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儿科护理宣教

时间:2023-10-10 10:43:14

导语:在儿科护理宣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儿科护理宣教

第1篇

【关键词】儿科病房;健康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196-01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一部分,贯穿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个阶段,已成为检验整体护理效果和评价整体护理质量的主要指标[1]。儿科健康教育是指对患儿进行精心护理的同时,以患儿及其家长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完善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使患儿及家属了解病情、配合治疗、减轻痛苦、缩短病程,同时,也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2009年1月成立健康教育委员会以来,我科更规范了健康教育的内容采取了适时宣教、按需宣教、反复宣教的儿科病房健康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具体措施与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10月收治的肺炎患儿68例为对照组,其中男40例,女28例,平均年龄1.2岁。同期收治的肺炎患儿66例为观察组,其中男38例,女28例,平均年龄1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智力和陪人的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随机宣教法,内容包括入院介绍,医院、科室环境,医院制度,责任护士、管床医生的介绍等;介绍疾病的症状及观察要点、治疗药物的作用、预防保健知识,示范静脉输液部位的保护方法等。宣教从患儿入院即开始,非特意地选择宣教对象和时机。观察组采用规范的宣教法,包括①适时宣教:在患儿安静、陪护者注意力较集中时进行重点宣教。主要宣教内容是医院、科室环境及制度、呼叫器的使用、告知安全防范措施等。②按需宣教: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护士用声、光、色来分散他的注意力减轻其恐惧感;对3-7岁的学龄前儿童,用讲故事、做游戏来满足其好奇心,与其建立友好的关系;对学龄期儿童,以正面鼓励和讲道理来帮助他克服对注射的恐惧心理,使其能主动配合治疗;对家长的宣教,有意识地选择患儿的主要陪护者作为对象,在其最需要的内容上作详细的介绍。如服药时家长想了解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输液时家长需要知道如何保护静脉通路的通畅;高热、腹泻时家长最希望了解疾病的过程、程度和治疗方法;恢复期家长最想知道的是疾病的预防知识;

2 结果

两组陪人接受宣教内容的有效率、静脉输液一次性成功率及患儿陪人对护士综合满 意率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宣教内容的有效率 静脉输液的成功率 对护士的满意率观察组 66 82.3% 90.1% 97.2%对照组 68 61.5% 75.6% 80.5% 结果显示,两组陪人在接受宣教内容的有效率、静脉输液一次成功率及患儿陪人对护士综合满意率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均P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内容[3],健康教育的核心就是积极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4]。健康教育的质量直接反映整体护理的效果,做好这项工作对促进患儿健康恢复,预防疾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因素,可以促进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促进疾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早日康复[5]。应用规范的宣教法,使各项护理行为更合理、更安全、更有序,强化了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此规范的宣教法强调了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等环节,提高了患儿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改善了护患关系,有效的避免了护理纠纷,提高了住院病人满意率同时也提高了儿童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范建华.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1999,15(11);667-669

[2]成美娟,覃雅芬,吕少娅.儿童专科医院家长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0(07);46-47

[3]袁剑云,金乔主编.系统化整体护理.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26-44

第2篇

进入儿科科室,我从带教老师那儿了解到,儿科是个综合性很强的科室,涵盖了内科、外科的各种疾病情况。但儿童疾病的种类与成人大不同: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根据其疾病特点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措施。由于儿童自身的特点以及年龄小不会或不能准确描述病情,不懂得与医护人员配合,所以儿科护理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除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应细微敏锐,发现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救治。

