让学生搜集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因此可以建议学生把觉得有用的文章进行剪贴(以报纸、杂志为主)并注明出处。在剪贴时可以适当归类,以防资料掺杂不清。

3.制作卡片。

对篇幅长的文章首先要仔细阅读,分清文章的主次,然后抓住主要部分,归纳成几个要点制成卡片,帮助记忆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层次,储存信息,以便日后查找。

4.办手抄报。可以在对原文阅读领会的基础上,将原文中知识要点,例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布局谋篇、写作技巧等进行梳理,办成手抄报,便于反复阅读,培养阅读兴趣,也积累了写作素材。

5.谈感悟。在阅读后,可以联系实际,将自己阅读文章后的感悟或对文章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下来,提高对原文的理解能力。

三、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集中在学法的指导上。小学生的阅读,并不仅是为了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吸取知识、体味情感、欣赏语言等,更重要的是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

1.初读。通过阅读了解全文大意,把生字、新词、重要句子等用符号标下来,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自学字词,这样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写作目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精读。按自然段边读边想,弄清楚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读懂内容、理清思路、通晓全文。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深入思考,解惑释疑。同时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和好词佳句仔细揣摩,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华,进一步对全文加深理解。

3.悟读。学生的阅读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表面感受上。学生要理解体会出文章的思想内容,就要透过语言文字,进行深入思考。在阅读中,对于文章中某些语句,若有自己的见解,就随手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批注,或就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谈感悟。

第3篇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生英语 阅读能力

阅读是学习知识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是听、说、读、写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点。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只顾强化词汇和语法等基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较差,致使在各种考试中常出现一种似乎难以理解的现象:有些学生基础知识很牢固,考试成绩却很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阅读理解题失分太多,这恰是我们阅读教学的失败。在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注重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已是大趋势,阅读理解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新课程标准和小学英语教学大纲都要求,英语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要完成传统阅读教学中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还要深化理解课文知识并拓展到社会生活中,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考,大胆实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认为要达到标准要求,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任务型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在学生接触课文之前,教师应提出一些who,how,why问题,限时阅读课文。这样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在限定的时间内学生能集中精力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后,学生就能回答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紧接着教师应提出一些细节问题,让学生根据课文去分析、思考或进行小组讨论来解答,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

二、课文教学要坚持整体性

课文教学应围绕课文进行各种训练,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速读课文之后尽管有些词、短语和句子理解得不太透彻,但也不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应把每篇课文都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使学生先整体了解大意、中心思想和文章体裁,然后再进一步了解具体细节。教师应由浅入深,由整体到个别,由简单以复杂,指导学生把所有问题都从全篇考虑,不能因个别细节而偏离了思考方向,要整体理解课文。我们已采用“课文整体教学模式”很久了,但是强调词、句、语法过多,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得还很不够;必须加强训练,培养学生通过书中的描述分析同文章的内涵和处延,挖掘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三、大量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深刻地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教师应帮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难度与课文相当的材料,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在阅读实践中才能提高。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英语的语言表达方式,丰富英美文化知识,掌握阅读技巧,以提高阅读速度,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拓宽知识面,做到见多识广。

四、认真解答阅读理解题

1.认真审题,整体掌握。

扫读短文,识别文体,掌握大意,准确理解题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内容更接近信息化和时代化,内容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种文体。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整体阅读简明扼要地抓住所需信息,准确理解短文内容;统揽全篇要点,一些显性答案往往可从要点中直接回答;准确理解原意后,须认真斟酌,有许多题目是通过各种形式来考查学生对文中关键词句的理解,其答案常常是文中相关词句的解释或变形,做题时不可脱离短文。

2.积极动脑,合理推断。

第4篇

关键词:作文 阅读 观察 思考

小学生怕写作文,写起来总觉得无话可说,空话连篇,缺乏真情实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是没有东西可写,缺乏必要的生活经历。二是有内容可写,但是不知道怎样将有关内容连缀起来。三是写文章总是写不具体,不能写出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真情实感,自己对自己所写都感到不满意。要想解决这些长期困扰作文教学的问题,解决学生无话可写,或写而不具体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积累素材和有效训练这两方面入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找到作文教学的捷径。