了解了儿科护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后,我开始投身实习工作中。在临床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我不断汲取和探索专业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许这些心得体会只是浩瀚大海中的水珠一滴;无垠沙漠中的沙砾一颗,但对我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财富,就好像在广阔的沙滩上,一阵浪打来,留下无数闪闪发光的贝壳,点点滴滴都值得我去珍藏和回忆。也许这些收获相对而言是微小的,但我相信,成功是积累在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之上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经过一个月的儿科实习,我又成长了许多,渐渐摆脱了学校的那份稚气,走向成熟。在“阵地”上,我学会的不止是一个护士最基本的技术,疾病的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与病人家属沟通。儿科的护理对象是小孩,对于每个父母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子女了,家属以及医护人员都是本着为小孩着想的理念。除了要有精湛的输液技术,将病人的痛苦减至最轻之外,还要向病人家属做宣教,方面涉及很广,比如:饮食教育,环境,衣着,心理护理等。向家属宣教完之后,他们对我表示非常感谢,我自己心里也觉得特别欣慰,劳动成果得到赏识。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护士,光有技术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充分体现出“护士”这一角色的价值,而不是像机器一样工作,更多的是要充当健康教育者和病儿知心者。我在儿科就深有体会,比如科室里比较多的血液系统疾病和肿瘤,首选化疗治疗。除了一些常规的操作外,我们还应该做好对症护理。感冒的症状是发热、咳嗽、甚至全身症状,那么我们应该做到对症护理,注意室内环境,饮食清淡,休息等一系列的宣教。如痰液较多,还应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给于吸痰和拍背,雾化吸入等。同时要多与家属沟通,向其介绍有关知识,如病因,主要表现等。教会家长正确拍背协助排痰的方法,指导家长正确用药,出院时做好健康指导,如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等。在平时的实习工作中,我也经常看到带教老师向家长做宣教,这就需要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是护理工作比较高的境界,只有转述给病人家属,才说明自己真正了解书本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对医患双方都是有利的。两周的历练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对护士这一角色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护士不光是护理活动的执行者, 还是健康扞卫者和宣教者。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交际能力,将自身所学灵活应用到工作中去,同时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我们用双手给病人送去温暖,每一个操作都赋予病人康复的希望,让他们看到黎明的曙光。也许我们只是送去了微不足道的关怀,但这些积累起来,就是帮助病人度过难关的诺亚方舟。

第3篇

【关键词】儿科家长;满意度;护理

1调查方法

对在我院接受相关治疗的,暂未办理出院手续的儿童患者当中,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受教育水平,以随机抽选的方式进行比例分类。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此次调查活动。调查问卷的设计内容包含服务态度、专业业务水平、健康常识宣教三个类别。其中前两个类别分别包含有4个问题小项,第三个类别包含了3个问题小项。共计11个项目问题。此次调查问卷活动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发放,并在家长的现场配合下填写完成后即时收回。在资料处理方面采用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运用频数、百分比的形式进行表达。收集到的每项问题的答案按照理奎德5分量表进行计分,设定的满意程度和计分值为非常满意为5分,较满意为4分,不确定为3分,不满意为2分,极不满意为1分。并且收集到的有效调查问卷,家长的满意度调查得分在11-55分才符合此次调查要求。

2调查结果

此次问卷调查活动一共向家长们发放了348份调查问卷,去除里面填写不符合要求的问卷29份,共回收有效的问卷319份,合格率为91.69%。

3讨论

1.不同年龄段患儿家长满意度:在不同的年龄段的儿童患者的家长中,0-3岁的儿童患者的家长满意度要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的家长,总结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该年龄段的儿童处于身体发育的萌芽期,皮肤特别细嫩,血管不容易看清,从而使得扎针头皮静脉穿刺的操作难度增大,护理人员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再者是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患者,不具备较为清晰的说话能力,对存在的扎针等护理方面的疼痛只能以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这就使家长本来就存在的焦虑急躁情绪更加严重,从而容易导致家长对护理人员的不满。静脉穿刺的护理操作技术是护理人员的应知应会的专业本领,特别是关于静脉置管,要严格按照标准的流程、手法和技巧来操作,以一针见血、麻利轻快等为最佳操作效果。

2.不同受教育程度儿童患者的家长满意度:通过观察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长与其具有的满意度成反比关系,通过调查表中的答案可以看出,他们其中的大部分对护理人员对儿童患者开展健康知识宣教的效果不满意。因此可分析得出,儿童患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所希望获得的健康宣教知识的需求也就越强烈。但是这项工作对于护理人员来讲,恰是一项短板。这是因为护理人员未接受系统性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培训,也就无法有效保证宣教效果。再加上护理人员的紧缺等原因,导致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不够理想。由此可认为,怎样更加有效规范的开展健康知识宣教活动,使该项工作能够针对不同的特点的患者来更加有的放矢的进行更加丰富有效的健康知识宣教,使提升儿童患者家长满意度的有效方法。

第4篇

 

儿科护理工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患儿因为自身抵抗力不强,年龄小,同时心智和生理不成熟,再加上疾病的发展也比较快,所以也就增加了儿科护理工作的难度。 如果患儿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哭闹,患儿家长就可能出现各种负性情绪,进而影响患儿的临床治疗和医院工作的正常开展 [2-4]。特别是在部分特殊检查中,因为患儿自身抵抗力不强,对疼痛存在较高的排斥度和敏感度,进而影响治疗和护理依从性, 患儿家长面对患儿的过激反应,会比较担心,对医护人员不信任,甚至导致医疗纠纷事件 [5] 。所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重视加强服务意识和与小儿患者的沟通能力,同时还要给小儿患者一个更加人性化的护理环境,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首先转变护理服务思想,优化护理工作。通过组织儿科护士和护士长等护理人员开展有关文件纪律精神实质的学习,深入把握护理服务的实质理念,转变不良工作思想,加深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开展护理工作必须做到“四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爱心。以患儿为中心,将患儿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让患儿戒除焦虑、恐惧情绪,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护士要变顶撞、推脱、态度生冷等行为,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主动关心患儿疾病状况,满足患儿的护理需求,拉近与患儿的距离,让患儿感到自己是自由的、安全的,不会有恐惧和焦虑,从而消除患儿的不良情绪,促进患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治疗。要认识到患儿安全则护士才安全。护士日常要主动关心患儿疾病状况,及时安抚、给予称赞并且与患儿家属经常沟通交流,使患儿家属放心、安心、有信心。

 

其次营造温馨的病区环境 (1)我们根据幼儿生理及心理特点,对病区环境进行全面的改装。墙面采用温暖的卡通图案,让病区环境充满童趣。被服均采用暖色调纯棉质地,配以卡通图案,就像家庭中的儿童被。通常医护人员穿着白色工作服会让人感觉庄严恐惧,因此,我们选择粉色护士服以增强亲近感,消除患儿对医院的恐惧[6]。(2)针对儿童好动的个性,地面采用防滑材质,床全部带有可自动调节高度的床栏,保证患儿住院期间的安全,预防跌倒及坠床。(3)护士进行治疗与护理中应动作轻柔,与患儿交流时应面带微笑,对患儿使用充满鼓励的语言,经常表扬她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宝贝,主动关心、爱护患儿。

 

第三进行全方位的宣教。健康宣教既包括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 项,同时还涵盖到了心理干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出院宣教等,其宽广的涵盖范 围是常规护理所不能及的,这对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度、增强治愈的信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我们的健康教育方式多样。墙上宣传栏每月根据季节和多发病更新一次健康材料,每月开展公休座谈讲座。时间从入院至出院,甚至出院1年内。开始进行入院安全宣教、病区环境介绍以及设施使用等。护士站放有宣教小处方,免费向家属提供。出院时由责任护士进行出院指导,告知复诊时间,居家护理的注意事项。我们所出示的书面宣教内容活泼、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让家属及时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建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减轻患儿家属的心理负担,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出院后我们还会家访,了解患儿疾病恢复、家长掌握疾病知识、居家护理等情况。(2)儿科的健康宣教主要的对象是家属,将相关康复知识加入护理工作,适时帮助家属照管患儿,与家属建立有效的沟通,正是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也是人性化护理最重要的体现,会沟通才是好的医者。

 

第四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护士要开展优秀的护理工作,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护理理论和操作水平。按照计划进行扎实的人员素质培养工作。由护士长管理实施,护士对患儿剪指趾甲、换衣裤、尿布,翻身、进行臀部护理等。提高护理实践操作水平,增强护患关系,加强家属的认可度。每月进行护理知识学习、基本护理规范、疑难护理技术的实践,纠正输液、打针等错误方法,增强护士的急救能力,开展一次护理理论和专业技术考试,按照患儿的疑难病历,进行护理查房。对于护理难度大的操作,护士长要积极实行以老带新,保证每位护士都可以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与此同时,做好日常基础护理工作,及时更换床罩被单,做好病房的清洁,使病房的环境整洁、舒适。

 

第五强化护理检查、考核奖励工作。儿科的护理质控小组必须充分发挥护理职能。加强护理的措施,逐步完善考核奖励机制,将护理工作细化、量化,规范考核指标,主要内容有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护士临床工作完成数量等。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议座谈,展开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意见箱的投放,以及从各种渠道获得家属的意见,奖励责任心强、护理服务标准、护理技术能力强的优秀护理工作者,惩罚那些护理态度差、患者差评的护士,并将其晋升、评优资格取消,从而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工作动力,增强护士的忧患意识,使护理工作朝着质量上升、患者满意、家属放心的方向发展。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改进护理措施前后,开展满意度调查问卷及各项护理指标检查。病人满意度开展前80.93%,开展后97.62%;护理质量综合指标提高,开展前84.76%,开展后95.91%,取得较好的效果。