荀子曾在《劝学》中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讲的就是积累。作文,本来就是素材的积累,就是语言的再加工。要想写好作文,语言材料的积累是基础。我们常讲厚积薄发,只有生活的“厚积”,才能在作文中“薄发”。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呢?在作文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让学生进行积累。

一、广泛阅读,学会摘录

阅读的范围很大,它不仅仅是教材中课文的阅读,更多的是大量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这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一册语文书才30来篇课文,如果仅仅是这些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也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学生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叶老的一番话道出了语文学习不能仅靠一册书本来“历练”,还需要其他的书,而且越多越好。要想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教师应先确定学生阅读的范围,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条件。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需求,为学生有针对性订阅儿童读物,保证阅读内容的连续性和阅读时间的长期性。二是可以在班内设小小阅览室,让每个学生都从家带来自己喜欢的书,并与大家“共享”自己喜欢的图书,这样就可以实现交互阅读,资源共享,保证学生阅读内容的丰富性。三是安排合理的阅读时间。每周安排2-3节课的时间在班内进行阅读,保证了阅读时间。当然,阅读资源的挖掘很重要,比如学生可以到农家书屋借书,可以到藏书较多的家庭借书,从而保证了每个学生有好书可看。

书不仅要多读,还要学会读书,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一是让学生学会选择性地进行阅读。当一本书拿到手之后,学生应先想一想,内容是不是适合自己,对自己是否有益处,从而决定是否进行阅读。二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拿到一本书,学生应先看题目,然后快读目录,对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以获得一个总的概要。这样学生就能根据需要选择自己想阅读的内容,对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进行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对于重要的内容或者语句,学生应尽量记住其中的要点;对于那些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可以摘录下来,以备以后反复吟诵、体味之用。而对书中不重要或自己不需要的,学生可以快速浏览,了解梗概即可。对于一些重要的书或者文章,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后思考,学会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对将来的写作大有裨益。

二、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小学高年级学生普遍认为作文中困扰自己的问题是无事可写。所以在作文时,学生会根据自己阅读的内容加以改造,于是出现了胡编乱造、生硬拼凑的现象。

大家都知道,作文源于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新鲜事不计其数,那些感人的事可催人泪下,可是我们的小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其根源在于学生对于身边的人和事熟视无睹,不善于观察。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在观察时,教师应先让学生了解观察的对象,把握好观察的角度。比如,对一个事物可以仰视、俯视、平视,可以远眺、近观,其得到的效果自然会不同。同时,教师还应让学生调动一切感官,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观察的收获会很大的。观察是写作的第一步,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如明确哪些是自己需要的,要进行哪些取舍。只有学生多对自己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发现素材的有用之处,然后再记下来,久而久之,素材积累就丰富了。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实践,有针对性地反复进行习作训练。

第5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在语文课堂上根据实际学习需求去阅读,在阅读课堂上结合阅读需求去涉猎实用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那么,如何在低年级语文阅读课堂上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呢?笔者将结合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经验提出一些实用教学策略。

2阅读策略

2.1设置合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对事物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所以教师在课堂环节中,尽量去设置更加可?^的课堂情境。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促进有效教学。

2.2使阅读内容与儿童阅读心理特点相符合

低年龄段的学生对于颜色鲜艳的图画和以故事为主的文章、童谣、寓言等都特别感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低年级学生的天性及他们的心里想法,从而有效突破其思维定势。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想象力与好奇心,而童话故事等内容则能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身无限的想象能力,如此一来,学生能够体会到更加多样、有趣的内容,而且,学生性格、人格的形成都与其趣味多样的情感体验是分不开的。由此可见,选择与儿童阅读心理特点相符的阅读内容至关重要。

2.3指导基础阅读方法

由浅入深,分层阅读。和其他内容的学习一样,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由易到难逐步培养自身阅读能力。在进行阅读时,由于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不同,可以分为两类,前者的阅读过程可以分为这三层:读准,读通,读懂,这样就能做到高效阅读,把握文章要点。

2.4设计有效性问题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阅读,主动地进行阅读和探索。首先,教师在学生开始课文阅读之前,应该依据课文的主题思想和相关内容设计并提出问题,成功的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力,在进行阅读,可应让学生更快的掌握课文重点,再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学习。其次,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有限等重要的特点,提出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方向的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目的。