 

儿科患者对医疗资源要求较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是精益求精,因此将优质护理应用到儿科服务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优质护理服务必须长期坚持,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才能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进一步扩大 [7]。

 

儿科病房通过各种优质的护理方法实践,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质量以及良好的护患沟通技能,病人的满意度上升,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提高,社会好评增加,医患关系进一步缓和,大大减少了医患纠纷,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第5篇

关键词:儿科;沟通技巧;护理

由于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差,常常不能较好地配合临床护理操作。而沟通是执行护理操作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儿在操作中的配合度。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对本院收治的儿科住院患儿进行宣教中运用沟通技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住院患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种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方法

两组患儿均根据不同的病种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在每日上午09:30~11:00期间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及输液的操作,向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时间控制在10~15min。对照组在操作前进行常规宣教,即向患儿及家属讲解操作的目的、操作要点及患儿与家属的注意事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沟通技巧,加强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包括以下方面。

1.2.1语言沟通

在和患儿初次交谈时,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向患儿家属介绍医院制度与住院环境。每次为患儿进行操作前,均和患儿家属沟通好,告诉他们我要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注意说话技巧,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沟通,做到确切、清晰、简洁,符合患儿心理特点与年龄特点。例如,避免提及“扎针”“穿刺”“消毒”等粗暴专业的词汇,取而代之的可以是“连接一个小管子”“擦一擦你的小手”等保护性、儿童易于接受的词语。由于患儿的年龄不同,护理人员可采取树立榜样、鼓励结合批评、表扬的方式与患儿交流。例如,向患儿讲解“你看,旁边床的小朋友多勇敢,刚才阿姨给他输液时就没有哭。让阿姨看看你是不是也很棒,来,主动把手伸到阿姨这里”等。交流时注意选择患儿感兴趣、有密切关联的话题切入。如患儿正在玩玩具,可以与患儿借此沟通,玩的什么玩具呀,这么好玩呀,你给阿姨玩会吧。以此与患儿拉近距离,消除其恐惧感,以利于沟通治疗。一般来说,与患儿最佳沟通时间为他们有兴趣与他人交流时,护理人员应当运用符合不同年龄患儿的语调与音色,调整自身情绪状态,情绪不佳时避免与患儿交谈,以免伤害患儿心理。可在患儿哭闹时暂停治疗,待情绪稳定后再做治疗。

1.2.2非语言沟通

操作者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时,除仪表端庄外,还可适时抚摸一下患儿的额头、肩部或握一握小手,使其产生亲切感。此外,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时护理人员面带微笑。在患儿面对护理操作时流露出焦虑恐惧的情绪时,护理人员则及时以关怀与同情的目光注视患儿,从而使患儿及其家属在心理上产生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目光中传递给患儿及家属勇气,有利于患儿接受治疗。必要时也可停下来,认真听取患儿及家属的倾诉,以满足患儿的心理需要。

1.3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患儿住院期间,患儿对护理操作的配合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分别通过数量统计及满意率调查表书面形式进行统计分析。配合率的评价为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患儿能够参与到操作中,对操作者提出的要求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为配合。患儿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处于哭闹、拒绝、反抗状态者为不配合。在完成护理操作后,向患儿家属询问对此次操作是否满意,“是”为满意,“否”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护理操作中,观察组患儿的配合率高于对照组,家长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在护理操作前的健康宣教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沟通技巧可以提高患儿在护理操作中的配合率及家属对护理操作的满意率。

充分的语言沟通有利于患儿及家属对操作充分的了解,更好地配合、参与护理操作治疗。此外,肢体语言的巧妙运用,亦可在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中无形地提高沟通效果。抚触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一种能增加舒适感的实用护理技术,是肢体语言沟通中重要的手段之一。适当的抚触可使患儿感受到关怀与温暖,增强信任感与安全感。抚触不仅可以促进患儿的健康成长,还可以拉近患儿与护理人员的距离,增进护患的感情交流。面部表情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过程中最容易被对方捕捉到的重要信息,对患儿的心理和身体康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在面对患儿时,必须控制好表情,消除患儿的恐惧感和陌生感,缩短护患间的距离,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深入沟通创造温馨和谐的氛围,而且可以为进一步开展护理工作铺下基石。罹患疾病,对患儿和家属的压力都比较大,与家属沟通时注意眼神的交流也可极好的提高沟通效果。听是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倾听痛苦是一种帮助患儿及家属宣泄和情绪转移的方法。认真听取患儿的诉说,深度的共情和倾听是治疗病痛最佳良药,因此,无言的倾听、共情亦是不可少的沟通技巧。