2.5培养学生阅读限时的习惯。

教师在做阅读训练时,要求学生尽量在所限定的时间内阅读整篇文章完毕。这种习惯养成后,可以增强学生阅读的时间观念,提高阅读速度。平时教学时先规定学生阅读的时间,然后分开小组,看哪个小组、哪位同学在规定时间内既读得快又读得准。对这类学生教师检查过他的答案后给予奖励,即给小组加分。学生在这种竞争的氛围中会集中注意力而提高阅读效率。

2.6采用猜读法

猜读法,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出示与文本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看图,学生纷纷开始猜想,教师及时追问学生进行猜想的理由。还可以从文字入手展开猜想,学生读读、猜猜、想想,真是各显神通。

2.7延伸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拓展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单单靠教材内的阅读内容为学生锻炼阅读能力是不够的,所以,教师要教授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文章,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2.8培训家长,优化课外阅读氛围

召开家长会,帮助家长改变家教理念每个学期,学校都举办若干次家长会,请专家、名师以及优秀家长代表与家长面对面交流,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促进孩子成长的积极意义,学习指导孩子课外阅读的具体方法。通过努力,绝大部分家长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孩子阅读的氛围得到了优化,为进一步深化课外阅读奠定了良好基础。

3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3.1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新课改所倡导的合作学习,是指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探究本领和团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组织小组阅读过程中教师答疑一般来说有两个要求:第一,不就题讲题。重在揭示由常式到变式,由个别到一般的规律。第二,答疑语言,要反复推敲、准确无误、精炼明白

3.2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阅读需要交流,在交流中形成的思想碰撞有利于学生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从而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完成对文章的理解,如教师可以定期在班级内组织一场读书会,让学生作为阅读的主角,并对阅读的感悟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分享阅读的乐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3.3.多思考、勤动笔的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怎样发现问题,养成通过充分阅读并理解,认真思考并认真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要培养学生养成做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的习惯,如圈点批划、摘抄要点、制作卡片、会做笔记等。

第6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尝试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巧,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个性也获得了良性发展和成长。

一、合作学习的实施方式

首先,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时,通常是把一个学生集体划分成几个小组,小组人数相对均等,每组4~8人。可由学生自由分组,也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合理分配。组长的选拔,鼓励学生自荐,值得注意的是选拔时要注重的是组长的责任心和能力。

其次,组内除了要有组长还要有记录员、汇报员以确保每次合作学习有序开展。组长负责整个学习活动的组织、分工、监督及大的活动进程和方向的把握。记录员和汇报员负责小组讨论要点的记录和汇报。角色分工不固定,由组内成员轮流担当,完成任务,保持小组纪律。

二、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

第一,根据小组活动内容和实际情况合理分配给每个成员既定的任务和目标。每个学员都参与进来,各司其职,明确分工。

第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做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提出疑问。多点疑问,多点好奇心,才能拥有更为活跃的思维

能力。

第三,学生对于讨论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和理解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疑问,适时地开展小组讨论利于交流想法和疑问。集思广益,共同探讨。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第一,开展合作学习应建立在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基础上,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只讲究合作学习反而会让学生失去学习能力和动力。

第二,书本上文化知识的学习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样,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也是培养重点。优美的言语使得学生相互间的交流更融洽。

现在,合作性学习在我国现行教育当中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和良好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得学习方式不再单一而无趣,相反更具有互动性和参与感,也提高了小学语文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第7篇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整体感知的起步阶段,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和深入思考,能在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阅读教学由繁琐分析转变为整体感知,体现着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整体感知 阅读教学 转变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58

语文阅读教学中,第一课时的整体感知教学尤为关键,不仅起着打开思路的作用,更有着启发感知的功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导学生从整体阅读感知中发现和筛选有效信息,能使学生抓住重点全面细致地阅读,能调动学生语言学习的感官思维,从而更好地促进知识技能的内化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结合文题,引导多元思考感知

课文的题目是文章的文眼,体现了文章的主旨意图。从文章的题目中找出与课文表达相关的信息,能让学生在带着预设的思考中更好地感知文章主题内容。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把握文章内容,不仅便于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中领会文章表达的内涵,更能够使学生透过这扇“窗”看到更多的内涵意义。

在把握文章的题目中,一方面,建议从文章题目的信息要点中筛选出有价值的要点,让学生在反复思考、提炼的过程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拓宽自身的思维感知;另一方面,要求引导学生从一些基本文题信息中找出值得探究的内涵。学生通过对这些文章题目的筛选,能更为积极主动地发现其中有价值的线索内容。关注这样的文题信息,能让学生在自我思考感知的过程中不断激活思维,使学生在自主质疑中找出更多的隐藏信息,开阔知识视野。

利用文章的题目组织学生深入思考,能使他们在了解文章表达主旨意图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和感知。例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可要求学生针对文章的题目,找出与“扫路人”相关的信息,然后引导学生针对文章题目中的定语“天游峰”深入思考,鼓励他们针对山回路转的奇特和险峻来展开思考:天游峰的扫路人和公路上的扫路工有怎样的不同?通过这样的对比思考,让学生从题目中找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在认真思考中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宗旨。

二、找准情节,理出文章整体结构

导入文章的题目后,就需要学生在深刻思考感知的基础上掌握文章的整体结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准文章的情节结构,帮助学生从整体的体系梳理中找出重要的核心内容。情节结构的把握能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为全面和深刻的感知体验,便于他们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教师在引导学生整体阅读感知文章的基础上,应把握好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让学生在综合分析中找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一方面,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不断强化认知感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找出自己的阅读感知要点,筛选出相关的表达内容。在引导学生表述文章结构时,教师应多从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水平出发,鼓励他们就其中的结构来有重点地筛选。同时,教师可通过适当改编文章内容的形式来调整思维感知,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整体印象。

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中感知故事情节结构,能起到活化资源的作用。例如,在《牛郎织女》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针对文章表达的信息要点,围绕“相依为命,老牛指引相识——男耕女织,老牛诀别——王母下凡,抓走织女,牛郎追赶——银河相隔,七夕相见”进行相互沟通、交流。这就使学生在把握文章主题意义的同时,对七夕相见的传奇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感悟。在此基础上,可通过“怎样看待文章中的人和事”来深入评价,不断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

三、利用插图,猜想文章表达重点

小学生对插图有着深刻的印象,发挥插图的作用,能使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发现更为丰富的语言表达信息。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现有的插图来拓宽语文教学过程,以便更好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

在实践运用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看插图,形成直观的印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插图,引导学生进行合理且大胆的想象,达到进一步加深理解的目的。在运用过程中,可要求学生针对文章的题目和表述重点,围绕插图所要表达的丰富内涵意义来设定相应的思考探究任务。教师在拟定题目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多从文本中找出相关的语言信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思维;另一方面,要多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形式来主动表达,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利用插图来猜想文章的表达重点,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在《卢沟桥烽火》的教学中,可根据插图表达的内容,建议学生从中拟出一个与此相关的题目,像“决战”“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夺回卢沟桥”等,有效帮助学生开阔知识视野。从这样的情节中把握表述重点,能使学生对课文学习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通过插图的引导来丰富教学方式,更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考试技巧;复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171-01

一年一度的中考也如高考一样,牵动着万千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心。而大家都知道,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成绩的取得,仅仅靠短暂的三两个月的时间去复习,那是很困难的事情,重要的是平时脚踏实地的学习积累。但有系统、有计划的复习对中考语文成绩的提高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特别是阅读。

作为初三语文教师来说,思路清,方向明,至关重要。中考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如何选择复习资料,怎样划分复习阶段,哪些部分需要重点复习,这些关键要素能否处理好,往往也决定了中考的成败。

一、文言文的复习备考策略

1、回归课本,学会整理

第一轮回归课本知识复习阶段,以课本为单位,落实词句,学生根据要求做好知识点的梳理。实词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虚词中的“之、其、而、以、为、于”等的一般用法的归纳;以及文章重点句翻译。课前(最好是利用寒假期间)布置好把课文抄写在笔记本上,并留有一些空白页面,复习课堂上让学生主要完成这部分任务,学生很多忙得不亦乐乎。其次,采用课前10来分钟的小测,可以有效的检测学生的落实情况,效果挺好的,把学生易错、易疏忽的地方多次检测,从而帮助他们完善知识网络。