综上所述,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沟通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方法,护患间的相互作用与良好沟通是密切护患关系的前提与基础,不仅有利于维护患儿正常权益,而且能够促进临床工作顺利开展。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患沟通技巧加强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患儿在护理操作中的配合率及家属的满意率明显提高。从而降低了护理操作难度,使操作得以更顺利的进行,治疗效率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翠花.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1(20):123-124.

[2]李颖红,梁锦娣.儿科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3,37(7):628-629.[

[3]何文杰,邓范艳,王江.在儿科护理操作中加强护患沟通技巧的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8):2795-2796.

[4]张春日.非语言性沟通应用于儿科患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1):174-175.

第6篇

儿科患儿无自我护理能力,缺乏危险意识,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伤害的潜在危险概率高。而在儿科病房意外伤害中,坠床属高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常引起头颅外伤、四肢骨折、头面部软组织挫伤等直接创伤或惊吓引起的情绪激惹、恐惧、睡眠障碍等心理损伤。由此常引发医疗纠纷,所以防范住院患儿坠床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人通过对本院儿科病房10例患儿意外坠床的分析,总结了以下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临床资料

10例坠床患儿,男7例,女3例;年龄7月-12月4例,13月-24月5例,25月-50月1例;导致头面部软组织挫伤5例,肢体骨折1例,无损伤4例。

高风险因素

人员因素:患儿因素 坠床多发生婴幼儿,本组坠床患儿年龄7月-50月。此阶段小孩能翻身和行走,活泼好动,无生活经验,对危险事物缺乏辨别能力和预见能力,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婴幼儿患病入院后对陌生的环境存在好奇、恐惧和紧张心理,睡眠深度不够时,翻身和肢体活动增加,易发生坠床;部分患儿对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如打针、体检、喂药等产生逃避和拒绝行为甚至哭闹挣扎,从而导致坠床。本组2例患儿好动,与邻床患儿打闹时发生坠床;1例在治疗时哭闹挣扎导致坠床。

护理人员因素 护士对家长的宣教不够,导致家长不够重视。近几年儿科病房工作量直线上升,人员及医疗设备相对短缺,从而降低了病房巡视的质量。

患儿家长因素 部分家长不遵从护理宣教,安全意识缺乏,认为孩子在床上睡觉不会掉下来,与家长的文化教育低有关。本组3例在家长离开床边拿东西时发生坠床。

季节时间因素 坠床多发生在夏季,此季节小孩衣服穿着少,活动方便。本组6例坠床发生在夏季。夜间是坠床的高发时间,因我科护士排班为8小时三班倒,下午17:00以后护士人员较少,同时白天输液治疗基本结束,家长疲劳瞌睡,安全意识减退,疏于看护,从而发生坠床。本组6例坠床发生在夜间。

疾病时段因素 坠床多发生在疾病的恢复期。患儿刚入院时处在疾病的急性期,精神较软,活动少。住院3-5天后,疾病逐渐恢复,精神转好,活泼好动,加上家长精神放松等。本组8例坠床发生在疾病恢复期。

预防措施

加强风险评估 患儿入院时,责任护士作好坠床风险评估并及时记录。同时评估家长的安全知识及身体状况,有癫痫病史不能陪护。

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 患儿入院时对家长做好安全宣教,提供预防住院患儿意外伤害告知书;详细讲解坠床防范措施,指导家长使用床栏,并做床栏的支起、放下、落卡锁的示范操作,使家长完全掌握。告知家长不能让患儿一个人留在病床上,必须24小时陪护,万一有事需离开病房,要及时告知护士或者托邻床家长临时代为照顾,杜绝坠床发生。