2、练习强化,提高能力

文言文的复习训练,“循环巩固提高式”的训练,应该是一种较好的训练方法。

首先,以篇目为单位,梳理文言文基础知识,牢固掌握课文复习要点;接着,以试卷的形式进行练习,试题内容涵盖当天复习的文言文知识要点;第三步,答疑讲解;第四步,阅读阶段性检测,整册书为单位,进行阶段性检测;第五步,总结测试情况,查缺补漏,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到在6月上旬时,结合各县市区的质检卷把要求的文言篇目重新进行强化训练。这样,经过不同层面的多次反复练习,学生基本上可以牢固地掌握文言文知识,从而从容应对中考。

二、现代文的复习备考策略

1、紧扣课本进行单项复习,夯实现代文阅读基础

首先,按课本的顺序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分册复习,紧扣单元导读提示中的主要内容与能力层级,编写复习教案,梳理知识要点。复习时包括体裁辨识、结构分析、要点概括、词句品味、文段分析、手法理解等基本点进行复习指导、归纳。其次,根据复习的要点辅以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因为只有把这些基本的、基础的能力点复习透彻,才能进行分文体的专题复习训练,也才能提高复习的效果和提升阅读应考能力。

2、根据文体进行专题复习,提高文体意识能力

在复习指导中我们根据三种基本文体,侧重点的不同而制定复习要点:

(1)记叙性文章。要求从:把握感受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分析作品思路,文章结构划分层次,概括要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表现手法;理解品析词句,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语境义、特殊含义、言外之意,以及渗透的思想感情;准确识别记叙的要素,顺序、详略、线索、感情基调,理解表达方式,基本写法与表现手法;感悟作品,个性解读,表达自身的感悟体会,并且能够迁移模仿。

(2)说明性文章。要求从:找准说明对象,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理解主要内容,筛选、概括主要信息;理出文章的基本思路,了解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针对相关知识进行质疑、探究。

(4)议论性文章。要求从:概括论点;概括论据分析论据的作用,并且能够补充论据;识别基本类型;指出论证方法,说明论证的内容;领会语言的严密性;并且附带考察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个性解读,对材料的观点有独到的认识。

在训练时要心中有数,对不同的考点,要采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进行指导,对学生能力薄弱的考点更要深入指导,加强练习。

3、掌握高效阅读的方法,提高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考场现代文阅读通常强调高效阅读,要求学生能迅速筛选信息,理解并能概括主题。其具体操作方式是:首先定序。读者快速阅读课文,画出关键词,从而寻找行文的线索,了解全文大致内容。其次是定位。就是对全文所叙信息进行精练化,然后进行筛选,理清主要信息。

4、精选编习题,进行有效的训练,提升复习效果

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最忌一味地做题目、讲题目、评改题目。科学的复习思路是:先进行单项的复习,再进行文体的、综合的复习。单项的复习就是从“通用的阅读能力”的角度,对阅读能力的基本点进行一个一个的覆盖,它们包括体裁辨识、结构分析、要点概括、词句品味、文段分析、手法理解、内容解说、联想迁移、自由欣赏、发表见解等基本点。要先将这些基本的、基础的能力点复习透,然后再分别进行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散文阅读、小小说阅读、寓言故事阅读和淡化文体阅读的复习。每一个训练点的复习都需要教师对语段练习进行精心的设计,突出训练的重点。对不同基础和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更要给予不同的关注,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先进行下一个要点的练习,还不过关的学生就再进行相应的变式的训练,使他最终形成解决这方面问题的能力。每次的训练,都要强调学生对语段的阅读和理解,在读中习得能力,悟得方法。即遵循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学习目标。

5、仔细推敲词句,强化答题语言表达,提高答题规范

第9篇

关键词: 激趣导入 自然呈现 结合课本 练习检测 联系拓展

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跟着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提高实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结合教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合理流畅的教学流程是推动目标顺利实现的生命线。

一、激趣导入,活跃氛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把握好课的开端,努力通过简洁易懂、流利的英语口语、借助生动有趣的情景、富有吸引力的导入使课堂气氛迅速活跃,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教师要给予学生以亲和力,将自信、敢于表达的热情传染给学生,用微笑和幽默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着力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提供足够的语言刺激信息,使学生信心十足地用英语表达与交流,实现向新课知识学习的自然过渡。针对小学生喜欢自我展示、爱听儿歌和故事、喜探究、好竞争的欲望等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导入方式,我结合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探讨如下:(1)以旧引新。 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不断丰富深入的,了解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储备,做到温故而知新,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梳理自然引入更高层次知识的理解掌握是导入新课的最基本方法。运用Free talk与学生进行互相问候和日常交际用语的使用而自然展开复习,激发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运用。(2)借助儿歌故事。 通过上课开始的三分钟与学生齐唱英语歌曲,也可边听歌曲边带着学生做手势律动,渲染学英语的语言环境,带入新课的教学活动。如5A Unit8 Christmas 的教学,播放节日的儿歌或Flash 课件,展开对歌曲涉及内容的讨论进入新授。选择与新课教学有联系的简短小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打开学生思维闸门,增强其求知欲,激发对新知学习的兴趣。(3)分组竞赛延续课堂 按教学活动的开展,将学生分为几个比赛小组或男、女生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如在3A Unit6 Colours的相关语言项目中,由小组自行选择自己的组别Red Team/Green Team...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激发学生不甘落后的心理意识。(4)设疑启发思维 “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学生有了问题才能产生急于探索的欲望,只有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领悟。在导入新授时,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巧妙恰当地设计一些有待探究的问题,唤起学生的活跃思维,激励他们思考,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如在教学语篇前预设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带着疑问分析并解决问题。

注重导入的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以最佳思维状态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对整节课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自然呈现,真实感知

新课改下的英语更强调语言教学应避免空洞地讲解、单调地强行记忆,尽可能模拟真实的语境,让学生经历体验、感知、理解到接受的自我获得知识的过程。为保证学生准确地把握语言,要优化语言的呈现策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直观的场景中接触语言,感知语义及其运用的特点;在贴近自然的语境中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英语会话,在生动理解中组织语言作流畅表达。呈现学习语言点时应把握好几个要点:

1.材料力求直观真实

根据小学生对直观形象、富有动感的事物易产生兴趣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应多使用直观教具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可以借助图片、挂图或实物呈现要学习的词汇,或者与学生进行游戏活动,自然引出新词汇或新句型的使用。也可使用电教手段,观看动画或人物对话录像、幻灯片,使语言与形象结合,产生直观、形象生动的视听觉效果,增加感性认识,调动积极心理活动,达到最佳接受状况。如教学动物类词汇时,可用多媒体播放动物园场景,带领学生兴致勃勃地边观看边教学词汇,在学生会读单词后设计模仿动物叫声或动作猜出单词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效巩固单词记忆。

2.带着情趣积极感知

贪玩是儿童的天性,学习材料有无趣味性对掌握知识的效果起决定作用。新知传授要注意第一印象对记忆牢固稳定的重要影响,把握好初次接触这一关键阶段,让学生在快乐中接触,愉悦中感悟。可通过讨论、描述、竞猜等活动形式激发兴趣,水到渠成地引出正题,启迪学生组织运用语言的灵感,自然轻松地习得语言知识。如在5A Unit6教学职业类词汇时,采取学生扮演各种职业的方式,通过Act and guess的比赛,自然引出职业名称的学习,学生更是为了讲得连贯流畅,积极学、用新句型表达。

3.词句结合,整体把握

词汇的教学要打破以往那种“就词而教”的思想,力求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领悟词的意思,这是新课程对词汇教学提出的变革。我们学习、掌握词汇的目的是运用。因此词汇教学应突出它的整体性,力求在贴近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接触词汇,学会及运用词汇。教学6A Unit 8一般将来时,在用学生已学过的“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on ... I ...”让学生讨论展示,然后进行提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并帮助作答“I am going to ...”。运用多媒体或挂图展示人物活动场景讨论“What is he/she going to do ?”引出新词教学。在整体感知中学习词汇,在学习掌握词汇时强化整体运用,推动语法知识的学习,加深对语法知识的形象深刻感知,使学生在运用中自然领悟比空白的说教语法现象的效果更牢固。

4.集中再认促进有效记忆

小学生思想结构还不够健全,缺乏综合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对新知识的学习最好有个集中再认的过程。在学生有一定的听说训练之后,再进行语法、词汇及语音知识的归纳小结,则能使学生对新学知识有一个理性化、知识化的系统认识。在集中梳理巩固中,加强对词汇句型的听说读写的有效记忆,可采取拼读操练、说唱、小组提问抢答、游戏等形式加强词汇记忆,力求将知识逐步当堂吸收消化,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三、结合课本,融会贯通