加强床栏管理 我院儿科病房的床全部加用床栏,床面距地面的高度50厘米,加用床垫后58厘米,床栏高45厘米,床栏间隙宽度为8厘米。规定责任护士每天整理病房时检查床栏,护士长或首席护士每周检查,发现损坏及时维修更换;反复向家长宣教患儿睡觉时必须支起床栏,要求护士巡视病房时加以督促;患儿出院后,再次检查床栏有无损坏,及时对损坏床栏进行修理。

使用安全标识 每间病房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随时提醒患儿家长。在每张床头墙壁上贴温馨提示牌子,在病房宣教栏及病区走廊、厕所等使用“小心坠床,小心滑倒”标识。

加强巡视及交接班制度 人人参与医院安全管理,医生护士在巡视病房时都要及时制止不安全现象。尤其是在坠床发生率最高的夜间,夜班护士加强巡视,检查床栏是否使用,发现未支起的床栏要及时协助加护,并提醒家长。落实交接班管理制度,做到每个班次在每位患儿床头交接班,根据风险程度按时记录评估单。

建立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患儿发生坠床时,及时向护士长汇报,并分析原因,及时处理和整改,同时以书面形式上报护理部,进一步完善安全制度,保证患儿的住院安全。

体会

第7篇

2008年我院儿科将BPR理念运用于住院患儿,现将流程再造指导思想和原则、实施步骤及产生的效率进行分析总结。

1方案创新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从患者意愿和需求出发,通过对流程中的人、设备、工作程序等因素的重新组合,力争让护理产生出更大价值或让患者节省更多成本费用,通过流程改造,获得医患双方绩效和满意度的最大化,力争达到四大目标:一是简化工作过程,提高运作效率;二是挖掘人的潜能,降低服务成本;三是满足病人需要,提高满意度;四是保持竞争优势,取得最大效益。

2工作步骤

2.1成立流程再造管理小组在科主任指导下,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护理骨干组成流程管理小组。主任负责指导培训,护士长直接负责流程再造具体工作,护理骨干负责现场调查,收集资料,综合分析,做好流程评估。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有:评估原有护理流程利弊;分析病人需求,建立质量目标;进行流程研究,分析问题关键点和突破口;重新设计和实施作业流程;反馈和改进新流程。

2.2评估原有流程、建立再造流程本阶段分为二个过程:前期需要对原有的护理服务流程进行全面评估,后期对评估结果进行总结和梳理,研究分析后进行流程再造。主要工作内容有:保留或规范优秀和传统的流程,改进废弃或落后的流程或方式,并对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现状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并设计出新的流程及各个步骤之间的衡量标准。再造前,治疗组和护理组共同管理一组患者。再造后,两个责任班为一互助组,分别管理一组患者,其流程为:接到患者入院通知—准备病床单元一做简单的入院介绍和评估一通知医生接诊一准备物品,采集标本一由互助组的护士协助做静脉穿刺一巡视病房,更换液体一输液毕,做各项护理工作一与患者家长交流,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一书写护理文书一康复指导一出院指导。

2.3再造流程的实施(1)流程再造前,护士忽略了对患者家长的心理疏导和育儿知识教育,入院宣教过于简单,操作与宣教由不同护士进行造成不同步,病儿家长对宣教内容不理解,责任护士不能及时评估每一名患儿的整体情况,导致家长紧张、焦虑,对服务不满意;(2)流程再造后,固定护士管理患者,责任护士对病儿的诊断治疗、护理措施和健康宣教内容了如指掌,使护士能够重视病儿的病情变化和家长的心理反应,从而针对性地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和育儿指导,使其顺利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3)流程再造后将责任护士的工作流程及职责,各种疾病健康宣教的内容打印成册,人手一份,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并请医生将各个疾病的特点及要求等进行授课,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工作。

2.4考核评估再造流程及信息反馈流程管理提倡以人为本的团队管理。每一个护理团队分成几个护理小组。晨会每次要考核一个护理流程,月护理质量分析会上要对护理流程的实施进行评估,为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优秀的责任护士每月在科室进行授课,并运用激励的机制进行正面强化。对出现问题和错误的护士,通过系统分析,发现“共同原因”并反馈给流程改造方案。

2.5流程再造后的护理效果反馈2008年以来,我院儿科将BPR观念和业务管理有机结合,对现有的流程进行再造,通过“流程再造方案创新”的实施,保证了与病人沟通交流,能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病情观察,使整体护理落实在实处,病人真正得到实惠。2008年~2012年,通过对病人在护理流程重建前后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病人对疾病知情率由原来的57%上升到99%;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原来的56%上升到91%,病人对护士的投诉率降低了30%,2008年~2012年患儿再入院率下降了9.8%。