课堂上借助情境呈现重点语言项目要点是为了帮助学生更真实集中地学习词汇句型,围绕具体话题学、说英语,课前的认真准备,课堂的优化呈现落脚点都在于更好地为课本知识学习服务。围绕课本的再学习是对新学知识的整合和升华,是知识点的集中再认。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教学中的知识要点并进行了大量的口头练习语感积累之后,进行课本知识的疏通学习就显得轻松自如。教师应遵循语言学习“四会并举”原则,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推动其自我探究能力的发展。在通过优化有效呈现操练之后,让学生带着对新知的初步理解,结合教材进行相应的阅读、问答等活动,在特定的语言设计中充分掌握语言的使用特点,积极进行语感体验。在语篇教学中,应循序渐进分层设计学习任务力求逐步消化,由简单的听读作答题―阅读回答较难问题―个人的跟读与小组的朗读到角色的表演―提供重点词汇鼓励学生连贯地复述课文、由小组帮扶学习到教师的择疑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加以集中讲解点拨,再到教者询问学生的疑难由全班讨论作答考查学生的自学理解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地朗读习惯、跟着录音磁带的语速,培养学生个体英语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对语篇的阅读教学课应突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采用多样化的阅读形式,避免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多次阅读设定不同的激励策略和阅读要求,实现“异曲同工”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提高阅读实效。小学生不善于做笔记,教者应悉心帮助学生对重点词汇进行归纳整理,指导学生标出重点短语,强化记忆并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在重点句型的操练活动环节,如Ask and answer部分,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运用实物、挂图或课件呈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点,开展师生举例示范到生生自主参与的反复操练活动。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因此相同的问题可安排多人反复操练强化句型使用频率,或者组间问答操练调动学生积极的语感体验。在学生能运用句型流利表达时,为克服小学生“眼高手低”的毛病,鼓励学生动笔整理对话并进行同桌互查互比活动,在书写过程中再次对句型加以强化,尤其是帮学生克服易产生失误之处。开展角色扮演、借助短语或问题提示复述教学内容,强化对所学内容的有效巩固和记忆。

四、练习检测,理解巩固

“趁热打铁”, 在有限的四十分钟里,我们很难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了解和记忆每一个知识点,因此有必要借助适当练习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回忆和消化语言知识点。在学生对此节课教学重难点有了一定理解记忆后,采取多样化的练习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灵活运用,促使知识内化为能力。合理的练习题型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巩固所学知识,指导他们学习,培养学生带着课上所学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并感受学习获取知识的乐趣。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是老师教学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教者要避免一开始就采用难度过高、综合性较强的练习而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练习的内容除了应紧扣课文和上课内容,以体现知识巩固,加深印象为主,更应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翻看教科书顺利完成。对于语言知识点的训练,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选择题、连线题、填空题和辨析题,如果条件具备,则应尽可能多地使用图片帮助学生引起对所学内容的回忆,要启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节课所要掌握的语言项目要点,如通过对词汇的英汉互译、师问生拼读、组词造句等形式检测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适时给予正音、记忆方法提示。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健全,语篇的教学检测应优化形式,如采用缺词填空的短文设计,考查学生阅读的效果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如在教学了日期的表达后,出示具体日期检测学生用英语表达日期的学习水平。由学生板演完成,在学生完成后进行看板书让学生找错、同桌互改、投影呈现个别学生的练习答案等检查方式,实现对学习状况获取准确信息反馈,及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并通过表扬书写认真答题正确的学生,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辐射作用。当学生集中复习巩固书本上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运用规律之后,可设计些概括性较强、稍大难度的练习活动,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拓展和深化运用能力。设计的尺度要适度,要使得经过教师略作点拨指导,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顺利达到练习目标。结合所学对话、短文可以设计改编课文、改编对话并适当扩充课文对话等听说训练等,也可进行借助图片、词汇进行自主复述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准确率,为今后的阅读、写作打下基础。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在教会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合理的分析思维能力和正确而高效的学习方法。

五、联系拓展,凸显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