结论

第8篇

1营造人性化管理的氛围

在院里的支持下,儿科地砖及病室的墙壁上都印有动物图案、认图识字表等,使病区气氛活泼、充满童趣。护理人员身穿粉红色的服装,护士站对面就是具有特色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和问候语及科室的联系电话,使病房的气氛变得自然活泼,一走进病房就感觉到病房的整洁舒适与温馨,病房内备有干净松软的被褥,温度适宜的中央空调,每个病室都装有电视机,病房设有六人间、三人间、二人间、单间,供不同经济状况的患儿选用,为患儿家长提供了方便舒适的就医环境,听着舒缓高雅的背景音乐,看到护理人员整洁的服装、温馨的笑容,均使人赏心悦目,倍感家庭的温馨、亲切、舒适,全面体现了人性化管理,消除了儿童住院的恐惧心理,营造了一个轻松、祥和的就医环境。

2制定人本服务流程

科室全面开展了“六个一“温馨服务活动: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壶开水、一张一日清单、一张整洁的床铺、一张爱心联系卡。从患儿入院起各班护士对其层层负责。新入院患者除危重外一般在半小时内由分管护士及时完成入院宣教及治疗护理。根据不同年龄的患儿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护士长及时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并行双向承诺书签字。将亲情化服务贯穿于患儿住院的始终。科室要求每一位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健康宣教能力和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3护士整体素质建设

加强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养成阅读药物说明书的好习惯,明确药理作用、用法、用量及毒副作用,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做到心中有数;对专科护理知识,应带着问题反复学习,反复实践,不断从临床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从理论知识中获取临床经验,通过这种循环式的积累,提高护理专业技能。4严格遵守操作规范,进一步加强基本功训练科室下大力度提高新护士的穿刺技能,科室利用模型对新护士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培训,由老护士将多年积累的穿刺经验传授给新护士,帮助新护士提高穿刺水平。为减轻患儿痛苦,我科于2005年始开展了头皮留置针及温馨静脉输液,使患儿在不知痛苦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静脉穿刺,减轻了患儿对静脉穿刺的恐惧感,深得患儿家属的好评。大大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5及时进行健康宣教工作

护理人员在患儿入院后,要及时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为患儿制定一套健康计划,通过精美的板报、宣传手册及定期召开座谈会和学习讲座的形式,来宣传防病治病、饮食要求、用药指导、体育锻炼等相关知识,消除了患儿家长心中的疑虑,同时尽量使患儿家长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免影响患儿的治疗,对于即将出院的患儿也要跟踪健康宣教,以减少疾病的复发。还可以通过定期随访,了解患儿的需求及病情变化,必要时做出药物调整,使患儿在出院后仍能感受医院的优质服务。

6转变服务理念

打破以往一人一个班的工作制度,不以岗定责,而是因人设岗,使其在自己合适的岗位上发挥责任效能。改变旧的排班方式,实行弹性排班和双岗制。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激发护士们的工作热情,使护理服务由被动变主动,缩短了护患距离,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于2004、2005连续两年取得全员护理质量第一名的好成绩。

第9篇

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每月召开一次全科护士思想素质教育大会,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对态度好、工作好的大力表扬,对有损病人和科室利益的人予以大力批评,弘扬正气、鞭策后进,在我科每月召开的工休座谈会及病人满意度测评中,多次受到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扬。

二、深入开展整体护理,全面提高职业素质

1、组织学习《儿科学》,熟悉了相关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丰富健康宣教内容,责任护士深入到病房,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了用护理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整体护理经验,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每月组织了一次护理查房,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加强业务学习,技术训练,提高应急急救能力

1、抵年资护士加强了十五项护理技术训练,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技术水平。

2、年资护士加强应急急救能力训练,工作中老护士给低年资护士做好表率,言传身教,让儿科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得到了发扬光大。

3、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了法律观念,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去。

四、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秩序,使小儿科护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静脉穿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每次操作前洗手,每晚治疗室紫外线消毒,病房空气消毒,严防了医源性感染。

2、严格执行了早班制度,切实帮好了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到位,保持患儿床单清洁整齐,环境温馨、舒适。

3、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对病人病情做到九知道,在交接班时向下班护士做好了详细报告。

友情链接